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磁兼容试卷合集(优选.)

电磁兼容试卷合集(优选.)

电磁兼容试卷合集(优选.)
电磁兼容试卷合集(优选.)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答案

2009--2010学年一学期时间110分钟日期2009年12月29日电磁兼容及应用课程32学时2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自动化2006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一、填空题(本题30分,每小题1分)

1、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传输通道)、(敏感体)。

2、国际电磁兼容技术标准体系分为(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产品标准)和系统间

电磁标准等4类。

3、2001年,我国发布(CCC)认证,对相应产品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等作了详细规定。

4、当某系统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的10倍时,也就是说系统对信号衰减了(20)dB。

5、分析传导干扰通道低频特性多采用(集总)参数电路模型,而分析其高频特性则采

用(分布)参数电路模型。

6、两导线的干扰电流振幅相近、相位相同的称为(共模)干扰,干扰电流振幅相等、

相位相反的称为(差模)干扰。

7、研究辐射干扰源数学模型是一般归纳为(电偶极子)辐射和(磁偶极子)辐射两大

类。

8、低频磁场屏蔽主要是利用高(导磁)材料对干扰磁场进行(分路);高频磁场屏蔽则

采用低(电阻抗)材料在屏蔽体表面产生(涡流)的屏蔽目的。

9、按照频率特性进行分类,常见的滤波器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

等4类。

10、根据滤波原理进行分类,(反射式)滤波器一般由电抗元件构成,对干扰建立串

联高阻抗和并联低阻抗;(吸收式)滤波器采用铁氧体等有耗元件,通过(吸收)不

需要的频率成分能量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

11、扼流圈由两个(匝数)相同和(绕向)相同的绕组组成,对地回路干扰电流呈

高阻抗作用。

12、电设备的信号接地方式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混合)接地和悬浮接

地。

二、简答题(本题20分,每小题5分)

13、简述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答:电气及电子设备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要求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的上述各种设备都能正常工作又互不干扰,达到“兼容”状态。或者说,电子电路、设备、系统互相不影响,从电磁角度具有相容性的状态。

14、简述安全接地的基本概念。

答:安全接地又称保险接地,它采用低阻抗的导体将用电设备的外壳连接到大地上,使操作人员不致因设备外壳漏电或静电放电而发生触电危险。安全接地也包括建筑物、输电线导线、高压电力设备的接地,其目的是为了防止雷电放电造成设施破坏和人身伤亡。

15、简述对消式有源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答:对消式有源滤波式能产生与干扰源幅值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输出电流,通过高增益反馈电路将电磁干扰对消掉,达到滤除掉流向被干扰对象的干扰电流的目的。

16、简述各波段无线电波的特性和用途。

答:长波,衍射性强,能够紧靠着地面表面传播到地平线视角以下,适用于导航和固定业务;中波,也具备沿着地表传播的能力,但受地面性质,如地貌、地物等影响较大,适用于导航、广播、固定业务和移动业务;短波,又称天波,由于障碍高度比波长大,因而电波在地面上不绕射,而是按直线传播,但能够在地面与电离层之间来回反射传播至较远的地方,适用于导航、广播、固定业务、移动业务等;微波,

频率很高,表面波衰减很大,且电波穿入电离层很深,甚至不能反射回来,适用于导航、电视、雷达、移动业务、空间通信等。

三、应用题(本题20分,每小题10分)

17、画出应用隔离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并简要说明。

解:

隔离变压器通过阻隔地回路的形成来抑制地回路干扰。电路1的输出信号经变压器耦合到电路2,而地环路则被变压器所阻隔。但变压器绕组间的分布电容形成地环路。

18、设干扰源内阻和敏感体电阻都为R,试画出Π型低通滤波器电路。

解:

四、论述题(本题30分,每小题15分)

19、试论述与PCB 板布局和布线有关的电磁兼容技术?

答:布局要点:(1)不同频率电路的划分;(2)数字模拟电路的划分;(3)接口电路。布线要点:(1)电源和地;(2)走线方向与交叉;(3)尺寸。

20、结合工业生产的应用背景,试论述与计算机控制有关的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答:单片机;PLC;DSP;工控机;VXI

机箱等。

源R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08--2009学年上学期时间110分钟2008年11月5日电磁兼容及应用课程32学时2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自动化2005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二、

选择选择//填空题(本题20分,每小题0.5分)1.

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1】、【2】和【3】,按传播途径可分为【4】和【5】。2.

由傅立叶级数表明,周期信号是由【6】和一系列【7】叠加而成的。3.

电磁兼容认证标志有中国的【8】标志、欧洲的【9】标志和美国的【10】标志。4.磁性材料反复磁化一周,单位体积内所损耗的【11】与【12】所包围的面积成正比,

这种损耗称为磁滞损耗。

5.电路性干扰是经【13】耦合产生的;电容性干扰的干扰量是【14】;电感性干扰在干扰

源和接受体之间存在【15】。

6.

辐射干扰源数学模型包括有【16】辐射和【17】辐射。7.

针对传输通道所采取电磁干扰抑制措施主要有【18】、【19】和【20】。8.

静电场的强度取决于充电物体上的【21】和与它的电荷量不同的物体之间的【22】。9.低频磁场屏蔽应采用铁磁等【23】材料,其原理是将磁力线尽量限制在铁磁材料内;

高频磁场屏蔽应采用铜铝等【24】材料,其原理是在屏蔽体表面产生涡流的【25】。10.全电流定律l S D Hdl i dS t

?=+?∫∫?表明产生磁场的源有两个:一个源是电荷移动形成的电流;另一个源是闭合回路中变化的【26】。

11.滤波器按工作原理分为【27】和【28】,其中有耗元件往往由【29】材料组成。

12.电容器可采用3位有效数字表示电容量,则“103”表示【30】F μ。

13.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方式有【31】、【32】、【33】及其混合接地。其中,若设备工作频

