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工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加工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加工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加工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加工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结题报告

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申报和研究情况简介我国是个制造业大国。快速发展的制造业要求既懂技术又会操作和管理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中职学校承担了这部分人才培训培养任务。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课题申报的背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培养加工制造类人才,一定使我国成为世界加工大国。尤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使我国从加工制造大国走向加工制造强国。在此背景下,加工制造类专业发展遍地开花,欣欣向荣。其中湖南共有中职学校所,娄底共有公办职业学校5所,所有这些学校都开设了加工制造类专业,绝大部分私立学

校也开设了此专业。涟源市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更是红火,在校学生占全校人数将近一半,约1500人。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以“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思想,力求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调查研究,分 1 析企业用人要求、中职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特点和中职学校教材特点等,达到上述研究内容的科学、均衡、协调、有效一致,探索形成一套中职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题研究过程课题获得立项后,课题组认真讨论了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法,明确了成员的详细分工。在确定了每一进度阶段的方案后,课题组全体成员随即投入到了紧张的研究当中,并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1.注意搜集相关资料接到立项通知书后,项目主持人立即组织项目研究人员进行,了详细分工和研究思路、研究步骤设计,到

纬创资通有限公司、苏州罗技电子公司、威海富丽有限公司、深圳富士康公司、昆山恒源机械厂、湖南远扬煤机有限公司、三一重工、湖南煤炭机械厂、湖南三星锻造有限公司、湖南创安防爆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用人要求,撰写调研报告;到双峰职业中专、隆回职业中专、新化职业中专、娄底职业中专、安徽科技学院、桃源职业中专、汨罗职业中专等学校调研,了解加工制造类专业的开设情况,课程开设、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情况,撰写调研报告;到涟源市教育局、娄底市教育局收集娄底和湖南职业教育加工制造类专业的开设情况,在籍学生情况,学生毕业去向,对口就业率, 2 工资情况;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情况、人才培养要求等等。

2.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题组成员经过多次会议,达成了一下共识:①确定了课题研究的总体路线,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与课题研究组织领导机构→

调查了解情况→人才培养方案总体设计→分组研究各项内容→定期总结,做好各项小结工作→建立研究资料档案→课题研究总结→评审→示范推广→后续评估。②确定了课题研究的进度,应取得的阶段性成果。③课题研究成员进行了具体详细分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开题报告、最终研究报告、各研究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肖红艳负责,加工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基础性研究梁月明、李正谋负责,课程体系构建,辐射示范推广应用研究李强负责,主干专业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研究贺聪和负责,师资队伍建设、考试、考核评价模式研究肖汉仁负责,实训基地建设研究李高伟负责,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体制机制研究李伟辉负责。④研究成员将阶段性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3.课题组成员及异动情况姓名性别龄年职称职务位工作单长专分工异动情 3 况肖红

艳男42 高级讲师涟源市教主持全工贸职业中学研盘工作等专业学校究、梁月明男9 4高涟源市教育管理研究教究课题研级讲师、工贸职业中副校长中等专业学校指导课题实李正谋男 5 4学高级教务主任涟源市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涟源市学管施、评价检理研查、档案管究教理课程体系研究李强男8 3师讲工贸职业中研教等专业学校改贺聪和男 3 4师讲涟源市教工贸职业中研教等专业学校改优质核心课程研究肖汉仁男8 3师讲涟源市教工贸职业中研教等专业学校改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校企合李伟辉男9 3师讲涟源市教研工贸职业中研教作工学结合究方向等专业学校改方面教实训基地研究考试考异动研究方向异动研汤玉斗李高伟男 6 3师3师讲涟源市工贸职业中研教等专业学校改男7 讲涟源市教工贸职业中研教核评价模式究方向 4 等专业学校改谢良雄3师

讲涟源市教研究信息化异动男 6 工贸职业中研教教学与资源等专业学校改库建设 4. 统计数据的取舍与整理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来的数据,都经过科学取舍与整理,力求客观、全面、真实、科学,具有丰富数学和统计经验的高级教师、教务主任李正谋同志负责。 5.课题论文的写作根据调查资料、查阅资料、亲自实践,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多角度分析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研究:①“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②课程体系研究。③主干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设置研究。④师资队伍建设研究。⑤实训基地建设研究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研究。⑦考试、考核评价模式研究。并最终将这些研究成果写成学术论文发表。

二、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一)研究内容根据“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总

体框架构思,我们团队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5

1、“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2、课程体系研究。

3、主干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设置研究。

4、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5、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6、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研究。

7、考试、考核评价模式研究。

8、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二)主要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方法以调查研究、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相结合,重点在于 1.企业调查法、学校调查法、管理部门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2.理论分析方法。3.教学实践法。 4.文献研究法。三、课题主要研究结论建立了“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引企入校,创建生产性顶岗实训环境,进一步加大订

6 单联合培养额度,培养既懂理论又会熟练操作的中等应用型技术人才。“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按照基础理论学习→实习、实训→总结与理论巩固的程序达到从理论提升到实践提升的小循环;通过企业见习→学校实训→实习→学校生产性实训→企业顶岗实训实现大循环。企业实训大循环企业体验实训校内生产实训企业生产实训企业顶岗实训( 生产关键阶段)企业就业实训第1学期(课程学习)第2学期(课程学习)第3学期(课程学习)第4学期(课程学习)第5学期(企业主修课)第6学期(企业文化)校内实训小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图“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一起,探索重构以适应职业岗位要求为向导、以现场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将教学内容与当前

