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时间的专项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时间的专项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时间的专项练习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时间的专项练习

一、填空:

1. 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2. 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3.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4.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5. 8:30:25是()时()分()秒。

6.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时。

7. ()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8. 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于()时;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秒,等于()分。

9. 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10. 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时针从()走到6,走了5小时。

1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个小格,一个大格中有()个小格。时针走了1小时,分针正好走()圈,是()分。

12、秒针走一小格是()秒,走一大格是()秒,走一圈是()秒,分针正好走()小格,是()分。

13、分针从12走到8,要走()分,时针从5走到9,要走()小时。

14、小明中午11:20放学,12:00到家,他在路上的时间是()分。 15、小明和小军100米赛跑,小明用了15秒,小军用了20秒,()跑的快,快()秒。

16、在钟面上,时针从7走到8的时间是()小时,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圈,是()分。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个小格。

17、在钟面上,秒针走一圈是()秒,分针走了()个小格,是()分。秒针走一小格是()秒,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小格。

18、7时30分到10时30分,经过()小时。时针从7到11,经过了()小时。分针从2走到6,共走了()分钟。

19、学校下午2时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第一节下课是()时()分,课间休息10分,第二节是()时()分上课,()时()分下课。

20、看一场电影用了2(),早上小明8()上学。

21、从8:40到9:30经过了( )时( )分从2:30到4:40经过了( )时( )分从6:10到6:45经过了( )分

从4:55到5:30经过了( )分从3:30到4:50经过了( )时( )分从7:50到8:40经过了( )分从5:30到6:40经过了( )时( )分

三、单位互化我最棒!

1时=()分 1 分=()秒 60秒=()分

60分=()时 1小时=()分 118秒=()分()秒 1分12秒=()秒 90分=()时()分 2小时=()分 100分=()时()分 1时=()分 65秒=()分()秒 75秒=()分()秒 80分=()时()分 2分=()秒 1时5分=()分 1分21秒=()秒 1时35分=( )分 1分70秒=( )秒 1时=()分 1时20分=()分 7分=()秒 120分=()时 100分=()时()分 6时=()分 240秒=()分 360分=()时 2时=()分 300秒=()分 1时20分=()分 3分20秒=()秒 3分=()秒 100秒=()分()秒

四、在○里填上<、>或=。

60秒○ 1分 60分○ 1 小时 55秒○ 1分半小时○ 30分 1小时○ 60秒 60分○ 60秒

5分○5秒 60分○1时 120秒○12分 3时○180分 1分10秒○110秒 200分○4时

1时○100分 60分○1时 60秒○1时 1分○10秒 2时○120分 300分○3时

5分○500秒 240秒○4分 1时○60分 1分○100秒 10分○1时 4时○4分

五、解决问题:

1、欢欢做一朵花用了8分钟,王畅在30分钟内做了5朵花。欢欢做一朵花所用的时间比王畅做一朵花所用的时间多几分钟?

2、王师傅每分钟做8个零件,从8:00到8:15分,一共可以做多少个零件?

3、小明从家到学校走了40分钟,在7;30到学校,小明在什么时间从家出发?

4、老师从9时40分开始开会,开了40分钟,会议应在什么时间结束?

5、某钟表显示的时间是8:45分,它比准确时间慢了5分,你知道准确时间是几时几分吗?

6、小红5分钟拔了40个萝卜,小明1分钟拔7个萝卜,在相同的时间内,谁拔的萝卜多?

7、同学们去秋游,早上8:00出发,晚上6:00回来,一共在外面呆了多长时间?

8、小兔子采蘑菇,从上午8:25到8:30,一共采了20个,你知道它平均每分钟采多少个吗?

六、根据提示解决问题(18分)

学校上午的作息时间如下:

早读:8:10—8:50 课间休息:10分钟第一节课:9:10—9:40 课间操:9:40—10:00 第二节课:10:00—10:40 第三节课:10:50—11:30

1、早读时间是多少分钟?

2、课间操时间多少分钟?

