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暂行)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暂行)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暂行)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暂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

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

(暂行)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

225

226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引用标准和文件…………………………………………………..……………... 3.定义和缩略语……………………………………………………..……………... 3.1 定义…………………………………………………………..………...…… 3.2 缩略语………………………………………………………..……...……… 4.测评环境…………………………………………………………..…………...… 4.1 条件接收系统构成…………………………………………..…………...… 4.2 条件接收系统的基本测试环境…………………...…………………………

4.3 总体测评方法……………………………………..………..……………….

5.功能要求和测评方法……………………………...………………………………

5.1 同密……………………………………………………………..……...……

5.1.1 技术要求…………………………………………………..….………… 5.1.2 测评方法…………………………………….……………..……………

5.1.2.1 测评条件…………………………………………………..…...… 5.1.2.2 测评工具……………………….……..……………………..…… 5.1.2.3 测评步骤…………………………...………………………..……

5.2 CAS 缓存设备与监管平台数据交换协议和格式……………………….….. 5.2.1 技术要求…………………………………..………………..……….….. 5.2.2 测评方法………………………………..…………………..……….…..

5.2.2.1 测评条件…………………………………………………….…… 5.2.2.2 测评工具……………………………………………..…………. 5.2.2.3 测评步骤……………………………………………..…….…… 5.3 机卡配对………………………………………………………..………...…

5.3.1 技术要求…………………………………………………..……….....…

5.3.2 测评方法…………………………………………………….………..…

5.3.2.1 测评步骤…………………………………………………….……

5.4 授权管理…………………………………………………….….………….... 5.4.1 技术要求………………………….………………………….……….....

5.4.2 测评方法…………………….…………………………….…………….

5.4.2.1 测评条件…………………………………………..…….....…… 5.4.2.2 测评工具…………………………………………..…..…...…… 5.4.2.3 测评步骤…………………………………………..…..…...…… 228 229 229 230 230 230 231 231 232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3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4 235 235 235 235

227

5.5 寻址管理………………………………………………………………...…... 5.5.1 技术要求………………………………………………..…...……..……

5.5.2 测评方法………………………………………………..…...……..……

5.5.2.1 测评条件………………………………………………..…..…... 5.5.2.2 测评步骤………………………………………………..…..…... 5.6 系统接收端软件下载……………………….……………………..…..…… 5.

6.1 技术要求……………………………………………..…....………....…. 5.6.2 测评方法……………………………………………..…....……..…...…

5.6.2.1 测评条件……………………………………..…....……..……... 5.6.2.2 测评步骤……………………………………..…....………..…... 5.7 通用接口(CI )支持……………………………………..…....……………

5.7.1 技术要求……………………………………..…..………..………...….. 5.7.2 测评方法……………………………………..…....………………....…. 5.7.2.1 测评条件……………………………………..…....………….… 5.7.2.2 测评步骤……………………………….……..…....…..……..… 5.8 业务支持能力………………………………………………....………..…... 5.8.1 技术要求……………………………………..…....………………..…... 5.8.2 测评方法……………………………………..…....……………..…...…

5.8.2.1测评步骤……………………………………..…....…………...…

6.性能要求和测评方法……………………………………..…....…………..….… 6.1 标称用户容量下的平均授权时间……………………………………....…. 6.1.1 技术要求……………………………………..…....……………….....… 6.1.2 测评方法……………………………………..…....……………………. 6.1.2.1 测评条件……………………………………..…....……….…… 6.1.2.2 测评工具……………………………………..…....…………….. 6.1.2.3 测评步骤……………………………………..…....………...….. 6.2 传送流数量……………………………………..…....………………………

6.2.1 技术要求……………………………………..…....…………..………... 6.2.2 测评方法……………………………………..…....…………..…….…..

6.3 授权响应时间……………………………………..…....…………..…...…..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暂行) 编制说明………………………………………………………………….……….

235

235 236 236 236

236 236

236 236 236

236 236 236

236 236

237

237 237 237 237 237

237 237

237 238 238

238 238 238 238 239

前言

为了促进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保障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安全运行,满足服务平台的个性化需求,规范有线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入网测评工作,特制定《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暂行)。本技术要求规定了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功能、性能的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适用于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的入网测评。

条件接收系统是数字电视接收控制的核心技术保障体系之一。该系统可以按不同情况对数字电视广播业务按时间、次数对产品进行授权管理和接收控制。

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中的监管平台负责协调、监管有线数字电视运营秩序,不参与运营;监管平台可从CAS缓存设备中获取授权数据和信息。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监测中心负责起草。

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

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

1范围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入网的技术要求、功能、性能测试和评估方法。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CAS)的测评。

本技术要求规定对不同版本的软件分别进行测评。

2引用标准和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要求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要求的条文。本技术要求颁布实施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要求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659-1983 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

GB/T 16260-1996 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GB/T 17544-1998 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

GB/T 18336.1-2001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第1部分:简介和一般模型

GB/T 18336.2-2001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第2部分:安全功能要求

GB/T 18336.3-2001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第3部分:安全保证要求

GY/T 121-1995 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GY/T 125-1995 有线电视系统接收机变换器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GY/T 170-2001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

GY/Z 174-2001 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

GY/Z 175-2001 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规范

《建立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的实施意见》(广发技字[2003]601号文件附件)《用户管理系统与监管平台数据交换接口技术要求》(暂行)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1.0》

《File Transfer Protocol, RFC959, RFC1123, RFC228, RFC2577, RFC2640》

229

3定义和缩略语

3.1定义

3.1.1条件接收:条件接收是指这样一种技术手段,它只容许被授权的用户使用

某一业务,未经授权用户不能使用这一业务。

3.1.2加扰/解扰:加扰是为了保证传输安全而对业务码流进行加密。通常在广播

前端的条件接收系统控制下改变或控制被传送业务的某些特性,使得未经授权的接收者不能得到正确的业务码流。解扰是加扰的逆过程,在用户接收端的解扰器中完成。

3.1.3产品(Product):CAS对数字电视节目进行授权的最小单位。运营商在CAS

产品的基础上根据运营需要进行打包形成运营产品。

3.1.4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又称智能卡(Smart Card)。在本文档中,“IC

卡”与“智能卡”含义相同,均指用于接收机中条件接收系统模块的集成电路卡。

3.1.5业务( Service):作为节目提供给用户的一套基本流。它们通常由不同数据

组成,如视频、音频、字幕、其它数据等,通过公共同步关联起来。

3.1.6传送流( Transport Stream):在GB/T 17975.1-2000《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

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中定义的一种系统流数据结构。

3.1.7同密(Simulcrypt):指通过同一种加扰算法和加扰控制信息,使多个条件接

收系统一同工作的技术或方式。

3.1.8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我国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主要由节目平

台、传输平台、服务平台、监管平台组成。

3.1.9监管平台:协调、监管有线数字电视运营秩序。主要任务是:从服务平台

获取用户管理数据、IC卡数据、产品订购数据,从CAS获取产品授权数据,从银行获取结算数据,为参与有线数字电视运营的各方提供相关管理信息。监督有线数字电视码流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服务平台SMS与监管平台接口的规范性,监管各平台的运营范围。

