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刚要及教学措施

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刚要及教学措施

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刚要及教学措施
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刚要及教学措施

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刚要及教学措施

禹福波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三年级下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我和我的同伴”“我在这里长大”“我们的公共生活”“多样的交通和通信”。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总目标:

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4.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三、教学重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措施

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六、教学进度:

1—4周: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

第一周:《我是独特的》

第二周:《不一样的你我他》

第三周:《我很诚实》

第四周:《同学相伴》

第一单元的总结与提高

5—7周: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

第五周:《我的家在这里》

第六周:《我的好玲居》

第七周:《请到我的家乡来》

第二单元的总结与提高

第八周:准备期中考试复习

9—11周: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

第九周:《大家的“朋友”》

第十周:《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十一周:《爱心的传递者》

第三单元的总结与提高

12—14周:四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第十二周:《四通八达的交通》

第十三周:《慧眼看交通》

第十四周:《万里一线牵》

第四单元复习提高

第十五周: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5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5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5篇 【篇一】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我们的工作,通过近年天来的培训、实践我对小学品德课在关注学生素质发展和如何实现培养目标方面取得了共识。 但是,在涉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步骤、评价方式等课堂教 学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却不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矛 盾的焦点主要表现为——新课程的理念究竟如何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 学实践。 一、盲目奉行“拿来主义”,课堂教学生死搬硬套 新的《道德与法治》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 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 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 实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现如下: 1、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 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种他人田,荒自家园”的现象 却屡见不鲜。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绘画、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笔者认为,课堂活动不等于课堂活力,学生 参与活动的多少并不是活动化教学的精髓,道德与法治课也不应是完全的“唱游”课、“游戏”课、“美术”课、“舞蹈”课。我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之所以有不 同学科的课程设置,就在于学科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的教学 任务。 2、通过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种示范,如果“照葫芦画瓢”,原 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品德课十分 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 学的重构与创新。 二、刻意追求“师生民主”,主体主导主次不分

2020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 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 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 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 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 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 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 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 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 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 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 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 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 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 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快乐学习 第一课《学习伴我成长》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2、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学习。 3、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热爱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自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会分辨生活中哪些是学习,认识到学习没有终点。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视频等。 学生:课前小调查“大人是否还需要学习”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小儿郎》导入新课,学生看完谈感受。 二、新知讲授 活动一:成长离不开学习 1

教师:从出生到现在,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学习。让我们追寻成长的脚步,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 学生交流:(学说话、学走路、学写字、学整理等等)。 教师:活动小调查:请同学们问问爸爸妈妈一下问题: 教师: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本领,这些本领都是天生就有的吗?你在学习中或得了哪些本领?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我们小孩子需要学习,那么大人是否还需要学习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做的小调查,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学生交流:介绍自己的调查结果。 教师:大人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本领,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学习? 学生交流: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活动二:处处可学习 教师:你知道学习的途径有哪些吗?看看下面这些同学是通过哪些途径学习的? 学生交流:学生观察教材,回答问题。 ①从报纸和儿童杂志上学到很多知识; ②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应友好相待; ③跟叔叔学吹笛子,使我更喜欢音乐了; 2

④在野外玩耍时,我认识了许多植物和昆虫。 教师:玩耍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学习途径。说说自己在玩耍中学到了什么?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学习呢?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总回答。 教师:做事也能长本领,我们有许多本领都是在“做”中学来的。说说你的哪些本领是从“做”中学来的。 教师小结: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学习,随处随地不在学习,我们小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我们更应该争取时间好好学习,勤学好问,快乐的学习,过好我们美妙的小学学习生活。 第二课《我学习,我快乐》 教学目标: 1、学生做到快乐学习,敢于战胜困难。 2、学生明白快乐学习的关键在于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体会战胜困难后的快乐。 3、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明白遇到困难要解决困难,克服畏难情绪。 教学重、难点: 3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 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 “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

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2.帮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让学生学会交际,懂得交新朋友。