3、每节课的时间是多少分钟?(要通过计算回答)

4、二、三节课之间休息了几分钟?(计算再回答)

5、9:30和9:50同学在干什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和练习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和练习题 第一单元除法 1、余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如果分到最后有剩余且不够再分一次时,剩余的数就叫余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注意 ①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余数要比除数小 ②验算方法: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 ③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2、竖式除法:写除法算式时,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面,除数写在除号左面,商写在被除数的上面。 3、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要经过一商,二乘,三减,四比这四个步骤。一商:那个数和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且比被除数小,商就是几。 二乘:商和除数相乘。 三减:被除数减商和除数的积 四比:余数要比除数小。 4、进一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余数虽然不够一份,但也要算作一份,这时需要用“进一法(用商加1)如”乘船、坐车、坐板凳,住房间等等、

5、去尾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余数不够一份,就不能算作一份,这时需要采用“去尾法”,也就是余数不能算作一份,如剪绳子,买东西等等、 6、应用题中,商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商的单位是问题单位,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单位相同; 7、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 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基础练习 1、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必须比()小。 2、在36÷7=5……1 中,被除数是36,除数是()商是(),余数是()。 3、有17 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 个班,每班分得()个,还剩()个。 4、在□÷7=□, , □中,余数最大是()。 5、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30 ()×5<32 ()×7<46 ()×9<42 6、()÷8=7……(),如果余数是5 时,这时被除数是();余数最大能填(),这时被除数是();余数最小能填(),这时被除数是()。 拓展练习 1、有16 个放木块。 (1)摆5 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最多用()个放木块,还剩()个放木块。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除法 分苹果(竖式除法) 知识点: 1、掌握表内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分橘子(有余数的除法(一)) 知识点: 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会用竖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草莓(有余数的除法(二)) 知识点: 1、掌握正确的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一)) 知识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派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二)) 知识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 小熊购物(混合运算(一)) 知识点: 1、正确掌握“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买鲜花(混合运算(二)) 知识点: 正确掌握“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过河(混合运算(三)) 知识点: 1、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2、掌握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 辨认方向 知识点: 1、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地图中的其他七个方向。

认识路线 知识点: 1、学会使用八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2、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知识点: 1、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2、了解万以内计数单位间的关系: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从右起第一位开始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4、结合具体情景,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的感受。 5、初步感受“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 拨一拨(万以内数的读写) 知识点: 1、会数数: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一百一百地数等。 2、会读万以内的数:从高位起,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末尾有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或两个零只读一个零。 3、会写万以内的数:从高位起,依次写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位上写零。 4、初步感受“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 比一比(万以内数比较大小) 知识点: 1、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方法:先比较数位的多少,数位多的数比较大,如果数位相同,先比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2、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3、能结合实际进行万以内数的估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单元试卷及详解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分数: 一、我会算。(46分) 1.我会口算。(16分) 64÷8= 81÷9= 54÷9= 8÷8= 42÷7= 4×9= 72÷9= 45÷9= 6×( )=48 ( )×5=35 ( )×7=49 ( )×8=56 13÷5=( )……( ) 15÷7=( )……( ) 2.我会用竖式计算。(12分) 16÷3= 58÷9= 53÷6= 61÷8= 3.括号里最大能填几?(6分) ( )×7<32 7×( )<45 4×( )<36 5×( )<23 ( )×8<58 ( )×9<78 4.在○里填上“>”“<”或“=”。(6分) 18÷3○19÷3 12÷3○2×2 27÷3○26÷3 21÷5○20÷5 35÷8○36÷8 65÷9○65÷8 5.我会判断并改错。(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6分) 二、我会看图列式。(16分) (1) □÷□=□(个)……□(个) □÷□=□(堆)……□(个)

(2) □÷□=□(束)……□(枝) □÷□=□(枝)……□(枝)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9分) 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一定比( )大。 A.被除数 B.余数 C.商 2.在□÷9中,余数最大可以是( )。 A.8 B.3 C.0 3.在一道除数是7的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可能是( )。 A.7、6、5、4、3、2、1 B. 6、5、4、3、2、1、0 C.6、5、4、3、2、1 四、我会解决问题。(29分) 1. 2. 3.亮亮共有25颗纽扣,这些纽扣最多可以钉几件衣服?(7分)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

