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雷电分析

雷电分析

雷电分析
雷电分析

智能大厦综合布线系统的雷电防护分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 210044

摘要:随着信息处理系统的电子化、设备的高度集成化的提高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智能大厦综合布线纵横交错,智能化大楼的网络系统对浪涌较为敏感,电路的雷电承受能力进一步下降,因而综合布线系统应具有更好的防雷性能。本文分析了雷电入侵智能大厦的方式、途径,着重讨论了在智能大厦的综合布线系统方面如何采取防止雷害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智能大厦防雷综合布线系统子系统

1、引言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及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不断推进智能大厦向集成化发展的进程。智能大厦线缆密布、系统设备繁多、微电子设备复杂。这些设备特别是综合布线连接的网络交换机、服务器、计算机、精密的微电子设备,它们的灵敏度高、耐压低、时时刻刻都大量的数据进行交换,并且数据线电源线分布很广,很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在这些干扰中,雷电和过电压对系统的影响最为严重,轻则导致系统的误操作,重则造成系统数据的丢失,系统瘫痪和硬件设备的永久损坏。在如今的信息时代,这些设备及数据都较为重要,一旦损坏造成长时间停运,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使智能大厦内的人与通讯设备及其他设施不受雷电的侵害,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对智能大厦的防雷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2、综合布线系统在智能大厦的地位和作用

智能大厦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建筑设备自动化,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高效、安全、便利的建筑环境。智能系统所用的主要设备通常放置在智能大厦的系统集成中心,通过综合布线与各种终端(如电话机、传真机)和传感(如烟雾、压力、温度等传感器)连接,感知大厦内各个空间“信息”。

综合布线系统是利用双绞线或光缆集成的通用传输系统,它是智能大厦连接“3A”系统的媒介,是智能大厦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是智能大厦信息传输的基础传输通道,综合布线的配置水平和类型体现了智能大厦的智能化程度,在GB/T50311—2000和GB/T50314—2000等国家标准中已有明确规定。

3、综合布线组成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大厦的中枢神经系统,它是建筑物内部的信息传输网络。其采用标准的信息配线系统,综合了所有语音、数据、图象与监控设备,并将各类设备终端插头插入标准的终端盒内。由于综合

布线系统在建筑物内纵横交错,它可以使交换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彼此相连,使这些系统成为外部通信网

络的一个接入网点。但综合布线系统连接的数据、网络计算机设备对雷电非常敏感,雷电可以对这些设备

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综合布线一般都在建筑物内竖直垂直和横向水平布线,敷设在地板、顶板、吊平顶和

墙体之中。综合布线一般采用金属桥架、金属线槽和金属管套进行敷设[1]。

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子系统组成,采用星型结构。这六个子系统是: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

理区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接入子系统。如图1

图1 智能大厦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3.1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软线)组成,包括装配软线、连接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与I/O之间搭桥。在进行终端设备和I/O连接时,可能需要某种传输电子装置,但这种装置并不是工作区子系统的一部分。例如调制解调器,它能为终端与其他设备间的兼容性传输距离的延长提供所需的转换信号,但不能说是工作区子系统的一部分。工作区子系统所使用的连接器必须具备有国际ISDN标准的8位接口,这种接口能接受大厦自动化系统所有低压信号以及高速数据网络信息和数码声频信号。

3.2 水平布线子系统

从用户工作区连接到垂直主干线子系统的线便是水平布线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是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与主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布线子系统总是在一个楼层上,并与信息插座连接。在综合布线系统中,水平子系统由4对UTP(非屏蔽双绞线)组成,能支持大多数现代通信设备。如果需要某些宽带应用时,可采用光缆。从用户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水平布线子系统在交连处连接,或在小型通信系统中在以下任何一处进行互连:远程(卫星)通信接线间、干线接线间或设备间。在设备间中,当终端设备位于同一楼层时,水平布线子系统将在干线接线间或远程通信(卫星)接线间的交叉连接处连接。

3.3 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又称垂直主干线子系统,它提供建筑物干线电缆的路由。干线子系统通常在二个单元之间,特别是在位于中央点的公共系统设备处提供多个线路设施。该子系统由所有的布线电缆组成,或有导线和光纤以及将此光纤连到其他地方的相关支撑硬件组合而成。传输介质可能包括一幢多层建筑物的楼层之间垂直布线的内部电缆或从主要单元如计算机房或设备间和其他干线接线间来的电缆。为了与建筑群的其他建筑物进行通信,干线子系统将中继线交叉连接点和其他接口(由电话局提供的网络设施的一部分)连接起来。网络接口通常放在设备相邻近的房间。网络接口为这些设施和和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之间划定界限。

3.4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以及I/O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连接的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在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I/O位于用户工作区和其他房间和办公室,使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拔。在使用跨接线或接入线时,交叉连接允许将端接在单元一端的电缆上的通信线路连接到端接在单元另一端的电缆上的线路。跨接线是一根很短的单根导线,可将交叉连接处的二条导线端点连接起来;插入线包含几根导线,而且每根导线末端均有一个连接器。插入线为重新安排线路提供一种简易的方法,而且不需要像安排跨接线时使用的专用工具。互连完成交叉连接的相同目的,但不使用跨接线或插入线,只使用带插头的导线,插座和适配器。互连和交叉连接也适用于光纤。光纤交叉连接要求使用光纤的插入线——在二端都在光纤连接器的短光纤。根据布线安排和管理通信线路以适应终端设备的位置变化的需要,在各种不同的交叉连接处可选用插入线。但在中继线交叉连接处,布线交叉连接处和干线接线间里,通常已安装好使用插入线的交叉连接硬件。在远程通信(卫星)接线区,如安装在墙上的布线区,交叉连接可以不要插入线,因为线路通常是通过跨接线连接到I/O上的。在大型布线系统的上述位置,交叉连接处经常是将干线子系统的大型电缆转接到连接I/O的小型水平电缆的过渡点。在线路重新布局时,一般不使用这种馈给式(feed through)交叉连接。

3.5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有关的支撑硬件组成。它的作用是把公共系统设备的不同设备互连起来。该子系统将中继线交叉连接处和布线交叉连接处与公共系统设备如PBX连接起来。该子系统还包括设备间和邻近单元如建筑物的入口区中的导线。这些导线将设备或避雷装置连接到有效建筑物接地点。3.6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将一个建筑物中电缆延伸到建筑群的另外一些建筑物中的通信设备和装置上。建筑群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支持提供楼群之间通信所需的硬件,其中包括导线电缆、光缆以及防止电缆上的脉冲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装置。

4、智能大厦综合布线系统遭受雷击的分析

4.1 雷电的危害形式

4.1.1 直击雷和感应雷

雷电直接击中线路并经过电器设备入地的雷击过电流称为直击雷;由雷闪电流产生的强大磁场变化与导体感应出的过电压,过电流形成的雷击称为感应雷。

4.1.2 电磁脉冲辐射

闪电放电时,其电流是随时间变化的,而非均匀变化。一次闪电往往由几个短脉冲放电组成。一个中等的雷电放电,其第一个脉冲电流幅值大约为30KA,其最大电流陡度大约为12KA/μs。后续的脉冲电流幅值大约只有12KA,但其最大脉冲电流陡度大约为40KA/μs,因此脉冲电流就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电磁波虽然也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却比较缓慢,闪电的电磁脉冲辐射通过空间以电磁波的形式耦合到对瞬态电磁脉冲极其敏感的设备,会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设备[2]。

4.1.3雷电过压侵入

当建筑物或设备并不处于雷暴区域内,或者虽在雷暴活动区域内,但建筑物或设备已受到防直击雷的避雷装置的保护与屏蔽,有时仍会遭受到雷害。其原因可能是在进线、出线或某些金属管道上未采用防雷电过电压的措施。直击雷或感应雷都可能使导线或金属管道产生过电压。这种过电压沿着导线或金属管道从远处雷区或防雷保护区域之外传来。侵入建筑物内部或设备内部。导致建筑物结构、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由于雷电过电压沿着导线或金属管道传播的距离远,扩散面大,特别是当地并无雷电活动,人员毫无思想准备,所以雷电过电压造成的损失比较严重。据统计,在电子设备遭受的雷击事故中,雷电过电压沿电源线侵入设备而造成的雷击故障,大约要占80%。

