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氟化工及制冷剂的供需情况及制冷剂行业龙头巨化股份分析

氟化工及制冷剂的供需情况及制冷剂行业龙头巨化股份分析

氟化工及制冷剂的供需情况及制冷剂行业龙头巨化股份分析

概要

1.氟化工: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2.制冷剂:需求旺季,价格阶段性大幅拉涨

3.巨化股份:制冷剂行业龙头

2

?

氟化工产品大致分为:无机氟和有机氟。无机氟主要产品是氟化铝、六氟磷酸锂等。

1.氟化工产业链

3

资料来源:《氟化工生产技术》第四、五章

图1:无机氟产业链

1.1 有机氟化工产品—制冷剂、氟聚合物

?氟化工产品可以大致分为:无机氟和有机氟。有机氟主要产品为制冷剂、氟聚合物。

图2:有机氟产业链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氟化工行业的现状 我国氟化工产业起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过50多年发展,形成了氟烷烃、含氟聚合物、无机氟化物及含氟精细化学品四大类产品体系和完整的门类。氟化工产品和材料品种多,性能优异,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大,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各工业部门和高新技术领域,成为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关键化工新材料。进入二十一世纪,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氟化工行业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氟化工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氟化工是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发展新能源等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所需的配套材料,对促进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氟化工是我国具有特殊资源优势的产业。氟化工的资源基础是萤石,是与稀土类似的世界级稀缺资源,而我国是世界萤石资源第一大国,具备发展氟化工的特殊资源优势。 至“十一五”末,我国从事氟化工的企业有1000多家,各类氟化工产品的总产能超过300万吨,产量超过200万吨,销售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一)、主要产品生产现状 1、无机氟化物 1)氟化氢HF:我国的氟化氢HF产能已达145万吨,2010年产量约90万吨,其中磷肥副产回收AHF产能2万吨。氟化氢HF出口15.95万吨。电子级氢氟酸产能约40000吨/年,有5家企业生产。未来全球将以5-10%的速度增长,国内超净超纯的HF的年均需求增长将超过35%。

0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20062007200820092010 产能产量 2)无机氟化盐 无机氟化盐包括氟化铝、冰晶石、氟化钠、氟化钾、氟化铵等常规氟化盐、稀土氟化盐及其他无机氟化物。作为铝电解工业生产原料的氟化铝、冰晶石占氟化盐产品总生产量的绝大部分,其他产品量较小。 010 20 30 40 50 60 70 200620072008200820092010 氟化铝冰晶石其他 3)含氟特种气体及延伸产品 含氟特种气体可分为元素氟(氟气)六氟化硫及其他含氟特种气体。我国含氟特种气体已有十几个品种,其中产量最大的为六氟化硫,已工业化的产品有纯氟气、三氟化氮、四氟化碳等。 氟气:2008年产量为3000t ,预计2013年产量4600t ,需求量约4500t 。

氨机与氟机的比较

氨机与氟机的比较 1、安全性比较: ①氨对人体有毒,氨蒸气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一旦泄漏将污染 空气、食品,并刺激人的眼睛、呼吸器官。氨液接触皮肤会引起“冻伤”。 如果空气中氨的容积浓度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个小时即可 中毒,浓度达到11~14%时即可点燃,当浓度达到16~25%会引起爆炸(系 统中氨所分离的游离氢积累到一定的程度,遇空气引起强烈爆炸),我 国已明确规定在人口稠密的场合,不能使用易燃烧爆炸的有毒制冷剂。 ②氟里昂无色,无味,不燃烧,不爆炸,化学性能稳定(我国国家标准 GB7778-87综合考虑制冷剂的燃烧性、爆炸性、对人体的直接侵害三个方 面的因素,对制冷剂进行安全分类,R22被列为第一安全类,而R717被 列为第二安全类),又可适用于高温、中温、和低温制冷机,以适应不 同制冷温度的要求,能制取的最低蒸发温度为-80℃。 2、制冷机结构比较: ①氨机系统庞大、辅机多、高压容器多、管路复杂,阀门多,各个部件尺 寸较大比较笨重。 ②氟机采用集约化设计,机组整体出厂,机组占地小,结构简单,使用方 便。 3、制冷效率、运行费用比较: ①氨机制造工艺较粗糙,设备笨重,制冷机不能自动控制只能依靠人工操 作,制冷机没有根据负荷变化能量自动调节的功能,因此制冷效率比较 低,存在能源浪费,运行费用较高。 ②氟机全套引进生产线生产加工,关键零部件均为进口,制造精密,制冷 机技术水平与国际同步,机组全自动控制,能量自动调节、分级控制, 因此制冷效率高,没有能源浪费,运行费用很低,与同类产品相比可以 节能20%。 4、运转可靠性比较: ①氨机系统庞大、机构复杂、管路复阀门多,且零部件均为国产,制造比 较粗糙,故障隐患多,而且氨机维修复杂,维修周期长,需要专业人员 维修,因此必须有一台备机。 ②氟机构造简单,制造精密,零部件均为国际知名品牌,无易损件、易耗 品,故障隐患少,并且多机头并联,相互备分,即使一个机头发生故障 不会影响其它机头的正常运转,因此不需要备机,而且三洋氟机维修方 便,不需要专业人员维修,维修期短。 5、制冷系统操作性比较: ①氨机无法实现完全自动控制。其开、停机及供液调节等工作必须由专业 人员操作完成,需设专业人员对氨机进行24小时管理及维护。 ②氟机制冷系统全自动控制,无需人员管理、维护,机组能量根据库内负 荷自动调节,并且可以与电脑联网实现远程监控。 6、制冷系统日常维护保养比较: ①氨机检修次数频繁,检修周期为一年(更换易损零部件),大修周期一 般为三年(对整个设备进行维修),辅助设备(水系统、油系统)要定 期清洗、更换,一方面维护费用非常高,另一方面也可能影响正常的生 产。