1、用乘法口诀做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应用题当中,除数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商的单位是问题的单位,余数 的单位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 3、解决生活问题,如提的问题是 “至少需要几条船? ”,用 “进一法(用商加 1)”,乘船、坐车、坐板凳等,读懂题目再作答。 第二章 ————方向与位置(认识方向) 1、地图上的方向,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辨认方向时要画方向标。 2、“小猫在小狗的()方 ”,“()在小狗的东面 ”,是以小狗家为中心点,画出 方位坐标,确定方向; “小猪在小马的()方 ”,“小马的()方是小猪 ”,是以小 马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 3、太阳早上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指南针一头指着()方,一头指着 ()方。 小明早上面向太阳时,他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 是()。 4、当吹东南风时,红旗往()飘;吹西北风时,红旗往()飘。 第三章 ————生活中的大数(认识 10000 以内的数) 1、计数器上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 位,第四位是()位,千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 2、一个四位数最 高位是()位;它的千位是 5,个位是 2,其他的数位是 0,它是()。 3、在 8536中, 8 在()位上,表示(); 5 在()位上,表示(); 3 在 ()位上,表示(); 6 在()位上,表示()。 4、由 3个千,5 个一组成的数是();由 9个一,2个百和 1个千组成的 数是 ()。 5、读数时,要从高读起,中间有一个或两个 “0,”都只读 1 个“零”;末尾不 管有几个 “0,”都不读;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表写,中间或末尾 哪一 第一章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除法

新北师大版小学2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新版】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 下册全套精品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除法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第四单元测量 第五单元加与减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第七单元时、分、秒 第八单元调查与记录

本册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方面:有余数除法,两步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空间与图形方面:方向与路线,测量,认识图形;统计与概率方面:统计图表的分析;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实践活动:走进乡村和美丽的植物园。此外还有一些拓展性的内容:数学游戏7个,数学故事1个,单项实践活动4个,小调查2个,数学万花筒2个,你知道吗5个。 二、全册教学要求及重点难点 1、掌握除法竖式和有余数的除法。结合实物操作,了解竖式中的各数分别表示什么;结合分物活动,体会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的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借助直观模型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理解计数单位的实际意义,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词语或符号来描述万以数的大小,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数感。 4、探索并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出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途经的地方。 6、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初步体验“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7、通过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8、经历简单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会读统计图表,会在方格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除法(有余数除法认识) 1、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23÷4=5……3 23是被除数,4是除数,5是商,3是余数 2、在有余数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也可以说,除数要比余数大。 例:在□÷7中,如果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6 ),余数要求小于除数7。 在□÷5 = 6······ 4 )。余数要求小于除数5。 3、应用题当中,除数和余数的单位根据问题决定, 商的单位和问题的单位相同,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 4、解决生活问题,如提的问题是“至少需要几条船?”,用“进一法(用商加1)”; 例:有22个人,每条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22÷4=5(条)……2(个) 5+1=6(条) 答:至少要租6条船。 5、如提的是问题是“最多做几件衣服?”,商作为最后的答案。 例:做一套衣服要用3米花布,25米花布最多能做几套衣服? 25÷3=8(套)……1(米) 答:最多可以做8套衣服。 6、计算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各部分数。 例:(51)÷6=8......3 (47)÷7=6 (5) 先算6×8=48,再算48+3=51。先算7×6=42,再算42+5=47。 51÷( 6 )=8......3 26÷()=4 (2) 先算51-3=48,再算48÷8=6。先算26-2=24,再算24÷4=6。

第二章————方向与位置(认识方向) 1、地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辨认方向时,要认准中心点。例:“小猫在小狗的()方”,中心点是小狗 3、每天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4、指南针一头指着(南)方,一头指着(北)方。 5、早晨起床,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6、大树年轮较疏的向着(南)方,较密的向着(北)方。 7、北风是由(北)向(南)吹,西南风是由(西南)向(东北)吹。 8、方向扳: 先找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再确定:东北(东和北之间部分)西北(西和北之间部分) 东南(东和南之间部分)西南(西和南之间部分) 第三章————生活中的大数(认识10000以内的数) 1、计数器上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千位的左边是(万)位,右边是(百)位。 2、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它的千位是5,个位是2,其他的数位是0,它是(5002)。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除法 1、用乘法口诀做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应用题当中,除数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商的单位是问题的单位,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 3、解决生活问题,如提的问题是“至少需要几条船?”,用“进一法(用商加1)”,乘船、坐车、坐板凳等,读懂题目再作答。 第二章——方向与位置(认识方向) 1、地图上的方向,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辨认方向时要画方向标。 2、“小猫在小狗的()方”,“()在小狗的东面”,是以小狗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小猪在小马的()方”,“小马的()方是小猪”,是以小马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 3、太阳早上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指南针一头指着()方,一头指着()方。小明早上面向太阳时,他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4、当吹东南风时,红旗往()飘;吹西北风时,红旗往()飘。 第三章——生活中的大数(认识10000以内的数)1、计数器上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千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 2、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位;它的千位是5,个位是2,其他的数位是0,它是()。 3、在8536中,8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3在()位上,表示();6在()位上,表示()。 4、由3个千,5个一组成的数是();由9个一,2个百和1个千组成的数是()。 5、读数时,要从高读起,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都只读1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表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没有数,就写“0”占位。 4、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100个一百是(),10000里面有()个百,1000里面有()个十; 5、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 6、比较大小时,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校的数就小;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的,就比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从大到小用“>”,从小到大用“<”。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全文

