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病证结合方证对应与辨证论治

试论病证结合方证对应与辨证论治

试论病证结合方证对应与辨证论治
试论病证结合方证对应与辨证论治

试论病证结合方证对应与辨证论治1

耿晓娟1,张军平2

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天津(300193)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E-mail:geng_xiaojuan@https://www.doczj.com/doc/594063584.html,

摘要:辩证论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特征之一,病证结合、方证对应是传统医学诊疗疾病的重要方法。病证结合是准确认证的关键,病证统一则是辨证精确的肯綮,而方证对应是临床施治的前提,也是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建立的核心内容,但临床应用中也存在着证候概念的泛化与病证结合应用具体化的矛盾和证候与疾病诊断的不同步性等问题。

关键词:病证结合;方证对应;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41

1.引言

病证结合、方证对应是传统医学诊疗疾病的重要方法。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一经一纬,在不同层面共同构成了医生对于疾病的认识,从而指导临床用药。在现代医学理念的影响及现代中医们对于“证”概念、内涵、外沿的重新审视下,病证结合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2.病证结合是准确认证的关键

辨证论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在传统医学的发展史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但是辨病论治并没有随着辨证论治理论发展的日趋完善而消亡,而是以病证结合的形式服务于临床。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辨证论治是在辨病论治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是因为辨病是辨证方法选择的基础,以下从两个方面论述。

2.1 辨证论治源于辨病理论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在传统医学发展过程中并非同时产生,而是先有辨病论治,后有辨证论治。与所有医学的起源一致,发现问题而后才能解决问题,传统医学的早期也是通过辨病的方式来诊断疾病及确定治疗的。但是中国人擅长于思辨性的整体思维特点和中医学的人文思想的巨大影响又促成了“辨证论治”理论的产生。

从传统医学发展的轨迹来看,辨证论治的产生决非偶然,而是在人们对于疾病认识增多和医疗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辨病理论对于病程认识的细化是辨证论治方法产生的内在要求。如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都是在观察了大量病例后,发现了一类疾病的共同分期、转变规律及不同时期的主要症状、体征等,并发现不同时期给予不同药物对于患者的转归及预后有不同的影响,最终在辨病论治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应的证候与对应有效的方剂——即辨证论治、方证对应。

辨病理论对于疾病种类认识的细化也是辨证论治产生的动力之一。目前所知,最早的甲骨文中仅记载了40多个病名,《五十二病方》中记录了53种疾病及其治疗方药,奠定了辨证理论基础的《伤寒论》成书时期大约已记载500余病名,而到辨证论治确立核心地位的明清时期,诸如《普济方》、《本草纲目》等书中记录的病名已超过3000余种[1]。正是人类对于疾病种类认识的细化,使医生发现,不同的疾病可能会有共同的特征,具有共同特征的

1本课题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3CB517102)资助。

不同疾病可以选用一种方法、一种方药来治疗,即所谓方证对应模式,而不再是单病单方的模式。

2.2 辨病是选择辨证方法的基础

历代医家并没有因为辨证论治理论的成熟和核心地位的确立而忽略了辨病。如宋?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科凡例》中言“因病以辨证,随证以施治”。因为传统医学中的辨证方法有很多,如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不同的辨证方法产生、发展的年代不同,反映疾病的内容和层次亦不同。医者只有针对疾病才能选择适当的辨证方法,如外感病多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等,而内伤病则以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等为主。

近现代以来,西方医学的传入促使传统医学发展加快了步伐,大多前贤在衷中参西的前提下,把西方医学对疾病认识的最新成果纳入到传统的诊疗过程中来,即吸纳了西方医学的长处与优点。西方医学的辨病理论以分析还原论为基础,其对疾病的生理病理都有相对系统的认识,因而其对疾病的分类、命名也相对更科学。在中西医结合思想的推动下,以现代医学的诊断为前提的辨证论治也逐渐推广开来,并为人们所接受。目前的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也主要是以这种模式展开的。而这种病证结合更需要在传统医学的辨病理论的前提下选择或者创造出最能反映某种疾病规律的辨证方法,才能发挥二者各自的长处,弥补彼此的不足,最终获得最优的临床疗效。

3.病证统一是精确辨证的肯綮

基于现代医学辨病理论基础上的病证结合是对传统意义上的病证结合的一种进步,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因为此时的病证结合不仅是对疾病不同层面认识的结合,更表现为不同的思维方式的一种结合。

现代医学是建立在分析还原论基础上的,它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理等等无限分解下去,从组织器官水平,到细胞水平,再到分子水平。然而越是细化,越是将人与疾病割裂开来。而传统医学的辨证思想是基于整体思维观念的一种理论,是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来观察疾病、分析疾病的,如何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有机的统一在一起是病证能否结合的根本,同时也是精确辨证的关键。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多种疾病同时发生于某一个体,且以常态出现的现象越来越多,此时选择何种辨证方法来解决临床问题?虽然患者表现为多种疾病同时发生,但是其辨证结果却应当是一个,因为辨证是反应机体整体状况的。如脑血管病患者可能同时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那么只有选择最能反映这几种疾病共同特征的辨证方法,才能做到精确辨证。因此说病证统一是精确辨证的肯綮。

4.方证对应是临床施治的前提,是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建立的核心

内容

方证对应是自辨证论治理论形成伊始就在指导临床用药。如《伤寒论》中“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是对太阳中风证的方、证论述,同时因为太阳中风证的主要治疗方剂为桂枝汤而被称为桂枝汤证。这种前证后方的形式是《伤寒论》中最常见的论述形式,而有是证用是方,更是千百年来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

病证结合,方证对应是诊断疾病并指导临床治疗的方法,而检验诊疗的正确与否,疗效

肯定是第一位的,也是最终的。现代医学已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疗效评价体系,尤其是在新的医学模式影响下,疗效评价中也包括了人的生活质量等方面。但是在疗效判定上,尤其是基于现代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时,证候疗效与疾病疗效并非完全一致,而是经常出现病情好转而证候不变化,或者证候发生变化,但是病情不变。这是因为辨证与辨病是从不同角度来认识疾病的,证候更多的反映患者整体状态与疾病不同时期的状态,甚至于与患者的体质、环境等因素相关,因而不单纯随着某一疾病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对于证候的疗效的评价不局限于对疾病自身的评价,更包括了对人这个疾病载体的整体评价。再者方证对应阐明了治疗的对象不只是疾病,更是疾病证候的表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的诊疗模式决定了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不同于一般的辨病论治的疗效评价。只有建立以病证结合、方证对应为核心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客观评价中医药的干预疗效,也才能彰显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5.证候概念的泛化与病证结合临床应用的具体化

