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多元支持网络的若干思考

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多元支持网络的若干思考

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多元支持网络的若干思考
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多元支持网络的若干思考

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多元支持网络的若干思考

2012-12-18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农民就业、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相对与绝对收入的重要推力。本文认为,在当前新形势下,有必要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多元支持网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多元支持网络运行机制的若干建议,试图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就业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元支持网络,运行机制

一、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多元支持网络意义重大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农民就业、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相对与绝对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继上世纪80年代沿海地区的经济腾飞到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再到现在的城镇化建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主题,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再到“民工潮”的循环似乎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有轨迹,基于这种转变,探讨在有序、合理基础上做到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显得尤为重要。此外,自国务院批准海峡西岸经济区成立以来,福建省经济呈加速发展趋势,城镇化发展条件已基本成熟,如何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的转移并进而促进农民就业、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主题。

多元支持网络是与劳动力转移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多种主体共同协调的社会行为,对于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具有稳定发展的保障功能。一方面,建立转移劳动力多元支持网络有利于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到城市,更好地优化社会资源,能够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将不同类型的劳动力进行合理分配,能够稳定农民的转移秩序,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的空间;另一方面,发展转移劳动力社会支持事业有利于增进劳动力大量转移后当地社会的整合和稳定,也是社会顺利转型的客观需要,有利于促进转移劳动力更好地融入家乡原有的体系中,促进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人口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多元支持网络的基本框架

以格拉诺维特为代表的“新经济社会学派”指出:经济生活是深深地“嵌入”于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之中的,这一情况并不因为现代化的发展而有所变化[3]。政府,企事业用工单位,社区组织、工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劳动力自身以及个人关系网是劳动力转移后生活的几个不同层面,这四个层次涵盖了转移劳动力的主要生存环境,构成了多元支持网络系统。我们可以用下图展示转移劳动力社会支持体系的完整结构:

(一)政府支持。政府是解决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最重要主体,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重大意义的社会现象,它牵动社会的多根弦,大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味道。而政府对转移劳动力所要做的就是维护其权利、保障其权益。首先,维护其权利。劳动者有自由流动的权利,在市场经济中,资源优化配置是其最终的目的,劳动者的自由流动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政府应建立公平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竞争环境,引导劳动者规范就业、保护劳动者的平等就业,避免任何一方遭受准入壁垒。其次,保障其权益。应充分保障其拥有土地的处置权,以解放其到城市后感到的土地束缚。而转移到城市后,应对其户籍约束做出合理的放开,使转移的劳动力能够跨越户籍门槛,找寻更多的职业。同时,应实现其社会保障的平等待遇。因为社会保障制度是劳动力抵抗社会风险的重要机制,能够受到平等的社保待遇将是转移劳动力选择是否长期归属于城市的重要动力。

图1 转移劳动力多元支持网络示意图

(二)企事业用工单位支持。企事业单位的支持是最直接地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渠道,也是转移劳动力适应性与否的最大影响因素。首先,应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对稳定就业的导向作

用,尽可能为转移劳动力提供较充分、较舒适的就业岗位;其次,企事业单位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消除各种歧视,切实保障转移劳动力就业的合法权益;最后,企事业单位应提倡人文关怀,为转移劳动力提供精神支持。一方面,要重视转移劳动力的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另一方面,应尊重并认真听取转移劳动力的合理建议和想法,为他们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

(三)社区组织、工会组织和社会团体支持。转移劳动力是一个既缺乏保护也缺乏约束的社会群体。社区组织、工会组织、社会团体是最贴近其生活的单位,应努力将其纳入进去,提高他们在城市的适应性。首先,发挥基层社区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将专业机构、群众性团体等联系起来形成相互配套的服务体系和支持网络;其次,经济补助、心理疏导。对确实存在困难的转移劳动力应积极对其进行援助,通过政府出资、社会扶持,达到就近安置特困劳动力,尽可能使其从事卫生清洁、环保绿化、交通管理、治安联防等工作,此外,还应在心理上对其疏导,关心其精神生活;最后,转变其就业观念。大多数的转移劳动力因为长期从事农业生产,认为自己不能从事技能性工作,不愿意提高其能力。因此,基层组织应积极转变其就业观念。

(四)转移劳动力自身支持。亲戚组织、老乡组织、邻里组织等构成了转移劳动力不可或缺的自我支持网络。转移劳动力自身的支持是指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利用自身积累的人际关系网为自己就业生活等需要提供帮助。首先,可以建立民工自治组织。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在政府和社区的指导监督下,聚集一地的转移劳动力可以建立农民工的自治组织,通过农民工内部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化服务,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支持。其次,加强自身素质培养。据了解,转移劳动力文化教育素质和技能素质普遍偏低,多属于劳力型,对自身的发展缺乏思考,唯有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方能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最后,转移了一段时间的劳动力具有相当的资金和经验,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及社会、政府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实现自主创业。

三、着力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多元支持网络的运行机制

所谓转移劳动力多元支持网络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产生过程中,影响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也就是促进转移劳动力就业的“带规律性的模式”[5]。

而转移劳动力多元支持网络运行机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笔者将其分为动力、整合、激励、控制、保障等五个二级机制。这五个二级机制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

