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推拿基础知识

小儿推拿基础知识

小儿推拿基础知识
小儿推拿基础知识

小儿推拿的基础手法

小儿推拿的基础手法 1 推法 (1)直推法:以拇指桡侧或指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亦可用食中二指面着力作直线推动。 (2)旋推法:以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 (3)分推法:用两手拇指桡侧或指面,自穴位中间向两旁分向推动。 (4)合推法:以拇指桡侧缘自穴位两端向中央推动称合推法。 2 揉法 (1)指揉法:以指端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 (2)掌揉法:以掌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 (3)鱼际揉法:以大鱼际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 3 按法 以掌根或拇指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称为按法。 4 摩法 以手掌面或食中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摩擦。 5 掐法 用指甲重按穴位称掐法。 6 捏法 (1)二指捏:医生两手略尺偏,两手食指中节桡侧横抵于皮肤,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两手指共同捏拿肌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2)三指捏:两手略背伸,两手拇指桡侧横抵于皮肤,食指中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三手指共同捏拿肌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7 运法 以拇指或食中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推动,称运法。 二、小儿按摩推拿常用穴位及操作 1 攒竹(天门) 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也称开天门。 2 坎宫 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 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或分推坎宫。 3 太阳 位于眉梢与外眦连线中点向后一寸。 用两拇指桡侧推运,称推太阳或运太阳,向眼方向推运为补,向耳方向推运为泻。 4 天柱骨

位于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 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边蘸水边自上而下刮。 5 腹 位于腹部。 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用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6 脐 位于肚脐。 用中指端或掌根揉,称揉脐;用指或掌摩,称摩脐;用拇指和食、中指抓住肚脐抖揉,亦称揉脐。 7 丹田 位于脐下2-3寸之间。 用揉法揉称揉丹田;用摩法摩称摩丹田。 8. 脊柱 位于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用食中二指自上而下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 9 七节骨 位于第四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线。 用食中指自上而下直推称推下七节骨;用拇指桡侧缘自下而上直推称推上七节骨。 10 龟尾 位于尾椎骨端。 用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11 脾经 位于拇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为补,称补脾经,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亦为补;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两者统称推脾经。 12 肝经 位于食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为补,称补肝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肝经。两者统称推肝经。 13 心经 位于中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两者统称为推心经。 14 肺经 位于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旋推为补,称补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两者统称推肺经。 15 肾经 位于小指末节罗纹面。 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肾经。

《小儿推拿学》试卷及答案

:次层:业专 :号学:名姓 吉首大学长沙星城函授站2017级第五学期 《小儿推拿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方式:(开卷/闭卷) 题号一二 三四 五六 七八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 1.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 线 A. 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 奇经 E.带脉 订 2.髓海位于 () 装 A. 项部 B.胸部 C.头部 D. 背部 E.腹部 封 3.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密 A. 十二经脉 B. 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 出 4.在胸部,任脉旁开 4 寸的经脉是 () 超 A. 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 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 能 5.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 寸处的穴位是() 不 A. 少海 B.小海 C.少泽 D. 少列 E.中冲 题 6.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 答 A.2 条 B.3 条 C.4 条 D.5 条 E.6 条 ( 7.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 A. 胃 B.胆 C.脾 D. 肝 E.大肠 8.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 A. 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太阴肺经 9.在胸部,任脉旁开 2 寸的经脉是 () A. 足太阴脾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阳明胃经 D. 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 10. 手厥阴心包经的起始穴位是() A. 天泉 B.少列 C.中冲 D. 少府 E.天池 11..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 A. 肝 B.耳 C.胆 D. 胃 E.胁