传统医学发展缓慢及古代医家地域的分散使人们对于证、证候、辨证等概念之间的界限模糊。首先,证概念是从病中分离出来的,存在病证不分,或病证等同,或病证互相混同,多种概念内容的交叉使证概念的内涵难以确定;其次,传统医学文献中对于症状、证候等都是以描述性语言,而非规范性语言记载的,这使医家对于证候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三,在传统医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医家所处历史年代背景、地理环境、及临证经验各异,对证候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差异,从某种程度上也丰富了证候的内涵。总之证的涵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延伸、扩展、泛化,造成了目前的中医证候诊断分型的不规范、不统一,以及使用混乱的局面。但是病证结合在临床应用时却要求辨证的具体化,因此证候及其诊断的规范化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解决其他相关问题的基础。抽离出各种辨证方法中的关键内容,即证候要素[2]、证素[3]等,是目前对于辨证规范的重要尝试手段之一,同时也可能是辨证研究规范化的新的发展方向。

6.证候与疾病诊断的不同步性

现代医学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大大提升了诊断的能力,而不再单纯依赖患者的症状、体征的变化,各种理化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还在隐性期的疾病,如乙肝病毒的携带等,疾病存在,却无中医证候可辨。但同时人们也发现,一些理化指标的变化与证候之间似乎又有着某种联系,并且在20世纪的80年代末提出了“微观辨证”[4]的概念。这以后,人们确实发现了大量的事实证明,人体的理化指标与证候之间存在着联系。如曹珍[5]等发现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中B2脂蛋白和24h尿蛋白的定量数值随着中医分型(脾肾阳虚型>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顺序呈现规律性的递减。但是人体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任何一个环节的微小改变都可能彻底影响机体的整体功能。而目前的发现还都只是孤立的处理一些指标,不能真正达到微观辨证的目的。无证可辨的局面依然存在。但同时广泛开展的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研究对于证候生物学实质的探索是一种推进,为微观辨证新的分子生物学依据的提出注入了希望。

此外,随着社会发展疾病谱的改变,生活习惯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处于健康的灰色地带——即亚健康状态。这一人群有诊疗疾病的诉求,但是在现代先进的诊断技术的筛查下却找不到特异性的病因、病所,出现了无病可的诊局面,在治疗上只能对症处理,疗效不佳。但是传统医学对于疾病宽泛而略显

模糊的定义和证候内涵与外沿的多层次性将这一人群纳入到可治疗范围内,同时辨证论治,方证对应的方法也使治疗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传统辨证与现代医学辨病的不同步从某种角度上反映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对于疾病内涵的理解和态度的不同。传统医学认为不论是外因、内因造成的疾病,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体自身的阴阳平衡的一种失调,不论是病毒、细菌,只要未影响到人体的气血阴阳的变化,就不认为其是疾病;而现代医学则把疾病与人体分割开来,不论所谓的疾病是否真正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程度,只要是病源存在,疾病就成立;但同时,若各项检查的指标不能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则不管病人的苦痛如何,都不被认为是疾病。不能否认,传统医学更重视的是医患双方的主观认知,而现代医学更重视客观证据,这不仅造成二者在诊断上存在着不同步,同时也促成了二者治疗目的及疗效评价标准不同。如何处理好传统医学辨证与现代医学辨病诊断的关系可能也是两种医学思想发展、融合的突破。

综上,病证结合、方证对应是临床疗效的有力保证,同时现代医学辨病与传统医学辨证的结合也有可能成为传统医学进一步推广的桥梁,增加外界对传统医学的认识。但是也不能忽视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如何更好的交叉应用多学科的知识,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病证结合理论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则是现代中医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纪良臣,李积敏“诊病辨证论治”学术思想初探[J].中医药学刊,2003,21(8):15.

[2]王永炎,张启明,张志斌.证候要素及其靶位的提取[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1):6~7.

[3]朱文锋,晏峻峰.证素辨证新体系的内容及科学意义[J]. 医学与哲学.2005,1.26(1):69~70.

[4]沈自尹. 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J].中医杂志,1986,27(2):55-57.

[5]曹珍,薛娟,樊玉卿,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62例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尿蛋白定量及血脂的关系[J].河北医

药,1995,3(17):194.

Discussion on Relation of Theory Between Combin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s, Prescriptions Corresponding to Syndrome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Geng Xiaojuan1,Zhang Junping2

1 Graduation Faculty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CM,Tianjin (300193)

2 First Teach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ianjin University Of TCM,Tianjin (300193)

Abstract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Combin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s, Prescriptions Corresponding to Syndromes Is one important diagnosis method of TCM.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syndrome” is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s, unific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 is the crux of the exactly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Prescriptions Corresponding to Syndromes is the preconditi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the core of TCM’s therapeutic evaluation system.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such a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extension of “syndrome” and application of Combin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s, and the diagnosis of disease and syndrome are asynchrony. Keywords:Combin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s,Prescriptions Corresponding to Syndromes,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浅论瘀血证治