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习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著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完整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 1在镜子中、活动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特点,还可以从他人的看法中了解自己的特点。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对自己有特别的期望,从这些自我期望中也可以找到自己。 2我们每个人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要学会改进自己、接纳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3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我们可以不断地改进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好。 4.我们和同学们都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能够聊到一起,玩到一块儿,但我们每个人又各不相同。 5想要交到更多的朋友。就要用理解的眼光看待他人,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 6.学会接纳不同、欣赏他人,我们的生活会更丰富、更精彩。 7.我们做人做事应该诚实,不能说谎。有时,我们会因为恐惧、胆怯或虚荣好胜而没有说实话。 8.与同学在一起是快乐的,我们不仅玩多人游戏,而且还可以开展更多有意思的活动。 9在“海岛逃生”游戏中,我们想尽一切办法不让任何一个小状伴“落水",可是在校园 生活中,我们有时却会因为种种原因冷落、排斥或者忽视了某些同学。 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 1.我们的家乡是我从小生活的地方.这里有我们的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我们的欢声笑语。 2我最熟悉家多,熟悉这里的环境、熟悉这里的人和事。对它有待改进的地方了如指掌。 3尽管我们最熟悉家乡.但还是会遇到一些令困惑的问题。 4.主动跟邻居打招呼,多去公共场所找小伙伴聊天,一起玩耍,认识邻居可以助我们了解 邻居 5.去邻居家玩耍时行为要适当,邻居来自己家玩耍时态度要热情。 6.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邻居们常常会伸出援助之手。 7.邻里互助,生活和睦。为增进邻里友谊,我们应该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8.在行政区划图上能找到自己的家乡,知道家乡的邻省有哪些,还要了解家乡电话号码的区号、简称等。 9.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独持的自然风光。我们可以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自己家乡的风景。10我们的家乡不仅景色优美,还有很多远近闻名的特产。 11由于环境和历史的原因,不同地万的人们在生活与饮食习惯等方面往往会有不同.甚至 在体形外貌、性格特征上也会有所差异。 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 1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的设施,称为“公共设施”。公共设施是为了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设置的。 2我们身边常见的公共设施有分类垃圾箱、交通信号灯、护栏、公用电话、花坛、休息椅等3.公共设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善待它们。有的人却不善待它们,使得它们很“委屈”、在我们周围很多公共设施遭到损坏,给人们造成不便。 4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没施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5.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游戏中有规则,现实生活中也有规则.每种规则都有它的作用,遵守规则才能维护正常的生活秩序。 6.生活中处处有爱心.我们都得到过别人的关心和帮助,也要乐于关心和帮助别人。 7关爱就在我们身边,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则是不留痕迹的,不留心我们就无法发现