图2 转移劳动力多元支持网络示意图

上图可示:多元支持网络运行机制包含三大块:社会运行目标,社会运行机制,社会运行系统[6]。而对应的社会运行目标为转移劳动力就业;社会运行机制是一个大机制,图中由动力、整合、激励、控制、保障等五个二级机制组成;社会运作系统为转移劳动力多元支持网络构成。其逻辑思路是:转移劳动力就业目标确立之后,所有的社会运行机制都将围绕这一目标而建立起来,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服务。因此,转移劳动力就业对社会运行机制起着导向作用。这一导向过程是动态调整过程,一方面社会运行机制不断调整结构以符合社会运行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运行机制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现社会运行目的与社会实践相冲突而无法实现,这样就需要对社会运行目标进行修正、调整。社会运行机制建立之后,就要作用于社会运行系统(转移劳动力多元支持网络),发挥其功能。在多元支持网络中,政府具有社会资源的优先占有及分配权,所以在研究时我们把政府作为这个系统的主体,而其他三个作为客体。具体包括五大机制:

(一)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简要的,动力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运行提供适度的动力,这里笔者研究动力机制的动力结构、运行过程和运作方式与手段三个部分[5]。动力结构包括动力主体和动力受体以及动力传导媒介。动力主体为政府机构,它将动力以信息为媒介传给动力受体包括企事业用工单位,社区组织、工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劳动力自身及个人关系网。如广播、电视等宣传鼓动受体支持劳动力转移工程,宣传劳动力为城镇的奉献事迹。另外,

政府主体将动力以物质的形式依靠媒介传给动力受体。如给予企事业单位一定的补助,支持其增加或稳定劳动力就业岗位;给乡镇社区、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拨款致力于转移劳动力就业帮扶工程;免费为转移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从而增强转移劳动力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积极性;在运行过程中政府主体应注意适度动力供给,从而避免动力不足或动力过度对社会运行造成的障碍。所以需要政府主体应注意动力开发、动力转化、动力培育、动力分配、动力监控与反馈,其运行过程可简要图示:

(二)社会运行整合机制。整合机制的主要功能是协调社会利益,促使系统内部个体、社会群体组成有机整体,由政府作为整合主体发挥作用对整合对象进行社会公共利益上的协商和调整。整合过程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类型: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整合过程;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整合过程。自下而上的整合是建立在社会互动的基础上的整合过程,其过程为: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等等,以此为核心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推及,结成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自上而下的整合过程是一种宏观社会的整合过程。政府尽可能地将信息反馈到整合中心,采取相应措施,削弱社会分化力量,促进各个群体的整合。

(三)社会运行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促使系统内部群体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与社会倡导的趋于一致,激发社会活力。从结构上分析,激励机制有三个要素组成,即激励标准、激励手段和激励过程[6]。激励手段一般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物质上激励,一类是精神上激励。在转移劳动力再就业社会支持网络中,政府可以适当用金钱、物品、生活待遇激励网络中的其他群体,政府也可以通过荣誉称号、奖状、奖章、表扬激励群体。如政府通过资金、奖状、通报表扬等方式嘉奖对促进转移劳动力就业有功的企事业单位、社区

组织、工会组织和社会团体或转移劳动力自身等,以鼓励它们继续为转移劳动力就业做贡献。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就业技能、收入、生活等方面提高待遇,以吸引劳动力转移。

(四)社会运行控制机制。控制机制的最大作用是在劳动力转移流动量大的时候,稳定社会秩序,构建良好的环境。社会运行控制机制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控制手段、控制对象和控制过程[5]。控制手段方向上,政府可以协助社区乡镇成立劳动力管理组织,对转移劳动力中一些不良品行进行看管,维护好社区稳定;政府控制对象可分为个体和群体。政府要控制好群体组织的性质和行为,政府和其他群体组织要控制劳动力个体的性质和行为,对那些对于转移后没法适应生活的劳动力要加以控制,以防止出现暴力等危害社会安定的事件发生;控制过程可以分为决策环节、实施环节、监控环节。在决策环节中,政府、社区乡镇领导者要为控制的方向和力度作出具体规定,根据社会现状制定一系列的社会规范,如条令、规章、制度等。在实施环节上政府和社区组织领导者根据控制标准制定控制手段,严格地实施下去。监控环节上要求他们对他们下面的子系统的控制是否到位进行监察,确实的抓好工作。

(五)社会运行保障机制。保障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条件,维护社会运行安全。社会运行保障机制由三个部分组成:保障对象、保障手段和保障过程[5]。保障对象中包括:转移劳动力和社会制度。对于劳动力的保障政府等其他群体需保障他们能满足基本的社会生活,不致因失业而丧失生存能力。对社会制度的保障,是保障那些对劳动力转移就业有促进作用的社会制度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有效性。两者是相互依赖和影响的。制度保障成员,成员反馈制度;保障手段一般可以归结为:社会援助、社会疏导。社会援助是指政府等群体对劳动力实行社会救济、社会津贴、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社会疏导指的是政府等群体对劳动力特别是那些对社会有不满情绪的进行心理疏通、引导和排解;保障过程为:收集情况,手段实施,反馈改进。政府在制定保障政策和发放补助一定要先了解保障对象的状况,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政策处理和不同资金扶助。

参考文献:

[1]陈瑞莲,李学.城乡二元结构理论与国内现实[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4(6).

[2]于小妹,孔荣,徐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6):696-699.

[3]边燕杰.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J].国外社会学,1999,(4).

[4]田凯,卫思祺.外来农民个体户城市适应性研究—来自新街的考察.1998(3):63-67.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3-50.

[6]谢美香.城步县南山镇农民工返乡情况调查报告

[EB/OL].(2009-04-13)[2009-5-13].

[7]李立文,余冲.农民工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J].决策参考,2008(16).

