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集市模式的博客传播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

大集市模式的博客传播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

大集市模式的博客传播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
大集市模式的博客传播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

=编者按>自2002年/博客中国0网站的开通,到2005年的/博客大众化元年0,博客由原来的网络日志演化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那么博客是什么?它有怎样的发展历程和传播特点?它对我国传播理论和实践有什么深刻影响?同时,欧美博客的研究对我国博客的发展有怎样的借鉴意义?本期专题研究特邀我国博客的创始人以及博客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博客的传播个案进行了学理上的分析。

=本栏责编:潘可武>大集市模式的博客传播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X

u方兴东张笑容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博客的普及不仅仅改变了互联网的应用,更重要的是促成了人类传播模式从大众传播到博客传播的改变。博客的本质就是个人的/虚拟主体0。拥有博客一个人就有了虚拟和现实的双重主体。随着博客应用不断主流化,基于个人博客的博客传播(典型的大集市模式)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所有人面向所有人0的社会化传播理想。本文分析比较了博客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不同特点,提出博客传播的核心在于个人主体身份的确立。通过盛大新浪事件和九江地震博客报道的案例,进一步说明博客的出现,将成为大众媒体不可替代的新闻源,而且新闻日渐成为一个过程,极大变革传统大众传播模式。当然,两者的关系不仅仅是冲突,未来更多是互补和融合。

=关键词>大众传播;博客传播(blog);大教堂模式;大集市模式

一、博客传播理论基本框架和大集市模式

新兴的博客日渐火热,即博客blo g,原义是网络日志。如今,开始逐渐演变成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网络深度交流方式(Rebecca Bloo d,2002)。从传播学角度看,博客的本质就是个人在互联网构成的虚拟世界中的传播主体,即虚拟主体。在个人没有博客之前,只有基于现实个体为中心的一重身份。但是,有了博客之后,一个人有了双重身份:现实的自己和虚拟的自己(博客)。

博客传播就是基于博客的传播,博客传播即以个人虚拟主体为中心的传播。具体而言,是以分布式的互联网为技术平台,以开放的个人虚拟主体为中心,以自组织的弱纽带为主要方式和以社会资本为主要激励机制的传播机制(方兴东,2003)。

从宏观来看,博客传播可以分为博客的自我传播、博客人际传播、博客群体传播、博客组织传播和博客大众传播五个类型(黄晓钟,2005)。在博客自我和人际传播方面,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博客实现无所不在的虚拟/面对面0,形成新型的人际交往、信息流动以及社会资本关系;在博客群体传播方面,人们可以通过博客建立新型的网上交流沟通的社区和部落;在博客组织传播中,博客充分调动每一个成员,为越来越不人性的组织工作增添更多的/人的声音0;在博客大众传播中,突出了个人在社会中主体地位,有效解决单向度、集中化大众传播造成的社会异化、垄断和商业化等问题,促进平民公共领域的建构。

所谓大众传播,即职业传播者或者是传播机构通过传播媒介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等的过程(常昌富、李依倩, 2000)。尽管个人博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职业传播者,但其传播效果往往不亚于大众传播,而在更多的方面,比传统媒介所构建的大众传播还有优势。从这个角度,本文做这样定义,所谓博客大众传播,即博客面向大众的传播。博客大众传播的传播者可以分成个人博客和提供博客托管服务的网站。前者进行的是一种基于个人的大众传播,后者则是跟传统媒介比较相似的大众传播。

博客大众传播是一种自下而上、网络状、分布式和自组织的传播模式,本文称为/大集市模式0;而基于现实社会的传统大众传播模式,本文称为/大教堂模式0,这两种模式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

这两种模式的命名来源于开放源代码软件运动领袖埃里克#雷蒙德(Eric S1Ray mond)。雷蒙德提以/大教堂和大集市0来比喻不同的软件开发模式。他在5大教堂和集市6

X本研究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重大研究项目0赞助,项目号:03J AZJD630003689028501 68现代传播双月刊2006年第3期(总第140期)

一书中指出,专业软件的大教堂模式/是封闭的、垂直的、集中式的开发模式,反映一种由权利关系所预先控制的级权制度0;自由软件的大集市模式/则是并行的、点对点的、动态的开发模式。0(Raymond,2001)

表1人类传播模式发展阶段对比表

阶段基本模式传播范围社会层面形象的喻称

早期传播点)点少)少少数人)少数人小家庭模式

大众传播点)面少)多少数人)所有人大教堂模式

博客传播面)面多)多所有人)所有人大集市模式

我们将两个比喻引入传统大众传播和博客大众传播。下面将两类模式不同特点简要对比。

表2大教堂模式与大集市模式比较

模式大教堂模式大集市模式总体机制特征自上而下垂直型垂直型与分散型结合组织机制行政性、等级制度民主性、自组织机制

控制机制金字塔型官僚控制扁平化的个人自我控制

激励机制强调制度性激励加强情感激励

约束机制组织压力和自我约束结

组织压力和更加强化的

自我约束

博客大众传播的核心就是第一次实现了/所有人面向所有人传播0的人类理想(方兴东、胡泳,2003)。博客大众传播的形成需要两大条件。

一个是物理条件:地球村的形成和网络个人身份的确立。全球化发展的互联网形成了地球村,麦克卢汉指出: /地球村是一个丰富的、富有创造性的混合体。这里实际上有更多的余地,让人们发挥富有创造力的多样性。0博客正是这地球村里的/居民0,/电脑问世之后,意识本身要延伸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如果要完成意识的延伸,依靠现存的理性观念是办不到的。0博客将人类的意识从个人延伸到网络上。现实中,信息传播严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个人实体分身乏术,在跟一个人交谈的时候,几乎就不可能跟另一个人交谈,出现在一个地方的时候就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另一个地方。即使是演讲,也只能一次面对百千号人。而在地球村中的博客就不一样,可以超越时空,可以每天24小时与几十个人或者几十万个人/面对面0(虚拟)沟通交流,以自己的博客可以在各个地方/分身0参与。博客很好的利用了互联网这个平台,让个人超越时空,从封闭走向开放,为博客传播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大集市模式形成的基础条件。

一个是制度条件:依靠技术和一定规则,在网络空间可以方便地自组织。大教堂模式中,一切都是预设的,流程和规则严谨的,封闭的,可预测的、可控制的,/反映一种由权利关系所预先控制的级权制度0。博客技术提供了大集市模式形成的制度条件,博客大集市模式理论上可以面向所有人进行自组织,取消了等级森严的级权制度,充满了不可控和不确定性。大规模、大范围的自组织,是大集市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因而大集市模式是真正符合梅特卡夫定律,符合混沌理论,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充满各种可能性。麦克卢汉指出:/电子信息运动的瞬时性质不是放大人类大家庭,而是非集中化,使之进入多样性部落生存的新型状态之中。0非集中化、多样性部落生存这一点在大集市模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博客大众传播的特性剖析:信源、过程和受众

11博客大众传播信源:/开放源代码0

在大教堂模式中,传统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包括报社、出版社、广播台、电视台以及大量发行目的的各种音乐、影像制作公司,大众传播是在特定的组织目标和方针指导下的进行传播活动的。

在大集市模式中,博客传播则是个人通过博客媒介、博客群、博客化链接、博客关系等方面积累的传播影响力更加深入到大众传播方方面面。

在博客大众传播中,每一个博客都是一个个人化的独特信源。他们所发布的信息包括时政新闻、社会热点,以及生活记录、感悟心得等。因为每一个博客作者都是特定的社会角色,所以博客通过自己的观点或生活经历,书写自己独特的内容,使信息不仅在量上达到丰富,内容也极其广泛,凸现以个人为中心的主体性。

在信源方面,博客具有大集市模式下/开放源代码0的本质特征。所谓/开放源代码0,指的是博客基于超文本而存在的,超文本是web的核心,而/超文本传输协议0 (即HT TP)正是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没有HT TP技术之前的互联网,形如一种改良了的电报技术。基于HTTP的万维网,使得我们能方便地从一个文本中逸出,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文本。HT TP将文本为主所构建的虚拟世界,关联起来,变成了一个巨大网络,就像是一个包含无数个门的/门厅0(gatew ay),并且持续地把房间变成门厅,而印刷文本则如同一个只有一个入口的房间。二者的差别,恰好对应于/知识网络0与/知识孤岛0的差别,也对应于/开放源代码0与/封闭源代码0的差别。

博客文本的/源代码0本身就是开放的,也就是说,博客上的文本是一个/天然开放0的文本,而不是一个/只读文本0。博客上的文本往往会被作者添加很多链接,同时,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也可以加上自己的链接。

