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家具完整版(合)
- 格式:ppt
- 大小:15.53 MB
- 文档页数:90
上海博物馆藏明清家具精粹明式家具部分上海博物馆家具馆是国内设立最早的明清家具专门陈列场馆,同时也是质量最精、精品最多的公立博物馆。
上博家具馆的收藏以香港庄氏捐赠王世襄先生旧藏为主体,同时征集陈梦家先生旧藏充实陈列,加之原有的丰富馆藏,已成为全国家具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我们将以两期的内容全面展现上海博物馆藏明清家具,本期分享明式家具部分,下次推送清式家具部分。
上下两期共收录家具74例,基本涵盖了目前在陈家具。
上海博物馆藏明清家具精粹明式家具部分嵌云石紫檀木笔屏年代:明尺寸:长17.2厘米宽8.7厘米高19.7厘米上海市宝山区顾村明万历朱守城夫妇墓出土紫檀木质,屏心为一片云石。
笔屏,是笔插与砚屏组合而成的文具,非常少见。
笔插是一种竖向的置笔用具。
器身如口字形,下部的底坐上有数个孔洞,底坐上竖两根立柱,立柱之间有横梁,横梁上有若干圆孔,可供插笔。
砚屏则是置于砚边,用于遮风障尘的小屏风。
笔屏组合了两者的功用,插笔与遮风障尘两不误。
明高濂的《遵生八笺》中有文房器具篇,专条记录“笔屏”:“镶屏插笔”“大者长可四寸,高三寸者”,其惊艳之处在大理石质的屏心,高濂曰:“有大理旧石,俨状山高月小者,东山月上者,万山春霭者,皆余目见。
”此笔屏,虽无山高月小、东山月上之状,但言其有万山春霭之姿,还是可以想象的。
黄花梨木三层架格年代:明尺寸:长103.0厘米,宽43.6厘米,高188.0厘米架格又称“书架”或“书格”,可以陈设器物,亦可存放书籍,罗列卷轴。
此架格为三层全敞式,四面无任何棂格或围栏装置,是架格的最基本形式。
通体用方材,取料单细,抽屉扁薄,颇显轻盈疏朗。
铁力木板足开光条几年代:明尺寸:长191.5厘米宽50.0厘米高87.0厘米条几以三块厚约两寸的长方形铁力木整板制成,面板与板足直角相交处,以闷榫角结合的方式进行连接,然后抹去棱角,呈现转折柔和的小圆角。
板足开椭圆形透光,这是使用厚重木材制作家具时常用的手法,可得轻巧、通透的外观而不显沉闷。
历代中国古典家具图集-明朝明代家具有广、狭二义。
广义的明式家具,着重一个“式”字,不管制作于明代或明以后何时,也不论贵重材质和一般材质,只要具有明代家具风格,皆称之“明式家具”。
狭义则指明代至清代前期材美工良,造型优美的家具。
我们要介绍的是后者。
明代社会稳定,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工匠获得更多的自由,尤其是明中后期,商品丰富,流通渠道广泛,外贸开放,从而使大城市、城镇经济迅速兴起,尤以江南与南海地区最为显著。
明清时期,此两地成为家具的重要产地,其实是和这些地区商品经济发达是有直接联系的。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中有这样一条:“细木家伙,如书桌禅椅之类,余少年曾不一见,民间止用银杏金漆方桌。
自莫廷韩与顾、宋两家公子,用细木数件,亦从吴门购之。
隆、万以来,虽奴隶快甲之家,皆用细器,而徽之小木匠,争列肆于郡治中,即嫁妆杂器,俱属之类。
纨绔豪奢,又以椐木不足贵,凡床橱几桌,皆用花梨、瘿木,乌木、相思木与黄杨木,及其贵巧,动费万钱,亦俗之一靡也。
尤可怪可,如皂快偶得居止,即整一小憩,以木板装铺,庭蓄瓮鱼杂卉,内则细桌拂尘,号称书房,竟不知皂快所读何书也。
”由此可窥得明代后期苏、松地区家具与民风之一斑。
明代家具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五大类:一、几案类:包括桌案与几,是五大类中品种最多的一类。
