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练习题

金融学练习题

金融学练习题
金融学练习题

1、()反映了整个社会对商品和劳务服务的直接购买能力,它的增减变化对商品和劳务的供应会形成直接的影响.答案:狭义货币量

2、()可以适度加货供给量,降低利率水平,扩大贷款规模,在促进物价回升和促进经济复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答案:积极的货币政策

3、()认为,汇率变动由外汇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变动所引起,而外汇供求状况又取决于由国际贸易往来和资本流动所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答案:国际借贷理论

4、()认为,套利性的短期资本流动会驱使高利率国家的货币在远期外汇市场上贴水(贬值),而低利率国家货币将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升水(升值),并且升贴水率等于两国间的利率差。答案:利率平价理论

5、()试图在实际利率理论的框架内,纳入货币供求变动的因素,在利率决定问题上同时考虑货币因素和实际因素的影响。答案:新剑桥学派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6、()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答案:信用中介

7、()是社会最古老、最基本的经济主体。答案:居民

8、()是现代经济活动中最基本、最活跃的经济主体答案:企业

9、()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投融资活动的场所。答案:金融市场

10、()一般是指上市标准最高、信息披露最好、透明度最强、监管体制最完善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大市场答案:股份报价转让系统与“新三板”市场

11、1993年11月的()明确提出了“银行业与证券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答案:十四届三中全会

12、1995年11月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银行业与证券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答案:“错”

13、1999年以前,我国一直对黄金实行严格的()制度,取缔了黄金的市场交易,金、银收购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审批和供应。答案:统收统配

14、2001年10月,我国()黄金交易所成立,在试运行一年后于2002年10月正式开业。答案:上海

15、IMF将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之外的各种汇率安排,统称为中间汇率制,具体包括()。答案: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制,区间盯住汇率,爬行钉住,爬行带内的浮动

A16、按交割期限,金融市场可以分为()。答案:现货市场,期货市场

A17、按交易工具的()划分,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答案:期限长短

A18、按照利率的地位可分为()答案:基准利率,一般利率

A19、按照信用活动的期限长短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答案:“错”

B20、保险机构的作用()。答案: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积蓄保险基金资金、促进资本形成、重新配置资源,提供经济保障、稳定社会生活

B21、不计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业务是()。答案:贷款承诺

B22、不同的金融活动形成了不同的金融市场,以下不是金融市场的是()答案:货币制度

C23、财务报表主要包括()答案: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C24、财务分析的目的是()答案:从财务数据的角度评估上市公司在何种程度上执行了既定战略,是否达到了既定目标C25、财政收支与金融活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答案:财政收支需要通过金融体系来实现,财政收支对中央银行影响极大,财政收支影响各部门的金融活动

C26、场外证券商,他们不参加交易所内的证券买卖,而是在自己开设的店堂或柜台进行交易,买卖的对象主要是未上市或不足成交批量的证券,由此形成了店头市场或柜台交易市场()答案:“对”

C27、从货币角度看,货币供给的规模依据于社会货币需求量,而货币需求内生于经济活动,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答案:“对”

C28、从形式上看,收入可分为()答案:货币收入,以消费品或其它实物形式体现的实物性收入

C29、促进资金融通是金融机构的传统功能。()答案:“错”

D30、大多数中央银行票据的期限在()以内。答案:1年

D31、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面额、固定期限、可以流通转让的大额存款凭证。()答案:固定面额,固定期限,可以流通转让

D32、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对于固定收入人群来说,其收入的实际购买力下降。()答案:“对”

D33、当流动性不足时,银行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获得所需的足够资金,其后果就是银行利润受到侵蚀,甚至导致支付危机,所以监管当局对银行的流动性非常重视。()答案:“对”

D34、到期收益率是指()答案:投资者购买债券并持有到期的前提下,未来各期利息收入、到期本金收入的现值之和等于债券购买价格的贴现率

D3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金融市场的发展主要以扩大金融与其他经济活动的联系面为特征。()答案:“错”

D3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的发展则主要以深化金融对其他经济活动的渗透为特征。()答案:“对”

D37、对居民盈余与赤字的管理选择,说法正确的是()答案:对一国或地区的金融结构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如果居民偏好选择银行存款来保留盈余,就会形成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如果居民偏好持有股票、债券等投资性金融资产,则会形成以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结构,居民的盈余与赤字管理还催生了包括投资组合管理与利率管理等在内的金融技术性管理活动

D38、对中央银行而言,国库券市场是执行货币政策,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场所。()答案:“对”

F39、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进行()的一项重要手段。答案:进行货币政策操作

F40、凡是低价股,都是处于衰退期的产业。由于已丧失发展空间,所以在证券市场上全无优势。()答案:“错”

F41、非金融企业部门最常见的融资渠道()答案:银行贷款

F42、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之间此消彼涨的关系。答案: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

F43、浮动汇率制的弊端有()。答案:可能助长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

F44、浮动汇率制指政府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允许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自由波动,各国中央银行只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是否进行干预。()答案:“对”

G45、各国法律大都规定,中央银行不能直接在发行市场上购买国库。()答案:“对”

G46、各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金融市场只有建立在真实信用和现实社会再生产的基础上,坚持与生产流通紧密相关并为之服务的发展方向,才能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其功能。()答案:“对”

G47、股份有限公司只能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筹集中长期资金,用以补充自有资金,或开发新产品、上新项目。()答案:“错”

G48、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利弊是一致的。()答案:“错”

G49、关于汇率,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汇率制度的安排不再重要

G50、关于金融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答案:在某一时点上考察金融结构时,它表现为动态的既定状况

G51、关于金融全球化的积极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答案:金融全球化使得一国的经济和金融发展越来越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其采取的经济政策将受到其他国家经济政策的冲击,降低经济政策制定的独立性与执行的有效性

G52、关于企业的负债活动对金融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企业负债活动对金融的影响并不大

G53、关于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的不同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答案:在政策工具使用的着眼点和具体运用有区别。如宏观审慎监管在整个经济周期中对所有机构运用相同的资本监管标准,而微观审慎监管会考虑针对系统性的随经济周期变动的逆周期资本要求,或根据系统重要性机构提出差异性的资本要求。

54、关于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演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答案:1998年6月,国务院决定将证券委员会并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中国人民银行的证券监管权全部移交证监会,1998年11月,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中国人民银行的保险监管权分离出来,2003年3月10日,关于组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方案被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4月28日银监会正式挂牌运作。,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设立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G55、国际货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被各国普遍接受;二是必须可自由兑换。()答案:“对”

G56、国际货币市场的核心是()答案:欧洲货币市场

G57、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是()答案:采取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在国外建立新企业的“绿地投资”,收购国外企业的股权达到拥有实际控制权的比例,利润再投资,即将前期投资所获利润继续投资于企业

G58、国库券的发行人是()。答案:财政部

H59、回购协议和逆回购协议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答案:“对”

H60、回购协议是实际上是以()为质押品而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答案:证券

H61、汇率的变动对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较小。()答案:“错”

H62、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答案:支付手段,交换手段

H63、货币的职能,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财富增值

H64、货币发行业务是中央银行的()。答案:负债业务

H65、货币和信用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二者的发展一直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状态。()答案:“错”

H66、货币就是财富()答案:“错”

H67、货币流通要有相应的货币制度来规范和约束。()答案:“对”

H68、货币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答案:交易期限短,流动性强,安全性高,交易额大

H69、货币市场是一个批发市场,大多数交易的交易额都比较大,个人投资者难以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答案:“对”

H70、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只需要观念上或想象中的货币就可以了。()答案:“对”

H71、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对经济起作用的时间。()答案:“错”

H72、货币制度的核心是货币的标准和计量单位,在多种货币并存的情况下,充当计算单位或基本单位的货币,被称为()。答案:本位货币

H73、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确定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确定了,一国的货币制度也就确定了。()答案:“错”

H74、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交易媒介与价值储藏()答案:“错”