绿色环保制冷剂

二氟一氯甲烷(R22) 二氟一氯甲烷(R22)可作为工业、商业、家庭等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可用作杀虫剂和喷漆的气雾喷射剂,也可用于生产灭火剂1211;还是生产含氟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原料。 产品质量:优级品,纯度≥%。 环境参数:ODP=,GWP=1700。 产品名称:二氟甲烷(R32) 二氟甲烷(R32)可用作为混合制冷剂,替代R22。 产品质量:优级品,纯度≥%。 环境参数:ODP=0,GWP=550。 四氟乙烷(R134a) 四氟乙烷(R134a)作为制冷剂可广泛用于汽车空调、冰箱、中央空调、商业制冷等制冷空调系统;还可作为医药、农药、化妆品、清洗等产品的气雾推进剂、阻燃剂以及发泡剂。 产品质量:优级品,纯度≥%。 环境参数:ODP=0,GWP=1300。 五氟乙烷(R125) 五氟乙烷(R125)可用作混合制冷剂,替代R22;用作灭火剂,替代Halon-1211和Halon-1301。产品质量:优级品,纯度≥%。 环境参数:ODP=0,GWP=3400。 二氟乙烷(R152a) 二氟乙烷(R152a)可用作制冷剂、发泡剂、气雾剂和清洗剂等。 产品质量:优级品,纯度≥%。 环境参数:ODP=0,GWP=120。 氯-1,1-二氟乙烷(R142b) 1-氯-1,1-二氟乙烷(R142b)可用作制冷剂,温度控制器介质及航空推进剂的中间体。 产品质量:优级品,纯度≥%。 环境参数:ODP=0,GWP=550。 R415B

R415B是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适用于冰箱、冷柜、汽车空调、制冰机、食品柜、自动售货机以及其它各种R12或R134a的制冷空调系统。 主要用途:作制冷剂,替代R12和R134a。 产品质量:优级品,纯度≥%。 环境参数:ODP=,GWP=530。 技术特点:环保性能好;无毒、不易燃;制冷速度快,节能效果好;无需改动原R12和R134a 系统的润滑油、管路、部件和生产线,可直接充灌。 R418A是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适用于家用空调、中央空调、工业制冷、运输制冷、冷库以及其它各种R22或R502的制冷空调系统。 主要用途:作制冷剂,替代R22和R502。 产品质量:优级品,纯度≥%。 环境参数:ODP=,GWP=1500。 技术特点:环保性能好;无毒、不燃;制冷速度快,节能效果好;无需改动原R22和R502系统的润滑油、管路、部件和生产线,可直接充灌。

氟化工行业深度调研报告

行业动态 证券研究报告 1 报告贡献人:王子欣 2011年3月11日 化工 研究部 氟化工行业深度调研报告 R22价格将不断创新高,为业绩带来高弹性 1 调研结论: 2011年以来,伴随着空调需求的超预期增长,R22(家用空调制冷剂)和R134a (汽车用空调制冷剂)价格也创出了新高。我们陆续调研了行业内前四大氟化工生产企业:巨化股份、三爱富、东岳集团、江苏康泰(非上市)。 我们认为R22价格将不断创出新高,R134a 价格年内将保持高位,氟化工公司业绩将再超预期。随着R22价格上涨,相关公司业绩弹性大,依次排序为东岳集团、巨化股份、三爱富。全面推荐氟化工板块。除此以外,R22行业准入标准将于2011年出台,这一政策将成为股价重要催化剂。 推荐逻辑: R22价格为何会不断创出新高? 1、 海外R22产能约30万吨,正在快速关停,这将导致全球产 能缺失30%。中国已不再新批R22产能,未来国内再无新增产能出现。2011年R22将存在4万吨的供应缺口,并且缺口将逐年成倍扩大。 2、 R22未来将会逐步被新型制冷剂R410替代,但目前R410主 要以R22为原料生产(1吨R22生产1.2吨R410),所以R410的更新换代并不会减少对R22的需求。 3、 下游家用空调需求或将再超预期。 R134a 价格为何年内将保持高位? 1、 近来海外部分产能转产和搬迁,导致全球产能在2011年显著 下降10%。R134a 技术难度较高,国内装置开车不稳,扩产不易。2011年全球将存在1.3万吨供应缺口。2012年初巨化股份3万吨产能投放市场,市场将恢复紧平衡状态。 2、 R134a 需求主要来自于汽车维修市场和新车市场,维修市场 占总体需求50%以上,全球巨大的汽车保有量为R134a 提供了稳定增长的需求基础。 3、 R134a 暂无合适替代品,未来2~3年全球汽车用制冷剂市场 仍将以R134a 为主导。

