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5)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训练试题

福建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5)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训练试题

福建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5)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训练试题
福建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5)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训练试题

福建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5)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草地总生物量包,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其中地下部分分为活根和死根生物量。活根生物量比例可作为草地退化与否的敏感性指标。下图示意三江源地区某草地生物量分配构成,M、N 代表该草地退化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该地地上生物量低于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原因是( )

A.低温

B.干旱

C.强风

D.盐碱

2.从M阶段草地发展成为N阶段草地,表明该草地( )

A.趋于退化

B.趋于良好

C.趋于稳定

D.无法判断

下图示意北半球山地垂直自然带与陆地水平自然带对应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四座山峰积雪冰川垂直高差最大的是( )

A.友谊峰

B.博格达峰

C.木孜塔格峰

D.珠穆朗玛峰

4.影响四座山峰共有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绝对高度

B.相对高度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下图为某山体的海拔剖面图及不同坡向年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对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若在北半球,则常年受信风带

控制

B.从北侧登山比南侧容易

C.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量逐渐增

D.年降水量变化最大的范围位于山体南坡

6.若该山体山麓地带的植被是地带性植被,则下列地区的自然带与该山体山麓自然带一致的是( )

A.亚欧大陆内部

B.非洲马达加斯加岛西部

C.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东北部

D.巴西高原的东南部

长白山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植被景观(如图示意)。长白山杜鹃花开每年5月从山麓开始,以每天15米的速度向高处滚动蔓延,经月余后“登上”山顶。据此完成7-8题。

7. 图中长白山垂直植被景观保存较完整的原因是( )

①相对高度大,水热垂直变化显著

②开发早,人类培育大量树种

③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

④纬度跨度大,自然带类型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影响长白山杜鸦花开时间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光照

D.降水

下图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图。读图,完成9-10题。

9.该山麓的荒漠属于( )

A.热带荒漠

B.温带荒漠

C.高原荒漠

D.极地荒漠

10.该地可能位于( )

A.利比亚南部

B.智利北部

C.哈萨克斯坦东部

D.澳大利亚西部

我国某地的蔬菜大棚,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下图示意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据此完成11—12题。

11. 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及时深耕土壤

②采用滴灌技术

③适量掺沙改造

④增施有机肥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该地最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

气候是控制某一植被类型形成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我国西北地区黑河上游野牛沟流域高海拔地区发育有典型的高寒草甸植被。下图示意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月初地上生物量状况。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流域在图示海拔范围内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直减少

B.—直增加

C.先减后增

D.先增后减

14.与3300米处比较,影响3180米处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风力

下图为福建武夷山某地土壤有机质与海拔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甲地典型自然植被类型是(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阔混交林

16.图中土壤肥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甲地向乙地( )

A.成土母质粒度变大

B.有机质分解速度变慢

C.植被类型趋于丰富

D.物质迁移的速度加快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海拔地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地处亚欧大陆内部的天山山地冰川广泛发育,上万条面积大小不一的冰川为周边地区的人类活动提供了水资源保障。下面两图为近50年来天山不同海拔及不同面积的冰川的变化统计。

(1)据图,归纳天山冰川变化的总体特征。

(2)简析天山冰川出现退缩的气候背景。

(3)推测天山冰川消融导致原冰川覆盖区域气温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东部某山地发育有典型的高山苔原带,其土壤有机质丰富,但土层较薄,砾石比重较高。该高山苔原带的2140—2220米海拔处,以耐寒矮小灌木和苔鲜地衣为主,草木植物难以生长,仅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

材料二:在全球气侯变暖的背景下,近几十年来,草本植物不断入侵至2140—2 220处的苔原带,而其原有灌木开始萎缩退化。某地理科考队调查该区域时发现,不同海拔和坡度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有显著差异(如下图所示)。苔原带植被与土壤间联系密切,土壤理化性质会因植

被类别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改变。随着该区域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被侵入地区的土壤水分增加,而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

(1)判断草本植物入侵前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的所在部位,并说明判断依据。

(2)说明坡度较大部位易被草本植物入侵的原因。

(3)分析草本植物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减少的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1.A; 2.B

解析:1.本题考查区域环境特点与植物由题干中信息,此地位于三江源地区,而三江源地区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湿地众多,被誉为“中华水塔”,其显著特点是冷湿,而非大风、干旱与盐碱,A正确。

2.本题考查地理数据获取与分析、生态环境保护。依据“活根生物量比例可作为草地退化与否的敏感性指标”这一关键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到活根生物量比例提高了,进而可以得出该草地趋于良好这一结论,B正确。

答案:3.D; 4.C

解析:3.雪线高度为终年积雪冰川的下限,峰顶为终年积雪冰川的上限。读图,并计算可知,珠穆朗玛峰的积雪冰川垂直高差最大,D正确。

4.图可知,四座山峰共有自然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分布高度大致随纬度升高而降低,故主导因素为纬度位置,C正确。

