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领导者选才用人问题研究

对领导者选才用人问题研究

对领导者选才用人问题研究
对领导者选才用人问题研究

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1)

一、选才用人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

2

(一)世间最宝贵的资源 (2)

(二)领导者的选才用人关系事业成败 (6)

二、选才用人对领导者的品质要求 (8)

(一)树立现代领导的人才价值观 (8)

(二)解放思想更新用人观念 (9)

(三)加强自我修养正确对待人才 (10)

三、领导者选拔人才的原则、标准和方法 (14)

(一)人才选拔的原则 (15)

(二)人才选拔的标准 (16)

(三)人才选拔的制度和方法 (25)

四、领导者使用人才的原则、制度和艺术 (28)

(一)人才使用的原则 (28)

(二)人才使用的制度 (33)

(三)用人艺术要点 (33)

注释 (37)

参考文献 (38)

论文摘要(中文) (1)

论文摘要(英文) (1)

内容提要

古人说:“为政之本在于任贤”。邓小平同志指出:“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领导者对人才的选拔、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领导的效能,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和国家的兴衰。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政治学和领导科学的基本原理,在吸收和借鉴已有的某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领导者选才用人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全文共分四个部分:一是选才用人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包括人和人才是世间最可宝贵的资源;领导者的选才用人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二是选才用人对领导者的品质要求。包括领导者要树立现代领导的人才价值观;解放思想,更新用人观念;加强自我修养正确对待人才。三是领导者选拔人才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包括人才选拔的原则;人才选拔的标准;人才选拔的制度和方法。四是领导者使用人才的原则、制度和艺术。包括人才使用的原则;人才使用的制度;领导者用人艺术的要点

前言

古人说:“为政之本在于任贤”。这个古老的格言,对于现代领导者也是十分珍贵的。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社会竞争越来越集中到人才的竞争;而人才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用人制度和用人方法。选才用人作为领导者的重要职责,是许多领导者都知道的常理,但是做得如何,却大有学问,古人把这门学问称作用人之道。领导者对人才的选拔、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和国家的兴衰。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政治学和领导科学的基本原理,在吸收和借鉴已有的某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领导者选才用人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包括选才用人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选才用人对领导者的品质要求;领导者选拔人才的原则、标准和方法;领导者使用人才的原则、制度和艺术。希望得到各位专家的批评指正。

一、 选才用人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

选才用人是领导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现代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自古有云:“得人者昌,失人者亡。”能否真正有效地、正确地选人用人,是领导活动成败的关键,是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事业成败的大事。一方面,这是由人才的社会价值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领导工作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一)世间最宝贵的资源

人是世间第一可宝贵的资源,而人才则是这种资源中的精华,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主力军。领导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珍惜、大力开发和恰当使用这种最宝贵的资源,去创造更丰富更伟大的文明。论述人和人才的重要性,一般有六个角度:援引经典作家的论述;辨析人与物的关系;考察人力资源战略与社会发展观的演变;分析现代社会竞争的实质;总结历史经验;论述现实要求。本文择其要点具体论述如下:

1.从经典作家的论述看人和人才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和人才的重要性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马克思曾说,最强大的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恩格斯曾指出:工人阶级的解放,除了需要律师等政治活动家外,还需要医生、工程师、化学家、农艺师及其他专门人才。[1]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强调:“要研究人,要寻找最能干的干部,现在关键就在这里。没有这一点,一切命令和决议只不过是些肮脏的废纸而已。”[2] 斯大林曾说:“人才,干部是世界上所有宝贵资本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3] 毛泽东曾经指出,在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宝贵的,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并说:“一切物的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4] 邓小平在多种场合强调人才问题的重要性。他说:“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5] 他向全党、全国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1992年他在南巡讲话中强调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6] 他还说:“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

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7]

2.从人与物的关系看人与人才的重要性

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力军。领导与管理都离不开对人、财、物和信息等要素的协调与配置。但是这些因素的作用不是平起平坐的,其中,人是最主要的。因为人是生产力和整个管理中最活跃、最能动、最积极的因素。组织活动的源泉在于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道理很明显,财和物都是人所创造的,并被人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去的,正是由于人的活动和满足人们的需要,财和物才被作为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而发挥作用。说到底,人力资源(包括人才)才是推动济发展的根本因素。现实中,虽然生产效率的改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从根本上说,与生产实践过程相关的各种因素,都只有通过人的能动作用,才能生成或转化为生产效率。可以说,人力资源,即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才是决定经济效率的根本性因素。有人说这种观点只见人不见物,但应承认这样一个哲学道理,物是可以独立于人的,而人是不能脱离物而存在的。当强调人的根本性推动作用的时候,并不是在否定物的作用,而是说既定的物的要素脱离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发挥、创造、提高,任何物都不可能直接变为经济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最终效果。所以生产过程中物是死的,人是活的,真正起推动作用的是使用物的人特别是人才。

3.从人力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看人才的重要性

从古代到近代,物力资源的开发一直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旋律,自然资源和资金长期充当着经济增长的两大支柱。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跃迁,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大。本世纪中叶以来,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资源开发战略已逐步由以物力资源开发为中心向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重心的转移。人力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竞争战略的重心。这里的人力资源,不单指人口数量,更在于人口质量,即人力资源内在的经济能量。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根本原因就在于其人口素质高,资本含量大。而不发达国家之所以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人口素质低、资本含量差。正因如此,联合国发展规划署在其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交的《人力发展报告》中明确地将人力发展定义为社会发展的核心。人力发展的目标就是培养和造就更多的现代化人才,吸引、激励、用好人才。

4.从当代世界范围内国家竞争与社会竞争的实质及后果看人才的重要性

主权意义上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社会发展意义上的经济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有资料表明,促使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越来越突出,

在20世纪初叶还只有5%——20%依靠技术进步获得,而现在这个比例已上升到60%——80%。[8]而科技进步的巨大作用是靠人特别是人才去实现的,人才是劳动者中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的最有创造性的一部分,是决定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正如斯大林所说;“没有掌握技术的人才,技术就是死的东西,有了掌握技术的人才,技术就能够而且一定会创造出奇迹来。” [9]许多事实也雄辨地证明了人才在竞争中的重要性。美国一直稳坐西方社会第一把交椅,靠的就是科技力量和人才优势。美国向来有广泛吸纳人才的优良传统,欧洲与美国的一个差距就在于欧洲以封闭自居,拒绝外来移民,而美国则以开放性和移民性质著称。当“二战”期间希特勒大肆迫害犹太知识分子时,美国从欧洲各地吸收了数千名犹太科学家,这对于其战后的科技创新与经济繁荣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70年代,美国从世界各地吸引了近30万名高科技人才,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美籍外国人占相当多数。美国掘取外国人才使用五种手段[10]:(1)调整法律,移民引进。美国调整后的移民法明确规定国家每年留出29000个移民名额专门用于引进外国的高级人才。(2)乘人之危,强行抢夺。二战后美国从德国带走数名科学家,苏联解体后,美国挖走高级核专家就达2000人。美国援助菲律宾贷款1.2亿美元,条款中有一条:“允许菲律宾高级科学家自由进入美国”。据此,美国赚了菲律宾教育经费6000万美元。(3)花费重金,收买人才。到1992年美国用重金吸纳英国航空界数千名设计师。(4)待遇优厚,信用吸引。到1990年底美国科研经费达2000亿美元,有一流的科研设备和实验室。(5)留学截留,委以重任。对外来人才中出类拔萃者委以重任,既解决了管理人才的缺乏,又激励了外来人才奋发向上。现在,已出现了人才资源的“马太效应”。据统计:每千人中科学家、工程师的比例美国为4.8,日本为3.8,中国为0.4;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率美国为70%,日本为65%,中国不足30%。美国引进的一流人才中,华人所占比重最大,而中国公派留学的25万人中,有17万留在国外,其中又以留居美、日为多。德国、日本在工业物质资本与社会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打击与破坏的情况下,战后能够迅速地恢复与发展,并跃居西方世界二、三号强国的地位,其中的奥妙也只能从其国民的素质及其创造力来解释。中国虽然号称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拥有13亿之众,但人口素质却相当低下。13亿人口中,10亿是农民,五分之一是文盲,残疾人5000多万。相当多的国民思想观念闭塞落后,科技文化水平不高,严重限制了每个在业人员实际提供的生产力。人口数量多、质量差已成为掣肘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这才是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真正差距。19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圣西门在一则寓言中曾这样写道:假如法国突然失去自己的50名优秀的物理学家,50名优秀的化学家,50名优秀的作家

与诗人,50名优秀的军事家与工程师,那么法国很快就会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圣西门这里所强调的,正是掌握科学知识与先进技术的高质量人才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面对发达国家大肆掠夺人才的严重现实,为了赢得未来世纪新的国际竞争与挑战,真正实现彻底摆脱落后状态、赶超先进国家、振兴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人才及其开发的重要性,从中国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把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科学制定和认真实施面向新世纪的人才战略,真正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这是跨世纪的挑战,也是历史的呼唤。

5.从总结历史经验和立足现实要求的角度看人才和人才问题的重要性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人才兴则国运昌,人才衰则国家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谁拥有了高质量的人才,谁就会取得竞争的优势,把握未来的先机。因此,有远见的领导者都极为重视人才问题。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培养同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关系到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11]

朱镕基总理2001年3月5日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报告时指出,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他说,这是“十五”计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今后五年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他还就实施人才战略作了专门论述。他提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任务。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培养和造就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并经过实践考验的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培养和造就具有公仆意识,廉洁、勤政、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培养和造就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和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重视培养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普遍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素养和劳动技能。他还说,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流动配置、激励监督的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吸引聘用海外高级专门人才。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12]

(二)领导者的选才用人关系事业成败

既然人才如此重要,那么如何用好人才,就成为领导者的一项重要职责。领导用人正确与否,关系着社会兴衰、国家存亡和事业的得失成败,古今中外无数事实雄辩地说明,正确用人是成事之本,错误用人则是败事之缘。

