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税

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税

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税
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税

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税

先秦时期的农业税

根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农业税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夏代。它在建立了国家机构之后,就开始向民众征收贡赋。贡赋的内容,一是对农产品的征收,二是各地方臣属向中央贡献的土特产品。贡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税赋,我们通常所说的贡品、进贡就由此而来。

商代的田赋制度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助法。纳税的形式,是使八家之力助耕公田,以公田所获交公,税率名义上是十一税(也叫“什一税”),私田不再纳税。助法实际上是一种借民力助耕的劳役地租。到了西周时期,土地国有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千里王瓷内,以都城为中心,由近至远分为郊、州、野。在郊、州居住的人称为国人,在野居住的称为野人。无论对国人还是野人,都按井田制授田。在税收上,对野人仍实行助法,对国人则实行彻法。彻法是把九百亩土地分成九个百亩一块的田,平均分授九夫,年终,按百亩的实际收获量征收实物,税率也是十分之一。实行彻法,劳动者可以多收多得,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彻是比贡和助都进步的田赋制度。春秋时期,周天子式微,诸侯崛起,井田制逐渐废弛。周定王十三年(前594年),鲁宣公实行“初税亩”(宣公15巧年),也就是按亩征税。过去只在公田按十分之一征税,现在公田、私田一律收税,税率变为十分之二,改变了西周以来的赋税制度。需要说明的是,“初税亩”是历史上成熟的农业税收制度,一般就将它当作中国农业税制的滥筋。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税迄今为止已经存在了2600多年。

从原始形式的“贡助彻”到履亩而税的“初税亩”,是税制的一个明显进步,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是促进了农业税制的进步和发展。“初税亩”的实施使中国的地租从劳役形态发展到实物形态,这一税收形式促进了中国由领主制经济向地主制经济的过渡以及中国封建社会的建立和巩固,其次,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初税亩”使农民从人身奴役下解放出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自由地从事生产劳动,有利于农民发挥自己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得到很大改进、农作物产量增加,与当时的税收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三,国家财政实力得到增强。“初税亩”为当时的封建国家创造了牢固的财政基础和充足的税收来源,使一些国家在短时间内壮大了经济实力,进人“战国七雄”的行列。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农业税

秦汉时期的土地税称为田租。秦代田租的课征范围主要是谷粟和”刍覃”(秸秆)。由于秦制允许土地兼并,遂使“富者田连仟伯贫者亡立锥之地”,而田租却是“舍地而税人地数未盈,其税必备” ,不沦实际土地有多少,只按政府掌握的每人应有土地亩数征税,人户即使并无那么多土地,也要按此数目完税,“是以贫者避赋役而逃逸,富者务兼并而自若”。广大农民的负担相当沉重:“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里所说的力役,主要是指服兵役口赋,则是按人口出钱的人头税。

两汉的田租仍然征收谷粟和秸秆等实物。汉初休养生息,轻徭薄赋。虽曾一度增税,但惠帝即位后又恢复了十五分之一的税率。文帝时下诏将税率减为三十税一,文帝十三年(前167年)还免除了一年的田租。此后,自景帝至西汉末年,田租的税率大都是三十分之一。两汉轻税政策的主要受益者是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与此同时,自耕农的负担也可稍微减轻一些。但是,汉代以人口为征收对象的口赋、算赋、军赋、更赋等,才是政府的主要收人,形成了农民的沉重负担。

曹魏时期的赋税分为两种,一种是对郡县编户(包括各级官吏、地主、工商业者和自耕小农等)征收的田租和户调,一种是对屯田客(东汉建安元年曹操开始屯田,其劳动力为招募而来的农民,称屯田客)征收的租赋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推行一亩收租四升的税亩制度,取代了两汉按产量收租的三十税一制。屯田客初专以农桑为业,不负担力役、兵役。

西晋改变了两汉履亩而税的制度,将田租与户调合并,按户征收,九品相通官吏及其亲属拥有免税免役的特权,赋役均由郡县编户中的庶民以及编户外的吏、士之家负担。诸侯王还要”三分食一”(即以各封国租调中三分之二归朝廷,三分之一归诸侯)。

北魏初年,赋法承袭晋的租调制度,但常赋不断加重。北齐和北周继续实行均田制,但税赋重于北魏,北周尤甚。不过,北周规定的区别对待丰年、中年、下年的征收方法,尚有可取之处。

隋唐五代时期的农业税

隋朝的租调制也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施的,隋朝的租、调皆轻于前代,摇役却十分沉重。虽有减轻摇役的明文规定,但实际上却是经常滥用民力,隋亦因此而亡国。

唐朝开国后,继续实行均田制。唐代前期的租庸调制,就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制定的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多少,只按人丁交纳规定每丁每年纳租粟二石,调,随乡土所出,纳绢(或线、施)二丈,绵三两;不产绢绵的地方,纳布二丈五尺和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役二十天,如不愿服役,可以纳绢或布代替,一天折合绢三尺,叫做庸。如果朝廷有事而额外加役,加役十五天免调,三十天则免租调,每年的额外加役,最多不超过三十天。租调收时,据收成好坏,定减免办法租庸调制之外,还有户税、地税的征收,户税按户等高低交纳,属于资产税性质;地税按亩或按户等交纳义仓粟。户税和地税在赋税中越来越重要,并逐渐取代了租庸调,为后来两税法的推行奠定了基础。

安史之乱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被彻底破坏,居民大量破产、逃亡或转为佃户,户籍紊乱,租庸调无法征收。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改革税制,废除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实施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先预算出国家财政支出的数额,然后定出财政收人的总额,“量出以制人”,再把数额分配给各地,向民户征收。无论主户还是客户(寄居的外来人户),一律编人所居住的州县户籍,在居住地纳税。流动的行商也要在所在州县纳三十分之一的税。纳税者不分丁中,一律”以贫富为差”,也就是按照资产的多少交纳。”取大历(代宗年号)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制定税额,实际是建中(德宗年号)以前各种税的总和。两税法简化了税制,扩大了纳税面,增加了朝廷的收人,百姓的力役负担也有所减轻。可以说,两税法是中国赋役史上意义重大的制度改革,它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五代时期,基本沿用两税法,但纳税期限有所变化。

两宋时期的农业税

宋朝建立后,对前代的赋税制度做了整顿,还有不少新的发明:

1.沿纳。唐末五代,田赋以外收取各种物品,折成税赋,称杂变之赋,也称沿纳。人宋以后,一仍其旧。

2.支移。民户送纳田赋本有固定处所,但为了以有余补不足,有时就需要把田赋输送到其他地方,实际相当于服力役,称为支移。

3.折变。征收田赋本有固定物品,而因一时所需,改征其他物品,称为折变。

4.和买。也称预买,即官府出钱预买民间货物。始于南朝,盛行于两宋。太宗咸平二年(999年),朝廷决定在春天借钱给需钱的民户,方式是朝廷预买民户的绢匹,绢价也高于市价,民户随夏、秋田赋纳绢,后来推及全国。

5.和籴。本指官府出钱向民间购买粮食及其他实物,始于北魏。宋代为军需征购粮草,称为和乘。太祖时为免丰年谷贱伤农,朝廷采取增价征收的办法。后来逐渐变成按户等强制征购,实际上成了田赋的变相附加税。

6.预催。提前征收本税季的田赋,称为预催,南宋时尤为普遍。夏税原规定八月半纳毕,朝廷却决定夏税必须七月底以前送到首都临安(今杭州)这样一来,各地就得六月,甚至五月收完夏税。

7.预借。提前征收本年度田赋或征收下一年及以后年度的田赋,称为预借。两税本来不得预借,但往往有预借一两年甚至五六年的。预借的税额不止于两税正额,支移、折变、加耗等等,也是税上加税,使农民负担成倍增加。

辽西夏金元时期的农业税

辽朝的赋税主要分为对部民、对农户和对属国属部的征收三部分。契丹和奚人诸部牧民,以羊为常赋,按等输羊。等的划分,以拥有牲畜的多少为标准。常赋之外,还有鞍马珍玩等贡赋。此外,部民还要按等出力役和服兵役。农田有官田和私田两种。官田又分为屯田和闲田两类。屯田收粟归官;闲田多募流民耕种,初免租赋,数年后或由垦种者租佃,向国家交租,或允许农民占为私产,依例纳赋。私田计亩缴纳赋

税。农户因居地不同,税收负担也不一样。西夏仁宗天盛年间(1149年-1169年)颁行的《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关于农业租税条,对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的纳租标准、数量、交纳时限、人库及逾期不交和逃租者的处罚等都有详尽的规定。如规定无宫方谕文,不许擅收租户钱物及摊派杂役;农民可在所租土地以外的沼泽、荒地上开垦种植,三年不纳租税,超过三年后,一亩纳谷物三升。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还有若干免税措施。

金代的地税分为两种,一是女真族的牛头税,一是中原的两税。牛头税是女真族猛安谋克户向国家交纳的赋税。其制度是以每一来牛三头为一具,一具限二十五口人,受田四顷四亩徐,按年输粟,官与民占有土地不得超过四十具。中原的夏秋两税皆输粟米或麦,夏税亩取三合(十勺一合,十合一升,十升一斗,十斗一石),秋税亩取五升,此外纳秸一束,束十五斤。

元代因南北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赋税制度。北方赋税分为税粮和科差两大类。税粮有丁税和地税两种不同形式。工匠、僧、道、也里可温(基督教徒和教士)、答失蛮(伊斯兰教教士)、儒户等纳地税。绝大部分地区的民户和官吏、商贾都按成丁数缴纳丁税。

明代的农业税

明初田赋制度仍然实行唐宋以来的两税法。分夏税和秋粮两次缴纳。夏税不超过八月,秋粮不超过次年二月,主要缴纳米、麦,还有丝绢和钱钞。用米、麦缴纳的称本色,用丝绢和钱钞折缴的称折色。

明中叶后,土地兼并加剧,大量自耕农和小土地所有者失地破产,被迫逃徙或充当佃客,政府掌握的税田额数也大幅减少,致使黄册和鱼鳞图册名不副实,因而赋役征派也就失去了依据。对此,不少人提出了改革措施,并进行了多种富有成效的尝试。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由首辅张居正主持推行于全国的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是在万历八年大规模清丈全国土地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金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其要点是:1.以州县为单位计算赋役数额,各州县原有的赋役总数不减少。2.

先将田赋和摇役分别合并,再各折算成银,最后将赋银与役银合并征收。3.取消力役,由政府雇人应役,役银由人丁和田地分担。4.征收和解运由官府负责。

一条鞭法将赋役编审单位由里甲扩大为州县,对不同里甲之间民户负担的苦乐不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将户丁负担的部分摇役摊人田亩,按亩而征,使差摇主要落在土地所有者身上,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民户的赋役负担。雇役取代直接征发力役,使长期以来因摇役制对农民所形成的人身奴役关系有所削弱,使农民多了一些自由。合并赋役项目,简化征税手续,也稍稍抑制了贪官污吏的营私舞弊。赋役折银征收,还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条鞭法是继唐代两税法之后,我国赋役史上又一次重大的制度改革,它为清代实施摊丁入亩准备了条件。

清代的农业税

清初沿袭明代万历中期以后的赋役制度,弊害丛生。为厘清积弊,保证收入,清廷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规定,将康熙五十年政府所掌握的全国二千四百六十二万一千三百二十四名人丁应征的三百三十五万余两丁银固定下来,作为今后征收丁银的标准,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此法虽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毕竟将历来最难控制的丁额和丁银固定下来,为摊丁人亩创造了条件。

摊丁人亩,是将丁银并人田赋征收的一种赋役制度,也叫摊丁人地、地丁合一、丁随地起。它的基本含义是:“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统谓之‘地丁’”。将丁银随地起征,每地赋一两,或地粮一石,或地一亩,摊人丁银由一厘有奇至二三钱不等,“丁摇与地赋合而为一,民纳地丁之外,别无摇役矣”。

摊丁人亩是清代极为重要的赋役改革。它使地丁合一,田亩成为单一的征税标准,简化了税种和稽征手续,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同时,政府放松了对户籍制度的控制,农民可以比较自由地迁徙、出卖劳动力,因而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清代田赋主要征于民田,前期田赋的征收以顺治年间编成的《赋役全书》为依据。田赋按亩派征,根

据土地类别和肥痔高下分别规定不同科则。以征银为主,也征收一定的米、麦、豆、草等实物。征收分上下两期,上期自二月至五月,称为上忙,下期自八月至十一月,称为下忙,每期各完税一半。

