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位培养方案-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位培养方案-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位培养方案-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位培养方案-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经济管理学院

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中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急需大批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素质,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能够在企业、政府以及各类非赢利性组织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第二学位通过对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接近管理学专业本科生系统而严格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接受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实践能力及沟通技能,以在其专业领域及其他广泛领域中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为将来从事本专业与管理有关的工作、或者其他与管理相关的职业奠定基础。

二、基本要求

培养方案中先修课的要求为专业学习提供数理基础,包括微积分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类课程。必修课包含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会计与金融类、战略与营销类等管理学基础性课程。在完成必修课学习的同时,根据个人兴趣可选修任选课程。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涵盖了管理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各类课程。专业课程对毕业生的要求为:

通过第二学位的学习,拓宽全校各专业本科学生的知识视野,奠定全面而有效的管理学基础;了解管理学及管理实践所涉及的各项领域,在一学位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能与管理学学习结合,提高学生的经济管理能力,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课程设置上,既包括必修的管理学基础理论课,也包括可供学生选择的应用性选修课。同时为学生开拓国际化视野,培养能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第二学士学位学制二年,按学分制管理。

授予学位:管理学第二学士学位。

四、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第二学位的学生必须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46学分,其中必修课6门共18学分,均单独为第二学位学生开课。选修课18学分,原则上可以从培养方案所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择。综合论文训练10学分。

五、课程设置

1.必修课程 18学分

经济学原理3学分

管理学(商学导论)3学分

会计学原理3学分

公司金融3学分

营销管理3学分

1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战略管理3学分2.专业选修课 18学分

信息管理3学分

领导力开发3学分

技术创新3学分

创业管理3学分

运作管理3学分

组织行为学3学分

消费行为学3学分

国际管理3学分

商业伦理3学分

商法3学分3.综合论文训练 10学分

综合论文训练10学分

2

2015年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拟录取名单

2015年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拟录取名单 序号考生编号姓名录取方 向码 录取研究方向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备注 1 100035066001067 熊盛龙01 法理学360 442.5 802.5 2 100035066001075 叶大刚01 法理学371 382.5 753.5 3 100035066108240 王敏02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346 426 772 4 10003506611008 5 林逸凡02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343 425.5 768.5 5 100035066001203 黄襄南02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383 411 794 6 100035066110644 刘思皓03 刑法学34 7 443 790 7 100035066110086 耿昊03 刑法学341 384 725 8 100035066110089 熊苔诗04 民商法学371 430.5 801.5 9 100035066001145 王彩丹04 民商法学375 417 792 10 100035066001141 钟宇翔04 民商法学383 407.5 790.5 11 100035066001148 梁风培05 诉讼法学340 434.5 774.5 12 100035066109067 单理06 经济法学376 442 818 13 100035066107184 黄超07 环境与能源法学348 431 779 14 100035066110094 杨罡08 国际法学352 443.5 795.5 15 100035066001178 方旭08 国际法学332 407.5 739.5 16 100035066001168 欧水全08 国际法学348 376 724 17 100035066001209 朱晓睿09 知识产权法学384 445.5 829.5 18 100035066106635 李捷10 比较法与法文化学350 441 791 19 100035066107785 郑中云10 比较法与法文化学367 410.5 777.5 20 100035066002207 苗东欣11 国际仲裁与争端解 决 362 445.5 807.5 21 100035066107189 刘路明11 国际仲裁与争端解 决 332 445.5 777.5 22 100035066001161 高蓉蓉11 国际仲裁与争端解 决 355 449 804 23 100035066107514 周莎11 国际仲裁与争端解 决 361 426.5 787.5 24 100035066107188 王时11 国际仲裁与争端解 决 363 419.5 782.5 25 100035066107183 李钊12 卫生法学345 408 753 1 100035066002348 郭利纱03 刑法学37 2 40 3 775 单考生

