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和焊后热处理工艺

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和焊后热处理工艺

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和焊后热处理工艺
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和焊后热处理工艺

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和焊后热处理工艺研究摘要:采用了等离子弧焊(PAW)打底+钨极氩弧焊(TIG)盖面和等离子弧焊(PAW)打底+熔化极氩弧焊(MIG)盖面两种焊接工艺焊接2205双相不锈钢,并对焊接接头进行了固溶处理,对采用两种焊接工艺的焊件进行金相组织、铁素体-奥氏体两相比例、力学性能以及耐点腐蚀性检测。结果表明,两种焊接工艺都可以保证焊接接头的各项性能均能满足技术要求,TIG焊盖面的焊接接头铁素体含量低于MIG 焊盖面,且冲击韧性也于优于MIG焊盖面,而MIG焊盖面的焊接接头的耐点腐蚀性能优于TIG焊盖面。

关键词:2205双相不锈钢TIG焊MIG焊力学性能点腐蚀

一、引言

双相不锈钢是由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组成,当两相比例约为50%时,双相不锈钢将奥氏体不锈钢所具有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所有的较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结合在一起,使其兼具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

2205双相不锈钢是20世纪70年代首先由瑞典研制成功,材料牌号为SAF2205,属于第二代双相不锈钢。中国在80年代初开始研究相当SAF2205的00Cr22Ni5Mo3N双相不锈钢,它是一种典型的含N、超低碳、双相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它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为奥氏体不锈钢的二倍)及良好的塑性,有良好的低温冲击性能,优良的耐应力腐蚀、晶间腐蚀、点腐蚀和缝隙腐蚀性能;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具有导热系数大、线膨胀系数小、可焊性好、热裂倾向小、钢中含镍量较小、价格相对便宜等优点,使其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能源及海洋等领域,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双相不锈钢材料。

本实验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焊接方法进行对比,在焊后对焊接接送进行了热处理,研究了焊接和热影响区组织及性能变化和奥氏体-铁素体相比例对其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1、实验材料

实验采用太原钢铁公司生的2205双相不锈钢,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如表1和表2所示。2205双相不锈钢试板的尺寸为160mm×320mm×10mm。

表1 2205双相不锈钢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表2 2205双相不锈钢的力学性能

2、焊接工艺

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的关键是保证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而双相不锈钢性能的发挥依赖于合理的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比例,因此需要通过严格的控制焊接工艺,控制焊接接头的两相比例,以使其得到与母材金属相近的各项性能。

(1)焊接方法

2205双相不锈钢可以采用多种焊接方法,本试验对两种不锈钢焊接方法进行研究对比,即:等离子弧焊(PAW)打底+钨极氩弧焊(TIG)盖面和等离子弧焊(PAW)打底+熔化极氩弧焊(MIG)盖面。打底采用等离子焊,保证单面焊双面成型。盖面采用自动氩弧焊,按多层焊接规定的顺序,多层数施焊,每次堆焊应清理焊道。

试验中使用的等离子焊机为LINCOLN DC600型等离子焊机,TIG盖面使用的焊机是LINCOLN DC400型焊机,MIG盖面使用的焊机是YD-500KR2HGE型焊机。

(2) 填充材料

在双相不锈钢的焊接过程中,如果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与母材相同,在热循环的作用下,焊缝中的铁素体含量会急速增加,甚至出现纯铁素体组织,从而导致氮化物和二次奥氏体析出,使焊缝的韧性和耐腐蚀性能降低。因此,为抑制铁素体的过量增加,一般采用奥氏体占优势的焊缝金属来解决。Ni是强烈的奥氏体形成元素,因而一般用的填充材料中Ni储量比母材高2~4%,同时N含量略低于母材,以促进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并稳定焊缝金属中的奥氏体。所以,本试验选用了φ1.6mm的2209焊丝作为盖面时的填充焊丝。

(3)焊接工艺参数

2205双相不锈钢要求全熔透,实验中采用V型坡口、坡口角度为60°、钝边5mm、根部间隙1~2mm、平板对接,坡口示意图见图一。

图一焊接试件坡口示意图

焊接热输入的大小不仅决定焊缝及热影响区的宽度,而且也是决定热影响区的加热和冷却速度的关键因素,焊接采用高线能量时,尽管会使凝固组织的铁素体晶粒易长大,但是在此情况下的低的冷却速度却会促使较多的奥氏体转变,可以得到足够数量的奥氏体。相反,采用低线能量的焊接,即高的冷却速度相对奥氏体数量也少。因此得到最佳的焊接热影响区性能必须选择合适的焊接热输入。一般2205双相不锈钢的推荐焊接热输入为0.5~2.5kJ/mm,但是在本实验中,由于焊接后对焊接接头进行固溶热处理,可以部分消除过高热输入带来的不利影响,所以选用的TIG焊接接热输入略高于推荐值。

当采用多层多道焊时,后续焊道对前层焊道有热处理作用,使焊缝金属中的铁素体进一步转变成奥氏体,成为以奥氏体占优势的两相组织,同时相邻焊缝的热影响区组织中的奥氏体含量也增多,从而使整个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显著改善。然而,过高的层间温度会导致焊缝组织和性能恶化,因此必须要控制最高层间温度。所以实验中,控制最高层间温度低于100°。

双相不锈钢材料中的N可以增加奥氏体的比例并使其稳定,从而使焊缝具有良好的性能,但是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中焊缝表面的N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焊接2205双相不锈钢时保护气体选用98%Ar+2%N2,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而且可以防止N的损失。

具体焊接工艺参数见表3所示,焊接过程中注意材料的保护,避免碳钢、铜、低熔点金属或其它杂质对双相不锈钢的污染,焊道清理采用不锈钢工具。

表3 焊接工艺参数

(3)固溶处理

使用填充焊丝的Ni含量高,使得焊缝金属的Ni含量相应提高,金属间化合物有加速析出的可能,因此根据ASTM标准双相不锈钢焊后热处理程序推荐规范对焊接接头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1070℃,保温30分钟,然后以大于25℃/s的冷却速度快速水冷。固溶之后对焊接接头进行力学性能、耐点腐蚀试验,并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和铁素体与奥氏体相比例的测量。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金相组织和两相比例检测

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必须保证合理的铁素体—奥氏体两相比例,才能发挥其性能满足技术要求,太原钢铁集团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要求焊缝中的铁素体比例为40~60%。因此对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进行了金相组织和两相比例检测。