答案:5.D; 6.A

解析:5.年降水量变化最大处,年降水量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最大, 因此该山体年降水量变化最大的范围为山体南坡约1200米至山顶处,D正确。读图可知,该山体南坡降水量较北坡多,为迎风坡。北半球信风带主导风向为东北风,而该山体迎风坡为南坡,故该山体不可能位于北半球信风带内,A错误。从剖面图上看,该山体南坡比北坡平缓,故从南侧登山比北侧容易,B 错误。年降水量最大值不是在山顶,而是在海拔约1200米处,从海拔约1200米处至山顶,降水量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的,C错误。

6.根据年降水量变化可以得知,该山体山麓地带植被为荒漠, 与亚欧大陆内部自然带一致,A 正确。非洲马达加斯加岛西部植被为热带草原,B错误。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东北部、巴西高原的东南部植被均为热带雨林,C、D错误。故选A。

答案:7.C; 8.A

解析:7.该山地相对高度大,水热垂直变化显著,自然带类型丰富,①正确。该山地位置偏远、坡度陡峻,人迹罕至,人类开发较晚,②错误;该山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且距日本海较近,降水丰富,③正确。因为图中显示的是长白山某坡垂直植被景观,不能体现纬度地带分异特征,

④错误。故选C。

8.随海拔升高,杜鹃花开时间逐渐变晚,故造成开花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随海拔升高,温度下降,所以其直接原因是热量,但根本原因是海拔的不同,故选A。

答案:9.B; 10.C

解析:9.读图可知,在基带以上分布着温带草原,故该山麓的荒漠属于温带荒漠,B正确。10.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C正确。利比亚南部、智利北部、澳大利亚西部分布着热带荒漠, A、B、D错误。

答案:11.B; 12.C

解析:11.针对土壤有机质减少,可以增施有机肥;表层土壤酸化明显,中层、深层土壤仍维持弱醎性状态,为减缓土壤酸化导致的土壤退化,可以通过深耕土壤的措施来屮和表层土壤的酸度。因此①④正确。该大棚内土壤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干旱缺水,因此不需要改进灌溉技术;适量掺沙改造是改善土壤质地黏重的措施。因此②③错误。

12.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不可能是荒漠土;pH总体大于7,呈弱碱性,而南方土壤多呈酸性,北方土壤多呈碱性。综合以上分析该地可能位于华北平原。

答案:13.D; 14.C

解析:13.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根据示意图判断3180m的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较3300m少,而3300m的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较3400m的多,因此该流域在图示海拔范围内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先增后减。故选D。

14.题考查影响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原因。3180米处比3300米处地上生物量少,说明该地水

热条件比3300米处差, 由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3180米处气温比3300米处高,热量条件好,地上生物被应较大,B错。光照条件和风力对地上生物量影响不大,A、D错。而地上生物量少的原因极可能为降水量较小,水分条件差,C对。

答案:15.B; 16.B

解析:15.本题考查陆地自然带。甲地海拔低,位于福建武夷山山麓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自然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针阔混交林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故B项正确。

16.本题考查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在高温多雨的环境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分解快,有机质含量低。图中土壤肥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甲地向乙地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有机质分解速度变慢,土壤肥力增大;成土母质粒度不影响有机质含量;海拔升高,植被类型趋于简单;热量条件减弱,物质迁移的速度减慢。故B项正确。

17.答案:(1)总体呈退缩趋势;冰川的退缩速率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3 000米以下最明显);冰川的退缩速率与冰川面积呈负相关。

(2)(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天山地区气温上升,(蒸发量加大)部分区域的冰川和积雪消融速度加快;部分区域降水形式将由降雪向降雨转变,降雪率降低,导致冰川和积雪的物质来源减少。

(3)气温变化趋势:上升。原因:冰川和积雪消融使得原冰雪覆盖区域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反射率降低,从而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量,加剧山区的升温速度。 (冰川退缩对山区升温过程具有“增强”效应。);

解析:(1)由图可知,冰川的退缩速率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3 000米以下最明显);由图B可知冰川的退缩速率与冰川面积呈负相关,总体来看冰川面积呈退缩趋势。

(2)冰川退缩的大背景为全球气候变暖,随着天山地区气温上升,(蒸发量加大)部分区域的冰川和积雪消融速度加快;气温升高使得部分区域降水形式将由降雪向降雨转变, 降雪率降低,导致冰川和积雪的物质来源减少。

(3)冰川和积雪消融使得原冰雪覆盖区域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反射率降低,从而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量,加剧山区的升温速度。

18.答案:(1)较低海拔、陡坡处。依据:草本植物易入侵的部位是低海拔和高坡度处,说明在该自然环境下草本较灌木具有竞争优势。

(2)土层较薄;草本植物较灌木易于着生和定植。

(3)与灌木相比,草本植物涵养水源能力较强;草本植物入侵导致灌木减少,生物量减少;耗水量减少;灌木减少,枯枝落叶量减少,有机质来源量减少,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

解析:(1)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根据材料可知,2140—2220米海拔处,以耐寒矮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草本植物难以生长,仅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海拔低、坡度大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高,说明在该自然环境下草本植物较灌木具有竞争优势。据此可判断"特殊区域”指较低海拔、陡坡处。

(2)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坡度较大部位土层较薄,草本植物较灌木易于着生和定植,所以易被草本植物入侵。

