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位性低血压该如何处理

体位性低血压该如何处理

体位性低血压该如何处理
体位性低血压该如何处理

体位性低血压该如何处理

体位性低血压是低血压的一种类型,又叫做直立性脱虚,其指的是由于人身体体位的改变而造成的一种低血压,例如当我们身体蹲了很长时间后突然的起身就会有头晕眼花的症状,这主要是由于我们身体体位的改变使得人体脑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那么面对体位性低血压我们该如何处理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疾病处理:

 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应反复测量不同体位的血压,以便明确诊断,对症治疗,避免因晕厥给病人带来不良影响。

 体位性低血压除病因治疗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合理饮食,补足营养,避免饮食过饱或饥饿,不饮酒。

⑵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和长时间站立。

⑶症状明显者,可穿弹力长袜,用紧身腰带。对少数慢性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也可给药物治疗,如中药补中益气丸、生脉饮,并可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⑷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长期卧床的病人和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站立时动作应缓慢,在站立前先做准备动作,即做些轻微的四肢活动,也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升高血压,做好体位转换的过渡动作,即卧位到坐位,坐位到站立位,从而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包括四类:

⑴抗高血压药:以胍乙啶和神经节阻断药最常见,其他还有肼苯哒嗪、双肼苯哒嗪、优降宁和α-甲基多巴等。这类药物都能使血管紧张度降低,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

⑵镇静类药:以肌肉或静脉注射氯丙嗪后最多见。氯丙嗪除具安定作用外,还有抗肾上腺素作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另

外还能使小静脉扩张,回心血量减少。

⑶抗肾上腺素药:如妥拉苏林、酚妥拉明等,它们作用在血管的α-肾上腺素受体(收缩血管的受体)上,阻断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血管作用。

⑷血管扩张药:如硝酸甘油等,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

★所以,在使用上述药物时,必须提高警惕,注意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预防的方法有:

⑴告诉病人应用此类药物后不要突然站起,最好静卧1~2小时,站立后如有头晕感觉,应继续卧床休息。

⑵用药后,夜间起床大小便最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故夜间最好不入厕大小便。

⑶大量出汗、热水浴、腹泻、感冒、饮酒等都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诱因,应该注意避免。清晨起床时须加小心。

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立刻将病人抬放在空气流通处,或将头放低,松解衣领,适当保温,病人一般很快苏醒。对发作持续较长而神智不清楚的病人,可针灸百会、人中、十宣,必要时皮下注射升压药。由氯丙嗪所致的体位性低血压禁用肾上腺素,因为肾上腺素具有α作用和β作用,而α作用可被氯丙嗪所阻断,β作用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引起某些血管扩张,使血压进一步降低。此时可选用单纯兴奋α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如美速可新命,或新福林等,但纠正血压效果也不可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