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4份试卷)上海市徐汇区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历史高考模拟试卷

(历史4份试卷)上海市徐汇区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历史高考模拟试卷

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有学者认为,西周通过“封建”与各地存留的氏族势力分享政治权利、经济利益,通过怀柔政策实现与地缘的整合。这反映

A.宗法观念利于家国同构 B.血缘政治的时代特点

C.贵族特殊的政治地位 D.分封制加强了对全国控制

25.有学者指出,宋真宗时期一般官员都有“官”和“差遣”两个头衔,有的官还有“职”的头衔,“官只是说明他可以领取俸禄,而职才有实际的权力。不但宰相为临时的职务,天下无官不为临时职务”。这主要表明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用人权的中央化

C.官僚制度的工具化 D.吏治的皇权化

26.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A.土地买卖得到法律保护 B.税收制度变革成为历史逻辑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 D.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27.汉元帝永光元年,“春霜夏寒,日青无光”,元帝下诏指责大臣失职,于是丞相于定国便以灾异引咎辞职。这说明“天人感应”学说

A.深入人心,为君臣所接受 B.论证了皇权的合法性

C.减少了灾异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D.内容发生了变化

28.1901年,清政府下诏实施新政,光绪帝发布上谕指出:“大小臣工,清夜自思,即无拳匪之变,我中国能自强耶?夫无事且难支持,今又构此奇变,益贫益弱,不待智者而知。”这表明清政府

A.对民主革命浪潮深为担忧 B.对世界近代化潮流作出主动回应

C.对空前的政治危机作出被动应对 D.对积贫积弱局面进行了理性的反思

29.抗战期间,许多外国人涌入中国西北,来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抗日大本营延安,其中美国人最多。这一现象说明

A.中共领导人卓越的国际视野 B.延安是反法西斯大本营

C.南京国民政府国际地位下降 D.中共在抗战中地位日益重要

30.下图为1700~1890年中国和欧洲占世界GDP的份额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自然科学非对称发展

B.中西生产技术非对称发展

C.中西生产关系非对称发展

D.中西政治制度非对称发展

31.据统计,1899—1918年,中国国内出现了多篇《共产党宣言》的译文,译者主要采用片译、段译和摘译等方式进行翻译;翻译的内容也被夹杂在社会进化论、改良主义、三民主义等社会思潮中传播。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尚浅 B.文学革命影响译者表达方式

C.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各种理论 D.译者尝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2.有学者说:“罗马人从来不偏离同具体案件、具体法律生活所保持的永恒联系;他们不喜欢为构造而创建构造,而是一直注意着法律构造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并参考这些影响,以优雅和符合逻辑的方式围绕法律构造开展工作。”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A.注重形式 B.注重理论 C.注重实践 D.注重反响

33.卢梭曾经说过:“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是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良心从来没有欺骗过我们,它是人类真正的向导”。“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这说明卢梭

A.倡导个体主义的取向 B.批判理性的思维方式

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D.丰富了人文主义内涵

34.18世纪以前,英国人习惯用自家的小园子供养自己。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的饮食水平随着工资水平变化,工资较高的工人,特别是家里每个人都能挣点钱的那些工人,吃得较好;在工资最低的工人中,土豆成了唯一的食物。材料意在说明当时英国

A.食物供应商品化趋势明显 B.工业革命摧毁了小农经济

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饮食结构 D.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35.20世纪60年代,美苏双方商定在对方首都举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在莫斯科举办了美国家庭厨房展,苏联人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这从侧面反映出

A.美苏关系缓和,平等互利 B.苏联经济结构的失衡

C.美苏竞争重点在科技领域 D.美苏冷战表现出新形式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l5世纪起,英国出现延续一个半世纪的“办学热”,显贵、乡绅、城镇商人甚至国王等都通过私人慈善捐赠而建立学校。这些学校开始主要以培养神职人员、高官等为目的,属于精英教育,后来又增加了以培养自由职业者、工匠和以普及文化知识为目的的大众教育。1546年,亨利八世设立了五个钦定教授席位,除神学以外,都是直接与社会事务相关的科目,如医学、民法等。1575年到1663年,英国大学中新增的教授席位绝大部分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18世纪初,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和其他专门科学中逐渐设立新的教授职称。

材料二 1977年,以恢复高考制度为标志,掀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同时“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到2000年基本形成了两级(部委、省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大约是1998年的4.5倍,是1949年的172倍,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