01不懂就问 孙中山小的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只是先生念,学生跟着读,然后把读的段落背诵下来。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解。 一天,孙中山照例流利地背出了前一天学的功课。先生在他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读了几遍,很快又背下来了。但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您能讲讲吗?”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错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不过,学问,学问,不懂就问。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先生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52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02字典大楼 字典大楼真大真大, 那里住着好多好多人家。

我常常去登门求教, 总是能得到满意的回答。 那次,我读一篇文章, 遇到一个生字“耙”。 我按照“门牌”找到它的“住址”, 啊,原来碎土、平地要用它! 这次,我写日记, 硬写不出两个字:疙瘩。 我连忙去拜访字典大楼, 它耐心地告诉我字的笔画…… 字典大楼真大真大, 谁知建造它花费了多少春夏, 人们用智慧、心血, 不断为它添砖加瓦! 字典大楼真大真大, 现在我已离不开它。 为了学好知识、本领, 我要经常去那里拜访专家。 03林卡上学 清早,妈妈把林卡叫醒。 林卡开始起床穿衣服。可衣服的两只袖子一反一正,穿上右边,左边怎么也穿不进去。翻过来,掉过去,急死人了!衣服穿上了,袜子却只找到了一只,另一只呢?看看床上,没有;再看床下,也没有。噢,原来在椅子上! 小鸟在窗外“叽叽”地叫:“快起!快起!” 吃完早饭,林卡抓起书包往外走,忽然想起今天有图画课,忘了带彩笔。他转回身找彩笔,红色的在桌面上,绿色的在抽屉里,黄色的呢?噢,塞在小布熊的手里! 挂钟在墙上“滴答、滴答”地响:“晚啦!晚啦!” 林卡慌慌张张地进了校门,同学们都已经在教室坐好。他急忙坐下,打开书包,拿出文具盒。哎呀,铅笔没削,橡皮也不见了。这可怎么写字、做数学题? 林卡脸通红,心儿“扑通、扑通”地跳:“不成,不成,这样不成!” 04妈妈的爱 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 我从梦中醒来, 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 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新)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除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2页~第3页“分苹果”“分橘子” 1.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 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 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准备:, ppt,学生准备小圆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问题引入:显示18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6个苹果,18个可以 放几盘? 二、探索新知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 a.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18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ppt 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18÷6=3 竖式: 3 6丿1 8 1 8 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3 ……商:“3”表示分3盘。 除数……6丿18 ……被除数:“18”表示有18个苹果。 “6”表示每盘18 ……商和除数的乘积:“18”表示需18个苹果。 放6个苹果。0 ……余数:“0”表示20个苹果全部放完,没有剩余。 说明:“丿”表示横式中的“÷”。 (5)练习: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的习题。 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3题。 四、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数学100道应用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 班级:姓名:座号: 1、小兵有32张动物邮票,每页放6张,可以放几页,还剩多少张? 2、30个同学要栽树60棵,已经栽了25棵,剩下的分给5个小组栽,平均每个小组栽树多少棵? 3、商店运进 7 箱粉笔,每箱 8 盒,其中白粉笔 30 盒,其余是彩色粉笔,彩色粉笔有多少盒? 4、菜园里有大白菜680棵,上午运走265棵,下午运走284棵,菜园里还有大白菜多少棵?

5、三班 44名同学去旅游,中型客车每辆坐24人,小车每辆4人,请你安排一下,可以派几辆大车,几辆小车 6、张老师有46本书,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本书?还剩几本? 7、一个纵队,从后往前数小明是第15个;从前往后数小明是第10个。这纵队共有多少人? 8、商店里有9袋乒乓球,每袋5个,卖出28个,还剩多少个 9、二年级有25个男生,20个女生,每9个排成一队,能排成几队?