7 机械加工技术岗位

和新技术紧密结合,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国家职业标准、行业企业标准引入课程内容。参照岗位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排序,突出技能培养。教学设计上形成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工作任务、学习任务,精心设计教学。采用多样化的课程模式,打造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的“无缝对接”。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专业核心能力项目课程机械设备操作岗T1:机械图样识读与绘制T2:手工零件制作T3:普通机床零件加工T4:零件的测量与检测T5:机械设备安装、调试机械装配调试岗与检验T6:液压与气压系统安装、调试与维修T7:机械设备部件设计T8:工艺文件编制T9:CAD/CAM软件应用T10:数控加工与编程T11:机电产品生产管理T12:机械设备配备、更新和改造T13:机床维修质量管理与质量分析T14:根据有关标准进行矿山机械修竣验

收T15:机械设备日常保养机械设备维护检修岗机械设备改造与工艺设计岗售后服务技术1.识图能力与计算机绘图能力 2.零部件的公差与配合关系 3.电气元件识别能力 4.电工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应用能力 5.机械设备操作能力 6.机械拆装能力7.维修与检测工具使用能力8.机械电气的安装与维修能力9. 精度检测能力10.机械设备可靠性分析处理能力11. PLC技术应用能力12.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13. 传统机械设备的升级改造能力14.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和数控中级工或高级模具钳工的能力

15. 制定机械设备日常维护与管理方案

16. 基层生产组织能力和质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车工工艺钳工工艺数控加工技术CAD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学习课程岗位综合实训拓展学习课程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化”课程体系“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8 模式下的教学模

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专业课程采用“理—实”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教—学—做”中体会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不仅达到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更强化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化课程特点,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工学交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仿真实训、信息化等手段。“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改变以前的学科体系评价模式,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化课程特点,采用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综合评价学生和老师,更加注重实际和动手操作能力评价。健全、完善原有教学管理制度,构建教学管理制度有效运行机制。推行信息化管理,创新教学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建立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改革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质量评价办法,重视校企共同制定

实习管理制度,提高实习教学管理水平。

1、“三级教学管理体制”建设完善学校、机械加工教研室和教师组成的层次合理、职责明确、权限分明的三级教学管理机制,采用理事会成员、行业协会、教师、学生、专业负责人、督导、毕业生、用人9 单位、家长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评估。形成对教学多角度的评价,以保证教学评价的客观合理性。

2、多环节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机制建设完善将专业文化理论测试、项目评价、专业综合能力测试、顶岗实习评价、技能等级评定等多个环节共同组成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机制。其中项目评价、顶岗实习评价、专业综合能力测试三个环节均采用校企专兼教师共同参与的项目完成结果互动式答辩过程形式进行,在考核上更注重学生的过程表现,通过考核,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3、教

学过程评价机制建设在教学进程初始阶段,要针对教学环境、工作情境、学生学习水平、项目课程设计等进行初步评价,以便了解情况、协调配合、因材施教。在教学进程中,对教师的课堂授课质量、学生学习质量、师生关系、教风学风等进行定期的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质量。在教学环节结束时,对教学效果与学习质量、课程教学管理水平等进行系统的总结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优评先、奖学金评选等各项工作密切联系起来。10

4、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机制建设根据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要求,基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特性,理事会制订涵盖所有实训项目的考核标准,注重对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并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与本专业评价

相结合,开发能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和职业素质的综合表现,使训练、考核得到充分落实的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机制。“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材建设根据机械加工技术岗位分析结果,以培养学生岗位核心能力为目标,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将《机械制图》、《车工工艺》、《数控加工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四门课程建设成优质核心课程。其中《数控加工技术》按照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车工工艺》、《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按照校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在完成4本专业核心课程编写外,再编写4本校本教材。与远扬煤机、三一重工、湖南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湖南创安防爆有限公司等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编写《矿山机械数控编程与加工》、《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矿山机械加工工艺与技能》、《矿山机械电气控制》4本工学结合校本教材。通过教材建设,使教学内容更好

地与企业对接。11 “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和信息化建设依托职教新干线和校园网,建设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网站,融入学校专业群落网站,为师生和机械加工技术人员提供包括网上学习、在线辅导、考试评价、证书考核等服务功能,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在学校信息化办公室的指导下,课程体系改革工作小组负责,制定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方案,明确建设内容、任务分工。建立专业网络学习互动平台,制定相应的管理实施办法。建设专业标准库:建设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行业标准、岗位技能竞赛方案、机械加工综合实训项目、主干课程的教学教改案例等数字化资源,并能够在学校网络教学法平台、教务管理平台的统一管理下使用。建设专业教学素材库:开发机械加工《机械制图》、《数控加工技术》专业课的网络课程,核心课程的考试试题、教师授课用PPT电子教案、课程教

