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画造型设计论文

动画造型设计论文

动画造型设计论文
动画造型设计论文

探索中国动画造型设计的出路

摘要

动画片中的造型在整个动画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部好的动画片必定有好的造型才能充分传达出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现在,中国动画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发展迅速,但与世界发达动画国家相比,仍处于劣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造型不过关。现阶段的中国动画片人物造型,千篇一律,缺乏生命力,没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我们必须开发、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塑造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优秀的动画形象。

The shape within the animation slice occupies the very and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whole animation slice.A good animation slice necessarily there is good shape then can inform a story details and the person personality well.Now, the Chinese animation industry is the sun industry of a newly arisen dynasty, develop quickly, but compared with flourishing animation nation in world, still be placed in the bad situation, is a shape to a large extent not to pass.A person of Chinese animation shape of the present stage, monotonous, lack the vitality, have

no own special features.So, we must develop, scoop out the native cultural resources, molding a series to have the Chinese special features and have excellent animation image of the race cultural content.

关键词

风格特征现状本土文化本土艺术民族特色

Style characteristic Present condition Native culture Native art Race special features

目录

第一章动画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 (2)

1.1动画造型设计的艺术特征 (2)

1.2 动画造型设计的风格类型 (2)

第二章国内外动画造型设计的现状 (3)

2.1 国内动画造型设计的现状 (3)

2.2国外的动画造型设计 (4)

第三章开发民族化的动画形象 (4)

第四章结论 (5)

谢辞 (6)

参考文献 (6)

绪论

动画片中的造型在整个动画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许多动画造型曾给我们带来不同寻常的轻松与快乐,是其他任何一种艺术所不能代替的,也正是动画艺术形象的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特征。而动画造型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对每一个动画角色赋予感染力和生命力。

近年来,中国的动画片产量逐年增大,可惜没有多少优秀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造型不过关。现阶段的中国动画片人物造型,千篇一律,缺乏生命力,模仿抄袭的成分严重,没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我们应该提倡中国动画形象的本土化,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创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形象,并作为一种文化战略来开拓中国自己的动画市场。

外国动画形象在中国年轻一代观众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提倡和保持文化艺术的民族性显得尤为重要。

就动画艺术而言,我们必须塑造出一系列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优秀的动画形象,但这恰恰是目前我国动画产业最缺乏的。也许可以这样概括中国动画产业现状:动画市场大,国外动画占主导位置;中国丰富的传统和民间文化资源还没有被充分挖掘,真正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形象非常少。

第一章动画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

1.1 动画造型设计的艺术特征

动画造型设计的总体艺术特征是简洁而有力。简洁是指运用尽可能概括的造型手段来塑造动画角色的形象;有力是指能够充分地表现出动画形象特有的性格、内涵与外在特征。这不单是动画造型艺术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动画片制作过程的繁复而巨大的工作量对动画造型设计的特别要求。

无论在传统动画或FLASH动画中,每一个动画造型减少一条线,将意味着减少工作量。所以,以最简洁的造型语言表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是动画造型设计训练的着重点。在造型设计中运用的每一条线、每一块面,都必须能够体现出角色的形态、神态、结构、质感、量感、体积感等诸多要素,达到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

1.2 动画造型设计的风格类型

随着动画制作手段的多样化,动画造型设计的风格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但从大的类型划分,可归纳为漫画和写实两种主要风格。

漫画风格一直是动画造型的主流形式,这一风格要靠你的想像力,从美国的米老鼠(图1-1)到中国的孙悟空(图1-2),造型与现实中的老鼠和猴子的形象都相差太远了,但它更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成为了世界上经典的卡通形象。

(图1-1)(图1-2)

漫画风格动画造型的基本特征是简洁而夸张。简洁是指运用的造型语言要少,要尽量提炼概括;夸张是指造型的形态是经过主观的改造,夸大某些特征。动画片中的角色大致分两种类型:(一)通过想象创造的非自然形象角色。(二)现实和自然中的形象,如人物、动物、植物等。参照这类形象设计的动画角色是最常见的。例如我们熟悉的动画片《猫和老鼠》、《加菲猫》、《小熊维尼》等。在这些动画片中的角色全部是来自现实中的人物或各种动物,但又完全不同于他们的本体,动画家以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力使这些角色具有了新的、艺术化了的生命状态。许多动画形象伴随着孩子们快乐地成长,流下无限美好的回忆。因此,漫画风格的动画造型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变形或无目的的夸张。塑造一个动画角色需由表及里去用心体验。

写实风格造型是指对客观现实中的一切事物如实的描绘的造型样式。漫画风格和写实风格造型都是以自然中的形象为基础,但前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夸张变形,后者则要依据自然形象的比例、形状、结构进行客观准确刻画。

第二章国内外动画造型设计的现状

2.1国内动画造型设计的现状

自从外来动画片占领荧屏后,孩子们迷上了阿童木、唐老鸭、圣斗士、小新、柯南等动画形象。调查20个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画形象,孙悟空已被排在19名。而目前中国的动漫市场,多是覆盖了日本等国外动漫作品。无论蜡笔小新轻微好色的小流氓气息,还是樱桃小丸子的大智若愚,他们的性格特征和说话语气都成为了生活的潮流时尚。而中国的本土动画似乎在早些年“水墨动画”的辉煌过后,还没能跟上脚步,找到合适的良方,仍在低迷中。

近年来,中国的动画片产量也逐年增大,但优秀的作品不多。在很大程度上是造型质量上不去。现阶段的中国动画片人物造型千篇一律,缺乏生命力,模仿抄袭的成分严重,《宝莲灯》中的沉香有葫芦娃的痕迹,哮天犬具有强烈的迪斯尼风格,而孙悟空和土地爷的造型更像《大闹天宫》中的模样……其他的国产动画片亦有同样的毛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微观上,是由于一批老的优秀的动画师的退役和年轻的动画人才的不懂得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宏观上,是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侵蚀、新时期动画教育的缺陷和新生一代的性格所致。下面来大致说说这三个方面。

美国动画的强势影响和日本动画的大批涌入导致了中国新一代动画工作者的依赖性。翻开中国的任何一本漫画杂志,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日式卡通风格的作品,清一色的帅哥靓女和大眼睛长腿,而仅有的非日式造型又与迪斯尼风格极为接近。我们不反对中国的动画工作者学习和模仿外国的动漫画作品,相反,还应多加提倡,但当绝大部分的作品都是日式和美式时,我们就不得不多加注意了。学习可以,但千万不要丧失了个性。