氨系统与氟利昂系统的区别

氟利昂制冷与氨制冷的比较 氟机(指传统的氟利昂制冷剂和替代的绿色环保制冷剂的制冷 与氨机制冷系统可以从系统运行安全、节能等方面进行比较,具体比较如下: 1.安全性 (a)绿色环保制冷剂R404A为本项目所使用的制冷剂,无色、无味、不燃烧、不爆炸的安全工质;而氨无色,有毒(二级毒性),含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眼、鼻、喉、肺及皮肤均有强烈刺激及中毒危险,空气中浓度超过15%时有立即造成火灾及爆炸的危险。基于上述缺点,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的工作场所都会遭到禁用。氨制冷系统因此也受到国家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审批管理和运行监管。 (b)另外,氟系统的并联技术已经发展的非常完善,并联系统在运行中不会因为个别压缩机的故障或维护需要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相对于单机系统产生相同的冷量,并联机组的每台压机平均运行时间远小于单机供冷系统,压缩机使用寿命更长。 2.节能性 (a)氨机的满液式系统提供单一的,稳定的蒸发压力,但调节即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差,对于温度经常处于波动的场合,如经常性入库拉温,其传热温差在变温情况下会很大,也就意味着效率下滑,通常增加1摄氏度的传热温差会引起近3%的能耗增加;对于直接供液的氟系统,由于其通过膨胀阀的良好的调节功能,其在同等条件下的效率要高于氨机的满液式系统。另外传热温差的加大也意味着干耗的增

加,会导致产品品质的下降和货品重量的损失。 (b)对于大型单机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是运行在部分负荷下,对于可进行能量调节的压缩机,特别是螺杆压缩机,其在部分负荷下的能效比要低于满负荷时的能效比,特别是当负荷下降到70%以下时,其能效比下降显著,因此,单机系统的实际运行费用会远高于用满负荷能效比计算的评估值;对于并联系统和SRS(分布式制冷系统)因其是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开停来进行能量调节,因此可确保机组在部分负荷运行时每个机头都保持其最高的能效比,系统的实际运行费用会大大降低。 3.系统复杂性比较 氟系统结构紧凑,附件少,机组大部分可以在工厂内完成,系统的质量有充分保证;氨系统由于一直无法找到合适的与氨互溶的润滑油,需要大量的附件保证系统的回油和降低系统温度,导致系统复杂,需要大量现场安装工作,对于系统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装队伍的素质。氟系统结构紧凑,占地小的特点还使过道布臵或楼顶布臵机组成为可能。 4.自动化程度 SRS控制系统,根据热负荷来控制机组中压缩机的开停,从而实现对库温的控制。我们可以在集中控制屏上设定库温上下限,这个温差可以设得很小,对库内食品储藏期间的品质非常有利。而国内氨系统对库温的控制一般为全手动控制,根据人员对库温的观察,来确定开启或停止压缩机开机台数。因为全部为人员手动操作,这就需要依

氟利昂制冷剂的分类和优劣势

氟利昂制冷剂的分类及优劣势 氟利昂是在制冷机中完成热力循环的工质。它在低温下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然后在较高温度下转移给冷却水或空气。在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使用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能液化的工质为制冷剂,合肥空调加氟服务中心介绍,常见的有R12.R22.R502 、R123及R134a,由于其他型号的制冷剂已经停用或禁用。在此不做说明。 一、氟利昂R600a(C4H10) 2-甲基丙烷(异丁烷),属于CH类制冷剂A3类物质,充灌量很少时可用作冰箱制冷剂,具有节能、低噪、对大气无破坏的优势,但其易燃、易爆、安全性差。 二、氟利昂R410A 是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HFC制冷剂,由二氟甲烷R32(CH2F2),五氟乙烷R125(C2HF5)以50%,50%的质量百分比混合而成的非(近)共沸制冷剂,温度滑移较小,发生相变时两组分比例基本保持恒定,物性接近单组分制冷剂。工作压力为普通R22空调的1.6倍左右,制冷(热)效率更高,不破坏臭氧层。另外,采用新冷媒的空调在性能方面也会有一定的提高。R410A 是目前为止国际公认的用来替代R22最合适的的冷媒,并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得到普及。 三、氟利昂R407C 是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HFC制冷剂,由二氟甲烷R32(CH2F2),五氟乙烷R125(C2HF5),四氟乙烷R134a(C2H2F4)以23%,25%,52%的质量百分比混合而成的非共沸制冷剂,温度滑移较高。 四、氟利昂134a(C2H2F4,R134a) 是一种较新型的制冷剂,HFC制冷剂,其蒸发温度为-26.5℃。它的主要热力学性质与R12相似,不会破坏空气中的臭氧层,是鼓吹的环保冷媒,但会造成温室效应。是比较理想的R12替代制冷剂。 五、氟里昂502(R502) R502是由R12.R22以51.2%和48.8%的百分比混合而成的共沸溶液。R502与R115.R22相比具有更好的热力学性能,更适用于低温。R50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45.6℃,正常工作压力与R22相近。在相同的工况下的单位容积制冷量比R22大,但排气温度却比R22低。R502用于全封闭、半封闭或某些中、小制冷装置,其蒸发温度可低达-55℃。R502在冷藏柜中使用较多。 六、氟利昂22(CHF2CL,R22) HCFC制冷剂,是氟里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家用空调和低温冰箱中采用。R22的热力学性能与氨相近。标准气化温度为-40.8℃,通常冷凝压力不超过1.6MPa。R22不燃、不爆,使用中比氨安全可靠。R22的单位容积比R12约高60%,其低温时单位容积制冷量和饱和压力均高于R12和氨。对大型空调冷水机组的冷媒大都采用R134a来代替。 七、氟利昂-13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氟化工行业的现状 我国氟化工产业起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过50多年发展,形成了氟烷烃、含氟聚合物、无机氟化物及含氟精细化学品四大类产品体系和完整的门类。氟化工产品和材料品种多,性能优异,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大,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各工业部门和高新技术领域,成为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关键化工新材料。进入二十一世纪,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氟化工行业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氟化工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氟化工是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发展新能源等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所需的配套材料,对促进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氟化工是我国具有特殊资源优势的产业。氟化工的资源基础是萤石,是与稀土类似的世界级稀缺资源,而我国是世界萤石资源第一大国,具备发展氟化工的特殊资源优势。 至“十一五”末,我国从事氟化工的企业有1000多家,各类氟化工产品的总产能超过300万吨,产量超过200万吨,销售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到“十二五”末行业总产值将达15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7%以上)。 (一)、主要产品生产现状 1、无机氟化物 1)氟化氢HF:我国的氟化氢HF产能已达145万吨,2010年产量约90万吨,其中磷肥副产回收AHF产能2万吨。氟化氢HF出口15.95万吨。电子级氢氟酸产能约40000吨/年,有5家企业生产。未来全球将以5-10%的速度增长,国内超净超纯的HF的年均需求增长将超过35%。