(3)主要考查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苔原带植被与土壤间联系密切,土壤理化性质会因植被类别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改变。与灌木相比,草本涵养水源能力较强,耗水量少,所以土壤水分含量增加。灌木减少,枯枝落叶量减少,有机质来源量减少,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

2019年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农业地域类型带解析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创新演练:农业地域类型 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读图回答1-2题。 1.四个区域中,农业地域类型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 B.乙--土壤肥沃,雨热适宜 C.丙--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大 D.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 答案:1. C2. B 解析:1.读图可知,甲为恒河平原,为水稻种植业;乙为密西西比河平原,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丙为拉普拉塔平原,属于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丁为墨累一达令盆地,为混合农业。 2.甲为恒河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乙为美国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适宜;丙区域是拉普拉塔平原,根据河流流向,地势为西、北、东三面高,中部和南部低;丁为墨累一达令盆地,地势平坦,降水少,河流少。 读①②③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3~4题。 地区种植业比重畜牧业比重商品率投入劳动力数量 ①86% 14% 20% 多 ②45% 55% 90% 少 ③8% 92% 89% 少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4.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答案:3.A4.D 解析:3,根据图表信息可知,①地农业的特征是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投入劳动力数量多,属劳动力密集型。所以是季风水田农业。

4,根据图表信息可知,②地区是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商品率高,该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混合农业。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是典型的混合农业类型。 下图为澳大利亚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根据①②③三个流域的地理条件,判断其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 A.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B.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乳畜业 D.乳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6.随着农业的发展,②流域内灌溉用水不断增加,这对流域内的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湿地增加 B.灌区地下水位降低 C.河口泥沙淤积加重 D.河流藻类大量繁殖 答案:5.D 6.D 解析: 5,①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城市化水平较高,适合发展乳畜业; ②流域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一侧,降水较少,但河流水源较丰富,适宜种植小麦和牧羊,形成混合农业;③流域深居内陆,降水较少,地广人稀,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6,②流域内灌溉用水不断增加,会引起灌区地下水位升高;河流水量减少,湿地减少;河水搬运泥沙能力下降,河口泥沙淤积减轻;灌溉过程中可能造成河流水污染,水体中营养物质增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 下图为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高考地理:中国地理

夯基提能卷13 中国地理 夯基提能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湖南衡阳八中质检]黑河是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第二大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最后通过蒸发消失于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河中游盆地是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在黑河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有规律地、重复地转化(下图),导致不同河段流量变化存在明显差异。据此回答1~3题。 1.黑河流域的冰川总量在减少,该流域的水循环情况为( ) A.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实际蒸发量 B.多年平均降水量小于实际蒸发量 C.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实际蒸发量 D.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中的水量平衡。由材料可知,黑河流域属于内流区域,该区域较为干旱,由题干可知,黑河流域的冰川总量在减少,说明冰川的消融量大于生成量,因此,其多年平均降水量应小于实际蒸发量,B正确。 2.每年3~5月黑河下游河水流量最小,其原因是( ) A.中游盆地进入春灌高峰 B.下游降水量少 C.下游盆地进入春灌高峰 D.下游地区气温回升,蒸发旺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由材料可知,黑河中游盆地是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每年3~5月,气温回升,中游地区农作物开始生长,进入春耕灌溉高峰,导致黑河下游河水流量最小,A正确。 3.关于黑河中下游水文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中游流量小于下游 B.中游含沙量小于下游 C.中游下渗量小于下游 D.中游汛期早于下游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黑河流域的特征。根据图示材料分析,黑河水源补给主要是冰川融水,故越往下游水量越小,中游流量大于下游,A错误;中游河流落差大,含沙量大于下游,B错误;由图示可知,中游河流砂层厚,地下水存储量大,下渗量大于下游,C错误;由于河流水源来自上游,故中游汛期早于下游,D正确。 [2019·江西名校联考]台湾南部的“月世界”,又名恶地形,指的是一种地表崎岖的地貌景观。因土壤地质疏松,透水性又差,因此遇雨水就变得十分软滑,顺坡向下流动,植物生长相当困难,地表有如月球般荒凉贫瘠。其中的“泥火山”,喷发出黏稠的泥浆,泥浆温度比当地气温低,静静外淌,不时爆裂出几个气泡。点燃这些气泡能生成火焰,出现“水火同源”的奇观。读图,回答4~5题。 4.“月世界”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 A.变质作用—地壳抬升 B.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C.板块张裂—岩浆活动 D.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人教版高中地理高考地理模拟试题精编 (十九)(解析版)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精编(十九) (考试用时:4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根据图表回答下面小题。 1. 影响武汉和开封干旱等效频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 B. 气温 C. 降水 D. 河流 2. 开封发生旱灾的最主要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 造成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 春季气温快速上升 B.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 秋季晴朗少雨 D. 冬季寒冷干燥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考查自然灾害相关问题。 1. 干旱等效频度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读图可知开封发生旱灾的次数较多,开封地处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故选C。 2. 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开封的降水相对变率在4~5月份最大,说明春季旱灾最严重。故选A。 3.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武汉的降水相对变率在7~8 月份最大,说明武汉夏季旱灾严重,武汉夏季7~8 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所以旱灾严重。故选B。 我国智能手机制造业飞速发展,基本上以三个月为一个周期,三个月内某一领域就会有技术更新。我国手机产业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中国制造”转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近年来,我国智能手机制造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生产成本下降 B. 市场竞争激烈 C. 生产效率提高 D. 土地价格上涨 5. 我国手机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中国制造”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 A. 技术水平提高 B. 政府政策支持 C. 资金投入加大 D. 国外设备引进 【答案】4. B 5. A 【解析】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4. 近年来,由于我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各手机生产公司加快技术研发,使得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故选B。 5. 我国手机产业从劳动力价格优势的“中国制造”向技术含量较高的“中国品牌中国制造”转变,直接原因是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故选A。 读M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地理试题训练:自然资源

