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心价值观概论》

《核心价值观概论》

《核心价值观概论》
《核心价值观概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概论》解析了核心价值观的概念,探讨了古今中外多种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现实影响,包括古代犹太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欧洲文明中孕育的核心价值观,近代欧洲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国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变革中所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当代西方人权理论、生态主义、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西方主要社会思潮中的核心价值取向等文中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蕴涵的天赋人权、自由竞争和利益最大化等基本价值主张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和审视。

季明,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大校军衔。1958年12月出生于江苏泗阳,汉族,两次荣立三等功,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专家,多次作为专家参加全国全军理论研讨会论文评审,多次参加中央有关文件文献和理论辅导纲要的编写,两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价值”一词有多种含义。经济学讲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伦理学层面的价值是指满足人的美感需要方面的有用性;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主体及其需要的复杂性,客体及其属性的丰富性,决定了价值形态的多样性。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同主体及其需要相适合、相一致或者相接近的关系。

第一编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论

第一章价值

一、价值的含义和本质

“价值”一词有多种含义。经济学讲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伦理学层面的价值是指满足人的美感需要方面的有用性;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主体及其需要的复杂性,客体及其属性的丰富性,决定了价值形态的多样性。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同主体及其需要相适合、相一致或者相接近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人是价值主体,与人相对的物或者他人是价值客体。客体对于促成主体目的、实现主体欲望、满足主体需要,所具有的有利的、积极的属性,就是所谓的价值。也就是说,某种事物或现象具有价值,就是该事物或现象成为人们的需要、兴趣、目的所追求的对象。人的需要、兴趣、目的是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所以通过人的实践而实现的价值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在人的现实实践活动中,主体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觉地掌握和占有客体,利用客体的属性和功能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实现主体的目的。也就是说,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存在着一种主体按其需要对客体的属性和功能进行选择、利用

和改造的关系,或客体的属性、功能对主体的需要满足和实现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价值关系,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意义关系。某事、某物能够满足主体需要,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不能满足主体需要,就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价值的大小,说到底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大小,客体对主体意义的大小。

在价值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两种对立的观点。客观主义价值论只是从客体自身的属性和功能来规定价值,认为价值是客体本身所固有的某种东西,与人无关,与主体无关。主观主义价值论认为价值就是主体兴趣、欲望、情感的表达,与事物无关,与客体无关。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价值不是某种实体,也不能归结为主体的兴趣、情感和欲望。价值是一种关系,是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和认识关系中存在着的一种特殊关系。主体和客体都是价值关系的承担者。

二、价值的形成

主体及其需要是价值关系形成的根据。价值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只有人才是价值主体,是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和享有者。在人类出现之前,在人的现实活动之外,世界不过是按照自然规律运行的自在之物,本身并无美丑、好坏、有用无用之分。只因为有人和人的活动,才形成了事物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才有了自然界原本不具有的价值现象。所谓环境危机实际上是对人的危机,环境友好是对人的友好。益虫害虫、水利水灾,莫不如此。世界万事万物的价值及其等级次序都是由作为主体的人按照自己需要的尺度排列的。

客体及其属性是价值关系形成的又一根据。价值总是一定的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没有客体,就无所谓主客体关系,也就没有价值关系。客体的属性和功能影响着客体能否对主体有意义以及意义之大小。正是由于客体具有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它才具有对人的积极意义,成为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益的东西。马克思说:“一物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因而对人来说是财富的要素,正是由于它本身的属性。如果去掉使葡萄成为葡萄的那些属性,那末它作为葡萄对人的使用价值就消失了。”

实践是价值关系形成的基础。主体及其需要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人是实践的存在物,实践使人成为现实的主体。人的需要不是纯粹的动物性的需要,而是“从社会生产和交换中产生的需要”,是实践的产物。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

