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物理知识点.doc

近代物理知识点.doc

近代物理知识点.doc
近代物理知识点.doc

光电效应、量子理论,原子及原子核物理

一、光的粒子性

1、光电效应

(1)光电效应:在光(包含不行见光)的照耀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2)光电效应的试验规则:

设备:

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有必要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干发生光电效应,低于极限频率的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光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大于极限频率的光照耀金属时,光电流强度(反映单位时刻发射出的光电子数

的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9

④金属受到光照,光电子的发射一般不超过10 秒。

2、动摇说在光电效应上遇到的困难

动摇说以为:光的能量即光的强度是由光波的振幅决议的与光的频率无关。所以

动摇说对解说上述试验规则中的①②④条都遇到困难

3、光子说

(1)量子论: 1900 年德国物理学家普郎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接连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电磁波的能量E=hv

(2)光子论: 1905 年受因斯坦提出:空间传达的光也是不接连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

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

即:E=hv,其间 h 为普郎克恒量h=6.63 × 10 -34J·s

(3)光电效应方程 E k=hv-W

4、光子论对光电效应的解说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取得光子后其动能增大,当功用大于脱出功时,电子即可脱离金属表面,入射光的

频率越大,光子能量越大,电子取得的能量才干越大,飞出时最大初功用也越大。

二、波粒二象性

1、光的干与和衍射现象,阐明光具有动摇性,光电效应,阐明光具有粒子性,所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单个粒子显示出粒子性,很多光子显示出动摇性,频率越低动摇性越显着,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着

3、光的动摇性和粒子性与经典波和经典粒子的概念不同

(1)光波是几率波,明条纹是光子抵达几率较大,暗条纹是光子达几率较小,这与经典波的振荡叠加原理有所不同

(2)光的粒了性是指光的能量不接连性,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光子,没有必定的形状,也不占有必定空间,这与经典粒子概念有所不同

原子和原子核

一、原子结构:

1、电子的发现和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电子的发现:

1897 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研讨,然后发现了电子。

电子的发现标明:原子存在精细结构,还能够再分,然后打破了原子不行再分的观念。

(2)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903 年汤姆生想象原子是一个带电小球,它的正电荷均匀散布在整个球体

内,而带负电的电子镶嵌在正电荷中。

2、粒子散射试验和原子核结构模型

(1)粒子散射试验: 1909 年,卢瑟福及帮手盖革托马斯顿完结 .

①设备:

②现象:

a.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本来方向运动,不发生偏转。

b. 有少量粒子发生较大视点的偏转

c. 有极少量粒子的偏转角超越了 90 度,有的简直到达 180 度,即被反向弹回。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因为粒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七千多倍,所以电子不会使粒子运动方向发生显着的改动,只要原

子中的正电荷才有或许对粒子的运动发生显着的影响。假如正电荷在原子中的散布,像汤姆生模型那模均匀分

布,穿过金箔的粒了所受正电荷的作用力在各方向平衡,粒了运动将不发生显着改动。散射试验现象证明,

原子中正电荷不是均匀散布在原子中的。

1911 年,卢瑟福经过对粒子散射试验的剖析核算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存在一个很小的核,

称为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一切正电荷和简直悉数的质量,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原子核半径小于10

-14 m,原子轨道半径约10-10 m。

3、玻尔的原子模型

(1)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的对立(两方面)

a.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是加速运动,依照经典理论,加速运动的电荷,要不断地向周围发射电磁波,电子

的能量就要不断削减,最终电子要落到原子核上,这与原子通常是安稳的事实相对立。

b.电子绕核旋转时辐射电磁波的频率应等于电子绕核旋转的频率,跟着旋转轨道的接连变小,电子辐射的

电磁波的频率也应是接连改动,因此依照这种推理原子光谱应是接连光谱,这种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事实相对立。

(2)玻尔理论

上述两个对立阐明,经典电磁理论已不适用原子体系,玻尔从光谱学成果得到启示,使用普朗克的能量量了化的概念,提了三个假定:

①定态假定: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接连的能量状况中,在这些状况中原子是安稳的,电子尽管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在辐射能量,这些状况叫定态。