学大纲,做到门类齐全、检索便捷。建设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库:首批拟建设包括机械制图、车工工艺技术、数控编程技术、机械制造工艺等专业主干课程。每门课程的建设内容包含:电子课件、实训范例、操作规范、练习题库、评价系统等。满足本校学生和社会培训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建设仿真实训系统:与娄底市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开发机械加工虚拟仿真教学实训软件,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12 “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建成工位足够、功能完备、技术先进、生产设施配套齐全,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职业培训及对外技术服务需要的实践教学条件,满足实践教学需要。涟源市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要求和建设内容:1、建设要求按照矿山机械与工程机械制造生产流程,整合学校实训中心与实训室等资源,建设涵盖矿山机械与工程

机械制造技术主要领域、功能完善、具有省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加工制造技术中心”。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校企共赢合作,引进矿山机械与工程机械零部件生产企业入校,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2、建设内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扩建现代加工制造技术中心,新增CAD/CAM 室、数控加工车间、数控系统维修实训室、测量技术实训室、矿山设备装配与维修实训车间、机械设计实训车间,购置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设备。引企入校,营造13 真实企业生产环境,完善现代实训基地的生产性实训功能和顶岗实训功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新增华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华菱涟钢有限公司、洪源机械制造厂、湖南湘中机械制造厂等校外实训基地4个,新增顶岗实习岗位350个。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加强现代加工制造技术实训中心管理,建立现代加工制造技术实

训中心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实训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制度,提高设施设备利用率,新开发实训项目15个,占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达到35%。“教室车间小循环、学校企业大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适应专业发展需要,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培养省级专业带头人,聘请并培养来自企业专业带头人。完善专业带头人遴选机制,确定省级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以二年为培养周期,明确专业带头人培养目标,并进行年度考核、评价;明确专业带头人标准。专业带头人应具备五种能力:专业发展方向把握能力、应用技术研发能力、课程建设与开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教研教改能力;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能力;通过主持或主要参与重大应用技术项目研发,提高技术应用和产品开发能力;完成以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理14 实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并在区域行业内有较高

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成为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课程建设的专家。参加国内先进职教理念学习10天以上;参加国内机电技术脱产学习30天;专业带头人到长沙三一重工有限公司实践锻炼2个月;每名省级专业带头人完成1-2个课题,在专业刊物上发布1-2篇论文,进行1次机械加工技术方面的讲座。骨干教师培养。适应专业发展需要,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培养省级骨干教师,聘请并培养来自企业骨干教师。完善骨干教师遴选机制,确定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以二年为培养周期,明确骨干教师培养目标,并进行年度考核、评价;明确骨干教师标准。骨干教师应具备四种能力:应用技术动手操作能力、课程教学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教研教改能力;通过下企业锻炼和技能比武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完成以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能力,并在区域行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根据选拔标准将骨干对象选送国内职业教育发

达发达地区进职教理论学习30天;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有1-2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15

学能力,有1-2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定期聘请专家讲座,提高骨干教师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水平;骨干教师到远扬煤机实践锻炼2个月。“双师型”教师培养。严格落实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办法,全面提高专业课教师动手操作能力,突出专业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造就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学校青年教师为主,再从企业聘请专业教师,确定培养对象。严格落实制度,培养对象每年下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2个月;建立专业技能认证考核与企业锻炼考核制度;专业技能比武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专业新技术、新技能考核;落实专业教师校本培训;

教研教改项目研究结题报告

河南化工技师学院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得职业教育 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贺攀科 联系电话 邮箱 所在部门工业分析系电子显微镜技术专业 申请时间2014 年12月31 日 结题时间2015年12 月18 日 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得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要:本课题从我校得实际情况入手,构建了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得电子显微镜技术专业得课程体系,制订一体化课程得课程标准;打造开放式得一

体化课堂,充分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积极合理地引导学生使用手机; 制定新得学生期末终结性考核评价方案。通过上述教学模式得研究与实践,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得协调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一体化课堂,综合职业能力 本课题就是电子显微镜技术专业为加强电镜技术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而申报得教改课题。该课题于2015年1月由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批准并列入电镜专业年度工作计划.随后,课题工作人员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了该课题,经过近一年得研究,现已结题,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得背景、内容及基本原则 我校学生文化素质普遍偏弱,学习专业课时感到吃力,怕学厌学心理严重,从而专业系统知识得不到形成,专业技能只能限于盲目性、模仿性得机械操作,无法做到理论指导实践,难以形成系统得专业技能。教学方法主要还就是以专业学科为中心得传统教学方法,容易产生“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职业技能培养"得不良倾向。为了适应用人单位对电镜技能人才得要求,也就是为了为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得职业教育得需要,特申请立项该课题。 本课题主要从职业教育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得要求出发,力足于课堂,改变传统得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得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本课题拟解决得关键问题与主要内容就就是改变传统得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得主体,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得顺利进行,我们提出了课题研究工作得几项基本原则: 1、以科学发展观为提导思想,贯彻教育部教职成[2015]6号文件印发得《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得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 2、本研究特别注重与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得特点,充分重视本专业与本院校得优势与特殊性,使研究富于特色。 3、以研促教,以研促改,通过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电镜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阶段性总结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阶段性总结 一、时间:2012年6月---2012年12月 我校电子电器专业于2012年6月4日获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批复,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在这半年里,通过校领导和全体专业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这一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1.专业本着“双向介入,紧密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依据市场需求,根据学校实情,通过制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计划和各种配套制度,与南宁富士康集团、南宁国际大酒店工程部、海信电器南宁公司、世源冷气等多家企业开始了合作。 2.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开展老师“教师下工厂,企业技术能手上讲台”方式,实现全方位合作。先后有谢伟、凌永航等多名老师利用假期下企业见习。 3.开展企业调研活动,专业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有组织的下到部分企业中,和企业实践专家进行交流,了解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情景等,为电子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进行前期准备。