G2 自然资源 【文综地理卷·2015届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9)】G2 J3 L4 M1 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潘塔纳尔沼泽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世界自然遗产,孕育着3500种植物和1000多种动物,其中美洲鳄、美洲豹、蓝紫金刚鹦鹉、巨犰狳等都是濒危物种。 材料二: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桔生产国,所产柑橘大部用于加工橙汁。目前巴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橙汁出口国,贸易量占世界的80% 。 材料三:新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例如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生物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或者生产和使用中污染较小的能源,例如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能、天然气和核能等。 巴西地图 巴西能源消费构成图 (1)结合巴西地图和材料一分析潘塔纳尔湿地形成原因,并列举破坏湿地的危害。(8分)

(2)结合巴西地图和材料二指出巴西橙汁加工工业的分布地区,并分析巴西成为全球最大的橙汁出口国的原因。(8分) (3)结合巴西能源消费构成图和材料三归纳巴西能源构成特点,并分析其意义。(10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巴西的水文特征、农产品加工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等知识 【答案解析】42.(26分) (1)(8分):降水丰富,河水泛滥,水源补给丰富(2分);地形平坦,排水不畅(2分);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水旱灾害加剧(2分) 解析:湿地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水多(与该地区的降水多、河流多有关),再就是排水不畅(地形平坦),再结合示意图进行解答。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调节气候的作用。(2)(8分):东南沿海(2分)柑橘面积广(2分)橙汁加工工业发达(2分)海运便利(2分)离欧美市场较近(2分) 解析:巴西的柑橘生产主要位于东南部,以及这一地区交通便利、接近欧美市场使之成为主要的橙汁加工工业的分布地区。 (3)(10分):新能源比重大 (2分)清洁能源比重大 (2分)经济意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资源的开发(2分)社会意义: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缓解节能源危机(2分)环境意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利于环境的改善(2分) 解析:巴西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新能源比重大尤其是清洁能源比重大,这可以带动相关产业促进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带动就业,环节能源危机,减少污染的排放保护环境等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对题目的所给示意图和背景材料的运用,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文综地理卷·2014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201405)】G2下图是美国本土某类电站分布图,完成4——5题。 4.该类电站使用的能源最可能是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水循环................................................................................................................ - 1 -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 - 6 -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 11 - 第一节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1.水循环的概念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 循环类型字母主要环节 海陆间 循环A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 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 海上内循环 B ①蒸发、⑦降水 陆地内循环 C ⑧植物蒸腾、⑨蒸发、③降水 [特别提醒](1)陆地内循环不只发生在内流区域。,(2)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 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促进水资源的更新 不同水体 更新周期不同 ―→ 决定 水资源 有限性 ― 水资源利用不应 超过水体更新速度

3.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4.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5.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6.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特别提醒]水循环比较活跃,且与其他水体联系比较密切的水体的更新周期比较短,相反则比较长。 [归纳总结] 1.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各有特点,意义不同,具体区别如下表所示: 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发生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 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 间 主要环节及示意图 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 被称为大循环,使 陆地水得到补充, 水资源得以再生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 很小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 循环,是海陆间循 环的近十倍 典例长江流域的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 循环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 的水循环 流量和水位变化含沙量变化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增加 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减少 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增加 铺设渗水砖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减少

2021年地理高考一轮复习必备 人文地理选择题训练

选择 《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2017~2030年》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巴基斯坦“愿景2025”深入对接,为中巴合作带来新机遇。图5为“我国企业在中巴经济走廊重大投资项目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企业投资的项目主要集中于() A.采矿和制造业B.金融和零售业C.交通和能源D.教育和医疗 2.影响我国企业投资项目地域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市场规模和劳动力数量B.区位和资源禀赋 C.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D.政策和文化传统 图6为“某小镇空间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该小镇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产业结构B.人口素质C.环境质量D.交通方式 4.“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有利于() A.减轻自然灾害B.提高环境容量C.保护传统地域文化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城市群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支撑全国经济增长,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建设19个国家级城市群。图8为“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成熟型城市群分布于东部沿海B.成长型城市群分布于中部地区C.培育型城市群分布于西部地区D.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6.符合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定位的是() A.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B.“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性枢纽C.联系各大城市群的重要节点D.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高地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图9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 A.华北平原B.东北区C.西南区D.东南沿海区 8.制约蒙新区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经营规模D.机械化水平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推进,桑蚕产业由长江中下游和珠三角地区逐渐西移。2005年以来,广西蚕茧产量稳居全国首位,桑蚕业助推35个石漠化贫困县脱贫致富。图11为“广西桑蚕业平怀模式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9.广西发展桑蚕业得益于() A.土壤肥力高,桑叶生长快B.热量条件好,结茧次数多 C.地表水资源多,桑枝萌叶多D.土地资源丰富,宜桑面积广10.广西桑蚕业平怀模式的优势有()