率高于10MHz ,应采用【34】方式。

14.以电磁辐射场源为中心,在一个波长范围内的区域为近区场,也可称为【25】;半径为

一个波长之外的空间范围称为远区场,又称为【36】。

15.静电放电一般为【37】电压【38】电流,开关电弧放电一般为【39】电压【40】电流。

三、简答题(本题15分,每小题5分)

1.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2.电磁屏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信号接地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四、分析题(本题50分,每小题10分)

1.假设某5个可能的泄漏源的泄漏强度是相同的,将1~5个泄漏源依次去掉后,试用分贝制描述辐射改善情况。

2.若函数1()x t 和2()x t 的傅立叶变换分别为1()X ω和2()X ω,试根据傅立叶变换的定义推导时间函数的12()()ax t bx t +的傅立叶变换。

3.试画出П型、L 和T 型RC 低通滤波器的电路原理图,写出相应的传递函数。

4.试画出用共模扼流圈阻隔地回路的电路原理图,说明其特点和作用。

5.试绘制实际电容器的等效电路及其频率特性图。

五、论述题(本题15分)

列举工业或生活中某一电磁干扰现象,试论述相应的电磁兼容设计方法?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答案

2007--208学年一学期时间110分钟日期2007年12月29日电磁兼容及应用课程32学时2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自动化2004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构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传输通道】和【接收器】;如果按照传输途径划分,电磁干扰可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

2.电磁兼容裕量是指【抗扰度限值】和【发射限值】之间的差值。

3.抑制电磁干扰的三大技术措施是【滤波】、【屏蔽】和【接地】。

4.常见的机电类产品的电磁兼容标志有中国的【CCC】标志、欧洲的【CE】标志和美国的【FCC】标志。

5.IEC/TC77主要负责指定频率低于【9kHz】和【开关操作】等引起的高频瞬间发射的抗扰性标准。

6.电容性干扰的干扰量是【变化的电场】;电感性干扰在干扰源和接受体之间存在【交连的磁通】;电路性干扰是经【公共阻抗】耦合产生的。

7.辐射干扰源可归纳为【电偶极子】辐射和【磁偶极子】辐射。如果根据场区远近划分,【近区场】主要是干扰源的感应场,而【远区场】呈现出辐射场特性。

8.随着频率的【增加】,孔隙的泄漏越来越严重。因此,金属网对【微波或超高频】频段不具备屏蔽效能。

9.电磁干扰耦合通道非线性作用模式有互调制、【交叉调制】和【直接混频】10.静电屏蔽必须具备完整的【屏蔽导体】和良好的【接地】。

11.电磁屏蔽的材料特性主要由它的【电导率】和【磁导率】所决定。

12.滤波器按工作原理分为【反射式滤波器】和【吸收式滤波器】,其中一种是由有耗元件如【铁氧体】材料所组成的。

13.设U1和U2分别是接入滤波器前后信号源在同一负载阻抗上建立的电压,则插入损耗可定义为【20lg(U2/U1)】分贝。

14.多级电路的接地点应选择在【低电平级】电路的输入端。

15.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方式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混合接地】和【悬浮接地】。其中,若设备工作频率高于10MHz,应采用【多点接地】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答:电磁兼容一般指电气及电子设备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要求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的上述各种设备都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其它设备构成不能承担的电磁骚扰的能力。或者说,电磁兼容是指电子线路、设备、系统相互不影响,从电磁角度具有相容性的状态。

2.电磁屏蔽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答:电磁屏蔽是以某种材料(导电体或导磁体)制成的屏蔽壳体,将需要屏蔽的区域封闭起来,形成电磁隔离,即其内的电磁场不能越出这一区域,而外来的辐射电磁场不能进入这一区域(或者进入该区域的电磁能量将受到很大的衰减)。

3.高频、低频磁场屏蔽措施的主要区别?

答:

(1)高频磁场屏蔽采用低电阻率的良导体材料,如铜、铝等。其屏蔽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在屏蔽体表面所产生的涡流的反磁场来达到屏蔽的目的。

(2)低频磁场屏蔽常用高磁导率的铁磁材料,如铁、硅钢片坡莫合金。其屏蔽原理是利用铁磁材料的高磁导率对干扰磁场进行分路。

4.接地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答:

(1)接地是指系统的某一选定点与某个接地面之间建立低阻的导电通路。(2)接地的作用是为信号电压提供一个稳定的零电位参考点,消除公共阻抗的耦合,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

分析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设干扰源g 对接受体s 的交变电场耦合干扰的等效电路如图3-1所示,试画出插入屏蔽体后的等效电路,写出屏蔽前后接受体上的干扰电压Us ,并给出有关结论。

题图3-1解:

屏蔽前在接收器上产生的骚扰电压:

Ug

Z Z C j Z C j Us g s s

j )(11++=ωω屏蔽后在接收器上产生的骚扰电压:

1122)(1U Z Z C j Z C j Us s s ++=ωω其中,g g U Z Z C j Z C j U )

(111111++=ωω结论:电屏蔽的实质是在保证良好接地的条件下,将干扰源发生的干扰电场终止于由良导体制成的屏蔽体,从而切断干扰源与接收器之间的电场交连。

2.试画出П型和T型低通滤波器的实用电路,说明各自特点和适用范围。

解:

П型低通滤波器L型低通滤波器

(1)П型低通滤波器:

容易制造、宽带高插入损耗和适中的空间要求,适用于高阻抗的干扰源和负载对象。

(2)L型低通滤波器:

能够抑制瞬态干扰,但滤波器总尺寸增加,适用于低阻抗的干扰源和负载对象。

3.试画出用隔离变压器和纵向扼流圈阻隔地回路的实用电路,并说明各自特点和作用。

答:

用隔离变压器阻隔地回路用纵向扼流圈阻隔地回路(1)隔离变压器阻隔地回路:

对地线中较低频率的干扰具有很好的抑制能力。同时,电路中信号电流只在变压器绕组连线中流过,可避免对其它电路的干扰。

(2)纵向扼流圈阻隔地回路:

适用于传输含直流分量或很低频率的信号,扼流圈对地回路干扰电流呈高阻抗,可抑制地回路干扰作用。

4.试画出有源电感和有源电容及其等效电路,并说明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答:

有源电感及其等效电路

有源电容及其等效电路

采用晶体管设计的有源滤波不需要体积和重量很大的电感和电容,功率大,有效抑制频带宽,更适合于低频低阻抗电源电路。

(1)有源电感滤波器模拟电感线圈的频率特性,给干扰信号一个高阻抗电路。(2)有源电容滤波器模拟电容器的频率特性,将干扰信号短路到地。

三、论述题(共20分)

试列举和分析工业或生活中某一电磁干扰现象,论述相关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答:

(1)正确举例写出电磁干扰现象;(4分)

(2)正确分析和说明其电磁干扰的基本原理;(8分)

(3)正确给出电磁干扰抑制措施。(8分)

(完整版)初一不等式难题-经典题训练(附答案)

初一不等式难题,经典题训练(附答案) 1. 已知不等式3x-a ≤0的正整数解恰好是1,2,3,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2.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 521 x a x ->??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3. 若关于x 的不等式(a-1)x-2 a +2>0的解集为x<2,则a 的值为( ) A 0 B 2 C 0或2 D -1 4. 若不等式组2 20 x a b x ->?? ->?的解集为11x -<<,则2006()a b +=_________ 5.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的解集41320 x x x a +?>+? ??+- 7. 不等式组951 1 x x x m +<+?? >+?的解集是2x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m ≤ B. 2m ≥ C. 1m ≤ D. 1m f 8.不等式()()20x x x +-<的解集是_________ 9.当a>3时,不等式ax+2<3x+b 的解集是,则b=______ 10.已知a,b 为常数,若ax+b>0的解集是1 3 x <,则的0bx a -<解集是( ) A. 3x >- B 3x <- C. 3x > D. 3x < 11.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组的整70 60x m x n -≥?? -? p 数解仅为1,2,3,那么适合不等式组的整数(m,n)对共 有( )对 A 49 B 42 C 36 D 13 12.已知非负数x,y,z 满足123 234 x y z ---==,设345x y z ω=++,求的ω最大值与最小值

电磁兼容考试答案

电磁兼容考试试卷答案 2009--2010学年一学期时间110分钟日期2009年12月29日 电磁兼容及应用课程 32 学时 2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自动化2006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 一、填空题(本题30分,每小题1分) 1、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传输通道)、(敏感体)。 2、国际电磁兼容技术标准体系分为(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产品标准)和系统间电磁标准等4 类。 3、2001年,我国发布(CCC)认证,对相应产品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等作了详细规定。 4、当某系统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的10倍时,也就是说系统对信号衰减了(20)dB。 5、分析传导干扰通道低频特性多采用(集总)参数电路模型,而分析其高频特性则采用(分布)参 数电路模型。 6、两导线的干扰电流振幅相近、相位相同的称为(共模)干扰,干扰电流振幅相等、相位相反的称 为(差模)干扰。 7、研究辐射干扰源数学模型是一般归纳为(电偶极子)辐射和(磁偶极子)辐射两大类。 8、低频磁场屏蔽主要是利用高(导磁)材料对干扰磁场进行(分路);高频磁场屏蔽则采用低(电阻 抗)材料在屏蔽体表面产生(涡流)的屏蔽目的。 9、按照频率特性进行分类,常见的滤波器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等4类。 10、根据滤波原理进行分类,(反射式)滤波器一般由电抗元件构成,对干扰建立串联高阻抗和 并联低阻抗;(吸收式)滤波器采用铁氧体等有耗元件,通过(吸收)不需要的频率成分能量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 11、扼流圈由两个(匝数)相同和(绕向)相同的绕组组成,对地回路干扰电流呈高阻抗作用。 12、电设备的信号接地方式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混合)接地和悬浮接地。 二、简答题(本题20分,每小题5分) 13、简述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答:电气及电子设备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要求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的上述各种设备都能正常工作又互不干扰,达到“兼容”状态。或者说,电子电路、设备、系统互相不影响,从电磁角度具有相容性的状态。 14、简述安全接地的基本概念。 答:安全接地又称保险接地,它采用低阻抗的导体将用电设备的外壳连接到大地上,使操作人员不致因设备外壳漏电或静电放电而发生触电危险。安全接地也包括建筑物、输电线导线、高压电力设备的接地,其目的是为了防止雷电放电造成设施破坏和人身伤亡。 15、简述对消式有源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答:对消式有源滤波式能产生与干扰源幅值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输出电流,通过高增益反馈电路将电磁干扰对消掉,达到滤除掉流向被干扰对象的干扰电流的目的。 16、简述各波段无线电波的特性和用途。 答:长波,衍射性强,能够紧靠着地面表面传播到地平线视角以下,适用于导航和固定业务;中波,也具备沿着地表传播的能力,但受地面性质,如地貌、地物等影响较大,适用于导航、广播、固定业务和移动业务;短波,又称天波,由于障碍高度比波长大,因而电波在地面上不绕射,而是按直线传播,但能够在地面与电离层之间来回反射传播至较远的地方,适用于导航、广播、固定业务、移动业务等;微波,

QJQ 3627.4-2015_零部件电磁兼容技术条件 信号控制线传导发射_35382365

汽车 Q/JQ 3627.4-2015 制定部门: 车身电子研究院企业标准 代替号 标题: 零部件电磁兼容技术条件控制/信号线传导发射 第1页共9页 修订标记文件号 更改内容 修订页修订日期修订者 标准化会签制定校 对 审核 批 准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目次 前言.....................................................................................................................................2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和定义...........................................................................................................................34技术要求...............................................................................................................................35测试方法...............................................................................................................................4附 录 A(资料性附录)零部件控制/信号线传导发射测试报告模板要求 (6)

2021高考化学考点原电池和化学电源(提高)

