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列岛正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按照地质板块学说,太平洋板块比较薄,密度比较大,而位置相对低一些。当太平洋板块向西呈水平移动时,它就会俯冲到相邻的亚欧板块之下。于是,当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两大板块交界处的岩层便出现变形、断裂等运动,从而产生火山爆发、地震等。

日本列岛按照地质构造可分为西南日本与东北日本两大区域。其界线为本州中部的糸鱼川静冈构造线。日本列岛附近是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同时日本列岛还处在环太平洋造山带、火山带、地震带之上。故日本为多地震、火山与温泉的国家。日本最高的山峰─海拔3,776米的富士山本身就是一座活火山。据统计,世界全部芮氏规模6级以上的地震中,超过二成都发生在日本[21];而日本一国发生的地震,释放的地震能量就占到全球地震释放能量的百分之二十二。

地震的逃生方法

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

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1,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第二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关火!关火1,并去关火。第三次机会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当大地剧

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搭乘电梯的话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动作,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7.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

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遥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 理解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正确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树立预防为主、监测预报的思想观念。 ?教学重点 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教学难点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教学方法 对个问题主要采用谈话法和讨论法,第二个问题采用综合分析法,第三个问题以学生自学、教学归纳、引导为主。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景观图片或录像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地质作用吗?地质作用有些进行得十分缓慢,不容易被人们觉察,如海陆变迁。但有些就进行得非常迅速、激烈,如山崩、地震、火山喷发等,往往造成地质灾害,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6地质灾害 一、主要地质灾害 地震 请大家看完录像后思考下列问题: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哪些地方易发生地震? 震源与震中是怎样区别的? 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即板块运动有关,还记得老师在讲课时曾这样说过:板块内部较稳定,交界地带不太平,火山、地震常发生。 从图4.24中可看出:震中和震源在一条垂线上,震中位于地 面,而震源处于地球内部,即发生地震的源地。

地震的大小就是震极。一般情况下: 地震,特别是震级较高的大地震,其破坏程度是很大的。 下面我们继续观看录像,看火山是如何喷发的? 2.火山 请同学们看完录像后思考下列问题: 火山是如何喷发的? 火山分为哪几类? 火山的分布与地震有何关系? 火山的分布与地震的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也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火山、地震带,像日本、印度尼西亚、智利等国就多火山、地震。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但火山大多是死火山,只有少数活火山,如台湾的七星屯火山。 火山对人类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如图 4.27所示。又如,1987年1月,危地马拉的帕卡亚火山爆发,烟柱高达4000多米,火山灰飘落在危地马拉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大量牲畜死亡,无数咖啡园和房屋被毁。据统计,在过去XX多年中,全世界已有100多万人死于火山爆发之中。 同学们对火山和地震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知识。 “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 滑坡和泥石流 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选修5第2章第3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案

选修5第2章第3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案 课前温故知新 【课标要求】 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学习目标】 1、理解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条件与危害。 2、掌握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在我国的分布及特点。 【学习重点】 1、我国地震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 2、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与分布。 【学习难点】 1、我国地震带的空间分布。 2、泥石流和滑坡的形成原因。 【学习流程】 课前: 1、回顾旧知,预习新课 2、课前朗读,订正学案 课堂: 1、新课导入,明确目标(5min)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0min) 3、分组展示,相互纠错(10min) 4、相互评价,归纳总结(15min) 5、当堂检测,巩固训练(10min) 【自主学习】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1、我国的地质灾害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我国地质灾害________;二是我国地质灾害________;三是我国地质灾害________。 2、地震灾害的特点:一是________,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发生过里氏________级以上的地震灾害;二是________。20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发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的地震;三是________,________。我国绝大多数地震都是________地震,破坏力极大。 3、地震灾害的形成:我国地震的形成、分布与________有着密切的联系,________是大多数地震形成的最初动力。我国位于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交会处,又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________地震带和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之间,所以发生频率高。 4、地震灾害的分布:我国地震灾害分布不均匀,震中分布上呈现出条带状,称为________。总的来说,我国________地震活动比________弱。 二、我国泥石流与滑坡灾害 1、分布与危害:我国泥石流与滑坡________、危害之大世界少有,其分布与________、________有着明显的关系。 2、泥石流的种类 (1)暴雨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和________、________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干旱季节的________提供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湿润季节的________成为泥石流暴发的主要激发因子。 (2)冰川泥石流:主要分布在________以西的高原上,致灾效应不突出。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日本的自然环境(多火山、地震

