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年中药对CYP450酶系影响的研究进展

近年中药对CYP450酶系影响的研究进展

近年中药对CYP450酶系影响的研究进展
近年中药对CYP450酶系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讲义) 前言 中药是我国人民数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有力武器,是我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药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每种中药中都含有多种成分,但并不是每种成分都能起到防治疾病的效果,我们通常将中药含有的成分分为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两大类。所谓无效成分是相对有效成分来说的,或者是到目前还没发现它具有显著生物活性。所谓有效成分,即被证明具有医疗效用或生物活性的物质,一般有效成分含量往往很低。我国的天然药物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发现新的活性成分,寻找新的药物,就必须首先从复杂的中草药成分中,提取出有活性的组分。 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是其中的有效化学成分,因此,提取、分离和纯化中药中的化学成分,是进一步测定其化学结构、研究其药理作用和毒性的首要条件,也是进行结构改造、化学合成和研究结构一疗效关系的前提,同时,只有搞清楚中药的有效成分才能有效地进行药材的引种栽培、产品的质量控制、工艺改进和稳定性考核,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生物利用度,探计和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从中药成分中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进而研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总而言之,对中药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提取和分离出其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群,是一切有关中药研究的关键。 中药活性成分结构类型丰富,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有的性质相当不稳定),因此提取分离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从一个粗提物中要分得纯化合物,常需要经过许多纯化步骤,其过程往往相当烦琐、耗时,且花费很大。因此,正确掌握提取分离的实验操作以及熟悉快速、有效的新的提取分离技术在分离目约化合物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主要提取方法:经典的溶剂提取法,其次还有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压榨法等。 1.溶剂提取法 1.1原理: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探讨我国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现代化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 阅有关资料,对我国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现代化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本文就我国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现代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结论:中药通过充分发挥其药物制剂的特点,改进制剂剂型及技术,从整体上提高了中药制药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中药新剂型;缓释制剂;研究进展 中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祖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生产应用的中药,为人类的健康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药在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方面显示出的独特优势和魅力,其所产生的特有疗效与作用,受到国内外医药学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研究针对临床中药最常用制剂类型,并结合在中药剂型改进方面的一些经验,简述现代药剂学中的新剂型和新技术在中药新剂型开发中的应用,以期对中药新剂型的开发提供参考。、 1经皮给药制剂 1.1巴布剂:载药量大、透皮效果好、药量成分可控、透气性好、对皮肤无刺激。巴布剂广泛应用于内外科疾病,具有良好开发价值和市场应用前景。研究表明,一些活血化瘀和芳香开窍类中药,如当归、乳香、没药、丹参、红花、川芎、血竭、冰片等,都能提高皮肤细胞的通透性,刺激皮肤腺体开口增大,改善微循环及机体血流动力学朱鲲鹏等将辣椒碱和蟾酥制成复方辣椒碱巴布剂,以粘着力等指标考察优选了巴布剂的处方[1]。优选巴布剂的最优配比组成为胶粘剂:赋形剂:填充剂:软化剂:保湿剂=8:8:4:3:5。该制剂应用方便,刺激性较小。 1.2气雾剂:具有奏效快,使用方便等特点。外用可避免对创面的刺激性,吸入时则可减少胃肠道副作用,用于心绞痛、哮喘等中、急症如复方丹参气雾剂对心绞痛速效作用显著,总有效率94.12%(片剂组仅8%),平均起效时(3.461±1.352)min。救心气雾剂经临床201例观察,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达92%,大多数病例3min内起效5min内止痛,其药效止痛作用与硝酸甘油相似[2] 1.3微乳:能同时改变皮肤角质层脂性和极性,并促进药物渗透和吸收,有很强的促吸收。辣椒碱乳中辣椒碱的累积经皮渗透量远远高于辣椒碱乳膏和辣椒碱水凝胶。蛇床子素微乳中蛇床子素的稳态渗透为蛇床子饱和溶液的25.5倍,说明微乳对蛇床子有很强的促透能力。 2滴丸 滴丸是在中药丸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传统丸剂所没有的多种特点。与传统的片剂相比,滴丸具有表面积大、溶出速度快、胃肠刺激作用小、服用方便等优点,且对其主要成分的研究与质量控制已达分子水平。由于滴丸是骤冷条件下形成的固体分散体,药物以极小的晶粒存在,故可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舌下含服经舌粘膜迅速吸收进入血循环,因而起效快。复方丹参滴丸中由