高考总复习原电池和化学电源 【考纲要求】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能写出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反应的总方程式。 3.能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4.能根据原电池原理进行简单计算。 5.熟悉常见的化学电源(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能分析常见化学电池工作原理,了解废旧电池回收的意义。 【考点梳理】 考点一、原电池的概念 1.能量的转化 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2.工作原理 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还原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变为电能,即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并使电子转移经过导线,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电流。 电子从负极(较活泼金属)流向正极(较不活泼金属或碳棒),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电极材料反应类型电子流动方向 负极还原性较强的金属氧化反应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 正极还原性较弱的金属还原反应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 以下是锌铜原电池装置示意图: 要点诠释:盐桥的作用 a.组成:将热的饱和KCl或NH4NO3琼胶溶液倒入U形管中(不能产生裂隙),即可得到盐桥。将冷却后的U形管浸泡在KCl饱和溶液或NH4NO3饱和溶液中备用。 b.作用:(1)使整个装置构成通路,代替两溶液直接接触。(2)平衡电荷。 在整个装置的电流回路中,溶液中的电流通路是靠离子迁移完成的。Zn失去电子形成的Zn2+进入ZnSO4溶液,ZnSO4溶液因Zn2+增多而带正电荷。同时,CuSO4则由于Cu2+变为Cu,使得SO42-相对较多而带负电荷。溶液不保持电中性,这两种因素均会阻止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造成电流中断。 由于盐桥(如KCl)的存在,其中阴离子Cl-向ZnSO4溶液扩散和迁移,阳离子K+则向CuSO4溶液扩散和迁移,分别中和过剩的电荷,保持溶液的电中性,因而放电作用不间断地进行,一直到锌片全部溶解或CuSO4溶液中的Cu2+几乎完全沉淀下来。若电解质溶液与KCl溶液反应产生沉淀,可用NH4NO3代替KCl作盐桥。

高考不等式经典例题

高考不等式经典例题 【例1】已知a >0,a ≠1,P =log a (a 3-a +1),Q =log a (a 2-a +1),试比较P 与Q 的大小. 【解析】因为a 3-a +1-(a 2-a +1)=a 2(a -1), 当a >1时,a 3-a +1>a 2-a +1,P >Q ; 当0<a <1时,a 3-a +1<a 2-a +1,P >Q ; 综上所述,a >0,a ≠1时,P >Q . 【变式训练1】已知m =a + 1a -2 (a >2),n =x - 2(x ≥12),则m ,n 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 A.m <n B.m >n C.m ≥n D.m ≤n 【解析】选C.本题是不等式的综合问题,解决的关键是找中间媒介传递. m =a + 1a -2=a -2+1a -2 +2≥2+2=4,而n =x - 2≤(12)-2=4. 【变式训练2】已知函数f (x )=ax 2-c ,且-4≤f (1)≤-1,-1≤f (2)≤5,求f (3)的取值范围. 【解析】由已知-4≤f (1)=a -c ≤-1,-1≤f (2)=4a -c ≤5. 令f (3)=9a -c =γ(a -c )+μ(4a -c ), 所以???-=--=+1,94μγμγ???? ??? ? =-=38 ,35μγ 故f (3)=-53(a -c )+8 3(4a -c )∈[-1,20]. 题型三 开放性问题 【例3】已知三个不等式:①ab >0;② c a >d b ;③b c >a d .以其中两个作条件,余下的一个作结论,则能组 成多少个正确命题? 【解析】能组成3个正确命题.对不等式②作等价变形:c a >d b ?bc -ad ab >0. (1)由ab >0,bc >ad ?bc -ad ab >0,即①③?②; (2)由ab >0, bc -ad ab >0?bc -ad >0?bc >ad ,即①②?③; (3)由bc -ad >0, bc -ad ab >0?ab >0,即②③?①. 故可组成3个正确命题. 【例2】解关于x 的不等式mx 2+(m -2)x -2>0 (m ∈R ). 【解析】当m =0时,原不等式可化为-2x -2>0,即x <-1; 当m ≠0时,可分为两种情况: (1)m >0 时,方程mx 2+(m -2)x -2=0有两个根,x 1=-1,x 2=2 m .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或x >2 m }; (2)m <0时,原不等式可化为-mx 2+(2-m )x +2<0,

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应用

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应用 摘要: 电磁兼容技术是解决电磁干扰相关问题的一门技术.电磁兼容设计的目的是解决电 路之间的相互干扰,防止电子设备产生过强的电磁发射,防止电子设备对外界干扰过度敏感.近 年来,电磁兼容设计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电磁兼容技术是解决电磁干扰相关问题的一门技术.电磁兼容设计的目的是解决电路之间 的相互干扰,防止电子设备产生过强的电磁发射,防止电子设备对外界干扰过度敏感.近年来,电磁兼容设计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电子设备日益复杂,特别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混合的情况越来越多、电路的工作频率越来越高,这导致了电路之间的干扰更加严重,设计人员如果不了解有关的设计技术,会导致产品开发周期过长,甚至开发失败.第二,为 了保证电子设备稳定可靠的工作,减小电磁污染,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强制执行电磁兼容标准, 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国家,电磁兼容指标已经成为法制性的指标,是电子产品厂商必须通过的指标之一,设计人员如果在设计中不考虑有关的问题,产品最终将不能通过电磁兼容试验,无法走 上市场. 因此近年来,电磁兼容教育也在迅速发展,一方面,各种有关电磁兼容设计的书籍层出不穷,各种电子设计的期刊上也不断刊登有关的文章,另一方面,电磁兼容培训越来越受到欢迎.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参加电磁兼容培训的费用平均为每人每天330美元,目前,已经达到450美元左右,并且企业如果需要专场培训,往往需要与提供培训的公司提前半年签订合同,由此可以看 到电子设计人员对电磁兼容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 我国电磁兼容技术起步很晚,无论是理论、技术水平,还是配套产品(屏蔽材料、干扰滤波器等)制造,都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我们加入WTO以后,我们面对的是公平的国际竞争,各国之间唯一的贸易壁垒就是技术壁垒.而电磁兼容指标往往又是众多技术壁垒中最难突破的一道.因此,怎样使设计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电磁兼容设计技术,能够充满信心地面对挑战是我们努力实现的目标. 1 什么是电磁兼容标准 为了规范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所有的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电磁兼容标准.电磁兼容标准是使产品在实际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的基本要求.之所以称为基本要求, 也就是说,产品即使满足了电磁兼容标准,在实际使用中也可能会发生干扰问题.大部分国家的 标准都是基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 IEC有两个平行的组织负责制定EMC标准,分别是CISPR(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和TC77(第77技术委员会).CISPR制定的标准编号为:CISPR Pub. XX ,TC77制定的标准编号为IEC XXXXX . 关于CISPR:1934年成立.目前有七个分会:A分会(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与统计方法)、B分会(工、科、医射频设备的无线电干扰)、C分会(电力线、高压设备和电牵引系统的无线电干扰)、D分会(机动车和内燃机的无线电干扰)、E分会(无线接收设备干扰特性)、F分会(家电、电动工具、照明设备及类似电器的无线电干扰)、G分会(信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 关于TC77:1981年成立.目前有3个分会:SC77A(低频现象)、 SC77B(高频现象)、 SC77C(对高空核电磁脉冲的抗扰性). 我国的民用产品电磁兼容标准是基于CISPR和IEC标准,目前已发布57个,编号为GBXXXX - XX,例如GB 9254-98. 欧盟使用的EN标准也是基于CISPR和IEC标准,其对应关系如下: EN55××× = CISPR标准, (例: EN55011 = CISPR Pub.11) EN6×××× = IEC标准, (例: EN61000-4-3 = IEC61000-4-3 Pub.11) EN50××× = 自定标准, (例: EN50801) 我国军用产品采用的标准GJB是基于美国军标,例如GJB151A = MIL-STD -461D. 电磁兼容标准分为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产品类标准和专用产品标准. 基础标准:描述了EMC现象、规定了EMC测试方法、设备,定义了等级和性能判据.基础标准不涉及具体产品.