除正税之外,田赋还有加征。征收田赋,若是银两,官府要把碎银铸成银锭上缴国库,铸造中的损耗,要粮户负担,名为火耗) 若是粮食,要搬运仓储,有脚耗、雀耗、鼠耗等,也要粮户负担,名为羡余,合称耗羡。耗羡的比率,一般为正额的十分之一左右。

槽粮是一项特殊的田赋,征于山东、河南、江苏等八省,供京师王公百官棒米及八旗兵丁口粮等项需要,岁额四百万石。其中三百三十万石输京仓,为正兑,七十万石输通州仓,为改兑。嘈粮以粮米计,实际征收时有部分折收银两,称折征) 还有将原定本色改收其他实物的,称改征。

嘈粮的随征加耗称为槽项,用补嘈运、仓储折耗并充各项费用,名目繁多。白粮也有数额较大的加征。嘈运耗费巨大,扰民甚苦。

清后期,盐税、商税等迅速增长,田赋却连原额都难以维持,在国家财政中的比重不断下降。道光以后,田赋和潜粮的正额没有大的变化,而田赋附加和槽粮改折(由征收实物改为折征货币)却使广大农民越来越难以承受了,农民揭竿而起、对抗朝廷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清政府也开始处在内外交困、风雨飘摇之中,其最终的命运可想而知。

中国近代史中所有重要的会议

中国近代史中所有重要的会议 [解题过程] 中共召开的主要会议 ⑴“一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历史条件: A.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已有200多万,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觉醒,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a.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秋,在上海成立,陈独秀任书记。 b.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李大钊任书记; c.汉口、长沙、济南等地相继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②诞生: A.时间:1921年7月23日。 B.地点:上海(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 C.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列席。D.内容:决定建立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内容: a.确定“中国共产党”为党的名称。 b.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c.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d.选举了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③意义: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C.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E.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⑵“二大”——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 ①背景: A.国际:1922年初,华盛顿会议上帝国主义达成共同宰割中国的《九国公约》,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统治的局面。 B.国内:在列强的操纵下,各派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②召开(1922年7月,上海): A.中心任务: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决定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B.分析中国国情: a.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革命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c.中国革命的性质:民主主义革命; d.民主革命的动力: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C.制定党的纲领: a.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b.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历史上的十大奸相

历史上的十大奸相 历史上的十大奸相 0分 标签:奸相名相丞相宰相提名 回答:2 浏览:2266 提问时间:2008-02-22 15:04 之前老虎有提过十到名相,今天我就来提一下十大奸相,注意!我这里的“相”是广义上的,也就是说不局限于“丞相”!宰相也行!最好是能把名字,朝代,以及获得“提名”的理由能简单说明一下! 共2条评论...相关资料: 两宋风云27奸相秦桧.mp3 更多资料>>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揪错┆评论┆举报爱答知识人 [神] 十大奸相 一)庆夫———春秋鲁国贵族,“庆夫未死,鲁难未已”即源于此。(二)赵高———秦朝宦官,原系赵国贵族,“指鹿为马”者即为赵高也。(三)梁冀———东汉大臣专横朝政、贪得无厌,所掠财产竟相当于全国半年租税。(四)董卓———东汉凉州豪强,承帝时任并州牧掠夺白银逾百万,后被吕布所杀。(五)来俊

臣——唐武则天时酷吏,“请君入瓮”即是此人手段也是其下场。(六)李林甫——唐朝权臣,玄宗时任礼部尚书兼中书令,位高一时。(七)秦桧———北宋历任御史中臣等职,以莫须有罪名将名将岳飞杀害。(八)严嵩———明朝大臣,嘉靖中任吏部尚书,官至太子太师。(九)魏忠贤——明朝宦官,为害一时,最为凶残。(十)和坤———原在清庭銮仪卫当差,因逢迎献媚,为乾隆所宠。 回答:2008-02-22 15:08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咳```回答的人少了点~~~ 不过谢谢回答的朋友~ ~ 这为爱答知识人朋友,总体上列举的还可以,除了来俊臣和魏忠贤本人认为不是宰相外,其他都挺符合要求的,本人也不喜欢提了问并且有人已经回答了的问题而把问题撤消,所以就采纳了这个答案!再次谢谢回答的朋友,爱答知识人,还有老虎! 共5条评论...以下是特别推荐给您的相关问题奸相贾似道 被宰于何处?中国第一奸相是谁?信口雌黄的人!----黄奸相 #zhitouads1{border:1px solid #CBE8AE; margin-top:10px; padding:10px 0px; width:688px;display:none;}

《中国历史上的大船》

1.大翼战船:最早出现于春秋时代的吴国,中国最早的战船,也是春秋时代体积最大的战船。船长28米,宽3.6米,可配备作战士兵91人,靠划桨驱动,主要活动于长江流域。在技术上,大翼战船已领先世界,成为后来中国船称雄世界的基石。 2.横隔舱:是隋唐时中国特有的船体内部构造,用仓板将船体分割成互不相通的仓区,即使船体进水,也可避免沉没。欧洲真正实现横隔舱技术,比中国晚1300年。 3.千里船:由南北朝科学家祖冲之设计,利用踏板原理以人力驱动踏板行船,速度很快。此船最早作为水战中的快速冲锋舟,在唐宋两代几经改良,变成宋代中国内河主力战舰———“车船”,在宋金战争中屡立奇功。现代轮船的雏形以及最早的螺旋桨驱动原理,皆从此船中演变而来。 4.蜈蚣船:原为葡萄牙殖民者开辟新航路和拓展东方殖民地的战船。葡萄牙人曾以这种战船,在广东番禺等地与明朝海军交手,尽管被明朝海军击败,但其船只的优越性能,“撼”倒了当时的中国人。16世纪中叶,明朝大规模仿制此类战船,因其外形似蜈蚣而得名。 5.火龙出水:明清时代中国海军主战火器之一,现代舰对舰导弹的雏形、二级火箭技术鼻祖,因外形似火龙而得名。龙头和龙尾各有火药桶,由二级引信连接。 中国航母瓦良格下水试航,不但在军事层面上有重要意义,而且标志着中国人的舰船发展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回首历史,中国古代的大船一度称霸世界。鉴于此,本报特邀请青年文史学者、作家张嵚撰写了关于中国古代大船的文章。 公元1572年,葡萄牙诗人卡蒙斯发出石破天惊的咏叹:“曾经有与我们一样的大船,他们从日出之地远远而来,那里有聪明勇敢的人民,在莫桑比克的海岸线上往返。”事实上,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并非和西方“一样”,而是遥遥领先。 那些古代的大船,今天或许已成文物,或许仅留有文字图纸的身姿。在炎黄文明的演进中,这些大船,到底留下了怎样的风情万种? 1.大船,在春秋孕育发展 中国最早大规模使用船只,要追溯到武王伐纣,当时动用了47艘战船,主要是运送粮食物资。春秋时期中国最大的船“大翼”长度只有23米。后来秦始皇巡游的“巨型龙舟”长度也只有30米,而且比起欧洲人的多层帆桨船,那时的中国船只有一层船桨,且甚少有风帆。 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实用价值不同。那时的中国人,活动区域主要在中原内地,就算造船,也是在江河里活动。打仗主要是陆战。西方国家不同,他们靠海吃海,争的是海洋霸权。但当西方大船纵横地中海时,中国人的技术潜力却注定了:春秋的中国人,在建筑工艺、冶炼乃至天文历法方面都早已确立了独特优势。就好比今天一个现代国家在电子核心科技上拥有技术优势,那么在任何一个高科技产业上的井喷,都是迟早的事,古中国造船业的井喷,也同样是这样。 2.楼船:汉代战舰高大如楼 两汉时代,中国造船业“井喷”了,如美国军事史学家杜普伊曾所说:“在公元1世纪到3 世纪,随着古罗马的衰落,世界造船业的领先位置,落到了中国人手里。” 代表这时中国古船“新科状元”角色的,就是著名的汉代楼船。 楼船,就是高大如楼的大船,其样貌也名副其实。汉朝的楼船,船体分三到五层,船上建楼,因此称为楼船。通常高达十余丈,比如东吴孙权的楼船“飞云”号,可承载3000名士兵。