小儿推拿的基础知识

小儿推拿的基础知识 小儿生理特点、病理特点 1、生理特点 小儿的生理特点,一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机体的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筋骨骨骼等形 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均处于幼稚嫩弱阶段,尚未发育成熟完善,古人谓之“稚阴稚阳”;二是“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机体虽然幼嫩,却具有蓬勃发育的生长能力。从体格、智力以至 脏腑功能,均不断向着完善成熟方向发展,犹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古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纯阳”。 2、病理特点 一是由于脏腑功能幼弱,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以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易受外 邪侵袭和饮食所伤;更不能耐受突然的刺激,容易受惊、生病。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尤以 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疾病多见,传染病也多于成年人。 二是小儿发病后,病势变化迅速,邪气易盛,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例如偶患 感冒,可很快发展成肺炎喘嗽,出现高烧咳喘、唇清鼻煽、舌红苔黄的实热证。若医治不及时,出现面色青灰、四肢厥冷、重度紫绀、呼吸衰竭的内闭外脱之虚寒证,甚至导致夭折。又如饮 食不当引起上吐下泻,当水谷邪气重滞肠胃的初期,可出现发热腹满胀痛,呕吐酸腐,泻下臭秽,小便黄少,苔黄腻,脉滑实的实证。若吐泻不止,则阴津阳气同时衰竭,又急剧出现神昏 肢厥、脉微欲绝的虚脱证。 三是由于小儿处于迅速生长发育之中,其生机旺盛、活力充沛,加之病因单纯,无情欲伤害,在疾病过程中,无悲观忧虑的情绪影响,病变虽快或病情较重,只要诊断正确,治疗及时,护 理周到,则显效较快,易于康复。 小儿疾病诊法、治疗特点 1、诊法特点 小儿疾病的诊断,是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论 治的。在四诊之中,以望诊为主,闻、问、切诊为辅。应将获得的四诊资料,加以综合分析, 再结合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做出正确的诊断。婴儿不会说话,较大小儿也不能全面正确诉述 病情,故儿科有“哑科”之称。又因小儿手腕部短小,寸关尺三部分难分,就诊时多哭闹,气息 易乱,造成切脉不易准确。闻诊虽能反映一定病情,但范围狭窄。惟有望诊一般不受各种条件 限制,反映的情况比较可靠。小儿肌肤柔嫩,反应灵敏,病在其内必形于外,故通过望神色、 形态、苗窍、斑疹、指纹、二便等可测知内脏的病变。 (1)望诊:小儿一进诊室先观形察色。 ①先看精神状态。凡精神振作、目光有神、表情活泼、反应灵敏为无病表现或虽病亦轻。若 精神萎靡、目光无神、表情呆滞、嗜睡或躁动为病势较重。 再看形态是否异常。翻滚哭叫或双手捧肚为急性腹痛。时时用手打头揉目为头痛头晕。呼吸 喘促、张口抬肩、痰鸣哮吼多为哮喘。婴儿点头呼吸常属肺炎。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搐、两眼上翻概属惊风。头大颈细、毛发焦稀、肚大青筋、肌肤羸瘦多属疳症。前卤及眼眶凹陷、皮肤缺乏弹性为腹泻脱水之征。头大卤开、颈软不举、眼珠下垂呈落日状见于脑积水。方 颅发稀、卤门迟闭、鸡胸腿弯属佝偻病。小儿仰卧、上身动下身不动为瘫痪。下肢一侧或双侧 软瘫、肌肉萎缩变细为小儿麻痹后遗症。

小儿推拿手法大全

实用的小儿推拿大全 很实用的宝宝家用推拿指南,包括夜啼、吐奶、退烧、增高、强体、腹泻、开胃等等12个症状的简易解决方法。小儿推拿效果非常确切有效,爸爸妈妈要收藏! 【迎香】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功用]鼻塞不闻香臭时,按之可以通利鼻窍,使香臭得闻,所以命名为迎香。 [主治]鼻塞流涕。 【耳后高骨】[别名] 【高骨】。 [位置] 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下陷中。 [操作]两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耳后高骨。 [功用] 疏风解表。 [主治] 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天柱骨】 [位置] 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蘸水自上向下刮。[功用] 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主治] 呕恶,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肩井】 [位置] 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 [操作] 用拇指与示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井,称拿肩井,一般提拿5次;用指端按肩井,称按肩井,一般按两分钟。 [功用] 发汗解表,补益气血。 [主治] 感冒,昏厥,上肢活动不利等。

【肾顶】 [位置] 在小指顶端。 [操作] 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 [功用] 揉肾顶能收敛肾气,固表止汗。 [主治] 自汗或盗汗(白天或夜间汗多),解颅(指囟门应合不合)等。

【掌小横纹】 [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掌小横纹。 [次数]100~500次。 [功用]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主治]常用于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婴儿流涎剧烈者,亦有良效。 【小横纹】 [位置] 在掌面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 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 [功用] 开胸散郁,化痰涎。 [主治] 气管炎,百日咳,肺炎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小儿推拿教学计划

