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七练习题

实验七练习题

实验七练习题
实验七练习题

Total Marks: Duration: 50 Min 1.以下中哪个是这些逻辑运算符的优先次序?

1.NOT, AND, OR

2.OR, AND, NOT

3.NOT, OR, AND

4.AND, NOT, OR

2.存储不同职工所做的项目的材料,创建EmployeeProjects表如下:

CREATE TABLE EmployeeProjects

(

cEmployeeCode char(6) not null,

cProjectCode char(4) not null,

dStartDate datetime not null,

dEndDate datetime not null,

constraint pkEcodePrjCode Primary Key (cEmployeeCode, cProjectCode)

)

The cProjectCode属性指示职工所做的项目。一个职工可以做一个以上的项目,但不可重复做同一个项目。

EmployeeProjects表是2NF的。

关于EmployeeProjects表,以下陈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1.dStartDate和dEndDate属性在功能上依赖于主键。

2.dStartDate和dEndDate属性在功能上依赖于cEmployeeCode属性。

3.dStartDate和dEndDate属性在功能上依赖于cProjectCode属性。

4.cProjectCode属性在功能上依赖于cEmployeeCode属性。

3.识别用于验证数据表在数据库中是否存在的存储过程?

1.sp_helpdb

2.sp_helpindex

3.sp_help

4.sp_helptext

4.考察以下陈述:

陈述1:多个规则可约束到单个表格。

陈述2:如果新规则约束到已有规则的列,则新规则将替代老的规则。

关于上面陈述,以下中哪个是正确的?

Total Marks: Duration: 50 Min

1.两个陈述都为真。

2.两个陈述都为假。

3.陈述1为真,陈述2为假。

4.陈述1为假,陈述2为真。

5.什么类型的完整性是通过定义给定表中主键实施的?

1.实体

2.域

3.引用

4.用户定义的

6.职工和他们工作的部门材料存储在Employee表中。许多职工有相同的名字,但不会有同样的职工

代码。此外,许多职工在一个部门工作。

Employee表如下:

CREATE TABLE Employee

(

cEmployeeCode char(6) not null,

cEmployeeName char(20) not null,

vAddress varchar(40) not null,

cDepartmentCode char(4) not null

)

Department表如下:

CREATE TABLE Department

(

cDepartmentCode char(4) not null,

cDepartmentName char(10) not null

)

关于这两个表,以下陈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2分]

1.Employee表中cEmployeeName属性是一个候选键。

2.Employee表中cDepartmentCode属性是一个外键。

3.Department表中cDepartmentCode属性是一个外键。

4.Employee表中cDepartmentCode属性是一个候选键。

7.以下子句中哪个可用来显示按组摘要和按组方式的总报告?

[3分]

Total Marks: Duration: 50 Min

1.group by

https://www.doczj.com/doc/594575221.html,pute

https://www.doczj.com/doc/594575221.html,pute and compute by

4.order by

8.预测以下陈述的输出:

Select Round(1234.567,1)

[1分]

1.1234.5

2.1234.6

3.1234

4.1234.56

9.考察以下陈述:

陈述A:外部连接只有在两个表之间是可能的。

陈述B:外部连接返回不与有关表的行匹配的所有记录。

对于上面陈述,以下中哪个是正确的?

[2分]

1.两个陈述都为真。

2.两个陈述都为假。

3.陈述A为真,陈述B为假。

4.陈述A为假,陈述B为真。

10.为存储项目材料,用以下的CREATE TABLE语句创建了Project表。

CREATE TABLE Project

(

cProjectCode char(6) not null,

cProjectName char(20) not null,

iDuration int

)

你需要保证当插入到Project表时项目代码应有格式 [0-9][0-9][0-9]

为按所需的格式输入项目代码,你将采取以下动作中哪个?

[2分]

1.创建cProjectCode属性上的一个索引。

2.在cProjectCode属性上加入Unique约束。

3.在cProjectCode属性上加入Check约束。

4.创建一个缺省,并把它约束到cProjectCode属性。

Total Marks: Duration: 50 Min 11.为存储顾客的材料,用以下CREATE TABLE语句创建了一个Shopper表。

Create table Shopper

(

cShopperId char(6) not null,

cPassword char(20) not null,

vFirstName varchar(20) not null,

vLastName varchar(20) not null,

vEmailId varchar(20) not null,

vAddress null

)

在输入数据时得不到某些顾客的email-id。

当顾客的email-id不提供时,你应怎样做可输入消息'NOT AVAILABLE' ?

1.使用ALTER TABLE命令,为vEmailId属性加入Check约束。

2.使用ALTER TABLE命令,为vEmailId属性加入Default约束。

3.使用sp_addtype语句,为vEmailId属性加入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

4.使用sp_bindrule语句,把规则约束到vEmailId属性。

12.为存储产品的材料,你需创建Product表。该表应存储产品id、产品名字、价格、和现有的数

量。第一个产品的产品id从1开始,以后的产品应自动加1。产品现有的数量应总是正的值。

为创建Product表,你应使用以下语句中哪个?

1.CREATE TABLE Product

(

iProductId int IDENTITY(1,1),

cProductName char(20) not null,

iProductPrice int not null,

iQuantity int not null constraint chkQty check(iQuantity<0)

)

2.CREATE TABLE Product

(

iProductId int IDENTITY(1,1),

cProductName char(20) not null,

iProductPrice int not null,

iQuantity int not null constraint chkQty check(iQuantity>0)

)

3.CREATE TABLE Product

(

Total Marks: Duration: 50 Min

iProductId int not null constraint defProductId DEFAULT 1, cProductName char(20)not null,

iProductPrice int not null,

iQuantity int not null constraint chkQty check(iQuantity<0) )

4.CREATE TABLE Product

(

iProductId int not null constraint defProductId DEFAULT 1,

cProductName char(20)not null,

iProductPrice int not null,

iQuantity int not null constraint chkQty check(iQuantity>0)

)

13.为存储组织中不同部门的材料,创建以下Department表。

CREATE TABLE Department

(

cDepartmentCode char(30) not null,

vDepartmentName varchar(30) not null,

vDepartmentHead varchar(25) not null,

vLocation varchar(30) null

)

你需修改此表结构使得cDepartmentCode属性实施实体完整性检查。

你应采取以下动作中哪一个?

