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云计算行业研究报告

2017年云计算行业研究报告

2017年云计算行业研究报告
2017年云计算行业研究报告

2017年云计算行业研

究报告

2017年11月

目录

一、云计算产业链日趋成熟,分工细化静待放量 (5)

1、公有云:行业向头部集中,“AI+云”前景广阔 (7)

(1)AWS在全球一枝独秀,阿里云在中国优势显著 (8)

(2)中国SaaS行业增速超30%、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14)

(3)公有云集中态势出现,龙头领先优势明显 (16)

(4)“AI +云”融合发展成就未来 (19)

2、私有云:安全至上,传统IT快速转向私有云 (20)

(1)数据安全是公有云/私有云选择的核心因素 (20)

(2)定制化服务是公有云/私有云选择的重要因素 (21)

(3)行业集中是大趋势,领先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22)

3、政务云:私有云的重要构成部分 (23)

(1)政府自建模式 (23)

(2)投资回报模式 (24)

(3)购买服务模式 (24)

4、混合云:行业巨头产品快速落地,市场前景大 (25)

二、“产业+政策”共振、云计算市场快速发展 (29)

1、产业向好,云计算行业需求旺盛 (29)

2、政策发力,推动云计算产业持续向前 (31)

三、云领未来,云计算已成IT 新的基础设施 (32)

1、云计算:IT基础设施演进必然趋势 (32)

2、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的发展现状 (36)

四、相关公司简析 (38)

1、浪潮信息 (38)

2、紫光股份 (39)

3、中科曙光 (40)

4、广联达 (41)

5、用友网络 (41)

6、金财互联 (42)

云计算行业发展迅速,根据前瞻数据库数据显示,预计2017 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699 亿元,增速达到35.3%。

1)行业发展快,设备需求量大:国内云计算和美国相差约4 年,云基础设施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设备需求量急遽增加。

2)新产品带来毛利率提升:人工智能+硬件设备等新产品出现,AI 服务器等设备爆发增长,产品毛利率提升。

3)易于切入云计算行业:硬件设备(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加上虚拟化云平台构成了私有云。因此,云设备供应商基于硬件产品优势,易于切入私有云领域。

4)存在垂直整合的空间:云基础设施行业毛利率相对低,上游芯片行业和下游公有云平台发展良好,企业通过合作方式进入上游芯片市场,或者向下游拓展到公有云领域,将增强企业的价值。

根据易观智库报告,预计2018 年,中国SaaS 市场规模将超过140 亿元,增速达35%。因此,在SaaS领域,关注向SaaS 转型的领先的传统软件企业和垂直行业的SaaS企业:

1)良好的客户基础,是传统软件企业迈向Saas的最大竞争优势:和初创的Saas企业相比,传统软件公司服务数以千计的大中型企业多年,了解客户的需求和业务流程,在Saas模式逐渐被客户接受的情形下,转型难度相对较小。

2)传统软件企业产品优势显著:通过多年服务客户的积累,结合公司成熟产品的开发经验,易于开发出质量高,客户满意的Saas软件,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

全球和中国云计算市场分析报告

全球和中国云计算市场分析报告 分析爱好者 百家号18-12-0813:31 一直对云计算市场比较感兴趣,正好有时间从网上搜集了一些资料,整理成一份PPT,内容主要包含:云计算发展史,全球和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与分类,公有云分析——IaaS、PaaS、SaaS与细分行业。对于厂家的分析略显薄弱,后续有时间会重点把每个厂家的优劣势对比出来。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按是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机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要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给计算机和其它设备。云计算依赖资源的共享以达成规模经济,类似基础设施(如电力站网)。 ——————维基百科

根据美国权威调研机构Gartner发布的云计算市场份额报告,2017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达到2,602亿美金,其中公有云市场1,535亿美金,占比59%;预计2018年突破3,000亿达到3,058亿美金,其中共有云市场达1,864亿美金,占比61%。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18年云计算白皮书》,2018年中国云计算市场预计达到907亿人民币,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383亿人民币,占比42%,预计2021年云计算市场将达到1,858亿人民币,公有云903亿人民币占比49%,公有云三年复合增长率33%。 IDC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公有云市场总体保持高达41.0%的增速,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将是PaaS,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55.7%;

2018年云计算之PaaS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云计算之PaaS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目录 一、PaaS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6) 二、PaaS的概念、分类和技术演进 (8) 1、PaaS的概念和分类 (8) 2、从云计算技术看高控制PaaS的发展 (11) 3、企业向云架构升级促进PaaS发展 (14) 三、PaaS的需求侧分析 (18) 1、从企业规模看PaaS需求 (19) 2、从云计算的渗透阶段看PaaS的需求 (21) 3、从服务对象看PaaS的需求变化 (24) 四、PaaS的供给侧分析 (26) 1、公有云PaaS:IaaS和SaaS公司的战略重点 (26) IaaS→PaaS:多云时代,PaaS是IaaS提升客户粘性的主要方式27 SaaS→PaaS:由点及面,突破客户瓶颈31 公有云PaaS竞争力的评判指标34 2、混合云PaaS: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36) 混合云的发展背景36 PaaS助力应用上云37 3、专业型PaaS或行业PaaS:服务于应用 (39) 五、国内PaaS的发展现状 (40) 1、国内企业的PaaS平台介绍 (40) 用友Iuap平台:逐步构建生态41 金蝶云苍穹:助力公司走向大客户市场43 广联达BIMFACE·:打造建筑行业的数字化平台商43 科大讯飞:开发平台分发AI能力45 2、投资建议 (46) 风险提示 (46)

