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教案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教案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教案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教案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教案

第2讲 数列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一、考试容

数列;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

二、考试要求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简单的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复习目标

1. 能灵活地运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性质、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解题;

2.能熟练地求一些特殊数列的通项和前n 项的和;

3.使学生系统掌握解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综合题的规律,深化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实践中的指导作用,灵活地运用数列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和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通过解决探索性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解综合题的实践中加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沟通各类知识的联系,形成更完整的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题意,富于联想,以适应新的背景,新的设问方式,提高学生用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研究数列问题的自觉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理性的思维方法.

四、双基透视

1. 可以列表复习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有关公式和性质.

2.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常有三种方法:

(1)定义法:对于n≥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11(/)n n n n a a a a ---为同一常数。

(2)通项公式法:

①若 = +(n-1)d= +(n-k )d ,则{}n a 为等差数列;

②若 ,则{}n a 为等比数列。

(3)中项公式法:验证

都成立。

3. 在等差数列{}n a 中,有关S n 的最值问题——常用邻项变号法求解:

(1)当 >0,d<0时,满足 的项数m 使得取最大值.

(2)当 <0,d>0时,满足 的项数m 使得取最小值。

在解含绝对值的数列最值问题时,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

4.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等。

五、注意事项

1.证明数列{}n a 是等差或等比数列常用定义,即通过证明11-+-=-n n n n a a a a 或1

1-+=n n n n a a a a 而得。 2.在解决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相关问题时,“基本量法”是常用的方法,但有时灵活地运用性质,可使运算简便。

3.对于一般数列的问题常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求解。

4.注意一些特殊数列的求和方法。

5.注意n s 与n a 之间关系的转化。如:

n a = ,,

11--n n s s s 21≥=n n , n a =∑=--+n k k k a a a 211)(. 6.数列极限的综合题形式多样,解题思路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离不开数列极限的概念和性质,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只要能把握这两方面,就会迅速打通解题思路.

7.解综合题的成败在于审清题目,弄懂来龙去脉,透过给定信息的表象,抓住问题的本质,揭示问题的在联系和隐含条件,明确解题方向,形成解题策略.

8.通过解题后的反思,找准自己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增强解综合题的信心和勇气,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所以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考对本章的考查比较全面,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考查每年都不会遗漏。解答题多为中等以上难度的试题,突出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大多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关数列的试题经常是综合题,经常把数列知识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不等式的知识综合起来,试题也常把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极限和数学归纳法综合在一起。探索性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常在数列解答题中出现。本章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在主观题中着重考查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等重要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基本数学方法。应用问题考查的重点是现实客观事物的数学化,常需构造数列模型,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

六、例分析 例1.已知数列{a n }是公差d ≠0的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S n .

(2)过点Q 1(1,a 1),Q 2(2,a 2)作直线12,设l 1与l 2的夹角为θ,

证明:(1)因为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 ≠0,所以

Kp 1p k 是常数(k=2,3,…,n).

(2)直线l 2的方程为y-a 1=d(x-1),直线l 2的斜率为d .

例2.已知数列{}n a 中,n S 是其前n 项和,并且1142(1,2,),1n n S a n a +=+==,

⑴设数列),2,1(21 =-=+n a a b n n n ,求证: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

⑵设数列),2,1(,2

==n a c n n n ,求证:数列{}n c 是等差数列; ⑶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

分析:由于{b n }和{c n }中的项都和{a n }中的项有关,{a n }中又有S 1n +=4a n +2,可由S 2n +-S 1n +作切入点探索解题的途径.

解:(1)由S 1n +=4a 2n +,S 2n +=4a 1n ++2,两式相减,得S 2n +-S 1n +=4(a 1n +-a n ),即a 2n +=4a 1n +-4a n .(根据b n 的构造,如何把该式表示成b 1n +与b n 的关系是证明的关键,注

意加强恒等变形能力的训练)

a 2n +-2a 1n +=2(a 1n +-2a n ),又

b n =a 1n +-2a n ,所以b 1n +=2b n ①

已知S 2=4a 1+2,a 1=1,a 1+a 2=4a 1+2,解得a 2=5,b 1=a 2-2a 1=3 ②

由①和②得,数列{b n }是首项为3,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故b n =3·21n -.

当n ≥2时,S n =4a 1n -+2=21n -(3n-4)+2;当n=1时,S 1=a 1=1也适合上式.

综上可知,所求的求和公式为S n =21n -(3n-4)+2.