1.修改表结构,对cDepartmentCode属性加入主键约束。

2.修改表结构,对cDepartmentCode属性把NULL改为NOT NULL。

3.修改表结构,对cDepartmentCode属性加入唯一性约束。

4.修改表结构,对cDepartmentCode属性加入缺省约束。

14.为存储学院中学生的材料,创建Student表如下:

CREATE TABLE Student

(

cStudentCode char(3) not null,

cStudentName char(40) not null,

cStudentAddress char(50) not null,

cStudentState char(30) not null,

cStudentCity char(30) not null,

cStudentPhone char(40) not null,

Total Marks: Duration: 50 Min

cStudentEmail char(40) null

)

每天对Student表要执行许多基于学生代码的查询。

没有两个学生可以有相同的学生代码。在每学期结束时要在Student表中输入新学生的材料。

你改进查询的性能。你应创建什么类型的索引?

1.cStudentCode属性上的群集索引。

2.cStudentCode属性上的非群集索引。

3.cStudentCode属性上的唯一性群集索引。

4.cStudentCode属性上的唯一性非群集索引。

15.识别按以下格式显示当前日期的SQL语句。

dd.mm.yyyy

1Select date= ‘dd.mm.yy’, getdate()

2Select convert(char(12),4,getdate())

3Select convert(char(12),getdate(),4)

4Select convert(char(12),getdate(),104)

16.你给出下面命令,用以下语句创建Orders表中cOrderNo属性的索引:

CREATE INDEX idxOrder

on Orders(cOrderNo)

为验证Orders表上创建的索引,你使用以下命令中哪个?

1sp_helpindex idxOrder

2sp_helpindex Orders

3sp_helpindex cOrderNo

4sp_helpindex Orders.cOrderNo

17.识别这样的查询,它将显示所有其预付金额大于有关商业书的平均预付金额的那些书的书名。

1.Select title

from titles

where advance >

(Select advance

from titles

where type = ‘business’)

2.Select title

from titles

where advance >

Total Marks: Duration: 50 Min

(Select avg(advance)

from titles

where type = ‘business’)

3.Select title

from titles

where advance >=

(Select avg(advance)

from titles

where type = ‘business’)

4.Select title

from titles

where advance > avg (advance)

and type = ‘business’

18.考察以下陈述:

陈述1:DBMS有助于减少数据冗余。

陈述2:对于非授权的用户,DBMS不提供数据安全性。

关于上面陈述,以下中哪个是正确的?

1.两个陈述都为真。

2.两个陈述都为假。

3.陈述1为真,陈述2为假。

4.陈述1为假,陈述2为真。

19.按照关系理论,记录称为什么?

1.关系

2.元组

3.基数

4.度

20.联机花店把花的材料存储在以下的Flower表中:

CREATE TABLE Flower

(

cFlowerCode char(5) not null,

cFlowerName char(30) not null,

cFlowerDescription char(50) not null,

mPrice money not null,

Total Marks: Duration: 50 Min

mShippingCharges money not null,

iWeight int not null

)

对于所有花要加上$1的运送费,直到平均运送费达到$8为止。但最大的运送费不应超过$10。为加上运送费你将使用以下批处理中哪一个?

1.WHILE (SELECT AVG(mShippingCharges) FROM Flower)<8

BEGIN

UPDATE Flower

SET mShippingCharges = mShippingCharges + 1

IF (SELECT MAX(mShippingCharges) +1 FROM Flower)>10

BREAK

ELSE

CONTINUE

END

2.WHILE (SELECT MAX(mShippingCharges) FROM Flower)<8

BEGIN

UPDATE Flower

SET mShippingCharges = mShippingCharges + 1

IF (SELECT AVG(mShippingCharges) +1 FROM Flower)>10

BREAK

ELSE

CONTINUE

END

3.WHILE (SELECT AVG(mShippingCharges) FROM Flower)<8

BEGIN

UPDATE Flower

SET mShippingCharges = 1

IF (SELECT MAX(mShippingCharges) +1 FROM Flower)>10

BREAK

ELSE

CONTINUE

END

4.WHILE (SELECT MAX(mShippingCharges) FROM Flower)<8

BEGIN

UPDATE Flower

SET mShippingCharges = 1

IF (SELECT AVG(mShippingCharges) +1 FROM Flower)>10

BREAK

Total Marks: Duration: 50 Min

ELSE

CONTINUE

END

21.某个高级学校以十进制数形式存储学生的考试分数。他们使用称为float的数据类型,以便他

们存储十进制值。以同样格式用以下语句输入分数到所创建的表:

CREATE TABLE StudentMarks

(

cRegistrationNo char(6) primary key,

cBatchCode char(6) not null,

fTest1 float not null,

fTest2 float not null,

fPractical float not null,

fTotal float

)

显示分数的报告要舍入到最近的整数。

为产生此报告应使用以下查询中哪个?

1.SELECT cRegistrationNo, round (fTotal) FROM StudentMarks

2.SELECT cRegistrationNo, round (fTotal,0) FROM StudentMarks

3.SELECT cRegistrationNo, round (fTotal,-1) FROM StudentMarks

4.SELECT cRegistrationNo, round (fTotal,1) FROM StudentMarks

22.Hugh and Co中所有职工的评估信息保存在称为Appraisal的表中。用以下语句创建此表:

CREATE TABLE Appraisal

(

cEmployeeCode char (6) not null,

dDateOfAppraisal datetime not null,

cReviewer char(15) not null,

cStatus char(3) not null

)

每季度评估职工。dDateOfAppraisal属性包含最近评估的日期。以下查询中哪一个可用来发现他下次评估的日期?