②跃迁假定:原子从一个定态(设能量为E2)跃迁到另必定态(设能量为E

1)时,它辐射成吸收必定频率的

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议,即 hv=E2- E

1

③轨道量子化假定,原子的不同能量状况,跟电子不同的运转轨道相对应。原子的能量不接连因此电子或许轨道的散布也是不接连的。即轨道半径跟电子动量 mv的乘积等于 h/2 的整数倍,即:轨道半径跟电了动量 mv的

乘积等于h/ 2 的整数倍,即mvr n (3)玻尔的氢子模型:

h

2

n 1、2、3??n为正整数,称量数数

①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轨道半径公式:玻尔在三条假定基础上,使用经典电磁理论和牛顿力学,核算出氢原

子核外电子的各条或许轨道的半径,以及电子在各条轨道上运转时原子的能量,(包含电子的动能和原子的热能。)氢原子中电子在第几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E n ,和电子轨道半径r

n 分别为:

E

n E

1

n

n 1、2、3??2

r n r n 1

其中E1、r1为离核最近的第一条轨道(即n=1)的氢原子能量和轨道半径。即:E1=-13.6 ev, r -10 m( 以

1=0.53 ×10

电子距原子核无穷远时电势能为零计算)

②氢原子的能级图:氢原子的各个定态的能量值,叫氢原子的能级。按能量的巨细用图开像的表示出来即能级图。

其间 n=1 的定态称为基态。 n=2 以上的定态,称为激发态。

二、原子核

1、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1896 年法国物理学,贝克勒耳发现铀或铀

矿石能放射出某种人眼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穿透黑纸而使照相底片感

光。

放射性:物质能发射出上述射线的性质称放射性

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放射性元素

天然放射现象:某种元素青丝地放射射线的现象,叫天然放射现象

天然放射现象:标明原子核存在精细结构,是能够再分的

(2)放射线的成份和性质:用电场和磁场来研讨放射性元素射出的射线,在电场中轨道,如图( 1):

性质

成份组成电离作用贯穿才能

射线氦核组成的粒子流0.1c 很强很弱

高速电子流0.99c 较强较强射线

射线高频光子c 很弱很强

2、原子核的衰变:

(1)衰变:原子核因为放出某种粒子而改变成新核的改动称为衰变在原子核的衰变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

类型衰变方程规律

电荷数削减 2衰变新核质量数削减 4

电荷数添加 1

新核

衰变质量数不变

射线是随同、衰变放射出来的高频光子流,是衰变发生的新原子核处于较高能级发生跃迁而发生的。

在衰变中新核质子数多一个,而质量数不变是因为反响中有一个中子割裂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即:

(2)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的对折发生衰变所需求的时刻,称该元素的半衰期。

一放射性元素,测得质量为 m, 半衰期为 T,经时刻 t 后,剩下未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质量为 m

m

m

o

2 t / T

半衰期无法改变,而且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于少数原子核没有半衰期概念。

3、原子核的人工改变:原子核的人工改变是指用人工的办法(例如用高速粒子炮击原子核)使原子核发生改变。

14(1)质子的发现:1919年,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氦原子核发现了质子。7

4171 N He O H

281

(2)中子的发现: 1932 年,查德威克用粒子炮击铍核,发现中子。

4、原子核的组成和放射性同位素

(1)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在原子核中:质子数等于电荷数核子数等于质量数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电荷数

(2)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叫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的发现:用粒子炮击铝时,发生核反响。

发生+衰变,放出正电子

三、核能:

1、核能:核子结组成的子核或将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都要放出或吸收能量,称为核能。

例如:

2

2、质能方程:爱因斯坦提出物体的质量和能量的关系:E mc——质能方程

3、核能的核算:在核反响中,及应后的总质量,少于反响前的总质量即呈现质量亏本,这样的反便是放能反应,若反响后的总质量大于反响前的总质量,这样的反响是吸能反响。

2

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与质量改动的联系为: E mc

4、开释核能的途径——裂变和聚变

(1)裂变反响—原子弹,可控核反响堆

①裂变:重核在必定条件下改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响,叫做原子核的裂变反响。

例如:

②链式反响:在裂变反响用发生的中子,再被其他铀核浮获使反响继续下去。

a)

链式反应的条件:

b)