2020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硕考研心得体会

2016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硕 考研心得体会 凯程徐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凯程的徐老师。我们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凯程集训营VIP学员周xx同学,因为前不久她刚刚接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的录取通知书,首先要恭喜xx。那我们首先请xx来做一个自我介绍。 由于xx已经回到家了,没有办法来现场做视频的经验谈,所以我们改为了音频。音频也同样可以清晰地传达xx的所有学习经验和方法。那么先请xx做一个自我介绍。 凯程学员周xx:大家好,我是2016年的应届毕业生,现在吉林大学读书,本科专业是财政专业,报考的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金融硕士。今年考的总分是396份,初试是第七名,初试和复试加起来总成绩是第十名。 凯程徐老师:很好的,xx可以跟大家说一下你的各科成绩吗? 凯程学员周xx:好,我的英语是72分,数学是127分,专业课是123分,政治是74分。 凯程徐老师:好,我们从xx的整个成绩上来看,考得还是很不错的。可能我们这里没有哪一门是特别拔尖的成绩,当然专业课很好。但是xx也没有哪一科是拖后腿的成绩,所以就导致她的分数非常得平均,可以直接上去。那么xx来凯程是比较早,因为你报的是雏鸟计划对吧? 凯程学员周xx:对。 凯程徐老师:在你几乎大二的时候就已经定下来要考清华了,所以一直也在为此奋斗。那么我想问一下,在你学习的这个时间段这么长,在凯程将近有一年半的辅导期,你觉得在凯程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凯程学员周xx:我认为是少走了特别多的弯路,对我的指导方向特别有帮助,可能很多时间学起来也很轻松,然后对我的信心也有很大提高。 凯程徐老师:也就是咱们早动手了,然后也获得了强自信心,少走弯路,提高自己的成功率对吧? 凯程学员周xx:对。 凯程徐老师:很好,我记得咱们在复试培训的过程当中,你有一些信息是很重要的。比如说咱们刚刚上大一学的是医学还是药学? 凯程学员周xx:药学。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笔记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笔记 1管理方法和工具(60个) 测试工具;2.愿望/能力坐标;3. 迈克尔·弗里斯进取心理论;4.追随者表格;5.领导风格谱系图;6.四象限图示法;7.领导力模型表格;8. 图示和表格交叉分析工具;9.思维导图(是思维关系图,而不是总结图);10.麦肯锡矩阵;矩阵;12.背景分享法;13.世界咖啡馆法;(托马斯-齐曼)模型;15.选项归纳表格;16.领导评价表;法则;18.目标行动表;模型;20.议题思考表格;21.工作规划表格;22.盖普洛员工投入度测试表;23.加藤坐标; 24.组织架构图;25. 格雷纳企业(组织)成长模型;26. 乔哈里窗(Johai Window);沟通模型;28. ABCO流程;29. 4P模型;30. 4C模型;31. 作业成本法;32. 销售-利润客户定位模型;33. SWOT分析;34. PESTEL框架;35. Hype曲线;36. “五力分析”模型; 37. VRIO框架;38. 战略布局图;39. 四步动作框架图;40. 价值曲线;41.计划表单;42. 三轮模型;43. 平衡记分卡;44. 战略地图;45. 危机管理工具;46. 泰山摆模型47. 时间计划表;48. 标杆管理;49. 对标管理表格;50.雷达图;51.聚类法;52.解构法;53. 艾森豪威尔矩阵;54. 甘特图;55.鱼骨图;体系;57.工作特性模型;58. “排序激励”法; 59. 西蒙斯架构;60. 约翰?科特八步法。 2学界大师及著名企业家(79位) 1. 泰罗(管理学之父) 2. 德鲁克(管理学领袖中的领袖) 3. 克里斯滕森(哈佛商学院目前最贵的教授) 4. 梅奥(哈佛商学院教授,霍桑实验) 5. 罗里斯伯格(哈佛商学院教授) 6. 艾略特·阿伦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7. 达马西奥(神经传导学家) 8. 马云(爸爸)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工商管理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工商管理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170所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7-2018工商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二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上海交通大学。 作为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二。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清华大学工商管理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清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4个研究方向: 120200工商管理 研究方向:01会计;02营销管理;03创新、创业与战略;04领导力与组织管理 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 清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面试构成。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 按学科专业方向安排面试和笔试。 1、面试:面试考核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注重外语能力、基础理论,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研水平和研究潜质、学术兴趣和学术能力等。每位评委独立打分,平均分为最终面试成绩。 2、笔试:笔试时间2至3小时,相关科目如下。

