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关电源厚膜集成电路各引脚的功能大全

开关电源厚膜集成电路各引脚的功能大全

开关电源厚膜集成电路各引脚的功能大全
开关电源厚膜集成电路各引脚的功能大全

开关电源厚膜集成电路各引脚的功能大全

在这里搜集了一些常用厚膜集成电路各引脚的功能:

STR51213、STR50213、STR50103

引脚号引脚功能

1接地,内接稳压基准电路

2开关管基极

3开关管集电极

4开关管发射极

5误差比较电压信号输入,兼待机控制

STR3302、STR3202

引脚号引脚功能

1内部半桥变换电路场效应管工作电源输入300V 2空脚

3高端场效应管触发信号输入

4高端激励触发信号输出

5空脚

6接地

7控制振荡器频率的定时电容外接端

8稳压与直流待机控制信号输入

9控制振荡器频率的定时电阻外接端

10软启动阻容器件外接端

11延迟关断控制端,外接欠压保护监控电路

12内部振荡及其信号处理电路供电端

13低端激励触发信号输出

14过流保护检测输入端,高于0.7V时起控

15低端场效应管触发信号输入

16接地

17空脚

18半桥式场效应管变换控制输出端

19高端触发激励电路自举升压端

STR5741、STR5941

引脚号引脚功能

1开关管集电极

2开关管发射极

3开关管基极

4内接反馈量自动调整管的集电极

5内接反馈量自动调整管的基极

6软启动保护控制电压输入

7接地

8稳压控制电路误差取样电压输入

9基准电压比较输入

STR-6307、STR6308、STR6309

引脚号引脚功能

1内接开关管集电极

2内接开关管发射极

3内接开关管基极

4反馈兼恒流驱动端

5反馈信号激励控制

6软启动保护控制信号输入

7接地端

8稳压控制/保护控制输入

9稳压控制电路电源输入端

STR-6707、STR6708、STR6709

引脚号引脚功能

1内接开关管集电极

2内接开关管发射极

3内接开关管基极

4开关管基极驱动电流输入端,内接驱动5开关管基极驱动电流输出端

6内部过电流保护检测电压输入端

7稳压控制信号反馈输入端

8开关管导通、截止时间的控制端

9内等效电路的电源电压输入兼保护输入STR5707、STR5708

引脚号引脚功能

1内接开关管集电极

2内接开关管发射极

3内接开关管基极

4线性驱动电路反馈信号输入端

5过电流保护检测电压输入端

6内部运放同相工作电压输入端

7稳压控制取样信号输入

8开关管工作状态控制脉冲输出

9内等效电路的电源电压输入兼保护输入STR54041、STR59041

引脚号引脚功能

1基准电压比较输入

2启动脉冲输入,内接开关管基极

3脉冲电源输入,内接开关管集电极

4内部电路接地,内接开关管发射极STR6601

1稳压控制脉冲调整信号输入

2启动电压输入,内接开关和基极

3内接开关管集电极

4内接开关管发射极

5内部分流管与激励管供电输入

STR40090、STR41090

引脚号引脚功能

1内部取样放大电路基准工作电源输入端2振荡启动电压输入,内接开关管基极

3开关管集电极

4开关管过流保护监测,内接开关管发射极5稳压控制信号误差电压输入

STR6259

引脚号引脚功能

1内接开关管漏极300V

2开关管过流检测,内接开关管源极

3接地

4过流保护检测输入

5电源、启动、保护检测电压输入

6稳压控制信号误差电压输入

7双重保护触发脉冲信号输入

STR6833

引脚号引脚功能

1内接开关管漏极300V

2开关管过流检测,内接开关管源极

3接地

4过流保护检测输入

5电源、启动、保护检测电压输入

6稳压控制信号误差电压输入

7过压保护触发脉冲信号输入端

STR6821、STR6831、STR6545

1内接开关管漏极300V

2开关管过流检测,内接开关管源极

3接地

4过流保护检测输入

5电源、启动、保护检测电压输入

6稳压控制信号误差电压输入

7双重保护触发脉冲信号输入

STR2152

引脚号引脚功能

1内部场效应管工作电源输入

2变换电路场应管输出信号反馈输入

3接地

4控制振荡器频率的定时电容外接端

5稳压与直流待机控制信号输入

6控制振荡器频率的定时电阻外接端

7软启动电阻,电容外接端

8延迟关断电容外接端

9内部振荡及其信号处理电路供电

10内部基准电压输出端兼末级场效应管控制部分电源输入11过渡保护检测输入

12接地

13空脚

14开关场效应管变换控制输出

15自举升压,外接自举升压元件

STR50115

引脚号引脚功能

1接地

2振荡启动电压输入,开关管基极

3开关管集电极

4+B电压输出,开关管发射极

5稳压控制比较电压输入,接误差放大管基极(内) STR4302

引脚号引脚功能

1场效应管工作电压输入300V

2接地

3外接控制振荡频率的定时电阻

4控制振荡器的定时电容保护端

5稳压与直流待机控制信号输入

6控制振荡器最大频率判定电阻外接端

7外接软启动电阻、电容

8延迟关断电容外接端

9内部振荡及其信号处理与控制电路供电

10内部基准电压输出兼场效应管控制电源输入

11过流保护检测输入

12接地

13空

14开关管变换控制输出

15高端触发激励电路电源输入、接自举升压元件

IX0512

引脚号引脚功能

1内部取样放大电路基准工作电源输入

2振荡启动电压输入,开关管基极

3开关管集电极

4开关管过流保护检测,开关管发射极

5稳压控制信号误差电压输入

KA3S0680

引脚号引脚功能

1开关管漏极

2开关管源极,接地

3电源启动电压输入

4稳压控制信号输入

5振荡电路外同步信号输入

TDA2581

引脚号引脚功能

1内部鉴相器误差电压输出

2行逆程脉冲信号输入

3行同步脉冲信号输入

4软启动电路外接偏置电阻兼遥控控制信号输入

5软启动控制,主要用来控制开机时开关脉冲的占空比

6开关管过流保护检测输入,-0.7V时保护

7稳压保护检测电压输入,7V以上时保护

8稳压控制电路取样检测信号输入

9集成块内部电源电压输入

10稳压控制电路基准电压输入

11行频激励开关脉冲输出

12开关脉冲最大允许占空比控制信号输入

13振荡器频率控制,外接RC元件

14低通滤波,对1脚的误差电压进行滤波形成基准电压15低通滤波,对1脚的误差电压进行滤波形成AFC电压16地

TEA2260/2261

引脚号引脚功能

1开关变压器磁饱和消除检测信号输入,有些机型接地

2外部控制脉冲信号输入,有些机型接地

3过流保护检测信号输入

4地

5地

6误差取样电压输入

7内部误差信号输出,反馈到6脚