满足需要手段的丰富,人的需要也不断发展和丰富,“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客体及其属性也是在实践中被发现、规定和改造的。客体是进入人的活动范围的对象。人在需要的推动下从事实践活动,把自身之外的存在变成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事物能否成为现实客体,不仅依赖于客体自身的属性,还取决于主体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

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是在实践中实现的。没有实践,就没有主体和客体,就没有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正是通过实践活动,一方面,客体按照主体的需要和要求发生结构和形式上的变化;另一方面,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实践在改变客体存在形式的同时,实现了主体的预期目的,满足了主体的需要,使主客体的价值关系由潜在成为现实。

三、价值的基本特性

价值的本质表现为价值的特性。与价值的本质相联系,价值具有主体性、相对性、客观性。

1.价值的主体性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没有主体,就没有价值关系;同一客体对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价值的性质、特点及其变化,都是与价值关系中的主体有直接联系的。

价值的主体性还表现为现实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创造。自然存在物不能直接地、现成地满足人的需要。即使事物存在某种有用性,在人们未发现和掌握对它的使用方法时,它对人仍不具有现实的价值。因此,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无论是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发现客体的潜在价值,还是通过实践发明或发现掌握客体的方式,乃至改造客体以实

现价值目标,都贯穿着主体的创造性活动。

2.价值的相对性

价值的主体性决定了价值的相对性。价值是随主体、客体和主客体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人们认识价值,既要认识它的内容,即有无价值,还要认识它的条件,即在何种条件下具有何种价值。

价值的相对性表现为主体和客体的多样性导致的价值的多样性。价值主体是多层次的,既有个人,也有群体、人类,不同层次的主体,其需要并不完全相同,甚至相差很大。同一层次的主体,他们的需要也往往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个主体也有着多种需要。价值客体也是复杂多样的,同一客体有着多种属性和功能,“每一种这样的物都是许多属性的总和,因此可以在不同的方面有用”。1多样的客体及其属性和多层次的主体及其需要之间形成了多样的价值关系。在多样的价值关系中,同一客体相对于不同的主体需要产生不同的价值。价值的相对性还表现在主体和客体的不断变化导致的价值的历史性。随着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经常发生变化,人们对客体价值的判断也经常发生变化。马克思认为,发现事物的不同方面的属性,“从而发现物的多种使用方式,是历史的事情”。2过去许多未被发现或者被认为神秘的事物,现在被人们发现和利用了;过去被认为是对人无用,甚至是有害的东西,现在变成了人们所需要的有用之物。人们同外部世界建立越来越多样的价值关系,它们的历史内容也在不断变化着。

3.价值的客观性

价值的客观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独立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认识和评价可以反映价值,但不能创造和取消价值。

价值之所以是客观的,就在于价值形成的基础和结果都是客观的。价值产生于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之中,在这种关系中,客体的存在、属性及其作用是客观的;主体的存在、需要是客观的。人的需要与社会相联系,与人的社会实践相联系,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点。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客观的,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客体对某一主体有没有价值、有什么价值、有多少价值,不以主体是否认识、如何认识为转移。承认价值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价值的绝对性。价值的绝对性是指价值的确定性。虽然客体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主体具有不同价值,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一定主体来说,价值的有无及大小则是客观的,也即确定的。同时,价值本身既包含着对某类或某个主体的特殊价值,也包含着一定范围内人所共有的价值。价值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四、价值的形态

价值的形态是指价值的存在类型。依据主体的需要,价值可以区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交往价值三种基本形态。

1.物质价值是指客体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价值

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通过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保证自己生存和发展。自然是人的物质生活的前提,人们的生产生活资料无不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自然界。自然以各种物质形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2.精神价值是指客体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价值

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具有包括知、情、意在内的特殊心理结构,有着自己的精神需要,包括求真、向善、尚美的需要。尽管物质生产、社会政治活动以及家庭日常生活也包含有满足人们的某种精神需要,但人们主要是通过创造特定的精神文化,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满足其精神需要,实现其对精神价值的追求。精神价值的基本形式有道德、艺术、哲学以及科学等,它们从不同方面扩展人的精神视野,提高人的精神品位,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3.交往价值是指客体满足人的交往需要的价值