1.SELECT dateadd(qq, 3,dDateofAppraisal)FROM Appraisal

2.SELECT datepart (mm,dDateOfAppraisal) +3 FROM Appraisal

3.SELECT datepart (mm,dDateOfAppraisal ) FROM Appraisal

4.SELECT dateadd (mm,3,dDateOfAppraisal) FROM Appraisal

Total Marks: Duration: 50 Min 23.为验证表索引的成功创建,使用以下哪个存储过程?

1.sp_help

2.sp_helpdb

3.sp_helpindex

4.sp_helptext

24.下面哪一个运算建立了元组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出现在给定关系的第一个关系中,而不在第

二个关系中?

1.积

2.并

3.交

4.差

25.你是NewWays公司的一名数据库顾问,你正在检查一张表的数据冗余性。你已经采取以下步

骤:

1.发现并删除非主属性,这些属性函数依赖于其它非主关键字的属性;

2.在不同表中放置非主属性;

下面哪一个NF要求执行上述的步骤?

1.第二NF

2.第三NF

3.Boyce-Codd NF

4.第一NF

思考题:

一、 product表中的字段: productID productName productType

price表中的字段: productID companyID pre_price(上一次价格) now_price(现在价格) 说明:有可能很多个公司,每个公司有不同的产品价格。

显示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和浮动价格,且产品类别为‘笔记本’的以浮动价格有高到低排列的前十名产品信息。

其中浮动价格 = 上一次价格-现在价格。

Create table product

(

productID char(12) primary key,

productName char(20),

productType char(20)

)

Total Marks: Duration: 50 Min Create table price

(

productID char(12),

companyID char(12),

pre_price datetime,

now_price datetime,

forgien key (productID) references product(productID)

)

Select product .productID,companyID, pre_price-now_price float_time

From product join price on product. productID= price. productID

Where productType=’笔记本’

Order by float_time desc

二、一个score表,包含userID,result(百分制分数),要求显示学生ID,学生分数和学分制result5(5分制)的信息,其中result5不是表中字段,且

90-100(5分)70-89(4分)60-69(3分)其他为2分。

三、 SQLServer数据库中有一张表,表名:销售额,结构如下:

月份 int PK

该月销售额 money

I.要求返回一个列表,结构如下:

月份 int

该月销售额 money

累计销售额 money

累计销售额额 = 记录的第一条开始算起累加至该月的销售额。

例如:有三条记录

200601 100

200602 100

200603 100

返回结果应为:

200601 100 100

200602 100 200

200603 100 300

II.查询当月销售额为第3位的月份

请写出实现脚本。可以不考虑效率问题,你能想出几种解法就写几种。

【初中物理】走进实验室教学设计 教科版

第2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 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 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训练实验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长度的测量是本课时的重点,理解长度测量的基础性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器材: 示教刻度尺、方体木块、学生自备透明三角尺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本节分为四个教学板块:(1)计量的重要性;(2)测量长度的要点;(3)了解误差的概念;(4)综合的测量活动。教师讲述计量的重要性 第1课时 一、从木工尺到米原器 1.引入:测量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物理量的测量首先要规定它的标准量,并以之作为单位,将待测物理量与它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以鲁班制定中国木工尺为例,说明了统一计量标准的重要性:国际单位制是进行科学、科技、贸易交流的保障。测量本质上是比较,是将被测物和标准物做比较。 “如果不许使用尺子,你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测量方法,选其中之一进行实际测量,比如请一高一矮两位同学用步来量教室的宽,必然得出不同的结果。教师就此向学生指出,同一长度的测量得不出统一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得出统一的结果呢?通过这个活动和鲁班的故事,启发学生认识建立长度标准的必要性,同时认识长度单位以及国际单位制。中国古代在计量方面有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适当介绍,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2.长度的单位(SI): 1)基本单位:米(m) 2)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km,dm,cm,mm,um, nm。(通常刻度尺的单位标注是用符号表示) 通过列举事例使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长度能心中有数,有个粗略的概念。

有机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1、蒸馏有何应用?恒沸混合物能否用蒸馏法分离? 2、在蒸馏装置中,把温度计水银球插至液面上或温度计水银球上端在蒸馏头侧管下限的水平线以上或以下,是否正确?为什么? 3、蒸馏前加入沸石有何作用?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能否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当重新进行蒸馏时,用过的沸石能否继续使用? 1、答:蒸馏过程主要应用如下: (1)分离沸点有显著区别(相差30℃以上)的液体混合物。 (2)常量法测定沸点及判断液体的纯度。 (3)除去液体中所夹杂的不挥发性的物质。 (4)回收溶剂或因浓缩溶液的需要而蒸出部分的溶剂。 恒沸混合物不能用蒸馏法分离。 2、答:都不正确。温度计水银球上端应与蒸馏头侧管的下限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保证在蒸馏时水银球完全被蒸气所包围,处于气液共存状态,才能准确测得沸点。 3、答:蒸馏前加入沸石的作用是引入气化中心,防止液体过热暴沸,使沸腾保持平稳。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决不能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因为这样往往会引起剧烈的暴沸泛液,也容易发生着火等事故。应该待液体冷却至其沸点以下,再加入沸石为妥。当重新进行蒸馏时,用过的沸石因排出部分气体,冷却后孔隙吸附了液体,因而可能失效,不能继续使用,应加入新的沸石。 1、测定熔点时,若遇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 (1)熔点管壁太厚。