8重复过载保护电容外接端

9软启动电容外接

10振荡定时电容

11振荡定时电阻

12地

13地

14开关脉冲驱动信号输出,正向时电流出,反向时电流入15内部正向驱动管集电极工作电源输入

16内部电路工作电源输入

STR6653、TR6654、TR6656

引脚号引脚功能

1过流检测输入兼稳压控制输入

2内接MOS开关管源极

3内接开关管漏极

4电源、启动、保护检测电压输入

5接地

STR6707

引脚号引脚功能

1过流检测输入

2开关管发射极

3开关和集电极

4电源启动电压输入

5热地端

STR2152

引脚号引脚功能

1内部末级半桥变换电路场效应管工作电源输入2变换电路场效应管输出信号反馈输入

3接地

4外接控制振荡器频率的定时电容

5稳压与直流待机控制信号输入

6外接控制振荡器频率的定时电阻

7外接软启动电阻、电容

8延迟关断电容外接端

9内部振荡及其信号处理电路供电

10内部基准电压输出兼末级场效应控制部分电源11过流保护检测输入

12接地

13空脚

14半桥式开关场效应管变换控制输出

15自举升压脚,外接自举升压元件

SMR62000

引脚号引脚功能

1正反馈输入起输出功率限定作用

2启动电压输入,内接场效应开关管栅极

3开关管漏极300V

4过流保护取样,开关管源极

5稳压控制电压输入

TDA16846

引脚号引脚功能

1断路时间控制,外接定时RC电路

2初级绕组电流检测输入

3过零检测信号输入

4软启动时间控制,外接定时电容

5稳压控制信号输入

6误差比较2反向信号输入

7RC振荡基准同步信号输入

8空脚

9基准电压、电流输出

10误差1同向信号输入

11主电压监测信号输入,高于1V时电源停振

12地

13开关管开关状态的激励脉冲信号输出

14集成块工作电源输入

IR2112

引脚号引脚功能

1低端驱动脉冲信号输出

2低端场效应驱动输出基准点

3低端驱动器RS触发器与驱动输出电路供电

4空

5高端场效应管驱动输出基准点外接场效应管源极6高端驱动器RS触发器与驱动输出电路供电

7高端驱动脉冲信号输出

8空

9芯片内部电路供电

10高端驱动脉冲信号输入

11低端驱动脉冲信号输入

12低端驱动脉冲信号输入

13地

14空

TDA8133

引脚号引脚功能

1电源输入1

2电源输入2

3延迟器退耦

4失效控制指令输入

5地

6复位控制

7空

8受控电源输出2

9受控电源输出1

TDA4601

引脚号引脚功能

1内部基准电压输出

2过零检测触发电压信号输入

3稳压控制误差信号输入

4集成电路内部模拟电流输入

5保护控制信号输入

6地

7振荡电路反向驱动电压输出

8振荡电路正向驱动电压输出

9集成块内部电路工作电源输入

TEA5170

引脚号引脚功能

1外接软启动电容构成电源软启动控制

2芯片内部电路供电,

3脉宽调制器产生的PWM脉冲信号输出

4地

5误差电压放大器倒相输入,外接+B电压取样电路

6误差电压放大器输出

7振荡器电路外接定时电容

8振荡器电路定时电阻

UC3842

引脚号引脚功能

1误差电压放大器输出

2电压反馈信号输入,与内部2.5V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后产生误差控制信号3主回路电流2检测,具有过流保护功能

4定时端子

5地

6驱动信号输出

7电源供电

8内部电压输出

HIC1015、HIC1016

引脚号引脚功能

1开关电源输出的+B电压取样电路控制电压输入

2过流保护控制检测信号输入

3开关电源稳压控制误差信号输入兼待机、开机控制输出4空

5开关电源稳压控制误差放大电路基准电压输入

6内部过流保护监控电路输出信号滤波

7地

8内部控制电路偏置电压输入

9遥控待机、开机控制信号输入

10内部放大电路工作状态控制,一般未用

11内部放大电路工作副电源输入,一般均为空

12行扫描电路工作电源输入

13空

14过流、过压保护监测电压信号输入

15+5V电源输入

16过流、过压保护监控电压输出

17地

TDA8380

引脚号引脚功能

1开关管正向驱动电流输出,正向驱动管发射极

2正向驱动管供电,管的集电极

3防磁饱和检测兼过零检测信号输入

4输入到5脚电源的欠压保护基准电平设置端

5内部电源输入

6主基准电流设定端

7稳压控制取样电压反馈信号输入

8误差放大信号输出

9PWM脉冲调制输入

10外接振荡定时电容

11振荡电路外部同步脉冲信号输入

12脉宽调制占空系数设置兼软启动控制端

13过流保护检测信号输入

14地

15内接反向驱动管发射极

16开关管反向驱动信号输出,内接反向驱动管集电极TEA2164

引脚号引脚功能

1地

2开关变压器初级电流检测输入

3重复过载电压输入

4地

5地

6稳压控制的误差电压或同步脉冲信号输入

7振荡定时电阻外接

8振荡定时电容外接

9控制振荡TON的直流取样电压输入

10软启动控制,外接软启动电容

11过流检测,一般接地

12开关管驱动脉冲信号输出,一般接地

13同上

14开关管驱动脉冲信号输出

15正向驱动电路直流供电

16芯片供电端兼过压、欠压保护检测端

MC44603

引脚号引脚功能

1芯片电源电压兼启动电压、过压、欠压保护检测

2芯片内部脉冲缓冲驱动输出级供电

3开关管驱动脉冲输出

4地

5过载保护阀值点调整控制

6过压保护触发信号

7初级电流检测

8开关变压器去磁保护检测控制

9振荡器外接同步控制信号输入

10正常工作模式振荡频率定时电容

11振荡器软启动控制,外接软启动时间常数电容

12降频工作模式时开关电源最小负载阀什电平设定脚13翻转触发、正常工作信号输出兼误差放大器输出

14反馈取样电压输入

15待机工作模式振荡频率定时控制,外接振荡定时电阻16基准模块电阻外接脚

MC33025

引脚号引脚功能

1误差放大器反向输入,外接过流保护检测取样电路

2误差放大器同向输入,外接固定基准电压

3误差放大器输出,作过流保护输出

4同步发生器时钟信号输出,

5锯齿波振荡定时电阻外接

6锯齿波振荡器定时电容外接端兼锯齿波输出

7振荡器放电端即PWN器同相输入

8软启动控制,外接软启动电容

9驱动脉冲关闭兼过流保护控制输入

10地

11脉宽信号输出

12地

13脉宽放大部分电路的供电电源输入

14脉宽信号输出

15芯片内部电路供电

165.1V基准电压输出

https://www.doczj.com/doc/595181905.html,将会持续搜集新出来的电源厚膜块各引脚的作用资料,欢迎分享到QQ,让我们一起维修!