其实,像前面说的一样,中国有许多传统的东西可以借鉴,壁画、京剧脸谱、中国画、皮影,都可以作为创作的素材和来源,同样可以做出优秀的动画作品。

而现在的动画教育也有缺陷。现阶段中国的动画高等院校还不多,具有一定办学经验和较强师资力量的动画高等院校屈指可数。大部分动画工作者自学成才或出身于社会上的培训班,但这些培训班教学质量不高,对美术的基本功训练不够重视,不注重教授基本形体团块的把握,而一味地教授所谓的动画造型:如创建一个儿童造型,它会教你要把儿童的脑袋画大,眼睛一定要画在脸部中线以下并且一定要大,要水灵,鼻子要小巧,最好是上翘的那种……诸如此类的所谓动画“规则”实际上大大限制了动画作者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这种空中楼阁式的教学方法,因为忽视了造型基本功的训练,导致造型缺乏美感,甚至有时在一些透视关系等基本方面都存在着不足。这样千篇一律的造型只不过是不同五官的排列组合,也就不可能打动人。

新一代的动画工作者的性格也是动画造型不足的原因之一。不可否认,年轻的动画工作者中不乏才华横溢的作者,但他们中的大部分出生在商品化的社会当中,生活环境的优越使他们的一部分人不注意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有时缺乏责任感,追求所谓的快餐文化,这导致了他们在动画造型时缺乏耐心,不注重对艺术性的追求。这当然与动画行业越来越商业化有关系,但年轻的动画工作者也应多注意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因为无论是搞哪一门学科,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专业学习和创作有很大帮助。让我们来看看迪斯尼做动画人物造型的方法:造型设计师在对剧本有了深入了解后,在现实生活中找与动画人物性格相近的模特,对其写生。在把握了对象的总体形态和性格特征后,再来进行抽象和提炼。这样创作出的造型才生动,才能打动人。因此我们的年轻的动画工作者一定要放松心境,重视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

2.2国外的动画造型设计

一个民族所能设计出来的卡通形象,多代表了自己民族的特征还有思维模式。纵观国外的卡通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团结合作的汽车人,霸道任性的加菲猫,个性十足的SNOOPY,风华绝代的芭比娃娃,恶搞作怪的猫和老鼠,很美国的感觉;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到充满武士道精神的奇讶,星矢,索隆,隐忍退让的佐为,雄心勃勃的高达和最终武器彼女,思维缜密的工藤新一,很日本而且很现实的反映了当今的日本不满足于现状的扩张态势。看过《宠物小精灵》的人,未必会喜欢那种简单幼稚的情节,可几乎所有人见到那个黄色的胖胖圆圆的、尖耳朵、闪电尾巴的可爱的小动物,都知道它的名字叫比卡丘。

外国动漫作品的主创人员擅长把握观众心理,牢牢抓住观众的目光,无所不能的机器猫,可爱的小丸子,狡猾的小新,通过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主人公是一部动画片的灵魂,因为这些动画片在形象设计上是成功的,所以让人过目不忘,津津乐道。

如果还有什么值得一提,那就是捷克的动画,那种返璞归真的感觉,那个民族,真正的朴实与世无争,厌恶倾轧与丑恶的现实,例如鼹鼠,还有其他沙卡通,纸卡通以及毛线卡通之类的另类卡通。这不由得让我有点担心这种文化同化,或者是杞人忧天的,让我担心下一代长成美国人,长成日本人,唯独不像中国人,因为毕竟我们从小看的,接受的文化清洗,都是来自这些国家的。

第三章开发民族化的动画形象

中国动画造型设计的出路在于开发民族化的动画形象。回望过去,中国曾经有过十分优秀的动画片,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例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大型动画片在造型设计和动作设计方面完全不逊色于同一时代的迪斯尼动画片。尤其在造型方面,它既不同于迪斯尼的造型风格,又不同于日本动画的传统风格,是一种带有中国特色和民族个性的的风格。以《大闹天宫》为例,无论是主角孙悟空的造型,还是玉皇大帝的造型,亦或是巨灵神和四大天王的造型无不取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敦煌壁画到中国戏剧的造型,甚至到中国的门神,全是《大闹天宫》中人物造型的来源。同样,《哪吒闹海》(图3-1)的造型也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可见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对早期的中国动画片的成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图3-1)

所以,我们应该提倡中国动画形象的本土化,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创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形象,并作为一种文化战略来开拓中国自己的动画市场。有资料表明,中国的动画市场太广阔了!拥有3.7亿的少年儿童观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电视台每天播出5分钟动画片的话,全国一年就需要22万5千分钟的动画片,而我国目前动画片的年产量,以2003年为例,这是历史上产量最高的年度,2万9千分钟。这是一个多么大的缺口!动画片成功的关键在于塑造典型的动画形象,这样才能把青少年观众争取过来。由于外国动画片的大量引入,外国动画形象在中国年轻一代观众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提倡和保持文化艺术的民族性显得尤为重要。

那如何开发民族化的动画形象呢?我们应该深入民间,去了解民族民间文化,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形象,寻找出有我们自己民族特色的元素,吸取其精髓,再结合现代的一些时尚元素,创造出真正具有我们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形象。

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已经潜藏于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之中,伴随着衣、食、住、行、用以及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种影响也是潜在的,但却是持久的,换句话说,虽然我们身边有麦当劳、肯德基,但我们也同时生活在“传统”中,这样的文化土壤呼唤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动画形象,只有真正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才能真正打动国人的心。

20世纪60年代以来借鉴水墨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本土艺术造型语言,创作的动画片都比较优秀,但没有沿着此路走下去,更没有创新。今天我们重提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形象,更具有现实意义。中国本土艺术造型语言非常丰富,但如何能转化为动画形象,使传统的本土文化符号转化为一种能为当代人所接受和喜爱的艺术形象,尤其是结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创新的动画形象,还缺乏深入研究。一个时期以来,艺术界对待本土文化的态度不是“拿来主义”,就是“虚无主义”。艺术创作更是如此,缺乏深入研讨和现实分析。动画借鉴传统造型形象有利条件较多,因为几千年形成的中国本土艺术语言比较恒定,有着深厚的受众群体,从文化传承的血脉上是无法割断的,尤其是艺术造型元素突出,有较强的包容性,具有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双重因素。如何把这些无形的资

源开发利用好,应用于动画造型之中,是发展中国当代动画产业的一大课题。文化上的借鉴与传承并非是空洞的概念,这需要有识之士从研究入手,从创作开始,运用当代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把传统的形式重新解读,并融入市场之中,获得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第四章结论

一个成功的动画形象可以催生一个系列动画产业。开发民族动画形象,将是我国动画造型设计的出路,为此我们必须扎实地练好基本功,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收精髓,开发、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塑造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优秀的动画形象,将会带动我国整个动画产业往前发展。