综合考核时间、地点:2018年9月17日-18日(具体时间地点待通知) 三、时间安排 1.博士生申请在每年的8-9月和11月。 2.直博生(包括夏令营拟录取的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及部分9月份招收普博生的院系8-9月申请,9月中下旬考试录取,见当年招生简章及目录、招生说明、直博直硕招生要求。其他类别的考生11月份申请,来年3月份考试,见每年的对外招生目录(10月底上网)。 3.9月份考试由院系组织,持身份证参加考试,无需下载准考证。3月份由学校组织考试,3月初网上下载准考证,以准考证上考试科目、时间、地点为准。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简介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简介一、项目简介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专业学位)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与金融学理论基础和前沿知识,拥有前瞻性国际视野并能适应金融市场的迅速变化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本项目为全日制学习,学习基本年限为2-3年。此外,金融硕士项目与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HEC Paris)和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哈斯商学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开展双学位教育,金融硕士在读学生将有机会经过竞争申请进入合作学校攻读双学位。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于2010年设立金融硕士项目,是首批获得教育部批准招生的院校之一。金融硕士项目实行双导师培养,为每位学生安排学术导师和行业导师,目前项目已有约130名行业导师,均为金融领域的业界精英,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充分的空间和资源。 二、招生计划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专业学位)项目具体招生方向如下:1.国际班:培养目标为国际化、全球视野的顶尖金融人才。教学地点为北京清华大学。2.金融工程班:培养目标为国内顶尖的资产管理,风险管理、金融产品开发的金融行业精英人才。教学地点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3.创业和企业金融班:培养目标为金融机构的未来领袖、私募和风投的优质人才,同时实业公司的投资岗位也是方向之一。教学地点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4.保险专业班:培养目标为国内保险行业的顶尖人才。教学地点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15年度招生计划为150人。其中国际班不超过40人,金融工程班、创业和企业金融班、保险专业班总数不超过110人。 2014年3月11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舜德楼举行金融硕士项目改革媒体见面会,介绍金融硕士项目及招生的改革和方向。 首先,为了精致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金融硕士项目建立4个培养方向,并在课程体系中拓展金融实务课堂系列,进一步加强金融硕士课程学术与行业实操并重的特点,优化对人才的培养,以满足未来中国金融市场对金融人才的巨大需求。这4个方向分别为国际班、金融工程班、创业和企业金融班、保险班,其中国际班的教学地点为北京清华大学,其它3个班的教学地点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各个方向的金融硕士项目,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统一招生,统一课程管理,统一颁发清华大学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其次,伴随项目培养的优化,清华经管学院对金融硕士的招生方式也进行了改革,将夏令营招生改为“滚动录取制”招生。新的招生方式体现了对申请者更多的个人化关注,给予了每一个申请者更多展现个人能力的机会。学生申请时间为2014年3月5日—9月中下旬。其中,第一批申请截止日期为3月31日,第二批为5月31日,第三批为9月中下旬。2015年度招生计划(推免+全国研究生统考)为150人,其中国际班不超过40人,金融工程班、创业和企业金融班、保险专业班总数不超过110人。2014年学费减免奖学金总额将达到至少150万元,以院长奖学金和卓越奖学金为主要形式。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笔记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笔记 1管理方法与工具(60个) 1、MBIT测试工具; 2、愿望/能力坐标; 3、迈克尔·弗里斯进取心理论; 4、追随者表格; 5、领导风格谱系图; 6、四象限图示法; 7、领导力模型表格; 8、图示与表格交叉分析工具; 9、思维导图(就是思维关系图,而不就是总结图);10、麦肯锡矩阵;11、BCG矩阵;12、背景分享法;13、世界咖啡馆法;14、TK(托马斯-齐曼)模型;15、选项归纳表格;16、领导评价表;17、4D法则;18、目标行动表;19、LEAD模型;20、议题思考表格;21、工作规划表格;22、盖普洛员工投入度测试表;23、加藤坐标;24、组织架构图;25、格雷纳企业(组织)成长模型;26、乔哈里窗(Johai Window);27、TSCJ沟通模型;28、ABCO流程;29、4P模型;30、4C模型;31、作业成本法;32、销售-利润客户定位模型;33、SWOT分析;34、PESTEL框架;35、Hype曲线;36、“五力分析”模型;37、VRIO框架;38、战略布局图;39、四步动作框架图;40、价值曲线;41、计划表单;42、三轮模型;43、平衡记分卡;44、战略地图;45、危机管理工具;46、泰山摆模型47、时间计划表;48、标杆管理;49、对标管理表格;50、雷达图;51、聚类法;52、解构法;53、艾森豪威尔矩阵;54、甘特图;55、鱼骨图;56、KPI体系;57、工作特性模型;58、“排序激励”法;59、西蒙斯架构;60、约翰?科特八步法。 2学界大师及著名企业家(79位) 1、泰罗(管理学之父) 2、德鲁克(管理学领袖中的领袖) 3、克里斯滕森(哈佛商学院目前最贵的教授) 4、梅奥(哈佛商学院教授,霍桑实验) 5、罗里斯伯格(哈佛商学院教授) 6、艾略特·阿伦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7、达马西奥(神经传导学家) 8、马云(爸爸) 9、乔·卡巴金(MIT分子生物学家) 10、乔布斯(教主) 11、弗洛姆(管理学大师,动机理论) 12、诺瓦克(百胜餐饮集团CEO) 13、赫兹伯格(管理学家) 14、候查德(美国社会学家) 15、汤姆·派珀(哈佛商学院教授)

2016年清华大学1202工商管理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2016年清华大学1202工商管理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经济管理学院 院系所、专业及研究方 向 考试科目备注 120200工商管理01工商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数 学一④847微观经济学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 容:管理学原理。 考研复习方案和规划 前几遍专业参考书的复习,一定要耐心仔细梳理参考书的知识点并全面进行把握 1、基础复习阶段 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2、强化提高阶段 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更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3、冲刺阶段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注意事项 1、学习任务中所说的“一遍”不一定是指仅看一次书,某些难点多的章节可能要反复看几遍才能彻底理解通过。 2、每本书每章节看完后最好自己能闭上书后列一个提纲,以此回忆内容梗概,也方便以后看着提纲进行提醒式记忆。 3、看进度,卡时间。一定要防止看书太慢,遇到弄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专业咨询师或本校老师。 三、学习方法解读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了解课本基本内容,对知识体系有初步了解,认真做课后习题,考研题型基本离不开课后题的原型,将课后题做清楚明白,专业课基本就不会成为你的问题。 2、对课本知识进行总结,材料综合相对于其它只考一门专业课的专业来说,知识点比较多,前后章节联系不强,因此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对课本题型进行分类。 3、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并用红笔标记,着重去理解那些易考而对自己来说比较难懂的知识,尽可能把所有的有问题知识要点都能够及时记录并在之后反复进行理解。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笔记应着重将自己不是非常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通过多做题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对题型归类。 (三)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总结真题中高分值题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大题可能会关乎你在初试中是安全通过还是被刷,同时也不能放弃分值较小的题型。基本原则是计算题吃透,选择简答认真总结分类,把握各类型题在各章节的分布,有重点的去复习,分值较多章节着重记忆理解。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2018清华大学法学院考研398分经验