电源芯片引脚定义

电源管理芯片引脚定义 1、VCC 电源管理芯片供电 2、VDD 门驱动器供电电压输入或初级控制信号供电源 3、VID-4 CPU与CPU供电管理芯片VID信号连接引脚,主要指示芯片的输出信号,使两个场管输出正确的工作电压。 4.RUN SD SHDN EN 不同芯片的开始工作引脚。 5、PGOOD PG cpu内核供电电路正常工作信号输出。 6、VTTGOOD cpu外核供电正常信号输出。 7、UGATE 高端场管的控制信号。 8、LGATE 低端场管的控制信号。 9、PHASE 相电压引脚连接过压保护端。 10、VSEN 电压检测引脚。 11、FB 电流反馈输入即检测电流输出的大小。 12、COMP 电流补偿控制引脚。 13、DRIVE cpu外核场管驱动信号输出。 14、OCSET 12v供电电路过流保护输入端。 15、BOOT 次级驱动信号器过流保护输入端。

16、VIN cpu外核供电转换电路供电来源芯片连接引脚。 17、VOUT cpu外核供电电路输出端与芯片连接。 18、SS 芯片启动延时控制端,一般接电容。 19、AGND GND PGND 模拟地,地线,电源地 20、FAULT 过耗指示器输出,为其损耗功率:如温度超过135度时高电平转到低电平指示该芯片过耗。 21、SET 调整电流限制输入。 22、SKIP 静音控制,接地为低噪声。 23、TON 计时选择控制输入。 24、REF 基准电压输出。 25、OVP 过压保护控制输入脚,接地为正常操作和具有过压保护功能,连VCC丧失过压保护功能。 26、FBS 电压输出远端反馈感应输入。 27、STEER 逻辑控制第二反馈输入。 28、TIME/ON 5 双重用途时电容和开或关控制输入 29、RESET 复位输出V1-0v跳变,低电平时复位。 30、SEQ 选择PWM电源电平轮换器的次序:SEQ接地时5v输出在之前。 SEQ接REF上,5v各自独立。SEQ接v1上时输出在5v之前。

常用集成电路管脚图

12345 6 78 9 10 11 12 13 14 74LS00 1A 1B 1Y 2A 2B 2Y GND 3Y 3A 4Y 4B 4A Vcc 3B 2输入四与非门 74LS00 1 2 3 4 5678 9 10 11 12 13 14 74LS02 1A 1B 1Y 2A 2B 2Y GND 3Y 3A 4Y 4B 4A Vcc 3B 二输入四或非门 74LS02 六反相器 74LS04 1 2 3 4 5678 9 10 11 12 13 14 74LS10 1B 1Y 1A 2A 3B 2B GND 2Y 2C 3Y 3C 3A Vcc 1C 三输入三与非门 74LS10 1 2 3 4 5678 9 10 11 12 13 14 74LS20 1B 2C 1A NC 2B 1C GND 1Y 1D 2Y NC 2A Vcc 2D 四输入二与非门 74LS20 4线-10线译码器 74LS42 1234 5 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74LS48 B C LT BI/RBO RBI D A GND e d c b a g f Vcc 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 74LS48 12 345678 9 10 11 12 13 14 74LS74 1CLR 1D 1CLK 1PR 1Q GND 2Q 2PR 2CLK 2D 2CLR Vcc 2Q 正沿触发双D 型触发器 74LS74 双J-K 触发器 74LS76 二输入四异或门 74LS86 常用集成电路管脚图(一) 4位移位寄存器 74LS95 负沿触发双J-K 触发器 74LS112

常用运放芯片实物和引脚功能图_TL081-082-084运放引脚功能及贴片封装形式

常用运放芯片实物和引脚功能图_TL081/082/084运放引 脚功能及贴片封装形式 (1)运放芯片的3种型号序列(部分器件有此序列) 如TL081、TL082、TL084,分别为8引脚单运放;8引脚双运放;14引脚四运放集成器件。封装型式一般为塑封双列直插和贴片双列,环列封装形式比较少见。 图1 TL081/082/084运放引脚功能及贴片封装形式 而常见常用,仅为下述两种器件。 世界上有几个人?有两个人,男人和女人,不失为一个智慧的回答。常用运放芯片有几片,只有两片,8脚和14脚的双运放和四运放集成器件(8脚封装单运放器件和环列式封装器件应用较少),把此两种芯片引脚功能记住,检修中就不需要随时去查资料了。

图2 常用运放芯片实物和引脚功能图 如上图。其封装一般为塑封双列直插DIP8/DIP14和塑封贴片工艺封装SO8/SO14两种形式,随着电子线路板小型化精密化要求的提高,贴片元件的应用占据主流,直插式器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无论何种封装模式,其引脚功能、次序都是一样的,所以仅需记准8脚(双运放)和14脚(四运放)两种运放的引脚功能就够了。 (2)运放芯片的3种温度序列 任何一种集成IC器件,按应用温度范围不同,都可细分为3种器件,如LM358,实际上有LM158、LM258、LM358三种型号的产品,其引脚功能、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供电电压等等都无差别,仅仅是应用温度范围差异甚大。 LM158 适应工作温度-50℃~125℃,军工用品(1类); LM258 适应工作温度-25℃~85℃,工业用品(2类); LM358 适应工作温度0℃~70℃,农用品(3类)。 单看参数,似乎LM258适用于山东地区,若用于东北地区,其参数有些不足。而LM358仅能适用于江南地区。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如低于2类品规格参数被淘汰到3类品的器件,可能是-24℃~84℃温度范围

常用集成电路外部引脚图

附录B 常用集成电路外部引脚图 Z^LSOO 料丽 Wc 聘 t* ? ia JI 而冋网KH 丽R1 m 74LS(52 z 吃 Xkn 4V 4fl 4A n JQ U 冋冋丽冋冋〒面 和畀1 Wi r?i bL I Q L TT 阡 LU I2J L2J LU LU lAJ LZJ 1 1A -Ifl tV 詁 afl JV I “1 21 ? Ml 4J Jj |引 IV IB 2Y lA 2B GhO 四2输入正“或非”门 ⑵ 74LS02 ⑴74LS00四2输入正“与非”门 ⑶74LS04六反相器 ⑷ 74LS08 四2输入正“与”门 74LS04 Mtoc fl* S T SA rniiiai nil iV Ji 4A 回 rri 堆 Pl Pl 2 b 1 A LU lU LU Ld 国回 LU U If JA iv ik iY &泌 ⑸74LS10三3输入正“与非”门 ⑹ 74LS14 六反相施密特触发器 丫 A 74LS10 T.sec 1C IT- K JB W 3T 而 丽 [iJI liil 岡面 IT I MOf 回 Pl Ul |Z| 口 .4 丨国□ |T. g IB ZA K 2V SMT ⑺74LS20双4输入正“与非”门 (8) 74LS32 74LS20杠呢 ) L- T 1 M 區」 LJ LzJ LiJ N lAl bJ IT 2a !1f SA av 四2输入或门 4 lA IT Ifi M 冋冋 rni n^i m <30! R1 74LS08 VEAD Vbr d 臼 M 廿 9 H 押 而河豆同而 jj .3| J. 1*1 hl in W IB E M * zv cw ? K NC a 2A 丹 而57 ny 丽両 回 m 2 I 」.Jj 丨列回巴 3 16 MC 1C 1O IV G*? wc ri ii LiJ LU Ld LU u u lY u zb A dU