1.从领导职责和领导活动客观规律上看,知人善任是领导者的一项基本职责,用人正确与否是能否实现领导工作目标的关键。

古人说:“为政之本在于任贤”。毛泽东同志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13]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14]知人善任、选才用人作为领导者的一项基本职责,是领导活动客观规律本身的要求。领导活动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离开了被领导者,领导者也就成了孤家寡人,领导活动也无法进行。人才则是被领导者中的主要力量,是领导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因素。因此,领导者对人才的识别、选拔、任用是否准确恰当,直接关系到领导效能高低和领导目标成败。总之,领导者的基本职责一是谋划事业,二是经营人才,而经营人才是关键。不善于用人的领导者是不称职的领导者。

2.从历史经验上看,善用人者得天下,反之,则失天下。

任何社会,如果形成了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能够做到唯才是举、适才适用,这个社会就会进步、发展和繁荣;一个国家,如果建立了一种科学的选才用人制度,能够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个国家就会兴盛、昌明和强大。一切剥削阶级社会和国家总的来说都不能做到正确选才用人,但是当它建立之初,由于那时的统治阶级还是革命的、新兴的阶级,因而还是比较注意选才用人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秦国能最终统一天下,主要是因为自秦穆公以来,秦国广招四方有识有志之士,吸引人才不拘一格,重用了如商鞅、张仪、范睢、甘罗、李斯等许多政治、军事人才。正是依靠这些人才,秦国由小国发展成为雄踞六国之上的大国,最后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统一大业。汉朝刘邦因为善于用人而击败项羽,巩固了西汉王朝。相反,晚唐国运垂危,最直接的原因是用人不察、坏人参政、用钱买官、无功受赏等等腐败现象比比皆是。威极一时的元朝也是伴随着用人上的腐败而迅速垮台的。元朝末年,卖官鬻爵、贿赂公行、埋没人才等现象司空见惯;所选官吏大多缺德少才,专事搜刮民脂民膏;朝廷无法无度,贪官横行无忌,巧立名目敲诈勒索。如此庸才、恶才、贪才当道,能不灭亡吗?清朝的腐朽没落与其他剥削阶级政权一样,最根本的原因当然在于其不合理的制度,但人才匮乏毕竟也是导致社会崩溃的一个重要的直接原因。清末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在考察人才问题与社会兴衰时就发出了“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感

慨。另一位清末著名思想家魏源更从鸦片战争清政府的失败中总结出教训,认为中国真正的贫弱不是物产兵器,而是人才不济。他说:“财用不是,国非贫;人材不竟谓之贫。”[15]西方列强之所以能轻易地打开闭关锁国的清王朝的门户,强迫清王朝割地赔款,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清王朝不能举贤任能,即或有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智勇双全的爱国将士,也得不到政府的重用和支持,能不失败吗?历史如此,现实更是如此。当今世界各种竞争的焦点集中在人才上,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抢占人才的制高点。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社会只一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朱镕基同志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大量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16]

综上所述,用人问题始终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是事业成败的关键。用人上出了偏差,就会错过发展机遇,就会丧失关键的竞争力,尤其是领导人才的开发和使用上出了问题,必将直接造成领导力即核心竞争力的损失,就有可能在新世纪竞争中遭到失败。这绝非危言耸听。

二、选才用人对领导者的品质要求

用人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改革的时代,选贤任能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领导者在选才用人上有三种权力:考察、了解干部的权力,向组织推荐干部的权力,参与党组织集体研究干部任免的决策权力。因此领导者用人的品质至关重要。正如有些群众所说:“无德无才的领导埋没人才;有才无德的领导嫉妒人才;只有那些有德有才的领导,才能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爱护人才。”这就要求领导者要有较高的用人能力和较好的用人品质。在这方面,各种领导科学论著一般强调以下三个问题:

(一)树立现代领导的人才价值观

用好人才的前提是领导者真正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人才价值,重视人才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者不重视人才、不尊重人才,甚至浪费人才,排挤、打击人才。这种做法严重阻碍了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改变这种状况,领导者必须

树立起正确的人才价值观,客观认识和正确对待人才的重要价值和社会作用。所谓人才,是指具备相当的文化知识、有较高的才能或某种特长,能够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可见,人才是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有创造力的一部分,是人群中比较精华和先进的部分,是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代表。人才具有广泛性、层次性、专业性、社会性、动态性、创造性和进步性等特点。面向未来,今天特别强调人才要具有学习意识、创新意识、信息意识、竞争意识、法治意识、公共意识、责任意识、开放意识、务实意识、多能意识等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不同的人才类型,不同类型的人才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能力倾向,适应不同的领域和岗位,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和作用。就人才的一般价值和作用而言,领导者应认识到:人才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人才是现代社会竞争的焦点;人才是可以不断开发的可持续性的战略资源;人才是领导者成就事业的“第一资本”;人才是中国最急需的资源。

(二)解放思想更新用人观念

邓小平同志指出:“考虑人的角度,也要深化,这也是一种改革,是思想上的改革,思想上的解放”。[17]所谓解放思想,指的是人们在对待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敢于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开拓进取。”[18]解放思想的基本要求在当前就是要以市场经济这个关键性、要害性、全局性的问题来“换脑筋”,转换思维方式,更新思想观念。解放思想的使命就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为实现社会变革而消除各种思想障碍、制度障碍,从而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在领导用人问题上解放思想,各级领导者就要努力做到更新观念,改革用人体制,坚持以事业为重,选贤任能,反对用人腐败。具体来说:在选才用人的观念上,由论资排辈转变为不拘一格;由求全责备转变为扬长避短;由片面的求稳怕乱转变为公平竞争、鼓励“冒尖”;由任人唯亲转变为任人唯贤。

在衡量人才的标准上,由只“红”不专转变为德才兼备;由“完美主义”转变为扬长避短;由“无过就是功”转变为“无功就是过”。

在选拔人才的机制上,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由组织内定转变为公开竞争;由完全依靠开会研究转变为主要通过考试比赛。

在评价人才的方法上,由主要根据领导印象转变为主要依据工作政绩;由少数人说了算转变为由多数人民主决定,实行民主测评和公示制;由论出身讲成份转变为看表现重能力。

在使用人才的制度上,由“终身制”、“铁饭碗”转变为“能上能下”和离退休制;由“干好干坏一个样”转变为优胜劣汰、公平奖惩。

有人还就此问题提出要破除五个旧观念,启用五种干部:破除“论资排辈”观念,大胆起用年轻干部;破除求全责备观念,敢于启用“有争议”的干部;破除“一过定终身”观念,慎重启用有过失的干部;破除平安守摊观念,破格启用“冒尖”干部;破除“女不如男”观念,着力启用妇女干部。[19]

还有人认为,在用人问题上解放思想,就要坚持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选人用人。具体要突出选用四种人才:有胆量有谋略的开拓型人才;懂经济善经营的管理型人才;有技术高智能的专家型人才;能联络会协调的公关型人才。[20]

在用人问题上解放思想,还必须坚持以革命的态度对待选贤任能,坚决反对用人腐败。领导用人的腐败有多种表现:任人唯亲,是政治上的腐败;官僚主义,是管理上的腐败;嫉贤妒能,是思想上的腐败;论资排辈,是观念上的腐败。改革的成功有赖于选贤任能,选贤任能需要改革的精神。因此,用革命的态度选贤任能,必须反对和克服各种用人腐败现象。

总之,领导用人问题既重大又敏感。各级领导者既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又要坚持原则,顾全大局。

(三)加强自我修养正确对待人才

领导者对待人才的态度,是自我修养的结果,也是其用人品质的集中体现。领导者不可能也不必要事事都比其下属高明,但在正确对待人才的问题上,他必须比别人高一筹,这是领导者最重要的基本功。

一般认为,领导者通过自我修养和实践锻炼形成的用人方面的内在品质应该包括:执著的事业心与成功欲;自觉的大局意识与全局观念;牢固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宽广的胸怀与正直的性格;敏锐的观察能力与谦虚的群众观点;从善如流的意识与改革创新的观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等等。

领导者用人的内在品质表现在对待人才的态度上,可以概括为“十要”:

1.要有爱才之心

这是领导者正确对待人才的基础和正确使用人才的前提。没有爱才之心,难有用才之法。领导者的爱才之心,源于领导者的事业心、责任心。事业心越强,爱才之心越切。因为,没有人才就不能成就大业。领导者若无爱才之心,则不仅培养不出人才,即使身边有人才,

也会视而不见,更谈不上引进人才。古人云:“国之需才,犹鱼之需水,鸟之需林,人之需气,草之需土,得之则生,失之则亡。”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发布《求贤令》,指出:“贤才国之宝也”。古代思想家孟子称“君子有三乐”,其中之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古人尚且如此,现代领导者更要牢固树立“人才是最宝贵财富”的观念,爱惜人才、关心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

2.要有求才之渴

既有爱才之心,自有求才之渴。这是因为,首先,从群体看,人才难得。既是人才,必有出众之处,自然是不多的,不多的人才又常常淹没在广大的人群之中,不求何来?其次,从个体看,恃才自傲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既是人才,自有其锋芒和棱角,有其独特的个性和见解,不会随声附和,不会趋炎附势。有的甚至正因为领导者身居要职,为避阿谀之嫌,反倒敬而远之。虽然这些不见得都是一种美德,但确是客观存在。因此,领导者无求才之渴,人才很少会自动到来。即使有来者,也会因领导者的自私和冷漠而退避三舍。商朝创立者成汤为请出当时的贤智隐士伊尹,在使者三次礼请不出时,自己亲自拜访,终于感动伊尹,辅佐成汤推翻了夏桀,完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汤武革命”。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当年诸葛亮不过是个二十几岁的青年,虽有雄才大略,但隐居在卧龙岗上。刘备已是人到中年,却三次前来求见诸葛亮。第三次正值诸葛亮在睡午觉,刘备就站在门外恭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一席“隆中对”,为刘备定下了志取天下之大计。

