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必修二笔记

高中政治必修二笔记

?【政治必修2】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其本质是什么?
答: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具有什么特点?各有何表现?
(1)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2)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3、什么是民主?什么是专政?民主和专政的关系如何?
答: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专政是指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又必须要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答: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3)监督权,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作为我国公民所必须要履行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必须遵守哪些基本原则?
答: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这项原则表明公民平等的享受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平等的适用法律。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6、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何?
答: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②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了权利的实现。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我国当前实行什么样的选举方式?选举方式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1)我国当前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2)选

举方式的选择,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何重要意义?
答:(1)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四项。
(2)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同时,参与民主决策的实施,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3、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是什么?如何实现村民自治?
答: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实现村民自治: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广大村民直接投票选举自己满意得人担任村民委员会干部,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得主要途径。②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③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的有效途径。④村民还开创了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工作报告等形式,保证村民能够切实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和村委会的工作。
4、公民实施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有哪些?有何重要意义?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公民实施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包括四个: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还有其他的民主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2)实施民主监督的意义:①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②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③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应注意的问题: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用语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另一方面,要负责的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①公民在行使这一权利时,要遵守法律,依照规则和程序办事,不要采用非法

方式。②要求我们在依法行使这一申诉、控告或检举权利时,要坚持事实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问题。③还要求我们不能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监察机关的正常工作,不能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有序地与无序的政治参与有哪些区别?
(1)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2)有序地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有:①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②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性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③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④是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⒈我国政府的性质如何?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⒉我国政府担负着哪些重要的职能?
⑴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的职能
⑵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⑷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⒊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原则是什么?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工作原则。
⒋如何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⑴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⑵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⒌我国政府为公民提供的求助或投诉的途径有哪些?
⑴开设热线电话
⑵发展电子政务
⑶设立信访部门
⑷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
1、 政府为什么必须依法行政?
答:(1)这是因为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从根本上讲,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政府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 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 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3、 如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答:(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2)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
(3)加强行政执法

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4、 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是什么?
答: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5、 政府进行民主决策应遵循的原则:
(1)依照法律程序的原则。
(2)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3)尊重少数的原则。
6、 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答: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败,遗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7、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什么?怎样建立健全这一机制?
答:(1)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2)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具体来说:①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整整约束掌权者的行为;②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掌权者办事具有可遵循的统一规范,确保权力按法律行使,合理运行。
8、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那些监督形式?
答:(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2)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
(3)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4)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的监督
(5)司法机关的监督
(6)政府系统内部(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
9、 政府接受监督有什么意义?
答: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
(1) 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2) 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钱权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3) 才能更好得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
(4) 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0、什么是“阳光工程”?“阳光工程”的实施说明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答:(1)阳光工程即政府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向人民群众开放政府“红头文件”的查阅。
(2)阳光工程的实施说明政府的服务意识和群众意识正在逐步增强。
(3)这一举措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

定。
11、关于政府的权威
(1)决定因素:国家性质;
(2)具体表现(略)
(3)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根本标志: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决的认可和服从。
(4)影响因素: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道德形象;依法行政的态度、能力和水平;履行职责的效果。
(5)如何树立:坚持权为民所用,坚持情为民所系,坚持利为民所谋。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权力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性质、职责和权利是什么?
(1)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包括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人大代表的职责是: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人民代表的权利主要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罢免权、发言、表决免责权、批评、建议权等等。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什么?它有哪些具体表现?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民主集中制。其具体表现有:
(1)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对违反人民利益和意志的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
(2)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有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国家的行政和司法机关去贯彻执行。
(3) 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3、 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

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4、 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或者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亿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它还是建立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2) 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所以,我国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1、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而且必须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保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2)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施。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怎样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2)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3) 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5、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1)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2) 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 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原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5) 多党合作的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6、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7、为什么我国绝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1)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们绝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2) 主张在我国实行多党制,实质上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其后果必将是人民政权的丧失、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1、 建立的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
答:平等、团结、互助
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这三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是什么?
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4、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哪些?
答: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注意,不包括当地的法院和检察院。它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5、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优越性?
答:(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6、 我国的宗教政策是什么?
答: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八

课 走近国际社会
一、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1、国际社会的构成
(1)主权国家
(2)国际组织
2、主权国家
(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
(2)主权国家与地区的区别:不具有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的地域称为地区
(3)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①独立权 ②平等权 ③自卫权 ④管辖权
义务:①不侵犯别国 ②不干涉他国内政 ③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国际组织
1)国际组织的含义: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的目的,通过签定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2)国际组织的分类:①政府间和非政府间 ②世界性和区域性
(3)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①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②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③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4、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1)联合国是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联合国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4)联合国的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5)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作用:P95最后一段。
(6)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表明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国家
二、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
1、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
(1)国际关系的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2)国际关系的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
(3)国际关系的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
2、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2)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3、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维护我国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基本依据
(2)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容:
①安全利益,如国家的同意、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政治利益,如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巩固。
③经济利益,如我国的资源利用的效益、经济活动的利益和国家物质基础的增强。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1)和平问题的含义: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二战后,经过世界各国人民的努力,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遇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要求和平成为时代的主题。
(3)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2、发展问题
(1)发展问题的含义: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2)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战后世界经济出现了空前的大发展,其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发展中国家落后、贫困、危机、债务依然存在,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南北发展不平衡是全球发展最突出问题。追求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3、建立国际新秩序
(1)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危机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②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P103:四个保障)
①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力;②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③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④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与当代国际竞争
 1、世界多极化趋势
(1)世界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2)世界多极化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1)当代国际竞争及其实质: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壮大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三、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1)外交政策的含义: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2)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2、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1)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3)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