《小儿推拿》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划分了对口升学和就业两个方向,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本课程开设主要针对于在三年级就业班。现阶段就业班学生总人数94人,由于是第一次教2014级的专业课程,所以对大部分学生的情况不很熟悉,主要是从班主任和以往带成人推拿实训课程中总结的一些情况,对于2014级就业班学生总体来说在学习方面还是比较认真,动手能力比较强,再加上就业目标明确,学习的动力更足。当然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学生在学习水平方面参差不齐,就业班人数较多,对于之后实训课的开展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不够高,态度不够认真,在平时的理论和实训过程中,眼高手低,不能够自觉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学习,针对这些问题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亟待改善。 二、教材简析 《小儿推拿》教材选用为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主编佘建华。此版本教材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突出教学重点,知识点明确,有与之匹配的教学大纲。本教材是第二次使用,对于教材中的内容更加熟悉,书中的一些纰漏及时予以标注更改。 三、教学任务 《小儿推拿》是推拿专业得而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用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穴位,用来预防和治疗儿科常见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是我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必修课。《小儿推拿》的主要任务是,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知识,阐述用推拿手法防治小儿推拿常见疾病的基本规律和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技能及运用辨证施治,整体观念指导小儿推拿临床工作的能力;介绍相关儿科学的基本知识。在本课程结束时,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推拿相适应的病种,对于就业班的学生更好地指导就业。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掌握:小儿推拿手法和特定穴位的操作及应用、小儿推拿禁忌证、小儿推拿疗效显着的常见病症的诊治。 熟悉: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诊断方法、小儿推拿特点、影响手法的补泻因素、小儿推拿常用介质、小儿推拿治疗有效的常见病证的诊治。 了解:小儿推拿发展简史、小儿生长发育一般规律、小儿喂养方式和保健措施、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小儿推拿辅助治疗有效的常见病症。 (二)、能力培养目标 具有熟练地手法技巧,并能根据临床具体病症,从辨证、辨证论治入手拟订治疗原则、推拿处方,合理组合推拿手法。通过系统的学习,能运用所掌握的中、西医基础和临床知识,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一定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对症处理的能力,并能将熟练地手法和合理的操作步骤,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小儿推拿中医基础

第一节中医基础理论 令狐采学 小儿推拿基本知识 一、小儿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体未充 脏腑即五脏六腑;形是指形体结构,如四肢百骸、骨骼筋骨、气血津液;气是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如肺气、脾气、肾气等。小儿出生后,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是幼稚不成熟和不完善的,五脏六腑之气都相对不足,尤以肺、脾、肾三脏最为突出。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虽然小儿脏腑娇嫩、行气未充,但其生长发育迅猛,无论从体格、智力还是脏腑功能方面,均不断向成熟完善方面发展。“稚阴稚阳,纯阳之体” 小儿刚出生,五脏六腑虽然长好了,但功效还没有强大起来,这就是小儿脏腑娇嫩,行气未充的特点。 小儿病理特点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1. 易于感触、易于传变 即小儿因为脏腑娇嫩、肌肤疏薄、脾胃虚弱、抗病能力差,特别容易遭受外来病邪的侵蚀,故发病容易,再加上小儿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则更易于发病,特别是

肺脾肾三脏的病症最多,所以小儿患病后容易出现病情多变而迅速传变的特点。 2、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虚实主要是指人体正气的盛衰于病邪的强弱而言。“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小儿患病以后实证可以迅速转化为虚证或者出现虚实并见、正虚邪实、虚实错杂的证候。 寒热主要是指疾病两种不同的病理表现。小儿为纯阳之体,发育旺盛,易患时行疾病,并易从热化。但小儿毕竟脏腑薄弱,气血未充,邪气易实,正气易伤,故热病又易寒化。如果患儿是阳虚之体,更易寒从内生,而出现阴寒内盛之征。 3、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与成人相比,小儿虽然易于发病,病后又易于传变,但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虽为病邪所伤,但其机体再生修复力强,故恢复也较快。小儿病因单纯,多为外感六淫,或内伤饮食,少七情六欲之伤。脏气清灵,对药物反应敏捷。只要辩证正确,医治得当,治疗及时,良好护理,病情好转要比成人快,容易恢复健康。 小儿冷暖不能自调,小儿不知道穿多少衣服,主要是妈妈尤其是新手妈妈不知道穿多少衣服,小儿饮食不能自节,主要是说小儿不知道吃多少东西,尤其是老人,总觉得让小儿吃多就是好,小儿七分饱,少食多餐。再就是六淫所侵,主要是风寒暑湿燥火,再就是饮食所伤,小儿吃坏东西,引起的拉肚呕吐等。惊吓。传染性疾病,主要是幼儿园。

小儿推拿手法整理简单易学

小儿推拿手法整理简单易学 河南大学东京贝乐小儿推拿研究学院自成以来,一直致力于小儿推拿文化的研究与推进,覆盖学派,手法、技巧、起源等多项领域。一直坚持信息分享化,技巧公开化,知识平等化的理念,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有所感,有所学,有所享。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套不同的穴位(19种),不通的手法技巧(19种),以达到不通的疗效的小儿推拿组图,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儿推拿的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婴神术按摩经》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志。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取穴以手臂部穴位为主,全身穴位为辅;手法灵巧独特,操作规范简便,且疗效显著。

一、脾经(脾在五行合土,故名脾土) 南朝齐褚澄《褚氏遗书·平脉》:“既受命矣,万物从土而出,惟脾为先,故尺上之关为脾。脾土生金,故关土之寸为肺。”《红楼梦》第十回:“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定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

位置: ①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用于直推法补脾经); ②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用于直推法清补脾经); ③在拇指的螺旋面(用于旋推法补脾经)。 操作:推拿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 ①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为补脾经(或补脾土); ②将小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 ③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一