——摘编自韩梦洁、宋伟《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的制度安排与反思》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15—1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果。(9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教育和15—1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的影响的共同点。(7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王佑贵创作的歌曲《我们这一辈》曾唱红大江南北,唱得不少人泪流满面。歌词中有这样几句话:“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上山练过腿,下乡练过背……人生无悔。”

指出“上山练过腿,下乡练过背”一句反映的历史事件,并对该历史事件作简要的述评。(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43.(10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江西羊狮慕(杨思慕)景区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

境内。羊狮慕东连明月山,西接发云界,东西走向,景区

最高峰石笋峰海拔1764米,以花岗岩峰林地貌为主。己

开发的景观有百余处,奇峰怪石,古树名花,流泉飞瀑,

云海雾涛被称为羊狮幕景观的“四绝”,还有罕见奇观“佛

光”。羊狮慕地处武功山脉,武功山与龙虎山、三清山一

起同为道教的洞天福地。羊狮慕景区在花岗岩悬崖绝壁上

修建了游览栈道。

请评价修建绝壁栈道对景区的有利影响及绝壁栈道游客游览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0分)

44.(10分)【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湖南省衡阳县井头镇号称中国“花岗石材之乡”,

该镇经济也因为花岗石的开发而发展迅速,但是随之而

来的是村民发现河水变成了“牛奶河”。经过市环保局

检测,原来是花岗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石头粉

尘造成的。石材加工产生的锯泥堆放不仅占用大片土地,

而且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漫天飞扬,雨天则

随雨水流入河道。最近,该地开始利用锯泥生产环保加

气砖,该砖保温效果不错且质量轻,很受市场欢迎。

(1)分析该镇花岗石材开发过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4分)

(2)该镇为了防止河水变成“牛奶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6分)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弱冠嗣位。此时,他所面临的青藏高原的政治局势相当严峻。对于已跨入奴隶制社会的吐蕃王朝来说,旧的部落军制显然已不能适应新兴的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松赞干布适应时代趋势,仿照唐朝的府兵制,在吐蕃建立起一整套严密的军事组织。他把吐蕃分成四个“如”,“如”是吐蕃的大军事区和行政区。另外,还有四个禁军千户所分镇四如……大将以下各级官员,都由当地的大贵族担任,世袭其职,仍须经王廷的任命。所有士兵都登记造册,由朝廷掌管,全国军队由兵马都元帅统率,调动以赞普的金箭为凭。经过松赞干布大胆改革后的吐蕃军队,成为一支兵农合一,集训练、生产、出征于一体的新型军队。有了“强兵”的支柱后,松赞干布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有利于吐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项改革。正是通过这些改革,吐蕃达到了鼎盛时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松赞干布军事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松赞干布军事改革的意义。(9分)

4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苏联对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东北局势采取“不干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当时情报的缺失所致。作为即时性因素的情报缺失并非导致“不干预政策”的单一原因,苏联长期以来的外交特性亦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自始至终,斯大林在外交领域所追求的是国家安全,希望尽可能在周边地区营造有利的外交态势。但他也深知,单凭苏联自身的力量无法在短期内达到此目标,只能利用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来开辟有利的国际环境。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苏联才会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立刻就向日本提出签订《苏日互不侵犯条约》。多年后,在处理苏德关系时,类似的外交思维仍旧主导莫斯科的决策层。1939年前,苏联为应付纳粹德国的崛起,一直奉行与西方国家合作的集体安全路线。然而,当斯大林认为集体安全难以切实保障苏联免遭战争威胁时,便又断然转向德国摇动橄榄枝,最终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摘编自沙青青《九一八事变前后苏联对日政策再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九一八事变后苏联采取“不干预政策”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九一八事变后苏联采取“不干预政策”的影响。(7分)

4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价】(15分)

材料范旭东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东渡日本留学。他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救国愿望,1908年,他进入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院主修应用化学。虽然他对日本在中国的侵略行为十分痛恨,但对日本民族那种奋发图强的精神也有很深的感受。他认为,中国只有效法日本,改革政治,发展实业,才有出路。由于品学兼优,他在1910年毕业后一度留校担任专科助教。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后,他毅然回国,准备一展“工业救国”的宏图大志。1914年,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办久大精盐公司,中华民国的副总统黎元洪、著名军事将领蔡锷也都入股。后来他又创办了亚洲第一座纯碱工厂—天津永利化学公司碱厂,与侯德榜等成功地解决了制碱过程中的一系列化学工艺与工程技术问题,打破了外国工厂的技术垄断和市场垄断。抗战期间,他在大后方先后创办了久大川厂和永利川厂,推进了大西南建设,支援了抗战。