[8]陈雷,江海霞.困境与出路:返乡农民工就业社会支持网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2).

[9]柯振发.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困境及其社会支持网络构建[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0(3).

[10]谢晖颖.金融危机下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

[11]宋虎林.后金融危机时期返乡农民工就业现状研究[J].Economic and Trade Update Sum,2011(214).

作者:福建农林大学何秀玲来源:《发展研究》2012年第9期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变化分析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变化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多种计量方法,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2009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在1亿人左右,较2005年减少约1500万人。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的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不到3500万人,较2005年减少约3000万人,而40岁以上的比例较2005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达到65.2%。从性别结构看,25岁以下年龄段的女性劳动力基本全部转移出去,未来城镇非农产业女工短缺的现象将更加突出。从地域结构看,河南、湖南、四川、安徽、广西、江西等乡村劳动力供给大省的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继续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空间差异非常明显。这种情况表明,我国乡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短缺的矛盾更加严重,必须采取针对性政策措施,促进各地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劳动力结构 一、引言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与结构既关系到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目前大概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的数量和结构有什么变化趋势?是否可以继续满足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需求?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10》、《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0》、《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的最新统计数据,对此进行了跟踪分析,以期为相关的政策制订提供研究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计算方法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计算公式为[1]: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 其中关键是计算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本文主要采用如下研究方法计算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 1.农户收入最大化法 该方法对于剩余劳动力的定义为:农户的生产行为是农户将根据经济环境以及自身的资源禀赋的状况配置其各种生产要素,使得其生产收入达到最大化。农户当前的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达到其生产要素最优配置时的农业劳动力数量之差就是该农户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一概念不需要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等于零的假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动物繁殖员培训规范 (试行) 根据农业部等六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0年农村劳动 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10]36 号)精神,为进一步做好阳光工程动物繁殖员培训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一、培训对象 各类养殖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中从事动物繁殖的人员及适度规模动物养殖场的技术人员和农民。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和训练,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动物繁殖技术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特别是掌握目前动物繁殖领域的实用新技术、新成果,着力提高受训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和造就大批懂技术、能示范的动物繁殖专业技术人员。 三、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

四、知识和技能要求 (一)基本知识 1.了解雄性和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官构造与功能 2.掌握动物繁殖的基本规律 3.掌握常用的几种生殖激素的生理功能及在生产上的应用(二)发情与发情鉴定 1.了解动物发情的行为和生理变化 2.掌握动物发情鉴定技术 3.掌握动物的发情控制技术 (三)配种技术 1.了解自然交配应注意的问题 2.熟练掌握人工输精的实际操作

(四)妊娠诊断与接产 1.熟练掌握妊娠诊断技术的实际操作2.熟练掌握接产的实际操作3.掌握新生仔畜和产后母畜护理的技术要点 (五)常见繁殖疾病及其防治 1.了解常见繁殖疾病的发生原因 2.掌握常见繁殖疾病的防治技术 (六)提高动物繁殖率的技术措施 1.了解评定动物繁殖率的指标 2.掌握动物正常的繁殖性能状况 3.掌握提高动物繁殖率的方法 五、培训实施与考核 1.培训方式与要求:培训以实际操作为主,采用理论讲授和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讲授利用视频、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由教师传授动物繁殖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实习实训是由培训教师集中对学员进行面对面、互动式、手把手式的方法进行培训,要给以学员充分的实践机会,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 培训应在具备一定培训条件的教育教学单位和技能培训机构进行。 要求教师长期从事动物繁殖、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力图使语言达到易听、易懂,技术达到易学、易会的目的。 2.培训时间:参考本规范建议学时,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学员实际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合理确定培训时间。 3.培训教材:使用《动物繁殖员培训》等系列教材;各地也可根据本规范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选择相应的培训教材。 4.考试考核:参照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相关职业和工种的要求,按照本培训规范的基本内容,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项考试。经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农业部门颁发的“动物繁殖员”专业技术资格合