印刷文本所遵循的是大教堂模式,是一种/线性层级格式0的/只读文本0,一个/封闭而单向的终端0,其文

现代传播双月刊2006年第3期(总第140期)69

本从外在形式到内容都是经过工业过程的固定/成品0,读者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不能对信源的文本进行重新编码、无法掌握话语权。与之相反,博客基于大集市模式,不是把话语权固定在自身,而是通过链接,把话语权引向一个个/第三者0,最终汇成一个开放的网络,信息的海洋。

如以所述,两个博客之间可以任意地通过链接将信息进行传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文本的创作者与文本的诠释者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博客作为一个/开放源代码0,它可以引导出更多的文本,众多的读者可以成为众多的作者,通过在上面加上各自的内容和链接,使这个文本的资源大大丰富。

21博客大众传播的过程:没有守门人

传统大众传播是用先进的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现代印刷排版、电子通信、网络传输、数字娱乐等技术革新加剧了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大生产属性,大众传播的工业化、机械化、趋同化既提高了大众传播的效率,同时也扼杀了大众传播的人性化和个性化属性(帕夫利克,2005);基于博客的大众传播让个人通过积极参与促进形成更加具有个性化的大众传播,传播的控制权呈现分散的趋势,传播的激励机制从商业和工业目的向个人价值实现方面倾斜,传播的约束机制从单向度的话语设置和传播手段的封闭性使用向强化个人话语权和传播门槛降低个人广泛参与转变,传收之间的关系纽带从固定传播格式和大规模的程序化流程向人际关系(博客际关系)基础上的弱纽带转变。

传统的大众传播在市场经济时代呈现高度商业化和商品化的趋势,在经济利益的核心目标下,娱乐性传播内容被大量制作、反复传播,传播媒介在商业利益和传播职能之间陷入矛盾选择的困境,更多大众传播媒介组织出现高度集团化、商业化趋势,传统大众传播的社会/守门人0、/看家狗0的作用被异化(石义彬,2003);博客传播中的个人既是传播的生产者也是传播的消费者,个性化和人性化的价值需求得到更大的重视并且得到更好的满足,无论是博客媒介还是传统大众媒介都在博客化传播环境的作用下向大众传播的非商业目标回归(孙坚华,1999)。

博客大众传播基于开放的网络平台,是相当自由而直接的,没有守门人这一传统的中间环节。戴夫#温纳认为,博客是/一个人未经编辑的声音(The unedited v oice o f a per2 son)0,它可以是原创,也可以通过链接把读者引向读者自己,让该读者成为新的作者,从知识和信息的消费者变成提供者。概括来说,博客是一个集信息制作者、传播发布者、信息接受者于一体的系统。在这个信息发布与接受的过程中,传统意义上守门人的角色不复存在。

传统媒介的守门人角色,决定着其传播信息的过滤与选择,然而通过博客,人们突破了这些束缚和限制。信息的过滤、编辑都可由自己自由决定。5新共和6(New Re2 public)专栏作家Andrew Sullivan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名为5谁是你的守门人?6文章指出:/谁决定了你所阅读的东西?你的本能一定是这样反应,-奇怪,当然是我自己.。但事实上,你所读到的、听到的和看到的绝大多数东西,在进入你意识之前,都经过了过滤、编辑和包装等高度机械化的流程。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的决定不但影响着你能够看到什么,也影响着你是否可以阅读。0

在博客大众传播中,会有一些思想独特而深邃的博客者(Blog ger)较一般人相比更具有影响力。但这种博客与其追随者非常类似,他们通常属于同一个群体,通过超级链接,他的追随者和其他受众可以直接与信源相接触,信息可能会受到这些博客的影响,但是一般却不会因经过过滤与编辑,而出现信息的二级传播。

由于传播过程中守门人和二级传播的缺失,以及文本形式减少了由声音语言可能造成的误差,博客在传播过程中将噪音降到了最低。即使文本语言可能导致歧义,受众也可以通过与作者的互动及时地将噪音消除,这种互动与信息论中冗余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传播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确定性,保证信息从信源到信宿的真实全面传达。

31博客大众传播的受众:人人皆有可能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0。传统大众传播中的受众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这个范畴具有广泛性、超脱性和模糊性、整体性,但是同样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参与主体,受众与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的身份重要性、控制地位都呈现一种不对称的关系;基于博客的大众传播中的受众与传播者的身份界限逐步模糊化、重叠化,个人无论作为受众还是作为大众传播者的参与性都发生巨大改变,特别在互动方面,受众个人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互动反馈,以及与其他自媒介大众传播者的互动都大大加强。

在传统传播大教堂的模式中,受众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封闭在一定传播范围内;而在博客大众传播大集市模式中,受众突破了时空限制,因而受众有的是定向的,有的是非定向的,定向的可以转换为非定向的,兼具指定性和随意性。如伊拉克人Salam Pax的博客最初就是用来和一位朋友联系的,但后来演变为大部分是指向非定向的受众,即在茫茫互联网中偶然接触该博客的人,因而其受众对象兼具了指定性和随意性。

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制度性传播活动,在/特定集团0的控制之下凸显其特定的为集团或者社会目标服务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作为传播效果的/显示器0,受众通常又是通过反馈来反映自己的回应。在大集市模式中,我们分别用A BC来代表从左至右的三个博客,可以发现,C得到的信息和自己对源信息进行抽象的信息都传递给了B。反馈不仅可以从B 到A,或从B到C,还可以从C到A。B可以通过C直接链接到A获取信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模式看到博客大众传播中反馈的极大的灵活性与便易性。在实际的传播环境中,多个C和B同时接受到多个A的信息,也同时向多个A和互相之间反馈。博客大众传播是大众广泛参与成为主人的

70现代传播双月刊2006年第3期(总第140期)

大众传播,传播的目的从社会、集团目的向个人价值目标回归,传播的信息流向从自上而下的灌输传播向自下而上的反馈互动传播转变,传播过程中的程序化、格式化和行政化色彩得到削弱,个人化和自组织传播的色彩大大加强。

博客大众传播过程始于传播者,越过看门人,直接到达受众,但并没有终止于受众。受众的第一轮反馈相当于第二轮的原始传播。由于在博客传播中反馈渠道畅通,整个传播过程就在这种循环过程中不断进行,最终将传受主客体融合为一体。

三、博客传播九江地震案例分析:博客传播是大众传播的新闻源

博客传播现象始于1998年,当时全世界大约有30多个博客网站;到了2000年,博客现象日益繁荣,呈现指数形式的增长。截至2005年,全球博客数量已经超过一亿,中国的博客数量超过一千万(崔保国,2006)。

在过去几年,博客传播在大众传播领域已经产生多次巨大冲击:1998年1月17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性绯闻被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0率先公布,使克林顿差点被弹劾;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遇恐怖袭击,博客的快速、真实使其第一次成为主流媒介的新闻来源;2002年12月5日,美国多数党领袖洛特言语不慎,马歇尔率先在博客网站进行披露,并成功引起主流媒介的关注,洛特因此丢掉共和党领袖一职;2003年3月,在Salam的/博客0下,伊拉克战争500多名随军记者成了新闻史上的反面教材;2003年5月,5纽约时报6内幕在罗曼尼斯科(Romenesko)的博客网站率先公布,引爆新闻史上最大的丑闻之一,导致5纽约时报6总编和执行主编下台(方兴东、王俊秀,2003)。

博客在新闻方面的崛起,正如著名记者保罗#安得鲁斯所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媒介巨头在公信力方面的快速衰落。/博客改变了-新闻.从个人传播到公众信息流动的本性,,只要一摁-提交.键,任何人都可以出版自己的作品,这将改变传统媒介出版模式。0(同上)

国外有新闻专业人士通过博客来做新闻,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博客来说,他们的内容不关心全人类,不关心全社会,而只关心自己的生活。因此,博客内容与严谨的新闻相去甚远。但是,博客由于广泛记录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内容大集市中,会蕴含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信息源。专业记者和编辑可以在博客世界中积极搜索,挖掘宝藏。这次博客在国内地震中的表现就是一个经典案例。但是,将博客内容当作新闻,是不能承受之重的。博客就是鲜活的生活,不需要赋予更多专业、严谨和等级森严的/大教堂模式0下的重负和内涵。

5连线6杂志说法比较有代表性:博客已经成为传统新闻记者的预警系统,提前预告即将爆发的、不引人注目的,但是突发性的新闻。

2005年11月26日上午8时49分3816秒,江西九江、瑞昌间地区发生517级地震。截至11月26日晚7时,地震已经造成14人死亡。在地震传播领域,博客作为互联网的新兴事物再次表现出不同寻常的传播力度,从传播的独特角度再次证实了人民群众在防震避灾、抗震救灾中的巨大作用。