3.1.10CAS缓存设备:CAS缓存设备由条件接收系统提供,是CAS的一部分,

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需要和监管平台进行:统计信息、IC卡发卡信息、授权信息、产品列表信息等文件的交换。

3.2缩略语

230

4测评环境

4.1条件接收系统构成

条件接收系统前端由ECMG、加密单元、EMMG、CAS缓存设备等构成,其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

231

图1 条件接收系统逻辑结构

4.2条件接收系统的基本测试环境

条件接收系统的基本测试图如图2所示。

图2 条件接收系统的基本测试图232

非独立加扰测评平台环境:将图2加扰器合并到复用器中即可。

4.3总体测评方法

测评过程按照测评方统一制定的测评管理流程进行,整个过程需要测评方和被测方的密切配合:

?测评方设计并制定测试数据集,被测方提供导入工具,能够将测试数据

集导入被测系统,测评方对导入后的测试数据进行验证。

?被测方提供所有功能执行相关的业务逻辑描述。

?被测CAS应具有数据导入导出和数据备份功能。

?被测CAS厂商提供测评所需的接收机和IC卡。

?被测方提供开发测试工具所需的接口文档,协助测评方开发测评工具。

5功能要求和测评方法

5.1同密

5.1.1技术要求

条件接收系统应该符合GY/Z 175-2001规定的同密运行要求,可以方便地和第二方的条件接收系统同密运行。

被测同密条件接收系统与另一个需要同密的其他条件接收系统进行同密运行,在末端分别用不同条件接收系统对应的接收机观看是否分别都能正常接受控制。

5.1.2测评方法

5.1.2.1测评条件

被测CAS和同密的CAS的EMMG? MUX接口和ECMG ? SCS接口符合GY/Z 175-2001规定的同密接口协议。

CAS配置方法,由被测CAS供应商联系已经进行了同密的供应商共同搭建CAS同密运行环境进行测评,提供EMMG?MUX接口和ECMG ?SCS接口参数使用和配置方式。

对需要测试专用数据发生器?MUX接口的,需要CAS厂商预先提供专用数据的产生方式或提供产生专有数据的模块。

5.1.2.2测评工具

支持多个流测评使用虚拟加扰器(实现加扰器的各种外部接口,并能够详细记录各EMMG、ECMG和加扰器之间的通讯内容)。

5.1.2.3测评步骤

末端分别用不同CA系统对应的接收机都能正常收看相应加扰节目。

233

5.2 CAS缓存设备与监管平台数据交换协议和格式

5.2.1技术要求

CAS和监管平台通过CAS缓存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本技术要求对CAS缓存设备的功能、协议框架、数据交换文件格式进行验证。

具体要求参见《条件接收系统缓存设备与监管平台数据交换协议和格式技术要求》(暂行)。

5.2.2测评方法

5.2.2.1测评条件

详见《条件接收系统缓存设备与监管平台数据交换协议和格式技术要求》(暂行)。

5.2.2.2测评工具

CAS缓存设备和监管平台数据交换协议测试系统。

5.2.2.3测评步骤

通过CAS缓存设备和监管平台数据交换协议测试系统,验证被测条件接收系统的CAS缓存设备与监管平台数据交换协议和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5.3机卡配对

5.3.1技术要求

条件接收系统应具备机卡配对功能。在启动此功能的时候,一个IC卡只能在唯一的接收机(包括多密的PCMCIA卡)中使用其重要功能(对加扰服务的控制字进行解密)。

5.3.2测评方法

5.3.2.1测评步骤

启动被测CAS的机卡配对。

随机抽取2个接收机和2个IC卡,交叉使用检验机卡配对功能。

5.4授权管理

5.4.1技术要求

条件接收系统至少能够支持如下授权方式:

●单个产品授权和取消授权;

●一组产品授权和取消授权;

●条件限播:符合一定限播条件的用户即使授权也不能收看加扰节目。

限播条件包含以下几种:

◆特定的用户卡号;

◆用户的地域信息。

234

5.4.2测评方法

5.4.2.1测评条件

被测CAS厂商提供CAS客户端调用接口或被测CAS自带客户端。

5.4.2.2测评工具

被测CAS自带客户端或者基于被测CAS厂商提供的CAS客户端调用接口开发的工具。

5.4.2.3测评步骤

5.4.2.3.1单一产品授权和取消授权

a)加扰产品通过CAS客户端调用接口授权后,相应加扰产品可以被正

常收看。

b)取消授权后,该IC卡将无法收看相应加扰产品。

5.4.2.3.2组产品授权和取消授权

将一些产品打成一个产品组。

a)通过CAS客户端调用接口授权后,产品组中的所有加扰产品都可以

被正常收看。

b)取消授权后,该IC卡将无法收看相应产品组中的加扰产品。

5.4.2.3.3条件限播

a)对指定IC卡进行授权

满足限播条件的IC卡即使被授权也不能收看被授权的节目;

不满足限播条件的IC卡被授权后能够收看被授权的节目。

b)对指定有授权的IC卡进行取消授权

满足限播条件的IC卡不能收看被取消授权的节目;

不满足限播条件的IC卡收到取消授权指令,不能够继续收看被授权

的节目。

5.5寻址管理

5.5.1技术要求

条件接收系统应该能够灵活地对用户进行多种寻址操作,并能够实现运营商自行定义各种寻址方式。

条件接收系统至少能够通过下列方式体现其寻址能力:

?发送邮件:向符合条件的用户发送电子邮件;

?发送屏显信息:向符合条件的用户发送屏显信息;

?其他方式。

235

5.5.2测评方法

5.5.2.1测评条件

被测CAS厂商提供对寻址方式和寻址指令的支持的文档。

5.5.2.2测评步骤

5.5.2.2.1按照被测CAS提供的寻址方式和寻址指令实现方式发送寻址指令

a)符合寻址条件的终端或IC卡能够接收并执行寻址指令;

b)不符合寻址条件的终端或IC卡不能够接收并执行寻址指令。

5.5.2.2.2寻址方式

a)通过特定的IC卡号进行寻址;

b)通过用户的地域信息进行寻址。

5.6系统接收端软件下载

5.6.1技术要求

条件接收系统应具备接收机软件在线下载功能。

5.6.2测评方法

5.6.2.1测评条件

被测CAS厂商提供软件下载操作方式说明和用于下载的软件。

5.6.2.2测评步骤

根据被测CAS提供的操作方式进行软件下载,接收端软件正常下载后,重新开机后可以运行下载软件。

在接收端软件下载的过程中中途断电的情况下,重新开机后接收机能够工作正常,可以重新进行软件下载。

5.7通用接口(CI)支持

5.7.1技术要求

条件接收系统接收端应该支持CI(使用PCMCIA)。

5.7.2测评方法

5.7.2.1测评条件

被测CAS厂商提供移植了被测CAS的CAM卡和IC卡;需要特殊接收机的自带。

5.7.2.2测评步骤

通过CAM卡和IC卡解扰,在接收端检验能否正常接收授权信息及节目;能否支持取消授权信息接收和处理,在取消授权后停止节目解扰。

236

237

5.8业务支持能力 5.8.1技术要求

CA 系统应具有对各种类型的业务进行支持的能力,主要包括: -PPC 、PPV 、IPPV 、NVOD ; -电子邮件、图文。

5.8.2测评方法 5.8.2.1测评步骤

同5.4.2.3的授权管理测评方法。

6性能要求和测评方法

6.1标称用户容量下的平均授权时间

6.1.1技术要求

条件接收系统应当能够支持足够大的用户量。具体用户量的要求根据使用的环境有所不同,一般分为下列4种级别:

6.1.2测评方法 6.1.2.1测评条件

本测评过程基于如下配置条件:

● 传送流数量:1个

● 产品数量:20个,其中PPC 和PPV 各10个; ● 每个用户都有10项授权,其中PPV 和PPC 各5项;

● 软硬件平台以CAS 厂商申报的为准,不同厂商的平台允许不同。

使用CAS

厂家提供的工具,将标准测试数据包导入被测CAS ,不同级别的测试数据包容量分别如下表所示:

6.1.2.2测评工具

标准测评数据集。

6.1.2.3测评步骤

在CAS厂商提供的软硬件平台上搭建用户容量测试环境;

将数据导入系统后,按照授权管理测试项测试,能够正常执行相应的功能,同时满足一定的性能指标要求;

使用CAS厂商提供的测评数据导入工具将标准测评数据集导入被测CAS系统中,并随机给予授权,以所占用的带宽和平均授权时间作为评测依据。

6.2传送流数量

6.2.1技术要求

条件接收系统应当能够支持对多路传送流同时进行加扰控制。具体传送流的数量要求根据使用的环境有所不同,一般分为下列4种级别(实际得到的指标值依赖于测试场景和系统配置):

6.2.2测评方法

对各加扰的传送流分别进行授权和取消授权,测试方法见5.4。

6.3授权响应时间

在6.1测试的同时,对最高优先级的单一用户授权指令发出到该用户收看到节目的时间不能大于30秒。

238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暂行)

编制说明

1.任务来源

本技术要求是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的委托,由总局广播电视监测中心组织编制。

2.编制目的

为配合我国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的建立,保障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安全运行,满足服务平台的个性化需求,为开展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的入网认证提供技术依据,制定本技术要求。技术要求规定了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功能和性能测评的技术要求、性能测试方法和功能检验方法。适用于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的入网测评。

3.编制依据

本技术要求在制定过程中,主要参考了GB/T 16260-1996 《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GB/T 17544-1998 《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GB/T 18336.1-2001《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第1部分:简介和一般模型》,GB/T 18336.2-2001《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第2部分:安全功能要求》,GB/T 18336.3-2001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第3部分:安全保证要求》,GY/Z 174-2001《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GY/Z 175-2001《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规范》。

4.编制过程

起草单位于2003年3月接受任务,在调研的基础上着手编制工作,其间先后六轮次征求数字电视行业专家及国内、外条件接收系统厂家的意见,进行了多次修改。2003年6月5日总局科技司组织专家技术评审会进行了论证,会后起草单位根据专家意见对送审稿再次修改,于6月12日形成本技术要求。

5.需要说明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要求包括功能和性能测试。功能测试主要依据条件接收系统厂商的建议和实际系统功能而编制;性能测试主要通过标称用户容量下的平均授权时间和标称传送流数量下的单一用户授权时间进行测试。

239

公共广播系统方案

公共广播系统方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前言: ? 一套完整的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 正文: 一、公共广播设计思想 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本系统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现代最新技术,以使系统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故必须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设计方案必须具备前瞻性和可扩展性。这种可扩展性不仅充分保护了甲方的投资,而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价格比。本设计对此均作了充分考虑,预埋了必要的管线,预留了各种接口,极便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科学性和规范性: 公共广播系统与一般广播系统不同,是一个先进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需从系统设计开始,包括施工、安装、调试直到最后验收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工作。最后提交正规的测试验收报告及全套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供甲方存档。特别作为政府拨款项目,必须确保整个工程经得起各方面的和较长时间的严格考验。 安全性和可靠性: 公共广播系统的建设,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使用效果、外部形象及投资回报,因此系统设计必须安全、可靠,本方案已充分考虑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在设备选型和系统的设计中尽量减少故障的发生。并从线路敷设、设备安装、系统

调试以及对甲方人员的技术培训等方面,都必满足可靠性的要求。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本方案选用的所有主要关键设备,均取得该设备的生产厂家或代理商的授权证书,并承诺在工程设备的提供、技术支援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容后付上授权证书)这一点是国际国内工程招标项目重点考核的关键条件之一。 二、公共广播设计原则及依据 设计原则 从投资合理、外观美观、设计规范的思想出发,日常广播和紧急广播二个系统的设计,在功能上互相独立,在设备及器材上有机结合。根据规范要求,紧急广播的控制具有最高优先权,并采用智能的联动和自动火灾报警广播方案。设有音量调节器的扬声器,平时在接收日常广播时可以调节音量或关闭,紧急广播时扬声器不受音量调节器控制,都将处于紧急广播状态。 设计依据 本设计主要依据以下标准进行: 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T 50314-2015 2. 《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JGJ/ 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 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166-2007) 5. GB50116-200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摘录)》 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7. 《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方法》 GB9003 8.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J-79-85

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的使用

?机顶盒的使用 ?一、机顶盒的连接 1、与用户盒连接 2、与电视机连接 将随机配置的视音频线一端插入到机顶盒AV输出接口,另一端插入到电视机“红、白、黄”三色音视频输入接口,电视机如有多组音视频输入接口可任选一组。若您的电视机支 持HDMI高清输入,请使用HDMI线,连接机顶盒的HDMI输出接口与电视机的HDMI输入接口。 机顶盒与电视机的连接示意图如下:

注:①标清电视机可采用随机配置的AV视音频线与机顶盒相连。 ②高清电视机可采用AV视音频线或HDMI线与机顶盒相连,建议采用HDMI线连接方式 (此种连接方式可保证高清节目信号传输质量)。 3、双向网络连接 广电“一线通”用户或广电、联通、电信、移动宽带用户在使用机顶 盒双向或互联网功能时,由于线路入户方式及接入设备不同,机顶盒连接 与网络设置也会不同,下面将结合不同用户的业务开通方式分别加以介 绍。 无宽带网络用户,是指家庭中没有接入广电“一线通”和广电、联 通、电信、移动宽带网的用户。 广电“一线通”用户,是指家庭中接入广电“一线通”设备的用户。 广电宽带用户,是指家庭中接入广电宽带网的用户。 其他宽带用户,是指家庭中接入联通、电信、移动宽带网的用户。

⑴无宽带网络用户开通广电宽带上网及互动电视业务 可到邻近的广电营业厅办理宽带上网及互动电视业务。网络接入 分为宽带或广电“一线通”两种接入方式,根据用户现场网络情况确定方 式之一。 ①宽带方式 宽带方式是使用网线入户的接入方式。为了使用一根入户网线能够保证同时接入机顶盒和计算机,需增加交换机或路由器等设备,交换机与机 顶盒、计算机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 机顶盒网络设置步骤如下: ⅰ在机顶盒主菜单界面上操作机顶盒遥控器上下左右键移到【自助服务】→【系统设置】→【网络设置】。 ⅱ按遥控器右键移动至【TCP/IP模式】,继续按遥控器右键切换为【PPPOE模式】,按遥控器上下键将焦点框移动至【自动拨号】,并按确 认键。图片显示如下:

有线数字电视技术讲座(扫盲)

有线数字电视讲座(扫盲班) 一、什么是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是相对于模拟电视而言的。我们知道,电视——就是实时向远处传送可视的活动图像。具体的方法,是先把光的图像变成与其对应的电信号,利用电信号可以传得远的特点,实现向远处传送的目的。 (一)什么叫模拟电视?自然界的实际景物图象千差万异,无论从亮度层次上,色彩种类上,都是极丰富的。用电信号表示它,一定是一个可以取任意值的连续变化的电量。我们把这样直接与自然界实际图象对应的,连续变化的电信号称为模拟信号,就是模拟实际,与实际一样。用这种方式传送电视就是模拟电视。 (二)什么是数字电视?先从用离散值代表模拟量谈起。举个例子,人的脚在一定尺度内,其长短分布是无限多个的,数值上是连续的。就是多长的都有,这好比模拟量。但实际在工厂生产鞋的时候,并不是这样,而是仅使用一定数量的号码,就适应了整个人群不同尺寸的脚。只要选择靠近的某些号码,就可以穿。这些尺寸不连续的号码,把连续的脚长“离散化”了,就是用离散量表示连续量,这种用离散量表示连续量的做法叫模拟量的数字化。数字电视,就是设想用离散的电量表示连续的电量,在电视信号的产生、传输、接收各个环节上,都使用离散数字来表示、处理。也就是说,数字电视是信源、信道、信宿三个环节上全面数字化的电视系统。信源指节目的产生:摄、录、编;信道指传输;信宿指接收、显示。 (三)数字电视由五个环节组成: 1、信源编码:就是把原始的模拟电视信号用数字编码来表示,也称为数字化、模/数转换(A/D 转换)。然后,进行压缩。数字电视信号源有三项:视频数据流、音频数据流和辅助数据流。辅助数据流包括管理数据、有条件接收数据以及与节目有关的数据。 2、复用:就是把上述三项数据流合成一路。采用以“包”为单位的时分复用方式。首先把上面说的三项数据流分割成一定长度的包(也称分组),在“包”的头部加上标识,作为区分是属于哪个流的标志,以便在接收时把它们区别开。然后把它们合流为单一的复用流。一个视频数据流、一个音频数据流、一个辅助数据流合成一套节目流。尔后,多套节目流再合成为传输流。 3、信道编码和调制:上述数据流不适于在传输通道中传输。为了使信号适配于传输信道,减少传输过程的差错,还需要对数据流进行必要的处理(再编码),这种做法叫信道适配,也称为信道编码。它的作用主要是负责误码的检错和纠错。调制的作用是把基带数据流搬移到高频载波上去,把基带信号变成频带信号。使之可以在频分复用的模拟信道中 4、传输信道:有HFC、数字干线、卫星、无线、存储介质等。 5、接收机:就是机顶盒,实现上述四项环节的逆过程,把从信道上接收的数据流还原成原始的模拟电视信号。 (四)怎样把模拟电视信号数字化? 1、先要解决用离散数字来表示连续的模拟信号问题。

大型工厂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大型工厂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一、系统的功能设计 对于大型工厂、企业的公共广播系统来说,无论是对声场均匀度的要求还是对器材的选择,与其它场合的公共广播系统相比,都比较简单,基本可以参照大型商场、超市的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实行。 二、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举例 1.工程概况 OMRON 中国工厂共有大型工业厂房4栋、2层办公楼1栋、6层职工宿舍楼2栋,厂区占地面积近20000平方米。 2.计方案简要说明 ● 整个广播系统设备按照标准配置,AMA为首选品牌。AMA公共广播系统设备外形美观、音质优美、价廉物美,在工程界口碑极佳,深受广大工程商的青睐。 ● 整个系统共分11个广播区域,其中工业厂房一栋为1个区、职工宿舍楼为1个区,办公楼按楼层分区、厂区道路为1个区,共分为8个广播区域。 ● OMRON 中国工厂公共广播系统将背景音乐广播和消防紧急广播合二为一。 ● 节目源设置四个:数码调谐器、CD唱机、双卡录音座和广播钟声话筒。 ● 办公楼内所有办公室设置具有强切功能的房间音量控制器。 ● 公共广播系统中扬声器的选型基本遵循以下原则:办公楼内有装饰天花板的区域采用AMA PC-865B 吸顶式扬声器,厂房内无装饰天花板的区域采用AMA HS-815 悬吊式音箱,职工宿舍楼采用AMA WS-601B 壁挂式音箱,厂区道路两旁采用AMA HS-620 圆筒型户外音箱。 ● 整个OMRON 中国工厂共配置134只扬声器,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 扬声器的功率分配 根据AMA扬声器的技术参数,参照消防广播要求,每只扬声器功率分配如下:AMA PC-865B 吸顶式扬声器分配功率 3W AMA HS-815 悬吊式音箱分配功率 15W AMA WS-601B 壁挂式音箱分配功率 5W AMA HS-620室外音箱分配功率 15W ● 系统输出功率计算

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服务内容

河北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服务内容 河北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后,基本服务内容分为:基本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电影点播、电视剧点播、新闻录播、阳光政务、信息服务等七大部分。 一、基本电视节目 中央电视台节目套、中央教育一台、河北电视台节目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上星节目套、河北各设区市当地节目—套。

注:以上部分节目可能根据相关政策做出适当调整,但节目总套数不变。 二、广播节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套,河北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套,设区市地方电台—套,中央国际广播电台英、日、俄语广播节目套。

三、电影点播 每天同时播出部电影,每天更新部电影,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的进行点播。 四、电视剧点播 每天同时播出集电视剧,观众可随时点播。 五、新闻录播 设省、市两个频道,省级新闻录播频道主要录播中央、河北和外省市的新闻,市级新闻录播频道主要录播当地的新闻。让观众任何时间都可以看到最新的时事新闻。 六、阳光政务 阳光政务是政府实施政务公开的一种形式,通过数字电视这一可视化、大众化的媒介将人民群众和政府紧密联系在一起。 阳光政务信息将主要由省、市两级提供,省级平台发布省级内容,市级平台发布本市的内容,以省级平台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市级平台以石家庄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七、信息服务

我们将收集整理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种信息,分门别类的放在信息服务栏目里,供广大观众查询。与阳光政务相似,信息服务也将由省、市两级提供,省级平台发布省级内容,市级平台发布本市的内容,以省级平台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市级平台以石家庄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一、方案介绍: 根据贵单位的需要及实际情况,该系统设计思路定位成集中供电型860MHz邻频传输系统,系统的总容量100套(PAL-D)电视信号,入户电平65±3dB,初期系统节目数量定为20套(根据需要可增加其它节目内容)。数字卫星接收机完全符合DVB-S标准,采用意法ST 处理器,具有高灵度信号接收功能;调制器采用内嵌式微机控制电路,图像中频、伴音中频、射频本振均采用PLL锁相。 二、系统设计依据: 本有线电视系统以国家有关标准为依据,参考国内和研究了国内若干个城市有线电视系统的先进技术资料及经验,并结合贵单位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贵单位特点的有线电视系统。 系统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的依据如下: 1、GY/T106-92 《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 2、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3、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4、GB6510-86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5、GBJ 《民用建筑电缆电视工程技术规范》 6、GB7401-87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三、本系统功能特点 1)、向用户传输N套(PAL-D)高清晰数字卫星电视模拟信号,也可以在N套节目的

