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朱陆之辩”看南宋理学与心学的分歧

从“朱陆之辩”看南宋理学与心学的分歧

从“朱陆之辩”看南宋理学与心学的分歧
从“朱陆之辩”看南宋理学与心学的分歧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程颢(公元1032年——1085年),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公元1033年——1107年),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被世人称为“二程”,是北宋著名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程颢(1032~1085) 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嘉祐年间举进士后,任鄠县及上元县主簿、晋城令。有治绩,官至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后因反对新法,被贬至洛阳任京西路提点刑狱。与先后被贬至洛阳的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等相互联系,继续反对新法。哲宗即位,司马光执政,荐程颢为宗正寺丞,未及行即病逝。嘉定十三年(1220),赐谥纯公。淳祐元年(1241)封河南伯,从祀孔子庙庭。程颢早年受父程珦之命,与弟程颐和周敦颐问学,由此立志于孔孟之道,又泛览诸家。由于他和程颐长期在洛阳讲学,故他们的学说亦被称为洛学。程颢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题。他把理作为宇宙的本原。就天道的内容来说,程颢形容它是“生”,谓世界生生不已,充满生意,提出“天只是以生为道”,故“天地之大德曰生”。他认为生是天道,是天地之心,于是称天道为仁。按程颢的说法,在生生不已的天道之下,通过阴阳二气的絪缊化生,产生天地万物,人只不过是得天地中正之气。故“人与天地一物也”。因此对于人来说,要学道,首先要认识天地万物本来就与我一体的这个道理。人能明白这个道理,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即为“仁者”。故说“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他并不重视观察外物,认为人心自有“明觉”,具有良知良能,故自己可以凭直觉体会真理。程颢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的学说。他追求所谓浑然一体的精神境界,在方法上是通过直觉冥会,达到所谓物我合一。程颢是主观唯心主义心学(见陆王学派)的发轫者,他的“识仁”、“定性”,对后来的理学,尤其对陆王心学,影响很大。程颢的哲学专门著作不多,主要哲学代表作有他的学生吕大临所记关于“识仁”的一段语录。后人称《识仁篇》;他与张载讨论“定性”问题的《答横渠先生书》,后人称《定性书》。他的哲学思想多散见于语录、诗文中。明末徐必达将他与程颐的著作汇编为《二程全书》。今中华书局编为《二程集》出版。 程颐(1033~1107) 中国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字正叔。河南洛阳人。学者称伊川先生。十四五岁时,与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在游太学时,作《颜子所好何学论》,主管太学的胡瑗惊异其才。王安石当政时,未被起用,与兄程颢在洛阳讲学。司马光执政时,被荐为崇政殿说书,与修国子监条规。在为哲宗侍讲期间,敢以天下为己任,议论褒贬,无所顾忌,声名日高,从游者日众。其后,程颐因反对司马光的新党执政而被贬,任西京国子监守。不久削职,被遣送至四川涪州,交地方管制。程颐在被贬期间,完成著作《周易程氏传》。徽宗即位,得以赦免,但不久又受排斥,遂隐居龙门,遣散门徒,不久病死于家。至南宋,追谥正公。在哲学上,程颐与程颢以“理”为最高范畴,以“理”为世界本原。程颐认为,理是创造万事万物的根源,它在事物之中,又在事物之上。他认为,道即理,是形而上的,阴阳之气则是形而下的。离开阴阳就无道,但道不等于是阴阳,而是阴阳之所以然,“所以阴阳者,是道也”。他明确区分了形而上与形而下,以形而上之理为形而下之器存在的根据。他又从体用关系论证了理和事物的关系,认为理是“体”,而事物是“用”。程颐承认事事物物都有其规律,天之所以高,地之所以深,万事万物之所以然,都有其理。他进一步认为,“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天地间只有一个理,这理是永恒长存的。这样,他就把事物的规律抽象化、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历史)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儒学在两汉取得独尊地位之后,随着魏晋的思想流变,逐渐受到冷落。直到宋代,才逐渐确立了一个“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观念系统被称为“理学”(性命义理之学) 它以儒学内容为主,同时吸收了佛、道思想,在唐代三教融合与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在理学内部,又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争,一个认为“性即理”一个认为“心即理”一个深沉博大,持敬穷理,一个超然峻拔,直指本心。 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相通之处 首先,在内容上是相通的,二者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他们都承认“理”的存在。 “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从根本而言,