最新最全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 第1 课:我是独特的 1. 假如你并不认同某些人对你的看法,你会以什么方式与他们沟通呢?(见课本第3 页) 答:主动和他交流,说说心里话,自己有缺点就赶快改正 2. 想一想, “不倒翁先生”的话有道理吗?假如你是小健的同学,知道小健完全否定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你会对他说什么呢?(见课本第8页) 答:有道理,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相信自己,改进自己,这样才能变得更好。我会对他说: “小健,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你有许多很棒的地方,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只要相信自己、努力进取、改正缺点,就一定会越来越棒!” 第2 课:不一样的你我他 1. 为什么同样是在圆上作画,每个人画得各不相同呢?(见课本第11 页) 答:每个人的特点和成长环境不同,导致每个人的审美、对事物的看法不同;正是因为“不同”生,活才更精彩。 2. 你觉得周同同能找到好朋友吗?为什么?(见课本第12页)答:不能,因为他选择“好朋友”的标准不符合实际,要求志同道合是合理的,但要求性格、习惯、兴趣爱好、想法完全一样是不切实际的就算这些完全一样,朋友相处也会遇到矛盾,矛盾是一定会存在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应对它。 3.想一想,男生和女生一起玩就不好吗?反过来,女生喜欢与男生一起玩呢?(见课本第13 页) 答:不是的。异性同学正常交往可以增进对不同性别的了解,有利于完善自己的性格和认知;可以提高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反过来,女生喜欢与男生一起玩也不是不好的。 4. 想一想,急性子就好吗?急性子和慢性子交朋友有什么益处呢?(见课本第13 页) 答:不一定好。做事时两者可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急性子的变得稳重了,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里。(60分) 1.同学不小心摔伤了膝盖,正伤心地掉眼泪,你应该()。 ①嘲笑他娇气,不坚强②假装没看见,转身离开 ③上前安慰,并扶他到医务室 2.你很想看同桌的童话书,于是你就()。 ①趁同学不在,偷偷拿来看②告诉同学,经同意后才看③从同学手中抢过来看 3.课间正高兴玩皮球的你看见有同学也想玩,你应该()。 ①自己玩尽兴后再给同学玩②不愿意让他玩 ③很乐意地和他一起玩 4.上学路上碰到老师,你应该()。 ①绕道而行②低头跑到老师前面去③上前问好 5.你有事到办公室去找老师,看见老师正和同事在讨论教学问题,于是你()。 ①打断他们的谈话,告诉老师有事找他 ②等他们讨论后,再告诉老师事情 ③转身离开,不告诉老师 6.周一早上学校升旗仪式上,所升旗帜是()。 ①彩旗②队旗③五星红旗 7.()是收获的季节。 ①春天②夏天③秋天④冬天 8.妈妈上班回家很累,你应该()。 ①立即给妈妈端茶并问候妈妈②立即让妈妈检查作业 ③立即让妈妈给自己做好吃的 9.看见有位盲人叔叔正在你前面艰难地上楼道,你应该()。 ①叫他给你让路②在后面看他怎样上楼道③扶他一起上楼道

10.体育课训练跑步时,你觉得很累,应()。 ①放弃,不训练了②坚持跑下来③休息一会再跑 11.课堂上当同学回答问题时,我们应()。 ①和其他同学小声议论②安静认真倾听③心不在焉的四处张望 12.我们上下楼梯要靠()行走。 ①左②中③右 13.明明早上贪睡上学迟到了,他应()。 ①向老师撒谎说自己生病了②如实告诉老师原因,并请求谅解③什么也不说 14.做游戏时,当有同学不遵守规则时,应()。 ①大声和他争吵②耐心说服,让他遵守规则 ③叫其他同学不理他,并不和他做游戏 15.教室是我们()的地方。 ①游戏②生活③学习 16.看见教室的图书角乱了,你应该()。 ①叫其他同学去整理②自己主动整理③不去管它 17.做清洁扫除时,当你分配到不太想做的任务时,你应该()。 ①不乐意接受,要求调换任务②很乐意接受,并认真完成 ③勉强接受,但马虎完成 18.当妈妈教你如何才能洗干净袜子时,你应该()。 ①不想学②嫌麻烦,让妈妈帮自己洗 ③认真学习方法,并按照妈妈教的方法洗 19.冬天来了,我们这里的大部分树木开始()。 ①长叶②开花③落叶 20.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邀请歌唱得很棒的你为大家表演节目,你应该()。 ①很不高兴,不愿意表演②很害羞,让同学陪你才表演 ③很高兴,大方上台表演 二、判断。正确的在()里打“√”,错误打“×”。(26分)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校的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生活(社会) 研训工作将继续以市科研中心学科教研要求及区小学学科研训计 划为指导,紧密结合我校的教学教研工作安排,以深化品德课程 建设、提高品德学科育人质量为重点,加强学科课程实施力度, 强化学科专业学习与研究,重视学科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进一步 深化品德学科教学改革,努力转变品德课“看图画、教课本”的 传统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教 学目标,进一步增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实现学科课程实 施的规范化、教师课堂的专业化,全面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水 平及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努力保持我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格 局。 二、工作要点及措施 (一)加大检查力度,夯实课程实施方案 1、围绕“开齐、开足、上好”的课程原则,深入贯彻落实课程实施方案。结合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日常工作,做好课堂督 查,加大监控频率,及时反馈监控情况;加强随堂听课及推门听 课制度,强化常态课建设,确保每一堂课都能够上实、上好。(二)加强学科业务学习,更新学科教学理念 2、继续进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的系统培训学习,正确把握学科培养目标及措施。根据本学科教师兼职教师多,流