分别从焊接接头上取焊缝和热影响区的金相试样,经磨制、抛光、用王水腐蚀,使用XJP-6A型金相显微镜进行金相观察,两相比例使用MP30型铁素体测量仪检测。

图二是焊缝处的金相组织,图三为热影响区的金相组织。从图二中可以看到,在焊缝处MIG焊的晶粒明显的比TIG焊的细小,这是因为试验中TIG焊的焊接热输入较高,铁素体晶粒易于长大,虽进行了固溶处理,仍然大于经过同样处理的MIG焊缝,用铁素体测量仪测量铁素体含量,焊缝处为47.7%(TIG焊)和52.6%(MIG焊),热影响区为46.7%(TIG焊)和53.2%(MIG焊)。无论是在焊缝还是热影响区,TIG 焊的铁素体储量都要小于MIG焊,这同样是因为高的焊接热输入有利于奥氏体的转变。

(a)TIG焊;(b)MIG焊

图二焊缝的金相组织图三热影响区的金相组织

2、力学性能

根据GB/2654-89对经过固溶处理的焊接接头试样使用M-400-H1型显微硬度计(载荷25g)测量其显微硬度;根据GB/T228-2002、GB/T229-1994,在JB-300B试验机上进行抗冲击性能试验(7.5mm×10mm×55mm,V型缺口,-40℃);根据GB/T228-2002和GB/T2563-89,分别在WE-1000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抗拉伸性能试验,在ZDM-30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抗弯曲试验(d=400mm,a=180°)。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到,使用两种不同焊接方法的两组试样的Rel≥560MPa,Rm≥710MPa,A≥29%。试样均断于母材,根据API SPEC 5LC LC65-2205标准,要求焊接试件在室温下Rm≥620MPa,A≥25%,两种焊接方法的焊接接头都能满足标准要求。

ASTM A923标准中要求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试样在-40℃每套最小冲击值不低于53J。表4所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种焊接方法焊接的2205双相不锈钢的冲击韧性值均大幅度超过标准要求。冲击值如此高的原因可能是经过固深处理后,促进奥氏体转变的同时消除了脆性有害相σ相,从而提高了焊接试件的冲击韧性。同时可以看到,TIG焊盖面试样在焊缝处的冲击值高于MIG焊盖面的试样,其原因是TIG焊盖面试样的铁素体含量较低而奥氏体含量较高,使其冲击韧性更好。

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的技术要求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HB290(HV305),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种焊接方法的试样均满足技术要求。

表4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3、点腐蚀试验

从焊缝、热影响区和母材分别切取尺寸为20mm×10mm×2mm点腐蚀试样,依据ASTM G84标准进行点腐蚀试验。将试样清理干净称重,然后置于PH=1.3的6%FeCl3溶液中浸泡24h,保持恒温在22±1℃,试验后再次称重,计算出试样的腐蚀率{[腐蚀率(mdd)=失重(mg)/[试样面积(dm2)×时间(天数)]}。实验结果见表5。ASTM G84标准中规定腐蚀率不能超过10mdd。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两种焊接工艺的试样均能满足标准要求,而且采用MIG焊盖面的试样的平均腐蚀率小于TIG焊盖面的试样。这是因为,点蚀电位与奥氏体含量关系密切,随着奥氏体含量的增多,钢的点蚀电位下降,奥氏体含量比例越高,产生点蚀的机率也越大。采用MIG焊盖的试样无论是焊缝还是热影响区的铁素体含量要高于采用TIG 焊盖面的试样,所以耐点腐蚀性能稍好一些。

表5 焊接接头的平均腐蚀/mdd

四、结论

1、采用了等离子弧焊(PAW)打底+钨极氩弧焊(TIG)盖面和等离子弧焊(PAW)打底+熔化极氩弧焊(MIG)盖面两种工艺,焊接2205双相不锈钢均能使焊缝中的铁素体比例达到40~60%,ASTM A923标准中要求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试样在-40℃的冲击韧性值高于53J以及其它各项技术要求。

2、采用了等离子弧焊(PAW)打底+钨极氩弧焊(TIG)盖面得到的焊接接头的焊缝处和热影响区的铁素体含量均小于采用等离子弧焊(PAW)打底+熔化极氩弧焊(MIG)盖面的焊接接头。

3、采用了等离子弧焊(PAW)打底+钨极氩弧焊(TIG)盖面的焊接接头的冲击韧性优于MIG焊盖面的焊接接头,而采用等离子弧焊(PAW)打底+熔化极氩弧焊(MIG)盖面的焊接接头的耐点腐蚀性能稍好于TIG焊盖面。

钢制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规程完整

锅炉管焊接热处理工艺规程 1 总则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低碳和低合金钢锅炉管道焊接接头消除残余应力的焊后热处理,不涉及发生相变和改变金相组织的其他热处理方法。 2 、引用标准及参考文献 NB/T47015—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SH3501—2011 《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50236—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3、焊前预热 3.1材料性能分析 部分锅炉管道采用低合金耐热钢,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是高温热管道的常用材料,由于材料中存在铬、钼合金成分,材料的淬硬倾向大,施工中采用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的工艺措施,来获得性能合格的焊接接头。 3.2管道组成件焊前预热应按表1的规定进行,中断焊接后需要继续焊接时,应重新预热,焊接是保持层间温度不小于150℃。 3.3 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在始焊处100mm围,应预热到50℃以上。 表1 管道组成件焊接前预热要求

4 设备和器材 4.1焊后热处理必须采用自动控制记录的“热处理控制柜”控制温度。4.2“热处理控制柜”需满足下列要求: 4.2.1能自动控制、记录热处理温度。 4.2.2控制柜、热电偶和补偿导线组合后的温度误差≤±10℃。 4.2.3柜所有仪表、仪器需经法定计量单位校验合格,使用时校验合格证须在有效期。 4.3热电偶 4.3.1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须采用热电偶测温控温。 4.3.2热电偶需满足如下要求: 4.3.2.1量程为热处理最高温度的1.5倍,精度等级为1.0;控温柜和补偿导线的组合温差波动围≤±10℃。 4.3.2.1按校验周期进行强制校验,使用时校验合格证须在有效期。 4.4加热器 4.4.1焊后热处理必须采用可实现自动指示控制记录的电加热绳或履带加热板加热。 4.4.2管壁厚大于25mm的焊接接头宜采用感应法加热。 4.5热处理设备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人管理和调试,使用时应放置在防雨防潮的台架上。 4.6保温材料 热处理所用保温材料应为绝缘无碱超细玻璃棉或复合硅酸盐毡,且应有质量证明及合格证。