日本的自然环境(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一、基础知识训练 1、日本的传统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主要原因是() A. 日本多地震 B. 传统文化影响 C. 建筑成本低 D. 该建筑冬暖夏凉 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 A. 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B. 处于太平洋板块内部 C. 处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处于亚欧板块内部 3、组成日本的四大本岛从北相南依次是() A. 九州、北海道、四国、本州 B. 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 C.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D. 四国、九州、北海道、本州 4、有关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日本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国家 B. 日本境内多平原,平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三 C. 气候冬暖夏凉,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日本的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5、下列关于日本的气候描述有误的是() A. 全年降水丰沛 B. 季风气候显著 C. 海洋性气候为主 D. 雨热同期 6.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些说法可信() ①赏樱花 ②游富士山,泡温泉 ③享受美味生鱼片 ④热带雨林探险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日本的四大岛中,纬度最高、与琉球群岛相距最近的分别是:() A. 本州岛、四国岛 B. 北海道岛、九州岛 C. 九州岛、四国岛 D. 本州岛、北海道岛 8、按地理方位来分,日本属于()

A. 西亚 B. 东亚 C. 东南亚 D. 北亚 9、日本是群岛国,其中最大的岛是() A. 北海道岛 B. 本州岛 C. 四国岛 D. 九州岛 二、综合探究 10.读日本地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下海洋或岛屿的名称: A岛屿_______ ,B岛屿________ ,C海洋______ ,D海洋________ ,E平原 ____________ 。 (2)从海陆位置方面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 ,列举两个与日本有相似海陆位置的国家: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以下现象的主要形成原因:

湘教版地理选修5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基础测试

第2章第3节 1.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形成唐家山特大偃塞湖,经党和政府的努力,终于消除这一巨大隐患,唐家山偃塞湖形成的原因不是() A.地震诱发B.滑坡 C.地形破碎、坡度大D.河流侵蚀 【答案】 D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 2.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答案】 B 3.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天气状况分别可能是() A.沙尘暴、寒潮B.干旱、台风 C.暴雨、高温D.暴雨、低温 【答案】 C 4.我国东部最强烈的地震带与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A.台湾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会处 B.燕山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会处 C.秦岭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会处 D.天山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会处 【答案】 A 5.青藏高原曾发生地震的下列地区中,距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较近的是() A.牦牛坡(34.2°N,86.5°E) B.墨竹工卡(29.6°N,92.2°E) C.察雅(30.6°N,98.1°E) D.甘孜(31.6°N,99.9°E) 【答案】 B 6.1999年上海有人传言说8月31日晚有地震发生,此传言不可信的原因是() A.上海不在地震带上,不是地震的多发区 B.1999年不是地震的多发年 C.上海是平原地区,不可能发生地震 D.地震预报还不能准确到这种程度 【答案】 D 7.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发生一地震(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靠近板块的生长边界②靠近板块的消亡边界③震区两侧地壳发生张裂④震区两侧地壳发生挤压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C 8.海啸发生最多的海域是太平洋,我国处于太平洋西海岸,海岸线绵长曲折。但大多数地区发生海啸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是() ①我国海区是浅海大陆架②外围成串的岛屿形成天然屏障,不利于地震海啸波的传播③我国东部沿海不会发生地震④我国海区没有海沟构造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答案】 A 一个记者报道:凌晨3点10分,一个沉闷的声音突然响起,从窗外望去地平线上有耀眼的光出现。大地剧烈地抖动起来,很多人来不及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埋在倒塌的房屋里。据此回答9~10题。 9.该现象预示着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泥石流B.地震 C.火山喷发D.滑坡 【答案】 B 10.此类灾害() A.主要发生在海洋边缘地带 B.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C.此类灾害一般多发生在暴雨集中的季节 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加强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答案】 B 11.下列铁路线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危害严重的是() A.京广线、京九线B.石太线、石德线 C.成昆线、宝成线D.包兰线、兰新线 【答案】 C 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回答12~13题。 12.图示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 是() A.水土流失B.滑坡、泥石流 C.冻土D.火山