(2)熔点管不洁净。 (3)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 (4)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 (5)加热太快。 2、为什么要求熔点的数据要有两个以上的重复?要达到此要求,操作上须注意些什么? 3、两个样品,分别测定它们的熔点和将它们按任何比例混合后测定的熔点都是一样的,这说明什么? 1、答:结果分别如下: (1)熔点管壁太厚,将导致所测熔点偏高。 (2)熔点管不洁净,将导致所测熔点偏低,熔程变宽。 (3)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将导致所测熔点偏低,熔程变宽。 (4)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将导致所测熔点偏高,熔程变宽。 (5)加热太快,将导致熔点偏高。 2、答:为了减少误差。要达到此要求,不可将已测样品冷却固化后再作第二次测定。每次应更换新的样品管,重新测定。 3、答:这说明两个样品是同一化合物。 1、重结晶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各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

高中生物专题训练·生物实验 生物 1.(2012石家庄第一次质检)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等变量都应保持相同 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 C.数据测量时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答案] 1 2.(2013年山东潍坊高三模拟考试)下列哪项是以下实验共有的() 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③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④观察和在细胞中的分布 A.使用显微镜观察 B.实验材料不需要保持活性 C.使用盐酸 D.需染色处理 [答案] 2 3.(2013江苏,9,2分)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 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A. 换用高倍镜时, 从侧面观察, 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 因观察材料较少, 性母细胞较小, 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C. 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 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 一个视野中, 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 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

[答案] 3 4.(2013福建,4,6分)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 错误的是() 5.(2013江苏无锡高三期末)(5分)有人在1980年对栖息于岩石地带原来生活在一起的大、小两个种的鬣蜥作了相互移走的实验。四年实验中,其中两年气候干旱,鬣蜥的食物短缺;另两年气候湿润,食物极为丰富。实验者将实验分成六组,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小鬣蜥。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1)如果只在A组与B组间比较,在干旱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B组明显增加。据此分析,大、小两种鬣蜥的种间关系可能是,再将C组与B组比较后,可以排除两种鬣蜥间有关系。 (2)从实验来看,大鬣蜥的竞争能力强于小鬣蜥,判断理由是。 (3)在湿润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与E组差别不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4)B、E两组在实验中都起对照作用。根据实验过程的气候条件分析,两组中小鬣蜥种群密度较大的是组。 [答案] 5.(1)竞争和捕食捕食 (2)将大鬣蜥移走对小鬣蜥的影响较大,将小鬣蜥移走对大鬣蜥的影响较小

实验诊断习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 第一章概论 名词解释: 1实验诊断:是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2血液学检验: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该个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这种诊断称为个体化诊断。 3个体化诊断: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该个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这种诊断称为个体化诊断。 4床边检测(POCT):床边检测是指在病人医疗现场进行的医学检验。 5参考值:是指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 6参考范围: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即为参考范围。 问答题: 1 实验诊断包括哪几方面? 答:包括实验室前、实验室和实验室后3个部分。 1.实验室前包括医生对患者的分析、化验项目的选择和组合、与上级医生的商讨、医嘱的制定、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运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传输。 2.临床实验室以诊、防、治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学、生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检验学的分析。并提出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包括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的检查提供咨询性服务。

3.实验室后包括系统性的审核、规范格式和解释、授权发布、结果的报告与传递和检验样品的储存。通过上述过程得到的实验室数据和信息与临床资料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实验诊断是诊断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2试述实验诊断学的内容 答:实验诊断学的内容包括如下: 1.血液学检验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以及非造血细胞疾病所致的血液学变化的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等的检验;止血功能、血栓栓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检验;溶血的检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等。 2.体液与排泄物检验对尿、粪和各种体液以及胃液、脑脊液、胆汁等排泄物、分泌液的常规检验。 3.生化学检验对组成机体的生理成分、代谢功能、重要脏器的生化功能、毒物分析及药物浓度监测等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包括糖、脂肪、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物和衍生物的检验;血液和体液中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检验;血气和酸碱平衡的检验;临床酶学检验;激素和内分泌功能的检验;药物和毒物浓度检测等。 4.免疫学检验免疫功能检查、临床血清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等的临床免疫学检测检验。 5.病原学检验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体检查、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检查、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原体检查,细菌耐药性检查等。 有关临床遗传学检查、临床脱落细胞学检查等未包括在本篇范围内。 3 血液学检验有哪些方面? 答: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等的检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 走进实验室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1章走进实验室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1.65m B.1.75m C.1.85m D.1.95m 2.一次课堂计算比赛中,四位同学的计算过程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7.2 mm=7.2 mm×10-3=7.2×10-3 m B.15 m=15×106=1.5×107μm C.2.5 km=2.5 km×104 cm=2.5×104 cm D.3.0×106 cm=3.0×106×10- 2m=3.0×104 m 3.在学习“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利用“通常的情况下,人的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的常识,由图中的脚印可得到“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170m B.175m C.1.70m D.1.75m 4.(2019·黄冈市南湖学校初二期末)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mm A.物理书的长度是252B.茶杯的高度是10 C.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对1min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min时间只能读50个字 B.健康人的脉搏,1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 C.人们呼吸气五次所用的时间通常为1min D.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min时间正常能行驶1000m 6.小明和小高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小明测量的结果是122.9cm,小高测量的结果是1.228m,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B.小高的读数比小明的读数准确 C.两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测量是错误的D.小明的刻度尺分度值是厘米,而小高的刻度尺分度值是毫米 7.(2019·山东菏泽?初二期中)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细铜丝的直径,以下说法 中正确的是()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cm 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 8.(2019·河北永年?初二月考)如图在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操作正确的是()A.B.C.D. 9.(2018·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城东分校初二月考)用直尺和三角板测圆柱体直径,图中方法正确的是()