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从一开始,从他们存在的时候起,就是彼此需要的,只是由于这一点,他们才能发展自己的需要和能力等等,他们发生了交往。”交往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社会条件,也是发展人自身需要和能力的社会形式。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是通过他们的交往活动来实现的。交往始终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之一,交往价值是相对独立的价值形态。凡是有利于人的发展的交往活动,满足人们的交往需要的事物,都具有交往价值。制度是人们交往活动的产物,也是交往价值的重要体现。要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成为可能,就需要一定的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为人们的交往提供模式和秩序。这里的制度,既包括

正式的社会经济、政治、法律、伦理制度等,也包括非正式的制度,如社会的风俗、习惯等,它们因为能够满足主体交往需要而具有交往价值。

4.物质价值、精神价值、交往价值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物质价值是最基本的价值,离开它,人类就不能生存。精神价值和交往价值则是在创造物质价值的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影响着物质价值的生成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交往需要越来越密切地结合起来,物质价值、精神价值、交往价值也越来越密切地交织在一起。它们共同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构成社会生活的价值系统。

5.人的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

人既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人不仅具有满足他人的需要的价值,而且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就是一种价值。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存在着根本的区别。物的价值在本质上是由人所创造、赋予的,人具有一种任何物都不具有的价值,即创造价值的价值。从根本上说,人具有目的性价值,物的价值是一种从属于人的目的的工具性价值。因此,人的价值是一切价值形态中最高级的价值,如毛泽东所说,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第二章价值观

一、价值观的含义

在社会实践和价值概念的基础上,主体必然会形成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观念。继而,价值观念在人们的实践中进一步集中、抽象、升华,就会形成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并外在表现为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这就是价值观。简言之,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

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地追求和创造价值,同时也在不断地认识和评价价值。在价值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关于各种价值的一些看法,并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价值观不是关于某一个别的、具体的事物具有什么价值的看法,而是人们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某类事物的价值以及普遍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人们所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好与坏、对与错、符

合与违背意愿的总体观念,是关于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基本见解。

作为一种观念,价值观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不仅追求某种客观真理,而且总是试图找到一种能够赋予人的生活以目的的价值。它不仅要回答人与世界的实际关系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要回答人与世界的关系应该怎么样的问题。前者属于真理观,后者属于价值观。世界观包含并体现为自然观、历史观、人生观,其中又都包含真理观和价值观两个方面的内容。

二、价值观的形成

价值观总是和特定的主体相联系,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无论是个体的价值观还是社会群体的价值观,都不是先天固有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主观自生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我意识对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创造性把握。

1.主体的需要和自我意识是价值观形成的逻辑前提

价值观的形成依赖于主客体的分化、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对需要的把握。需要是价值关系形成的主体依据,自我意识是关于主体自身存在的意识。对需要的意识本身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主体基于意识到的需要对各种价值关系进行判断、反思和整合才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不同的主体,需要不同,自我意识不同,价值观也不相同。人的需要和自我意识的多层次性,决定了价值观的多层次性;人的需要和自我意识的社会历史性,决定了价值观的社会历史性。价值观是在需要的驱动下,在自我意识的引导下,在价值活动基础上形成的。

2.物质生活和文化传统是价值观形成的社会条件

价值观作为意识的重要内容,是人们的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在观念上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在观念上的反映。社会生活,以及包含着价值观的各种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和传承性,在社会发展中积淀为一种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所有人来说是一种客观的、无所不在的力量,成为影响与决定他们价值观形成的社会条件。因此,每一特定时代人们的价值观都来自他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方式、政治法律制度、观念文化传统等因素潜移默化地濡染、熏陶和塑造的结果。事实上,任何社