清华大学法学院考研398分经验 拟录取通知已下,如愿以初试、复试都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入读法理学专业。在此,将我考研的高分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 【一】选择清华: 我是跨专业考研,就我本科专业而言,想申请国外大学好的专业并不容易。因而选择不问你本科的硕士研究生统考,先在国内取得硕士学位。既然选择在国内学法,那就一定要去最好地法学院——对我而言,备选学校只有清华、北大、人大三所。 对于我想学的法理学专业而言,人大稍逊于清北,而在清华和北大之间,我又更偏爱清华的法理学老师和明理楼,因而最终报考清华。虽然清华法学院在国内的排名上并不数一数二,但清法是国内前三水平是不容置疑的。不仅因为每年QS全球法学院的排名中,清华总是高居全球前30左右,更重要的是大量法学二级学科、三级学科的权威教授都汇集于清法。有最好的教授和最好的学生,这样的法学院能不是最好的吗? 在此稍微提个醒,有些同学觉得自己策略性选校很聪明,但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去年清华法学院各专业都普遍分很高,今年却各专业都很低,反观人大、北大都偏高。民商这种清华热门专业今年复试线更是反常的低,相反某几个去年的低分专业今年却相对地偏高,我猜测就是策略性选校的结果。清、北、人,以及各个专业,到底哪年会分高分低,大家几乎不可能猜到,不如就跟着兴趣走。 【二】真题与书单: 考研的学生应该明白,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出题风格。虽然明面上不公布参考书目,但根据往年考题和教授名录,大致上也能猜出考点主要集中于那些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高效地考取研究生,就要根据考试风格有针对性地复习。因此,历年真题和书单就是指明备考风向的灯。 具体而言,复习应根据不同科目的考察方式分为两种复习方式。第一种是能准确识别参考书目即考点来源的。例如清华617法学综合试卷的法理学和宪法学部分,前者主要来自于高其才老师的《法理学》,后者考点主要出自林来梵老师的《宪法学讲义》。因而有针对性地反复学习这两本教材,取得这两门课的高分就不是难事。 第二种是不能准确识别考点来源的科目,例如861比较法总论和617法学综合试卷的民法部分。对于这样的学科,就必须加深自己的知识储备,答题时灵活地输出。故对于第二种科目,书单的重要性就较弱,因为知识可以来源于所有切题的书中,而所有这些掌握的知识,都可以在答题中帮您拿分。 【三】时间分配: 备考时还会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安排学习时间。我将其分为两点,第一是考研整体规划,第二是不同学科的时间分配。 之前就听说考研的准备周期大致在6-7个月。对于基础好的当然可以短一点,但对于我这种跨考生,应该不能再短。但同时,也不宜太长,周期过长了,不仅会忘记前期复习的知识,也会

熊鸿儒-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我与支部共奋进——经博四班党支部小记 张中鑫 “我与支部共奋进”。经博四班党支部的所有成员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们无愧于“优秀党支部”的称号。 熊鸿儒,是技术经济与管理系经博四班的党支书,直博三年级,是2007年从上海市同济大学保送来清华经管读博的。来到经管的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一直谨记着“行胜于言、追求卓越”的教诲,一直享受着人才聚集环境带来的激励,一直享受着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而他更享受的是作为经博四班党支书的角色,这个角色带给他的责任,快乐和收获。 他坦言,能够得到这个荣誉,非常开心,因为感到这份荣誉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更是他们经博四整个党支部的光荣,这个奖的份量很重。这说明支部一年多来的工作和成绩得到了学院和大家的认可,这是对非常值得欣慰的事情。 一直以来,对于清华人,特别是清华经管人,对党支部的建设十分重视。而经博四班党支部尤为出色。他们切实秉承清华经管“行胜于言,追求卓越”的院训,真正的体现出了一个商学院党支部应有的特色。优秀的党支部不仅仅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队伍,更是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的组织,而且要干得高效率、高水准。以经济学原理的视角来看,就是在资源有限(或一定)的条件,最优化支部工作的成绩,更关键的是最大化支部工作的影响力。他们讲究的是实实在在的效果,而且要结合商学院学生的特点,出一些不一样的精彩成果和有价值的贡献。 在熊鸿儒看来,党支部首先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队伍,这是最基本的使命。党员同志凝聚起来的团队之所以先进,根本就在于走入这个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肩负着一种责任,那就是为班级、为学院、为学校、乃至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其次,党支部也更是一个平台,这是一个学习理论、研讨时事的平台,这也是一个崇尚先进、追求卓越的平台,这还是一个交流反思、共同进步的平台。当然,党支部更是一个大家庭,温暖、关怀、互助、互爱是这里持久的氛围。 在经博四班,党员同学有着不同寻常的责任与义务的,而且每一个支部成员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党员的表率与带头作用就蕴含在一次次的党支部活动中,蕴含在日常生活中。 不拘一格,实实在在是经博四班党支部最大的特色,真真正正为大家做实事是党支部的原则与方针。博士生们平时研究任务都很重,也很辛苦。不能把党支部的活动弄成大家的负担,大家都是爱学习的人,所以支部活动的一个重点就是要让大家感到支部活动的参与是可以大有所获的。紧密、深入地带动周围同学参与到支部活动中,一直是经博四支部的特色,这也得益于学校从去年就启动的党员“1+1”系列活动。通过自愿选择的方式,支部的每个党员都专门落实了自己的联系群众,平时定期或不定期地交流并及时向组织汇报;而且,支部组织每次比较大的活动,都会积极通过“1+1”邀请那些非党