51单片机常用芯片引脚图

常用芯片引脚图 一、 单片机类 1、MCS-51 芯片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 公司开发的8位单片机,又可以分为多个子系列。 MCS-51系列单片机共有40条引脚,包括32 条I/O 接口引脚、4条控制引脚、2条电源引 脚、2条时钟引脚。 引脚说明: P0.0~P0.7:P0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 的地址/数据复用口。 P1.0~P1.7:P1口8位口线,通用I/O 接口无第二功能。 P2.0~P2.7:P2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传送高8位地址。 P3.0~P3.7:P3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 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为单片机的控 制信号。 ALE/ PROG :地址锁存允许/编程脉冲输入信号线(输出信号) PSEN :片外程序存储器开发信号引脚(输出信号) EA/Vpp :片外程序存储器使用信号引脚/编程电源输入引脚 RST/VPD :复位/备用电源引脚 2、MCS-96 芯片介绍:MCS-96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 公司继MCS-51系列单片机之后推出的16位单 片机系列。它含有比较丰富的软、硬件 资源,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实时控制场合。 它分为48引脚和68引脚两种,以48引 脚居多。 引脚说明: RXD/P2.1 TXD/P2.0:串行数据传出分发 送和接受引脚,同时也作为P2口的两条 口线 HS1.0~HS1.3:高速输入器的输入端 HS0.0~HS0.5:高速输出器的输出端(有 两个和HS1共用) Vcc :主电源引脚(+5V ) Vss :数字电路地引脚(0V ) Vpd :部RAM 备用电源引脚(+5V ) V REF :A/D 转换器基准电源引脚(+5V ) AGND :A/D 转换器参考地引脚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P1.0P1.1P1.2P1.3P1.4P1.5P1.6P1.7RST RXD/P3.0TXD/P3.1INT0/P3.2INT1/P3.3T0/P3.4T1/P3.5WR/P3.6RD/P3.7XTAL2XTAL1V SS V CC P0.0/AD 0P0.1/AD 1 P0.2/AD 2P0.3/AD 3P0.4/AD 4P0.5/AD 5P0.6/AD 6P0.7/AD 7 EA/V PP ALE/PROG PSEN P2.7/A 15P2.6/A 14P2.5/A 13 P2.4/A 12P2.3/A 11P2.2/A 10P2.1/A 9P2.0/A 8803180518751

74ls系列主要芯片引脚及参数.doc

<74LS00引脚图> 74l s00 是常用的2输入四与非门集成电路,他的作用很简单顾名思义就是实现一个与非门。 Vcc 4B 4A 4Y 3B 3A 3Y ┌┴—┴—┴—┴—┴—┴—┴┐ __ │14 13 12 11 10 9 8│ Y = AB )│ 2输入四正与非门 74LS00 │ 1 2 3 4 5 6 7│ └┬—┬—┬—┬—┬—┬—┬┘ 1A 1B 1Y 2A 2B 2Y GND 74LS00真值表: A=1 B=1 Y=0 A=0 B=1 Y=1 A=1 B=0 Y=1 A=0 B=0 Y=1

74HC138基本功能74LS138 为3 线-8 线译码器,共有54/74S138和54/74LS138 两种线路结构型式,其74LS138工作原理如下: 当一个选通端(G1)为高电平,另两个选通端(/(G2A)和/(G2B))为低电平时,可将地址端(A、B、C)的二进制编码在一个对应的输出端以低电平译出。 74LS138的作用: 利用G1、/(G2A)和/(G2B)可级联扩展成24 线译码器;若外接一个反相器还可级联扩展成32 线译码器。若将选通端中的一个作为数据输入端时,74LS138还可作数据分配器 用与非门组成的3线-8线译码器74LS138

图74ls138译码器内部电路 3线-8线译码器74LS138的功能表 备注:这里的输入端的三个A0~1有的原理图中也用A B C表示(如74H138.pdf中所示,试用于普中科技的HC-6800 V2.2单片机开发板)。<74ls138功能表> 74LS138逻辑图

无论从逻辑图还是功能表我们都可以看到74LS138的八个输出管脚,任何时刻要么全为高电平1—芯片处于不工作状态,要么只有一个为低电平0,其余7个输出管脚全为高电平1。如果出现两个输出管脚在同一个时间为0的情况,说明该芯片已经损坏。 当附加控制门的输出为高电平(S=1)时,可由逻辑图写出 74ls138逻辑图 由上式可以看出,在同一个时间又是这三个变量的全部最小项的译码输出,所以也把这种译码器叫做最小项译码器。 71LS138有三个附加的控制端、和。当、时,输出为高电平(S=1),译码器处于工作状态。否则,译码器被禁止,所有的输出端被封锁在高电平,如表3.3.5所示。这三个控制端也叫做“片选”输入端,利用片选的作用可以将多篇连接起来以扩展译码器的功能。 带控制输入端的译码器又是一个完整的数据分配器。在图3.3.8电路中如果把作为“数据”输入端(在同一个时间),而将作为“地址”输入端,那么从送来的数据只能通过所指定的一根输出线送出去。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把叫做地址输入了。例如当=101时,门的输入端除了接至输出端的一个以外全是高电平,因此的数据以反码的形式从输出,而不会被送到其他任何一个输出端上。 例2.74LS138 3-8译码器的各输入端的连接情况及第六脚()输入信号A的波形如下图所示。试画出八个输出管脚的波形。

电源驱动芯片uc3842引脚图及引脚功能

电源驱动芯片uc3842引脚图及引脚功能 电流型脉宽调制器UC3842 的主要优点:单端输出,可直接驱动双极型功率管或场效应管;管脚数量少,外围电路简单;电压调整率可达0.01%;工作频率更可高达500 kHz;启动电流小于 1 mA,正常工作电流为12 mA;欠压锁定,带滞后;锁存脉宽调制,可逐周限流;并可利用高频变压器实现与电网隔离。它适用于无工频变压器的低于250w的小功率开关电源,其工作温度为0~+70℃,最高输入电压为36 V,具有最大电流为1 A的拉、灌输出电流。 UC3842外形图 UC3842引脚图和内部电路方框图