H75、货币作为()的功能,是将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分成了两种交易行为;第一步是将物品换成货币,第二步再以货币换成物品。答案:交易媒介

J76、即期利率是指给定的各种期限借贷活动的利率。远期利率是指隐含在即期利率中的从未来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答案:“对”

J77、集中保管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体现了中央银行()职能。答案:银行的银行

J78、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低,表示()答案:本币价值越低

J79、金融产品的价格是所有参与市场交易的经济主体对这些产品未来收益的期望。()答案:“对”

J80、金融供求及其交易源于()答案:社会各部门的经济活动

J81、金融管制与创新的辩证规律是:管制诱发创新,创新规避管制。()答案:“对”

J82、金融机构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是指()答案:贸易融资

J83、金融监管内容体系不包含()。答案: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监管

J84、金融监管原则是监管当局的行为准则,不包括()。答案:保证金融机构适当盈利原则

J85、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地区、各国家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和货币体系的趋势。()答案:“对”

J86、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非常广泛,主要包括()。答案:中央银行,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与居民

J87、金融市场的一般功能,包括()。答案:资源配置与转化功能,价格发现功能,风险分散和规避功能

J88、金融市场是统一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市场。在整个市场体系中,金融市场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联系其他市场的纽带。答案:要素

J89、金融体系中居于联接宏微观的纽带和运作核心地位的是()答案:利率

J90、居民、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都存在跨国经济活动或财富转移活动,以一定的支付工具和方式,清偿因各种经济活动产生的国际债权债务就叫()答案:国际债券

J91、居民的赤字则需要通过()答案:消费信贷,民间信用

J92、居民的金融投资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用盈余购买经营性资产或各类收藏性物品以期获利

J93、居民进行投资的前提是()答案:货币盈余

J94、具有融物和融资的双重功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答案:金融租赁公司

K95、可转换债券是一种被赋予了股票转换权的公司债券,发行公司规定债权人可以选择时机,按发行时规定的条件把其债券转换成发行公司的等值普通股票。()答案:“对”

K96、跨国中央银行制的典型代表是欧洲中央银行,总部在法兰克福。()答案:“对”

L97、利率按计息时间分为()答案: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L98、利率变化对金融资产价格直接产生影响,与资产价格呈正方向变化趋势()答案:“错”

L99、利率市场化实际上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答案:金融机构

L100、利息额与收益之比称为利率。()答案:“错”

M101、买入汇率是银行买进外汇(结汇)时所使用的汇率。()答案:“对”

M102、卖出汇率是投资者售出外汇(售汇)时所使用的汇率。()答案:“错”

M103、弥补财政赤字主要有()答案:增加税收,向中央银行透支,借款

M104、名义利率都是正利率,实际利率可能是正利率也可能是负利率。()答案:“对”

M105、目前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货币统计口径,货币层次划分为()答案:通货,货币,准货币

M106、目前各国的专业银行主要有()。答案:储蓄银行,开发银行,农业银行,进出口银行

M107、目前居民盈余最主要的使用方式是货币储蓄。()答案:“错”

Q108、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多种需求只需要银行的服务与产品来满足。()答案:“错”

Q109、企业的财务活动对宏观金融总量和结构有决定性影响。()答案:“对”

Q110、企业发行的票据、股票和债券等是金融市场最主要的交易工具,企业之间的债务买卖、票据交易、股权交易等,使企业成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最活跃的参与者。()答案:“对”

Q111、区域性金融市场同国际性金融市场一样,参与者与交易对象都超越了国界。()答案:“对”

R112、人们手中持有的现金代表持有人对中央银行的()。答案:债权

R113、如果某债券当前的市场价格为P,面值为F,年利息为C,其当期收益率r为()。答案:r=C/P

S114、商业票据大都以贴现方式发行。()答案:“错”

S115、商业票据的投资人极其广泛,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机构、养老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企业都是商业票据的购买者。()答案:保险公司,商业银行,信托机构,养老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企业

S116、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活动中最主要信用形式。()答案:“错”

S117、商业银行的贷款承诺、担保以及期货、期权等业务属于表外业务,风险小,收益稳定。()答案:“错”

S118、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等形式。答案:其他负债业务,存款业务,借款业务

S119、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是指银行()的活动。答案:购买证券

S120、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属于资产业务。()答案:“对”

S121、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衡量和风险控制两方面内容。()答案:“错”

S122、商业银行投资的证券主要包括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其选择的标准是()。答案:信用较高,流动性较强,风险较低S123、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的贷款,通过转账支付又会创造出新的存款。()答案:“对”

S124、赊账买卖的商业信用就是货币支付手段产生的起源()答案:“对”

S125、社会各经济主体借助货币信用形式,通过金融市场或机构完成的金融活动形成了金融总量与结构。()答案:“对”S126、实物币材应同时具备以下特质()答案: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

T127、提供经济保障、稳定社会生活是保险机构的基本作用。()答案:“错”

T128、通过考虑市场行为的各个方面,建立数学模型,给出数学上的计算公式,得到一个反映证券市场某个方面实质内容的数字的证券投资分析方法是()答案:技术指标法

W129、我国的资本市场层次包括()答案:主板市场(一板市场),创业板(二板市场),股份报价转让系统(三板市场),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四板市场)

X130、西方学者戈德史密斯采用()指标来表示现有金融资产总值在国民财富中所占的份额答案:金融相关比率

X131、下列不属于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的三大假设是()答案:投资者是理性经济人

X132、下列不属于证券交易的成本中的显性成本包括()答案:价差

X133、下列关于国际债券的表述错误的是()答案:国际债券市场不能交易本国的中央政府债券、政府保证债券、国库券、普通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抵押债券、金融债券等,只有境外债券、外国债券、欧洲债券等可以在市场交易

X134、下列关于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行市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答案:货币政策的调整会直接、迅速地影响证券市场,财政政策的调整对证券市场具有持久但较为缓慢的影响,汇率政策的调整从结构上影响证券市场价格

X135、下列货币政策工具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答案:消费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

X136、下面哪个不是金融市场的一般功能()。答案:微观调控传导

X137、下面哪些是金融市场功能发挥的外部条件()。答案:法制健全,信息披露充分

X138、现代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答案:“对”

X139、现代经济是货币信用经济,现代金融体系建立在现代货币制度和现代信用制度基础之上。()答案:“对”

X140、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价值取决于()。答案:货币供求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均衡

X141、消费信用是企业或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答案:“对”

X142、信用货币包括()答案:纸币,支票,活期存款,电子货币

X143、形成金融结构的基础性条件有哪些?()答案:经济发展的商品化和货币化程度,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信用关系的发展程度,经济主体行为的理性化程度

X144、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贷款的利率。()答案:“对”

Y145、一般来说,理性的居民会基于以下方面来考虑自己的盈余使用方式()答案:适度的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

Y146、一般来说,投资期限越长,有价证券的()。答案:收益越高

Y147、一国发行人在国外债券市场上发行,以所在国货币或第三国货币为面值货币并由国外金融机构承销的债券称之为()C.国际债券

Y148、以下不属于金本位制货币制度的是()答案:金条本位制

Y149、以下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答案:固定资产

Y150、以下关于现代信用活动的描述,正确的是()。答案:在现代社会,各经济主体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信用关系,各类经济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有信用作为支撑,现代信用活动中,信用工具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Y151、以下哪一项不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运作的特点()。答案:直接参与货币的创造过程

Y152、以下融资形式属于间接融资范畴的是()。答案:贷款

Y15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构建信用体系的基础性保障的是()。答案:产权制度

Y15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直接融资优点的是()。答案:安全性高

Y155、银行系统供给货币的过程必须具备()基本条件。答案:实行完全的信用货币流通,实行比例存款准备金制度,广泛采用非现金结算方式

Y156、银行信用在三方面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而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在以下选项中,不符合要求的选项是()。答案:安全性上

Y157、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因素()。答案:中央银行的市场干预和调控,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

