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开题报告

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开题报告

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开题报告
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开题报告

欢迎下载学习必备

《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开题报告荀升亮主持人:张玉荣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要指出:,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年 20016月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以及教,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从中充分。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整合更多地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上。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年教育部向全国各省市颁发了132013文件要求,,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提高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学习空间建设,加强教师研修社区、用能力。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之上的“微课”这一新生事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的新方式,也为教师的成长开拓了一个新途径。研究微课、利用微课已成为目前教学改革潮流中的新亮点。

二、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用于帮助其他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

从而实现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整合”欢迎下载学习必备

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

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机地利用微课所具有的特殊的呈现方式和功能,根据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微课,有效使用微课,把教育思想、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式、人力资源与课程的内容有机相结合,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实现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对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是为了实践、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微课、利用微课所具有的特殊的呈现方式和功能,把教育思想、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式、人力资源与课程的内容有机相结合,从而促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拓展教师成长的新途径,实现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必将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一)课题研究目标:

1.认识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实现教育观念的改变。

2.熟练掌握微课的制作技术,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

能灵活地将微课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3.

欢迎下载学习必备

探索微课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加快教师成长的新途径。4. )课题研究内容:(二 1.微课的内涵、种类、功能及呈现方式。 2.微课在目

前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4.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三)课题研究重点: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与过程

(一)研究思路:

加强领导,注重调研,收集分析相关资料,求真务实,从形势的迫切需求出发,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入手,紧抓课堂教学这一教改主阵地,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立足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概括性,努力探索实现快乐、高效的小学数学学习和教师快速成长的新途径。1.在新一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针对研究内容,收集、整理有关信息资料,形成研究方案;

2.课题成员进一步认识研究的意义,明确研究目标,采取合理措施,实施验证;

3.定期组织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切实转变师生角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定期汇报交流。做好学习、研究资料的存档工作;

4.走出去、请进来,加强教研信息的沟通,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教研能力,建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欢迎下载学习必备

5.聘请专家指导认定,总结推广研究成果。

(二)课题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将历时两年时间,拟分四个阶段完成,各个阶段研究内容和重点不同,具体实施设想为:

第一阶段:申报立项阶段(2015年3月~2015年10月)

选定课题,成立课题组,申报立项(张玉荣荀升亮)

第二阶段:培训学习阶段( 2015年11月~ 2016年4月)

(1)进行岗前培训学习,提高研究队伍素质(张玉荣)

(2)准备开题报告,组织开题。(荀升亮)

第三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6年5月~ 2017年1月)

(1)进行调查研究,准备调研报告。(刘静静丁桂阳)

(2)根据子课题和相关工作进行成员分工。负责人:(张玉荣荀升亮)

(3)研究操作实施。(陈娟沈立刚)

(4)教师提供相关研究论文。(全体成员)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7年2月~ 2017年6月)

(1)阶段性工作总结,撰写报告。(赵洪威)

(2)子课题研究报告。(左达超)

(3)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张玉荣)

(4)课题结题报告。(荀升亮)

(5)收集研究成果,形成论文集和优秀微课作品集。(全体成员).欢迎下载学习必备

荀升亮)6)向县市申报结题。(张玉荣(六、课题研究方法调查研究。课题研究初期,通过调查,认真调查微课在目前教 1. 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刻理解微课进行岗前培训学习, 2.行动研究。的内涵、种类、功能及呈现方式,并熟练地制作微课、使用微课。 3.案例研究。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案例分析研究。

4.辅助研究方法:

文献法:借助于有关书籍、报刊、网站,搜集整理资料,在研究中借鉴经验,不断学习,改进方法。

实验法:运用理论为指导,通过具体教学实验,验证理论的科学性。

比较研究法:对实验班和比照班进行观察、调查、分析、总结。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利用微课所具有的特殊的呈现方式和功能,根据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微课、熟练制作微课、有效使用微课,把教育思想、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式、人力资源与课程的内容有机相结合,就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实现教师的快速成长和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本课题立足于本校数学教学的实际,通过调查、分析、总结,针.