2020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2020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1.读“毛里求斯岛及附近区域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普莱桑斯的气候资料表。 材料二毛里求斯是地处印度洋西南的一座火山岛。自18世纪以来,甘蔗一直是其主要农作物。 (1)说出毛里求斯岛内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分布特点。 (2)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发展甘蔗种植业的有利条件。如果2019年寒假期间你要去毛里求斯旅游,指出应防范的除暴雨外的气象灾害。 (3)近年来,该国不断压缩甘蔗制糖工业、纺织工业等传统工业,努力转向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简要分析主要原因。 【解析】(1)读图,根据图例分析,岛上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呈环状。岛的中部有一条高速公路穿过,连接港口和机场。 (2)甘蔗生长环境,喜温、喜光、喜肥,需水量大,该地气候高温多雨,火山灰土壤肥沃,

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甘蔗种植历史悠久等,有利于发展甘蔗种植;1月份,毛里求斯是夏季,印度洋热带洋面上多飓风灾害,应注意防范。 (3)传统产业产值低,发展慢,成本上升。而该地具有热带山地风光景观、可能有火山活动(或火山遗迹),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建成国际旅游岛,不仅提供补给、休息、游览便利,还可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加强与世界其它地区的文化交流等,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发展旅游业可避免发展石油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答案】(1)公路运输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呈环状;中部有一条高速公路穿过(连接港口和机场)。 (2)气候高温多雨;土壤(火山灰土)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种植历史悠久等。飓风(强热带风暴)。 (3)传统工业产值低,发展慢,成本逐渐升高;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环境污染少、生态破坏小;处在印度洋石油航线上,对外交通联系方便;热带山地风光景观,有火山活动(或火山遗迹),旅游资源丰富,适合旅游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可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资源丰富、森林广布、河流众多。左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示意图,右图为哥德堡降水量统计图。 (1)图中洋流按性质分属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曲折的峡湾主要是由于侵蚀形成的,它会(增加/减小)沿岸地区的气温年较差。 (2)挪威可以优先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有、。 (3)甲城所在地区的典型植被类型是。瑞典运送到德国鲁尔区的矿产资源主要是。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精编PDF.pdf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精编 (考试用时:4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野生黑枸杞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生长在海拔2 800~3 000米的盆地沙漠地带。经测定,野生黑枸杞含有17种氨基酸。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青海柴达木盆地野生黑枸杞品质较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野生黑枸杞主要生长区() A. 昼夜温差大 B. 水源丰富 C. 人类活动少 D. 黑土广布 2. 观测野生黑枸杞的生长状况,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遥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3. 若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大规模种植黑枸杞,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严重 B. 生物多样性增多 C. 酸雨频发 D. 土壤盐碱化加剧 【解析】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区域环境问题。 1. 野生黑枸杞主要生长在盆地沙漠地带,而沙漠地带降水较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故野生黑枸杞品质较高。故选A。 2. 根据植物的光谱反射特性,遥感可以对植物不同时期的生长状况进行观测,A正确;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应用于导航与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分析和处理数据;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BCD错误。故选A。 3. 青海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若大规模种植黑枸杞,需要大量引水灌溉,有可能加剧当地土壤盐碱化问题,D正确;青海柴达木盆地降水少,流水作用弱,因此水土流失不严重,A错误;大规模种植黑枸杞,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可能使生物多样性减少,B错误;大规模种植黑枸杞和酸雨的发生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答案】1. A 2. A 3. D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图,西北风为甲港的主导风向。读图回答下列各 题。 4. 下列关于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火山分布区处于板块的张裂地带 B. 图中国界线比较曲折主要是地形原因 C. 西侧海水温度比同纬度大陆东侧低 D. 东岸降水量比西岸降水量普遍要大 5. 图中国家公园是所在国第一座国家公园,也是所在国重要的自然 保护区。该保护区保护对象不包括() A. 湿地 B. 森林 C. 半融冰川 D. 古建筑 【解析】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4. 根据经纬度和海陆分布可知,该地位于南美洲南部西海岸。该地区西侧有秘鲁寒流流经,水温较低,同纬度大陆东侧有巴西暖流流经,水温较高,C正确;图中火山分布于安第斯山脉,处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碰撞地带,A错误;图中国界线比较曲折的原因主要是受外力侵蚀作用,B错误;在中纬度西风带控制地区,东岸(背风坡)降水量比西岸(迎风坡)降水量要小,D错误。故选C。 5. 该国家公园位于高原山区,气候寒冷,人烟稀少,古建筑极少。故选D。【答案】4. C 5. D 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功能用地在变化。外部扩展可增加面积,而内部更替则有三种表现:一是内部更替引起的某类城市功能用地的增加,表示有其他类型的用地转变为这类用地;二是引起的某类城市功能用地减少,表示这一类型的用地转变为其他类型的用地;三是引起的某类城市功能用地的不变,表示某类城市功能用地的用地类型不存在变更。