谢辞

感谢吴越老师对本文的严谨指导,感谢凌青老师、容旺乔老师以及班级同学对此次论文写作的热心帮助!大学四年,三位老师以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理论修养及严谨的教学态度使我获益非浅,再次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 《现代动画设计》,孙立军,李捷编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 《动画造型设计》,吴冠英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3] 《动画造型与设计艺术》,秦明亮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4] 《动画造型2000例》,天津工艺美院动画系,新蕾出版社,2004年

[5] 《Flash Mx 2004造型设计触类旁通百例》,网冠科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6] 《动画角色造型》,史立新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004年

[7] 《迪斯尼卡通画法》,(美)布莱尔编著,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

[8] 《电脑美术动画设计》,尹武松编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6年9月

[9] 《中国动画—塑造民族动画形象》,宋振远潘鲁生,2004年12月8日

[10] 《中国动画造型之我见》,孙立军,光明日报,2002年1月24日

形象设计专业论文

国内形象设计行业的现状分析与探讨 [摘要]形象设计主要包括了个人形象、群体形象(含城市形象、国家形象)和以人为核心的外在景观。本文涉及的形象设计特指个人形象设计,文中探讨分析了个人形象设计的行业现状,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形象设计现状分析未来发展探索 个人形象是个人面向社会全方位表达自我而形成的一个综合印象,个人形象设计是对于表达方式的探讨,依据个人生活和工作的环境,通过全面的分析、合理组织、规划和设计的恰当表达方式。 一、我国的形象设计行业发展分析 “形象设计”(Image Design)一词,起源于1950年的美国,我国的个人形象设计业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开始出现过不少从事形象设计工作的人员,但他们一般是由美容、美发、化妆、服装(饰品)设计等职业中分流出来的。尤其是美容美发和化妆行业,这些人员逐渐从业余到专业,从擅长一门到开始注重整体,但与真正意义上的形象设计师还是有相当距离。形象设计开始成为一个行业仅仅是近几年的时间。 2005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形象设计协会,2006年国际形象顾问协会中国分会筹委会也正式成立,目前主要进行教育培训、国际认证等服务的沟通工作,虽然其服务内容还略显空泛,但也预示着中国形象设计行业将渐渐向规范化发展。 在高等教育方面,国内的上海戏剧学院、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多所高校也只有在艺术系里才会有相关的学科,但由于形象设计发展的时间短,还不完善,需要时间在市场需求下共同进步。 形象设计对大多数人来说,还需要不断培养他们的形象意识。社会大众的认识还处于启蒙阶段,追求形象设计还没成为整个社会的时尚,针对大众符合大众需求的个人形象设计也较缺乏,个人形象设计并没有生活化。与之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对自身的形象包装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穿衣打扮,而是有了更高层面的审美追求。随着对形象设计的需求不断扩大,个人用于形象设计的费用将成为日常消费的一部分。因此,形象设计师的出现充分顺应了消费者的这一需求。形象设计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 二、形象设计行业的存在问题及影响分析 1.设计师缺乏综合能力,将设计过程简化 由于缺乏专业的学习和训练,目前国内大多的形象设计从业人员并不具备整体策划的能力,往往是从自己专长的角度去理解和操作,过分地注重立竿见影的商业效果,将形象设计简单化为化化妆、换换衣服、拍张照片的模式。设计师急于求成,消费者注重快速产生很好的效果,甚至自己对需要的形象都没有明确的概念,设计师又怎能在相识仅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为你设计出真正适合你生活需要的合理形象呢?在这种条件下,即使完成了形象设计也必然流于表面,设计的效果也可想而知。 2.行业不规范误导大众对形象设计的理解 近几年在我国的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形象设计机构,前身大多也都是那些美发厅、美容院、影楼等,他们为了提升自己的店面形象,大多改成某某形象造型、形象工作室之类的名字。这种形象设计与化妆、发型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形象设计被人为地变成了美容美发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感想论文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感想论文 浅谈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 摘要:首先介绍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的内涵、意义、地位和作用,即此设计是解决 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对此设计技术的前沿和发展趋势进行论述。最后简述此 技术具有可实现综合性产品开发软件环境和周期短、造型风格多等发展特点。 关键词:造型设计技术数字化技术高感情设计文化力 1.概述 1.1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的内涵 所谓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是工业设计技术的核心,其内涵和意义随工业设计技术而 发展。从技术领域的角度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例如 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美观性和工作、生存环境与空间的合理性等。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从人造物与人的关系出发,尤其是从人的需求、市场的需求,从 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与质量的角度出发,全面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而不向工程设计那样,主要是解决人造物中“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机械、设备、交通工具的结构设计,具 体地说:如汽车的汽缸与活塞、机床的刀具与工件等之间的运动关系等。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是指一个构思与表达的过程。设计构思是受市场营销学、普通 心理学、消费心理学、人机工程学、技术美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等因素的约束而形成的。表 达设计即传达设计思想的方法为表现技法:可以从简单、传统手工绘制的效果图和外观模 型到复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电子模型和以快速成型方式完成的精确效果模型。同 时此技术是典型的多方案设计技术。技术应用的成效取决于设计技术和手段的完善以及设 计师的设计创新能力和文化艺术修养等。 1.2意义、地位和作用 工业设计是我国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是科学与艺术浑然一体的专业技术,在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高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树立产品形象、企业形象和创造知名品 牌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当今我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设计技术体系,创造 中国自己的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树立中国产品形象的地位,发展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设 计造型风格,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将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最先应用于大规模制造业的,是美国的一些大型公司企业: 如通用电器GE、柯达KODAK、福特FORD、波音BOEING等。到上世纪90年代,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和工业设计教育已形成体系,并为工业制造业和跨国公 司竞争提供了相关的技术和人才,为此受到各国政府和私人企业的重点资助。由于工业产 品造型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其技术内涵来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