周尔晋小儿推拿法常见手法介绍

一、头部按摩四法 开天门:两手拇指交替从眉心推至发际,用于头痛、发热、感冒等。 推坎宫:两手拇指从眉心同时分推向眉梢,适用于外感发热,多与开天门、揉太阳合用,也适用于眼疾。 揉太阳:眉梢后凹陷处即太阳穴,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眼疾,也可以消除疲劳、安神健脑、对偏头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揉高骨: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下凹陷中,用于头痛、感冒、惊风、烦躁不安,多与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合用,称之为头部按摩四法。 手穴: X形法中讲的上、下、左、右、中,也即是心、肾、肺、肝、脾。周尔晋老人大刀阔斧,将小儿推拿法加以简化,精化,通俗化,大众化,深化,即以小儿左手的脾、肝、心、肺、肾为基础,去掉一些繁琐难记认的穴位,普遍用之于常见病与多发病。更可贵的是用之于疑难病甚至是白血病。

小儿百脉汇集于掌,适宜于5岁以下小儿的推拿法有多个版本,而以周老的最为简单、实用。今将周老小儿推拿法的有关内容从《火柴棒医生手记》中单独抽出,并参考其他版本作了少量补充,供人们试用。 一、小儿推拿手法 1.清、补脾土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中医功效等于吃人参、白术;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2.清、推大肠部位:食指外缘(即食指桡侧——编者注),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操作:从食指端直推至虎口,名“推大肠”,为补,止泻;从虎口推向食指端,名“清大肠”,治便秘。 3.揉板门部位:手掌大鱼际平面。操作:用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揉法为补,自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心方向——编者注)为“清”,作用同清推大肠。 4.清肝木部位:食指指腹。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木”。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火。 5.清心火部位:中指指腹。操作:直推为清,名“清心火”。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心火。清肝木与清心火有清火、降热功能。 6.清、补肺金部分:无名指指腹。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金”;旋推为补,名“补肺金”。“肺金”实热症用清法,虚症用补法。 7.补肾水部位:小指脂腹。操作:肾水与肝木、心火、肺金的手法不同,直推为补,名“补肾水”。注意:“水”宜补不宜清,补肾水相当吊盐水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用 8.揉外劳宫 部位:第三掌骨背侧,腕横纹至掌骨小头连线之中点。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有清热、镇静、止痛作用。 用自己的双手救助自己。小儿推拿交流园地(Q群):107917431

小儿推拿讲解

小儿推拿讲解 1.定义 小儿推拿,属于中医推拿的一种,医生通过对宝宝身体的穴位进行推拿,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缓解不适、促进宝宝身体健康成长的目的。 2.形成标志 小儿推拿成为一种体系完备的推拿门类始于明朝。自此之后,有了《保婴神术按摩经》这样的学科专着,也出现了一批有临床经验和理论医学基础的医生。 3.特点 (1)穴位 中医常用的点穴穴位主要是点状、线状和面状。 (2)手法 其特点主要是手法轻柔、力量稳定,推拿讲究程序性,可以缓解慢性病、常见疾病。并通过经年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了“按摩掐揉推运搓摇”的八种主要推拿手法。 (3)经穴 在经穴上有“五指经穴通联”的论断。适合推拿的穴位分别对应了一种脏器器官,有些穴位会呈现点、线或面状分布。 (4)诊断 在诊断上,创造性的开创了腹诊法。腹诊法将归经施治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同时非常推崇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则。 (5)临床操作 临床上不仅要求按摩师有序规范的操作手法,还要求其使用的手法能够起到补泻的作用。在按摩过程中要配合姜汁、滑石粉等,有利于保护宝宝的皮肤不受损伤,还能让手法的疗效得到最大发挥。 小儿推拿作用 1.提高宝宝身体机能 穴位处于人身体上经络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穴位被有效刺激的条件下,可以调阴阳、益气补血。尤其是对于宝宝来说,还能够增强免疫能力,保证宝宝的饮食均衡、正常成长。 2.缓解小儿病痛 宝宝如果生病的话,通过被按摩与病处对应的穴位,能够缓解病痛甚至痊愈。而中医推拿针对的病症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小到伤风感冒、胃痛等消化性疾病,大到哮喘、近视等。 3.增强宝宝抗病能力 推拿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能力,还可以减少患传染病的几率。按摩可以调养气血,令经脉畅通,还能预防一些急性传染病。 小儿推拿适用范围

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手法 1.清、补脾土 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中医功效等于吃人参、白术;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2.清、推大肠 部位:食指外缘(即食指桡侧——编者注),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操作:从食指端直推至虎口,名“推大肠”,为补,止泻;从虎口推向食指端,名“清大肠”,治便秘。 3.揉板门 部位: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揉法为补,自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心方向——编者注)为“清”,作用同清推大肠。 4.清肝木 部位:食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木”。 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火。 5.清心火 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心火”。 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心火。清肝木与清心火有清火、降热功能。 6.清、补肺金 部分:无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金”;旋推为补,名“补肺金”。“肺金”实热症用清法,虚症用补法。 7.补肾水 部位:小指脂腹。 操作:肾水与肝木、心火、肺金的手法不同,直推为补。 注意:“水”宜补不宜清,补肾水相当吊盐水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用。