4.进一步扩大“订单式”培养,在2010年4月的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人才供需洽谈会上,除针对10届毕业生进行招聘外,还召集相关校企合作的专家领导,建立本年度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就开展“订单式”办学,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二、时间:2013年1月---2013年6月 1.学校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计划和各种配套制度进行了完善,进一步积极促进各专业与企业联姻。与南宁营维誉机械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在学校中建立“校中厂”,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密切合作。 2.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发展研讨会,会议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和综合实验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和软件建设方面达成了共识,为今后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专业教师继续到苏宁电器、领华电子、佳微电子、胜美达电机有限公司等企业中去进行调研座谈会,交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共同确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开发教材。书写《电子电器企业需求调研总报告》一份。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范文 项目概述 家校合作,是一个农村小学教育的重大问题。如何更好地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已被教育界所重视,并成为农村学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作为一名教育学本科生我与本班同学们积极关注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思考如何拉近家教之间的距离,为此我们努力搜集资料,开展研究,确立了“农村小学家校信息交流现状调查和实践对策”为研究专题 项目成员基本情况:我们团队人员共有4位同学,均为2010级教育学本科生。在项目确立与进行中指导老师张正峰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育基本理论)倾力支持,保证我们学生科研项目顺利实施与完成。项目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国内研究理论体系不断完整,研究家校合作论文不断增长,家校合作模式不断转新,并且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探讨家校合作的模式和存在问题。 国外研究日本PTA(Parent Teaehe:ASsoeiation),即父母与教师联合会。PTA在致力于沟通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和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力量。日本PTA组织的许多成功经验为我国开展家校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1年荐刊老编辑Q2043944129 形质兼备,寻求法律与制度保障,将网络服务引入家校合作,拆除学校壁垒,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透明化。日本一些学校实行教学参观活动,随时允许任何人(不只限于家长,社区里的任何人都可以)来校参观教学活动。美国“家长参与教育”(Parental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逐渐成为美国教育重要形式为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美国的很多中小学与学生家长之间所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它主要包括: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改革和学校为学生主动培训家长两个方面。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改革家长为子女主动参与学校。 项目研究意义: 通过此次课题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洛南县石坡镇小学农村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交流状况,并且对研究反映出的现状做出合理性的解释,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建设性意见。课题案例研究,有利于努力搭建农村小学家长与教师信息交流平台,推动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加强家长与教师的信息交流互动,对完善农村小学学生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更加有利于农村素质教育的推行。本课题案例研究,了解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生的程度,构建学校、家长双向、互动管理学生模式,为民主管理学生提供借鉴,从而回归学生主体性地位。 工作分配和完成情况:在科研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大家齐心协力。作为项目

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建设材料 兴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 “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研报告 兴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5月 目录 目录 一、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调研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经济社会化形势为农机专业建设带来新机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调研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调研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调研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调研对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调研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调研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调查数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企业基本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企业属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企业类型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企业规模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企业的用人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企业招聘学生的学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企业招生学生的学校类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企业注重的能力和素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企业招聘学生的月薪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企业招聘学生的实习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教研活动课题化结题报告201310