——摘编自魏文享《化工之父范旭东》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范旭东“工业救国”的条件。( 9分)

(2)根据材料,概括范旭东的主要贡献。(6分)

地理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B

6. B

7. C

8. A

9. B 10.D 11.A

36.(1)地势较平坦,海拔高;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高原为主;西部发育南北纵列的大裂谷(每点2分 )

(2)原因:地处赤道附近,纬度低;地处高原,地势高,比较凉爽;湖泊多,面积大,受湖泊调节作用显著;热带草原气候,夏季为雨季,云量丰富,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且水汽蒸发带走大量热量,夏季凉爽。(每点2分 )

(3)纬度低,平均气温较高,光热充足,在东非高原,日较差大;四季如春,温凉环境;年降水量丰富,水源充足,湿润环境;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气流上升,静风环境;土壤肥沃;丰富的劳动力;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政策支持;国际市场广阔(任答四点,每点2分 )

37、(1)、海南岛原来是中国大陆向南延伸的一部分,接近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交汇处,地壳运动十分活跃;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陆地部分岩层断裂下陷;海水侵入琼州海峡,将海南岛与大陆分隔开。(每点2分 )

(2)8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西瓜采收已经接近尾声,市场供应逐渐减少;海南岛热量充足,8月以后种植的西瓜,比我国大部分省份大棚西瓜品质好;冬半年西瓜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利润高;夏半年,我国各地西瓜大批量上市,海南岛西瓜因为物流成本高,在外地市场竞争力弱。(每点2分 )

(3)优点:投资少,建设成本低;建设周期短;运量大,运费低;维修费用低。(4分,每点2分 )

缺点:受台风等气象因素影响大;速度慢,耗时多。(4分,每点2分 )

43、有利影响 :减少旅游活动对森林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方便游览者观赏森林美景和险境;有利于游览者近距离接触森林环境和险境;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每点2分,任答二点得4分) 注意的问题:安全问题,游客要小心崖壁落石,不要攀爬护栏;环境污染问题,游客不能将薄膜袋、矿泉水瓶、瓜皮果屑等扔下悬崖。防火问题,游客不能带火种进入景区,防止森林火灾。(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44、、(1)开山采石易引发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粉尘污染、水污染、废石渣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每点2分,任答二点得4分)

(2)修建废水处理池,拦截石材加工产生的废水,达标后再排放;石材开采区严格落实好施工过程山体植被保护工作;建好石材开采区的雨水收集系统,并做好防渗处理,防止渗入地下;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环保意识;严格落实环境法律法规,加大监测力度;利用锯泥生产环保砖,既增加经济收益,又减少锯泥对水体的污染。(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历史参考答案

24—35 DCBD CDBA CDAB

41.(1)原因:私人捐赠办学;国王的重视与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兴起。(9分)

(2)成果:建成一批重点大学;形成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或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9分)

(3)共同点: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7分,任意三点)

42.历史事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4分)

述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出现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50年代因城市就业压力大,党中央指出“广大农村大有作为”,发出“知青上山下乡”的号召,历时数十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开始。60年代,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使更多的知识青年奔赴农村,上山下乡运动达到高潮。80年代,国家落实知青政策,大批知青返城,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渐渐结束。

这场运动影响深远。一方面,使得广大的知识青年得到了锻炼,加强了对边疆的开发,促进了广大农村的生产发展,缓解了就业压力;文革期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使得红卫兵运动以平静的方式退出城市,减少了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使中国正常的学校教育中断,给民族教育带来巨大损失,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人口、返城、就业等。另外,该运动给不少知青带来了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成为“知青文学”兴起的直接诱因,不容忽视。

总之,这场运动发人深思,那一代知青值得社会的关注与尊敬。

(8分)

45.(1)背景:政治局势严酷;部落军制已不能适应新兴的政治和军事的需要;(6分)

(2)意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其他各项改革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吐蕃社会进步;有助于推动民族融合。(9分)