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工艺难点

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工艺难点 (2011-12-02 11:55:52) 双相不锈钢2205焊接工艺因注意那些:1.第二代双相不锈钢一般称为标准双相不锈钢,成分特点是超低碳、含氮、其典型成分为22%cr+5%ni+0.17%n,与第一代双相不锈钢相比,2205进一步提高氮含量,增强在氯离子浓度较高的酸性介质中的耐应力腐蚀和抗点蚀性能。氮是强烈的奥氏体形成元素,加入到双相不锈钢中,既提高钢的强度且不显著损伤钢的塑韧性,又能抑制碳化物析出和延缓。 2、组织特点:双相不锈钢在温室下固溶体中奥氏体和铁素体约各占半数,兼有两相组织特征。它保留了铁素体不锈钢导执细数小、耐点蚀、缝隙及氯化物应力腐蚀的特点、又具有奥氏体不锈钢韧性好、脆性转变温度较低、抗晶间腐蚀、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好的优点。 3、在性能上的突出表现屈服强度和耐应力腐蚀、双相不锈钢比奥氏体不锈钢的屈服强度高近1倍,同样的压力等级条件下,可以节约材料。比奥氏体不锈钢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低,与低碳钢接近。使得双相不锈钢与碳钢的连接较为合适,这有很大的工程意义。锻压及冷冲成型不如奥氏体不锈钢。 4、焊接性:双相不锈钢2205具有良好的焊接性,焊接冷裂纹和热裂纹的敏感性都较小。通常焊前不预热,焊后不热处理。由于有较高的氮含量,热影响区的单相铁素体化倾向较小,当焊接材料选择合理,焊接线能量控制当时,焊接头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5热裂纹:热裂纹的敏感性比奥氏体不锈钢小的多。这是由于含镍量不高,易形成低熔点共晶的杂质极少,不易产生低熔点液膜。另外,晶粒在高温下没有急剧长大的危险。 6热影响区脆化:双相不锈钢焊接的主要问题不在焊缝,而在热影响区。因为在焊接热循环作用下,热影响区处于快冷非平衡态,冷却后总是保留更多的铁素体,从而增大了腐蚀倾向和氢致裂纹(脆性)敏感性。 7、焊接冶金:双相不锈钢焊接过程中,在热循环的作用下、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的组织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在高温下,所有的双相不锈钢的金相组织全部由铁素体组织,奥氏体是在冷却过程中析出的。奥氏体析出的多少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8相比例要求:双相不锈钢焊接头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取决于焊接接头能否保持适当的相比例,因此,焊接是围绕如何保证其双相组织进行的。当铁素体和奥氏体量各接近50%时,性能较好,接近母材的性能。改变这个关系,将使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的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下降。双相不锈钢2205铁素体含量的最佳45%,过低的铁素体含量小于25%将导致强度和抗应力腐蚀开裂能力下降;过高的铁素体含量大于75%也会有损于耐腐蚀性和降低冲击韧性. 9、相比例影响因素:焊接接头中铁素体和奥氏体的平衡关系既受到钢中合金元素含量的影响,又受到填充金属、焊接热循环、保护气体的影响。 10、合金元素的影响:根据研究和大量实验发现,母材含氮是非常重要的。氮在保证焊缝金属和焊后热影响区内形成足够量的奥氏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氮和镍一样是形成奥氏体价和扩大奥氏体元素,但是,氮的能力也比镍大,可防止焊后出现单相铁素体,并能阻止有害金属相的析出。

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

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基本知识培训 一、焊后热处理的概念 1.1后热处理(消氢处理):焊接完成后对冷裂纹敏感性较大的低合金钢和拘束度较大的焊件加热至200℃~350℃保温缓冷的措施。 目的、作用:减小焊缝中氢的有害影响、降低焊接残余应力、避免焊缝接头中出现马氏体组织,从而防止氢致裂纹的产生。 后热温度:200℃~350℃ 保温时间:即焊缝在200℃~350℃温度区间的维持时间,与后热温度、焊缝厚度有关,一般不少于30min 加热方法:火焰加热、电加热 保温后的措施:用保温棉覆盖让其缓慢冷却至室温 NB/T47015-2011关于后热的规定: 1.2焊后热处理(PWHT):广义上:焊后热处理就是在工件焊完之后对焊接区域或焊接构件进行的热处理,内容包括消除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固熔、正火、正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等。狭义上:焊后热处理仅指消除应力退火,即为了改善焊接区的性能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等有害影响。 1.3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焊接中所说的焊后热处理是指焊后消除应力的热处理。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过程:将焊件缓慢均匀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降温冷却至室温。

目的、作用: (1)降低或消除由于焊接而产生的残余焊接应力。 (2)降低焊缝、热影响区硬度。 (3)降低焊缝中的扩散氢含量。 (4)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 (5)提高焊接接头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 (6)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 (7)提高组织稳定性。 热处理的方式:整体热处理、局部热处理 1.4焊接应力的危害和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 焊接应力是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场的变化(热涨冷缩)及焊件间的约束而产生的滞留在焊件中的残余应力。 1.4.1焊接应力只能降低,不可能完全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形成的的危害:1)影响构件承受静载的能力;2)会造成构件的脆性断裂;3)影响结构的疲劳强度;4)影响构件的刚度和稳定性;5)应力区易产生应力腐蚀开裂;6)影响构件的精度和尺寸的稳定性。 1.4.2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 1)设计措施: (1)构件设计时经量减少焊缝的尺寸和数量,可减少焊接变形,同时降低焊接应力 (2)构件设计时避免焊缝过于集中,从而避免焊接应力叠加 (3)优化结构设计,例将如容器的接管口设计成翻边式,少用承插式 2)工艺措施