4.1.4反击电压侵入

雷暴活动区域内,当雷电闪击到建筑物的接闪装置时,尽管接地装置的接地系统十分良好,其接地电阻也很小,但由于雷电流幅值大,波头陡度高,雷电流流过时也会因接地引下线与各种金属导线、管道或用电设备上的工作地线间的绝缘距离未达到安全要求,造成接地引下线与各种金属导线、管道或用电设备间的工作地线之间放电,从而使这些金属导线、管道或用电设备间的工作地线上引入反击电流,造成人身和设备雷击事故。此外,由于避雷接地装置在雷击瞬间使其周围的地电位上升。这样即使该避雷接地装置与建筑物内其他设备的工作接地装置是分开的,也难免因两个接地装置之间的距离未达到安全要求而造成地中放电,致使仍处于零电位的其他设备的工作接地引入反击电流而损坏设备。

4.2 雷电过压和反击电压入侵智能大厦计算机系统

目前在智能大厦防雷系统设计上,是执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设计由避雷网(带),避雷针或混合组成的接闪器,立柱基础的钢筋网与钢屋架,屋面板筋等构成一个整体,避雷网通过全部立柱基础的钢筋作为接地体,将强大的雷电流流入大地。计算机系统安置在建筑物内,受建筑物防雷系统保护,直击雷击中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能性非常小,计算机设备抗直击雷能力很低,保护设备非常昂贵,通常不必安装防直击雷的设备,而计算机网络必须防感应雷[3]。

感应雷可由静电感应产生,也可由电磁感应产生,形成感应雷电压的几率很高,对建筑物内低压电子设备威胁巨大,计算机网络系统及电话程控交换机的防雷重点是防止感应雷入侵。入侵计算机系统的雷电过电压过电流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如图2):

图2 近点雷击对设备形成损坏的途径

(1)交流电220V电源供电线路入侵

计算机系统的电源由电力线路输入室内,电力线路可能遭受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击中高压电力线路,经过变压器耦合到220V低压,入侵计算机供电设备;另外低压线路也可能被直击雷击中或感应雷电过电压。在220V电源线上出现的雷电过电压平均可达10000V,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可造成毁灭性打击。

(2)由计算机通信线路入侵

可分为三种情况:首先,当地面突出物遭直击雷打击时,强雷电压将附近土壤击穿,雷电流直接入侵到电缆外皮,进而击穿外皮,使高压入侵线路。其次,雷云对地面放电时,在线路上感应出上千伏的过电压,击坏与电路相连的电器设备,通过设备连线侵入通信线路。这种入侵沿通信线路传播,涉及面广,危害范围大。另外,若通过一条多芯电缆连接不同来源的导线或者多条电缆平行敷设时,当某一导线被雷电击中时,会在相邻的导线感应出过电压,击坏低压电子设备。

(3)地电位反击电压通过接地体入侵

雷击时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和接地体泄入大地,在接地体附近放射型的电位分布,若有连接电子设备的其他接地体靠近时,即产生高压地电位反击,入侵电压可高达数万伏。建筑物防直击雷的避雷引入了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入地,在附近空间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变化,会在相邻的导线(包括电源线和信号线)上感应出雷电过电压,因此建筑物避雷系统不但不能保护计算机,反而可能引入雷电。计算机网络系统等设备的集成电线芯片耐压能力很弱,通常在100V以下,因此必须建立多层次的计算机防雷系统,层层保护,确保计算机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此外,现代计算机网络对雷电极为敏感,即使几公里外的高空雷闪或对地雷闪都有可能导致这些设备的

薄弱环节——计算机CPU控制中心误动作或损坏。根据国外资料介绍0.07GS的磁感应强度可造成计算机误动作,1.96GS的磁感应强度可造成计算机假性损坏,2.4GS的磁感应强度可造成计算机永久性损坏。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整个大楼的核心要害信息中枢,自然要预先消除任何事故诱发的因素。各个子系统的配电单元及计算机网络与外界联系的信号数据线、建筑物内部较长的网络数据线,卫星小站的高频头、天馈线应是雷击的核心。对于雷电磁场的影响,主要是雷击大楼时雷电流在建筑物的分布直接影响到网络系统设备,特别是对雷击敏感的计算机控制单元及数字终端设备在智能大厦的布局。合理的布局可将雷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大楼采用联合接地,均压等电位等可有效解决地电位升高的影响,而在大楼水平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接入子系统、配电系统、UPS、交换机、服务器、Hub、计算机、控制终端、监控系统、终端设备的接口处安装浪涌保护装置,并对大楼的出入缆线采取屏蔽、接地等措施,可有效减少雷电对信号及网络系统的侵害。卫星通信及无线通信天馈线屏蔽与接地,根据馈线的长度辅以同轴雷电过电压保护器可充分抑制雷电流通过馈线系统进入卫星收发信机的量级。

5、综合布线防雷

德国专家希曼斯基在《过电压保护与实践》中提出了现代防雷保护的三道防线:外部防雷保护、内部

防雷保护、过电压保护。运用系统思想综合考虑并协调各个子系统,使雷击产生的危害尽可能降低到各系

统的承受能力之内。智能大厦防雷技术措施见图3

图3 智能大厦防雷系统图

而经分析可知对智能大厦的雷电防护主要是进行内部防护,搞好综合布线的防雷是非常重要的。而通

常措施有屏蔽、接地、等电位连接、过压保护和安全距离、合理布线[3]。

5.1 综合布线系统的防雷

5.1.1 设备间防雷

此间的防雷要求做到将进入建筑物的各种线路、管道进行等电位连接。采用光纤(无加强筋)作为计算机网络的主干线,可以绝对避免雷电的影响,是最好的防雷措施。若采用大对数双绞电缆作为数据传输主干线,则需要在机柜中安装网络避雷器,作为计算机网络的第一级防雷措施。

5.1.2 管理区的防雷

需要在机柜中安装计算机网络避雷器作为计算机网络的第二级防雷措施,防护由于引下线泄放雷电流而形成的电磁场突变产生的感应过电压。同时也要加装信号避雷器,作为通信线路的第二级防雷措施。5.1.3 工作区的防雷

连接计算机网络的数据点在管理区中已经采取了保护措施,一般不需要加装防雷设施。当需要利用调制解调器通过语音点连接计算机时,由于语音线路与外线连接在一起,因此有必要安装信号避雷器作为末极防雷措施。

5.1.4 干线子系统的防雷

因为在管理区中已经安装了信号避雷器,这里一般也不需要再安装防雷设备。但要进行等电位连接。5.1.5 水平子系统的防雷

由于与联合接地系统相连的金属桥架和金属管线充当了屏蔽层,并且在管理区中已设置防雷装置,所以在水平干线子系统中不必再加装防雷装置。

5.1.6 建筑群子系统的防雷

采用光纤(无加强筋)作为建筑物间的网络连接介质,不需要安装避雷器,甚至可以架空铺设。若采用电缆,则必须埋地敷设。在进入建筑物内敷设时,电缆必须单独敷设在弱电金属桥架或金属管内。金属桥架和金属管线应与联合接地系统良好相连,充当导线的屏蔽层,不能共用强电金属桥架或金属管。强电金属桥架及金属管线与弱电金属桥架及金属管线平行敷设时,其间的净距离不小于20cm。进出建筑物的通信线不能通过架空线进出建筑物,必须埋地敷设,并且需要加装金属护套或屏蔽层。

