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露天金矿的合理开采工艺

露天金矿的合理开采工艺

露天金矿的合理开采工艺
露天金矿的合理开采工艺

露天金矿的合理开采工艺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着露天金矿的开采问题展开了分析,讨论了露天金矿合理开采的具体的工艺流程,分析了露天金矿开采的一些合理有效的工艺,以期可以提高露天金矿的开采水平。

【关键词】露天金矿;合理开采;工艺

一、前言

对于露天金矿而言,如何开采关乎开采的质量和效果,所以,做好开采工作非常重要。开采工作的效果和工艺流程有关系,所以,首先要确保开采工艺的合理性。

二、我国金矿资源分布及特点

国内金矿资源分布广泛,除却个别的省(区、市),各省均有金矿资源产出。我国金矿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基本呈现东部金矿储存面积广、种类多样。我国大陆三个巨型深断裂体系决定了岩金矿的分布形势,其中,伴(共)生金主要产于长江中下游有色金属区域。大致分布形势表现为,东部金矿储量/资源量占到31.6%,中部金矿储量/资源量大致是3O.7%,西部金矿储量/资源量为37.7%。

1、资源分布广泛

除上海外,各省(区、市)均探明存在金矿,储量一般都比较集中。我国有1000多个县(旗)已经探明有金矿资源,且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金矿储量较多,其中山东、河南、陕西、河北四省的储量就占到了岩金储量的46%以上。

2、以岩金矿为主,伴生金较多

岩金(占到探明金矿的63.2%),山东储量/资源量最多,储量达593.61t,接近岩金总储量的1/4,居全国第1位,接着依次是甘肃、河南、云南、陕西、贵州、河北、江西;砂金(占探明金矿的11.8%),黑龙江最为丰富,占27.7%,紧接的就是四川、陕西、甘肃。伴生在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山中的伴生金所占比重约为25%。

许多伴生金矿床规模相当大,例如江西德兴239t,城门山70t,银山59t,甘肃金川75t,黑龙江多宝山73t等等。其中大部分与铜矿床相伴生,占伴生金储量的78%。

3、大规模金矿床少,中小型较多

岩金超大规模矿床只占到总数的2%、大规模矿床占到10%、中型占17%、小型高达71%。就矿床品位来看,富矿比例少,中等品位居多,贫富两极分化

金矿开采危害生态环境

金矿开采中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金矿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矿产资源,在很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金矿床按其赋存状态可分为砂金矿床和岩金矿床。砂金矿是指元素金以颗粒状态赋存于松散的坡积物和海洋、河流沉积物中的矿床,最早的黄金就是从砂金中淘出来的。岩金矿是指元素金以微粒或分散状态赋存于各类岩石中的矿床。无论是对砂金矿或岩金矿的开采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污染。 砂金矿的开采历史悠久,通常是利用沙金与砂石的密度差异进行机械重力分选。由于砂金矿多分布在坡积地、河谷及其河流阶地。大规模的淘金活动和重型设备会严重毁坏当地植被,破坏河床结构和高位阶地的稳定性,诱发水土流失、山崩和泥石流等环境问题。因此在采金后一定要做好植被的恢复和复垦工作。 岩金矿的开采除了对地形地貌和植被的破坏外,还有开矿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尾矿中伴生的汞、砷、铅、锌等重金属的污染问题,废石被风化淋滤后,释放出的这些重金属和炼金过程中的氰化物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 除了开采过程,炼金过程的污染更是触目惊心。人们常利用汞齐吸附、分离的性质来采金。自1930年以来,这一方法排入环境的汞达260,000 吨。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巴西亚马逊河流域、东南亚和一些非洲国家,仍在使用这一方法炼金。这种污染不仅造成局部的生态环境破坏,而且对全球汞循环变化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金是非常稳定的元素,不溶于一般的酸和碱,但能极易与氰酸根形成易溶的络合物。因此现代岩金企业大都采用氰化钠(钾)浸取金的工艺,即利用氰化钠(钾)溶液将矿石中的金溶解出来后,再经过活性炭或树脂吸附-解吸-电解-冶炼等流程得到黄金。岩金浸取过程中加入的大量氰化钠(钾),在尾矿和废水中仍保持较高的氰化物浓度。氰化物是剧毒物质,水体中CN-含量达0.3~0.5 mg/L即可使鱼致死,人的HCN致死量为0.05~0.1 g ,其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岩金的大规模开采过程中除了毁坏植被、破坏景观、诱发水土流失、山崩、地滑、泥石流等环境地质灾害外,还存在化学污染物的环境污染问题。 国内外的金矿尾矿污染环境事件时有发生,影响最大的是2000年初,由于积雪融化和连续下雨,罗马尼亚的两座金矿尾矿坝决口,分别有10万吨和2万吨含有大量铅、铜、锌和氰化物的废水流入蒂萨河、多瑙河,近800公里的河段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大量的生物死亡。有人称这次事故是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件以来最严重的生态灾难。

露天矿安全工作总结

露天矿2016年安全工作总结 一、强化责任落实,提高执行力 1、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对2016年露天矿1号文、各项指标、目标进行了任务分解,将工作落实到各相关单位和个人;矿与各单位、各单位与班组、班组与个人分级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把安全生产责任指标层层分解落实。 对露天矿在用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重新修订完善了20多项制度:修订了《露天煤矿作业规程》、《露天煤矿设备操作规程》、《安全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办法》、《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持续改进管理程序》;新增了《安全生产问责管理办法》、《业务保安管理办法》和《高风险作业管理规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管理制度》等制度10多项。 2、重新修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组织了培训,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撰写了如何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心得。 二、加强重点部位管理,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1、滑坡管理监测得当,措施得力。 对有滑坡、塌陷迹象的采场边坡、台阶、排土场定期进行稳定性监测和评价。在南北端帮、外排土场永久监测点进行监测。根据日常工程需要,对矿坑内有滑动趋势的区域布设临时监测点。将锚索应力监测、GPS监测、雷达监测结果以短信形式通知矿领导。北帮滑坡区滑动导致运输道路多次被破坏,有效利用IBIS-M边坡雷达对该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做到了提前预警,未造成经济损失。