(工业管道焊后热处理施工工艺标准

1 目的 为了规范压力管道等焊件的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工艺,保证焊接工程质量,特制定本工艺标准。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承接的工业与公用压力管道焊接工程的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3 引用标准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 定义 预热:焊接开始前,对焊件的全部(或局部)进行加热的工艺措施。 焊后热处理:焊后,为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或消除残余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 5 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的一般要求 5.1焊前预热 5.1.1 焊接工艺人员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份、焊接性能、厚度、焊接接头的拘束程度、焊接方法、焊接环境和所执行的施工工艺标准要求等综合考虑是否进行焊前预热,必要时可通过试验确定。 5.1.2 焊前预热温度应符合设计或焊接施工工艺标准的规定,当无规定时,焊前预热温度宜采用表1的规定。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5.1.3 预热的加热方式一般采用氧-乙炔焰加热或电加热带加热法。预热的温度应用热电偶、测温笔等测出。当温度达到要求时才能进行焊接。5.1.4 焊前预热的加热范围,应以焊缝中心为基准,每侧不应小于焊件厚度的3倍。 5.1.5 要求焊前预热的焊件,其层间温度应在规定的预热温度范围内。5.1.6 当焊件温度低于0℃时,所有钢材的焊缝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以上。 5.1.7 不同钢号相焊时,预热温度按预热温度要求较高的钢号选取。 5.1.8 当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时,焊前预热温度可按表1规定的下限温度降低50℃。 5.1.9 当用热加工法下料、开坡口、清根、开槽或施焊临时焊缝时,亦需考虑预热要求。 5.2 焊后热处理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2205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规程(DOC)

1 绪论 随着工业技术的日益发展,一般奥氏体不锈钢难以满足应力腐蚀、点腐蚀和缝隙隧洞式腐蚀的要求。为此,冶金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研制出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即双相不锈钢。 传统的奥氏体不锈钢在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点腐蚀和缝隙腐蚀等局部腐蚀方面的抗力不足,尤其是应力腐蚀引起的断裂,其危害性极大。双相不锈钢是近二十年来开发的新钢种。通过正确控制各合金元素比例和热处理工艺使其固溶组织中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各约占50%,从而将奥氏体不锈钢所具有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所具有的较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结合在一起,使双相不锈钢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 所谓双相不锈钢是在其固溶组织中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约各占一半,一般量少相的含量也需要达到30%。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Nb、Ti,N等合金元素。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副食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由于两相组织的特点,通过正确控制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使双相不锈钢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它将奥氏体不锈钢所具有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所具有的较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结合在一起,正是这些优越的性能使双相不锈钢作为可焊接的结构材料发展迅速,80年代以来已成为和马氏体型、奥氏体型和铁素体型不锈钢并列的一个钢类。 上世纪30年代就已在瑞典的试验室中研制出双相不锈钢(3RE60、Uranus50等),但是双相不锈钢真正产业化还是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其发展经历了3代历程。 1.1 我国双相不锈钢的应用 双相不锈钢是根据石油化工中强酸强碱造成的局部点蚀、应力腐蚀以及孔穴式腐蚀现象,一般不锈钢难以胜任的容器、管道以及零部件等而研制的,但由于

热处理工艺规范(最新)

华尔泰经贸有限公司铸钢件产品热处理艺规范 随着铸造件产品种类增多,对外业务增大,方便更好的管理铸造件产品,特制定本规定,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1目的: 为确保铸钢产品的热处理质量,使其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力学性能指标,以满足顾客的使用要求,特制定本热处理工艺规范。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各种精铸、砂铸产品的热处理,材质为各种低碳钢、中碳钢、低合金钢、中合金钢、高合金钢、铸铁及有色合金。 3术语 3.1退火:指将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 降温出炉的操作工艺。 3.2正火:指将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 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下来的操作工艺。 3.3淬火:指将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 快速冷却的操作工艺。 3.4回火:指将淬火后的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 段时间后出炉,冷却到室温的操作工艺。 3.5调质:淬火+回火 4 职责

4.1热处理操作工艺由公司技术部门负责制订。 4.2热处理操作工艺由生产部门负责实施。 4.3热处理操作者负责教填写热处理记录,并将自动记录曲线转换到 热处理记录上。 4.4检验员负责热处理试样的力学性能检测工作,负责力学性能检测 结论的记录以及其它待检试样的管理。 5 工作程序 5.1每次装炉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把炉底板上的氧化渣清除干净, 错位炉底板应将其复位后再装,四周应留有足够的间隙,轻拿轻放,装炉应结实,摆放合理。 5.2装炉时大铸件产品放在下面,对易产生热处理变形的铸件,必须 作好防变形或反变形处理,力学性能试样应装在高温区,对特别小的铸件采用铁桶或其它框类工装集中盛放。 5.3炉车上的铸钢件入炉时,应缓慢推进,仔细观察铸钢件是否与炉 壁碰撞,关闭炉门,通电后应经常观察炉内工作状况。 5.4作好铸件产品后续热处理的准备工作,严格控制出炉温度,对水 淬铸件应控制入水时间,水池应有足够水量,以保证淬火质量。 5.5作业计划应填写同炉热处理铸件产品的材质、名称、规格、数量、 时间等要素,热处理园盘记录纸可多次使用,但每处理一次都必须与热处理工艺卡上的记录曲线保持一致。 6 不合格品的处置 6.1热处理试样检验不合格,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焊接、热处理工艺卡

焊接热处理工艺卡 精品

工艺曲线图: 注意事项: 1. 在加热范围内任意两点的温差应小于 50℃; 2. 保温厚度以40~60mm 为宜; 3. 升、降温时,300℃以下可不控温; 4. 焊后热处理必须在焊接完毕后24h 内进行。 编制 日期 审批 日期 焊接施工工艺卡 企业名称: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 设计卡编号:APCC-GD-WPS-001 产品名称:P91中大口径管焊接工艺卡 所依据的工艺评定报告编号:APCC-PQR-115 焊接位置:2G 、5G 、6G 自动化程度:手工焊 母 材 坡 口 简 类号 B 级号 Ⅲ 与 类号 B 级号 Ⅲ 钢号 SA335-P91 与 母材厚度范围:√对接接头 角接接头 70mm 焊缝金属厚度范围:δ≤h ≤δ+4mm 管子直径范围:√对接接头 角接接头 φ406 其 他: / 坡口检查 √外观检查VT √着色PT 磁粉MT 装配点焊 √手工焊Ds 氩弧焊Ws 二氧化碳气体焊Rb 焊材要求 √焊丝清洁 √焊条烘焙 焊剂温度 焊前预热: 火焰预热 √电阻预热 预热温度:150~200℃ 层间温度:200~300℃ 焊嘴尺寸: M10×L65×φ6 钨极型号/尺寸: Wce-20,φ2.5 焊接技术: 导电嘴与工件距离: / 清理方法: 机械法清理 无摆动或摆动焊: 略摆动 焊接方向: 由左至右、由下至上 工 艺 参 数 层 道 次 焊接方法 焊材 极 性 焊接参数 焊剂或 气体 保护气体流量L/Min 背面保护气体流 量L/Min 气体后拖 保护时间S 牌号 规 格 (mm ) 电流(A ) A 电压 (V ) 焊速 mm/Min 150~250 200~300 ≤300℃ 温度(℃) 时间 6(h ) 80~100℃/2 ≤90℃/h ≤90℃/h 750~770℃