10、学校买了1个足球和5个皮球共花了95元,一个足球70元,每个皮球多少元? 11、书店运来1000本书,第一天卖书253本,第二天卖出347本,还剩多少本?(用两种方法做) 12、每盒有9个球,把4盒平均分给6个班,每个班分几个? 13、成人票9元一张,儿童票4元一张,妈妈买了2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共花了多少钱? 14、有男生15人,女生14人 (1)小汽车限乘3人,大汽车限乘8人,只租大汽车需几辆? (2)还可以怎么租,写出你的想法?

15、一双拖鞋8元,一双袜子4元,小红买了4双拖鞋和一双袜子共多少元 16、花丛中有蜻蜓和蝴蝶共35只,飞来了6只,又飞走了12只,现在有多少只? 17、有45人在做操,其中女生3排,每排6人,男生有多少人? 18、农场养了348只公鸡,295只母鸡。养鸭的只数比鸡的只数多68只。农场养了多少只鸭? 19、选择有关的问题和条件,组成一个两步应用题,并解答 (1)有4袋白糖(2)有2袋红糖 (3) 每袋重2千克 (4) 卖出4千克白糖(5)还剩多少千克白糖?(6)红糖比白糖少多少千克?

完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口算练习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口算练习(一) 班级座号姓名 87-55= 6×7= 6000+800= 500+700= 680-200-230= 49÷7= 628+306= 540+535= 4+2×5= (15+25)÷8= 38÷6= 6×8= 560-40= 400+200= 4×(57-48)= 61-14= 53+48= 524+316= 351+249= (35-20)÷3= +6×4= 500+26÷4= 150328=-478= 1000-600= 5 -15÷5= 45= 370 46-200-780180== 530+140=÷7 560 72÷8= 50 -8=÷9 790+210=+290140=-75=-704=25)== 800= 550 100÷9= 45-(45+-426-40028 100275+325=-69== 56+ 140=+18 430÷ 63÷7=9 77 84014043+=400-== (50 = 51-26=-22)÷4÷9 +68= 85 27862÷=÷5=2× 24079-=3 42=- 56200 += 3808÷÷364= 47=×2)= 685-50=÷(4 9 (91400+== 261316 700654÷=-=×- 400425+=4) 7 773-× 132356+=÷508 210=== 40368+=+7÷ 18=132-= 120240 550740÷=+=÷ 800480+=3×3 8211+= 357÷=7×5 45=(83- 3978÷=75) =÷ 370-5= 546 207÷49=÷= (55 6106÷==÷-10) ÷= 67= 30=×968÷- 399÷=8× 30=43 9 30 64=2654 -36+= 32=7÷= 80=26+×-7 =8÷377-4÷==38- 23 44== 957 48×7+1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口算练习(二) 班级座号姓名 48+12=8×7=42÷6=47÷9=36÷(54-48)= 27+29=9×4=48÷8=32÷7=63÷7×3= 42-29=6×8=54÷9=44÷8=7÷(7÷7)= 65-38=5×9=64÷8=59÷7=50-5÷5= +36=45+38=6=56÷739÷7×5=28÷7= 6×7=92 37+46=48÷6+54=25÷3=-36= ×8-32=18÷6=27 42÷6 5×8==56+=7 8×77= =83-48 (6+3)×657÷==7 48÷= ×5=22 58÷6=÷4=-=244 438÷=33÷7 48+54÷ 6=647÷===5×9 6×0 428÷= 6 54÷64663 ÷7+=+37=2470-=45-6×=÷12+486= 6(63 =÷=÷729 20-648 -27)÷=30-3÷=8) =(17-×73 24= ×25 ÷+17)(2449 =-6428 ÷-=34729=64-+53=67-=6 =3881-

【2020】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除法 1、用乘法口诀做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应用题中,除数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商的单位是问题的单位,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的单位相同; 3、解决生活问题,如提的问题是“至少需要几条船?”,用进一法(用商加1)”,乘船、坐车、坐板凳等,读懂题目再作答。 第二章————方向与位置(认识方向) 1、地图上的方向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辨认方向时要画方向标。 2、“小猫在小狗的()方,()在小狗的东面”,是以小狗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小猪在小马的()方”,“小马的()方是小猪”,是以小马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 3、太阳早上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指南针一头指着(),一头指着()。小明早上面向太阳时,他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4、当吹东南风时,红旗往()飘;吹西北风时,红旗往()飘。 第三章————生活中的大数(认识10000以内的数) 1、计数器上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千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 2、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位,它的千位是5,个位是2,其他的数位是0,它是()。 3、在8536中,8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3在()位上,表示()。6在()位上,表示()。 4、由三个千,五个一组成的数是(),由9个一,两个百和一个千组成的数是()。 5、读数时,要从高读起,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0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表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没有数,就写“0”占位。 6、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100个一百是()。10000里面有()个百,1000里面有()个十。 7、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四位数是(),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一)》优质课教案