调整采煤设备实施分台阶开采,采取迅速取出原煤后回填的方式,对边帮进行压角,防止滑坡。陡帮开采过程中,严格按技术设计要求预留开采安全平盘,采用先进的边坡监测手段,克服边坡失稳等难题,以确保陡帮采剥作业安全高效的进行。 2、汛期洪水管理重在防范和应急处置。 为确保露天矿汛期安全生产,下发了《露天矿2016年“三防”工作安排》;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煤矿重大灾害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制定了《露天矿重大灾害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暴雨天气防洪坝巡视及停产撤人制度》,对露天矿汛期人员、水害防治、设备设施管理等工作制定安全措施。 为了防止夏季强降雨水灌入采场危及人员及设备安全,减少运输道路、平盘疏排水等辅助工作量,对西部地表防洪坝进行了修筑,修筑总长1916m,防洪坝高2m,顶宽2.5m,坡面角32度,工程量25144m3。?完工后对坝体汇水处、弯道内侧等薄弱地段进行了加固,装填4000多个草袋子,保障了在洪水来袭时防洪坝正常发挥作用。对防洪物资进行检查和补充。为应对汛期的突发状况和灾害,组织了防洪演练。 3、承包商爆破安全管理 工大爆破公司是我矿唯一的一家外委单位,已连续在我矿爆破6年,作为露天矿一个区队进行管理。严格执行我矿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安全、消防、职业卫生“三同时”。对他们按照“五个一样”进行管理,坚决杜绝“以包代管”、“以罚代管”现象。 首先严把准入关,他们的设备和人员均建立档案,并上报至安监站,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和设备杜绝入矿;其次强化培训,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入矿三

第二章 砂金矿的探矿

第二章砂金矿的探矿 探矿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毋庸置疑的。 有人说砂金矿的探矿,很简单,只要一把铁锹,一个淘金盘就可以了。其实,这不是真正的探矿。砂金矿的探矿,含义远超字面意思。如果一个人没有全面的“探矿”准备,一定会埋下危机。 现实中,所谓的探矿,有的人,到矿区看一眼,听听人介绍一下或忽悠一下,拍拍脑袋就“下注”的有;简单挖两锹沙子摇一下看看就下注的有;想踏踏实实做勘探但不熟悉这行业,没有做系统准备的也有。。。。。。最后的结果,有发财的,但绝大多数都会失败。 我说说我自己的探矿方法,不尽准确,只是抛砖引玉。 一,我们要确定,我们探矿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 1,我们探矿的目的是确定该矿能不能做。 2,能做的话,该怎么做,就是要确定选矿流程和设备。 二,我们要确定具体的探矿方法和步骤,制定探矿计划书---------哪怕只是一张纸的简单计划书,然后按部就班的做。 第一节矿长 专门为矿长一个人设一节?是的,很重要很必要。直接关系到一个矿的效益甚至成败。 矿长,也是总指挥,负责整个矿的勘探,设计,建设,生产指挥,决策制定。矿长的专业水平,应变能力和职业道德,直接影响该矿的效益甚至成败,用古人说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来形容,并不夸张,找到一个好矿长比组建几百人的队伍更难。 对矿长的要求: 1,矿长的专业知识, 2,矿长的应变能力, 3,矿长的职业道德。 这三条是界定一个矿长是不是一个优秀的矿长,或者合格的矿长的必须要考察的。 矿长的专业知识,是基础条件。砂金矿虽然是一个比较边缘的学科,进入门槛很低,但毕竟是科学,需要有扎实的选矿理论知识、实际工作经验和很强的应变能力。而且,现在的矿产资源越来越低,刀耕火种式的粗放式经营越来越难以产生效益,对矿长的要求越来越高。 矿长的应变能力。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也没有两个金矿是完全相同的。生产中新问题会层出不穷,矿长作为整个矿的总工程师和总指挥,需要及时作出调整处理。经验虽然很重要很宝贵,但经验也不能完全照搬。否则要犯教条主义错误,会闹刻舟求剑的笑话。矿长的应变能力是基于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实际经验,同时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

选矿生产线流程

选矿设备工艺流程 标签:选矿设备选矿工艺流程选矿设备厂家选矿设备价格 在国家经济转型大背景下,选矿行业经济虽不景气,选矿设备价格低廉,但从金矿、铜矿选矿工艺流程,铅锌矿、萤石矿、钼矿选矿工艺,钾长石、锂矿、硅灰石、石英砂选矿工艺在河南选矿设备厂家荥矿机械近年来国内外现场案例中不难看出,市场需求还是相对火热的。 选矿设备工艺流程即选矿设备和选矿工艺,两者在选矿生产线中缺一不可,选矿设备的选型、配置咨询l56-37l⒍l999以及选矿工艺的合理性、高效性直接影响选矿产量、回收率、选矿品位等。 不同矿石性质、伴生矿物、嵌布粒度等不同决定了其选矿工艺流程也不同,同种矿石选矿工艺设计虽也会因为矿石性质不同有所差异,但基本上大同小异。下文荥矿机械工程师将会对金矿、铜矿、铅锌矿、萤石矿、钾长石等比较热门的选矿工艺流程做一下汇总,希望能够为广大新老用户打开方便之门。 1、金矿选矿设备工艺流程: 金矿种类有砂金矿、脉金矿、岩金矿、铂金、氧化金、硫化金等,砂金矿选矿常采用重选或重选-浮选工艺,本文重点讲解金矿选矿工艺中最常用的浮选工艺和碳浆吸附氰化工艺。 金矿浮选工艺流程: 开采金矿由矿车运来卸入料仓,保证金矿选矿生产线持续给料。经振动给料机均匀给料,输送到鄂式破碎机粗碎,破碎工艺可根据选矿工艺采用两段闭路或三段开路,破碎后的矿料由皮带输送机送到多层振动筛进行筛分,筛上矿料重返破碎工艺,筛下矿料储存到粉矿仓,保证下段球磨机24小时磨矿作业。 磨矿工艺阶段由格子球磨机与螺旋分级机组成一段闭路,为了保证浮选粒度,荥矿机械结合三十年来选金工艺经验,磨矿浓度为80-85%,分级机溢流度为35-40%,磨矿细度为60-65%-200目。根据选矿工艺,如需布置二段磨矿,可配置球磨机与旋流器组成闭路磨矿,旋流器溢流浓度为35-37%,磨矿细度为90%-200目。 浮选流程为提高选矿品位,可布置两段浮选。一段浮选采用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一次扫选,浮选机组配置要大于17槽,避免短路问题;二段浮选采用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二次扫选,浮选机组配置仍要大于17槽。 浮选精矿经浓缩机、过滤机两段脱水后,再通过回转烘干机烘干便可冶炼。