管道焊后热处理

1. 范围 本方案针对六盘水煤基气化替代燃料项目一期工程A标段工艺管线对接焊缝及设备局部需要进行热处理部位而编制的焊后热处理的基本要求,本工程采用履带式陶瓷电加热板加热,使用热电偶检测温度。 2.目的 本方案的制定用于正确的指导现场操作工人进行正确的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为降低或消除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防止产生裂纹、改善焊缝和热影响区的金属组织与性能,应根据材料的淬硬性、焊件厚度及使用条件等综合考虑进行焊接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3. 编制依据 3.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3.2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GB50235-97 3.3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4709-2000. 3.4 《石油化工工程鉻钼耐热钢管道技术规程》SH3520-91 3.5 《石油化工低温钢焊接规程》SH-T3525-2004 4.准备工作 4.1 人员资格 参与热处理工作的操作工应熟悉热处理设备的性能,熟悉本工程所采用的热处理各项技术参数。 4.2 设备准备 本工程采用履带式电加热板进行加热,各项技术参数如下:产品型号:DJK-120型 输出功率(P ):120KW 最大 ):0~1000℃ 温控范围(I 输出 输出电压(V ):380V /三相四线 输入 控温点:3点 ):220V/50HZ 输出电压(V 输出 记录点:6点 5.热处理流程 焊口拍片→工件接收(若合格)→固定加热板→固定热电偶→保温包裹→检查各连线→送电→加热→记录→断电→拆除各连线→拆除热电偶、加热板→资料整理 6.热处理详细描述 A.在进行包扎加热板前,应检查以下几项内容: ?检查工件是否清洁和去除油脂。 ?检查工件表面是否有缺陷。

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规程完整版

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 规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 绪论 随着工业技术的日益发展,一般奥氏体不锈钢难以满足应力腐蚀、点腐蚀和缝隙隧洞式腐蚀的要求。为此,冶金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研制出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即双相不锈钢。 传统的奥氏体不锈钢在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点腐蚀和缝隙腐蚀等局部腐蚀方面的抗力不足,尤其是应力腐蚀引起的断裂,其危害性极大。双相不锈钢是近二十年来开发的新钢种。通过正确控制各合金元素比例和热处理工艺使其固溶组织中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各约占50%,从而将奥氏体不锈钢所具有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所具有的较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结合在一起,使双相不锈钢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 所谓双相不锈钢是在其固溶组织中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约各占一半,一般量少相的含量也需要达到30%。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Nb、Ti,N等合金元素。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着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副食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由于两相组织的特点,通过正确控制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使双相不锈钢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它将奥氏体不锈钢所具有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所具有的较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结合在一起,正是这些优越的性能使双相不锈钢作为可焊接的结构材料发展迅速,80年代以来已成为和马氏体型、奥氏体型和铁素体型不锈钢并列的一个钢 类。 上世纪30年代就已在瑞典的试验室中研制出双相不锈钢(3RE60、 Uranus50等),但是双相不锈钢真正产业化还是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其 发展经历了3代历程。

钢制压力容器热处理通用工艺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工艺。 本标准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的碳钢、低合金钢产品,以改善接头性能,降低焊接残余应力为主要目的而实施的焊后热处理。其他产品的焊后热处理亦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9452-1988 热处理炉有效区测定方法。 3、要求 3.1 人员及职责 3.1.1 热处理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方可进行焊后热处理操作。 3.1.2 焊后热处理工艺由热处理工艺员编制,热处理责任工程师审核。 3.1.3 热处理工应严格按焊后热处理工艺进行操作,并认真填写原始操作记录。 3.1.4 热处理责任工程师负责审查焊后热处理原始操作记录(含时间—温度自动记录曲线),核实是否符合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确认后签字盖章。 3.2 设备 3.2.1 各种焊后热处理及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能满足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 b)在焊后热处理过程中,对被加热件无有害的影响; c)能保证被加热件加热部分均匀热透; d)能够准确地测量和控制温度; e)被加热件经焊后热处理之后,其变形能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3.2.2 焊后热处理设备可以是以下几种之一: a)电加热炉;

b)罩式煤气炉; c)红外线高温陶瓷电加热器; d)能满足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的其他加热装置 3.3 焊后热处理方法 3.3.1 炉内热处理 a) 焊后热处理应优先采用在炉内加热的方法,其热处理炉应满足GB9452的有关规定。在积累了炉温与被加热件的对应关系值的情况下,炉内热处理时,一般允许利用炉温推算被加热件的温度,但对特殊或重要的焊接产品,温度测量应以安置在被加热件上的热电偶为准。 b) 被加热件应整齐地安置于炉内的有效加热区内,并保证炉内热量均匀、流通。在火焰炉内热处理时应避免火焰直接喷射到工件上。 c) 为了防止拘束应力及变形的产生,应合理安置被加热件的支座,对大型薄壁件和结构、几何尺寸变化悬殊者应附加必要的支撑等工装以增加刚性和平衡稳定性。 3.3.2 分段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允许在炉内分段进行。被加热件分段进行热处理时,其重复加热长度不小于1500mm。被加热件的炉外部分,应采取合适的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3.3.3 整体炉外热处理 进行整体炉外热处理时,在满足3.2.1的基础上,还应注意: a)考虑气候变化,以及停电等因素对热处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应急措施; b)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被加热件温度的均匀稳定,避免被加热件、支撑结构、底座等因热胀冷缩而产生拘束应力及变形 3.3.4 局部热处理 B、C、D类焊接接头,球形封头与圆筒相连的A类焊接接头以及缺陷焊补部位,允许采用局部热处理方法。局部热处理时,焊缝每侧加热宽度不小于钢材厚度δs的2倍(δs为焊接接头处钢材厚度);接管与壳体相焊时加热宽度不