46.(1)原因:当时情报缺失;实行绥靖外交政策;忙于国内工业化建设;当时实力有限。(8分)

(2)影响:为苏联工业化建设赢得了时间;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最终导致二战爆发;牺牲了中国的利益;改变了东亚政治格局。(7分)

47.(1)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救国愿望;留学日本,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深受日本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的影响;国内革命形势发展;“实业救国”思潮传播;列强忙于一战,中国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 9分)

(2)开创了中国化学工业的先河并推动其迅速发展;突破了外国的技术垄断,积累了宝贵的化工科技财富;为抗战时期大西南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力支援了抗战。(6分)

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4. 先秦时期的文献《逸周书》中有“千里百县,县有四郡”的记载,《左传》也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这表明当时

A.宗法等级制度的颠覆

B. 诸侯间争霸日趋激烈

C.中央集权雏形的出现

D. 周王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

25. 下表为史籍关于汉代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汉代丞相儒学造诣高

B. 儒学得到重视

C. 皇帝有良好学问

D.民众负担比较沉重

26. 宋代农民不仅从事农业生产,且在农闲之余,还从事家庭手工业、商业,出现了“小农、小工、小商”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 瓦解了社会中的自然经济

B. 说明政府对手工业和商业的重视

C. 推动了乡村市场开始兴起

D. 使小农经济独立性增强

27.《大明律》规定,严禁功臣勋戚恃权势接受投献,用虚钱实契典买和侵占他人田宅;不许奸豪诱取良人及略卖良人为奴婢。这说明明代

A. 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B. 土地兼并现象突出

C. 注重社会秩序稳定

D. 推行重典治吏政策

28.下表为1873-1885年中国输入洋纱数量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 B. 洋纱在中国市场居主导地位

C. 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D. 中国对外贸易环境渐趋恶化

29.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阐述新文化运动宗旨的文章,指出“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强调科学与人权的主要目的是

A.批判孔教思想

B.传播西方文化

C.批判君主专制

D.提高国民觉悟

30. 中共于1927年夏与国民党分裂时几乎一无所有,到1930年前后,已经在南方数省交界地区创建了好几块农村根据地,发展了十几万红军。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革命的开展

B.武装斗争的贯彻

C.根据地发展壮大

D.反“围剿”的胜利

31. 1954年,在全国188所高等院校中,由省、直辖市、自治区代管的学校只有17所,仅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9.5%。这是我国当时

A. 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B. 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 发展工业生产的需要

D. 落实教育均衡的需要

32. 学者顾准认为,雅典城邦是一个“轮番而治”的公民团体,“公民是轮流地统治或被统治”, "公民是自己的主人"。这反映出雅典城邦

A.重视维护公民利益

B.民主基础比较广泛

C.政治权力的分散性

D.公民参政的平等性

33.1760年以前,英国中间阶层的人数大约占下院人数的八分之一,但到了18世纪末,他们的人数翻了一倍,约占下院人数的四分之一。中间阶层的部分成员可以购买爵位,渐渐接近贵族边缘。这一变化有助于

A. 代议制民主逐渐完善

B. 限制国王的行政实权

C. 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

D. 扩大贵族的政治影响

34. 1926-1927年,苏联从美、德采购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对大量工程人员进行培训。苏联的举措意在

A.改善与美德的关系

B.缓解国内经济危机

C.为经济建设做准备

D.巩固苏维埃政权

35. 据1995年出版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贸易纠纷案例汇编》统计,截至1993年,关贸总协定裁决的案件达230多起。这表明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A.规范了全球贸易秩序

B. 协调了成员国间矛盾

C.减少了国际贸易壁垒

D. 完善了国际贸易法规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乡村改造在英国从19世纪后期就开始了。城市的样板示范促使农村起来追随一英国还建立了专门的乡村保护协会。早期工业城市生活的不舒适性,让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交通革命和通讯革命,对乡村改造起到了关键作用,城乡生活质量基本趋同。对乡村的管理也就随之变革,德、意等国则完全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随着工业化的进行,特别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从20世纪后期起,欧洲农村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普遍兴起了旅游业。

——摘编自刘景华《乡村城镇化:欧洲的经历和经验》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中国国势日衰,乡村更加衰败。进入30年代,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整个中国农村出现空前未有的危机,一些有识之士掀起了乡村建设运动。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在重庆北碚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