金矿开采的污染

金矿的伴生矿主要是含砷矿物,金矿开采引起的砷的环境污染已是不争的事实,水环境是砷产生和释放毒害效应的一个重要介质和途径。不同价态的砷,其毒性也不一样。通常,无机砷化合物比有机砷化合物的毒性大,As(III)类比As(V)类的毒性大约50倍。因此,对水环境中不同形态的砷进行研究是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针对含砷金矿床的开采引发的砷污染的问题,本论文以辽宁丹东地区杨树金矿为研究对象,在枯水期和丰水期进行矿区河流和地下水的取样调查研究,并在室内进行静态吸附实验和土柱吸附实验研究水环境中不同形态的砷 在浅层含水系统的迁移规律及土壤对砷的吸附容量,结合实测数据预测砷在河流的迁移规律。本文首先利用离子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IC-HG-AFS)联用方法研究了不同形态砷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成本低,灵敏度高,As(Ⅲ)、As(Ⅴ)、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 MA)最小检出量分别可达2.0μg /L、4μg /L、4μg /L和4μg /L,相对标准偏差(n=7)小于5%。同时进行了水样保存实验研究,水样首先通过0.45μm滤膜并在4℃下低温保存,可有效地降低微生物对不同形态砷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影响。在水样中加入酸,把水样酸化到pH≤2或是加入EDTA,可有效地降低Fe、Mn等金属氢氧化物沉淀产生,以防止其对砷的吸附。其次,本文通过野外枯水期和丰水期的野外水样调查,发现金矿开采对周围的水环境会造成砷的 污染,超出国家GB3838-2002地表水水质III类标准的3~20倍,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都没有发现有机胂,只有三价砷和五价砷。砷在枯水期较丰水期难以迁移,通过计算得到,在枯水期砷的衰减系数K值为0.3082(1/km),而在丰水期为0.0569(1/km);在污染口浓度达到500μg /L时,下游没有其它的砷的污染源(或会影响砷衰减的其它污染源)时,枯水期砷会在下游7.5 km之后浓度降到50μg/L,而丰水期则要在下游40km之后才能降到同样的值,所以在丰水期砷污染的影响的流域更广。金矿区的河流中砷主要是以五价砷为主,枯水期占90%以上,丰水其占78%以上,没有发现有机胂。潜水含水层的土壤砂样对砷有强烈吸附作用,土壤砂样对五价砷的吸附能力大于三价砷的吸附能力,通过D-R(Dubinin-Radushkevich)方程,我们得到六种配水中土壤砂样对砷的吸附量。三价砷进入实验柱后很快转化成五价砷;在柱子不同的距离,砷的零延迟时间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增长,砷在土壤砂样中是一次性吸附;其吸附动力学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露天矿山工艺规范

露天采场工艺技术规程 露天开采是从地表开始逐层向下进行的,每一水平称为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开采使其下面的台阶被揭露出来,当揭露的面积足够大时,就可以开始下一个台阶的开采。随着开采的进行,采场不断的向下延伸和向外扩展,直至到达设计的最终境界。在此过程中,剥离工程与采矿工程的关系对露天矿山工程能够正常进行,有用矿产能够合理开采,且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 1、剥离管理: 1、1剥离工艺流程 斜坡道施工方样技术交底 安全挡坎 标高控制开拓斜坡道 排水沟 标高控制掘沟安全挡坎 标高控制分层平面开挖平整度 台阶坡面 清理凿岩工作面 安全平台 平台开挖线放样技术交底 凿岩爆破 1、2开拓斜坡道 技术要求 (1)平面位置与设计吻合,误差±0.3m (2)宽度符合设计要求,误差±0.5m (3)纵坡不大于10%;局部最大纵坡不大于12%,且坡长不大于43m (4)平整度眼睛观看平顺,无明显凸凹,±0.15m以内 (5)外侧安全挡坎平顺、规则,宽×高=0.8m×0.6m (6)工作进度与计划吻合,必须超前一个分层 (7)内侧排水沟宽×高=1m×0.5m 1、3掘沟 (1)根据各分层《采剥综合平面布置图》布置 (2)严格控制掘沟底标高,与分层标高吻合,误差±0.2m (3)工程进度与计划吻合,必须在上一分层剥离结束前完成 (4)掘沟宽度与挖机工作台数所需工作线长度吻合,最小底宽20m 1、4分层平面开挖 (1)标高与设计一致,误差±0.5m (2)平整度除局部爆破残根、瞎炮引起的凸凹外,控制在±0.8m,且眼睛观看大面平整,施工形象文明 (3)工作面挖机摆放规则,工作间距7—10m,同一工作面统一推进,两机之间不留残堆,不留墙,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4)提高工作线利用率,减少移动,提高挖机工作效率 1、5台阶施工

黄金冶炼工艺流程

黄金冶炼工艺流程 我国黄金资源储量丰富,分布较广,黄金冶炼方法很多。其中包括常规的冶炼方法和新技术。冶炼方法、工艺的改进,促进了我国黄金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五位,成为产金大国之一。 黄金的冶炼过程一般为:预处理、浸取、回收、精炼。 1.黄金冶炼工艺方法分类 1.1矿石的预处理方法 分为:焙烧法、化学氧化法、微生物氧化法、其他预处理方法。 1.2浸取方法 浸取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两大类。其中,物理方法又分为混汞法、浮选法、重选法。化学方法分为氰化法(又分:氰化助浸工艺、堆浸工艺)与非氰化法(又分: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多硫化物法、氯化法、石硫合剂法、硫氰酸盐法、溴化法、碘化法、其他无氰提金法)。 1.3溶解金的回收方法 分为:锌置换沉淀法、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其它回收方法。 1.4精炼方法 主要有全湿法,它包括电解法、王水法、液氯法、氯化法、还原法火法、湿法一火法联合法。 2.矿石的预处理