诊。患者1月前因不慎感冒后开始出现咽痛,咳嗽,咯黄痰,自服先锋Ⅳ等抗菌素后,咽痛好转,但仍咽痒咳嗽,以夜间为甚,痰粘难咯出,口干,夜寐欠安,二便尚调。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查体:咽红,充血(+),咽后壁有滤泡。诊为咳嗽,证属风热化燥。治以祛风润燥,养阴润肺。方用桑杏汤合玄麦桔甘汤加减:桑叶10g,北杏15g,北沙参15g,浙贝15g,桔梗10g,玄参15g,麦冬15g,枇杷叶15g,僵蚕10g,薄荷6g(后下)、瓜蒌皮15g,甘草5g。服药4剂后,咳嗽减半,已无夜间咳嗽,但时有咽痒而咳,上方加用川芎10g,橘红5g,继服4剂而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738~744 [2]韩军,陈莉萍,钟碧玲.炎琥宁治疗成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8,3(3):48 [3]蔡柏蔷.呼吸内科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12 [4]Song J M,K wang-Hee,Seong B LAntiviral effect of cate2 chins in green tea on influenza virus[J].Antiviral Research,2005,68: 66~74 (收稿日期 2010-05-11) 浅论瘀血证治 陈 林 陈氏中西医诊所(四川成都610081) 摘要:本文在论述瘀血病理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瘀血的证候、诊断与治法,并举典型病案以资参考。 关键词:瘀血 病因 病理 证候 诊断 治法 中图分类号:R255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49(2010)09-0033-02 1 瘀血的病因病理 凡血行不畅和迟缓,或离经之血滞而不行留于脏腑、经络、躯体之内者统称瘀血[1]。瘀血可由寒邪、热邪、外伤、失血、气滞、气虚等病因所造成, 。若瘀血形成又可壅塞气机,阻碍气之运行和新血的生长,而变生诸病。如瘀滞结而成积,则为血癥血臌。 瘀血形成的病机,关键在于血滞而不畅或留而不行。先哲有言:“流水不腐”,如果人体血液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则健康无病,即所谓“生命在于运动”。若血流行受阻或离经之血留于体内,则形成瘀血,引起人体发生种种病变。跌仆堕坠,努力负重,以致恶血内留;忿怒气逆,以致气滞血瘀;妇女经闭,产妇胞衣不下,恶露不行等,皆为“因病致瘀”。凡血行不畅而导致血瘀血内停。阴遏气机,则为肿胀疼痛;瘀滞结而成积,则为血癥血臌;若因内有干血,以致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变生骨蒸劳瘵,出现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等症,都属“因瘀致病”;瘀血化热,以致肌肉腐坏,则为脓液。综上所述说明瘀血可由各种因素造成。 2 瘀血的五脏证候及诊断要点 五脏见证:瘀血在肺,可导致喘咳气短,胸满顽痰,饮水即呛,胸不任重物,鼻赤,胸痛等。瘀血在心,可导致心悸、不眠、心痛、健忘、心烦、善怒、谵语、发狂、甚则神志昏迷。外症可见头发脱落,各种色见青紫的症状,以及舌有瘀点瘀斑,脉象沉涩或弦等症。瘀血在脾,可见皮下紫斑,大便下血,瘀血发黄而小便自利,烦渴呕吐,肢节痹痛,食少体倦、呃逆、痞块、疳疾等症。瘀血在肝,可导致血癥血臌,胁肋刺痛,急躁多怒,少腹胀满疼痛,妇女月经不调。瘀血在肾,可导致耳聋、耳鸣、干血痨,潮热盗汗等症。 此外,瘀血在六腑还可引起发热、头痛、脑溢血、半身不遂、间证、胃出血等等,总之各宜随证辨证。 诊断要点:刺痛不移;色见青紫;血癥血臌;脉象沉涩或细弦,舌上有紫色的瘀点或瘀斑;瘀血证中的蓄血,由于病变暴急,留滞之血甚多,故常常引起各种神志症状。 根据以上诊断要点,结合证候与病史、治疗经过,以及全身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便可作出是否患有瘀血的判断。 3 瘀血的治疗 瘀血总的治疗原则:凡“因病致瘀”者,当以治病为主;若“因瘀致病”者,则以祛瘀为主。现分为治瘀血诸法、治瘀血诸方、治瘀血诸药三个方面来叙述。 通畅血行、祛除瘀滞的方法,称为祛瘀法或称 ? 3 3 ? 2010年第28卷第9期Vol128,No19,2010 四 川 中 医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 onal Chinese M edicine

常见病辩证施治—中医理论

常见病辩证施治—中医理论

常见病辩证施治 第一节治则与治法 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治疗方法是治则的具体化。 一、治病求本 (一) (二)正治与反治 1.正治 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 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 2.反治

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 又称从治。 二、扶正与祛邪 (一)扶正与祛邪的区别 (二)扶正祛邪的运用 1.扶正 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 2.祛邪 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 3.扶正与祛邪兼用 适用于正虚邪实病证,而且两者同时兼用则

扶正不留邪,祛邪又不会伤正。 4.先祛邪后扶正 适用于虽为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则应先祛邪而后扶正 5.先扶正后祛邪 适用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人。因正气过于虚弱,若兼以攻邪,则反而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而后祛邪。 三、调整阴阳 疾病的发生,其根本即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 四、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 病要根据季节、地域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

年龄 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一)因时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二)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根据不同地域的地理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三)因人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 第二节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感冒 感冒 辩证症状治法方剂中成药 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 肢体酸痛,或鼻塞声重,或鼻 痒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 嗽,痰吐稀白。舌苔薄白,脉 浮紧。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 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 粒、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 风热感冒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 或咳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 痛咽红,口渴。舌边尖红,苔 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清热宣肺解表银翘散 银翘解毒(片)、感冒退热 颗粒、桑菊感冒片

中医内科常见病症及方药

中医内科常见病症及方药 猪头一个-__- 我是跷跷,欢迎光临。中医内科常见病症及方药一、感冒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生姜、柴胡、薄荷、川芎、桔梗、枳壳、茯苓、羌活、独活、甘草) 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 银翘散(银花、连翘、荆芥、薄荷、豆豉、芦根、牛蒡子、生甘草) 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银花、连翘、香薷、厚朴、扁豆)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 参苏饮(人参、紫苏叶、葛根、前胡、法夏、茯苓、枳壳、橘红、桔梗、甘草、木香、生姜、大枣)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葳蕤、葱白、桔梗、白薇、豆豉、薄荷、炙草、大枣) 二、咳嗽 (一)、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嗽散(麻黄、杏仁、甘草、紫菀、百部、荆芥、桔梗、陈皮、白前) 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桔梗、杏仁、甘草、芦根) 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桑杏汤(桑叶、豆豉、杏仁、象贝母、南沙参、梨皮、山栀)(二)、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半夏、茯苓、陈皮、甘草、苍术、川朴、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2、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桑白皮、黄芩、山栀、知母、贝母、瓜蒌、桔梗、麦冬、橘红、茯苓、甘草) 3、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桑白皮、地骨皮、知母、黄芩、甘草、桔梗、青皮、陈皮、青黛、海蛤壳) 4、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花粉、玉竹、百合、桑叶、扁豆、甘草) 三、哮病

(一)、发作期 1、寒哮证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干姜、细辛、紫菀、款冬花、半夏、五味子、大枣) 2、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定喘汤(麻黄、黄芩、桑白皮、杏仁、半夏、款冬花、苏子、白果、甘草) 3、浊哮化浊除痰,降气平喘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半夏、茯苓、陈皮、甘草、苍术、川朴、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4、风哮证疏风宣肺,化痰平喘 华盖散(炙麻黄、紫苏子、杏仁、茯苓、陈皮、桑白皮、甘草) (二)、缓解期 1、肺虚补肺固卫 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 2、脾虚健脾化痰 六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 3、肾虚补肾摄纳 金匮肾气丸(肉桂、附子、熟地、山茱萸、泽泻、丹皮、山药、茯苓)