选修5第二章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滑坡、泥石流灾害(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15分钟) 1. 我国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种类有() A. 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B. 地震、泥石流、滑坡 C. 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 D. 地震、火山、海水入侵 2. 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A. 地震 B. 火山喷发 C. 滑坡 D. 泥石流 读“我国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据此完成3~5题。 3. 我国六大地区中,出现特大型、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 西北地区 B. 西南地区 C. 中南地区 D. 华东地区 4. 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有() A. 植树造林 B. 开垦梯田 C. 增加城市建设 D. 减少降水 5. 有关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震多发区一定是滑坡、泥石流频发区 B. 地质灾害的频率与人口快速增长无关 C. 地震不能引发火灾、海啸等地质灾害 D. 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会发生地质灾害 6. 读“世界局部地区泥石流分布图”和“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泥石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3)非洲与亚欧两洲相比,泥石流出现的可能性较小,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4)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的主要人类活动有哪些? (5)泥石流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 1. B 解析:影响我国的地质灾害有10多种,其中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主要有地震、泥石流、滑坡。 2. A 解析:地震是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3. B 4. A 5. 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防御措施、关联性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3题,从图中很容易看出西南地区出现灾害的次数最多。第4题,植树造林是防止山崩、滑坡、泥石流的很有效的措施。第5题,用排除法较容易得出答案。 6. (1)主要分布在山区。 (2)①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①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①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3)非洲总体降水相对而言比较少。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4)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等。 (5)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们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至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措施:①加强植树造林;①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①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 解析:将两幅泥石流分布图与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叠加起来后就会发现其分布地区

第二章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滑坡教学设计(正)

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学设计 岳阳市十四中学秦为胜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5学时数: 1.5课时 二、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通过初中地理与必修一第四单元学习,对自然灾害特别是地质灾害危害有所了解,但对各种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相互关系与我国的分布并不很明确,知识缺乏系统性。 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材分析: 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例如地震、地裂缝、构造断裂、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从课时容量考虑,我们选择讲述地震、火山(本课增加)、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教材对这三种灾害的表述方法基本相同:一讲灾害特点与成灾原因;二讲我国时空的分布,三讲通过阅读教材介绍其危害及预防,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分布是教材的重点内容。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多,突发性强等基本特点。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滑坡和泥石流虽然诱发的原因不同,但主导因素都是斜坡重力作用,分布的地区也基本相同,为了减少重复,教材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讲述。 在前面分别讲述地质灾害的基础上,本课件从各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上进一步做了分析。这段内容在选修五的高中地理教材中虽然没有,但适当讲解有助于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内在联系,它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说明了地质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自然因素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这种动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不仅对深入分析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是必要的,而且符合教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要求。 本课件通过具体例子介绍了地质灾害三方面的关联性。第一方面说明了同一地域地质灾害生成的关联性。第二方面说明了一次地质灾害中原发灾害和诱发灾害的成灾关联性,由地震诱发的其他灾害,不局限于地质灾害,这更说明了灾害之间的联系十分广泛。第三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与灾害的关联性。现在由于人类活动而引发或诱发地质灾害的事件越来越多。有资料表明,全世界的滑坡灾害中,70%以上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 3、关于四类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法建议: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四类地质灾害。考虑到学生一般很少直接接触到这几类灾害现象,因此,应该尽量使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让学生获得最初的感性认识。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把握各类灾害的成因、危害,但也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这些灾害在空间的分布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为什么那些地区会有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质灾害大部分都不是人类行为造成的(例如大部分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而是地球运动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有其自身的发生规律。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是无法回避的。但我们可以加强对这些灾害的研究,并积极防御,减少由于人为原因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在介绍火山喷发产生的灾害时,应该引导学生从正负两方面来考虑。即火山是强烈地质作用的表现,火山既摧毁了旧的土地,也创造了新的土地,火山活动的研究是了解地球内部运动规律的窗口。许多火山本身就是十分独特的旅游景点。