宁向东清华管理学课-第14模块:变革

目录 第14模块变革 (1) 第49周个人变革 (1) 241讲:解除抗拒| 变革的底层逻辑 (1) 242讲:变革时刻| 杏仁核与前额叶之战 (3) 243讲:即战力法则| 跳槽的学问 (5) 244讲:职业规划| 个人变革的坐标 (8) 245讲:认知变革| K12教育引发的思考 (10) 周末复盘| 个人变革与组织变革 (12) 第50周组织变革 (14) 246 讲:变革八步(上)| 不盲目崇拜经典 (14) 247讲:变革八步(中)| 巧设变革愿景 (16) 248讲:变革八步(下)| 改造文化基因 (18) 249讲:破坏性创新| 为何大企业会倒掉 (20) 250讲:创新者如何对产业发起进攻 (23) 周末荐文:人生的四个“一” (25) 第14模块变革 第49周个人变革 241讲:解除抗拒| 变革的底层逻辑 从今天开始,我们用两周的时间来讨论转型与变革的问题。与原定的教学计划不同,我们的重心将以个人的转型与进步为主,同时兼顾企业的转型变革。这几天,我终于想明白了,反正这门课你可以无限畅听。有些内容,我们可以利用将来课程迭代的机会再做。过去一年,我给你讲的这一遍管理学,就算是打个底。在清华,我每一年的课程,都会来很多以往年级回来旁听的学生。在“得到”,为什么不呢? 我觉得,现在对于你来说,听过了一年的管理学知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给自己制定一个改善计划,努力把学到的管理学知识有意识地融入到工作中去。多年来,我一直把变革作为学习知识的最后一个环节。学到了一个知识、掌握了一个理论,分享得到了一个技巧,之后的

关键是要给自己找到一个练习的机会。练习和使用,本质是在诱发变革,而只有把知识应用到变革之中去,才算真正有收获。这就是我们说的:学以致用。这个逻辑,对个人如此,对于组织也是一样。我坚信:只有经历变革,受到实战的检验,你才真正开始掌握一门知识,或一个技能,否则都是纸上谈兵。 1.变革的不易 改善和变革,并不容易。三十几年前,美国曾经有一位很有名的畅销书作家,也是一位领导力提升领域的咨询专家,他讲过一个例子,讲述改变的不易。这个例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我分享给你。 今天,你可以找一个时间,看一段你喜欢的视频,或者电视剧。在看视频或者电视剧的时候,你要把自己的双手解放出来,我们做一个实验。首先,我们让自己的十指顺其自然地交叉,请你记住是哪一个拇指在最上方。这就是你习惯的方式。然后,请你把双手的位置更换一下,原来放在最上面的拇指就转到了下面。你也许会略微感到某种手上的不适应,没关系,你这时开始试着让自己专心看视频。 也许找一段最能吸引你注意力的视频或电视剧,可以更容易让这个实验进行下去。最开始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到手上有些别扭,看视频也不容易专心,但你试着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视频上。十分钟之后,请你再看一下你手上的姿势。你也许很快就不自觉地恢复到了最先前的、让你最舒服的姿势。 温伯格曾经在他的演讲中多次和学员进行这样的实验。他曾经和学员开玩笑,谁如果真的能够坚持一小时,他就给这个人1美元作为奖励。他以为最少会输掉100美元,然而,一个小时过去了,只有一位学员保持了原有的姿势。这位学员说,这是他一生中所赚到的最艰难的1美元。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它说明了惯性的力量,同时也说明了变革的不易。温伯格认为,这种下意识的反抗几乎完全是心理上的,和变革所要达到的目标几乎没有关系。我们的头脑已经高度适应了原有模式,所以,新的东西会给它带来不适应,它会下意识地产生排斥的指令,就好比我们在医学上所讲的排异反应。 我个人同意这种说法。变革常常是反常态的,它天然就会引发我们的本能排斥。这个道理特别简单,就是因为我们熟悉的方式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舒适感和安全感,而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将我们带到了一个陌生的状态。不管它是多么愿景宏大,以及未来会让我们多么前程似锦,我们总是会以一种很警惕的状态,来注意这种转变的环境、转变的过程,注意转变中的每一个细节。 这就像在前面实验中的情形一样,我们不太容易专心,惯性会使我们在精神松懈的时候,不自觉地恢复到原来的模式。温伯格曾经举过一个外出旅行的例子,其实特别形象。我们如果到一个自己从没有去过的地方去旅行,尽管每天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很多收获,看到美丽的风光,欣赏到异域的新奇事物。但是,只有当我们回到自己酒店房间的时候,关上门,我们才会获得一种完全不同的安全感。那种感觉和在外奔波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我自己对此深有同感。因为常年在外出差和旅行,我能够体会到奔波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而每次走进酒店自己的客房时,虽然只是客房,但感觉和白天在外的感觉却全然不同。而在北京工作,环境熟悉之极,回到家里,却没有这种感觉。下次,我请你也留意这种感觉上的微妙之处,我个人的体会是:只有你真正理解了这种感觉上的微妙之处,你才会制定出有效的变革计划。 2.固定桩:变革的底层逻辑 为什么那么多的宏大变革,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因为这些变革,无论是针对个人的,还是针对组织的,都让变革对象本身产生巨大的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就像我们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旅行,连酒店房间这样一个让我们感到安全、获得一点喘息的地方都没有,我们无论如何都会心力交瘁。 如果你有时间,可以读一读郭士纳的名著《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在这本书中,他特意举了美国运通公司变革的案例,也详细地描述了IBM的变革过程。后来有学者在IBM的变革故事中,总结出了一个叫做“固定桩”的概念。固定桩,就是攀登冰山的人,每隔一点距离就会在