UC3842各引脚功能简介如下: ---1脚COMP是内部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通常此脚与2脚之间接有反馈网络,以确定误差放大器的增益和频响。 ---2脚FEED BACK是反馈电压输入端,此脚与内部误差放大器同向输入端的基准电压(一般为+ 2.5V)进行比较,产生控制电压,控制脉冲的宽度。 ---3 脚ISENSE是电流传感端。在外围电路中,在功率开关管(如VMos管)的源极串接一个小阻值的取样电阻,将脉冲变压器的电流转换成电压,此电压送入3 脚,控制脉宽。此外,当电源电压异常时,功率开关管的电流增大,当取样电阻上的电压超过1V时,UC3842就停止输出,有效地保护了功率开关管。 ---4脚RT/CT是定时端。锯齿波振荡器外接定时电容C和定时电阻R的公共端。 ---5脚GND是接地。 ---6脚OUT是输出端,此脚为图滕柱式输出,驱动能力是±lA。这种图腾柱结构对被驱动的功率管的关断有利,因为当三极管VTl截止时,VT2导通,为功率管关断时提供了低阻抗的反向抽取电流回路,加速功率管的关断。 ---7脚Vcc是电源。当供电电压低于+16V时,UC3824不工作,此时耗电在1mA以下。输入电压可以通过一个大阻值电阻从高压降压获得。芯片工作后,输入电压可在+10~+30V之间波

各种集成电路介绍

第一节三端稳压IC 电子产品中常见到的三端稳压集成电路有正电压输出的78××系列和负电压输出的79××系列。故名思义,三端IC是指这种稳压用的集成电路只有三条引脚输出,分别是输入端、接地端和输出端。它的样子象是普通的三极管,TO-220的标准封装,也有9013样子的TO-92封装。 用78/79系列三端稳压IC来组成稳压电源所需的外围元件极少,电路内部还有过流、过热及调整管的保护电路,使用起来可靠、方便,而且价格便宜。该系列集成稳压IC型号中的78或79后面的数字代表该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如7806表示输出电压为正6V,7909表示输出电压为负9V。 78/79系列三端稳压IC有很多电子厂家生产,80年代就有了,通常前缀为生产厂家的代号,如TA7805是东芝的产品,AN7909是松下的产品。(点击这里,查看有关看前缀识别集成电路的知识) 有时在数字78或79后面还有一个M或L,如78M12或79L24,用来区别输出电流和封装形式等,其中78L调系列的最大输出电流为100mA,78M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1A,78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1.5A。它的封装也有多种,详见图。塑料封装的稳压电路具有安装容易、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用得比较多。79系列除了输出电压为负。引出脚排列不同以外,命名方法、外形等均与78系列的相同。 因为三端固定集成稳压电路的使用方便,电子制作中经常采用,可以用来改装分立元件的稳压电源,也经常用作电子设备的工作电源。电路图如图所示。 注意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入、输出和接地端绝不能接错,不然容易烧坏。一般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约为2V,否则不能输出稳定的电压,一般应使电压差保持在4-5V,即经变压器变压,二极管整流,电容器滤波后的电压应比稳压值高一些。 在实际应用中,应在三端集成稳压电路上安装足够大的散热器(当然小功率的条件下不用)。当稳压管温度过高时,稳压性能将变差,甚至损坏。 当制作中需要一个能输出1.5A以上电流的稳压电源,通常采用几块三端稳压电路并联起来,使其最大输出电流为N个1.5A,但应用时需注意:并联使用的集成稳压电路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产品,以保证参数的一致。另外在输出电流上留有一定的余量,以避免个别集成稳压电路失效时导致其他电路的连锁烧毁。 第二节语音集成电路 电子制作中经常用到音乐集成电路和语言集成电路,一般称为语言片和音乐片。它们一般都是软包封,即芯片直接用黑胶封装在一小块电路板上。语音IC一般还需要少量外围元件才能工作,它们可直接焊到这块电路板上。

电源管理芯片引脚定义

电源管理芯片引脚定义 1 VCC 电源管理芯片供电 2 VDD 门驱动器供电电压输入或初级控制信号供电源 3 VID0- 4 CPU与cpu供电管理芯片VID信号连接引脚,主要指示芯片的输出信号, 使两个场管输出正确的工作电压。 4 RUN SD SHDN EN 不同芯片的开始工作引脚 5 PGOOD PG cpu内核供电电路正常工作信号输出 6 VTTGOOD cpu外核供电正常信号输出 7 UGATE 高端场管的控制信号 8 LGATE 低端场管的控制信号 9 PHASE 相电压引脚连接过压保护端 10 VSEN 电压检测引脚 11 FB 电流反馈输入即检测电流输出的大小 12 COMP 电流补偿控制引脚 13 DRIVE cpu 外核场管驱动信号输出 14 OCSET 12v供电电路过流保护输入端 15 BOOT 次级驱动信号器过流保护输入端 16 VIN cpu外核供电转换电路供电来源芯片连接引脚 17 VOUT cpu外核供电电路输出端与芯片连接 18 SS 芯片启动延时控制端,一般接电容 19 AGND GND PGND 模拟地地电源地 20 FAULT 过耗指示器输出,为其损耗功率:如温度超过135.c时由高电平转到低电平指示该芯片过耗. 21 SET 调整电流限制输入 22 SKIP 静音控制,接地为低噪声 23 TON 计时选择控制输入 24 REF 基准电压输出 25 OVP 过压保护控制输入脚,接地为正常操作和具有过压保护功能,连vcc丧失过压保护功能。 26 FBS 电压输出远端反馈感应输入 27 STEER 逻辑控制第二反馈输入 28 TIME/ON 5 双重用途定时电容和开或关控制输入 29 RESET 复位输出vl-0v跳变,低电平时复位 30 SEQ 选择pwm电源电平转换器的次序 SEQ接地时5v输出在3.3v之前 SEQ 接REF上,3.3v 5v 各自独立 SEQ 接vl上时 3.3v输出在5v之前 31 RT 定时电阻 32 CT 定时电容 33 ILIM 电流限制门限调整 34 SYNC 振荡器同步和频率选择,150khz操作时,sync连接到gnd 300khz时 连接到ref上,用0-5v驱使sync 使频率在340-195khz

及其他系列芯片引脚图资料大全

一:分类 74ls00 2输入四与非门 74ls01 2输入四与非门 (oc) 74ls02 2输入四或非门 74ls03 2输入四与非门 (oc) 74ls04 六倒相器 74ls05 六倒相器(oc) 74ls06 六高压输出反相缓冲器/驱动器(oc,30v) 74ls07 六高压输出缓冲器/驱动器(oc,30v) 74ls08 2输入四与门 74ls09 2输入四与门(oc) 74ls10 3输入三与非门 74ls11 3输入三与门 74ls12 3输入三与非门 (oc) 74ls13 4输入双与非门 (斯密特触发) 74ls14 六倒相器(斯密特触发) 74ls15 3输入三与门 (oc) 74ls16 六高压输出反相缓冲器/驱动器(oc,15v) 74ls17 六高压输出缓冲器/驱动器(oc,15v) 74ls18 4输入双与非门 (斯密特触发) 74ls19 六倒相器(斯密特触发) 74ls20 4输入双与非门 74ls21 4输入双与门 74ls22 4输入双与非门(oc) 74ls23 双可扩展的输入或非门 74ls24 2输入四与非门(斯密特触发) 74ls25 4输入双或非门(有选通) 74ls26 2输入四高电平接口与非缓冲器(oc,15v) 74ls27 3输入三或非门 74ls28 2输入四或非缓冲器 74ls30 8输入与非门 74ls31 延迟电路 74ls32 2输入四或门 74ls33 2输入四或非缓冲器(集电极开路输出) 74ls34 六缓冲器 74ls35 六缓冲器(oc) 74ls36 2输入四或非门(有选通) 74ls37 2输入四与非缓冲器 74ls38 2输入四或非缓冲器(集电极开路输出 74ls39 2输入四或非缓冲器(集电极开路输出) 74ls40 4输入双与非缓冲器 74ls41 bcd-十进制计数器 74ls42 4线-10线译码器(bcd输入) 74ls43 4线-10线译码器(余3码输入) 74ls44 4线-10线译码器(余3葛莱码输入) 74ls45 bcd-十进制译码器/驱动器 74ls46 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 74ls47 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 74ls48 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 74ls49 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oc)