动画造型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动画造型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在动画制作里,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剧本之后的重要步骤,也是二维动画原画绘制和三维动画建模的基本参考样板。全面总结动画角色造型艺术的设计理念,不仅要从艺术角度进行分析,更应该结合技术要求分析。 一、动画造型艺术的基本分类 数字动画的概念范围很广,涵盖“无纸动画、三维动画、游戏、新数码艺术”等等多种艺术形式。目前,主流数字动画形式就是“动画”和“游戏”。动画主要指影视动画,包括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玩偶动画等类别。游戏主要分为三维游戏和二维游戏。三维游戏牵涉较多交互技术和软件平台,但从技术领域来说属于三维动画的一种应用形式;二维游戏的艺术特点更接近于二维动画的平面表现形式。 动画造型包括角色、道具、场景等,角色是其中最主要的塑造内容,这里主要分析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和三维游戏的角色造型艺术特点。 二、动画角色设定的基本内容 动画角色设定就是根据故事情节或策划方案进行角色设计,角色的形体、服饰、表情等必须符合角色的身份和行为特点。动画角色设定的基本内容包括:角色三视图、关键表情和关键动作、角色组合、角色性格分析、角色效果表现图等。动画角色设定必须严谨、规范,只有严格按照基本内容绘制规范,才能给二维动画原画绘制或三维角色建模提供参考,尤其三维角色建模需要直接把角色三视图导入三维场景作为制作参考。 三、动画角色造型艺术的特点 动画本身就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类别。虽然在画面上我们普遍希望屏幕画面精美、角色动作流畅、富有艺术风格和幽默感,但动画是否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却与实现它的技术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从艺术角度来说,动画角色造型首先是要反映角色性格,其次要有一定的风格,并统一于动画整体风格中;从技术角度来说,动画角色造型必须要符合相应类别的制作技术,同时又要保持相当的艺术特征,达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完整版)浅谈动画造型在动画片中的应用综述

浅谈动画造型在动画片中的应用 摘要:当我们喜欢观看一个动画片时,首先是被这部动画片中的人物造型所吸引,再去观看剧情,如果一个人物的形象都引不起我们眼球的注意的话,试问谁还会继续把影片观看完呢。可见动画造型对一部影片来讲是多么的重要。一部动画片成功的前提必须是角色设计的成功,剧情它会随着年代的流逝而渐渐模糊和淡去,但是独特的动画角色却能被我们牢牢地留在记忆中,角色是一部动画片的生命。动画片中的角色如同真人在电影电视中演出一样,它承担着演绎故事、推动剧情情节、揭示人物性格和影片中心的重要使命。在动画制作里,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剧本之后的重要环节,是动画前期制作过程的开始,也是二维动画绘制和三维动画建模的参考。 关键词:动画造型设计二维动画三维动画 正文: 当今随着视觉时代的到来,大量的数字动画为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产生。数字动画包括了“无纸动画、三维动画、三维游戏、二维动画、定格动画”等等多种艺术形式。目前,最流行的数字动画形式就是“动画”和“游戏”。动画主要指影视动画,包括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玩偶动画等类别。游戏主要分为三维游戏和二维游戏。不管是哪一种动画形式都离不开人物的造型设计,当我们喜欢观看一个动画片时,首先是被这部动

画片中的人物造型所吸引,再去观看剧情,如果一个人物的形象都引不起我们眼球的注意的话,试问谁还会继续把影片观看完呢。可见动画造型对一部影片来讲是多么的重要。一部动画片成功的前提必须是角色设计的成功,剧情它会随着年代的流逝而渐渐模糊和淡去,但是独特的动画角色却能被我们牢牢地留在记忆中,角色是一部动画片的生命。动画片中的角色如同真人在电影电视中演出一样,它承担着演绎故事、推动剧情情节、揭示人物性格和影片中心的重要使命。在动画制作里,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剧本之后的重要环节,是动画前期制作过程的开始,也是二维动画绘制和三维动画建模的参考。同时动画造型包括角色造型、动物造型、道具造型、场景设计等,当中角色是其中最主要的塑造内容,这里主要分析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的角色造型艺术特点和基本的绘制方法。 一、动画角色的风格设计 动漫造型设计的工作目标是将剧本角色视觉化、具象化。造型设计是动画前期工的作,它带领着整部影片的画面风格造型的设计内容包括人物、动物、服装、器物等动画元素。所以对动画造型设计师的要求也很高,设计师要不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像表达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色彩归纳与表现能力。在创作过程中首先造型设计师要根据剧本内容的情节创造出准确适合的人物造型。这其中包括了影片的主要角色、次要角

个人形象设计论文

摘要 “形象”是指可以惹起思惟或者情感运动的详细外形或者姿势,它所反应出的是某个国度、某个产品、或某个个己的整体印象。“自我抽象”是我们随时随天闭于本身的心思图像,是我们望待自人的方法,也是我们认识和感觉自身的方法。它指的是我们的内口,而没有必定是他人自外面对待我们的方式。我们的自我感觉是我们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一讲内部过滤器,通功它我们能够审阅和评价我们的生涯和表示。它决议着我们置信本人所做、所行和所感之事,触及到我们的念头、知觉和看待人取事的立场,影响着四周之物并蒙其影响。 莫铭维指出,原世纪在心理学研讨上最大的发明,就是有关自我形象的讨论。本来人在成长历程中,逐步在心理构成一幅自我的图像来订义自己,对自己的价值、智力、个性、品德、技巧、外貌等均做出了评价。当自我形象订形后,即不轻易转变。会依据那幅图像活出自己的人生,面临各种选择都以此图像为根据,确信只要这样子。可睹,良好的个人形象对个人成长及其人生收铺的开展具有首要的意义。大学生是时期的骄子,是修设国度的栋梁,他们代表着活气与青春,他们充斥了智慧与力气,他们的收铺是我们齐社会的一面旗号,他们的形象代表着我们的将来。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对该代大学生各方面的开展皆有极大的增进作用。 关键词:形象将来评价

正文 形象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通常形象设计的意义包含:个体意义和社会意义。 个体意义主要体现在:以审美为核心,综合个人的职业、性格、气质、年龄、体型、脸型、肤色、发质等,通过化妆整体造型、服饰搭配、形体姿态、礼仪规范等综合完美结合,进而呈现一个人在社会体系中所特定的身份、地位、形象等,也就是其在社会环境所担任的角色。形象也代表一个人的“名片”。 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形象设计是社会人类文明重要标志之一。对于个人而言,他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修养的和生活态度;对于公司来讲,它标志着一个企业的兴衰;对于国家来说,它会影响其企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速度。 形象是物的外在形态和像貌,设计就是计划和创作。形象设计的定义就是艺术加工物像的计划和创作行为。形象的设计涉及面广,与工艺美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密切相关。 形象设计起源很早,有了人类的文明,就产生了形象设计。远古人类劳动的工具制作就是一种形象设计,人类进入到信仰时代,“图腾”的产生是另一种形象设计。形象设计是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形象设计随人类精神和物质需求而发展。形象设计在近代社会受到关注。人类进入商品社会,竞争除了导致商品的外在形象的变化外,也导致了对人的形象由内到外的塑造,于是形象设计有了更多的需求。 通常所说的形象设计主要是针对人或物的外表进行包装和塑造。形象设计分类主要包括了个人形象、群体形象(例如城市形象、国家形象)和以人为核心的外在景观。单以个人形象设计来说,设计师通过对个人进行包装和塑造后所呈现的整体效果为个人形象设计。这主要包适个人的发型、化妆、服饰及仪态的设计。个人形象设计随着人们精神需求和审美要求而不断攀高,需要设计师与时俱进。人的审美进程由最初对人的第一特性的崇拜发展到对人的第二特征的欣赏,随着人类精神生活的提高,又注重人的第三特性的追求——即对气质和品味的追求,这种追求尤其表现在现代人的审美观上。个人形象设计的本质是对个人形象的完善和提升,帮助个人提高自信,追求品味,找到自我,而不同于文学艺术形象的塑造,也不是模仿和复制。 个人的形象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主要表现在发型、化妆、服饰及仪态等方面,具有知识的多学科性和多技能的专业性;又因个人的形象又是千差万别的,受个人的生理性和社会性的差异以及环境的变化等条件所制约,这就决定了形象设计要求以生理性和社会性相结合,把握动态的多样性原则,合乎一般美学原则。生理性表现在人的自然本色,要扬长避短,做到形象要合体;社会性表现在人的社会活动范围,做好角色变换,形象要合适;动态性表现在环境的变化,形象要与之和谐。 个人形象设计主要借助形式美和情感美来实现。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是对自然美加以分析、协调、利用;它也是形态化了的反映,从本质上讲就是变化和统一的协调;同时是贯穿个人发型、服饰、化妆、造型众多艺术形式之中的法则。主要有色彩、造型、比例、均衡、视错、节律、强调等几方面的内容。情感美的基本原理是求真求善,合乎社会道德准则。其基本法则是强调仪态与道德的协调性,使个人振作起来,自信起来,积极行动起来,成为一个社会的鲜活的形象。