Y158、由于实施金融监管需要消耗资源,因此实施金融监管是不合算的。()答案:“错”

Y159、有效市场假说否定了资本市场的投资分析的作用()答案:“对”

Z160、再贴现率的调整主要着眼于()。答案:短期的供求均衡

Z161、再贴现是中央银行与商业企业之间办理的票据贴现业务。()答案:“错”

Z162、在()中,证券价格已经包含了所有与公司有关的信息,包括所有历史信息、公开信息和内部信息答案:强有效市场

Z163、在国内设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地方机构有较大独立性的中央银行制度形式是()。答案: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

Z164、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各国陆续取消或放松了对国内外市场分隔的限制,各国金融市场逐步趋于国际化。()答案:“对”

Z165、在欧洲货币市场上,世界各国的参与者()答案:不受任何一国国内政策法令的约束,自由地参与市场交易活动,使用任何一种可自由兑换的非市场所在国家的货币。

Z166、在强有效市场中,证券价格里已经包含了所有历史信息和当前公开的信息。()答案:“错”

Z167、在弱有效市场中,证券价格只包括所有历史信息和部分公开信息,部分公开信息和内部信息没有包含在价格里()答案:“对”

Z16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财政最常用、最普遍的筹措资金方式答案:发行政府债券

Z169、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信用活动几乎都是指货币的运动:信用的扩张与紧缩意味着对货币供给与流通的调整,微观主体的信用活动意味着货币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流动。()答案:“对”

Z170、在现代信用活动中,信用工具呈现()的趋势。答案:多样化

Z171、在一定条件下,汇率会对()产生影响。答案:进出口,物价,资本流动

Z172、在直接标价法下,本币汇率的升值、贬值方向与汇率的数值上升或下降的变化方向一致,如汇率越高,表示本币所能兑换的外币越多,意味着本币升值;如汇率越低,表示本币所能兑换的外币越少,意味着本币贬值。()答案:“错”

Z173、在纸币本位制下,如果在同一市场上出现两种以上纸币流通,会出现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排斥实际价值高的货币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答案:“错”

Z174、在资金运用阶段,企业的货币资金主要以()的形式存在答案:物质资产

Z175、证券价格的变动严格与经济周期相一致。一经济繁荣,证券价格一定上涨;经济衰退,证券价格一定下跌。()答案:“错”

Z176、证券经纪人与证券商的差别在于()答案:只代客买卖证券,不承担任何风险

Z177、政府通过财政收支分配金融资源,引导和调控其它部门的经济活动。因此,财政收支对居民、企业、金融及国外部门的微观经济主体活动,以及宏观金融、经济运行等都没有重要影响。()答案:“错”

Z178、中央银行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促使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因素主要有()。答案:解决银行券分散发行的缺陷的需要,提高票据交换和清算效率的需要,充当最后贷款人的需要,解决政府筹资问题的需要,金融监管的需要

Z179、中央银行集中“存款准备金”的行为,是作为“政府的银行”职能的体现。()答案:“错”

Z180、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向()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答案:商业银行

Z181、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银行,其职能的发挥要求它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总是相对的。因而,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利益总是冲突的。()答案:“错”

Z182、主权财富基金,就是指一国政府利用外汇储备资产创立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以提升本国经济和居民福利的机构投资者。()答案:“对”

Z183、资本市场有利于促进并购与重组()答案:“对”

Z184、资本业务属于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答案:“错”

Z185、资金余缺的调剂以及由此产生的信用关系是最基本的金融内涵。()答案:“对”

Z186、租赁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托融资、信托投资等业务。()答案:“错”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典型公共产品的是(C)C.国防设施

2.国家财政分配的主体是(D)D.政府

4.最有利于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方式是(C)A.税收B.社会保障C.转移转移支出D.公共支出5.公共财政的根本特征是财政支出的(A)A.公益性B.完整性C.公开性D.先进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市场失灵的表现有(ACD)外部效应.C.公共品D.信息不充分

2.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有(BCD)B.收入分配职能C.稳定经济职能D.资源配置职能

3.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有(ABC)A.无偿性B.公众性C.集中性

4.财政产生的条件有(AB)A.剩余产品的出现B.国家的产生

三、判断题

1.国家财政是一个永恒的范围。(错)

2.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有企业。(错)

3.资源配置的核心是公平问题。(错)

4.政府职能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下都是没有差别的。(错)

5.政府转移性支出是一种直接的收入分配方式,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对)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财政支出中,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B)B.财政补贴支出

2.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说明财政执行的只能侧重(B)B.资源配置

3.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A)A.国防支出

4.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是讲求财政支出的(A)A.经济效益

5.《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的时间是(A)A.2003年1月1日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管理权限财政支出可分为(BD)B.地方财政支出D.中央财政支出

2.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包括(ABC)A.国防支出B.行政管理支出C.公共投资支出

3.政府采购的方式有(ABD)A.单一来源采购B.选择性招标采购D.公开招标采购

4.制约财政支出结构的因素有(ABC)A.政府职能B.经济发展阶段C.资源配置方式

5.我国政府投资的内容主要集中于(AB)A.公益性投资B.基础性投资

三、判断题

1.社会保障支出和国防支出都属于财政转移性支出。(错)

2.政府采购对象只包括货物,不包括货物和服务。(错)

3.社会救济的全部费用由政府从财政资金中解决,接受者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对)

4.社会总投资由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共同组成。(对)

5.经济规模决定财政支出规模。(错)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的是(A)A.税收

2.在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中,(C)是主要的来源。C.M

3.如果财政收入的增长低于物价上涨率,则会发生(B)B.名义财政收入上升,实际财政收入下降。

4.下列(B)不属于非税收入的特征。B.强制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收入中属于非税收入的是(ABD)A.罚没收入B.行政事业费收入D.规费收入

2.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变动的因素有(ABC)A.经济发展水平B.生产技术水平C.价格与分配体制

3.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财政收入包括(ABD)A.税收收入B.国债收入D.规费收入

4.下列关于国债表述正确的是(AB)A.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有国家承担债务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B.国债的债权人可以是国内人也可以是国外人;

5.国债发行的价格分为(ACD)A.评价发行C.折价发行D.溢价发行

三、判断题

1.非税收入是出税收以外的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统称。(对)

4.所有的财政收入都是国家通过无偿和强制的方式取得的。(错)

5.市场经济中,国债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错)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C)C.划分财政收支范围

2.我国的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属于(C)C.混合型

3.集权和分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A.中央与地方收支范围的划分上

4.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是(D)。D.分税制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现行分税制管理体制下,以下属于中央固定收入的内容有(ABCD)A.营业税B.关税C.消费税D.个人所得税

2.建立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有(AD)A.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相结合D.财权和事权相统一

3.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曾经实行过的预算管理体制有(ABCD)A.统收统分体制B.分成式的财政管理体制C.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制D.分税制

三、判断题

1.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关于财政权力的分散与集中。(错)

2.集权财政体制要求中央政府占较大的比例的财政收入,而分税制财政体制要求地方政府占有较大部分的财政收入。(错)3.我国实行分税制后,在税权划分上实行的是分权型模式。(错)

4.我国在1953——1979年的20多年时间内,基本实行划分收支、分散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错)

二、多项选择题

1.财政政策的目的是(ABC)。A.价格水平稳定B.充分就业C.经济增长

一、单项选择题

1.信用是(D)。D.各种信贷关系的总和

2.信用的最基本特征是(C)。C.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3.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D)。D.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的转移

4.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A)。A.发行政府债券

5.在商品经济中,利息是在(A)的基础上产生的。A.信用

二、多项选择题

1.货币的基本职能有(ABC)。A.价值尺度B.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

2.利率对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是通过(BCD)途径实现的。B.优化产业结构C.调节投资规模D.调节国际收支3.金融作为一种经济范畴,其内涵的理解有(ACDE)。A.金融是货币形式的运动,其基本载体是货币C.金融关系是一种价值关系D.金融关系具有极强的动态性E.信用是金融的基础