高中地理2.2地质灾害教案

地质灾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 2.理解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正确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树立预防为主、监测预报的思想观念。 ●教学重点 1.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 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教学难点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教学方法 对第一个问题主要采用谈话法和讨论法,第二个问题采用综合分析法,第三个问题以学生自学、教学归纳、引导为主。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景观图片或录像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地质作用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地质作用有些进行得十分缓慢,不容易被人们觉察,如海陆变迁。但有些就进行得非常迅速、激烈,如山崩、地震、火山喷发等,往往造成地质灾害,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4.6 地质灾害(板书) 一、主要地质灾害(板书) 1.地震(板书) (教师首先播放一段有关地震的录像资料,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请大家看完录像后思考下列问题: (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2)哪些地方易发生地震? (3)震源与震中是怎样区别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略) (教师补充)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即板块运动有关,还记得老师在讲课时曾这样说过:板块内部较稳定,交界地带不太平,火山、地震常发生。 从图4.24中可看出:震中和震源在一条垂线上,震中位于地面,而震源处于地球内部,即发生地震的源地。 地震的大小就是震极。一般情况下: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质灾害知识点复习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质灾害知识点复习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质灾害知识点复习 技巧1:地质灾害主要类型 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 技巧2:地震: 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世界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类型:以里氏震级来表示。3级以下无感觉:微震。5级 以上造成破坏:破坏性地震。 特点: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技巧3:火山喷发: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 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月球、火星、金星也有火山活动?分类: ①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②死火山: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 ③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技巧4: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地重力作用下, 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技巧5: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包含泥沙、石 块以到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技巧6: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 是有关联的。如川、滇、黔接壤地带,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原因: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

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2)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 技巧7:地质灾害防御 ⑴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⑵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⑶实施一些预防措施。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植树造林等综合措施。 ⑷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s();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质灾害知识点复习】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课时2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

课时2 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 害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基本特点和空间分布规律。2.学会分析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形成原因(产生机制)。 一、我国的泥石流灾害 1.我国泥石流与滑坡分布范围广、危害之大世界少有,其形成与分布与地形、地势有着明显的关系。 2.种类 (1)暴雨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和①半湿润、②半干旱地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干旱季节的风化提供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湿润季节的③降雨成为泥石流暴发的主要激发因子。 (2)冰川泥石流:主要分布在④102°E以西的高原上,由于这些地区人口稀少,致灾效应并不突出。 3.成因:泥石流的形成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具备泥石流发生的地质和地形条件时,⑤降雨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⑥人为因素有时甚至变为主导作用。 4.分布 (1)大体以燕山、⑦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分为两部分。 (2)该线以西的⑧华北山地、黄土高原、⑨秦岭山地、⑩川滇山地和西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主要发育区,呈?带状或?片状分布。

(3)该线以东的?辽东、?华东和中南山地以及?台湾、海南山地,泥石流呈?零星分布。 二、我国的滑坡灾害 1.形成:我国滑坡的形成原因很多,其中?暴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外部因素。 2.季节:每年的?6~8月为我国滑坡灾害的主要活动期。 3.分布:我国滑坡大致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滑坡分布较为稀疏, 西部较为密集。其中以?秦岭—○21川西—○22滇西山地为极密集区。我国滑坡灾害频率最高的 是四川省。 思考 1.为什么我国泥石流、滑坡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地区? 答案 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较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地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利的生成条件。 2.人类活动是如何诱发地质灾害的? 答案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汇水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人类若修建水库选址、设计不当,易诱发地震。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探究点一 我国的泥石流灾害 探究活动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的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的说课教案 巴彦县高级中学刘晓峰 一、设计理念 地理是一门常识性学科,地理所研究的知识内容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地理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的飞速发展,为地理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地理信息与地理模拟平台,使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本课设计上我从生活实际出发,适当有效的运用多媒体,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态度,为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创造适应的环境,同时也为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湘教版的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选修5,第二章第三节《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日趋严重的地质灾害直接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对地质灾害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对人类生产活动、防灾减

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学习对学生终身有利的地理”的具体表现。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高中地理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依据此目标及学生实际情况,按照课标的要求,参照教参、教材我制定本课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危害;理解地理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及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掌握防御地质灾害的方法、措施。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灾害观,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为防止和减少地质灾害做正确而有利的宣传,明确人类活动应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的观点。 一、教学目标