产品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前言 1.1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家用电饭煲的种类和功能,家用电饭煲的技术,家用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家用电饭煲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家用电饭煲应有的主要功能和附加功能,家用电饭煲造型的优化设计,家用电饭煲的色彩应用,家用电饭煲对消费者心理学方面的影响。 1.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包括:市场调研和分析,实地考察,对各类电饭煲进行功能分析,设计初步定位,绘制草图,分析草图并优选方案,根据优选方案重新定位并再次绘制和优选草图,确定最终方案,根据人机工程学确定产品尺寸,进行建模和效果图的绘制等。 1.3课题背景 “民以食为天”,小小的电饭煲承载着千家万户的饮食需求,经过20多年的市场推广,电饭煲已成为中国家庭普及率最高的小家电产品之一。中国成了世界上第一大电饭煲生产销售国,年产电饭煲7000万台。 另外国内的电饭煲并没有及时响应消费者的需求,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大多数电饭煲功能相对较少,主要停留在电饭煲的基本功能上,而国外电饭煲的功能较多,如国外已出现可以脱糖、发芽的电饭煲。而且国外企业特此外国内市场上的大多数电饭煲的设计不够人性化,如米饭的保温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保温时间短,则米饭不够熟、较生硬;过长则干硬、没味,煮粥时会溢出等。 1.4选择电饭煲作为研究对象的突出意义 作为比较成熟的小家电产品,电饭煲不仅是城镇家庭厨房的必备电器,而且农村家庭的使用率也很高,但农村市场向来只注重价格的特点,给了一些低端品牌很大的生存空间,与前几年区别不大,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其市场更换量和购买量都还处于增长期,因此市场前景仍十分可观,但是电饭煲市场的发展,只是很注重增加电饭煲的科技含量,一些中低端的产品还存在一些不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高端电饭煲的功能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是闲置的。选择电饭煲作为研究对象还有一定的意义,在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电饭煲比国外要落后得多,市场竞争能力也相对叫弱,因此,提高国内电饭煲市场竞争力,还是非常重要的,使产品更加人性化,实现多功能,易操作,方便消费者的使用。

浅谈中国动画角色造型的规律与变化

浅谈中国动画角色造型的规律与变化 摘要: 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的迅速发展,动画制作水平也在不断的发展、提高。而在动画行业中,动画造型是影响动画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新时期各国动画发展的激烈竞争下,如何提高我国的动画竞争力成为了行业内关注的焦点,对我国传统的动画造型进行传承与创新也成为了动画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国产动画发展中,只有继承优良传统才能让动画富有中国韵味,只有勇于创新才能够为动画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将主要从对中国动画角色造型的发展规律与变化以及如何把握规律变化进行传承创新进行论述,为我国的动画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国动画;角色造型;造型规律;造型变化趋势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Chinese cartoon is being better and better.And the sculpt of carto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ur cartoons comes into being an important problem. Inheriting andinnovating do good well to cartoons.This thesis will analysis the way of cartoon inherit and innovate,hoping to give some advice to relevant people. Keywords:sculpt of cartoon;Chinese cartoon;rule of sculpture

动画造型设计特点

动画造型设计特点 设计是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设计便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下面是动画造型设计特点,请参考! 动画造型设计特点二维动画造型设计的技术特点。 在二维动画原画造型设计过程中,对于设计者的创作技术水平要求很高。这主要是由以下的两点原因造成的。第一是艺术性创作要求高。对于二维动画的创作而言,其艺术性特点是其主要的优势之一。而原画造型设计环节就是将动画创意和剧本内容利用艺术加工的手段进行创作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创作者必须具有良好的艺术水平,才能完成优秀的艺术创作。第二是对绘画技术的要求高。在进行原画造型设计中,除了对创作者艺术性的要求外,对其绘画技术的要求也很高。这主要是因为动画造型设计的目的是为动画制作建立一个参考的绘制模本,为动画作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保证。 二维动画造型设计的艺术特点。 在研究中我们将其艺术特点总结为以下的几点。首先是造型简洁通过简单的艺术描绘和“线条、上色、阴影”的艺

术表现手段将动画造型的主要特点展现出来,使其具有简洁鲜明的特点,是动画造型设计的首要艺术特点。其次是造型轮廓的几何构图。在二维动画造型设计中,对于造型轮廓的设计一般采用的是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几何构图方式。这种轮廓的造型方式可以使动画形象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同时也有利于创作者把握动画形象的形态特点。再次是绘画线条流畅、整体艺术造成夸张性强。在二维动画造型的设计中,设计者一般都会采用流畅的线条进行绘制工作,既可以保证造型设计的艺术性,同时还可以提高造型整体的观赏性。同时在造型设计中有时会对动画造型采用比较夸张的艺术手段进行设计。最后是鲜明的色彩处理。在二维动画的艺术创作中,利用鲜明的色彩处理方式为动画艺术的主体服务,提高动画造型的艺术性是二维动画造型设计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其中利用色彩的对比、光影变化等艺术手段为动画剧情服务也是动画造型设计的主要艺术手段之一。 与传统的二维动画造型设计不同,新兴的三维动画在造型设计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和艺术表现都具有其独特性。我们在研究中将其特点分为以下的内容: 三维动画造型设计的技术特点。 三维动画的造型设计主要是通过建模、贴图的过程制作完成的。这就使其在技术方面具有了以下特点。一是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三维在制作过程中全部是依靠计算机软件完成