随着金矿的大规模开采,易浸的金矿资源日渐枯竭,难处理金矿将成为今后黄金工业的主要资源。在我国已探明的黄金储量中,有30%为难处理金矿。因此,难处理金矿的预处理方法成为当前黄金工业提金的关键问题。 难处理金矿,通常又称为难浸金矿或顽固金矿,它是指即使经过细磨也不能用常规的氰化法有效地浸出大部分金的矿石。因此,通常所说的难处理金矿是对氰化法而言的。 2.1焙烧法 焙烧是将砷、锑硫化物分解,使金粒暴露出来,使含碳物质失去活性。它是处理难浸金矿最经典的方法之一。焙烧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操作简便,适用性强,缺点是环境污染严重。含金砷黄铁矿一黄铁矿矿石中加石灰石焙烧,可控制砷和硫的污染;加碱焙烧可以有效固定S、As等有毒物质。美国发明的在富氧气氛中氧化焙烧并添加铁化合物使砷等杂质进入非挥发性砷酸盐中,国内研发的用回转窑焙烧脱砷法,哈萨克斯坦研发的用真空脱砷法以及硫化挥发法,微波照射预处理法,俄罗斯研发的球团法等都能有效处理含砷难浸金矿石。 2.2化学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主要包括常压化学氧化法和加压化学氧化法。 常压化学氧化法是为处理碳质金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常温常压下添加化学试剂进行氧化,如常压加碱氧化,在碱性条件下,将黄铁矿氧化成Fe2(SO )3, 砷氧化成As(OH)3和As203,后者进一步生成砷酸盐,可以脱除。主要的氧化剂有臭氧、过氧化物、高锰酸盐、氯气、高氯酸盐、次氯酸盐、铁离子和氧等。加压氧化是采用加氧和加热的方法,通过控制化学反应过程来使硫氧化。根据不同的反应过程,可采用酸性或碱性条件。

(完整版)金属矿地下开采的步骤

金属矿地下开采的步骤 矿床进行地下开采时,一般都按照矿床开采四步骤,即按照开拓、采准、切割、回采的步骤进行,才能保证矿井正常生产。 开拓:从地表开掘一系列的巷道到达矿体,以形成矿井生产所必不可少的行人、通风、提升、运输、排水、供电、供风、供水等系统,以便将矿石、废石、污风、污水运(排)到地面,并将设备、材料、人员、动力及新鲜空气输送到井下,这一工作称为开拓。矿床开拓是矿山的地下基本建设工程。为进行矿床开拓而开掘的巷道,称为开拓巷道,例如竖井、斜井、平硐、风井、主溜井、充堵井、石门、井底车场及硐室、阶段运输平巷等。这些开拓巷道都是为全矿或整个阶段开采服务的。 采准:采准是在已完成开拓工作的矿体中掘进巷道,将阶段划分为矿块(采区),并在矿块中形成回采所必需的行人、凿岩、通风、出矿等条件。掘进的巷道称为采准巷道。D般主要的采准巷道有阶段运输平巷、穿脉巷道、通风行人天井、电耙巷道、漏斗颈、斗穿、放矿溜井、凿岩巷道、凿岩天井、凿岩硐室等。 切割:切割工作是指在完成采准工作的矿块内,为大规模回采矿石开辟自由面和补偿空间,矿块回采前,必须先切割出自由面和补偿空间。凡是为形成自由面和补偿空间而开掘的巷道,称为切割巷道,例如切割天井、切割上山、拉底巷道、斗颈等。 不同的采矿方法有不同的切割巷道。但切割工作的任务就是辟漏、拉底、形成切割槽。采准切割工作基本是掘进巷道,其掘进速度和掘进效率比回采工作低,掘进费用也高。因此,采准切割巷道工程量的大小,就成为衡量采矿方法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进行对比,通常用采切比来表示,即从矿块内每采出一千吨(或一万吨)矿石所需掘进的采准切割巷道的长度。利用采切比,可以根据矿山的年产量估算矿山全年所需开掘的采准切割巷道总量。 回采:在矿块中做好采准切割工程后,进行大量采矿的工作,称为回采。回采工作开始前,与根据采矿方法的不同,一般还要扩漏(将漏斗颈上部扩大成喇叭口),或者开掘堑沟;有的要将拉底巷道扩大成拉底空间,有的要把切割天井或切割上山扩大成切割槽。这类将切割巷道扩大成自由空间的工作,称为切割采矿(简称切采)或称补充切割。切割采矿工作是在两个自由面的情况下以回采的方式(不是掘进巷道的方式)进行的,其效率比掘进切割巷道高得多,甚至接近采矿效率。这部分矿量常计入回采工作中。 回采工作一般包括落矿、采场运搬、地压管理三项主要作业。如果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进行两步骤开采时,回采工作还应包括矿柱回采。同样,矿柱回采时所需开掘的巷道,也应计入采准切割巷道中。