图1:氢氟酸近几年产能、产量情况(万吨) 2)无机氟化盐 无机氟化盐包括氟化铝、冰晶石、氟化钠、氟化钾、氟化铵等常规氟化盐、稀土氟化盐及其他无机氟化物。作为铝电解工业生产原料的氟化铝、冰晶石占氟化盐产品总生产量的绝大部分,其他产品量较小。 3)含氟特种气体及延伸产品 含氟特种气体可分为元素氟(氟气)六氟化硫及其他含氟特种气体。我国含氟特种气体已有十几个品种,其中产量最大的为六氟化硫,已工业化的产品有纯氟气、三氟化氮、四氟化碳等。 氟气:2008年产量为3000t,预计2013年产量4600t,需求量约4500t。 氟化石墨:国内上海福邦公司、江苏卓熙两家企业生产,产能为52t,产量在10t左右,未来产能将扩大到100t,每年需求约75t;预计2013年需求量达到150t。 三氟化氮:中船重工718所、中核红华、黎明院等单位生产4N级NF3,产能约500。由于半导体液晶显示器的发展,市场将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 六氟化硫:黎明院、福建邵武、中核红华等十余家企业生产,产能最大的黎明院达3500t/a,千吨级以上的有6家企业;2010年国内需求量加出口达8000t以上;4N高纯SF6每年消耗约250t左右;2010年400t 左右。 2、氟化烷烃及ODS(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 全氯氟烃(CFCs)已于十一五期间全部淘汰,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有关决议,我国将从2013年起逐步淘汰含氢的氯氟烃(HCFCs),至“十二五”期末的2015年,将实现削减10%的阶段目标。现有含氢氯氟

氟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62328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589224350.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23282←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9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YeXianZhuangYuFaZhanQianJing.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氟化工业已成为我国化工产业发展最为迅速、最具技术前景与发展优势的子行业之一,在国外更是被誉为“黄金产业”。随着技术的进步,氟化工产品的应用范围正向更广更深更高端的领域拓展。2011年由于全产业链价格大幅上涨,全行业产值增长到302亿元,同比增幅为41.1%,2012年增幅高达76.5%。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氟化物的需求年增长率将维持在30%左右,特别是汽车、电子信息、建筑与石油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更为氟化工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氟化工产业不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与石油价格的关联度不大,全球能源的日益紧张,却为氟硅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氟产品是高性能化工新材料,生产技术复杂,整体价格较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材料高。随着石油产品价格上涨,两者之间的价格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这为氟材料拓展应用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全球含氟聚合物总产能约22万吨/年,中国产能约为4万吨/年,占世界总产能的18%,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氟聚合物生产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氟产品的需求增长率将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0~2020年这10年间,全球对氟聚合物的需求仍将保持相同的增长幅度,氟产品的全球平均需求增长率将在3%以上。预计“十一五”期间,中国氟聚合物产能可保持15%的年增速,2010年产能将达到7万吨/年,总产量接近5万吨/年。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年版中国氟化工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趋势分析报告显示,从各类氟产品的前景来看,氟氯烷进入衰退期,其替代品将因此而出现广阔的市场;氟树脂进入成熟期,主要产品聚四氟乙烯竞争加剧;氟橡胶进入增长期,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氟橡胶将出现明显的增长;氟涂料则将随着建筑、化工产业的增长而增长;而含氟精细化学品的发展空间最为广阔。国内CFC替代品及CFC产品的毛