第一课时数一数(一)教学内容:P19-21数一数(一) 教学目的: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体会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3、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增强对大数的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1.ppt和相对应的图片 2.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二次设计(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你能很快的把下面的数数出来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大正方体) ⑴师:老师有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很多个小正 方体组成的(出示小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有多少个小 正方体搭成的呢?这么多,怎么数呀?你们愿不愿意数一数? 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要求:不仅数出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还 要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数的?(学生数。) 师:汇报要求“先说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再说你们小组 是怎样数的”,哪个小组愿意汇报。 组1:我们组数有6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 横着数有10个,再竖着数有10个,10×10=100,这个正方体 一共有6个面,所以是600个。 组2:我们组数有10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先 横着数有10个,再竖着数有10个,10×10=100,100×10=1000。 组3:我们组数有1000个小正方体,我们组是这样数的,一 个面有100,这个正方体一共有10个层,就是1000个。 师:一共有两种意见,一种数的结果是600个,另一种数的结 果是1000个,同一个正方体怎么会出现两种意见呢?究竟谁 的是正确的? 生1:我们数的方法不同,所以数的结果也不同。 生2:他们数的是6个面,我们数的是10层。 生3:他们没数正方体的芯。 师:结果是600个的同学只数了6个表面,忽略了正方体里 面的小正方体。下面我们看看数的结果是1000个的同学是怎 样数的。新-课-标-第-一-网 ⑵计算机演示:第一步: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 第二步: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

北师大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

解决问题 1、1个篮球255元,1个排球108元。学校准备买1个篮球和1个排球,大约需要多少元钱?王老师用400元买这两个球,应找回多少元? 2、儿童乐园有12个跷跷板,其中9个上分别有4个小朋友在玩,另3个跷跷板上没有小朋友。这时又有12个小朋友过来玩。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 3、38个桃子,每5个放一盘,需要几个盘子? 4、妈妈洗了36张相片,送给张阿姨8张后,剩下的放在相册中,每页放4张,要放几页? 5、一块花布长25米,做一套衣用用3米,最多能做这样的几套衣服? 6、小猴子第一天摘了26个苹果,第二天摘了19个苹果。它要把这些苹果放在5个篮子中,每个篮子放几外苹果? 7、食堂运来一些绿豆,每天吃8千克,吃了5无后,还有36千克。食堂运来绿豆多少千克? 8、1顶帽子12元,1副手套4元,1双袜子6元,1双鞋24元。请提出数学问题。 9、每盒糖有8包,把3盒糖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包糖?

10、小丽买了4本笔记本花了28元钱,小红买了1本笔记本花了8元钱,谁买得笔记本贵?贵多少元? 11、周老师买了126本笔记本,用去了72本后,剩下的平均分给6个班,每个班分几个笔记本? 12、两条2米长的彩带,第一条用去50厘米,第二条用去75厘米,哪条彩带剩下的多?多多少厘米? 14、人民剧院楼下有425个座位,楼上比楼下少185个座位。楼上楼下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15、买1个MP4花525元,一个MP3比一个MP4便宜226元。一个MP3多少元?各买一个共花多少元? 16.蛋糕店做了46块蛋糕,每盘放5块,能放几盘?还剩几块? 17、妈妈买了7千橘子,每千克3元,她付出了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18、一瓶绿茶2元,一杯可乐5元,一盒牛奶4元。 ①买3杯可乐和1盒牛奶需要多少元钱? ②买7瓶绿茶,付出了20元,应找回多少元?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计算题

一、口算。 670-600= 670-60= 730+500= 730-500= 1800+200= 1800-200= 48+6= 360-80= 570+60= 400-30= 1500+70= 3200-800= 2500+3000= 50-16= 61-4= 63+52= 380-250= 460+70= 500+230= 700-190= 1000-800= 670+300= 530+600= 256+80= 750-250= 960-804= 10000-998= 640-180= 460-80= 350+120= 720-650= 30+58= 二、竖式计算。 84 408 357 486 328 549 427 455 174 184 194 204 82 92 153 173 126 166 315 356 487 254 347 445 539 246 355 498 709 283 406 527 809 三、竖式计算。 9÷4= 21÷5= 14÷3= 19÷6= 20÷6= 34÷4= 30÷7= 26÷3= 42÷8= 50÷7= 43÷6= 88÷9= 47÷9= 32÷7= 41÷8= 42÷6= 27÷4= 37÷5= 40÷7= 52÷8= 46÷9= 60÷8= 51÷6= 65÷9= 33÷7= 59÷9= 34÷6= 46÷7= 53÷8= 66÷9= 23÷4= 55÷6= 36÷7= 49÷9= 49÷5= 37÷4=