常用芯片引脚图[1]

您的数字ID 是:463099 您的密码是:1.8667 附录三 常用芯片引脚图 一、单片机类 1、MCS-51 芯片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 公司开发的8位单片机,又可以分为多个子系列。 MCS-51系列单片机共有40条引脚,包括32 条I/O 接口引脚、4条控制引脚、2条电源引脚、2条时钟引脚。引脚说明: P0.0~P0.7:P0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的地址/数据复用口。P1.0~P1.7:P1口8位口线,通用I/O 接口无第二功能。P2.0~P2.7:P2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传送高8位地址。 P3.0~P3.7:P3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为单片机的控制信号。 ALE/PROG :地址锁存允许/编程脉冲输入信号线(输出信号) PSEN :片外程序存储器开发信号引脚(输出信号) EA/Vpp :片外程序存储器使用信号引脚/编程电源输入引脚 RST/VPD :复位/备用电源引脚 2、MCS-96 芯片介绍:MCS-96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 公司继MCS-51系列单片机之后推出的16位单 片机系列。它含有比较丰富的软、硬件 资源,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实时控制场合。 它分为48引脚和68引脚两种,以48引 脚居多。 引脚说明: RXD/P2.1TXD/P2.0:串行数据传出分发 送和接受引脚,同时也作为P2口的两条 口线 HS1.0~HS1.3:高速输入器的输入端 HS0.0~HS0.5:高速输出器的输出端(有 两个和HS1共用) Vcc :主电源引脚(+5V ) Vss :数字电路地引脚(0V ) Vpd :内部RAM 备用电源引脚(+5V ) V REF :A/D 转换器基准电源引脚(+5V ) AGND :A/D 转换器参考地引脚 XTAL1、XTAL2:内部振荡器反相器输 P1.0P1.1P1.2P1.3P1.4P1.5P1.6P1.7RST RXD/P3.0TXD/P3.1INT0/P3.2INT1/P3.3T0/P3.4T1/P3.5WR/P3.6RD/P3.7XTAL2XTAL1V SS

电子元件基础认识第三章:各种集成电路简介

电子元件基础认识第三章:各种集成电路简介 电子元件基础认识(三) [作者:华益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7832 更新时间:2005-3-27 文章录入:华益] 第三章:各种集成电路简介 第一节三端稳压IC ? ? 电子产品中常见到的三端稳压集成电路有正电压输出的78××系列和负电压输出的79××系列。故名思义,三端IC是指这种稳压用的集成电路只有三条引脚输出,分别是输入端、接地端和输出端。它的样子象是普通的三极管,TO-220的标准封装,也有9013样子的TO-92封装。 ? ? 用78/79系列三端稳压IC来组成稳压电源所需的外围元件极少,电路内部还有过流、过热及调整管的保护电路,使用起来可靠、方便,而且价格便宜。该系列集成稳压IC型号中的78或79后面的数字代表该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如7806表示输出电压为正6V,790 9表示输出电压为负9V。 ? ? 78/79系列三端稳压IC有很多电子厂家生产,80年代就有了,通常前缀为生产厂家的代号,如TA7805是东芝的产品,AN7909是松下的产品。(点击这里,查看有关看前缀识别集成电路的知识) ? ? 有时在数字78或79后面还有一个M或L,如78M12或79L24,用来区别输出电流和封装形式等,其中78L调系列的最大输出电流为10 0mA, 78M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1A,78系列最大输出电流为1.5A。它的封装也有多种,详见图。塑料封装的稳压电路具有安装容易、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用得比较多。 79系列除了输出电压为负。引出脚排列不同以外,命名方法、外形等均与78系列的相同。 ? ? 因为三端固定集成稳压电路的使用方便,电子制作中经常采用,可以用来改装分立元件的稳压电源,也经常用作电子设备的工作电源。电路图如图所示。 ? ? 注意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入、输出和接地端绝不能接错,不然容易烧坏。一般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约为2V,否则不能输出稳定的电压,一般应使电压差保持在4-5V,即经变压器变压,二极管整流,电容器滤波后的电压应比稳压值高一些。 ? ? 在实际应用中,应在三端集成稳压电路上安装足够大的散热器(当然小功率的条件下不用)。当稳压管温度过高时,稳压性能将变差,

电源芯片引脚定义

电源芯片引脚定义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电源管理芯片引脚定义 1、VCC 电源管理芯片供电 2、VDD 门驱动器供电电压输入或初级控制信号供电源 3、VID-4 CPU与CPU供电管理芯片VID信号连接引脚,主要指示芯片的输出信号,使两个场管输出正确的工作电压。 4.RUN SD SHDN EN 不同芯片的开始工作引脚。 5、PGOOD PG cpu内核供电电路正常工作信号输出。 6、VTTGOOD cpu外核供电正常信号输出。 7、UGATE 高端场管的控制信号。 8、LGATE 低端场管的控制信号。 9、PHASE 相电压引脚连接过压保护端。 10、VSEN 电压检测引脚。 11、FB 电流反馈输入即检测电流输出的大小。 12、COMP 电流补偿控制引脚。 13、DRIVE cpu外核场管驱动信号输出。 14、OCSET 12v供电电路过流保护输入端。 15、BOOT 次级驱动信号器过流保护输入端。 16、VIN cpu外核供电转换电路供电来源芯片连接引脚。 17、VOUT cpu外核供电电路输出端与芯片连接。 18、SS 芯片启动延时控制端,一般接电容。 19、AGND GND PGND 模拟地,地线,电源地