动性大的特点,学期初继续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的培训与学习指导,使老师们明确课程是什么、怎么教,正确把握培养目标及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认真组织学科教师参加对课程理念、教学内容的学习与培训。充分利用好区级教材培训的机会,及时进行校级培训,建立健全参训通知、到会记录、学习考核、成绩通报等形式,督促教师熟悉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明确课程目标,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3、继续深化市学科教学策略学习,熟练掌握学科教学流程及实施办法。以区送教活动、优质课评比活动等为学习平台,结合网络优秀课例或者聘请兄弟学校的优质课例观摩等活动,组织老师们对市学科教学策略进行再研究、再学习、再反思,促进学科教师不断优化品德课堂教学流程,提升个人教学设计能力。 4、系统学习德育教育知识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三)深化品德课堂教学改革,构建生本活力课堂在教学的引领上,继续以市学科策略落实、学生有效参与、学科课程整合以及信息技术融合为深化着力点,大力推进学科生本活力课堂的构建,让学生学习真正发生、活动体验真正参与、品德养成真正落地,努力改变部分课堂“看图画、教课本”的现象,还真实生活体验于课堂,让品德课堂充满活力。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快乐学习 1. 学习伴我成长 1.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学习。2页第一句 2.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本领,这些本领不都是天生就有的,很多是靠学习掌握的。3页后面改一下 3. 我们小孩子需要学习,大人也需要学习。。4页改一下 4. 大人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本领,为什么还要不断学习呢?5页有问题,答案自己写在书上 答:我们的生活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每个人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生活,不被淘汰。 5. 勉励自己学习的名言:5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6. 例举学习的途径:6页 答:( 1 )向书本学习:从报纸和儿童杂志上学到许多知识。( 2 )向同学学习:在于同学的交往中,懂得人与人之间应友好相待。( 3 )向生活学习:参观科技馆,使我们增长不少科学知识。( 4 )跟老师、长辈学习。( 5 )玩耍也能学习:野外玩耍能认识很多植物和昆虫。( 6 )“做中学”:做事也能长本领。…… 2. 我学习,我快乐 1. 例举学习的快乐:问题在第8页,答案第九页、10页第一句话 答:( 1 )学习知识能感受到快乐。( 2 )学做家务能体会到快乐。( 3 )学习特长本领能体会到快乐。( 4 )课外阅读能体会到快乐。…… 2. 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就像我们学习中的拦路虎。 3. 遇到学习中的“拦路虎”怎么办?13页 答:( 1 )调整好心态,多想办法、坚持的心态有助于我们战胜学习上的拦路虎。( 2 )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查资料或请教别人。( 3 )遇到不会做的事,多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坚持到底就可以学会。…… (会根据具体的事例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最新人教部编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新编道德与法治想要真正融入小学课堂就要求教师充分掌握挖掘各种资源,教师的要求就更加规范,不仅仅是课本知识更多的课外知识要求教师整合充分后教授给学生,同时以更多教学形式出现在课堂上,不仅仅是简单单一教学,填鸭式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师要细心观察生活,善于抓住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将生活中的每一处与道德法治相关的内容牢记于心,并熟练运用教授学生。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必须坚持学习理念,秉承终身学习信念,不断在实践中寻找适合学生们成长的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已成为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扩展教师知识面,不仅仅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以及综合素养,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从读书做起,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将更多知识教授给学生。在学生的印象中教师才是一个真正的“引路人”。而教师才会在课堂上散发属于自己的魅力。才能做到学生喜欢,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学科,不仅仅是敷衍了事,而是真正喜欢,并在生活中能够运用该理论及知识,这是教学最终目的。 在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读书,同时更多的是与时代接轨,学习先进知识与技术,也是新时代教师所必备的素质,“闭门造车”是造不出“好车”的,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术才能与时代接轨,与学生的思维有对接,思考学生所思考的内容,更好的考虑学生所需要的东西,从而做到“对症下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 积极参与各种教师专业化培训活动是促使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有力措施。教师在假期或者平常多参加教师培训是增强自己业务能力较快途径,在培训中学习更多知识,接受更多想法与建议,学习他人之长,补充自己短缺,在创新的过程中感受自己进步的喜悦。努力突破自己提高自己。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 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 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习做人; 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童年是一个蕴藏著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