在九江地震发生后14分钟、武汉感觉到较强震感后4分钟,国内最大的博客网站/博客网0的一名武汉网友在他的博客上发出了最早的地震消息,而新浪的是9点36分,搜狐的是9点51分,Q Q的是9点50分。这是国内博客第一次对于突发事件快速报道显出巨大的威力。9点16分九江网友发出地震的消息,同时简单描述了地震时的情况和感受。博客网在这时开通了九江地震联播,以实时滚动的方式报道各方关于地震的消息。大部分的消息来自于九江和武汉等地震相关的地区网友,是完全来自于第一线的最真实感受,没有正规新闻报道的格式和套路,完全是一种个性化的随意记录,是一种最真实的反映。

博客联播里的地震报道最频繁时每分钟有约12篇地震的相关消息,而同时间新浪的每分钟最多5篇地震的相关消息。

这是博客进入中国以来第一次在中国的突发事件中显示出其强大的传播能力,以完全新的手段改变了事件传播的方式和通道。博客在中国还是普及阶段,网络也只是刚刚开始,中国的网民才只有7%。博客的传播能量随着博客主体的增加和普及将无限扩大。试想,如果博客随着中国网络的普及和手机与博客的结合,类似突发事件的传播,从发生到发布将缩至2分钟左右的极限。手机发短信到自己的博客再到传播出去从物理空间来说只需大约2分钟左右。这是传统媒体根本无法想象的一个时间速度。

当然,博客内容本身的传播力其实是很有限,片面扩大博客的影响力是不客观的。博客世界充当了一个新的新闻来源。博客世界任何重要的线索,甚至重大的事件,都必须通过传统媒体的跟进,才可能产生比较大的社会效应。就如国内的木子美、芙蓉姐姐等轰动性的事件,如果没有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尤其是大型专业新闻网站等)的介入,就只能是一个小范围的影响事件。离开了强势媒体,博客内容不大可能广泛传播。

所以,博客要想获得一般大众传播所能获得的大规模的社会轰动效应,根本的渠道还是要依靠大众媒体这部机器的威力。对于博客个人表达的内容,没有必要用新闻的尺度去要求它,这些个性化、生活化、零散化的信息和内容,更多是生活的原生态的反映而已。博客世界与新闻领域是互为关联的两个生态,而不是互相侵犯和替代的。博客可以成为新闻领域的下游生态。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博客就是生活,就是网上的自己,在社会规范之内,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分享自己,就是博客的精髓。博客,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并不同于专业尺度下的各种专业产物。但是,博客传播的确深刻地改变着传统大众媒体的运作模式。

现代传播双月刊2006年第3期(总第140期)71

四、盛大新浪事件案例分析:新闻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2005年2月18日到3月初,在中国最大的博客网网站/博客中国0(现更名为博客网),发生了一次经典的博客化大众传播。/盛大入股新浪事件0的报道,发端于博客中国2月18日发布的一篇5快讯:盛大参股20%,成为新浪最大股东6,揭开了对盛大新浪事件进行大规模博客报道的序幕。

博客中国对于盛大新浪事件进行博客报道的全过程分为以下数个阶段:传言阶段(2月18日~2月19日);消息证实后的初步议论阶段(2月19日);进一步背景挖掘阶段(2月20日);事件深入分析阶段(2月21日~2月22日);高潮阶段(2月23日~2月24日);落幕阶段(2月25日~3月1日)。

表32月18日-31日新闻事件过程中博客中国发表的文章数量

日期181920212223242526-2829-30总计文章7383354526549312812369引用0304112353132

在未经证实的传言阶段,2月18日当天,一共出现了7篇文章,几乎全部来自有一定消息来源的优势的专业业内人士,也全部来源于博客中国专栏作家发表的文章。此后,带动网易、新浪和搜狐的相关报道,基本是领先一天介入本次事件报道。

消息证实后的初步议论阶段,博客中国迅速将报道推动上升到一个迅猛的规模和高峰,19日当天博客中国提供关于盛大新浪事件的报道达到38篇,其中除林明军引用了世纪证券和西南证券有关分析人士的3篇文章外,基本为来自博客中国专栏作家的文章,未引用其他媒体的报道和文章。这在博客中国诞生以来的报道历史中也是空前的。专栏作家和知名写手出色地发挥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领先全网同时更领先于平面媒体,纷纷作出立足于个性化交流和自由发挥的原创性的观点阐释,其中主要来自博客中国核心评论人士,并且积极参与的代表性的文章达到22篇。

进一步背景挖掘阶段,2月20日当天博客中国站内发表的专栏文章达到33篇,报道开始进入纵深化的综合和加工阶段。在博客专栏作家前期单兵自发介入之后,博客中国的事件报道向更加的专业化和综合化、立体化发展,博客中国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博客中国0、/博客论坛0、/博客评论0、/博客访谈0等专用博客专栏,开始了兼顾本站和外站、兼顾专栏和论坛、兼顾专业和业余的新一轮的报道攻势。

事件深入分析阶段,公布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对盛大购并新浪事件(以下简称/购并事件0)的分析报告为标志,本次事件的博客报道进入相对专业化的深入分析和挖掘阶段。2月21日,当天博客中国发表专栏文章进一步上升到空前的54篇,提供了最全面的专业思考写作素材。2月22日,全天博客中国站内文章一共有52篇,其中引用其他媒体和信息源的有11篇,博客站点在思维的原创性、启发性方面的优势继续得到发挥。

高潮阶段(2月23日~2月24日),新浪发布/毒丸0计划把本次事件报道推向了高潮。全天博客中国站内文章达到创记录的65篇,其中引用其他媒体和信息源的有2篇。2月24日全天博客中国站内文章49篇,其中引用其他媒体和信息源的有3篇。

落幕阶段(2月25日至3月1日),2月25日,随着盛大新浪进入进一步谈判和接触,本次事件报道开始进入落幕和事后回味阶段,博客中国发表的相关文章数开始下降。全天博客中国站内文章31篇,其中引用其他媒体和信息源的有5篇。26日到28日三天,博客中国站内有关盛大新浪事件的文章总数骤然减少到28篇,其中引用其他媒体和信息源的有2篇。

总体看,以2月26日为界,本次盛大新浪事件报道开始归于沉寂,传统媒体开始大批量跟进。至此,博客中国对于盛大新浪事件的总体报道,基本落下帷幕。

截至3月1日下午16:00,博客中国在专栏位置发表的关于盛大新浪事件的文章一共有369篇,其中来自博客中国独家或者网站注册专栏作家的文章337篇,引用其他媒体和信息源的有32篇。回顾整个报道过程,体现出博客化大众传播案例的鲜明特征:

11博客自发主动和积极参与互动。来自博客中国独家或者网站注册专栏作家的文章占总报道量的92%,其他媒体和信息源的报道占总报道量的8%,从报道规模上看博客内容占据了压倒性的绝对优势;整个报道过程中前后有近百名活跃在博客传播领域的专栏作家和博客作者参与发表意见,其中绝大多数属于一种自发性、无稿酬的单纯个人发表,而所涉及的博客化思考范围既包括了事件本身的背景、前景、趋势、对策等方面的延伸挖掘,也包括对于新闻事实的评论性和延伸性挖掘,体现出博客化大众传播的巨大的群众力量。

21盛大新浪事件报道形成一个持续而系统的过程。从传言阶段(2月18日~2月19日)到落幕阶段(2月25日至3月1日),本次博客化大众报道形成一次有相当的自组织性的完整的传播体系,从新闻源头的发现,到新闻价值的挖掘外化,到大众化的议程开放,到与传统大众传播的分工协作,到传播内容的深度和立体化,到传播对于新闻事实的反映和预测效率,在很多方面,本次盛大新浪事件

72现代传播双月刊2006年第3期(总第140期)

报道都堪称博客化大众传播的一次经典而成功的案例。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尚未见诸比盛大新浪博客化报道更加生动和完整的相关案例,相信其对于博客化大众传播的实证性意义将逐步得到历史性的重视和承认。

五、分析和结论

本文分析比较了博客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不同特点,提出博客传播的核心在于个人主体身份的确立。通过盛大新浪事件和九江地震博客报道的案例,进一步说明,博客的出现,将慢慢改变信息披露的方式,大众不仅仅是被动的受众,而将参与新闻的过程,创造信息和内容,而且将成为未来重要的信息制造模式。这将极大变革传统大众传播模式。当然,两者的关系不仅仅是冲突,未来更多是互补和融合(菲德勒,2000)。具体到几种大众传媒的影响,我们认为:

博客加速了网络宽带技术对报刊杂志等传统片面传播媒介的冲击力,一方面博客化的互动文本对传统大众报刊传播技术中的非互动文本具有巨大的互动优势;另一方面博客对网络个体的自组织效能,对传统大众报刊中的封闭性的个人阅读具有积累人际关系资源的巨大优势;而且博客与网络信息传输技术的结合,相对于传统大众报刊的信息载入量的局限性而言,具有容量大、不磨损的优势。因此,近年大众报刊普遍出现与网络融合的动机和趋势,他们有的架设专门的内容网站,有的在出版物上附加多媒介光盘以提高互动阅读效果。

博客一方面促使电报、电影、广播加速与网络的融合,否则他们将面临在线沟通、数字娱乐、数字广播等新媒介的冲击;一方面博客使个人更加深入参与电影、广播的制作和推广过程,进而改变电影、广播的技术特性和文化特性,更深刻的贯彻传播服务于人的革命性变革。

近年来宽带技术进步已经促使传统电视台向数字电视娱乐方向迈出艰难的改革步伐,而博客的出现所带来的压力促使其进一步加速直接面向用户、更好加快互动的步伐,同时博客使得个人从传播者和受传播者两个角度得以参与传播过程,未来的博客化的数字电视传播是大众分散控制、博客广泛参与、个人深度互动的新型传播。

总之,传统大众传播(典型大教堂模式)塑造了当今社会各个层面,而随着博客应用不断主流化,基于个人博客的博客传播(典型的大集市模式)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所有人面向所有人0的社会化传播理想。随着博客传播的日渐主流化,不远的将来,人类社会将逐渐形成以大众传播和博客传播两套互补传播模式为主导的新型社会,步入真正超越制度性局限的/以人为本0的信息社会。现实社会中,依然是以大众传媒为主要传播系统,遵循线形传播规律;而在充分博客化的虚拟社会中,以博客传播为主要传播系统,遵循梅特卡夫定律。两大系统的互相融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将构成未来社会变革的主旋律(方兴东,2004)。逐渐影响互联网、传媒、生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和层面。博客传播不是简单颠覆大众传播模式,而是将极大地弥补、纠正和疗治社会由单一大众传播主导所造成的后遗症,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保国主编:5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o 方兴东、胡泳:5媒体变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论博客与新媒体的逻辑6,5现代传播6,2003年第6期。

? 方兴东、刘双桂、姜旭平等:5博客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共生、问题和对策6,5现代传播6,2004年第4期。

? 方兴东、王俊秀:5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6,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 常昌富、李依倩编:5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 黄晓钟、杨效宏、冯钢:5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6,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 罗杰#菲德勒:5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6,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版。

à 石义彬:5单项度超真实内爆6,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á 孙坚华:5德拉吉报道与崛起的新媒体6,新闻实践杂志,1999年2月25日。

? 约翰#V#帕夫利克:5新闻业与新媒介6,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1版。

l v Rebecca B lood,We.ve Got Bl og:How Weblogs Are C hanging Our Culture(Hardcover),(US:Perseus B ooks Group;1st edi ti on,J une15, 2002)1

l w Torill Mortensen&Jill Walker,B logging thoughts:Personal Publicati onas an Online research tool,Researching IC Tsi n C ontext,249-2791

l x Eric S1R aymond1The C athedral and the Bazaar:Musings on Linux and Open S ource byan Accidental Revolutionary,O.Reilly&AsSOC iates, 20011

(作者方兴东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张笑容系互联网实验室博客研究中心主任)

现代传播双月刊2006年第3期(总第140期)73

广告案例分析—以雀巢咖啡为例

雀巢咖啡广告案例分析 一、雀巢最新广告 1、广告简介: 2011年11月,雀巢咖啡启用韩寒作为首个国内代言人,携手奥美广告公司、创作全新广告片,以“活出敢性”的广告语取代原来耳熟能详的“味道好极了”。这支广告片由香港导演关锦鹏执导,用韩寒最为人熟悉的两个角色诠释雀巢咖啡的新理念,激励年轻人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2、广告内容: 首先是“印有雀巢咖啡LOGO杯子”的镜头,画面下方介绍韩寒:作家、车手、博主。接着韩寒喝口雀巢咖啡,继续写作,手轻轻一挥,稿纸顿时四散飞扬。旁白:写作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让作品成为阅读者心中的光芒。一串一闪而过的镜头之后,韩寒放开双手从摩托车上站起来,展开双臂,巧妙的表现出了“敢”的主题。 接着是韩寒边喝咖啡边回忆自己对“勇敢、梦想、希望”的理解,穿插着残疾人参加马拉松比赛的镜头、小女孩在观看追梦女孩的表演、自己去希望工程做志愿者奉献的画面。而雀巢咖啡总是陪伴左右,它已经成为自己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后韩寒说道:只要你敢,总会有光芒指引你。活出敢性,雀巢咖啡。 3、案例评析: (1)广告创作背景 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s): 雀巢咖啡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品牌,消费者忠诚度较高。在速溶咖啡消费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建立了速溶咖啡市场领导者地位。味道好、提神、缓解压力的功能性诉求已深入人心,红黄暖色的包装、充满人文情怀的广告宣传满足了消费者的感性诉求。 劣势(weaknesses) 品牌形象仍不够清晰,广告核心诉求于竞争对手没有明显的差异。广告宣传强调着重口味,但忽视了目标消费群的个性化特征。雀巢奶粉的负面新闻也为雀巢咖啡减分不少。 机会(opportunities) 经过多年的努力,雀巢咖啡转化了一部分习惯喝茶的中国消费者,中国咖啡消费量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形成巨大消费潜在市场。目前在宣传上没有很清晰的品牌特质区隔。广告中仍主要以咖啡的功能性需求为主,努力将其打造成品质生活的必备品。 威胁(threats)

广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分析

广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分析 ——从美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三方面宣传广告看 其中的跨文化传播体现因素 前言: 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其鲜明的政治特性、经济实力以及文化色彩在世界上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而在这么一个全球化大潮的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相互影响,联系紧密,所以广告输出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然不同国家的广告输出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特性。我就简单以美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三方面体现出的广告跨文化传播为例进行分析,兴许能从中可以窥见全球当今时代的跨文化传播的发展趋势。 第一元素: 美国的政治活动广告宣传在基于跨文化传播基础上对其本国公民的影响和对世界他国的影响 每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大选总是能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阵波澜。两大党派的相互竞争,为达到目的不惜大量的人力、资金的投入,最终角逐出赢家。当然在竞选总统这一过程中,参选者需要不断去游说,演讲以及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那么美国总统参选的政治广告是什么样的呢?两党之间又会有什么不同?它们的跨文化传播的元素是什么呢?可以举例说明 民主党奥巴马竞选:

共和党希拉里竞选: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两者的竞争宣传海报。民主党人奥巴马主张改变,我们相信改变。而作为较为传统、实力雄厚的共和党派希拉里只是简单地声明自己入主白宫,简单而霸气。仔细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其中不少的跨文化传播的元素。奥巴马是非裔美国人,他是美国的第一人黑人总统。他的成功不仅可以影响美国的政治氛围、经济与文化,而且给全世界占弱势的黑人群体树立了一个极好的榜样。同时对解决种族歧视、民族仇恨等问题也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在奥巴马成功竞选后,他的祖籍肯尼亚的街头也出现了大量的励志广告,相信你自己,奥巴马能做到,你也能够做到。政治宣传中的广告由于带上了种族的色彩,那么其在世界范围内所带来的跨文化传播影响力是巨大的。而传统的共和党派的政治观点较为僵硬,代表的只是美国私有的一些利益。所以奥巴马领导下的民主党有着更为强烈的全球影响。 第二元素: 美国的经济环境,在繁荣中竞争,对世界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华尔街、硅谷、这些我们熟悉再也熟悉不过的字眼,背后体现的是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经济全球化让我们更加了解世界,对文明与发达的追逐加强了我们对美国经济的了解。这种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对我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改变的我们的认知观念。广告作为经济社会最有力的推销员和体现者。让我们看看美国的相关广告。

传播学案例

一、佩恩基金研究 ——20世纪20年代“电影对儿童的影响”大型调查研究 1928年,电影调查委员会的理事威廉姆·H·肖特邀请了一批大学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让他们设计一系列研究来评估电影对儿童的影响,一个私人慈善基金会——佩恩基金会答应提供经济援助。研究进行了3年,从1929年一直到1932年,其结果分为10卷,于30年代初出版。 一种媒体与一部分特殊受众间关系的调查,有12个以上的主要调查同时进行,每一个都是较大规模的调查,而且每一部分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调查目的。 调查策略:精心设计的控制手段和设备的实验室实验、内容分析、调查、实地实验和布鲁默的个人自传法。 从调查对象看可以分为两个大类:评估影片的内容并确定观众的数量和构成;评估电影主题和信息对观众的影响。一共对几种主要效果进行了研究,即电影对信息获取、态度改变、感情刺激、健康损害程度、道德水平的侵蚀程度以及对行为的影响: 1.观众和影片内容:在1929和1930年间,每个儿童平均每周要看一次电影。 2.信息的获取:即使8岁小孩也能从影片中获得相当数量的信息。(事实性材料的记忆超乎寻常得高) 3.态度的改变:一些电影确实改变了儿童的态度,年纪越小效果越明显;看2部或3部涉及同一问题并且观点相同的电影比只看1部电影效果要明显;由电影引起的态度改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4.情感的刺激:成人已经学会了对电影离奇的内容“打个折扣”,而儿童则会体验真正的感情唤起。