4.关于利息理解正确的有(ABCD)。A.从债权人的角度看,是债权人贷出资金而债务人出获得的报酬B.从债务人的角度看,利息是债务人为获得货币资金的使用权所花费的代C.利息是债务人使用资金的“价格”D.利息来源于利润5.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表现(ABC)。A.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B.银行信用特点商业信用的完善C.两者相互促进

三、判断题

1.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获得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对)

2.浮动利率避免了在信贷期间由于市场利率的波动,有利于降低贷款双方的风险。(对)

3.信用工具的流动性与债务人的信用能力成反比。(错)

4.货币作为价值储藏形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收益性。(错)

5.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与商品买卖活动规模密切相关。(错)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方程式是剑桥方程式:(D)D.M=KPY

2.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称为(C)。C.基础货币

3.在货币层次中,货币具有(AC)的性质。A.流动性越强,实现购买力越强C.流动性越弱,实现购买力越弱4.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D.通货膨胀是指物价的上涨

5.下列各项政策中,(B)可以解决通货膨胀中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B.指数化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

1.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CD)。C.交易动机D.投机动机

2.度量通货膨胀的程度,主要采取的标准有(ABC)。A.消费物价指数B.批发物价指数C.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3.治理通货膨胀可以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手段包括(BCD)。B.提高再贴现率C.通过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D.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4.马克思认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ACD)。A.商品价格C.商品数量D.货币流通速度

三、判断题

1.凯恩斯认为,为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量是市场利率的递减函数。(对)

2.我国货币层次中,M1的流动性大于M2,M2的统计口径大于M1.(对)

3.货币均衡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量的完全相等。(错)

一、单项选择题

1、作为盈利性的法人企业,()是证券市场的重要参加者和中介机构。A、证券交易所B、投资银行C、商人银行D、证券公司

2、最早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中央银行是(B、英格兰银行

5、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相对应,其核心目的是确定(A、股票的投资价值

二、多项选择:

1、我国同业拆借市场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和原因有A、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B、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C、多元化金融机构格局的形成

2、资本市场上的交易工具主要有(CDC、证券D、股票

3、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主要业务是(BCB、向企业发放抵押贷款C、向消费者发放消费贷款

4、商业票据的发行成本由(ABCD)几个方面构成。A、利息C、签证费D、保证费

5、在以下关于套期保值遵循的原则中,表述正确的是(ABA、均等且相对B、避险的不完全性

一、单项选择题

2.实行跨国中央银行的是(B)。B.欧洲共同体

3.实行复合中央银行的国家是(C)。C.美国

二、多选题

1.衡量商业银行经营成果的指标有(A.资产收益率B.资本收益率C.银行利润率

2.银行在与借款人签订保证协议时,需要考察(A.保证人的资格B.保证人的财务实力C.保证人的保证意愿D.保证人与

借款人之间的关系E.保证的法律责任

3.下面说法正确的有(BCEB.利率敏感性比率大于1,利率上升时,净利息收入增加C.利率敏感性缺口为负,利率下降时,净利息收入增加E.利率敏感性缺口为正,利率下降时,净利息收入减少

4.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包括(ACDEA.库存现金C.在中央银行的存款D.存放于同业的款项E.在途资金

5.商业银行发行中长期债券的特点有(ABE)A.利息成本较高B.保证银行资金稳定E.增加了银行经营风险

6.西方商业银行存款负债中,属于非交易账户的有(BCDB.储蓄存款C.定期存款D.CD存单

7.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中,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包括(ABEB.备用信用证E.有追索权的交易

8.中央银行是(ABC)。A.银行的银行B.国家的银行C.发行的银行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方国家认为,在宏观经济均衡状况下失业率为(B)左右。B.4%

2.当经济出现萧条情况或严重通货紧缩是,适宜采取(A)政策。A.松松

4.货币政策的实施要去的最佳效果,特别是要与(B)密切配合。B.财政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

1、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ABCD)。A.货币供应量B.利率C.超额准备金D.基础货币

2.货币政策组成的要素是(ABCD)。A.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B.货币政策的目标C.货币政策的工具D.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3.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ABC)。A.一般政策工具B.选择性政策工具C.直接信用控制工具

4.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ABD)。A.再贴现B.存款准备金D.公开市场业务

5.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ABC)。A.货币供应量B.利率C.超额准备金

精选-金融学原理_彭兴韵_课后答案[1-24章]

《金融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货币的流动性结构:流动性高的货币和流动性低的货币之间的比率 2.直接融资:货币资金需求方通过金融市场与货币资金供给方直接发生信用关系 3.货币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持有的等量的货币具 有更高的价值。货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 4.年金: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或付款称为年金。最现实的例子包括:零存整取、均等偿付的住 宅抵押贷款、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 5.系统性风险: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资产都面临的风险, 不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 6.财务杠杆:通过债务融资,在资产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会增加权益性融资的回报率。 7.表外业务:是指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但会影响银行所能取得的利润的营业收入 和利润的业务。分为广义的表外业务和狭义的表外业务。 8.缺口:是利率敏感型资产与利率敏感型负债之间的差额。 9.贷款五级分类法: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 10.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可以按照一定的条件和比例、在一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该 公司普通股的债券。 11.市盈率:市盈率是指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当期的每股收益之间的比率。 12.市场过度反应:是指某一事件引起股票价格剧烈波动,超过预期的理论水平,然后再以反向 修正的形式回归到其应有的价位上来的现象。 13.回购:债券一方以协议价格在双方约定的日期向另一方卖出债券,同时约定在未来的某一天 按约定价格从后者那里买回这些债券的协议。 14.贴现:票据的持有人在需要资金时,将其持有的未到期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扣除利息后将 余款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 15.汇率:一种货币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价关系,即以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16.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两种货币 之间的汇率。 17.期权:事先以较小的代价购买一种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以某一确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金融 工具的权利。 18.掉期:在买进某种外汇的同时,卖出金额相同的这种货币,但买入和卖出的交割日期不同, 但数量完全相同的同一种外汇。 19.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可以创造出多倍存款货币的货币, MB(基础货币)=C(流通中的货币)+R(银行体系准备金总额) 20.货币乘数:表示基础货币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倍数 21.利率风险结构:期限相同的各种信用工具利率之间的关系。包括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 22.利率期限结构: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之间的关系 23.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的过程 24.消费价格指数:根据具有代表性的家庭的消费开支所编制的物价指数 25.一价定律: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同样的商品无论在哪里生产,在世界各地以同一货币表示的 价格都应该是相同的 26.购买力平价:根据一价定律,两国货币间的汇率就取决于两国同类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27.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手段指标变量后,达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的过程 28.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并进 一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行为

金融学1-15章测试题及其答案

搜索时不要带括号 1. 采取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在国外建立新企业的“绿地投资”属于( B )投资。、A. 国 际间接投资B. 国际直接投资C. 国际金融投资 D. 国际结算 2.现代金融体系建立的基础是( D. A和B )。 3. 各经济部门的金融活动及其彼此间的平衡关系可以通过( C资金流量表 )来反映。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行( A. 政府债券)是财政最常用、最普遍的筹措资金方式。 5.( A信用证)属于贸易融资的行为。 1.发行股票属于( A)融资。: A. 外源融资 B. 内源融资 C. 债务融资 D. 债权融资 2.居民的赤字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弥补( B. 消费贷款 )。 3.居民进行储蓄与投资的前提是( C. 货币盈余 )。 4.现代社会中,不同的经济部门之间有的总体是盈余的,有的总体是赤字的,他们之间主要 通过( A金融 )活动来实现平衡。 5.从整体上看,( D )是最大的金融盈余部门。: A. 企业 B. 金融机构资 C. 政府 D. 居民 汇率变化常给交易人带来损失或盈利,下列( D. 黑客入侵外汇交易系统导致损失)不属于汇率风险。 目前人民币汇率实行的是( B.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国际借贷说认为本币贬值的原因是( D. 流动债务大于流动债权)。 汇率自动稳定机制存在于( B. 国际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 在现行结售汇制度下,我国外管局每个交易日公布的汇率是( D. 中间汇率)。 汇率作为重要的金融价格,其变动会影响()。 或多项: A. 进出口 B. 物价 C. 资本流动