最新最全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 第1课:我是独特的 1.假如你并不认同某些人对你的看法,你会以什么方式与他们沟通呢?(见课本第3页) 答:主动和他交流,说说心里话,自己有缺点就赶快改正 2.想一想,“不倒翁先生”的话有道理吗?假如你是小健的同学,知道小健完全否定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你会对他说什么呢?(见课本第8页) 答:有道理,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相信自己,改进自己,这样才能变得更好。我会对他说:“小健,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你有许多很棒的地方,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只要相信自己、努力进取、改正缺点,就一定会越来越棒!” 第2课:不一样的你我他 1.为什么同样是在圆上作画,每个人画得各不相同呢?(见课本第11页) 答:每个人的特点和成长环境不同,导致每个人的审美、对事物的看法不同;正是因为“不同”,生活才更精彩。 2.你觉得周同同能找到好朋友吗?为什么?(见课本第12页)答:不能,因为他选择“好朋友”的标准不符合实际,要求志同道合是合理的,但要求性格、习惯、兴趣爱好、想法完全一样是不切实际的就算这些完全一样,朋友相处也会遇到矛盾,矛盾是一定会存在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应对它。 3.想一想,男生和女生一起玩就不好吗?反过来,女生喜欢与男生一起玩呢?(见课本第13页) 答:不是的。异性同学正常交往可以增进对不同性别的了解,有利于完善自己的性格和认知;可以提高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反过来,女生喜欢与男生一起玩也不是不好的。 4.想一想,急性子就好吗?急性子和慢性子交朋友有什么益处呢?(见课本第13页)

答:不一定好。做事时两者可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急性子的变得稳重了,事缓则圆;慢性子的变得干练了,提高了效率;长期相处会使他们的性格都得到改变,变得更好。 5.想一想,不太懂电脑就土吗?李雨会不会有其他方面的优点呢?(见课本第13页) 答:不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优点,李雨会在其他方面有自己的优点。 6.看到这些场面,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你还能找到哪些由于“不同”给生活带来精彩的例子呢?(见课本第15页) 答: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不同”,当这些“不同”和谐相处时,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丰富、更精彩;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不同”。食物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土地和气候多样,物产繁盛。 第3课:我很诚实 1.你赞成图中同学的做法吗?为什么?你认为哪些行为体现了个人诚实的品质?把你想到的行为写在下面空格里。(见课本第16页)答:赞成李东、邓彬的做法,不赞成张敏的傲法。因为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之本。拾金不昧;言行一致;不欺上瞒下。 2.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见课本第17页) 答:我同意第二种观点。因为明山宾这次卖不出去牛还有下次可以去卖,而如果他靠隐瞒牛曾害过蹄病来把牛卖出去,那么对内来说他放弃了自己的节操,失去了自己的浩然之气;对外来说,一旦事情败露,周围所有的人都会因他行为不端而鄙夷他、不再相信他,他将难以处世。所以明山宾诚实做人是正确的,他的这种诚实无欺的品德会得到大家的敬佩。 3.请你判断一下,下面两位同学各是因为什么原因没有说实话。你能帮他们摆脱困境吗?(见课本第19页) 答:(1)原因:考试成绩不好,担心父母责怪,不敢让父母知道。

2020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最新].pdf

2020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 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 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 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 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 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 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 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 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 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 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视