会都给其成员和群体提供了一套价值观。一方面,社会通过法律手段、社会舆论和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某种价值观灌输给每个社会成员,不断地培养、调整或矫正他们的价值观,由此使个人的价值观和社会的价值观协调一致起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也通过文化传统,如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形式,将其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每个社会成员,促使他们的价值观形成和发展。

3.主体的实践活动是价值观形成的现实根据

实践活动是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活动,人们也是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评价和体验价值的。一个人关于某类事物的价值判断一旦被实践所证实,他的价值体验、价值情感就会得到强化,就会成为一种稳定的态度和看法。人们接受社会价值观的过程,也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加以选择和内化的过程。在各种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主体不断形成对社会物质生活方式、政治法律制度以及文化传统的理解和体会,基于自己的经验选择、接受和认同它们所包含的价值观。没有经过实践活动的内化和吸收,社会所提供的价值观仅仅是外在的规范,还不能成为主体自觉的价值意识。

三、价值观的内容

1.价值原则

它是关于什么是价值、为什么有价值以及价值秩序的基本观点,是形成价值规范和价值理想的基本原则。一种价值观的性质是由它所包含的价值原则来规定的。基督教价值观以上帝为一切价值的源泉和最高价值,也是衡量一切价值大小的标准。个人主义价值观以个人的存在、权利、利益为核心价值原则和其他一切价值的根据。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为基本原则,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

2.价值规范

价值原则总是渗透在一定的价值规范中。规范的本义就是规则、标准或尺度。它明确规定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一切价值观都要通过规范,诸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法律等,具体化为在一定具体情境中如何行动的规则,才能具体指导人们的活动。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价值规范。

3.价值理想

它是人们所追求的、具有现实可能性和合乎自己愿望的价值目标。它以对未来应然状态的把握和规定为内容,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价值信念、信仰是和价值理想同一序列的范畴。价值信念是关于价值理想的信念,是人们对价值理想抱有深刻信任感的精神状态。价值信仰不仅表示人们对价值理想的认同和确信,还意味着感情的皈依、真诚的信奉,表现了主体的最高价值追求。价值理想、信念、信仰是价值观的典型表现形式。

四、价值观的特性

1.价值观具有时代性

人们的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是具体的、现实的,是属于一定时代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的价值观总是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回应着特殊的时代性问题,表现着一定时代人们的需要和利益诉求,体现为时代要求的价值原则、价值规范和价值理想,表征着特定的时代精神。有什么性质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性质和内容的价值观。“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抽象的、超历史的、一成不变的价值观是不存在的。

2.价值观具有民族性

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具有该民族特色的价值原则、价值规范、价值理想,并通过历史的积淀和升华,使之成为该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的民族性表现出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气质。恩格斯说:“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

3.价值观具有阶级性

阶级社会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的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价值观念,因而价值观总是带有阶级的特性。不同阶级由其阶级地位和经济利益所决定,有着不同的价值原则、价值规范、价值理想。作为阶级的价值观,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利益辩护,或者代表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反抗和被统治阶级的未来利益。每一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都是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因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第三章核心价值观

一、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从所处的地位来看,可以分为终极(最高)价值观、核心(主导)价值观、一般(非主导、边沿、从属)价值观。一般价值观散居于核心价值观的外围,仅为特定群体所持有,而且不稳定、缺少规则,由外及内其规则性越来越明显、引导力越来越强,统摄面越来越大、稳定度越来越高,到达核心层就是所谓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核心价值观总是由统治阶级所倡导并由统治阶级的统治力保证其优势地位的。它往往担负着指导和评价人们行为的作用,通过引导、影响、左右更多个体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来达到该群体中个体思想观念的高度一致,使个体的活动能从分散趋向集中,从而保证社会价值目标较顺利地实现,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因此,核心价值观具有明显的阶级烙印,不同的社会制度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忠孝价值观就是一个成熟的农业封建国家所需要的价