56÷6= 45÷7= 34÷8= 58÷9= 65÷7= 39÷6= 四、脱式计算 7×3+5 50-4×5 7+6×2 4+24÷8 5-8÷4 72÷8-3 36+81÷9 45+8×4 80-6×8 23+5×8 8×7-34 90-54÷6 42+40÷5 2×6+37 56-2×6 32÷4-15 80-7×9 90-3×9 44+4×7 40+2×6 12-35÷7 38+4×4 100-45-25 26+36-14 54+32÷8 36÷4-7 86-6×9 5×(36-29)(83-35)÷6 94-(25+19)16+24÷8 (16+24)÷8 18-9×2 (18-9)×2 30÷6-3 30÷(6-3)(26+16)÷7 9×(45-38)85+(100-86)59-21÷3 52+6×8 63÷(36-29)99-(23+32)8×(69-60)(100-46)÷6 63-27÷3 (6+57)÷9 25+3×4 7+8×5 6×(15-8)28÷(57-50)50-8×4 18+72÷9 (12+33)÷9 7×(50-46)36-2×3 9×8+18 475+263+149 727+114+86 1000-207-168 436-179-36 456-278-132 368-(168+127)930-(80+480)1000-185-145 278-199+683 318+254-196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试题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直接写出得数: 66-8= 36÷4= 16÷3= 5÷5= 28÷5= 7×5= 6×9= 17÷3= 1×3= 72-9= 63÷9×8= 72-(72-63)= 37+58-45= 28-7×6= 二、填空: 1.11除以5,商是(),余数是()。 2.36里面有()个9。 3.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4.3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5.一个数除以2得6,余数是1,这个数是()。 6.()÷3=4 (2) 7.在除法运算中,余数必须比除数()。 8.17÷()=5……2 48÷()=6 ()÷()=6......3 ()÷4=() (3) ()÷()=5......1 ()÷5=() (4) 9.()里最大能填几。 ()×6<25 7×()<41 ()×6<35 7×()<41 10.在有余数的出发运算中,被除数等于除数与商的积,再加上()。 三、判断题:

1.40里面有5个8,算式是40÷5=8。() 2.一个数除以7,余数可能是6、5、4、3、2、1。() 3.计算有余数的除法,除数要比余数小。() 4.27里面最多有3个8。() 5.从12里面连续见3,4次减完。() 6.把5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7,还余2。() 7.42÷5=8……2,读作:42除以5商8余2。() 四、列式计算: 1.9的3倍是多少? 8的4倍是多少? 8的7倍是多少? 2.两个因数都是7,积是多少?把64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几,还余几? 3.把72每8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五、应用题: 1.图书柜里有连环画8本,故事书的本数是连环画的7倍,故事书比连环画 多几本?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部章节试卷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复习作业 知识点: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练习: 1、()里最大能填几? 3×()<16 ()×5<41 6×()<33 8×()<46 ( )×9<81 4×()<25 ()×7<67 7×()<49 2、用竖式计算。 40÷ 7= 65÷ 9= 49÷ 8= 24÷ 6= 59÷ 9= 9÷ 4= 40÷ 4= 55÷ 8= 3、解决问题 (1)每盘放5个橘子,14个橘子可以放几盘? (2)14个橘子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3)27个红果,每6个穿成一串,可以穿成几串,还剩几个? (4)71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 (5)一张桌子围6个人,46个人至少需要几张桌子?