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地理智能过关训练试题(4)2014届第一次高考统考文综地理模拟 题 2013.12.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汉字造字法中,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知“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如图甲。读图回答 1~2 题。 1.图甲中,门的朝向可能是 ( ) ①正东②正西③正南④正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夏至日,图乙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为 ( ) A.①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林带,此时北京时间约为12: 00 B.②地,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20:00 C.③地,此季节该地温和多雨,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12 :00 D.④地,此季节该地草原枯黄,此时北京时间约为18 :00 3.表中①②两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 ) A.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 C.光照充足 D .春季多大风 4.①城市年平均日照时数较低,其原因最可能是 ( ) A.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B.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 位于盆地,多云雨天气 D. 纬度高,白昼时间短 读右图,回答 5~ 6 题。 5.据图可知,( ) A.河流水 B.雨水 C.海洋水 D.地下水 6. “城市地面雨水人口” ( ) A.只能建在市中心 B.应建在城市的绿地中 C 应建在郊区农田中 D.可建在道路两侧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图4)回答 7 ~ 8 题。 7.甲最有可能是 A .热带雨林 B .温带草原 C .常绿阔叶林 D .常绿硬叶林8.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形成了该地域分异规律 C.其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下图为某岛屿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9~ 10 题。

高考地理考前选择题强化训练_13

选择题强化训练21 (2017·河南新乡联考)下图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降水量分布(图中等值线为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读图回答1~2题。 1.该省级行政区,年降水量() A.由北向南逐渐减少 B.东部与西部降水量最大 C.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D.南部与北部差异最大 2.引起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地形 C.洋流 D.纬度 (2017·安徽铜陵一中月考)下图示意我国某山脉垂直自然带分布,读图回答3~4题。 3.该山脉() A.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北坡山腰地带降水最多 C.北坡积雪冰川带大于南坡 D.草甸草原适合四季放牧 4.甲地山坡没有云杉林带,主要原因可能是() A.相对气温较高,降水少 B.人类砍伐,破坏植被 C.风力强劲,风沙危害大 D.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2017·山西太原联考)车尔臣河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昆仑山系、阿尔金山系中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昆仑山北坡的木孜塔格峰,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近年来径流量进一步减小,下图为车尔臣河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 5.车尔臣河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有() ①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②下渗严重③蒸发旺盛④地势落差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近年来车尔臣河径流量进一步减小,最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生态环境恶化 C.过度引用水资源 D.大气降水减少 7.综合开发车尔臣河流域合理的措施是() ①大力发展旅游业②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③大力发展灌溉农业④全流域统一调度和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7·江西南昌联考)2016年6月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江西赣江新区,新区位于江西省南

最新高中地理中国地理高考试题汇编

2018年高中地理中国地理高考试题汇编 【2018全国卷I】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 (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2018全国卷II】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2010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2010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位置见图7),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精编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精编 (考试用时:4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野生黑枸杞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生长在海拔2 800~3 000米的盆地沙漠地带。经测定,野生黑枸杞含有17种氨基酸。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青海柴达木盆地野生黑枸杞品质较高的主要自然原因就是野生黑枸杞主要生长区() A、昼夜温差大 B、水源丰富 C、人类活动少 D、黑土广布 2、观测野生黑枸杞的生长状况,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就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3、若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大规模种植黑枸杞,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就是() A、水土流失严重 B、生物多样性增多 C、酸雨频发 D、土壤盐碱化加剧 【解析】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区域环境问题。 1、野生黑枸杞主要生长在盆地沙漠地带,而沙漠地带降水较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故野生黑枸杞品质较高。故选A。 2、根据植物的光谱反射特性,遥感可以对植物不同时期的生长状况进行观测,A正确;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应用于导航与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分析与处理数据;数字地球就是指数字化的地球,BCD错误。故选A。 3、青海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若大规模种植黑枸杞,需要大量引水灌溉,有可能加剧当地土壤盐碱化问题,D正确;青海柴达木盆地降水少,流水作用弱,因此水土流失不严重,A错误;大规模种植黑枸杞,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可能使生物多样性减少,B错误;大规模种植黑枸杞与酸雨的发生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答案】1、A 2、A 3、D 下图就是世界某区域图,西北风为甲港的主导风向。读图回答下列各 题。 4、下列关于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就是()

2018高考地理专项训练试题全集(35套含答案)