值观,它适应并维护了传统的封建制度。西方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近代以来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主导的价值观。就其内涵来说,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人主义,这是西方价值观的核心,体现了西方价值观的根本性质;二是自由主义,它是西方价值观的灵魂,贯穿于西方价值观体系的各个方面;三是功利主义,它体现了西方价值观的鲜明特征。

二、核心价值观的功能

核心价值观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贯穿于人们每一活动的始终,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世界观的重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是人的自我意识的核心,

构建着个人的精神家园,回答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制约、规范着人的实践活动和全部社会生活,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具体表现为:

1.导向功能

核心价值观是价值关系、价值存在的应然状态的展示和期盼,从而在主体的活动中具有引导和定向作用。目的性是人的活动的内在规定性,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首先要解决做什么和认识什么的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象,核心价值观为人们提供了价值理想、价值目标,进而提供了价值选择标准,为人的行为选择提供了方向和依据。人们在活动中总是根据核心价值观提供的目标选择活动的对象,根据核心价值观提供的价值尺度和标准评判具体事物,区分什么事物有价值、什么事物无价值,从而明了应该追求什么、应该避免什么,进而作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选择,确定行动的方向。社会通过主导价值观不仅为自身提供了最高价值理想和奋斗目标,引领着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方向,而且引导着个体的价值取向,从而制约着个体的价值选择和活动方向。

2.规范功能

核心价值观规定和约束着主体的行为和活动,协调着人们之间的关系,使社会保持一定的秩序。人们在有序的社会中生活,需要一定的自我约束和社会约束。核心价值观构成个体的心理定式,个体在现实生活中以它为尺度去确定事物的好坏,确定行为的正当与否,内在地规范、约束和调节着自己的行为和活动方式。社会也总是通过自己的主导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价值规范告诉人们能够、应该、必须做什么,也告诉人们不能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从而为人的活动提供规则、标准和模式。同时,社会还通过主导的价值规范,直接规范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如权利和义务等,抑制着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和投机的行为,防止和化解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及社会之间的冲突。

3.凝聚功能

核心价值观是人的社会认同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群体或组织等共同体的黏合剂。人是社会存在物,社会共同体是人类存在和活动的基本形式。社会共同体的建立、维系和作用依赖于共同体成员核心价值观的相容和一致。每一个社会共同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观,它造就了一种氛围,形成一种力量,通过多种

渠道,使这种核心价值观内化成为共同体成员的个人核心价值观。社会共同体通过这种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为自身的存在进行合理性和合法性论证,并通过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来塑造和凝聚它的成员,把共同体的成员联结在一起,产生一种团结感,形成一种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特别是当这种共同核心价值观以某种特殊的形式如宗族观念、宗教观念、民族观念、阶级观念呈现出来时,其凝聚功能更容易被人们切实地感受到。这种凝聚力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为其成员提供了共同的价值理想、价值规范,使人们在自己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上有了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形成价值共识,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

4.激励功能

核心价值观不仅在理智方面给人以引导,而且能够激发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是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反映并强化主体的需要和利益,表现为主体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以及主体为满足一定的需要和实现一定的价值目标所产生的期望。这种追求和期望能够引发主体的活动动机和激情,激发主体的各种潜在的能力,驱动主体发起实践和认识活动。人们在创造价值的各种活动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坚定的价值理想、信念和信仰能够使主体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坚强的意志,使之处于积极、能动的状态,并能够激起卓绝的精神力量,不断推动实践和认识活动持续、深入地展开,直至实现价值目标。离开了稳定的核心价值观的动力作用,人们的活动就可能成为一条断流的河床。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然重视核心价值观的选择,社会也必然要注重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三、核心价值观的类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不同的人类社会,必然产生和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核心价值观。比如,有古代核心价值观、近代核心价值观、现代核心价值观;有奴隶社会核心价值观、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仅就古代来说,就有古代欧洲哲学思想中所包含的核心价值观、古代犹太民族宗教思想中包含的核心价值观、古代印度佛教思想中所包含的核心价值观、古代中华思想文化中所包含的核心价值观;仅就近代中国来说,就有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五四运动”中所形成的核心价值观等等。当今社会最鲜明的两种核心价值观就是资