5.2 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屏蔽技术

5.2.1 屏蔽布线系统

屏蔽布线系统是在普通非屏蔽布线系统的外面加上金属屏蔽层,利用金属屏蔽层的反射、吸收和集肤效应实现防止电磁干扰及电磁辐射的功能的。屏蔽系统综合利用了双绞线的平衡原理及屏蔽层的屏蔽作用,因此具有非常好的电磁兼容特性。

5.2.2减少电磁感应的屏蔽措施

减少电磁感应的屏蔽措施包括:

(1)电子信息系统的导电金属物、电缆屏蔽层及金属线槽(架)等进入框架或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时就应做等电位连接。对信息系统所处的防雷区宜进行磁场强度的衰减的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采用相应的屏蔽措施。

(2)信息系统的机房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宜选择在大楼的低层中心部位。信息设备尽量远离

建筑物的外墙结构柱子,设置在雷电防护的最高级别(LPZ2或LPZ3)区域内。应根据防雷分区和信息设备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使雷击产生的电磁场向内层层衰减。

(3)信息系统设备为非金属外壳且建筑物屏蔽未达到要求时,根据信息系统设备的重要性,可对机房或设备加装金属屏蔽网或屏蔽室,且金属屏蔽网或屏蔽室应与等电位连接带连接。

5.2.3户内外线路屏蔽

在进行户外线路屏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需要保护的空间里(如户外)应采用屏蔽电缆,其屏蔽层的两端要进行等电位连接,在屏蔽层路由雷电防护区交接处也要作等电位连接。

(2)当使用含金属部件的光缆时,在入户处应将所有金属插头、金属挡潮层以及金属加强芯等金属构件进行等电位连接。

(3)建筑物之间的互连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管道内,金属管道的两端应电气连通并连到各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带上。管道内的电缆屏蔽层应进行等电位连接。当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信电缆连通时,应将其接地装置互相连接。

(4)当有些线路存在的公共部分为架空线路时,入户前应埋地敷设,在架空线路转埋地的转接处需加装SPD接地。

进行户内线路屏蔽时应注意:

(1)凡进入建筑物的线路及全程在户内敷设的埋墙线路均套金属屏蔽层安装。

(1)屏蔽层的搭接处,即管与管、槽与槽、管与槽、管与接线盒、管与配电箱等部位的连接初,均需进行电气跨接。如果线管厚度小,可在连接处开一小孔,穿螺栓夹接铜线。

(2)不同专业的线路屏蔽层,往往彼此交错敷设。在不同专业的管路交错位置应对金属管作电气跨接。

5.2.4加强布线系统内在的结构及材料的抗干扰性

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等的产品的外形结构应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箱、盒、柜、架,使其成为法拉第笼的形式,然后再加上接地端子,进行良好的接地。

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材料及性能的选择应符合系统要求,并结合建筑物的周围电磁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考虑,一般宜以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性能为主要考虑因素,经济因素次之。

5.2.5注重设备和传输线路与不同干扰源间的距离

综合布线系统还需尽可能地远离干扰源,以减少其对系统正常运行的影响,提高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综合布线电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以及与避雷引下线等其他干扰源的间距见表1

表1 综合布线电缆与电力缆及与干扰源的间距

有关干扰源的间距与综合布线接近情况

最小间距(mm)

平行交叉

与线缆平行敷设130 380V 电力电缆﹤2KV.A 有一方在接地的线槽中70

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100

(续表1)

有一方在接地的线槽中 150

380V 电力电缆2~5 KV.A 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80

与缆线平行敷设300

有一方在接地的线槽中300

380V 电力电缆﹥5 KV.A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150

与缆线平行敷设600

荧光灯、电子启动器或交感性设备与线缆接近300

无线电发射设备(天线、发射机)与线缆接近300

配电箱与线缆接近≧1000

电梯、变电室尽量远离≧2000

避雷引下线 1000 300

保护地线50 20

给水管150 20

压缩空气管 150 20

煤气管300 20

热力管(不包封)500 500

热力管(包封)300 300

5.3 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和等电位连接

综合布线接地系统的结构包括接地线、接地母线、接地干线、主接地母线、接地引入线以及接地体等6部分。

5.3.1接地线

接地线是综合布线系统中各种设备与接地母线之间的连线。所有接地线均为铜质绝缘导线,其横截面面积应不小于4 mm2。可利用电缆屏蔽层作为接地线连至每层的配电柜,若电缆用穿钢管或金属线槽的方法敷设,则钢管或金属线槽应保持连续的电气连接,并且其两端应具有良好的接地。

5.3.2接地母线

接地母线是楼层水平布线的接地与系统接地线之间的接地连接点。每一层楼层的配线柜应与本楼层接地母线焊接在一起,与接地母线处于同一配线间内的所有综合布线用的金属架及接地干线均应与该接地母线焊接在一起。接地母线为铜母线,其最小尺寸为6mm(厚)×50mm(宽),其长度视工程实际需要而定。5.3.3 接地干线

接地干线是由总接地母线引出、连接所有接地母线的接地导线。接地干线应安装在不受物理和机械损伤的保护处,建筑物内的水管及金属电缆屏蔽层不能作为接地干线使用。当建筑物中使用多个垂直接地干线时,垂直接地干线之间每隔三层及顶层需用与接地干线等截面面积的绝缘导线相焊接。接地干线应为绝缘铜芯导线,其横截面面积应不小于16mm2。

5.3.4 主接地母线

主接地母线作为综合布线系统中接地干线及设备接地线的转折点,其理想位置宜设在外线引入间或建筑配线间内。接地引入线、接地干线、直流配电屏接地线、外线引入间的所有接地线、电缆屏蔽层、金属管和与主接地母线处于同一配线间内的所有综合布线用的金属架均应与主接地母线进行良好焊接。主接地母线采用铜母线,其最小尺寸为 6mm×100mm,其长度视工程实际需要而定。

5.3.5 接地引入线

接地引入线指接地母线与接地体之间的接地连接线,宜采用40mm×4mm或50mm×5mm的镀锌扁钢。接地引入线应作绝缘防腐处理,在其出土部位应有放机械损伤措施,且不宜与暖气管道同沟布放。5.3.6 接地体

单独设置接地体时通常采用人工接地体,人工垂直接地体采用热镀锌角钢、钢管或圆钢,埋于土壤中的水平接地体宜采用热镀锌扁钢或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 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 mm,角钢厚度不应小于5 mm,钢管的壁厚不应小于3.5 mm;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与工频低压交流供电系统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m,与建筑物防雷系统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m。采用联合接地体时多利用建筑物基础内的钢筋网作为自然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联合接地体。若存在两个接地体,其接地电位差不应大于1V(有效值)。

5.4 安全距离

在雷电击于格栅形大空间屏蔽以外附近的情况下,在LPZ1区内距屏蔽层有一安全距离ds/1=W·SF/10,SF—屏蔽系数,W—格栅形屏蔽的网格宽度;在雷电直接击在位于LPZOA区的格栅形大空间屏蔽上的情况下,有一安全距离ds/2=W(m)。信息设备距离屏蔽格栅不小于ds/i(I=1,2)。而合理布线则要注意表1所示的综合布线电缆与电力缆及与干扰源的距离。

5.5 SPD的选择

5.5.1 信号线SPD的选择

(1)信号线SPD的箝位电压应满足网络系统接口的需要,工作电压及电流应满足系统的要求,对雷电响应时间应在纳秒级;

(2)总配线架的保安单元应符合YD/T694-1998总配线架技术要求的规定;

(3)信号SPD应满足信号传输速率及带宽的要求;

(4)信号SPD的插入损耗应满足通信系统的要求;

(5)信号SPD的标称放电电流为3KA。

5.5.2 同轴SPD的选择

(1)同轴SPD插入损耗应≦0.2dB,驻波比≦1.2,工作电压及工作电流应满足系统的要求,安装与接地方便,具有不同的接头,同轴SPD与同轴电缆接口应具备防水功能;