5.对健康的损害:某些种类的影片的确干扰睡眠,这一后果可能会对健康和正常的成长产生负作用。 6.对道德水平的侵蚀:对电影中的一些镜头的描述,尤其是关于犯罪和性的,与所有实验小组的规范标准和道德观都是相反的。 7.行为的影响:电影迷和不常看电影的孩子相比,老师对他们的行为评价更低;电影的内容确实会对儿童的生活和某些活动如游戏、穿着方式、发型和沟通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电影还会产生大量的白日梦和幻想;电影确实对调查所研究的那部分青少年的犯罪行为起着直接的作用。 佩恩基金的调查成为使媒介调查领域科学化的先驱,它预言了后来的研究才提出的意义理论、模型理论,并且还关注了一些新兴的研究领域中的课题,如态度转变、休眠效应、使用与满足、内容分析、模仿的影响和现实的社会性建构。他们把定量分析、实验和调查的方法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仍然使用了更多的定性分析方法。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研究对部分批判宣传的传播学者所使用的旧式修辞的研究模式进行了改进。从这些方面来看,佩恩基金调查仍然是使大众传播成为一个科学的研究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 二、火星人入侵:广播使美国陷入恐慌 1938年10月30日 普林斯顿大学的广播研究室(the Office of Radio Research of Princeton University)对恐慌事件进行了跟踪调查,采用个人访谈、科学调查、对报纸的叙事分析和对邮件的分析等多重的研究方法。该研究的报告名为《火星人入侵》(Invation from Mars),由哈德利·坎垂尔(Hadley Cantril)执笔。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 2014年03月11日10:45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作者:单波字号 内容摘要: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包括文化与传播的同构、人是传播关系的总和、他者是主体建构自我意义的必备要素。本文认为,文化与传播同构是用来观察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的理论命题,我与他者的关系根本不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关系,而是同一传播活动中共生的两个主体,我们应该理解并接受差异性,在差异中理解自我的意义,在对话中建立互意性理解。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他者;传播关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211工程项目“社会转型与中国大众媒介改革” 跨文化传播如何可能?这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理解与沟通的难题(problems),以及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需要质疑的问题(question)。当我们寻找解决这些难题和问题的可能性时,跨文化传播理论也就被我们创造出来了。不过,跨文化传播研究史表明,所有的理论都只是一种相对的解决方案,而且每一种理论都与现实的其他问题相冲突,也与其他理论相矛盾。于是,我们感觉到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很不可靠,又回到文化、传播、语言、社会、陌生人、文化认同、文化多元化、文化适应等概念里寻找基础。其实,跨文化传播的基础不是什么概念化的东西,而是需要我们创造的东西。世事变幻,我们不可能固守某种概念以及由概念形成的理念、规则去进行跨文化传播,否则就是“缘木求鱼”。我们只能创造彼此交流的基础,即共同面对跨文化传播的难题和可质疑的问题,形成可讨论、争辩的对象性问题(issues)。本文试图提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些集problems、question与issues于一身的基本理论命题,它们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我们只有在实践中辨析这些问题,才能发现跨文化传播的可能路径。 一、文化与传播的同构 文化与传播的同构通常表述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这一观点被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表述过,也在爱德华?霍尔的《沉默的语言》一书中出现过[1],他们之后的许多学者也多次重复这一表述。有人据此从传播的角度把文化定义为:由特定传播媒介所负载、并由人们设计的传播结构加以维护、推行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以及由传播网络限定的社会行为模式;与此同时,又相应地把传播界定为: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通讯、交流形式和文化的信息储存、放大、删减、封锁的活动机制[2]。这种定义并不周全,可它让我们建立起一种真实的想象:传播既是文化画面展开的形式、又是文化生产的“工厂”。当我们注意画面时,必定会看到传播的偏向;当我们走进“工厂”时,可感受到传播创造文化以及文化间的关系,体会到在传播中按照文化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去设计文化。这样一来,“文化与传播同构”所表现的难题就在于,当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互现的时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就会显得相当艰难。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文化与传播同构”的实际意义就变得非常可疑。 1.传播是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 把文化与传播扯在一起曾经受到雷蒙?威廉姆斯和斯图尔特?霍尔的质疑和反对。特别是

人内传播案例分析

人内传播案例分析 ------以王若云的博客为例 实习小结——王若云(2013-04-01 15:27:32) 我跟同学们说,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一个“央视梦”。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作文题目为《十年后的我》,那时候,我郑重其事地写下希望在央视做个女主播。后来阴差阳错地学了新闻专业,我知道距离我的“央视梦”近了一步。如今,以一个实习生的身份,我走进了CCTV大楼,虽然过程历经很多波折。 我在央视新闻频道经济新闻部财经组实习已经一个月了,从最开始什么都不懂,到现在可以帮老师剪片子,这一切好像都是“偷”着学来的。因为新闻讲究时效性,当天的新闻,老师从策划选题、出稿子、找素材到出片子都顶着巨大压力,多则几个小时,少则一、两个小时,老师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敏锐的判断力尽快完成片子。这就意味着老师不会像在学校里一样循循善诱,你看会了就算是学到手了,不忙的时候,自己在机器上琢磨。老师忙得手忙脚乱的时候,会突然让你把带子上载,把同期听了,把字幕上了,把画面铺好,去配好音。初来乍到的我们,可能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时候拼的就是学习能力。大学四年,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学会所有知识,但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是一种学习能力,一种以最快速度接受新信息和新技能的能力。 记得有一次,老师的片子要求在两点时段的新闻直播间播出,一点五十的时候还有两条没有弄好。我的心都跳到了嗓子眼,生怕来不及。只见老师还是沉着冷静地编辑着片子,一丝不苟。直到片子顺利播出,老师才松下一口气对我们说,做电视,考验的就是心理承受力。不论时间多么紧迫,也要认认真真按步骤完成。越是着急,越容易出错。在央视,出错不仅意味着工作能力出现问题,更会让同事对自己失去信任。 每天来回车程大约要四个小时,但是一起在财经组实习的三个人每天都相互鼓励,互相信赖,和一起实习的其他同学相处得也十分融洽。我相信这个夏天,一定很不一样。 王若云 2013/4/1 人内传播这种传播形式既是出于人的自我需要,也是出于人的社会需要,是人为了及时对周围变化了的环境做出适应而进行的自我调节。它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的协调,对客体进行回顾、记忆、推理、判断。一切发生于人体内部的信息交流都是人的内向交流,在这种交流过程中,主我和客我进行自由沟通以达到自我的内部平衡调节,通过这种思维活动进行正常的信息编码,以保证人类其他传播活动的正常进行。 我们知道,人内传播并不是纯粹生理性的活动,人内的信息处理活动具有很强的心理特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课程名称: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总学时: 36 学分: 2 适用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 先修课程:无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跨文化 交际意识。 通过中外文化异同分析,正确认识世界多元文化的价值、地位与影响。了解跨文化交际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典型案例,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知晓中西方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异同,提高理论水平与思辨分析能力。 通过对文化态度、文化观念,以及跨文化交际心理的探讨,使 学生加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形成平等、尊重、宽容、客观的跨 文化观念。 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综述,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典型案例分析。本课程强调“案例教学”的重要性,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通过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与讨论,帮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对外交际的能力和学生对中国文化掌握的能力,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促使双向沟通的教学内容。所谓双向沟通是指我们的学生和所在国的人们的沟通和他们所教的学生将来和中国人的沟通。我们的教学内容应该紧紧围绕着这双向沟通而展开。在课堂上,我们给学生两种案例让学生分析,一种是他们在生活中和教学中可能遇到的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案例,另一种是在课堂上、在文本中的中国文化问题的案例。双向沟通的教学内容,才能保证学生在国外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工作时能顺利完成任务。 主要章节: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概述 第二章文化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1 价值观中的文化冲突 民族性格 案例分析 2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1)语言的习得与发展