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艺复兴和随后的新教运动所倡导的“民主、自由、人权”为核心的价值观,不仅瓦解了基督教神学的长期统治,而且也成为资本主义产生的思想基础。这种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价值观的支持,发挥着重要的动力功能。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要求,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理念,这一理念从最深层次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升华,是对人类价值观合理因素的借鉴和吸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做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主体价值选择。从社会功能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聚拢社会意识,形成社会价值认同。价值认同是价值主体通过价值认知、价值评价、价值选择等活动不断改变自身价值结构,把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价值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并外化为一定的价值行为的过程。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的社会利益关系造成了现实社会中价值主体的多元。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形成于多样化的社会环境,带有社会的影响、时代的烙印,因此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价值追求越是多样化,越要强调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在此过程中,既要提倡核心价值观、弘扬主导价值取向,又要抑制落后价值观、反对腐朽价值取向,为人们的价值选择指明方向、提供价值判断基准、营造浓厚积极的文化氛围。要引导干部群众把本职岗位作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平台,促进价值认同由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发展升华为行为认同,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内化为精神支柱,外化为自觉行为,转化为提高政治觉悟和能力素质、做好本职工作的具体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它从根本上决定和反映着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我们更加自觉地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一直非常注重对社会价值体系的培育。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同志也多次强调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热爱祖国、奉献祖国是一切时代成就一切伟业的重要力量源泉;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在各族人民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爱国主义始终成为激励我国各族人民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站在时代发展和全局的高度,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战略性概念,并明确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标志着党对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定位更加科学、概括更加准确。

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侧重,相互区别。只有将确立核心价值观与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合理性价值依据。

1.从横向角度看,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价值体系是融汇理想与现实、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的有机整体。一方面,价值体系是一个包含丰富内容的多层次体系,既有其核心价值,又有其基本价值、具体价值。其中,核心价值以基本价值、具体价值为基础,是对基本价值和具体价值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对基本价值、具体价值起着统领和支配作用,并蕴含在基本价值、具体价值之中,通过基本价值、具体价值表现出来;而基本价值、具

体价值又体现着核心价值,以核心价值为指导和灵魂。另一方面,价值体系既包含着理想性的价值诉求,又体现着现实性的价值要求;既有感召人们不断递升的先进性价值理念,又有大多数人可以接受并实践的广泛性价值体现。在这个有机的整体中,失去了现实性,价值观念系统便无法在现实中生存;失去了理想性,以日常生活遮蔽、取代甚至否定最高价值,人类将永远不能获得最终解放。

2.从纵向角度看,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存在承递关系

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决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引领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核心价值观渗透于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因此,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主张在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炼核心价值观,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有的学者认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主要在于确立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原则与依据,这些方面内容并不直接成为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但为构建走向大众实践的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有的学者主张:“提炼核心价值观,应立足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逻辑与历史、理论与现实相统一,借鉴外国价值观和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基础上的大众化风格。”有的学者强调:“在现时代,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追求、社会主义的理想境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体现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行为规范结合起来的核心价值观念,主要有:民主自由、公平正义;人道和谐;开放进取。”还有的学者认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层面,既体现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最高价值,又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总体布局,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理所当然是我们应当遵循和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所以,将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加以区别,是这一问题近年来研究的深化,也是更好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3.从逻辑角度看,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是框架与实质、结构与要素、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核心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性质;核心价值观则反映着

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所以,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有符合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因为社会主义有建立平等、自由、正义、人道、和谐之社会的价值理想。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只有符合既植根于历史传统又体现时代要求的价值取向,才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动力量和凝聚力量。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因为契合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道德诉求才会获得巨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