D. 金融资产的选择 属于早期汇率决定理论的是()。 或多项: A. 国际借贷理论 C. 利率平价理论 D. 汇兑心理说 E. 购买力平价理论 银行以不同方式卖出外汇时,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或多项: A. 电汇汇率是外汇市场的基准汇率 B. 信汇汇率低于电汇汇率 D. 票汇汇率低于电汇汇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或多项: A. 直接标价法下,外币的数额固定不变,本币的数额随币值变化 B. 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本币价值越低 E. 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本币价值越高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或多项: B. 利率高的国家货币在远期外汇市场上贴水 C. 利率低的国家货币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升水 E. 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相等时为平价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利率与汇率的关系是:利率高的国家货币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升水,利率低的国家货币在远期外汇市场上贴水。错 汇率是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是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对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对

公司金融学复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 一、简答题 1.金融资产是对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索取权,其最大特征是能够在市场交易中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远期的货币收入流量,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请从以上你所熟悉的金融资产出发,对金融资产的特性作以分析。 2.一般而言,公司产权中有政府、债权人、股东、经营者和其他与公司相关的个体等几大主体。债权人最关注其债权是否能按时地收回本金和利息;股东关心的是自己投入的资产能否保值和增值;经营者关心业绩的增加是否会给自己增加报酬。试说明公司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利益冲突的原因以及如何协调这些矛盾? 3.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由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期货市场等构成的,具有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和交易机制多元化等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 请简述金融市场的作用。 4.在金融市场上,不同的信息对价格的影响程度不同,从而金融市场效率程度因信息种类不同而异。按市场效率的不同,可以将金融市场分为弱式效率性市场、半强式效率性市场和强式效率性。你认为我国的

金融市场属于哪种类型。 5.市场对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呼吁已久,自3.27国债期货事件后,我国金融期货工作长期处于研究探讨阶段。新加坡交易所已上市中国股指期货,客观上要求股指期货能尽快推出。目前,我国的金融期货产品推出已进入准备阶段。请从金融市场功能这一角度出发,对股指期货对我国金融市场的作用进行分析。 二、单项选择题 1.影响公司价值的两个基本因素()。 A.风险和收益 B.时间和利润 C.风险和折现率 D.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 2.公司财务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是()。 A.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B.股东与债权人的关系 C.股东,经营者,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D.公司与政府部门、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 3.公司与政府间的财务关系体现为()。 A.强制和无偿的分配关系 B.债权债务关系 C.资金结算关系 D.风险收益对等关系 4.股东通常用来协调自己和经营者利益的方法主要是()。

国际金融学课后思考题

国际金融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收支账户 1从国民收入账户角度看,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有哪些区别? 封闭条件下,国民收入包括私人消费、私人储蓄、政府税收。当经济的开放性仅限于商品的跨国流动时,国民收入还需包括贸易账户余额。当经济的开放性发展到资本、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时,国民收入被加以区分。1.国内生产总值,是以一国领土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总值2.国民生产总值,是以一国国民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生产的产品与服务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从外国取得的净要素收入。 2如何完整理解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含义? 贸易账户余额与经要素收入之和被称为经常账户余额,它在开放经济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对经常账户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从进出口的角度看,经常账户反映了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从国内吸收的角度看,经常账户反映了以国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的关系。从国际投资头寸的角度看,经常账户带来了一国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化,同时它又受到国际投资头寸状况的影响。从储蓄与投资的角度看,经常账户反应了一国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差额,当私人的投资与储蓄比较稳定时,经常账户反映了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 3 对一国经济的开放性进行衡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衡量经济开放性的工具是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它反映的内容是交易,其范围限于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4 国际收支账户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国际收支账户的账户设置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错误与遗漏账户。经常账户记录的是世纪资源的国际流动,它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资本与金融账户是记录资产所有权国际流动行为的账户,其中资本账户包括转移及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

金融学第1章练习测试题及答案

模拟测试题(一) 一、判断题(每题1分) 1、直接融资的缺点是不利于节约交易成本。() 2、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提出了金融创新理论——约束引致创假说() 3、金融资产可逆性越强退出投资换回现金的成本越高。() 4、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是根据其风险性的差异划分的。() 5、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人们预期利率上升时,就会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6、现金余额数量说强调了个人资产选择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但排除了利率的影响。() 7、在货币乘数不变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控制整个货币供给量。() 8、社会公众的流动性偏好增强,现金漏损率增加。 ( ) 9、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 10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具有不记名、金额大、利息高、期限长的特点。() 11、制度是通过一系列规则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规则是由非正式规则、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组成。() 12、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完全放弃对利率的调整,利率完全由市场决定。() 13、货币的时间价值一般通过现金流的现值和终值来反映。() 14、如果本国利率上升, 将会造成本币需求增加而外币需求减少,这样最终本国产品的需求以及本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会上升。 ( ) 15、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以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的贷款利率.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的金融创新对传统的金融市场和体制带来巨大冲击 A 20世纪50年代 B 离岸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 C 18世纪英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 D 20世纪70年代以后 2、以下对金融体系的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提供资金的融通 B 为融资各方提供相关信息 C 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D 不为政府提供借贷 3、金融互换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

国际金融学章节练习题答案优选稿

国际金融学章节练习题 答案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国际金融学》章节练习题 本教材练习题概况: 第一章外汇与汇率 一、单项选择题 1、动态的外汇是指(D)。P1 A、国际结算中的支付手段 B、外国货币 C、特别提款权 D、国际汇兑 2、静态的外汇是以(B)表示的可用于国际之间结算的支付手段。P1 A、本国货币 B、外国货币 C、外国有价证券 D、外国金币 3、外汇是在国外能得到偿付的货币债权,它具(C)。P2 A、稳定性 B、保值性 C、可自由兑换性 D、筹资性 4、按外汇买卖交割期限划分,可分为(D)。P3 A、自由外汇与记账外汇 B、贸易外汇与非贸易外汇

C、短期外汇与长期外汇 D、即期外汇与远期外汇 5、直接标价法(D)。P5 A、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B、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C、是以美元为标准来表示各国货币的价格 D、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6、若某日外汇市场上A银行报价如下: 美元/日元:119.73 欧元/美元:1.1938 Z先生要向A银行购入1欧元,要支付多少日元(A) P5 A、142.9337 B、143.7956 C、100.0251 D、100.6282 7、若某日外汇市场上A银行报价如下: 美元/日元:119.73/120.13 美元/加元:1.1490/1.1530 Z先生要向A银行卖出10000日元,能获得多少加元(D) P5 A、72.69 B、72.20 C、96.30 D、95.65 8、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基础是(B)。P9 A、金平价 B、铸币平价 C、绝对购买力平价 D、相对购买力平价 9、利率对汇率的变动影响有(C)。P12 A、利率上升,本国汇率上升 B、利率下降,本国汇率下降 A、需比较国外汇率及本国的通货膨胀率而定D、无法确定 10、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含义是(A)。P17

(金融保险)金融学全部思考题(参考)

(金融保险)金融学全部思 考题(参考)