血瘀证研究进展_郭强中

第14卷 第8期 2012 年 8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 ol. 14 No. 8 Aug .,2012 血瘀证主要是指各类致瘀因素,如气滞、气虚、痰凝、寒凝、血热和外伤等,导致血行不畅、脉道壅塞而引起的病证,临床表现上以舌黯、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曲张、唇痿色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痛处固定不移、脉涩等为特征。 1 血瘀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成熟 血瘀理论发源于《内经》,经历代不断丰富和发展,至清代形成一门独立、成熟并且系统的学说,再经民国阶段的完善,以及现代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血瘀理论已经成为中医学与现代西方医学结合成就最大的领域之一,由该理论衍生的活血化瘀治法也在不断的扩大其应用范围,并由此开发出一系列的药物和治疗手段。 1.1 血瘀理论的形成阶段 《内经》并无“血瘀证”之称,也没有“血瘀”或 “瘀血”的提法[1] , 其散在提及的“血脉凝泣”(《素问?至真要大论》)、“留血”(《素问?调经》)、“血凝泣”(《素问?调经论》)以及“脉不通”(《素问?举痛论》)可看作是血瘀理论的雏形,书中对于上述所提及的各类术语进行了发病机理及治疗对策的详尽论述,堪称是血瘀理论的起源与根基。 《内经》对血瘀证的形成原因概括为两大类[2],一类是外因,即由六淫所致,其中又以风、寒二邪为甚;另一类是内因,主要包括内伤情志(如“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久病血衰(如“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以及跌扑闪挫(如 血瘀证研究进展 郭强中,李云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广东 广州 510120) 摘 要:血瘀理论源自《内经》,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血瘀证研究已经成为中西医结合最紧密的研究领域之 一。在气滞、气虚、痰凝、阳虚、血热、外伤等致瘀因素作用下,血瘀证患者会产生血液及血管两方面的病理变化,这些变化与肿瘤的形成和转移有一定的关系,基于这种关系衍生出了运用活血化瘀法抗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目前血瘀证的造模方法主要有仿照病因病机造模和重复病理过程造模两种,但能够全面体现血瘀证四诊要点的复合模型暂时还未出现。舌诊是血瘀证诊断的一个核心环节,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舌色、舌苔、舌质、舌下络脉等领域,但评价标准和方法尚在摸索当中。 关键词:血瘀证;进展;病理机制;动物模型;肿瘤;活血化瘀 中图分类号:R2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2) 08- 0045- 06 收稿日期:2012-02-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3288)作者简介:郭强中(1980-),男,江西九江人,主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耳鼻咽喉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通讯作者:李云英(1958-),女,广东高州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咽喉嗓音疾病。 E-mail :docliyunying@https://www.doczj.com/doc/594063584.html,。 Research Progress of Blood Stasis Syndrome GUO Qiang-zhong,LI Yun-ying (The Otolaryngology Department of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120,Guangdong,China) Abstract : Blood stasis theory originated from the classic Inner Canon of the Yellow Emperor . The research on blood stasis syndrome (BSS) has became the most successful area in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Stagnation of Qi,Deficiency of Qi,Condensation of phlegm,Yang deficiency,blood heat and trauma,which will rous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blood and vessels,are the major factors causing BSS. These changes are the basis for tumor development and migration. Using herbs to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e blood stasis is the way of TCM treating tumors and carcinoma. The methods for building animal models of BSS include imitating the etiology and repeating pathological process. Up to now,the composite model embodied all-round four major diagnostic methods points of BSS has still not been found. Tongue diagnosis is the core link for BSS final diagnose,the current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color of tongue,the tongue coating,body of tongue,sublingual collaterals and other parts,but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methods of these research are still in exploration. Key words : blood stasis syndrome ;research progress ;pathological mechanism ;animal model ;tumors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遵循“病证结合”策略 探索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医学模式(全文)

遵循“病证结合”策略探索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医学模式(全文) 在我国,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趋势仍然严峻,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心血管疾病带病生存人数不断增加,使家庭的劳动力损失,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如何使心血管疾病患者尽可能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避免心血管事件再发、反复住院和早逝,使医疗费用得到合理控制,应是我们值得关注和期待解决的问题。 心脏康复( Cardiac Rehabilitation)是指应用多种协同的、有目的的干预措施,包括康复评估、运动训练、指导饮食、指导生活习惯、规律服药、定期监测各项指标和接受健康教育等,使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国际心脏康复体系发展已有50年历史,心脏康复的益处已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20世纪80年代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明,心脏康复能够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全因死亡率8%--37%和心血管死亡率7%--38%。大量研究还显示心脏康复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进程,降低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和住院率,接受心脏康复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年内猝死风险降低45%。 中医康复学是中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统计学理论,也有丰富多彩的康复方法和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具体有以下康复措施。 第一,形体运动。常见有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中医形体运动

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已逐渐被国内外专家接受,2015年发表在美国心脏杂志的一项随机临床试验:太极拳能改善心肌梗死后患者功能,可以作为这种病人心脏康复的一种有效形式。国内有研究称:太极拳可以改善中老年人心脏功能,尤其是心脏舒张功能,还可以作为对心源性心脏手术后预防急性心衰的辅助治疗。 第二,中药调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运用中药治疗,促进病残康复的方法。我国历代中药调治对各科慢性病的康复治疗发挥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近年来,亦取得丰硕成果。 陈可冀院士研究团队将经PTCA治疗患者分为给予口服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浓缩丸)组和单纯西医治疗组,半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发现:治疗组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相关基因表达,预防血管再狭窄,治疗组再狭窄率为25.8%,单纯西医组再狭窄率32.1%(同期国际水平1-3个月再狭窄率30%-40%)。治疗组术后心绞痛复发减少,有降低血瘀证积分的药理和药效作用。 第三,饮食调理,是通过合理膳食促进人体疾病康复的一种方法。中医康复学在饮食调理方面有独特理论知识和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且已经被现代医学和临床营养学研究证明是安全有效的。 第四,精神摄养,是中医康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因素在疾病发