大概可分为:1、炕桌、炕几、炕案 2、香几 3、酒桌、朱桌 4、方桌 5、条桌案(条几、条桌、条案) 6、宽桌案(书桌、画案) 7、其它桌案(月牙桌、扇面桌、棋桌、琴桌、抽屉桌、供桌、供案)二、床榻类:只有床身,上面没有任何装置的卧具称之为“榻”,有时亦称为“床”或“小床”;床上后背及左、右三面安围子的叫“罗汉床”;床上有立柱,柱间安围子,柱子承顶子的叫“架子床”。
三、椅凳类:椅凳类包括了不同种类的各式坐具。
如:1、杌凳(无束腰杌凳、有束腰杌凳、四面平杌凳等)2、坐墩 3、交杌,俗称马扎,可以折叠,便于携带。
4、长凳(条凳、二人凳、春凳)5、椅(靠背椅、扶手椅、圈椅、交椅等)6、宝座(只有宫廷、寺院才有,而非一般家庭用具)四、框架类:此类家具,或以陈设器为主,或以储藏器为主,或一器兼用。
第宅的陈设,以上都是官书所载,厅堂正房各种活动时的家具位置和品名。
下面引用明代笔记杂缀一类的书中谈到的书斋、卧室、堂榭等等处所室内家具品名位置,几案上的器物,墙壁上挂的字画,都从美的角度设想,提出所谓“高堂广榭,曲房奥室,各有所宜”的标准。
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
左置榻床一,榻下滚脚凳一,床头小几一,上置古铜花尊,或哥窑定瓶一,花时则插花盈瓶,以集香气,闲时置蒲石于上,收朝露以清目。
或置鼎炉一,用烧印篆清香。
冬置暖砚炉一。
壁间挂古琴一,中置几一,如吴中云林几式最佳。
壁间悬画一,书室中画惟二品,山水为上,花木次,鸟兽人物不与也……。
上奉乌斯藏金佛一,或倭漆龛,或花梨木龛居之。
否则用小石盆一……几置炉一,花瓶一,匙箸瓶一,香盒一……。
壁间当可处悬壁瓶,四时插花,坐列吴兴笋凳六,禅椅一,禅椅,僧人打坐用的椅子。
比一般扶手椅大而阔敞。
较之长椅,高大过半,斑竹亦可拂尘,搔背,棕帚各一。
竹铁如意一。
右列书架一,上置周易……备览书,书室中所当置者:画卷……各若干轴,用以充架。
斋中永日据席,长夜篝灯,无事扰心。
书室里的家具,有长桌一,榻床一,床头小几,笋凳六,禅椅一,榻下滚脚凳一。
这里陈设的家具很简洁疏朗,清雅宜人,笋凳即竹制凳,禅椅是坐面宽阔有靠背可以趺坐养性的大型椅子,这类椅都是制作比较清新,没有成对的椅。
滚脚凳是脚踏的一种,但和一般脚踏不同,在《遵生八笺》中有解释:“今置木棍,长二尺,阅六寸,高如常,四枨镶成,中分一档二空,中车圆木二根,两头留轴转动,凳中凿窍活装,以脚踹轴,滚动往来,脚底令涌泉受擦,终日为之便甚”。
按,此器有利血液循环,对行动不便的人有益。
位置之法,繁简不同,寒暑各异。
高堂广榭,曲房奥室各有所宜。
即如图书鼎彝之属亦须安设得所,方如图画云林清闼,高梧古石中仅一几一榻,令人想见其风致,真令神骨俱冷。
故韵士所居入门便有一种高雅绝俗之趣。
清宫旧藏明清家具经典图例(桌案部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家具甚为丰富,总数量多达上万件,其中明代家具有三百余件。
清代家具中床榻、椅凳、桌案、箱柜、屏联、台座等一应俱全,还有东洋家具和西洋家具近五百件。
其质地有紫檀、黄花梨、花梨、铁梨、乌木、鸡翅木、酸枝木、榉木、楠木、桦木、榆木、瘿木、黄杨和漆等。
这些家具除部分由清宫造办处制作外,绝大多数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以广作、京作、苏作、晋作最为著名。
这些作品可以全面地反映明清家具的风格特点,对研究明清家具的艺术成就和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1、黄花梨卷草纹方桌,明,高86cm,边长94cm桌面下带束腰,直牙条上浮雕卷草纹,以回纹间隔。
四腿间安罗锅枨,上端与牙条相抵,两侧紧贴上拱处雕出回卷的云头。
牙条与桌腿内侧起混面单边线。
方腿直足,内翻马蹄。
此桌造型庄重大方,纹饰简练,色调自然,具有明代家具的特点。
