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测量管理办法

地铁测量管理办法

地铁测量管理办法
地铁测量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3)

一、测量成果交接 (3)

二、复核制度 (4)

三、测量资料管理和桩位保护制度 (5)

四、总结和报告制度 (6)

第三章人员管理 (7)

一、测量班人员组成 (7)

二、测量员分工 (7)

三、测量程序 (7)

三、测量工作内容及控制标准和使用测量规范 (8)

四、监测管理 (10)

第四章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 (11)

一、仪器设备配置 (11)

二、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 (11)

第五章奖惩制度 (12)

一、奖励 (12)

二、惩罚 (12)

测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一、为了加强工程测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使工程测量规范化,制度化,防止测量事故发生,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根据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二、工程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又为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技术依据,搞好工程测量,提高测量成果水平,是防止测量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三、工程测量的技术依据必须是所承担工程项目现行的规范、规则、规定及设计文件的有关要求。没有现成的规范、规则和规定可依时,可参照相近行业标准,制定临时办法,报上一级审批,供实施。

四、工程测量工作是一项艰苦、细致的集体活动。每一个从事工程测量的工作人员,都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吃苦耐劳、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养成爱护仪器、设备的好习惯。

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单位在保持工程测量队伍相对稳定的同时,必须加强工程测量人员的知识更新,不断提高测量人员的技术素质。尽可能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使工程测量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第二章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一、测量成果交接

1.内部控制测量成果的交接及交接方式

由设计院完成的控制测量,向施工的单位办理控制测量资料移交手续。交方应备存一份内部控制测量成果资料。接方应核实资料内容和现场桩位的实际情况。

2.竣工测量成果移交

工程竣工验收时,先完成各种竣工测量桩位、标志桩、测量标志和永久水准基点的点验工作。参与办理工程验交手续。工程竣工资料移交,先办理竣工测量资料的移交,再办理工程竣工资料移交手续。

3.交接范围

永久水准基点,国家各等级三角点(GPS点、加密控制点)、水准点。

4.交接要求

桩位交接,按成果资料和交接桩表在现场逐点点交。点交时,必须置镜核实无误且点之记、桩信标志均正确无误后方可接受。对于重要桩位,如发现桩位松动或被破坏、丢失,应由交方负责补齐。交接要作好详细记录。交接的桩位应向管区外延伸至少两个重要桩位。

控制测量成果中要有精度评定和可靠性分析资料及最终控制效果的精度估算资料。最终控制效果的估计精度应优于设计要求。

交接手续要齐全,签署完善,各种数据要反复核准,记录字迹清晰,文字简练。

桩位标志明显,符合规定,刻画工整,标准统一。自行制定的标准和标志式样,交接时必须有必要的说明资料。

测量资料必须有测量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方视有效。

交接完成后办理交接纪要,加盖双方单位公章,各执一份。

5.成果保存

工程竣工后,按铁道部“竣工文件编制办法”要求,备齐有关资料,必要时于接管单位协商具体内容。

二、复核制度

1.桩位复测

工程项目部测量班接到测量资料后应对资料进行复核、计算,并立即对桩位进行同等精度复测。复测时应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或两人换手测量的方法进行。

复测时要特别注意与隧道相连地段的测量以及各分段工程结合部的贯通测量。复测时如果发现个别桩位置不对或精度不够时,应及时请设计院和业主测量队处理。

控制测量桩位,只复核各资用桩位的相对位置是否正确。

复测工作完成后,及时固桩和护桩。未经桩位复测的工程不得施工。

复测成果上报业主测量队进行复核。由业主测队出合格报告后方可使用。

并定期对测量控制点位进行复测并将成果上报业主测量来给复核并出报告。

2.施工过程测量的检查复核

对建筑物的放样测量,测设前要对所用的控制桩位进行认真核实,不能用错控制桩位。放样数据必须由两人用不同的方法求得,结果一致后,还应交换算法进行反算,并进行自查和互查(换手复核),保证放样数据准确无误。放样数据与检算资料一起,交由工程部长和总工进行检算无误并签字确认后,根据工程项目分类,按测量资料由专人统一保管。

对正在施工的工程,尤其是容易发生错误的环节要进行监控符合,监控的部位、时间、采用的方法要有详细的记录表要有施工队的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在《测量日志》上做详细记录。