东方时事评论_惟有中华 作者

东方时事评论_惟有中华作者 读东方只要把“基本格局”理清,很多东西就可一扫而过心中有数了。毫无疑问东方系列气魄很大,分析的底色(the biggest picture)是从“资本控制国家\国家控制资本”在资本主义发展300年中积淀下来的二元对立角度出发的。然后才是具体的资本、国家在中、美、欧、俄中的力量关系以及斗争格局。汉风兄说《货币战争》猎奇性多了点这没错,因为书中不敢说狠话,也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我国要走“国家控制资本”的道路,反而神话了一众犹太资本家们。但若众多读者知道的多点哪怕宋鸿兵不说也应该能看出几本书说的是一群 有着“资本控制国家”(邪恶)信仰的人的故事。谈西方利益格局其实大家冰雪聪明往往一点就透,按照东方贴,西方总体而言是“资本控制国家”的,有资本利益、国家利益两大类:美国资本利益、欧洲资本利益;美国国家利益、欧洲国家利益。这里就有一些基本格局与现实需要理清的,否则东方贴只能糊涂读了。1、美国资本利益和欧洲资本利益共同构成西方资本利益,二者同源,利益分配上有大小头之分,但都沾美元本位制的光;而欧元横空出世后美国资本利益与欧洲资本利益显然就有了一些矛盾,但关键时刻仍可以调和,因为根子上是“西方主导世界金融霸权”。2、美国国家利益与欧洲国家利益却无法构成“西方国家利益”,因为并没有类似“美

元霸权”的东西将欧洲国家利益与美国国家利益捆绑的,反而欧元横空出世后欧美国家利益变得彻底不可调和,北约进一步虚化就是非战争状态下货币因素比军事因素对一个国家 重要的多的铁证(战争状态下反过来咯,也就是现代国际斗争是时间空间上无死角的,要么金融掰腕子要么军事死磕)。 3、美国资本利益对美国国家利益的“借尸、附体、控制、利用、透支”。如果不能体会美国是一种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飞机中的战斗机,人类历史上资本控制单一国家最严重的社会形态,就根本理解不了美国、欧洲、中国诸般斗法中的无数种精微、奇诡变化可能。美国资本对美国国家利益的渗透体现在经济、军事、金融的一切方面,而中东石油危机后前者则全面控制、主导后者,二者在债务美元(不管是前期的强势美元还是后期的弱势美元,都是为了“借钱、印钱过好日子”这个目标)上是有最大的共同利益的。换言之美国资本利益最终“婊子无情”弃美国这个躯壳而去,则必定是美元本位制无法维持的缘故。 4、欧洲资本利益同理与欧洲国家利益在“欧元”问题上有根本的共同利益,类比上面是不难理解的。有人要问了“那为何欧洲资本利益不与美国资本利益决裂呢”?这是因为欧美资本仍在一个紧密联系的、且主导全球的结算平台上运作,在对“非西方利益”的各种交换中有共同利益。而欧元(欧盟)建立的原教旨东方也说了,就是欧洲资本利益有自己的小算盘并希望终有一日能茁壮成长为大算盘继续

新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新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一)党的创建时期 1.**“一大”(1921、7、23,上海---嘉兴),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内容: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 人运动。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 **“二大”(1922,上海), 内容——制定党的革命纲领:最高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大”(1923),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二)土地革命时期 1.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1)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2)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遵义会议(1935) (1)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2)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瓦窑堡会议(1935):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三)抗日战争时期 1.洛川会议(1937):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2.**“七大”(1945,延安) (1)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四)解放战争时期 1.**七届二中全会(1949,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1)内容:①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时期; ②指出党的总任务是迅速恢复发展生产,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③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 (2)意**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9,北平) 内容:①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③确定了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方法。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时间:1954年9月 第一届○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全国人大内容的宪法,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基础。 ○2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时间:1956年9月 。 八大

中国比较著名的历史事件

中国比较著名的历史事件 中国比较著名的历史事件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东汉!25年到220年,25年东汉建立73年班超出使西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避之战三国!220年到280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263年魏灭蜀265年西晋建立(魏亡西晋!265年到316年,280年东晋灭吴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东晋!317年到420年,317年东晋建立383年淝水之战南北朝!420年到589年,420年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隋!581年到618,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统一南北方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

义爆发唐!618年到907年,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627年-649年贞观之治713年-741年开元盛世1/6页755年-763年安史之乱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五代!907年到960年,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北宋!960年到1127年,960年北宋建立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南宋!1127年到1276年,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元!1271年到1368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1276年元灭南宋明!1368年到1644年,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结束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16世纪中期戚继光抗日倭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年三藩叛乱开始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9世纪四五十年代