编辑的职责和就业前景

十堰市智勇计算机商务学校学习资料职业前景分析 工作描述: 当人类社会叩响21世纪大门的时候,社会形态由工业化社会演进到信息化社会。信息传播以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速度令人目不暇接。由此将编辑这一职业推向领风气之先的角色。编辑,顾名思义,负责以电视、网络、报纸、广播、杂志为代表的传媒业的策划、编辑栏目内容,编写文案,宣传素材的工作。主要工作有: 根据所负责领域的定位,策划出好的、夺人眼球的文字和选题; 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以正确而全面的评价为基础,组织、选择、加工稿件以供出版; 根据新闻线索找出最引人关注的焦点,发现最贴近读者的切入点而组织专题报道。 很多报纸、杂志或网站都是由于编辑的知名度而影响力斐然,成为权威的发布、时代的强音。 核心竞争力: 知识要求:具有新闻、中文、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对所负责的领域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并及时掌握最新发展动态,对其他相关领域也有较多的涉猎。 技能要求:除了具备优秀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文笔流畅,思路清晰,思维活跃,有创意和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等基本的技能外。编辑还应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敏锐、正确的思辨能力;能从容适应科技的飞跃进步,熟练运用高新传播科技手段。 经验要求:具有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丰富的采编经验和人脉资源,有突出的新闻敏感度和策划能力,灵活、开放的编辑思路和独到的眼光。 职业现状: 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网站,从而促使了编辑的需求增加。但通常情况下,传统媒体的编辑大多不精通网络技术,网络编辑则精通技术的多,精通新闻的少。现代传媒业的发展强烈需求复合型编辑人才,据网上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未来的8年内,各类编辑呈现需求上升的趋势,总增长量将超过26%。本世纪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这一新媒体相融合,又各自完善升华的世纪。新闻传播业界的竞争将空前激烈,最终都归结到人才的竞争。编辑必须以独到的思维和慧眼,抓取到具有独家新闻价值,并且对增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推动社会进步有较大力度和深度的题材,而且能以广泛受众乐见的形式加以表现才能成为受欢迎的人才。 风险与回报: 传媒业是内容产业,靠的是创造力,而创造力来源于对这个行业的热爱。有热爱才有动力,有激情才有创意。一个没有激情,按部就班的报纸、电台、杂志等就办不好,更不会长久。编辑一定要防止自己的知识结构老化和应变能力减退,只有不断跟上媒体发展潮流,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行业站稳立足。 编辑工作的“量”和“质”直接决定收入的高与低,而且薪水和职务挂钩:助理编辑的年薪一般在2-3.5万左右,而主任编辑、高级编辑可以达到5-12万元。编辑的收入也和媒体类型有关,纸质类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薪酬有较大不同,网络媒体的薪水较高,因为除了具备编辑的基本技能外,还要具有熟练运用软件和HTML语言制作页面的能力。 职业趋势: 发展路径:编辑要从实习生、校对人员、助理编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为编辑、主任编辑、直至高级编辑。这个过程需要数年的成长期和经验的积淀以及自身品质的提升。 转型机会:编辑又是一个越老越值钱的职业,除了极少人成为了作家,大多数都选择坚守岗位。 职业典范:美国《读者文摘》的缔造者德威特?华莱士; 上世纪八十年代影响了一代人的《人民文学》的主编王蒙,及现在《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朱伟就曾经是当时的见习编辑;随着网络影响力的扩大,网络编辑也进入人们的视线,如新浪网的总编辑陈彤。

农村剩余劳动力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剩余劳动力调研报告范文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因此,在新形势下分析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进而探讨加快转移的对策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就业于非农行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由1978年的96.9万人增加到XX年的381.2万人,增长近3倍,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由13.9%上升到37.3%。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增加,农村就业压力并未得到根本缓解,就业矛盾仍很突出。截止XX 年底,全省仍有62.7%、640.3万人的农村劳动力滞留于第一产业。另据测算,全省农业劳动力的现实需要量大约为300万人,这就是说,在全省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中约有340万人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如果再加上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未从业人员和已转移劳动力中就业不充分的部分,全省至少有近500万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或就业不充分状态。从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看,山西仍处于一个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高峰期。同时,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所下降,农

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近年来,全省各地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来抓,加强领导,制定措施,增加投资,改善环境,大抓培训,取得了可喜成绩,转移人数逐年增加,农民收入明显提高。但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在观念、体制、素质及信息等诸多方面不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难转的弯——观念制约 长期以来,人们思想观念上受城乡对立,体制上受城乡分治的影响很深。因此无论是城市政府官员还是城市居民对农民进城就业的认识不深不透,远未从战略高度认清其必然趋势和战略意义。部分政府官员对农民进城存在两种担心:首先是担心“城市病”问题,怕农民进城会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社会治安恶化;其次是担心挤占城市职工就业岗位问题。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会加剧城市劳动力供求矛盾,影响城市职工就业。城市市民对农民进城表现出相当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是接纳的心态,因为进城农民是很好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分担城市居民不愿做的活;另一方面是拒绝心态,因进城农民加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抢夺了城里人工作和就业的机会;又因为农民工素质低,犯罪率高,让城里人失去了安全感等等。受上述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结果就造成了城市对农村的排斥,市民对农民工认同上的歧视和情感上的歧视,表现在行动上是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原因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矛盾。究其原因,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分割、收入差距等是阻碍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最后,文章提出对策:调整户籍、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者问卷调查 引言 在发展经济学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一直是核心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符合发展经济学中对劳动力转移的相关论断。到2012年,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仍然高达64.3%。农业的基本问题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在就业不足的条件下收入低下;另一方面农民的收入不稳定。鉴于以上原因,解决农业基本问题的唯一途径则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Schultz,1945)。针对此问题,国内的专家学者也认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关键,而解决途径必须转移农村劳动力。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其中有8亿是农民,占了总人数的1/2以上,而且有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根据江苏省

2010年的人口普查,对江苏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如下分析:2010年江苏省共有常住人口为78659903人,其中15-64岁 人口为59861916人,占76.10%。这也反映出了要解决农村 劳动力转移的难度之大。鉴于此,笔者选择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新时期阻碍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新时期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突出问题 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一直备受关注。其在农业方面的问题同样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的人数已达到1340.9万人,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0.94%。其中苏南转移达到67.18%,苏中为54.05%,苏北为39.44%。江苏省向外输出的农村劳 动力已经达到了200.29万人,占据总的劳务输出人数的 14.94%。在文化水平方面,84.22%是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但是转移中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充分供给与有限需求的矛盾 苏南地区的计划生育实行得较早,农村劳动力控制得较好,而苏中和苏北地区由于计划生育实行得较晚,又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使得现在的农村的适龄劳动力的数量很大。但是经济的发展又尚未赶上人口规模的增长,岗位数量有限,而且江苏省本来就是一个农业大省,这就更使得农村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分析研究