湘教版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15分钟) 读图,回答1~2题。 1. 图中所示的地质灾害是() A. 地震 B. 山崩 C. 滑坡 D. 泥石流 2. 影响该灾害强度的因素是() A. ①处的物质组成 B. ①处的光滑程度 C. ①的体积和质量 D. ①处水流的大小 读“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2019~2019)年图”,回答3~5题。 3. 图中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 地震、洪涝、干旱 B. 泥石流、风雹、风暴潮 C. 风暴潮、火山爆发、干旱 D. 风雹、洪涝、滑坡 4. 图中所示自然灾害中,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是() ①风暴潮①地震①干旱①泥石流①火山爆发①滑坡 A. ① B. 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① 5. 地震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原因是() ①破坏面积广①突发性强①防御难度大①社会影响深远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6. (吉林高中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当地时间2010年9月4日凌晨,新西兰南岛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据悉,地震造成多人受伤,其中只有2人伤势较重,但没有造成人员死亡。新西兰总理将此次“零死亡”大地震称为“奇迹”。 材料2: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点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千米。海地总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终可能“超过10万人”,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新西兰每年发生万余次地震,说明新西兰地震多发的原因。 (2)对比分析新西兰南岛此次地震“零死亡”而海地地震造成如此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 7. (高考上海卷)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9年以来全球发生的部分地震 材料1:2019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材料2: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日本,导致该国水产设施严重破坏,海水养殖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材料3:海地多年来政治经济不稳定。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屋拆除。 材料4: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ppt(湘教版选修5)课件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ppt(湘教版选修5)课件 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读“xx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完成1~2题。 1.由图中内容分析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多西少 B.西部灾情重于东部 C.青藏和台湾是地震多发区D.地震都在板块交界处 2.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灾情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科技发展,经济损失下降 B.人口密度加大,地震引发的 __上升 C.经济飞速发展,防震、抗震设施落后,经济损失上升 D.科技进步,抗震能力提高,死亡人口下降 3.滑坡和泥石流在地域上具有( )

A.广泛和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 B.类型齐全的特点 C.暴发频繁的特点 D.规模巨大的特点 4.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 ①山区面积广大,地表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②人类活动对地表结构的严重破坏③季风区夏季暴雨集中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③ 5.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图示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 ( ) ④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 A.水土流失 B.滑坡、泥石流 C.冻土D.火山 5.从地质作用方面分析,下列地质现象的成因与该次地震相似的是( )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崇明岛的形成 C.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 D.约旦地沟的形成 下图为“中国地震灾害灾情年际变化图”,据此回答6~7题。 6.从上、下两幅图对比分析可以得出( ) A. __与经济损失成正比 B. __与经济损失成反比 C.1976年以后地震 __减少与抗震能力提高有关 D.1976年以后地震 __减少与地震发生次数减少有关 7.下列省区中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的是( ) A.广东省 B.台湾省 C.湖南省 D.云南省 二、综合题 8.读“中国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是泥石流分布多发地区,其气候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质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的地震滑坡泥石流教案

2.3我国的地震、滑坡、泥石流 三河市第二中学景红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通过必修一第四单元学习,对自然灾害特别是地质灾害危害有所了解,但对各种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相互关系与我国的分布并不很明确,所以在讲解中最好配以视频或图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地质灾害的成因、发生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震级和烈度的区别;滑坡和泥石流的控制因素 【导入】设置情境,以身边的自然灾害为导入,提高学习欲望。 同学们:你们经历过地震或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吗?如果没有经历也没关系,老师希望你们一生平安幸福,远离任何灾害的伤害,当然也不要有遗憾,我们可以在地理课上共同来了解我们国家的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讲授】用康定地震视频来让学生注意地震的相关知识 请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我们需要了解的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全在这段视频中,所以大家要仔细把握有关信息,然后我会请同学们回答你从这段视频中所了解的知识。 1.播放康定地震视频,展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震源深度及灾区的地形、人口密度、主要经济活动、受灾程度等相关信息。 2.视频主要内容如下: 2014年11月24日16时55分,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8千米,震中距成都220公里。由于地震灾区地处高寒山区和民族地区,是纯畜业乡,人口稀少,经济水平较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可能性很少,灾区房屋损毁程度不严重。 【活动】自主学习地震相关知识