他们都认为人性本善,无论是程朱的“性即理”还是陆王的“心即理” 他们都是善的,都是宇宙中最本质的东西。 其次,在道德修养上,二者都主张“存天理,去人欲” 即通过学习、教育及修养功夫“变化气质”“克私去弊”“改过迁善”以恢复“善之本性”或“善之本心” 再次,二者的实质目的是相通的。无论是程朱的“体天理达诚” “学为圣人”,还是陆王的…明心见性”“致良知” 他们在实质目的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强调人作为道德的存在, “理”是人所必须追求的,道德修养或人生的目的在于体悟“天理”“明心”“复性”,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与天理为一。其最终目的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 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制统治。

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 首先,在思想内容上的分歧:程朱理学以“理”为本,是一个理本论的哲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理”是万物的本原和依据,是万物的主宰。“理”是整个世界的根据,未有天 地之先它已存在,天地塌陷之后它仍存在,它自身无生灭,却对万事万物的生灭运动起着主宰作用。“理”作为本体虽抽象却不空洞,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理”的内在核心就是儒家伦理纲常。“理”的主宰地位也是为了证明儒家伦理纲常的合理性、至上性、绝对性和永恒性。 陆王心学的根基是“心”其代表观点 是“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集·卷一》“心”所具之理并非单指外在的儒家伦理规范,而是人对这些规范的接受能力,即外在的伦理在人心中内化为道德自觉性的可能性,即“仁义礼智”之“四端”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1.试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区别。 理学是一种既继承孔孟正宗(儒家),又贯通宇宙自然(道家)和人生命运(佛教),并以治理国家为目的的新儒学;广义的理学是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狭义的理学则专指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相同点包括: 1.思想来源:二者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在儒学基础上吸纳融合佛学、道教而发展起来的新儒学。 2.思想轮廓:二者同属唯心主义哲学范畴,都认为意识(理或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强调道德修养,以儒家的纲常伦理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从而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社会秩序。 3.地位作用:二者都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都促进了思辨哲学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二者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道德品性、民族性格等起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二者都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级,压制人的自然欲望,具有相同的消极作用。 不同点包括: 1.关于世界本原: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理”在人心之外;

“理在先,气在后”,即以客观精神(理)为本,为第一性,物质 世界(气)则是前者的表现、产物,属第二性,是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心即理”,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个人心中,心是惟一的实在,“宇宙便是吾心,吾 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是主观唯心 主义。 2.关于求“理”的方法: 程朱理学偏重于外在工夫,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理,只有 通过“格物致知”、“即物而穷理”,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如“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陆王心学则偏于内在工夫,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 天理(但良知容易被私欲侵蚀),通过向内体察,加强道德修养, 以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3.作用和影响: 程朱理学要求个人修养要以天理为准则,(理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是,“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才能达到圣贤之道;认 为“人只有天理、人欲两途”,“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当 人的私欲与天理冲突时,就要“存天理,去人欲”。陆王心学重视“心”的作用,强调个体价值尊严,发掘自我,具有一定的思想解 放作用。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27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附答案解析】