8.揉外劳宫 部位:第三掌骨背侧,腕横纹至掌骨小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有清热、镇静、止痛作用。 9.推上三关 部位:小臂前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自下向上推,名“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有发汗降热作用。 10.清天河水 部位:小臂内侧,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侧推或用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水”,是退热重要手法,还有宁心与安眠作用。 11.退六腑 部位:小臂后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指腹自肘部向前推向腕部,名“退六腑”。注意:退六腑大寒,相当于中药之犀角、羚羊角,非40℃以上之高热,不可轻用。

小儿推拿师是在中医基本理论基础上

小儿推拿师是在中医基本理论基础上,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运用小儿推拿疗法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推拿的专业护理保健人员。小儿推拿疗法是指在小儿体表的特定腧穴或部位施行独特的推拿手法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是中医推拿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推拿学和中医儿科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运用相应手法在相应部位作功,通过信息传递,改善少儿机体的内能和环境,调节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达到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保健身体及防治少儿亚健康的目的。中医推拿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与中药、针灸并列为中医的三大形式。 职业特点编辑 真正的绿色疗法保健师——小儿推拿保健师 小儿推拿保健师是在中医基本理论基础上,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运用小儿推拿疗法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推拿的专业护理保健人员。小儿推拿疗法是指在小儿体表的特定腧穴或部位施行独特的推拿手法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是中医推拿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推拿学和中医儿科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运用相应手法在相应部位作功,通过信息传递,改善少儿机体的内能和环境,调节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达到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保健身体及防治少儿亚健康的目的。中医推拿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与中药、针灸并列为中医的三大形式。已形成完整体系的小儿推拿更是中医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在中医学理论中,最完整的推拿理论就是小儿推拿。从古至今,小儿推拿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很好的治病、防病的作用。在小儿推拿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中,蕴涵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医术的精髓。小儿推拿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推拿,以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疗法。小儿推拿是绿色疗法,不必打针吃药,没有毒、副作用,也不需要医疗器械,手法简单易用,是自然、物理的儿童保健和疾病治疗方式。婴儿抚触已经为很多宝宝家长所知,与婴儿抚触相比,小儿推拿具有更加丰富的经络、穴位以及手法,效果更好、适应范围更广,对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具有更好的保健和治疗效果。 职业背景编辑 医学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在美国买枪很容易,买抗生素很难。但在我国恰好相反,中国是全球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盲目而过多的服用抗生素等药物,使其在杀灭了致病菌的同时,也杀死了保护人体自身的正常菌群,更使许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面临“无药可用”的难题。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未来!宝宝一生病,全家人都心神不宁,焦头烂额,于是病急乱投医,盲目服用抗生素等药物。例如小儿常见的感冒或是发烧,只要一有病症,马上就会大剂量使用最新最贵的抗生素。其实普通感冒90%以上是病毒所致,抗菌药根本不起作用反而后果很严重,抗生素本身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会损害肾脏、肝脏,同时令细菌的耐药性增加、小儿免疫力直线下降。儿科专家指出:“滥用药物是导致孩子老生病的首要原因”、“滥用抗生素,孩子是的最大受害者”,“抗生素滥用造就超级细菌和耐药宝宝”。卫生部医管司评价处处长刘勇更表示:“目前我国每研制一个抗生素要10年,而细菌产生耐药性只需两年。如果再不加以控制,过不了多长时间,老百姓看病吃药就没有有效的抗生素可用。”而孩子童年就对顶级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长大后用身体就缺乏免疫能力,体能下降。小儿推拿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推拿,以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疗法。小儿推拿是绿色疗法,不必打针吃药,没有毒、副作用,也不需要医疗器械,手法简单易用,是自然、物理的儿童保健和疾病治疗方式。婴儿抚触已经为很多宝宝家长所知,与婴儿抚触相比,小儿推拿具有更加丰富的经络、穴位以及手法,效果更好、适应范围更广,对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具有更好的保健和治疗效果。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小儿推拿是中医推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基础到临床都具有自身的特点。 【小儿生理特点】 小儿生理主要表现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然而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自出生后一方面都在不断地生长发育,成长壮实,古人把处于这种发育迅速阶段的小儿称之为“纯阳之体”。但另一方面小儿又如初生的嫩芽,脏器柔弱,故又有“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论说。稚阴稚阳,是指小儿形体无论在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活动上均未臻完善,需要特别呵护。 【小儿病理特点】 小儿病理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大,但经过正确医治,易趋康复。小儿因体质和功能均较脆弱,加以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能自节,因此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对于突然发生的强烈刺激,往往不能忍受而容易出现