原电池和电解池经典测试题

原电池与电解池测试题 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①有氧化还原反应②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负极:较活泼的电极(氧化反应, 电子流出)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还原反应, 电子流入) ③同时与电解质溶液接触④形成闭合回路 构成电解池的条件: (1)外加直流电源 (2)两个固体电极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与电源“-”相连的电极, 得到电子的电极, ' 阳离子移到的电极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与电源“+”相连的电极, 失去电子的电极, 阴离子移到的电极。 (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4)构成闭合的电路 阴极:阳离子得电子顺序: ; Ag+>Hg2+> Fe3+>Cu2+> H+(酸)>Pb2+>Sn2+>Fe2+>Zn2+> H+(水)Al3+>Mg2+>Na + >Ca2+> K+ 阳极:阴离子失电子顺序:活性电极﹥阴离子。即:Cu>Hg >Ag>S2>I>Br>Cl>OH>(NO3、SO42含氧酸根)>F-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4分) 1.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2e == H2↑++2e == Fe +O2+4e == 4OH-++e == Fe2+ 2.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 A 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 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C 锈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 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 3.A、B、C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①、②两个实验,确定它们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①将A与B浸在稀硫酸中用导线相连,A上有气泡逸出,B逐渐溶解 ②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A、C盐溶液时,阴极上先析出C(使用惰性电极) >B>C >C>A >A>B >A>C 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基本不等式经典例题精讲

新课标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五典题精讲(3.4基本不等式) 典题精讲 例1(1)已知0<x <3 1,求函数y=x(1-3x)的最大值; (2)求函数y=x+ x 1的值域. 思路分析:(1)由极值定理,可知需构造某个和为定值,可考虑把括号内外x 的系数变成互为相反数;(2)中,未指出x >0,因而不能直接使用基本不等式,需分x >0与x <0讨论. (1)解法一:∵0<x <3 1,∴1-3x >0. ∴y=x(1-3x)= 3 1·3x(1-3x)≤3 1[ 2) 31(3x x -+]2= 12 1,当且仅当3x=1-3x ,即x= 6 1时,等号成 立.∴x= 6 1时,函数取得最大值 12 1 . 解法二:∵0<x <3 1,∴ 3 1-x >0. ∴y=x(1-3x)=3x(3 1-x)≤3[ 23 1x x -+ ]2= 12 1,当且仅当x= 3 1-x,即x= 6 1时,等号成立. ∴x= 6 1时,函数取得最大值12 1. (2)解:当x >0时,由基本不等式,得y=x+x 1≥2x x 1? =2,当且仅当x=1时,等号成立. 当x <0时,y=x+ x 1=-[(-x)+ ) (1x -]. ∵-x >0,∴(-x)+ ) (1x -≥2,当且仅当-x= x -1,即x=-1时,等号成立. ∴y=x+x 1≤-2. 综上,可知函数y=x+x 1的值域为(-∞,-2]∪[2,+∞). 绿色通道:利用基本不等式求积的最大值,关键是构造和为定值,为使基本不等式成立创造条件,同时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否具备. 变式训练1当x >-1时,求f(x)=x+ 1 1+x 的最小值. 思路分析:x >-1?x+1>0,变x=x+1-1时x+1与1 1+x 的积为常数.

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试题

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1. 区别电磁骚扰和电磁干扰两个术语的不同。(10分) 答:电磁噪声(骚扰):(强调原因和过程)任何可能引起设备或系统性能下降的包磁现象——强调任何可能的电磁危害现象原因。 电磁干扰:(强调的是结果)。 2. EMI 、EMS 和EMC 分别指什么,有何区别?(5分) 答: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电磁干扰。 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EMS ,电磁敏感性。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电磁兼容。 电气和电子设备在正常运行的同时,也往外发射有用或无用的电磁能量,这些能量会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工作,这就是电磁干扰。 对电磁干扰进行分析、设计和验证测试的学科领域就是电磁兼容。 电磁敏感性是指设备、器件或系统因电磁干扰可能导致工作性能下降的特性。 3.电磁干扰三要素是什么?(5分) 答:电磁干扰三要素是干扰源、耦合通道、敏感设备。 4.功率信号发生器XG26,最小输出功率10-8mW ,请换算成dB (mW )。(5分) 5. 已知V=1mV ,求:dBmV V 、V dB V 。(5分) 答:(1mV )dBmV=20lg (1mV/1V*10-3 )=20(lg1+3)=20*0+60=60 dBmV (1mV )dBuV=20lg(1mV/1V*10-6)= 20(lg1+6)= 20*0+120=120 dBuV 6. 术语解释:静电放电(5分) 答:静电放电是指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靠近或直接接触是发出的电荷转移 7. 什么是传导耦合?(5分) 答:传道耦合是指电磁干扰能量从干扰源沿金属导体传播至被干扰对象(敏感设备) 8.电磁屏蔽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10分) 答:电磁屏蔽是指同时抑制或削弱电场和磁场。 电磁屏蔽一般也是指高频交变电磁屏蔽(10kHz ~ 40GHz)。 在频率较低(近场区,近场随着骚扰源的性质不同,电场和磁场的大小有很大差别。 高电压小电流骚扰源以电场为主(电准稳态场-忽略了感应电压),磁场骚扰较小(有时可忽略)。