(2)中外思维方式的差异 (3)定势与偏见 3 自然环境、空间环境与跨文化交际 4 心理环境与跨文化交际---隐私 案例分析 第三章社会环境与跨文化交际 1情景与跨文化交际 2角色与跨文化交际 案例分析 3人际关系与跨文化交际 案例分析 第四章规范系统与跨文化交际 1 关于规范和规则 2 规范系统的层次性 3 中外规范系统的不同 案例分析 第五章符号、代码系统、编码和译码与跨文化交际 1 符号 2 代码系统 3 代码系统的不同层次 第六章语言与跨文化交际 1什么是“文化附加意义” 2“文化附加意义”的特点 3 中外语言中文化附加意义的不同 4 词汇与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 案例分析 第七章交往规则与跨文化交际 1 社会语言差异 2 合作原则及其文化差异 3 礼貌原则及其文化差异 案例分析 第八章社会礼仪、社会习俗与跨文化交际 1 送礼 2 禁忌 案例分析 第九章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交际 1 称呼 2 邀请 3 拒绝 4 招呼 5 请求 6 恭敬 7 道歉与感谢 案例分析

跨文化传播

2016年春季跨文化传播期末考试 共五道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25分,第三题20分,第四题15分,第五题25分,满分100,鼓励参考课件、笔记、节选教材、参考资料以及其它(网上)资料,也可以互相讨论,但答案内容,如措辞表达和例证论述,必须用自己的语言,绝对不能与其他同学雷同,也不能从网上或其它任何文本粘贴和照抄任何内容,否则按零分计算。 请合理利用3小时时限,在今晚22:00前发到haibindong@https://www.doczj.com/doc/5c10237125.html,。 请将此文档另存为(请不要空格):学号姓名广告IC期末 邮件主题应与文档标题相同。 一、简答题(共15分) 老子《道德经》33章与我们所说的“文化智慧”有何联系。 答:分析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最起码也是最基本的是要搞清楚这两个事物自身的含义才能讨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解答这个问题最先要阐释《道德经》第33章和“文化智慧”的含义。 《道德经》第33章原文是这样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能够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了解自己是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气的。 不丧失本心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文化智慧在我所理解的范畴下是一种在语言非语言以及人际传播环境中的通过文化来展现出的智慧。 知人者智,是表现出人在社会中拥有的人际技能,了解别人,是一种所需要掌握的大众的社群文化,帮助人们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在建设性互动中建立起信任尊重的关系。胜人者有力表现出文化身份的一个显性的力度。是个体性的表现。自知者明和自胜者强是自我觉悟的表现,通过自行自控来了解自己,战胜自己,拥有自尊和自信并且做到自我认同。知足者富展现了一个人的自控性,表达出人的一种觉悟,一种文化觉悟以及自我批评的意味。剩下的话语基本放映的都是文化的精神性,表达一种人所需要的意识形态,拥有的信仰决定这个人的生活状态,生活属性,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带给人们比生存更大的意义,达到超验。 所以,不论是道德经也好,文化智慧也好,都在告诉人们生活以及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如何把生存变成生活,通过对自我的认知以及觉悟使自己变成一个更加优秀的人,增加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努力变成像鲁迅先生一样的那种:“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那种人。 二、简答题(共25分) 谈谈你对文化身份认同复杂性的理解。 答:文化身份通常来讲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具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这是百度百科所给出的文化身份的解释。不同的文化当然就存在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 文化身份认同中首先存在自我身份的问题,即self concepts 个人自我人认识自我觉悟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导致在同一圈层中的个体自我和个成员身份存在差异,以及人的主管

公共关系经典案例分析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蒙牛—超女”与“闪亮—快男” “超女”、“快男”的推出是的原本火爆的湖南卫视收视率再创新高,尤其是“第二节超级女声”大赛成为2005年中国演出市场上最引人瞩目的现象,甚至到达了轰动全国的地步。而07年的“快男”也在短短3 个月时间内打了一场高效漂亮的闪电战。“超女”、“快男”何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让那么多中国家庭的电视机同时集中到一个电视台,让那么多媒体跟踪报道,成为全国成像那么多百姓的街头巷议论轮的话题,这和他们所从事的公共关系活动是密切相关的。 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促销活动。它的本意是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各种内部、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它是一种状态,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都出于某种公共关系状态中。它又是一种活动,当一个工商企业或者个人有意识地、自觉地采取措施去改善和维持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时,就是在从事公共关系活动。作为公共关系主体长期发展战略组合的一部分,公共关系的涵义是指这种管理职能:评估社会公众的态度,确认与公众利益相符合的个人或组织的政策与程序,拟定并执行各种行动方案,提高主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形象,争取相关公众的理解与接受。 公共关系包括组织、公众和传播三要素,接下来我将从这三方面对“蒙牛—超女”和“闪亮—快男”的成功进行分析。 首先,从组织上讲,社会学家认为,“组织就是精心设计的以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①,“超女”、“快男”这个组织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从海选到预赛、复赛,层层淘汰,又层层设立复活机制,有决出的各赛区冠亚季军参加在星城长沙举行的决赛,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也可以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内对选手进行包装。另外,组织作为一个有机体,它的生存、发展也需要良好的环境,环境构成了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组织是社会的一种器官,只有能为外部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算有所成就”,“组织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外部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跨文化传播指地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地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地交流活动.影视作为大众文化地一种载体,在向人们提供感官娱乐、精神审美地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传递着自己民族地文化,潜移默化中影响甚至支配着人们地价值观、精神状态、人生态度等,是一种非常重要地跨文化传播手段. 以《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为例分析美国电影中地中国文化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两部电影中都包含许多中国元素,但是由这些中国元素构成地动画电影却蕴含着美国风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花木兰》中,花木兰虽然有着细眉、丹凤眼、樱桃小嘴和瓜子脸,但是从整体上看却不像“中国人”.木兰一出场就穿着吊带背心和齐膝短裤,与保守地中国形象相去甚远.另外,影片虽然注意到龙对于中国地特殊意义,但却把中国龙设计成无厘头地木须,一只除了说大话以外什么都不会地干瘪动物.花家地祠堂里不但供奉着女性祖先,而且设在一个开放地亭子内,不但谁都可以进,甚至连一只狗都能在里面捣乱.祖先在祠堂议事地格局俨然就是西方地圆桌会议.每个人都在喋喋不休,现场显得混乱不堪,一个家族会议失去了它应有地凝重、严肃.虽然对中国观众而言,这个木兰“太美国化”了,但是观众在觉得诧异地同时也在渐渐接受这部影片.中美两国地文化就在这样地过程中相互影响渗透,达到互相影响与促进地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功夫熊猫》中,熊猫阿宝是鸭子地儿子,吃面条长大,成天做着英雄地梦,却又好吃、懒惰.中国功夫讲究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地外形,更有典雅深邃地内涵.但是在《功夫熊猫》中,所谓地功夫更多是倾向于实战地“美国功夫”.每逢格斗地时候,我们除了看到几只动物以高速移动来博取胜利之外,几乎看不到任何招式.乌龟大师口中经常出现许多哲理,听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但是《功夫熊猫》真正理解中国地道家思想吗?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当熊猫打开天书时,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这一桥段地设置,貌似符合了道家地“无为”思想.但是熊猫阿宝从龙之典上得到地启示是“相信自己”.当太郎发现龙之典里什么都没有地时候非常愤怒,阿宝反而安慰他说没关系,他第一次打开地时候也没有领悟,而且他还告诉太郎,没有什么绝密地奥义,而只是你自己.《功夫熊猫》中有熊猫、功夫、道家语言、金元宝、山庄布置、碗筷、福字等等一系列中国元素,然而在这华丽地元素外表下,蕴含地是美国“相信自己”地精神.相对于《花木兰》而言,《功夫熊猫》将中国元素与美国文化结合地更为精致.这也是《花木兰》一直没有在中国获得市场而《功夫熊猫》却在中国获得高票房地一个原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以《卧虎藏龙》为例分析电影地跨文化传播 《卧虎藏龙》中充溢着中国文化地典型符号:京鼓、琵琶、二胡、笛汇成地东方天籁,江湖侠士,神奇玄妙地中国武术等等.然而影片着意表现地并非是表象上地东方文化奇观,而是更为内在地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地反思.《卧虎藏龙》地片民隐喻着人性中奔放和隐忍地两面性,影片分别提供了典型地东方气质人物李慕白和西方气质地人物玉蛟龙.李慕白这个角色承载了中国古典文化地侠义精神,他修为高深,沉稳大气,重情重义,深受传统礼节地束缚,对个人感情一味隐忍克制,而玉蛟龙则敢爱敢恨,蔑视江湖权威与世俗成规,追求自由生活.这一人物地创造,很大程度上尊重了西方文化崇尚地主体精神和个人本位.影片通过人物展现了感情与道德伦理、个人欲望与江湖道义、生命冲动与心灵自制地剧烈冲突,以及对自由地追求,和自由被禁锢带来地痛苦与矛盾.遵循传统礼教地李慕白悲剧地死去,而跳出传统礼教追求绝对自由地玉蛟龙最终也走向毁灭.在快意恩仇之间,影片向人们抛出了究竟用什么样地信仰才可以走出迷雾地人生拷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观众可以从电影设立地东西两种文化形象中看到自己和他者,既在对照之中凸显了本国文化地文化特性,又通过共性地挖掘打通了不同文化间地审美隔阂,获得多元文化地接受认同.影片既没有以民族文化为本位固步自封,也没有对异国文化无原则地曲意逢迎,而是通过对

