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中考复习总结模板计划模板光现象练习习题及标准答案.doc

初中中考复习总结模板计划模板光现象练习习题及标准答案.doc

最新中考复习光现象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6 柳州 ) 如图所示,哪幅图中所描绘的情景可以用光沿直线传

播来解释 ()

2.(2016 贵阳 ) 远看浅浅的湖 ( 河) 水,一旦涉入水中后,才发现水的

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深许多,如图所示.水对眼睛的这种“欺骗”,对

于想游泳的同学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我们必须要警惕.造成这一现

象的主要原因是 ()

第2 题图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发生了折射

C. 光发生了反射

D.某些人的幻觉

3. (2016 长沙 ) 下列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4.(2016 山西 ) 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作为镜

子,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 ) A. 缩

小的实像 B. 等大的实像

C. 放大的虚像

D.等大的虚像

5. (2016 铁一中模拟 )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6.(2016 葫芦岛 )2016 年 5 月 9 日 19 时 12 分左右,“水星凌日”的天象于本世纪第三次出现.如图所示,水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缓慢爬过.它的形成与下列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第6 题图

A. 小孔成像

B. 河水看起来变浅

7.(2016 湖州 ) 右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

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第7 题图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大

B.在光的反射中,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

C.白光通过棱镜发生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9 (2016 兰州 )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B.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大

C.黑板面“反光”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造成的

D.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10.(2016 资阳 ) 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阴”是光的直线传

播形成的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大

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

的色散形成的

二、填空与作图题

11.(2016 吉林 ) 如图所示,站在湖边的小雪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同时发现有一只“鸟”在水中飞翔,小雪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______现象形成的.水中的“鸟”是由于光的 ________现象形成的.

第11 题图

12.(2016 安徽 ) 生活中一些光现象:①阳光下树的影子②水面波光

粼粼③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④站在岸边能看到水

里的鱼.其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______(填序号 ) .

13.(2016 自贡) 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酒面 ________形成的像.

14.(2016 云南 ) 小明从汽车内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 ________(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 ) 能看到小明;小明在后视镜里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 ________(选填“虚”或“实” ) 像.

15.(2016 烟台 )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 ________;如果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 ________;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

第15 题图

16 (2016 无锡 ) 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_____,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

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利用了光的________,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7.(2016 青海 ) 检查视力时,人眼要与视力表保持 5 m的距离,如图所示,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则被测者要面向平面镜且距离平面镜 ________m才能进行视力的检查.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将 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

18.(2016 厦门 )《康熙儿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高若无,

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在铜钱放在碗底B

处后加适量水,从 A 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 E 处,用激光笔从 A 点向________处( 用图中字母表示 ) 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 A 处看到像的位置将 __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

第18 题图

19.(2016 成都 A 卷) 小雯在竖立平面镜前看见镜中的自己,感叹由于

长期没有注意健康用眼,早早就戴上了近视眼镜,她戴的眼镜对光起

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 作用;如果小雯距离平面镜m,则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m.

20.(2016 泰安 ) 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

下 E 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 A、B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

另一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图中画出水下 E 处的

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

第10 题图

21.(2016 娄底)(2 分) 小明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小明想让室外太

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 处,如下图,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

并过 A 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

22.(2016 梧州 )(2 分)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发生反

射和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它的折射光线大致位置和反射光线.

第17 题图

23.(2016 聊城 )(2 分) 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 ( 注意标出法线 ) .

第18 题图

三、实验与探究题

24.(4 分)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

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 30°30°

2 40°40°

3 60°60°

第19 题图

(1)将平面镜 M水平放置,将一块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

镜上,硬纸板由 A、B 两部分组成,且可沿接缝 ON折叠,使一束光紧

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 O点,从硬纸板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2)再逐次 ____________,并将有关数据填入表格中 ( 写出实验步骤 ) .

(3)根据表中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法线 ON为轴,将纸板 B 向后旋转,这时在纸板 B 面上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 看到反射光线,由此说明 __________.

25.(2016 厦门 )(4 分) 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较 ________(选填“厚”或“薄” ) 的玻璃板竖立在水

平桌面上.

(2)点燃蜡烛 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 A的像,把与 A完全相同的蜡烛 B 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 B 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__.

第20 题图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4)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方便探究像与物的 ________关系.

26.(2016 陕师大附中模拟 )(9 分)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利用玻璃板、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A、B,白纸,支架,刻度尺,笔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甲乙

第11 题图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如图甲所示,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

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 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 B 跟蜡烛 A 的像 _________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 ______(选填“ A”或“ B”) 侧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 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 ) 蜡烛 A 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

(3)若小明同学在确定蜡烛 A的像的位置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 B,都不能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4)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另外几个细心的同学发现通过玻璃看到有两个

蜡烛 A 的像,这是因为.他们按照图乙中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 A 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 如下表 ) ,根据表中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_cm.

实验序号12 3

物距 u/cm

像距 v/cm

(5)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答案

1.A 【解析】

A激光掘进激光掘进是利用激光沿直线传播来引导掘进机,使掘进

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B池水变浅水底的景物反射的光线从水中传播到空气中时光线向下偏折进入人眼,所以人看到

的是池底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 C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应用的是光的反射定律,属于光的反射D铅笔“折断”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光线发生了偏折,属于光的折射

2.B 【解析】河底的光线由水中向空气中传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就会觉得河水变浅了,但河水的实际深度要比人眼看到的深得多.故选 B.

3. C【解析】墙上的手影属于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 错误;杯中筷子“折断”是因为水面下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

发生了折射,属于折射现象, B 错误;水中的灯塔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 C 正确;露珠相当于凸透镜,看到放大的草叶是凸透镜

成像,属于光的折射, D错误.故选 C.