氨制冷系统改建氟制冷系统施工方案

氨制冷系统改建氟制冷系统 施工方案 一、制冷剂方面 氨和氟(针对R22)都是中温制冷剂,在常温下的冷凝压力和单位容积制冷量相差不大,但为提高制冷量,制冷剂在节流以前一般均需要过冷,实验表明,当冷凝温度tk=30℃, 蒸发温度to=-15℃时,每过冷1℃制冷系数R22增加0.85%,而R717为0.46%. 氨对人体有毒,氨蒸气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一旦泄漏将污染空气、食品,并刺激人的眼睛、呼吸器官。氨液接触皮肤会引起“冻伤”。如果空气中氨的容积浓度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个小时即可中毒,浓度达到11~14%时即可点燃,当浓度达到16~25%会引起爆炸,江浙和福建等地曾多次发生氨压缩机或制冷系统爆炸事故,导致设备毁坏和人员伤亡的惨重损失。而且,我国已明确规定在人口稠密的场合,不能使用易燃、易爆的有毒制冷剂。 氨在润滑油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氨制冷剂管道及换热器的表面会积有油膜,影响传热效果。氨液的比重比润滑油小,在贮液器和蒸发器中,油会沉积在下部,需要定期放出。 由于氨压力在0公斤时,蒸发压力为-33.4℃,为避免制冷系统在负压下工作,目前氨主要用于蒸发温度在-34.4℃以上的大型或中型制冷系统中。 因此,从安全、方便、卫生等方面考虑,特别是对空调、贮藏、-34℃以下制冷系统,氨机不理想。

氟里昂是一种常用的高、中、低温制冷剂。它无色,无味,不燃烧,不爆炸,化学性能稳定。基本无毒(我国国家标准GB7778-87综合考虑制冷剂的燃烧性、爆炸性、对人体的直接侵害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制冷剂进行安全分类,R22被列为第一安全类,而R717被列为第二安全类),又可适用于高温、中温、和低温制冷机,以适应不同制冷温度的要求,能制取的最低蒸发温度为-120℃。 氟里昂能不同程度的溶解润滑油,不易在系统中形成油膜,对传热影响很小。同时,氟里昂制冷机组在设计时还考虑到了工质的替代问题,即在使用新工质时,无须对系统进行改动。 二、制冷系统方面 1、氨制冷压缩机本身的特点,蒸发温度低于-28℃时要采用双级压缩,且氨机需提供泵供液系统及复杂的回油机构,致使系统庞大、辅机多、管路复杂,阀门多,施工安装程序复杂,施工周期长。同时会带来故障隐患的增加,氨系统曾发生多起蒸发管道和加氨管道、阀门破裂、脱开等引起跑氨事故,氨阀阀芯脱落,陷入阀体内卡死的事故更是频繁发生。 由于氨具有较大的毒性,机房向外开启的门不允许同向生产性厂房, 氨制冷系统的设备间不宜布置在其它厂房的共同建筑之内。而且氨机运行时噪音大,振动较大,产生的动载荷大,对库体的影响不可忽略。因此必须单独设置机房。且氨系统中阀门均为开启式阀门,制冷剂的微量泄漏是无法避免的。 2、氟里昂的特性决定了氟系统管路较氨系统简单的多。氟里昂

制冷剂大全

(1)0HFC系列冷媒:R134a、R410A、R407C、R417A、R404A、R507、R23、R508A、R508B、R152a ※R134a (四氟乙烷)冷媒R134a 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替代R12 的主要制冷工质之一,常用于车用空调,商业和工业用制冷系统,以及作为发泡剂用于硬塑料保温材料生产,也可以用来配置其他混合制冷剂,如R404A 和R407C 等。 主要用途:主要替代R12 用作制冷剂,大量用于汽车空调、冰箱制冷。 主要用途:13.6kg/30LB一次性钢瓶,1000KG 可回收钢瓶,ISO TANK。 ※R410A 冷媒 物化特性:常温常压下,R410A 是一种不含氯的氟代烷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其ODP 为0 ,因此R410A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410A 主要用于替代R22 和R502 ,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大量用于家用空调、小型商用空调、户式中央空调等。 主要用途:钢瓶包装,净重11.3kg 、500kg 、1000kg 。也可根据用户要求提供ISO 集装柜或运输罐装运;包装货物类别2.2 。 ※R407C冷媒物化特性: 常温常压下,R407C 是一种不含氯的氟代烷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其ODP 为0 ,因此R407C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407C 主要用于替代R22,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大量用于家用空调、中小型中央空调。 主要用途:钢瓶包装,净重11.3kg 、500kg 、1000kg 。也可根据用户要求提供ISO 集装柜或运输罐装运;包装货物类别2.2 。 ※R417A冷媒物化特性:常温常压下,R417A 是一种不含氯的氟代烷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其ODP 为0 ,因此R417A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417A 主要用于替代R22 ,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用于热泵(OEM 初装替换R22)和空调(售后替换R22)等。 主要用途:钢瓶包装,净重11.3kg、400kg、1000kg 。也可根据用户要求提供ISO 集装柜或运输罐装运;包装货物类别2.2 。 ※R404A 冷媒物化特性:R404A不得是一种不含氯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其ODP 为0 ,因此R404A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404A 主要用于替代R22 和R502 ,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大量用于中低温冷冻系统。 主要用途:钢瓶包装,净重10.9kg 、1000kg 。也可根据用户要求提供ISO 集装柜或运输罐装运;包装货物类别2.2 。 ※R507冷媒物化特性:R507 是一种不含氯的共沸混合制冷剂,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贮存在钢瓶内是被压缩的液化气体。其ODP 为0 ,因此R507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环保制冷剂。 主要用途:R507 主要用于替代R22 和R502 ,具有清洁、低毒、不燃、制冷效果好等特点,大量用于中低温冷冻系统。 主要用途:钢瓶包装,净重11.3kg 、400kg。也可根据用户要求提供ISO 集装柜或运输罐装运;包装货物类别2.2 。