图表目录 表1:PaaS厂商的分布情况 (8) 表2:PaaS解决的问题 (8) 表3:高效能PaaS和高控制PaaS的比较 (10) 表4:云计算技术和模式不断升级,以应用为基础提供能力服务 (12) 表5:用友定义的企业前中后台 (17) 表6:不同规模的企业对PaaS产品的需求特点 (19) 表7:美国企业分布:中小型企业员工规模占比54%,大型企业占比46% (20) 表8:全球云计算渗透分成两个阶段,第二阶段核心价值点发生变化 (21) 表9:Salesforce的大客户收入占比提升 (23) 表10:微软的主要PaaS平台汇总 (30) 表11:仅IaaS层的全球市场份额 (30) 表12:Salesforce的PaaS产品 (32) 表13:Salesforce的PaaS平台为合作伙伴带来新增效率和新增收入 (35) 表14:部门PaaS平台的部分数据展示 (35) 表15:混合云IaaS层参与方 (36) 表16:专业型和行业型PaaS (39) 表17:国内具备PaaS业务的上市公司汇总 (40) 表18:用友网络云平台的数据情况 (42) 表19:讯飞开放平台的数据情况 (45) 图1:PaaS提供各类支撑平台,属于应用开发环境 (6) 图2:Gartner对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的预测(单位:十亿美元) (6) 图3:统一的开发PaaS架构和平台可以管理底层云资源和上层应用 (7) 图4:PaaS战略地位高,厂商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7) 图5:PaaS大幅提升IT生产力 (9) 图6:高效能PaaS大幅节省开发时间 (10) 图7:高效能PaaS更接近SaaS层,高控制PaaS更接近IaaS层 (11) 图8:云计算技术不断演化 (12) 图9:虚拟化和容器比较 (13) 图10:广义的PaaS是IaaS和SaaS的中间层,狭义的PaaS包括容器、应用平台和FaaS (14) 图11:根据抽样调查,Serverless和容器的采用率增速较快 (14) 图12:云计算时代,企业IT架构发生深刻变化 (14) 图13:软件开发模式逐步变化 (15)

中国云计算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云计算发展现状与趋势 近几年来,云计算在我国可谓风生水起,热闹非凡。然而,云计算从概念到落地实际上只能从2010年算起。在此之前只能看成是云计算的市场引入阶段。 那么,云计算技术近几年来的发展情况和规模如何,未来数年就会有哪些明显的发展趋势?计世资讯最新的数据为我们梳理出了一些清晰的发展脉络。 云计算市场规模 计世资讯认为,2009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403.5亿元,较2008年同比增长28.0%。2009年国内云计算市场受各细分应用的快速增长,保持着稳定的较高增速。 图1 2008-2009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及增底情况 2009年,SaaS占云计算市场规模的达87.8%,为354.2亿;PaaS、IaaS分别占到云计算整体市场的11.8%和0.4%,分别为47.6亿、1.7亿。 图2 20Q9年中国云计算市场产品结构 IaaS ■ 九7忆元 0.4% 元 its% 云计算发展阶段 目前,最简单的云计算技术在网络服务中已经随处可见,例如搜索引擎、网络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输入简单指令即能得到大量信息。在某些条件下,甚至可以抛弃U盘等移动设备,只需要进入Google Docs、Office Live Workspace 等在线办公软件页面,新建文档,编辑内容,然后,直接将文档的URL分享给你的朋友或者上司,他就可以直接打开浏览器访问URL再也不用担心因PC硬盘的损坏而发生资料丢失事

件。 但是,从一种新的业务模式的发展周期来看,尤其是从国内的情况来看,目 前的云计算还只能算是初级发展,或者说,还处于教育阶段。 3云计算发展阶段示意图 戟醋!十:::■;. 如果要对国内云计算市场阶段进行划分的话,那么2007~2010年为云计算的市场引入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云计算的概念还不够明确,用户对云计算的认 知度还很低,云计算的技术和商务模式还不成熟等。此外重点厂商各自为政,缺乏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结合当前市场状况来看,当前恰好处于这一阶段的后期,尤其是随着2009年云计算概念的广泛普及,至2010年下半年,市场开始逐步具备了摆脱引入阶段的条件,逐步向着更成熟的方向迈进。 2011~2015年为市场成长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应用案例逐渐丰富,用户对云计算已经比较了解和认可,云计算商业应用概念开始形成等,此外,用户已经开始比较主动地考虑云计算与自身IT应用的关系。同时,云计算的发展速度会在这五年间得到迅猛的提升。 自2015年以后,市场进入成熟阶段,表现在云计算厂商竞争格局基本形成,云计算的解决方案更加成熟,在软件方面,SaaS的应用模式成为主流,市场规模也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固的水平。 除了从宏观角度观察,从企业用户的角度来看,数据中心的各种系统(包括软硬件与基础设施)是一大笔资源投入。新系统(特别是硬件)在建成后一般经历