中药新剂型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和发展极为迅速,随着制药工业和新药开发的不断进展,我国中药制剂水平已从传统经验型逐步上升到科学制药水平,现代制药设备的引进和新技术的应用,使一批现代中药新剂型显现。 1 滴丸剂 滴丸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宜方法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滴丸剂是在中药丸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传统丸剂所没有的多种特点。如天津天士力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已为人们所熟悉,该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治疗和急救。复方丹参滴丸中主要成分的研究与质量控制,目前已达到分子水平,减少了冰片用量,并由口服改为舌下含服,从而大大减少了对胃肠道的刺激。因为滴丸是在骤冷条件下形成的固体分散体,可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使药物以极微小的晶粒存在,因而具有表面积大,溶出速度快的特点。复方丹参滴丸舌下含服经舌粘膜吸收,直接进入血循环,3分钟起效,可迅速缓解心绞痛,解除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临床资料表明,在冠心病的长期治疗中,复方丹参滴丸可更有效地减少缺血发生次数,尤其是缩短心电图ST段下移的持续时间.且无头痛、头胀等副作用,为一种治疗冠心病ST段改变的有效药物。 2 膜剂 膜剂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进展很快的剂型,临床很受欢迎,可用于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创伤科、烧伤科、皮肤科及妇科等,—些膜剂尤其是鼻腔、皮肤用药膜亦可起到全身作用。故在临床应用上有取代部分片剂、软膏剂和栓剂等的趋势。黎国梓等研制了复方养阴生肌双层膜.底层(缓释层)以PV A(聚乙烯醇类)为成膜材料,因其融化慢,作用时间长,具长效作用;面层(速释层)以白及胶为成膜材料,因其在体液中熔化快,具速效作用,将二者制成双层膜,分别加入止痛消炎药物,经两年多的临床应用,治疗口腔溃疡362例,有效率100%,疗效较好,深受欢迎。贵州六枝大华制药厂生产的中药博性康速溶膜可有效杀灭常见性病及引起妇科疾病的细菌,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能有效防治各种阴道炎、宫颈炎。由于膜剂本身体积小,重量轻,随身携带极为方便。 3 软胶囊 软胶囊剂型具有杂质少,有效成分多,生物利用度高,吸收快等优势。鉴于传统的中药制剂(丸、散、膏、丹)存在的缺点,近年来软胶囊剂型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其研制开发正方兴未艾。软胶囊是—种较新的剂型,它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多的中药。如以大蒜、王浆等中药为原料组成的复方大蒜软胶囊.临床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能使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能明显延长出血时间,缩短凝血时间,提示能防止血栓形成,并具有一定的抗疲劳及抗衰老作用,同时掩盖了大蒜的不良气味。 软胶囊剂型的特点是:(1)纯中药制剂,不含糖,便于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服用。(2)最大限度提取和保留了挥发性有效成分。(3)内容物为高科技萃取精华,杂质含量低,不含生药粉,更易符合卫生学指标。(4)进入胃肠迅速崩解被人体吸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显效,生物利用度高。(5)由压制法或滴制法制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一次成型,且全封闭剂型,稳定性好,避免药物分解失效。(6)掩盖了药物中挥发性成分的不良气味,口感好,便于服用。(7)服用量少,携带方便。 目前我国已上市的中药软胶囊制剂品种有十多个,其中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的利鼻软胶囊,东盛科技启东盖天力制药有限的四季三黄软软胶囊,北京中药二厂的香砂养胃软胶囊和石家庄神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麻仁软胶囊、感冒软胶囊、龙胆泻肝软胶囊、清开灵软胶囊及藿香正气软胶囊等已是临床广泛使用的品种,并越来越受到患者青睐。 4 气雾剂

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410213308.html, 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分析 作者:李红毕静静王琳于晓阳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年第14期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禁忌和存在的问题,提高用药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根据中医理论,采用现代技术对中药方剂进行有效成分配伍,阐述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的优点和意义。结果: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更具针对性,提高用药准确性,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结论:传统中医中药学对于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理论指导,现代技术对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提供了技术支持、研究思路以及配伍方法,方剂有效成分配伍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分析 中药方剂配伍是指两种以上药物的配合适应,方剂配伍运用于治疗中的目的是调和药性,或是为提高治疗效果进行联合用药。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是基于配伍基础上形成的更为高级形式的配伍,该方法是以有效成分按照一定比例组合,从总体上实现综合治疗。通过将中药有效成分进行组合可以增强疗效,降低药物毒性。且该方法将药物进行提纯,只提取有效成分,安全性更高,对于病情复杂患者尤其适用,并可进行扩展治疗;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也可以用于药物中毒的预防。结合中医理论,采用现代技术分析和研究新的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理论,对于提高药物质量和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中药方剂有效成分包括活性单体成分和活性组分。方剂有效成分是中药方剂经混合和相互作用后最终形成的对治疗起到主要作用的药物成分。由于中药方剂多由2种以上药物组合而成,其中难以避免含有无作用的成分,甚至含有毒性成分。结合中医药理论,使用现代技术研究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具有准确、实用、安全、高效等优点。配伍时应遵循科学、安全、有效的原则,确保配伍方剂的质量。因此方剂配伍首先要具有针对性,根据具体症状及患者病情进行考虑,结合方剂的特点、配伍的安全性等因素进行配伍。具体的配伍过程要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要确定方剂中的药材种类、活性成分,才能除去无作用、具有毒性的成分,提高方剂质量。其次,选择适合的配伍方案,找出对患者病情有益、毒性较低、可增强疗效的组合。最后,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取中药饮片中的有效成分进行配伍。 2活性单体配伍 2.1把握剂量 配伍时把握准确的剂量是确保用药安全和治疗有效的基础,但中药方剂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方剂中有效成分、无作用成分或(与)毒性成分混合;而环境中的湿度、温度等对中药成

