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英语,然后掌控世界——四大成功人物的华美之路

学英语,然后掌控世界——四大成功人物的华美之路

学英语,然后掌控世界——四大成功人物的华美之路

学英语,然后掌控世界——四大成功人物的华美之路

中国奇速英语国际教育研究院 蔡章兵

三年高考,两次败北;农村出身,非标准普通话;病魔缠身,休学一年;工作一年,即遭开除;职场失意,爱情也不如人意。酸咸苦辣,这是一个人前半生的履历。

中国最具魅力校长;全国青联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企业新星之一;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中国青年大学生和创业者的“心灵导师”与“精神领袖”。各种光环加身,这是他迄今为止的后半生取得的部分荣誉。

这个有着传奇人生的人就是俞敏洪,新东方英语的创始人。如今,他所创办的英语培训帝国已然傲视中华大地,并蔓延到海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英语的地方就有新东方。

他的成功,源于他的努力坚持、永不放弃。在两次因英语分数过低而高考失利的情况下,他仍然选择继续挑战自己。从33分到55分,从55分到95分,从一个英语考试不合格的学生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西语系的高才生,再到享誉全国的英语培训学校的董事长兼总裁,再到一个能够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公司CEO,他用自己一步步走来的光辉战绩激励了无数虽身处逆境却心怀梦想的人。

在他成功的道路上,英语始终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前半生,英语是他的梦魇,是他不想言说的痛;后半生,英语成了他梦想路上最得力的助手。他征服了英语,征服了自己,进而征服了世界。世界于他,尽在帷幄。

在我们学习英语的历程中,有一个人的名字你必然熟悉。他自己摸索总结出来一套以一个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失败者为基点的英语学习法,集“听说读写译”于一体,人称“疯狂英语”。这套学习方法将英语的素质教育和传统的考试完美地结合,在发音、口语、听力和口译上都卓有成效。这个人的名字就是李阳。

1989年,李阳首次成功地战胜了自我,公开发表演讲介绍他的“疯狂英语”,并开始应邀到各大、中学校传授。多年来,运用这套方法的大、中学生更是创造了托福、四六级和高考成绩大幅提高的惊人奇迹。

可是谁又能想象,这个在英语上创造了无数奇迹的人高中时期曾经因为对学习失去兴趣而几度想退学。他在勉强考入大学之后,一、二年级却又屡次因为英语考试不及格而进行补考。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成功的人不喜欢做命运的奴仆,他们争当命运的主人。像俞敏洪一样,李阳并没有放弃屡陷窘境的自己,他选择了挑战。奋起一搏的结果是经过四个月的艰苦努力,李阳在1988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一举获得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并凭此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人生路上大家都是在负重行走。英语在有些人看来是负担,是累赘,于是他们放弃承担它轻松上路,悠悠然的结果是在前行的道路上无法用它去填平人生的沟壑,这个时候能够将沟壑变坦途的便是那些负重前行永不放弃的人。李阳就是这么一个人,英语于他而言,是人生路上的顺风,保他一路平安。

无论你是否关注娱乐圈,她的名字你一定听过。最开始她是幸运的“安女郎”,后来她的名字伴着非议并一度成为禁语,再后来她和她的名字一起消失了一段时间。当她再度复出的时候,她优雅、淡定、从容,在某电影节的采访环节中,她一口标准的英国伦敦腔惊艳全场。凭着这口流利的英语,她在各大颁奖礼和秀场上所向披靡。韩国第17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她作为釜山电影节历史上第一个受邀请的外国主持人,用中、英两种语言圆满地完成了主持任务。现如今,她强势回归,她所主演的影片大多具有超高的票房,她独特的气质让其成为大多数男人心目中的女神、女人心中的完美女人,一个走着国际范道路的“国际汤”。她用流利的英语为自己的转身画了一个更完美的弧度,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她,就是汤唯。在她的世界里,英语使她成为自己的主人、真正的主人。

如果你经常混迹于网络世界之中,那么你一定听过“闹太套”的笑话。这不是什么让人匪夷所思的密语,而是对一位名叫黄晓明的同学英语发音的戏谑。“not at all=闹太套”,黄教主的英语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在他的电影《中国合伙人》中,却有大段大段的英语台词。当很多人质疑他能否完美地塑造电影里面的人物时,他在电影的新闻发布会上用流利的英语对此做出了最有力的回应。电影上映后,他在片中的精彩表现又一次证明了自己已非那个将“not at all”说成“闹太套”的大舌头。

很多人通过这部影片对他由黑转路人,由路人转粉。大家对他印象的转变,不在于他的演技相较以前有多么精湛,他在这部影片里能将英语说得多么标准,而是在这个精湛、标准的过程中,大家看到了他永不放弃的追逐、永不停止的进步。他通过学习英语改变了自己,他通过改变自己改变了他旁边的人对他的印象,从而改变了他的世界。

