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D人居环境科学视野下的昆明发展战略规划实践

BD人居环境科学视野下的昆明发展战略规划实践

BD人居环境科学视野下的昆明发展战略规划实践
BD人居环境科学视野下的昆明发展战略规划实践

人居环境科学视野下的昆明发展战略规划

实践

(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1,北京 1,100084 1,中国 1)1

摘要:本文回顾了人居环境科学要义,并结合国内外目前人居实践,对昆明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情况,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指导观察分析得到新见解。

关键词:《人居环境科学》回顾;国内外人居实践;人居视野下的昆明发展战略规划实践

1、前言

吴良镛先生所倡导的“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尝试建立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对象的新的学科群:其目的是使传统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地景学(通常叫风景园林学)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事实上,自1993年自吴良镛提出人居环境科学概念以来,城乡规划建设领域对吴良镛人居科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截至2010年,国内有关人居的学术文献累计已经达到12万篇,可见人居概念的普及程度。2

2、关于“人居”

2.1吴良镛的人居

吴先生认为,人居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根据西方学术界的一般理解,人居(Human Settlement)的概念,包括人类聚落、环境(Locality),定居地方(populated place)等。人居是指人们永久或暂时栖居的聚居社区。

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模式,人居多数可以以五个基本元素:自然nature、人性arthropods、社会 society、庇护物shells、网络networks,进行统计和描述。正因为人居拥有抽象的、广泛所指的类别特点,在它基础上可以附加一些特定的类似于规模、人口数量、等级、重要程度等含义。

在尺度、规模上,人居小可以指住宅,大可以指包含有城市化地区的大城市。一般聚落可以分为农房,村,镇,城市,以及其他人类聚居生产的建筑群聚集形态等等。人类聚落还包含支撑它的建筑工程设施,诸如道路、围护设施、场地、堤防、沟渠、池塘、公园、

林地、庄园、住宅、城市公共设施等。

从城乡两个角度,人居可以分为城市聚落和农村聚落。城市聚落一般包括拥有高密度人口和城市建设区域的城市地区。农村聚落一般指位于农业地区的村庄聚落。3

2.2道氏的人居

1942年,道氏(C.A.Doxiadis)将Ekistics概念发展为人居科学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道氏的人居科学涉及地理、生态、人类心理学、考古学、文化学和政治学,有时候还涉及美学等所有有关学科。

道氏将人居体系Human settlement hierarchy分成个体到全球城市Anthropos (individual) to Ecumenopolis (global city)等不同的十五个尺度层次,也称之为人居单元Ekistic Units。

道氏指出,人居是一门科学。他认为,即便在今天,聚落通常被认为是技术或者艺术,没有基本理论foundations of a science;但这是个错误,这个错误会使我们付出巨大代价。道氏认识到,人居可以被系统地进行研究。

2.3人居的国内外情况

根据联合国人居署2006年报告,2007年,世界城市人口有史以来首次超过50%,为此也将21世纪称之为“城市世纪”。未来几个世纪,世界人口将持续集聚。

我国自1978年以来城镇化快速发展,最近几年,城镇化增长基本在这个水平上。一般估计,我国城镇化平均每年增加城市人口2000多万人。

由于城镇化速度快、规模大,出现了土地城镇化过快、优质耕地大量减少、失地农民持续增多、城镇空间无序扩张、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迟缓,城市住房和基础设施保障跟不上、城市周边的贫困人口大量集聚,农村空心化、土地闲置和基础设施荒废的现象十分严重的问题,中国城镇化面临复杂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城乡建设局面。4

2.4联合国与人居

19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世界的环境和发展问题成为主要问题。在此背景下,1976年联合国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人居I,发表人居宣言。

1978年联合国在肯尼亚内罗毕设立人居项目The 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s Programme(UN– HABITAT)。

2002年设立联合国人居署,是联合国关于人居环境的重要机构,对联合国大会负责,人居署在内罗毕、里约、福冈设有联合国人居中心。

联合国人居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城市和乡镇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努力为所有人提供足够住所,以应对发展中国家的急速城市化;消灭贫穷,改善人类住区状况,实现可持续人类住区发展,提高城市及其他人类住区的所有居民的生活素质。各国政府作出承诺,除此以外,扩大普遍获得适当住房资助的机会,增加可支付住房供应,并创造吸引投资的有利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有关人居的主要文件有:温哥华人居宣言1976; 人居议程the Habitat Agenda1996; 伊斯坦布尔人类住区宣言 1996; 联合国大会关于新世纪关于城市和其他人类聚落宣言2001; 联合国大会关于加强人类住区委员会的任务和地位及联合国人类住区中心 (人居中心)的地位、作用和职能的决议。5

3节选自吴唯佳教授主讲之《人居研究得过去与未来,吴良镛人居科学的贡献》.[OL].2012.10

4节选自吴唯佳教授主讲之《人居研究得过去与未来,吴良镛人居科学的贡献》.[OL].2012.10

4. 研究人居环境科学的意义

吴良镛认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是面向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核心学科。在城乡建设实践中,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各自面临诸多问题,现有理论难以解决。中国的城镇化不同于西方,引进的理论也不能解决复杂问题。城乡建设亟需适应时代和符合国情的科学创新。

吴良镛认识到城乡建设具有问题的复杂性,参与学科多样性的特点,迫切需要针对国情,发展指导中国城乡建设的基础理论。作为梁思成先生的助手,吴良镛清楚地知道,梁先生在1940年代中期回国后,给清华梅校长写信建议设立营建系,信中提出要发展现代意义上而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建筑学;它包括建筑、规划、景观,是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物质空间载体(物质环境)而设立的学科,梁先生甚至认为,对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这种学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要远高于一般的技术学科。

在这个意义上,吴先生选择人居作为城乡建设的基本研究对象,是梁先生思想的最好体现。在接触到道氏理论后,基于吴先生的中国哲学整体思想的修养,敏锐地认识到道氏关于人居的系统特点看法,以及他鼓吹的系统思想,有极大的意义,是创立中国城乡建设基础理论的突破口。此外,由60多年前贝塔朗菲创立的一般系统论日益受到哲学和科学界的重视。在此基础上,钱学森结合我国科学研究的特点,研究了科学研究的认识论方法,以期对我国的科学进步提供哲学和方法论的指导。钱学森明确指出:“我们所提倡的系统论,既不是整体论,也不是还原论,而是整体论与还原论的统一。”钱学森提出的整体论思想(辩证系统论),对吴先生发展人居科学基础理论的目标有了进一步推动。钱学森在有关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研究和实践中,强调把整体与部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思想,亦即“综合集成方法”,对吴先生人居科学方法的提出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发展人居科学的目的就是要为我国城乡建设提供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指导。6