小学科学《火山和地震》说课稿

小学科学《火山和地震》说课稿 小学科学《火山和地震》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火山和地震》。首先,我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1、教材的体系、内容 《火山和地震》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火山和地震》属于“地球的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之三:“地球运动与地表变化”,其他地球运动所引起的变化,如:“地球运动与天气变化”被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关心天气》单元,“地球运动与昼夜变化”被安排在五年级上册《白天和黑夜》单元,它们都为六年级研究《我们的地球》和《探索宇宙》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单元顺应学生思考、探究问题的规律,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分为《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火山和地震》、《地表的变迁》,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球的内部》主要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火山和地震》、《地表的变迁》主要研究地球运动与地表变化。 《火山和地震》有六个教学活动(PPT),其中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是重点。

2、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部内力作用的结果。 ●知道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预防地震的措施。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会做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 ●会做地震的实验。 情感与态度 ●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产生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 4、教学难点: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5、教学安排:1课时 6、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火山和地震的录像、烧瓶、石棉网、酒精灯等。 学生准备:橡皮泥。 二、说教法学法: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选修5第二章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地质灾害多发区(讲义)

1. 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2.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地质灾害不是单一发生的,前灾往往是后灾的诱发因素。小江流域的灾害链通常表现为“地震—水土流失—泥石流”的模式。 (2)地质灾害的链发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地震和暴雨会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我国西南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丰沛,多暴雨;西南多山地,地形复杂、构造活跃,地表不稳;暴雨使岩体疏松,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极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它们发生的时间规律与西南地区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因此在同一个地区,暴雨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形成灾害链。 3. 灾害造成严重的损失 ①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②对交通干线的危害严重 铁路:以成昆、宝成和云南的东川铁路支线最为严重。 公路:以川藏、川滇、川陕和川甘等线路最为严重。 ③摧毁耕地和建筑物 【典例精析】 例题1 (课标全国卷文综)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9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思路导航:该题考查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结合阅读材料和地质剖面图,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对考生而言是高难度层次的题目。由图可以分析出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 答案: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 例题2 在图中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A. 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 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 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思路导航:此题以地质灾害的关联性为出发点,重在突破地震主要由地质构造引起,逐一排除。考查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暴雨能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不能引发地震,能诱发滑坡和崩塌的还有地震,地震是地球内能的释放,主要是地质构造引起,故A、B、D错;选C。 答案:C 随堂练习:下列有关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滑坡分布在山区,泥石流发生在平原地区 B. 滑坡与泥石流成因相同 C. 我国的滑坡以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为界,东部稀少,西部密集 D.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成为分布较广泛的地质灾害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配套练习题答案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配套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地震和火山喷发触发大型滑坡的原因是(D ) A滑坡发生在低倾度的岩层面上B地震和火山喷发时上覆岩层仅受重力作用 C地震和火山喷发时上覆岩层仅受动态力的作用 D地震和火山喷发能增大上覆岩层的下滑力,导致岩体滑动 2、下列哪次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损失几乎与地震灾害损失相当,在地震灾害史上极为少见。(C) A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 B 1975年海城7.4级地震 C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 D 2013年芦山7.0级地震 3、2008年四川龙门山大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B) A 暴雨B地震C火山爆发 D 崩塌 4、2010年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D) A崩塌、B地震C、火山爆发D暴雨 5、在发生机理和治理方法的认识上较为成熟的自然灾害是(C) A地震海啸B气象灾害C滑坡泥石流D空间灾害 二、多项选择题 1、触发滑坡的因素有(ABCD) A连续的降雨和冰雪融化B人为的不合理的开挖坡脚 C斜坡附近的爆破作业 D 地震的影响 2、按其“泥”和“石”的相对比例,泥石流可分成(ABD) A 稀性泥石流B粘性泥石流C混合性泥石流D过渡性泥石流 3、泥石流的形成条件(BCD) A河谷淤积 B 松散固体物质 C 水源D斜坡和沟谷地形 4、治理泥石流灾害常用的措施包括(ABCD ) A稳固B拦挡C排导D保护和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5、治理滑坡的工程措施包括(AC)D属于生物措施 A锚桩B拦挡C排水D保护和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6、能够触发滑坡和泥石流的有(ABCD) A 地震B火山C暴雨 D 人为不合理的活动 7、滑坡体作为建设用地必须注意的问题是(AD ) A房屋选址应尽可能避开顺层斜坡B应在滑坡前缘开挖坡脚 C应在滑坡后缘堆弃土石D管理好引排水沟渠和蓄水池塘 三、读图题 1、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塌陷)、火山和地震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章我国的地震、泥石流、滑坡教学设计(正)

