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冀教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

冀教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

冀教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
冀教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

本/

年度:

我们的地球

教学目标:

1.能收集或查阅人类研究地球形状历史的相关资料;能用卡片摘录重要资料。2.能够感受到科学家从事地球形状研究的艰辛。

3.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主要标识和经纬线的功用;能够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4.结合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主要标识和经纬线的功用;能够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课时安排:

用2课时,活动1和拓展2安排一课时,活动2和拓展1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基本信息。

2.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大小过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3.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4.在交流讨论中能够认真地倾听别人的意见。

实施过程:

1.用15分钟完成这活动。课前组织学生积极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了解学生实际搜集到了哪些材料。。

2.本活动可以从阅读单元页的小诗引入,然后组织学生简要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地球的资料,让学生具体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师视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补充相关内容,利用这段时间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结合所收集的资料,用简练的语言解释教材插图所表示的意义,并讨论古代人类不同民族对地球的形状有怎样不同的认识。

3.引导学生查阅科学在线,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

4.在学生对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有所了解后,组织学生的交流活动。重点放在人们都用了哪些方法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怎样帮助人类更准确地认识地球形状的。同时,向学生渗透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

古代有关地球形状的其他猜想还有:古印度人认为大地像一块大圆饼,被三只巨大的站在神龟背上的大象驮着;古巴比伦人认为大地如龟背隆起的空心山,四面环绕着海水,天空是个浑圆的巨大天罩;古希腊和古罗马人认为大地像一个巨大的盾牌,它的四周被浩渺无际、深不可测的大海所环绕;此外还有诸如地球像个浅浅的钵体,地球像个圆柱体等种种假设。

二、观察地球仪

活动目标:

1.能指出地球仪上的经线、纬线、赤道和地轴,并能利用经度、纬度确定某个地区的位置。

2.能说出地图和地球仪上颜色的含义。

3.能通过观察地球仪提出一些与标识功用相关的问题。

实施过程:

1.用20分钟完成这项活动。把地球仪给学生进行活动。

2.在课堂上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观察地球仪,看学生通过观察能发现些什么。然后,学习认识图例,从而进一步了解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发现山脉、河流、湖泊、沙漠……都能用颜色或符号在地球仪上表示出来。

3.组织学生就观察到的内容进行交流,教师重点对经线、纬线、赤道做必要的指导,使学生知道他们的主要功用。经纬线的分布学生很容易发现,对其作用,教学时先组织学生做一个分析猜想。

4.根据教材提供的北京所在地的经纬度,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首都北京的位置。然后,组织学生利用经纬网找到自己所在地省会城市和其他更多城市的位置。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用经纬度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三、制作地球模型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常见材料,按照课文中的提示制作简易地球模型。

2.能与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制作地球模型。

实施过程

1.组织本活动时,采用课上指导课后制作的方式来完成。

2.课后制作时,学生可自由结组,利用建议中的材料或另找材料自制地球模型。3.学生自制模型过程中,教师提供材料、方法等方面的指导。

教材上提供的制作方法有:

(1)教学设计底座只起到固定地球模型的作用,这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

(2)教学设计在皮球上贴3层纸条一方面为的是增强立体感,另一方面是为了造型、涂色方便。

(3)教学设计如果用黏土做成高山、平原太困难,告诉学生可以只做出陆地和海洋的轮廓。

(4)教学设计涂色时要提醒学生按照地图图例的颜色着色。

让学生将自制的地球模型与地球仪比较,是一种评价的过程,鼓励学生开展互评。四、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活动目标

1.能搜集一些有关地球的信息。

2.能将自己搜集到的信息整理成资料卡片。

实施过程

1.本活动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引导学生将课前收集的资料制成卡片。

2.教材出示的资料卡片图,一方面是教给学生卡片的制作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资料引导学生阅读卡片,有条件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资料算一算地球到底有多大。在认识地球的大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教材中资料卡片的式样只供参考。要要求学生至少做一张资料卡片,要提醒学生除资料的题目外同学要写清资料来源。

4.摘选资料时注意学科的关联,提示学生用语文课上所学习的划重点句段的方法,摘录重点内容。

5.活动完成后,要指导学生用教材第70页的活动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

评价建议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要作为本课评价重点。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评比谁收集到的资料全面、

丰富;谁整理的资料卡片简便实用。

拓展知识

中国古代的二大宇宙学说

盖天说

天是一个穹形,地也是一个穹形,就如同心球穹,两个穹形的间距是八万里。北极是“盖笠”状的天穹的中央,日月星辰绕之放置不息。

浑天说

它认为天不是一个半球形,而是一整个圆球,地球在其中,就如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纬线和经线

地球仪上绘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圆圈,其中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最大圆圈是赤道。人们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统称为纬线或纬线圈。各个纬线圈的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越来越短,到了两极,纬线圈缩小为一个点。为了区别不同的纬线,人们给各条纬线标定了度数,叫做纬度。赤道的纬度是0度。以赤道为界,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经线是地球仪的表面绘的许多条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统称经线,也称子午线,所有的经线的长度是一样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