2020年云计算行业研究报告

2020年云计算行业研究报告 美国云计算产业百花齐放,孕育出众多千亿美元级别世界巨头与 PS 超过 40 倍的潜力新贵。 1)美国云计算产业在过去十四年间孕育出了众多市值涨幅超过十倍的千亿级别世界巨头,包括开荒者 Amazon、专注于 CRM 云解决方案的 Salesforce、通过转云突破增长瓶颈的 Adobe、云端 HR 管理软件企业 Workday 等等。 2)美国资本市场对云计算在近 10 年间认知不断加深,如 Zoom、Shopify、Okta、Crowdstrike、Snowflake、Zscalar 等高增长潜力新贵 PS 均超过 40 倍。 除了主流 IaaS /SaaS 公司之外,海外基于云的第三方专业服务公司成长认知、价值认知及估值极大领先于国内。 1)国内资本市场对云计算的认知主要聚焦在 IaaS 及 SaaS 上,而海外围绕云的第三方专业服务已诞生出一批超百亿美元级企业,收入与市值在近 1-2 年内大多至少翻倍。 2) 这些企业为 IaaS /SaaS 厂商提供安全、运维、数据交互、实施等服务,在第三方服务过程中也形成了平台和规模优势,PS 通常在 10 倍以上,不乏 Cloudflare、Datadog 等 PS 超过 50 倍的明星企业。五大优势奠定多云方向,国内政务云与诸多大型企业已走向多云。多云具有五大优势:1)成本缩减;2)风险分散;3)避免被单一云服务供

应商绑定;4)实现跨国跨地域业务部署;5)灵活优化企业整体 IT 性能。根据《RightScale 2019 云状态调查》在海外的调查,发现企业会平均使用近 5 种云,受访者表示已经在 3 到 4 种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组合中运行应用程序,总体上,84%的企业采用多云战略。国内多云逐渐兴起,12306、中国电信、广发银行等大型企业已进行多云服务采购,国内 IT 份额较大的政务云也已向云端演进,北京、重庆等地的政务云平台已由多家 CSP 共同中标。多云之下,第三方厂商比 IaaS 厂商本身更适宜做统一服务,并能在客户与合作厂商的更新迭代中形成平台与规模优势。不同 IaaS 厂商具有不同的账户体系、安全机制、虚拟化方式、运维方式等,单一厂商深度绑定的云安全/运维产品无法为整个系统提供完整的维护。同时,安全、运维、数据交互平台等服务都需要从外部深入各 IaaS 厂商内部,任一CSP 都不会让竞争方深入参与。唯有第三方独立厂商能在效果与商业关系上为多云提供有效管理,且在参与诸多客户的更新迭代中形成平台与规模优势。 一、美国云计算产业链:巨头盘踞,百花齐放 美国云计算产业欣欣向荣,孕育出众多涨幅超过10倍的千亿级别世界巨头。起步于2006 年,美国云计算市场起步最早,市场广阔,据 Gartner 数据,2019 年美国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接近 1220 亿美元,且未来 5 年年复合增长

2019年大数据云计算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大数据云计算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8月

目录 一、流量数据爆发,大数据时代正式来临 (6) 1、移动设备加速普及,移动流量正值爆发 (6) (1)移动设备渗透率持续提升 (6) (2)高速网络用户群体不断扩大,移动流量爆发可期 (7) (3)分地区来看,西部地区流量需求巨大 (7) 2、固定宽带纵向横向同步发展 (8) (1)固定宽带逐渐普及,农村宽带用户增长明显 (8) (2)网络提速加快,高速宽带渗透率提升 (9) (3)大数据时代正式来临 (10) (4)大数据分析挖掘商机决定企业未来 (11) 二、摩尔定律或将失效,云计算成有力支撑 (11) 1、摩尔定律出现与失效 (11) 2、云计算成优秀解决方案 (12) 3、云计算优势明显,政府大力推动 (14) (1)云计算在商业应用上优势明显 (14) (2)云计算对社会发展贡献不可忽略 (16) (3)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助力云计算产业高速发展 (16) 三、云计算市场空间广阔,IaaS领域快速成长 (18) 1、公有云市场仍是主力军,混合云有望快速增长 (18) (1)全球:云计算市场增长趋于稳定 (19) (2)公有云市场仍是主力军 (19) (3)混合云有望异军突起 (20) 2、SaaS占据主要份额,IaaS快速增长 (21) (1)根据云计算服务类型可分为三种:IaaS、PaaS、SaaS (21)

(2)全球范围内SaaS占比最大,IaaS增速最快 (22) (3)IaaS成我国公有云主力军,云主机需求旺盛 (23) 四、西学东渐看我国发展趋势,并购外延时代拉开序幕 (24) 1、我国与美国云计算产业存在差距 (24) 2、并购持续活跃,补齐短板抢占份额 (26) (1)领先集团加速扩张布局 (26) (2)云计算领域并购活动持续活跃 (27) (3)场内场外并购抢占云计算市场 (27) 3、IDC设备需求增加,IDC成云计算公司竞争热点 (28) (1)IT巨头介入云计算产业拉动数据中心设备需求上升 (28) (2)基础设施服务价格战出现 (29) (3)数据中心资源成云计算公司竞争焦点 (29) 4、企业生态形成数字产业竞争力 (30) (1)企业生态形成数字产业竞争力 (30) (2)应用生态形成 (31) (3)业务拓展与整合 (31) (4)合作伙伴形成 (31) 五、透析云计算产业链 (32) 1、上游产业 (33) (1)通信网络运营 (33) (2)通信设备制造 (34) (3)数据运维产业 (34) 2、中游产业 (35) (1)IaaS:从全球的市场份额看,亚马逊排名第一 (35) (2)PaaS:微软的市场份额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二 (35) (3)SaaS:SAP是世界上最大的企业信息管理体制解决方案提供商 (36) 3、下游产业 (36)