说明:1.本例主要复习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证明一个数列为等差,等比数列,求数列通项与前n 项和。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由条件241+=+n n a S 得出递推公式。

2.解综合题要总揽全局,尤其要注意上一问的结论可作为下面论证的已知条件,在后面求解的过程中适时应用.

例3.已知数列{a n }是首项a1>0,q >-1且q ≠0的等比数列,设数列{b n }的通项b n =a 1n +-ka 2n + (n ∈N),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分别为S n ,T n .如果T n >kS n 对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数k 的取值围.

分析:由探寻T n 和S n 的关系入手谋求解题思路。

解:因为{a n }是首项a 1>0,公比q >-1且q ≠0的等比数列,故

a 1n +=a n ·q , a 2n +=a n ·q 2

所以 b n =a 1n +-ka 2n +=a n (q-k ·q 2).

T n =b 1+b 2+…+b n =(a 1+a 2+…+a n )(q-k ·q 2)=S n (q-kq 2).

依题意,由T

n >kS

n

,得S

n

(q-kq2)>kS

n

,①对一切自然数n都成立.

当q>0时,由a1>0,知a

n >0,所以S

n

>0;

当-1<q<0时,因为a1>0,1-q>0,1-q n>0,所以S

n

=

综合上面两种情况,当q>-1且q≠0时,S

n

>0总成立.

由①式可得q-kq2>k②,

例4.(2001年全国理)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出发,某地投入资金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并以

此发展旅游产业. 根据规划,本年度投入800万元,以后每年投入将比上年减少1

5

.本年度

当地旅游业收入估计为400万元,由于该项建设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预计今后的旅游业收

入每年会比上年增加1

4

。(Ⅰ)设n年(本年度为第一年)总投入为a n万元,旅游业总收入为

b n万元. 写出a n,b n的表达式(Ⅱ)至少经过几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 解析:第1年投入800万元,第2年投入800×(1-)万元……,

第n年投入800×(1-)n-1万元

所以总投入a n=800+800(1-)+……+800×(1-)n-1=4000[1-()n]同理:第1年收入400万元,第2年收入400×(1+)万元,……,

第n年收入400×(1+)n-1万元

b n=400+400×(1+)+……+400×(1+)n-1=1600×[()n-1]

(2)∴b n-a n>0,1600[()n-1]-4000×[1-()n]>0

化简得,5×()n+2×()n-7>0

设x=()n,5x2-7x+2>0∴x<,x>1(舍)即()n<,n≥5.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建立函数关系式,数列求和,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数学问题应用题重点在过好三关:(1)事理关:阅读理解,知道命题所表达的容;(2)文理关:将“问题情景”中的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用数学关系式表述事件;(3)数理关:由题意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并解答这一数学模型,得出符合实际意义的解答。

例5.设实数0≠a ,数列{}n a 是首项为a ,公比为a -的等比数列,记

),(||1*N n a g a b n n n ∈=n n b b b S +++= 21,

求证:当1-≠a 时,对任意自然数n 都有n S =

2)1(lg a a a +[]

n n a na n )1()1(11++-++ 解:n n n n n a a a q a a 1111)1()(----=-==。 ||lg )1(|)1(|lg )1(||lg 111a na a a a a b n n n n n n n n n ----=--==∴

||lg )1(||lg )1()1(||lg 3||lg 2||lg 11232a na a a n a a a a a a S n n n n n ----+--+++-=∴

||lg ])1()1()1(32[11232a na a n a a a n n n n ----+--+++-=

记n n n n na a n a a a S 11232)1()1()1(32----+--+++-= ① 1121332)1()1()1()2()1(2+-----+--+--++-=n n n n n n na a n a n a a as ② ①+②得1121232)1()1()1()1(+-----+-+-+++-=+n n n n n n na a a a a a s a ③

11

11(1)1,(1)(1)1(1)

n n n n a a a a S n a a -+-++-≠-∴+=+-?-- ])1()1(1[)

1(||lg )

1(])1)(1(1[)1()1()1()1()1()1()1(12212112

1

111n n n n n n n n n n n a na n a a a S a a na n a a a na n a S a a n a a a S ++-++=∴+-+++=+-?+++=∴+??-?++-+=∴+++-+-+- 说明:本例主要复习利用错位相减解决差比数列的求和问题。关键是先研究通项,确定}{,n n n n a b a C ?=是等差数列,}{n b 等比数列。

解法一:设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a

1

=a,公差为d,则其通项为

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知S

5

≠0,由此可得

一步加工,有下面的解法)

解法二:

依题意,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