1.什么是货币本位制度?货币本位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 (一)不同货币金属,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制度。 本位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金属货币和货币单位所铸造的铸币,亦称主币或本币。 国家对本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做出如下规定: (1)国家赋予本币无限法偿的能力。 (2)本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 (3)国家规定流通中本币的最大磨损程度,称铸币的“磨损公差”。 (二)四阶段 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 2.什么是“劣币逐良币”规律?“劣币逐良币”规律在现代纸币流通条件下是如何表现的?(一)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又称格雷欣法则,是指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劣币)则会充斥市场。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必然造成货币流通混乱。 (二)因为纸币是不能被融化的,但是价值高的纸币流通性不如价值低的纸币,所以,价值高的纸币一般被储蓄起来存入银行。 3、如何区分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 代用货币是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表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 信用货币是指本身所含的价值低于货币价值,经过信用渠道发行的货币。 而信用货币与代用货币不同,信用货币不再代表任何贵金属。信用货币的流通凭借发行者的信用进行流通,在政府动荡、经济恶化的条件下,政府发行的信用货币流通范围就会缩小或完全被排斥在流通之外。因此,发行者信用状况直接影响信用货币的稳定与否。 4、信用的发展到目前阶段大致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分述之

学生-金融学1-2章练习答案

2.在我国货币层次中,狭义货币量包括(B )。 ①银行活期存款②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③居民储蓄存款④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 ⑤现金⑥其它存款 A. ②③④ B. ①⑤ C. ⑤⑥ D. ①③⑤⑥ 3.在我国货币层次中准货币是指(A )。 ①银行活期存款②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③居民储蓄存款④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 ⑤现金⑥其它存款 A. ②③④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4.信用货币包括(C )。 ①实物货币②金属货币 ③不兑现的纸币④银行券 ⑤存款货币⑥电子货币 A.②③④ B.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5.货币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表现在(B )。 ①税款交纳②贷款发放 ③工资发放④商品赊销 ⑤善款捐赠⑥赔款支付 A. ②③⑤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④⑤⑥ D. ①②③⑤ 6.在货币层次中,货币具有(C )的性质。 ①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强②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弱 ③流动性越弱,现实购买力越弱④答案AC是正确的 A. 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 7.货币发挥交易媒介功能的方式包括(D )。 ①计价单位②价值贮藏③交换手段 ④支付手段⑤积累手段 A. 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④⑤⑥ D. ③④ 8.货币的作用包括以下方面( B)等。 ①降低了交换成本,提高了交换效率②提高了交换成本,降低了交换效率

③克服了价值衡量等交易困难④提高了价值衡量、比较的成本 ⑤提供了最具流动性的价值贮藏和资本保存形式 ⑥可以通过支付冲抵部分交易金额,节约流通费用。 A. ①③⑤ B. ①③⑤⑥ C.④⑤⑥ D. ②④⑤⑥ 9.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贵金属存在于( A)条件下。 ①银本位制②金银复本位制③金币本位制 ④金汇兑本位制⑤金块本位制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10.贵金属不能自由输出输入存在于(C )条件下。 ①银本位制②金银复本位制 ③金币本位制④金汇兑本位制 ⑤金块本位制 A. ①③⑤ B. ①②⑤ C.④⑤ D. ②④⑤ 11.金铸币作为流通中主币的情况存在于( B)条件下。 ①.银本位制②金银复本位制 ③金币本位制④金汇兑本位制 ⑤金块本位制 A.③④⑤ B. ②③ C. 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2.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是(A )。 ①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②汇率安排多样化 ③国际收支可自动调节④黄金美元是国际货币 ⑤黄金是国际货币 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①②④ 13.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具有以下性质(D )。 ①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②国家法定价格标准 ③面值为货币单位的等份④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指定发行银行 ⑤足值货币 A. ①③⑤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①②④ 14.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①各国无法通过变动汇率调节国际收支

国际金融学课后思考题

国际金融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开放经济下地国民收入账户与收支账户 从国民收入账户角度看,开放经济与封闭经济有哪些区别? 封闭条件下,国民收入包括私人消费、私人储蓄、政府税收.当经济地开放性仅限于商品地跨国流动时,国民收入还需包括贸易账户余额.当经济地开放性发展到资本、劳动力地国际流动时,国民收入被加以区分..国内生产总值,是以一国领土为标准,指地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生产地产品与服务地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以一国国民为标准,指地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生产地产品与服务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从外国取得地净要素收入. 如何完整理解经常账户地宏观经济含义? 贸易账户余额与经要素收入之和被称为经常账户余额,它在开放经济中居于重要地地位.对经常账户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从进出口地角度看,经常账户反映了一国地国际竞争力水平.从国内吸收地角度看,经常账户反映了以国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地关系.从国际投资头寸地角度看,经常账户带来了一国国际投资头寸地变化,同时它又受到国际投资头寸状况地影响.从储蓄与投资地角度看,经常账户反应了一国储蓄与投资之间地差额,当私人地投资与储蓄比较稳定时,经常账户反映了政府地财政收支行为. 对一国经济地开放性进行衡量地基本原理是什么?衡量经济开放性地工具是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交易地货币价值总和.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它反映地内容是交易,其范围限于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地交易.DXDiT。 国际收支账户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国际收支账户地账户设置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错误与遗漏账户.经常账户记录地是世纪资源地国际流动,它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资本与金融账户是记录资产所有权国际流动行为地账户,其中资本账户包括转移及非生产、非金融资产地收买和放弃;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官方储备. 经常账户余额与贸易账户余额之间地关系:经常账户余额与贸易账户余额之间地差别体现在收入账户余额地大小上. 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之间地关系:不考虑错误与遗漏因素时,经常账户中地余额必然对应着资本与金融账户在相反方向上地数量相等地余额. 国际收支平衡地含义是什么?它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资本流出额为.国际收支为狭义地国际收支和广义地国际收支,狭义地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收入和支出地总额,广义地国际收支不仅包括外汇收支,还包括一定时期地经济交易,收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否则不平衡.对国际收支进行分析主要是从特定账户余额地状况及它与其他账户余额关系地角度入手.经常账户和金融与资本账户之间存在地融资关系是理解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地关键,这一融资关系地发生机制、具体形式决定了国际收支地不同性质.贸易账户余额、经常账户余额、综合账户余额都有着不同地分析意义,都可在一定程度上用于衡量国际收支状况. 第二章开放经济下地国际金融活动 什么是国际金融市场?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资金在国际进行流动或金融产品在国际进行买卖和交换地场所,它是开放经济运行地重要外部环境. 国际金融市场由:外国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这三部分组成. 什么是国际资金流动?简述国际资金流动迅速发展地成因. 国际资金流动是指与实际生产、交换没有直接联系,以货币金融形态而存在于国际地资本流动.迅速发展地成因:主要是国际巨额金融资产地积累以及各国对资本流动管制放松共同作

学生 金融学1-2章练习答案

2、在我国货币层次中,狭义货币量包括(B). ①银行活期存款②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③居民储蓄存款④证券公司得客户保证金存款 ⑤现金⑥其它存款 A、②③④ B、①⑤ C、⑤⑥ D、①③⑤⑥ 3、在我国货币层次中准货币就是指(A )。 ①银行活期存款②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③居民储蓄存款④证券公司得客户保证金存款 ⑤现金⑥其它存款 A、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4、信用货币包括(C )。 ①实物货币②金属货币 ③不兑现得纸币④银行券 ⑤存款货币⑥电子货币 A、②③④ B、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5、货币发挥支付手段得职能表现在(B )。 ①税款交纳②贷款发放 ③工资发放④商品赊销 ⑤善款捐赠⑥赔款支付 A、②③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④⑤⑥ D、①②③⑤ 6、在货币层次中,货币具有(C)得性质。 ①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强②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弱 ③流动性越弱,现实购买力越弱④答案AC就是正确得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 7、货币发挥交易媒介功能得方式包括(D )。 ①计价单位②价值贮藏③交换手段 ④支付手段⑤积累手段 A、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④⑤⑥ D、③④ 8、货币得作用包括以下方面(B)等。 ①降低了交换成本,提高了交换效率②提高了交换成本,降低了交换效率