中医内科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内科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一、喘病 喘病就是因久患肺系疾病或她脏病变影响,致肺气上逆,肃降无权.出现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多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全等。 . 诊断依据 1、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疾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3、呈桶状胸、叩诊胸部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捎失,肝浊音界下移。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或哮鸣音。或肝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 4、合并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必要时查血钾、钠、二氧化碳结合力及x线胸部摄片,心电图,心、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等。 证候分类 1、风寒束肺:喘急胸闷,咳嗽痰多清稀,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肺:喘促气粗.咳嗽痰黄而稠粘。心胸烦闷、口干而渴,可有发热恶风。舌边红,苔薄黄,脉浮数。 3、痰湿蕴肺:喘咳胸闷,痰多易咯,痰粘或咯吐不爽.胸中窒闷,口腻,脘痞腹胀。舌质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4、水气凌心:气喘息涌,痰多呈泡沫状,胸满不能平卧,肢体浮肿,心悸怔忡,尿少肢冷。舌苔白滑,脉弦细致。 5、肺脾两虚:喘息短促无力.语声低微,自汗心悸,面色晄白,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少,脉弱。或口干咽燥,舌红,脉细。 6、肺肾两虚:喘促日久。心悸怔忡,动则喘咳.气不接续。胸闷如窒,不能平卧。痰多而粘,或心烦不寐,唇甲紫绀、舌质紫或舌红苔少,脉微疾或结、代。 辩证施治 风寒束肺:宣肺散寒、平喘止咳,射干麻黄汤、 风热犯肺:清热泻肺、化痰止咳,方用麻杏石甘汤。

常见血液病诊疗常规

目录页 常见血液病诊疗常规 贫血 一.实验室检查 1血象(包括红细胞指数)及网织红细胞、血型。 2尿常规、大便潜血、虫卵。 3肝功、肾功、必要时查各种自身抗体,如ANA、抗dsDNA、抗ENA等。 4 必要时胃肠道餐或胃镜检查 二.诊断标准 1男性:Hb﹤120g/L,RBC﹤4.0×1012/L,HCT﹤0.40 2女性:Hb﹤110g/L,RBC﹤3.5×1012/L,HCT﹤0.37 缺铁性贫血 一、实验室检查 1血象(包括红细胞指数)及网织红细胞。 2血清铁+转铁蛋白,运铁蛋白饱和度。 3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 4血清铁蛋白。 5骨髓涂片及铁染色(必要时)。 6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必要时),红细胞铁蛋白(必要时)。 7大便潜血、虫卵。 8胃肠道钡餐或胃镜检查(必要时)。 9妇科检查(月经过多的患者)。 10肝、肾功能。 二、诊断标准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6pg,MCHC﹤0.31g/L 2血清铁﹤50ug /dl,总铁结合力﹥350ug /dl,运铁蛋白饱和度%﹤15%。 3骨髓铁染色示细胞外铁减少或消失,铁粒幼细胞﹤15%。 4血清铁蛋白﹤14ug /L。 5红细胞游离卟啉(FEP)﹥3.0ug/gHb。 6有明确的缺铁病因,用铁剂治疗有效。 符合上述1~6条中任2条以上者可论断。 三、治疗 1去除或治疗病因。 2铁剂补充治疗:元素铁150~200mg/天。 3疗程:血象恢复正常后,血清蛋白﹥30~50ug /L时再停药。 四、疗效标准 1治愈:Hb恢复正常,MCV﹥80fl血清铁及铁蛋白,FEP均恢复正常。贫血病因消除。 2有效:Hb增高﹥20g/L,其他指标部分恢复。 3无效:四周治疗Hb较治疗前无改变或反下降。 巨幼细胞贫血 一、实验室检查 1血象(包括红细胞指数)及网织红细胞。 2中性粒细胞分叶计数。

瘀血学说

瘀血学说 瘀血学说是研究瘀血产生的病因病机及血瘀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的一门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之一,也是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活血化瘀”疗法运用于临床日趋广泛,并取得令人注目的成绩,引起了基础医学、药学、临床医学等学科的极大兴趣与关注。 一、瘀血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瘀”最早的记载见于《楚辞》;汉《说文解字》谓:“瘀,积血也。”中医典籍中最早出现“瘀血”一词的是东汉张仲景之《金匱·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而与瘀血相关的论述则又可追溯到《内经》,随着后世历代医家的研究拓展,瘀血学说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具体治法都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充实,并在中医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一)对瘀血概念和本质的认识 1.瘀血的概念 在中医学文献中,可见“瘀血”、“瘀血证”;“血瘀”、“血瘀证”以及“瘀”、“瘀证”等提法。而其中所反映的含义和概念相同与否,一直是争论的焦点问题。在认为三者之间含义各具的观点中,大致又可分为两种意见:一种为“因果”说,认为“血瘀”是指因瘀致病,为因;而“瘀血”系因病致瘀,为果。另一种或姑且称之为“层次”说,如王瑞林[1]认为“瘀”的概念范围最广,“血瘀”次之,“瘀血”最小。在证的方面,有因于血的血管内血瘀证及因于脉的血管外血瘀证之分;除此之外,陈可冀等[2]还认为,“瘀”的概念中,不仅包括血的“瘀”,尚涵盖了气的“瘀”,即所谓的“瘀血”或“血瘀”,“气瘀”或“气滞”。至于“瘀血”和“血瘀”的区分,似乎并无本质的不同,但考虑到西医中亦有“瘀血”的概念,以及其与中医学中“瘀血”概念的差异,陈氏认为中医学在“瘀血”与“血瘀”两个提法中,统一采用“血瘀”较为妥当。 2.瘀血的本质 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在脉中不断循行流动,“如水之流”,并保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围内,即所谓“正常的度”。在这一认知中,包含了“脉”与“血流”的内容,其中任何一方发生改变,均可导致血在脉中循行流动偏离正常的范围,即“血行失度”。如“脉”受到某种病理因素的影响而损伤,甚至破裂,造成血溢出脉外,渗流或停滞于体内,成为“离经”之血、“不归经”之血。而“血流”的状态在病理因素的作用下,不能“如水之流”,而是“血凝而不流”,“血瘀滞而不行”,“血泣则不通”,造成全身或局部的血脉不通,瘀滞不畅,瘀结不散。因此在中医的观点看来,这种由血和脉共同构成的血行之度,一旦发生异常便可能成为瘀血,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相关的临床综合病症,即瘀血证。 现代活血化瘀研究认为,瘀血是指全身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以及体内存留离经之血,并由此而产生的机体组织形态和功能的病理改变。瘀血证则是指因瘀血内阻而产生的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模式探讨(一)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模式探讨(一) 作者:吴同玉,高碧珍,林山,李宇涛,李旻,俞洁,林晴 【关键词】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以方测证 目前有关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模式多集中于病与证的关节点上,对于其中的“病”,有考虑为西医的“病”,有认为是中医的“病”,然后再结合中医的“证”,但对中医证的模型成功与否则缺乏确切依据。笔者认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应该是现代医学的“病”结合中医的“证”,通过“以方测证”的方式验证中医“证”的成功与否,这在目前比较切实可行。现简述如下。 1关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模式 1.1多因素复合模型 多因素复合制作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适当结合现代医学理论与实验动物科学知识,分别(或同时)采用传统中医学病因复制证候动物模型和采用现代医学病因复制疾病动物模型,使模型动物同时具有疾病与证候特征1]。如采用饥饿、疲劳、寒湿、惊恐、高脂饮食等多因素复合方法复制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此种模式考虑较全面,出发点是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结合各种复合因素制作动物模型,但需要研究的是各种不同成因所致模型证候可能有所差别。 1.2基于西医“病”的模型动物的宏观体征观察中医的“证” 对西医疾病模型进行中医辨证以建立病证结合模型2]是指在西医疾病模型的基础上,不施加人为干预因素,在疾病模型建立过程中或建成后,观察并检测疾病模型是否具备中医证的特点(如寒热、虚实、阴阳、血瘀等),即观察疾病在形成过程中“证”的演变过程及疾病模型成立后表现的中医证型,进而确定某一特定的病证结合模型。然而,由于动物和人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其症状体征的复杂性以及一些重要的体征指标(如舌象、脉象、肤色和情志症状等)难以在动物身上体现和模拟等一系列问题,使动物模型中体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多半不具有或不能反映中医证候的属性3]。因此,宏观体征观察到的征象很难切实运用于传统中医辨证,操作性不太强。 1.3从西医病理判断中医的证 如采用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并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再予强的松龙和肾上腺素注射制备2型糖尿病心血瘀证大鼠模型,从血脂增高、主动脉内壁下层增厚伴前期斑块和红细胞压积偏高和心血管形态学改变认为心血瘀证模型成功4]。中医的证其实质即疾病的病理,如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病理切片等,目前即使与中医证的相关性不确定,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证的实质。血瘀证的研究目前较多,主要与机体的血液流变学、血管壁等病变密切相关,很多情况下可以作为血瘀的判断指标,但与中医其他证候(如气虚、阳虚、气滞等)相关的理化指标则说服力较小,需要进一步研究。 1.4在中医“病”的基础上建立中医的“证” 病证结合模式应该是在中医病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的“证”,如在临床诊疗中,首先确定中医为何病,然后确定证候类别。如果是动物模型试验,也应该是先建立中医的“病”,然后建立中医的“证”。这种动物模型思路比较倾向于中医,但在动物模型试验方面尚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常说的中医疾病如咳嗽、黄疸、胃痛、腹痛等名称,往往是现代医学的症状。“症状(症)”是人体在疾病状态下发出的信息;“证候”是疾病在瞬间的症状总和,是信息群;“证”是由证候归纳总结出来的对疾病过程中所处阶段的病位、病性、病因和病势等的病理性概括;而“病”则是症状和证候的主体,体现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由于中医的病名很多情况下很难体现疾病的全过程和规律,因此,病证结合模型如果在中医“病”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的“证”似乎略有不妥。 1.5在中医“证”的基础上建立西医的“病” 即用传统的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特有的六淫、饮食、情志、劳倦等为致病因素建立符