5.人居环境科学概念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是研究人类聚落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与发展规律的,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问的相互关系:并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各个方而: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而不像城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是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

人居科学注重人类聚落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组织原则,进而超越物质空间对象本身。人居是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区域、城市和建筑各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居是一个系统整体,通过自然、社会、人、居住、支撑网络多系统交叉整合,优于单一系统;人居是一个生成整体,人居环境是历史发展过程,各个阶段都具有相对整体性。对于城乡建设的原有学科,吴先生在人居科学的指导下,分别提出和发展了区域协调、有机更新、地域建筑等理论。以此为基础,

吴先生的人居环境科学,利用人居的五个元素自然、人、社会、居住、网络,以及区域、城市和建筑的三个层次,提出了依托不同层次之间的空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空间规划设计方

6节选自吴唯佳教授主讲之《人居研究得过去与未来,吴良镛人居科学的贡献》.[OL].2012.10

法。吴先生阐述了对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框架的构想,提出了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五大层次、五大原则,如下:

1、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

2、全球层次;区域层次;城市层次;社区层次;建筑层次。

3、生态原则;经济原则;科技原则;社会原则;文化原则。

人居环境是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为核心学科,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集中体现整体、统筹的思想。在方法上,结合人居建设的特点,发展了组织科学共同体,发挥各学科优势,形成整体合力的人居建设的科学方法。在人居环境的学科建设上,吴良镛还提出:以人为核心,拓展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学科,作为人居环境科学主导学科群,与相关学科有关部分交叉,形成学科体系。

6.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的主要贡献

人居环境学科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同其它学科的发展一样,都是有一个基础,逐步伸展,逐步系统化、逐步完善。吴先生的学术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包含了过去建筑和城市科学方面的经验和理论,而且是通过我们国家五十多年来建设发展的实践,不断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这样的反复过程而得来的。7

主要有以下阶段:

从19世纪到20世纪之交,建筑环境形势的发展;(先驱科学家的倡导、学科的形成) 20世纪至21世纪,中国建设道路的探索;(应对棘手环境与世界难题、中国的贡献) 1993年提出发展“人居环境学”;

2001年发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8

6.1发展了针对中国国情的人居科学理论

针对浮夸和不重视实际效果的问题,他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城乡规划建设的科研范式;针对复杂问题,提出了抓牛鼻子的复杂求简的途径;提出融贯综合的综合集成技术路线。根本说来,这是充分认识到了城乡建设活动拥有动员大众行动、为大众服务这样的客观本质。在这个意义上,吴良镛就是一位人民的建筑师。

6.2拓展了研究与实践的方法

人居科学在方法上突破了道氏的聚落形式体系的系统论研究局限。针对中国城乡规划建设的实际,以城乡建设的科学方法为基础,发展了人居科学和实践的科学共同体方法。6.3完善了人居科学的研究基础

在原有建筑学的学科内涵基础上,依托强大的人文素养和中国学派的人文特点,拓展了原有的研究领域,进一步完善了城乡规划“匠人营国”的具体内涵,这为之后的人居科学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6.4促进了相关科学的进步。

吴良镛的人居科学为中国城乡建设的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关于重点学科群建设,如:将人居环境科学列为学科建设的基础研究、关于园林学学科重组的讨论以及转型中的人文地理学研究等都有进展。

7周干峙.吴良镛与人居环境科学.[J].城市发展研究, 2002

7.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进展和趋势

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趋势,包括:①以人为本,关注民生;②重视空间战略规划,重新思考可能的新模式;③发扬生态文明,推进人居环境的绿色革命;④统筹城乡发展,完善中国城镇化进程;⑤从两种文化视野中探索第三体系;⑥创新人居环境教育的思路;⑦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

自2001年《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出版以来,中国人居环境科学从概念走向实践,不断丰富,取得一系列实质性进展。学科建设上,近年来我们在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方面的进展:许多重大建设工程也力图将建筑与城市、园林结合起来;

8.人居科学的视野下的昆明规划实践

8.1现代新昆明战略规划(2003年)的核心内容

据预测,今后20年,滇池盆地城市人口将发展到450万人,建成面积460KM2; 将促进市域城市化水平将达到80%以上。在滇池盆地中:积极发展“一湖四片”(北城主城、东城呈贡、南城晋城、西城昆阳海口);在滇池流域外发展:小哨-嵩明航空城、安宁冶金化工城市。

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现代新昆明发展战略-沿滇池布局城市发展的“一湖四环”、“一湖四片”新昆明战略以来,地处滇池南岸的晋宁县成为了西城和南城建设的“主战场”。新昆明南城位于滇池南岸,东接呈贡县,西南毗连晋宁上蒜乡,西北濒临滇池,包括呈贡马金铺乡、晋宁晋城镇、新街乡、上蒜乡下片。南城是昆明市“一湖四片”的建设重点,9

92003年5月29日至30日,省委、省政府召开昆明城市规划与建设现场办公会,作出了建设现代新昆明的重大决策。

Fig.1 Figure title in English (be placed at the center)

8.2昆明远景发展规划(2011) 的核心内容

8.2.1看大趋势、抓大问题和找突破口

强化昆明的区域战略地位,落实国家战略。在“路径依赖”中,如何找到“昆明崛起”和“昆明转型”的战略新方向.绿色发展,实现“明秀山川、人间天堂”。

8.2.2城市发展战略: “3E”战略

a)、区域国际城市核心职能战略促进“昆明崛起,昆明转型”(Economy )

——昆明崛起:构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交通枢纽、信息枢纽,促进区域文化中枢、国际事务区、金融服务区等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昆明转型: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形式;促进昆明经济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等服务业转向、积极实现昆明现代物流业、旅游、商贸产业的新跨越,扶持生物制药业、光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等高新产业

b)包容性增长战略促进“和谐昆明,人间天堂””(Equality)

——面向500万就业岗位的增长战略

——面向广大发展落后县市和山区的增长战略

(图一)现代新昆明发展规划(2003)

(图二)昆明远景发展战略规划(2010)

c)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明秀山川,绿色昆明”(Environment)