惊恐状态。在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喂养失调的情况下,常可引起发育障碍,表现有五迟、五软等病态。又因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特别易患麻疹、腮腺炎、百日咳等传染病。小儿患病后病情往往比成人为重,当发热较高时,易于抽搐、惊厥;感受风寒之后极易导致肺炎、喘咳。总之小儿病情来势急,变化多而迅速,可并发严重病症,但如能诊疗及时,护理得当,也容易痊愈,较快地恢复其生理功能。 【辨证特点】 首先小儿不会诉说病情,问诊常是间接的,因而不能确切地反映实际情况。较大孩儿虽能自述,也多是言不达意。其次,婴儿气血未充,脉象难凭,尤其在诊察时哭闹不安,更易影响气息脉象。闻诊虽能反映一些情况,但也不够全面。只有望诊不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反映病情比较可靠,应予以重视。此外,从八纲辨证来看,由于小儿阳气偏盛,感受外邪后易寒随热化,临床以阳证、热证、实证居多。下面着重介绍几项小儿特色的诊法。 1.望小儿指纹指纹是浮露于食指桡侧缘的脉络,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禁忌 1、小儿推拿适用对象为9周岁以内的小儿。 2、给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推拿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 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 肤破损。 6、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 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 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按摩一侧手 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按摩左手。 7、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 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 日1次,重症每日2次。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天至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做保健性按摩,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次或隔日1次的规律性按摩。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分钟左右。 8、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9、在施行手法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10、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11、每次给孩子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12、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长不能肯定,请先送 医院就诊!小儿疾病,瞬息万变、刻不容缓,请家长不要疏忽大意。此点切记切记啊! 摩腹法——健脾开胃 腹部按摩能保健养生,这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记载。我国唐代名医、百岁老人孙思邈也曾经写过“腹宜常摩,可祛百病”。

小儿推拿的基础手法审批稿

小儿推拿的基础手法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小儿推拿的基础手法 1 推法 (1)直推法:以拇指桡侧或指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亦可用食中二指面着力作直线推动。 (2)旋推法:以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 (3)分推法:用两手拇指桡侧或指面,自穴位中间向两旁分向推动。 (4)合推法:以拇指桡侧缘自穴位两端向中央推动称合推法。 2 揉法 (1)指揉法:以指端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 (2)掌揉法:以掌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 (3)鱼际揉法:以大鱼际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 3 按法 以掌根或拇指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称为按法。 4 摩法 以手掌面或食中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摩擦。 5 掐法 用指甲重按穴位称掐法。 6 捏法

(1)二指捏:医生两手略尺偏,两手食指中节桡侧横抵于皮肤,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两手指共同捏拿肌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2)三指捏:两手略背伸,两手拇指桡侧横抵于皮肤,食指中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三手指共同捏拿肌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7 运法 以拇指或食中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推动,称运法。 二、小儿按摩推拿常用穴位及操作 1 攒竹(天门) 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也称开天门。 2 坎宫 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 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或分推坎宫。 3 太阳 位于眉梢与外眦连线中点向后一寸。 用两拇指桡侧推运,称推太阳或运太阳,向眼方向推运为补,向耳方向推运为泻。 4 天柱骨 位于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推法在小儿推拿临床应用相当广泛。有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和旋推法四种。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有其一定的特点,现主要介绍如下: 【推法】 推法在小儿推拿临床应用相当广泛。有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和旋推法四种。 1.直推法(图196)医生用拇指桡侧缘,或用食、中两指指面附着于治疗部,做单 方向的直线推动 动作要轻快连续,一拂而过,如帚佛尘状,以推后皮肤不红为佳。手法频率每分钟约250~300次。 推动时必须行直线,不可歪斜,以恐动别经而招患。 常用于推拿特定穴中的“线状穴位”和“五经”穴等。 功效:清热解表,止泻通便,除烦安神。 主治:外感发热、腹泻、便秘、惊惕烦躁等症。 2.分推法用双手拇指罗纹面以穴位为中心向两侧作分向的推动,称为分推法,又 称为“分法” 本法运用时,两手用力要均匀、柔和协调。一般分推20~30次。

常用于额前、胸部、腹部、背部、腕掌部。 功效:分理气血,调和阴阳。 主治:发热、咳嗽、腹胀、便秘等症。 3.合推法合推法是与分推法相对而言,又称合法、和法 动作要求同分推法,只是推动方向相反。 适用部位同分推法。 功效:和阴阳,理气血。 主治:发热、腹胀、便秘等症。 在临床上合推法常与分推法配合使用,一分一合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4.旋推法医生用拇指罗纹面轻附于治疗的穴位上,做顺时钟方向的环旋移动。即:◎ 旋推法仅依拇指在皮肤表面作旋转推动,一般不带动皮下组织。手法频率每分钟150~200次。 主要用于“五经”穴。 功效:健脾和胃,补肺益肾。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肺虚咳嗽等小儿虚证。 【运法】 运是运转的意思,在治疗部位做弧形或环形推动(图197)称为运法。亦有人称运