(2)同轴SPD的标称放电电流应≧5KA。

5.5.3 网络数据线SPD的选择

计算机、控制终端、监控系统网络数据线用的雷电过电压保护器件有RJ45、RJ11、RS232、RS422、RS485

接口及同轴型数据线SPD等,其中,RJ系列的SPD分为单端口和多端口产品,其SPD的工作电压和传输速率可供选择。

计算机接口、控制终端、监控系统的网络数据线SPD应满足各类接口设备传输速率的要求,SPD接口的线位、线排、线序应与被保护设备接口兼容,设计时应在满足设备传输速率条件下,优先采用由半导体放电管组成的保护电路SPD。计算机接口、控制终端、监控系统的网络数据线SPD的标称放电电流应≧3KA。

6、结束语

虽然智能大厦综合布线系统雷电过电压保护是防雷要素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但由于如何减少雷害是一个整体的、全面的防雷问题,因此只有将防雷问题从各个方面加以解决,按照联合接地均压等电位的理论、避雷针的保护半径、浪涌电流就近疏导分流、线缆的屏蔽接地和通信电源及信号线的雷电过电压多级保护的原则,正确选择雷电过电压保护器件和防雷方案(根据年雷暴日、海拔高度、环境因素做出选择和考虑),进行整体的、综合的雷电防护,才能有效减少雷害。

参考文献

[1] 徐超汉.智能化大厦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工程[M].西安: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2-3

[2] 薛颂石.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2-16

[3] 吴东成.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8

Analysis on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the Premise Distribution System in

intellectual mansion

Dan li Chen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Abstract

With the electroniz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 system , highly integrated improvement of the equipment an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 intellectual mansion comprehensive wiring criss-cross, intelligent network system of building well up to wave comparatively sensitive, the ability to bear of thunder and lightning in the circuit drops further, therefore the Premise Distribution System should have better lightning protection. This text has analysed the way of the thunder and lightning invade the intellectual mansion, discuss the method and measures in design of the Premise Distribution System of the intellectual mansion to prevent and mitigate the lightning disaster emphatically.

Key words:intellectual mans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Premise Distribution System; subsystem

中国农村目前雷电灾害现状及防雷措施

中国农村目前雷电灾害现状及防雷措施 【摘要】通过分析农村雷电灾害的现状及防御重点,就房屋建设的选址、房舍外部防雷装置的安装、太阳能、强弱电系统等方面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相应的防雷措施,并提出应着力加强农村的防雷意识和雷电灾害体系建设。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现状;防雷措施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防雷工作高度重视,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加快建设农村雷击高发区域的避雷装置,解决雷电灾害频发的问题。目前,各地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深入开展,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广大农村对雷电的认识还不够,对雷电灾害防御意识尚不强。如果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防雷措施不健全,势必会埋下较大的防雷隐患,轻则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重则造成人员伤亡,影响并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发展态势。农村的防雷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做好新农村防雷工作,减少雷电灾害损失,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重要意义。 1、农村雷电灾害现状 根据 2、农村雷电防御主要措施 农村雷电防御工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由于农村地域广阔、经济基础薄弱,环境复杂多样,要想实现全面、系统、完善的防雷措施,不仅资金需求大,而且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只有掌握了农村雷电存在的主要隐患、发生的主要规律、入侵的主要途径等,抓住重要问题的主要方面,尽可能做到投入少、作用大,遵循简单、实用、高效的原则,才能使防雷工作在农村得到普及、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善。做好新农村建设的防雷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主要措施。 选址应远离雷电高发区 雷击具有选择性,因此新农村建设选址前期最好请有防雷资质的单位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使新农村的选址远离雷击高发区。从地形上看,地形位置较高,突出于周围地貌;从地质上看,土壤电阻率低的地方,如特别潮湿的河床、沼泽、苇塘等,或地下有金属矿藏的地区和岩石与土壤交界处等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处于山区上升气流的迎风面方向等都是雷击的高发区。远离雷电高发区是现代防雷技术中最先考虑的,也是非常经济的重要措施。这样能够大大降低防雷的难度及成本,同时也大大减轻了雷电灾害的威胁,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农村建筑物直击雷防护 农村建筑物的典型结构一般有2种:一种为1层尖顶或平顶房;另一种为2层或2层以上砖混结构的楼房。对于第1种房屋,由于其高度较低,遭受雷击的概率较小,通常可不安装防雷装置;对于第2种类型的农村建筑物,凡采用水泥预制板结构的应做好接地处理,即用扁钢或圆钢将预制板中的所有钢筋全部焊接在一起,沿房屋墙角做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 m),与防雷装置做可靠连接,接地极可采用简易做法,但接地电阻应不大于30 ω。如果此类建筑物处于雷电多发区,应严格按照《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1]的要求设计施工,以提高安全系数,确保人身及财产的安全。 电源系统雷电防护措施 首先,应按照《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从源头上做好农村总低压配电系统的雷电防护,这是确保农村用电安全和防雷的关键。其次,做好雷电波侵入的防护措施。由于农村电缆的进出线多为架空引入到户,这些线路暴露在户外,在雷电活动下极易产生感应雷电压。如果雷电感应电压沿电源线路传入室内,极易造成电器设备损坏及人员的伤亡。据不完全统计,有1/3雷电灾害是由进出线缆引起的。因此,对于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

《雷电灾害调查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广东地方标准

广东省地方标准《雷电灾害调查规程》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任务来源、协作单位、分工等)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根据《广东省质监局关于下达2016年广东省服务业地方标准制定立项计划项目第二批的通知》(粤质监标函〔2016〕982号)要求编制的,立项名称为《雷电灾害调查规程》。 (二)协作单位和分工情况 本标准起草单位由广东省防雷减灾管理中心、广东省气象公共安全技术支持中心、广东省气象防灾技术服务中心、广州市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江门市新会区气象局共同承担,由广东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10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敏辉、曾阳斌、陈易昕、周彦斌、安宁、徐海秋、邹毅、韦智嘉、范伟建、彭凯、邱波、殷启元、吴坚。 (1)黄敏辉、徐海秋确定标准制定原则,全面负责资源的调配、方案的审定及全面组织实施。 (2)曾阳斌、陈易昕、安宁、吴坚负责编制标准编制说明、标准技术内容和标准文本,处理专家征求意见,报送送审稿。 (3)陈易昕、周彦斌、邹毅、韦智嘉、范伟建负责调研、资料收集并提供第4章、第5章、附录E的技术内容。 (4)曾阳斌、周彦斌、邱波、殷启元负责提供第6章、第7章、附录A、附录C、附录D的技术内容。 (5)曾阳斌、吴坚、安宁、彭凯负责提供第8章、第9章及附录B的技术内容。 二、立项的必要性,标准拟解决的问题 雷电灾害被联合国列为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随着现代化信息事业的

日益发展、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各地的雷暴日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雷电灾害给全社会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对雷电灾害进行调查、鉴定,可以通过雷电灾害事故实例,分析灾害共性因素,找准灾害防御切入点,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建立更完善的机制,为政府指挥部署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服务,是气象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 雷电灾害调查鉴定需要按照广东实际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和操作规程,使得雷电灾害调查鉴定作为气象防雷社会服务体现其科学性、权威性和公益性,服务广东社会人民的气象安全保障需求。 通过制定我省雷电灾害调查地方标准,规范调查、鉴定的操作规程,整合应急处置、事故调查、鉴定基本业务、操作流程,管理权限、资料收集、处理以及根据事故开展区域雷电防御指引、风险评估等相关工作,系统地建设雷电灾害调查的整套应急处置公共服务机制体制,为科学有效地开展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工作规范化、合理化,有效增强时效性和准确率,并结合推动区域灾前发布预警、灾中动态监测、雷击风险评估业务服务工作,进一步发展公共气象、资源气象和安全气象工作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三、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标准框架和内容的确定)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遵照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标准及其规范,并结合广东省地方标准的特点来编制。 标准内容主要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雷电电灾害等级、基本要求、调查流程、调查内容、资料归档等8章内容,附录A~附录G7个附录。 (一)关于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雷电灾害调查的基本要求、调查流程、现场调查、气象资料分析、灾害分析和判定、调查报告、资料移交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雷电灾害的调查和判定。 (二)关于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对“雷电灾害”、“雷电灾害调查”、“雷击点”、“雷电定位系统”、“雷电防护装置”、“外部雷电防护装置”、“内部雷电防护装置”和“雷