电磁兼容技术报告

任何一个电子设备、分系统、系统以至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能达到设计的指标和正常运行,只考虑电性能的设计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步进行EMC 设计。否则,在产品定型或系统组建后再发现电磁兼容问题,将会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不可挽回的损失。 EMC 学科的建立和一系列电磁兼容标准的制定,为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上实现产品或系统的电磁兼容提供了指导。电磁兼容的工作应从设备或系统研 制的初期,即方案论证阶段就开始考虑,并贯穿研制过程的各个阶段。而EMC 设计则是实现设备或系统电磁兼容的关键环节。有资料表明,进行EMC 设计,可以使90%左右的干扰得以控制。 EMC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设备或系统能在预定的电磁环境中正 常、稳定的工作,无性能降低或无故障,并对该电磁环境中的任何事物不构成电 磁骚扰,即实现电磁兼容。 EMC 设计的目标是通过EMC 测试和认证。 EMC 设计涉及的内容很多。总括来说,主要是对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的电磁兼容性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从原理上讲,要研究干扰的三要素(干扰源、干扰的耦合通道和接收器)和抑制干扰的措施等。从技术上来说,主要是如何运 用滤波、接地和屏蔽三大技术。滤波是消除传导干扰(低频)的最好方法,屏蔽对高频辐射干扰的隔离比较有效。合理的接地会减小地环路的干扰电流。 电磁兼容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首先是根据电磁兼容的有关标准和规范, 把产品设计对EMC 提出的指标要求分解成元器件级、电路级、模块级和产品级

的指标要求,再按照各级要实现的功能要求,逐级分层次的进行设计。下面以计算机为例,谈谈EMC 设计的粗浅认识。 一、计算机系统工作的特点 数字计算机是一个含有多种元器件和许多分系统的复杂的信息技术设备(ITE) 。外来的电磁骚扰,内部元器件之间、分系统之间的相互窜扰等,对计算 机及其传送的信息所产生的干扰与破坏,严重地威胁着计算机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据统计,由于干扰引起的计算机事故占其总事故的80%以上。另外,计算机作为高速运行的数字系统,也不可避免地向外辐射电磁干扰,污染电磁环境,对人体和其它设备造成危害。所以,计算机系统既是干扰源,又是干 扰的敏感接收设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系统,特别是计算机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问题会越来越突出。 由于计算机系统以高速运行并传送数字逻辑信号,所以,计算机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研究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计算机是以数字电路为主,数字集成电路既是干扰源又是干扰的敏感器 件,如MOS 电路、D/A 电路等; 2.计算机以低电平传送信号,在电磁环境中易受干扰,即抗扰性差; 3.数字电路工作于逻辑方式,干扰超过阈值后,其状态不会因干扰消失而 恢复(模拟电路在瞬时干扰消失后,系统工作可以恢复正常); 4.计算机以识别二进制码为基础,传送的是脉冲信号,因此,系统中分布 着高频含量丰富的谐波,易产生高频干扰; 5.计算机工作于开关和瞬时状态的电路较多,瞬时产生的能量很大,干扰

知识讲解_原电池_基础

原电池 编稿:宋杰审稿:张灿丽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能够写出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 【要点梳理】 要点一、原电池 1、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原电池。 【高清课堂:原电池#原电池的组成条件】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材料可以是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负极:活泼性强,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活泼性弱,溶液中阳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②电解质溶液,电解质中阴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形成内电路。 ③导线将两电极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④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要点诠释:a.原电池中,电极材料可能与电解质反应,也可能与电解质不反应。如图: b.形成闭合回路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用导线连接两个电极,也可以是两电极直接接触。如图: 要点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探究 【高清课堂:原电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实验设计 ①按照图示装置进行实验。请观察两个金属片插入溶液后电流表指针位置的变化、金属电极表面的变化以及溶液温度的变化,分析是否有电流产生。 ②按照下图组装实验装置,注意最后将盐桥插入两种电解质溶液中。请观察反应过程中电流表指针位置的变化,判断是否有电流产生,并观察电极表面以及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要点诠释:盐桥的作用及优点 a.组成:将热的饱和KCl或NH4NO3琼胶溶液倒入U形管中(不能产生裂隙),即可得到盐桥。将冷却后的U形管浸泡在KCl饱和溶液或NH4NO3饱和溶液中备用。 b.作用:使两个半电池中的溶液连成一个通路。 c.优点:使原电池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近乎完全隔离,并在不同区域之间实现了电子的定向移动,使原电池能持续、稳定地产生电流。 电流产生情况电极表面变化情况温度变化情况能量变化情况 (Ⅰ) 有电流产生锌片质量减小,同时铜片上有红色 物质析出,铜片质量增加溶液温度升高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热能 (Ⅱ) 有电流产生锌片质量减小,铜片上有红色物质 析出,铜片质量增加 溶液温度不变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实验分析 ①对于图甲装置 Zn片:Zn-2e-=Zn2+ Cu片:Cu2++2e-=Cu 同时在Zn片上,Zn可直接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与ZnSO4,因此该装置中既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同时也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②对于图乙所示原电池 锌片:负极,Zn-2e-=Zn2+(氧化反应) 铜片:正极,Cu2++2e-=Cu(还原反应) 总化学方程式:Zn+Cu2+=Cu+Zn2+ 4、实验原理分析:(如图所示)