4种常见小儿推拿手法

4种常见小儿推拿手法 一、保健四大手法 小儿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末节的罗纹面分别为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摩腹即是用掌面摩小儿腹部3-5分钟。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 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当于小儿四个手指的宽度),胫骨外旁开1寸(相当于小儿中指的宽度)。按压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的作用。 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穴3-5遍,即为捏脊。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即为捏三提一法。 作用:以上四个手法合称为小儿推拿保健四大法。合用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强体魄、促发育的作用。常用作于小儿日常保健推拿,尤适合身体脾胃虚弱或病后脾胃失运的宝宝。 注意事项:一般早上或饭前进行,每日1次。急性感染病期可暂时,病愈后再进行。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二、固表止汗四大手法 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 循无名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肺经。补肺经有补益肺气的作用。 循小指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指末节罗纹面即为 补肾经(注意,是指根向指尖直推),300次。补肾经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 肾顶,即小指顶端。按揉小儿小指顶端即为揉肾顶。揉肾机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作用:以上四手合用,能达益气固表止汗之功。用于自汗、盗汗、多汗。 注意事项:自汗或多汗者,一般早上进行,盗汗可睡前1小时进行。每日一次。外感、发热时可暂停。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三、通便四大手法 用食指或中指揉脐旁开2寸(约宝宝2个手指的宽度)的位置即为揉天枢。揉天枢能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小儿推拿操作规范

小儿推拿操作规范 概述:小儿推拿是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 (一)评估 1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和治疗史, 2、推拿处皮肤情况, 3、患儿及家属接受度和配合度, (二)目的 1缓解急慢性疼痛, 2、治疗疾病, 3、调整脏腑的功能紊乱, (三)适应症 1肺系疾病:感冒、咳嗽、发热哮喘等, 2、脾胃病证:厌食、疳积、便秘、消化不良、泄泻等, 3、心系病证:口疮、夜啼, 4、肾系病证:遗尿等, (四)禁忌症 1、天花、胎毒及一切疮疡疾患, 2、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疾患, 3、正在出血的局部, 4、急性传染病的传染期等,

(五)告知 小儿推拿是纯绿色中医疗法,不会有副作用,每次推拿时间在40~60分钟,嘱家长带好患儿喜欢的物品、避免饥饿。 (六)物品准备 治疗小推车:手消毒剂、推拿介质、如滑石粉、精油等,小毛巾小儿盖被, (七)操作程序 1、环境准备:环境安静安全、温湿度适宜, 2、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 3、洗手、备齐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医嘱与患儿信息, 4、取舒适体位,暴露操作部位, 5、根据医嘱,选取穴位,在推拿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表情, 6、操作完毕,协助患儿取整理衣物, 7、核对医嘱,告知患儿及家属注意事项,整理用物、洗手, 8、做好记录并签名。 (八)护理及注意事项 1、环境安静安全、温湿度适宜, 2、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推拿结束后适当增加患儿饮水量。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 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

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

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高清大图! 40个小儿推拿手法,其特点是取穴以手臂部穴位为主,全身穴位为辅;手法灵巧独特,操作规范简便,且疗效显著。快来跟着学两招吧!

一、脾经(脾土) 位置:①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用于直推法补脾经);②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用于直推法清补脾经);③在拇指的螺旋面(用于旋推法补脾经)。 操作:术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 ①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补脾经(或补脾土);②将小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③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一般用300~500次。 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补之可补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消食化积。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疳积,痢疾,惊厥,黄疸,湿痰,痿证,疹、痘不出,改变面色等。 说明:经实验证明:推补脾经有以下作用:①对胃蠕动有促进作用;②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 ③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④对淀粉酶作用不明显。

二、肝经(肝木) 位置:在食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食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肝经(或称平肝或泻肝);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肝经。一般100~500次。 作用:开郁,除烦,平肝胆之火,息风镇惊。 主治:目赤,昏闭,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口苦咽干。 说明:肝经一般用清法,不用补法,若肝虚应补时,则用补肾经代之,为滋肾养肝法。因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如肝实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泻心火,或用清天河水、清小肠穴代之, 因肝为心之母,实则泻其子,心与小肠相表里。