欢迎下载学习必备

从而使微课能广泛高效地应用利用微课,对存在的问题来制作微课、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成长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新途径。八、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收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学习成果、学生总结自主探索学习的方法

2.课题组成员研究成果集锦

3.课题研究案例集锦

4.课题结题报告

九、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成员情况分析:

本课题课题组成员具有较高的研究能力,有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基础。余栋梁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曾主持淮安市教学研究第七期课题“小学数学讨论式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并已结题。张玉荣主任,一级教师,曾参与淮安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研究”并已结题,其他成员也都是我校的教学骨干。

2.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

(1)走进课堂,进行课堂观察与调研,对本校常态课堂教学实

况作进一步的了解、分析与评价,进行本校“有效课堂教学”的摸底调查,收集相关数据,以把握我校各班级课堂教学有效程度以及改进优化的必要性分析及突破口的寻找与确定。.

欢迎下载学习必备

(2)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对国内外该课题研究的状况进行了解,

对课题研究的价值和可行性作初步论证。

3.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1)领导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学校将为课题组提供研究经费,在

业务培训、资料收集和开展活动等方面保证经费的落实。

(2)师资力量雄厚。承担课题的老师是一线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和

能力保证实验的正常运行。独立承担过县级、市“十五”课题的研究并顺利结题,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我校特别注重教学教研活动,始终以“科研兴校”作为办

学方针。我校尤其重视教研开发建设,在教学科研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利的组织和经济保障。我校良好的

教学教研风气、健康的科研氛围、优越的藏书条件都为课题的研究实施创造了可靠的保障。

(4)我校校园网络设备完善,各办公室、教室都能上网;各教室都安装了最先进的“微光量子多媒体一体机”、摄像机等教学设备,闭路电视、广播系统完善;每位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为我校教师学习使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微课制作和展示教学提供可能。

鉴于此,本课题组有能力也有信心完成课题的研究任务。

微课的应用课题开题报告.docx

旬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小课题研究 开题报告 “微课”在中职电子专业课程中应用的研究课题组长:龚正强 执笔:龚正强 课题组成员:吴金国、罗鹏、石兴杰、 周琳、胡玉 旬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微课”在中职电子专业课程中应用的研究》课题组 2016 年 2 月29 日 安康市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2016 年02 月29 日 “微课”在中职电子专业课程 课题号XKT2015094 课题名称 中应用的研究 负责人龚正强所在单位旬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研究背景: 随着当前社会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教育的 全新要求,互联网+ 教育应运而生,此模式要求施教者通过借助多 种网络平台达到施教目的,成为一种倍受欢迎的新型教育模式。中 职院校“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就成为了这一新型教育 方式下的一个重要尝试。根据对我校大部分一线老师的教学实践调 研,发现在传统课堂存在部分学生因请假或者上课开小差等原因, 导致学习掉队的情况,特别是我校参与各类技能大赛的学生,长期 进行高强度的技能训练,很多课程不能随着老师同步进行,他们具 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可以通过中职“微课”学习资源平台来 弥补所落下的课程;另外由于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特殊性,许多专 业技能知识无法通过传统的一个老师、一块黑板、一根粉笔的传统 教学模式讲授清楚,需要进行实验、实训才能更直观的让学生理解 接受,然而经常受实训设备条件的限制,无法随时随地进行实训操 作,那么通过微课制作能够将教室外的现场带入教室内,把静止的 文字描述变为可视可闻的音视频,使学生更方便知识的理解与技能 的掌握;同时在互联网到来的今天,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所拘泥于教 室这样一个固定的教学环境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微课网络平台就 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选择之一。因此如何设计微课,以及将微课巧妙 的应用在课堂之上,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成为新时代下每位 老师必须掌握的业务技能,所以本课题小组将《微课”在中职电子 课题研究专业课程中应用的研究》作为此次小课题研究方向,旨在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带动其他教学一线教师学习微课制作和使用,从而在 专业课堂推广微课应用,帮助每一位学生掌握更多专业技能。 背景和设想研究设想: 1.研究目标: 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突破口,抓住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实践,探索微课制作和应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使微课为优化课堂教 学服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全面发展, 学生整体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具体目标为: (1)学生的发展目标: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在新 颖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堂上,自主探究,培养思维,达到 全面地发展,适应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2)教师的发展目标:增强教师资源整合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利 用微课优化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发展自我, 成长为新一代科研型教师。 (3)学校的发展目标:通过一线教师探究微课与专业技能课堂整 合的成功经验分享推广,有效提高各专业学科教学质量,走出师生 减负增效的新路,使我校教学质量跨上新台阶。 2.研究内容: (1)微课制作的基本方法、注意事项及备课方式的探索和研究; (2)微课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呈现的基本特点; (3)微课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方法。