金矿开采史

金矿开采史

招远黄金开采史 (2004-04-29 09:49:47) 悠久的开采史 黄金是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4000年前)人类已识别了黄金。中国至迟在商代中期(公元前14~13世纪)已掌握了制造金器的技能,在河南安阳等地出土的殷商文物中即有金箔。《周礼·地官》中说:卝(音矿)人掌金玉锡之地。这是古代文献关于矿冶的最早记载,说明当时已特设专职官员掌管官营矿冶了。相传战国时期随着商业的发达,黄金成为通行的货币,加上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装饰的需要,对黄金的需要随之增大。春秋时期托名齐相管仲作的《管子·地数》篇中说门“上有丹砂,下有黄金;上有磁石,下有铜。”说明春秋时期已有采金知识。 招远属齐地,县境北部东西迤逦30余公里就有1000多古坑洞,西北有淘金河。玲珑等矿地表层的富矿脉有些苗露山脊。早年发现,经过地形变动,只能侧身进出的古坑洞中有灼烧残迹及木碳、木把铁凿、木锤及泥碗、黑陶碗等遗物。据此考证,说明招远掘坑采金的历史比较悠久。《史记》载,泰始皇统一中国后,进行币值改革,把黄金作为上币,下币为铜钱。但究竟起于何时,已难确考。最早见于史籍正式记载的为《隋书·辛公义列传》:牟州(公元596~605年)刺史辛公义“山出黄金,获之以献”。唐代民营坑治有所发展。群众对砂金进行了大规模开采。为了加强对黄金生产的管理,各地都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把陕西安康定为贡金之所。据《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凡天下出铜者州府。听人私采,官收其税”,矿冶出现了空前繁荣,诗人刘禹锡曾写有:“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民间采金业的兴盛情景。 黄金生产起源 史有记载的是从来朝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派大臣潘美来督办玲珑金矿田。《宋史·食货志》载:“天圣中(公元1023~1031年)登莱采金岁益数千两”。《宋史·胡宿列传》: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河北京东地震,登莱尤甚……宿乃上疏曰:“今二州置金坑,多聚民凿山谷,阳气耗泄,故阴乘而动”。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宋神宗派人在玲珑开矿。这些记载说明,北宋时期,登莱一带,采金已极兴盛,招远富矿脉多,当更甚。又据《宋史》记载: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金矿分布于25个州,产金1万余两,其中登莱两州合计9 500两,相当于全国总产量89%。当时开采组织情况,从宋及以后各代历史记载来看,大致有官置场监(官办)和“由民承买”(民办,实际上是由大包头向政府承买下来,称主者,再分户包采),或置淘金户,设税监收税金等几种方式。不是淘金户虽是矿地人民,不纳金税,私自淘金者,称为偷盗,是犯法的。 元初,《元史·世祖本记》载: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令益都漏籍户四千,淘金登州栖霞县,每户岁输金四钱。”金的最高年产量在3万两左右。

露天矿山竣工报告

露天矿山竣工报告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述 0 第二章施工组织准备 0 (一)施工具体内容 0 (二)施工部署 0 (三)施工准备阶段 0 (四)作业依据 (1) (五)施工进度计划时间 (7) (六)施工管理制度 (7) (七)施工管理 (12) 第三章项目简介 (19) (一)矿山位置与交通 (19) (二)矿区范围 (19) (三)开采技术条件 (20) (四)生产规模及服务年限 (22) 第四章施工过程及进度简介 (23) (一)开采方式 (23) (二)施工内容 (23) (三)施工进度完成时间 (23) 第五章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查 (24) (一)开拓系统 (24) (二)矿山供水、排水系统 (27) (三)压气系统 (27) (四)供配电系统 (27) (五)排土场 (28)

(六)矿区总平面布置 (28) 第六章质量检查总结 (30) 第七章结论 (31) 附图目录: (1)地形地质及矿区范围图(1:1000) (2)总平面布置图(1:2000) (3)基建终了平面图(1:1000) (4)1线剖面图(1:1000) (5)炮孔布置图 (6)采矿工艺及工程布置图

第一章工程概述

第二章施工组织准备 (一)施工具体内容 首先进行测量放线,明确各项作业任务的具体位置,以基建台阶为施工关键控制线路展开施工组织,本次对***南矿段(菱镁矿)露天开采基建工程进行施工,主要施工开拓运输系统,穿孔、爆破、采准工程,施工+320m~+310m台阶、给排水工程等其他配套工程同时施工。(二)施工部署 为完成工程确保能够按计划投产,计划于2015年3月开工,全部工程于2016年2月完工。 (三)施工准备阶段 开工前,我单位进行了以下准备工作: (1)审查矿山地质资料; (2)完成设计图纸会审,进行设计交底;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指导施工的资料;完成施工设施及设备的安装; (4)组织准备:(见下表)

矿山开采计划编制原则

矿山开采计划编制原则大纲 第一节石灰岩知识 第二节露天开采的基本概念及述语 第三节露天矿山开采计划 第四节开采设计要求及预防措施

第一节石灰岩知识 一、石灰岩简介: 石灰岩 (Limestone),简称灰岩,是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属于,是水成岩的一种。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属于生物性沉积形成,其主要形成是海洋生物的尸体的沉降累积,加上来自陆地的动植物腐物残渣与泥沙一起在河床或海床上沉积压实后经地质变化形成。 二、石灰石的组成结构: 石灰岩的成分主要为方解石、伴有白云石、菱镁矿和其他碳酸盐矿物,还混有其他一些矿物,比如菱镁矿,石英,石髓,蛋白石,硅酸铝,硫铁矿,黄铁矿,水针铁矿,海绿石等等。此外,个别类型的石灰岩中还有煤、地沥青等有机质和石膏、硬石膏等硫酸盐,以及磷和钙的化合物,碱金属化合物以及锶、钡、锰、钛、氟等化合物,但含量很低。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易溶蚀,故在石灰岩地区多形成石林和溶洞,称为喀斯特地形 石灰岩的结构较为复杂,有碎屑结构和晶粒结构两种,其中碎屑结构多由颗粒、泥晶基质和亮晶胶结物构成,晶粒结构是由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晶体颗粒。 三、石灰岩的分类: 按其沉积地区,石灰岩右分为海相沉积岩和陆相沉积岩,以海相沉积岩为多。按其形成类型,石灰岩可分为生物沉积、化学沉积和次生三种类型。 按矿石中所含成分不同,石灰岩可分为硅质石灰岩、粘土质石灰岩和白云质石灰岩三种。 按结构构造,石灰石可分为竹叶状灰岩、状灰岩、团块状灰岩等 四、石灰岩的特性:

1.石灰岩分布相当广泛,岩性均一,易于开采加工,是一种用途很广的建筑石料。 2.石灰岩具有良好的加工性、不透气性、隔音性和很好的胶结性能、可深加工应用,是优异的建筑装饰材料。 3.石灰岩产地广泛,色泽纹理颇丰,有灰、灰白、灰黑、黄、浅红、褐红等色,有良好的装饰性。 4.石灰岩的质地细密,加工适应性高,硬度不高,有良好的雕刻性能,易制作小型架上雕刻,较适宜初学雕刻者选用,但由于石灰岩易溶蚀,不适于户外的雕刻。 5. 石灰石用途很广,是冶金、建材、化工、轻工、建筑、农业及其它特殊工业部门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金矿提炼技术简介

金矿提炼技术简介 金在矿石中的含量极低,为了提取黄金,需要将矿石破碎和磨细并采用选矿方法预先富集或从矿石中使金分离出来。黄金选矿中使用较多的是重选和浮选,重选法在砂金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浮选法是岩金矿山广为运用的选矿方法,目前我国 80% 左右的岩金矿山采用此法选金,选矿技术和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破碎与磨矿 据调查,我国选金厂多采用颚式破碎机进行粗碎,采用标准型圆锥碎矿机中碎,而细碎则采用短头型圆锥碎矿机以及对辊碎矿机。中、小型选金厂大多采用两段一闭路碎矿,大型选金厂采用三段一闭路碎矿流程。 为了提高选矿生产能力,挖掘设备潜力,对碎矿流程进行了改造,使磨矿机的利用系数提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多碎少磨,降低入磨矿石粒度。 (二)重选 重选在岩金矿山应用比较广泛,多作为辅助工艺,在磨矿回路中回收粗粒金,为浮选和氰化工艺创造有利条件,改善选矿指标,提高金的总回收率,对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山东省约有 10 多个选金厂采用了重选这一工艺,平均总回收率可提高 2% ~ 3% ,企业经济效益好,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可得数百万元的利润。河南、湖南、内蒙古等省(区)亦取得好的效果,采用的主要设备有溜槽、摇床、跳汰机和短锥

旋流器等。从我国多数黄金矿山来看,浮—重联合流程(浮选尾矿用重选)适于采用,今后应大力推广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流程,提倡能收、早收的选矿原则。 (三)浮选 据调查,我国 80% 左右的岩金矿山采用浮选法选金,产出的精矿多送往有色冶炼厂处理。由于氰化法提金的日益发展和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精矿运输损失,近年来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采取就地处理(当然也由于选冶之间的矛盾和计价等问题,迫使矿山就地自行处理)促使浮选工艺有较大发展,在黄金生产中占有相当的重要地位。通常有优先浮选和混合浮选两种工艺。近年来在工艺流程改造和药剂添加制度方面有新的进展,浮选回收率也明显提高。据全国 40 多个选金厂,浮选工艺指标调查结果表明,硫化矿浮选回收率为 90% ,少数高达 95% ~97%; 氧化矿回收率为 75% 左右 ; 个别的达到 80% ~ 85% 。近年来,浮选工艺流程的革新改造以及科研成果很多,效果明显。阶段磨浮流程,重—浮联合流程等,是目前我国浮选工艺发展的主要趋势。如湘西金矿采用重—浮联合流程,进行阶段磨矿阶段选别,获得较好指标,回收率提高 6% 以上;焦家金矿、五龙金矿、文峪金矿、东闯金矿等也取得一定的效果。又如新城金矿,原流程为原矿直接浮选,由于含泥较高(矿石本身含泥高,再加采矿尾砂胶结充填强度不够,带入部分泥砂)使选矿指标连续下降。经考查试验,采用了泥砂分选工艺流程,回收率由 93.05% 提高到

露天矿山竣工总结报告

安县桑枣镇上清村三铧山水泥用灰岩矿道路基建及剥离 总结报 建设单位:安县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四川省名扬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南京安吉特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任星 第一部分道路基建工程 1、工程概况 招标单位:安县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投标单位:南京安吉特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项目地址:四川省安县桑枣镇上清村三铧山 汶川地震后,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投身到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工作中,并与安县浮山水泥有限公司经友好协商,本着抗震救灾,充分利用中国联合水泥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优势,签订了设立安县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并投资建设4500t/d 熟料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的合作协议书。 为配合水泥项目的建设,安县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决定采用三铧山水泥用灰岩矿作 为该项目的石灰质原料基地。该矿区南北长400m,东西宽300~400m,矿床赋存最高 标高900m,最低标高725m。 石灰岩矿山位于安县县城291。方向,平均距离约20km,属安县桑枣镇上清村、骑牛村和大竹村共辖,道路建设最高点约海拔850 米,破碎车间卸料平台海拔665 米。矿山道路(主运矿道路及设备上山道路)投标总长约。 由于设计矿区除拟修筑的运矿道路外,无其他可达山顶剥离平台,因此,施工前 期需修筑临时上山道路,以供设备及人员和运输物资使用。 1、上山道路根据现场地形状况修筑,道路坡度不大于%,宽度不小于8 米。 2、上山运输道路布局 上山运输道路布置按现场地形布设,尽量与永久运矿道路重合,以缩小工程量, 同时亦可最大限度利用修筑好永久工程。

3、上山运输道路修筑 上山运输道路采用手风钻孔爆破及220推土机结合的修筑方法。必要时,可采用液压钻机进行穿孔爆破,以加快上山运输道路的推进速度。 2、施工情况 矿山主运矿道路基建工程 矿山主运矿道路投标总长约,从破碎机口沿一号山头山脚、刘家沟、二号山头山腰修建至一号山头北侧顶部845m标高。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实际修建路程约2050m, 从破碎机口沿一号山头山脚、二号山头山腰修建至一号山头南侧顶部850m标高。 主要技术方案如下: 1、一般路基施工:对于开挖深度不大的地方,采用横向全断面挖掘法,一次性挖掘出路堑宽度。 2、高挖路基施工:对于需要高挖的路堑,首先要保证半幅路面通车,所以采用半幅分层挖掘法施工。先挖掘左(右)半幅,挖通成型后,再挖掘另一半幅,这样既能保证车辆安全通行,又能快速开挖。 3、复杂路基施工:对于矿山岩石内部结构比较复杂,例如含有溶洞、裂缝、断层等,应采取挖掘和爆破相结合的方式。先挖掘山体表面部分,使土层下的岩石完全暴露出来,再钻孔爆破。 4、主要爆破参数:(1)孔网参数: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选择方形布孔、矩形布孔、三角形布孔。直径为90mm的潜孔钻机,一般采用孔距3m、排距3m的布孔方式。(2)装药方式:一般采用连续装药结构形式,如遇自由面不平整,由明显凹凸或发现石质变化、节理发育和有溶洞,应考虑适当降低炸药单耗,同时可采用孔内分段装药形式。向孔内装药时,可以分段散装,也可以分段药卷装药,达到既防止飞石同时降低大块率的工程目的。(3)装药量:按公式Q=KabH计算。 矿山主运矿道路实际建设图如下: 图1三铧山一号山头主运矿道路示意图矿山主道路共计分为100段,每一段施工方量如下表: 表1主运矿道路工程量