——滇池、区域河流水系治理,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绿地和开敞空间战略,塑造优良和特色的人居环境

8.2.3将发展压力引到流域之外

a)控制流域内城市规模的增长,引导流域外的城市发展。形成多中心走廊式紧凑布局的城市地区格局

b)发展昆东(滇东)新区,以行政边界为界限,面积2100平方公里。

c)争取国家更大支持,建设文化包容、沿边开放开发示范区

d)建立口岸城市战略合作,促进区域协调10

(图三)昆明远景发展战略--功能结构规划

8.3昆明发展面临的挑战

早在新昆明战略酝酿之初,在学者、专家、政府官员当中就掀起过一场大讨论,讨论的主题正是:远离滇池发展?还是环滇池发展?滇池是昆明城市的“母亲湖”,但历史上的过度开发及围海造田,已致使清末滇中名士孙髯翁在大观楼长联里描绘的“五百里滇池”,

大范围缩减到300公里,并被列入世界湖泊污染专业教科书中。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眼中,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的支持能力长期超负荷运转,这样严重污染的湖泊,如何能作为一座城市的核心景观?又怎能继续在湖泊周边增扩人口密度和规模?

8.2.1城市用地矛盾突出,生态敏感度高

昆明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 城市用地矛盾更为突出,生态敏感度高。昆明流域面积小,河网密集,河湖一体,生态极其敏感,城乡建设面临严酷的生态约束。滇池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城乡建设、区域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已近600km2,占流域面积20%。(达到昆明所在生态类型地区的高位,瑞士、德国等高海拔地区建设用地一般为10%左右)。而水源不足与土地资源不足一样, 对昆明城市发展有很大限制作用,城市环境污染,是当代城市发展中共通的生态问题。

昆明是云南最大的城市, 工业比较集中, 同样也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水体、大气及噪音污染是当前环境污染的三个主要方面, 其中水体污染尤为突出。

8.2.2城市防洪安全难题

昆明主城处于“头顶—盆水和脚踩—池水”,上游受松华坝水库蓄、泄洪水癿控制,下游受滇池防洪水位的顶托,市区防洪势态十分复杂。

滇池流域平原集中在滇池沿岸,既是泄洪通道,也是城市扩展的主要区域。如果城市扩展至全部滇池平原,将对流域防洪安全造成颠覆性的影响城市的扩展,使得流域径流系数增大,地表径流增加,使得防洪格局发生变化,原有河湖水系在担负山洪排泄同时,要担负城区积水排除功能。使得地表沟道形态改变,降低了流域水文系统的滞洪调蓄功能,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阻碍效应”、“凝结核效应”,使小气候区内影响降雨因素增加。

8.2.3滇池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

滇池70%的污染物来自于昆明城市,滇池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由于城市用水的强势性和生产生活用水循环利用的技术可能性,滇池流域水资源约束表现为农业和生态用水安全问题。

8.2.4城市快速扩张对原有“山-水-城”格局的冲击

特色区域占城市地区比例的缩小,面貌平庸化地区的快速扩大,原有“山-水-城”格局迅速弱化,建筑高度急剧抬升城市建设杂乱造成空间破碎,城市特色越来越难以辨别。8.4人居环境科学视野下的昆明发展战略规划实践

8.4.1两个时期的昆明发展战略规划之对比

以人居环境科学的视角来看2003、2011两个时期的昆明发展战略规划,可否总结2003版是一个强调昆明城市快速增长的方案,而2011版是以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为基础,以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为前提,强调城市合理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以整体的观念,寻找事物的‘相互联系’,这是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也是它的方法论,甚至可以说是人居环境科学的真谛所在。”吴良镛有时称自己的科学方法论是“融贯的综合研究”,吴良镛先生特别强调系统观以及整体论的方法论,强整体、综合、协调。

尽管2003年5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召开的昆明城市规划与建设现场办公会议上对“一湖四环”、“一湖四片”新规划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要把昆明建成“东方日内瓦”。但是其缺乏足够的区域广度、整体统筹高度和学科交叉度的研究,及未采用整体融贯的方法,过多强调了昆明近期的快速发展。导致目前很多问题的出现。对在滇池发展近1000万人的规模,是否有足够的水资源环境和污水承载能力、对于环滇池的人口是否可能充分聚集、对是否能够有足够的产业经济发展的论证是薄弱的;对环湖公路是否能够支撑这1000万人的交通,没有足够的论证;对昆明及环滇池地区的自然遗产及文化遗产研究不够,在方案中未有足够考虑,城市特色将在这种快速的发展中慢慢消失。

(图四)昆明远景发展战略规划—区域发展

8.4.2践行人居科学之昆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重点

昆明市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应坚持以建设美好“人居环境”为目标的方针,实施对外开放主战略, 统筹区域发展,建立口岸城市战略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城市发展从现在转向东部,以多中心组团格局拉动城市发展框架。保护既有城市特色,完善空间管制,完善城市景观视廊控制,实施“山-水-城”规线控制廊道。建立空间引导,营造新的城市特色。建设滇池沿线多样化的高原湖滨岸线地区。完善公园体系,提升城市的宜人性,改善人居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

[2] 尹稚. 论人居环境科学(学科群)建设的方法论思维. 城市规划[J].北京: 自然科学版, 1999, 23

[3] 李王呜,叶信岳祁巍锋.中外人居环境理论与实践发展述评. 浙江大学学报[J].杭州:2000,3

[4]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J]. 规划师, 2001,6

[5] 周干峙.吴良镛与人居环境科学.[J].城市发展研究, 2002

[6]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趋势.[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0,7

[7] 新昆明五周年, 〔DB/OL〕.百度文库. 2008年06月12日

[8] 《昆明远景发展战略规划研究》.[R].清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研究所. 2010.10

[9] 《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R].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

[10] 赫维人.昆明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生态问题.[J].热带地理1987

XX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书(1)

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书 XXXX年XX月

目录 1 背景原则 1-1 规则编制背景 1-2 规则编制原则 1-3 规划时限 2 公司现状 2-1 发展历程 2-2 企业特色 3 行业发展机遇 3-1 行业分析 3-2 主要业务 3-3 行业问题 3-4 行业前景 4 企业发展目标 4-1 企业发展阶段 4-2 企业发展目标 4-3 企业中长期经营目标 4-4 企业中长期管理目标 4-5 目标制定的基本思想 5 发展战略