中药滴丸剂的特点与研究进展状况分析

中药滴丸剂的特点与研究进展状况分析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中药滴丸剂的特点与研究进展状况分析 滴丸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有用聚乙二醇(PEG)4000为基质,以植物油为冷凝剂制备苯巴比妥钠滴丸的报道,1958年国内有人用滴制法制备了地锑钾滴丸,1968年我国芸香油滴丸的试制成功揭开了中药滴丸的序幕。近年来,随着中药剂型的不断发展,滴丸在中药剂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引人注目,成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中药新剂型。中药滴丸剂系中药经过加工提取后,与固体基质加热熔融成溶液、混悬液或乳浊液,再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剂中,由于界面张力作用使液滴收缩并冷凝成固态而制成的制剂。由于滴丸载药量小,因此,中药要制备成滴丸必须要经过精制,富集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因而滴丸成分明确,质量易于控制。 中药滴丸剂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生产方面,工艺设备简单,生产方便,成本低,易于控制质量,而且有利于清洁卫生及劳动保护等;(2)在剂型方面,能够将某些液体药物制成固体滴丸,也可通过选用肠溶性基质直接制成肠溶性滴丸等,同时某些难溶性药物通过制成滴丸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3)适用于中药急症制剂,达到高效、速效的目的;(4)适用于耳、鼻、口腔等局部用药,可具有长效作用;(5)适用于缓释制剂,具有延效作用等。 近年来在已上市和已批准临床研究的中药滴丸品种中,多数为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各种痛症等方面的用药。已上市的中药滴丸剂有20多种,已批准临床研究的中药滴丸剂有十余种。 1、滴丸剂的基质和冷凝剂 滴丸中除主药以外的其他辅料统称为基质。而用于冷却滴出的液滴,使之冷凝成为固体药丸的液体,则称为冷凝剂。 种类 滴丸的基质和冷凝剂均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常用的脂溶性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虫蜡、蜂蜡、石蜡、氢化油及植物油等,其相应的冷凝剂则为水、乙醇或两者的混合等。常用的水溶性基质有PEG、硬脂酸钠、甘油明胶、水等;其相应的冷凝剂为脂溶性的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植物油、煤油以及它们的混合液等。 基质 1.2.1聚乙二醇(PEG) 当PEG的分子量大于1000时,呈固态;PEG4000与PEG6000的熔点分别为48~53℃和55~60℃;其本身无生理作用,化学稳定性好,易溶于水,可用以从中释放水溶性或油性药物,对药物有助溶作用,同时还能吸附部分液体,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类水溶性基质。PEG6000是常用的水溶性固态基质,因其熔点,极易与药物熔融成固体分散体,故适于药物的溶解、熔融、滴制和成形。PEG6000还可使整个工艺简化,产品质量和药效得以优化。有人用溶剂-熔融法制备吲哚美辛PEG滴丸,药物溶解度比原药增大1倍多,产品符合药典标准。魏玉平等通过实验发现:(1)当复合基质(PEG4000和PEG6000)中二者比例为1:1时,其耐热性最差,不利于药品运输和储藏;(2)对于含大量挥发油的中药提取物,当用PEG4000作基质时,若滴丸硬度不够、流动性差、耐热性差时,可用PEG6000来替换部分PEG4000;(3)当采用PEG6000作基质时,若料液的黏度高、滴制温度高、滴丸的光泽度差、易拖针状尾时,可用PEG4000来替换部分PEG6000。 1.2.2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S-40) 由聚乙二醇类基质酯化而成,是一种具表面活性的水溶性基质(熔点为46~51℃),S-40改变了聚乙二醇类本身不具有亲酯结构和表面活性的性质。S-40作为灰黄霉素、甲磺丁脲与呋苯胺酸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此外,也有报道S-40虽然能够改善某些PEG6000中难溶药物的溶解度,但其引湿性教PEG6000强,故成品应注意密封保存。 1.2.3聚醚(poloxamer) 是乙烯氧化物和丙烯氧化物的镶嵌聚合物,平均分子量为8350,是一种优良的非离子型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水溶性,毒性很小,价格较低,能与许多药物形成固液体。poloxamer作为新型载体,曾用于熔解法制备保泰松固体分散体,也有人用poloxamer作基质制备了吡哌酸聚醚滴丸。以poloxamer作为基质的滴丸制备工艺较为简单,制图时的温度控制亦比PEG基质简单,不象以PEG 混合物作为基质时须根据不同地区的温湿度条件进行调整。 以poloxamer作基质时制备的滴丸其药物的溶出及透皮释放均比PEG作基质时慢;但家免口服两种基质的滴丸,其药动学参数无显着差异。 冷凝剂 在滴丸的冷凝剂中,水溶性基质最为常用的冷凝剂是液体石蜡。但由于液体石蜡的表面张力较大,加之其黏度较小,有些滴丸在液体石蜡中成形不好或不圆整,特别是以S-40及poloxamer作为基质的滴丸在液体石蜡中成形不好。有人使用二甲基硅油作为冷凝剂改进了苏冰滴丸的成形。二甲基硅油是无色、无臭、无味的非极性液体,不溶于水和乙醇,具脂溶性。二甲基硅油表面张力小于液体石蜡,比重为~,与药液的比重差小,可减少黏滞力,有利于滴丸的成形;黏度较大,可显着地改善滴丸的圆整度。近年来,有的学者应用玉米油作为冷凝剂,玉米油的表面张力近似于二甲硅油,但其黏度较小,故作为冷凝剂时常与二甲基硅油合用。