微课课题开题报告

微课课题开题报告 上传: 方肇飞更新时间:XX-9-3 17:26:04 中央电化教育馆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类别学科分类教育信息技术 课题名称高中数学“答疑型”微课的设计和应用 申请单位江西省新建二中 填表日期XX年1月6日 中央电化教育馆 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1.课题来源、选题依据以及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课题来源 来源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信息技术化教育总课题。属于

理论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课题。 选题依据 随着当前社会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全新要求,教育在网络平 台的实现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就成为了这一新型教育方式下的一个重要尝试。 根据一部分一线老师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总是会存在一部分学生的掉队,而在当今小班化还无法完全实现的条件下,这部分待优生的学习困难就可以通过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平台来解决,当然同时也表明本课题研究的学校资源的受众是大多以待优生为主,这是本课题选题的现实依据。同时在互联网到来的今天,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所拘泥于教室这样一个固定的教学环境,民众有了更多的选择,那么网络平台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选择之一,通过教育多媒体在网络平台的发布是一种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1. 本课题旨在对高中数学“答疑型”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进行研究,最根本的目标 是通过这项研究,能够设计出一系列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网上微课堂,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提供实用的平台。 2. 3. 使学生以及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辅助效果以及积极参与到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最后将“答疑型”微课这种教学辅助模式进行推广。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主要研究内容 1. 2. 3. 4. 高中学生对于重点模块知识的学习情况及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针对学情做深入分析并设计出制作微课的方案。对制作“答疑型”微课所需要的技术以及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培训。“答疑型”微课的具体运用情况及反馈结果并做总结。 3.课题研究方法及实施步骤

《基于标准的校本微课探究》开题报告

《基于标准的校本微课探究》 ——项目开题报告 新郑市梨河镇绰刘完全小学 王治平

《基于标准的校本微课探究》 ——项目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当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大量涌入我们的生活时,教育的“微”时代也随之而来。而开启教育“微”时代的,正是“微课”。从2012年开始,随着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课作为翻转课堂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受到了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人们开始反思过去“课堂实录”以及教育部和各级教育机构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开发的“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的不足,微课也迅速地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5月29日,郑州市教育局举行“优教人人通资源平台”培训会,标志着郑州市中小学班班通提升工程正式实施,郑州教育信息化从优质资源“优教通”向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迈进。这就为微课的研究和普及奠定了基础。 二、申请本项目的依据 (一)微课是新型教育资源的创新。 纵观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发展,经历了CAI课件、积件、专题学习网站、教学资源库等不同阶段。但不论资源如何的呈现形式,都没有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微课则是将原有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因此,与多媒体课件与视频网站不同的是,微课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因此它是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资源创新,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必将形成一批系统化的、符合教学新理念的、覆盖主要知识点的微型课例资源。

微课在小学综合学科中应用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微课在小学综合学科中应用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微课在小学综合学科中应用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微课在小学综合学科中的应用实践研究》课题,获开阳县县级课题,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欢迎浏览科技东西知识店铺!,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泉。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形成各种能力和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都离不开深入扎实的学习实践活动。一切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是各个学科必须遵循的思想原则和客观规律,美国教育家杜威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儿童对知识的学习可采用类似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获得。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生动的并且容易接受的生活方式和方便有效的学习方式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网络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微”元素也在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在教育领域,教师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重,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集中学习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方便有效的学习方式成为他们迫切的需求,而微课程的出现恰恰可以满足教师的这种学习需要。因此研究小学微课程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等相关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意义。在理论方面,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微课程、微学习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个性化的概念界定。分析了与小学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相关的理论,提出了与小学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相关的原则与应用方法等;在实践方面,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同时将理 论部分分析总结的原则与方法应用于小学微课程的实际开发应用中,尝试设计开发了适用小学教学的微课程案例,把设计的案例微课程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并对应用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并做了相应的分析。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我校有较为良好的课题研究传统,形成了广泛的课题研究氛围,丰富的文献资料和校园网、互联网,为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来元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我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购买了两台很专业的’摄像机,综合组配备了五台电脑,还可以使用学校的其他电脑供老@ 欢迎收藏科技东西知识店铺!师们学习及微课的制作。课题组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成员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还有充满科研热情的年轻教师,他们都具有较好的研究能力。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开题报告由我申报的《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课题,经洞口县教育局批准,被列为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为:)。现根据有关的规定,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并由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正式开展研究工作。在此,请各位专家和老师进行评议指导,也请课题组成员加以审议。 一、课题的提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外的研究综述 美国戴维彭罗斯在2008就提出了“微课程”的理念,他将建构主义方法转化为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并在此后将“微课程”理念在该学院应用。 2.国内研究背景 2011年,我国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率先提出并定义了“微课”概念,获得了佛山市教育部门的认同。2011年4月,佛山教育部门向全市教师首次征集微课作品。2012年秋季开始,教育部面向全国中小学举行微课作品评选大赛。2012年11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正式下发通知,决定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 学比赛。 近几年,网络公开课深受学生的喜爱,它的流行冲击了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使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当前的博客,微博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如今,微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对新教法,新课程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在线课程和面对面教学都在尝试着运用新技术来变化不同的教学形式,微课是一种新颖而积极的尝试,它凭借其独特的有事,在教育领域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目前有很多的教师把“微课”引入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生动、活泼。