4.D 【解析】铜镜即平面镜,其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到

镜面的距离相等,且成的像是一个虚像,即此时能看到一个正立、等

大的虚像,故选 D.

5.B 【解析】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错误;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B 正确;耀眼幕墙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C错误;林间光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D错误.故选 B. 6. A 【解析】“水星凌日”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

水星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 ( 水星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 ,太阳到地球的光线因直线传播便会被水星掩盖,地球上的观测者就可以

往太阳表面上看见一个小黑点. A. 小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B. 河

水看起来变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D.

水中荷花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综上所述,故选 A.

7.C 【解析】潮湿路面相当于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干燥地面发生漫反

射,A 选项错误;干燥路面不会发生折射, B 选项错误;潮湿路面发生

镜面反射,如图灯光照射后反射到右边无光线反射回眼中,驾驶员看路

面更暗, C 选项正确;不管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反射都遵循反射定

律, D选项错误.故选 C.

8.C 【解析】光从空气 ( 光疏) 射入到水 ( 光密 ) 介质中时,传播速度变

小, A 错误;在反射现象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B 错误;光的色散实验说明白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C 正确;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D 错误.故选 C.

9.D 【解析】光线分多种类型,无论哪种光线在经过凸透镜折射之后都

会被会聚, A 错误;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 B 错误;黑板“反光”

是因为黑板发生镜面反射的缘故, C 错误;日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D正确.故选 D.

10 C【解析】A“浓阴”即树下投射出的阴影是因为光沿直线传

播形成的 B由于大气分布不均匀,落日发出的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

传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不断向下偏折,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

落日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我们看到的“落日”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

的太阳的虚像C“水浅”是指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

折射形成的D“彩云”是太阳光通过云时发生了光的色散形成的

11.折射反射【解析】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小雪看到

的鱼,是鱼身上反射的光线,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虚像;平静的水面

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鸟”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

12.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

射现象的辨析.阳光下树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水面波光粼粼是光

的反射现象;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这是利用荧光

物质的反射性质;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

应填的序号是②③ .

13.直线传播反射【解析】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酒杯中的

像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14.一定虚【解析】小明从汽车内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根据光

路的可逆性,则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也一定能够看到小明;小明在

后视镜里能看到驾驶员,应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则他看到的是驾驶员

在后视镜中的虚像.

15.光的色散红光纸板是绿色的【解析】白光被分解为七种色光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现象;由于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能通过的色光决定的,所以若在白色光屏前放一块红色玻璃,即白光中只有红光能通过,所以白光屏将变成红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所以若此时将白光屏换成绿纸板,即纸板只能反射绿光,

所以这七种色光中的绿光被反射,其他色光被吸收,故纸板呈现绿色.

16.红外线反射绿【解析】电视遥控器前端的发光二极管,能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遥控,红外线是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以

光波的形式直线传播,并且可以发生反射,有时遥控器并没有对准电

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沿某一合适的方向对准墙壁按下按钮,也可以

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电视

机的彩色画面是由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17. 2不变【解析】因为视力表距离平面镜 3 m,根据平面镜成

像特点,物距等于像距,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

3 m,要眼睛与视力表相距 5 m远,则人距平面镜应为 5 m-3 m=2 m;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物、像等大,所以像的大小不变.

18 E变高【解析】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A 点看到像在 E 处,对 E

照射即可照亮铜钱B;加满水后水面高度变高,光线从 B 斜射到界面

上时随着水面的升高,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点升高,则像的

位置变高.

19 发散【解析】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

作用;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故人

到镜面的距离为m 时,其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m .

20. A 为发光点, B 为像点.光路图如答图所示(2分)

21.如答图所示

第 21 题答图

【解析】首先连接BA,即为通过 B 点的反射光线,然后,作反射光线

和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再作与法线垂直的直线,即为平

面镜.如答图所示.

22.如答图所示 (2 分)

第22 题答图

【解析】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此,作出反射光线;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

线将靠拢法线,以此作出折射光线,如答图所示.

23.如答图所示 (2 分)

第23 题答图

【解析】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向靠近法

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从玻璃砖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

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但由于玻璃砖平行,则入射

到玻璃砖和出射玻璃砖的光线应平行,如答图所示.

24.(2) 改变入射角的度数(3) 在反射光路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 不能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解析】 (2) 据图可知,为了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在(1) 的基础上,再逐次改变入射角的度数,并将有关数据填入表格中即可; (3)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在反射光路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 当以法线ON为轴,将纸板 B 向后旋转,此时 B 和 A 没在同一平面上,所以这时在纸板 B 面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故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在同一平面上.

25. (1) 薄(2) 等大(3) 虚(4) 位置

【解析】 (1) 实验时应尽量选取薄的玻璃板,若选用厚玻璃时,它的两个界面都成像,不好确定像的位置,给实验带来的误差较大; (2) 像与物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 在光屏上承接不到的像是虚像;(4) 利用方格纸代替白纸,像和物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的位置一目了然,更容易确立对比像和物的位置.

第 10 题答图

26. (2) 未点燃完全重合相等B没有(3) 实验时,玻璃板不竖直(4) 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5) 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解析】(2) 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的关系,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 A 和 B,蜡烛 A 要点燃, B 不点燃;蜡烛 A 与 B 大小相同, B又与A 的像大小相同,所以像与物大小相等,这是利用等效替代法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的.人眼在 B 侧观察光屏,看不到光屏上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3) 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4) 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

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

成像规律.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通过测量,可以得到 A 和 B 到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而所得数据不相等,是因为玻璃的厚度,所

以玻璃厚度=物距-像距; (5) 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

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