裂变物质的体积,超越临界体积

有中子进入裂变物质

③ 裂变时均匀每个核子放能约 1Mev能量

1kg 悉数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 2500 吨优质煤彻底焚烧放出能量

(2)聚变反响 --- 太阳内部,氢弹

①聚变反响:轻的原子核聚组成较重的原子核的反响,称为聚变反响,也称为热核反响

2例如:1

341176 H H He n.Mev

120

②均匀每个核子放出 3Mev的能量

③聚变反响的条件;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 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测量力时不能超过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第八章力和运动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二、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三、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解析(1)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原子结构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玻尔理论中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发的氢原子能自发地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 A .13.6eV B .12.09eV C .10.2eV D .3.4eV 2.如图所示是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在一个小铅盒里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钋,它发出的α粒子从铅盒的小孔射出,形成很细的一束射线,射到金箔上,最后打在荧光屏上产生闪烁的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 B .该实验证实了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 C .α粒子与原子中的电子碰撞会发生大角度偏转 D .绝大多数的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只增加入射光的强度,饱和光电流不变 C .在核反应方程414 17278 He N O X +→ +中,X 表示的是中子 D .根据玻尔理论,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光子发生跃迁后,其电子的动能减少 4.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域内有四条谱线,都是氢原子中电子从量子数 n >2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发出的光,它们在真空中的波长由长到短,可以判定 A . 对应的前后能级之差最小 B .同一介质对 的折射率最大 C .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 .用照射某一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也一定能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电效应”现象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B .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C .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可以再分 D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原子结构“枣糕模型”

天津中考物理复习(重要知识点汇总)

一、物理定律、原理: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阿基米德原理 3、光的发射定律 4、欧姆定律 5、焦耳定律 6、能量守恒定律 二、物理规律: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光的折射规律 3、凸透镜成像规律 4、两力平衡的条件和运用 5、力和运动的关系 6、液体压强特点 7、物体浮沉条件8、杠杆平衡条件9、分子动理论 10、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1、安培定则1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13、磁极间的作用规律14、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的分配规律 三、应记住的常量: 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为0.1℃ 水的比热:C水=4.2×103J/(kg.℃) 2、速度:1m/s=3.6km/h 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V=340m/s V固>V液>V气 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108m/s 3、密度:ρ水=ρ人=103kg/m3 ρ水>ρ冰ρ铜>ρ铁>ρ铝 1g/cm3=103kg/m3 1L=1dm3 1mL=1cm3 g=9.8N/kg 4、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cm汞柱≈10m水柱 5、元电荷的电量:1e=1.6×10-19C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蓄电池的电压:2V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每秒换向100次。 1度=1Kw.h=3.6×106 J ——四★零★零八一九一九八六★ 四、物理中的不变量: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改变无关。 3、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跟燃料的燃烧情况、质量、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 4、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它由电阻自身情况(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而跟所加的电压的大小,通过电流的大小无关。 5、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跟路程的多少,时间长短无关。 6、功率的大小和做功多少、做功时间无关。只是用该值能计算出功率而已。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 ,经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 和b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a 光的频率小于b 光的频率 B .a 光光子能量小于b 光光子能量 C .玻璃砖对a 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 光的折射率 D .a 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大于b 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 B .一群氢原子从4n =能级跃迁到基态时,能发出6种频率的光子 C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 D .核反应 238234 492 902U Th He →+为重核裂变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钍的半衰期为24天,1g 针经过120天后还剩0.2g B .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C .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发射到核外,就是β粒子 D .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氢原子从n=5的激发态跃迁到n=2的激发态时,核外电子动能减小 4.如图所示为光电管的示意图,光照时两极间可产生的最大电压为0.5V 。若光的波长约为6× 10-7m ,普朗克常量为h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取hc=2×10-25J·m ,电子的电荷量为1.6× 10-19C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光电管K 极的逸出功大约为2.53×10-19J B .当光照强度增大时,极板间的电压会增大 C .当光照强度增大时,光电管的逸出功会减小 D .若改用频率更大、强度很弱的光照射时,两极板间的最大电压可能会减小 5.如图是 a 、b 两光分别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后在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则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第七章 7.1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且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4)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是受力物体的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大小、运动的方向或 运动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 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方法叫力的示意图。 6、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7.2、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弹性限度:当弹性物体的形变超过某一数值时,即使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了,这个值叫弹性限度。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 力,支持力,拉力) (3)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4)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 弹簧测力计: (5)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 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高中近代物理知识点总结