小儿推拿职业教材

小儿推拿职业教材 金职伟业《小儿推拿保健师》教材内容,涵盖小儿推拿师必须掌握的中医儿科学基础、推拿手法学基础相关知识。全书分为4部分,共10章,分别对小儿推拿基础知识、人体解剖学基础、中医学理论基础、经络腧穴学基础、而科学基础知识,初级小儿推拿保健师需要掌握的单式手法、复式手法,中级小儿推拿保健师对于小儿常见病症,如感冒、腹泻、便秘等病症的辩证及推拿手法,高级小儿推拿保健师在治疗小儿疳积、近视、惊风、肌杏斜颈等病症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小儿推拿保健师》教材联合湖南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湘雅医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北京高校多位专家教授编写而成。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现正式上市发售。 一、培训介绍 小儿推拿职业教材-研发《小儿推拿保健师》教材的金职伟业,是经中国健康服务业岗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管理委员会、项目管理办公室批准,负责全国招生、培训工作。目前,已在湖南、贵州、广西、山东、宁夏、山西、上海开设有多家分校,更多城市正在全面布局中。 中国健康服务业岗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是由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共同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培训项目。 二、课程表 小儿推拿职业教材-下面附部分《小儿推拿保健师》课程表 课时1 小儿推拿基础知识怎样学习小推、小推基本知识 课时2 人体解剖学知识(1)解剖学基础、骨性标志 课时3 人体解剖学知识(2)骨度分寸、实操 课时4 中医外治法(1)拔罐理论 课时5 中医外治法(2)刮痧、艾灸理论 课时6 中医外治法(3)外治法实操 课时7 中医基础理论(1)中医学特色 课时8 中医基础理论(2)阴阳学说 课时9 中医基础理论(3)五行学说 课时10 中医基础理论(4)五脏 课时11 中医基础理论(5)六腑 课时12 中医基础理论(6)综合梳理藏象学说 课时13 中医基础理论(7)气血津液 课时14 中医基础理论(8)气血津液 课时15 中医基础理论(9)气血津液 课时16 中医基础理论(10)病因病机 课时17 中医基础理论(11)病因病机 课时18 中医基础理论(12)病因病机 课时19 中医基础理论(13)中医四诊 课时20 中医基础理论(14)中医四诊 课时21 中医基础理论(15)中医四诊

小儿推拿常见的四种方法

临床实战,就傻眼了,因为他们一年不知道按摩几个病号;很多年龄很大的老按摩师,手法技术还是一般,还是停留在多少年前的地步,不思进取,原地踏步走,没有过人之处,算是推拿按摩界的中庸力量吧;中国很多名气很大的按摩师,有的只是挂着个空头衔,纸老虎,纸上谈兵,在他那里,不但交了高昂的学费,却所学技术寥寥无几,把学费都交给他的名气了;我们是学真正的推拿按摩技术,我们要做拿住老鼠的那一只猫,多年的临床总结,刻苦钻研的宝贵经验,全是临床最见效、最管用,可以使自己少走好几年的弯路,直接临床,直接致富; 常年传授推拿按摩养生技术,有无基础都能学会,适合:打工人员、农民工、推拿按摩爱好者、下岗职工、再就业、第二职业、创业者、残疾人、盲人等学习。 推拿按摩即是技术活,又是力气活,自己要有一个好身体,要爱好、喜欢推拿按摩才能做好,推拿按摩疗法是我们华夏儿女的共同非物质遗产,我们要很好的发扬、推广、继承,为更多的人解除痛苦,解除疾患,在我们这一代,要让推拿按摩疗法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 小儿推拿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操作简单、无副作用的特点。小儿推拿主要是通过推拿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特定的穴位,从而调节机体的功能,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5岁以内的儿童保健推拿的作用最为显著。经常为宝宝做保健推拿,能宝宝增进食欲,精神饱满,增强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使宝宝健康地发育成长。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小儿推拿方法。 一、保健四大手法 方法:补脾经300~500次、摩腹3-5分钟、按揉足三里50~100次。捏脊3遍,捏三提一2遍。 作用:以上四个手法合称为小儿推拿保健四大法。合用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强体魄、促发育的作用。常用作于小儿日常保健推拿,尤适合身体脾胃虚弱或病后脾胃失运的宝宝。 注意事项:一般早上或饭前进行,每日1次。急性感染病期可暂时,病愈后再进行。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操作: 1、小儿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末节的罗纹面分别为脾经、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2、摩腹即是用掌面摩小儿腹部3-5分钟。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 3、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当于小儿四个手指的宽度),胫骨外旁开1寸(相当于小儿中指的宽度)。按压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的作用。 4、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穴3-5遍,即为捏脊。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即为捏三提一法。 捏脊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强健身体的作用,是小儿保健推拿常用的手法。 二、固表止汗四大手法 操作: 1、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 2、循无名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肺经。补肺经有补益肺气的作用。 3、循小指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肾经(注意,是指根向指尖直推),300次。补肾经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 4、肾顶,即小指顶端。按揉小儿小指顶端即为揉肾顶。揉肾机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作用:以上四手合用,能达益气固表止汗之功。用于自汗、盗汗、多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