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 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二)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 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 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三)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 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 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 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 位一体。(四)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 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 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 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 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二、课程基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题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题 一、我会填 1.学会(接纳不同),(欣赏他人),我们的生活会更丰富更精彩。 2.每具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在(镜子中)、(活动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特点。 3.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 4.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要对自己有特别的(期望)。 5.特产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著名的(产品)。 6.即使同一棵树上的树叶,也不完全(相同)。 7.如果你足够(自信),还会发现自己有很多(很棒)的地方。 8.每个人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 9.我们喜欢和自己(情投意合)的人交朋友,这是人之常情。 10.与邻居相处,我们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11.用(理解)的眼光看待他人,(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我们将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12.(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之本。 13.有同学相伴的生活处处有(快乐)。 14.我们不由自主地说谎话,也会因为(恐惧)、(胆怯)或(虚荣好胜)而说谎。 15.世界上没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16.我们每个人都都有自己的(特点)。 17.学会反思,(发扬)自己的优点,(正视)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18.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对自己有特别的(期望)。假如你有一种神奇魔法,你想变成 ()。 19.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我们可以不断地(改进)自己, 使自己变得(更好)。 20.想要交到更多的朋友,就要用(理解)看待他人,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 21.学会(接纳他人)、(欣赏他人),我们的生活会(更丰富)、(更精彩)。 22.“明山宾卖牛”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为人要诚实) 23.在“蒙眼画脸谱”游戏中,老师要选出三名同学作为监督员,监督大家是否遵守(游戏规 则),班上其余同学作为(大众评审),决定哪组同学画得最好。 24.在“海岛逃生”游戏中,我们想尽一切办法不让任何一个(“落水”)。可是,在校园 生活,我们有时却会因为种种原因冷落、(排斥)或者(忽视)了某些同学。 25.你的家乡所在省份的简称是(渝),电话号码的区号是( 023 )。 26.小明来自江苏,他家乡的邻省有(山东省)、(安徽省)、(浙江省)。 27.我的家乡特产有(石磨豆花)、(太平牡丹)、(赵牛肉)、(角雕)、(李子)。 28.小明来自广西,他的家乡著名的风景区是(漓江)。 29.由于环境和历史的原因,不同地方的人们在(生活)与(饮食习惯)等方面往往会有不同,甚至在(体 形外貌)、(性格特征)上也会有所差异。 30.每个地方都值得骄傲的文化。我们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31.家乡的自然风光有(宝鼎山)、(峰顶山)、(恺之峰)、(龙溪河)、(五洞李花)、 32.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的设施,称为“(公共设施)”。我们身边常见的公共设施有:(花坛)、(路灯)、 (护栏)、(交通信号灯)等。 33.公共设施是我们的“(朋友)”,是为了(方便)大家的生活而设置的,我们应该(爱护)它们。 34.公用电话坏了,打(112)维修。 1

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精选3篇

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精选3篇 我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目标: 1.知道人各有所长,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道理。 2.观察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教学重点: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道理。 教学难点: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只有正确认识自己,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你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吗? 二、新课 1.自己说一说 (1)引导学生观察P6的四幅图 前三幅图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什么是优点和不足,第四幅图没有明确提出优点和不足,而是提出问题“爱开玩笑,爱管闲事是优点还是不在”,旨在告诉学生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善意的就是优点,如果是恶意的就是缺点。 (2)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2.别人评一评 导入:

俗话说:“*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候,自己身上的优点和不足,自己也说不清楚。还是请老师和同学帮助评一评吧! A.分析例图 B.设计一张调查问卷,请其他同学填写,了解一下同学对你的评价。 三、小结 无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好与坏,都要认真倾听,并真诚感谢对方。 四、板书设计: 2.我的优点和不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老师眼中的我、用笔记一记 教学目标: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有意识地发扬优点,克服不足。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难点:如何发扬优点,克服不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同学眼中的自己,这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老师眼中的你们。板书课题。 二、新课 1.老师眼中的我 (1)分析例图 (2)了解一下老师心目中的我是什么样的,并将老师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导读:本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道德与法治》课的开设是为了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儿童所了解和遵守。下面是带来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依据xx区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任务与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

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练队伍 1.抓好骨干力量 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在继续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的基础上,让的教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示中,既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又能在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 2.形成教研氛围 (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思品、社会、品德与社会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 (3)重视听课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色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