20、FAULT 过耗指示器输出,为其损耗功率:如温度超过135度时高电平转到低电平指示该芯片过耗。 21、SET 调整电流限制输入。 22、SKIP 静音控制,接地为低噪声。 23、TON 计时选择控制输入。 24、REF 基准电压输出。 25、OVP 过压保护控制输入脚,接地为正常操作和具有过压保护功能,连VCC丧失过压保护功能。 26、FBS 电压输出远端反馈感应输入。 27、STEER 逻辑控制第二反馈输入。 28、TIME/ON 5 双重用途时电容和开或关控制输入 29、RESET 复位输出V1-0v跳变,低电平时复位。 30、SEQ 选择PWM电源电平轮换器的次序:SEQ接地时5v输出在之前。 SEQ接REF上, 5v各自独立。SEQ接v1上时输出在5v之前。 31、RT 定时电阻。 32、CT 定时电容。 33、ILIM 电流限制门限调整。 34、SYNC 振荡器同步和频率选择,150Khz操作时,sync连接到GND, 300Khz时连接到RE上,用0-5v驱使sync 使频率在340-195Khz. 35、VIN 电压输入 36、VREFEN 参考电压 37、VOUT 电压输出

常用集成电路管脚图

1 / 2 勿用作商业用途 12345 6 78 9 10 11 12 13 14 74LS00 1A 1B 1Y 2A 2B 2Y GND 3Y 3A 4Y 4B 4A Vcc 3B 2输入四与非门 74LS00 1 2 3 4 5678 9 10 11 12 13 14 74LS02 1A 1B 1Y 2A 2B 2Y GND 3Y 3A 4Y 4B 4A Vcc 3B 二输入四或非门 74LS02 六反相器 74LS04 1 2 3 4 5678 9 10 11 12 13 14 74LS10 1B 1Y 1A 2A 3B 2B GND 2Y 2C 3Y 3C 3A Vcc 1C 三输入三与非门 74LS10 1 2 3 4 5678 9 10 11 12 13 14 74LS20 1B 2C 1A NC 2B 1C GND 1Y 1D 2Y NC 2A Vcc 2D 四输入二与非门 74LS20 4线-10线译码器 74LS42 1234 5 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74LS48 B C LT BI/RBO RBI D A GND e d c b a g f Vcc 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 74LS48 12 345678 9 10 11 12 13 14 74LS74 1CLR 1D 1CLK 1PR 1Q GND 2Q 2PR 2CLK 2D 2CLR Vcc 2Q 正沿触发双D 型触发器 74LS74 双J-K 触发器 74LS76 二输入四异或门 74LS86 常用集成电路管脚图(一) 4位移位寄存器 74LS95 负沿触发双J-K 触发器 74LS112 常用集成电路管脚图(二)

常用芯片引脚图

. . 常用芯片引脚 74LS00数据手册 74LS01数据手册 74LS02数据手册 74LS03数据手册 74LS04数据手册 74LS05数据手册 74LS06数据手册 74LS07数据手册 74LS08数据手册 74LS09数据手册 74LS10数据手册 74LS11数据手册

第2页 共8页 74LS12数据手册 74LS13数据手册 74LS14数据手册 74LS15数据手册 74LS16数据手册 74LS17数据手册 74LS19数据手册 74LS20数据手册 74LS21数据手册 74LS22数据手册 74LS23数据手册 74LS26数据手册 74LS27数据手册 74LS28数据手册

. . 74LS30 数据手册 74LS32数据手册 74LS33 数据手册 74LS37 数据手册 74LS38数据手册 74LS40 数据手册 74LS42数据手册 [1].要求0—15时,灭灯输入(BI )必须开路或保持高电平,如果不要灭十进制数零,则动态灭灯输入(RBI )必须开路或为高电平。 [2].将一低电平直接输入BI 端,则不管其他输入为何电平,所有的输出端均输出为低电平。 [3].当动态灭灯输入(RBI )和A,B,C,D 输入为低电平而试灯输入为高电平时,所有输出端都为低电平并且动态灭灯输入(RBO )处于第电平(响应条件)。 [4].]当灭灯输入/动态灭灯输出(BI/RBO )开朗路或保持高电平而试灯 输入为低电平时,所有各段输出均为高电平。 表中1=高电平,0=低电平。BI/RBO 是线与逻辑,作灭灯输入(BI )或动态灭灯(RBO )之用,或者兼为二者之用。

常用单片机及其它芯片引脚图

一、 单片机类 1、MCS‐51 芯片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公司开发的8位单片机,又可以分为多个子系列。 MCS‐51系列单片机共有40条引脚,包括32 条I/O接口引脚、4条控制引脚、2条电源引脚、2条时钟引脚。 引脚说明: P0.0~P0.7:P0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 通用I/O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的地址/数据复用口。 P1.0~P1.7:P1口8位口线,通用I/O接口无第二功能。 P2.0~P2.7:P2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传送高8位地址。 P3.0~P3.7:P3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接口,第二功能作为为单片机的控制信号。 ALE/ PROG:地址锁存允许/编程脉冲输入信号线(输出信号) PSEN:片外程序存储器开发信号引脚(输出信号) EA/Vpp:片外程序存储器使用信号引脚/编程电源输入引脚 RST/VPD:复位/备用电源引脚 2、MCS‐96 芯片介绍:MCS‐96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公司继MCS‐51系列单片机之后推出的16位单 片机系列。它含有比较丰富的软、硬件资源,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实时控制场合。它分为48引脚和68引脚两种,以48引脚居多。 引脚说明: RXD/P2.1 TXD/P2.0:串行数据传出分发 送和接受引脚,同时也作为P2口的两条口线 HS1.0~HS1.3:高速输入器的输入端 HS0.0~HS0.5:高速输出器的输出端(有 两个和HS1共用) Vcc:主电源引脚(+5V) Vss:数字电路地引脚(0V) Vpd:内部RAM备用电源引脚(+5V) VREF:A/D转换器基准电源引脚(+5V) AGND:A/D转换器参考地引脚

51单片机常用芯片引脚图

常用芯片引脚图 一、单片机类 1、MCS-51 芯片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公司开发的8位单片机,又可以分为多个子系列。 MCS-51系列单片机共有40条引脚,包括32 条I/O接口引脚、4条控制引脚、2条电源引 脚、2条时钟引脚。 引脚说明: P0.0~P0.7:P0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 通用I/O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 的地址/数据复用口。 P1.0~P1.7:P1口8位口线,通用I/O接口 无第二功能。 P2.0~P2.7:P2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 通用I/O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 传送高8位地址。 P3.0~P3.7:P3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 通用I/O接口,第二功能作为为单片机的控 制信号。 ALE/ PROG:地址锁存允许/编程脉冲输入信号线(输出信号) PSEN:片外程序存储器开发信号引脚(输出信号) EA/Vpp:片外程序存储器使用信号引脚/编程电源输入引脚 RST/VPD:复位/备用电源引脚 2、MCS-96 芯片介绍:MCS-96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公司继MCS-51系列单片机之后推出的16位单 片机系列。它含有比较丰富的软、硬件 资源,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实时控制场合。 它分为48引脚和68引脚两种,以48引 脚居多。 引脚说明: RXD/P2.1 TXD/P2.0:串行数据传出分发 送和接受引脚,同时也作为P2口的两条 口线 HS1.0~HS1.3:高速输入器的输入端 HS0.0~HS0.5:高速输出器的输出端(有 两个和HS1共用) Vcc:主电源引脚(+5V) Vss:数字电路地引脚(0V) Vpd:内部RAM备用电源引脚(+5V) V REF:A/D转换器基准电源引脚(+5V) AGND:A/D转换器参考地引脚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RST RXD/P3.0 TXD/P3.1 INT0/P3.2 INT1/P3.3 T0/P3.4 T1/P3.5 WR/P3.6 RD/P3.7 XTAL2 XTAL1 V SS