易混易错点27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错因归纳: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哲学观、修养方式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不到位。 释疑解惑 (1)相同点 ①都承认“理”的存在。“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学习、教育改变气质,克私去弊,改过迁善,以恢复“善之本性”或“善之本心”。 ③都强调“理”是人所必须追求的,道德修养或人生的目的在于体悟“天理”,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与天理为一。最终目的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制统治。 (2)不同点 ①程朱之“理”侧重于外在的伦理规范对人的约束力,更具客观性和思辨性;而陆王之“心”则更侧重于人心对外在伦理规范的真诚接受和内化,更具主观性和简易性。 ②程朱理学的修养方法表现为“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陆王心学的修养方法表现为“发明本心”,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真题突破 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可知要以平静的心情欣赏万物,享受自然的乐趣,人们对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相同的,所以人应随着四季的变化享受自然的乐趣,保持内心的快乐,荣衰宠辱、春夏秋冬,与普通人一样高兴而来、怡然而去,体现了人和万物的相通之处,故选B项;道家主张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且材料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的相通之处而非和谐共处,排除A项;材料强调静观其变,悠闲自得而非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排除C项;无为而治是道家老子的思想主张,程颢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排除D项。 2.(2018·天津高考·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27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原卷版)

易混易错点27、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错因归纳: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哲学观、修养方式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不到位。 释疑解惑 ⑴相同点 ①都承认“理”的存在。“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 _____ ,—体现在人身上就是____________ 。 ②都主张“存天理,_____ ”,即通过学习、教育改变气质,克私去弊,改过迁善,以恢复“善 之本性”或“善之本心”。 ③都强调“理”是人所必须追求的,道德修养或人生的目的在于体悟“天理”,达到善的最高 境界,与天理为一。最终目的都是以儒家的 ____________ 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 制统治。 ⑵不同点 ①程朱之“理”侧重于外在的__________ 对人的约束力,更具客观性和—而陆王之 “心”则更侧重于___ 对外在伦理规范的真诚接受和内化,更具主观性和_____________ 。 ②程朱理学的修养方法表现为“________ ”,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 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陆王心学的修养方法表现为“____________ ”,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J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 ___________ 。 真题突破 1.(2019 ?新课标全国H卷高考? 26)程颖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 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 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A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 ?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 .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2.(2018 -天津高考?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 ?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高中历史每日一题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含解析)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2019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市级示范高中高三联考)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在现代儒学研究史中,一般看法是把王学(即王阳明心学)作为程朱理学的对立面,这种看法掩盖了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实情。实际上,王学是有元以来在“合会朱陆”的趋势下产生的。黄宗羲也称其“范围朱陆而进退之”。作者认为“王学” A.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B.主要上承陆九渊的学说 C.对朱陆的思想兼有承袭 D.与程朱思想具有一致性 C 【参考答案】

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提倡“格物致知”以通“天理”;王阳明强调“理”在心中,主张“致良知”以知“天理”。这一变化 A.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信条 B.不利于理学精神的推广 C.有利于儒家信仰的强化 D.否定了天理涵盖的内容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这首古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思想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思想 C.朱熹的理学思想 D.王守仁的心学思想 嘉靖元年(1522年),礼科给事中上奏疏说:“三代以下,论正学莫如朱熹”,不指名地批判了王阳明。世宗立即下诏:“不许妄为叛道之经私自传刻,以误正学(程朱理学)。”当时的明廷批判王阳明,可能是因为阳明心学 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离经叛道追求个性解放 C.否定了封建纲常合理性 D.提升了人的主体地位

1.【答案】C 【解析】王阳明强调格心获得天理,有利于强化儒学对个人思想的影响,故C项正确;朱、王二人都信奉天理,即传统儒学伦理,故A错误;朱、王从不同角度阐释天理,有利于理学的推广,故B错误;材料反映朱、王二人对获得天理的路径有分歧,而非否定天理涵盖的内容,故D错误。 2.【答案】D 3.【答案】D 【解析】汉武帝以来,儒学就处于正统地位,而宋明理学以孔孟为正宗,故排除A;离经叛道追求个性解放是对李贽的评论,排除B;阳明心学从根本上是要维护封建纲常,排除C;阳明心学认为人人都可以通过内心反省而成人致圣,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与程朱理学墨守封建统治秩序不符,故选D。