露天矿山竣工报告

第一章工程概述 0 第二章施工组织准备 0 (一)施工具体内容0 (二)施工部署0 (三)施工准备阶段0 (四)作业依据1 (五)施工进度计划时间6 (六)施工管理制度6 (七)................................................... 施工管理 11 第三章项目简介 (18) (一)矿山位置与交通 (18) (二)矿区范围 (18) (三)开采技术条件 (19) (四)生产规模及服务年限 (21) 第四章施工过程及进度简介 (22) (一)开采方式22 (二)施工内容22 (三)施工进度完成时间

22 第五章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查 (23) (一)开拓系统23 (二)矿山供水、排水系统26 (三)压气系统26 (四)供配电系统26 (五)排土场27 (六)矿区总平面布置 (27) 第六章质量检查总结 (29) 第七章结论 (30) 附图目录: 1)地形地质及矿区范围图(1:1000) 2)总平面布置图(1:2000) 3)基建终了平面图(1:1000) 4)1 线剖面图(1:1000) 5)炮孔布置图 6)采矿工艺及工程布置图

第一章工程概述

第二章施工组织准备 (一)施工具体内容 首先进行测量放线,明确各项作业任务的具体位置,以基建台阶为施工关键控制线路展开施工组织,本次对***南矿段(菱镁矿)露天开采基建工程进行施工,主要施工开拓运输系统,穿孔、爆破、采准工程,施工+320m v +310m台阶、给排水工程等其他配套工程同时施工。 (二)施工部署 为完成工程确保能够按计划投产,计划于2015年3月开工,全部工程于2016年2月完工。 (三)施工准备阶段 开工前,我单位进行了以下准备工作: (1)审查矿山地质资料; (2)完成设计图纸会审,进行设计交底;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指导施工的资料;完成施工 设施及设备的安装; (4)组织准备:(见下表) (5)技术准备

金矿石预处理工艺之焙烧氧化工艺

2焙烧氧化工艺 焙烧法是利用高温充气的条件下,使包裹金的硫化矿物分解为多孔的氧化物而使浸染其中的金暴露出来。焙烧法作为难浸金矿的预处理方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该法对矿石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操作、维护简单,技术可靠,但由于传统的焙烧处理放出S02, AS203等有毒气体,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其应用受到限制。但随着两段焙烧、循环沸腾焙烧、富氧焙烧、固化焙烧、闪速焙烧、微波焙烧等焙烧新工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髙了金的回收率,并且投资和生产成本相应降低,从而使焙烧氧化法又成为难浸金矿石预处理优先考虑的方案之一。 2.1焙烧氧化工艺的基本原理 高温条件下,难处理金矿将发生如下主要化学反应: 对于黄铁矿: 3FeS 2+ 8O 2 ====Fe3 3 4 + 6SO 2 ↑ (5) 4FeS 2+ 11O 2 ====2Fe 2 O3 + 8SO 2 ↑ (6) 对于砷黄铁矿,在氧气不足和约450℃时: 3FeAsS==== FeAs 2 + 2FeS + AsS ↑ (7) 12FeAsS + 29O 2====4Fe 3 O 4 + 6As 2 O 3 ↑ + 12SO 2 ↑ (8) 在600℃以上时: 4FeAsS====4FeS + As 4 ↑ (9) As 4+ 3O 2 ==== 2As 2 O 3 ↑ (10) 2.2焙烧氧化工艺技术特点 (1)该工艺处理速度快,适应性强,尤其是对含有机碳的矿石针对性强。 (2)副产品可以回收利用,可以综合回收砷、硫等伴生元素。

(3)在焙烧过程中,能造成硫化矿的“欠烧”或“过烧”,影响金的浸出率。 (4)焙烧过程产生大量的二氧体硫和三氧化二砷等有害气体,收尘系统复杂。 (5)工艺流程长而且复杂,操作参数要求严格,生产调试周期长。 (6)受到硫酸市场的影响和制约,酸价的波动直接影响该工艺的合理性。两段焙烧原则工艺流程见图2。 图2两段焙烧原则工艺流程图 2.3国内外焙烧氧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现状 目前最常见的焙烧氧化工艺主要有针对金精矿的两段沸腾焙烧和针对原矿 的固化沸腾焙烧。 对于含相当数量砷的金精矿一般采用两段焙烧工艺,即在400 ~450弋下控制弱氧化焙烧气氛或中性气氛,含砷矿物被氧化生成挥发性的三氧化二砷,同时

露天镁矿监理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公司资信资料 第二部分矿山建设工程监理报告正文 一、工程项目概述 (1) 1.1工程名称 (1) 1.2工程项目地点 (1) 1.3矿区交通 (1) 1.4项目矿区围及施工围 (1) 1.5工程容 (2) 1.6工程工期 (2) 1.7相关单位 (3) 1.8施工技术条件 (3) 二、监理依据 (6) 三、监理工作围、监理工作容及监理人员配备 (12) 3.1 监理工作围 (12) 3.2监理工作容 (12) 3.3 监理人员配备 (13) 3.4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岗位职责 (14) 3.5 主要监理容 (16) 四、露天开采工程监理容及监理控制 (18) 4.1露天开采境界 (18) 4.2采矿工艺 (18)