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陈家宏,童雪芳,谷山强,李晓岚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4) 摘 要:为满足防雷工程技术对雷电定位系统所测大量雷电流参数的应用需求,在IEEE 工作组和国内电力行业规程中采用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我国典型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研究了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用IEEE 推荐的表达形式回归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曲线拟合性最好,其结果与IEEE 推荐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符合,与我国当前规程中推荐的曲线有交叉,小幅值部分累积概率值高出规程值20%,大幅值部分累积概率值略小,与高压架空输电线实际雷击绕击跳闸率比设计值偏高相符合。关键词:雷电流幅值;雷电定位系统;统计;累积概率;雷电监测;雷电流分布中图分类号:TM86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520(2008)0921893205 基金资助项目:2006国网公司科研项目(13070052512353)。 Project Supported by 2006Scientific Item of State Electric Grid (13070052512353).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Measured by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C H EN Jia 2hong ,TON G Xue 2fang ,GU Shan 2qiang ,L I Xiao 2lan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 ute ,Wuhan 430074,China ) Abstract :To satisfy the application demands of vast lightning current parameters in lightning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mulative probability of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adopted by IEEE working group and national power industry regulations are analyzed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in some typical areas based on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s data a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tting expression format adopted by IEEE is better for cumulative probability curves gotten f rom lightning loca 2tion system than that adopted by national power industry regulat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tistical curves ac 2cord with that recommended by IEEE ,in two sides of the crossing point ,the cumulative probability values at smal 2ler currents are 20%higher than the latter ,and the cumulative probability values at higher currents are somewhat smaller than the latter ,which is accordant with that the actual shielding failure rates of high voltage overhead trans 2mission lines are higher than design values. K ey w ords :lightning current magnitude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 ;statistic ;cumulative probability ;lightning de 2tection ;lightning current distribution 0 引 言 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一直是国内外防雷界非常重视的雷电参数之一,在绕击和反击防雷计算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国内外使用的雷电流幅值分布表达式不同。国内在近30多年中对雷电流幅值分布表达式进行过3次修改,目前使用的是电力行业规程《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21997)[1]中推荐的表达式lg P I =-I /88,它是依据新杭线1962~1987年的磁钢棒检测结果,用97个雷击塔顶负极性雷电流幅值数据回归得到的[2]。国际上,Anderson 2Erikson 、Popolansky 、Sar 2gent 等人先后对全球各地的雷电流幅值分布进行了研究,归纳出相应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表达式[3],IEEE 工作组于2005年对全球雷电参数研究 进行回顾和总结,仍然推荐Anderson 依据Berger 等人的实测数据提出的雷电流幅值的概率分布的近似对数正态分布式[4,5]。日本为了监测雷电流参数,1994~1997年在60个1000kV 降压至500kV 运行的双回路输电线路杆塔塔顶安装215m 长的引雷针[6],研究出自己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雷电定位系统是一套全自动、大面积、高精度、实时雷电监测系统,采用遥测法依据M.A.Uman 提出的地闪回击场模型得到雷电流幅值数据。本文通过雷电定位监测系统的多年监测资料对全国部分地区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进行了统计,得到一些典型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并将其与现行电力行业标准中推荐的雷电流幅值分布曲线进行了比较。 1 对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的再认识 在我国线路防雷历史上,对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进行的3次修订如表1[7]。 ? 3981? 第34卷第9期 2008年 9月 高 电 压 技 术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Vol.34No.9 Sep. 2008

全国雷电灾害分析及雷灾经济损失预测_刘佼

第33卷 第4期气象与环境科学 V o.l 33N o .42010年11月 M eteo ro l og ical and Env iron m enta l Sc i ences N ov .2010 收稿日期:2010-06-25;修订日期:2010-10-29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0806014)资助 作者简介:刘佼(1985-),女,新疆哈密人,硕士,主要从事雷电监测与预警研究.E -m ai :l w enw en li u jiao @https://www.doczj.com/doc/5d10737616.html, 全国雷电灾害分析及雷灾经济损失预测 刘 佼1,2 ,肖稳安1,2 ,陈红兵 3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南京210044;3.江苏省气象局,南京210008) 摘 要:利用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管理办公室编写的51998-2008年全国雷电灾害汇编6资料,对1998-2008年全国雷电灾害进行了时间、空间、行业分布,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方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近11a 雷电灾害总体上呈增长趋势,每年的6-8月为雷灾的高发期。我国雷灾在地域上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华南沿海和华东沿海地区。全国雷灾涉及行业最为严重的是电力业。近年来因雷电导致的建筑物损害、供电故障、火灾爆炸事故次数之间的整体比例为9B 5B 3,建筑物损害的事故发生最多,但火灾爆炸事故的经济损失最大。我国近年来所发生雷灾中因雷电致死致伤的人员比例为1B 1。利用上述统计分析结果,运用灰色关联法,预测2009-2012年间我国雷灾直接经济损失年均40591153万元。 关键词:雷灾;雷灾经济损失;分析;预测 中图分类号:P429;P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48(2010)04-0021-06 引 言 雷电是发生在地球大气中一种猛烈的放电现象,古今中外雷电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毁坏不 计其数。因此,监测大气中雷电现象,认识大气中雷电活动的规律,深入分析雷电造成的灾害对预测雷电灾害和防雷减灾、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1] 。近十几年来,很多专业人士对雷电及其雷电灾害和雷电防护作了大量的研究,马明等 [2] 在全国雷电灾害数据库和星载闪电探测数据 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雷电灾害及相关因素的特征, 进而更好地揭示了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成因;易燕明等 [3]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雷电灾害对国民 经济造成的损失及基本特征,指出雷电灾害已成为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第四大灾害。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雷灾也不断衍生出新的特点。本文从近11a 来我国雷灾变化的时空特征、行业分布特征、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同时对未来1-4年雷灾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作出预测,为防雷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来源和处理 本文雷灾资料取自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管理办公室编写的51998-2008年全国雷电灾害汇编6[4] 。雷电灾害汇编记录了全国各省市雷灾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雷灾发生地类型以及涉及直接经济损失的行业、设备(设备损失件数)、供电故障、火灾爆炸、建筑物损害、受伤人数、死亡人数等各方面情况。 依据上述雷灾资料的分类情况,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数据库中的省份包括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31个省市;行业部门分为通信业、电力业、广电、石油化工及矿业部门、制造业、仓储业、旅游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经济保险业、政府部门、卫生系统、教育系统等;设备损害包括家电损害、电力电子系统设备损害、电力电子系统以外的设备损害;雷电灾害按发生地类型分为城市和乡村;雷灾经济损失以万元为统计单位。 由于统计时有个别记录信息缺失,并对不规范记录作了剔除处理,因此本文得到的结果也是1998-2008年全国雷灾的不完全统计结果。

2014年广东雷电灾害实例汇编

2014年广东省雷电灾害实例汇编 广东省防雷减灾管理中心编印 二○一五年二月

目录 前言 (1) 广州市 (4) 深圳市 (10) 珠海市 (11) 汕头市 (13) 佛山市 (15) 韶关市 (21) 湛江市 (26) 肇庆市 (30) 江门市 (33) 茂名市 (37) 惠州市 (39) 梅州市 (42) 汕尾市 (52) 河源市 (53) 阳江市 (56) 清远市 (57) 东莞市 (62) 中山市 (71) 潮州市 (72) 揭阳市 (74) 云浮市 (76)