形象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三年的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走到尽头。曾经的叛逆,到了要离开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对这里的那份留念。 通过三年来学习形象设计的课程。我自认为本人学习的很认真,从而我学会了许多东西。比如穿衣技巧,以及一些搭配方式。让我知道,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存在。一些穿衣搭配技巧,在生活中也是十分的好用。让我了解到原来世界也可以如此美丽,生活可以如此多彩,人也可以如此美丽。而且通过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的学习,我也学会了许多东西。比如随着人的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需要与时俱进、提高自我。 而且时下,形象设计已不是明星们的专利了,越来越多的人对自身形象重视起来。随着趋势的发展,形象设计艺术作为一种实用性艺术形态,已覆盖了当代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人们的衣、食、住、行,成为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而艺术的主要功能在于重现美感经验。设计除了捕捉美感,更注重设计实用与美感的相互关系。了解审美对设计的影响,对设计很有帮助的和有意义的。 审美标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在不断地演化,即使是同一时代,由于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水平和审美心理等的差异,也使人们对审美标准有很大差别。这也对以人为本的形象设计的审美取向造成了影响,在形象设计中对人的再创造本身不能不依据一定的审美标准,不能不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因为它们自身必然映现出某种美学效果。 以下为我结合学校与工作中学到的知识总结的一下几点感想: 一、形象设计中要追求美的和谐统一 形象设计是为人服务,人是设计的核心,因此与人相关的一切也成为设计中的重参考依据。美在形象设计中往往表现出得很宽泛,必须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形式体现出符合人物个性的美学特质。对于形象设计师来说必须要从整体把握人物个体,那么设计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首先,在设计活动展开之前,要充分考虑到个人与自我,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尤其是个人与社会

产品设计论文写范文

产品设计论文写范文 现代产品设计是以人为本,因此在产品造型设计时,不能只停留在物理体积和外观形态的创造上,还应使产品具有更为丰富的艺术感染力,使人以美的享受。下面是由 ___的产品设计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产品的和谐设计 【摘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在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事关人类生死攸关的重大挑战时,我们的设计将何去何从?怎样的设计才能达到真善美的至臻境界?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否要求我们的设计也要和谐?笔者认为设计必定要趋向和谐,和谐设计也必定要融入设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关键词】和谐设计;以人为本;以环境为本;伦理道德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也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传统经典著作的解释中,和的本意是声音相应,就是声音的和,引申为和谐、和顺、和衷等意义,“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

精髓,《道德经》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郑语?国语》强调“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中庸》则提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些经典著作中有关“和”的描述,无不说明万事万物只有在“和”中才能和谐共存,共同发展,设计也不例外。 所谓和谐设计,是指在正确处理了人与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整体的系统的观点进行产品设计,使产品更好的服务生活,美化生活,最终达到人、产品和环境和谐共处。所以它必须是人性化的设计,低碳环保的绿色设计,或者是发展了的折中设计。 一、以人为本的设计 和谐设计首先是为人的设计,既以人为本的设计。设计师所设计出的产品首先最基本的要具有一定的实用功效,其次应该有情感层面的内容,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逐步加快,人们面对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更应注重对人精神层面的关注。 以人为本的设计要求设计师必须关注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如我国明代文人的家居布置往往把表现精神的追求和品格的建树放在第一位,明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谓好的室内陈设须繁简得法:“高堂

形象设计论文

题目:如何塑造大学生的个人形象 “自我形象”是我们随时随地关于自身的外在体现和心理图像 是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也是我们认识和感觉自身的方式。它指的 是我们的内心,而不一定是别人从外面看待我们的方法。我们的自 我感觉是我们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一道内部过滤器 通过它我们 可以审视和评价我们的生活和表现。它决定着我们相信自己所作、 所言和所感之事,涉及到我们的动机、知觉和对待人与事的态度, 影响着周围之物并受其影响。能够清楚认识自己,不仅能让自己在找 到自己的优势时,充满乐趣、充满信心,同时也能在找到自己的不足 时及时改变自己,即改变自己的形象,这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 基础,也给自己在别人眼中打下美好印象的烙印。 尤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贸易的往来频繁使得人与人之间接 触的机会与场合越来越大,第一印象的好坏往往直接决定着事情的 成败。在这个库人们对自己的形象也越来越关注,在先天形象不可 更改的情况下,想借助人物形象设计师之手重新塑造自我的要求越 来越强烈。 其实我们每个人是自己最好的形象设计师,因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而要想正确进行自我形象设计,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脸型、体型、性格、气质等;然后根据这些内容确定自己的形象基础,在此基础 上选择合适的发型、化妆、服装以及搭配方式;服装主要是展示自 己的形象气质的,所以要对自己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精确的定位。 自我形象包括许多。外在包括:体型、发型、服饰、配件款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内在美:个性,文化素质,心理素质。 外在表方面:外表已是由遗传加上之前的环境决定。为此我们不能 改变自己的身高、改变自己的面孔、五官。但我们可以通过着装、 通过锻炼保持我们的体型。为此我们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求潮流、 不追大众,但保证衣冠整洁、体型优美。继续积极锻炼的习惯,保 证自己健硕的身体。同时合理地饮食,不暴饮暴喝,多吃蔬菜,保 证充足的水分,以使自己永葆青春年轻,展现一种阳光的形象. 而在服装,大而言之是一种文化,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小而言之,服装又是一种 “语言”,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文化修养、审美意识,也能 表现出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以至对生活的态度。着装的原则是对 场合的把握,不同的场合讲究不同,要分清楚情况。比如正式一点 的宴会就不能穿得太休闲;而朋友之间的聚会又不宜穿着过于正式。

灯具设计造型论文(产品设计造型)