3.要有识才之眼

首先,要相信人各有志、人各有才,只是才能的倾向和大小不同。其次,要看人才的本质和主流,不要求全责备。再次,不要受“马屁精”的蒙骗和“小人”的利诱,古人云:“大奸似忠,大诈似信”,对过分恭维、奉承自己并努力投自己所好的下属,要保持清醒头脑和必要警惕。第四,看能力、长处和实绩决定人才取舍。第五,在实践中考察,在工作中鉴别,在关键处检验,在患难时考验。

4.要有引才之法

一个优秀的现代领导者,要有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办法。首先,要真正尊重人才,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其次,要合理使用人才,为人才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和发挥作用的环境。再次,要满足人才的正当需要,包括工作条件、生活条件、薪酬奖励等。

5.要有用人之能

爱惜、寻求、识别、吸引人才,都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史记》载,刘邦登上皇位

时曾总结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美国著名实业家、“钢铁之父”卡耐基的墓志铭上刻道:“这里安葬着一个人,他最擅长的能力是,把那些强过自己的人,组织到他服务的管理机构之中”。这都是领导者具有用人之能的范例。怎样才能具备用人之能呢?首先,领导者要有人格魅力。公道正派、谦虚热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宽容平易、作风务实等领导者的美德,往往是凝聚和驾御下属的人格基础。其次,领导者要有胆识、魄力。看准了,就不要犹豫。要敢于冒一些风险,大胆启用人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大胆接受了敌国——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建议,研究制造原子弹。而主持这项研究工作的也是敌国——意大利科学家费米和另外几个人,这样做是需要有超人的胆识的。罗斯福总统敢于用人的胆识,使美国赶在德国之前取得了研究原子弹的成功。第三,要有胸怀全局、统筹规划的意识,协调各方,用好人才。第四,要能把握人才特点和岗位要义,做到人事相宜、人人协调。

6.要有容才之量

“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人才往往个性很强,锋芒毕露,优点突出,缺点也明显,不“唯上”、“崇上”,容易冲撞、得罪领导;而领导者又往往习惯于一呼百应和众星捧月,有的甚至私心很重,担心下属超过自己。于是,有些领导者面对贤能之士,不是见贤思齐,而是见贤思嫉,千方百计排挤、压制人才,或造谣中伤,散布流言蜚语败坏其声誉,或鸡蛋里挑骨头,抓住一点枝节问题大做文章,以“掐尖”为能事。这种“武大郎开店”的意识和做法狭隘至极、无聊至极。“朝多君子,野无遗贤”。但若领导者属非君子,则势必远君子而亲小人。所以,领导者应该有宽容大度的胸怀。疾贤妒能,于事无补;再说一只手再大也捂不过一个天,毕竟长江后浪推前浪,是才压不住,压住不是才。

7.要有护才之魄

人无完人。人才在工作中,往往会因知识、经验等不足而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真知灼见暂时不被理解,或才华横溢遭到嫉妒,或偶然失误信心受挫,或冷嘲热讽人言可畏,或一帆风顺骄傲自满,等等。每当这时,领导者要勇于并善于保护人才:或力排众议主持公道,或扶正祛邪宏扬正气,或鼓励安慰,或启发引导。这样,人才在领导者和大家的悉心爱护和帮助下,就会更加大胆工作,敢于独立负责,不断积累经验,逐渐变得成熟起来。1937年夏,原西路红军总指挥徐向前,带着屈辱和困苦,“光杆司令”般回到延安。不少人说闲话,埋怨他,对这位“败将”冷眼相待。而毛泽东却说:“西路军的全军覆没,是许多复杂原因造

成的,不能怪徐向前。”并安慰他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了鸡何患没蛋呢?”徐向前被这番理解、爱护、信任的话感动得热泪盈眶。后来,徐向前仍被委以重任,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帅才。

8.要有荐才之德

选贤举能,是领导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选贤举能中,领导者不仅要在本人离职之际举才接替自己,更为重要的是,在自己当职之时,就应注意在工作中发现、培养人才。一旦发现或培养出比自己更有能力、更能开创新局面的人才,则应当主动让贤,这也是共产党人应具有的高尚品质。举荐人才必须出以公心,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1932年7月,恢复红军第一方面军番号时,苏区中央局提议由周恩来兼任第一方面军总政委,而周恩来认为,毛泽东军事经验丰富,比自己更适合此职。于是,他写信给中央,坚持由毛泽东担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他在信中提出:“泽东的经验与长处还须尽量使他发展”,并强调说:“有泽东负责,可能指挥适宜。”不久,中央局接受了周恩来等人的提议,任命毛泽东为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但后来,中央局与毛泽东等人在作战方针上形成了尖锐矛盾,毛泽东被调离红一方面军。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周恩来又力主由毛泽东接管红军领导权,在他的全力推举下,他的建议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周恩来这种不怕别人超过自己、无私荐才的高尚品质,是我们每个领导者应该学习的。

9.要有育才之方

一个人的成长,接受学校教育是必要的,但那只是一个基础,更重要的是在职教育,它能使书本知识得到应用、检验、深化、提高和发展。所以,领导者和用人单位都负有培养和造就人才的责任与义务。具体途径和方法很多,如岗位锻炼、集中培训、提拔晋升、选送进修、业务指导、言传身教等。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最有效的投资。凡有远见的领导者,都是很重视人才培养的。韩国著名企业家李秉哲,被外国人称为“财界之父”。他创建的三星企业集团,1987年被美国《幸福》杂志列为世界500家大公司之一。1992年,该集团以49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使其在世界500家大企业中排在第18位,成为韩国的首富。三星集团所以获得了如此的成功,与他重视人才培养是分不开的。为了培育企业人才,李秉哲创办了三星集团的人才培训机构——三星综合研修院。每年从集团所属企业选送人员来此受训。集团共计12万员工,而每年在研修院受训的员工可达33万人次,就是说每人每年可受训二到三次。受训人员并非全是一般员工,还包括各级领导干部。作为三星集团总负责人的李秉哲,每个星期

都要去一次“研修院”,并认为这是他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三星集团的成功发展及对人才培养的重视,每年都吸引许多一流大学生竞相进入该集团工作。但企业能否留住这些人才,并使其为企业做出贡献,与企业的引导、培养密切相关。李秉哲的经验是,这些大学生进入公司一、二年后,大约有5%~6%的人会因各种原因辞职而去,大约有30%的是优秀人才,其余60%多的人,其成败完全取决于本人的能力与公司的指导。这批人的培养成功与否将影响整个企业的前途,因而三星集团除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外,还要培养他们的企业精神与理念。他认为:“唯有将企业理念融化成大家的日常行为准则,才能充分发挥出组织的力量”。

10.要有励人之术

一般地说,人们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只是实际拥有能力的一部分,其余能力则需要通过激励去调动,使其充分发挥出来。因此,领导者应熟悉激励理论和激励的方法、技巧。如,人性化管理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动机理论等;还有具体的目标激励、成就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情感激励、机会激励、参与激励、股权激励等方式方法。

三、人才选拔的原则、标准和方法

领导用人是一个过程,包括选人、用人、察人、激励人等若干环节,其中人才选拔是使用人才的前提。所谓人才选拔,是指领导者依据一定的人才标准,考察、识别和挑选人才的过程。正确的选才标准、科学的选才原则和合理的选才制度,是有效选拔人才的重要保证。

(一)人才选拔的原则

所谓人才选拔原则,是领导者考察识别人才的基本准则。领导者只有坚持正确的考察识别人才的原则,才能正确地发现人才和选择人才。

党政机关选拔干部有其特殊性。根据中共中央1995年2月9日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党管干部的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依法办事的原则。这些原则对其它单位人才选拔工作当然也具有指导意义。

但就一般意义而言,考察识别人才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察其言与观其行相结合的原则

在考察识别人才时,既要看他说了些什么,又要看他做了些什么,但主要应该看他做

了些什么。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智慧才能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具体的表现方式可以说无可穷尽,千差万别,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言语,一类是行为。这种“行”,应该主要表现于“实绩”。实绩的大小,是衡量人才的主要依据。实绩是一个人德才素质在工作实践中的综合体现。“器必试而后知其利钝,马必驾而后知其驽良”。考察一个人是否德才兼备,不仅要看他讲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实际做什么、做出什么。人民公认的是实实在在的政绩。这是上级封不出来、“宣传”吹不出来、金钱买不出来、权力压不出来的,只能通过认认真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扎扎实实干出来。以此来评价干部的功过是非,既有质的规定,又有量的要求,具有客观真实性,因而是最公正、最可靠的。

2、考察历史与考察现实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正确地、全面地识别人才,在考察人才时,有必要对考察对象过去的和现在的全部工作情况和表现,作一个全面而又深入的考察。一个人过去的即历史上的工作情况和表现是其德才在过去的表现,而一个人的现在则是从过去发展而来的。为了全面地认识一个人是人才或不是人才,有必要对其历史进行考察。然而,人又是发展的,过去好不等于现在好,过去不行不等于现在不行。因此,我们不仅仅要考察人才的过去,而且要特别注意他目前的工作情况和现实表现。在考察人才时,对历史的考察主要是起参照作用,而决定一个人是否为人才的关键因素是人的现实表现。因此,考察工作的重点要放在现实,以现实表现为主。总之,这一原则就是要求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考察识别人才。

3、发现人才的长处与认识人才的短处相结合的原则

任何人都不可能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才也不例外。如果认为既然是人才,就不应该有缺点,或者说既然某人有缺点,就不可能是人才,这都不符合辩证法,而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在辩证法看来,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人才也不例外,既有优点,也有缺点。领导者在考察识别人才时,对其优点要认识够,对其缺点要认识透。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公正地认识人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对于考察对象的长处和短处,一定要实事求是,切忌走极端,说某人好就完美无缺,捧到天上去了;说某人坏就一钱不值,贬到地下去了。用这种形而上学的方法是不可能发现人才的。第二,在考察人才的长处与短处时,对短处必须给予充分的认识,但同时必须以考察长处为主。如果只注意人的缺点和错误,甚至对优点和成绩视而不见,这样永远也发现不了人才。