2205不锈钢执行标准 2205双相钢简介

2205双相钢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2205双相不锈钢材料在国内或国外的订货、检验和验收。 1.1本技术条件适用于2205双相不锈材料中钢板、薄钢板、钢带、钢棒、管件、法兰、锻件等材料。也适用于2205双相不锈钢与碳钢复合钢板、2205双相不锈钢与碳钢锻件复合钢板等材料。1.2材料应完全符合ASTM/ASME最新版本中有关条款,还应符合本技术条件的相应附加条款。2.引用标准 2.1 ASTM产品标准 ASTM A182/ASME SA182M 锻制合金钢管道法兰、管配件、阀门和零件 ASTM A240/ASME SA240M 压力容器用耐热及铬镍不锈钢板、薄板和钢带 ASTM A264/ASME SA264M 不锈铬镍复合钢板、薄板和钢带 ASTM A350/ASME SA350M 要求缺口韧性试验的管道部件用碳钢和低合金钢锻件 ASTM A450/ASME SA450M 碳钢、铁素体合金钢和奥氏合金管子通用要求 ASTM A479/ASME SA479M 锅炉和压力容器用不锈钢棒材和型材 ASTM A480/ASME SA480M 轧制不锈钢耐热板、薄板和钢带的通用要求 ASTM A484/ASTM SA484M 不锈钢棒材、钢胚及锻件通用要求 ASTM A789/ASME SA789M 无缝和焊接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管(T) ASTM A790/ASME SA790M 无缝和焊接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管(P) ASTM A815/ASME SA815M 铁素体、铁素体/奥氏体及马氏体不锈钢管配 2.2检验标准 ASTM A262 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试验的推荐方法 ASTM A370 钢制品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和定义 ASTM A751 钢制品化学分析方法、实验操作和术语 ASTM E18 金属材料的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ASTM E10 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 ASTM E381 钢制品宏观侵蚀试验方法 ASTM E45 确定夹杂物的实用规程 ASTM A923 测定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有害金属化合物的试验方法 ASTM E562 铁素体含量百分比测定 ASTM G36 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试验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工艺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碳钢、低合金钢焊接构件的焊后热处理工艺。 本标准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的碳钢、低合金钢产品,以改善接头性能,降低焊接残余应力为主要目的而实施的焊后热处理。其他产品的焊后热处理亦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9452-1988 热处理炉有效区测定方法。 3、要求 3.1 人员及职责 3.1.1 热处理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方可进行焊后热处理操作。 3.1.2 焊后热处理工艺由热处理工艺员编制,热处理责任工程师审核。 3.1.3 热处理工应严格按焊后热处理工艺进行操作,并认真填写原始操作记录。 3.1.4 热处理责任工程师负责审查焊后热处理原始操作记录(含时间-温度自动记录曲线),核实是否符合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确认后签字盖章。 3.2 设备 3.2.1 各种焊后热处理及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能满足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 b)在焊后热处理过程中,对被加热件无有害的影响; c)能保证被加热件加热部分均匀热透; d)能够准确地测量和控制温度; e)被加热件经焊后热处理之后,其变形能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3.2.2 焊后热处理设备可以是以下几种之一: a)电加热炉; b)罩式煤气炉; c)红外线高温陶瓷电加热器; d)能满足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的其他加热装? 3.3 焊后热处理方法 3.3.1 炉内热处理 a)焊后热处理应优先采用在炉内加热的方法,其热处理炉应满足GB9452的有关规定。在积累了炉温与被加热件的对应关系值的情况下,炉内热处理时,一般允许利用炉温推算被加热件的温度,但对特殊或重要的焊接产品,温度测量应以安置在被加热件上的热电偶为准。 b)被加热件应整齐地安置于炉内的有效加热区内,并保证炉内热量均匀、流通。在火焰炉内热处理时应避免火焰直接喷射到工件上。 c)为了防止拘束应力及变形的产生,应合理安置被加热件的支座,对大型薄壁件和结构、几何尺寸变化悬殊者应附加必要的支撑等工装以增加刚性和平衡稳定性。 3.3.2 分段热处理焊后热处理允许在炉内分段进行。被加热件分段进行热处理时,其重复加热长度不小于1500mm.被加热件的炉外部分,应采取合适的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3.3.3 整体炉外热处理进行整体炉外热处理时,在满足 3.2.1的基础上,还应注意: a)考虑气候变化,以及停电等因素对热处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应急措施; b)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被加热件温度的均匀稳定,避免被加热件、支撑结构、底座等因热胀冷缩而产生拘束应力及变形 3.3.4 局部热处理B、C、D类焊接接头,球形封头与圆筒相连的A类焊接接头以及缺

管道焊后热处理方案

管道焊后热处理方案

陕西陕化煤化工节能减排技改项目管道焊缝热处理方案 施工单位:陕西化建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陕西化建陕西陕化煤化工有限公司节能减排技改项目项目经理部 2011-05-25

目录 1.适用范围。。。。。。。。。。。。。。。。。。。。。。。。。。。。。。。。。。。。。。。。。。。。。3 2.编制目的.。。。。。。。。。。。。。。。。。。。。。。。。。。。。。。。。。。。。。。。。。。。。。3 3.编制依据。。。。。。。。。。。。。。。。。。。。。。。。。。。。。。。。。。。。。。。。。。。。。3 4.工程概况。。。。。。。。。。。。。。。。。。。。。。。。。。。。。。。。。。。。。。。。。。。。。3 5.责任和义务。。。。。。。。。。。。。。。。。。。。。。。。。。。。。。。。。。。。。。。。。。。。3 6.施工准备。。。。。。。。。。。。。。。。。。。。。。。。。。。。。。。。。。。。。。。。。。。。3 7.热处理施工流程。。。。。。。。。。。。。。。。。。。。。。。。。。。。。。。。。。。。。。。。4 8. 质量保证措施。。。。。。。。。。。。。。。。。。。。。。。。。。。。。。。。。。。。。。。。。。6 9. 安全注意事项。。。。。。。。。。。。。。。。。。。。。。。。。。。。。。。。。。。。。。。。。。。7 10.劳动力安排。。。。。。。。。。。。。。。。。。。。。。。。。。。。。。。。。。。。。。。。。。。。9 11主要施工措施用料一览表。。。。。。。。。。。。。。。。。。。。。。。。。。。。。。。。。9 1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10

钢结构焊接热处理工艺

京隆发电有限公司烟气脱硝改造工程 钢结构焊接热处理工艺 施工措施 批准: 审核: 编制: 南京龙源环保有限公司京隆项目部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材料介绍 (2) 三、焊接施工流程 (3) 四、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3) 五、现场焊接顺序: (4) 六、现场技术管理 (9) 七、作业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9)