近代物理知识总结 一、黑体辐射(了解)与能量子 1.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叫热辐射。 2.黑体: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叫黑体。 3.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①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的电磁波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②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a .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 b .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4.★★★ 普朗克能量子:带电微粒辐射或者吸收能量时,只能辐射或吸收某个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即能量的辐射或者吸收只能是一份一份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能量子的大小:ε=h ν,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h 称为普朗克常量. 爱因斯坦光子说:空间传播的光本身就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能量子 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为ε=h ν。 二、光电效应规律 (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 (2) 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3)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 (4) 光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理解:(1)光照强度(单色光) 光子数 光电子数 饱和光电流 (2)光子频率ν 光子能量 ε=h ν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密立根验证) E k =h ν-W 0 遏制电压 U c e=E k 三、光的波粒二象性与物质波 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光子有能量)康普顿效应 (光子有动量和能量)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h W 00=ν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全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 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 1m/s=3.6km/h

【第二章声现象】 9.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三章物态变化】 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其中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受力物体。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慢、方向改变)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不能说改变形变或物体形变发生改变)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F):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2 个鸡蛋在手上对手的力大约是1N。 6.力的表示法有2 种: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同光线一样,这个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7. 口诀为: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标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写尖边。 注:①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少了画标度的过程。可以这样记:示意图就是意思意思,只是表示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没有图示详细; ②在同一个图中,如果有几个力的话要公用一个标度和力的作用点。(作用点一定在受力物体上,而且一般取中心。) ③线段长度没有半格的,也没有一个格的,也就是说最少2 个格,且是格的整数倍。 8. 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叫弹性形变。 产生条件或依据:①物体间是否直接;②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和拉伸。 9.弹力的大小:F=k x 其中F:弹力;k:劲度系数,和物体本身有关;x:形变量,即形变后的长度也原长的差。即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额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0.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和支持力。 11. 弹簧测力计又叫弹簧秤,可测重力和拉力。 其使用方法为:①看(量程)②认(分度值和单位)③调(调零,然后拉几下挂钩,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④测(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⑤读(视线与刻度面板垂直)⑥记(+单位)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注: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12. 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具有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大小G=m 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 而非垂直向下(垂直于受力面)]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13.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14. 摩擦力(f) :

高中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详解和练习

近代物理 构 氢原子能级公式 天然衰变 人工转变 重核裂变 轻核聚变 2 1 n E E n = α衰变 质子、中子 核反应堆 热核反应 12r n r n = β衰变 的发现 一、知识网络

半衰期核能 表示放射性元素△E=△mc2 衰变的快慢 二、画龙点睛 概念 一、原子结构: 1、电子的发现和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电子的发现: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发现了电子。 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存在精细结构,从而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 (2)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903年汤姆生设想原子是一个带电小球,它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而带负电的电子镶嵌在正电荷中。 2、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结构模型 (1)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卢瑟福及助手盖革手吗斯顿完

成 ①装置: ②现象: a.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不发生偏转。 b. 有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 c. 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超过了90度,有的几乎达到180度,即被反向弹回。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于α粒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七千多倍,所以电子不会使α粒子运动方向发生明显的改变,只有原子中的正电荷才有可能对α粒子的运动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果正电荷在原子中的分布,像汤姆生模型那模均匀分布,穿过金箔的α粒了所受正电荷的作用力在各方向平衡,α粒了运动将不发生明显改变。散射实验现象证明,原子中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的。 1911年,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计算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存在一个很小的核,称为原子核,原子核集中