传播学题目分析

传播学作业 姓名:陈显丽 学号:134502010145 1、如何理解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答:人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生活在自然存在和经过先辈改造了的环境中,这是一种能够清晰感觉到的现实环境。现 在,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信息传播活动不仅普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 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得以在感受外部世界方面自我扩张。在 不知不觉中,人们总是习惯于接受和理解来自全球四海的各种 媒介信息,生存于大大超出自身可以亲身感受的现实环境的另 一种环境中。这种环境不是实实在在能够感觉到的事件或人、 物、直接听到的观点本身,而是关于它们的复制符号或摹写。 它是与现实环境并存的拷贝世界或象征世界。’但是,由于现代 传媒及时迅速、无所不传、图文并茂的信息展现方式,使得依 赖传媒往往可以满足我们了解更多信息的需求。人们便心甘情 愿地将传媒所营造的信息环境作为自己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和自身行为的重要参照体系。?信息环境的环境化?便成为信息 时代的一种特有社会现象。 最早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的代表性人物是李普曼,其后一些学者也对此进行了更广范围的阐释和论述。李普

曼还指出:?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到一个共同的因素,就是在人与他的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在社会生活层面上,人对环境的调适是通过‘虚拟’这一媒介进行的。?李普曼不但指出了现代社会信息环境替代客观环境的现实,而且指出这种替代的结果除了影响人的认知行为外,也会影响现实环境,使现实环境无形中涂抹上信息化的色彩。 日本的传播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并明确指出:人们依赖信息环境但却无从辨认其真伪,因此信息环境在指导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可能误导甚至欺骗人类。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广泛接触大众媒介,其所建构的信息环境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外在环境的主要渠道;现代媒介除了为人们提供信息外,还可以代替现实环境帮助人们的日常事务,使得媒介?地球村?的现实功能更强。信息环境越来越具有环境化的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媒介话语和媒介技术很强的拟真性与包容性以及对信息的垄断式占有,使得媒介信息又能很大程度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内容和认知行为,进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现实环境也越来越具有信息化的色彩。 2、如何理解新闻价值?以具体案例谈一谈。 答:传播媒介大概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是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这两种都是社会信息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要素。

大众传媒分析案例

大众传媒分析案例 “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 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弱。 “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 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该概念强调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社会化和人格形成过程的影响。 “代群研究”:代群研究又成为同期群研究,指的是针对某一特定人群在不同时间点所发生的变化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揭示这些特定人群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信度”:在测量过程中,信度指的是采用同样的手段对同一对象进行重复测量时,产生相同结果的程度,它意味着测量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效度”:在具体研究中,效度指的是一个经验测量是否反映了被测量概念的真实含义,即研究者是否得到了想要的测量结果。 “议程设置功能”:议程设置功能认为大众传媒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沉默的螺旋”: “培养理论”: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等人开始进行一系列有关电视暴力内容的研究,对电视暴力进行内容分析以外,还测量电视对受众态度的影响,最终创建了“培养理论”。 “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也指社会现有已成熟普及的信息载体,如短信SMS服务。 “施拉姆”: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大学传播学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传播学

传播学理论第八讲跨文化传播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理论第八讲跨文化传播测试题与答案 总计: 4 大题,48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 一、单选题(该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1.失语群体理论的提出者是?() A.切瑞斯·克莱默雷 B.Edwin Ardener C.Shirley Ardener D.南希·哈特索克 2.下列哪项不是立场理论的前提假设?() A.物质生活(或阶级地位)建构或限制了对社会关系的理解 B.当物质生活被分化为两个独立的群体时,任何一方的理解都会与对方完全相反 C.处于统治地位的群体的观点决定了物质关系的结构 D.被压迫群体很难拥有自己的观点 3.失语群体理论的中心主张是()被迫沉默,并被认为是无法清晰表达自己思想的人。 A.男性 B.女性 C.少数群体 D.弱势群体 4.下列哪些不是女性主义立场理论的基本特点?() A.生物性别或社会性别是理论的关注焦点 B.理论的目的是理解性别与不平等和矛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生物性别或社会性别关系是无法改变的 D.如果现状贬低或贬损女性,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被用来挑战现状 5.下列哪个不是立场理论的关键概念()。

A.立场 B.适应性知识 C.劳动的性别分工 D.社会等级 6.提出立场理论的学者是()。 A.黑格尔 B.卡尔·马克思 C.南希·哈特索克 D.唐娜·哈拉维 7.在传统的婚礼中,女性经常处于()地位。 A.主导 B.统治 C.从属 D.平等 8.南希·哈特索克提出的立场理论是为了研究哪类议题?() A.阶级 B.性别 C.种族 D.年龄 9.失语必须通过有权者和无权者双方的社会理解才能够达成。下列哪项不属于权力分配结果和失语的方式?() A.嘲笑 B.打断 C.插话 D.安慰 10.立场理论对其他的主流理论和研究进路的态度如何?()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影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载体,在向人们提供感官娱乐、精神审美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传递着自己民族的文化,潜移默化中影响甚至支配着人们的价值观、精神状态、人生态度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跨文化传播手段。 一、以《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为例分析美国电影中的中国文化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两部电影中都包含许多中国元素,但是由这些中国元素构成的动画电影却蕴含着美国风情。 《花木兰》中,花木兰虽然有着细眉、丹凤眼、樱桃小嘴和瓜子脸,但是从整体上看却不像“中国人”。木兰一出场就穿着吊带背心和齐膝短裤,与保守的中国形象相去甚远。另外,影片虽然注意到龙对于中国的特殊意义,但却把中国龙设计成无厘头的木须,一只除了说大话以外什么都不会的干瘪动物。花家的祠堂里不但供奉着女性祖先,而且设在一个开放的亭子内,不但谁都可以进,甚至连一只狗都能在里面捣乱。祖先在祠堂议事的格局俨然就是西方的圆桌会议。每个人都在喋喋不休,现场显得混乱不堪,一个家族会议失去了它应有的凝重、严肃。虽然对中国观众而言,这个木兰“太美国化”了,但是观众在觉得诧异的同时也在渐渐接受这部影片。中美两国的文化就在这样的过程中相互影响渗透,达到互相影响与促进的作用。 在《功夫熊猫》中,熊猫阿宝是鸭子的儿子,吃面条长大,成天做着英雄的梦,却又好吃、懒惰。中国功夫讲究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但是在《功夫熊猫》中,所谓的功夫更多是倾向于实战的“美国功夫”。每逢格斗的时候,我们除了看到几只动物以高速移动来博取胜利之外,几乎看不到任何招式。乌龟大师口中经常出现许多哲理,听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但是《功夫熊猫》真正理解中国的道家思想吗?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当熊猫打开天书时,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这一桥段的设置,貌似符合了道家的“无为”思想。但是熊猫阿宝从龙之典上得到的启示是“相信自己”。当太郎发现龙之典里什么都没有的时候非常愤怒,阿宝反而安慰他说没关系,他第一次打开的时候也没有领悟,而且他还告诉太郎,没有什么绝密的奥义,而只是你自己。《功夫熊猫》中有熊猫、功夫、道家语言、金元宝、山庄布置、碗筷、福字等等一系列中国元素,然而在这华丽的元素外表下,蕴含的是美国“相信自己”的精神。相对于《花木兰》而言,《功夫熊猫》将中国元素与美国文化结合的更为精致。这也是《花木兰》一直没有在中国获得市场而《功夫熊猫》却在中国获得高票房的一个原因。 二、以《卧虎藏龙》为例分析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卧虎藏龙》中充溢着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京鼓、琵琶、二胡、笛汇成的东方天籁,江湖侠士,神奇玄妙的中国武术等等。然而影片着意表现的并非是表象上的东方文化奇观,而是更为内在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反思。《卧虎藏龙》的片民隐喻着人性中奔放和隐忍的两面性,影片分别提供了典型的东方气质人物李慕白和西方气质的人物玉蛟龙。李慕白这个角色承载了中国古典文化的侠义精神,他修为高深,沉稳大气,重情重义,深受传统礼节的束缚,对个人感情一味隐忍克制,而玉蛟龙则敢爱敢恨,蔑视江湖权威与世俗成规,追求自由生活。这一人物的创造,很大程度上尊重了西方文化崇尚的主体精神和个人本位。影片通过人物展现了感情与道德伦理、个人欲望与江湖道义、生命冲动与心灵自