4.组织考察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原则

对人才的考察,尤其是对干部的考察,主要有如下两个途径:一是组织考察,即由组

织或人事部门对人才进行一一考察,对每个人写出组织鉴定或决定是否任用;二是通过群众对人才进行评议。具体做法有很多形式,如让群众就某个干部进行评议,并写出群众评议意见;或开展民意测验,收集群众对干部的意见;或动员群众,由群众推荐人才或决定干部的去留,等等。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必须把组织考察与群众评议结合起来,并应充分重视群众评议。为此,一方面要打破只对干部进行组织考察的“封闭式”作做法,让广大干部及其他方面的人才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以抵制选才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并对干部及其他人才作出客观的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也要反对脱离组织随意对干部或其他人才乱说一气的无政府主义,对于群众评议也要有组织地进行。领导要十分注意尊重群众的意见,把群众对人才的评议作为选才用人的一个重要依据。

(二)人才选拔的标准

选拔人才的标准,总的讲就是德才兼备。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德才的含义

对于德才的概念,在这方面的论述很多,简单地说,德是指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才是指人的知识和能力。而德和才是干部素质的两个方面。德的内涵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立场和政治倾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斗争只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人的政治立场与政治倾向并不都表现为阶级的特性,而主要表现为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态度和为什么人的问题。对党的基本路线是拥护还是不拥护,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够认真贯彻执行;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还是为少数人、小集团和个人谋私利。二是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二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思想意识。道德标准受社会制度、民族、宗教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民族和宗教都会有不同的标准。三是工作态度和思想作风。对待工作和事业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思想作风是务实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还是漂浮的、对人民利益毫不负责的。

才的内涵主要表现为,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包括掌握和了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对于本职工作胜任的程度,以及掌握技能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等。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讲,主要是看文化知识、业务水平、决策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反应能力、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以及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为实现党的政治

路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保证作用。这是当前我们仍然必须坚持的原则。但是干部标准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着重点和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提出了“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选人用人要求。这一标准和要求,既继承了党在干部工作中的优良传统,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做好新时期的选才用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正确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用人要求,就要遵循党的基本路线,选用人民公认和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特别是优秀的年轻人。

2.关于选拔人才的导向

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人才,除了正确理解德才的含义及其新时期的新要求,还必须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努力形成选拔人才注重政治素质的导向。考察一个人才是否可用,有着多种素质要求,但政治素质应始终处于领先和支配位置,它决定着一个人能力发挥程度和才能发展方向。因此,选拔人才必须要把德放在首当其冲位置,严把政治素质关口。在具体考察选拔工作中,要注意联系一个人的日常表现,着重看其在以往重大问题和关键时刻的所作所为,看其有无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奋发进取精神;认真分析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考察其政策水平和理论知识,特别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掌握程度。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因此,在突出考察“德”的同时,也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重视人的才能,从事业需要角度选人,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人。

坚持注重实绩原则,努力形成选拔人才注重实际贡献的导向。发展才是硬道理,实绩最有说服力。以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依据,才能从政策导向上引导人们立足实际,躬身实干,创佳绩,做贡献。对干部的实绩要进行全面科学地考核,既看起点,又看发展;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又要看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考察评价干部的政绩,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以及前任、现任和继任领导工作连续性之间的关系,绝不能被一些虚假的“景点”政绩、“泡沫”政绩所迷惑。对那些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搞短期行为,搞欺上瞒下的人,一经查实,非但不能提拔重用,还要进行严肃的组织处理。从而引导广大青年干部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想工作、干事业上来。

坚持群众路线原则,努力形成选拔人才注重群众公认的导向。密切联系群众、遇事走群众路线是我党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优良传统不但没有过时,而且

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人才往往生活、工作在群众中间,孰优孰劣,群众一清二楚。有些地方之所以在干部选拔培养上存在偏差,在用人问题上存在一些不正之风,固然与个别干部自身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淡漠有着重要关系,同时也与干部选拔工作上存在的民主程度不高、群众参与程度不够等方面有着直接关系。因此,选拔优秀人才,要扩大民主程度,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不但要听取上级领导的意见,更重要的还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把群众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赞成不赞成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对那些得不到多数群众赞成票的干部,坚决不能选拔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引导人们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在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上来,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自觉扎根基层,扎根群众。

坚持实践检验原则,努力形成选拔人才注重实践锻炼的导向。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实践经验不足,而又不愿到实践中去锻炼提高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有些年轻干部以知识为资本,把文凭作荣耀,止步不前,不思进取,只想安安逸逸生活,不图脚踏实地创业。一个没有经过长期基层锻炼的干部,不但根基不牢靠,说话没份量,而且缺乏与群众朴素的感情。只有深入基层,虚心向实践学习,拜群众为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早成才、成大才。因此,在干部选拔工作中要注重从基层艰苦工作条件和环境中选人。在坚持标准条件的前提下把选拔优秀青年人才的工作重点向那些在基层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创出突出业绩的青年干部倾斜。同时,要建立健全干部双向交流制度,把那些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下派到基层工作,经受磨炼,增长才干。从而,引导广大年轻干部到基层去,到艰苦和困难的岗位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生产建设和深化改革的第一线建功立业,茁壮成长。

3.关于应用德才兼备标准的几个重要环节

(1)正确把握选拔标准

德才兼备是选拔人才的总的标准。在具体应用这一标准考察和选拔人才时,要结合一定历史时期的特殊要求。在当前,选拔人才对德的要求应牢牢把握三个方面:一是,要看能否坚持四项原则,忠于社会主义事业,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二是,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密切联系群众,忠实地做人民公仆,有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精神。三是,要有坚强的党性,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不谋私利,廉洁奉公,团结同志,实事求是、模范地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选拔人才对知识和才能的要求应是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先进的现代科技知识、丰富的经营管理

知识、熟练的岗位业务知识以及工作中必要的辅助知识;具有较高的思维认识能力、谋划决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信息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

有人认为,从古到今能够综合体现一个人德才素质的一般特征是:有实绩、公论好、敢直言。第一,有实绩。实绩靠实干,不真抓实干出不了实绩;实绩靠组织指挥能力,没有组织指挥能力出不了实绩;实绩靠正确、科学的决策,没有决策能力或决策失误,出不了实绩;实绩靠实事求是、创造性思维,照抄照搬出不了实绩;实绩靠事业心和责任感,没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出不了实绩。没有实绩等于无功,无功即是过。第二,公论好。不干实事不可能有好的公论;以权谋私不可能有好的公论;不和群众打成一片不可能有好的公论;没有为一个地方或单位带来发展和繁荣,即没有功业不可能有好的公论。在现实生活中,公论还有两种情况:有的人在上级和同级中的形象较好,而在下级和群众中的形象不好;有的人在下级和群众中的形象较好,而在上级和同级中的形象不好,这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三,敢直言。对组织不忠诚不会直言;讨好卖乖也不会直言;无独到见解不敢直言;怕担风险不敢直言;自身不硬也不敢直言。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大臣每次上朝,当太监宣布“有本奏来,无本退朝”时,只有刘罗锅声言“臣有本”,乾隆反感,群臣讥笑。刘罗锅遭贬后,数月上朝无“奏本”,乾隆才发现这种气氛不对,故又召回了刘罗锅。可见,“千夫之诺诺,不如一夫之谔谔”是很有道理的。

因此,有政绩、公论好、敢直言历来是贤人的标志,是德才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可用下列公式来把握标准:忠诚踏实,谦虚稳重,公道正直,埋头工作,有一定政绩,在下级和群众中的形象较好者,可用;联系群众,善于协调,开拓进取,刚正无私,说真话,干实事,有显著实绩,在下级和群众中的形象好,在上级和同级中的形象也好者,可重用;阿谀奉承,吹拍拉扯,热衷形式,不干实事,讲大话,许空愿,图虚名,找不出实在政绩,仅在上级和同级中有较好形象者,不可重用;随风转舵,胡吹海侃,以权谋私,言过其实,没有实绩,在上级、同级和下级、群众中形象都不好者,不可用。

(2)做好深入考察工作

严肃、深入地做好考察工作,是选拔任用好人才的重要基础,考察不准就可能导致用人不当。做好人才考察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看公论。首先是看民主推荐的结果,一般情况下,能得到一定范围多数人推荐的人,是可以列为选拔对象的。其次是听下属和群众的评价。一般情况下,多数下属和群众拥

领导者选才

领导者的选才用人 ——以性格选材与科学组织化管理 一、领导者性格 一个领导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性格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性格是区别于他人的、鲜明的个性特点,是个人主要的、稳定而长久的个性特征。性格和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的两个主要方面,它们相互联系,有着共同的心理基础。当心理个别差异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影响活动效率时,一般表现为能力;当它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影响行为方式时,一般表现为性格。而行为方式和活动效率又是密切联系的,因此性格对能力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反之,领导者性格的缺陷往往会制约其才能的充分发挥。足智多谋、才气过人的司马懿中了诸葛亮布设的空城计,正是其多疑的性格缺陷所致。可见,性格对于领导者才能的发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现实的领导活动中,总有一部分领导者取得突出成绩,一部分领

导者则政绩平平。造成这部分领导者的“潜才能”不能转化为“显才能”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正是性格缺陷对领导者才能的影响。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分析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贡献或作用不大。 人力资源是企业重要的资源,有效整合人力资源、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而这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高效运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服务部门,要做到以上这些,需要企业老总和其他高层领导对其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其他部门的全力配合与协作,否则工作将很难展开。而一旦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作用不大或不明显,则很难得到企业其他部门的认可,也难得到企业老总的重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第八章:领导选才与用人)