内蒙京隆电厂2×600MW机组烟气脱硝工程,SCR钢架的主立柱、梁、垂直支撑全部采用"H"型钢,母材材质为Q345(属低合金结构钢),钢架主立柱采用分段对接方式连成一体,其中"H"型钢的腹板采用高强螺栓连接,翼缘板之间的连接采用对接焊接方式。 一、编制依据 1.1《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1996年版。 1.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 DL5009.1—2002。1.4《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819-2002。 1.5《管道焊接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DL/T820-2002。 1.6《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JB/T3223-1996。 1.7京隆电厂脱硝钢架安装相关图纸 1.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 二、材料介绍 1. Q345化学成分如下表(%): 2.Q345力学性能如下表(%): 其中壁厚介于16-35mm时,σs≥325Mpa;壁厚介于 35-50mm时,σs≥295Mpa

3. Q345钢的焊接特点 3.1 碳当量(Ceq) Ceq=0.49%,大于0.45%,可见Q345钢焊接性能不是很好,需要在焊接时制定严格的工艺措施。 3.2 Q345钢在焊接时易出现的问题 3.2.1 热影响区的淬硬倾向 Q345钢在焊接冷却过程中,热影响区容易形成淬火组织-马氏体,使近缝区的硬度提高,塑性下降。结果导致焊后发生裂纹。 3.2.2 冷裂纹敏感性 Q345钢的焊接裂纹主要是冷裂纹。 三、焊接施工流程 1、坡口清理准备→点固→焊前预热→焊接→施焊→自检/专检→焊后热处理→无损检验(合格)焊接材料的选用 2、由于Q345钢的冷裂纹倾向较大,应选用低氢型的焊接材料,同时考虑到焊接接头应与母材等强的原则,选用E5015 (J507)型电焊条。 3、对于要求焊接的部位严格按图纸要求施焊,注意坡口角度、间隙及焊角高度。 4、焊接过程应注意层间清理和层间检查,确保无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方可继续施焊。 5、焊接过程应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接头应熔合良好,收弧时弧坑应填满,以防弧坑裂纹。 6、焊接工作应一气呵成,更换焊条时应迅速,中途不应无故停顿,注意层间熔化,避免出现夹沟。焊接过程中途因故停止后重新焊接时,必须检查焊缝表面是否有裂纹、气孔、生锈、水迹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热处理及焊后 热处理程序)

Heat Treatment and PWHT Procedures 热处理及焊后热处理程序

TABLE OF CONTENTS 目录 1.0SCOPE范围 (1) 2.0REFERENCES参考文件 (1) 3.0EQUIPMENT设备 (1) 4.0HEATING METHODS加热方法 (1) 5.0HEATING AND COOLING RATES加热和冷却速率 (1) 6.0HOLDING TEMPERATURES AND ALLOWABLE RANGES保温温度和容许范围 (2) 7.0INTERRUPTED POSTWELD HEAT TREATMENTS不规则的焊后热处理 (2) 8.0TEMPERATURE CONTROL AND RECORDING温度控制和记录 (3) 9.0RECORDING POSTWELD HEAT TREATMENT CYCLE焊后热处理记录周期 (4) 10.0HARDNESS TESTED REQUIRMENTS AFTER PWHT热处理后的硬度测试要求 (5) 11.0PRETECT DEFORMATION DURING HEAT TREATMENT热处理期间的防变形 (5) 12.0RECORDS记录 (5) Attachment and Appendix List 附件附录清单 ATTACHMENT1:PWHT REPORT附件1:焊后热处理报告 (5)

1.0S C O P E范围 1.1This procedure specifies detailed requirements for performing post weld heat treatment(PWHT) 该程序规定了进行焊后热处理的详细要求。 1.2This procedure was written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SME B31.3for heat treat temperatures,holding times,heating and cooling rates,and permissible heat treating methods when PWHT is required. 该程序是根据ASME B31.3中针对焊后热处理的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加热和冷却速率以及允许的加热方法来拟写的。 2.0R E F E R E N C E S参考文件 Doc.No.Document Title ASME B31.3-2012Process Piping工艺管道 3.0E Q U I P M E N T设备 3.1Certification of equipment shall be provided upon request. 应当根据需要提供设备的证书。 3.2Calibration certificate of temperature indicator shall be submitted and approved before use. 使用温度指示器之前应当提交校准证书并获得批准。 3.3Recalibration reference paragraph9.2. 参考段落9.2中关于重校的内容。 4.0H E A T I N G M E T H O D S加热方法 4.1Gas heating method be utilized to perform PWHT 利用燃气加热法来进行焊后热处理。 4.2Any other PWHT method requires prior approval of customer before use. 使用任何其它焊后热处理方法之前都要客户的批准。 5.0H E A T I N G A N D C O O L I N G R A T E S加热和冷却速率 5.1.The rate of the heating at the temperature above300Deg.C(572°F)shall not exceed220Deg.C(428°F)/Hr.for pipe wall thickness up to and including25mm(0.984in)/T maximum.For maximum pipe wall thickness more than25mm(0.984in)/T,the heating rate shall be(5588/T Where T=pipe wall thickness in mm). 对于最大壁厚为25mm(0.984in)的管道,300℃(572°F)之后的加热速度不应超过220℃(428°F)/小时。对于最大壁厚超过25mm(0.984in)的管道,加热速度为5588/T(T=管道壁厚mm数)。 5.2The rate of Cooling from the Soak temperature to a temperature above300Deg.C(572°F)shall not exceed275Deg.C(527°F)/ Hr.For pipe wall thickness up to and including25mm(0.984in)/T in maximum.For maximum pipe wall thickness over than25mm (0.984in)/T,the Cooling shall be(6985/T Where T=pipe wall thickness in mm).

2205双相不锈钢的制造规定.