前言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各级气象防雷主管部门认真履行防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开展全省气象灾害防御暨防雷安全设施“三同时”专项执法检查,加强防雷安全科普宣传,全省防雷减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与去年全年相比,因雷击引发人身伤亡事故减少26%,经济财产损失减少408万元。 目前,我省防雷减灾工作呈现稳定好转的态势,但防雷减灾工作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一方面,广东自然条件复杂,雷暴日多,是世界上雷电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雷灾调查统计,2014年全省因雷击造成的灾害实例640起,其中农村雷灾事故70起;雷击引发火灾爆炸事故2宗,建(构)筑受损44起,办公电子电器设备受损491起,家用电子电器设备受损45起,各种电子电器设备雷击损坏3906件,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0.52亿元。另一方面,我省仍然存在较多的防雷安全生产隐患。部分单位和个人防雷安全意识淡薄,对雷电灾害的危险性和严重性认识不到位,存在重

建设、轻安全的思想,没有严格落实防雷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大量通信、计算机网络等信息系统因忽视雷电电磁脉冲防护导致雷灾事故频发;较多农村私人住宅没有防雷装置,导致雷灾事故多发;部分群众雷电灾害防护意识依然十分薄弱,人身伤亡事故较重等。诸如此类问题的存在,是目前我省防雷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雷电灾害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加强和创新防雷社会管理,依法依规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是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在全省各级气象防雷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各有关单位的积极配合下,我中心汇总形成了《2014年广东省雷电灾害实例汇编》,希望该手册的印制能够有助于更好地总结防雷减灾的经验和方法,科学防雷,趋利避害,同时为各级人民政府及时掌握雷电灾情和科学制定应对防御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雷电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广东省防雷减灾管理中心 2015年2月

简直不能更牛逼 雷电法术实测效果全解析

简直不能更?逼 雷电法术实测效果全解析 对于部落冲突中的雷电法术,相信很多?伙伴都很熟悉。但是你了解雷电法术每次攻击的落点么??前有外国?友就测试分析了雷电法术打击时的规律,?起来看看吧。 【原创作者:贴吧 伊林可爱宝?】 今天下午看到?领在讨论雷电法术问题,?开始只是觉得不都是随机看?品闪下去罢了,不过?领测试很多次后说每个顺序放的雷电法术都是有固定形状的。 于是,好奇的楼主还真的去试了试,结果发现真的太nb了! 正巧居然发现twitter官?也转发了?个雷电法术解析 视频 ,那么楼主正好可以借着视频给?家截图看看了 第?种:倒S型(楼主??取的) 第?个 药?

放的是雷电法术的话,那么必定出现倒s形状的落地 伤害 Ps:部落?领在测试后说把援兵对准4351中间的话,?个闪电就可以可以闪掉6级 法师 ,我也测试了?下的确 第?种:P型 这张图可以明显看到第?种雷电法术从中?(那坨?头)放下去后,中?并不是重点的攻击?标,并且左上完全没有多?伤害。 相反,右下成为了攻击的重点。 PS:楼楼??6级法师援兵做了测试,把雷(4级)放在援兵左上?点点可以闪掉法师 这个道理同样可以?在闪?上,效果?瞄准中?放好很多(以世界第?5654?油为例?〔躺枪〕,?第?种闪电闪了364?,第?种闪了366?,?共732?,?瞄准中??共只偷了667?) 可以,放在援兵偏右?点点的下?就可以了

第三种:倒V型 第三放的雷是5种??伤害最?的?个,以中??头放雷的话,有3个落点在中?,杀援再好不过了 Ps:以6级法师为例,4级雷电药?放在援兵左下??点点点(最?放?后就1-2毫?)可以闪掉法师。以世界第?5760?为例?,第三雷最?可以闪掉475?! 第四种:A型 ,通过截图可以看出,第4放的雷也属于紧密的类型,通过截图12345可以看出,以?头为中?放闪电的话会侧重攻击左下和原点的建筑,所以第四类闪电放?标右边?点点会加?伤害值 Ps:以6级法师4级雷为例?,放法师右边?点可以闪掉法师。以世界第?5834?油为例,第四放的闪电最?可以闪掉411? 第五种:M型 通过截图可以看出,以?头为落点,落雷主要在右边与右下区域,所以第五次放的雷电药?靠?标正左放可以加?伤害

雷电灾害调查报告

XX镇雷击事件调查报告 2012年9月13日,XX镇政府办公大楼出现雷电灾害。我局接到报告后,于9月14日派出技术人员,到达现场进行调查。 一、现场调查情况 据反映,9月13日下午出现雷雨天气,约15时10分,一声响雷后,发现办公楼大量用电设备被雷击打坏,包括Moden、路由器、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各一台,电源开关一处,电视机数台。顶层一宿舍天花板混凝土剥落。无人身伤害事故。 现场可见到,顶层宿舍正对楼顶避雷高针底部的天花板,出现一个约20cm×20cm的大洞,裸露出楼板钢筋。该办公楼天面安装有两支避雷高针作防直击雷设施,避雷针接地电阻 6.8欧姆。电源线路未见安装电源避雷器。电源线路和信号线路共用线槽敷设。 二、事故原因分析 1、天花板混凝土剥落,是因为底座固定避雷针的钢筋与楼面钢筋没有良好的电气连接,直击雷在该避雷针接闪时,强大的雷电流流经避雷针底座钢筋,底座钢筋和板筋间发生强烈的放电现象,形成高温高压,炸烂该处的混凝土,致使该处出现孔洞。 2、电脑等电器设备被雷击打坏,是因为发生雷电接闪时,闪电电磁效应在导线上感生高电压。其高电压远远超过电器设备的耐压能力,将电器打坏。

三、整改措施 1、将楼顶避雷针改为避雷带,可减少雷电在该处接闪的概率。同时,避雷带多点接地,可分散每根引下线的雷电流,降低雷击对建筑物的危害。 2、在电源线路进入建筑物处,安装第一级电源避雷器,在各楼层安装第二级电源避雷器,需要重点保护的设备前端安装第三级电源避雷器。信号线进出建筑物处安装信号避雷器,可有效减少雷电流对电器设备的冲击。 3、将强电线路和弱电线路分开布线,分别用金属槽进行屏蔽,金属槽良好接地,减少闪电电磁效应在导体线路上感生的高电压。 4、形成良好的防雷安全意识和习惯。家用电气设备没有使用时,要及时拔下电源插头和信号插头。在雷电临近时,停止使用非必须使用的办公设备,及时拔下电源插头和信号插头,切断办公设备与外界的导线连接。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日

雷电灾害事故报告制度(2021年)

雷电灾害事故报告制度(2021 年)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34

雷电灾害事故报告制度(2021年) 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防雷安全设备管理的法规政策,按规定程序投入使用,并定期进行检测、维护、保养,保证安全可靠 二、对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治理,一时难予治理的,要采取防范监护措施,同时要积极防止新的隐患形成。 三、防雷使用和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上级安委会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气象部门备案。 四、防雷使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必须立即组织抢救,按规定立即向上级安委会和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气象部门报告,不拖延

隐瞒,不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私自处理。 五、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或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雷电风险评估分析报告

雷电风险评估报告 第一章:雷击风险评估概论 1.1 雷击风险评估的概念 1.2雷击风险评估的依据的原则1.3雷击风险评估的差不多流程1.4规范性引用文件及其术语定义 第二章:大楼易损性分析 2.1损害类型及损害成因 2.2雷电闪击损害次数 第三章:风险分析和计算 3.1雷击损害风险评估相关数据3.2雷电灾难易损性分析