厚果鸡血藤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厚果鸡血藤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概述 关键词厚果鸡血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摘要本文综述了厚果鸡血藤中黄酮、三萜等化学成分及其杀虫、凝血等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厚果鸡血藤提供参考。 Advances in Studies o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y of Millettia pachycarpa LI Yan-Fang*, DENG Hai-Chun, LIANG Bin, MA Li-Fang, SONG Hang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l and Bioengeneering, Sichuan U niversity, Chengdu, 610065, China Abstract: Millettia pachycarpa has been used as insecticidal plants in China.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y have been studied in recent 30 years. Some flavonoids had been isolated from the stem and seed of this plant.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studies and will supply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edicinal value of this plant. Key words: 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 flavonoid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豆科鸡血藤属植物厚果鸡血藤Millettia pachycarpa Benth,又名少果鸡血藤、毒鱼藤,为多年生攀援灌木,分布于我国华南和西南等地区。其味苦,辛、热,有毒,具有杀虫、攻毒、止痛之功效,主治疥疮、癣、癞、痧气腹痛、小儿疳积等疼痛[1]。广东连县等地民间用以治疗乙型肝炎,为广州市医药工业研究所抗乙肝病毒研究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厚果鸡血藤研究的不断深入,已从中分离得到多种化学成分,并且发现不少新的药理活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对本品开展研究,本文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1化学成分 厚果鸡血藤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有黄酮、异黄酮,鱼藤酮类、查耳酮、二氢黄酮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三萜、甾醇和蛋白质等成分。 1.1黄酮类化合物

研究中药复方中的有效成分

研究中药复方中的有效成分 中药复方是中医药发展的宝贵结晶,但由于其药物组成较复杂、药效作用机制较难测定,所以如何科学、合理地鉴定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也就成了一道难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医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地不断进步,色谱检测、血清成分分析等一系列技术的出现也使得中药复方药理学的神秘面纱得以揭露,也使得中医药向着科学化、微观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为中医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而稳健的基础。 标签:中药复方;有效成分;鉴定方法 中药复方是指处方中含有两位或者两位以上中药材,一般来讲中药复方均有固定的搭配方法和治疗方向,甚至连如何制药和服药都有相关要求。一直一来中药复方都以其显著的药效、稳健的治疗机制、低伤害性的治疗手段受到全世界医学工作者的关注。但由于中药复方一般均为经验用药,药材中含数几种甚至十几种有效成分,为了确切地掌握这些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以及用药量,科学、合理、有效地对中药复方有效成分进行鉴定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要。本文就以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的药用机制和检测方法为论点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1单体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作用 中药材中所含有的药物成分并非都对疾病有治疗作用,一些药物是含量较高的成分起到治疗作用,而一些药物则是含量较低的成分起到治疗作用。所以明确中药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以及用药量,可以优化中药复方的组药结构,减少非必要成分对患者机体的伤害,同时也为中药有效成分的提炼、制药、使用指明了方向。单体药材是中药复方的组成基础,所以了解单体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以及用药量是研究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的基础。如根据梁鑫淼[1]等人的研究资料显示,以四逆汤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复方药物中有效成分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四逆汤之所以能够有效治疗心急缺血,有强心、止休、回阳的功效,主要因为其中所含有的三种有效成分:甘草酸粗品、干姜挥发油、附子生物碱。对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乳酸的作用效果附子生物碱强于干姜挥发油强于甘草酸粗品,三种成分的最佳用药比例为1:1:1。附子生物碱是附子单体的主要成分,干姜挥发油是干姜单体的主要成分,甘草酸粗品是炙甘草单体的主要成分,以附子生物碱为主要治疗机制,甘草酸粗品、干姜挥发油起到辅助、增进功效,三者缺一不可。由此可以看出单体中主要有效成分对中药复方药理作用的影响。 2复方合制后药物作用 除了上述四逆汤以主要单体药材的主含量成分为主要的治疗药物,一些中药复方在制药过程生成新成分进而可起到治疗作用。如武孔云[2]等人的研究资料显示,以生脉散为研究对象,主含人参、麦冬、五味子,采用标准制药过程,并对生脉散汤做色谱分析。结果显示:汤剂中含有大量5-HMF(5-羟甲基-2-糠醛),这是原单体药物中所没有的,5-HMF具有软化血管、提升血压流速、清理血质