微课开题报告

开阳二小"微课在小学综合学科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微课在小学综合学科中的应用实践研究》课题,获开阳县县级课题课题(课题批准号:KYJY(1509)号),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泉。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形成各种能力和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都离不开深入扎实的学习实践活动。一切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是各个学科必须遵循的思想原则和客观规律,美国教育家杜威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儿童对知识的学习可采用类似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获得。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生动的并且容易接受的生活方式和方便有效的学习方式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网络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微"元素也在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在教育领域,教师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重,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集中学习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方便有效的学习方式成为他们迫切的需求,而微课程的出现恰恰可以满足教师的这种学习需要。因此研究小学微课程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等相关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意义。在理论方面,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微课程、微学习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个性化的概念界定。分析了与小学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相关的理论,提出了与小学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相关的原则与应用方法等;在实践方面,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同时将理论部分分析总结的原则与方法应用于小学微课程的实际开发应用中,尝试设计开发了适用小学教学的微课程案例,把设计的案例微课程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并对应用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并做了相应的分析。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我校有较为良好的课题研究传统,形成了广泛的课题研究氛围,丰富的文献资料和校园网、互联网,为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来元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我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购买了两台很专业的摄像机,综合组配备了五台电脑,还可以使用学校的其他电脑供老师们学习及微课的制作。课题组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成员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还有充满科研热情的年轻教师,他们都具有较好的研究能力。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传统的教学观和教学实践把课堂教学的目的看成是人类所积累的系统知识的传递,把课堂教学的过程简化为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这种状况使得理解、体验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堂教学也因此仅仅停留在知识的灌输和记忆上,而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果观念不更新,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教研活动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学习系统的微课理念。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归纳、概括,形成新的微课理念。 3、实践问题: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微课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微课的开题报告

微课的开题报告 微课的出现,将会打破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以下内容是品才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微课的开题报告,欢迎参考! 微课的开题报告范文一、选题背景 如何才能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主动权在教师的手里,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我们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让课堂凝聚力更强,如何让现代教学中的信息技术自然迅速的融入我们的数学课堂,如何使得课堂某个环节主题突出,层层剖析,这些都是我们选题前认真思考的问题。 自XX年起,微博以其互动性和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目标明确的特点,在我国迅速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微”热潮,拉开了“微”时代的序幕。于是,微课也应运而生。微课在美国又称为短期课程、课程组件。微课程是一个简化了的、细分的教学,学生因而易于掌握。微课程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学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围绕某一问题或某一情景而形成的目标明确、内容短小精悍的教学活动,具有内容广、容量小、目标明确的特点。具体的说

微课程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它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在优美的轻音乐中,教师或学生可以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进而引发思考。一集微课程长度在5分钟左右,所谓“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可让师生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时间学习。 为了促进教师自我提升,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我们选题为《微课辅助与高效课堂》,以便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提供很大的帮助,同时也给他人一些分享. 二、研究假设 微课的出现,将会打破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在高一实施“微课辅助于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 近年来我国的课程标准、普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对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和内容的调整,较大地降低了有关知识的要求,造成了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较为严重的脱节,众多声音表示“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问题已引起了教育者们的广泛关注。具体知识内容上,如立