关于农村剩余 劳动力问题的研究 学生姓名孙朋朋 专业班级经济学二班 学号 201843034 完成时间2018 年1月3日

目录 摘要2 1.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2 1.1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2 1.2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内需2 1.3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3 2.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3 2.1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剩余比例大,而且供给仍在稳定增长3 2.2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不能适应转移的需要4 2.3有关制度、政策改革不到位4 2.4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断降低4 2.5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较大盲目性5 3.加快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对策5 3.1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5 3.2实现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5 3.3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6 3.4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着力扩大就业容量6 3.5组织实施劳务输出6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7 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及对农村所产生的影响8 5.1加剧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失8 5.2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大量土地撂荒和农村耕地被占用8 6.结语8 参考文献:9

摘要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但目前诸多因素制约着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为此,我们应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着力扩大就业容量,组织实施劳务输出,以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欠发达地区/劳务输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是我国特有的现象,而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共同面对的普遍问题。但是,在我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大力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欠发达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既是关系农民增收的“民生”,又是事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国计”。 1.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 1.1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欠发达地区在农业方面最突出的矛盾是农村劳动力人均占有资源或资本过少,土地承载压力过大,劳动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太低。若要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就必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民数量。只有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才能使一部分土地集中到种养能手手中,才能实现农业规模经营,而且还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1.2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内需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城镇化水平的

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

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 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根据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省区政府转发省农委、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XX-XX年全省农民工培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社区将积极组织和充分利用现有的职业与成人教育等资源,按照“培训为就业服务、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原则,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努力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现提出实施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的工作方案。 一、培训的目标任务 我社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目标任务。有关学校要强化服务“三农”的意识,从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什么、就业岗位要求什么为着眼点,以积极主动、求真务实的精神,以承担下岗失业人员转移培训为重要契机,

培育并充分发挥职业学校技术培训和推荐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努力适应我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结合区政府确定的劳动力转移计划,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分解任务指标,切实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二、培训的内容和重点 劳动力转移培训要以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青壮年劳动力为培训主体,以开展劳动力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进城务工人员在岗、转岗为内容的岗位技能培训为补充,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抓好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在开展引导性培训方面,要注重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新增劳务输出人员开展劳动就业的公共知识和务工常识方面的多形式、多途径的培训。 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方面,要以适应岗位技能要求为目标,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转移就业的新增劳动力或青壮年农民工进行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对具备相应条件并有创业意向的下岗职工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指导。当前,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和把握培训方向,确定劳动力就业培训的重点领域。如劳动密

浅析校园媒体的现状与未来

浅析校园媒体的现状与未来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摘要 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的背景下,作为中国培养高端创新人才的高等学府,在校园媒体的开拓与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与劣势。目前,由于多方面因素传统电视媒体已然无法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模式,然而我们可以看到有更加多元化的校园媒体途径在校园中传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校园传媒作为衔接社会与高校的媒介机构,它在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方面构成复杂多样,兼具独特之处,由其造成的传播效果也有所不同。笔者也更加看重校园媒体的前景,在此提出一些发展趋势,并对校园媒体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高校传媒能够做成有深度、有温度、有创意的校园媒体。 关键词 校园媒体温度深度创意多元化 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各高等学府涵乾纳坤、中西同轨、旁求博彦,各家学者、学生都在传播领域有所建树,他们拓展了新的传播领域,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供了一种更舒适快捷、传播效果更好、影响力更大的传播模式。同时,他们在校园媒体的构成、管理制度、经营模式、思想理念等方面有所创新和侧重,使得校园媒体的使用更符合大学生的一种消费理念(即对时间和金钱的消费)。校园媒体发展迅速的时期难免出现诸多问题,以下将对校园媒体的现状做简单介绍与分析。

一、校园媒体的现状 1、校园媒体的主要类型 校园媒体主要分成了:纸媒、广播、电视、网络四种形式。 ①纸媒中包括:报纸、杂志期刊、书籍三种主要形式。 报纸的生产周期短,资源需求量大,信息内容主要是校园新闻以及学生习作。以四川大学《川大人》为例,一直坚持“深入学生生活,全面报道校园活动,反馈校园最新动态”的办报方向,不断履行着学生媒体服务学生和引导校园文化发展的职责。20年来,共出版正报、子报和特刊百十余期,是西南地区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学生媒体。 杂志期刊在高校间多为月刊,主要信息来源是国内外有争议性的话题和学生习作,但由于筹备时间过长,往往存在时效性差的问题。杂志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一是思想性强的刊物;二是文学性强的刊物。以四川大学《川大共青团》刊物为例,它主要板块有青年研究、热点聚焦、理论前沿(大骨班学习)、翰墨(学生文艺习作)等。校园媒体中的杂志更多起到新闻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它引领着读者的关注思考方向。但是,由于编辑、笔者多为大一大二学生,很难写出有深度、思想性强的文章,因此大多做前瞻性研究。高校间文学性强的期刊有:《青铜》(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主办)《艺韵》(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等。这些文学类杂志各具特色,广受学生喜爱。 书籍的形式多为学生、教师的个人著作和文章合集。多见于图书馆。但由于种种原因传播方式局限,绝大多数学生无法使用该种校园媒介。 ②广播:绝大多数学校都有校园广播站,拥有绘声绘色的节目来适应各种需求的听众。依据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关于冷、热媒介理论,广播是一种热媒介,它清晰而深刻地提供了大量高清晰度的听觉信息,它留给听众去填充的信息很少或者为零。且由于它参与程度底,以及主播个人兴趣偏向、新媒体的冲击等因素导致使用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③部分高校也有属于自己的校园电视台。如北京大学校园电视台是在高等学府中比较出色的一个,各节目的制作精良、选集合理,并且,凭借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 论文摘要: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正文: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中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从事其他生产或服务活动的劳动力。由于这群人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所以称为剩余劳动力。 目前,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8%,剩余劳动力达到1.2亿,而且每年增加1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比重大,是农民增收的潜力。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8%提高到目前的37.3%,但与工业化水平相比,仍然落后了10多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低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遏制了城市工业化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规模,最终将制约城乡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所以,逐渐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增加农民收入,用农村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经济发展,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论是对流出地农村还是对流入地城市,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大量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农村,导致留守农耕的劳动力和种田质量下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抛荒弃耕现象。 二是由于农村年轻人外出,农村老年人口比例明显上升,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也使农村部分地区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时使得流出地农村常住人口文化程度明显下降。