3.对已完工程的检查

在完工后,测量主管工程师应及时组织对已完工程的位置、尺寸、标高、限界等控制项目进行实地检查,并对工程数量予以核定并由施工队进行现场签字确认。核定结果上报技术负责人。

三、测量资料管理和桩位保护制度

1.原始测量资料管理

外业测量必须填写《测量日志》。《测量日志》必须记注清晰,无涂改。各种草图,示意图清楚准确,项目齐全,签署完善。

一切原始测量记录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用2H~4H铅笔记注,根据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测量和记录,不得事后凭回忆补记。测量数据记录前,记录员应将观测员读出的数据“回读”,以资核实。

测量记录宜使用固定页码的专用手薄或国家测绘出版社出版的各

种测量手薄记录,并要填列页码,注明观测者、记录者、天气、使用的仪器名称、编号、观测日期、观测时间等。因超限划去的观测记录应注明原因,不得涂改和撕毁。

测量工作完成后,原始测量资料应收集齐全,并按测量项目分类,由完成测量工作的单位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2.内业资料管理

测量的内业资料,必须收集齐全,及时整理,并按用途、工程项目分类登记,由完成测量工作的单位指定专人保管。

3.测量标志保护

永久性或重要控制测量标志,应尽量埋设在施工干扰范围之外,不易被破坏的基岩或稳定地层上。

各种测量标志,是测量成果的具体表现,各单位应经常对职工进行宣传教育。每个职工都应有保护测量标志的意识。

施工中必须迁移或破坏本单位设立的测量标志,事先必须征得本单位测量人员同意,经过妥善处理后方可进行。

凡发现有人为损毁各种测量标志的,应进行规劝、阻止或报告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四、总结和报告制度

1.总结制度

工作进行一个阶段或完成重点、难点测量项目后,都应及时进行总结,对工作中的技术创新,技术特点,组织、操作的经验等写出总结报告。对工程测量事故,应写出专题报告。

各种测量总结应视为测量资料,由专人负责保管,必要时可向上一级测量主管部门呈报。

2.报告制度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一旦发现测量错误,如果现场测量人员可以纠正,则必须等纠正以后再行施工;如果现场测量人员无法立即纠正,必须先报告工地施工负责人暂停错误部位施工,然后立即报告本级和上级技术和施工负责人,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第三章人员管理

一、测量班人员组成

测量班成员分别为贾亮亮、蔡润、李振迪、张雨和测量组长李明五人组成。

二、测量员分工

1、在内业方面测量数据由贾亮亮、李振迪、蔡润、张雨各自独立完成计算由李明进行分别对他们计算的结果进行复核,经复核无误后交由工程部长和总工审核并各自签字确认。在内业报验资料方面由贾亮亮和蔡润根据施工进度填写并由李明复合上报。

2、在外业方面由蔡润、李振迪换手测量由李明进行记录和复核。

三、测量程序

1、对上面程序为在各主控项目上要报监理工程师旁站,而加密控制点和限界测量要报请业主测量队进行复核,并加密控制点要定期复测上报。各道主要工序测量放样和复测都要向监理工程是师上报资料。

2、对下面施工队的测量程序为在施工放样后要对其做书面和口头的技术交底。而各项要测量的程序不能漏测,如果测量人员没有到场复核同意不能进行下道工序。在各主要工序时要对主控放样点位进行多方位的校核并做好记录(如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做导墙时要对中心线进行复核,而模板要进行校核,而中间桩柱的埋设护筒和钢管柱插入时也要进行校核)。而各分项工序完工后要对成品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上报主要技负责人,(如导墙完成后对边线和中线要检测,中间柱的中心和柱顶高程检测)。

2.1中间桩桩开挖前,由项目部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放线,并对施工队以书面及口头交底,无交底禁止施工。

2.2、现场所放点位均为中间桩柱中心点位,中间桩柱开挖前由施工队自行确定中间桩柱外边线,并由项目部测量人员复核。

2.3、施工队要对测量点位进行保护,开挖前要将现场所放点位引出护桩,以便中间桩柱开挖后,对中间桩柱开挖线进行复核。

2.4、中间桩柱在开挖前、下完护筒后、插入前、中间柱浇注混凝土前应叫测量人员对桩点位进行校核检测。经校核无误后方可施工。

2.5、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点位及护桩不丢失,如因特殊原因,造成点位丢失,要及时跟测量人员联系,进行补点,施工队不得擅自补点,如果施工队擅自补点,造成一切施工后果,由施工队承担。