中国云计算市场数据分析及预测

云计算是一种以网络方式接入到一个可扩展,弹性的共享物理或虚拟资源池的服务模式,用户可以通过自服务和管理的方式来按需购买该服务。云计算用户只需要很少的管理手段或者与服务商间的交互,便能够快速完成计算资源的拓展和释放。根据云服务提供资源的类型不同,云计算服务模式分类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以及基础设备即服务(IaaS)三类。 目前,全球云服务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2628.0亿美元,同比增长18.5%,伴随着企业逐渐倾向于追求数字化商业战略,传统IT服务向云端服务转变,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预计2018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3088.6亿美元。 中国公有云市场高速发展,IaaS占比最高 目前,中国云计算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容器、微服务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推动着云计算的变革。随着云计算的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云计算的应用已深入达到政府、金融、工业、交通、物流等传统行业。当前,中国的云计算市场规模整体规模较小,与全球市场规模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到691亿元,同比增长34.3%。 在公有云市场方面,2014年以来,中国公有云市场高速发展,2014-2017年市场规模增长超4倍,复合年增长率为,随着云计算产业垂直行业的纵深场景化,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发展,预

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600亿元。 在公有云细分市场中,数据显示,IaaS市场规模为149亿元,SaaS市场规模为105亿元,PaaS市场规模为12亿元,与往年相比,不难发现,IaaS是公有云市场中增速最快的服务类型,伴随着IaaS服务商的大量入场,IaaS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私有云市场规模超400亿元,硬件占比超七成 私有云是为一个客户单独使用而构建的,因而提供对数据、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的最有效控制。企业通过建设私有云计算平台,可以根据各种业务应用系统的特性来综合调整资源的分配。2017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达到429.8亿元,同比增长23.4%,安全性、可靠性和成熟度等方面的完善,私有云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在细分市场中,2017年私有云市场规模硬件市场占比为71%,软件占比为16%,服务占比为13%。随着硬件设备的标准化程度和软件异构能力的不断提升,软件和服务市场规模也将持续增长 本文内容由北大青鸟佳音校区老师于网络整理,学计算机技术就选北大青鸟佳音校区!了解校区详情可进入https://www.doczj.com/doc/5918029241.html,网站,学校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00号!

云计算(研究报告)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什么是云计算 (3) 1.1 狭义云计算 (4) 1.2 广义云计算 (4) 1.3 其他一些云计算的定义 (5) 1.4 云计算的几大形式 (7) 第二章云计算的基本特征及核心技术 (8) 2.1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 (8) 2.2 云计算的特点及进一步概述 (9) 2.3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10) 2.4 云安全 (12) 第三章云计算对信息产业的影响 (12) 3.1 云计算实例和行业巨擎 (12) 3.2 云计算对信息产业的影响 (14) 总结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摘要 随着多核处理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宽带互联网和自动化管理等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云计算,它能够按需部署计算资源,而用户只需要为所使用的资源付费。“云”是列互联网或大型服务器集群的一种比喻,由分布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如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安全设备等构成,几乎所有的数据和应用软件。都可存储在“云”里。而“云终端”,例如PC、手机、车载电子设备等,只需要拥有一个功能完备的浏览器,并安装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通过网络接入“云”,就可以轻松使用云中的计算资源。 2007年,云计算作为一种概念被业界关注。仅仅两三年后,云计算就引起了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行业内的高度关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已经成为IT行业最为炙手可热的中心主题。可以预见,在云计算的大趋势下整个信息服务产业将发生全面重组洗牌,软件产业结构将面临大调整,软件生产组织方式向敏捷、定制化、服务化方向变革,网络端设备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而且会出现大众普遍参与、形成群体智慧的新局面。这一切,都将为善于创新的企业创造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关键词:CPU 超级计算机服务器虚拟机企业之争

最新云计算行业分析报告

最新云计算行业分析报告2019年10月

正文目录 引言 (5) 一、云转型先锋的启示 (5) 1、转型相通之处:产品架构调整先于上云 (5) 2、Adobe和Autodesk的转型之路 (6) 3、数据价值探索 (8) 二、软件企业为什么要SaaS化? (9) 1、概念的区分 (9) 1.1SaaS VS订阅 (9) 1.2DCF和LTV (10) 2、云促进订阅对企业LTV/CAC的提升 (11) 3、从ROE角度理解云计算的模式优越性 (12) 三、云计算重构软件交付方式 (13) 1、云重构IT模式 (14) 1.1云原生技术 (15) 1.2软件交付方式的变革 (17) 2、阿里的中台架构 (19) 3、云增强客户粘性? (21) 3.1云实际上降低了用户的转换成本 (21) 3.2生态的价值——协作及用户粘性 (23) 四、数据及商业智能的价值 (25) 1、计算机产业的本质 (25) 、近期海外三巨头的商业智能并购 (26) 2 分析建议 (28)

引言 在之前的云系列专题报告中,我们详细分析了云业务在商业模式上的优越性,指出预收账款这一财务指标对于云计算公司实际情况的领先表征意义,强调经营性净现金流对云公司而言有比净利润更关键重要的地位。我们的P/OCF估值法为使用便利性做的简化 处理虽有瑕疵,但有着比较强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市场已经基本理解和接纳了云计算,在这一篇报告中,我们先从Adobe和Autodesk这两家云转型成功的企业切入,从软件开发交付架构的角度着重分析“云究竟改变了什 么?”,藉此,相信也会对目前市场关注的公有私有部署,以及不同云计算公司间的差 异性等问题有一定的解答。 一、云转型先锋的启示 1、转型相通之处:产品架构调整先于上云 Adobe和Autodesk的转型真的是起于云么?ADBE和ADSK这两家企业几乎是公认 云转型非常成功的公司,这些年随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也的确收获了不少的股价涨幅,但当我们回顾这两家企业近20年的发展历程后可以发现:两家公司股价的上涨并非开始 于上云,而是早在订阅阶段;公司的转型以及产品体系架构的调整也早于云计算的普及。 两家企业的转型成长之路可以说是近些年软件产业发展的缩影,也见证着云计算技术带 来的深远影响。 图1:Adobe和Autodesk的转型有着类似的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XXX市场研究部 Autodesk和Adobe在这些年的转型变迁方面有很多相通之处: 1 )初期,公司都从单品销售改为套件的捆绑销售。