高中不等式所有知识及典型例题(超全)

一.不等式的性质: 二.不等式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 1.作差:作差后通过分解因式、配方等手段判断差的符号得出结果; 2.作商(常用于分数指数幂的代数式);3.分析法;4.平方法;5.分子(或分母)有理化; 6.利用函数的单调性;7.寻找中间量或放缩法 ;8.图象法。其中比较法(作差、作商)是最基本的方法。 三.重要不等式 1.(1)若R b a ∈,,则ab b a 22 2≥+ (2)若R b a ∈,,则2 22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取“=”) 2. (1)若*,R b a ∈,则ab b a ≥+2 (2)若*,R b a ∈,则ab b a 2≥+(当且仅当b a =时取“=”) (3)若* ,R b a ∈,则2 2?? ? ??+≤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取“=”) 3.若0x >,则1 2x x +≥ (当且仅当1x =时取“=”); 若0x <,则1 2x x + ≤- (当且仅当1x =-时取“=”) 若0x ≠,则11122-2x x x x x x +≥+≥+≤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 若0>ab ,则2≥+a b b a (当且仅当 b a =时取“=”) 若0ab ≠,则 22-2a b a b a b b a b a b a +≥+≥+≤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 ) 4.若R b a ∈,,则2 )2 (2 22b a b a +≤+(当且仅当b a =时取“=”) 注:(1)当两个正数的积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和的最小值,当两个正数的和为定植时,可以求 它们的积的最小值,正所谓“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2)求最值的条件“一正,二定,三取等” (3)均值定理在求最值、比较大小、求变量的取值范围、证明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5.a 3+b 3+c 3≥3abc (a,b,c ∈ R +), a +b +c 3 ≥3abc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等号); 6. 1 n (a 1+a 2+……+a n )≥12n n a a a (a i ∈ R +,i=1,2,…,n),当且仅当a 1=a 2=…=a n 取等号; 变式:a 2+b 2+c 2≥ab+bc+ca; ab ≤( a +b 2 )2 (a,b ∈ R +) ; abc ≤( a +b +c 3 )3(a,b,c ∈ R +) a ≤ 2a b a +b ≤ab ≤ a +b 2 ≤ a 2+b 2 2 ≤b.(0b>n>0,m>0; 应用一:求最值 例1: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y =3x 2+12x 2 (2)y =x +1 x

2018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原电池知识点与经典练习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原电池专题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例题分析】 例1、在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A.①④ B.③④⑤C.④⑧D.②④⑥⑦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 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 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高中基本不等式经典例题教案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

例1:(2)1 2,33 y x x x =+>-。 变式:已知5 4x < ,求函数14245 y x x =-+-的最大值 。 技巧二:凑系数 例1.当 时,求(82)y x x =-的最大值。 解析:由知,,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必须和为定值或积为定值,此 题为两个式子积的形式,但其和不是定值。注意到2(82)8x x +-=为定值,故只需将 (82)y x x =-凑上一个系数即可。 评注:本题无法直接运用均值不等式求解,但凑系数后可得到和为定值,从而可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大值。 变式:1、设2 3 0< -+的值域。 技巧四:换元 解析二:本题看似无法运用均值不等式,可先换元,令t=x +1,化简原式在分离求最值。 当 ,即t= 时,4 259y t t ≥? +=(当t=2即x =1时取“=”号)。 评注:分式函数求最值,通常直接将分子配凑后将式子分开或将分母换元后将式子分开再利用不等式求最值。即化为()(0,0)() A y mg x B A B g x =++>>,g(x)恒正或恒负的形式,然后运用均值不等式来求最值。 变式 (1)231 ,(0)x x y x x ++= > 技巧五:注意:在应用最值定理求最值时,若遇等号取不到的情况,应结合函 数()a f x x x =+的单调性。 例:求函数22 5 4 x y x +=+的值域。 解:令24(2)x t t +=≥,则2 254 x y x +=+221 1 4(2)4 x t t t x =++ =+≥+ 因10,1t t t >?=,但1 t t =解得1t =±不在区间[)2,+∞,故等号不成立,考虑单调 性。 因为1 y t t =+在区间[)1,+∞单调递增,所以在其子区间[)2,+∞为单调递增函数, 故52 y ≥。

EMC试题

电磁兼容初步测试题 姓名:部门: 一、填空题(2分每空,共20题) 1、对电磁兼容的定义是或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并且 不对该环境中的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的能力。 2、要求是从系统都必需互不干扰,能正常工作,达到 兼容状态。 3、的三要素是指、和。 4、的主要解决方法包括、、等。 5、常见的干扰源可分为骚扰源和骚扰源。 6、火线、零线与地线之间的干扰称为干扰,火线与火线或火 线与零线之间的干扰称为干扰。 7、出版物的形式包括、、技术规范、技术报告等。 8、通用标准将特定的电磁环境分为两类,一类是居住、商业 和轻工业环境,另一类称为环境。 9、一台设备,原来的电磁辐射发射强度是300,加上屏蔽 箱后,辐射发射降为3,这个机箱的屏蔽效能是()。 二、选择题(4分每题,共15题) 1、导致地线骚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地线阻抗 B. 负载阻抗 C. 辐射骚扰 D.