第八节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民族英雄

第八节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民族英雄 第一位碧血丹心文天祥 文天祥,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1256年,20岁的文天祥由理宗皇帝亲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入仕后因奏迕宦官董宋臣、权相贾似道,被罢官。1275年,元军攻破长江天錾,文天祥散尽家私,组织义军赴临安勤王。次年,元军兵陈临安,当朝派文天祥出城讲和,被扣留,在押解北方的途中脱逃。1277夏,文天祥率军由梅州出兵,进攻江西,陆续收复了许多州县。1278年冬,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时兵败被俘,服毒自杀未遂,被押送到大都。这时许多投降蒙古的南宋大员前来劝降,皆被文痛骂而去,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的说:“圣驾请回!”文天祥被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就是在狱中所作。1283年文天祥被押解到北京柴市口刑场,临刑前文天祥跪拜南方,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死时年仅47岁。一介儒生,铮铮铁骨,由此威震霄汉。 第二位精忠报国岳飞 岳飞,河北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人,字鹏举。19岁时投军抗辽,相传临行时,其母在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1129年,金帅宗弼(金兀术)渡江南进,攻陷建康,岳飞坚持抵抗,十战十捷,于次年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之后岳飞又破李成,平刘豫,斩杨么,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之。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未果,写下了千古绝唱《满江红》。1140年兀术再次大举南侵,岳飞于郾城大破金兵拐子马(侧翼骑兵)、铁浮图(铁塔兵、重装骑兵),收复郑州、洛阳等地,淮河、黄河义军纷起响应。“岳家军”从此威名远扬,所向披靡。金军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7月下旬,岳飞挥师开封,朱仙镇一战,金兵10万兵马一触即溃,他鼓励部下说:“宜掏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这时高宗和秦桧却一心求和,连发十二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岳飞抑制不住内心的悲奋,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他壮志难酬,只好挥泪班师。1142年12月29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年仅39岁。一代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就此饮恨酒泉。 第三位声撼寰宇林则徐 林则徐,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溢号文忠。1811年中进士。从1820年起,办理过军政、漕务、盐政、河工、水利等事,重实际调查,干练有绩。由于性情急躁,请人写“制怒”大字悬挂堂中以自警。1837年,任湖广总督,次年12月,道光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从1839年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这就是闻名世界的虎门销烟。在此期间,林则徐组

百强名校高考语文备考_报应!古代历史上十大奸臣的最终结…

报应!古代历史上十大奸臣的最终结… 报应!古代历史上十大奸臣的最终结局 史上很多朝代是奸臣当道,祸国殃民,其罪行令人发指,或横征暴敛,挟天子以令诸侯,或偷奸耍滑,陷害忠良于不义,或当权干政,视国库民脂为己出,而往往是兼而有之,败坏朝纲,祸害忠良,贪赃枉法,卖官鬻爵[yù jué]是他们的共同本质。 而结局是民怨鼎沸,国力日衰,最终闹得是国将不国,这些奸臣无不是巨贪大腐,无不是千古罪人,实在应引今人为鉴,奸臣自古难有好下场,以下是十大奸臣的结局。 鳌拜——欺主乱政,囚死狱中 鳌拜(?——1669)出生于将门之家,自幼弓马娴熟,技艺高强。长大成人后,力大难制,性情凶暴,驰骋疆场,战功显赫,有“巴图普”(勇士)之称号,得以封官晋爵。 皇太极死后,鳌拜为年幼的清顺治帝即位发挥了重大作用,获得顺治帝信任,又以护卫太后有功而位至极品。康熙即位后,受顺治遗命,任其为四辅政大臣之一。 鳌拜居功自傲,逐渐变得骄横起来,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看在眼里。他擅杀大臣,私欲膨胀,结党营私,随时准备把持朝政,引起了康熙和孝庄皇太后的警惕。 首辅大臣索尼死后,鳌拜一心想占据此位,便逼迫康熙杀了政敌苏克萨哈一家大小,以首辅自居,更加放纵。他还常常在康熙面前斥责大臣,拦截奏章,权势已威胁到康熙的统治。 亲政以后的康熙忍无可忍,于1669年五月十六日设计逮捕了鳌拜。胸怀宽广的康熙没有杀他,也没有牵连更多的人,只是把他囚禁起来。不久,鳌拜死于狱中。 和珅——惊世巨贪,自作自受 和珅(1750——1799),字致斋,满州正红旗人。少年时贫穷而无所依靠,他的父亲是个不知名的副都统,但他的高祖尼雅哈有军功,因此和珅世袭了三等轻车都尉,不久被授为三等侍卫,当上了清乾隆皇帝的警卫。 和珅巧言令色,非常聪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很快青云直上,十几年时间内升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赏戴双眼花翎;后调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理户部;乾隆五十三年封三等忠襄伯,赏紫缰;五十五年又赏给黄带,头上的官衔越来越多,连和珅本人也觉得厌烦了。

中国历史年表记忆口诀,最好用的历史朝代顺序表和年表!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五胡十六国口诀 前后南三燕,西秦南凉鲜卑建; 前西二凉和北燕,政权仍为汉族建; 前赵北凉夏匈奴;前秦后凉汉(成汉)氐建; 羯后赵,羌后秦,十六小国长混战。 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盘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 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用口诀法记忆五代十国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记作: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又称南平、前蜀、后蜀、北汉,可记作: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中原乱。 用口诀法记忆南北朝国名 南朝:宋齐梁陈相交替。 北朝:北魏分东西(东魏、西魏),北周灭北齐。 用口诀法记忆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孔孟儒,行“仁政”; 道“无为”,老庄兴; 子墨子,讲“非攻”; 韩非子,“法治”行。 用口诀法记忆安史之乱起止年代 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公元763年被唐军打败,历时8年。叛 乱的起止年,代可用口诀来记:

安禄山,史思明, 骑胡虎(755),溜山城(763)。 用口诀法记忆太平天国起义的主要内容 1857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统一思想,1853年3月,洪秀全定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这些内容可用口诀记作: 洪秀全,拜上帝, 太平天国大起义; 秀全要把古扇扇(1853年3月), 南京定都换了天。 地球的形状口诀 赤道鼓,两极扁; 北极长,南极短。 中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记)口诀 辽吉黑,云贵川, 陕西青藏(陕西、广西、青海、西藏)浙福甘, 二江二湖二河山, 安宁古广(安徽、宁夏、内蒙古、广东)新海湾。 与中国接壤的15个国家名称口诀 月娥姑娘(越南、俄罗斯)很腼腆(缅甸) 蒙着布单披仨毯(蒙古、不丹、哈萨克、塔吉克、吉尔吉斯斯坦) 度过稀泥(印度、老挝、锡金、尼泊尔)去朝鲜 吧叽吧叽一身汗(巴基斯坦、阿富汗)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上的十位民族英雄