(6)一块花布长25米,做1套衣服要3米,最多能做几套衣服? (7 50人可以怎样租车?(设计两种方案) (8)有28人要坐船,如果每条船坐4人,需要几条船? (9)有52颗纽扣,每件衬衫钉7颗,可以钉几件衬衫,还剩几颗纽扣? (10)44位游客,每辆车限乘5位乘客,至少需要几辆车? (11)有75张白纸,每8张订成一本,最多可以订几本? 4、(1)18块水果糖,每个小朋友分3块,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2)2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块。如果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块,还剩()块。 (3)被除数是49,除数是8,商是(),余数是()。 (4)()÷7=6……()中,如果余数是5,这时被除数是(),余数最大能填()。 (5)14个簸箕,24把扫帚,平均分给6个班,每班可以分到簸箕()个,扫帚()把。 (6)□□☆☆☆□□☆☆☆按上面的方式排珠子,从左往右数,第11颗是()。第28颗是()。第35颗是()。 (7)在()÷6=4……(),第二个括号最多只能填()。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除法 1、余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如果分到最后有剩余且不够再分一次时,剩余的数就叫余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注意 ①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除数>余数 ②验算方法: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③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2、竖式除法:写除法算式时,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面,除数写在除号左面,商写在被除数的上面。 3、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要经过一商,二乘,三减,四比这四个步骤。 一商:那个数和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且比被除数小,商就是几。 二乘:商和除数相乘。 三减:被除数减商和除数的积 四比:余数要比除数小。

4、进一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余数虽然不够一份,但也要算作一份,这时需要用“进一法(用商加1)如”乘船、坐车、坐板凳,住房间等等、 5、去尾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余数不够一份,就不能算作一份,这时需要采用“去尾法”,也就是余数不能算作一份,如剪绳子,买东西等等、 6、应用题中,商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商的单位是问题单位,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单位相同; 7、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x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1、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辩认方向时要画方向标。 2、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 辨认具体情景中的其余七个方向、 3、?太阳早上从东方升起,西边落下;指南 针一头指着南方,一头指着北方、 ?小明早上面向太阳时,他的前面是东,后 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当吹东南风时,红旗往西北飘,吹西北风时,红旗往东南飘。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1、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从右起第一位开始 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2、读数法则 ①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读; ②千位是几读几千,百位是几读几百,十位 是几读几十,个位是几读几; ③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0;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比较大小 ①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 ③最高位相同,比下一位。 4、写数法则 ①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 ②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在个位上写几; ③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除法 分苹果 教学内容:《分苹果》 P:2—P: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少。 重点难点: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 教学方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二、探索新知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3)、同桌同学合作摆18个圆片,验证推算结果。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18÷6=3 竖式:

3 ——商 除数ˉˉˉˉˉ被除数 1 8 ——除数与商的积 0 ——余数 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商“3”表示分3盘。被除数“18”表示有18个苹果。“6”表示每盘放6个苹果,积“18”表示需18个苹果。“0”表示20个苹果全部放完,没有剩余。说明:“”表示横式中的“÷”。 (5)、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二道小题,指名板书,进行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题。 四、总结 (除法竖式的写法。) 作业设计:P:3练一练第3题 板书设计: 分苹果 18 ÷ 6 = 3 3 ——商 除数ˉˉˉˉˉˉ被除数 1 8 ——除数与商的积 0 ——余数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东南西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8页、59页“辨认方向”。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2、在指出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3、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方向。 教学重点: 建立东、南、西、北的方位观念。 教学难点: 应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或播放(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刚才播的是什么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瞧,她来了!今天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小姑娘高高兴兴地去采蘑菇。也不知过了多久,篮子满了,这时她才抬起头:“哎呀,太阳都快落山了,我得赶快回家了!”可是,四周都是树,哪儿才是回家的路呢?天渐渐地黑了,小姑娘急得哭了起来。

听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 其实,只要学会了辨认方向,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迷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辨认方向的知识,帮助小姑娘找到回家的路。 二、依据经验,学习辨认生活中的方向 (一)认识东南西北 小朋友,你知道哪些方向?你能找到这四个方向吗?老师这儿有一首儿歌能帮助大家辨认方向呢。出示儿歌: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1、读一读 2、儿歌里,有哪些我们学过的表示物体位置关系的词语(前后左右) 3、一边读儿歌一边做动作。 小结:小朋友,太阳是我们忠实的伙伴,它永远都保持着东升西落的规律。有了太阳的帮忙,我们就能正确辨认方向了。 (二).找教室里的东方、南方、西方、北方。 1.找一找:(师:我们教室里也有东、南、西、北,东面在哪儿?你是怎么知道的?太阳从哪儿升起?现在你还能找到什么方向?) 找出教室里的东面,再让学生跟据儿歌指出西面、南面、北面、教师贴上标记卡片。(东、南、西、北) 2说一说:教室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