如果你觉得这些公众人物离你太过遥远,那么你身边肯定也有类似的例子,他们或许不像明星偶像一样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他们仅仅是不相信一门简单的学科能够阻碍自己前行的脚步。他们不相信,所以他们努力;他们努力,所以他们有所成;他们有所成,所以他们能够骄傲地看着自己走过的路,大声地宣布:看,我把曾经踩我在脚下的人踩在脚下。

做好一件事情让人有成就感,学一种语言让人幸福。带着幸福感去做任何事情,任何事情都可以做成,那时不由你说,你的世界已全在你的掌控之中。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 课 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中图版巩固辅导三十五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 课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中图版巩固辅导 三十五 第1题【单选题】 宋朝史学有了新的发展,《资治通鉴》是一部( ) A、纪传体断代史 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断代史 D、编年体通史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以下属于唐朝时期的发明是( )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雕版印刷术 D、指南针和造纸术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杂剧表述错误的是( ) A、熔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炉 B、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C、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 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是强音是( ) A、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 B、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C、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D、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图所示是《梦溪笔谈》中对我国古代一项发明的描述,与该项发明直接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蔡伦 B、张衡 C、毕昇 D、宋应星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材料中的。“三种东西”是指( ) A、甲骨文、造纸术、指南针 B、印刷术、青铜器、指南针 C、书法、火药、指南针 D、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成就?(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 C、火药的发明与应用 D、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我国用人工磁化的方法制作指南针是在( ) A、战国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内有一幅巨大的电子屏幕,显示的是北宋画家的《清明上河图》。其作品原作者是( ) A、顾恺之 B、吴道子 C、阎立本 D、张择端

深度剖析英国人神奇的思维模式

难懂的英国人:深度剖析英国人神奇的思维模式! 所属:沪江英语难度:适中作者:小卡来源:沪江英语评论:43 编辑点评:当英国人夸你“很不错”时,当英国人“顺便说一句”时,当英国人说“基本同意”时,他们想表达的实际含义是什么呢?而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呢?快来看看英国人的所言、所想,千万不要误会他们的意思,闹出笑话哦! ?中英双语 ?英文 ?中文 本文相关应用 ?贡献文章录音 ?贡献翻译稿 ?背单词 ?鼠标划词已启用 ?挑错 ?收藏 ?评论 ?打印

When the British say "I hear what you say. " They mean "I disagree and do not want to discuss it further."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He accepts my point of view." 当英国人说“我听到你所说的了”时,他们的意思是“我不同意也不想就其做进一步讨论”,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他接受了我的观点”。 When the British say "With the greatest respect... " They mean "I think you are an idiot."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He is listening to me." 当英国人说“出于最大的尊重…”时,他们的意思是“我觉得你太二了”,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他正听我说话呢”。 When the British say "That's not bad. " They mean "That's good."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That's poor." 当英国人说“不算太糟”时,他们的意思是“太好了”,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太差了”。When the British say "That is a very brave proposal. " They mean "You are insane."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He thinks I have courage." 当英国人说“那真是一个非常有勇气的提议”时,他们的意思是“你真是疯了”,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他觉得我很有胆识”。 When the British say "Quite good. " They mean "A bit disappointing."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Quite good." 当英国人说“很不错哦”时,他们的意思是“有点小失望”,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真心不错”。 When the British say "I would suggest... " They mean "Do it or be prepared to justify yourself."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Think about the idea, but do what you like." 当英国人说“我想建议的是……”时,他们的意思是“去实践或者做好准备证明你自己”,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考虑一下他的点子,但还是做我想做的”。 When the British say "Oh, incidentally / by the way... " They mean "The primary purpose of our discussion is..."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That is not very important." 当英国人说“顺便说一句……”时,他们的意思是“我们讨论的最根本目的是……”,而其他人却理解成了“接下来的话不是非常重要”。 When the British say "I was a bit disappointed that... " They mean "I am annoyed that..." But what others understand is "It doesn't really matter."

英语单词记忆法(英国人如何记忆)

别再用中国人的方法背英语单词了,英国人是这样背.快转吧,老好了,错过这儿村没儿这店儿 请大家想一想,英语是谁发明的?英国人 呗!英国人认不认识汉语?不认识!那么英 国人在学英语单词的时候需不需要记住单词 的汉语意思?不需要,英国人的英语课本里 根本就没有汉字,何谈记住单词的汉语意 思?那么既然英国人学英语不需要记住(甚 至根本就见不到)单词的汉语意思,那么中 国人学英语为什么要去记住单词的汉语意思呢?这种做法大家不觉得奇怪吗? 然而由于中国人学英语时都在背单词的汉语意思,因此大家 反而觉不出“背汉字”有什么奇怪的了。其实仔细想一想,这 个行为真的很奇怪,奇怪的根源不在于行为本身,而在于中国 人普遍不会直接识别英语单词的意思,因而只好靠汉语符号来 机械地帮助记忆英语单词的意思,这样去学英语不仅多此一 举,而且必然会陷入苦海无边的符号记忆灾难中。 其实英语单词和汉字一样,存在着很多的“偏旁部首”,知 道了偏旁部首你就可以根据它们直接来猜测单词的意思,虽不 说百分之百猜准,但起码可以猜测个大概,至少在别人告诉过 你单词的意思后你可以恍然大悟地领会它,这样就可以大大增 强你对英语单词“见字识意”的能力,做到真正认识一个单 词,而把它的汉语意思仅做为一般参考。 举几个例子来说吧: 比如单词representative,请别急着告诉我你认识这个单 词,其实你不见得“认识”这个单词,你仅是凭着你的记忆力