中国云计算发展概况与趋势

中国云计算发展概况与趋势 刘鹏解放军理工大学 全球数据总量每过18个月就要翻一番,增长的速度远快于摩尔定律。云计算技术通过网络连接大量廉价计算机构成前所未有的数据存储和处理平台,是应对这个增长的有效办法。随着Google、Amazon、Salesforce等国际互联网巨头在云计算大规模应用上取得成功,云计算作为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混合体,得到了国际IT和CT界的狂热追捧,从而形成前所未有的热潮。云计算成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赶超先进的一个历史性机遇。本文将帮助读者了解中国云计算发展概况与趋势。 1.中国云计算发展概况 1.1 中国云计算发展阶段划分 中国云计算产业分为市场准备期、起飞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2007-2010是市场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了云计算技术储备和概念推广,国内各界对云计算认识尚浅,行业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都还在尝试中,多为政府牵头构建公有云。 2010-2015是成长阶段,这几年中云计算产业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介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业界对商业模式不断探索,成功案例逐渐丰富,全国各地开展大型云计算项目的建设。 预计2015年以后进入成熟阶段,云计算产业链结构趋于稳定,行业解决方案成熟,云计算被纳入行业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技术方案考虑。 1.2 中国云计算产业现状 2007年云计算这一概念进入中国市场,经过三年多的发展,中国云计算产业链日渐清晰,一个以需求为导向、以国家政策为支撑、以上下游商品为脉络的核心产业生态环境日趋成型。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软硬件、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商以及云计算咨询规划、交付、运维、集成服务商、终端设备厂商等构成了建设中的中国云计算产业链架构。 过去三年中,中国云计算还处于技术储备和概念推广阶段,对于实际解决方案和应用模式只有少量尝试。截止到2011年9月,在中国仅有3%的中小型企业和5%的大型企业使

2019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行业分析报告(27y)

【2019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行业】 分析报告 ‐‐‐ 2019年4月

目录 1.技术进步是全球IaaS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2) 1.1.IaaS技术进步:“大步迈进”与“小步快跑”并进 (2) 1.2.云计算市场扩大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必然事件 (10) 1.3.政策刺激为云计算发展提供土壤 (14) 1.4.IaaS公司的竞争是研发费用的“军备竞赛” (15) 2.期待中国云计算需求加速释放 (17) 2.1.中国云计算市场仍有很大空间 (17) 2.2.中国IaaS技术已达到一流水平 (20) 2.3.配合政策刺激,中国云计算需求正在快速释放 (21) 3.投资建议:IaaS技术提升利好整个云计算行业 (23) 4、风险提示 (26)

1.技术进步是全球IaaS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1.1.IaaS技术进步:“大步迈进”与“小步快跑”并进 IaaS是云计算行业的“软件基础设施”。IaaS是建立于IDC数据中心上的软件设施,全称为“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as-a-service),提供的是服务器、存储、网络硬件等底层设施资源,用户购买IaaS产品后必须自己完成环境配备和应用程序开发,使用对象大多是软件开发者,特别是PaaS及IaaS产品开发者。 IaaS的本质是减少硬件空置时间,以提升效率并减少使用成本,持续的技术进步是推动云计算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IaaS技术主要体现在计算、网络、数据库/存储方面,除去计算技术有里程碑式的 提升,大部分技术是缓慢迭代升级。 计算——“大步迈进”:计算具有里程碑式的技术提升——虚拟化、容器、Serveless。虚拟化是计算的基础,亚马逊AWS即是在虚拟化技术上发展而来;2013年容器技术开始普及,云计算进入“微服务”时代;之后Serverless服务开始发展,“微服务”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 网络——“小步快跑”:网络技术是云计算虚拟化的难点,网络虚拟化技术不停在新的网络协议上提升,以提高网络速度。网络虚拟化在朝着SDN(软件定义网络)和NFV方向发展,由于云计算的计算/存储都需要通过网络实现,网络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限定 了云计算运行能力的上限。

云计算产业研究报告2011

2011云计算产业研究 报告 2011年9月

目录 一、云计算投资概述 (5) 1、中国是云计算产业革命的最大受益者 (5) 2、产业周期:2013年是云计算爆发增长的拐点 (6) (1)产业联盟(2008-2012年) (6) (2)分散阶段(2013-2017年) (6) (3)积累阶段(2018-2022年) (7) (4)集中阶段(2023-2027年) (7) 3、投资思路:平台提供商选大的、应用/集成选中型的、PAAS/SaaS选龙头 (8) 二、云计算产业链及其革命性 (10) 1、云计算是继PC、互联网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10) 2、云计算产业链 (11) 3、云计算是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的革命性变化 (12) 三、云计算数千亿美元市场已经启动 (14) 1、云计算推动力 (14) (1)政策方面:政府力量的参与 (15) (2)行业组织的推动:云计算标准化工作的实质性进步 (16) (3)市场需求方面: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外包理念的进步 (17) (4)重量级的玩家:电信运营商的新盈利点 (17) (5)技术方面: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摩尔定理的终结 (18) 2、国内云计算市场规模(含云计算投资)2013年将超达1000亿元 (20) 3、日本云计算市场规模参考 (20) 4、未来十年全球云计算将进入爆发期间,数千亿美元市场空间 (21) 四、云计算如何赚钱:盈利模式分析 (22) 1、面向个人和面向企业 (22) 2、个人用户云计算盈利模式 (23) (1)获得用户的模式 (23)