(完整版)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 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 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 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HCl的浓度不定, 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 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三 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标定 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 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 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 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0.1mg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0.2mg的误差。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0.2000g,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3.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4.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问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而形成Na2CO3,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l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实验四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2017初中生物实验练习题

四、实验操作练习题目录 A类(每题16分)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实验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 实验四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并绘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B类(每题6分) 实验一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二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三制作叶片下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四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 实验五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六制作酵母菌临时装片 实验七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实验八观察花的结构 实验九探究种子中是否含有无机盐

实验十探究种子中是否含有淀粉 实验十一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充足的空气 实验十二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实验十三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实验十四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十五显微镜的对光 实验十六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A类实验操作练习题 A1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实验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单面刀片、镊子、解剖针、清水、稀碘液、小块木板、洋葱鳞片叶、污物杯、擦镜纸(备用)。 [附]显微镜状态:目镜未安装好,物镜已经安装好,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换器上两个物镜位于通光孔两侧,呈外八字形,镜筒降到最低处。 实验要求: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过程与记录:

(1)清点器材 (2)准备(2分) (3)取材(2分) (4)盖盖玻片(1分)(5)染色(2分) (6)取镜安放(2分)(7)对光(2分) (8)安放玻片标本(1分)(9)调焦(2分) (10)观察(2分) (11)整理实验器材 评分细则:

实验诊断学习题题库

实验诊断学模拟试卷一 1、A1、A2型题 答题说明:每题均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 1.血沉加快见于 A.镰形细胞性贫血 B.心绞痛 C.高原居民 D.妇女妊娠期 E.多发性骨髓瘤 2.岁女性,头昏乏力2月,发热3天入院,体查:贫血貌,颈部可扪及黄豆大小淋巴结,胸骨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血象示Hb50g/L WBC50×109/L,异常细胞0.37 Pt 74×109/L,骨髓示增生极度活跃,可见Auer小体,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 败血症 D 缺铁性贫血 E 血小板减少症 3.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多为 A.降低 B.增多 C.正常 D.早期不正常 E.以上答案都不对 4.临床上患者脱水时计算补液量通常依据 A.RBC B.HGB C.ESR D.HCT E.WBC 5.正常人尿中偶见 A.透明管型 B.脂肪管型 C.颗粒管型

D.细胞管型 E.蜡样管型 6.白血病裂孔现象可见于哪种血液病骨髓象: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7.下列哪种疾病禁忌腰椎穿刺 A.结核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膜炎 C.脑寄生虫病 D.化脓性脑膜炎 E.颅内压增高 8.消化道恶性肿瘤筛选指标是 A.便外观为泊油样便 B.便脱落细胞查到癌细胞 C.便OB持续强阳性 D.便胆红素检查胆红素持续减低 E.便中查到大量红细胞 9.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形态学表现为 A.正色素性贫血 B.低色素性贫血 C.高色素性贫血 D.嗜多性贫血 E.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0.霍乱病人的粪便特点是 A.血便 B.稀汁样便 C.米汤样便 D.冻状便 E.柏油样便 11.尿中管型的形成是: A.变性蛋白质脱落 B.蛋白质在肾小管聚集 C.蛋白质在泌尿总浓液 D.肾小管中的内吞物质 E.肾曲小管炎性分化物

(完整版)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单元测试(教科版八年级上)

图1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单元测验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dm 的是( ) A .兵乓球的直径; B .拳头的宽度; C .2分硬币的厚度 D .保温瓶的高度. 2.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 ,12.36cm ,12.38cm ,12.34cm ,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 A .12.38cm . B .12.365cm . C .12.36cm . D .12.37cm . 3.下列各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7.2m=7.2×100=720cm . B .7.2m=7.2m ×100=720cm . C .7.2m=7.2×100cm=720cm . D .7.2m=7.2m ×100cm=720cm 4.测量你身高时,应选用 ( ) A .最小刻度是mm 的米尺. B .最小刻度是cm 的3m 软尺. C .最小刻度为mm 的2m 直尺. D .最小刻度为mm 米的2m 卷尺. 5.图1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 ) A .2.40cm . B .2.4cm . C .13.40cm . D .2.40m . 6.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 ( ) A .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B .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C .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 D .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7.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 A .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B .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C .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 .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8.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 .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地厚度; 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 .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 D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9.一位同学用刻度均匀的米尺测量一张小桌面的边长为0.98m ,在将这把米尺跟标准米尺校对,发现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02m ,则这张小桌面的实际边长约为:( ) A .大于0.98m ; B .小于0.98m ; C .等于0.98m D .无法判断. 10.关于刻度尺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刻度尺时,尺要沿着所测物体 B .记录结果时,要在数后加单位 C .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必须将尺的最左端与被测物体左边对齐 D .尺的放置和读数时视线均不能歪斜 11.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B .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 C .学生用钢尺的最大测量长度为15cm ,因此,无法用它来测量长度约为50厘米的课桌的宽度 D .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 12.李焕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 ) A .18.77cm B .18.76cm C .18.74cm D .18.89cm 13.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发生的现象,在实验室内不可能重现 B .进入实验室后,首先要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C .科学家有广博的知识,不需要进行科学探究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D .实验完毕后,不需要整理仪器,这是实验员的事 14.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 ) A .猜想与假设 B .交流合作 C .提出问题 D .分析论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不用写出演算过程。 15.物理学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声学、光学等许多分支学科,研究不同的学科需要不同实验器材,依据你在实验室中的收获,写出测长度的仪器 ,温度的测量仪器 ,质量的测量仪器 ,时间的测量仪器 。 16.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68 (填上适当的单位). 17.填下列数值的单位,使其符合实际情况:圆珠笔长度约 1.35 ;学生鞋子的长度约24 ;床的宽度约14.5 。 18.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8μm =_________mm ; 60km=____________dm 。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Fe(OH)3胶体的制备、破坏、分离 1.常压过滤时滤纸为什么要撕去一角?答:使滤纸紧贴玻璃漏斗,有利于排出滤纸与玻璃漏斗之间气泡,形成液柱。 2.抽滤时剪好的滤纸润湿后略大于布氏漏斗的内径、或剪的不圆周边凸出部分贴在布氏漏斗内壁上,对抽滤有何影响?为什么?答:会造成漏虑。滤纸大于布氏漏斗内径会造成滤纸折叠,不能紧贴布氏漏斗。 3.抽滤时,转移溶液之前为什么要先稍微抽气,而不能在转移溶液以后才开始 抽气?答:使滤纸紧贴布氏漏斗,以免造成漏虑。 4. 沉淀物未能铺满布氏漏斗底部、滤饼出现裂缝、沉淀层疏松不实,对抽干效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如何使沉淀抽得更干爽?答:固液分离效果不好;漏气使压差变小;用药勺铺平、压实沉淀物再抽滤。 由胆矾精制五水硫酸铜 1.结晶与重结晶分离提纯物质的根据是什么?如果被提纯物质是NaCl 而不是CuSO4·5H2O,实验操作上有何区别? 答:根据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要用化学方法除杂提纯。 2.结晶与重结晶有何联系和区别?实验操作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均是利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提纯物质;结晶浓缩度较高(过饱和溶液),重结晶浓缩度较低(饱和溶液),且可以进行多次重结晶。结晶一般浓缩到过饱和溶液,有晶膜或晶体析出,冷却结晶;重结晶是在近沸状态下形成饱和溶液,冷却结晶,不允许浓缩。

