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每逢佳节倍思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通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突破措施:多种方式朗读、小组合作交流

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

1.春去秋来,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节日。多彩的节日都让我们难忘。这不,老师就给你们带来几个节日,你能正确得连一连吗?(屏幕出示节日和日期)它们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你知道这些节日的习俗吗?

2.你们真了不起,课外知识可真丰富啊!

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跟节日有关的课文,指名读课题。

强调二类字:“逢”后鼻音,练读2遍

学习生字:“佳、倍”释义:佳:美好倍:更加书写:观察字形,都是单人旁,左窄右宽形,各范写一个,生各练写一个。

2.“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什么意思?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打开课本,自读课文,看看你们能解决哪些问题。

2.学生读课文第一遍,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交流:能读懂什么?没读懂什么?

(能读懂:字词:手挽着手扶老携幼登高远眺兴高采烈携的读音、幼的字形;手挽着手的意思

课文大概内容:王维写诗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不能读懂:字词:“茱萸”课件出示

内容: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什么说遥知兄弟登高处?)3.读完课文我们发现,课题其实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的一句。齐读古诗。出示课件,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老师希望通过大家自己学掌握诗的意思。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二遍,思考:哪几小节是写的这首诗的意思?你能通过读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引导对照诗句复述课文前三段)

4.过渡:课文中的佳节指的是——重阳节。人们是怎么过重阳节的呢?请你读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体会体会。(“”)

三、品读课文,理解古诗。

(一)感悟佳节之乐

1.读画句子。

2.扣住重点,交流引导,感受“佳节之乐”

A 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1)自己读一读,体会重阳节是个怎样的节日。

(2)重阳节是个怎样的节日?从哪儿看出来的?

(3)“兴高采烈”就是特别高兴,特别快乐。读好这个词语。

(4)人们兴高采烈,因为他们——扶老携幼。知道意思吗?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样的情景是一家?两家?是“家家户户”,可见重阳节在当时是多么盛大,多么热闹,多么高兴的节日啊!

(5)一家人团团圆圆,心里肯定特别高兴!谁来读读这两句话,读出节日快乐的气氛来?(如果你的表情也能表达出高兴来就更好了。)

师:还从什么地方也可以体会到节日的快乐?

B 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

(1)看图描述:你看,兄弟们来啦,你的头上插着茱萸,我的头上——他的头上也——人人都插上了茱萸,这就叫——遍插茱萸。生读“遍插茱萸”一词。

(2)大家头插茱萸相聚在一起,可能在——

(3)这日子多么让人高兴啊!我们一起来读读句子,读出这种高兴的劲儿来。

(4)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重阳节真——像这样快乐美好的节日,我们就称它为——佳节。

3.在这样的佳节,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然而王维快乐吗?他在——思念亲人。

(二)体会思念之苦

1.自读思考:从哪些句子你感受到王维在思念亲人,用“~~~”画出来。

2.交流引导,诗文对照,感受“思念之苦”

A 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诗句中哪个字让你读出了更加的意思?读好这句话。

B 如今我们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

(1)“天各一方”知道什么意思吗?谁和谁不在一个地方?

亲人在哪儿?(板书“家乡”)王维呢?(板书“长安”)你怎么知道的?

(2)读句子“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3)你真会读书。像王维一样离开家乡来到另一个地方生活,我们就把这个地方就叫——异乡。(擦去“长安”,板书“异乡”)这样飘泊在异乡的游子,我们就称他为异客。(屏幕出示“异客”)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在外生活就叫:独在异乡为异客。

生齐读诗句。

(4)你知道吗?在家乡和长安之间隔着一座高大的华山(师简笔画白云缭绕的高山),他的家乡在华山的东面,就是古诗中说的“山东”异乡长安在华山的西面。隔着那么高的山,要回家容易吗?

(5)两地间就隔着一座山吗?两地间还隔着不知多少山山水水呢!像这样两个地方相隔十分遥远,就是——天各一方(屏幕出示词语)。谁来读好这个词?

(6)和亲人天各一方,王维的心里肯定——

(7)读读这句话,读出王维心中的那份孤独。评中加深感受。

15岁,还是一个孩子啊,孤身一人在异乡,两年了,700多个日日夜夜都不能和亲人见上一面,甚至不能听见亲人的声音,他心中的愁苦不是一般人能感受得到的啊!老师读这段话的时候,心中感到凉凉的。你呢?齐读。

(8)读得真好,我相信现在你读这句诗的时候心中一定也是凉凉的。

生有感情地齐读“独在异乡为异客”。

(9)在这么多孤单的日子里,每当夜深人静时,王维翻来覆去,无法安睡,他会想——

(10)平时王维就是这样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着亲人。今天是重阳佳节,引读:王维看到——(屏幕出示: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生齐读句子。

家家户户都团团圆圆,只有自己却孤孤单单,触景生情,怎能不更加思念亲人呢!于是王维想起——(屏幕出示: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生齐读句子。

然而美好的往事只能引发他更深的思情。他只能无奈地对天长叹——(屏幕出示:如今我们天各一方,不能相会……)这省略号多像他常常的叹息声啊!唉……来,加上这个词读一读。

他只能想象着——(屏幕出示: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那是因为,此时此刻他在想念他的兄弟。

(11)此时此刻,你们就是王维的兄弟,王维的亲人。你们在这重阳佳节登高西望长安,想对远在他乡的王维说些什么吗?王维想说的是什么?齐读这首诗。

三、熟读成诵。

1.思念之情如此之深,如此之浓,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纵然情深意切,却路遥遥,水迢迢,无法相聚,他只能把这一片深情寄托在这首诗中。(屏幕出示古诗,悠扬的音乐声起)生读这首诗。

2、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站在庭院里,沐浴着轻柔的晨风,你情不自禁地吟诵着——

站在山坡上,眺望着遥远的家乡,你心潮澎湃地吟诵着——

站在窗户前,仰望着皎洁的圆月,你无限深情地吟诵着——

3.多么深切的思念,多么美好的情感,千言万语凝聚成了一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齐背这首诗。

4.就让我们把这人间的真情珍藏在心间吧!

四、指导生字书写。

1.认真观察田字格生字字形,生字字形各有什么特点?

2.交流:左右结构的字6个,重点指导“幼”的写法,比较幼、幻,书写,左高右低。

上下结构的字3个,注意占比,三点的书写

“重”中间一横长,尾横收。

3.学生描红,各摹写2遍。

五、板书设计。

每逢佳节倍思亲

家乡山异乡

第二课时

一、反馈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yìxiāng xiōng dìjiājiéxìng gāo cǎi liè

()()()()

huíyìxiāngféng qíngjǐng sīxüwàn qiān

()()()()

2.选择正确的读音。

茱萸(yíyú)更(gèng gèn)加

至(zìzhì)今登(dēng dēn)高

3.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重阳节指农历(),这一天,人们()。《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寂寞,思念亲人的心情。“(,)。”想象了今年重阳节亲人登高远眺的情景。

4.将节日与传统食品联系起来。

水饺重阳

元宵春节

粽子元宵节

月饼端午节

千人糕中秋节

5.组词

佳()倍()挽()忆()编()

挂()培()晚()异()遍()

二、拓展延伸: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出了诗人身处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作为许多身处他乡“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佳句。老师这还有几首思乡诗。(出示古诗《杂诗》《静夜思》《绝句》),你自己读一读。

三、练笔尝试

结合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第3课《古诗两首》所描绘的深秋枫林美景及枫桥环境的凄寒、幽静,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旅途中孤独、寂寞的心情,展开合理想象,试模仿本课编一个故事在班上交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