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结构钢筋现场绑扎施工工艺

混凝土结构钢筋现场绑扎施工工艺

混凝土结构钢筋现场绑扎施工工艺
混凝土结构钢筋现场绑扎施工工艺

钢筋现场绑扎工法

本施工工艺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绑扎工程。

1.材料性能要求

(1)钢筋原材: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

(2)成型钢筋

断等特殊情况,还需做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型号、尺寸、形状、数量,并应进行标识。成型钢筋必须进行覆盖,防止雨淋生锈。?(3)铁丝

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铁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 (4)垫块

用水泥砂浆制成50mm矩形,厚度同保护层,垫块内预埋20~22号火烧丝。或用塑料卡、拉筋、支撑筋。

2.施工工具与机具

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等。

3.作业条件

(1)钢筋进场后资料齐全,复试合格。做完复试,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使用部位和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3)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形状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4)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柱、墙外皮尺寸线。

(5)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绑扎前先按1:6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6)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混凝土施工缝处要剔凿到露出石子并清理干净。

(7)按要求搭好脚手架。

4.施工工艺

(1)底板及承台钢筋绑扎

弹出钢筋位置线→先绑扎承台、地梁钢筋→铺底板下层钢筋→摆放钢筋马磴→绑扎上

层钢筋

(2)柱子钢筋绑扎

安柱主筋→安箍筋→绑垫块→吊线绑扎

(3)梁钢筋安装

安纵筋→加垫筋→套箍筋→绑扎

(4)板、墙钢筋网安装同基础。

5.施工要点

(1)施工现场所用材料的材质、规格应和设计图纸相一致,材料代用应征得设计、监理、甲方的同意。

(2)钢筋的布放位置要准确,绑扎要牢固。钢筋绑扎前要先弹出钢筋位置线,确保钢筋位置准确。

钢筋现场绑扎之前要核对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及数量。绑扎用20~22号镀锌铁丝。绑扎完成后,要及时核对钢筋级别、直径、根数、位置、间距是否与图纸设计相符。

(3)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位置及接头面积百分率要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4)保证保护层厚度的措施

1)为确保保护层厚度,钢筋骨架要垫水泥砂浆垫块,砂浆垫块厚度依据设计要求的保护层厚度。

2)骨架内钢筋与钢筋之间间距25mm时,用25钢筋控制,其长度同骨架宽。所有垫块与25钢筋头间距宜为1m,不得超过2m。

3)对于双向双层板钢筋,为确保钢筋位置准确,垫以钢筋马蹬,间距1m;基础底板钢筋马蹬采用22钢筋制作,其他16。

4)柱子用砂浆垫块绑在柱主筋上,每边不少于两竖行。

5)采用定型筋控制剪力墙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墙厚度,利用短钢筋制成定型筋,定型筋长度为墙厚,两端用红笔划出控制线,控制线位置按保护层厚度加水平筋直径确定,然后将定型筋点焊在墙两侧竖向筋上,间距1200~1500mm,呈梅花形布置。

6)楼板支座处的附加钢筋和悬挑构件的受力筋的保护层采用钢筋马蹬控制,间距1000mm,保证受力筋不变形、不位移。

(5)底板及承台钢筋绑扎:

1)底板钢筋工程量大,穿插复杂,必须注意施工顺序。

2)施工前弹出的钢筋位置线要确保钢筋绑扎后位置的正确性。

3)先绑扎承台、地梁钢筋,绑扎时用钢管搭设支架临时固定,成形后拆除。承台、地梁钢筋绑扎完成后,按弹出的底板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底板受力情况,底板面筋应放在地梁主筋下面。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可按梅花形绑扎,双向受力钢筋应满绑。底排筋用混凝土垫块垫起,梅花形布置,确保保护层厚度。绑扎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撑脚,底部与下层筋点焊固定,在马蹬上纵向或横向固定定位钢筋,然后再绑扎上层钢筋。

(6)柱钢筋绑扎:

1)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小于15°。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

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呈八字形绑扎。绑扎柱箍筋时在钢筋上部多绑两道定位箍,箍筋面与主筋垂直绑扎,主筋与箍筋转角绑扎到位,柱箍筋端头的平直部分与混凝土面保持平行,柱筋无扭曲现象,柱筋的垫块绑在主筋上。

严禁错用或替代箍筋。梁柱节点处必须有加密箍,间距100mm。? 3)柱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柱筋搭接处、柱主筋在阴角上的箍筋及柱立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柱筋在距板面500mm处必须有一个定位箍筋且要与主筋绑牢。?4)当梁高范围内柱(墙)纵筋斜度b/a≤l/6时,可不设接头插筋;当b/a>l /6时,应增设上下柱(墙)纵筋的连接插筋,锚入柱(墙)内。