③克服了价值衡量等交易困难④提高了价值衡量、比较得成本 ⑤提供了最具流动性得价值贮藏与资本保存形式 ⑥可以通过支付冲抵部分交易金额,节约流通费用. A、①③⑤ B、①③⑤⑥ C、④⑤⑥ D、②④⑤⑥ 9。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贵金属存在于(A)条件下. ①银本位制②金银复本位制③金币本位制 ④金汇兑本位制⑤金块本位制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D、②③④ 10.贵金属不能自由输出输入存在于(C )条件下。 ①银本位制②金银复本位制 ③金币本位制④金汇兑本位制 ⑤金块本位制 A、①③⑤ B、①②⑤C、④⑤D、②④⑤ 11.金铸币作为流通中主币得情况存在于( B)条件下. ①、银本位制②金银复本位制 ③金币本位制④金汇兑本位制 ⑤金块本位制 A、③④⑤ B、②③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2。国际金本位制得特点就是(A ). ①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②汇率安排多样化 ③国际收支可自动调节④黄金美元就是国际货币 ⑤黄金就是国际货币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④ 13.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具有以下性质(D )。 ①国家流通中得基本通货②国家法定价格标准 ③面值为货币单位得等份④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指定发行银行 ⑤足值货币 A、①③⑤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 14。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得问题主要就是( )。 ①各国无法通过变动汇率调节国际收支

最新货币金融学习题集(附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题 1.货币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表现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2. 2.在货币产生的过程中,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过、、、等四个阶段。 3.当人们选择用作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产生了。 4. 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二是。 5.货币币材和形制经历了从、、、到等五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6.金属货币主要沿着两个方向演变:一是经历了由到贵金属的演变;二是经历了由到铸币的演变。 7.货币要成为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二是。 8.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货币执行职能;在商品的赊销赊购过程,货币执行职能;在退出流通时执行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职能。 9.本位币的面值与金属本身的实际价值是一致的,是货币,是法偿货币。 10.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能被,使得与保持相互适应。 11.货币制度相继经历了、、、等四个阶段。 12. 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即银行保证持有人可以随时向签发银行兑换相应 的一种凭证,通常以作为发行准备。 13.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的过程。 14.国家垄断辅币铸造,归国家所有,构成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15.在金本位制下,一国汇率围绕上下波动,汇率波动界限是。 16.平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是按照比价流通,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则按照 比价流通。 17.在跛行本位制下,可以自由铸造而不能自由铸造。 18.在金汇兑本位制下,本币只能先兑换,再兑换。 19.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 20.货币金本位制有、、等三种形式。 21.金币本位制的三大特征是指、、。 22.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存款组成,其中现金是对公众的负债,存款则是

金融学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 A、金银的稀缺性 B、交换产生与发展 C、国家的强制力 D、先哲的智慧答案:B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答案:D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 A、铜 B、银 C、铁 D、贝答案:A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答案:C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 A、1948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1年答案:A 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 A、1998年 B、1999年 C、2001年 D、2002年答案:B 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 A、金银的稀缺 B、生产力的迅猛提高 C、货币发行管理混乱 D、金银同为本位币答案:D 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 A、1分 B、1角 C、1元 D、10元答案:C 9、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 A、金属货币的稀缺性 B、金属货币的价值稳定 C、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 D、金属货币的易于保存答案:C 10、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 A、上升20% B、下降20% C、上升25% D、下降25% 答案:B 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答案:C 12、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铸币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答案:C 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 A、劳动价值说 B、货币金属说 C、货币名目说 D、创造发明说答案:A 14、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 A、同商品价值成反比 B、同货币价值成正比

金融学各章练习题详尽版:第四章 金融市场

第四章金融市场 一、填空题 1、金融市场是指以为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价格机制的总和。(金融资产) 2、货币市场是指期限在的短期资金交易市场,而与之刚好相反。(一年以内,资本市场) 3、证券或票据等金融工具最初发行的市场,我们称之为市场。(一级或发行) 4、由众多市场主体以拍卖的方式定价的市场,我们称之为市场。(公开) 5、政府在金融市场上有双重身份,除了是金融市场的外,还是重要的 和调节者。(参与者,监管者) 6、居民个人参与金融市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整自己货币收支的结构,追求的最佳效果和的最大化。(消费,投资收益) 7、同业拆借市场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为了平衡其业务活动中资金和资金 而产生的一种短期资金借贷行为。来源,运用) 8、同业市场上的利率水平通常被看作利率。(基础利率) 9、商业票据作为货币市场上的融资工具,已经脱离了市场的范畴。(商品) 10、银行承兑汇票的转让一般通过的方式进行。(贴现) 11、政府发行短期国债的目的主要是为满足先支后收而产生的的需要。(临时性财政资金) 12、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 13、股票发行者主要是为而发行股票的股份公司。(筹措资金) 14、股票时价发行时一般其价格高于票面金额,二者之间的差额称之为 。(溢价) 15、证券交易所的交易采用口、和客户优先的原则进行。(价格优先,时间优先) 16、场外交易的形式有三种,即、和第四市场。(柜台交易,第三市场、) 17、债券按发行主体分,可将其分为、和公司债券。(政府债券,金融债券) 18、是指债券的买卖双方按预先签订的协议约定在卖出一笔债券后,经过一段时间再以约定的价格买回这笔债券,并按商定的利率付息的交易。(回购交易) 19、投资基金按法律地位分,可分为和。(公司型基金、契约型基金) 20、广义的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资本市场) 二、判断题× √ 1、广义的金融市场包括社会的一切金融业务,即金融机构之间,客户之间,以及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所有的以资金商品为交易对象的金融活动。(Y ) 2、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以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将占主导地位,而直接融通的作用将越来越小。(X ) 3、影响个人储蓄的最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X ) 4、企业的储蓄受利率及自身经营状况的影响,与其他因素无关。(X ) 5、货币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交易和流通的市场。(Y )

金融学课后习题解答

★如何理解货币的支付手段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有以下特点: (1)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是作为补充交换行为的一个环节。此时,等值的商品和货币在交换过程的两极不再同时出现,货币不再是交换的媒介。 (2)支付手段除了服务于商品流通外,还服务于其他经济行为。 (3)就媒介商品流通而言,流通手段职能是即期购买,而支付手段是跨期购买 (4)支付手段是在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下发挥的作用。 (5)支付手段的发展,使商品生产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很长的支付链条,一旦某个商品生产者不能按期还债,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严重时会引起大批企业破产,造成货币危机。 ★简述金属货币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 1.规定货币材料:货币材料简称币材,是指用来充当货币的物质。 2.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的规定主要有两个方面:(!)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2)是确定货币单位的值。 3.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主要是指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就是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4.对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的规定,即规定货币是无限法偿还是有限法偿。 5.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辅币都是由国家限制铸造的 6.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是指中央银行在货币发行时须以某种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其发行货币的准备,从而使货币的发行与某种金属或某些资产建立起联系和制约关系。 ★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 1.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 2.现实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的,这与金属货币通过自由铸造进入流通已有本质区别。 3.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调控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何理解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具有如下特点。 (1)它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外在表现。(2)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3)它具有完全的排他性、独占性。(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要通过价格标准这个中间环节来完成。 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具有以下特点。(1)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2)不需要有足值的货币,可以用货币符号来代替。(3)包含有危机的可能性。 ★简述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 作用:在商品交易中,购买方可能暂时缺乏必要的货币资本,如果没有商业信用,这种联系就会中断;如果卖方有能力提供商业信用,生产和流通过程就会通畅。正是通过这种可以分散决策的商业信用活动,润滑着整个生产流通过程,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首先,是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其次,是商业信用方向上的局限性。再次,是商业信用期限上的局限性。

金融学 第一章 金融体系 习题附答案

第一章金融体系概述 一、选择题 1、直接融资的优点是:。 A.投资者承担较小的投资风险 B.容易实现资金供求期限和数量的匹配C.有利于降低信息成本和合约成本 D.可以节约交易成本 2、直接融资的缺点包括等。 ①投资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时间和成本 ②投资者要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 ③不利于通过分散化来降低金融风险 ④融资的门槛比较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金融机构可通过来筹集资金。 ①发行存单②提供贷款③发行债券④发行股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以下阐述正确的是。 ①金融市场是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 ②金融市场是金融资产的供求关系、交易活动和组织管理等活动的总和 ③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金融体系功能的发挥 ④金融市场为有形市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金融创新包括等在内的创新。 ①金融工具②金融市场③金融制度④金融机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的金融创新对传统的金融市场和体制带来巨大冲击。 A.20世纪50年代 B.离岸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 C.18世纪英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 D.20世纪70年代不断涌现 7、当代金融创新的直接导因是。 ①国际资本的加速流动