中医内科各科常见病证

中医内科各科常见病证 感冒:恶寒(风)、发热、头痛、鼻塞流涕、 【辨证论治】 普通感冒,一般邪在肺卫,多属表证,故治疗采取解表散邪的原则,并结合证情进行具体的论治。但是,在对感冒的治疗中,注意一般不宜表散太过,亦不宜补益太早。 1、风寒证 ☆主症:鼻塞、喷嚏,流清涕,喉痒,咳嗽,痰稀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则: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藿香正气水) 气虚之人,可用益气解表的参苏饮 2、风热证 ☆主症:发热微恶风,或有汗,头痛,咳嗽痰黄稠,咽喉红肿疼痛,口干微渴,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治则:辛凉解表,清热宣肺 方药:银翘散 3、兼证 ⑴挟湿:症见恶寒,身热不扬,头重如裹,骨节酸痛,苔白腻,脉濡。治宜疏风祛湿,方用羌活胜湿汤 ⑵挟暑:治宜清暑解表,芳香化湿,方用新加香薷饮 咳嗽△ 根据其发生原因,临床上可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P63) 1、外感咳嗽 ⑴风寒咳嗽证 ☆主症:咳嗽声重,痰稀色白,可伴有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无汗、骨节酸楚、头胀头痛等,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化痰 方药:杏苏散 ⑵风热咳嗽证 ☆主症:咳痰黄稠、咳而不爽、口渴咽痛、身热、或见头痛、恶风、有汗等,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药:桑菊饮 ⑶燥热咳嗽证 ☆主症:干咳少痰,或痰粘稠粉不易咯出,鼻燥咽干,甚则咳引胸痛,或兼有身热、形寒等,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细咯数 ☆治方: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 以上外感咳嗽诸证,日久不愈,或愈而复发,咯痰不爽,而表证、燥证不明显者,均可=可选止嗽散加减 2、内伤咳嗽 ⑴痰湿咳嗽证 ☆主症:咳嗽痰白而稀,胸脘作闷,或食纳不佳,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方药:二陈汤(背) ⑵肝火犯肺证 ☆主症:气逆作咳,咳引胁痛,面红喉干,烦热口苦,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法法:清肝泻火,润肺化痰 方药:黛蛤散合清金化痰汤 ⑶肺虚咳嗽证 ①肺气虚证

活血化瘀法在黄疸治疗中的应用

活血化瘀法在黄疸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活血化瘀;黄疸;综述 黄疸是以面、目、肌肤熏黄,小便黄赤为特征的疾患。黄疸多因湿而致。或因肝胆湿热引起阳黄,或因寒湿阻滞引发阴黄。治疗大多从湿论治。但瘀热发黄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和重视,笔者现总结近年来活血化瘀在黄疸治疗中的应用。 1 中医对黄疸及肝炎的认识 黄疸一症,《内经》首发其端,仲景继之,论证极为精深,立方尤为明确。自唐宋至明清,名医辈出,论治綦繁,而其主旨,未尝逾越仲景范畴。前贤对黄疸有阴黄和阳黄之分。阴黄临床所见,宜以调补心、脾、肾为治;阳黄《内经》归之为肝胆脾湿热。《金匮要略》云“诸病黄家,但当利其小便”,《证治准绳》主张“大法宜利小便,除湿热”。因此,清利湿热为后世医家治黄之大法。汪氏[1]总结了1960-1975年所收治的大宗病例,发现大部分黄疸病例在临床上具有病程长、血瘀重、里热盛三大特征,并认为黄疸持久不退或加深的病因病机即为此三大特征所致。 肝炎尤其慢性肝炎常见的血瘀证候有:①肝区或两胁疼痛(隐痛