第四章:防雷设计施工指导意见 4.1防雷的差不多原则 4.2相关资料 第一章:雷击风险评估概述 1.1雷击风险评估的概念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认识和评价风险,进而进行风险操纵和风险治理。通过风险评估能够得到与所关注的风险相关的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通过一个合适的评估模式对风险的大小进行推断,同时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强度的概率分布表示出来。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确实是提供决策服务以减少损失。因而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风险描述、风险可能以及风险操纵。 1.1.1风险评估规则和内容 具体来讲,一个完整详尽的风险评估包括以下内容: (1)损害范围:自然单元中的反作用力。包括死亡、损害、

生产或经营损失等; 例如雷电损害范围包括: 生物损害;物理损害; 电气和电子系统失效。 雷电灾难造成的损失可能包括人员生命损失、公众服务损 失、文化遗产损失和经济损失。 (2)发生概率:相关频率的可能,这些频率能够是连续的或非连续的; 例如不同损害源以及不同强度损害源发生的频率、不同损 失类型及不同损失严峻程度的损失发生的频率等。雷电灾 难风险评估一般将雷击产生的风险重量分为八种,相应的 概率类型也有八种。 (3)不确定性:计算信息化中、复杂系统中或评估风险预言的不确定性; 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数据不全面、不可靠,评估方法不 完善将导致风险评估结论吧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也应 该得到一定的评估。 (4)普遍性:损害的地理分布; 例如,由于雷电要紧发生在强对流天气系统中,而强对流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范例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专业: 学号: 班级: 姓名:

第一章雷击风险评估概述 雷击风险评估的概念 雷击风险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考虑当地的气象环境、地质、地理环境,建筑物的重要性,结构特点和其内部结构、外部邻近区域的状况等。雷击风险评估就是将所有考虑到的诸多因素如雷击点的地理环境,天气气候状况、建筑物的状况、入户设施状况、电气电子系统状况,实体活体状况等罗列出来,分级分类赋值,然后用和或积的算法将其集合,最后按其总的指数来确定风险总量,将总风险值与可承受的风险最大值进行比较,并进行经济损失估算,来确定是否需要和需要什么等级的防护工程的一套系统的、严密的、复杂的技术工作。 雷击风险评估主要分为项目预评估、方案评估、现状评估三种。 1、项目预评估是根据建设项目初步规划的建筑物参数、选址、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分布,结合当地的雷电资料、现场的勘察情况,对雷电灾害的风险量进行计算分析,给出选址、功能布局、重要设备的布设、防雷类别及措施、风险管理、应急方案等建议,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立项、核准、总平规划等提供防雷科学依据。 2、方案评估是对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雷电灾害风险量的计算分析,给出设计方案的雷电防护措施是否能将雷电灾害风险量控制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给出科学、经济和安全的雷电防护建议措施,提供风险管理、雷灾事故应急方案、指导施工图设计。 3、现状评估是对一个评估区域、评估单体现有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雷电灾害风险量的计算分析,给出现有雷电防护措施是否能将雷电灾害的风险量控制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给出科学、经济和安全的整改措施,提供风险管理、雷灾事故应急方案。 雷击风险评估所依据的原则 1)保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所依据历史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保证评估现场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3)应认真调查被评估对象雷击史(如果有的话),并加以认真分析,根据以往雷击史分析的结果最容易判断出雷电灾害危险源、雷电引入通道以及防雷环节的薄弱处。 4)针对不同的评估对象,选择符合其适用范围的评估标准。 5)重视风险承担者的参与。风险对于不同的评估主体具有不确定性,风险评估应该考虑主体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但涉及人身伤害和环境危害的除外。 6)评估报告中风险控制对策应考虑雷电防护的必要性和经济合理性,大多数情况下应进行费用分析,使防雷工程设计方案和设计参数的选择剧本高效、合理和可操作性。

雷电灾害现场处置方案

编号:XXX-019 版本号:XXX-19 XX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雷电灾害现场处置方案 XXX年4月22日编制 XXX年1月25日修订 编制单位:XX车间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1.1.1 危险性分析 雷击事故是指因雷击发生火灾、爆炸、人员伤亡、建筑物或设备损毁、公共服务系统(供水、供电、通信等)中断甚至瘫痪,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社会影响的自然灾害事故。 1.1.2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1.1. 2.1 直击雷伤害事故:是指雷云对大地某点发生的强烈放电。它可以直接击中设备和人员,也可以击中架空线,如电力线、电话线等。 1.1. 2.2 感应雷伤害事故:它可以分为静电感应及电磁感应。①静电感应:当带电雷云(一般带负电)出现在导线上空时,由于静电感应作用,导线上束缚了大量的相反电荷。一旦雷云对某目标放电,雷云上的负电荷便瞬间消失,此时导线上的大量正电荷依然存在,并以雷电波的形式沿着导线经设备入地,引起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②电磁感应:当雷电流沿着导体流入大地时,由于频率高,强度大,在导体的附近便产生很强的交变电磁场,如果设备和人员在这个场中,便会感应出很高的电压,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1.1. 2.3 地电位提高事故:雷电流入地时,强大的雷电电流反击到设备上,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直击雷事故仅占15%,感应雷与地电位提高事故占85%。 1.2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 1.2.1可能发生的季节

雷击事故在每年的3—11月份均有发生,尤其以6—9月份为高发期。 1.2.2 危害程度 雷击会造成火灾、爆炸、人员伤亡、建筑物或设备损毁、公共服务系统(供水、供电、通信等)中断甚至瘫痪、生产中断甚至瘫痪,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 1.3预警级别和信息发布 1.3.1 雷电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1.3.2雷电橙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1.3.3 雷电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2.1 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组织人员如下: 组长:车间主任 副组长:车间副主任、车间安全员 成员:车间干部、当班人员 (事故发生时,如组长不在,由副组长任组长)

高速公路雷电灾害现状分析(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高速公路雷电灾害现状分析(最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高速公路雷电灾害现状分析(最新版) 雷电是大气层中常见的强电磁干扰源,已成为近二十年来电子设备损坏的最主要原因,雷电灾害已被国际电工委员会(Ec)称为电子化时代的一大公害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电器、电子系统,现代通信、监控、计算机技术在高速公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备类机电设备遍布全路段,而且往往多处在旷野,极易遭受雷电侵袭。由于以往在高速公路设计和施工中防雷问题一直重视不够,防雷问题往往被忽视,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防雷薄弱环节较多,机电设备遭雷击损毁的事故时有发生。轻者部分设备被雷电击坏,系统丧失部分功能:重者全系统瘫痪,经济损失惨重,给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安全带来极大隐患。随着智能交通的不断完善。机电设备的广泛应用和电子设备集成化程度不断提高,雷电对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危害程度可能还将不断增加。因此高速公路尤其是机电系统对雷电的防护刻不容缓。

高速公路防雷现状 高速公路房建和机电系统防雷缺少统一规划综合设计 目前在高速公路系统中,房建、路基路面、照明、监控、通信、收费等强弱电系统由多家设计、施工单位完成,房建防雷与机电系统防雷在设计要求上普遍存在脱节现象,缺乏统一规划设计,科学合理的综合设计。 高速公路防雷是一个复杂的综合防护工程,它包括建筑(构)物直击雷防护、强电系统和各类弱电系统的雷电综合防护即等电位连接措施、屏蔽措施、规范的综合布线措施、设计安装SPD、完善合理的共用接地系统等六个部分。因此防雷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结合高速公路整体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才能达到最佳防护效果。 以接地系统为例,不管采用何种防雷措施都需将雷电流能量泄放入地,因此,接地历来是防雷的重点和难点,为了防止地电位反击,减少地网中各点电位差,实现地网的均压等电位,接地装置不仅需要尽可能小的接地电阳值,以提高对雷电流的泄放能力,更需