2018年氟化工产业链分析报告

2018年氟化工产业链分析 报告

正文目录 氟化工全产业链价格上涨,迎来景气周期 (5) 行业概览:产品性能优异,种类繁多,环环相扣 (5) 17年氟化工底部反转,18年迎来全产业链景气周期 (9) 不同于市场的观点 (10) 萤石、氢氟酸:环保趋严,产能受限,推升全产业链产品价格 (9) 萤石:产能规模停止扩张,环保高压抑制开工 (11) 氢氟酸:生产限制日趋严重,挺价动力更甚萤石 (14) 原料供应瓶颈为全产业链提供价格支撑,利好原料自给厂商 (16) 制冷剂:供需格局偏紧,价格持续高位 (17) 供给端:生产配额叠加环保督查,制冷剂供应预计持续紧张 (17) 需求端:制冷剂传统旺季再临,提供稳健需求支撑 (20) 制冷剂价差趋高,原料自给率高的一体化企业最受益 (24) 含氟聚合物:壁垒较高,产业孕育中长期成长性机会 (26) 原料技术均稀缺,聚合物行业壁垒更深 (26) 高端产品前景广,充分利好相关厂商 (28) 无机氟化工:周期与成长机会兼具 (29) 氟化铝:迎来景气周期,原料挺价和环保高压仍是主旋律 (29) 六氟磷酸锂:价格筑底,短期过剩不改长期需求趋势 (32) 主要公司分析 (33) 巨化股份 (34) 东岳集团 (34) 金石资源 (34) 多氟多 (34) 中欣氟材 (35)

图目录 图1:含氟化合物性质 (5) 图2:氟化工产业链上下游关系 (5) 图3:氟化工全产业链概览 (7) 图4:中国氟化工主要产品产量占比 (8) 图5:中国氟化工主要产品销量占比 (8) 图6:近年重要氟化工产品价格走势 (9) 图7:近年中国萤石产量(万吨) (12) 图8:近年中国萤石表观消费量(万吨) (12) 图9:2015年全球萤石产品产量分布 (12) 图10:全国主要萤石精粉产能分布 (13) 图11:近年酸级萤石精粉(华东地区)价格走势(元/吨) (14) 图12:2016年全国无水氢氟酸产能分布(万吨) (15) 图13:近年无水氢氟酸价格走势(元/吨) (16) 图14:氟化工产业链主要产品价差变动趋势 (16) 图15:近年主要二代制冷剂生产配额总数及预测(万吨) (19) 图16:全国制冷剂产能分布示意图 (20) 图17:国内空调、冰箱及汽车主要制冷剂示意图 (21) 图18:2016年新生产终端产品对制冷剂需求结构估算 (21) 图19:近年中国空调逐月产量(万台) (22) 图20:近年国内冰箱逐月产量(万台) (22) 图21:近年国内汽车逐月产量(万台) (22) 图22:近年R22旺季价格走势(元/吨) (25) 图23:近期R22产品价差走势(元/吨) (25) 图24:全球含氟聚合物市场份额占比 (27) 图25:国内PTFE产能分布(吨) (27) 图26:近年中国PTFE进出口数量及进出口单价(右轴) (29) 图27:近期氟化铝价格及价差走势(元/吨) (30) 图28:近期氟化铝产量及开工率 (31) 图29:近期电解铝产能及开工率情况(万吨) (31)

氨、氟制冷系统的全面分析对比

氨、氟制冷系统的全面分析对比 按制冷剂的不同,制冷系统分为氨制冷系统和氟制冷系统,这两种系统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根据选用的制冷系统不同,冷库项目的投资、后期运行、维护费用以及安全性等都会具有较大差异。 依据制冷原理中的氨、氟特性,压缩机组结构特点和国家相关政策等因素为依据,做如下分析: 氨、氟制冷系统的应用历史 氨系统在工业制冷中已应用了七十多年,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近几年氨制冷技术上无大的进步。由于控制阀门和元器件价格昂贵,实现氨自动化成本很高,故国内应用中一直未能实现全自动化,虽然如此,但因为其冷量大、单机功率大的特点。在大型制冷系统中还是被广泛应用,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设计院的工程师熟悉氨系统的原因,设计时习惯采用该制冷系统。 氟系统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被逐渐采用。由于氟的热工性能不如氨,单机制冷量太小,所以初期仅用于小的制冷系统。随着单个压缩机匹数越做越大,和并联技术的出现,可以将多个压缩机并联组成一个机组,此技术完全解决了氟机功率小无法应用于大系统的缺陷,加之易于实现全自动控制的优点,所以被逐渐用于较大系统。2015年之后国内屠宰业、物流业等开始广泛使用氟系统,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氨制冷系统的优缺点 优点 1、在蒸发温度较高、冷凝温度较低时,氨的热工性能较之氟性能好,单位容积制冷量略高。从这个意义上讲氨系统较为省电。 2、氨机造价低。由于单个氨机制冷量可达到250 kW甚至更大,而氟机(低温工况)最大为100kW,若要用于大冷量工况,就必须多机并联,因此,在大功率(100kW以上)的情况下,氨机明显较氟并联机组价格低。 3、制冷剂价格低,如1吨液态氨为四千到五千元,1吨常用的R22制冷剂为二万多元。 4、氨系统若发生泄漏时易被发现。 缺点 1、氨有毒且易燃易爆,国内氨系统不时有事故发生。 2、少量氨泄漏就会导致储藏品受到污染,若大量泄漏则危及人身安全。 3、氨系统不能布置在有人操作的场所,特别在对食品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须采用乙二醇进行二次换热,从而造成系统能量损失。 4、氨液充注量需求大,造成总成本上升。 5、氨系统除机组外,还有许多诸如储液罐、循环桶等辅机(俗称瓶瓶罐罐),这些设备对空间要求高(一般机房高度为7M以上),机房占地面积(大约为氟机的4~5倍)。 6、因单个氨机的功率大,当用于多温度的工艺环境下,调节不易、能耗高。 7、需人工值守机房,难于实现全自动控制(目前国内没有全自动运行的成功案例)。 8、需定期检修和更换轴封。 氟制冷系统的优缺点