直接获取式微课资源研究”开题报告

“直接获取式微课资源研究”开题报告 [摘要] 微课这股“微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如何在这股“微”风中更好地开展微课教学呢?笔者特此对“直接获取式微课资源研究”进行研究. [关键词] 直接获取式;微课资源;个性化;推广应用 “直接获取式微课资源研究”课题组成立于2017年6月,该课题获批为数字化学习“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一般课题子课题(课题编号:2017BB125),2017年7月开始进行研究. 此课题的开题报告是在已经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原有的实施方案,并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以便更加深入地推进课题研究.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 国外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微课程”方面的研究也不尽相同,让我们一块儿看一下“微课程”在国外的发展史吧!1960年,美国阿依大学附属学校首先提出微型课程(Minicourse),这里所说的微型课程叫短期课程,也叫课程单元. 1998年,新加坡教育部提出微型课程(Microlesson),它是正在实施的一个研究项目,课程领域比较广泛,但构建微型课程主要是为了培训教师,它的特点是时间为30分钟到1个小时,教学目标是①为学习情境、学习资源、学习活动的创设;②为教师提供支架帮助和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 到了2004年,英国在教师

电视频道开设了视频时长15分钟的节目,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微课视频节目资源达到了35万分钟. 2008年,“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Microlecture)诞生,它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首创,这种微课程把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给学生带来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通过以上国外研究“微课程”的发展史来看,他们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不论是教案式微课程,还是视频式微课程学习及培训开始使用的微课程,应用领域还比较小,它的应用范围还有待扩展和提高. 2. 国内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对“微课程”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 不论是一线教师,还是教学研究人员,都积极地推进着“微课程”的发展,尤其是在“互联网+”教育的智慧时代,“微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能满足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在这个“微”时代,学习方式也悄然发生着改变. 基于此,为了“微课程”的发展,出现了大批优秀的课程和案例,让我们一块儿来看一下“微课程”在国内的发展史吧! 2010年,“微课程”的这股“微风”来到了广东省,“名师网络课堂”在广东省诞生了,它把时间浓缩到15分钟以内,以重点、难点、特色理念为主要内容,开展了《信息化教学》专题、《精彩导人》专题、《合作学习》专题、《情境

微课课题开题报告.doc

微课课题开题报告 上传 : 方肇飞更新时间:2013-9-3 17:26:04 中央电化教育馆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类别重点课题 学科分类教育信息技 术 课题名称高中数学“答疑型”微课的设计和应用 申请单位江西省新建二中 填表日期2013年1月6日 中央电化教育馆 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1.课题来源、选题依据以及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课题来源 来源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信息技术化教育总课题。属于理论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课题。 选题依据 随着当前社会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全新要求,教育在网络平 台的实现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就成为了这一新型教育方式下的一个重要尝试。 根据一部分一线老师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总是会存在一部分学生的掉队,而在当今小班化还无法完全实现的条件下,这部分待优生的学习困难就可以通过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平台来解决,当然同时也表明本课题研究的学校资源的受众是大多以待优生为主,这是本课题选题的现实依据。

同时在互联网到来的今天,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所拘泥于教室这样一个固定的教学环境,民众有了更多的选 择,那么网络平台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选择之一,通过教育多媒体在网络平台的发布是一种顺应社会发展 的必然结果。 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1.3.1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微课,一词,最早见于佛山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对此的报道,其全称是微型视频课例,简称微课。 (胡铁生, 2011)指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 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在“微课”一词诞生之前,国内常见的类似惯用表达有“教学视频案例”、“视频课例”等。作为国内较 早对教学视频案例进行研究者之一,苏州大学的鲍建生教授对视频案例的研究是比较系统的。他对教学视 频案例的定义是:指用计算机及超媒体编辑系统整合课堂教学视频片段及各种相关的教学素材,包括文字 ( 文章 ) 、图画、照片、投影片、幻灯片、音频、视频等,把大量的、多样性的数据采用可变的、非线性的、 快速提取的方式链接,为案例教学研究提供复杂的、多元表征环境。其对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旨在研究 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制作(鲍建生,2005)。 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从1979~2011 年分别以“教学视频案例”、“视频课例”、“课例片段”、“微型视频”为题名进行搜索,获取的信息如表 1 所示: 期刊论文 / 硕 题名士论文(数研究取向研究内容 量) 研究理论探讨,即对其定义的思考;实践研究,则是 21/0 集中在对理论的探讨研究以下三个主要方面:(1)视频素材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视频案例 ( 2)教学视频案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3)运 与实践的研究。 用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开展教师校本研修。 9 篇是上海市洋泾高级中学以叶丽芳为负责人的化学 教研组教师发表的对视频课例的专题研究,主要探索 化学教研组的专题研 12/1 应用视频课例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建立的操作性、时效 视频课例究以及设计视频课例 性俱佳的范式。另外,华东师大的周伟于 2009 年发表 系统 的优秀硕士论文则是设计基于切片技术的视频课例分 析系统。 课例片段 4 / 0 课例片段的运用运用课例片段评课;营造课堂氛围;进行探究式教学。微型视频1(剔除 1 篇构建基于微型视频课明确提出微型视频课例片件各教学要素时间分配为