第八章:领导选才与用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被公认为“人力资本之父”的是()。 选择一项: A. 舒尔茨 B. 丹尼森 C. 杜拉克 D. 贝克尔 正确答案是:舒尔茨 2.人力资源区别于物质资源的根本所在是由于它的()。选择一项: A. 开发性 B. 增值性 C. 时效性 D. 能动性 正确答案是:能动性 3.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怎样()。 选择一项: A. 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B. 提高工作效率 C. 激励人的内在潜力 D. 提高人的思想觉悟 正确答案是:激励人的内在潜力 4.提出期望理论的是()。 选择一项: A. 马斯洛 B. 赫茨伯格 C. 弗洛伊德 D. 弗洛姆 正确答案是:弗洛姆 5.提出公平理论的是()。 选择一项: A. 亚当斯 B. 杜拉德 C. 弗洛姆

D. 洛克 正确答案是:亚当斯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人力资源的主要特性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增殖性 B. 开发性 C. 时效性 D. 消耗性 E. 能动性 正确答案是:增殖性, 开发性, 时效性, 消耗性, 能动性 2.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观念主要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人力是一种资本 B.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C. 人才产品化观念 D. 人力资源开发具有特殊性 E. 人才商品化观念 正确答案是:人力是一种资本,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具有特殊性, 人才商品化观念 3.领导选才的方法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上级领导指定法 B. 竞争考试法 C. 竞争上岗法 D. 领导亲自考察法 E. 绩效考核法权 正确答案是:竞争考试法, 竞争上岗法, 领导亲自考察法, 绩效考核法权 4.领导用人的原则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诚信不疑 B. 只用不养 C. 独断专权 D. 环境原则 E. 数量原则

选才用人 以德为先

选才用人以德为先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用人问题是一个重大而敏感的问题,用对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用错一个人,打击一大片。如何选人用人,需要坚持什么样的原则,那就是一定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用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是否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是判断一个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准,决定着一个政党的兴衰成败。选拔任用干部既注重才能,更注重品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代表组织行使着一定的选人用人权,对切实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因此,一定要把好政治关和才能关,真正把那些品德好同时又有真才实学、能力突出的干部选拔上来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是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需要。要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抓好落实,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把党性作为德的核心内容,研究制定科学衡量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的具体要求,并贯彻到干部培养锻炼、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等各个方面。现在普遍实行了民主推荐、公开考试、平等竞争、严格考察、择优选用。既看学历,又看能力,既看工作,又看表现,既

看实绩,又看创造的价值。要努力把岗位要求、工作需要、自身能力、群众期盼、事业发展结合起来。选人用人的最高标准,就是要把那些忠诚于党、热心干事、能力很强、服务群众、乐于奉献、清正廉洁的人选出来用到应该用的位置上去,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氛围。

浅谈领导者用人艺术

浅谈领导者的用人艺术 所谓领导者的用人艺术,是指领导者在领导实践中的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用人技巧。任何一项事业的实施与成功,都离不开领导者的组织指挥。然而领导者作用发挥的大小,工作成绩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用人艺术。用人是领导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实现领导决策的组织保证。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就是知识在竞争中占主导地位,而知识的载体是人才,谁在人才上获得优势,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话语权。那么,如何在人才方面取得优势呢?领导者的用人艺术起到非常关键作用。用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用人,往往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成败。因此,领导者必须掌握科学的用人艺术。 一、领导者应树立科学的用人观 在实际工作中,优秀的领导者必然求贤若渴。一个单位的工作是否有成效,能否持续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谁储备和拥有了人才这一战略资源,谁就掌握了夺取竞争胜券的先机和法宝。一般来讲,人才能否脱颖而出,能否有所建树,与领导干部的用人观有着重要的关系。领导干部的用人观,对选人、用人的倾向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它决定着领导干部选人、用人的价值取向。因此,领导干部的用人观,是其从事管理和领导艺术的基础,没有科学的用人观,对人的管理和领导艺术就无从谈起。领导干部科学的用人观主要体现在: (一)选人、用人的原则必须是任人唯贤、择优录用 就管理的一般原则而言,择贤的标准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决定一个人始终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用正当途径和手段谋取工作成果的关键因素;二是较强的工作能力,重点是要具有较强的技术带头

作用和组织管理能力,这是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三是要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在本单位、本专业受到大多数群众的认可,这是准确考察和识别人才的根本途径。四要树立注重实绩、竞争择优的新思想,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五要树立用人讲效益、不失时机使用人才的新思想,形成求贤若渴、惜才如金的社会风尚;六要把握人才成长规律,破除求稳怕担责任的陋习,在人才精力充沛、思想活跃的最佳时期及时使用。 (二)选人、用人的目光和方向应从全局利益出发 选拔、使用人才必须有必要的程序和严格的考核作保障。如果以个人好 恶为标准,不从全局利益出发,其目光就会被偏私所困扰,其定位方向就可 能被亲疏所代替,形成“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 行,行也不行”的用人观。其结果是害人害己,败坏了党的形象,使国家和 集体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二、领导者的用人艺术 领导者的用人艺术,具体来说,可以分为择人艺术和人才管理两个方面,也就是“知人善任”了。要“知人”,首先要对所需、所用之人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在“知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择”合适的人才,在某种程度上讲,“知人”即为“择人”了,因而“知人”就成为领导者用人的第一要素与前提。当然,“知人”识才是为了“善任”,通过“善任”人才来使事业获得成功才是用人艺术最终落脚点。要用好人才,就必须“择人任势”。一个人,不可能具备种种才能,胜任一切岗位,某一特定人才总有最适合于他的位子。这就需要管理者在“知人”的基础上,对人才的使用上给予恰当安排,形成人员配置的最佳组合机构,达成最佳组合,此即领导者的人才管理艺术。

如何选人用人

如何选人用人 据对“企业经营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的调查显示,“用人不当”的比重占到50.8%,仅次于“决策失误”,成为企业经营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 那么,企业“用人不当”主要存在哪些类型呢?从“用人不当”的根源性质上看,用人不当有“原则性”用人不当和“方法性”用人不当两大类型;从管理的阶段性来看,用人不当可以分为“选拔”人员不当和“使用”人员不当两类情况,具体归纳分析如下。 一、“德”与“才”的失衡: “德”与“才”的失衡是造成企业“用人不当”的重要原因。 1、领导者不能“任人唯贤”:领导者用人的原则和方法有问题,不能始终做到“任人唯贤”。所谓“亲小人、远贤臣”,一个原因是领导者个人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弱点。第二个原因是领导者没有识人和选人的能力。第三个原因是为了维护个人的权利,对他人信不过,宁可用“自己的人”,而往往忽视了“用人唯贤”的根本原则。 2、片面的强调“才”:用人片面信奉“不管是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信条。在选人的把关上一边倒,只注重才能,忽略对职业道德操守的考察。 二、“能力”与“个性”的失衡:

“能力”与“个性”的失衡是属于选人用人的方法与技术性问题。 1、只注重现有的做事“能力”,忽视“个性”与职位的匹配: 目前很多企业在选人用人上,只要职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经验具备,能够做事就可以了,而忽视了对任职者个性潜能的考察。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人职匹配”是发挥人才价值,做好工作的第一前提。因为“个性”是一个人最为稳定的深层次上的特征,是最重要的“行为动力”。个性对于行为的作用是时时处处,而且是长远的。 2、“个性”与企业文化的不匹配: 许多企业在选人用人时,往往忽视任职者个性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匹配关系,这也是导致“用人不当”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才能”与“业绩”的失衡: 众多的企业管理者都曾经历过“才能”与“业绩”不一致问题的困扰。那么,“才能”与“业绩”为什么很难一致呢? 1、对“才能”理解误区:众多企业管理者在对“才能”的理解上存在误区 “才能”不仅仅包括知识、技能和经验,还应该包括人格品质和动机结构等更深层次的综合素质要素。更不能仅仅依据学历的高低和“聪明”与否来定“才能”高低。“才能”应该是相对的,是相对于特定的职位而言的。对于企业而言,“才能”应该是指能够胜任某职位工作的综