“教研活动课题化”实施与研究 一、“教研活动课题化”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1.学校师资情况 1)随着近几年学校新进、新分一批批教师,学校青年教师比例急剧提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刚走上工作岗位没几年教龄的本科毕业生,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工作热情,都想在教学实践中展现自己的才华,但对于教学,所有的只是“本本教条”,普遍缺少实际教学经验,仅靠个人的单打独斗,似井底之蛙,并且进步不快。 2)就中年教师来说,其中也有不少人处于自身专业发展的“高原状态”,对学科教学“凭经验”,这使学校缺少突出的学科领军人物。尽管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们也发现在新课程实施中存在不少问题,诸如有的教师的教学仍停留在“满堂灌”的层面上;教师埋头苦干,疲于工作,在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上没有太大变化等,这与新课程新理念明显不符。 2、教研组活动情况 纵观日常的教研组活动: 1)是教研组活动内容比较随意。教研组没有一个具体的实施计划或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学校下达的一些事务性工作布置占据了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时教研组长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或临时从杂志上、书籍上信手拈来的一些内容组织学习,从而导致学习内容针对性不强,没有系统性和指导性。 2)教研组活动的形式比较简单。每次教研活动大多是由以教研组长为主讲人的开展,或上公开课的教师讲讲,而其他教师则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参与积极性不高。教研组活动到底要研究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有时也不明确,主要局限在听课评课中。 面对这样的状况,学校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和思考: 青年教师们有朝气和活力,肯钻研,乐于思考,中年教师突破教学的瓶颈期,需要自身的发展,如何使他们的教学能力能尽快地成长和成熟起来?如何改变教师们单打独斗的局面?学校要发展,教师要发展,教育质量要提升,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强教师的教学研究的能力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二)课题推出 在此基础上,学校提出了“教研组活动课题化”,以此来加强推动教研组建设,发挥和强化教研组的学科研究的功能。我们认为,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确切地说,就是教师通力合作形成的支持教与学的氛围,有了这样的氛围,才能形成教学改革的力量。以往大家更多地关注教师的个人发展,如今,在新课程背景下,强调同伴互助与合作,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形成轻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阶段性成果总结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阶段性成果总结 发布时间:2012/6/15 10:50:44 阅读60次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阶段性成果总结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中职教育的特点就是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提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具体目标。 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长期以来,学校非常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被视为学校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发展之基。计算机系深入调研兄弟院校人才培养经验,积极展开校内试点,结合学校教师教育办学特色,经过广泛论证,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改革创新学生成绩考核与管理: 1.主要内容:改进学生成绩评价方式,进一步发挥评价在教学中的引导、激励作用。 2.主要措施 采取阶段化、过程化、技能化考试。以课程论文、艺术设计、作品、平日作业、实习产品、计算机仿真等多样化考试形式,避免一张试卷定成败。期末教务处进行执行情况大检查,以原始资料作为评价标准。在15-17周教务处安排期末大检查。 3.主要目标:(1)形成贯穿教学过程的考试制度,(2)建立相应考试制度的质量监控体系。 (2)创建“优质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主要内容:优化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式、方法。 2.主要措施:按理论课、实验实训课分类制定“以效率为目标”的课堂评价标准,实施校、系、学生分级评教。精品课程主持人、任课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骨干要带头创建“优质课堂”。开展优质课堂教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及意义和新的中小学的颁布,指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核心。 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而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交流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务对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

二、课题实验的进展1、方案的制定语文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我们以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思想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研究主渠道,从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和学生入手,关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建设,力求师生和谐互动互进,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教出个性,学生学出个性,实现以科研促提高,以提高赢发展,以发展求质量的目的。 2、研究的重点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 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是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 传统教学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精于分析,教学形式单一,很显然,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的束缚,更谈不上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 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个性化的教学,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提高教学质量,亟待研究解决。 基于此,我们确定以下几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1)写作教学现状和对策。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许昌工商管理学校 二O一四年十二月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是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点课题。从立项开始,我们认真做好开题工作,整个实验过程中边研究、边修改、边发展。通过一年多的探索与研究,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资源互用。在市教育局业务主导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实验进展顺利,对校企合作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课题研究基本按原计划要求按时完成,现将课题研究工作的主要情况与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1、“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即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与就业市场实现零距离对接,这就决定了中职学校和企业必须共同努力培养人才,才能适应企业需求。一般来讲,中国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开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经过30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国中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在校企合作的形式和模式上也有一些突破和创新。但是,和世界上发达国家德国、日本、美国等国相比,我国开展校企合作的时间短、经验不足,和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企业、学校、政府在如何发挥主体地位作用和各自的优势上还存在着许多困境和困惑。 2、国家对中职教育空前重视,中职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2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11 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目前关于这个课题的研究虽然比较多,但主要集中在高校领域,而针对中职校企合作的研究较少。河南省中职学校在这方面的课题研究落后于其他省份。 4、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进入了“规模到质量”的瓶颈阶段,如何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大改革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已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研究》 结题报告 伊通满族自治县三道乡中心小学校金永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伊通满族自治县三道乡中心小学校金永贵 一、问题的提出 (一)本课题目前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新一轮的课堂改革更关注人文教育与创新教育,并提出了更多新的问题、新的理念。各地实验区也开展了很多相关的研究。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由模糊的初浅认识到逐渐清晰的了解,再到深刻地理解。但在深入推进课改的今天,我们的教师是否全面了解各方面的理论体系?是否自觉地运用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选取的教学手段是否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必将影响素质教育的实现,难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对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艺术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 (二)本课题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学习是学生自觉、积极、主动的心理认知活动,学生只有分析、理解并掌握了学科的结构与规律之后,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才能激发思维与智力的发展,加速学习进程,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学效率是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增幅三者之和所达到的效果。影响和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方法。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扎根课堂,认真观察、研究和改进常态课堂教学下师生课堂教学行为,真正解决课堂教学效率问题。 (2)探索不同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通过课题研究,积累一批适合小学课堂教学实际的课件及教学案例。 (4)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 2.研究内容 (1)以“有效教学”为核心,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调控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 3.主要观点 (1)三个基本主张:一是让教师更会教,二是让学生更爱学,三是让课堂更具创新与实践。 (2)两个基本理念:一是让知识有更多的教育价值,二是让课堂更加自主开放。 4.创新之处 (1)由于本课题研究的是课堂教学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又回到教学第一线,服务于课堂教学。因此,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2)在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指引下,有效探索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它具有很强的先进性。 (3)作业方式的变革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基本思路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报告培训资料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2011年7月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被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建设期为两年。两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中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预定建设目标,开展建设工作,现将两年的改革情况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情况 1、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确立“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企业(合作社)技术骨干、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了项目建设调研论证机制,组建调研组,制定调研计划,先后组织3批60余人次对本地农业生产、农机生产企业、农机销售公司、农机合作社进行广泛调研,收回调研表格、问卷1500余份,形成调研报告4份。通过分析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经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确定了主要工作岗位;分析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根据任务的典型性、重要程度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工作任务的情况、完成任务的方式归纳、整合形成行动领域;按行动领域所包含的知识、能力的相互关系构建学习领域;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方面确定学习领域能力目标,依托“校企社”共建平台,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实施“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轮实践(协岗实习):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合作企业、农机合作社(部分农机户学生安排回村)进行第一轮生产实践。在每个生产环节的生产实训之前,安排相关课程的学习。在生产实践中,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学生农业机械的生产、使用、销售及基本维护能力。第二轮实践(顶岗实习):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合作企业、农机合作社等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第二轮顶岗生产实习。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主要进行农机作业标准、农机机务管理、农机新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为第二轮生产实习做准备。在生产实习中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农业机械操作、机务管理、农机检修等项目的生产实习,强化学生的农机操作和