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与王守仁代表的心学的差异

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与王守仁代表的心学的差异虽然理学与心学均属于唯心主义范畴,主张克服私欲,维护封建伦理道德,都认为“理”是存在的,把“理”作为宇宙的本体,把“理”当做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根据但却有着许多方面的差异。 首先,它们的思想定位不同。朱熹是客观唯心主义者,王守仁是主观唯心主义者,朱熹是理学思想的代表者,上承二程的学术思想,王守仁是心学思想的代表者,上承南宋理学家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并加以发展。 其次,它们的教育目的和教育作用也不同。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以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他的教育作用论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接下来,我觉得它们的教育阶段也是不同的。朱熹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做是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事”,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理”,注意到了从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心理规律来考虑教育阶段的划分。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他认为应该顺应儿童的性情,鼓舞儿童的兴趣来教导其发展,因此他主张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在教育内容中,朱熹认为,圣人教训具在经书,为学之道必须穷理,穷理必须读书。先后编写《小学》、《四书集注》、《近思录》等教材。王守仁则认为经书是“常道”,即永恒而普遍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本心,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本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在儿童阶段,朱熹主张重视蒙养教育、要求慎择师友、强调学“眼前事”、提倡正面教育为主。王守仁主张顺导性情,鼓舞兴趣;循序渐进,量力而施;因材施教、各成其材;全面诱导,不执一偏。 在理的方面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性与理是一个东西,即“性即理”。他是以性为善的,认为“一理”就是“万理”。王守仁认为理在心中、“心即理”。王守仁认为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他并不认为万事之中存在理,他认为“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王守仁不谈性,只谈理,而朱熹则通常把理与性放在一起谈论。 另外,在知识和行为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儒学在两汉取得独尊地位之后,随着魏晋以来的思想流变,逐渐受到冷落。直到宋代,才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观念系统,被称为“理学”(性命义理之学)。它以儒学内容为主,同时吸收了佛、道思想,在唐代三教融合与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在理学内部,又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争,一个认为“性即理”,一个认为“心即理”;一个深沉博大,持敬穷理,一个超然峻拔,直指本心。 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相通之处 首先,在内容上是相通的,二者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他们都承认“理”的存在。“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从根本而言,他们都认为人性本善,无论是程朱的“性即理”,还是陆王的“心即理”,他们都是善的,都是宇宙中最本质的东西。 其次,在道德修养上,二者都主张“存天理,去人欲”,即通过学习、教育及修养功夫“变化气质”,“克私去弊”,“改过迁善”,以恢复“善之本性”或“善之本心”。 再次,二者的实质目的是相通的。无论是程朱的“体天理达于至诚”、“学为圣人”,还是陆王的‘明心见性”、“致良知”,他们在实质目的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强调人作为道德的存在,“理”是人所必须追求的,道德修养或人生的目的在于体悟“天理”,“明心”、“复性”,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与天理为一。其最终目的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制统治。 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 首先,在思想内容上的分歧:程朱理学以“理”为本,是一个理本论的哲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理”是万物的本原和依据,是万物的主宰。“理”是整个世界的根据,未有天地之先它已存在,天地塌陷之后它仍存在,它自身无生灭,却对万事万物的生灭运动起着主宰作用。“理”作为本体虽抽象却不空洞,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理”的内在核心就是儒家伦理纲常。“理”的主宰地位也是为了证明儒家伦理纲常的合理性、至上性、绝对性和永恒性。陆王心学的根基是“心”,其代表观点是“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集·卷一》)“心”所具之理并非单指外在的儒家伦理规范,而是人对这些规范的接受能力,即外在的伦理在人心中内化为道德自觉性的可能性,即“仁义礼智”之“四端”。 两者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程朱之“理”侧重于外在的伦理规范对人的约束力,更具客观性和思辨性;而陆王之“心”则更侧重于人心对外在伦理规范的真诚接受和内化,更具主观性和简易性。正是这个差异直接导致了两流派在治学和修养方法上的直接对立。 其次,在修养方法上的分歧:程朱理学的修养方法表现为“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把众物之理穷尽而后至于豁然开朗,体会出人生至理即伦理纲常的无上性。特别强调要专注于从事物上体会儒家伦理规范而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自识。陆王心学的修养方法表现为“发明本心”。他们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不用学习也能体会。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总之,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以人的道德本性为最高原则,都强调人的道德存在,虽旨趣各异,方法有别,然而殊途同归,都以“理”为核心,都以光复道统、传承发扬儒家伦理道德为己任。因此,二者虽然有相异之处,在本质上却又是相通的。 1