记住了这串英语字母和两个汉字符号“代表”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去学英语你会多费劲?下面我来告诉你这个单词为什么是“代表”的意思。re在英语里是一个偏旁部首,它是“回来”的意思;pre也是一个偏旁部首,是“向前”的意思;sent也是一个偏旁部首,是“发出去、派出去”的意思;a仅是偏旁部首之间的一个“连接件”,没了它两个辅音字母t就要连在一起了, 发音会分不开,会费劲,因此用一个元音字母a隔开一下;tive也是一个偏旁部首,是“人”的意思。那么这几个偏旁部首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re-pre-sent- a-tive,就是“回来-向前-派出去-的人”,即“回来征求大家的意见后又被派出去替大家讲话的人”,这不就是“代 表”的意思吗!这么去认识一个单词才是真正“认识”了这个单词,把它认识到了骨子里。 再举一个例子吧:psychology。 psy=sci,是一个偏旁部首,是“知道”的意思;cho是一个偏旁部首,是“心”的意思;lo是一个偏旁部首,是“说”的意思;gy是一个偏旁部首,是“学”的意思,logy合起来是“学说”的意思。因此 psy-cho-logy连起来就是“知道心的学说”,因此就是“心理学”的意思。 依此类推,不多举例了,我要表达的观点已经清楚了,那就是,不要去死记硬背单词的汉语意思,而要用识别“偏旁部首”的方法去真正认识一个单词,真正认识了单词后,你会发现单词表里的汉语翻译原来其实很勉强,有时甚至根本翻译不出来,因为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文字体系,两者在文字上本来就不是一一对应的,只背英语单词的汉字意思是不能真正认识这个单词的,会造成很多的后续学习困难,会造成你一辈子看英语单词如雾里看花,永远有退不掉的陌生感。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英语里有多少个“偏旁部首”,怎样知道和学会它们? 回答这个问题时我才发现中国人对英语偏旁部首陌生的两个主

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教案.doc

《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教学设计 会宁县北关小学李林 教学目标: 1、体会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 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造纸术、印刷术发明过程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 能力。 3、指导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人、发明朝代、发明过程、传播情况,明确 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的四大发明——蔡伦的造纸术、毕昇的活字印刷术、从而深切地 感受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及其丰富的创造力。 2、知道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明白今天的一些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与四大发明有关,进一步激发出民族自豪感,以及努力振兴祖国科学技术的愿望。 教学准备: 1、课前预习《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 2、收集有关蔡伦、毕昇生平的资料。 3、制作汉代造纸流程示意图的课件。 4、准备制作雕版和活字印刷的材料,如:马铃薯、刻刀和印泥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言导入: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故国,我们的祖先,不仅在人类文明的启蒙时期创造了辉煌,尤其是四大发明的问世,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 二、学习造纸术 1、了解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 纸是我们工作、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用品,在没有纸以前人们是用什么作为

书写材料的呢? 生1:兽骨 生2:竹简 生3:丝绸 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大嘴青蛙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小组讨论:请你结合上面几幅图,说一说过去这样的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 生自由说。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些材料的缺点,使学生体会到纸的重要性。 2、了解古代造纸术 师:我们的祖先很有智慧,于是想办法发明了纸,纸又是谁发明的呢? (学生读书了解信息) 生1:西汉时期 生2:东汉时期蔡伦 … 3、了解造纸的工艺流程 (1)观看视频资料 (2)看图说造纸 学生谈感受 师小结:纸的发明,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作出的巨大贡献。 三、学习印刷术 师:自从有了纸,人们的书写就方便多了,但那时的书籍全是靠手工抄写的,往往一本书要抄上几个月或者几年的时间,隋唐时期人们就发明了印刷术。 1、学习雕版印刷 最初的印刷是雕版印刷,那么什么是雕版印刷呢?雕版印刷又有哪些缺点呢?聪明的你一定能在37页找到答案。 指名回答 生:他们把要印的书稿,反刻在一块块木板上,让字突出,然后在字面上涂上墨,覆上纸,轻轻一刷,字迹就印在上面了。 师:雕版印刷的缺点是什么呢?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 1 课 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中图版知识点练习第二十三篇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 课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中图版知识点练习 第二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 A、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南宋赵汝适在《诸蕃志》中说“周舶来往,惟以……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攸关”他所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哪项科技发明的重要性(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右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下列哪一选项是对这幅画卷的真实描绘( ) A、魏晋南北朝佛教故事 B、唐朝民族关系 C、北宋社会风貌 D、明朝山水和花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中国有一项科学技术传入欧洲,对新航路的开辟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这项成就是( ) A、火药的发明 B、指南针的发明 C、造纸术的发明 D、印刷术的发明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 )