3.水浴浓缩速度较慢,开始时可以搅拌加速蒸发,但临近结晶时能否这样做? 答:搅拌为了加快水分蒸发;对于利用晶膜形成控制浓缩程度,在邻近结晶时不能搅拌。否则无法形成晶膜。 4.如果室温较低,你准备采用什么措施使热过滤能顺利进行?答:预热漏斗、 分批过滤、保温未过滤溶液。 5.浓缩和重结晶过程为何要加入少量H2SO4?答:防止防止Fe3+水解。 粗盐提纯 1.为什么说重结晶法不能提纯得到符合药用要求的氯化钠?为什么蒸发浓缩时 氯化钠溶液不能蒸干? 答: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药用氯化钠不仅要达到纯度要求,还要符合药用要求。不能浓缩至干NaCl 溶液,是为了除去KCl。 2.用化学法除去SO42-、Mg2+ 、Ca2+的先后顺序是否可以倒置过来?为什么? 答:不能,除杂要求为除去杂质引入的离子必须在后续的除杂过程中除去,先除去Mg2+ 、Ca2+后除SO42-,无法除去Ba2+。 3.用什么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依据是什么? 答:不溶性杂质用过滤方法;可溶性杂质用化学方法除杂。依据:溶度积。 醋酸解离度和电离常数测定 1.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溶解度α是否相同?为什么?用测定数据说明弱电解质解离度随浓度变化的关系。 答:不同,因K a,θ AH 。c↑,α↓。 c 2.测定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pH 值时,为什么按由稀到浓的顺序?答:平衡块,减小由于润洗不到位而带来的误差。

生物化学实验习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生物化学实验习题及参 考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生物化学实验习题及解答 一、名词解释 1、pI; 2、层析; 3、透析; 4、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 5、蛋白质变性; 6、复性; 7、Tm 值; 8、同工酶; 9、Km值; 10、DNA变性;11、退火;12、增色效应 二、基础理论单项选择题 1、用下列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哪一种方法需要完整的肽键( ) A、双缩脲反应 B、凯氏定氮 C、紫外吸收 D、羧肽酶法 2、下列哪组反应是错误的() A、葡萄糖——Molish反应 B、胆固醇——Libermann-Burchard反应 C、色氨酸——坂口(Sakaguchi)反应 D、氨基酸——茚三酮反应 3、Sanger试剂是() A、苯异硫氰酸 B、2,4-二硝基氟苯 C、丹磺酰氯 D、-巯基乙醇 4、肽键在下列哪个波长具有最大光吸收() A、215nm B、260nm C、280nm D、340nm 5、下列蛋白质组分中,哪一种在280nm具有最大的光吸收() A、色氨酸的吲哚基 B、酪氨酸的酚环 C、苯丙氨酸的苯环 D、半胱氨酸的硫原子 6、SDS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是根据各种蛋白质() A、在一定pH值条件下所带的净电荷的不同 B、分子大小不同 C、分子极性不同 D、溶解度不同 7、蛋白质用硫酸铵沉淀后,可选用透析法除去硫酸铵。硫酸铵是否从透析袋中除净,你选用下列哪一种试剂检查() A、茚三酮试剂 B、奈氏试剂 C、双缩脲试剂 D、Folin-酚试剂 8、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一级结构改变 B、亚基解聚 C、空间构象破坏 D、辅基脱落 9、用生牛奶或生蛋清解救重金属盐中毒是依据蛋白质具有() A、胶体性 B、粘性 C、变性作用 D、沉淀作用 10、有关变性的错误描述为()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必考题