(2)盈利的模式 (24) 3、企业用户云计算商业模式 (25) (1)SaaS分析 (25) (2)PaaS分析 (28) (3)IaaS分析 (29) 五、海外云计算典型案例分析 (32) 1、Google:强大的云计算技术是其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原因 (32) 2、Salesforce:面向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专家,优秀的SaaS品牌向PaaS演进 (34) (3)Cisco:网络设备巨头在云计算时代动力充足,有进入计算和存储的潜力 (36) 4、Vmware:以虚拟化为核心的的云计算操作系统是IaaS 解决方案的关键 (38) 六、国内云计算运营商的机会 (40) 1、服务链:国内IaaS、PaaS、SaaS市场本土厂商受益 (40) 2、国内云计算服务商竞争焦点 (41) (1)IaaS是规模成本、运营能力、销售途径、带宽资源和股东背景竞争:电信运营商将胜出 (41) (2)PaaS是生态链和阵营的竞争:开放型互联网厂商的天下 (43) (3)SaaS是面向互联网的细分市场行业专家的竞争——长尾效应突出 (45) 3、中国电信云计算战略 (48) (1)中国电信云计算的定位 (48) (2)中国电信发展云计算遵循的原则 (49) (3)中国电信的实施路线 (51) 七、国内云计算制造商的机会 (51) 1、制造链:云计算设备、软件平台是全球竞争市场,行业应用/系统集成/ 运维 (51) 2、国内云计算制造商的竞争焦点 (52) 3、软件解决方案是云计算的关键 (55)

2020云计算产业链研究报告

2020云计算产业链研究报告 导语 2022 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900 亿元,同比增速为28%。其中公有云占比由2015 年的27%提升到2022 年的60%。从全球和ZG市场的趋势来看,公有仍是云计算市场增长的主力,占比逐渐提升。 1、三力驱动,云计算高景气度方兴未艾 移动互联网不断深化、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物联网走向规模复制,这三大驱动因素决定了云计算市场的高景气度周期才刚刚开始。供给端看,云巨头的规模和集中度达到可媲美运营商的成熟产业高度。多个环节市场集中度高,可通过产业链典型企业的经营数据管窥行业态势,确定投资节奏。

1.1 移动互联网走向深化,云计算需求远未见顶 COVID-19 疫情期间,我国单月互联网接入流量为平时 2 倍。据工信部数据,2019 年 5 月起,我国移动互联网单月接入流量稳定在1,000,000 万GB 以上。疫情期间,20 年 3 月当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历史最高2,560,160 万GB,为平时的两倍以上。这一数据表明,当前的移动 互联网流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今年的疫情对行业云化进程加速明显。突发疫情带来了在线办公、远程教育、在线游戏、视频流媒体等需求的井喷,为云计算带来强劲动能。以在线办公为例,从我们监测的数据看,春节前后主要在线会议APP 下载量增长了10 倍。虽然近期疫情得到控制数据有所回落,但这次疫情极大的降低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普及和教育成本,整体云化趋势得到加强。

2015 年以来,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和用户时长增长进入平台期。移动互联网流量发生结构性变化,视频在互联网文娱比例的提升,是未来流量爬升的主要催化剂。2013 年至2019 年,移动互联网累计接入流量复合增速在110%以上。根据QuestMobile,短视频已超过手机游戏,成为继社交之后的第二大流量应用。到2025 年,视频预计将占据整体网络流量的90%(华为)。新的视频类应用不断迸发以及视频自身朝着高清化、智能化的方向演化,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流量提升的持续驱动力。 5G 规模建网、5G 手机商用驱动流量快速增长。据韩国数据,现网中5G 用户人均流量为4G 用户的 2 倍以上。韩国4G 用户人均使用流量约10,000MB,5G 用户人均使用流量在20,000MB 以上。

2017年云计算行业研究报告

2017年云计算行业研 究报告 2017年11月

目录 一、云计算产业链日趋成熟,分工细化静待放量 (5) 1、公有云:行业向头部集中,“AI+云”前景广阔 (7) (1)AWS在全球一枝独秀,阿里云在中国优势显著 (8) (2)中国SaaS行业增速超30%、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14) (3)公有云集中态势出现,龙头领先优势明显 (16) (4)“AI +云”融合发展成就未来 (19) 2、私有云:安全至上,传统IT快速转向私有云 (20) (1)数据安全是公有云/私有云选择的核心因素 (20) (2)定制化服务是公有云/私有云选择的重要因素 (21) (3)行业集中是大趋势,领先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22) 3、政务云:私有云的重要构成部分 (23) (1)政府自建模式 (23) (2)投资回报模式 (24) (3)购买服务模式 (24) 4、混合云:行业巨头产品快速落地,市场前景大 (25) 二、“产业+政策”共振、云计算市场快速发展 (29) 1、产业向好,云计算行业需求旺盛 (29) 2、政策发力,推动云计算产业持续向前 (31) 三、云领未来,云计算已成IT 新的基础设施 (32) 1、云计算:IT基础设施演进必然趋势 (32) 2、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的发展现状 (36) 四、相关公司简析 (38) 1、浪潮信息 (38) 2、紫光股份 (39) 3、中科曙光 (40) 4、广联达 (41)