5-1 人力资源战略 5-2 特色营销战略 5-3 技术制胜战略 5-4 品牌工程战略 5-5 超常规发展战略 6 企业发展模式 6-1 发展模式的选择 6-2 中长期发展模式的说明6-3 中长期发展模式展望 6-4 中长期发展模式模块组合 7 企业管理 7-1 管理定位 7-2 管理机构 7-3 管理方法 7-4 管理制度 7-5 生产管理 7-6 技术管理 7-7 营销管理 7-8 财务管理 7-9 信息管理 8 职工队伍 8-1 职工队伍管理目标

8-2 职工远景规划 8-3 职工管理制度的系统性8-4 精才集聚原则 9 企业文化 9-1 意义 9-2 企业家形象 9-3 团队形象 9-4 公共关系 10 组织措施 10-1 建立执行组织 10-2 规划执行力 10-3 为核心目标工作 10-4 建立学习组织

一、历史回顾 ***公司于一九九X年成立。当时,国家正在实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对私营企业的政策开始放宽,各种机会随之涌现。***创始人凭借自己的胆识与眼光,适时切入速食面市场,经过六七年的打拼,积累了一定的原始资本。 随着一线品牌产能的扩大、销量的增加和众多二线品牌后来者的进入,速食面市场逐渐饱和,***企业掌门人及时调整经营方向,从一九九六年起即转做XX 的生产与销售,经历了XX市场从XX到即XX再到XX、功能XX等转变的几次兴起与高潮;在此期间,为缓解XX销售淡旺季对企业内部的压力,有效利用企业各项资源,从一九九八年起,公司又开始了调味品的生产与销售:经过这八年多的奋斗,公司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均获取了长足的发展。当然,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近两年企业的总体产值与销量进展速度均在减缓,而利润却在下降。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从XXXX年起,***公司实行全质化管理,倡导“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全面推行”的运作方针,不断加强企业软硬件建设,顺利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认证、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国际认证以及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认证,为***公司参与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竞争增添了一支支有力的武器! 从二零零X年起,顺应“决胜终端”、“深度分销”和“渠道扁平化”等XX市场发展趋势的要求,***公司即开始进行营销渠道的转换与升级。首先,全线开通了世界第一大零售商——沃尔玛在整个中国的各大分店,开通了世界第二大零售商——家乐福在华南与西南区共计十多家分店,并随之形成了一浪猛似一浪的热销气势;随后,万佳、百佳、新一佳、好又多、吉之岛等各大卖场也陆续开通,广东省终端网络已基本健全,并逐步把由此总结出的完整终端运作模式推向全国——为打响品牌之战开了好头,起了好步! 十年多了,风雨兼程,***公司还能够生存——据统计,中国企业,能够生存五年的,100家中不到10家——并积淀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实属不易! 十年多了,历经沧桑,***公司依然在市场的激流中飘摇起伏——而五年往往即造就一个品牌——并潜伏着许多的经营风险,实堪惋惜! 二、SWOT 分析 ***公司的发展受外因和内因的作用,充满了机遇,也面临着威胁;具备优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章城市绿地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植种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均可称为绿地 :泛指所有被植物覆盖的种植地 ·城市绿地: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点:为城市绿地系统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引,侧重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临界值,侧重于引导和控制,依托于理性的分析而不是感性的直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主要任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 1.明确城市绿地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为城市绿地系统管理提供依据 2.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4.协调城市绿地多种功能,控制或引导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最终目的: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代城市的最佳环境系统·覆盖率:城市一定范围内绿化覆盖率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率:在范围内所有用于绿化的乔灌木地被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性质:政府管理和调控土地利用的途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关系 1.与城市总体规划:是其一个组成部分,是深化细化,两者互相协调与尊重 2.与土地利用规划:内容相互交叉,土对绿有决定性作用,反之有积极反作用 3.与景观规划:是其规划设计的重要对象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1.从实际出发,综合规划 2.远近结合,创造特色 3.功能多样,力求高效 4.网络分隔 5.均匀分布,比例合理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产与发展 ·古代城市绿地规划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论文

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分析现在城市规划 存在的问题 贾跃华 土木21班2120702010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过度解析、过度细化等问题,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给予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充分突出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对我国未来城市规划体系形成所起到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居环镜科学整体观城市规划人类聚居 引言“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区域及国家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科技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人居环境的研究核心是人,倡导“以人为本,和谐人居”建设为目标。 1 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观”思想内 涵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强调从整体出发思考人居环境,追求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利益,其思想内涵可以概括为“整体观”。 1.1从概念解释看 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 ,以下简称道氏) 认为人类聚居是“人类生活其间的聚居”。根据这种宽泛甚至有些模糊的解释,只要是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是人类聚居,而不论其位于何处、结构和形态如何,不论其尺度、层次如何,不论其设施标准、所包含的物质内容如何。简而言之,人居环境就是人类居住的地方,这是一个整体概念。 1.2从内容构成看 “居住”是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住房本身,而是几乎包含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类生存所必须的自然基础、人类生活其间的实体空间等物质层面内容,也包括人和社会因子活动产生的精神和社会层面内容,同时还牵涉到人与环境关系的价值取向。正如道2氏所指出的,人类聚居就是“我们的生活系统”。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往往会对人居环境构成内容进行划分,如吴良镛先生将其分解为自然、人类、社会、居住和支撑五大系统,但这只是一种研究的手段,人居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构成内容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 1.3从层次构成看 层次观念是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同层次人居环境单元居民量和具体内容不同,更重要的是在复杂程度和发展变化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造成人居环境出现种种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对聚居的类型和规模缺乏统一的认识,常常出现概念上的混乱”。同时,现代人居环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不同层次人居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影响越来越广泛,甚至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独立的人居环境单元已不复存在,人类生活在一个完整的世界人居环境体系中。 1.4从学科构成看 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为核心的多学科群组,其外围学科涉及地理、环境、生态、哲学、艺术、民俗、历史、土木、心理、社会、经济、交通等领域,内容包含人类社会各个方面。 1.5从方法论思维看 人居环境科学不同于传统的多学科协作,也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跨学科或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更不

昆明市城市绿线管理规定

昆明市城市绿线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昆明市城镇绿化条例》、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和《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包括已建成绿地控制线和规划预留绿地控制线。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昆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市绿线的划定和管理。 第四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绿线的划定和管理工作。 三个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呈贡新城管委会、昆明空港经济区管委会负责辖区内城市绿线的划定和管理工作。 县(市)区规划、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县(市)区的城市绿线管理工作。 建设、城管、市政公用、国土、水利、林业、房管、财政、公安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城市绿线的管理