行政领导学多选题

1.社会分工主要是在两个方向上展开的,他们是(AB )。A.横向分工B.纵向分工2.决策与执行的纵向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而产生的(CE )的分离,对领导学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C.领导与管理E.决策专门化与执行专门化 3.领导学的学科特点包括( ABCD )。A.综合性 B.社会性C.应用性D.交叉性 4.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ABD )。A.信民 B.富民D.教民 5.“领导”包含了五个基本要素,分别是领导主体、领导客体、领导环境和(BD)。 B.领导手段D.领导目标 6.与其他社会活动相比,领导的特点主要有(ABD )。A.系统性与互动性 B.战略性与前瞻性 D.强制性与权威性 7.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ACDE )。 A.管理体系C.技术体系D.知识与技能E.价值观念与组织文化 8.根据内隐领导理论,领导概念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构成,分别是(BCDE )。 B.人际能力C.个人品质D.目标有效性E.才能多面性 1.领导权力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 A.领导权力的主体B.领导权力的客体 C.领导权力的目标D.领导权力的作用方式 2.领导权力在本质上是(ACD )。A.社会关系C.阶级关系D.利益关系 3.下列属于权力载体的承担者的是(ABCDE )。A.政党B.知识C.血缘D.年龄E.地位4.根据在授权时所凭借的媒介的不同,可以将领导授权分为(BD )。 B.口头授权 D.书面授权 1.领导体制的特征包括(ABCD )A.全局性B.根本性C.稳定性D.系统性 2.领导体制的组织结构主要表现为(ABCD )A.直线式 B.职能式C.混合式D.矩阵式 3.个人家长式领导主要表现为(ABC )A.君主专制B.世袭制C.中央集权制1.下列不属于领导环境发展原则的选项是(CE )。C.创新性原则E.多样性原则 2.领导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E )。A.客观实在性与部分可塑性的统一B.多样性与类别性的统一 C.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D.连锁性与定向性的统一E.常规性与突发性的统一 3.影响机构性领导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ACD )。 A.机构功能及其变化C.机构数量及其变化D.机构性领导环境的结合模式 4.集体主义的典型的价值观包括(ABDE )。A.完整 B.安全 D.遵从E.服从 5.下面列举了有关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BE )。 A.领导者按照产生的方式可以分为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两种类型 B.正式领导者拥有组织指定的正式职位、权力和地位,其主要功能是通过领导活动达成组织目标。 E.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当集正式领导者与非正式领导者于一身。 1. (ADE )这些与生俱来的素质条件构成了领导者素质的先天性特征。 A. 气质 D. 秉性 E. 智力 2. 领导群体结构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 )。 A. 智能结构 B. 年龄结构 C. 心理素质结构 D. 知识结构 3. 智能结构主要包括(ACDE )。 A. 学习能力 C. 思维能力 D. 组织能力 E. 研究能力 4. 人的气质的主要特点有(BCE )。 B. 可变性 C. 稳定性 E. 先天性 5. 领导者的知识素质主要包括(ABCDE )。 A. 一般科学知识 B. 宽广的知识面 C. 实践知识 D. 专业知识 E. 现代管理知识 6. 人的性格与气质的相互关系是(AD )。 A. 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D. 通过性格的锻炼与修养,可以优化自己的气质 7. 一个合理的领导群体应当具备如下一些功能(ABCD )。 A. 群体感应功能 B. 群体互补功能 C. 群体效率放大功能 D. 群体自调节与自组织功能 8. 传统测评方法的主要弊端有(BCE )。 B. 重经验与印象,轻客观测量 C. 重历史表现,轻发展潜力 E. 重定性,轻定量 1.群体的主要特征包括(ACD )。 A.有一定数量的人C.有稳定持续的社会互动关系D.心理上有归属感 2.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基础主要有(BCE )。B.价值观的一致C.个体互补E.利益的一致 3.与领导关系最为密切的非正式群体类型有(ABCD )。 A.纵向寄生型B.纵向共栖型C.横向进取型D.横向防守型 4.下列关于冲突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D )。 A.冲突发生于个人与组织之间B.冲突是目标和利益不一致情况下发生的D.单方面的态度和行为不构成冲突5.从冲突的表现形式来看,冲突的主要类型有(ABCD )。 A.目标冲突B.认识冲突C.情感冲突D.行为冲突 6.角色冲突的表现形式有(ABC )。A.角色外冲突 B.角色内冲突C.角色间冲突 7.按照老子原则处理冲突的主要方法有(CDE )。C.避开法 D.不干涉法E.预防法 8.沟通的主要功能包括(ABCD )。A.控制 B.激励C.情绪表达 D.信息 1.战略的主要特征有(ABCE )。A.后继性B.前提性C.稀有性E.层次性 2.科学预测的特征有(ABC )。A.历史感B.现实感C.可验证性 3.决策的特征主要包括(ABCE )。A.预见性 B.目标性C.实施性E.选择性 4.按决策本身所依据的条件分类,决策可分成(ABC )。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C.非确定型决策5.查尔斯·林德布洛姆认为之所以要推行渐进决策是因为(ABD )。 A.技术上有困难B.现实政治是渐进的D.现行政策的巨额成本 6.追踪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ABD )。A.方案错误 B.目标错误 D.环境变量 7.德尔斐法具有的特点有(ABC )。A.匿名性 B.多轮反馈沟通C.预测结果的统计特征 8.有效避免危机的办法有(ACD )。A.动态预测C.树立危机意识 D.构建危机应对机制1.人力资源的主要特性有(ABCDE)。A.增殖性B.开发性C.时效性D.消耗性E.能动性 2.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观念主要包括(ABDE )。 A.人力是一种资本B.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D.人力资源开发具有特殊性E.人才商品化观念 3.领导选才的方法主要有(BDCE)。B.竞争考试法C.竞争上岗法D.领导亲自考察法E.绩效考核法 4.领导用人的原则主要有(ADE )。A.诚信不疑D.环境原则E.数量原则 5.领导用人方法主要包括(ABCDE )。A.试用法B.晋升淘汰法C.委任法D.聘任法E.选举法 6.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激励因素主要包括(CD )。C.工作的富有成就D.工作本身的重要性 7.挫折与失败的区别主要有(BC )。 B.失败是一种客观事实C.挫折是一种主观感受 8.人受到挫折后心理方面的消极反应主要有 ( BCDE )。B.愤怒C.焦虑D.无所谓E.沮丧1.影响思维广阔性的因素包括(ABCE )。 A.思维者意识域的大小B.人脑高级神经活动的灵活性C.知识水平E.经验是否丰富 2.独立性是创新思维的显著特点,它的主要表现包括(ABCDE )。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善于排除自身固有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 C.勇于打破传统、挑战权威D.根据实践的发展及时转换思路、更新观念E.敢于怀疑、积极探索 3.情绪和情感的体验形式包括(ABD )。A.心境B.应激D.激情 4.下面是有关直觉思维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BC )。 A.直觉的创造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直观判断、猜测和预感上。 B.直觉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 C.疱丁解牛,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确定病因,都是直觉思维的典型。 5.下列有关影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BCDE )。 B.增强领导者影响力的根本途径在于增强自然性影响力C.自然性影响力的基础,主要来自专长和品质 D.一般来说,领导者的影响力强于被领导者的影响力E.强制性影响力是为领导者所独有的 6.领导者的自然性影响力包括(ABDE )。A.品格因素B.才能因素D.知识因素E.情感因素7.发散思维是思维创新的重要方式,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有(ABC )。A.多向思维 B.反向思维C.侧向思维1.领导形象有(BC )。B.人格形象C.视听形象 2.良好的领导形象通常具有(ABC )。A.教育功能B.认识功能C.审美功能 3.沟通必须具备的条件有(BCD )。 B.沟通客体C.沟通主体 D.传递信息的一定手段4.在沟通过程中,造成接受障碍的根本原因是(ABCD )。 A.接收者的个性差异 B.知识结构水平的差异C.选择性接受 D.价值判断差异5.在领导协调工作中,必须协调的对象有(ABD )。 A.协调群体中的个人 B.协调组织中的群体 D.协调不同的组织 6.领导协调的种类有(AB )。A.纵向协调B.横向协调 7.处理不同冲突的方法有(ABCDE )。 A.回避B.建立联络小组C.采取强制办法D.树立更高目标E.解决问题 8.按照权力的控制程度划分的领导行为方式有(ACD )。A.集权式C.分权式D.均权式 9.以权力行使作为基本变量的领导行为方式有(ABD )。A.专断式B.民主式D.放任式 10.利克特在《新管理模式》一书中把领导方式归纳为(ABCD )。 A.剥夺式集权领导B.仁慈式集权领导C.协商式民主领导D.参与式民主领导 1.对领导效能进行定量分析主要是提高对其(CD)的研究。C.科学性 D.操作性 2.领导效果与领导效益的关系是(ACD)。 A.两者综合起来才能反映领导效能的高低C.效果显著,效益不一定好D.没有效果,效益就失去载体3.领导微观效能主要包括(ABCDE )。 A.决策效能 B.用人效能C.办事效能 D.组织的整体贡献效能E.时间效能 4.对领导者成绩的考评主要包括(ABCDE )。A.精神文明建设 B.物质文明建设 C.工作效率 D.工作数量与质量E.社会稳定方面 5.坚持对领导效能的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地说要做到 (BCD )。 B.分析时间因素C.分析空间因素D.分析人际关系因素 6.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的关系是(BC)。 B.定性测评是定量测评的基础C.定量测评是定性测评的深化和精确化 7.模拟测评的主要形式有(ABCD )。 A.公文处理 B.即兴发言C.模拟会议 D.情境模拟 8.西方国家在培训方法上的共同特点包括(BD)。B.坚持择优D.实行重用 1、电子政务的内容主要包括(ABC )。A.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B.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电子政务 C.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 2、电子政务对内体现为(ABC )。 A.行政业务电子化 B.行政业务网络化 C.行政业务程序化 3、电子政务对外体现为(BC )。 B.信息公开C.便民服务

中层领导如何用人管人(DOC)

中层领导如何用人管人 用人管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中层领导大权在握,必须要有高超的领导艺术,以“无为而治”、“行不言之教”才能征服人心,驾驭人性。既要紧紧地把握领导权,又要充分地调动下属的积极性,让下属自愿做得更多,做得更好,所以用人不能没有手段,管人必须讲究方法。 以知人为用人的前提 企业管理,内容繁多。但不论何种管理,都是把对人的管理放在首位。知人用人,是中层领导管理的首要内容。知人就是认识人,其目的就在于用人。用人应当人尽其才,因而其前提就是知人。知人,是中层领导管理驭人的头等大事。 古人曾说:为治以知人为先。也就是说治理国家以了解、识别人为最首要的事情。可以说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谓之知。由此可见,作为领导不了解人就不能很好地使用人,没有很好地使用人就是因为没有了解人。所以,得人之道,在于知人。只有知人才能善任。对一个人了解越深刻,使用起来就越得当。 历来仁者认为,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也就是说,帝王的作用,没有比识别人才更重要的了,这说的其实就是知人对于领导的重要意义。如果领导有贤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这是一个组织三种不祥之兆的表现。所以,领导最大的隐患就在于不能识别人才。若不能识人,势必不能用人;不能用人,后患必然无穷。 齐桓公用管仲而称霸诸侯,秦始皇用李斯而统一中国,刘备用诸葛亮而三分天下,这些都是知人用人的成功范例。而那些不知人用人者,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失败。美国有名的“王安电脑”的盛极而衰。就是由于年老的董事长王安错用了他的长子王列为公司总裁而开始的。在上任的第一次董事局会议上,王列说了一大通外行话,使一批有经验的老干部当即辞职。公司经营不到一年,亏损四亿多美元。王安不得不让王列辞职。又委任米勒为总裁。米勒虽然学识渊博,却不熟悉电脑科技,外行岂能领导内行?在米勒管理期间,公司业绩仍然一路下滑。王安去世后,他创办了41年的电脑王国——“王安电脑公司”便处在奄奄一息之中。 还有一些案例,对知人用人的重要性诠释得更加明显。上海一家公司在2000年与马来西亚某商业公司签订了网站聊天室等系统的技术开发合同,公司领导将此项重大任务交给技术员项某和孙某来完成。项、孙二人向来技术高超,工作积极,深得领导信任。哪知后来二人竟将开发出的技术私自秘密出售给马来西亚那个商业公司,使该公司单方面终止合同,造成上海公司的巨大损失。上海公司的领导不了解下属的品行,不知人用人,正是造成这次事故的根本原因。 知人善任,知人是用人的前提,不知人,就不能用人。善任是知人的目的和深化,知人完全是为了使人才能善任,而在使用过程中又可以进一步更深刻地知人。中层领导一定要明白这些道理。 中层领导对人才的识别,是在政治觉悟、思想品质、知识,工作能力、性格,精力和体力状况等方面,对人才进行全面的考察与评价。知人既是人才管理的重要内容,又是对人才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的前提条件。可以说,知人是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的基本保证。中层领导没有识人的“慧眼”,“近己之好恶而不自知”,就很难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的原则。 然而,知人并不那么容易。法国哲学家丹纳说,我们认识的一个人,并不就是站在你面前的这个人,而有可能是隐藏在这十人背后的那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人并不是随时都显示自己的本来面目的。一个人的真实本质,往往被若干层美丽的、理性的、虚伪的、狡诈的东西掩盖着。中层领导要想知人,

