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控制计划作业规范

控制计划作业规范

控制计划作业规范
控制计划作业规范

1.目的:

1.1 对控制零件和过程的体系,通过控制特性的过程监视和控制方法来最大限

度地减少过程和产品变差;并随着测量系统和控制方法的评价和改进对其 进行修订,使控制计划在整个产品寿命周期中得到保持和使用,确保按顾 客的要求制造出优质的产品。

2.适用范围:

2.1 凡公司内所有的产品之品质控制均适用之。

3.权责:

3.1 生技课:各阶段的控制计划之制订。

3.2 多方论证小组:各阶段的控制计划之审查。3.3 管理者代表:各阶段的控制计划之核准。

4.名词解释:无。

5.作业内容:

5.1 作业流程:无。

5.2 作业说明:见页次3-9。

6.参考文件:

6.1 《产品品质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参考手册》6.2 《产品品质先期策划程序》6.3 《工装管理程序》

6.4 《品质系统文件管制程序》6.5 《品质记录管制程序》

7.记录表单:

7.1 《控制计划》

控制计划作业规范

版本(次)A 生效日期

2010.07.01

5.2 作业说明:

5.2.1 生技课根据《产品品质先期策划程序》中的各种不同阶段制订出相应的 控制计划,经多方论证小组审查,呈管理者代表核准后由文管中心依 《品质系统文件管制程序》将其分发到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依其执行。 1> 控制计划应包括原材料及零件在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生产过程和检验过 程,包括保证所有的过程输出将处于控制状态的进货、过程中、出厂 和阶段性的要求。

2> 控制计划应列出各过程控制中控制特性的过程监视和控制方法及所使 用的控制措施,并随着测量系统和控制方法的评价和改进进行修订。5.2.2 为了达到过程控制和改进的有效性,多方论证小组应利用所有可用的 信息来审查控制计划,制订控制计划的信息可包括: 1> 过程流程图;

2> 系统/设计/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3> 特殊特性;

4> 从相似零件得到的经验; 5> 多方论证小组对过程的了解; 6> 设计评审;

7> 优化方法(如:QFD,DOE等)。

5.2.3 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根据进度计划要求,由生技课主导并负责,品保部、 制造部协助/配合共同制订样品、试生产和生产的控制计划;已生产的 产品由生技课按客户/公司的要求制订生产控制计划。

5.2.4 为支持控制计划,生技课必须在控制计划完成后五个工作日内制订并完 成相应的过程作业指导书(例如:检验规范、操作规范等),经部门经 理审查核准后,交文管中心存档,并将其拷贝分发到相关部门,由相关 部门依其执行。

A 2010.07.01

控制计划作业规范

版本(次)生效日期

5.2.5 控制计划的制定采用QS-9000品质体系标准之参考手册《产品质量先期 策划和控制计划》中规定的格式——《控制计划》表进行(如客户有特 殊要求时则依客户规定的表单进行)。

5.2.6 如客户有要求时,样品、试生产、生产控制计划必须经客户批准后,方 可实施。

5.2.7 控制计划是品质策划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对控制零件和过程的体系的全 面策划:一个单一的控制计划及操作规范可以适用于以相同的过程、相 同的原料生产出来的一系列产品。

5.2.8 制定控制计划的栏目说明(由工程部根据以下制定控制计划的步骤进行) 1> 样品、试生产、生产控制计划:

a 样品控制计划——在样品试作过程中,对所涉及的尺寸测量、材料和 性能试验的描述。

b 试生产控制计划——在样品试作之后,正式批量生产之前,对所涉及 的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验的描述。

c 生产控制计划——在正式批量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过程的特性、过 程控制、试验和测量系统的全面文件化的描述。

d 在相应的阶段前“□”中以“√”表示控制计划的不同阶段。 2> 控制计划编号方式:依照《品质系统文件管制程序》进行 3> 零件编号、最新更改等级/水平:

填入被控制的系统、子系统或部件编号。适用时,填入源于图样规范 的最近工程最近等级/发布日期。 4> 零件名称/描述:

填入被控制产品的名称/过程的名称和描述。 5> 公司/工厂:

填入制订控制计划的公司名和适当的分公司/工厂/部门的名称。 6> 公司代码:控制计划作业规范

版本(次)B 生效日期

2010.07.01

板厚长指针百分表(短指针)

填入按采购机构要求的识别号(Duns,Z—code,GSOB…—)或客户指 定公司的识别号。 7> 主要联系人/电话/传真:

填入负责控制计划的主要联系人姓名、电话或传真。8> 核心小组:

填入负责制定控制计划最终版本的人员的姓名和电话或传真。建议将 所有小组成员的姓名、电话或传真、地址都包括在所附在分配表中。9> 公司/工厂批准/日期:

由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必要时由公司总经理批准,并填入批准的日期。10>日期(编制):

填入首次编制控制计划的日期。11>日期(修订):

填入最近修订控制计划的日期。12>客户工程批准/日期:

必要时,获取客户负责工程的部门的批准。13>客户品质批准/日期;

必要时,获取客户在公司负责品质的代表的批准。14>其它批准/日期;

必要时,获取其他同意的批准。15>零件/过程序号:

填入零件/过程的编号,该项编号通常参照过程流程图。如果有多零件 编号存在(组件),则应相应地列出单件零件编号和它们的过程编号; 该项的编号、名称、生产设备和零件加工工序应于过程流程图中的一 致。

16>过程名称/操作描述:

控制计划作业规范

版本(次)A 生效日期

2010.07.01

填入零件的过程名称,系统、子系统或部件制造的所有的步骤都应于 过程流程图中描述一致;过程流程图是描述活动的过程/操作名称的最 佳方法。17>生产设备:

适当时,填入每一操作过程中所用到的生产设备的名称,例如:生产 过程中所用到的机器设备、装置、夹具或其它工具。18>特性:

对于从中可获取计量或计数型数据过程或其输出(产品)的显著特点、 尺寸或性能,适当时可使用目测辅助。19>编号:

必要时,填入所有适当的文件,诸如(但不限于):过程流程图、已 编号的计划、FMEA和草图(计算机绘图或其它方式绘图)相互参照的 编号。20>产品:

产品特性是指在图样或其它主要工程信息中所描述的部件、零件或总 的特点性能。多方论证小组应从所有来源中识别组成重要产品特性的 产品特殊特性,所有的特殊性都应列在控制计划中,此外也可将在正 常操作中进行过程常规控制的其它产品特性都列入。必要时,填入所 有适当的文件,诸如(但不限于):过程流程图、已编号的计划、FMEA 和草图(计算机绘图或其它方式绘图)相互参照用的编号。21>过程:

填入过程特性的相应内容,过程特性指在其发生时才能测量出的、与 被识别产品特性具有因果的过程变量(输入变量)。多方论证小组应 识别和控制其过程性的变差以最大限度减少产品变差。对于每一个产 品特性,可能有一个或更多的过程特性:在某些过程中,一个过程特

控制计划作业规范

版本(次)A 生效日期

2010.07.01

性可能影响多个产品特性。22>特殊性分类:

填入客户指定的或公司内部确定的(包括与客户等效的特殊特性符号) 产品和/或过程的特殊性符号。这些特殊性符号主要是用来识别那些 诸如影响客户安全、法规符合性、功能、配合或外观的重要特性, 这些特殊性的符号标识为“关键”、“主要的”、“安全的”、“重 要的”。23>方法:

使用程序和其它工具控制过程的系统的计划。24>产品/过程规范/公差要求:

填入产品/过程规范/公差的要求,产品和/或过程的规范/公差可以从 各种工程文件,诸如(但不限于)图样、技术标准、设计评审、材料 标准、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制造和/或装配及有关技术文件中获得。25>评价/测量技术:

填入零件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测量设备的名称,包括测量零件/过程/ 制造装置所需量具、检具、工具和/或试验装置。在使用一测量系统之 前应对测量系统的线性、再现性、稳定性、偏倚(准确度)进行分析, 并相应地作出改进;对需作MSA测量系统分析的测量仪器应在此栏 中作相应的标识。26>样本容量/频率:

当需要取样时,列出相应的样本容量和频率。27>控制方法:

a 填入对操作进行控制的简要描述,必要时包括程序编号。所用的控制 应是基于对过程的有效分析,可采用(但不限于)统计过程控制、检 验、计数数据、防错(自动/非自动)和取样计划等来对操作进行控制

控制计划作业规范

版本(次)A 生效日期

2010.07.01

如使用复杂的控制程序,计划中可填入引用程序文件和特定的识别名 称或编号。

b 控制方法取决于所存在的过程类型,控制计划的描述应反映在制造过 程中实施的策划和战略。

c 为了达到过程控制的有效性,应不断评价控制方法以达到其有效性, 例如:当出现过程或过程能力和重大变化时,应对控制方法进行评价。28>反应计划:

a 填入对操作进行反映的简要描述,反映计划规定了为避免生产不合格 产品或操作失控所需要的纠正措施。这些措施一般由最接近过程的人 员(操作者、作业准备人员或生管)执行,生产现场的班/组长监督, 并应在反映计划中清晰地将其指定出,同时对预防措施应作出文件化 的规定。

b 在所有的情况下,可疑或不合格的产品应由反映计划中指定的负责人 进行清晰的标识、隔离和处理。同时反映计划中还可用来标注特定的 反映计划编号并标识反映计划的负责人员。5.2.9 控制计划的实施和管理: 1> 控制计划的实施:

生产设备由工程部和制造部购置,工装、夹具由相关部门依《工装管 理程序》进行设计、制造;测量仪器、量具由品保部设计、制作或购置。 2> 控制计划的管理:

生产设备的评估、改进及管理由制造部负责,工装的评估、改进及管 理由工程部负责,测量仪器、量具的评估、改进及管理由品保部负责。 控制计划和反应计划由品保部监督执行。5.2.10 控制计划的修改/或更新:

1> 当产品或过程与现生产有明显的差异时,必须修订或更新控制计划。

控制计划作业规范

版本(次)A 生效日期

2010.07.01

2> 当客户抱怨品质不良时,由品保知会生技,生技需对客户抱怨的不良分 析是否为新的品质不良出现或对品质不良的产生有新的改善及预防措施, 负责人需及时对控制计划进行修改、更新及检查,修改需在一周内完成。3> 当发生下述情况时,多方论证小组必须重新评审和更新控制计划,更 改要求由相关部门按《品质系统文件管制程序》进行,修改需在一周内 完成。 a 产品更改; b 过程(工序)更改; c 过程(工序)不稳定; d 过程(工序)能力不足。 e 检验方法、频次等修改。4> 控制计划更新频率:次/1季度。

5.2.11 与控制计划有关的品质记录之保存/列管由相关使用部门按《品质记录

管制程序》作业。

2010.07.01

控制计划作业规范

版本(次)A 生效日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