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种制冷剂热泵循环性能的对比分析

多种制冷剂热泵循环性能的对比分析

多种制冷剂热泵循环性能的对比分析
多种制冷剂热泵循环性能的对比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为减少采暖燃煤使用量、改善空气环境、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我国北方开始推广“煤改电”、“煤改气”等一系列政策。北京怀柔区实施“煤改电”政策后,在电价方面将取消阶梯电价,并且在采暖期最低可享受0.1元/度的优惠电价;在采暖设备方面,对空气源热泵按照实际供热面积每平米200元补贴。基于节能环保的环境要求和供热采暖的生活需求,采暖用空气源热泵代替传统锅炉已成为一种发展较快的趋势。

1 研究现状

1.1热泵发展近况

近年来国内外众多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都一直致力于解决热泵在全年长期运行中的问题,尤其是在低温工况下运行的问题。早在2003年,清华同方就宣称将某热泵产品进行技术革新,使得该产品的工作环境从(-8~7)℃扩大到(-15~45)℃。2006年,南京工业大学的学者王伟设计并搭建了一台可单双级切换的压缩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制冷剂选用R134a,得到双级压缩热泵热水器在-20℃的环境下运行COP能保持在1.5左右,相对于电热水器有较明显的优势。广东长菱空调气冷机公司陈俊骥设计搭建一套采用中间喷射的涡旋热泵热水器并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在-20℃~43℃的环境温度下正常运行,制取热水的水温达到65℃;在-15℃的环境温度以下,该设备COP依然能保持在2.0以上。国外对低温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和一些西欧国家。美国学者Wang X等在2009年以R410A 为工质建立一个11kW的实验台,比较了经济器和闪发器对制冷制热的影响,得出结论:外界环境为46.1℃时,闪发蒸汽喷射相对于单级系统制冷量和制冷系数分别提高14%和4%;外界环境为-17.8℃时,制热量和制热系数分别提高30%和20%。

1.2热泵循环研究进展

基于热泵技术的发展要求,许多国内外学者对不同的热泵循环进行了理论对比分析,也根据不同的循环理论进行实验研究。热泵循环的主要形式分为:单级压缩制热循环、双级压缩制热循环、复叠式制热循环三种。其中双级压缩制热循环中包括液体喷射技术、闪发蒸汽喷射技术等一些新型技术的应用。2015年,日本学者Chieko Kondou等

本文以热力学性能为评价指标,对R22、R134a、R410a、R717和R744等十六种常用制冷剂进行对比,分析其在单级、双级和复叠式热泵循环下的性能。综合分析各工质的环保、安全性、制热效率、自然度等因素,得出CO2单级热泵循环系统为最优的热泵循环系统,并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CO2热泵系统循环性能的影响因素。

多种制冷剂热泵循环性能的对比分析

上海理工大学/吕静 张旭 赵琦昊

北京凯昆广胜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张继凯 赵德鹏

2018年11月

4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