或刺痛);②肝脾肿大或有压痛;③血管异常,有毛细血管扩张症,如肝掌、蜘蛛痣及腹壁、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④有鼻、齿衄、呕血、黑便,皮肤瘀点瘀斑等;⑤舌质紫黯或瘀点,脉涩或结代无脉;⑥其它依据,有肌肤甲错、月经紊乱(如经多、经少、闭经、痛经等)、低热等,均为血瘀的依据。以上血瘀证候贯穿于慢性肝炎病理过程中。可见,血瘀是慢性肝炎的主要病机。中医血瘀证包括结缔组织增生、变性及微循环障碍,这与慢性肝炎的病理特征相吻合[2-3]。 2 中医对活血化瘀的认识 血瘀是指血流不畅或血不归经所致的血液循环障碍。古代中医文献称之为“蓄血”、“宿血”、“干血”、“死血”、“恶血”、“毒血”及“败血”等。血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大凡气滞血瘀或瘀滞不畅之血为狭义的血瘀;而污秽有毒之血为广义的血瘀。 肝为风木之脏,肝主疏泄,调节全身气机,使调达舒畅,具有藏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是维持血液在经脉中正常运行的重要脏器。在病理状态下,由于湿热、情志、劳倦等多种原因,导致肝郁气滞,血行不畅,血脉瘀阻,形成肝病血瘀证。慢性肝病常有黄疸、胁痛、积聚、臌胀等证候,血瘀是这些证候的主要病机。在治疗方面,应结合病因、病位,同时结合瘀血程度应用活血化瘀药物。由于瘀血程度有轻有重,治疗用药相应有别。古代文献中有“和血”、“活血”、“散血”、“行血”、“破血”、“逐瘀血”、“主恶血”等不同提法。瘀血较轻,血气不和者,选养血、和血药;瘀血一般,程度居中者,选活血、行血、通瘀药;瘀血较重者,选破血、消瘀、攻坚药[4]。

病证方结合研究的思路(一)

病证方结合研究的思路(一) 作者:苗明三,张玉林,杨保新 【摘要】目的探讨病证方结合研究的思路。方法通过研究病证结合与方证相应的历史,分析辨病治疗、辨症治疗与辨证论治各自的优劣,总结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里程,提出病证方结合研究的基本思路。结果复制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方测证、方证相应的研究方法和为病证方结合的临床诊疗标准提供参考是病证方结合研究的主要思路。结论通过病证结合复制动物模型、通过以方测证的应用,可以把中医学中的病、证、方、药密切结合起来。有助于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和提高临床的辨证治疗水平。 【关键词】病证方结合思路 病与证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获得对疾病的认识,形成各自不相同的分类标准,自成体系;病与证不同的分类体系,又形成了辨证论治与辨病治疗的临床诊疗模式。通过对中医证与西医病的结合研究,系统观察及探讨不同西医疾病的中医病机及演化规律,异病同治的理化指标变化规律,建立有针对性的病证结合的证候诊疗生物学指标体系,是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的良好切入点。将方剂与证候相结合进行研究,架起理法与方药的桥梁,探求方剂与证候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有利于提高辨证论治水平与临床疗效。开展病证方结合研究,有助于丰富与完善中医理论体系与诊疗方法,对证候的客观化、数据化,对揭示经典方剂的作用机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病证结合与方证相应的历史 中医历史有对病治疗、对症治疗与辨证论治之理论发展过程,病与证在中医理论中均有应用。早期以对病、对症治疗为主。《黄帝内经》〔1〕以病名讨论的专篇体现了疾病诊断的应用情况,而《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蕴含了辨证论治之意,而”病机十九条”则为辨证提供执简驭繁的法则。在辨病与辨证的基础上,《黄帝内经》萌发了病证结合的思想,如《素问·痹论篇》先辨痹病,后辨其病因;《素问·痿论篇》将脏腑辨证寓于辨病之中;《素问.厥论篇》将经脉分证寓于厥病的辨病之中;《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建立了以病为纲、按病论述、据病立法、病分各类、逐类设证、因证制方、按方用药的体例系统模式。病、证分类体系至少在东汉以前均被中医采用,甚至可以说,病的分类体系应用得更广泛,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而病证结合亦同时萌芽。 辨病治疗、辨症治疗与辨证论治〔2〕各有优劣。辨症治疗存在不足,而辨病治疗往往采用的“以病试方,以方探病”的经验用方模式,存在盲目性。且因当时科学技术的限制,被认识到的疾病种类有限,对大多数疾病的认识不足,不能把握其发展、演变规律与结构功能变化特征,难以满足临床对未知疾病诊疗需求。东汉以后,虽然辨病诊治模式及经验积累仍延续着,但辨证论治便于掌握应用并能取得疗效,为更多的医生所接受并得到推广,且辨证模式采用了类比方法,符合比类取象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有利于辨证模式的发展。因此,以证为基础的疾病分类体系与辨证论治的诊疗模式受到重视并不断发展,对病治疗逐渐落入于次要地位。 明末清初,随着西方医学〔3〕传入中国,两种医学模式互相碰撞,又诞生了西医病与中医证的病证结合模式,中西医汇通及衷中参西等均属此类。如张锡纯在谈到对霍乱的诊治时说“用显微镜审查此病之菌,系弯曲杆菌,……即为霍乱无疑也,至于细审此病之凉热百不失一,当参霍乱方及霍乱治法篇,自能临证无误”〔4〕,体现了西医辨病、中医辨证施治疾病的病症结合临床模式。目前西医诊病、中医辨证的治病模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不少学者将病证结合归之为西医辨病(诊断)、中医辨证(论治),并肯定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病证结合模式。 方与证〔5~7〕联用构成了一个新的名词,方证是应用某一方的临床指征或依据,特指某方

中医常见病证辨证论治

中医常见病证辨证论治 感冒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 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咳嗽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嗽 散 外感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风燥伤肺疏风散寒,润燥止咳杏苏散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合 三子养亲汤 内伤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清肝泻肺,顺气降火 加减泻白散合 黛蛤散 肺阴亏虚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哮病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发作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平喘定喘汤 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小青龙汤加石 膏汤 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缓解肺肾两虚补肺益肾 生麦地黄汤合 金水六君煎 喘证风寒壅肺宣肺散寒 麻黄汤合华盖 散 实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二陈汤合三子 养亲汤 肺气郁闭开郁降气,宣肺平喘五磨饮子 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补肺 汤 虚肾虚不纳补肾纳气 金匮肾气丸合 参蛤散 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参附汤送服黑 锡丹 肺胀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 汤 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 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 肺痨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虚火灼肺滋阴降火 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 散 气虚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or参苓白术散阴阳虚损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胸痹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 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瓜蒌薤白半夏汤 寒凝心脉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 心悸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or朱砂安神 丸 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水饮凌心 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宁心安神 苓桂术甘汤