2205双相不锈钢的制造规定 1.2205双相不锈钢的制造,检验,验收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2011《钢制压力容器》、GB151-2011《列管式换热器》的规定,且应满足本规定和施工图的要求。 2.材料:2205双相不锈钢的材料(包括复合板材料)应满足《2205双相不锈钢采购技术要求》的规定。 3.冷成型:成型后变形率超过10%的封头以及拼板后成型的封头,成型后应对封头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的温度为1090℃。 注:变形率ε=(1.5δ/2R f)x(1-R f/R0)x100% 式中:ε=钢板变形率,% δ=钢板名义厚度,mm; R f=钢板弯曲后的中线半径,mm; R0=钢板弯曲前的中线半径,mm;对于平板R0=∝,mm; 4.热成型:所有热成型加工,在成型后均应进行固溶处理。 注:对于复合板设备,其热处理要求应根据基层材料的厚度,按ASME要求惊醒消除应力热处理。 5.固溶处理后试板的检验要求: 5.1 冲击试验; 5.2 微组织检验; 5.3 硬度及铁素体成分检验; 5.4 腐蚀检验 5.5 所有上述试验的结果应满足第9条的规定。 6.切割 热切割方法仅限于使用等离子弧切割,切割后用机加工方法或精磨去除所有的热影响材料的方法。 7.焊接 7.1推荐使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焊接材料如下: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Sandvik 22.8.3L,Avesta 2205或者Metrode ER329X 填充焊丝。 注:对于复合板设备,其基层之间的焊接材料按施工图。 在确保焊接工艺可行和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后,其他焊接工艺可以使用,任何情况下,焊接材料都应符合<2205双相不锈钢采购技术要求>中关于化学成分的要求。 7.2用外坡口时,焊缝应使用钨电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的方法打底。打底的最小高度为5mm。 当采用内坡口时,焊缝最后一道焊层应使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其最小高度为5mm。7.3 所有的内部角焊缝应使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7.4 采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时,根据材料厚度,输入热量应控制在0.8—1.5KJ/mm,层间温度最大为150摄氏度。焊接过程中输入热量和层间温度应被监测和记录。制造厂应在确认控制这些变量的方法能够满足这些要求时,才能进行焊接制造。 对于多焊层焊缝,填充焊道的电弧能量不得高于打底的能量。其目的是使头道焊缝中得到最多的奥氏体组分和组分之间的平衡。同时在后续焊道的再加热下,尽可能少地二次结晶或二次奥氏体化。 7.5 双相不锈钢焊接不需要预热或焊后热处理(对复合板设备,应根据基层材料的厚度,

压力管道焊接及焊后热处理施工工艺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管道或公用管道中材质为碳素钢、合金钢、低温钢、耐热钢、不锈钢和异种钢等压力管道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及其焊后的热处理施工。 2 主要编制依据 2.1 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2 DL5007-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 2.3 SH3501-1997 《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4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5 CJJ28-89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6 CJJ33-89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7 GB/T5117-1995 《碳钢焊条》 2.8 GB/T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 2.9 GB/T983-1995 《不锈钢焊条》 2.10 YB/T4242-1984 《焊接用不锈钢丝》 2.11 GB1300-77 《焊接用钢丝》 2.12 其他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技术文件。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3.1.1 压力管道焊接施工前,应依据设计文件及其引用的标准、规范,并依据我公司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出焊接工艺技术文件(焊接工艺卡或作业指导书)。如果属本公司首次焊接的钢种,则首先要制定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然后对该种材料进行工艺评定试验,合格后做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3.1.2 编制的焊接工艺技术文件(焊接工艺卡或作业指导书)必须针对工程实际,详细写明管道的设计材质、选用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接头型式、具体的焊接施工工艺、焊缝的质量要求、检验要求及焊后热处理工艺(有要求时)等。 3.1.3 压力管道施焊前,根据焊接作业指导书应对焊工及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技术交底记录。 3.1.4 对于高温、高压、剧毒、易燃、易爆的压力管道,在焊接施工前应画出焊口位置示意图,以便在焊接施工中进行质量监控。 3.2 对材料的要求

2205双相不锈钢复合板焊接工艺

2205双相不锈钢复合板焊接工艺 1、材料特性 1.1 2205双相不锈钢成分特点 2205双相不锈钢(00Cr22Ni5Mo3N)是中合金双相不锈钢的代表品种,组织中铁素体和奥氏体各约占50%,其成分特点是超低碳、含氮,氮是强烈的奥氏体形成元素,加入到双相不锈钢中,既提高钢的强度且不损伤钢的塑韧性,又增强了其在氯离子浓度较高的酸性介质中的耐应力腐蚀和抗点蚀性能。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广泛应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化学和石化加工工业、化肥工业、运输业、造纸和制盐轻工业等。 1.2 2205/Q235B双相不锈钢复合板的生产机制及特点 2205/Q235B双相不锈钢复合板材料是采用基材Q235B和复材2205不锈钢爆炸焊接而成。爆炸焊接生产复合板以炸药为能源介质,利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推动复板向基板运动,在排出间隙中气体的同时通过撞击,在接触界面上发生薄层金属的塑形变形、融化和原子间的扩散,从而使金属板之间焊合。大量的研究以及成熟的生产工艺都表明,复合板各元素在界面附近为梯度过渡,呈渐进分布,复合板基材/复材界面区域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过渡区。达到在不降低使用效果(防腐性能、机械强度等)的前提下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效果。 2、焊接性 2.1复材的焊接 2205双相钢钢为超低碳的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在通过固溶处理后具有良好的韧性、强度和焊接性,由于该钢Cr当量与Ni当量比值适当,在高温加热后仍保留有较大量的一次奥氏体组织,又可使二次奥氏体组织在冷却中生成,使钢中的奥氏体相总量不低于30%~40%,因而使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因母材中含有较高的N,焊接近缝区不会形成单相铁素体区,奥氏体含量一般不低于30%。 双相不锈钢2205具有良好的焊接性,焊接冷裂纹和热裂纹的敏感性都较小。通常焊前不预热,焊后不热处理。 2.2过渡层的焊接 2205/Q235B复合板焊接过渡层时,由于其符合界面成分复杂,要在保证熔合良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基材金属的熔入量,即降低熔合比。为此,应采用较小直径的焊条及较小的焊接线能量,当焊接材料选择合理,焊接线能量控制适当时,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2.3基层的焊接 基层为Q235B碳素钢板,焊接工艺成熟。在这里我们选取的J506焊条为低氢钾型焊条,是在低氢钠型基础加入稳弧剂,改善电弧工艺性能,增强了抗裂性。 2.4焊接要点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取决于焊接接头能否保持适当的金相比例,因此,焊接是围绕如何保证其双相组织进行的。当铁素体和奥氏体量各接近50%时,性能较好,接近母材的性能。改变这个比例关系,将使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的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尤其是韧性)下降。双相不锈钢2205铁素体含量的最佳值是45%。过低的铁素体含量(<25%)将导致强度和抗应力腐蚀开裂能力下降;过高的铁素体含量(>75%)也会有损于耐蚀性和降低冲击韧性。 金相比例的影响因素如下: 焊接接头中铁素体和奥氏体的平衡关系既受到钢中合金元素含量的影响,又受到填充金属、焊接热循环、工艺参数的影响。 (1)合金元素的影响 根据研究和大量试验发现,复材中含氮是非常重要的。氮在保证焊缝金属和焊后热影响区内形成足够量的奥氏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氮和镍一样是形成奥氏体和扩大奥氏体元素,但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