清华大学研究生资助奖励办法(简) - 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清华大学研究生资助奖励办法(简) 为了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学校统筹利用国家财政拨款、学校自筹经费、科研经费和社会捐助等资金,充分发挥学校、院系和导师的积极作用,努力争取各方面资源,进一步完善包括学业资助、优秀奖励、勤工俭学、困难补助、助学贷款等方面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奖助政策对研究生的激励与资助作用,调动研究生从事学习及研究的积极性。 资助奖励体系的基本框架为: 经济资助方案: 类型 A :学校资助(万/年) B :院系资助(万/年) 总收入 (万/年) A1:基本奖助金 A2*2 :校设岗位奖助金(助教、助管) B1:院系奖助金 B2:院系/导师 岗位津贴 学术学位 博士*1 3.3 2.6 ≥1.8 ≥5.1 学术学位硕士 1.4 1.6 ≥0.6 ≥2.0 专业学位硕士 0.6 - 各院系自行确定 *1:未来学者奖学金获得者额外获得未来学者奖学金相应金额。 *2 :研究生若已承担校设岗位A2,则院系资助B 部分不做要求。 以上各类奖助金适用对象: 基本奖助金(A1): 基本修业年限内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 资助奖励体系 前置奖学体系 经济资助体系 奖励荣誉体系 助困应急体系 未来学者奖学金(资助类) 多样化发展项目(奖励类) 基本资助(资助类) 岗位资助(资助类) 国家奖学金(奖励类) 单项奖学金(奖励类) 贷款(助困) 大病救助(助困)

校设助教助管津贴(A2): 助教岗位:原则上仅限基本修业年限内的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 助管岗位:原则上限于基本修业年限内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 院系/导师奖助金及岗位津贴(B): 基本修业年限内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 奖励与助困: 1.学校按照规定评定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优异、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博士生3.0万元、硕士生 2.0万元。 2.学校设立各类研究生前置支持型奖学金和后置奖优型奖学金,用于激励研究生全面发展与特色发展。 3.学校为研究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学校对遇到临时突发性特殊困难的研究生酌情提供特殊困难补助。学校积极支持帮助符合条件的研究生按照国家政策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校对入学时遇到临时突发性经济困难的研究生提供“绿色通道”。 资助总额限制: 研究生在校期间从学校、院系和导师等不同渠道获得的各类资助(不含奖优助困类资金)总金额博士生每年不得超过9万元,硕士生每年不得超过5万元。 研究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各类奖学金、奖励、助学金、困难补助、助学贷款等奖优助困类资金的总金额博士生每年不得超过5万元,硕士生每年不得超过4万元。

清华MBA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成果汇报-清华大学

清华MBA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成果汇报 一、导言——以改革、创新、融合全面提升MBA教育 1991年,清华大学成为教育部批准的首批九所MBA培养院校之一。清华与中国MBA教育在借鉴西方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起步、发展,既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又为之做出贡献。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发展,中国MBA教育面临新挑战。MBA 教育存在课程体系偏颇、本土化不足、国际化缺乏三大问题。课程体系偏重于“硬技能”训练,缺乏“软技能”训练;偏重职能和工具类课程,缺乏思维和整合类课程;偏重在课堂上学习,缺乏在实践中学习。MBA教育将国际管理理论和中国企业实际结合不够;对中国管理实践的提炼和教学不足。缺乏对国情的教学、对学生全球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 探索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MBA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是MBA教育的重大课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清华经管学院)经过广泛研讨、严谨论证,把培养“未来领导者”作为新定位,以“品格与软技能开发”、“体验式学习”、“整合性学习”为三个创新点,在2008年推出新版MBA课程。 在2010年启动招生改革,把过去的分数导向的筛选方式改进为注重考生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估方式。在2012年,实施与大学融合战略,应用综合性大学优势,在MBA教育中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推行全球战略,加强国际合作,并于2013年推出具有国际竞