5、用友网络 (41) 6、金财互联 (42)

云计算行业发展迅速,根据前瞻数据库数据显示,预计2017 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699 亿元,增速达到35.3%。 1)行业发展快,设备需求量大:国内云计算和美国相差约4 年,云基础设施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设备需求量急遽增加。 2)新产品带来毛利率提升:人工智能+硬件设备等新产品出现,AI 服务器等设备爆发增长,产品毛利率提升。 3)易于切入云计算行业:硬件设备(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加上虚拟化云平台构成了私有云。因此,云设备供应商基于硬件产品优势,易于切入私有云领域。 4)存在垂直整合的空间:云基础设施行业毛利率相对低,上游芯片行业和下游公有云平台发展良好,企业通过合作方式进入上游芯片市场,或者向下游拓展到公有云领域,将增强企业的价值。 根据易观智库报告,预计2018 年,中国SaaS 市场规模将超过140 亿元,增速达35%。因此,在SaaS领域,关注向SaaS 转型的领先的传统软件企业和垂直行业的SaaS企业: 1)良好的客户基础,是传统软件企业迈向Saas的最大竞争优势:和初创的Saas企业相比,传统软件公司服务数以千计的大中型企业多年,了解客户的需求和业务流程,在Saas模式逐渐被客户接受的情形下,转型难度相对较小。 2)传统软件企业产品优势显著:通过多年服务客户的积累,结合公司成熟产品的开发经验,易于开发出质量高,客户满意的Saas软件,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

2013-2017年中国云计算细分市场需求调研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_中国产业洞察网

2013-2017年中国云计算细分行业市场研究及投资方向预测报告 中国产业洞察网 2013年5月

前言 《2013-2017年中国云计算细分行业市场研究及投资方向预测报告》是在中国产业洞察网研究团队对中国云计算行业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及持续数据监测基础上所撰写,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报告的数据主要依据来源是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中国海关总署、国家工商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信息中心、国内外相关刊物、第三研究机构以及本公司多年对该行业的调查数据等,报告中的数据真实、客观及具有决策参考性。 该报告全面概括了中国云计算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具体包括产业环境分析、市场现状、市场规模、市场热点、竞争格局、竞争策略、资本市场关注程度和投资前景等;在此基础上对重点企业经营能力、竞争力和发展策略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深度分析得出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该报告将有助于企业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并对于相关的决策与投资起到重要参考作用。 研究主管:王刚 研究员:史文宏陈龙 报告审查:雷昆李强

目录 第一章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综述 (7) 第一节云计算概念 (7) 一、云计算定义与分类 (7) 二、云计算的基本架构与特点 (17) 三、云计算的演变过程 (20) 第二节云计算产业链分析 (23) 一、云计算产业链简介 (23) 二、云计算领域代表企业 (23) 三、中国云计算发展路径分析 (24) 第三节云计算给传统行业带来的价值 (26) 第二章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28) 第一节云计算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28) 一、云计算相关政策分析 (28) 二、云计算标准化进展 (63) 第二节云计算产业经济环境分析 (70) 一、国际宏观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预测 (70) 二、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预测 (71) 第三节云计算产业技术环境分析 (77) 一、云计算的核心技术 (77) 二、典型云计算技术平台介绍 (78) 三、云计算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82) 四、云计算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82) 第三章云计算产业细分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84) 第一节云计算产业细分市场发展概况 (84) 一、云计算产业细分市场综述 (84) 二、云计算产业细分市场发展阶段 (85) 第二节云计算产业运营模式细分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86) 一、公共云市场分析 (86)

2018年云计算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云计算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6月

目录 一、云计算高景气,IT支出不断提升 (5) (一)云计算:企业IT新型服务模式 (5) (二)云计算支出成为企业IT支出重要组成部分 (7) (三)全球云计算增长势头依旧强劲,中国公有云市场是亮点 (8) (四)美国巨头云集,中国阿里、腾讯后来居上 (9) 1、AWS:业绩持续高增长,稳坐公有云第一交椅 (10) 2、阿里云:收入连续12个季度翻番,IaaS市场份额全球第三 (14) 二、云计算带来数据中心建设热情高涨 (17) (一)云计算对IDC提出了新的要求 (17) (二)全球数据中心建设热潮不减 (17) (三)Equinix:国际领先IDC厂商的扩张路径 (21) (四)国内一线城市IDC资源逐渐稀缺,周边城市将成为新战场 (24) (五)美国云计算巨头积极投入,放眼全球加速布局 (27) 三、数据中心市场光模块和交换机需求持续旺盛 (29) (一)高速光模块需求量大增,市场持续高景气 (29) 1、叶脊结构成为主流,光模块需求大增 (29) 2、数据中心光模块以100G为主 (30) 3、长期看来400G需求即将爆发 (33) 4、不同互联网公司技术路线存在差异 (34) 5、2017年数据中心光模块市场持续快速增长 (35) 6、AOI:数通市场的新兴领头羊 (37) (二)交换机是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协同发展效应显著 (39) 1、数据中心交换机2018年一季度高速增长 (39)