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 震、泥石流与滑坡教学设计岳阳市十四中学秦为胜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5学时数:1.5 课时 二、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高二学生通过初中地理与必修一第四单元学习,对自然灾害特别是地质灾害危害有所了解,但对各种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相互关系与我国的分布并不很明确,知识缺乏系统性。 2、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材分析: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例如地震、地裂缝、构造断裂、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从课时容量考虑,我们选择讲述地震、火山(本课增加)、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教材对这三种灾害的表述方法基本相同:一讲灾害特点与成灾原因; 二讲我国时空的分布,三讲通过阅读教材介绍其危害及预防,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分布是教材的重点内容。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多,突发性强等基本特点。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滑坡和泥石流虽然诱发的原因不同,但主导因素都是斜坡重力作用,分布的地区也基本相同,为了减少重复,教材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讲述。 在前面分别讲述地质灾害的基础上,本课件从各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上进一步做了分析。这段内容在选修五的高中地理教材中虽然没有,但适当讲解有助于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内在联系,它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说明了地质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自然因素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这种动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不仅对深入分析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是必要的,而且符合教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要求。 本课件通过具体例子介绍了地质灾害三方面的关联性。第一方面说明了同一地域地质灾害生成的关联性。第二方面说明了一次地质灾害中原发灾害和诱发灾害的成灾关联性,由地震诱发的其他灾害,不局限于地质灾害,这更说明了灾害之间的联系十分广泛。第三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与灾害的关联性。现在由于人类活动而引发或诱发地质灾害的事件越来越多。有资料表明,全世界的滑坡灾害中,70%以上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 3、关于四类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法建议: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四类地质灾害。考虑到学生一般很少直接接触到这几类灾害现象,因此,应该尽量使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让学生获得最初的感性认识。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把握各类灾害的成因、危害,但也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这些灾害在空间的分布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为什么那些地区会有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质灾害大部分都不是人类行为造成的(例如大部分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而是地球运动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有其自身的发生规律。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是无法回避的。但我 们可以加强对这些灾害的研究,并积极防御,减少由于人为原因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在介绍火山喷发产生的灾害时,应该引导学生从正负两方面来考虑。即火山是强烈地质作用的表现,火山既摧毁了旧的土地,也创造了新的土地,火山活动的研究是了解地球内部运动规律 的窗口。许多火山本身就是十分独特的旅游景点。 4、课件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课件采用Powerpoint 进行制作,内部分成四大板块:地震板块、火山板块、泥石流板块、滑坡板块;每一个板块均包含一个视频,主要知识介绍和相应例题,通过第一页的入口超接链四大板块,四个视频文件内容是:地震介绍、夏威夷火山、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滑坡预防。此外,还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四种灾害的成因以及各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四种灾害的成因以及各地质灾害之间相关性的原因和表现; 了解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重大危害,认识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意义, 了解人类目前防御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 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重点: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的分布特征、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教学难点: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录象、多媒体教室等 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地质灾害——陆地环境在地质作用的长期影响下不断变化着。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异常激烈,当这些自然现象破坏了人类生成的环境,危及人类生命财产的时候,便形成了地质灾害。 一、主要地质灾害 (一)地震 1、定义: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2、地震构造: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 3、地震大小: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能量增加约30倍。 按震级分类为:微震(3级以下)、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 4、分布:与地质构造有关,有活动性断层的地区。

世界①环太平洋地震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中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例: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 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二)火山喷发 1、定义: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2、火山构造教材图:火山锥及火山口、火山通道。 3、按活动情况可分为: 死火山:在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发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强烈火山喷发有很大的危害性;主要是由火山灰及火山熔岩造成的。 例: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喷发。 (三)滑坡和泥石流 1、定义: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饱含泥砂、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2、危害: 滑坡会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教材图(4.28) 泥石流可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