工作。 第五条城市绿线应当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划定,没有划定的按照本规定划定。 第六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也是确定各类城市绿线的重要依据。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绿地分类标准》划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城市绿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城市绿线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公园绿地中的综合公园、专类公园; (二)防护绿地; (三)生产绿地及其他绿地。 其中,生产绿地面积应当不少于建成区面积的2%。 第七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用地,规定绿地率控制指标。控制性详细规划划定的城市绿线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公园绿地社区公园中的居住区公园; (二)公园绿地中的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问题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211568942.html,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问题的思考 作者:杨丽君 来源:《硅谷》2009年第04期 [摘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已经并将会越来越发挥其重要作用,结合自己工作,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地位、规划需要研究的重点以及检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效果等问题进行探讨,不断提高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合法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绿地系统规划范围指标绿线管制特色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220092-01 一、确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地位 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法规依据。这项工作体现民心,顺应民意,对城市园林绿化以及社会、经济和环境建设都具有牵引和拉动作用,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联系点和结合部,对提高城市品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特别是在现阶段,根据学习和落实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制定科学的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尤其重要。 (一)法规层面 如果把城市总体规划看成是“依法用地”的过程,那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就是一种“合法用地”的行为。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安徽省人大常委颁布的《安徽省市政设施管理条例》中,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各项专业规划的合法地位。因此,编制并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贯彻法规的要求。 (二)政策层面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城市绿化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城市绿化政策,对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首先,明确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责,而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则完全是城市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最有效手段;其次,对城市绿化的载体(主要是指城市绿化用地)作出了明确规定,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给城市绿

昆明市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技术规范

昆明市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技术规范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繁荣,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绿化事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昆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受到省市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创园工作如拆墙透绿、街道小游园、社区公园等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我市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绿化养护市场。在现有的养护队伍中,除少部分技术人员由农林院校的毕业生担任外,多数从业人员来自转岗、失业下岗工人及农民工组成,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及园林管养技能,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很多己完成的绿化工程,常常出现养护不到位,植物缺乏生机、死亡率高等问题,既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又没能发挥应有的景观效果。因此,建立规范化的养护市场,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水平的工作迫在眉睫。通过制定养护规范、科学的确定养护标准,为各级职能部门培训、考核、指导、监督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改变目前重建轻养、管理混乱的被动局面,为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创造基本条件。 编制说明 为了适应昆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需要,有效维护园林绿化成果,确保绿地养管质量,发挥好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修编的过程中,对昆明城市绿化养护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结合昆明城市绿化的实际情况,编写出初稿。本规程共9 章。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乔木的养护管理、花灌木的养护管理、宿根花卉及草花养护管理、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草坪地被的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绿地容貌的养护管理。 1 总则 为提高昆明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增加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技术含量,统一绿地管理质量标准,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和园林绿地分类分级养管的原则,并相应制定各类各级绿地、树木、花卉、草坪地被、古树名木养护管理的质量标准。 各类绿地、树木、草坪地被、花卉、古树名木养护管理均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技公司发展规划的范本

科技公司发展规划的范本 XX科技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 XX科技公司发展规划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创新和开拓为中心,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为目的,以人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课题研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科技企业产业化发展和成果转化应用构建良好平台,并全力打造一流的科技公司。 发展思路为面向市场的科技企业。按现代企业模式,逐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经营机制,充分利用市场的资源与环境,加快科技企业发展。 XX科技公司面对新的形势,全面分析企业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客观审视自身战略取势和定位,正确评价自身条件和能力,优化资源配置,立足于专业化和特色化发展,充分发挥优势,规避风险,抓住机遇,采取积极果断行动抢占先机,实现市场效应、规模效应、科技效应和价值效应,开创XX科技公司稳健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一、XX科技公司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

2012年建成管理科学、规范,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科技企业; 2015年建成行业内同等规模的一流企业; XX科技公司根据国家发展政策、市场需求、以及战略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规划未来5年内各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并在实践 中不断修正充实,确保科技企业持续高效发展。 二、XX科技公司发展战略 1)立足市场,为科技建设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拓展XX科技公司的市场,基于XX科技公司在行业的丰富实践和经验,充分利用XX科技公司在行业的成熟的科技解决方案,成为行业内的科技服务提供者; 3)完善优化XX科技公司的科技人力资源组合,构建一支一流的科技管理和建设队伍,有效提升企业在业务应用和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 4)充分联合XX科技公司的合作伙伴资源,拓展企业的有效资源。 三、XX科技公司企业文化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整合、优化杭州新市区绿地系统布局和结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切实可行地指导城市绿地建设,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对《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补充和深化,经批准后的《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年)》,是杭州市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定性文件。 第三条规划范围 本次绿地系统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区,总面积为3068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上城、下城、拱墅、西湖、江干、滨江、余杭、萧山八区,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基本一致。 第四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通过,1998年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 6、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1年); 7、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9月); 8、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9、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2000年); 10、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

11、建设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方法》(2000年,192号文); 12、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2002年城建240号文); 13、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2002年城建249号文); 14、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第112号) 15、《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17、《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等相关规范; 18、省政府:《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1995年) 19、《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1997年) 20、《杭州市生态公益林建设总体规划》(2000年); 21、《杭州市城市道路及公共绿地树种规划》(2000年); 22、《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及各专项规划(报批稿)等 第五条规划期限 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基本一致,即: 近期:2002—2005年; 中期:2006—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展望到2050年左右。 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 1、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 2、大地绿化与城市绿化相结合,风景绿地与园林绿地相结合,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结合,精心构筑具有杭州特色的地域景观风貌的绿地系统。

公司发展战略与规划

公司发展战略与规划 企业战略规划是指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状况及其变化来制定和实施战略,并根据对实施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过程。可以由企业自主完成;借助微咨询专家网络完成;必要时邀请专业管理咨询公司操盘完成。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必须是可执行的,它包括两项基本容:企业发展方向和企业资源配置策略。随时竞争环境的快速演变,企业战略规划从曾经的五年规划、十年规划,逐渐演变成需要企业高层拥有的一种常态意识,需要随着新技术的进步、新模式的发展而随机而动的对企业战略进行调整。 定义 所谓战略规划,就是制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并将其付诸实施,它是一个正式的过程和仪式。一些大企业都有意识地对大约50年的事情做出规划。 制定战略规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确定目标,即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应对各种变化所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阶段就是要制定这个规划,当目标确定了以后,考虑使用什么手段、什么措施、什么方法来达到这个目标,这就是战略规划。 最后,将战略规划形成文本,以备评估、审批,如果审批未能通过的话,那可能还需要多个迭代的过程,需要考虑怎么修正。 简介