校本教研课题《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结题报告

校本教研课题《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结题报告教研组:理科综合组 负责人:邹正友 课题组成员:邹正友熊卓军何艳舞杨再兴 课题名称:《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 1、国内外改进创新实验研究现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思想和科学品质教育的最生动、最活跃的教学形式。高中化学实验正朝着探究型、生活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在实验微型化发展领域,美国、联邦德国等国家已逐步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审定和推广了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因此,它是国内外近20年进展较快的一种新的化学实验形式,体现了化学实验微型化的趋势。我国是从80年代未 90年代初开始研究,进行了十年,召开了全国研讨会三次,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我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探究活动应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化学实验设计在体现化学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更要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取向,突出探究性实验内容的编排和注重过程的科学化设计。 目前我国中学化学实验研究活动虽然较受重视也较普遍,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化学实验如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设计和开展研究型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活动,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怎样使化学实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怎样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学生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能力等等。这些课题的研究在目前我国新课改的大趋势下应该显得更重要一些。 2、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实验改革 就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而言,要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应该首先改变旧的教学观念。这就应该在课程、教材、教法、研究等方方面面都作周密的思考,敢于对课堂内外的实验教学作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化学实验教学应走素质教育之路,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通过课堂实验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通过借鉴同行们的实验改进,表明作为中学化学教师,要坚定改革的决心,而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而言只有经过广泛而具体的教学改革,才能使我们的化学实验教学更好、更切实际地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使化学实验活动能朝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方面发展。 3、我校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一直以来,我校的高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缺少连续的系统的研究与整理。教师们由于时间与精力有限,往往把演示实验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进行临时处理,只是在备课中遇到了需要进行的实验才去了解、查询与研究,教学结束后,也无暇对本次实验的效果、优劣进行思考与评估,更不可能将每次的实验方案、实验情况进行收集、整理,也很少谈及系统的改进与创新。这也是我国很多地方现行高中化学教材演示实验的教学现状。 基于此,本课题――《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作为一个校级重点

人才培养模式效果调查分析报告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调查分析报告 一、目的意义 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迅速发展的形势下,自从2010年起,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等三部门启动了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创建工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我校荣幸进入了第二批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的行列。自2012年6月起,我校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建设工作隆重拉开了序幕。为了适应社会对我校电工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电工电子技术重点建设专业项目组组织全体专业课老师,深入学习国内职业教育理论的成果,走进企业、行业进行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企业、行业等用工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并在企业、行业、社会专家的指导下,对我校电工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从培养的规格、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如今,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工作开展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为了了解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效果,了解学生在示范校创建以来有哪些变化等等,我们组织了这次问卷调查,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有利于我们继续更深入的的进行改革,使我们的教学实际和企业的用工完全有效的对接起来。制定出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现将本次调查情况做以报告。 二、调查对象 眉县职业教育中心电工电子技术专业3个年级(11级、12级、13级)、5个班(电1161班、电1162班、电1263班、电1264班、电1365班)、100名学生(有在校生、也有顶岗实习的学生)。 三、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调查表由电工电子技术重点建设专业项目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组和企业专家,根据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的需求而设计的。在对问卷有了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随机在电工电子技术专业12级、13级两个年级抽取70名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填毕即可收回,又通过邮递的方式向顶岗实习的11级学生发放回收问卷调查表30份。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为100%,统计方法采用百分比处理。调查过程还采取座谈、咨询等方法,尽可能的全面了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尽可能的了解学生对示范校建设工作的人才模式改革情况的了