争力的全日制全球MBA项目。推行信息化战略,于2014年开办MBA 在线教育。 清华经管学院以课程改革和招生改革为契机,持续创新,建立起新的MBA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清华MBA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为国内MBA教育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产生广泛积极的社会影响。 二、MBA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践的内容与成果 (一)课程改革 1.改革培养方案 对21世纪的企业管理者来说,软性技能越来越重要。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在2007年指出未来商业领袖应具备三方面素质:软实力,特别是领导力;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精神;全球视野。以耶鲁、哈佛、斯坦福商学院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商学院同期开始反思MBA教育,改革MBA教学,加大软性课程的比例并强调课程之间的整合。

2018年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办法

2018年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办法 一、复试资格 1、复试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资格审查,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 审查未通过者不能参加复试。资格审查所需材料见《关于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资格审查的通知》 2、法学院对参加复试的考生的初试成绩要求为: ——法学硕士统考生的政治、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50分,业务课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且总分不低于335分。各专业方向的初试总成绩要求如下: 法学理论专业总分不低于365分;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总分不低于360分;刑法学专业总分不低于380分;民商法学专业总分不低于366分;诉讼法学专业总分不低于370分;经济法学专业总分不低于361分;环境与能源法学专业总分不低于350;知识产权法学专业总分不低于370分;比较法与法文化学专业总分不低于350分;国际法学专业总分不低于335分;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专业总分不低于335分。 ——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生的政治、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50分,业务课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且总分不低于360分。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的政治、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50分,业务课单科成绩不低于80分,且总分不低于325分。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的政治、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50分,业务课单科成绩不低于80分,且总分不低于325分。 ——单考生政治、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40分;业务课单科成绩不低于60分;且总分不低于330分;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国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项目服务考生,按照教育部当年度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相关规定享受加分政策。享受加分政策考生需于3月13日前向我院提出书面申 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二、复试形式 复试由笔试和面试组成

清华大学考研报录比

清华大学考研报录比 备考要求: 对单考生参加复试的要求由招生单位参考教育部复试分数基本要求自定。 各招生单位原则上按120%左右的比例进行差额复试。进行初试科目改革的学科专业复试差额比例可适当扩大,具体比例由招生单位自定。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个分数线只是最低要求,过了这个线是否可以参加复试,取决于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依据报考人数、考试成绩以及招生计划、复试比例最终确定的招生单位具体考研复试分数线。 成绩计算 各个高校考研复试成绩计算方法略有不同,一般来说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方法如下: 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笔试权重+面试成绩×(90%-笔试权重)+外语听说能力成绩×10% 注意 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由招生单位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复试一般在5月上旬前结束。招生单位认为必要时,可再次复试。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复试心态 1.复试面试中到底考察我们哪方面的能力呢? 复试面试过程中其实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考生本科期间的能力结构、知识

结构、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并不要求十分精准的答案,但是要求考生流畅清楚以及有逻辑性的陈述即可。 2.复试面试中我应该怎样表现呢? 复试中首先要态度端正,不要表现出一副无所谓或者满不在乎的样子,同时要控制好回答问题的时间。 3.复试面试中的问题是不是都特别难? 考生其实不必过于紧张,撇开学术问题,导师或许营造轻松对话氛围,让学生放松下来,就爱好,兴趣等等畅所欲言,学生也大可不必紧张,时刻提防,只要口气自然自信沉着即可,过分城府和老道反而适得其反。最后,考研复试本质上是一场面试活动,一场人与人之间的会面交流,作为学生一方,要着装得体,言谈温雅,谦虚诚恳,甚至注意手机调至振动等等细节,这些实属交往所尚之礼节,无须赘述。 4.要不要提前到复试院校地点? 至少保证提前一天到。第一,熟悉考场环境。第二,可以看点书准备复试。 5.面试一般会有几个老师? 通常来说大约在五位到八位之间。但有的学校可能只有三个,有的学校却有十个。 6.复试面试的时候我究竟应该怎样着装? 不管你穿什么衣服,都应该做到整洁、得体、大方、朴素,关键是自己觉得自在。如果你平时没有穿西服,复试时候穿西服,你自己本身就不自在。如果是应届考生,建议保留“学生样”,工作了的,就应该有“工作过的样子”,男生最好不要留长发,除非是搞艺术类的。女生不要穿吊带,高跟鞋,耳环、首饰,千万不能涂指甲。 7.进入复试考场前会很紧张,怎么办? 很正常的反应。建议没有轮到自己复试之前,不要和其他的考生朋友谈论关于复试的事,只会更加紧张,可以在离复试不远的地方看看所带的复试资料,或者听点音乐,进去后你就很快会消除紧张感。 8.进入面试考场时怎么做? 如果没有秘书带领,一定要轻轻敲门,待应允后再进去,进去后,一定要向在座的所有考官(导师)进行问好,如“各位老师好”、“下午好”等等,进行行礼,然后坐下。 9.分数线出来了,我却更担忧了,该怎么办? 能解决的问题不用担心,不能解决的问题担忧也没有用。别人能解决的问题,如果你不能,那就是你个人问题,所以一定要在复试前做好心态调整工作。 10.还没有最终确定复试学校,该怎么复习? 调剂成功前,先看原来报考学校的参考书目,确定后赶快看调剂学校的复试,看看有什么参考书目,再做新的计划。 11.在复试阶段的考生都是什么心态呢? 在复试阶段,很多考生都会“瞻前顾后”。“瞻前”就是对过去的事情(如初试)进行评价,过分地关注。比如有的考生初试成绩很好,但他认为那是因为运气好、发挥好,因此对复试的信心和把握不大;有的考生初试成绩不好,排名靠后,于是就反省自己,自责当初应该如何努力、如何复习,整个人被自责的情绪控制。所谓“顾后”就是对将来还未发生的事情过分担忧。很多通过初试的考生,特别是分数并不是很高的考生,在复试的过程中会更加紧张和焦虑,担心诸如“复试是不是也能取得好成绩?”、“能不能争取到公费指标?”、“会不会优先考虑本校学生?”、“自己想报考的导师是不是愿意招自己?”等问题。[1] 7如何备考