传导骚扰 2、电源线滤波器的作用是抑制()沿着电源线传播。 A.辐射骚扰 B.电磁波 C.传导骚扰电流 D.互感 3、61000-4-2是什么级别的标准? A.基础标准 B.通用标准 C.产品标准 D.系统标准 4、61000-6-1是什么级别的标准? A.基础标准 B.通用标准 C.产品标准 D.系统标准 5、全电波暗室是模拟测试环境? A、自由空间 B、开阔场地 C、屏蔽室 D、对流层 6、自由空间的波阻抗是欧姆。 A、377 B、667 C、3000 D、50

7、军用级别的电子产品检测大多数检波方法是。 A、平均值检波 B、准峰值检波 C、峰值检波 D、有效值检波 8、进行电磁兼容测试前一般要先对电磁环境电平进行测试,要求所测的环境电平比要求的限值要低( )。 A、3 B、6 C、10 D、2 9、以下天线中,适应频率最高的为()。 A、偶极子天线 B、对数周期天线 C、喇叭天线 D、锥形天线 10、横电磁波小室()可以用来代替以下哪种天线?() A、对数周期天线 B、双锥形天线 C、平板天线 D、复合天线 11、以下测试环境中,不带电磁波吸收材料的是() A、屏蔽室 B、半电波暗室 C、全电波暗室 D、小室 12、天线辐射的电磁波在远场的强度与距离D的关系是()

原电池.doc化学电源.doc电化学.doc经典习题及解析

原电池化学电源 题组一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考查 1.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 答案 B 解析A项,电极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C项,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不能构成原电池;D项,锌与电解质溶液不反应,无电流产生。 2.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某原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装置中的盐桥中可以是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C.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 D.理论上说,任何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 答案 D 解析CaO+H2O===Ca(OH)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KCl和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易阻止原电池反应的发生;作电极的不一定是金属,如石墨棒也可作电极。 题组二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3.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 B.在原电池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 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表面一定有气泡产生 D.原电池工作时,可能会伴随着热能变化 答案 D 解析A项,电路中不存在电子的移动;B项,若是由铝、镁、氢氧化钠溶液构 成的原电池,则负极是铝;C项,若是由锌、铜、硫酸铜溶液构成的原电池,则正 极表面析出铜,没有气泡产生。 4.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中Mg作负极,③④中Fe作负极 B.②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 C.③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D.④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答案 B 解析②中Mg不与NaOH溶液反应,而Al能和NaOH溶液反应失去电子,故Al是负极;③中Fe在浓硝酸中易钝化,Cu和浓HNO3反应失去电子作负极,A错,C错。②中电池总反应为2Al +2NaOH+2H2O===2NaAlO2+3H2↑,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Al+8OH--6e-===2AlO-2+4H2O,二者相减得到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B正确。④中Cu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 4OH-,D错。 题组训练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电工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铜接铝,瞎糊弄”,所以电工操作上规定不能把铜导线与铝导线连接在一起使用,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铜、铝接触在潮湿的环境中形成原电池,加快了铝的腐蚀,易造成电路断路 2.请运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验证Cu2+、Fe3+氧化性的强弱。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在方框画出实验装置图,要求用烧杯和盐桥,并标出外电路电子流向。 答案Cu-2e-===Cu2+2Fe3++2e-===2Fe2+ 3.有A、B、C、D、E五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

第课基本不等式经典例题练习附答案

第9课基本不等式 ◇考纲解读 ①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②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知识梳理 1.常用的基本不等式和重要的不等式 ①0,0,2≥≥∈a a R a 当且仅当,②22,______,2a b a b ab ∈+≥则 ③,_____a b ∈,则ab b a 2≥+,④222)2 (2b a b a +≤+ 2.最值定理:设,0,x y x y >+≥由 ①如积(xy P x y =+定值),则积有______②如积2(2S x y S x y += 定值),则积有______() 运用最值定理求最值的三要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训练 1.若1a b +=,恒有 () A .41 ≤ab B .41≥ab C .1622≤b a D .以上均不正确

2.当1 2x >时,821 y x x =+-的最小值为. 3.已知01x <<,则(12)y x x =-的最大值为. 4.实数,a b 满足22a b +=,则39a b +的最小值为. ◇典型例题 例1.求函数(5)(2)(1)1x x y x x ++= >-+的最小值. 例2.已知+∈R b a ,,且191,a b +=求a b +最小值. ◇能力提升 1.若+∈R b a ,,1)(=+-b a ab ,则b a +的最小值是() A .222+ B.25+ C.222- D.22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x x y 1+=的最小值是2 B .2 322++=x x y 的最小值是2 C .45 22++=x x y 的最小值是25D .x x y 432--=的最大值是342- 3.若+∈R b a ,满足3ab a b =++,则a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4.若1x >时,不等式11x a x +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5.若(4,1)x ∈-,求2221 x x x -+-的最大值.

2012-2013学年第2学期电磁兼容试卷(A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2012 ─ 2013 学年第 2 学期 电磁兼容导论课程试卷试卷类型 A (注明A、B卷) 考试类型闭卷(注明开、闭卷)注意:1、本课程为必修(注明必修或选修),学时为 34 ,学分为 2 2、本试卷共 6 页;考试时间 120 分钟;出卷时间:2013年6月 3、姓名、学号等必须写在指定地方;考试时间: 2013 年 7 月 11 日 4、本考卷适用专业年级: 10级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1、2)任课教师:王身云 (以上内容为教师填写) 专业年级班级 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 25 分) 1、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 2、国际电磁兼容技术标准体系由()、()、()等3个层 次构成。 3、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关于电磁兼容的中国强制认证,其标志为(),该认证 对相应产品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等作了详细规定; 而早在1989年,欧盟就颁布了89/66/EMC指令,要求所有电气产除获得准电气安全认证外,还必须通过EMC标准检测,获取()标志。 4、当某系统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的100倍时,也就是说系统对信号衰减了()dB。 5、研究辐射干扰源数学模型一般可以等效为()辐射和()辐射的组合, 然后按矢量叠加计算。 6、()、()和()是电气、电子设备或系统电磁兼容设计的三 种最基本方法。 7、按照频率选择特性进行分类,常见的滤波器包括()、()、() 和()等4类。 8、根据滤波原理进行分类,()滤波器一般由电抗元件构成,对干扰建立串联高 阻抗和并联低阻抗;()滤波器采用铁氧体等有耗元件,通过吸收不需要的频率成分能量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 9、电设备的信号接地方式有()接地、()接地、()接地和悬浮接 地。 10、EMC测量包括()测量和()测量。 二、简答题 (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简述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2、简述进行电磁干扰测量所需要的仪器和设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