中国历史上的十位民族英雄 第十位怒海英魂邓世昌 邓世昌,广东番禺人。原名永昌,字正卿。1874年毕业马尾船政学堂。1880、1887年两次赴英国接回清廷购买的六艘巡洋舰,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被授予“葛尔萨巴图鲁”勇名。1888年北洋海军编成,任中营中军副将兼致远舰管带,加提督衔。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有死而已!”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旗舰“吉野”号。日舰慌忙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被击中鱼雷发射管,鱼雷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年仅45岁。怒海英魂邓世昌由此成为对日战争中的一座永不沉没的海上丰碑。 第九位壮志凌云祖逖 祖逖,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字士稚。祖逖自幼胸怀大志,为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与好友刘琨“闻鸡而起舞”。西晋末年,“五胡十六国”混战中原,流亡到南方的祖逖于313年渡江北伐,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拿着船桨,拍打船舷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扫平占领中原的敌人,决不再过这条大江。”辞色壮烈,部众莫不慨叹。这就是著名的“中流击楫”之誓。当时,河南坞主各拥兵自重,相互攻击,他派人招抚,共御石勒。蓬陂坞主陈川投石勒,祖逖率军伐陈,勒遣石虎领兵五万救援,祖逖以奇兵击退。石勒统治的地方多归附祖逖,九年即收复黄河以南的大部土地。321年,正当他在虎牢关秣马厉兵,积蓄力量,准备向北推进时,东晋王朝内部矛盾激化,王敦擅政,晋元帝司马睿派戴渊为征西将军,以监督祖逖。祖逖看到北伐难成,忧愤死于雍丘,享年56岁。 第八位赤胆傲骨史可法 史可法,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字宪之,一字道邻,是左光斗的学生。明崇祯元年考中进士,在镇压各地农民起义时崭露头角,拜南京兵部尚书。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南京弘光政权建立后,被马士英等人排挤,自请到扬州一带督师防清。1645年5月10日,清豫亲王多铎兵围扬州,史可法被困孤成,拒不投降,写就了著名的《复多尔衮书》,内容慷慨陈辞,不卑不亢,流传万世。史可法率领扬州4千军民,与来犯之敌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于25日城破被害,年仅44岁。多铎恼恨清军伤亡惨重,下令屠城十天,历史上把这件惨案称作“扬州十日”。 第七位铁血将军张自忠 张自忠,山东临清市唐元村人,字草忱。1911年考入天津法政学堂。1914年,他投笔从戎,官至师长,并先后兼任察哈尔省主席、天津、北平市市长。抗日战争暴发后,他率部南下,任第59军军长。1938年3月,日军七八万兵力,分两路向徐州台儿庄进发。张自忠率部在临沂阻击,以“拼死杀敌、报祖国于万一”的决心,与敌激战,反复肉搏,歼敌4千余人。几天后日军再犯,张自忠率部奋力拼杀,日军受到重创,其向台儿庄增援的企图被彻底粉碎。此战成名后被任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1940年5月,日军为控制长江水上交通线,调集15万精锐发起枣宜会战。张将军率部在南瓜店附近顽强抗击日军,截断其后方补给线。在被日军重兵合围后,为牵制日军主力,以造成外线我军对日军实施反包围,张将军力战不退,与敌搏杀,最后身中7弹,拔剑自戕,一代名将壮烈殉国,终年50岁。1940年,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张自忠

我们爱历史

我们爱历史 作者| 张嵚我方为金台新媒体联盟核心成员《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01 有一类成功人士,就是用来惹不服的。 他们相貌一般,年纪一把,家境平凡,啥样优势都没有,毛病却是一身,外出闯荡打拼,笑话更是一堆,茶余饭后总被当调料,娱乐大家身心好多年。 其中最娱乐大家的,是他们总经历一件窝囊尴尬事:打脸!不是一次俩次,而是隔三差五,不但打到脸皮发账,且是“美名”远扬。以至于大家说起他,不是说他今天又赔了多少钱,就是说他昨天被谁追了账,或是传他哪天又跑了路,打脸故事随手一票。 可就是这样人,突然有天人五人六成功了,人前人后风光招摇,鲜花掌声簇拥。惹惊叹的同时,自然也就惹不服。 身边这样的人有没有?历史上最大牌的一个,应该是汉高祖刘邦。这位农村亭长出身,四五十岁中老年才开始奋斗的传奇帝王,励志得正史里各种赞的人生,放在野史演义评书里,却从来五花八门的编排。奋斗史上别的先进事迹难找,打脸场面从头到尾充斥,好些口耳相传,都成了经典滑稽桥段,两千年来从戏台到影视剧,长期喜闻乐见。

笑得多了,不服之声也就从来响亮。正如元曲《高祖还乡》里那句怒喝:白甚么改了名换了姓,名唤汉高祖? 是啊,刘邦的成功凭什么?就凭这每次被打脸? 是的,就是被打脸。这件窝囊尴尬的事,围观小伙伴眼里笑出眼泪,自己心里满满是泪的事,却是不同年代不同行业,每一个站在顶峰的人物,共同的强大功夫。 他们身份经历坎坷不同,但在打脸这件事上,却有个共同境界:当打脸不可避免的时,不要躲避不要反击,心里多苦脸上也要堆满笑,咬紧牙关忍下来。这窝囊得招不服的隐忍,是这些强大人物共有的人生武器。02 刘邦为皇帝奋斗的人生里,被打脸次数极多:想进阿房宫胡糟,被萧何樊哙打脸,想小聪明占咸阳,鸿门宴上被项羽打脸,打下彭城想耍威风,又被项羽再打脸,低三下四痛哭流涕求过放过,也狼狈逃窜老婆亲爹全都扔过。各样的生死屈辱,全都好似拳头打的痛。 但他人生里最惨的一次打脸,却发生在他君临天下七年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 当时刘邦正自我感觉良好,君临天下横扫国内,正威风八面间,北方匈奴却打上门来,立刻点起三十二万大军,呼啦啦杀向边疆迎战。对这全新敌人,刘邦虽说重视,却也基本无感,以为这家秦始皇的手下败将,不过是个送上门找虐的怪。但事实是,匈奴就算是怪,也早趁着中原战乱的当口悄然升