三是加重了城市就业和管理的负担。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本来就不够宽敞的城市显得更加拥堵,城市人口就业压力加大,交通负担加重,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的管理成本大大加大。 四是给人口管理增加了难度。农村人口长期在外,村干部对计划生育管理鞭长莫及,流动人口超生现象严重,且“超生儿”随父母四处游荡,不打疫苗,不接受教育,致使农村儿童的健康状况、文化素质等情况令人担忧。 五是给社会治安带来许多问题。农民工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由人群”。同时,由于农民工的生产经营活动经常得不到公正对待,合法权益常常受到侵犯,又找不到正常的利益表达方式,找不到解决纠纷的合法途径,再加上法律意识不强,受城市物质利益诱惑,贪图享受,铤而走险等原因,致使农民工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从以上这些问题之中,可以透视到我们现行机制体制中存在的深层障碍。 障碍一: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臵;城乡教育体制的差异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形成了阻碍;农地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 障碍二: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障碍三:劳动力市场的不健全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无序盲目流动,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鱼目混珠的劳动力市场,没有规范的招工程序,没有准确的招工信息,没有善后的“输出”服务,农村劳动力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闯入了茫茫城市中,其后果可想而知。较低的组织化程度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带来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后的保障、维权工作带来了难度,也难以形成规模化、正规化的经济。

2018年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

2018年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快捷而又廉价的道路。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现状及存在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地阐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对于象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合理解决转移过程中出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8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建设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特别强调,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可以说,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其中,“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快捷而又廉价的道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指由于体制转变、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愿意并且能够大量由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进行产业转移。一方面向第二产业转移,主要从事工业、建筑业;另一方面向第三产业转移,主要从事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等。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不仅为规模经营、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通过劳动力转移形成人口流动,均衡了劳动力资源在部门和地区之间的配置,从而使转移本身成为缩小城乡间收入差距的一个主要手段。不管是从发展农业经济的角度,还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都是农民增收、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进而整个国民经济保持协调、稳定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地阐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对于象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合理解决转移过程中出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从“兼职”到“离土不离乡”,再到“农民变市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仍滞后,我县农业劳动力大量富余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出路汇总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出路 随着农业机械和科技的广泛应用,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人浮于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潜藏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据国家测算,到“十五”末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占总劳动力的一半,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直接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大量劳力不能充分就业,不仅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而且还会造成社会问题,因此,实现农村剩劳动力的转移,既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又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思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就是为了探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可从种植业转移出去从事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劳动力。由于长期以来农民负担沉重,农村生活水平落后,教育经费严重短缺,致使农村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下。因此,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方面人数庞大,另一方面文化素质低。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现状 我国的国情是国土面积大,但耕地面积小,人多地少矛盾尤其突出。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减少,可耕地有限,而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农业就业的余地越来越少。据报道,目前全国农村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3.2亩,而贫困地区不足1.5亩。据有关数据显示,在农业生产现有装备水平条件下,一个劳动力可以新种7亩土地,据此推算,则现有劳动力中有79%的劳动力剩余。这样我国农村到底有多少剩余劳动力人。 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体制发生革命性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解除了对农民经济活动的诸多限制,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短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将农民禁锢在农村的粮油副食品定量供给彻底改观,人多地少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现阶段我国总的农村劳动力状况是:农村人口8 亿多,劳动力近5亿。其中农业劳动力3.5亿。全国现有耕地19.23 亿亩,若按人均耕种1 公顷的理想规模效益计算,只需劳动力1.3亿,再加上林牧渔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农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量仅为1.5 亿。这样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达2 亿人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了难度。”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达2 亿。国家统计局2009年3月25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2008年末在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本乡镇以内的本地农民工数量为850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37.7%。在外出务工的14041万农民工中,按输出地分,来自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数量比例分别为37.6%、32.7%、29.7%。在本地就业的8501万农民工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62.1%,中部地区占22.8%,西部地区占15.1%。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现状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数量充足,但其质量却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必将成为农