A、《清明上河图》 B、《步辇图》 C、敦煌壁画 D、《洛神赋图》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历史知识可以修改的是( ) A、李白的诗豪迈飘逸,清新瑰丽,他被称为“诗仙” B、杜甫的诗真实再现了时代的变化,风格“沉郁顿挫”,他被称为“诗圣” C、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人们将他们并称为“苏辛” D、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金刚经》 B、《古兰经》 C、《圣经》 D、《易经》 【答案】: 【解析】:

世界、中国电影奖分类介绍(超强版附一览表)

世界、中国电影奖分类介绍(超强版附一览表) 值奥斯卡金像奖颁发之际,本人特搜集整理了19项世界、中国有关电影奖项,以作分享。本片包含了国际四大电影奖、中国三大电影奖、九大国际A类电影节以及其他国内影视奖项。 ——johnlee 世界四大电影奖(奥斯卡&欧洲三大奖) 1.奥斯卡金像奖 奥斯卡金像奖,简称奥斯卡奖,也即学院奖(Academy Award),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颁发。1928年设立,每年一次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举行,旨在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享有盛誉,不仅是美国电影业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动,也倍受世界瞩目。奥斯卡金像奖与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被视为世界影坛最重要的四大电影奖。

金棕榈奖前身为“金鸭奖”,是戛纳(gā nà)电影节至高无上的大奖,相当于奥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因其奖杯为金制棕榈枝,故称“金棕榈”——这是由于戛纳这座法国南部的滨海城市,在金银两色的沙滩上到处种植着高大挺拔的棕榈树。从1946年第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始设置。 必须说明,短片单元还有一座金棕榈奖,相当于奥斯卡方面的“最佳真人短片”。但约定俗成的“金棕榈大奖”,仅指主竞赛单元的那枚棕榈枝(长片)。金棕榈难于攻陷的程度毫不亚于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小 金人。

金熊奖(Golden Bear)是柏林国际电影节授予电影的最高奖项。主要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 柏林国际电影节[2],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原在6~7月间举行,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由于柏林市徽为熊,柏林影展的大奖便称为金熊奖。影展除竞赛部份外,另有非竞赛影片及青年电影以及各项回顾展。

英式英语的潜规则:太礼貌的英国人

Ever been told by a new neighbour ‘You must come for dinner’ then spent weeks waiting for a follow-up invitation that never arrives? 曾经遇到过新邻居对你说“你得过来吃个晚饭”,可几个礼拜后邀请迟迟不来? Or been thrilled when the boss said he’d bear your ‘very interesting’ idea in mind and been surprised when it was never mentioned again. 或者是激动地听到上司说他会记住你“非常有趣”的想法,却惊讶他再也没提过这件事? Then you’ve been victim of the uniquely British trait of being too prim and polite to say what we really mean. And if it can be baffling for us, imagine what it must be like for foreigners who take our every word at face value. 那你就是拥有独特特征的英式英语的受害者了,英式英语对于表达真实所想来说太过拘谨、礼貌了。其实对于英国人来说,想想外国人可能会把他们的每句话信以为真,也挺令人困扰的。 Now there’s help in the form of a translation table which has become a huge hit on the internet. 现在这里有一张在网上引起热议的翻译表,能对你有所帮助。