5)梁面筋进入柱内必须与柱主筋绑牢。墙水平筋进入柱内必须与柱主筋至少绑三道。

6)变截面柱钢筋绑扎: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并与上层梁板筋焊接;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进准确。

7)每层放线后要进行检查,发现有柱筋占线或保护层大的,或者主筋排距不均的都要及时整改,调整到位后方能进行绑扎。

(7)梁与板钢筋的绑扎:

1)梁板钢筋上层钢筋弯钩朝下,下层钢筋弯钩朝上。剪力墙上梁钢筋施工之前,将施工缝多余的混凝土剔除,保持表面平整,避免造成梁扭曲或超高。

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箍筋的接头

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梁的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和梁主筋的有效受力范围,地下室主次梁采取用钢筋支撑顶排钢筋的方法,每跨设置3条。

连梁留洞处的加强筋不能漏放。开洞处的梁箍不能错用。两端的锚固要一致,不得出现两端长短不一的现象。

2)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阳台、窗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在板根部与端部必须加设铁板凳,确保负筋的有效高度。

马蹬可按各颜色区分高度:无色低马蹬7mm,用于100厚板;黄色8mm,用于120厚板;红色9mm,用于130厚板;黑色10mm,用于140厚板;无色高马蹬12mm,用于160厚板,各色马蹬严禁错用。

板底筋的间距、尺寸、形状、规格严格按照图纸结合料表绑扎,各板在筒体山墙、电梯井墙等的锚固长度为40d,在其他地方的锚固伸过梁的中心线,各洞口的加强筋、板底的加强筋、卫生间的暗梁和厨房的暗梁等均按料尺寸结合图纸放置,严禁错用、乱用或代用。

板面筋在墙体处要加一道定位筋,且要与面筋、插筋绑牢。板的底筋面筋必须“八字”满绑,不得漏绑,松绑,多余的垫块严禁倒入梁内或墙内。? 3)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需要。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图4-9);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4)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

最大弯矩处。?②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未端应弯钩。?③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④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⑤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8)墙体钢筋绑扎:

1)绑扎时扎丝多余部分向内弯折,避免因外露造成锈斑;双排筋外侧对应绑15mm厚塑料垫块,间距 800mm×800mm,呈梅花形布置。

墙体水平筋绑扎时多绑二道定位筋,高出板面400mm,以防止墙体插筋移位,楼板混凝土上放线后校正墙插筋和下层伸出墙筋,发现移位后,可将钢筋按1:6的比例上弯,使其就位,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2)在墙筋绑扎完毕后,校正门窗洞口节点的主筋位置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在洞口的暗柱筋上打好标高线,以控制保护层的厚度。

3)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有180°弯钩时,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之间,应设置撑铁(钩)以固定钢筋的间距(图4-10)。

4)墙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剪力墙上下三道水平筋处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5)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竖向受力筋外绑一道水平筋或箍筋,并将其与竖筋点焊,以固定墙、柱筋的位置,在点焊固定时要用线坠校正。

6)外墙浇筑后严禁开洞,所有洞口预埋件及埋管均应预留,并在洞边加筋。墙、柱内预留钢筋做防雷接地引线,应焊成通路。焊接工作应选派合格的焊工进行,不得损伤结构钢筋,水电安装的预埋,土建必须配合,不能错埋和漏埋。

7)当上下层墙截面有变化时,纵向钢筋应按构造要求处理。? (9)钢筋绑扎安装完毕后,必须作一次彻底检查,除检查以上各项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外,还应注意钢筋表面是否清洁、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现象;若有垫块遗漏、漏绑或少放、错放钢筋等现象必须及时补救。

(10)检查完毕后,作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并经监理方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 钢筋连接

①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2) 钢筋安装。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一般项目

1)钢筋连接

①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②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③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 ,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受压区不宜大于50%。

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④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e a(ea为搭接长度), 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 ,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当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25%,但不大于50%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上表中的数值乘以系数1.2 取用,当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50%时,应按上表中的数值乘以系数1.35取用。

当符合下列条件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应根据上两条规定确定后,按以下规定进行修正:

当带肋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取用。

对环氧树脂涂层的带钢筋,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25 取用。

当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如滑模施工) ,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 取用。

对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长度可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0.7 取用。

当带肋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搭接钢筋直径的3倍,且配有箍筋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可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0.8 取用。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其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5 采用,对三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05采用,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⑤纵向受压钢筋搭接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根据上面的规定确定相应数值后乘以系数0.7 取用,在任何情况下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⑥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

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 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2) 钢筋安装

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2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