基础上增加自办节目。 2)、网络通过光缆可以实行远距离传输,图像清晰、流畅。 3)、系统容量大,传输节目多。 四、广播电视系统组成及指标分配: 1、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由信号源、机房前端、干线传输、分配放大、同轴电缆分配网络组成。 2、指标分配: 五、系统组成框图:

六、主要设备选用 1、华泰750MH邻频调制器或PBI-4000MUV 广播级全频道捷变式邻频调制主机 (入网证书编号:011040100427) (3C证书编号:2003020815000065) 是专业级的全频道870MHz捷变式邻频电视调制器,采用高可靠性残留边带滤波器,中频调制信号处理方式;双重PLL 频率锁定,性能稳定可靠;射频放大采用进口模块组件,非线性失真小,确保高输出电平;其带外寄生输出抑制度大于 60dB(若外加频道滤波器,可大于70dB);微电脑CPU控制,可编程100个频道,两位LED频道显示;有断电记忆功能,具有频率微调功能,最大微调频率范围可达±4MHz,射频输出电平高达115dBμV,有极好的音频及视频线性度;可独立或与视景调制器,PBI-3000MC, 2500MB, 2000MB调制器或其它品牌的调制器组成中大型的CATV系统,尤其可用于CATV系统的扩容和节目的增加。 技术参数: 输出频率:48MHz~870MHz(Ch1~Ch56,Z1~Z43频道连续可调) 图像载频准确度:≤5KHz(VHF);小于等于10KHz(UHF); 射频输出频率微调范围:最大4MHz(0.5MHz步进)

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模板

公共广播系统方案设计说明 设计方案 目录 一、项目概述 (2) 1.1项目概况 (2) 1.2项目需求 (2) 二、方案设计 (2) 2.1设计原则及依据 (2) 2.2设计思想 (3) 2.3系统介绍 (4) 2.4设计效果 (4) 三、方案配置 (5) 3.1系统配置 (5) 3.2系统功能 (8) 四、设备参数 (9)

项目概述 1.1项目概况 该项目为少年宫大楼。 1.2项目需求 1),背景音乐广播 主要作用是掩盖本地噪声,并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听觉气氛。背景音乐扬声器呈均匀布置,无明显声源方向性,且音量适宜,不影响人群正常交谈。 2),业务呼叫广播 可以起到商业宣传、播放通知、寻人等作用。该功能要求扩声系统的声场强度略高于背景音乐,以不影响两人对面讲话为原则。 3),应急事故广播 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当火灾或紧急状态发生时用以指挥和疏散人群,以保证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利用其提供足以使建筑物内可能涉及的区域的人群能清晰的听到警报、疏导的语音。 方案设计 2.1设计原则及依据 从投资合理、外观美观、设计规范的思想出发,日常广播和紧急广播二个系统的设计,在功能上 互相独立,在设备及器材上有机结合。根据规范要求,紧急广播的控制具有最高优先权,并采用智能的联动和自动火灾报警广播方案。设有音量调节器的扬声器,平时在接收日常广播时可以调节音量或 关闭,紧急广播时扬声器不受音量调节器控制,都将处于紧急广播状态。 设计原则: 1. 实用性:系统设备立足于用户对整个系统的具体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的效益; 2. 先进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应具有先进性和成熟性,避免了因技术陈旧造成整个系统性能不高而 过早被淘汰; 3. 可靠性: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重要信息不致破坏和丢失;

有线数字电视技术参数测量及维护

有线数字电视技术参数测量及维护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 相关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极大发展。新时代,不同的领域只有充分利用新技术,才能对自身的市场竞争 力进行有效地提升。其中有线数字电视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满足了人们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服务。要想使有线数字电视技术参数测量的准确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以 达到提升参数维护的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技术参数测量工作和维护工作,确保 数字电视的良好运作,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有线数字电视技术参数测量 与维护进行探讨分析。关键词:有线数字;电视技术;参数测量;测量要求;参数维护目前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在电视媒体领域,出现了一个全新技术――有 线数字电视技术,相比于传统的电视技术,其更加便捷,也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有线数字 电视技术作为有线数字技术和电视的结合,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想 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观感服务,那么相关的管理人员就必须加大对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开发力度,同 时还要对其在运行时参数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利用参数检测和测量获得参数信息和数据, 及时修正错误,进而实现对有线数字电视的运行效率的有效提升。 1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概述所谓的有线数字电视技术,其是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一种产物,简单点来说就是有线数字技 术是近些年才出现的,其可以应用到电视系统中,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观感服务。其主要包括信源体系、用户管理体系、加扰子体系、网管子体系和终端子体系等。其中信源体系在前端系统中,由卫星通信设备、页码器件、网络调配器组成。加扰子系统由复用加扰子、数字矩阵、加扰设备等组成。相比于传统的电视技术,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更加便捷,而且信号更好,能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观感服务,但 是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即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此 相关的管理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其调试维护力度,进而对其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进行有效提升,确保有 线数字电视系统可以良好运行[1]。2有线数字电视技术参数测量的相关要求 2.1电平测量工作的相关要求 要提升有线数字电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那么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必须对其中重要的技术参数进 行定期的测量调试,确保这些参数的准确性、可靠性。所谓的电平测量方式其实就是先使用QAM进行 调制,然后再利用有线数字传统子系同对量HFC网络中的参数进行准确的测量。在其实际的测量过程中,主要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参数进行测量,即QAM调制时的误码率、信源传输中的数字频道信号噪 比、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正常工作时的频道功率,只有对这些参数进行测量,然后消除其中存在的问题, 才能实现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运行效果的有效增强,进而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观感服务[2]。 2.2TS码三级测量的相关要求 相比较而言,不同的有线数字电视系统对于Ts码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部分的有线数字电 视对于Ts码的要求不高,而还有一些有线数字电视对于Ts码的要求比较高。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对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进行实际的设计时,必须要对其未来系统运行过程中Ts码相关参数进行详细的测量。一般情况下,IS码的三个等级主要包括:周期监测、基本监测及其他方面的监测。所谓的基本检测主要是对其连接技术进行检测,确保其准确性以及相关的同步字节不会出现问题;相比较而言,周期检测的 工作内容则比较复杂,其主要对码元的传输、某些时间间隔划分以及PCR精度进行检测;而其他监测则主要是对缓冲器工作、数据的延时、PID及TDT等进行测量[3]。 3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维护的相关要求 3.1相关指标分析维护 机顶盒作为有线电视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的有线数字电视技术都需要借助其才能进行 ,可以将其当作一个永华终端子系统。要想对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网络的运行质量进行提高,那么相关的 管理部门就必须先对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提升,其相关的出口技术参数必须要符合相关要求,才能满足机顶盒的运行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为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维护提供有利 的保障。除此之外相关的管理部门还应选用那些运行比较稳定,且具有较高指数的机顶盒,确保其相关 的指标指数处于所需的规定范围之内,这样才能对有线数字电子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全面提升,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观感服务。 3.2调试分析 在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相关的管理部门必须要不断地对其进行调试,将其运 行中存在的隐患消除,进而确保其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在有线数字电视系统实际的调试过程中,主要 包括三个部分的调试工作,即是QAM调制器调试、用户分配网调试和光链路调试。其中所谓的QAM调