2018高考地理专项训练试题全集(35套含答案) 选择题专项练(一) (建议用时:20分钟) (2017?天津一中月考)2017年2月20-2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图是我国四个城 市此次寒潮过程中降温、降水的统计数据。读图,回答1~2题。 1.此次寒潮( ) A.源地位于x疆的山地冰川 B.西北地区降温的幅度大于南方 C.移动路径总体自西北向东南 D.冷气团饱含水汽,北方降水多 2.寒潮过境后( ) A.x疆北部山区融雪侵蚀严重 B.重庆市统计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 C.内蒙古高原上河流出现春汛 D.广州市清理结冰路面,保证交通畅通下图中甲图和乙图分别为我国东 部中纬度某山区南北坡1月和7月平均气温随海拔的变化图,其中各点为不同海拔实测得到的气温值,线段代表不同坡向的气温变化趋势。据此回答3~5题。 3.该图显示( ) A.冬季同海拔南北坡温差 比夏季大 B.虚线可能代表北坡的气温变化 C.同海拔南北坡温差随高度增加而递增 D.1月随高度增加温度变化幅度大于7月 4.甲图中同海拔南北坡温差显著,原因是 ( ) ①北坡获得太阳辐射相对较少②北坡受冬季风的影响更明显③南坡降水量丰富,大气保温作用明显④南坡为背风坡,下沉气流影响气温变化 A.①③ B.②④C.③④D.②③ 5.该山脉最有可能是( ) A.天山 B.阴山 C.南岭 D.秦岭(2017?湖北七市州联考)深受大众喜爱的“三只松鼠”是一家以坚果、干果等网上销售为主的企业。2016 年双十一,三只松鼠全网电商食品销售第一。9月30日,三只松鼠 第一家线下实体店在芜湖正式营业。第一天人流达到7500人,日营 业额110万元。在店内,货架上除王牌坚果产品,还有各种点心、熟食,多达80款的松鼠周边产品成为该店的最大特色。“饮品不好喝 免费换”“拆袋不好吃无偿退”“同款不同价当场补”,优质的服务结合有趣的购物体验,是各年龄段都无法抗拒的。据此回答6~8题。6.芜湖炒货历史悠久,芜湖曾一度以“瓜子城”闻名海内外,三只 松鼠把坚果从产地运至芜湖加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坚果相对炒货而言,更便于长时间保存和运输 B.芜湖炒制后销售更靠近消费市场,节省运费 C.芜湖炒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集聚效应明显 D.现代交通技术的进步,交通通达度的快速提升 7.三只松鼠将线上网店

最新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汇总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 (10年上海卷文综) 13.参展上海世博会的我国各省市馆基本反映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有展示鼓楼、苗寨、银饰等民族元素的:有展示蒙古包、祥云、马鞍等文化元素的:有以冰雪为主线布局展馆的。这些展馆所属省区依次是 ( )。 A.贵州、内蒙古、黑龙江 B.贵州、西藏、新疆 C.山西、内蒙古、黑龙江 D.山西、西藏、新疆 答案:A (10年上海卷地理) (六)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王化丰富多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14.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 答案:B 15.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④在低娃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16.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黄土高原文化的是 ①秦腔②窑洞③评剧④吊脚楼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10年海南卷地理) 22.宁夏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墙体较厚,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屋顶坡度较 小。分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10分) 【答案】22.答案要点: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降水少,所以屋顶坡度较小;(3分)冬季严寒且漫长,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北风,故不设北窗、墙体较厚以防风、保暖;(4分)南面窗户较大,以便采光和冬天接受更多的阳光,提高屋内温度。(3分) (10年北京卷文综第5题) 图2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第3-6题。 5.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⑤ D.④和⑤ 【答案】A

2020年浙江高三地理选考综合题专题训练(包含答案)

2020年浙江高三地理 选考综合题专题训练 (包含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20年浙江高三地理选考综合题专题训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科罗拉多河,干流发源于美国西部落基山脉西坡,向西南流经犹他、亚利桑那、内华达、加利福尼亚等州和墨西哥西北端,注入加利福尼亚湾;全长2 333千米,只有145千米在墨西哥境内;流域面积64.7万平方千米,流域内80%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河水含沙量很高,河水混浊,呈暗褐色。 (1)科罗拉多河中下游的支流多为季节河,一般断流多发生在季节,分析原因。(2)科罗拉多河越往下游,河水盐度越高。请用水循环原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套平原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被誉为“塞上江南”,纵横交织的沟渠是该地区重要的人文特征。下图1为河套地区区域图和河、渠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由于气候原因和人类活动影响,河套平原地区地下水埋深随着季节有明显的变化,图2为该地区气候资料和地下水埋深季节变化图。 (1)比较图中农业区内东部、西部城市分布特征的异同点。 (2)简析河、渠在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用。 (3)土地盐渍化是河套平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判断该区土地盐渍化最严重的时段,并说明判断理由。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气进口国,图1为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图,图2为我国大庆市和俄罗斯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市(简称克市)气温曲线图。

(1)相对于铁路运输,石油、天然气采用管道运输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____,说明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采用多条管道的主要原因。 (2)比较大庆市和克市两市之间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张家口曾是京城与西北地区交通往来的驿站。1909年我国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的铁路——京张铁路建成。2019年京张高铁正式通车,这是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张家口崇礼区将承办北京冬奥会的雪上项目。 材料二:2018年阿里云计算张北数据中心工程正式封顶,可为200万中小企业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服务。数据中心大量计算机组运行耗能高。 材料三:下图是我国局部区域略图。 (1)简述古代张家口聚落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简析京张高铁建成后,张家口“冰雪游”人数上升的原因。 (3)为促进大数据产业可持续发展,说出张北县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5.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图为柴达木盆地局部示意