《灯具产品的设计造型》 ** ********

灯具产品的设计造型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现代灯具工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一大批新型现代化建筑的建设和装修向当时的灯具行业提出了挑战,并刺激着灯具工业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期,消费者对节能产品的大量需求,呼唤出一系列节能新产品,如小夜灯等,在20世纪末期,灯具市场上涌现出一个新的名词——保健灯具。后来随着时间范围的普遍的环境恶化,环保已经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对于灯具的要求必须具有功能性、经济性与艺术性以外,还提出了必须环保的要求。目前可用于灯具制造的材料十分广泛,金属、陶瓷、玻璃、塑料、竹木及纸张等。选择适宜的灯具材料,除了经济以外,要从整个环境条件及材料的质感与装饰效果来考虑,以创造不同的气氛。目前应用于人工照明的光源有白炽灯、荧光灯、卤钨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及金属卤化灯等。灯具的造型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人性化! 关键字:灯具;设计与造型;现代趋势;环保 灯具历史发展背景及发展趋势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现代灯具工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是中国现代灯具发展的初潮。在这一段时间里,一大批新型现代化建筑的建设和装修向当时的灯具行业提出了挑战,并刺激着灯具工业的发展。 1954年,上海建造“中苏友好大厦”,配套灯具由上海3家灯具厂承制。经过将近1年的努力,灯具企业制造出大型吊灯、壁灯、吸顶灯等各类灯具。这些灯具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灯具工业已经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之后,在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大型建筑的灯具承制过程中,国产灯具继续得到发展,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至60年代初、中期,上海在全国首先形成一个独立、完整、协作配套的灯具行业。 然而,中国灯具工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十年动乱时期灯具行业受到很大影

《动画造型设计》教学大纲

《动画造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及编号:动画造型设计 AYSZB054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一)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二)本课程在该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动画造型设计》是本科艺术设计专业(动漫设计方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之一。 学生通过对《动画造型设计》课程的学习,了解动画造型设计的概念及内容,掌握动画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转换造型思维,使学生掌握动画造型的规律并能进行独立创作。重点解决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设计理念及基本制作方式问题。 三、相关课程及关系 《动画造型设计》课程的前期课程是《二维动画技术》,后期课程是《动画剧本创作 与分镜》。学生在前期课程《二维动画技术》中学习了关于动画制作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为在《动画造型设计》课程中能独立创作一系列动画造型提供了技术支持。而学生在《动画造型设计》课程中所绘制的动画造型则为后期课程《剧本创作与分镜》提供了创作素材。四、主要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 (一)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运用课堂实践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室及画室进行教学。对教学内容中的难、重点讲解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进行现场操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便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内容,注重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与实践能力。 (二)考核方式: 学生期末考试以作品形式随堂考试,学期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考勤、作业、课堂表现、讨论、)两部分构成。其中,期末试卷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五、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动画造型设计概述[2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影视动画造型的含义以及各国不同的造型绘画风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熟悉和了解不同国家、地域的传统和现代动画风格;掌握不同国家动画制作中的造型设计的各种技巧和类型;掌握动画制作中的造型设计 的各种技巧和类型。 【教学内容】 1.动画造型的意义和作用 2.动画造型形式的分类 (1)写实类 (2)写意类 (3)抽象符号类 3.动画造型的艺术特征 (1)虚幻性与主观想象 (2)简单化与符号化 (3)幽默趣味与夸张性 (4)地域与民族性 4.动画造型设计的思维特征 (1)想象思维特征 (2)空间立体形象思维 (3)动态性形象思维 5.动画造型风格浅析 (1)实力雄厚,经久不衰的美国动画 (2)内容深刻,注重细节的日本动画 (3)艺术至上,形式多样的中国动画 (4)欧洲及其他国家动画 6.动画造型的创作定位 (1)主题内容 (2)受众对象 (3)产品要求 第二章动画造型设计的形式美法则与形的基本要素[2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动画造型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动画造型设计中形的基本要素 【教学内容】 1.动画造型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1)对称与均衡 (2)节奏与韵律 (3)对比与和谐

动画造型设计课程标准精选文档

动画造型设计课程标准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动画造型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动画造型设计》课程是动画专业必修课,是培养学生动画艺术创作能力的核心课程。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对动画造型的理论概念、艺术特征、风格类型,常见形态符号及制作方法等的学习与运用,较为全面地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种造型风格,基本掌握漫画及写实风格的多种动画形象造型,并能根据不同的故事脚本,运用不同表现方法完成角色的设计。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

该课程是以素描、色彩、速写、透视与解剖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二维动画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动画造型设计教学要从造型设计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和技能诸多方面培养 学生思维能力和绘画能力。学生思维和绘画能力的提高包含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物体造型结构的观察、分析和理解,加以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二方面是徒手绘画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三方面是想象力的开发,创意思维能力的提高。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争取在有限的学时内通过系列的课题训练、理论讲授、作品赏析、创作辅导、师生互动、作业指导、讲评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使学生在概念知识、方法体验、能力培养三个阶段教学过程中获取动画造型设计所给予的设计营养,为以后的动画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熟练掌握人物造型的创作流程; ⑵熟练掌握人转面图创作、服饰、发型的设计;

⑶熟练掌握人物道具创作的流程; ⑷熟练掌握场景图的创作方法。 2.能力目标 ⑴能够运用掌握的造型创作方法设计出一组完整的人物造型; ⑵结合人物创作方法和场景创作方法,把其合而为一,设计出完整的符合要求的设计稿。 3.素质目标 ⑴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⑵学生应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准确判断事物。 四、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本课程设置是依据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及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

设计美学论文

设计美学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设计美学的运用 学生姓名:汪XX 学号:3130106XXX 专业班级:工业设计1301 指导老师:邱XX老师 2016年5 月22日 设计美学论文 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设计美学的研究范围涵盖了艺术设计的全部过程,包括设计产品、设计过程、产品消费、部门设计、设计美学历史等等。设计美学研究的使命就是探索设计的本质,并利用审美规律创造新的美的形态,推动设计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设计美学是一个抽象概念,它不是具体的,但它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也在不断地被改变。设计美学是一种应用美学,它是把美学原理应用到设计艺术之中而产生的一种美学,这种美学消解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使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这是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即设计美学的核心和出发点是:日常生活审美化。 设计美学的本质是人类有目的性的,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设计,设计美的体现是一种动态过程,而其达到的是一种静态效果。 设计美是社会性劳动成果的结晶。它不依附于艺术美,因为设计的价值体现是作为实用功能美而存在的。设计美是在不断创造中体现的,不千篇一律,也不一成不变。产品的材料、结构、形式、功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不可分割的、互为一体的设计美构成要素。 材料美要素被称之为设计美的第一要素,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品种,对材料的加工工艺技术,其性质的变化规律等,在不同条件下发挥材料特质赋予材料以美的属性。除过材质本身,对于同一件设计品来说,它表现出来的色泽,纹理、软硬、轻重、粗糙、温润等性能状态都是由于材质而决定的。 结构美要素,“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的总和,它是空间里的存在,它把产品的形态从空间上分解为点、线、面、色彩、机理等简单要素,经过这些简单要素的位移、重复、变形,进行组合,构建,产生一些感觉上不同的感受以产生美。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论文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论文 学院: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07.12.12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论文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从九十年代中期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后,人们对自己的需求有更高的要求,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要求,更需要情感上的满足。于是产品造型设计这一门学科应运而生,它是应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设计、塑造产品的形象,并将其最后统一在产品的功能、结构、工艺、宜人性、视觉传达、市场关系等而取得人—机(产品)—环境和谐的一项创造性设计。 关键词:产品设计、人性化设计、色彩设计、比例尺度 前言 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极大丰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精神上的需求。而对于工业设计师来说,产品设计始终是以人为核心的设计。这便要求设计师们把满足人们内心深处的愿望作为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并努力在产品设计中表现出来。产品设计毕竟不是完全意义的艺术创作,不能完全是设计师自身情绪的宣泄。我的观点是,设计师要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群体的审美心理因素,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在此前提之下,提倡设计师将自身个性和风格融入进去。毕竟,设计师还担当着引导时尚潮流的角色。 一、人性化设计 性化设计强调“以人为本”,就工业产品设计而言,“以人为本”就是以“顾客为本”。因此,工业产品人性化设计的根本考虑因素和消费者需求满足是成功人性化设计的判断标准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以消费者满足为导向的一些设计原则。对于人来说,物的物质效用功能的创造(即产品技术功能的创造),其实质是延伸了人的器官,其意义是帮助人完成各种动作(包括一部分思维活动),以减轻体力或脑力的负担。因此,以技术为主体的产品设计,是人类为满足自身最基本需求的设计行为。把由产品化设计的产品纳入“人—机(产品)—环境”