②世界范围的放松金融管制 ③国际债务危机的爆发和影响 ④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以下哪一选项不是金融创新所能产生的积极作用? A.金融创新扩大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渠道,扩大了金融服务业务领域 B.有利于发挥利率杠杆在调节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C.能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 D.有利于世界金融和经济的深化发展 9、金融市场创新不包括: A.市场种类的创新 B.市场组织形式的创新 C.市场制度的创新 D.汇率制度的创新 10、金融工具的创新具体包括: ①时间衍生②功能衍生③种类衍生④复合衍生 A.①②③④ B.以上都不是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以下对金融资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市场价值稳定 B.是一种无形资产 C.是一种未来收益的索取权 D.市场价值受市场供求状况影响 二、判断题 1、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资金的流动主要是通过金融体系来实现的。√ 2、直接融资的缺点是不利于节约交易成本。× 3、直接融资有利于降低信息成本和合约成本。× 4、间接融资的优点是有利于通过分散化来降低金融风险。√ 5、间接融资的优点是投资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时间和成本。× 6、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是提供资金的融通渠道。√ 7、金融制度是金融运行的行为规范和制度保障。√ 8、资金短缺单位与盈余单位直接建立融资关系被称之为间接融资。× 9、当代金融创新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离岸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 10、希克斯和尼汉斯提出了金融创新理论——规避创新假说。凯恩×

金融学各章练习题

第 1 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选择题: 1、“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是指( C ) A、货币就是金银 B、金银就是货币 C、金银天然地最时宜于充当货币 D、金银不是货币 2、货币在发挥(A )职能时,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3、信用货币的产生源于货币的哪种职能? (D)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4、典型意义上的贮藏手段是针对( D )而言的。 A、信用货币 B、电子货币 C、银行券 D、金银条块 5、商品价值的实现要通过货币的何种职能? (B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世界货币 6、下述行为中,哪个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B) A、分期付款购房 B、饭馆就餐付帐 C、缴纳房租、水电费 D、企业发放职工工资 7、建立货币制度最关键的步骤是( A ) A、确定币材 B、通货铸造 C、确定发行与流通程序 D、黄金储备充足 8、在以下几种货币制度中,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是( C ) A、银本位 B、金银复本位 C、金本位 D、金块本位 9、规定黄金由政府储存,居民可在银行券达到规定的数额时才可兑换黄金的是哪种货币制度? ( C ) A、平行本位制 B、金汇兑本位制 C、金块本位制 D、纸币本位制 10、如果国家规定的金银比价为1:10,而市场形成的比价为1:16,这时市场中的(A )将逐渐被驱除。 A金币B、银币C、银行券D、其他 11、格雷欣法则起作用是在(C )下。 A、跛行本位制 B、平行本位制 C 、双本位制 D 、金本位制 12、格雷欣法则中,被称为劣币的是( B ) A、市场价格>法定价格 B、市场价格<法定价格 C、市场价格=法定价格 D、都不是 13、目前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普遍是金融资产的( B ) A、安全性 B、流动性 C、收益性 D、全都是

《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

CHAPTER 1 WHAT IS FINANCE? Objectives ?Define finance. ?Explain why finance is worth studying. ?Introduce the main players in the world of finance—households and firms—and the kinds of financial decisions they make. Outline 1.1 Defining Finance 1.2 Why Study Finance? 1.3 Financial Decisions of Households 1.4 Financial Decisions of Firms 1.5 Forms of Business Organization 1.6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 1.7 The Goal of Management 1.8 Market Discipline: Takeovers 1.9 The Role of the Finance Specialist in a Corporation Summary Finance is the study of how to allocate scarce resources over time. The two features that distinguish finance are that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financial decisions are spread out over time and are usually not known with certainty in advance by either the decision-maker or anybody else. A basic tenet of finance is that the ultimat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is to satisfy people’s consumption preferences. Economic organizations such as firms and governments exist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achievement of that ultimate function. Many financial decisions can be made strictly on the basis of improving the tradeoffs available to people without knowledge of their consumption preferences. There are at least five good reasons to study finance: ?To manage your personal resources. ?To deal with the world of business. ?To pursue interesting and rewarding career opportunities. ?To make informed public choices as a citizen.

《金融学》第一篇练习题

《金融学》第一篇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B) A、金银的稀缺性 B、交换产生与发展 C、国家的强制力 D、先哲的智慧 2、“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出现在下列那种货币制度中(A) A、金银复本位制 B、银本位制C金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 3、“格雷欣法则”指的是(A )法则 A、劣币驱逐良币? B、劣币良币并存? C、良币驱逐劣币 D、纸币和铸币同时流通 4、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C ) A、1分B 、1角C 、1元? D 、10 元? 5、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A ) A、1999 年B 、2000 年C、2001 年D 、2002 年 6 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间接融资的是(D )。 A、公司之间的货币借贷B 、国家发行公债C、商品赊销D、银行发放贷款 7、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直接融资的是(C )。 A 、票据贴现 B 、开出商业本票 C 、发行金融债券 D 、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8、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是( A )。 A 、商业信用 B 、银行信用 C 、消费信用 D 、国家信用 9、在商业信用中,提供信用的方向一般是( A ) A、上游产品企业向下游产品企业提供 B、下游产品企业向上游产品企业提供 C、资金实力强的企业向资金实力弱的企业提供 D、银行与企业之间相互提供 10、信用最基本的特征是_(D ) A 安全性 B 流动性 C 收益性 D 偿还性 11、个人获得住房贷款属于(?B )。 A、商业信用 B、消费信用 C、国家信用 D、补偿贸易12、票据中属于自付证券的为(

A 、本票 B 、汇票 C 、支票 13、( D )是金融行业自律性组织,如银行公会等所确定的利率 A 、法定利率 B 、市场利率 C 、基准利率 D 、公定利率 14、 决定利率总水平的因素是 ( C ) A .物价水平 B .平均利润率 C .资金供求状况 D .国家政策 利率水平介于 0 到平均利润率之间 15、 马克思认为利息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D ) A .货币存量的供求 B .节欲 C .货币的资本性 D .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利息的本质是剩余价值 16、 被称为“特里芬难题”的矛盾最终导致( B )无法维持 A. 国际金本位制 B. 布雷顿森林体系 C. 牙买加体系 17、 我国居民储蓄利率是( A ) A.官定利率B .浮动利率 C .市场利率 D .优惠利率 18、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是( B ) A.美国 B .英国1816? C .法国 D .意大利 19、 目前我国法律规定,超出银行同档次利率( B )的借贷,属于高利贷 A.三倍 B .四倍 C .五倍 D .六倍 20、 1934年1月1 日 ,( A )正式施行存款保险制度 A.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意大利 美国是最早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 1934 21、我国的《存款保险条例》从 2015 年( B A 、 4月 1日 B 、 5月 1日 C 、 6月 1日 D 、 8月 1日 22、我国的《存款保险条例》中规定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 C )万元。 A 、 30 B 、 40 C 、 50 D 、 60 、多项选择题 1、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的特点( ABCD ) 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E 、人民币具有有限法偿力 2、金本位制的形式有以下哪几种( ABC ) A 、金币本位制? B 、金块本位制? C 、金汇兑本位制? D 、平行本位制 3马克思概括的货币的职能划分有( ABCDE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世界货币? E 、支付手段 货币的现代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 4、 国家对货币单位的规定包括( BCD )方面 )起正式实施。 A 、人民币是可兑换货币 B 、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 C 、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D 、人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