2020年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创新演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下图示意一个海岛国家经济的空间发展过程。据此完成1-2题。 1.第二阶段中,a与b两港口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商业化 B. 工业兴起 C. 腹地人口增加 D. 运输路线建设 2.第四阶段中,f城市的发展超过a、b,并成为该国的首要大都市,其原因主要是 A. f地理位置优越 B. 国家经济结构转型 C. 沿海港口因淤浅而没落 D. f、b之间建成高等级交通线 【答案】1.D 2.B 【解析】 1.读图可知,图中第二阶段,a与b港口城市发展速度较快,是由于交通线路的建设,使得港口的腹地更加广阔,较其他周边的聚落发展较快。 2.由图可知,a、b为港口城市,相对于f有更加优越的位置。图中无法显示沿海港口的淤积,且沿海港口的淤积与f城市成为大都市无关。F、b之间建成高等级交通线,对f 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要使f城市成为首要大都市主要在于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其他产业。 这是一个神奇的岛屿,岛上70% 的动物是世界上独有的,80% 的树木和植物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岛上的孤猴已经完成了长达5500万年的进化历程。下图示意该岛屿等高线地形,读图回答3-4题。

3.该岛屿物种独一无二,其根本原因是 A.脱离大陆较早 B.开发历史较早 C.环境比较单一 D.缺少大型天敌 4.该岛屿孤猴集中分布区的自然景观是 A.荒漠 B.草原 C.绿洲 D.森林 【答案】3. A 4. D 【解析】 3.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岛为马达加斯岛,由于脱离非洲大陆较早,生物进化缓慢,物种相对单一,该岛屿物种独一无二。 4. 由图可知,孤猴集中分布区位于岛屿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自然景观是森林。 下图示意陕西关中八大怪之一的"家家房子半边盖"。半边盖的一般是东西两侧的厦子房,北房一般坐北朝南。由北房、厦子房合围的部分称为"中庭"。当地多往北房,因其"避风又向阳"。据此完成5-6题。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模拟试题精编(十五)

模拟试题精编(十五) (考试用时:4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昌平草莓,北京市昌平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该区在种植草莓时采用黑色地膜覆盖的方法,使产品质量优异。昌平草莓在周边地区享有盛誉,并远销香港、新加坡等地。完成1~3题。 1. 昌平区位于北纬40°附近,这一纬度带是国际公认的草莓最佳生产带。下列不属于该纬度带上的优质农产品是( ) A.优质牛奶B.咖啡 C.葡萄酒D.枸杞 2.黑色地膜覆盖对草莓生长的可能影响有( ) A.避免大风及低温冻害 B.阻碍昆虫授粉 C.控制杂草,促进早熟 D.提高土壤肥力 3.昌平草莓能远销新加坡、香港主要是因为( ) ①自然环境改变②交通条件改善③市场需求量大④保鲜技术提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虚拟现实(VR)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用户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如同身临其境。业内人士认为,VR将是下一代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的方向。深圳将建设VR产业园区或集聚区。据此回答4~5题。 4.深圳建设VR产业园区或集聚区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B.劳动力C.原料D.技术 5.深圳建设VR产业园区或集聚区有利于深圳市( ) ①加快主导产业聚集②提升工业发展水平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④人口素质的大幅度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更路簿》记录了千百年来海南民间文字记载或口头相传的南海航行路线知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据《更路簿》记载,海南渔民每年12月前后出海,到南海诸岛岛礁附近捕捞海货,次年清明至谷雨期间满载而归。据此完成6~8题。 6.海南渔民在航行过程中主要利用( ) A.东南信风、东北信风B.东北季风、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东南信风D.东南信风、西南季风 7.渔民没有等到次年夏季,而是在清明至谷雨期间就返航的主要原因是( )

高考地理试题变式训练

高考试题变式训练 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3示意中国三大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1-3题。 1.图中代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序号分别是(B)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2.自1986年至1994年 ( D) A.三大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二产业重心向东南移动 C.第一产业重心向东北移动 D.第三产业重心向东南移动3.与我国三大产业重心分布地邻近的城市是 ( B) A.广州B.武汉C.西安D.成都 (原高考题)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 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5~7题。

5.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B ) A.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 C)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C) A.第二产业向东南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D.第三产业向东南 试题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三大产业的重心迁移,运用三大产业空间时间分布规律分析问题。本题注重图像的创新,不仅增加了试题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对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强调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体现了高中新课程中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三类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①代表的产业重心从1986年到2002年,从北向南稍有偏西迁移,说明是第二产业;②代表的产业重心从1986年到2002年,向东向南迁移,变化幅度较小,可能是第三产业;③代表的产业重心从1986年到2002年迁移变化幅度最小,且有向北较小的迁移幅度,可能是第一产业。同时还要熟记我国的经纬线和地区的分布。综合三条线的变化情况,第五题选择B最合适;从右边坐标图看出三大产业重心只有③稍有向北迁移,三线变化幅度①最大,所以第六题选择C;从两幅图看出第一产业东西变化不大,稍有向北迁移,第二产业向南迁移幅度较大稍偏西,第三产业往东往南迁移幅度较大。所以第七题选择D。 本高考题值得商榷的地方:一是三次产业如果改成三大产业更准确;二是 经线和纬线的分布合成一幅图,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地理空间时间思维能力。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