教研项目结题报告ppt

教研项目结题报告ppt 篇一:科研项目结题报告PPT 篇一:科研项目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果、关键数据及其科学意义等。关键词不超过5个,并用分号隔开。 是否按计划进行,哪些内容作了必要的调整和变动,哪些研究内容未按计划进行,原因何在。 3、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 本部分内容是《结题报告》的核心部分,也是科研项目中最有学术价值和可供其它研究者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要求项目负责人和承担者实事求是地认真撰写,包括代表性成果介绍,说明其水平和影响,并简要阐述其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等。视情提供必要的国内外动态和研究成果的比较,必要的参考文献出处等。对重要的研究进展或成果,尽可能“一事一议”,分段撰写,以便今后成果展示或管理汇报时可以整段地剪贴引用。对在后面成果目录表及统计数据表中的一些内容,如学术奖、数据库、软件等,应在本部分中具体地描述。 4、经费使用情况的说明 主要针对资助的经费,给出必要的说明。 5、存在的问题、建议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包括项目研究工作中的难点和经验,本项目研究是否达

到预期目标,如未达到,请分析原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设想。 二、研究成果目录和数据统计表 为了规范管理,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如实反映研究成果,要求数据必须准确并保证几个表的数据相对应、一致。成果类型分为“获奖、专利、专著、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其他”六大类,请归类集中填写,逐类单独编号;无正式录用证明的论文暂不列入;成果名称栏目填写论文题目或专利或奖励名称;主要完成人根据作者或获奖人实篇二:科研项目结题报告 承德医学院教育科研项目 结题报告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类 别:项目负责人:所在部门: 20 年月日填报 1 2345 篇三:科研课题结题报告 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结构和要求 桂平市教育局电教站李毓辉 一、结题报告的意义 课题实验的结题报告,是课题实验研究的最后环节,是

郴州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总结报告(1128)

郴州技师学院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总结报告 2014年11月

郴州技师学院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总结报告 一、学院概况 郴州技师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郴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由原郴州技术学院、湘南技校、供销技校组建成立的。集技工教育、学历教育、技能鉴定及就业服务于一体,重点培养高级技工、技师等高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培训机构。 学院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创办于1985年,原为“郴州地区中级技工学校”;1999年升格为“郴州技术学院”;2010年整合为“郴州技师学院”。1997年被劳动部授于“国家重点技工学校”,2005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6年被授于“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2010年被定为“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2年成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单位,同时被人社部新增为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验工作试点院校。2014年9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定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2002年到今,连续十二年荣获“湖南省技工学校招生就业先进单位”。 学院基础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优良。总占地面积305亩,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实训场地面积35400平方米。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工程、经贸管理、旅游管理和基础教育部等5系1部。开设了数控加工技术、模具制造、汽车运用与维修、电气技术应用、现代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

化、烹饪技术、美容与化妆等18个专业,现有在校学生近6000人。学院充分利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职能和校内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各种成人教育和数控、汽修、维修电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等13类工种的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年社会培训、鉴定人数达??人。 二、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2012年5月份以来,我院严格按照《关于实施2012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根据我院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扎实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建设工作,围绕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气技术应用、电子商务4大特色专业为主,展开了以培训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建设、培训装备和能力评价等为内容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大大提升了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和校企合作能力。项目总投入??万元,各项目建设进度符合任务书规定,现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资金完成度??%。 表1 项目建设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模板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模板 篇一:科研项目结题报告 科研项目 《电子设计竞赛的开展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结题报告 前言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已现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呼唤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等教育法》第五条也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创造力是创新人才的根本标志。正如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与三流人才的主要区别”。创新人才除应具备一般人才的特征外,还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要具备创新素质的人才。创新人才不但要在知识、能力和素质诸方面要协调发展,还需具有丰富的想象、敏锐的思维、鲜明的个性、敢于批判、勇于开拓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等。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历史上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大多于

实践。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证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人的素质中最重要、最有活力且最具有社会价值的那一部分,也是人类共同和普遍具有的潜能。但不当的教育往往会使人长大之后失去创造性。正如马洛斯曾指出的:“创造性是任何儿童都具有而大多数人长大以后又会失去的”。因此,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创新欲望,是 高等院校实施创新教育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要“手脑并用”、“知行合一”,要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实践和训练,不仅能牢固掌握已学过的知识,而且也锻炼了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形式。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为国家教育部倡导的四项学科竞赛之一,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竞赛为参赛学生提供了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机会和思维空间。学生通过参加竞赛,可以培养他们查阅资料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可以培养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

“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实现就业的一种重要方式。目前,在xx经济转调升级过程中,出现了“招工难”与“就 业难”双重局面,就业结构失衡,青年创业创新动力不足。 据我国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青年的整体创业率仅有 1%左右,在xx地区近年新增就业人口 8.92 万人中,仅 3002 人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仅占比 0.03%,青年创业率低于全国整体水平。为此,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措施的意》明确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已有数百万劳动者在参加创业培训后实现自主创业。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就业创业教育工作尚不能完全满足经济新常态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需要,作为新时代生力军的青年的就业创业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制度、教育模式、教育质量、工作力度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由于青年学生专业技能扎实,所学专业技能与社会企业