氨制冷系统的分析与比较

冷库项目制冷方案分析 制冷系统按制冷介质(制冷剂)的不同分为氨(R717)制冷系统和氟利昂(以下简称氟)制冷系统,两种系统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选用何种制冷方案,对于该项目的初投资、日后的运行费用、安全等具有很大的差异,本文针对嘉康屠宰厂的规模和运行特点,依据制冷原理中的氨、氟特性,压缩机组结构特点和国家相关政策等因素为依据,做如下分析: 一、氨、氟制冷系统的历史沿革 在工业制冷中,氨系统已被应用了70多年,技术已相当成熟,因而多年来技术上无大进步,由于控制阀门和元器件价格昂贵,实现自动化成本很高,故国内应用中一直未能实现全自动化,虽然如此,但因为其冷量大、单机功率大的特点。在大型制冷系统中还是被广泛应用,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设计院的工程师熟悉氨系统的原因,设计时习惯采用该制冷系统。氟系统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被逐渐采用。因氟的热工性能不如氨,且单机制冷量太小,所以初期仅用于小的制冷系统。随着单个压缩机匹数越做越大,同时又出现了并联技术,可以将多个压缩机并联组成一个机组,此举完全解决了氟机功率小无法应用于大系统的缺陷,加之易于实现全自动控制的优点(农牧美益肉类厂用的压缩机单机功率125匹),所以被逐渐用于较大系统。05年之后我国屠宰业、物流业等开始广泛使用氟系统,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氨制冷系统的优、缺点 A、优点 1、在蒸发温度较高、冷凝温度较低时,氨的热工性能较之氟性能好,单位容积制冷量略高。从这个意义 上讲氨系统较为省电。 2、氨机造价低。由于单个氨机制冷量可达到250 kW甚至更大,而氟机(低温工况)最大为100kW,若 要用于大冷量工况,就必须多机并联,因此,在大功率(100kW以上)的情况下,氨机明显较氟并联机组价格低。 3、制冷剂价格低,如1吨液态氨为4~5千元,1吨常用的R22制冷剂为2万多元。 4、氨系统若发生泄漏易被发现。 B、缺点 1、氨有毒且易燃易爆,国内氨系统不时有事故发生。 2、少量氨泄漏就可导致储藏品受到污染,大量泄漏则危及人身安全。 3、氨系统不能布置在有人操作的场所,特别在对食品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须采用乙二醇进行二次换热, 从而造成系统能量损失。 4、氨液充注量需求大,造成总成本上升。

常用氟利昂冷媒大全

中央空调用冷媒:R22,R123,R124,R142b,R402A大全 氟利昂概述 又名:氟里昂,氟氯烃 英文:freon 几种氟氯代甲烷和氟氯代乙烷的总称。包括CCl3F(F-11)、CCl2F2(F-12)、CClF3(F- 13)、CHCl2F (F-21)、CHClF2(F-22)、FCl2C-CClF2(F-113)、F2ClC-CClF2(F-114) 、C2H4F2(F-152)、C2ClF5(F-115)、C2H3F3(F143)等等。以上氟里昂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或易挥发液体,略有香味,低毒,化学性质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二氯二氟甲烷CCl2F2(F-12)。二氯二氟甲烷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熔点-158℃,沸点-29.8℃,密度1.486克/厘米(-30℃);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与酸、碱不反应。二氯二氟甲烷可由四氯化碳与无水氟化氢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得,反应产物主要是二氯二氟甲烷,还有CCl3F和CClF3,可通过分馏将CCl2F2分离出来。 氟利昂的作用 氟利昂主要用作制冷剂。它们的商业代号F表示氟代烃,第一个数字等于碳原子数减1(如果是零就省略),第二个数字等于氢原子数加1,第三个数字等于氟原子数目,氯原子数目不列。由于氟利昂可能破坏大气臭氧层,已限制使用。目前地球上已出现很多臭氧层漏洞,有些漏洞已超过非洲面积,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氟利昂的化学物质。 氟利昂的危害 氟利昂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它是20世纪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学性质稳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期,氟利昂的生产达到了高峰,产量达到了144万吨。在对氟利昂实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利昂已达到了2000万吨。由于它们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层。在对流层相当稳定的氟利昂,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科学家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 根据资料,2003年臭氧空洞面积已达2500万平方公里。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线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B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危害。据分析,平流层臭氧减少万分之一,全球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加0.6-0.8%,即意味着因此引起失明的人数将增加1万到1.5万人。 由于氟利昂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滞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停留在对流层,小部分升入平流层。 在对流层的氟利昂分子很稳定,几乎不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当它们上升到平流层后,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含氯的氟里昂分子会离解出氯原子,然后同臭氧发生连锁反应(氯原子与臭氧分子反应,生成氧气分子和一氧化氯基;一氧化氯基不稳定,很快又变回氯原子,氯原子又与臭氧反应生成氧气和一氧化氯基……),不断破坏臭氧分子。 Cl+O3→O2+ClO ClO+O→O2+Cl 如此周而复始,结果一个氯氟利昂分子就能破坏多达10万个臭氧分子。总的结果,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O3—→3O2 (在反应中氟里昂分子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反应机理: 臭氧在紫外线作用下(反应条件不好打,自己加上) O3 —→ O2 + O 氯氟烃分解(以CF2Cl2为例) CF2Cl2 → CF2Cl? + ?Cl