60个初中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60个初中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60个初中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与路程不成正比,时间不成反比。 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 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阻力,电磁吸 引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 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能说受到惯性,只能说具有惯性。 10.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11.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把电能转化成机 械能。外电路有电源。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外电路无电源。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 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拉力多大摩擦力多大。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 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17.求作最小动力,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作法:支点到力的 动力作用点的长度就是最大力臂。 18.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 深度是被研究的点液体的自由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的竖直距离, 不是高度。固体压强先找到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 先运用p=ρg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特殊固体可用 p=ρgh计算,特殊液体可用p=f/s算。 19.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20.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求浮力 要首先看物体的状态: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g物计算,若 有弹簧测力计测可以根据f浮=g物—f拉来测。 21.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对应才做功。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难题汇编及答案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难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氢原子能级关系如图,下列是有关氢原子跃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量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能辐射出2种频率的光子 B .用n =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照射逸出功为4.54eV 的金属钨能发生光电效应 C .用能量为10.3eV 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n =2能级 D .氢原子从n =3能级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1.51eV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 B .一群氢原子从4n =能级跃迁到基态时,能发出6种频率的光子 C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 D .核反应 238234 492 902U Th He →+为重核裂变 3.三种不同的入射光线甲、乙、丙分别照射在三种不同的金属a 、b 、c 上,均恰能使金属中逸出光电子。已知三种光线的波长λ甲>λ乙>λ丙,则( ) A .用入射光甲照射金属b ,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B .用入射光乙照射金属c ,一定发生光电效应 C .用入射光甲和乙同时照射金属c ,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D .用入射光乙和丙同时照射金属a ,一定发生光电效应 4.如图所示为光电管的示意图,光照时两极间可产生的最大电压为0.5V 。若光的波长约为6× 10-7m ,普朗克常量为h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取hc=2×10-25J·m ,电子的电荷量为1.6× 10-19C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光电管K 极的逸出功大约为2.53×10-19J B .当光照强度增大时,极板间的电压会增大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 详细

第六章 《电压 电阻》复习提纲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 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 ”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 ”的电流。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 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 (类比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可以推出与其类似事物也具有这种属性的思考和处理 问题的方法)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 V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 =1000V 1V =1000 mV 1 mV =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 安 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 、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 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 和0—15V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 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 —15V 可 测量 ,若被测电压小于3V 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 测电压大于15V 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

最新近代物理主要知识点及思考题答案

一、光学全息照相 1.全息照相原理:全息照相是以物理光学理论为基础的,借助参考光与物光的相互作用,在感光板上以干涉条纹的形式记录下物体的振幅和位相的全部信息。 2.全息照相的过程分两步: (1)造像,设法把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在感光材料上; (2)建像,照明已被记录下的全部信息的感光材料,使其再现原物的光波。 3.全息照相的主要特点: ①立体感强②具有可分割性③同一张全息片上可重叠拍摄多个全息图④全息照片再现时,像可放大缩小⑤全息照片再现时,像的亮度可变化。 4.拍摄系统的技术要求: ①对光源的要求:拍摄全息图必须用具有高度空间和时间相干性的光源; ②对系统稳定性的要求:需要一个刚性和防震性都良好的工作台; ③对光路的要求:参考光和物光两者的光程差要尽量小;两者之间的夹角应小于45°; ④对全息干板的要求:需要制作优良的全息图,一定要有合适的记录介质。 二.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数 1.截止电压:光电流随加速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加速电压增加到一定值后,当光电流达到饱和值I M,I M,与入射光强成正比。当U变成负值时,光电流迅速减小,当U<=U0时,光电流为0,这个相对于阴极是负值的阳极电压U0被称为截止电压。(对于不同频率的光,其截止电压不同) 2.为了获得准确的截止电位,实验所用光电管需要满足的条件: ①对所有可见光谱都比较灵敏; ②阳极包围阴极,当阳极为负电压时,大部分光子仍能射到阳极; ③阳极没有光电效应,不会产生反向电流; ④暗电流很小。 3. 红限:所谓红限是指极限频率。以为光从红到紫频率逐渐升高。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光的频率大于等于某一极限频率。也就是比这个频率高的光(比这种光更靠近紫色那一端)能发生光电效应。而频率比它更低(也就是更靠近红色那一端)的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所以就把这个极限频率叫做靠近红端的极限。简称红限! 4.反向电流:入射光照射阳极或从阴极反射到阳极之后都会造成阳极光电子发射。加速电压U为负值时,阳极发射的电子向阴极迁移形成阳极反向电流。 5.暗电流:在无光照射时,外加反向电压下光电管流过的微弱电流。 6.为了准确测定截止电位,常用方法:(1)交点法(2)拐点法。 7.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量的关键是:获得单色光、确定截止电压、测出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8.光电效应:当光照射金属时,光的能量仅部分的以热的形式被物体吸收,而另一部分则转化为金属中某些电子的能量,会使电子逸出金属表面,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9. 光电效应的基本实验事实有哪些? 答:①光电流随加速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加速电压增加到一定值后,当光电流达到饱和值 I M,I M,与入射光强成正比。 ②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成线性关系,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③光电效应有阈频率存在,该频率称为红限 10.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推导求出h