2021年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撰写人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一、学校基本情况为拓宽培训面,加大培训 力度,学校采用培训上门的形式; 采取走出去,与企事业一道,对转移后的人员进行在职技能培训的办法。xx 年对转移后在职职工培训1317人,培训单位包括峨眉山神龙大酒店、乐山雄秀宾 馆等15个企事业单位,培训内容有酒店管理、创新三标培训、酒店软硬件设计指导、运政员工办公软件计算机培训等进行岗位在职培训,培训人数1317人。二、 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经济。三、抓学校内涵建设,确保转移培训质量。 1、重视 师资队伍建设。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质量引领学校发展”已 成为必然。正当很多学校为招生问题倍感焦急的时候,乐山一职中却在“寒潮” 中迎来了门庭若市的“春天”。深究这种强烈反差的根本原因可以发现,学校发展 的真正动力是质量!乐山一职中凭借先进的办学理念和雄厚的师资,办学质量在 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吸引着全社会的目光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当人们把 乐山一职中看成“质量”象征的时候,乐山一职中却在这时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教 师队伍,按照郭树林校长的话来讲,就是把自己的教师看成学校的“宝贝”。 “宝贝”来自学习与进取; “宝贝”需要培养与塑造。多年来,乐山一职中特别重视教师的培养,利用 今年暑期,学校又开展了一系列的大规模培训活动 xx月xx日、xx日,乐山一职中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工作效率和 创造能力,围绕xx年提出的“用心工作、用心学习、‘无中生有’、再创佳绩”主 题进行了为期2天的封闭式干部学习与培训。培训中,郭树林同志理论联系实际, 以生动的讲课形式对“用心工作、用心学习、‘无中生有’、再创佳绩”作了深刻 诠释和讲解; 李永志同志以《教育管理工作要在“用心”上下功夫》为题、徐斌同志以《怎 样当好干部?》为题作了详实讲解。学校三级干部和沙湾职中干部参加了培训, 并联系自己的工作都作了发言。这次培训,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为乐山一职中的发展“再创佳绩”奠定了基础。 xx月xx日至xx月xx日, 乐山一职中为提高班主任教育管理的有效性,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 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意见》,进行了以“班主任工作重心和方法转移”为主题的为期 5天的封闭式培训。全校8多名班主任全部参加了培训并有2多名班主任代表作 了发言。培训中,学校主要领导从不同角度分别作了主题培训郭树林同志以《班 主任的五大绝招》为题全面强调了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和方法及转移的必要性; 李永志同志以《班主任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习惯 的教育培养》为题强调了“职业性”的培养; 李言奎同志以《做名符其实的职教班主任》为题强调了班主任工作对职业教 育教学的影响;

新旧媒体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新旧媒体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中文四班刘婷 2013141041178 新媒体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而由于受到自身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媒体被人们接受的情况各异,人们对不同媒体的使用情况也可以说各有差别。在这次采访中,我主要选择从性别、学历、年龄和性格、需求等因素对媒体可能产生的影响来展开进行而选择了五位采访对象。 首先我将就他们的性别、学历、年龄等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及分类。A性别男、学历为高中水平、年龄在30--40岁之间、目前是一名普通工人;B性别男2014年高中毕业生,年龄18岁左右,成绩较为优异,对文学有较大的喜好;C 性别男,本科大三学生,年龄岁20岁左右,见识较广、理性、自主;D性别女,本科大一新生,年龄18岁左右,性格开朗,思维较开放。 对于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对新旧媒体的界定是什么?也即是说你认为哪些属于新媒体,哪些属于旧媒体。”几乎不受年龄、学历、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大家的回答几乎都差不多,无外乎都是电脑的介入使得新旧媒体产生的分歧,而旧媒体也几乎都是报纸杂志之类的回答,而手机客户端、电视、电脑之类则属于新媒体。这说明由于新媒体的发展、应用深入人们的生活,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人都受到极大的影响。但是我发现在这期间几乎没有人提到收音机、录音机等应该属于新媒体或是旧媒体,因为在人们的直觉或是潜意识中,旧媒体应该是例如报纸杂志等书面媒体或者说是纸质媒体;而新媒体则是在计算机介入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收音机、录音机等媒体两方面的条件都不符合,因此似乎不能强行将其归入哪一类。就我看来,它们应该是介于新旧媒体之间,属于新旧媒体的过度。 我设计的第二个问题是:“目前你还使用旧媒体吗?如果有,使用的频率如何?如果没有,为什么?。”A的回答如下:“在同龄人中来说,我应该是读书看报比较多的吧,虽然工作很忙,并且现在手机、电脑之类的使用的人特别多,不过我还是坚持每天都会读书看报。可能是因为习惯了很多年了的原因吧,并且我觉得读书看报比用电子产品,读电子书之类的感觉更像是读书,。”B的回答:“在上高中之前使用新媒体的时间比较多,进入高中之后使用旧媒体的比例大大增加,首先出于应试需要阅读了大量与考试有关的东西;其次,在高中期间由于对文学的喜好我也阅读了很多文学作品,包括一些有名的小说以及名著都有看,但是由于学校和家长都是尽职使用电子产品的,所以几乎都是阅读的纸质版的,所以在旧媒体的使用上我可能会比较多。”C的回答:“会读书看报,不过和大多数人一样,所占比例肯定是很小的。首先因为旧媒体的劣势刚好被新媒体所弥补,旧媒体更新慢,信息不够全面,而且现在网络上的信息几乎都可以免费获取,可以省去读书看报的很大一笔开销。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书面媒体依然有其不可取代的优点,书面阅读更适合深层次阅读,而网络则因为其信息量太杂而不能创造深阅读的环境,所以如果是阅读文学作品时还是尽量选择纸质媒体更好,这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D也做了如下的回答“看报的话几乎是没有了,因为现在网络已经十分发达了,想要获取信息的话随时都可以从网上得到,不仅方便快捷而且信息丰富、全面。不过鉴于我自己是中文系的学生,我读书的频率还是很高的,因为网络文学会让人感觉浮躁,无法融入其中,也就是说网络不能创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报告

XX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 学生XX XX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 内容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不仅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