在多年的咨询实践中,尤其是当前中国面临经济环境大变局的关键时刻,亿博物流咨询发现,中国企业在战略规划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过分强调多元化发展,企业资源被过度分散; 企业发展缺乏方向感,没有长远的战略目标; 企业战略计划注重形式,没有切实可行的阶段指导; 战略决策随意性较大,没有建立科学的决策系统; 对市场和竞争环境的认识和分析盲目,缺乏严谨的科学分析; 各个部门信息不对称,部协调不一致; 忽略根据经营战略需求做好信息化的长远规划(企业信息化战略不明确); 方向目标 方向和目标的区分 (1)时间区段:方向是持久的,无终止的,无时限的。而目标是有时限的,可以为子目标所替代的。 (2)特殊性: 方向指的容较广,较通用,是涉及印象、风格以及认识上的东西;目标则较专一,是在某一时刻可以达到的东西。 (3)聚焦点: 方向常根据外部环境叙述,而目标则是向的,隐含如何利用企业的资源。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XXX公司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一、3年发展计划 (一)公司整体发展战略 公司秉承“拼搏进取、求真务实、用户至上、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恪守“科技创新求突破,拓展市场谋发展,广纳贤才增实力,加强管理创效益”的经营方针,通过持续实施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等战略,全面整合各类资源,为客户提供卓越的系统解决方案和优质的服务,实现从区域品牌到优势品牌的转型,促进企业可持续增长。 公司通过持续强化研发创新和科学优化项目管理两大核心竞争力,结合系统集成行业的发展趋势、紧紧抓住“高速公路机电”、“物 联网”、“智慧城市”建设等机遇,实施立足高速、服务吉林的发展战略,力争在三年内成为在高速公路机电领域中最优秀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公司将在巩固现有产品与服务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加大重点业务领域的研发投入,致力于完善并加强公司在高速公路通信系统、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及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所在领域的技术优势,充分利用产品、技术、人才、管理、经营模式以及已有的客户优势,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将应用行业做深做透、市场地域做大做广。 公司将以公司发展战略为导向,实现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力争销售收入和盈利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公司综合竞争力在三年内进入省内行业第一梯队前列,实现销售收入3亿。 (二)主营业务发展计划 过去的几年,公司通过参与高速公路机电信息网等国家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为公司主营业务发展优势领域、树立企业品牌、积累项目资源起到了推进作用。在此基础上,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公司将坚持“区域扩张、行业拓展、服务延伸”的业务发展战略,巩固行业领先的市场地位。 1、在现有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优势的基础上,公司将重点围绕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领域,继续加大对机电设备控制技术、智能车牌识别技术、多媒体网络中控技术等的研发投入,始终保持技术的领先性与模式的创新性; 2、在业务领域上,公司将以高速公路机电项目、智慧城市建设、国家加大对东北地区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加大对政府机构、公共事业部门等公用领域的业务拓展,重点开拓具高附加值、高可靠性的系统集成市场; 3、在国内市场的拓展上,公司将完善和加强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网络建设,与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协作共赢。依托骨干架构进行区域市场的扩张,强化与现有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以吉林为中心,东北地区为重点市场,辐射华北地区的营销管理格局。在此基础上,公司将选择合适的时机进入潜在市场,突破区域限制,实现快速拓展,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复习资料(加粗的是老师划的重点)

“绿地”包括三层含义:①由树木花草等植物生长所形成的绿色地块,如森林、花园、草地等植物生长占大部的地块;②人工栽植或自然植被条件优越的地段,如城市公园、自然风景保护区等;③农业、林业生产用地。 城市绿地: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城市建设用地的一个大类,是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两部分:(1)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的土地,如公园绿地绿化(2)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如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 城市绿地系统:以绿色植被为特征,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工自然环境,是城市居民进行室外游憩、交往和交通集散的城市空间系统,是由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组成的绿色有机整体。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自然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1)在充分认识城市自然条件、地貌特点、自然植被及地方性园林植物特点等的基础上2)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和城市自身情况确定的标准3)将各级各类绿地按合理的规模、位置及空间结构形式进行布置,形成完整的系统4)以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1)以生态学的观念,从城市整体空间体系的角度出发,重新认识城市绿地,使城市绿地系统充分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的生态功能。(2)结合城市其他组成部分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3)结合当地特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进行。(4)城市绿地均衡分布,有合理的服务半径,满足全体市民的休闲需要。(5)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期实施,保证各阶段绿化的效果和质量。(6)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经营管理中,除要充分发挥其环境、社会效益外,还可结合生产、创造经济价值。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内容:1)确定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及原则2)研究城市绿地地建设的发展速度及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3)合理布局各类绿地,确定其性质、位置、范围和面积等,形成合理系统。4)提吃各类绿地调整改造意见,进行树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提出分期建设及实施措施及计划5)编制城市绿地系统的图纸及文件6)对重点公园绿地提出规划设计方案,提出重点地段绿地设计任务书以备详细规划使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1)广度上的拓展,从城市规拓展到区域规划的范畴。2)研究深度上的拓展,从土地和植物拓展到水文、大气、微生物、能源和城市废弃物处理等。3)新技术的运用,红外遥感,GIS。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地形地貌、城市水体、气候条件、地质灾害;社会因素:城市性质、城市规划、城市土地利用条件、城市文化。 1903年,世界上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斯。 三大绿地指标: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 绿地率:城市各类绿地总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中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公共绿地的面积。 城市绿的的三大功能: 生态功能:1)保护城市环境(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改善城市气候;降低城市噪声)2)减灾防灾(防火防震;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御放射性污染,有利备战放空) 3)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 使用功能:1)日常休息娱乐活动2)观光及旅游3)修养基地4)文化宣传及科普教育 美化功能:1)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2)美化城市3)衬托建筑,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4)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 城市用地:1)城乡用地2)城市建设用地3)人均绿地4)人均公园绿地5)绿地