2、Arista:专注数据中心市场,打造交换机+系统的云解决方案 (41) 四、相关企业简析 (43) 43(一)光环新网 .................................................................................................... 1、业绩突出,盈利能力强 (43) 2、IDC加速布局,自建+并购双管齐下 (43) 3、受益国内云计算高景气,公司云服务业绩持续增长 (44) 44(二)中际旭创 .................................................................................................... 1、国际光模块核心企业,全球领先 (44) 2、深耕数据中心市场,受益下游需求旺盛 (45) 3、发布定增扩产能,积极布局5G市场 (45) 46(三)星网锐捷 .................................................................................................... 1、企业级网络市场领先企业,数据中心业务实现突破 (46) 2、全面布局ICT,多领域发展 (46) 3、业绩高增长,未来持续受益数据中心市场 (47)

云计算行业研究报告

导语 根据信通院数据,2019年国内私有云市场空间为645亿元,同比增长23%,预计在2023年将达到1447亿元。在私有云细分结构上,硬件占比虽略有下滑,但依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2019年约70%,软件、服务份额占比分别为16%及15%,较去年同期略有提升。 一、投资要点 (一)公有云已形成寡头格局,私有云行业马太效应相对较弱 头部公有云厂商AWS、微软智能云、阿里云、谷歌云2019年营收分别增长36.5%、21.0%、84.5%及52.8%。整体增速仍维持在高位区间,动力强劲。公有云行业寡头特征明显,根据Gartner数据统计,市场CR5由2015年的51.6%提升至2020年的80.1%,原因在于: 1.产品及服务内容完全由供应商定义,用户端以牺牲话语权换取巨头的超高SLA(服务等级协议)承诺,类似苹果公司。 2.公有云强调规模与性能,重资产属性突出,头部玩家经过十几年的资源投入,在资本规模、商业品牌、产品打磨方面均已筑起极高壁垒。 私有云及混合云给了行业后来者(如IBM、华为、VMware)和中小企业(如深信服、华三、青云)追赶产业浪潮、享受云计算红利的机会。一方面,私有云具有开源技术社区较成熟、方案定制化程度高的特点,相关供应商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渠道建设,大多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果。另一方面,私有云服务商均已将战略重心转向混合云架构解决方案,面向多业务分离、性能弹性扩容与容灾备份场景,主打

对多云架构(包括物理、虚拟化、容器、边缘)高性能、高一致地统一纳管,消除云边界。大型公有云厂商由于竞争关系,很难推动底层架构的彼此认证、兼容,同时“公有云优先”的执念导致如AWS、Azure等巨头在混合云市场中处于被动跟随的地位,中小云厂商在混合云市场获得了很好的突围机会。 (二)不同云计算商业模式对比及主流混合云厂商的前景推演 公有云与私有云/混合云商业模式对比:从收费模式来看,公有云厂商是弹性、按需付费,即按照实际使用的算力、存储、网络的容量计费,量大从优。混合云领域的纯软件厂商VMware与Red Hat的混合云方案完全订阅制收费,实质上是SaaS模式,以技术支持、咨询培训等服务为卖点。国内中小型混合云技术方案提供商仍以项目制或一体机销售的模式为主,一次性付费,后续运维按需收费、占比较小,深信服、华三等国内相对领先的厂商均致力于向纯软件的云产品方案转型,并探索订阅制付费模式的可能性。考虑到公有云IaaS厂商收入总是滞后于巨大的资本开支投入,我们认为私有云/混合云盈利前景或优于公有云模式。 各类云服务商的混合云业务前景展望: 1.公有云服务商。AWS、Azure等未来的战略重点仍将是公有云业务,其将在保证一致性使用体验的框架内推广自有混合云产品(同构混合云)。 2.基础软件厂商。VMware与Red Hat等基础软件厂商将持续加大底层核心技术研发与生态建设力度,以确保自身在云计算浪潮下的马太效应。 3.传统硬件设备转型厂商,典型公司如华三、深信服。我们判断此类IaaS服务商未来将由单品销售转向积极寻求参与大型集成项目的机会,强化项目经验壁垒并不断加强自身渠道优势。

202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分析及预测

202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分析及预测 云计算:是一种随时随地从可配置计算资源共享池中获取所需的快速供应及释放的资源(例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等),来达到管理资源的工作量和服务商交互的最小化的一种商业模式。按照部署模式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云计算最关键的技术主要有:虚拟化技术、分布式海量数据存储、海量数据管理技术、编程方式、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近年来,以上技术逐步成熟,为云计算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根据云计算技术成熟度曲线;1) 2013 年,IaaS 相关技术已经进入幻灭期尾声;2) 2014 年,IaaS 相关技术已经进入复苏期;3) 2019 年,SaaS 相关技术已经提前进入成熟期,IaaS 相关技术已经进入复苏期尾声,马上进入成熟期。行业处于黄金发展阶段。我们认为,2014 年 IaaS 相关技术已经进入复苏期,带动行业快速发展。2019 年,IaaS 的相关技术已经逐步走向成熟,行业处于黄金发展阶段。 云计算技术成熟度曲线 政策为行业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国际方面,2018 年10月起,美国政府重新制定“云敏捷”战略,为联邦政府机构按需提供更好的信息化决策。加拿大和智利政府同年颁布“云优先”行政策略。国内方面,从2018年3月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以支持云计算的发展。截至2018年12月,全国已有上海、浙江、江苏、湖北等 20 多个省市出台了企业上云政策文件,明确了工作目标和重点。

近年来持续推动云计算(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主要政策 从产业结构来看,云计算产业链可以分为:1) 上游核心硬件(芯片:CPU、闪存、内存);2) 中游 IT 基础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3) 下游云生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