如何做好一个管理者

如何做一个好的管理者 一、管理的定义: 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其所能支配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管理的定义应包括如下几层含义: 1、管理是什么?管理是一系列活动过程。 2、由谁来管?即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什么?即管理的客体是各种资源,如人、财、物、信息、时间等。 4、为何而管?即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 5、怎样管?即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6、在什么情况下管?即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管理。 管理思维的含义非常广泛,其中最关键就在于认识到管理的特性。管理是通过别人来完成自己想完成工作的一门学问。因此,不论下属是能力强的还是能力弱的,是主动性强的还是主动性差的,你都得用。人无完人,玉无足玉,谁都会有缺点,我们能做的就是发现不同人的特点,并根据不同人的特点运用不同的管理风格,以达到团队的最终目的。简单的讲,管理的核心就是:管人事,理人心,从而达到自己及整个团队的目标。 管理者实际工作中是一个不断处理各种事情,协调各种关系的重要人物,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使企业不断实现目标,不断发展前进, 最终实现企业愿景的一个重要人物。 二、管理者具备的基本素质: 1、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如诚信、孝敬父母、忠于朋友、为人正直、信心十足……. 2、心胸豁达,包容心强,自己周围的人做错了事不会斤斤计较,不会为了小事念念不忘,经常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看人不会从一两件事去肯定或否定一个人; 3、思维敏捷,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具备一定的计划性和严格的执行力; 4、责任心强,勇于担当,能为自己做到事负责,知错能改; 5、会聆听,能洞察别人的心理;懂授权,给下属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巧激励,充分发挥下属的潜力;会用人,能知人善任,不错过每一

优秀领导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管理能力

优秀领导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管理能力 来源:作者:李新银 很多人都羡慕那些手里有权、底下有兵的领导,无论是高层领导还是中层领导。总是认为当了领导就不用每天沉在繁琐当同,可以管人管事了。从表面上看,领导是依靠公司制度和个人学识能力来带领团队完成既定工作,实现自身价值的;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讲,领导只有当自己能力始终处在可以有效带领并管理好团队前进时,所谓的领导才有了自身作为管理者的价值。领导者的管理职能主要是运用组织赋予的权力,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下属人员,完成领导任务的职责和功能,它包括决策、选人用人、指挥协调、激励和思想等。 由于传统模式中大面积存在“干而优则官”现象,事实上在领导队伍中,许多人并不善于管理,而是更加专业。企业误以为只要足够专业,就能胜任管理,专业人士也往往误以为由于自己足够专业,就一定能够胜任管理职位。同样是专业人士,有的只适合做规划,有的只适合做咨询,有的只适合做培训,只有那些具有组织和领导能力的专业人士,才适合做管理。并且,即便是那些适合做管理的专业人士,也受到种种制约,比如过往的经历,比如创新、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那么,对于身处领导岗位,如果在履行职能时演绎好应发挥出的“管理价值”呢? 责人律己修炼修为 要运用好现代管理方法,领导者的素质是前提。卓越的领导者应当率先垂范、勇于挑战,尤其应当以品格、素质树立领导的威信,以智慧、艺术成就事业的发展。领导者个人的修为与现代管理艺术运用成效息息相关,有必要以提高领导自身修为作为前提,来提高领导的信服力和团队的凝聚力。领导者的素质修为是领导者从事管理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一种潜在的领导能力。它包括出众的品格、渊博的知识、健康的心理、综合的能力、强健的体魄等。领导者在平时应注重素质的培养与锻炼,通过实践锻炼,重视管理细节的培养,达到提高领导者自身素质的目的。 1、要有清醒的自我估价能力和坚强的控制能力;要充分了解工作,充分了解下属,而且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做到自知自明,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所长所短。要学会扬长避短,来决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样才能既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又有利于个人的前途。 2、要有大度的气量;矛盾时时有、处处有,即使是非常出色,非常有成就的领导者,在团队内外也会有人不满意,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就要准备遭遇挫折、承受责难。没有这样的准备,就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领导者。从另一方面讲,责难和报怨也有教育功能,让下属讲话,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兼听则明;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便于改正;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下属,改进团队管理的艺术与效能。要有大度的气量,还表现在有爱才惜才之心,领导者要善于团结各种不同学术见解、不同才智、不同个性的工作人员,特别要善于团结并使用那

领导者如何合理用人

导读:科学使用人才是为了促进事业的发展。领导者的用人艺术需坚持公道、信任、激励、沟通、压力、层次领导、鼓励竞争和考评等项原则 近段时间,贾长松老师为多家私企做管理咨询和培训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着大量的不称职者,因人设岗的情况十分严重,“人才”的选拔也不是依据人的能力,而是依据其与领导的亲疏远近,只有“亲才”才是“人才”,它们不重视对人的培养,真正的人才也很难得到信任与重用,由此导致组织发展日益侏儒化。 其实,辩证地看——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规模不大时,任人唯亲甚至还可以起到稳定组织、高昂士气的作用。但是,企业做到相当规模时,很多牵涉到组织运营才智方面的事情,需要专业人士去处理。一旦由于任人唯亲所至,一些重要的岗位,尤其是关乎企业存亡大计的特殊岗位,被非常不适合于该岗位需资历的人员占据,势必会对企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就拿上周我应福建一家民营医院之邀,为其培训职业化课程来说,这就是一家由个体诊所发展成的民营医院,在规模上,虽然从“诊所”变成了“医院”,在身份上,也从“医生”变成了“院长”,但是,在经营意识上,依然是小农意识,采用的是家族式管理。通过兼并、注资改制的医院,同样是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岗位,比如财务、收银、采购、行政等,全是“自己人”。看到这些情况,我不禁感叹——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是民营医院必须要转变的思路,没有人才的医院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医院,没有人才的医院也是不可能赚钱的医院。 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这是党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主管的基本准则,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是做不到这一点。为什么呢?有的领导主管担心的是自己的高职位,害怕更加有德有才的人,把自己挤下政治舞台,于是,甚至就产生了一种“排贤”的思想根蒂,而招至身边的“臣子”并不一定是“贤能之人”。试想想,这种用人制度怎么会不导致本身红火的企业慢慢的衰败呢?

领导学复习题1

领导学复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当代领导主要有三项基本职能() A.决策、执行、监督 B.选人、用人、考核 C.决策、用人、思想政治工作 D.引导、组织、用人 2.领导与组织的关系是() A.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B.相互利用、相互决定 C.领导高于组织、组织依附领导 D.各自独立、相互斗争 3.领导活动的主客体关系是() A.领导者与领导者的关系 B.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C.领导者与环境的关系 D.被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4.在领导活动中,一种以强制力为后盾,具有明显约束力的指挥方式被称为() A.组织 B.命令 C.引导 D.执行 5.在领导决策体制中,决策的中枢系统是() A.信息系统 B.智囊系统 C.决策系统 D.执行系统 6.在履行监督职能中,领导者的首要职责是() A.制定监督标准 B.深入调查研究

C.落实监督政策 D.选拔监督人才 7.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立即做出了抗震救灾的决策。这一决策属于() A.常规决策或程序化决策 B.常规决策或非程序化决策 C.非常规决策或非程序化决策 D.非常规决策或程序化决策 8.领导者官僚主义产生与泛滥的基础是() A.职务与权力分离 B.职务与利益分离 C.权力与责任分离 D.利益与成绩分离 9.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领导观念是() A.金钱观念 B.等级观念 C.服务观念 D.法治观念 10.在领导者的抉择活动中,个人抉择的主要优点是() A.责任明确,抉择迅速 B.灵活多样,保证质量 C.兼顾效率和效益 D.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11.战术决策的特点是() A.定性化、抽象化 B.全局性、方向性 C.宏观性、长远性 D.定量化、具体化 12.领导者有效选拔人才的重要保证是() A.选才的方法和手段 B.正确的选才原则和合理的选才制度 C.对人才的看法 D.衡量人才的标准 13.领导者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功能是() A.政治指挥 B.思想改造,有效激励