大学物理重要知识点归纳

《大学物理上》重要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2012.6) 一、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 x Acos( t ) 振幅 A:A x 02 (v 0 )2 角频率 :反映振动快慢,系统属性。 初相位 : 取决于初始条件 2 2 k T m 二、简谐运动物体的合外力: F kx (k 为比例系数 ) 简谐运动物体的位移: 简谐运动物体的速度: 简谐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x Acos( t ) v Asin( t ) a 2 A cos( t ) 三、旋转矢量法( 旋转矢量端点在 x 轴上投影作简谐振动) 矢量转至一、二象限,速度为负 A x o 矢量转至三、四象限,速度为正 x 四、振动动能: E k 1 mv 2 1 kA 2 sin 2 ( t ) 2 2 振动势能: E p 1 kx 2 1 k A 2 cos 2 ( t ) 2 2 振动总能量守恒: E E k E p 1 k A 2 2 五、平面简谐波波函数的几种标准形式: y Acos [ (t x ) o ] A cos [ t 2 x o ] u 0 :坐标原点处质点的初相位 x 前正负号反应波的传播方向 六、波的能量 不守恒! 任意时刻媒质中某质元的 动能 = 势能 !

a,c,e,g点:能量最大! b,d,f 点:能量最小! 七、波的相干条件: 1. 频率相同; 2. 振动方向相同; 3.相位差恒定。 八、驻波:是两列波干涉的结果 波腹点:振幅最大的点波节点:振幅最小的点 相邻波腹 (或波节 )点的距离: 2 九、电场的高斯定理 真空中:介质中:电位移: 1 q E dS S ( S内) D dS q0q0:自由电荷 S(S内) D0r E 电极化强度: P ( r 1) 0 E 十、点电荷的电场:球对称性!方向沿球面径向。 q 点电荷 q 的电场 : E( r ) 2 4 0 r 点电荷 dq 的电场:dE(r )dq 2 4 0r 十一、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两侧为匀强电场) E E E E 2 0 2 0 2 0 2 0

高考物理3-5知识点汇总

物理 3-5近代物理 知识点汇总 【黑体辐射】 1.热辐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做热辐射。 2.热辐射特性:热辐射的本质是物体向周围发射能量(称为辐射能),在一定时间内物体的 辐射能量及这些能量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都跟温度有关。 3.黑体:在热辐射的同时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界射来的电磁波。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 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黑体是一 个理想化的模型。 4.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对于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 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而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 动。 【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1.物体热辐射发出的电磁波波是通过内部的带电谐振子向外辐射的,谐振子的能量是不连续 的。普朗克认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是某一最小能量ε的整数倍。这个最小能量ε叫做能量子:h εν=。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 h 是普朗克常量,其值为 346.62610h J s -=??。 2.意义:可以非常合理地解释某些电磁波的辐射和吸收的实验现象。 3.量子化现象:在微观世界中物理量分立(不连续)取值的现象称为量子化现象。 4.量子化假设的意义: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能够很好地解释了黑体辐射实验现象的黑体辐射 强度随波长分布的公式,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 【光电效应】 [考纲要求:Ⅰ] 1.1887年,赫兹在研究电磁波的实验中偶尔发现,接收电路的间隙如果受到光照,就更容易产 生电火花。这就是最早发现的光电效应。 2.光电效应: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这个现象称为光电效应。这种电子常被称为光电子。 3.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存在着饱和电流 单位时间内从阴极的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在光照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稳定值),这个值就是饱和电流。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 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测量力时不能超过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