2018年清华大学MBA提前面试个人自述申请材料

2018年清华大学MBA提前面试个人自述申请材料2018年清华-MIT全球MBA项目提前面试个人自述申请材料及作答的要点以及在作答的过程中该注意的问题如下: *请描述你最成功的三次经历,给出选择理由。请写出事情的重要性、背景、经过、你的角色、决策过程、作出的行动、结果和影响,至少一个与团队有关。(1500字以内,40行以内,每行62字以内) 作答要点:请选择您自己认为的(而不是猜想我们可能会喜欢的)您最成功的经历。无论是工作方面还是其他方面。不用按时间排列,把您认为最重要的排在最前面。除了叙述清楚事实以外,请给出您选择这一经历的理由。描述时不要只写结果和成绩,还要写出事情的重要性、背景、经过、你的角色、决策过程、作出的行动、结果和影响。三个短文中至少要有一个与团队有关。这样评委才能对你有更多的了解。 *你认为自己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写出你认为招生录取委员会应该录取你的理由。(500字以内,27行以内,每行62字以内) 作答要点:请用最简练的语言向评委展示出您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并给出您应该被录取的最有力的理由。 *描述你的短期和长期职业目标。你打算怎么样去实现目标?清华MBA项目会对你达成目标起到什么作用?(500字以内,27行以内,每行62字以内) 作答要点:请不要盲从他人或者迎合我们。请先认真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职业和生活,重新梳理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理清自己的思路,说明MBA学习对您实现目标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为什么选择清华的MBA项目来帮助您实现目标。 都学网温馨提示:申请短文在书写时,建议先在电脑的记事本编辑器里编辑(Word等文件复制粘贴到记事本也可以),再粘贴填写到系统,申请短文中间不能有空行或者空格敲出来的空行,以免提交后无法正常打印) 申请材料重点注意问题: 1.申请短文是您向评委展示自己的重要机会。请您以平和的心态写出自己真实的情况,让评委看到您真实的经历和想法。请不要臆测我们的评判标准。因为这不利于我们有着丰富经验的评委清楚地了解您,相互矛盾的信息反而可能会遮盖住您的优点,令评委困惑。 2.写作时也不要参考任何“申请范文”,因为没有任何两个申请者是一样的,不存在适合所有申请者的固定模式,请按您认为最合适的方式亲自准备您的短文。

清华大学MBA成功备考经历分享

清华大学MBA申请经历与备考体会 今天是MBA联考成绩出来的一天,成绩虽然不高171分,但在看到成绩那一刻,内心还是很激动,跟我之前收到预面试的结果一样,立即兴奋的向周老师做了汇报。首先非常感谢嘉禾博研的周远飞老师、刘晶老师在我备考路上的帮助,也非常感谢MBA备考辅导班、备考QQ群的兄弟姐妹们的相互帮助和鼓励。为感谢周老师对我的无私帮助,也为了给今后进行MBA申请的同学们一些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应周老师邀请我写一篇关于MBA申请及备考的经验分享,仅供大家参考。 一、申请背景 本人曾在2007年10月参加过MPA联考(201分)和2008年1月MBA联考(188分),仅考上北大MPA并于12年4月答辩毕业。2012年本计划报考MBA,后因工作忙碌报名后放弃未联考。2013年8月中旬在同事的鼓舞下,我又开始有重新报考MBA的想法。 首先申请北京大学的报名,因对现在MBA流程不是很了解,网上简单咨询了流程,同时咨询了北大在读的EMBA朋友,建议材料要充分体现个人的成长经历和规划,自己按照北京大学的服务系统简单做了资料的填写按期提交了资料。在焦急的等待资料审核结果后,等来的是材料审核待定的结果。这个结果也极大的打击了我的自信心。同时我也进行了自我反省和寻找失败的原因,发现现在的MBA录取,跟2008年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更注重申请的个人背景和经历,申请好申请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确保能成功申请到其他学校,我决定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梳理个人资料准备面试。通过查看网络上的评价和在网络上咨询,个人觉得周老师的团队是个经验丰富、责任感强的团队,最终决定请周老师帮助进行个人材料的准备。 二、申请材料准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