学英语就要无法无天,要天不怕地不怕

许国璋 *学英语就要无法无天,要天不怕地不怕。 *学外语,要眼尖,耳明,嘴勤,手快。只要多读,多记,多讲,多写,自有水到渠成之日。 *学习外语,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不要把自己圈在只读洋文的狭小天地里,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国学基础。 *光学几句干巴巴的英文不行....不要总是把阅读的目的放在提高英文上,阅读首先是吸收知识,吸收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吸收了语言。 胡壮麟 *我认为学好英语在一般情况下可用如下规则描述:“动因+兴趣“---决心---持之以恒----见效。 *既要珍惜课堂教学和老师指导的学习机会,也要抓住“习得”英语的机会,后者指学会自己主动听广播听录音,看电视看录像,读书报读小说,与操英语者用口语和书面语交流。 *模仿英美人的语音语调,但不必一味追求洋腔洋调,重点应放在发音正确,吐字清楚,表达自然。大胆张口,有时不免背诵,以至自说自话。 *阅读时对那些不影响全句全篇大意的新词,多查词典,了解其意义和用法。 *做任何事都要掌握其规律,学英语也一样,因此,看一两部浅易的语法书何乐而不为? 王佐良 *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 *语言之有魅力,风格之值得研究,主要是因为后面有一个大的精神世界:但这两者又必须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语言表达力同思想洞察力又是互相促进的。 *文体,风格的研究是有实际用途的,它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观察英语的性能,看到英语的长处,短处,以及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该特别注意或警惕的地方。因为英语一方面不难使用,一方面又在不小心或过分小心的使用者面前布满了陷阱。 周珏良 *对于翻译的步骤我有以下看法;(1)。先逐字逐句译出,不要少掉什么东西,不避免某些翻译腔。(2)。抛开原文,只看译文,依原文风格(简练,沉郁,俏皮等)修改译文文字。这时会发现好多问题,往往是上下文呼应联系问题和整体风格问题。(3)。再对原文,看看走了意思没有。(4)。放几天甚至几星期后再看。这时对原文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在上述第二阶段修改文字时曾因为原文还大都记得,觉得还顺当的许多地方,现在都通不过了,需要再修改文字。这时往往要加些字或减些字才能使意思清楚。经过这一次修改,一般说译文就可以拿出去了。 *要理解一国的文化就要读些历史,文学,包括诗和散文作品。我国古时儿童入私塾读书,开始读《三字经》,〈〈千字文〉〉,〈〈百

第1课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

第1课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知道《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了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知道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概况;了解四大发明的传播和应用情况。理解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2、过程方法与能力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改进、应用和传播,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等;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自由结组阅读课文,在填写表格“四大发明发展历程及意义”的同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总结能力和历史质疑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四大发明的产生过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认识科学发明、发现往往植根于日常生活中,培养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通过对四大发明贡献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蔡伦改进造纸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的应用与传播的世界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教学方法:讲授 法教学课时:1 教学步骤: 1、导入 讲述本课的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使学生了解纸发明之前书写材料的演变和缺点以引出纸的发明以及四大发明。因为四大发明的概况学生通过书籍、互联网或小学的科普课有所了解,教师也可以请学生介绍他知道的相关人物、年代等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展开本课内容。 2、讲解 一、造纸术

根据课前提示提供的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说明纸发明前书写材料的缺点----笨重和贵重(也可以举下列事例进一步说明:一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有名学者惠施,号称“学富五车”;二是秦始皇每天批阅的文件,重达120斤;东方朔写给汉武帝的奏牍要两个大力士才能气喘吁吁地抬进宫殿;三是汉代一匹长四丈宽二尺二寸的帛值720斤大米),刀笔并用----书写不便。人们急需新的书写材料,纸的发明势在必行。 利用《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汉代纸》照片,证明西汉前期我国已出现了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注:由于史学界对几种出土古纸的断代尚有歧义,教师要谨遵教科书切勿展开。)纸的优点是轻薄、价廉而又方便携带、贮存,恰恰弥补了此前各种书写材料的缺陷,具备代替原有书写材料的优势。 纸虽然已经发明,但纸的质量比较差,产量也不高,原料也受限。指导学生观看《蔡伦》像,蔡伦总结劳动人民造纸的经验,采用多种植物原料(树皮)和废弃物(破布、麻头和旧鱼网),既扩大了原料来源,又降低了成本,使纸的质量和产量都有所提高,纸张开始具备普遍使用的可能,因此蔡伦功绩卓著。 酌情讲述蔡伦的生平和改进的造纸程序。结合“《天工开物》中的斩竹漂墉,为造纸准备原料”图,简介纸取代简帛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并在制造过程中不断完善技术和开发新品种的情况,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因地制宜的创造力。 造纸术的传播是理解其世界历史意义的重要环节,在此应让学生了然其由古及今、由近及远的传播概况;同时关注被纸所取代的各种原有书写材料的种种不足,进一步加深纸的应用对方便人们的书写和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起到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说一说 请学生回答“纸的发明有什么重大意义?”时,教师要注意:无论是简帛还是造纸术外传之前世界各国书写材料的缺点都是在传播和保存方面,而造纸术的外传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避免将论题集中到纸的可书写或可绘画等具体功能上。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查找相关资料编排五分钟短剧《字的自白》,讲述书写材料从龟甲、兽骨、青铜器和玉石器----竹木简、帛----纸的演变过程和纸的改进,认识造纸术的价值和蔡伦的伟大。 二、雕版印刷术:有了纸,人们书写的材料发生了变化,但由于抄写的效率不高而且经常出错,以此引出发明印刷术的必要。 课文关于雕版的介绍直白简明,可以让学生在橡皮泥或陶土、木块、塑料上刻“雕版印刷术”几个字,体会雕版印刷术的优缺点。(如果作为第二课堂作业或留作家庭作业,要叮嘱学生刻字时要注意安全)。