三、测量工作内容及控制标准和使用测量规范

1、测量工作内容分为施工控制测量、细部放样测量、竣工测量和其它测量等作业。

1.1 施工控制测量:维护施工期间地面的平面、高程主控制网完整。

1.2细部放样测量: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坑维护结构放样、各层施工放样主控制点、主要轴线、线路中线点及高程放样、车站站台板高程放样、车站墙柱壁垂直度、地面构造物外边线等要求而进行的测量作业。

1.3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主要包括与线路相关的线路结构竣工测量(车站的竣工断面测量)、车站主体竣工后站台轴线、标高、车站墙、柱壁垂直度、车站安装完成后的地面构造物(出入口、风亭)外边线。

1.4 其他测量作业是指为工程前期、后期工作,为工程措施服务的测量作业和控制施工影响的地上、地下及周围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等测量作业。

2、使用的测量规范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3、测量各项控制限差

地上导线点的坐标互差≤± 12mm;

地下导线点的坐标互差在近井点附近≤± 16mm、在贯通面附

近≤±25mm;

地上高程点高程的互差≤± 3mm;

地下高程点高程的互差≤± 5mm;

地下导线起始边(基线边)方位角的互差≤± 16";

相邻高程点高差的互差≤± 3mm;

导线边的边长互差≤± 8mm;

经竖井悬吊钢尺传递高程的互差≤± 3mm;

车站站台轴线测量互差:±12mm;

车站站台标高测量互差:±15mm;

车站安全门测量互差:平面控制点互差±5mm,高程控制点互

差±2mm;

车站墙、柱垂直度测量互差:±10mm;

基坑围护桩检测互差:±30mm

中间柱顶面高程误差:0~-20㎜

四、监测管理

1、对于监测的管理是为了更好保证工程安全施工,并结合设计要求和设计的规范文件说明,考虑到本基坑工程周边环境的特性,基坑的安全等级(一级),确定本工程为深基坑监测。施工期间监控量测、确保结构稳定和地表、周围构筑物的安全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

过监测掌握围岩、支护结构、地表及建筑物的动态,及时预测和反馈,用其成果调整设计,指导施工,并为以后工程做技术储备。为此,要求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监测工作。

2、监测程序为由监测单位对各项监测项目进行测量,并由我项目人员进行监督,在由监测单位上报我项目部监测数据,我们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了解施工的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并对施工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监测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根据设计要求编剧的监测方案和我单位现场施工情况执行。

3、对监测管理的工作内容为监督和提醒监测单位安装监测元件,并督促他们布设监测点和测量,要求他们及时上报监测资料。

第四章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

一、仪器设备配置

应视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结合工程实际,尽可能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设备,提高工程测量工作自动化的程度,减小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测量效果。

二、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

1.各种测量仪器均属计量器具,应符合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2.各类特种专用精密工程测量仪器设备,配置应作到合理、适用、经济。

3.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使用过程中要做好防护,严禁日晒雨淋。使用过后及时进行养护。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鉴定、校正不到出厂精度、超过检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

损和示值难辩的仪器。

4.各种光电类、激光类仪器必须定期送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检定。检定周期不宜超过规定时间,以保证测量的准确和精度。

5.测量仪器设备应设专库存放,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霉、防尘、防锈。光电类和激光类仪器每月开机一次,光学仪器每季度开箱晾置。

6.各级必须建立健全测量仪器设备台帐、精密测量仪器卡、仪器档案等制度。仪器出库、入库、应办理借领使用登记、签认手续。

7.仪器报废光电类,激光类仪器超过使用寿命,零点漂移严重,测量结果不稳定,测量精度可靠性低时,必须申请报废。常规仪器损坏后无法恢复,或仪器破旧,示值难辨,性能不稳定,影响测量质量时,必须申请报废。

第五章奖惩制度

一、奖励

为加强工程测量管理工作,促进工程测量工作的科学管理,防止发生测量事故,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广大测量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程项目竣工后,对工程测量管理先进单位、有关领导和对测量有功人员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测量工作积极踏实,认真钻研,业务熟练,技能提高,成绩突出者,可以推荐提升。

二、惩罚

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测量、计量法规,弄虚作假,不严格执行测量、计量管理制度,由于测量工作失误,给企业造成损失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