氟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氟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氟化工行业是化工行业中增长迅速的一个子行业,是正处于成长期的朝阳产业,也是国家重点扶持、具有战略意义的化工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全球氟化物销售额已超过300亿美元,近五年平均增长率3.5%,而中国至2012年氟化工总产值(不含萤石)超过600亿元。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十二五”末,2011-2015年复合增长速度在14%左右,我国氟化工工业总产值将达1500亿元。根据《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末,中国各类氟化工产品总产能将达到450万吨。 目前,国际上形成了以杜邦公司为首的八大氟化工跨国公司集团,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西欧。它们是:DuPont(杜邦公司)、Solvay (苏威苏来克斯公司)、Daikin(大金公司)、3M公司、AsahiGlass(旭硝子公司)、Arkema(阿柯玛公司)、IneosFluor(易诺斯公司)和Honeywell(霍尼韦尔公司),上述八家氟化工企业占有世界氟材料产量的80%,气体氟化学品的70%。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及中国国内不少省市,已将高科技含氟新产品、新材料开发列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制高点。以美国杜邦公司、3M公司,日本旭硝子公司、大金公司,德国Dyneon公司,法国Aakema公司,比利时Solvay公司、英国帝国化学公司,中国的山东东岳集团、浙江巨化集团、上海三爱富新材料有限公司、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常熟大金氟化(中国)有限公司,以及中科院上海有机氟研究所、西安近代化学所、辽宁氟化工材料研究院,中国国内一批大学的化工材料学院和江浙两省十几个市的两百多家氟化学品制造企业为代表,先后开发生产出一大批氟化学和含氟新材料及其制品。目前全球氟化工行业的发展由于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的飞速发展为世界氟化工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亚洲氟化工产品的需求正在成为新的氟化工发展的引擎。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氟化工、含氟材料在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含氟化学品和含氟新材料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大。 长期以来,全球含氟高分子材料的生产能力与消费需求快速同步增长,其中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的发展迅速,近几年全球消费增长率在4%左右,而中国的年增长率超过15%。中国与美国、日本、欧盟形成了世界四大氟产品生产和消费区。从各类氟产品的前景来看,氟氯烷进入衰退期,其替代品将因此而出现广阔的市场;氟树脂进入成熟期,主要产品聚四氟乙烯竞争加剧;氟橡胶进入增长期,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氟橡胶将出现明显的增长;氟涂料则将随着建筑、化工产业的增长而增长;而含氟精细化学品的发展空间最为广阔。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 2020年4月19日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氟化工行业的现状 中国氟化工产业起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过50多年发展,形成了氟烷烃、含氟聚合物、无机氟化物及含氟精细化学品四大类产品体系和完整的门类。氟化工产品和材料品种多,性能优异,与其它产业关联度较大,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各工业部门和高新技术领域,成为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关键化工新材料。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中国的氟化工行业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氟化工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氟化工是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发展新能源等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所需的配套材料,对促进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氟化工是中国具有特殊资源优势的产业。氟化工的资源基础是萤石,是与稀土类似的世界级稀缺资源,而中国是世界萤石资源第一大国,具备发展氟化工的特殊资源优势。 至“十一五”末,中国从事氟化工的企业有1000多家,各类氟化工产品的总产能超过300万吨,产量超过200万吨,销售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一)、主要产品生产现状 2 2020年4月19日

1、无机氟化物 1)氟化氢HF:中国的氟化氢HF产能已达145万吨,产量约90万吨,其中磷肥副产回收AHF产能2万吨。氟化氢HF出口15.95万吨。电子级氢氟酸产能约40000吨/年,有5家企业生产。未来全球将以5-10%的速度增长,国内超净超纯的HF的年均需求增长将超过35%。 图1 2)无机氟化盐 无机氟化盐包括氟化铝、冰晶石、氟化钠、氟化钾、氟化铵等常规氟化盐、稀土氟化盐及其它无机氟化物。作为铝电解工业生产原料的氟化铝、冰晶石占氟化盐产品总生产量的绝大部分,其它产品量较小。 3 2020年4月19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