欧洲三大电影节华语电影获奖及提名

1959年,台湾话剧界元老田琛的《荡发与圣女》成为第一部正式参加戛纳金棕榈奖角逐的中国影片。 李翰祥(台湾导演):1960《倩女幽魂》、1962《杨贵妃》、1963《武则天》入围”金棕榈奖“。《杨贵妃》因富丽堂皇的宫廷布景和服饰夺得最佳内景摄影色彩奖,成为第一部在戛纳获奖的华语电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获得第17届戛纳电影节荣誉奖。 1975年,胡金铨《侠女》夺得仅次于金棕榈奖和评审团大奖的最高综合技术奖,将中国武侠电影推向了世界。1983年岑范《阿q正传》成为首部入围戛纳”金棕榈奖“主竞赛单元的大陆影片。 1990年,张艺谋《菊豆》获得首届路易斯—布努埃尔奖。 1993年,陈凯歌《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大奖(第一部“金棕榈”大奖华语影片,也是至今唯一一部),侯孝贤《戏梦人生》获评审团奖。 1994年,张艺谋《活着》获得评审团大奖,葛优获最佳男主角(首位华人戛纳影帝)。 1995年,张艺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第48届戛纳最高技术大奖。 1997年,王家卫《春光乍洩》入围主竞赛单元,夺得最佳导演奖(王家卫成为首位获得戛纳最佳导演的华人导演)。 1999年,陈凯歌《荆轲刺秦王》获得戛纳最高技术大奖。 2000年,王家卫《花样年华》获得戛纳最佳艺术成就奖(杜可风、李屏宾、张叔平),梁朝伟荣膺戛纳影帝,姜文的《鬼子来了》获评审团大奖,杨德昌的《一一》获最佳导演奖。 2001年,侯孝贤《蔷薇的名字》、蔡明亮《你那边几点》获戛纳技术大奖。 2002年,伍仕贤的电影短片《车四十四》成为首部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华语短片,廖琴《哭泣女人》获“一种注视”特别提名奖。 2004年,张曼玉《清洁》(法国电影)摘戛纳最佳女主角桂冠(首位华人戛纳影后,首位亚洲戛纳影后)。 2005年,巩俐获得“戛纳特别大奖”。 2005年,王小帅《青红》获得评审团奖。 2006年,王家卫成为第一个担任戛纳评审团主席的华人。王超《江城夏日》获“一种关注”单元最佳影片。 2007年,王家卫的英语新片《蓝莓之夜》入围“金棕榈奖”主竞赛单元,同时成为开幕影片,这也是戛纳电影节六十年来第一次以华人导演的电影作为开幕影片。 2009年,《春风沉醉的晚上》梅峰获最佳编剧奖(继王小帅《左右》柏林获奖后中国编剧第二次在国际A类电影节获得编剧奖) 2010年,王小帅《日照重庆》入围“金棕榈奖”主竞赛单元。 2013年,贾樟柯的《天注定》获得最佳编剧奖。 2015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宣布,“金马车奖”授予中国导演贾樟柯[1](第一位华人导演获该奖);台湾导演侯孝贤执导的《刺客聂隐娘》夺得最佳导演。

英国人最常用的25句经典口语

英国人最常用的25句经典口语 1、How are you doing?(你好吗?) 2、I‘m doing great。(我过得很好。) 3、What‘s up?(出什么事了/你在忙些什么/怎么了?) 4、Nothing special。(没什么特别的。) 5、Hi。Long time no see。(嗨,好久不见了。) 6、So far so good。(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好。) 7、Things couldn‘t be better。(一切顺利。) 8、How about yourself?(你自己呢?) 9、Today is a great day。(今天是个好日子。) 10、Are you making progress?(有进展吗?) 11、May I have your name,please?(请问尊姓大名?) 12、I‘ve heard so much about you。(久仰大名。)

13、I hope you‘re enjoying your staying here。(希望你在这里过得愉快。) 14、Let‘s get together again。(改天再聚聚。) 15、That‘s a great idea!(好主意!) 16、Please say hello to your mother for me。(请代我向你母亲问好。) 17、I‘m glad to have met you。(很高兴遇到你。) 18、Don‘t forget us。(别忘了我们。) 19、Keep in touch。(保持联系。) 20、I had a wonderful time here。(我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21、Have a nice weekend。(周末愉快。) 22、Same to you。(彼此彼此。) 23、Nice talking to you。(很高兴与你聊天。) 24、Take care of yourself。(自己当心/照顾好你自己。)