需求紧密结合,在新产业领域青年学生就业状况普遍向好。 但青年学生缺乏相应工作经验,综合能力相对较差,加之结构改革、技术进步、新经济危机及自身就业观念的影响,青年学生的就业创业压力日益增大。如何更好地推进青年的就业创业教育,转变就业观念,搭建创业创新平台,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强青年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好地为xx乃至xx中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就成为一个亟需正视的问题。只有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人们的生活才能有最基本的保障,社会经济才能得到稳步的发展,社会才能保持繁荣稳定。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国经济改革已经步入了深水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改变带来的阵痛使得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如何解决当前社会就业难的问题,如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已经成为了一个持久的社会问题。当前的青年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问题,如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提高青年的就业创业能力,是今后我国青年就业创业研究应该探讨的主要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就业创业难的问题。 作为一名技工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清楚的认识到,随着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向智慧经济的转型,就业创业也在不断的转型和变化,在经历了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个体户”式的创业热潮、20 世纪 90 年代末互联网泡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模板及范文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模板及范 文 一、做什么?简介课题主要内容(500~800字左右) 二、为什么做?课题立项研究背景(500字左右) 三、怎么做?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000~3000字左右) 1.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2.主要的研究方法、手段、途径和视角 3.课题难点或关键点以及解决办法 四、做得怎么样?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500~1000字左右) 1.立项时的预期研究成果和实际达到的研究成果对比2.课题应该有同行专家鉴定报告(如有需要科研处可组织专家验收) 3.成果创新程度 五、反思总结:存在问题及需要说明的情况,哪些研究内容未按计划完成,原因何在?(500~800字左右)注:上述第二至四部分是结题报告的正文部分,每部分的字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掌握,我们给出的字数只做参考。 范文:新课程下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主持人: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钱萍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及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中小学《语

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指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核心。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而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交流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务对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 二、课题实验的进展 1.方案的制定 语文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以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新课标》思想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研究主渠道,从教学的

大学生创新项目结题总结报告

结题总结报告 1 项目总体进展情况 1.1项目研究进度 2006.06~2006.09 文献的检索与调研及资料收集; 2006.09~2006.10 方案确定及完成试样的加工; 2006.10~2007.6 完成大部分主要实验; 2007.6~2008.2 完成论文形式的研究成果; 2008.2~2008.5 项目总结及结题。 本项目基本按照总体进度进行。由于指导老师及主要研究成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固体多孔材料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掌握了此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对泡沫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破坏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获得一些初步进展和成果。本项目在研究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 1.2 参加项目的主要研究成员 项目主持人:毛快 参加项目人员:伍林 1.3 项目的研究内容 1、选用三种不同密度的发泡性聚苯乙烯泡沫(EPS),在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单轴压缩蠕变实验。 2、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求解线黏弹性问题的方法,求出包含密度和应力影响的蠕变模型,得出密度和应力对蠕变的影响。 2.项目已完成的主要工作 (1)完成上述的单轴压缩蠕变实验; (2)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研究泡沫材料的密度和应力与压缩蠕变的相依性。

3、项目研究情况 3.1 泡沫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对泡沫聚合物力学性能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改进生产制备的技术;为材料及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还可发现材料新的性能,进一步拓展材料的应用范围。泡沫材料是一个前沿研究领域,倍受理论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和极大重视。上世纪90年代至今,更成为研究热点。较早的理论研究是1963年Gent 和Thomas 对泡沫弹性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非周期蜂窝材料的弹性性能由Sliva 等进行了研究。Simon 等考察了单胞尺度上的有关力学性能(强度、模量)以及细观缺陷对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模拟、讨论了孔壁质量分布、弯曲和褶皱对泡沫聚合物刚度、强度的影响。Warren 和Kraynik 根据规则蜂窝结构中胞元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特点,得到了相应结构的宏观等效弹性参数近似解析解。国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所的卢子兴教授对聚氨酯泡沫聚合物和聚苯乙烯泡沫聚合物作过一系列力学实验与理论分析;另外,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东南大学、西安交大等对泡沫聚合物都作过一定的研究。 关于泡沫黏弹性能的研究也有一些,如Hart 等应用时-温叠加原理预测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长期压缩蠕变行为;而D’amor e 等研究了高密度热固型聚酯泡沫塑料的弯曲蠕变性质;Gibson 和Ashby 等也考虑了相应的蠕变问题。而Milte 和Ramon 研究了泡沫塑料的松弛特性,提出了获得泡沫塑料松弛曲线的简单快速的方法。 由于在泡沫塑料的使用中经常受到动态载荷以及不同温度环境的作用,因此需要了解材料在不同应变率和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Burchett 较早(1967年)研究了泡沫塑料的应变率和温度效应,他针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进行了5种应变率的实验(5×10-3、5×10-2、5×10-1、5、50s -1),实验的温度范围是:15.6~115.6C -o ,泡沫塑料密度为30.32g cm 。实验结果表明,屈服应力随应变率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增加而降低。并且在82.2C o 以下随应变率增加,材料失效模式由流动失效类型转变为脆性爆炸型失效,而在82.2C o 以上时,只有流动类型失效发生;这说明温度对失效类型的转变起着根本的作用。 在此之后,应变率效应的研究引起人们的重视,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讨论这一问题。Green 等在较大的应变率范围内(33-110~10s -)实验研究了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静、动态力学性能;所用材料包括硬质和半硬质两种,最大密度不超过30.25g cm ,并且是闭孔的。除聚氨酯泡沫塑料显示应变率效应外,他们还得出一些重要结论:①较高密度的材料屈服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