实验诊断学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答:1.相对性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线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抗进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绝对性增多按发病元婴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后者称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血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所致.包括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和红细胞生成素非偿性增加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红细胞增多症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 2.简述红细胞染色反应的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答: ①,低色素性:红细胞染色过浅,中央苍白区扩大,提示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②.高色素性:红细胞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其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 ③.嗜多色性:红细胞呈淡灰蓝或紫灰色,是一种刚脱核的红细胞,体积较正常红细胞稍大,正常人外周血中占.其增多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活跃,红细胞系增生旺盛.见于慢性贫血. 3.简述红细胞中常见的异常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答: ①.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含有细小嗜碱性点状物质,是核糖体聚集而成. ②.染色质小体:是核的残余物,此小体多见于溶血性贫血. ③卡-波环:成熟红细胞出现一条很细的淡紫色线状体呈环形或”8”字形,曾认为是核 膜的残余物. ④有核红细胞:正常成人有核红细胞均存在于骨髓之中,外周血涂片中除在新生儿科见到有核红细胞外,成人如出现有何红细胞,均属病理现象. ★4.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答:1.急性感染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红细胞破坏.3.急性大出血.4.急性中毒.5.白血病骨髓增值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5.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1.感染2.血液系统疾病.3.物理,化学因素损伤.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5.自身免疫性疾病. 6.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1.过敏性疾病2.寄生虫病3.皮肤病4血液病5某些恶性肿瘤6 某些传染病 7.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1,过敏性疾病2.血液病3.恶性肿瘤4.其他如糖尿病, 8.病理性淋巴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 ★9.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血小板分布异常. 10MPV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代表单个血小板的平均容积.增加多见于血小板破坏增加而骨髓代偿功能良好者,造血功能抑制解除后,MPV增加时造血功能恢复的主要表现.减低多见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有半数白血病患者MPV减低,MPV随血小板数而持续下降,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标志之一.

初二物理上----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复习) 一、知识点 1、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2、科学探究的工具: 长度:刻度尺、千分尺、游标卡尺。质量:托盘天平和砝码。 时间:秒表。温度:温度计。 电:电流表和电压表力:弹簧测力计。 体积:量筒和量杯。 3、科学探究的环节: 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 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 =103m。 1m = 101dm = 102cm =103mm =106um =109nm 5、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认" 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放" 尺要平行所测长度,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读"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记" 测量值是由准确数字、估计数字和单位组成,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分度值,最末一位是估计值。 6、误差与错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环境的影响、测量工具不准、人为估读不同等都会造成误差。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的小数位数和测量值的位数必须相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7、控制变量法:当某个物理量的变化和多个因素有关时,研究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在应用中,要研究某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那么这个因素就不同,其它因素相同。

化工实验思考题答案

化工基础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实验为什么要使高位水槽的水保持溢流? 答:保持溢流可使流体稳定流动,便于读数,同时伯努利方程只在流体稳定流动时才适用。 2、操作本实验装置应主意什么? 答:1)开启电源之前,向泵中灌水 2)高位水槽水箱的水要保持溢流 3)赶尽玻璃管中气泡 4)读数时多取几组值,取平均值 实验二流体流动形态的观察与测定 1、在实验中测定的雷诺数与流动形态的关系如何?如果出现理论与实际的偏差,请分析理由 答:1)层流时,理论与实际符合 2)过渡流测量值与理论值稍有偏差 偏差分析:(1)孔板流量计的影响 (2)未能连续保持溢流 (3)示踪管未在管中心 (4)示踪剂流速与水的流速不一致 2、本实验中的主意事项有那些? 答:(1)保持溢流 (2)玻璃管不宜过长 (3)示踪管在中心

实验三节流式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1、你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答:流速较大或较小时,流量系数C并不稳定,所以性能并不很好 2、实验中为什么适用倒置U型管? 答:倒置的U形管作压差计,采用空气作指示液,无需重新装入指示液,使用方便 实验四连续流动反应器实验流程图 1、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方法有哪几种?本实验采用的是哪种方法? 答:脉冲法、阶跃法、周期示踪法和随机输入示踪法。本实验采用脉冲示踪法。 2、模型参数与实验中反应釜的个数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模型参数N的数值可检验理想流动反应器和度量非理想流动反应器的返混程度。当实验测得模型参数N值与实际反应器的釜数相近时,则该反应器达到了理想的全混流模型。若实际反应器的流动状况偏离了理想流动模型,则可用多级全混流模型来模拟其返混情况,用其模型参数N值来定量表征返混程度。 3、实验中可测得反应器出口示踪剂浓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图,此曲线下的面积有何意义? 答:一定时间内示踪剂的总浓度。 4、在多釜串联实验中,为什么要在流体流量和转速稳定一段时间后才能开始实验? 答:为使三个反应釜均能达到平衡。 实验五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 1、实验误差主要来源那几个方面? 答:1)读数不稳定

高中生物实验专项练习题

实验练习 一、选择题 1、将鉴定下列化合物的 试剂及其颜色反应用直 线连接起来。 2.使用丹III染色,能 显示细胞中脂肪的存在, 这是因为该染色剂 A、易于进入细胞 B、 亲水而疏脂C、颜色特 别鲜艳D、亲脂而疏水 3.使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必须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 A、分别加入样液中 B、混匀后再加入样液 C、加热后再加入样液 D、同时加入样液中4.将马铃薯块茎与浸软的花生种子分别徒手切片,在载波片中央滴少许染液,再把这两种材料的切片分别浸在碘液里制成临时装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切片上被碘染色的淀粉粒。结果应该是 A、马铃薯切片中有更多的蓝黑色颗粒 B、花生切片中显示更多的蓝黑色颗粒 C、两种材料的切片中均术见蓝黑色颗粒 D、难以分辨出两种切片碘染色后的差别 5.现有下列生物材料:①苹果②黄豆种子③梨④花生种子⑤蛋清⑥马铃薯块茎。 最适于用来鉴定还原性糖的有 A、①③⑥ B、①②③ C、①③ D、③④ 6.青苹果汁遇到碘酒溶液变成蓝色,熟苹果汁则能还原银氨溶液(即发生银镜反应),这说明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其他糖类 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D、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7.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消水中搓洗,鉴定粘留在纱布上的粘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分别用的试剂是: A、碘液、丹III溶液 B、双缩脲试剂,碘液 C、亚甲基兰溶液、丹III溶液 D、碘液、斐林试剂 8.在低倍镜下,发现视野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后,污点位置不变;转换高倍镜后污点消失,由此可以判断污点的位置在: A、目镜 B、高倍物镜 C、低倍物镜 D、装片 9.下列材料中不能用于观察叶绿体的是: A、气孔保卫细胞 B、幼嫩黄瓜果肉细胞 C、幼嫩茎皮层细胞 D、根毛细胞10.当已在低倍镜下看到某一目标后,想换高倍镜对其进一部观察,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A、先在低倍镜下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然后边观察边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B、不用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即转换高倍镜,然后边观察边用细准焦螺旋轻轻调整焦距 C、先将目标在低倍镜下移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然后边观察边用细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D、先转换高倍镜,然后边搜寻目标边用粗细推焦螺旋调整焦距,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11.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叶片的下列标本,看到叶绿体数量最多的是 A、栅栏组织叶肉细胞 B、叶表皮细胞 C、海绵组织叶肉细胞 D、叶脉细胞 12、①—⑦是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物镜⑤反光镜⑥转换器⑦遮光器。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时,则:(1)若物象不清楚,应调节(2)若光线不足应调节