微课开题报告

开阳二小“微课在小学综合学科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微课在小学综合学科中的应用实践研究》课题,获开阳县县级课题课题(课题批准号:KYJY(1509)号),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泉。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形成各种能力和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都离不开深入扎实的学习实践活动。一切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是各个学科必须遵循的思想原则和客观规律,美国教育家杜威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儿童对知识的学习可采用类似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获得。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生动的并且容易接受的生活方式和方便有效的学习方式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网络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微”元素也在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在教育领域,教师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重,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集中学习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方便有效的学习方式成为他们迫切的需求,而微课程的出现恰恰可以满足教师的这种学习需要。因此研究小学微课程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等相关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意义。在理论方

面,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微课程、微学习等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个性化的概念界定。分析了与小学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相关的理论,提出了与小学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相关的原则与应用方法等;在实践方面,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同时将理论部分分析总结的原则与方法应用于小学微课程的实际开发应用中,尝试设计开发了适用小学教学的微课程案例,把设计的案例微课程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并对应用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并做了相应的分析。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我校有较为良好的课题研究传统,形成了广泛的课题研究氛围,丰富的文献资料和校园网、互联网,为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来元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我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购买了两台很专业的摄像机,综合组配备了五台电脑,还可以使用学校的其他电脑供老师们学习及微课的制作。课题组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成员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还有充满科研热情的年轻教师,他们都具有较好的研究能力。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传统的教学观和教学实践把课堂教学的目的看成是人类所积累的系统知识的传递,把课堂教学的过程简化为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这种状况使得理解、体验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堂教学也因此仅仅停留在知识的

微课课题开题报告_(共5篇)

篇一:微课课题开题报告 微课课题开题报告 上传: 方肇飞更新时间:2013-9-3 17:26:04 中央电化教育馆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类别学科分类教育信息技术 课题名称高中数学“答疑型”微课的设计和应用 申请单位江西省新建二中 填表日期2013年1月6日 中央电化教育馆 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1.课题来源、选题依据以及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1.1课题来源 来源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信息技术化教育总课题。属于理论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课题。 1.2选题依据 随着当前社会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全新要求,教育在网络平台的实现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就成为了这一新型教育方式下的一个重要尝试。 根据一部分一线老师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总是会存在一部分学生的掉队,而在当今小班化还无法完全实现的条件下,这部分待优生的学习困难就可以通过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平台来解决,当然同时也表明本课题研究的学校资源的受众是大多以待优生为主,这是本课题选题的现实依据。同时在互联网到来的今天,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所拘泥于教室这样一个固定的教学环境,民众有了更多的选择,那么网络平台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选择之一,通过教育多媒体在网络平台的发布是一种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1.3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1. 本课题旨在对高中数学“答疑型”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进行研究,最根本的目标 是通过这项研究,能够设计出一系列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网上微课堂,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提供实用的平台。 2. 3. 使学生以及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辅助效果以及积极参与到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最后将“答疑型”微课这种教学辅助模式进行推广。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2主要研究内容 1. 2. 3. 4. 高中学生对于重点模块(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数列,排列组合等)知识的学习情况及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针对学情做深入分析并设计出制作微课的方案。对制作“答疑型”微课所需要的技术以及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培训。“答疑型”微课的具体运用情况及