九型人格之识人用人之道

九型人格之管理者识人用人之道 课程前言: 1.根据权威管理机构统计:在企业中高管用人中存在「平均打击率」即三三率,三分之一正确;三分之一差强人意;三分之一错得离谱。 2.根据罗老师的研究:性格相近的用的正确,性格有些差异的差强人意、性格差距很大的错得离谱。 3.九型性格是西方企业最流行的管理心理学课程,能使管理者充分认识自己的心理变化,高度地感知团队成员的心理感受,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个性化地提高每个成员的执行力。 课程特色: 化繁就简,将复杂的理论转化为生动鲜活的课程;重点突出,从每种性格最强项入手,揭示每种性格的生命光辉;简便实用,四种管理应用,立刻见到效果。 课程目的: 系统学习九型人格的理论,掌握识别自己个性和他人个性的方法,了解性格对事业的影响,学习个性的沟通、激励技巧,挖掘自身个性优势,学习在工作中使用九型人格的技巧。 课程目标: 1.如何识别下属的优势和不足; 2.如何根据下属的优势安排最适合其发挥的岗位; 3.如何搭配优势互补的管理团队; 4.如何培养下属克服不足; 5.如何消除团队中的紧张关系; 6.如何帮助下属度过事业高原期; 课程对象:尚未系统学习过九型人格的企业管理者。

课程时数:两天,共12小时 课程人数:最多不超过60人 课程风格:风趣幽默,旁征博引,课堂氛围活泼热烈 课程提纲: 第一部分:管理者如何用人 1、企业家团队应有什么人组成 2、审视你的团队成员,他们能帮你做什么?有什么长处和不足? 3、什么是高执行力的团队,性格与心理对执行力的影响。 4、案例讨论 第二部分:知己篇:识别九种不同智慧的人才 1、心理学与性格的关系 2、性格的产生 3、性格与工作环境的影响 4、工作压力下的性格变化 5、自我认识自我调试自我成长 6、九型性格描述 ◆标准型 ◆助人型 ◆成就型 ◆创意型 ◆理智型 ◆警觉型 ◆活跃型 ◆领袖型 ◆和谐型 7、九型性格的心理分析: ◆每种性格的主要价值取向

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1、领导者应该具备孝心。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起码准则。很难想象,一个忤逆子孙,不懂得感恩自己的生养父母,何以具备关爱他人、 为党国效力的能力。 2、领导者应该具有爱心。 身为领导干部,意为领导下级的干部,应该对下属持一种关心、支持、爱护的态度,与下级建立起友情,以利于工作中沟通思想、 更好地协调矛盾。如果领导者高高在上,只能使下属对你敬而远之。 3、领导者应该具有强烈地责任心。 责任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领导者的工作不仅体现在对下级的指示,更重要的是对上级的负责,责任心是一个领导干部具备的基本 素质。 4、领导者应该具备用人的素质。 也就是说领导者应该能容人之短、用人之长,可以想象,每个人的长处之和就是一个集体的强项,对每个同志优点的认可,不仅是 对其个人的极大鼓励,更是对集体智慧的肯定。 5、领导者应该有较强的协调能力。 领导干部多数处理繁杂的事务,需要与各方的协调配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用一种多方协调的能力而不致于身处被动,协调能力会 使你的工作做的游刃有余。 6、领导者应该具有丰富的业务知识。 打铁先得自身硬,要做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必须是一个专业能手,娴熟的技艺是你行使领导权力的最雄厚的资本。

7、领导者应该具有谦虚谨慎地态度。 值得思考的是,一个刚愎自用的领导干部,用特有的身份压倒一切,会不会得到群众的依赖?权力并不代表能力,更不代表一切,自 负傲慢的形象,只能是远离群众。 8、领导者应该具有敢作敢为的精神。 敢于承担责任可以体现一个领导者的气质。遇到问题,推诿拖延,有失领导干部的身份,也缺乏作为的能力。 9、领导者应该具有宽容大度的风范。 领导干部处于上有领导、下有干事的位置,难免都事事顺意,如果与人与事都斤斤计较,很难得到领导的重用和下属的尊重,其结 果只能是孤掌自鸣。 10、领导者应该具有应急的能力。 现实工作中,难免会发生意外事件,这时需要领导者的智慧、聪明、判断力,还需要领导者的果断、不迟疑的方法,对应急事情处 理的好坏,事关大局,应急能力也不乏是领导干部的一种必备素质。 1)具体的领导能力 包括眼光,胸怀,胆识,用人,决策等(这些内容将会在以后的 部分中详细论述)。眼光包括前瞻与洞察,包括选方向做决策与选人、用人,能够知人善任,调动别人的积极性。知人善任(判断力,激励) 要知道,发挥别人才能的才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才能之一。 正如福特(也有说是卡耐基)的墓志铭所说:这里埋葬着一个人,他终生都在“发现比他更能干的人,而且为他所用。” 决断能力是一个领导者必须重视的能力,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判断与决断是一把手(领导)最重 要的素质!当年孟良崮战役,全军都能否攻下孟良崮、打败张灵甫和 国民党74师没有信心,唯有粟裕,我军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斩钉

领导科学试题及答案

领导科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邓小平论述了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即( ) A.领导就是管理 B.领导就是指挥 C.领导就是服务 D.领导就是组织 2.领导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关系是( ) A.领导科学就是管理科学 B.领导科学从管理科学中分化出来并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 C.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是根本对立的 D.领导科学接近于硬科学,管理科学接近于软科学 3.“引导”作为领导的一般职能,其核心是( ) A.正确地提出任务 B.正确地规划目标 C.科学地制定领导方法 D.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4.“实事求是”是我国领导工作的一条总原则,它要求各级领导者( ) A.为保护地方利益可以拒不执行上级正确的方针、政策 B.不顾当地情况贯彻落实上级正确的方针政策 C.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把具有普遍意义的方针政策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 贯彻执行 D.条件太差可以放弃发展 5.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观念,不正确的是( ) A.法治的对立面是人治 B.依法治国就是按上级领导的讲话治国 C.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D.依法治国要特别强调依法治“官” 6.领导者要敢于善于破旧立新,推陈出新,要有永不满足的态度,这属于现代领导的( ) A.竞争观念 B.信息观念 C.改革创新观念 D.效益观念 7.现代领导要树立大局意识,所谓大局,最重要的是( ) A.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 B.改进技术,提高经济效益 C.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学会妥协,搞好领导班子团结 8.渐进决策模式的提出者是美国人( ) A.西蒙 B.林德布洛姆 C.埃泽奥尼 D.杜拉克 9.下列说法中属于经验决策的是( ) A.“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B.“谋”、“断”分工,“外脑”辅助 C.信息优先,科学预测 D.程序科学,方案优选 10.现代决策理论大师西蒙提出以“满意标准”代替“最优标准”作为选择方案的原则,这是

全国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领导科学试题及答案()()(1)

全国2018 年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领导科学试卷 课程代码:003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 分) 1.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是(A) A.领导活动B?领导关系 C.领导者 D.领导环境 2.领导科学在我国建立于(C)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领导的社会属性是指(A)57 A.领导活动受到社会制度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制约 B.领导活动体现为社会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的自然需要 C.领导活动体现为统一的意志和权威 D.领导活动是一切规模较大的群体活动所必需的 4.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是(B) A.主导领导活动、行使决策权力和被动追随领导者 B.选择或罢免领导者、服从或制约领导者、支持和监督领导者 C.参与领导会议、反映群众意见和支配领导资源 D.决定领导方式、组织群众活动和协调领导关系 5.领导职能是从事领导活动的基本(D) A.任务B保障 C.目标 D.前提 6.领导者的职务、权力和责任的对应性,称为(B) A.分层领导原则B.权责一致原则 C管理幅度原则D.集中领导原则 7.社会主义社会领导者应该树立和强化的领导观念是(A) A.以人为本 B.以物为本 C.以事为本 D.以权为本 8.新时期衡量领导干部政绩最根本的标准是(D) A.上级意志 B.发展速度 C经济总量 D.群众满意度 9.决策是领导过程的中心环节。领导决策的实质是(C) A.谋划思路 B.制定方案 C选择方案 D.论证方案 10.现代领导决策的重要特点是(D) A.经验支撑,精英主导 B.与既得利益集团博弈 C.决策与执行一体化 D.谋、断分离,外脑辅助 1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告诉我们(B) A.人才遍地都是 B.识别人才之难 C.领导者识才能力低 D.领导者错识人才难免 12.拿破仑曾说:“没有无用的士兵,只有无能的将军。”由此可见 (C) A.领导用人很困难 B. 士兵比将军更重要 C.士兵的价值取决于领导的发掘和使用 D. 士兵都很优秀 13.“一把钥匙,开一把

领导用人三原则

领导用人:第三位是能力,第二位是态度,第一位是… 2016-12-26 洞见 第三位:能力是基础 看人始终不要只看能力,因为能力有的时候只是人的一个发展的基础。 有些人可能某方面的能力不很强,但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却是很大,同样可以成为良好的合作伙伴。 有些自以为能力很强、水平很高的人比较难以与人合作。 而且,能力具有互补性,彼此之间相互支持、理解,就会共同进步和提高。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大家就会有两个思想。 第二位:态度是根本 做人做事,总有失败或困顿的时候,但能始终以敬业之心,以孜孜不倦的态度顽强坚持者,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投机取巧者在顺利时是朋友,逆境时会第一个弃你而去。 鲁迅先生说: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是中国将来的脊梁。很有道理。 所以,我们看人不要只看表面的形象怎么样,而是要看他做人做事的态度。 家境富裕者的孩子大部分从小就是百般宠爱,一般能吃苦的不多,成事者很少。 从小历经磨砺的人更能经受住风雨的考验。判断一个人能否有发展的潜力,要结合他的个性、家庭境况和思想状况。 很多聪明人不能成事的关键,是缺乏认真刻苦、深入钻研的工作态度。 不是同路人终究是走不到一块的,要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才会真正交心。 第一位:人品是原则

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关键是利益诉求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有的人窜上跳下,钻天打洞,拉帮结派,两面三刀,玩弄权术,巧言令色,无非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权力、金钱、地位等等),这样的人可能能力比较强,善于迷惑人,有时似乎还是一副正人君子抑或是仁义道德的嘴脸,实则内心充满了算计。 这样的人还是敬而远之比较好,是切不可以成为朋友或合作伙伴的。 我们虽不可能做到如圣人般天下为公,无私奉献,但一个人有一颗善良、仁爱和诚信之心,才可以与之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