2、黄花梨方桌,明,高70cm,边长82cm桌面边料甚宽,冰盘沿下起阳线。
桌腿间连接牙条,两端留牙头,下装高拱罗锅枨与牙条相抵。
桌面四角下方另装小牙头,形成一腿三牙,共同支撑桌面和固定四腿。
四腿圆柱形,侧角收分明显。
此桌此桌具有典型的明代家具特点,造型简洁明快,稳重大方,无雕刻装饰。
3、铁梨螭纹翘头案,明,高90cm,长363cm,宽68cm案面两端翘头,面下直牙条,腿、牙头、案面间用夹头榫结合。
牙条两端雕相对的回纹,牙头作卷云形。
直腿外撇,两侧腿间安插挡板,透雕螭纹。
大型翘头案一般摆设在正厅正中或宫殿内两侧山墙下,为陈放大型陈设品而用,与平头案相比更具装饰性。
此案造型古朴,纹饰流畅,端庄稳重。
4、黄花梨束腰方桌,高83cm,边长100cm桌面攒框镶心,冰盘沿,直束腰,素牙条,四腿内安霸王枨。
方直腿带侧脚收分,足端削出内翻马蹄。
桌腿与牙条拐角处以软弯过渡,线条流畅,于硬朗中见柔和。
此桌造型简洁,朴素瘦劲,无刻意装饰,具有典型的明式家具特点。
上海博物馆藏明清家具:高清大图(完整)上海博物馆所藏明清家具,全球闻名。
不用去上博,你也能过足眼瘾——紫檀卷书式搭脑扶手椅清座面长77×57.5厘米,通高105.5厘米雕镂精细,体量宽绰,气势宏阔。
搭脑采用卷书式,雕刻成一本往后翻卷的书籍样式,颇见新意。
明黄花梨高面盆架径58.5,高168厘米在矮面盆架的后二足向上伸展,形成腰枨、中牌子、搭脑、挂牙,颇具装饰效果,搭脑上可挂手巾。
黄花梨插肩榫翘头案明长140厘米,宽28厘米,高87厘米翘头案一般靠墙陈设,用来摆放文玩、画轴。
该案展现了明式家具艺术的一大装饰特色——“线脚”,线脚是一种装饰性线条,形式极为丰富,它通常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出现在家具构件上,可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
该案线条看似简单,却使腿足和牙条轮廓显得柔婉修雅,原先平实的外形随之灵动起来。
黄花梨有踏床交杌明长55.7厘米,宽41.4厘米,高49.5厘米庄氏捐赠保存完好,制作极精,明代交杌传世不多。
交杌下方的踏床也称“脚踏”。
交杌在折叠时,踏床可取下或翻转以便于携带。
几面用丝绒编成,为近年穿织。
明黄花梨木圆后背交椅座面长70,款46.5,通高12厘米这把交椅比例匀称,造型流畅。
取材黄花梨木,色泽不静不喧,恰到好处;纹理或隐或现,灵动变幻。
椅圈分五段接成,连接处使用“锲钉榫”使一圈分段连接而不散落。
搭脑与扶手一顺而下,圆婉柔和。
构件的交接部位则镶有白铜饰件,兼加固和装饰作用。
靠背板以攒框镶板的方式制成,上为透雕螭纹,中为透雕麒麟纹,下为壼门亮脚。
壼门,即在须弥座及床座上的雕刻或椅子靠背板底部、围屏底部的透空装置。
此类交椅通常设于厅堂中的显著位置,有凌驾四座之势,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明紫檀插肩榫大画案长192.8厘米,宽102.5厘米,高83厘米该画案尺寸宽大,以紫檀为原料,用料阔绰。
紫檀木极为珍稀,明代的紫檀家具比黄花梨家具还要少,大型紫檀家具更是珍贵,这件紫檀木插肩榫画案正是一例,所以从晚清以来被推崇为“第一紫檀画案”。
中国明清古典家具设计图纸集及圈椅详细设计图明清家具同中国古代其它艺术品一样,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底蕴,而且具有典雅、实用的功能,令人回味无穷。
本文以古斯塔夫.艾克所著《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所载黄花梨圈椅为例(上面那张图),主要运用构图分析、尺寸测量、比例计算等设计几何学原理对其形式美进行探索,分析其视觉上的比例关系等,希望对现代家具设计有借鉴作用。