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因素,并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建议经济影响 Abstract: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to shift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ountry to a modern industrial country road to the inevitable.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not only fundamentally restricted the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to a certain

农村剩余劳动力研究

论文题目:农村剩余劳动力研究班级:经济管理研究生1班姓名:

摘要 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目录 摘要 (2)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5) 二、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6) 1、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6) 2、增加了农村收入,为农村发展注入了资金,促进了农村产业 结构调整 (6) 3、劳动力外流转移的稳定性,促进了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6 4、产生广泛的回归效应,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7) 5、有利于农村发展市场经济,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沟通 城乡关系 (7)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8) 1、农村剩余劳动力呈现不断增加趋势,而且总量十分巨大 . 8 2.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 模 (8) 3、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9) 4、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 存在较大差距 (10)

5、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10) 6、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导致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 力降低 (10) 7、农业剩余劳动力回流 (11) 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实践模式 (11) 1、就地转移模式。 (11) 2、异地转移模式。 (12) 3、多元复合转移模式。 (12) 五、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13) 1、大力调整农业产品结构,优化就业结构 (13) 2、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步伐,增加就业岗位 (13) 3、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减少政策性限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 移 (14) 4、大力组织劳务输出,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层次和水平 14 参考文献 (15)

浙西南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体系研究

浙西南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体系研究 从根本上说,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处理好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之问题关键,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通过分析浙西南农村转移劳动力现状,提出构建科学的转移劳动力培训体系,以期为促进转移劳动力平稳就业提供参考建议。 标签:新型城镇化;农村转移劳动力 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鎮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国家现代化发展与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镇化的实质是伴随着农业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从事的职业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身份也由农民转为市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如何平稳过渡到城镇居民,关键在于根据新时期的时代要求,搞好农转非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为新型城镇化推进培养大量社会有用人才。 1 研究背景 近十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做出了“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等多项重要部署为实现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浙江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截止到2016年底,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不断向农村延伸,城市化率达到65.8%,累计转移85.5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建成“美丽乡村”特色村2500个,在城镇化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但是根据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的世界发展模型,当一个国家工业化率达到40%时,城镇化率一般在75%以上,而我国的工业化率已超过50%,浙江省更是高于全国水平,但城镇化率却与75%有着一定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浙西南的城镇化率仅有56.4%,并且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浙西南现有的农转非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与实现城镇化的所需专业技能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现有职业培训体系在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水平方面的针对性不强,出现农转非劳动力被闲置、转移劳动力就业效果甚微等问题,因此如何有针对性的实现农转非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建立科学有效的专业就业培训体系,实现劳动力向人力资源转变,成为浙西南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环节。 2 相关概念 2.1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国民经济结构的改变,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下降,非农活动比重逐步上升,农村人口从农业活动中脱离出来逐步向城市转移这一结构性变动。伴随着城镇化的形成、扩张和形态塑造过程,人类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居住环境、行为习惯也在发生深刻的改变。

广播电视人才队伍状况与需求分析

广播电视人才队伍状况与需求分析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方德运 2007年06月21日08:32 来源:人民网-中华新闻报 人是广播电视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推动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和提升广播电视核心竞争力的第一推动力。随着广播电视事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新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广播电视业对人才需求将呈现结构性的变化,广播电视经营管理人才等将成为广播电视行业人才市场需求的重点之一。 中国广播电视业发展和队伍现状 截至2006年底,中国(不包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498座,其中广播电台267座、电视台296座、广播电视台1935座。全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04%和96.23%,覆盖人口均在12亿人以上;全国电视机、收音机的社会拥有量分别达到4亿和5亿台。 2006年全年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99亿元,比上一年增加18%。2006年广播电视行业实现增加值589亿元,其中事业单位414亿元,企业单位175亿元。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基本构成情况是:中央级190 亿元、省级460亿元、地市级274亿元、县级175亿元,分别占全国广电总收入的17%、42%、25%、16%。广播电视收入结构表现为中央级、省级、地(市)级的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广告创收收入,县(市)级的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有线电视收视费收入。

截至2006年底,全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62.4万多人。在学历构成上,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9200多人,占1.5%;大学本专科学历人员36.07万人,占57.8%;高中及以下学历(含中专)人员25.44万人,占40.7%。以上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中大学本专科人数比例比较适中,但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含中专)仍偏高,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过小。这种学历构成与知识密集和智力密集型的广播电视业对人才需求很不相适应。 在岗位构成上,管理人员9.3万人,占15%;专业技术人员29.9万人,占总数的47.8%;其他23.2万人,占37.2%。其中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采编人员10.8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36%;播音员、主持人2.24万人,占7.5%;科研、工程技术人员11.67万人,占39.1%;其他包括艺术类、经济会计统计人员等5.2万人,占17.4%。以上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广播电视偏重事业发展,而相应的由于经营管理人员比例偏低,表明在广电产业发展方面还偏弱。 中国广播电视业发展趋势判断 中国广播电视业正处在从模拟技术向数字转换、从传统传媒向现代传媒转变、从计划事业型向事业产业型转型的关键时期。这对于中国广播电视业来说,既是历史机遇期,又是严峻的挑战。 首先,广播电视数字化将贯穿在今后5~10年广电发展进程中。“十五”期间是中国广播影视数字化的准备和启动阶段,“十一五”时期则是中国广播影视业向数字化全面过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1)在节目制播数字化方面,全国80%的电台、电视台到2006年底已经实现了台内节目制播的数字化;(2)在网络传输数字化方面,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从局部试点开始向全国大中城市全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