理学与心学之争

理学与心学之争:朱熹与王阳明的教育目的论辨析 学号:20090401001 姓名:岑玉玲班级:09公管 摘要:自学派诞生之日起,学派之争便应运而生。每一次的辩论都会带来学术的大爆炸,继而百花齐放,使文化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文章从理学与心学的学派争辩述起,简述了朱熹与王阳明的教育思想,进而对其中两种不同的教育目的论做一些简要的辨析和评述。所述程度皆较浅,希冀得出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借鉴意义的结论。 关键字:朱熹王阳明教育目的论“明人伦”“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陆九渊之间的学术争论,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大公案。自南宋鹅湖之会至明清一代一直争论不休。其中陆九渊的心学传至明代,经王阳明的发展,形成一个比较精致的哲学体系,世称“陆王心学”。 一、理学与心学的学术之争 朱陆本人及其门人前后有六次争论,反映了朱陆在本体功夫论方面的分歧点。其中鹅湖之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第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朱、陆双方辩论的“为学之方”,表现出朱熹与陆九渊在哲学上的基本分歧点。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着重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发内心潜在的良知。陆九渊则认为读书不是成为圣贤的必要途径,要求圣人之道须“先发明人之本心”因

而不主张多做读书穷理的功夫。讨论中,陆九渊提出“先立乎其大”为出发点。认为自古以来圣人相传的“道统”只是“此心”。主张只有认识“本心”,才犹如木有根,水有源。朱熹认为先于物而存在的“理”在人的心中。在他看来,“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体现社会上儒家道德伦理。他认为把握“理”就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就是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目的在于,融会贯通而明“理”。并不是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索。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主张。 二、朱熹与王阳明教育思想简述 1、朱熹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为基础的。其的教育主张可以归纳为:教育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人的气质”;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圣人的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教育的内容是小学“教之以事”,“大学是穷之其理”。其中,“存天理,灭人欲”不仅是朱熹教育目的、作用的表述,更是其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 2、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为基础的。“心即理”、“致良知”是他的哲学思想核心。王阳明的教育主张也可归纳为:教育的主要作用是“学以去其昏蔽”;教育目的是“明人伦”——通过“致良知”的方法实现教化目的“圣人之学,唯是致良知而已”;教育的内容是凡有助于“求其心”者,皆可学之。