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原理及常见问题处理办法

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原理及常见问题处理办法 1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原理 数字电视机顶盒从功能上看是计算机和电视机相结合的产物,从信号处理和应用操作上看,它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物理层和链路层: 包括高频调谐, QPSK/QAM /COFDM /VSB解调、卷积码解码、去交织、RS(里德- 索罗门)解码、解能量扩散。 传送层:包括解复用,它把MPEG - 2传送流分成视频、音频和数据包。 节目层:包括MPEG - 2视频解码、MPEG - 2 AAC(或AC - 3)音频解码。 应用层:包括业务信息( SI) 、电子节目指南EPG、图形用户界面(GU I) 、浏览器、遥控、CA等。 输出接口:包括模拟视频/音频接口、数据接口、键盘、鼠标等。 图1为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原理框图。 图1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原理框图 高频头(调谐器)接收来自有线网的射频信号并下变频为中频信号,经QAM解调器进行解调,输出包含音频、视频和其他数据信息的传送流( TS) 。传送流中一般包含多个音视频流及一些数据信息。TS流解复用器则用来区分不同的节目,提出相应的音视频流和数据流,送入MPEG - 2解码器和相应的解析软件,完成数字信息的还原。对于付费电视, CA模块对音视频流实施解扰,并采用含有识别用户和进行记账功能的智能卡,保证合法用户正常收看。 视频PES送入MPEG - 2 视频解码模块进行解码,然后输出到PAL /NTSC编码器,编码成模拟电视信号,再经视频输出电路输出。音频PES送入音频解码模块进行解码,输出PCM音频数据经D /A 变换器变换成立体声模拟音频信号,经音频输出电路输出。 2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 1不能正常接收某一个频点上的数字电视节目 (1)原因分析 用频谱仪看此频点的波形图是否有陷波点。正常的数据信号显示的波形应该是完整平滑的,如果有陷波点,只有平坦部分的数据能够收全,该段的数字电视节目就能收到,恰好在陷波点位置的数据就收不到,那一段的数字电视节目就收不到。造成这种现象有可能是用户线和用户盒不规范,也有可能是分支分配器输入输出

对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设计的浅析

对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设计的浅析 摘要:近几年来,有线数字电视在我国的建设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作为有线数 字电视中心环节的前端系统的设计工作也处于不断地进步中。当前时期,设计人 员充分地做好前端系统设计的优化工作,已经成为有线数字电视进一步发展的必 然要求,也是推动有线字电视为人们提供更大的便利的必要保证。而本文则从其 前端系统设计工作的角度出发,通过析有线数字电视的前端系统组成,谈论了设 计工作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求推动前端系统的逐渐完善。 关键词: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组成部分;设计;注意问题 1 有线数字电视的前端系统的系统组成分析 前端系统是整个有线电视网络运行的必要保障,其系统的工作状况将直接对有线数字电 视工作造成影响,我国有线数字电视设计人员要想全面推动数字电视技术的优化发展,就必 须对前端系统进行持续的完善设计。而就前端系统的组成来讲,它主要可以分为信号的接收、处理、输出以及系统的管理工作四个部分,本文下面就对这四个部分做一下详细介绍。 首先,就前端系统的信号接收部分来讲,这一部分主要负责接受数字电视的不同网络所 发出的各种信号,然后再将这些信号转化为与MPEG-2的标准相符的TS信息流。而数字电视 网络所发出的信号繁多、复杂,信号接受工作就变得较为繁杂。信号接收部分主要以卫星接 收机、光收机以及编码器等几种信息转化设备,工作人员要对系统的接收环节进行优化,就 应该选用类似综合IRD接收机的卫星接收机,这种接收机带有AIS标准的基带数字信号的传 输设备。而且,还要为卫星接收机选择具备稳定振频及较低噪声温度的高频头以及与天线技 术标准要求相符合的可靠的卫星天线等。 其次,就前端系统的信号处理部分来讲,这一部分则主要利用复用器设将信号接收环节 所转换的TS流转换为多个电视节目所需要的TS流,同时对这些再度转化后的TS流进行CA 加密处理,最终进行信号传输。而处理环节的具体功能可归纳为对于传输码流即TS流的监视、解扰及复用,还有对于业务信息即SI的处理等,处理环节是整个系统的核 心。工作人员要采用集成管理系统来对此部分信号进行管理,而且每一个前端处理部位都具 备一个异步串行即ASI的接口,以保证设备具有必须的兼容性。同时,工作人员在利用前端 系统处理环节来增加节目时是虚拟进行的,他们是将节目设置到了某个随意的复用器中,然 后由机顶盒利用SI信息找寻到这个虚拟的节目。 再者,就前端系统的信号输出部分来讲,它主要是将处理部分再度处理好的加密的TS系 统制作成为RF信号,然后再传输到整个的HFC网络。这一环节需要使用64QAM的调制器以 及38MB/S的宽带,而且此调制器一般要低于模拟调制器10db的输出电平。同时,模拟频道 的载频则是以图像载波频率的形式呈现,而数字频道的载频一般处于8MHz频道的中心位置。 此外,就前端系统的系统管理环节来讲,它主要是对前端信号输入以及输出工作的状态 进行管理,同时监视其输入及输出信号有无与质量,其设备工作利用DVB-ASI进行基带信号 的传输连接,对所有基于SNMP的前端管理系统皆适用。从细节上来,这个系统管理环节的 管理服务器需要负责对用户信息进行收集,并做好计费工作及各种影视资料的安全保密管理,而管理的网络控制部分则要完成对服务器收集的各种信息进行传递及对影视材料与数据的后 台交换等。 2 前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 设计需求 伴随着双向网的改造深入进行,长沙市数字电视目前拟开展的业务主要包括数字视频转播、数据广播和NVOD准视频点播。其中视频转播主要包括:5套长沙本地的模拟视频信号 数字化;湖南省SDH网络传输的17套数字电视节目信号;国内的卫视节目(24套各省卫视 加上15套中央卫视),从22个央视节目平台和14个境外卫视节目中挑选22套节目。随着 4县并网的完成以及长沙城市的发展,整个数字前端系统将需要提供过百万用户的业务需求(广播业务与交互式业务)。 2.2 设计原则

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docx

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1系统概述 为了创造幽雅舒适及安全的环境,提供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安装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pa)是必要的。根据本公司多年积累的经验,结合大厦的实际情况,遵循科学、安全、实用的原则设计此方案。 广播系统按照使用功能分区独立控制,走廊、通道、广场为公共区域;各会议室、接待室、办公室、值班室为办公区域。 系统设置功率放大器2台,采用定压式音频传输。 广播系统可实现同消防报警系统,指挥决策系统、考勤门禁系统的系统集成和联动。 2设计思想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摘录)(gb50116-98)作为设计依据,结合贵方的需求,用最佳设计方案体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使系统的功能和指标达到国内同类型系统的先进行列,是我们的总体设计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本系统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现代最新技术,以使系统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故必须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设计方案必须具备前瞻性和可扩展性。这种可扩展性不仅充分保护了甲方的投资,而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