浅析动画角色设计的表现手法

浅析动画角色设计的表现手法【摘要】人们在进行动画角色设计时,都应尽量突出其个性,并按照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去演绎角色的世界。动画形象主要是运用美术的造型手段创造出来的角色,是动画片中的演员,是描绘出来的活生生的造型。 【关键词】惯性思维结构点想象力情感夸张 动画跟电影一样,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设计者具备很高的素质和多方面的知识。客观事物丰富多样,千奇百怪,但其内在的规律与人类和自然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动画片中的角色也是如此,它们不是用来诠释概念的符号,而是生活在动画世界里的人物,并有着它们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在其生存的领域,更有着它们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而这些都与人类的生活和思想紧密联系。动画中的角色,是人们在虚拟的空间对自己情感及理想的表达和勾画。因此,在动画片的角色设计中,令角色设计差异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结构点 结构点就是人体各部位对应在造型上有规律的比例形式。比如,五官与颧骨的关系、腰部与骨盆的关系、上下躯干的关系、脚与小腿的关系等,任何一种动画造型样式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点,并成为其动画风格的显著标志。另外,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等的人物造型,其结构与比例设计都是不能忽略的细节刻画。动画片不同于静止的绘画,变化的画面使观众可以反复观看同一画面的机会很少,也就是说,观众对画面上的结构与细节的辨识要在瞬间完成,知觉需要占用时间,对角色身份的辨认也要通过记忆的反复存储、提取来进行,含混不清的外形会造成解读的困难。 二、想象力 一部动画片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必然有它的系统,这个系统的规则是由创作者确立、观众默许的。然而,创作者本人不能随便打破自己制定的规则,否则就会失去观众的信任。在这个基础上,可供创作者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是极其巨大的,而创作者提供的细节越丰富合理,越会赢得观众的信任。此时,造型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人的想象力。 当我们设计一个历史人物或虚构一个处于特定历史背景中的人物,必须将它的背景还原,把它放到那个大的世界里去检验,看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或者想象其本来面目。 动画片之所以为人喜爱,从根本上说在于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情感与想象力。因此在从事动画造型设计实践时,应该摒弃惯性思维,针对不同题材选取不同的讲述方式,开发出相应的造型语汇,最大限度地拓展造型语言的表现空间。 三、情感 表达情感可以说是动画创作的生命线,也是重要的艺术目的。动画是创作生命力的艺术手段,生命的形态是运动的,运动时情感的外化,情感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通过行为自然表露出来的内心世界。动画艺术家的工作室创造性地还原自己直接感受到的情感或者间接认识到的情感生活,没有情感表现的动画片是绝对不会吸引观众兴趣的。20世纪80年代出品的大部分国产动画片观众不喜欢看,其主要原因是动画创作者没有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性,不注意情感世界的表现。 四、夸张 夸张也并不是漫无边际地任意变化,它是建立在角色原有的特征基础之上的,并为表现角色特征服务的。因此夸张设计要强化角色的主要特征。 1、夸张在表情中的运用 如果按照正常的表情来表现,那么动画片就会失去它的灵魂与魅力。夸张是动画片中一定会用到的表现手法。根据剧情的需要来确定夸张的程度。可通过对夸张对象进行各种不同幅度的增大减小甚至扭曲以达到夸张的目的。

工艺造型设计结课论文

工业设计的发展历史及社会意义 什么是设计? 设计是追求新的可能。——武藏野 设计就是文化。纷乱与混沌掩盖着秩序,彷徨与矛盾孕育着机会,忧虑与理想蕴藏着哲学,思想与探索需要观念的更新和方法机制的科学。伊甸的宁静被破坏了,南天门中闯入了孙悟空,然而追求实现理想的工业设计师们应投身到这个大潮中,在这个不可回避的“存在”之中既要思考,也要实践,这样才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柳冠中答案并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数学公式那样具有唯一性。在查阅了与设计有关的各种书籍后,基本上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解释;每一个设计师都有他们自己的理解和概念,可有一点是想通的,那就是设计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所以设计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人服务的一种创造性行为。 而设计又缘起何时? 我认为: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开始有意识地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并进行着各种创造性行为。这种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可以用“设计”一词来进行描述了。在此后的几千年间,人类经历了不同的文明时代。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设计文明也开始萌芽了。 这些我们通常所说的设计,大都是与产品有关的设计。这个设计就是一种构思与计划,以及将其视觉化的过程。它很宽泛,涉及不同的阶段,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都在设计的范畴之内。现在我们要说的是工业设计。 我认为工业设计就是:工业,由批量的生产模式而界定,区别手工的生产模式。比如,工业产品是一样的,技术决定他们的品质是一样的。设计,这个词是由手工生产而来。是企图通过某种人为手段,将人的情感用于生产结果,使被造物充满拟人生机。工业设计,过渡或者削弱机器生产的理性视觉对人的心理影响,既是人试图通过大批量生产,将手工行为的视觉、情感理念用于扩大化的行为活动。工业设计本身具有一种附属性特质,它是需要载体的承接才能显示它的视觉状态。因此,工业设计的分类是依据载体的特征而界定。那么,所承载的载体一定是满足批量生产的特点。比如:大机器的批量生产制作、批量印刷、批量印制等等。这里的关键词是“批量”的生产活动和结果。而在工业设计之中有具体的有哪些发展理念呢? 这就需要冲不同的角度来述说这个问题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