雷电灾害预防措施分析

雷电灾害预防措施分析 摘要:雷电会产生超过人体以及设备承受极限之外的电压、电流、高温以及比较强大的冲击波,这个过程中还会产生比较大的电磁辐射以及静电场等一些物理效应,这样会给我们的电力设备、房屋建筑、人身安全等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雷电灾害预防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做好雷电灾害预防工作,在保证人们人身安全的同时,保证设备房屋的安全,给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提高提供保证。 关键词:雷电灾害;预防;措施 1 户外防雷措施分析 在雷电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的在室内活动,尽量不要去室外,并且绝大多数因为雷击导致死亡的事故都是户外发生的。[1]若是处在旷野中,不能在比较开阔的地方骑车骑马或者奔跑,不能够撑伞,也不能够拿着金属制品,应该尽量找到地势比较低,干燥并且绝缘的物体,并蹲下,蹲下的时候,需要并拢自己的双腿,确保腿之间不会有电位差。若是经常在户外活动,那么在雷雨天气来的时候,可以选择下面几项手段防雷。 1.1 进行防雷铁锹的制作 防雷铁锹包含了四个部分,分别是接闪器、木柄铁锹、引下线夹以及接地体。在事前,可以把装置安插在上风方比较高的地方,等到雷雨来的时候,人只需要在装置下风方五到六米比较低的地方,双脚并拢蹲下,那么安全性便会比较高。若是人员比较多,可以利用多个防雷铁锹进行防雷区域的组成来防护。[2] 1.2 进行防雷雨具的制作 最近防雷专家经过研究发明了雷电防护的衣服、鞋子、帐篷以及伞等一些产品,并且防雷衣

服和鞋子的价格不贵,在户外工作的人们可以备一套。 2 居家防雷策略分析 2.1 自建住宅的防雷策略分析 若是平屋顶,那么可以根据屋顶面积在屋盖角落上进行避雷针的安装,做好引下线接地;若是是坡屋顶,那么可以在两个山尖位置进行避雷针的设置,并且做好引下线接地,接地最少应该有两处。若是在楼顶进行太阳能热水器以及电视天线等一些设施的安装,那么应该将其和避雷针连接在一起,也可以把太阳能金属底座和天线金属支撑做好接地,并且在一米左右的位置,进行短避雷针的加装,对其进行保护,避雷针应该比设施高一米。 若是安装的避雷针不合理或者是出现故障,那么不但不能给建筑物提供保证,反而可能会导致雷击几率增加,这样导致的雷电灾害更大,所以,即便是进行了避雷针安装也不是万无一失的,需要及时的进行维护,特别是必须确保其导电性比较好。[3] 2.2 电气设备防雷策略分析 2.2.1 太阳能热水器防雷分析 为了获得更多太阳能,人们在进行热水器安装的时候,往往会安装到阳光比较充足的位置,这样会导致太阳能的高度超过之前安装防雷装置的高度,其会暴露在雷电可以直接击到的范围里,并且热水器里面有传感信号线以及电加热电源线,能够直接通到室内,其金属构件比较的多。想要做好热水器防雷,需要确保管道铺设合理性、信号线铺设合理性、线路合理性,安装适当的浪涌保护器,做好防雷电波侵入的保护,从而做好雷电的防雷。并且,在打雷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更不要通过其进行洗澡,以防触电伤亡。 2.2.2 其他电器设备防雷策略分析 在雷雨天应该尽量的避免使用那些电器设备,尽量的不使用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最好关闭电源拔掉插头,避免电磁脉冲以及雷电波的侵入给设备和人身造成伤害。现在安装

雷击事故调查鉴定和评估制度

雷击事故调查鉴定和评估及应急预案、档案管理制度 一、雷击事故调查鉴定和评估依据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一款“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和评估工作。” 二、雷击事故调查程序 雷击事故调查是鉴定主体依据合法的程序,对事故现场相关项目了解的过程。规范的雷击事故调查工作,首先是雷击事故调查过程符合法定程序,其次是确定科学严谨的调查项目。 1.雷击事故调查时间 在本行政区域内出现的雷击事故,接到报案后应当及时立案、上报、组织调查鉴定人员到现场调查、取证。重大雷击事故应争取在6h内完成初步现场调查、取证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2.调查鉴定主体条件 一是必须熟练掌握防雷专业技术知识;二是应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三是必须了解并熟悉相关的法律知识;四是必须具有较强的事业心与良好的职业道德。 3.雷击事故现场调查鉴定的手段 应做到手段合法,调查内容客观准确、实事求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参与雷击事故现场调查的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询问取证不得跟着利害关系人的意愿思路走,询问调查不得采用引诱的方式,记录经证人核实后签字。现场取证记录应有利害关系方签字,调查记录人皆当场签字备案。 4.建立完整的资料卷宗 规范的雷击事故调查鉴定卷宗必须做到:资料全面,书写清晰,叙述简洁,格式规范,手续齐全。存档卷宗内容包括立案、主要领导人审批、填写委托鉴定证明、现场取证资料、询问调查、分析报告、结果判定等。 三、雷击事故调查内容 调查项目是鉴定主体判定分析的依据,鉴定人员必须用严谨的态度科学地、全面地对待雷电事故调查。 1.落雷时间及气象条件。通过证人详细了解雷击事故出现的详细时间、落雷时的情景。取证时被询问证人不得少于3人,且均为具有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并与从气象局查询的天气形势及实况资料进行核对,重大雷击事故还要查阅有关闪电定位仪、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等资料。 2.雷击事故现场及受损情况。采用照相与笔记的方式,详细调查记录受灾物体(人)的位置、受灾部位及程度、周围环境建筑物状况。调查须绘制受灾位置图、环境状况图、受灾物体与周围环境关系图。受灾程度可到受灾恢复单位调查,如人的身体遭受雷电可找受害人员查看或到医院调查受损的程度。 3.自然地理环境及地质状况。雷击事故地所处位置的地理状况在现场可通过勘察即可获得,地质状况可到当地地矿、国土资源等部门调查。 4.雷电痕迹及雷电形成的冲击力。雷电痕迹是现场勘察中证明雷电发生的最有利的物证。雷电痕迹包括金属熔化、建筑物破坏、混凝土构件中性化、木质材料劈裂、铁磁性材料被磁化、地面被击出坑状、人及动物的雷电伤痕等痕迹。雷电冲击力通过调查受灾物及相关物体的耐冲击能力进行分析。

成都蒲江气象灾害调查报告案例

成都蒲江气象灾害调查报告案例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人: 蒲江县气候条件总体优越,但干旱、洪涝、大风、冰雹、强寒潮、低温、连阴雨、高温、雷电灾害和由气象引发的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常有发生,给我县经济进展带来特别大的阻碍。现对我县气象灾害的特点、防备工作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如下报告。 【一】蒲江县要紧气象灾害特点 1、干旱: 高,成灾危害重,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干旱灾害愈来愈严峻。如:94年发生的严峻冬干、夏旱;99年严峻的冬干连春旱;2001年冬干、春旱连夏旱;2007年又发生严峻的冬干连春旱,致使塘、堰干涸,地下水位下降,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引发用水矛盾突出,农经作物栽种与生长严峻缺水受旱,高温低湿诱发森林火灾,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2、洪涝: 1〕洪涝天气标准: 一般洪涝:日降水量≥100mm—<200mm,或连续三天总降水量≥150mm—<250mm。 严峻洪涝:日降水量≥200mm,或连续三天总降水量≥250mm。 2〕洪涝发生频率: 1960年至2005年我县发生一般以上的洪涝有29年,共42次洪涝,年发生频率63%〔三年二遇〕,年平均0.9次,最多1975年发生三次洪涝。 洪涝发生时段:集中发生在6月下旬—9月上旬,〔称主汛期〕,时间分布为:6月4次,7月最多为22次,8月次多为11次,9月5次。 3〕洪涝灾害妨碍: 夏多洪涝是我县汛期的要紧气候特点,由于县境内丘山多,有涝即成灾,同时易引发地质灾害。近20年〔1986—2005年〕中有15年暴雨洪涝成灾,受灾较严峻的年份有:1987年6月26日、1988年7月2日、1989年8月12日、1990年9月2日、2002年7月3日、2005年9月20日的大暴雨、1994年7月2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