价格比 本设计对此均作了充分考虑,预埋了必要的管线,预留了各种接口,极便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科学性和规范性: 公共广播系统与一般音响系统不同,是一个先进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需从系统设计开始,包括施工、安装、调试直到最后验收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工作。最后提交正规的测试验收报告及全套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供甲方存档。特别作为政F拨款项目,必须确保整个工程经得起各方面的和较长时间的严格考验。 安全性和可靠性: 公共广播系统的建设,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使用效果、外部形象及投资回报,因此系统设计必须安全、可靠,本方案已充分考虑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在设备选型和系统的设计中尽量减少故障的发生。并从线路敷设、设备安装、系统调试以及对甲方人员的技术培训等方面,都必满足可靠性的要求。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本方案选用的所有主要关键设备,均取得该设备的生产厂家或代理商的授权证书,并承诺在工程设备的提供、技术支援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3系统功能 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pa)系统可为客户提供舒适环境,其中设有音乐广播和消防紧急广播,确保大厦正常运作。 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pa)系统主要为各公共区域提供背景音乐

广播系统调试测试

广播系统调试与开通 广播系统的调试主要指广播系统安装施工完毕后,对设备安装过程进行全面的、常规性地检查,并作开通试验和音质评价,其主要工作内容有:传输线路检查、配接检查、绝缘电阻测量、接地电阻测量、天线调试、电源试验、系统开通试验、声压测量和音质评价等。 通电调试时应注意,先将所有设备的旋钮旋到最小位置,并且按由前级到后级的次序,逐级通电开机,以免开机时的过大冲击发出噪音和损坏机器。将所有音源的输入都调节到适当的大小,从监听扬声器监听是否有失真和杂音,以及声音过小。如果正常可开机按正常音量工作一个小时再听听声音有没有变化,机器表面温度是否正常。如果正常。调试工作可告结束。否则应检查问题所在。 一、传输线路检查 广播传输线路分为室内、室外各种配线,检查时应将被检线路的接线端子从设备上断开,按照施工图、广播系统图来检查各路传输配线是否正确,是否存在短路、断路、混线等故障;接线端子编号是否齐全、正确,是否焊有接线端子。对于被发现的故障耍逐一进行排除,并将接线端子重新紧固连接;各个插头、插座连线是否采用焊接,接线是否正确可靠,屏蔽层连接是否完整良好,符合要求。 二、配接检查 按照施工图检查每个回路或扬声设备上的线间变压器配接是否正确,特别是多抽头变压器的连接端子往往容易接错,注意检查漏接、多接,变压器的初级次级接反现象;按图查对变压器型号,容量及阻抗是否匹配, 三、绝缘电阻测定 将广播线的两头接线端子断开,用500V兆欧表,测量其线间绝缘电阻。测量项目为:线与线和线与地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一般不小于0.5MΩ,对于每一回路的电阻应进行分回路测量,测量数值应填写记录,作为调试报告的内容交建设单位保管。 四、接地电阻测量 广播系统的接地电阻,主要在广播室的接地极上进行;测量时采用接地电阻测试仪。 广播室放大器、避雷器等的工频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10Ω,当广播系统的容量在150 W 以上,如单独设置接地极确有团难时,可与电气装置合用一组接地极,但这种接地要求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并应设置专用接地干线。 五、电源试验 对交流电源电压进行测量,电源供电线路不应出现短路、断路现象,在电源开关上做通断操作试验,检查电源显示信号;备用电源互换装置检查试验,蓄电池的输出电压测量;对整流充电装置进行检查测量;做模拟停电试验,验证电源互投装置是否能可靠工作。

有线数字电视和无线数字电视的区别小知识

有线数字电视和无线数字电视有什么区别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主要有七点区别。一是传送节目套数,有线数字当前传送一百多套节目,还可以再单独订购几十套其它节目,而无线数字电视当前传送节目只有40套左右,已经是它的最大传送能力了。 二是节目清晰度,平板电视大都支持1920*1080分辨率,就是高清播出,有线数字电视传送的高清节目能让用户充分感受到高清节目的魅力,而无线数字电视没有能力传送高清节目,再好的电视也只是摆设,同时,由于无线传送带宽低,频点少,节目压缩率过高,损失了画面细节,收视感觉甚至不如传统的模拟电视。 三是节目稳定性,无线数字电视采用无线微波方式传送,对恶劣天气非常敏感,如果出现雨、雾、雪等天气,微波在空气中衰减很快,信号基本都消耗在空气当中的水气中,如果出现大风,电视信号也时有时无,基本不能观看。 四节目价格,有些用户考虑,有线数字电视电视价格相对高,可以办理一台有线数字电视放在客厅中,其它电视使用无线方式,其实这样办并不合适,因为有线数字电视按对每户的第二、第三终端都有优惠,对同一住址,同一用户名的第二台终端每月只收8元,对第三台终端免收费用,这比无线数字的每月13元左右的收费明显便宜了很多,况且,使用有线数字电视,每个终端都能收看一百多套节目,从性价比上看,远远优于无线数字电

视。 五是节目内容,因为有线数字电视可以传送高清电视节目,传送节目套数又比较多,因此,用户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例如央视3、5、6、8都在网中传送,而无线数字电视虽然也传送3、5、6、8节目,但因为信号是盗用的,节目源没有保障,这几套节目经常无故黑屏。另外,有线数字电视中,专门加入了一些专业频道,例如有两个专业理财频道,有0-6岁儿童教育频道(宝贝家)、旅游频道、游戏频道(电子体育)、老年保健频道、留学频道、女性频道、家居频道、书画频道、摄影频道等,满足各类人群的专业需求。 六是扩展性,有线数字电视设计之初就设计可以双向互动,支持点播、频道回放、节目回放等功能,同时可以电视阅读、上网,交水费、电费、电视费、手机费等,这些功能只需要很低的价格就能实现,而无线数字电视不具备这些功能。 七是政策依据不同,有线数字电视是国家授权的电视节目播出机构,而无线数字则是作为有线电视的补充,主要服务偏远农村地区。

学校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学校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第一部分:技术响应一览表 (5) 第二部分:技术建议书内容 (6) 1. 概述 (6) 2. 设计原则 (10) 3. 设计规范和依据 (12) 4. 系统功能和特点 (13) 5. 方案设计 (14) 5.1. 系统构成及原理 (14) 5.2. 用户需求分析及前端分布 (16) 5.3. 实施方案设备选型及配置 (17) 5.3.1 公共广播工程设计的一般顺序 (17) 5.3.2 广播扬声器的选用和配置 (18) 5.3.3 信号的放大和处理设备 (21) 5.3.4 节目源设备 (23) 5.3.5 传输线路 (24) 5.4. 设备清单及报价 (26) 5.5. 选型设备性能及参数 (29) 6. 工程实施方案 (50) 6.1. 施工组织 (50) 6.1.1. 施工组织架构图 (50)