、圈椅形式比例分析本文使用书中经实际测绘所得各视图图纸,以10mm为一个基本距离单位,10mm×10mm为一个基本方格单位规划方格网络,将黄花梨圈椅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和扶手圈分别归入其中进行分析。
本文所标注尺寸是测绘图纸在AutoCAD中的经过比例换算测量尺寸。
黄花梨圈椅实际外形尺寸为620×480×1020mm。
各视图分析主要是对其设计比例进行分析,以探索其构图规律。
正视图分析图2如图2所示,正视图竖向以圈椅中线为基准分别向左右两侧划线,横向以椅座面为基准分别向上、下进行划线。
经测量,圈椅靠背板宽度占整个椅子靠背宽度的三分之一左右,其宽高比为1∶3;靠背板上段起加固作用的托角牙子的边部与靠背板下部基本平齐[3],其流畅的曲线,与靠背板上的浮雕装饰以及椅座面下的透雕牙子相呼应,使圈椅线形有变化,不致呆板平素;椅圈扶手的内轮廓的网格交点A、扶手端点B两点基本在同一条竖线上,使椅圈弯转有度;椅座面下的透雕三角形牙子两直角边长度之比为19∶9≈2∶1,这个比例强调出它的力度,三角形轮廓恰当的表达出其加固结构的功能;椅座面下的两横枨,其高度为一个方格单位,双横枨使椅子的“腰部”厚实,显示有足够的力量承受压力。
前后腿正视图投影重合,其倾斜角度约为1°,椅子整体都呈现上小下大的收分体势。
图3如图3所示,圈椅整体轮廓宽高之比为90∶128≈1∶1.422,恰好接近矩形,矩形被称为动态矩形,数值接近黄金分割比[4],使得此椅稳重而有变化。
北京故宫馆藏明清家具赏析(134P)图已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家具甚为丰富,总数量多达上万件,其中明代家具有三百余件。
清代家具中床榻、椅凳、桌案、箱柜、屏联、台座等一应俱全,还有东洋家具和西洋家具近五百件。
其质地有紫檀、黄花梨、花梨、铁梨、乌木、鸡翅木、酸枝木、榉木、楠木、桦木、榆木、瘿木、黄杨和漆等。
这些家具除部分由清宫造办处制作外,绝大多数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以广作、京作、苏作、晋作最为著名。
这些作品可以全面地反映明清家具的风格特点,对研究明清家具的艺术成就和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黑漆嵌螺钿龙戏珠纹香几,明宣德,高82cm,面径38cm香几黑漆表里。
海棠式几面,鹤腿象鼻式足,落在须弥座式几座上。
几面嵌螺钿彩绘单龙戏珠,周边饰折枝花卉纹。
边缘沿板均开光,描彩折枝花纹。
束腰上浅浮雕如意云头纹,上彩绘折枝花纹。
腿上部嵌螺钿彩绘龙戏珠纹,下部彩绘折枝花纹。
座面圆形开光内绘鱼藻纹,外圈饰折枝花。
腿牙内侧刀刻“大明宣德年制”款。
明代有室内焚香的习俗,香几为承置香炉的家具。
此器带款,为明代早期漆家具的代表作。
填漆戗金云龙纹立柜,高174cm,长124cm,宽74.5cm柜四面平式,对开两扇门,门间有活动立栓,铜碗式门合叶,柜内黑漆里,设黑漆屉板2层。
两扇柜门上下均饰菱花式开光,上部左右两开光内有黑万字红方格锦纹地,饰戗金龙戏珠纹,填彩海水江崖纹。
下部左右两开光内饰鸳鸯戏水图。
柜四周边框和中栓戗金填彩开光内饰朵花纹。
柜侧戗金填彩云龙和海水江崖纹样,边沿开光内饰填彩花卉纹。
柜后背上部填彩戗金牡丹蝴蝶纹,下部填彩松鹿、串枝牡丹纹,并阴刻戗金“大明万历丁未年制”楷书款。
此柜工艺精湛,为明代漆家具的代表作品。
黑漆棋桌,明万历,高84cm,长84cm,宽73cm桌通体髹黑色退光漆,桌面上有活榫,合拢是四足木桌,打开后为八足棋桌。
突起罗锅枨式桌牙。
桌面边缘起拦水线,正中为活心板,上绘黄地红格围棋盘,背面黄素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