各种集成电路引脚识别方法

集成电路引脚的识别方法 集成电路的引脚较多,如何正确识别集成电路的引脚则是使用中的首要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常用集成电路引脚的排列形成。 集成电路的引脚较多,如何正确识别集成电路的引脚则是使用中的首要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常用集成电路引脚的排列形成。 圆形结构的集成电路和金属壳封装的半导体三极管差不多,只不过体积大、电极引脚多。这种集成电路引脚排列方式为:从识别标记开始,沿顺时针方向依次为l、2、3……如图18-2(a)所示。单列直插型集成电路的识别标记,有的用切角,有的用凹坑。这类集成电路引脚的排列方式也是从标记开始,从左向右依次为1、2、3……如图18-2(b)、(c)所示。 扁平型封装的集成电路多为双列型,这种集成电路为了识别管脚,一般在端面一侧有一个类似引脚的小金属片,或者在封装表面上有一色标或凹口作为标记。其引脚排列方式是:从标记开始,沿逆时针方向依次为1、2、3……如图18-2(d)所示。但应注意,有少量的扁平封装集成电路的引脚是顺时针排列的。 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的识别标记多为半圆形凹口,有的用金属封装标记或凹坑标记。这类集成电路引脚排列方式也是从标记开始,沿逆时针方向依次为1、2、3……如图18-2(e)、(f)。 集成电路引出脚排列顺序的标志一般有色点、凹槽及封装时压出的圆形标志。对于双列直插集成块,引脚识别方法是将集成电路水平放置,引脚向下,标志朝左边,左下角为第一个引脚,然后按逆时针方向数,依次为2,3,4,等等。对于单列直插集成板,让引脚向下,标志朝左边,从左下角第一个引脚到最后一个引脚,依次为1,2,3,等等。如图8所示。

各种集成电路引脚识别方法 集成电路通常有扁平、双列直插、单列直插等几种封装形式。不论是哪种集成电路的外壳上都有供识别管脚排序定位(或称第一脚)的标记。对于扁平封装者,一般在器件正面的一端标上小圆点(或小圆圈、色点)作标记。塑封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的定位标记通常是弧形凹口、圆形凹坑或小圆圈。进口IC的标记花样更多,有色线、黑点、方形色环、双色环等等。图1(a)、(b)示出了数字集成电路采用扁平封装与双列直插式塑料封装常见的管脚定位标记。图1(c)是采用陶瓷封装的双列直插式数字集成电路,它采用金属片与色点双重标记。 识别数字IC管脚的方法是:将IC正面的字母、代号对着自己,使定位标记朝左下方,则处于最左下方的管脚是第1脚,再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数管脚,便是第2脚、第3脚等等。图2(a)、(b)是模拟IC的定位标记及管脚排序,情况与数字IC相似。模拟IC有少部分管脚排序较特殊,如图2(c)、(d)所示。

芯片引脚图及引脚描述

555的8脚是集成电路工作电压输入端,电压为5~18V,以UCC表示;从分压器上看出,上比较器A1的5脚接在R1和R2之间,所以5脚的电压固定在2UCC/3上;下比较器A2接在R2与R3之间,A2的同相输入端电位被固定在UCC/3上。 1脚为地。2脚为触发输入端;3脚为输出端,输出的电平状态受触发器控制,而触发器受上比较器6脚和下比较器2脚的控制。 当触发器接受上比较器A1从R脚输入的高电平时,触发器被置于复位状态,3脚输出低电平; 2脚和6脚是互补的,2脚只对低电平起作用,高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电压小于1Ucc/3,此时3脚输出高电平。6脚为阈值端,只对高电平起作用,低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输入电压大于2 Ucc/3,称高触发端,3脚输出低电平,但有一个先决条件,即2脚电位必须大于1Ucc/3时才有效。3脚在高电位接近电源电压Ucc,输出电流最大可打200mA。 4脚是复位端,当4脚电位小于时,不管2、6脚状态如何,输出端3脚都输出低电平。 5脚是控制端。 7脚称放电端,与3脚输出同步,输出电平一致,但7脚并不输出电流,所以3脚称为实高(或低)、7脚称为虚高。 555集成电路管脚,工作原理,特点及典型应用电路介绍. 1 555集成电路的框图及工作原理 555集成电路开始是作定时器应用的,所以叫做555定时器或555时基电路。但后来经过开发,它除了作定时延时控制外,还可用于调光、调温、调压、调速等多种控制及计量检测。此外,还可以组成脉冲振荡、单稳、双稳和脉冲调制电路,用于交流信号源、电源变换、频率变换、脉冲调制等。由于它工作可靠、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目前被广泛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555集成电路内部有几十个元器件,有分压器、比较器、基本R-S触发器、放电管

74系列芯片的引脚图资料

为了方便大家我收集了下列 74 系列芯片的引脚图资料,如还有需要请上电子论>坛> 推htt荐p:文//w章https://www.doczj.com/doc/595181905.html,/b
bs/
74 系列芯片引脚图资料大全
反相器 驱动器
LS04 LS05 LS06 LS07 LS125 LS240 LS244 LS245
与门 与非门
LS00 LS08 LS10 LS11 LS20 LS21 LS27 LS30 LS38
或门 或非门 与或非门 LS02 LS32 LS51 LS64 LS65
异或门 比较器 译码器 寄存器
LS86 LS138 LS139 LS74 LS175 LS373
反相器:
Vcc 6A 6Y 5A 5Y 4A 4Y 六非门 74LS04
┌┴—┴—┴—┴—┴—┴—┴┐ 六非门(OC 门) 74LS05
_ │14 13 12 11 10 9 8│ 六非门(OC 高压输出) 74LS06
Y=A )

│ 1 2 3 4 5 6 7│
└┬—┬—┬—┬—┬—┬—┬┘
1A 1Y 2A 2Y 3A 3Y GND
>> 阅读排行 lm358 pdf 应用电路资料及引 74 系列芯片引脚图资料大全 9014,9013,8050 三极管引脚图 max232 引脚图及 RS232 引脚
定 七段数码管引脚图 三极管 8550 参数管脚图 pdf 资 显示器 VGA 接口定义 LM324 引脚图资料与电路应
用 OP07,ua741 引脚图与资料 74ls48 引脚图管脚功能表
>> 相关文章
驱动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