中医内科常见病病因、病机、治则

1、感冒病机:体虚心失所养、邪扰心神不宁病因:外感六淫、时行疫毒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肺相关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治则:虚补养、实祛邪 病位:肺卫8、胸痹 治则:解表达邪病因:寒邪、饮食、情志、劳倦、体虚2、咳嗽病机:心脉痹阻 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病位:在心,涉及肝、肺、脾、肾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治则:先治标,后治本 病位: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9、不寐 治则:实证祛邪利肺、标实祛邪止咳、本虚扶正补虚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及病后、体虚 3、哮病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 病机:伏痰遇感,痰随气升治则: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 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密切10、头痛 治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病因:外邪情志、劳倦体虚、外伤 4、喘证病机:外感邪扰清空、经络不通或失荣 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劳欲久病病位:肝、脾、肾病因涉及痰湿、风火、血瘀 病机:肺气上逆、宣降失职、肾失摄纳治则:实祛风、虚益肝肾 病位:主在肺肾,涉及肝肾11、眩晕 治则:实祛邪利气、虚培补摄纳病因:情志不遂、体虚血瘀、饮食失节5、肺痈病机:失养、痰扰,风火痰瘀 病因:感受风热、痰热素盛病位:头窍、与肝、肾、脾 病机:邪热郁肺、蒸液成痰、瘀热互结治则:补虚泻实,调理阴阳 病位:肺12、中风 治则:清热解毒、化瘀排脓病因:内伤劳欲、饮食情志、气虚邪中6、肺痨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病因:正虚体弱、感受痨虫病理:虚、火、风、痰、气、血 病机:虚体虫侵、阴虚火旺病位:在脑,与心、肝、肾 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相关、涉及心肝治则:平肝熄风、化痰祛瘀 治则:补虚培元、抗痨杀虫13、痫病 7、心悸病因:七情饮食、六淫外伤、它病之后病因:体虚劳倦、七情药食、感受外邪病机:脏腑失调、痰浊逆乱、蒙蔽清窍

瘀血的诊断

瘀血的诊断 瘀血的诊断应以四诊为基础,重点以体征与症状为主,患者的既往史在诊断瘀血证上也有参考价值,故对瘀血证诊断的依据,须从体征、主诉、病史三方面来综合分析。 1.体征 (1) 舌紫:舌质紫黯为中医诊断瘀血之传统依据。《诸病源候论》说:“夫有瘀血者……唇萎舌青”,包括整个舌面黯紫、舌之边缘色紫,或舌底静脉怒张充盈。临床看到急性瘀血多见于整个舌面,慢性者多见于舌之边缘,如西医学所称之“肝瘘线”。紫舌的消退,往往与疾病的转化成正相关。 (2) 巩膜瘀斑:巩膜有瘀点,状较虫斑为大,或有瘀丝累累,或巩膜色深,多为慢性瘀血症状。巩膜色深常见于老年或髙脂血症患者。黄疸久久不退,也为瘀血所致。 (3) 口唇及睑下青紫、面色苍黑、皮肤黯褐、色素沉着或白斑:口唇青紫多见于肺心病、慢性充血性心衰。眼睑下青紫为瘀血患者的敏感区,妇人月经不调、外伤、手术后迅速出现。面色苍黑及皮肤色素变化多见于慢性疾病,也为瘀血之表现。 (4) 脉象涩、紧、沉迟居多,可兼弦脉:气滞而影响血脉流通者,脉多见涩、紧、沉迟;病热者或兼痛者则见弦脉。 (5) 出血倾向、紫斑、浅表静脉怒张、蜘蛛痣:凡出血多属血不循经、溢出脉外,留于体内则成瘀血。各种血液病、流脑、流行性出血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常常出现皮肤紫斑或瘀点。血栓性脉管炎、肝硬变等病,可见静脉怒张、蜘蛛痣。 (6) 毛发变化、皮肤粗糙、肢体活动障碍、感觉异常:毛发突然枯黄,脱落(排除老年生理退化),皮肤粗糙,干燥呈鱼鱗状,古书上称之为肌肤甲错,皆属瘀血指征。运动感觉系统病变在一定程度上也与瘀血有关。 (7) 肝脾肿大、肿瘤、骨质变形、癌肿、有形之肿块:皆属气血凝滞之结果。如唐容川说:“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结为癥瘕……气为血滞,则聚而成形”,统称之癥瘕、积聚。其中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变之肝脾肿大,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宫外孕包块等腹腔肿块,也包括外伤后的局部血肿,红肿热痛的癌肿,体表瘢痕形成,皮肤硬化,骨质变形等病。 (8) 低热:有一种不明原因的低热,与瘀血有关。如《金匮》所说:“患者如热状……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多见于功能性低热。 (9) 精神失常:某些精神、神经症状是由于有瘀血而产生的。如《伤寒论》说:“其人喜妄者,必有蓄血也”,《诸病源候论》说:“夫有瘀血者,其人喜妄,不欲闻物声”,瘀血于内,而喜妄如狂。 2. 症状 (1) 痛处不移:不通则痛,瘀血使脉道阻滞,血行不畅,最易疼痛。痛点固定而拒按,局部青紫或无青紫。如心绞痛、脉管炎、溃疡病、肿瘤等多属之。 (2) 健忘、失眠多梦、梦游、呓语以及性情变化:包括多疑、喜怒无常、易激动、沉默寡言,血瘀可影响神志。上述症状多见于神经衰弱症、神经官能症。 (3) 口干不欲饮、干呕、噎膈:瘀滞中焦,可致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清浊不分,生化失职,而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王清任论噎膈为血府有瘀所致,无论轻重即予化瘀。 (4) 少腹胀满:“其人言我满”指患者自诉腹胀而体征阴性者,为血麻症状。 3. 病史 外伤史、脑震荡史、手术史、癫痫史、月经异常史(包括色紫量少、血块、腹痛、不孕症)、精神病史、小儿惊吓史、胃脘痛史、产后等都应想到有瘀血内潜的可能。 西医学对瘀血证的研究,丰富了诊断内容。瘀血证在实验室的依据有下列数项:①毛细血管镜检有毛细血管扩张、扭转、畸形。②血液流动速度减慢(显微镜或电子流量计、同位素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