昆明市绿化建设管理技术规范实施细则

昆明市绿化建设管理技术规范实施细则 (草案) 昆明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征求《昆明市绿化建设管理技术规范实施细则》(征 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为规范绿化建设管理技术标准,提高绿化率,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昆明市园林绿化局起草了《昆明市绿化建设管理技术规范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为增强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经昆明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该《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登报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对文本提出修改意见,并将意见反馈至昆明市园林绿化局。 昆明市园林绿化局 2008年7月25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据有关《城乡规划法》、《城镇绿化条例》、《昆明市城镇绿化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市行政辖区内的绿化建设管理适用本实施细。 第三条园林绿化包括以下五类: (一)公园绿地:城乡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 (二)生产绿地:为城乡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三)防护绿地:城乡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四)附属绿地:城乡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五)其它绿地:对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发展战略】公司自我定位及战略发展方案

前言 企业战略规划是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状况及其变化来制定和实施战略,并根据对实施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过程。 定位将决定公司应该开展哪些运营活动以及如何设计各项活动。战略定位不是将各项活动进行简单地集合,而是通过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将活动有机地组合起来,即“配称”。现对进行相关联的业务以及各项业务之间如何关联提出以下方案,供董事会决策。希望能对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战略方向有所启示。 选择公司发展方向,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进行定位应围绕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企业永续经营、持续成长的关键,是一个企业竞争优势,是为公司能带来优势利润或效益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我公司现在面临的一系列外部机会与压力及公司内生的成长性要求,都使立足长远对公司进行战略规划、确定企业发展方向至关重要。 一、公司业务现状及发展障碍 (一)现状公司成立七年来,从主要为股东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互助型担保公司发展成为今天治理完善、运营规范的互助-商业混合型担保机构,在帮助股东解决融资难题、提升经济实力的同时,公司获得银行业、担保业、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二)经营状况分析 从公司的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和成长性角度综合分析,公司

目前从事的以满足股东客户融资需求为主的业务模式相对强调财务安全,属保守型经营模式。长此以往,有向均衡缩小型转变的趋势。公司宜采取积极推进策略,开拓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向成长型→稳定理想型发展。 (三)目前面临的问题 1、政策规制问题根据七部委联合下发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整顿工作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0】54号)、山西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落实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整顿工作有关事项的紧急通知》(晋财金【2010】78号)等相关规定,融资性担保机构不得从事发放贷款的业务,我公司现进行的临时短期资金拆解业务面临涉嫌违规经营、被主管部门查处的风险。 2、市场竞争问题在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设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及鼓励设立信用担保机构的环境下,太原市近两年先后成立了有一定竞争力的担保公司。在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的双重挤压下,使原本由我公司占据优势地位的钢材担保市场被不断拆分。同时,我公司担保客户融资渠道的增加使其负债多大于正常财务杠杆作用,间接加大我公司的担保风险。 3、盈利回报问题随着公司业务量的增长,公司的担保风险也随之累积。从财务上看,按照规定提留各项风险准备金后,利润并未呈现与业务量相匹配的可观增长;从担保风险上看,公司虽然获得政府给予的各项风险补贴资金,###仅靠担保费的积累远远不能弥补担保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归纳汇编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 点归纳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点归纳 一、基本概念 A绿地 城市绿地:以植物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形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位、定性、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化等功能的活动。 B城市绿地的类型 按在城市中的位置:城市绿地;郊区绿地 按规模:大型绿地;中型绿地;小型绿地 按服务对象:公共绿地;私用绿地;专用绿地 按功能系统:生活绿地系统;游憩绿地系统;交通绿地系统 按服务范围:全市性绿地;地区性绿地;局部性绿地 C各类绿地的用地选择 公园绿地 1市区级综合公园:综合性公园要求有风景优美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植物种类,有开阔的草地与浓郁的林地,四季景观变化多样。 2儿童公园:位置应接近居民区,并避免穿越交通频繁的干道。 3动物园:应与居民密集地区有一定距离,与屠宰场、动物毛皮加工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设防护林带,并注意防止污染城市水体。附设在综合公园中,应在下风、下游地带,一般应布置在独立地段,以便采用安全隔离措施。 4植物园: (1)因用地较大,其位置常离居住区较远,但要尽可能设在近郊,有较方便的交通条件,便于广大群众使用。 (2)不要在有污染工业的下风下游地区,以免妨碍植物的正常生长,要有适宜的土壤水文条件。应尽量避免建在原垃圾堆场、远郊土壤贫瘠的生荒地或地下水位过高或缺乏水源的地方。 5体育公园:体育公园用地较大(一般不小于10公顷),建设投资大、管理养护费工,在一般城市中设置一到三处。其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由各级体育部门负责,或与园林部门共同管理养护。因为有大量的人流集散,要求与城市居住区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6纪念性园林:市区以外的纪念性园林不计在公园绿地面积中。 生产绿地 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科研植物园,卫生防护林、风砂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是郊区用地的一部分(也有苗圃、花圃在市区内的情况)。 防护用地 防护绿地的主要功能是改善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 某些夏季炎热的城市,应考虑设置通风绿带,与夏季盛行风向平行(可结合水系),形成透风走廊,使季风吹到建成区内部。

我所认识的人居环境科学

我所认识的人居环境科学 ——从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角度 孙芳芳 摘要本文概述了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历程及其主要内容,指出规划与建筑设计 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之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人居环境科学发展历程设计原则和谐社会 1人居环境环境科学发展简述 人居环境科学是吴良镛先生受道氏人类聚居学的启示,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全球城市化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系统理论。“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①而广义的人居环境则是指“围绕人这个主体而存在的一定空间内的构成主体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各种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总和”。②现在提到人居环境这个词,一般都是指广义的概念,它包含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国外比较系统地研究人居环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霍华德、盖迪斯、芒福德等人都曾从城市规划及区域角度出发,提出要创造性地利用景观,使城市环境变得自然而适于居住。佩里提出“邻里单位”,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人居环境模式,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霍伊特的扇形模式及哈里斯和乌尔曼的多核心模式。20世纪50年代,道萨迪亚斯提出“需要创造一门以完整的人类聚居为对象进行系统综合研究的科学,真正理解城市聚居和乡村聚居的客观规律,这门学科就是人类聚居学”,③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后来又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把人居环境与生态可持续有机联系起来。 人居环境科学是“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④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方面,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 2人居环境环境科学内容概要 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他是从观察19 世纪后半期, 当时英国在工业化初期形成的所谓工业城市中所存在的城市问题, 而产生的一种先进理念。同时,他还是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芒福德语)。他通过自己的试验和实践,使田园理论成为体现当时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理论。 20 世纪50 年代, 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创立人类聚居学。该学说显然是道 ①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p38 ②张文新,王蓉.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水平现状分析. 82-92(cnki) ③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④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昆明市城镇绿化条例》(2019)