中国近代史重要会议总结归纳整理后

中国近代重要会议总结 时 期 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内容影响 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一大1921.7.23 上海法租 界望志路 106号(后 到浙江嘉 兴南湖) 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 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中国共 产党的成立。 中共成立的意义:中国共 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 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 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 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 新了。 Ps:会后开始发展工人运 动和农民运动 中共二大1922年7 月 大会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 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 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国名党一大1924年1 月 广州 大会同意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共 产党(党内合作的方式)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 正式形成,标志着国共合作 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 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 由此兴起,中心在广州 土地革命时期八七会议 (汉口会 议) 1927年 8.7 汉口秘密 召开 ?内容: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中华苏维 埃第一次 全国工农 兵代表大 会 1931年11 月 江西瑞金 叶坪村 ?内容: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遵义会议1935年1 月贵州遵 义 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 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 导。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 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 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 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 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 (1)庆父:春秋时期鲁国贵族,鲁庄公的弟弟。他惯于挑拨离间,先后杀了两个国君,后来自缢身亡。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就源于此。 (2)赵高:秦朝宦官,原为赵国贵族,他与李斯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六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不久又杀死李斯,自任丞相,后又谋害胡亥,立子婴为帝,后被子婴诛杀。 (3)梁冀:东汉大臣,两个妹妹分别为顺帝、恒帝皇后,顺帝死后,于梁太后合谋,先后立冲、质、恒三帝,专横朝政20年。他掠夺的财产相当于全国半年租赋。159年,恒帝诛杀粱氏一家,梁冀自杀身亡。 (4)董卓:初为琼州豪强,汉灵帝时任州牧,凶残异常。公元189年,率兵入洛阳,毒杀少帝,另立献帝,自立太师,“挟天子以令诸侯”,后被王允、吕布杀掉。 (5)来俊臣:唐朝武则天时酷吏,因告密受宠,任中丞,后因得罪武氏诸王和太平公主,被武则天处死。成语“请君入瓮”讲的就是他和右丞周兴之事。 (6)李林甫:唐朝权臣,玄宗时任礼部尚书兼中书令。他有“口有蜜、腹有剑”之称。在任19年中,唐王政事败坏,终于酿成“安史之乱”。 (7)秦桧:北宋历任御史中丞等职。靖康二年,被金军掠至北方,不久遣归,充当内奸。他勾结党羽,专横权势,力主投降,以“莫须有”待得罪名杀害岳飞及其子岳云等抗金名将,为后人唾弃。 (8)严嵩:明朝大臣,嘉靖中任吏部尚书,官至太子太师,以其子世蕃等为爪牙,操纵国事,在任时大半军饷被他侵吞。1562年,御史周应龙,林润相继弹劾世蕃,严世蕃被杀,抄出黄金10000余两,白银200余两,严嵩被革职,不久病死。 (9)魏忠贤:明代宦官,万历年入宫。1620年,他被任为司礼秉笔太监并监管东厂,网罗死党,杀害东林党人扬涟、左光斗等正直官吏。 (10)和珅:原在清廷銮仪卫当差,因逢迎献媚,为乾隆所宠,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乾隆死后,嘉庆帝宣布他20条罪状并令其自杀,被抄家,家产约值8亿两黄金,等于朝廷10年收入。二十四节气 一、申遗成功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同时也是传统历法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历史渊源 公元前1200年的殷商时期,有用甲骨文记载,反应四季变化的“四方风”。该篇甲骨文中用四个方向的风为春夏秋冬定义,于是有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最早的渊源。 在战国时期《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已经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的名称。这八个节气是24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将一年清晰的划分为四季。 二十四节气的完整提出,则是在西汉刘向编著的《淮南子》中。在这部著作中,以天体运行规律为依据,第一次完整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说明了确定的方法。 自1645年清朝《时宪历》开始“二十四节气”采用定气法计算。定气法按太阳运行的位置为准,“二十四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 所到达的位置。现代“二十四节气”沿用定气法,具体节气时间由专家测算。以紫金山天文台颁发的《天文年历》为准。1.一字千金

中国古代历史10大人物列表

中国古代历史10大人物列表 一、十大明君 千古一帝---秦始皇布衣皇上---刘邦盛世明君---李世民风流女皇---武则天士兵皇帝---赵匡胤大明太祖---朱元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开创盛世---康熙一代明君---雍正风流倜傥---乾隆 二、十大后妃 野鸟皇后---吕雉挽歌圣手---王政君魂断金城---贾南风太和改制---冯氏独孤奇妒---伽罗乱世惊鸿---张氏铁马红颜---萧燕燕垂帘风流---刘娥草原之花---布木布泰铁血太后---慈禧 三、十大奸臣 谮忠祸吴---伯喜朝廷叛逆---刘濞弑君跋扈---尔朱荣盛唐大奸---杨国忠三起三落---蔡京一代国贼---张邦昌生财有道---阿合马马屁天王---严嵩跋扈第一---鳌拜第一贪官---和绅

四、十大阴谋家 伪忠伪孝---王莽豪强独夫---董卓 虚伪狡诈---司马昭口蜜腹剑---李林甫外憨内奸---安禄山反复无常---朱温 汉奸鼻祖---秦桧湖上平章---贾似道红颜一怒---吴三桂窃国大盗---袁世凯 五、十大才女 史笔千秋---班昭名垂千古---蔡文姬凤仪高迈---谢道韫雁过留声---薛涛 道观哀艳---鱼玄机出水芙蓉---花蕊夫人词国俊杰---李清照断肠英女---朱淑真纺织大师---黄道婆巾帼英雄---秋瑾 六、十大宰相 直钩垂钓--------姜尚成就霸业---管仲 芝过昭著---李斯开国丞相---萧何 权术之王---曹操千古名相---诸葛亮知人善任---狄仁杰佐定天下---赵普 北国卧龙---耶律楚材独裁良相---张居正