五灵脂研究进展

?综述? 五灵脂研究进展 李捷 (陕西中医学院2007级,陕西成阳712046)五灵脂,别名血灵脂、草灵脂、五灵子、寒雀粪、寒号虫 屎。能活血散瘀,炒炭后有止血的作用。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五灵脂苦泄温通,”通利气脉”,”通则不痛。”故《本草经疏》谓之”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 五灵脂混伪品繁多,源于鼯鼠、飞鼠和鼠兔的粪便,前者为正品,后两者为混淆品,市场掺伪及造假屡见不鲜,影响其使用。现将近年来研究有关五灵脂的文献综述如下。 1化学成分研究 李强等Ⅲ利用柱层析色谱法,从五灵脂中分离出20个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技术,对其中6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分别为正二十七烷、二氢谷甾醇、表木栓醇、B2谷甾醇、乌索酸、胡萝卜苷。其中除乌索酸外,其余化合物均系首次从五灵脂中获得。 魏垠、张秀等【2l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SDE)提取了五灵脂挥发性组分。提取液经浓缩后,以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气相色谱程序升温保留指数(PIRI)、标准样品对照进行分离与鉴定。在sB54柱和PEG一20M柱上C—C.MS法分别检出了122个和96个峰。其中相同的峰有51个,占总峰面积的56.3%。进一步用程序升温保留指数确认了其中33种化合物,占总蜂面积的35.7%。其中含量较高的组分有:十二酸(7.oo%),a.雪松醇(4.4l%),四甲基吡嗪(4.10%),十四酸(3.37%),b.(3一甲苯基)乙酮(2.53%),苯甲醛(2.42%),2-甲氧基苯酚(2.1l%)。从化合物的种类来看,主要为:醇类(10种),酮类(8种),醛类(6种),烯类(5种),酸类(4种),酚类(4种)。 2含量测定 陈月开等13J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五灵脂中原儿茶醛的第一特征峰在260hm波长处。5斗g/nd一30斗g/ml范围内OD295与浓度呈线性正相关;第二特征峰在295nm波长处,5卜g,ml ̄45|Lg,ml范围内OD295与浓度呈线性正相关。 收稿13期:2009-07-203临床应用研究 3.1治疗疼痛 邱祖萍141用五灵脂1509配伍血竭809,阿魏、生乳香、生没药各1509,生南星1209,生大黄2009,治疗非癌症型疼痛114例,完全缓解99例,部分缓解1l例。轻度缓解3例,无效1例。 高晓俐阎用加味温经汤基本方为:当归、赤芍、炒蒲黄、五灵脂、乌药、延胡索各159,桂枝、丹皮、麦冬各lOg,香附、川楝各129,吴萸、川芎、制没药、炙甘草各69,白芍209,法半夏99。每日l剂,水煎分2次温服,予经前5d开始用至行经第ld。经净后服用乌鸡白凤丸,每次1丸,每日2次;归芍调经片(湖南三九南开制药有限公司出品),每次4片,每132次,服至经前5d。1个月经周期为l疗程,连续使用3个疗程。治疗原发性痛经80例。结果:总有效率97.5%。提示本方具有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标本兼治的功效。 3.2治疗盆腔炎 刘宏丽、徐金秀[61用活络效灵丹基本方为:丹参209,当归、土茯苓、败酱草、牛膝各159,乳香、没药、元胡、五灵脂各lOg。湿热盛者加蒲公英209。黄柏、丹皮各lOg,气滞重者加川楝子、香附各lOg。治疗本病15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7.4%。提示本方具有活血通络,化瘀止痛之功效。 3.3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毛水泉171用健脾和养阴活血汤:党参259,白术、茯苓、玉竹、炙甘草各159,陈皮69,厚朴、沙参、白芍、五灵脂各129。丹参209.川芎Jog。总有效率95.23%、73.8%(P<0.01)。胃镜示总有效率92.86%、52.38%(P<0.01)。 3.4治疗消化性溃疡 王之华等嗍用自拟五灵脂汤治疗消化性胃溃疡。实验组基本方:五灵脂609,蒲公英409,生薏仁309,白芷209,柴胡109,黄芩109.法半夏159,白术159,枳壳lOg,桔梗log,鸡内金109,甘草log,以清水约】000ml。煎汁约400ml,分早晚空腹,每日l剂。对照组用雷尼替丁150nag121服,2蝴。结果五灵脂汤组疗程内溃疡的愈合率为90.O%。2年内复发率为33.1%;对照组疗程内溃疡的愈合率为53.3%。2年内复发

鸡血藤

鸡血藤 【别名】血风、血藤、大血藤、血风藤、三叶鸡血藤、九层风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碎,晒干。 用水润透,切片,或蒸软后乘热切片,晒干。 【性味】苦、甘,温。【归经】归肝、肾经。 【功效】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9~15g。【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大剂1两);或浸酒。 【附方】治放射线引起的白血病:鸡血藤一两。长期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临床应用】治疗闭经:鸡血藤糖浆10~30毫升,日服3次,疗程1~4周。治疗190例,近期有效65例。一般于服药后7~20天通经。 【功效】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主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闭经(鸡血藤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或浸酒。功能主治活血、舒筋。治腰膝酸痛,麻木瘫痪,月经不调。①《纲目拾遗》:"活血,暖腰膝,已风瘫。"②《本草再新》:"补中燥胃。"③《饮片新参》:"去瘀血,生新血,流利...[详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大剂1两);或浸酒。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配益母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配苍术,理气化湿、辟秽去浊;配杜仲,补肾壮骨,通经止痛;配当归,补血活血。 1.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本品苦而不燥,温而不烈,行血散瘀,调经止痛,性质和缓,同时又兼补血作用,凡妇人血瘀及血虚之月经病证均可应用。治血瘀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可配伍当归、川芎、香附等同用;治血虚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则配当归、熟地、白芍等药用。 2.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及血虚萎黄。本品行血养血,舒筋活络,为治疗经脉不畅,络脉不和病证的常用药。如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可配伍祛风湿药,如独活、威灵仙、桑寄生等药;治中风手足麻木,肢体瘫痪,常配伍气活血通络药,如黄芪、丹参、地龙等药;治血虚不养筋之肢体麻木及血虚萎黄,多配益气补血药之黄芪、当归等药用。