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开题报告

《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开题报告 主持人:张玉荣荀升亮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中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更多地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上。 2013年教育部向全国各省市颁发了13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文件要求,加强教师研修社区、学习空间建设,提高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之上的“微课”这一新生事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的新方式,也为教师的成长开拓了一个新途径。研究微课、利用微课已成为目前教学改革潮流中的新亮点。 二、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用于帮助其他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 “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

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 “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机地利用微课所具有的特殊的呈现方式和功能,根据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微课,有效使用微课,把教育思想、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式、人力资源与课程的内容有机相结合,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实现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对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是为了实践、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微课、利用微课所具有的特殊的呈现方式和功能,把教育思想、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式、人力资源与课程的内容有机相结合,从而促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拓展教师成长的新途径,实现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必将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一)课题研究目标: 1.认识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实现教育观念的改变。 2.熟练掌握微课的制作技术,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 3.能灵活地将微课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微课与“翻转课堂”教改课题开题报告

微课与“翻转课堂”教改课题开题报告

教育科研课题 开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与思考课题主持人:廖雪霞 所在单位:五华县大都中学 填报日期:2016年9月18日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2016年9月15日 地点:大都中学会议室 评议专家: 古添裕(大都中学校长、数学一级教师,曾主持多项市、县级课 题研究并结题) 廖保群(大都中学主管教学副校长、中学地理高级教师) 廖新良(大都中学教导处主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陈国龙(大都中学教导处副主任、中学数学二级教师) 廖勇如(大都中学教导处副主任、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廖小丽(中学英语一级教师、英语教研组组长) 参与人员:廖雪霞(课题主持人)、廖伟霞、廖素娜、赖柳燕、廖小丽等课题研究成员。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一、课题名称:”翻转课堂”与微课的教学研究与思考 二、选题背景 课题背景: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教育科研水平已是衡量学校办学层次的标准之一,也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开展本课题研究理由如下: 1)源于时代挑战的需要: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急剧转型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对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新的一代要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使我们的学生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前瞻性。 2)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发展依赖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其成效在于课堂教学。为使学校的教学质量赶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现实性。 3)源于教师角色转变的需要: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更新。新时期下的教师的角色、地位也应顺应时代潮流相应地转变: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还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学习的鼓励者。 4)源于语言教学的目标的需要: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交际与运用。通过研究和改革创新课堂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的实际应用为目标,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语言完成交际任务,用英语与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告别“哑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 5)源于学生自身的需要: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创新和实践探究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下的教育关键。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决定于受教育的程度、方式。

微课课题开题报告记录(共5篇)

微课课题开题报告记录(共5篇)

————————————————————————————————作者:————————————————————————————————日期: 2

篇一:微课课题开题报告 微课课题开题报告 上传: 方肇飞更新时间:2013-9-3 17:26:04 中央电化教育馆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类别学科分类教育信息技术 课题名称高中数学“答疑型”微课的设计和应用 申请单位江西省新建二中 填表日期2013年1月6日 中央电化教育馆 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 1.课题来源、选题依据以及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1.1课题来源 来源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信息技术化教育总课题。属于理论研究与应用相结合的课题。 1.2选题依据 随着当前社会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全新要求,教育在网络平台的实现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就成为了这一新型教育方式下的一个重要尝试。 根据一部分一线老师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总是会存在一部分学生的掉队,而在当今小班化还无法完全实现的条件下,这部分待优生的学习困难就可以通过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平台来解决,当然同时也表明本课题研究的学校资源的受众是大多以待优生为主,这是本课题选题的现实依据。同时在互联网到来的今天,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所拘泥于教室这样一个固定的教学环境,民众有了更多的选择,那么网络平台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选择之一,通过教育多媒体在网络平台的发布是一种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1.3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1.本课题旨在对高中数学“答疑型”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进行研究,最根本的目标 是通过这项研究,能够设计出一系列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网上微课堂,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提供实用的平台。 2. 3.使学生以及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辅助效果以及积极参与到这种新型 的教学模式中。最后将“答疑型”微课这种教学辅助模式进行推广。通过本课题的 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2主要研究内容 1. 2. 3. 4.高中学生对于重点模块(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数列,排列组合等)知识的学 习情况及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针对学情做深入分析并设计出制作微课的方案。 对制作“答疑型”微课所需要的技术以及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培训。“答疑型”微课 的具体运用情况及反馈结果并做总结。 5.课题研究方法及实施步骤 6.1研究方法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