为什么要学英语演讲稿

学习一门新语言的四个理由 The language I'm speaking right now is on its way to becoming the world's universal language,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Let's face it, it's the language of the internet, it's the language of finance, it's the language of air traffic control, of popular music, diplomacy --English is everywhere. 我正在讲的这种语言,快要变成全世界的通用语言,无论好坏,我们都要面对它,它是因特网的语言,是金融界的语言,是空中交通管制的语言,是流行音乐的语言,是外交的语言,英语无处不在。 Now, Mandarin Chinese is spoken by more people, but more Chinese people are learning English than English speakers are learning Chinese. Last I heard, there are two dozen universities in China right now teaching all in English. English is taking over. 讲中文的人更多,但是中国人学英语的也很多,比讲英语的人学中文还多。上次我听说如今在中国有24所大学采用全英文教学。英语已经全面起飞。 And in addition to that, it's been predicted that at the end of the century almost all of the languages that exist now -- there are about 6,000 -- will no longer be spoken. There will only be some hundreds left. And on top of that, it's at the point where instant translation of live speech is not only possible, but it gets better every year. 除此之外,预计在本世纪末,几乎所有现存的语言,大约有6,000种,将不会再被使用。到时将会只剩下几百种。最重要的是,现场演讲的实时翻译不仅有可能发生,而且每一年都会越来越好。 The reason I'm reciting those things to you is because I can tell that we're getting to the point where a question is going to start being asked, which is: Why should we learn foreign languages – other than if English happens to be foreign to one Why bother to learn another one when it's getting to the point where almost everybody in the world will be able to communicate in one 我之所以举这些例子,是因为我感觉我们到了一个阶段,开始要问这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我们的母语是英语,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习外语为什么当全世界快要用同一种语言沟通时,我们还要不厌其烦地学另外一种语言 I think there are a lot of reasons, but I first want to address the one that you're probably most likely to have heard of, because actually it's more dangerous than you might think. And that is the idea that a language channels your thoughts, that the vocabulary and the grammar of different languages gives everybody a different kind of acid trip, so to speak. That is a marvelously enticing idea, but it's kind of fraught. So it's not that it's untrue completely. 我想有很多原因,但我想首先说出大家最有可能听到的一种,因为实际上它比你认为的要危险,那就是语言能引导你思想的形成。不同语言的词汇和语法,可以说能提供每个人不同的迷幻之旅。这是一种非常诱人的想法,却有点误导。它不是完全不对。 So for example, in French and Spanish the word for table is, for some reason, marked as feminine. So, "la table," "la mesa," you just have to deal with it. It has been shown that if you are a speaker of one of those languages and you happen to be asked how you would imagine a table talking, then much more often than could possibly be an accident, a French or a Spanish speaker says that the table would talk with a high and feminine voice. So if you're French or Spanish, to you, a table is kind of a girl, as opposed to if you are an English speaker.

世界四大电影节获奖名单

奥斯卡 “奥斯卡金像奖”的正式名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1927年设立,每年一次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享有盛誉。它不令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和就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927年5月,美国电影界知名人士在好莱坞发起组织一个“非赢利组织”,定名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cademy of mo 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缩写为A.M.P.A.S.)它的宗旨是促进电影艺术和技术的进步。学院决定对优秀电影工作者的显著成就给予表彰立了“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1931年后“学院奖”逐渐被其通俗叫法“奥斯卡金像奖”所代替,现在其正式名称已鲜为人知。 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外语片历届获奖名单 奥斯卡最佳影片历届获奖名单 2005百万宝贝(MILLION DOLLAR BABY) 飞行者(THE AVIATOR) 2004指环王3:王者回归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芝加哥CHICAGO 时时刻刻(The Hours) 2002 美丽心灵(Beautiful Mind, A) Beautiful Mind, A 2001 角斗士(Gladiator) (73) Gladiator (2000) 2000 美国丽人(American Beauty) American Beauty (1999) 1999 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 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1998 泰坦尼克(Titanic) (70) Titanic (1997) 1997 英国病人(English Patient) English Patient, The (1996) 1996 勇敢的心(Braveheart) Sense and Sensibility (1995) 1995 阿甘正传(Forrest Gump) Forrest Gump (1994) 1994 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Schindler[*]s List (1993) 1993 杀无赦(Unforgiven) Scent of a Woman (1992) 1992 沉默的羔羊(Silence of Lambs) Bugsy (1991) 1991 与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 Dances with Wolves (1990) 1990 为戴茜小姐开车(Driving Miss Daisy) 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1989) 1989 雨人(Rain Man) Rain Man (1988) 1988 末代皇帝(Last Emperor)(60)Last Emperor, The (1987) 1987 野战排(Platoon) Platoon (1986) 1986 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 Out of Africa (1985) 1985 莫扎特(Amadeus) Amadeus (1984) 1984 母女情深(Terms of Endearment) Terms of Endearment (1983) 1983 甘地传(Gandhi)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 1982 烈火战车(Chariots of Fire) On Golden Pond (1981) 1981 普通人(Ordinary People) Ordinary People (1980) 1980 克莱默夫妇(Kramer vs Kramer) Kramer vs Kramer (1979) 1979 猎鹿人(Deer Hunter) Midnight Express (1978) 1978 安妮-霍尔(Annie Hall)(50)Turning Point, The (1977) 1977 洛奇(Rocky) Rocky (1976) 1976 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 教父2(Godfather: Part II) Chinatown (1974)