中成药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摘要 中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为我国民众的健康、为民族医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测定中药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得到了改进,本文综述了中成药国内外情况和常用的中成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重点介绍薄层扫描法(TLCS),薄层扫描法将以其高效优势和多种检测方法在中成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展望中成药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未来。 关键词:中成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薄层扫描法,发展 目录 一、中成药在国内外情况 5 (一)国外中成药情况 5 (二)国内中成药情况 5 二、中成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检测方法 6 (一)化学定量法 6 (二)比色法 6 (三)紫外分光光度法 6 (四)红外光谱法7 (五)柱层析或纸层析一紫外分光光度法7 (六)气相色谱法7 (七)薄层扫描法7 (八)高效液相色谱法7 三、薄层扫描法。8 (一)薄层扫描法原理和特点8 (二)中成药中黄芩的功效和测定分析方法8 (三)测定中成药中黄芩含量实验8 四、中成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发展9 五、结束语9 六、参考文献9 引言 中药是我国传统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千百年来,在我国人民的健康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中药也面临着现代化的问题。近年来,全世界对中药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开始重视,这表明中药国际市场的快速发展时期已经来临。当前,中药要进入世界市场,实现中药现代化,首当其冲是其质量的控制,而含量测定是质量控制最关键的部分。中成药在剂型、品种、产量及应用范围等方面均有迅速的发展。1985年版《中国药典》中收载达207个,为使中成药的内在质量具有客观的评价方法,逐步制订切实可行的质量指标,我国药学工作者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到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共收载中成药标准1069个品种,新增各项鉴别2165项,其中显微鉴别259项、簿层色谱鉴别1818项、液相色谱鉴别25项、气相色谱鉴别9项等,2010年版《中国药典》大幅度增加收载品种和检测项目,能多药物多成分检测,更标准科学有效等等。

延胡索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延胡索 药材名称: 延胡索 拼音名称: YANHUSUO 别名: 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玄胡。 科属: 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W.T.WANG的块茎。 产地: 主产于浙江东阳、磐安;湖北、湖南、江苏亦产。 性味: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心经。 功效: 活血,行气,止痛。 中成药: 共有430种中成药使用延胡索:复方延胡索氢氧化铝片复方氯乙烷气雾剂舒筋定痛酒骨友灵搽剂伤痛宁膏复方田七胃痛胶囊胃热清胶囊田七痛经胶囊腰痹通胶囊壮骨伸筋胶囊等。 应用: 主要用于气血瘀滞诸痛证。本品羊散温通,“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其止痛作用优良,无论何种痛证,均可配伍应用。治胸痹心

痛,配瓜蒌、薤白或丹参、川芎等;治胃痛,配白术、枳实、白芍等;若偏寒者,配桂枝或高良姜;偏热者,配山栀、川裸子;偏气滞者,配香附、木香; 偏血瘀者,配丹参、五灵脂。治肝郁气滞胁肋胀痛,配柴胡、郁金等;治妇女 痛经、产后瘀滞腹痛配当归、红花、香附等;治寒疝腹痛,配小茴香、吴茱萸等;治跌打损伤,配乳香、没药;治风湿痹痛,配奏艽、桂枝等。近代临床用 治多种内脏痉挛性或非痉挛性疼痛,均有较好疗效;也有治麻风病的神经痛, 以及以0.2%延胡索碱注射液作局部麻醉手术者。 配伍效用: 1、延胡索配伍川楝子:延胡索辛散温通,活血行气止痛;川楝子苦寒降泻, 疏肝泄火、行气止痛。二者伍用,有疏肝泄火、行气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 肝郁气滞之胃脘疼痛且有化热者;肝郁化火所致之胸腹胁肋胀痛、口苦、舌红 苔黄;或痛经、心绞痛、疝气痛等证属气滞血淤兼有热象者。 2、延胡索配伍川芎:二者均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二者合用,其效更显著,用于治疗血淤所致各种疼痛。 3、延胡索配伍高良姜、香附:延胡索行气止痛;高良姜温中止痛;香附疏肝理气止痛。三者伍用,有疏肝理气、温中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滞肝胃之胁 肋胀痛,或寒邪犯胃所致之胃脘痛。 4、延胡索配伍小茴香:延胡索行气止痛;小茴香祛寒止痛、理气和胃。二者合用,有行气、祛寒、止痛、和胃之功效,用于治疗寒凝气滞之胃脘疼痛或疝 气痛、少腹疼痛等。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未服1.5~3G。多醋制后用。醋制后可使其有效成分的溶 解度大大提高而加强止痛药效。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采收加工: 种植的次年5~6月植株枯萎时采挖块茎,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搓掉浮皮,洗净,按大小分别放置沸水中煮3~6分钟,烫至块茎中心无白心时,捞出晒干。炮制工艺:

鸡血藤

鸡血藤 中文名称:鸡血藤 英文名称:Caulis Spatholobi (拉):suberect spatholobus stem 定义:豆科植物密花豆 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的干燥藤茎。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药学(二级学科);中药(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鸡血藤鸡血藤(学名:Millettia dielsiana)是豆科崖豆藤属的植物。分布在越南、老挝以及中国大陆的湖北、甘肃、安徽、浙江、广东、云南、湖南、海南、陕西、贵州、四川、广西、江西、福建等地,生长于海拔2,5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溪沟、山坡杂木林与灌丛中、谷地及路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 【性状】:本品为椭圆形、长矩圆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栓皮脱落处现红棕色。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质坚硬。气微,味涩。 【鉴别】: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含棕红色物。皮层较窄,散有石细胞群,胞腔内充满棕红色物;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维管束异型,由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成数轮。韧皮部最外侧为石细胞群与纤维束组成的厚壁细胞层;射线多被挤压;分泌细胞甚多,充满棕红色物,常数个至10多个切向排列成层;纤维束较多,非木化至微木化,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石细胞群散在。 木质部射线有时含棕红色物;导管多单个散在,类圆形,直径约至400μm;木纤维束亦均形成晶纤维;木薄壁细胞少数含棕红色物。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碎,晒干。 【植物形态】: ①密花豆,又名:三叶鸡血藤。 攀援灌木。茎无毛。小叶3,阔椭圆形,长12~20厘米,宽7~1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上面疏被短硬毛,下面沿脉疏被短硬毛,脉腋间有髯毛。花多数,排列成大型圆锥花序;花长约10毫米;萼筒状,两面被白色短硬毛,萼齿5,三角形,上面2齿近合生;花冠蝶形,白色;花药2型,5个大,5个稍小;子房密被白色短硬毛。荚果刀状,长8~10.5厘米,宽2.5~3厘米,被绒毛,有网脉,沿腹缝线增厚,仅顶部有一个种子。生于林中或灌丛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②白花油麻藤 藤本。叶为羽状复叶。窄小叶3片,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8~16厘米,宽2.5~7.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两面均无毛或疏被毛。侧生小叶较小,基部斜形;叶柄无毛,小叶柄有疏长硬毛;托叶卵形,早落。总状花序腋生,长30~38厘米;具花20~30朵;萼钟状,萼齿5,上面2齿合生,有稀疏棕色长硬毛;花冠蝶形。灰白色,长7.5~8.5厘米,旗瓣卵状广椭圆形,长约为龙骨瓣的1/2;雄蕊为9+1的两组,花药2型;子房密生锈色短柔毛,花柱丝状。荚果木质,长矩形,长22~40厘米,宽约3厘米左右,外被棕色短柔毛,两侧有狭翅,种子间有紧缩;种子10余枚,肾形,黑色。花、果期4~9月。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③香花岩豆藤,又名:山鸡血藤、贯肠血藤、苦藤、猪婆藤、大活血、过山龙、野奶豆。 攀援灌木。幼枝和花序被金黄色绒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5~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钝尖,基部圆楔形,下面疏生短毛或无毛;小托叶锥形。圆锥花序顶生,长达15厘米。萼钟形,密生锈色毛;花蝶形,紫色,长1.2~2厘米;旗瓣椭圆形,基部有短爪,外面白色,密被锈色丝状毛;雄蕊成9+1的两组;雌蕊的子房密被长绒毛。荚果条形,长7~12厘米,宽约2厘米,近木质,密被黄褐色绒毛。种子扁长圆形。花期夏季。果期秋季。生于山坡灌丛中。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本植物的根(岩豆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④亮叶岩豆藤,又名:血节藤、血藤、血筋藤。 攀援灌木。形态与上种相似,幼枝有平贴丝状细毛,后变光滑。小叶披针形或卵形,长5~8厘米,两面光亮。圆锥花序顶生,长6~10厘米;花长约2厘米;萼钟状,密生绢毛;花冠紫色,旗瓣外面白色,有绢毛,基部有2个胼胝体状附属物。荚果条状矩圆形,长10~14厘米,有绒毛;种子4~5粒。生溪边、山谷疏林下。分布广东、广西。

(完整版)中药现代化的意义

中药现代化的意义 转发评论 2010-01-09 21:54 中药现代化 几千年来,中医中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历代中医药工作者不懈地努力,数百种野生药材被培养成家种品种。在经济全球化、回归自然的热潮涌动的今天,中医药更以独特的方式,以效果确切、毒副作用小、治疗疑难杂症等诸多优点备受关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医药又广泛地用于医药、化工、保健、美容等领域。众多事实表明,以现代化和高技术为特色的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才是中医药发展的根本保障,而传统中药材的种植、加工、炮制方法以及经营模式,必然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种种变化。 一、中药现代化的内涵 目前中药现代化的定义不多,有称中药科学化的,也有称中药现代科学化的。目前比较权威的定义当属国家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在联合制定的《中药科技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的定义:即中药现代化就是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社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 专家认为中药现代化具体来讲就是以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为基础,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和规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中药。相关的国际标准和规范包括GAP,GEP,GLP,GCP,GMP,GUP,GSP,贯穿于中药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药现代化既包括行为、过程,也包括结果。 二、中药现代化的目的和意义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改造和重组我国传统中药产业,建立国际认可和广泛接受的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体系,能够极大提高我国中药产品的现代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使其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推动医药产业向我国支柱性产业方向发展。 在化学药品研究与开发难度日益增大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和完善中药研究开发过程中的一系