七、十大商人 富甲陶朱---范蠡营国巨商---吕不韦官商大鳄---桑弘羊实业巨子---张骞商界巨擘---盛宣怀第一商人---胡雪岩火柴大王---刘鸿生家族首富---孔祥熙地产大王---徐润双栖勇士---章乃器 八、十大名臣 天下归心---周公改革斗士---商鞅流芳千古---房玄龄千秋镜鉴---魏征改革大师---王安石治国奇才---刘晏第一清官---于成龙扶棺谏君---海瑞千古完人---曾国藩千秋功罪---李鸿章 九、十大昏君 暴虐之君---商纣王亡国之君---胡亥傀儡皇帝---汉献帝白痴皇帝---司马衷名义皇帝---唐高宗苦难皇帝---明思宗儿皇帝----石敬瑭杀兄弑父---隋炀帝异国囚徒---宋徵宗淫君之首---明武宗

最新放狠话的句子让人怕

一、我不是骨头,不能让每条狗都追着跑。 二、再没有什么能像我的文字那样,让我从容地独立于世。我曾狂妄地说过,哪怕天下人都讨厌我,我也会因为这些文字而活得自由自在。 三、爸爸说长的帅的男人会说谎,妈妈说不帅的男人也会说谎,你爸是个很好的例。 四、让世界低头,是一种霸气!让自己放手,也是一种魄力! 五、鹅鹅鹅,曲项用刀割,拔毛加瓢水,点火盖上锅! 六、你要骂下来骂!请注意你的素质! 七、我是光棍我可耻,我给国家浪费纸。 八、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 九、不惜千金耍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十、别看他们爱我爱得好像如醉如痴,含在嘴里怕化了,握在掌心里怕飞了,为了我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哪怕是赴汤蹈火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可他们就是不敢为我离婚。 十一、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指不定会在哪翻车 十二、我身材其实挺好,肥而不腻。 十三、岭梅开候晓风寒,几度添衣怕倚栏。残菊犹能傲霜雪,休将白眼向人看。 十四、我知道我很帅,而且是从小就这么帅。 十五、一个人,没有靠山,自己成为靠山!没有天下,自己打天下!没有资本,自己赚资本!这世界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你弱了,所有困难都强了!你强了,所有阻碍都弱了!应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生活:你给我压力我还你奇迹! 十六、狼心狗肺总好过撕心裂肺。 十七、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 十八、別在无聊的时候來找我,不然显得我是多余的。

十九、人有的时候是要有点飞蛾扑火的态度,不壮烈一点怎么能体会得到火焰的强大气势。 二十、锄禾日当午,啥都不靠普。闲来没事做,不如斗地主。 二十一、没有癞蛤蟆,天鹅也会寂寞。 二十二、如果我中了五百万,我觉得还是捐进自己的账户吧。 二十三、有人喜欢帅有人欣赏衰;有人喜欢爷们儿的鬓角就有人只爱小白脸的娘炮;有人喜欢万人迷也有人专爱狗不理,我把头发染成灰绿,跟你喜不喜欢已经没有关系。 二十四、毒也是好事。以毒攻毒。请我做评委,我就要对我的职业负责。我金口玉言难开。选手得到我指点是上辈子造化。别给脸不要脸。 二十五、外面的世界太多细菌,我怕一出去就会被传染。 二十六、常在厨房走,哪能不切手? 二十七、不要以为你晒黑了就能掩盖你是白痴的事实。 二十八、人不得瑟枉少年。 二十九、不要跟我说你爱我,这句话听多了想吐 三十、不够男人的男人,根本不敢来追我,能跟我在一起的男人,内心一定很强大! 三十一、球霸就是在场上表现出霸气的球员,我要成为球场上的球霸! 三十二、老师说过:世上没有后悔药,只有老鼠药~ 三十三、别把人和狗相提并论,狗最起码忠诚。 三十四、拚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三十五、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三十六、我不是草船,你的贱别往我这发。 三十七、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点吧,让那些约会的都淋成落汤鸡 三十八、为什么没有拿你的脸皮去研究防弹衣呢?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及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中国历史重要大事年表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 奴隶社会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 约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朝建立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公元前771年犬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封建社会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17 18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不可不知的10个中国经典历史名人

(1)不可不知的10个中国经典历史名人 (2)不可不知的10个世界经典历史名人 (3)不可不知的10个中国文人 (4)不可不知的10个经典作品及文学形象 (5)不可不知的10个文学意象 (6)不可不知的10个中国经典故事 (7)不可不知的10个感动中国人物 (8)不可不知的20组名言警句 (1)不可不知的10个中国经典历史名人: 1.爱国诗人——屈原 ◆素材解读 他是以死报国的先行者,他也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山鼻祖。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他在官场,屡遭排挤,然而他矢志不渝地爱着这个国家,矢志不渝地追求着自己理想的心灵纯净世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展示给世人的坚贞形象。甚至,当他得知国家灭亡时,愤然跳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身躯为国家殉葬,这就是屈原。从肉体到灵魂,他都是坚贞的爱国者。 ◆适用主题:“爱国”、“坚贞”、“理想” 2.千古一帝——秦始皇 ◆素材解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大秦王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君主专制的庞大帝国。 一个邯郸街头的叛逆少年,一个大秦王宫的孤独君主,一个扫荡六国的一代霸主,最后成为开天辟地、震古烁今的绝代帝王。他的一生是一个传奇,他的故事是首史诗。他韬光养晦又恃才傲物;礼贤下士又暴虐无道,是一个集自卑与骄傲、天才与疯狂、智慧与野蛮于一身的人。他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统一郡县、度量衡、货币、文字;可他也泰山封禅,与神表功;他醉生梦死,筑骊山,修巨墓,穷奢极欲,却又寻仙求道,妄想长生不老。最后身死沙丘,是非成败转成空。他留在中华史册上的丰功伟绩,令人惊叹,而他刻下的超级暴君的累累罪行,也令人乍舌。 ◆适用主题:“坚持”、“自律”、“追求”、“励志” 3.西楚霸王——项羽 ◆素材解读 一代王者,威如四海;一世英雄,气盖寰宇。 他是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一代英雄豪杰,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武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项羽的武勇古今无双,他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风云,写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话。项羽在战场上的无往不利相对的却是政治上的幼稚,甚至是愚蠢。无知人之明,坑杀战俘,放弃关中,怀念楚国,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却失尽人心。更为突出的表现是在用人方面。刘邦手下萧何、张良、韩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却可以尽发挥其所长,而项羽却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项羽是一个非常可用之人,却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这就是项羽的悲哀。兵上天才,政治蠢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