★看看外国人是如何记英语单词的★

★看看外国人是如何记英语单词的★ 请大家想一想,英语是谁发明的?英国人呗!英国人认不认识汉语?不认识!那么英国人在学英语单词的时候需不需要记住单词的汉语意思?不需要,英国人的英语课本里根本就没有汉字,何谈记住单词的汉语意思?那么既然英国人学英语不需要记住(甚至根本就见不到)单词的汉语意思,那么中国人学英语为什么要去记住单词的汉语意思呢?这种做法大家不觉得奇怪吗? 然而由于中国人学英语时都在背单词的汉语意思,因此大家反而觉不出“背汉字”有什么奇怪的了。其实仔细想一想,这个行为真的很奇怪,奇怪的根源不在于行为本身,而在于中国人普遍不会直接识别英语单词的意思,因而只好靠汉语符号来机械地帮助记忆英语单词的意思,这样去学英语不仅多此一举,而且必然会陷入苦海无边的符号记忆灾难中。 其实英语单词和汉字一样,存在着很多的“偏旁部首”,知道了偏旁部首你就可以根据它们直接来猜测单词的意思,虽不说百分之百猜准,但起码可以猜测个大概,至少在别人告诉过你单词的意思后你可以恍然大悟地领会它,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强你对英语单

词“见字识意”的能力,做到真正认识一个单词,而把它的汉语意思仅做为一般参考。 举几个例子来说吧: 比如单词representative,请别急着告诉我你认识这个单词,其实你不见得“认识”这个单词,你仅是凭着你的记忆力记住了这串英语字母和两个汉字符号“代表”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去学英语你会多费劲?下面我来告诉你这个单词为什么是“代表”的意思。re在英语里是一个偏旁部首,它是“回来”的意思;pre也是一个偏旁部首,是“向前”的意思;sent 也是一个偏旁部首,是“发出去、派出去”的意思;a仅是偏旁部首之间的一个“连接件”,没了它两个辅音字母t就要连在一起了,发音会分不开,会费劲,因此用一个元音字母a隔开一下;tive也是一个偏旁部首,是“人”的意思。那么这几个偏旁部首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re-pre-sent-a-tive,就是“回来-向前-派出去-的人”,即“回来征求大家的意见后又被派出去替大家讲话的人”,这不就是“代表”的意思吗!这么去认识一个单词才是真正“认识”了这个单词,把它认识到了骨子里。 再举一个例子吧:psychology。psy=sci,是一个偏旁部首,是“知道”的意思;cho是一个偏旁部

四大发明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创造。它们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伟大技术成果,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早在西汉时,我国劳动人民就已造纸。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使纸很快被应用推广。从6世纪开始,?造纸术逐渐传往朝鲜、日本,以后又经阿拉伯、埃及、西班牙传到欧洲的希腊、意大利等地。1150年,西班牙开始造纸,建立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此后,法国(1189)、意大利(1276)、德国(1391)、英国(1494)、荷兰(1586)、美国(1690)都先后建厂造纸。到16世纪,纸张已流行欧洲。中世纪的欧洲,据说抄一本《圣经》要用300多张羊皮,文化信息的传播因材料的限制,?范围极其狭小,纸的发明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教育、政治、商业等方面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我国隋唐时期,就已掌握雕版印刷术。唐代留下的《金刚经》是目前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868年印)。11?世纪中期的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印刷术得到普遍推广。我国的雕版印刷大约在公元8世纪传到日本,12?世纪左右传到埃及,13世纪左右欧洲的旅行家接触到中国的印刷术,14至15世纪欧洲开始流行印刷术。欧洲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德国南部的《圣克利斯托菲尔》画像(1423?年印),晚于我国约600年。1450年前后,德国人受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影响,创制了欧洲拚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比毕升晚了400年。印刷术传到欧洲后,?改变了原来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接受较高教育的状况,为欧洲的科学从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突飞猛进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 我国在唐朝时期就已发明了火药,并最早用于军事。10世纪初的唐未,出现了火炮、火箭,宋时火器普遍用于战争。蒙古人从与宋、金作战中学会了制造火药、火器的方法,阿拉伯人从与蒙古人作战中学会了制造火器。欧洲人大约于13世纪后期,又从阿拉伯人的书籍中获得了火药知识,到14世纪前期,又从对回教国家战争中学到了制造火药、使用火器的方法。火器在欧洲城市市民反对封建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恩格斯指出:“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反对封建贵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 早在战国时代,我国人民就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宋代时,指南针用于航海。阿拉伯人从与中国商船交往中学会了使用指南针来导航,约在12世纪,传播到了欧洲。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导致了以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这打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弗兰西斯.?培根曾说:“我们若要观察新发明的力量、效能和结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了......历史上没有任何帝国、宗教或显赫人物能比这三大发明对人类的事物有更大的影响力。”马克思更精辟地指出:“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示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