实验诊断学考试复习重点(20200530115923)

. 第一部分血液的一般检验 名词解释 1.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 5 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 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化学药物治疗后。 2.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 高(超过5%)时。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 4.网积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残存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 表明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 5.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沉降的速率,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红细胞数量和形状等 6.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由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而获得。对贫血的 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7.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较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深蓝紫色或蓝黑色的颗粒称为中毒 颗粒,多见于较严重的化脓性感和大面积烧伤等情况。 8.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 9.小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中央淡染区扩大,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见于低色素性贫血,如 缺铁性贫血。 10.血细胞比容:又称血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问答题 1.网织红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1)判断骨髓增生能力,判断贫血类型:①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血 功能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尤其急性溶血)、急性失血;造血恢复期可见Ret 短暂和迅速增高,是骨髓功能恢复较敏感的指标;②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 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危 象。( 2)评价疗效,判断病情变化:Ret 是贫血患者随访检查的项目之一。(3)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 血恢复。

2008年初二物理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单元测试题(教科版)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单元测试 1、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分米的是: A、兵乓球的直径; B、拳头的宽度; C、火柴盒的长度; D、保温瓶的高度。 2、教室里照明用的40瓦日光灯管的长度大约是: A、10厘米; B、1.2米; C、1.2分米; D、0.12千米。 3、测量长度时,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度取决于: A、测量工具的种类; B、测量工具的最大测量范围; C、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 D、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4、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1.8米=1.8×1000=1800毫米; B、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5、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B、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C、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D、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6、用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读数正确的是: A、2.4厘米; B、2.41厘米; C、2.411厘米; D、24厘米。 7、某同学对同一物体进行了五次测量,其结果分别是1.41cm、1.42cm、1.34cm、1.41cm、 1.43cm,则该物体的长度是: A、1.4cm; B、1.4175cm; C、1.42cm; D、1.418cm。 8、以下不属于科学探究的环节的是: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科学幻想; D、制定计划、设计试验。 9、使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将尺拉长进行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会: A、偏小; B、不变; C、偏大; D、无法确定。 10、若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2.570分米,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1分米; B、1厘米; C、1毫米; D、1微米。 11、在测量跳远成绩时,下列测量工具中比较合适的是: A、最小刻度是1厘米的15米皮卷尺; B、最小刻度是1毫米的米尺; C、最刻度是1厘米的1.5米钢卷尺; D、最小刻度是0.1毫米的游标卡尺。 12、下列测量工具及其作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温度计——温度、电流表-—电压; B、刻度尺——长度、天平——质量; C、秒表——时间、电压表——电流; D、测力计——力、量筒——面积。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用三线摆测物体的转动惯量 1. 是否可以测摆动一次的时间作周期值?为什么? 答:不可以。因为一次测量随机误差较大,多次测量可减少随机误差。 2. 将一半径小于下圆盘半径的圆盘,放在下圆盘上,并使中心一致,讨论此时三线摆的周期和空载时的周期相比是增大、减小还是不一定?说明理由。 答:当两个圆盘的质量为均匀分布时,与空载时比较,摆动周期将会减小。因为此时若把两盘看成为一个半径等于原下盘的圆盘时,其转动惯量I0小于质量与此相等的同直径的圆盘,根据公式(3-1-5),摆动周期T0将会减小。 3. 三线摆在摆动中受空气阻尼,振幅越来越小,它的周期是否会变化?对测量结果影响大吗?为什么? 答:周期减小,对测量结果影响不大,因为本实验测量的时间比较短。 [实验二] 金属丝弹性模量的测量 1. 光杠杆有什么优点,怎样提高光杠杆测量的灵敏度? 答:优点是:可以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提高放大倍数即适当地增大标尺距离D或适当地减小光杠杆前后脚的垂直距离b,可以提高灵敏度,因为光杠杆的放大倍数为2D/b。 2. 何谓视差,怎样判断与消除视差? 答:眼睛对着目镜上、下移动,若望远镜十字叉丝的水平线与标尺的刻度有相对位移,这种现象叫视差,细调调焦手轮可消除视差。 3. 为什么要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答:逐差法是实验数据处理的一种基本方法,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实验所得的数据,减少随机误差,具有对数据取平均的效果。因为对有些实验数据,若简单的取各次测量的平均值,中间各测量值将全部消掉,只剩始末两个读数,实际等于单次测量。为了保持多次测量的优越性,一般对这种自变量等间隔变化的情况,常把数据分成两组,两组逐次求差再算这个差的平均值。 [实验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