昆明市城镇绿化条例 (2018年12月28日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2019年5月16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 第三章建设 第四章管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镇绿化管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打造世界春城花都,建设和谐美丽昆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市、镇规划区范围内的绿化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城镇绿化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共建共享、节约资源的原则。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把城镇绿化纳

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城镇绿化发展所需资金及用地。 第五条市绿化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城镇绿化管理工作,对各县(市、区)的绿化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和协调。 交通运输、滇池管理、林草、水务、铁路、民航等单位和部门分别负责责任范围内的绿化及其管理维护。 自然资源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城镇绿化工作。 县(市、区)绿化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的城镇绿化工作,指导、督促和检查街道、镇的绿化工作。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督促和检查辖区内单位、居住区责任范围内的绿化工作。 第六条城镇中的单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或者其他绿化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损毁树木、破坏绿地及绿化设施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第七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城镇绿化的科学研究,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材料,提高城镇绿化水平。 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新建绿地及其设施,鼓励认捐、认养绿地和树木。认捐、认养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享有绿地、树木一定期限的冠名权。 第八条每年的一月和六月为植树月。

信息科技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信息科技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工信部规划》),作为指导“十三五”时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发展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升未来公司的整体竞争力,依据工信部规划和公 司总体规划纲要,结合公司信息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8年至2020年。 一、未来三年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工信部规划和公司总体规划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以银监局《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要求为纲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和保障公司改革与发展,服务公司业务创新,建立现代化财务公司经营、服务、管理和监督的技术保 障体系与决策支持体系,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持续发展原则。努力把握业务发展与科技建设之间的在联系与互动规律,使信息化建设与公司改革发展相适应,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公司业务创新和流程再造,从组织与制度上保证业

务和科技的协调发展。 2.坚持创新和推广相结合的原则。要深入实施IT治理战略,把加快新业务系统、新金融服务推广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信 息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坚持开发与推广、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坚持安全运营原则。以银监局《商业银行科技信息风险管 理指引》和人民银行关于防科技风险的要求为指导思想,要加大安全风险评估、科技信息外部审计和监控指标体系建设力度,提高安全技术水平。 (三)主要目标 未来三年信息化建设的主要B标为:逐步完善现代信息科技 体系,实现业务品种多元化、服务个性化、渠道网络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和金融监管现代化,建立满足公司发展需要的科学的制度体系及安全防护体系,经营管理水平、服务质虽和业务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得到全面明显提高。 二、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一)加强科技治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1.对科技信息组织、科技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以服务为导向、面向业务、分工明确、协作紧密、运作高效,建立满足公司改革和业务发展需要,合乎监管要求的信息科技组织体系。 2.不断优化各项制度,参照银监局、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的标准,结

科技股份公司未来五年(2017-2021)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深圳市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未来五年(2017-2021)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一、战略定位 深圳市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813)的企业发展愿景是成为领先的汽车信息化、智能化以及智能出行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将通过产品创新、品质提升、成本优化等举措,大力开拓国内外前装市场,成为为车厂提供智能驾驶舱、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含高级驾驶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及车联网相关产品的领先供应商;公司将在保持品质和服务两方面优势的同时,通过运营模式创新、产品整合方案和方案化营销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巩固产品在后装市场的领先优势,并不断拓展市场份额;基于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汽车,公司将通过车联网技术、智能交通技术及其系统为智能出行提供解决方案。 二、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综合技术、产品、市场的基础和优势,公司在五年内定位为一家为国内外前装车厂提供汽车信息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及产品的领先供应商,同时成为国内后装市场,特别是4S渠道的标杆企业。 (一)市场发展定位 在5年内,公司的主要市场定位为国内前装市场、国内后装市场、海外市场,其中海外市场逐步以海外前装市场为主。 1.公司把进一步开拓前装市场定为公司业务发展的首要战略,实现公司在国内前装业务市场的高速增长。 公司智能车机和行车记录仪等产品在国内前装业务已经获得了突破,取得越来越多的车厂供应商资格,销量大幅增长。在此基础上,公司大幅拓展前装业务市场,力争成为更多车厂及车型的汽车电子产品供应商,形成公司在前装业务市场的稳定基础和优势。同时,公司

通过产品创新,提升研发快速响应和交付能力来满足车厂对快速部署差异化电子产品的需求。除了已经形成了规模销售的智能车机、行车记录仪等外,公司将研发并推进全液晶数字仪表、360全景、电动尾门、T-BOX、ADAS及自动驾驶相关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在前装市场的销售,全方位拓展前装业务。 2、巩固在国内后装市场的领先地位,通过产品方案化和方案营销扩大市场份额,稳步提升销量,进一步拓展公司在大型汽车经销商(4S店)集团的业务增长。 3、在海外市场重点发展前装业务,实现海外市场业务的快速增长。 进一步拓展现有海外前装客户的新车型业务和开拓新的前装客户是当前公司海外业务发展的重点。公司将重点聚焦东南亚、伊朗、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前装车厂业务,实现海外市场业务的快速增长。同时,海外前装业务将从单一的智能车机向更多的产品及整合方案提供发展,形成更大的销售额。 (二)产品发展定位 公司基于现有已经投入的研发及技术、产品资源整合,要为前装市场和后装市场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全面实现汽车智能驾驶舱、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相关技术和产品,从以智能车机为主的供应商发展成为汽车信息化、智能化的全面供应商。 1、大力研发智能驾驶舱产品和解决方案; 公司规划和研发的智能驾驶舱产品综合考虑了车机、全液晶数字仪表、行车记录仪、360全景、高清后视、ADAS等功能的整合展现,从更系统、体验更好的角度来规划设计汽车电子系统和产品,提升汽车智能化、信息化的体验,从而实现有竞争力的智能驾驶舱解决方案。 2、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技术研发汽车主动安全类产品; 3、发展自动后备箱等相关智能产品; 4、研发汽车通信类产品提供车联网解决方案,探索智能出行解决方案; 5、投入研发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和产品,逐步形成汽车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三)技术发展定位 在技术发展定位上,结合汽车产业往电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公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