传播学案例分析

马莱茨克认为传播者的个性结构和自我形象影响信息传播效果。众所周知的是,入行娱乐圈没几年的娜扎因《轩辕剑之天之痕》一举成名,随后接拍过很多部电影电视剧大红大紫,但同时也饱受外界争议,正如她在录制《偶像来了》节目中所说“我好像做什么都是错”,可见星途历经坎坷。娜扎美貌与气质并存,一出道就以温柔美丽的形象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与支持。可以说她是幸运的,没有经历太多挫折就能在娱乐圈崭露头角。但这也可以说是她的弱点,她虽然迅速走红,但毕竟只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走向社会,进入娱乐圈的新人,心智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内心还不够强大。在《偶像来了》节目中一句“没有家人陪伴,内心很脆弱”尽显小女生本质,“闺蜜私房话”过程中再露想家情绪,可见娜扎对于家庭的浓厚依赖。传播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会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近期娜扎公布与当红新生代偶像张翰的恋情更是引发网络大轰动,亲自写作的长微博《他真的很好》将两人相识相恋的过程一一透露,字里行间却充满外界争议带来的困扰与无奈。在娜扎没有代表作品和张翰郑爽恋情背景影响之下,娜扎受到网友的质疑与指责:没有作品只会拿男人上位。娱乐圈本来就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环境,身处在这个圈子里你的一言一行都会遭到一些人质疑。正如宁静前期节目中所言“作为偶像你每个方面都得经受公议”更是无比犀利的做出了总结。 在受众方面,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个体的个性结构、媒介环境、社会环境。个性结构包括兴趣、动机、世界观等,它决定着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对事物的趋向、选择。在娜扎在微博上发表长文《他真的很好》回应与张翰恋情之后,网友对待此事有三种态度:一类是支持、赞美祝福者;一类是质疑、辱骂者;还有一类是漠不关心的路人甲。支持者一类中的受众大多都是娜扎张翰的粉丝,始终坚定地追随偶像的脚步。而批判者大多都是郑爽的粉丝,他们认为娜扎介入张翰与郑爽的恋情导致其分手,因而为郑爽抱不平。可能还有一些所谓的“五毛党”水军来炒作。最后一类路人甲则是对娱乐事件不感兴趣则对此不关心。 社会环境因素可以是周围的整个社会,也可以指接受者生活于其中的社区、所属的群体、或者与之交往的其他个人。群体影响是社会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处在不同群体的人可能对同一信息有不同的理解。在这些祝福或者是批判的人中,还有一部分具有从众心理的人。这一部分人本身对郑爽张翰并不了解,但周围的朋友同学可能大多都是爽粉或者是翰粉,每天听他们赞美或者辱骂郑爽或张翰,受他们的影响,这一部分人在对待张翰娜扎恋情事件上也持相同态度。 另外,媒介形象因素也会影响接收者对内容的选择、对内容的体验方式和反应的方式。媒介形象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庞大的系统,具有多样性、开放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等一系列独特特征。娜扎是在新浪微博上发表长文回应恋情的,微博作为一个用户多且杂的公众平台,主要以传播年轻人关注的娱乐信息为主。张翰娜扎恋情公布后曾一度占据微博热搜头条,还有一批潜在的“五毛党”在推波助澜,因此备受关注和议论。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1)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 1、爱德华·霍尔的非语言传播理论 1955年在《科学美国》(Scientific A merican)发表了第一篇跨文化的非语言传播论文,即《举止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Manners),通过日常沟通行文来分析文化。扩展此文章思路,形成通俗读物《沉默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他将文化看作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所习得的行为模式、态度和物质的总和”,并认为他从深层持续稳定地控制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掩藏着人们行为方式的很多层面。 分析方法:通过定义文化的基本单位或“元素”(isolate),然后把这些元素联系到生物基础上,这样就能在不 同文化间进行对比,从而建立统一的文化理论。 核心意义:学习理解眼意识层面的交流过程,即理解我们的潜意识文化(unconscious culture),因为“理解和洞见他人心理过程的工作比我们多少人愿意承认的困难得多而且情况也严重得多。”霍尔所揭示的作为文化隐藏之物的无声的语言——声调、手势、表情、时间与空间等,无不蕴藏这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尤其是非语言传播的文化无意识特点。 其他著作:《潜藏的层面》(The Hidden Dimension,1966)、《超越文化》(Beyond Culture 1976)、《理解文化差异》(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 Germans, French and Americans, 1990)等。 归纳出两种奠基性的跨文化传播学思想与方法: 1、将人类学对单一文化的研究扩展为比较文化研究,关注不同文化的人之间如何互动。最具启发的思想是:文 化是人类之间的联系纽带,也是他们与他者互动的方式。(这成为后来文化差异与互动研究的理论来源,如丁允珠的“面子协商”理论) 2、将文化研究从宏观视野转为微观视野转向了微观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界定了文化的“基本讯息系统”(Primary Message Systems),即互动、联合、生存、两性、领土、时间、学习、消遣、防卫、利用,构成了对文化的立体化理解。其空间行为模式(proxemics)把空间当做文化的特殊表现方式,认为来自不同的感官世界中,一种文化中的人根据其文化感知模式而获得的体验会完全不同于其他文化。同时,在文化身份确认笼罩下的人们往往把他者视为他们自己的不可预测的、不可控制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交流障碍,为此,必须超越文化,把自己从潜意识中的文化网络中解脱出来。 2、霍夫斯特德的“文化差异的维度” 荷兰学者霍夫斯特德(Greet Hofstede)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了一次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调查研究,调查了66个国家117000位IBM员工

跨文化传播—不确定性降低理论案例分析

不确定性降低理论的案例研究 张宏莹 推荐阅读:A test of 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 theory: The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context (跨文化适应语境下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的检验) Mitchell R Hammer ,Richard L Wiseman ,J Lewis Rasmussen ,Jon C Bruschke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Summer 1998 46(3) 309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ProQuest) 推荐理由: (1)论文对不确定性降低理论的生成发展脉络梳理清晰,并最终以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的完整理论框架放在跨文化适应语境下进行研究,适用于周老师的课程主题; (2)研究方法规范,案例典型,方差分析,信度分析,路径分析等程序标准,示范性强;(3)论文形成的概念框架非常动态清晰,利于理解论文的研究架构。 (4)研究结果在对研究的概念框架做出修正的同时,讨论了对原理论公式进行重构。(5)建设性地为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指出三条路径:跨文化适应的预测因素和解释力研究;社会互动、心理健康、任务绩效研究;对社会适应进行系统的动态的纵向研究。 理论发展路径:(文献综述) 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 1、最早提出:(Berger, 1979, 1987; Berger & Bradac, 1982; Berger & Calabrese, 1975)伯格最先发现不确定性降低是解释传播(沟通)行为的核心的中介机制。并将不确定降低界定为认知过程。原始概念公式中出现了7个公理21个定理,大多用来界定不确定性降低与信息量,非语言表达,信息搜索,亲密度,互惠,相似度和吸引力之间的关系(Berger & Calabrese, 1975)。 2、框架被不断扩展和修正,如: 不确定降低部分的扩展研究: Berger (1979)验证了三个重要的影响不确定性降低的信息收集策略:被动策略(如观察);主动策略(如,向他人询问目标个体的信息);和互动策略(与对方面对面交流); Berger and Bradac (1982)将语言和普遍相似性加入到不确定性降低框架中; Parks and Adelman (1983) 证明了共享网络对不确定性降低所起的作用; Berger & Gudykunst(1991)在对这一研究的回顾中指出,对欧裔美国人的实证研究表明不确定性降低是人类传播的一个坚实理论; 同样地,Gudykunst, 1983; Gudykunst & Nishida, 1984, 1986; Sanders, Wiseman & Matz(1991)在他们的一系列研究中也为不确定性降低理论的普适化提供了最早的跨文化研究支撑;Gudykunst, 1988; 1993; 1995; Gudykunst & Hammer, 1987a, 1987b,将不确定性降低理论延伸用来解释来自不同文化的人际沟通行为,既研究了最初互动也研究了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3、焦虑降低部分的扩展研究及AUM理论的形成: Gudykunst and Hammer (1987a)将焦虑降低过程与不确定性降低理论同时采用来解释跨文化适应; 这一扩展理论被最终命名为: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AUM). 这一理论延伸是同时采用认知维度(不确定性降低)和情感维度(焦虑降低),并认为这两个过程维度是跨文化适应的关键中介变量。 这一扩展理论包括了7个假设,24个公理和50个定理。这些公理和定理勾勒出了不确定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