近代物理基础考试知识点

“近代物理基础”课程考试知识点 第五部分相对论基础(总分数分布11.1%) 第十八章狭义相对论 1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1-1-1 (1)光速不变原理内容;8-1-1 (2)相对性原理内容;3-1-3 2洛伦兹变换 (1)时空坐标公式;7-2-2 (2)速度变换公式与应用;1-2-3; 3时间延缓效应2-2-2;5-2-5 4长度的相对性3-1-8;8-1-5 5相对论质速公式与应用;6-2-4;9-2-3 6相对论动能3-1-5;6-2-4;10-2-4 7相对论质-能关系6-2-1;6-2-4;10-2-4 8光子的质量、能量与动量2-2-3;8-1-9 第六部分量子物理(总分数分布33.3%) 第十八章光的波粒二象性(第六部分分数分布33.2%)1热辐射 (1)物理本质;9-1-1;平衡辐射的物理意义;6-1-2 (2)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内容与应用;1-2-2;10-2-2 (3)维恩位移定律内容与应用;3-2-4 2普朗克假设内容及物理意义;5-1-9;7-1-9;10-4 3光电效应 (1)4条实验规律;3-4;4-1-2 (2)光电子最大初动能-遏止电压关系;6-2-2,8-2-5 (3)红限的物理意义;1-1-3 (4)逸出功的意义;5-2-2 (5)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内容;3-4;6-2-2 (6)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及对光电效应的解释;3-4;5-2-2;8-2-5 4康普顿散射光波的计算;4-2-2;5-2-4;9-2-1 第二十一章电子的波粒二象性(第六部分分数分布22.2%)1德布罗意假设 (1)内容及物理意义;9-1-3 (2)非相对论性德布罗意波波长的计算;6-2-5;9-2-5 2不确定性关系的数学表示式;3-1-7;7-2-1;10-2-5 3德布罗意波波函数 (1)数学表达式;4-1-4 (2)归一化条件的数学表达式;6-1-4;10-1-1 (3)归一化条件的物理意义;8-1-8 (4)波函数满足的标准条件;1-1-5 4概率密度的计算;1-2-5;2-2-1;4-2-4; 第二十二章薛定谔方程(第六部分分数分布分数分布22.2%)1定态的物理意义;4-1-9 2自由粒子一维含时薛定谔方程形式;1-1-7 3一维无限深势阱2-3;5-3;6-1-8;8-3;9-1-5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常考点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常考点)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单位:m/s、 km/h;关系:1 m/s=3.6 km/h; 1 km/h=1/3.6m/s 6.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 v=s/t 8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 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 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 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专项训练

高考物理近代物理知识点之波粒二象性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大量处于激发态(n=4)的氢原子,当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辐射出N种不同频率的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2.29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5 B.其中从n=4跃迁到n=3所发出的光子频率最高 C.N种频率的光子中,共有4种光子能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 D.金属钠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11.31eV 2.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甲、乙、丙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乙光的波长小于丙光的波长 C.乙光的强度低于甲光的强度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用光子能量为 2.5eV的某种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电流表G示数不为零;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0.7V时,电流表示数为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0.7eV

B.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1.8eV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当电压表示数大于0.7V时,如果把入射光的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电流表可能会有示数 4.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频率的光。用这三种频率的光分别照射同种金属,都发生了光电效应,则关于这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随入射光频率v变化的图象,以及这三种频率的光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大小关系,下列四个图象中描绘正确的是 A.B. C.D.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阳光下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和雨后彩虹的形成原理是相同的 B.只有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少量光子只具有粒子性 C.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其具有波动性,这种波不同于机械波,它属于概率波 D.电子显微镜比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更高,是因为电子穿过样品时发生了更明显的衍射6.三种不同的入射光线甲、乙、丙分别照射在三种不同的金属a、b、c上,均恰能使金属中逸出光电子。已知三种光线的波长λ甲>λ乙>λ丙,则() A.用入射光甲照射金属b,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B.用入射光乙照射金属c,一定发生光电效应 C.用入射光甲和乙同时照射金属c,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D.用入射光乙和丙同时照射金属a,一定发生光电效应 7.如图所示为光电管的示意图,光照时两极间可产生的最大电压为0.5V。若光的波长约为6×10-7m,普朗克常量为h,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取hc=2×10-25J·m,电子的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