4.3运输系统 (20) 4.4矿山供水、排水系统 (20) 4.5 压风系统 (21) 4.6供电系统 (21) 4.7排土场 (21) 五、施工阶段的监理控制 (23) 5.1质量、进度、投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23) 5.2施工进度控制措施 (26) 5.3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6) 5.4投资控制措施 (27) 5.5项目建设安全管理情况 (27) 六、报验情况 (29) 七、综合结论 (30)

第一部分公司资信资料

第二部分监理报告正文

露天开采建设工程监理报告 一、工程项目概述 1.1工程名称 ***南矿段(菱镁矿)露天开采基建工程 1.2工程项目地点 岫岩满族自治县偏岭镇丰源村组 1.3矿区交通 ***矿区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城北西30km处,北距长大铁路海城站66km,南距海城~岫岩公路1.5km,行政区划隶属于岫岩满族自治县偏岭镇丰源村管辖,矿区至偏岭镇有公路相通,并与海城~岫岩公路相连,交通方便。 矿区中心地理坐标: 东经:123°08′28″~123°08′56″ 北纬:40°29′36″~40°30′17″ 1.4项目矿区围及施工围 1.4.1矿区围 根据《采矿许可证》(证号:2100002014126120136489),***矿区围由8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0.2222km2,开采深度:340m至60m 标高。***矿区围坐标见下表:

露天矿山开采工艺与安全技术

露天矿山开采工艺与安全技术 第一节露天开采概况与常用术语 一、开采概况 露天开采是用一定的采掘运输设备在敞露的空间从事矿石开采作业。露天开采的特点是:采出矿石需将矿体周围的岩石及覆盖岩层剥掉,通过露天运输通道把矿石或岩石运至地表。这种开采方法广泛用于开采金属矿、冶金辅助原料、建筑材料、化工原料及煤等矿床。 基于露天开采是在敞露的空间从事矿床开采作业,与地下开采比较,它有如下特点: (1)相对讲,开采空间受限较小,有利于采用大型机械化设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高,可提高矿山开采强度和矿石产量。 (2)劳动生产率高。 (3)开采成本低,使大规模开采低品位矿石成为可能。 (4)矿石损失贫化小,有利于地下矿产资源的回收。 (5)基建时间短,年产吨矿石的基建投资比地下开采低。 (6)劳动条件较好,工作也较安全。 (7)露天开采过程中可产生较大粉尘,自卸汽车运行中可排放废气,爆破后的岩石因含有害成分对与之接触的大气、水和土壤有一定程度的污染。 (8)把大量剥离岩、土排弃到排土场,排土场占地面较大占用山地和农田且局部恶化生态环境。 (9)遇冰雪、暴雨等天气,对露天开采有一定影响。

(9)遇冰雪、暴雨等天气,对露天开采有一定影响。 二、常用基本术语 根据矿床埋藏的地形条件及开采空间的不同,露天矿可分为山坡露天矿和深凹(凹陷)露天矿。露天开采境界封闭圈以上的为山坡露天矿,封闭圈以下的为深凹露天矿。 封闭圈:指露天开采境界与地表相交的封闭的上部界限。 台阶:露天开采时,通常需要把矿岩划分成一定厚度的水平分层,自上而下逐层开采,并保持一定的超前关系,在开采过程中各工作水平在空间上构成了阶梯状,每个阶梯就是一个台阶或称为阶段。台阶是进行独立采剥作业的单元体。 露天开采所形成的采坑、台阶和露天沟道的总和称为露天矿场。 开采时,将工作台阶划分成若干条带逐条带顺次开采,每一条带叫采掘带。 由结束开采工作的台阶平台、坡面和出入沟底组成的露天矿场的四周表面称为非工作帮或最终边坡。位于矿体下盘一侧的边帮叫底帮,位于矿体上盘的一侧的边帮叫顶帮,位于矿体走向两端的边帮叫端帮。 正在进行开采和将要进行开采的台阶所组成的边帮叫工作帮。 通过非工作帮最上一个台阶的坡顶线与最下一个台阶的坡底线所作的假想斜面叫非工作帮坡面或最终帮坡面。最终帮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最终帮(边)坡角。 通过工作帮最上一个台阶的坡底线与最下一个台阶的坡底线所作的假想斜面叫工作帮坡面。工作帮坡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工作帮坡角。

2017露天采石场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前言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关于规范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16〕14号)等文件的精神。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前应进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安全验收评价是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竣工验收前进行的技术准备,是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评价。通过对建设项目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判断系统在安全上的符合性和安全设施的有效性,从而作出评价结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建议,以促使项目实现系统安全。 在接受************************************高岭石矿(以下简称**高岭石矿)验收评价委托后,**************************遵照相关规定组建安全评价组,评价组收集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编制了安全验收评价现场调查表,确定了评价程序和方法,并进入该企业现场,进行了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评价组在调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该矿山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辨识与分析,应用检查表法对各单元进行了符合性评价,并针对性地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得出评价结论,并完成了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编制。 在本项目的安全验收评价工作中,得到了省、市、县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和企业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评价范围与依据 (1) 1.1评价对象和范围 (1) 1.2评价依据 (1) 1.2.1法律法规 (1) 1.2.2标准规范 (3) 1.2.3建设项目合法证明文件 (4) 1.2.4建设项目技术资料 (4) 1.2.5其他评价依据 (5) 第二章建设项目概述 (6) 2.1建设单位概况 (6) 2.1.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6) 2.1.2地理位置及交通 (6) 2.1.3矿区周边环境 (7) 2.2自然环境概况 (7) 2.2.1地形地貌 (7) 2.2.2气候 (8) 2.2.3地震 (8) 2.3地质概况 (9) 2.3.1矿区地质概况 (9) 2.3.2矿床地质特征 (10) 2.3.3水文地质概况 (11) 2.3.4工程地质概况 (12) 2.4建设概况 (13) 2.4.1矿山开采现状 (13) 2.4.2总平面布置 (14) 2.4.3开采范围 (1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