理学和心学有何异同

理学和心学有何异同 前言:这里老师所说的理学与心学具体应该是程朱理学和王陆心学吧,这里就这两个兄弟说说事儿吧。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洪流冲击与激烈的竞争之下,儒学并没有销声灭迹,反而在历史的契机中崛起,在西汉时确立了正统地位。十几个世纪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儒学在保持着“仁”“礼”的核心思想下不断地变换着外衣。两宋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及其尖锐,统治者希望通过调整统治思想,适应维护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在吸收了道、佛的有益成分之后,发展成为更理性的具有思辨思想的特殊而新颖的儒学。理学流派非常之多,如王安石的新学、司马光的朔学、苏轼的蜀学和二程洛学等,但是主要的是以二程(程颢、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以及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儒学的分支,并且都继承了其中的“仁”“礼”思想。在封建社会的发展中,都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统治者的专制,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民族性格的塑造起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压制和禁锢了人们的自然欲求。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变得消极甚至反动,在清朝中期几乎衰没。 虽然二者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但是其中也有分歧的地方。首先,二者的立场不同。程朱理学代表的是客观唯心主义,强调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的存在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然而,陆王心学代表的是主观唯心主义,他们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发现本心,而后博览,近于演绎法”。 在方法论上二者也有较大的分歧。程朱理学提倡“即穷物理”,由道问学,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人的道德水平必将随着知识的增长而增进,即从经验中获得达到格物致知的目的,道德只是作为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副产物。陆王心学则不以为然,其提倡尊德性,即人应该学会反观内心,“四方上下皆宇,古往今来皆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无外物,心无外理,因此,人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内心当中寻找到道德高境而不必学习知识。学习的目的也不仅是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道德的高境。知识的多寡不决定人的道德水平,古时农民百姓也懂得尊老爱幼,他们并没有知识啊!因此陆王心学认为格物无法达到高境,只有改变良心结构才可实现。 在心性上二者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程朱理学认为心是”人心”和”道心”,”道心”是天理的体现,主宰着”人心”。而心是气质的表现,必须接受道的主宰和统领,即“心统”性情。而陆王心学认为人道合一,心就是理,理就是心,前者完全就是在“裂天人为二”。 综上,理学和心学虽然同时出自儒学,但是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中出现了新的想法,共同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后记:为了写这篇文章虽然查了很多资料,但是还是不是很了解理学和心学,很想有点创新的想法,是现在还是困难。丁老师就姑且看一下吧,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斧正。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 您的学生:陈曦 2011/10/6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一、概念 程朱理学: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狭义理学专指程朱学派(广义的理学包括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本文的理学特指程朱理学)。理学肇始于北宋的周敦颐,奠基于程颢、程颐,完成于南宋的朱熹。朱熹集前人之大成,建立了理学体系。他把太极之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提出了系统的格物致知说和知行学说,建立了完整的人性学说和有关修养方法的学说。 陆王心学:是中国宋明时期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南宋时,针对朱熹等人的“理”在人心之外,陆九渊提出“心即理”;针对朱熹“即物”才可“穷理”的理论,陆九渊提出更为便捷的“发明本心”的主张。到明代中期,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致良知”指磨练吾心内在的良知,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这个过程即为“知行合一”。“人之……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二、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 1.相同点 ①思想来源: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在儒学基础上吸纳融合佛学、道教而发展起来的。 ②思想主张:都强调意识(理或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主义;都是高调的道德主义。

③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④根本目的: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个人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秩序。 ⑤地位:都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广义的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等)。 ⑥影响:促进了思辨哲学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品性起了积极作用。在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方面,压制人的自然欲望,有消极作用。 2.不同点 ①宇宙构成: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理”在人心之外,主张“即物而穷理”,是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心即理”,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主观唯心主义。 ②认识论:程朱理学主张只有深刻探究万物,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心学则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需要通过世界外物或者咬文嚼字埋首经书,只要通过内心的自修自省,克服私欲,就能回复良知,成为圣贤。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的异同点 教学内容设计: 师:多媒体展示江西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鹅湖书院、豫章书院)图片,简单介绍中国古代书院文化,引出朱熹与陆九渊于宋淳熙二年(1175)在鹅湖书院旁边的鹅湖寺进行的学术辩论——“鹅湖之会”,接下来请学生模拟当时现场辩论的场景。 生:历史短剧表演,通过角色扮演及现场辩论,重现“鹅湖之会”的学术交流与辩论。 师:表演结束后,由学生对双方辩论的内容进行讨论,选择各自支持的对象,并结合刚刚讲过的理学与心学的内容,说明自己的理由。 生:现场讨论略。 师: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加深学生对理学与心学的理解,并说出二者的异同点。 材料一何以识“理”?二程认为,“进学在致知”。致知之功,在于格物。按程颐和朱熹的解释,“格物”就是剖析事物;王守仁认为,“格物”就是“匡正事物”。 陆王学派把程朱的做法比作烧火做饭,但锅内却无米。程朱学派对此的回答是:若不从“格物”做起,怎能知道要“立”的是什么呢?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古代文化史》269-270页,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评价“鹅湖之会”说:“(朱陆)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子黄百家也说:“二先生之立教不同,然如诏入室者,虽东西异户,及至室中,则一也。——《宋元学案·象山学案》 生:讨论思考,进行回答。 学生甲: 不同点: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学生乙: 相同点: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通过表格展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