中药延胡索的研究进展

中药延胡索的研究进展 1.延胡索的本草考证 延胡索原名玄胡索,后因避宋真宗讳而改为延,始载于宋《开宝本草》, 后代本草均有收栽。《本草纲目》列入草部之下,并引唐代本草载:“安 东延胡索生奚国,从安东道来,根如半夏,色黄”。据考证,“奚”即今 河北省承德地区。“安东”指唐朝安都护府,即今辽宁省朝阳,锦州地 区。据调查,上述地区山地野生延胡索的块茎确似半夏,黄色,可见唐 代《本草拾遗》记载的延胡索,即该地区野生的齿瓣延胡索及其变种。 明代《本草纲目》记载:“今二茅山西上龙洞种之,每年寒露后载,立 春后生苗,叶如竹叶样,三月长三寸高,根丛生如芋卵样,立夏掘起”。 明刘若金的《本草述》记载:“今茅山上龙洞(今江苏省西北部)仁和 (今杭州市),苋桥亦种之,每年寒露后种载,立春后生苗,高三、四 寸,延蔓布地,叶必三之,宛如竹叶,片片成个,细小微嫩,边色微细, 作花黄色亦有紫色者,根丛生,状半夏,但黄色耳,立夏掘起”。根据 上述植物形态,产地等记载,并观《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附图, 可以认为与今浙江等地栽培的延胡索相符。 2.道地产地 主产于浙江东阳、磐安、永康一带,现今湖北、湖南、江苏亦有大面积 的栽培,全国其他地区都有引种栽培,其中东阳、磐安种植面积大,产 量多,销往全国各地,并有出口。 3. 化学成分 延胡索的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分别为d-紫堇碱(d-Corydaline, 即延 胡索甲素)、dl- 四氢巴马亭(dl-Tetrahydropalmatine,即延胡索乙 素)、原阿片碱(Protopine,即延胡索丙素)、l-四氢黄连碱 (l-Tetrahydrocoptisine, 即延胡索丁素)、dl-四氢黄连碱(延胡索 戊素)、l-四氢非洲防己碱(l-Terahydrocolumbamine,即延胡索己素)、 延胡索辛素(Corydlis H)、延胡索壬素(Corydlis I)、延胡索癸素 (Corydlis J)、延胡索子素(Corydlis K)、延胡索丑素(Corydlis L)、 α-别隐品碱(α-Allocryptopine,即延胡索寅素)、紫堇鳞茎碱 (Corybulbine,即延胡索庚素)、β-高白屈菜碱(β -Homochelidomine)、黄连碱(Coptisine)、去氢紫堇碱 (Dehydrocorydalmine,即去氢延胡索甲素)[1-3]、紫堇单酚碱(延胡 索胺碱Corydamine)、去氢延胡索胺(Dehydrocorydalmine)、非洲 防己碱(Columbamine)、d-海罂粟碱(d-Glaucine)、巴马亭 (Palmatine)、去氢紫堇鳞茎碱(Dehydrocorybuline)[1-7]、四氢小 檗碱(Tetrahydroberberine)和去氮甲基樟苍碱等[4,7]。 3.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3.1镇痛作用 延胡索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气行血活,通则不痛,故历来作为 止痛要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本品“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现代药理 作用研究表明,总碱的镇痛效价为吗啡的40%,总碱以甲素、乙素、丑素 的镇痛作用最为明显,其中乙素作用最强,丑素次之,甲素在次之[8-10]。 进一步研究表明,四氢巴马亭对脑内多巴胺受体(D1、D2亚型)均有亲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郑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专业 姓名 准考证号 论文题目 20 年月日 注:准考证号、姓名要规范填写并准确无误

目录 一、中药发展现状 (2) 二、中药学发展的趋势 (2) 三、未来中药学的基本特征 (3) 四、面向21世纪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思考 (4) 五、中药的不良反应多有几种原因引起 (5) 六、提高中药质量及管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7) 七、测试分析方法的现代化是提高中药新药研制水平的保证 (8) 八、小结 (9) 九、参考文献 (10)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论文摘要】理性看待中药毒性,合理应用中药。凡是药品都具有利害两重性,毒性多是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临床上不合理用药主要是药物的滥用、乱用和误用,而合理用药就是有效、安全、经济的使用药物。总结追求安全有效目标的措施。【论文关键词】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现状;方法 现今社会是个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化,技术发展的高新化以及高新科技的产业化是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这一趋势将在新药研究开发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试论世纪之交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现状及思考,以期加快中药新药创新的步伐。 中药是天然品,很多人认为是安全的,有些慢性病人喜欢多用中药,甚至常吃中成药。似乎认为有病治病,无病保安康,实际上并非如此。凡是药品都具有利害两重性,中药也不能滥用。 一、中药发展现状 中药研究开发是国际热门课题,国际市场每年药用植物及制品(包括保健品等)的交易额超过300亿美元;日本是较重视中药研究开发的国家,年销售额达1500亿日元美国国会1994年批准了把草药列为《饮食补充剂》的法案之后,1997年又制定了“植物药在美批准法”(草案),不再要求草药产品是已知结构的单体纯品,而可以是成分固定、疗效稳定、安全可靠的复方混合制剂。德国在欧洲是传统药年销售额最大国家,达22亿美元。 我国的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至今已有1 141种中药新药通过注册,其中一类新药占11.5%,二类占6.5%,三、四类各占40%,五类占2%。反映新药研制水平的一二类新药的数量明显偏少;对于三类新药的研制也多相重复,忽视了发展创新、基础研究及科研水平的提高;研制的整体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尽管如此,新药仍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占整个药品销售额10%以上,利润大约在20%以上。 中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已受到世界的瞩目。中国已向美国FDA进行了首次的复方中药注册申请,并分别于1997年12月和1998年3月通过了“复方丹参滴丸”和“银杏灵”新药临床研究(IND)预审,实现了中药的历史性突破,随之而来将会有更多成熟的中药品种进入世界。 二、中药学发展的趋势 1、中药理论研究系统化没有理论,中医药学不可能存在到今天;没有理论,中医药科研教学等学术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中药理论除了中医的阴阳、脏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