6.1.2. 人员调配及职责分工 (51) 6.2. 施工前期实地勘测 (53) 6.3. 系统图纸设计 (53) 6.4. 系统设备订货计划 (54) 6.5. 施工人员进场计划 (54) 6.6. 线管、线槽、线缆施工 (56) 6.7. 系统设备安装、调试计划 (56) 6.8. 工程进度计划与控制 (59) 6.8.1. 工程进度计划表 (59) 6.8.2. 工程进度控制过程 (60) 6.9. 工程质量控制 (63) 6.9.1 质量程序文件 (63) 6.9.2 质量体系 (64) 6.9.3 质量体系文件 (64) 6.9.4 质量保证文件 (67) 6.9.4 IS09000 质量管理体系 (68) 6.10. 工程系统调试 (69) 6.10.1 一般规定 (69) 6.10.2 调试 (70) 6.11. 工程验收 (70) 6.11.1 一般规定 (70) 6.11.2 验收条件 (70) 6.11.3 验收资料 (72) 6.11.4 验收判据 (72) 6.11.5 工程验收 (73) 7. 培训计划书 (74) 7.1 现场培训 (74) 7.2 培训计划 (75)

公共广播系统检测操作方法

GB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GYJ25-86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SJ/T10406-93声频功率放大器通用技术条件 什么是传声增益? 传声增益--在扩声系统中处于最高可用增益状态,观众席上的声压级与话筒处的声压级之差即:传声增益=20lgP观众/P标准,传声增益反映了扩声系统的放声功率,一般情况下传声增益>-6db 增益:指放大量或提衰量,放大器对信号放大能力的指标,等于放大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的对数,正增益为提升,负增益为衰减,有功率增益、电压增益和电流增益三种。通过调整音响设备增益量,可以对音频信号电平进行调节,使系统的信号电平处于一种最佳水平。 公共广播系统检测方法 一、声压级 参数概念:是指该点的声压P与基准声压Po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20的值,其结果用分贝(dB)表示,声压级缩写为SPL,也可以用符号Lp表示。按终端设备的安装位置的不同,其各自的技术参数要求也不同: 吸顶式扬声器:功率6W,声压90dB,频率范围100Hz-16kHz 壁挂式扬声器:功率20/30W,声压(1W/1M) 94dB/92dB,频率范围 100Hz/65Hz-20kHz 室外号筒扬声器:功率15W,声压112dB,频率范围250Hz-10kHz 测量仪器:A W A5633A型声级计 测量方法: 1. 灵敏度的校准将声级校准器配合在传声器上,开启校准电源,读取数值,调节声级计灵敏度电位器,完成校准。 2. 测点的确定在每个广播分区内选距离该区内扬声器最远点测量,相邻两个广播分区的边界也应该作为测量点进行测试。 3.传声器的设置测量传声器可以手持,也可以固定在三角架上,其位置应处于距地面1.2m的边界线敏感处,如果边界处有围墙,为了扩大监测范围

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故障维修

《中九机各种故障的维修方法及实战实例加图解》 故障现象在不断增加中。 中九机电源多种故障的维修方法及实战实例: 1. 保险烧或炸 主要检查整流电路各二极管,450V电源主滤波电容,及开关管等部位,抗干扰电路出问题也会导致保险烧、发黑。需要注意的是:因开关管击穿导致保险烧一般会把电流检测电阻和电源控制芯片烧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也很容易和保险一起被烧坏。 2. 保险管正常,电压无输出。这种现象说明开关电源未工作或进入了保护状态。首先要测量电源控制芯片的启动脚是否有启动电压,若无启动电压或者启动电压太低,则要检查启动电阻和启动脚外接的元件是否漏电,此时如电源控制芯片正常,则经上述检查可以迅速查到故障。若有启动电压,则测量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在开机瞬间是否有高、低电平的跳变,若无跳变,说明控制芯片坏、外围振荡电路元件或保护电路有问题,可先代换控制芯片,再检查外围元件;若有跳变,一般为开关管不良或损坏。 3. 有输出电压,但输出电压过高 这种故障一般来自于稳压取样和稳压控制电路。在直流输出、取样电阻、误差取样放大器如TL431、光耦、电源控制芯片等电路共同构成一个闭合的控制环路,任何一处出问题

就会导致输出电压升高。 4. 输出电压过低 除稳压控制电路会引起输出电压低,还有下面一些原因也会引起输出电压低: a. 开关电源负载有短路故障。此时,应该断开开关电源电路的所有负载,以区分是开关电源电路还是负载电路有故障。若断开负载电路电压输出正常,说明是负载过重;或仍不正常说明开关电源电路有故障。 b. 输出电压端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失效等,可以通过代换法进行判断。 c. 开关管的性能下降,必然导致开关管不能正常导通,使电源的内阻增加,带负载能力下降。 d. 开关变压器不良,不但造成输出电压下降,还会造成开关管激励不足从而屡损开关管 e. 300V滤波电容不良,造成电源带负载能力差,一接负载输出 实例1:一台皇视268中九机,开机无何反应。 开机检查,保险管炸裂熔断,经检查发现整 流电路一只二极管击穿,换后一切正常。 实例2:一台村村通ZL-5188B, 开机无何反应. 开机检查,保险管完好,经检查发现电源控制模块DH321损坏,换后一切正常。

完整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完整的公共广播系统方案 一、公共广播设计思想 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本系统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现代最新技术,以使系统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故必须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设计方案必须具备前瞻性和可扩展性。这种可扩展性不仅充分保护了甲方的投资,而且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价格比。本设计对此均作了充分考虑,预埋了必要的管线,预留了各种接口,极便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科学性和规范性: 公共广播系统与一般广播系统不同,是一个先进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需从系统设计开始,包括施工、安装、调试直到最后验收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工作。最后提交正规的测试验收报告及全套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供甲方存档。特别作为政府拨款项目,必须确保整个工程经得起各方面的和较长时间的严格考验。 安全性和可靠性: 公共广播系统的建设,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使用效果、外部形象及投资回报,因此系统设计必须安全、可靠,本方案已充分考虑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在设备选型和系统的设计中尽量减少故障的发生。并从线路敷设、设备安装、系统调试以及对甲方人员的技术培训等方面,都必满足可靠性的要求。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本方案选用的所有主要关键设备,均取得该设备的生产厂家或代理商的授权证书,并承诺在工程设备的提供、技术支援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容后付上授权证书)这一点是国际国内工程招标项目重点考核的关键条件之一。 二、公共广播设计原则及依据 2.1设计原则 从投资合理、外观美观、设计规范的思想出发,日常广播和紧急广播二个系统的设计,在功能上互相独立,在设备及器材上有机结合。根据规范要求,紧急广播的控制具有最高优先权,并采用智能的联动和自动火灾报警广播方案。设有

网络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IP 网络公共广播系统介绍.................................................... 2 1.1 系统概述 ...................................................................2 1.2 功能介绍 ...................................................................2 1.4 系统拓扑图 .................................................................4 1.5 产品选型资料—IP 网络核心设备 ...............................................5
第二部分:广播设计说明 .............................................................. 8 2.1 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规........................................................8 2.2 系统设计思想 ...............................................................9 2.3 森林护业站广播需求概述.....................................................10 2.4 系统配置说明 ..............................................................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