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低碳理念下的园林设计

浅谈低碳理念下的园林设计

浅谈低碳理念下的园林设计
浅谈低碳理念下的园林设计

浅谈低碳理念下的园林设计

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衍生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这种低碳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更加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性、低碳性和环保性,在环境保护和气候改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标签:低碳理念;园林设计;要點分析

【文献标识码】A

虽然低碳理念已经贯彻实行得如火如荼,但在园林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应用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低碳理念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影响低碳理念发挥作用的因素多种多样,为了让低碳理念在园林设计中更好地应用,本文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园林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应用,从对低碳理念全面的理解,城市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低碳理念在园林设计中营造的原则,在园林设计中应用低碳理念的重要途径等方面来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城市园林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应用,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1、低碳理念的概述

低碳理念是一个较为宽泛的理念,涉及社会生活、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目前,作为低碳理念重要分支的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等概念已得到广泛推广,并被普通大众所接受,在发达国家更已然成为一种新风尚。所谓低碳理念,实际上是指降低碳排放的理念。在经济层面,低碳理念则更多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发展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从而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而在应用层面,低碳理念则更多关注生活方式的低碳化,如使用节能生活用品、节约社会资源等方面。从宏观层面讲,低碳理念则又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碳排放量占经济总量的比重降低;2)人民生活中的碳排量持续下降;3)清洁能源使用占比持续提升。一言以蔽之,低碳理念是人类发展的科学理念,是推动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我国,低碳理念的另一种诠释则是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应秉持低碳理念,坚持不懈地走可持续科学发展道路。

2、低碳风景园林设计的原则

2.1 提高能源效率

在现代园林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多为钢筋混凝土和木材,在材料方面的投入和代价都比较大,对现有的环境造成很大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在现代低碳经济社会模式背景下,要积极拓宽材料的来源渠道和寻找新型的材料,以此有效改善园林结构和功能。

2.2 减少风景园林建造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初步研究—以中国为例

内容摘要 目前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大多数国家的发展都以化石能源资源的消耗为基础,导致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等问题,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所以,现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正由科学共识转变为实际行动,全球经济向低碳转型的大趋势逐渐明晰。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它的发展涉及到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等众多领域。因而,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日益重视,出现了众多有关低碳经济的研究和讨论。 当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的大国,发展低碳经济也是大势所趋。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以低碳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模式的相关方面进行初步研究,以期能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本论文的核心内容主要是用计量经济学进行数学建模,主要从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进行实证分析,并探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模式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经济效应;低碳经济在中国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也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与对策。最后结合上述分析得出发展低碳经济模式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也确定了我国以政府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个人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思路。 【关键词】低碳经济、能源、经济效应、可行性分析

ABSTRACT Nowadays, the global economy develops with a rapid speed. However, the developments of most countries based on the fossil energy consuming, which leads to the problems of increasing emission of carbon dioxide and critic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ll of these, to some degree, hav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quality of economy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development. Therefore, to decrease the greenhouse gases, becomes a common view from the theory to the action and the low carbon economy trend is gradually clear. Low carbon economy, as a new mode, relates to the mode of production, living code, values, and country rights and so on. So scientists pay a high attention to this area, make much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the low carbon economy. Surely, china, as a big developing economic country, develops the low carbon economy is the trend of the times. Taking thi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low carbon economy through the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some aspects in china, hoping that it can make contribution to our economy. Therefore,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paper is mathematical modelling by analyzing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the low carbon economy in our country,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robing into a series of economic effect and recessive problems or challenges from the new mode can be triggered. Then the paper will bring forward the possibl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low carbon economy. So, we can make the conclusion that it is positive to develop the

浅谈风景园林低碳建设中生态理念的展现

浅谈风景园林低碳建设中生态理念的展现 发表时间:2018-01-03T15:21:10.87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作者:黄慧荣[导读] 风景园林建设是目前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现代城市人居建设与自然环境保护为一体的园林建设项目。摘要:风景园林建设的生态理念是低碳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实现了生态理念,是进行低碳建设的基础,也是展示低碳建设效用的必然过程。对此,笔者从生态理念的角度探讨风景园林的低碳建设,并以实际的园林建筑案例说明生态理念的展示方法,总结了展示生态理念的 关键点。 关键词:风景园林;低碳建设;生态理念 风景园林建设是目前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现代城市人居建设与自然环境保护为一体的园林建设项目。不同于住宅建设以及城市市政建设,风景园林建设既能满足现代城市人民生活休闲和审美的需要,又能够促进城市自然环境的优化。而要实现风景园林的价值,则在建设过程中要奉行低碳原则,即保证建设以及园林应用尽量节约能源和资源并且能够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践行生态理念势在必行。 1 生态理念以及践行方法 1.1 生态理念 生态理念是指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和包括小城镇在内的社会环境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观念,涉及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在风景园林的建设中,展现生态理念即是要关注到园林建设中的用料环保、园林环境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吻合、园林建设适合多样化物种生存以及人居应用需要,实现园林从建设到应用的整体性的统合和自然循环。 1.2 风景园林低碳建设中生态理念的践行模式现代园林建筑讲求按照低碳理念进行建设,即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材料、人工以及建设效果的最大效益,并且达到提高园林的利用价值的目的。实际上,要实现低碳建设,除了在建筑过程中进行用料和人工的预先计划之外,许多能够体现低碳价值的过程,需要以生态理念的践行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风景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实现低碳价值,这意味着多样化的植被科学配置,而这样的配置一旦完成,则意味着整个园林整体的植物组成种类足够多并且覆盖率大,这是构建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风景园林在应用的过程中既能满足审美需要又能节约能源并且能够促进资源和能源的再生。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着重园林建设中的某些特殊功用以体现其低碳建设的目的,而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展现园林生态性的必经之途。 2 在风景园林低碳建设中展示生态理念的方法2.1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使用绿植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必要的内容,绿植本身具有美化和绿化的功能,其自身就能够有效地实现“低碳”的设计目的,而植入绿植又是目前我国环保工作中最受推崇的一种方式。不同的绿色植物具有不同的环保作用,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具有特殊功效的绿植,是实现低碳理念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践行生态理念的1种方法。目前,在大多数的城市风景园林的设计图纸中,都涵盖了大量的植物景观设计,这些植物景观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印证风景园林的主题,为了实现低碳建设、发挥园林对环境维护的生态价值。这样的景观设计在一般的城市园林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城市公园,这是最普遍最常见的风景园林建筑,而在城市公园中,大量的绿植被广泛应用,尽管有些城市公园以娱乐为主要的建设目的,绿植仍旧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些绿植包括枝叶密度较大的高大灌木、根系发达而植株短小的草。灌木和草的成本并不高,但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却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灌木能够做出各种创意造型,增加园林景观的设计感;草能够营造“公园”型的景观氛围,在低碳功效方面,高密度灌木起到隔绝噪音的作用,减轻建筑设计中的隔音压力,变相节约了建筑材料;草则以发达的根系储存大量的水分,而且具有多年生的特点,养护容易,节约绿植的养护成本。 2.2 在园林造景中展示生态美感 植物的应用在调节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体现符合人类生态立场的审美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按照生态园林的审美理念进行植物配置,在造景的过程中展现生态美感,将“人”作为风景园林造景过程中展现其生态性的1个要素,也是践行风景园林生态理念的1种方法。生态园林的审美理念指的是生态园林符合城市居民的观赏和休闲需要,在满足自然生态平衡时,将人居需求纳入到生态系统当中,相当于将人类纳入到环境的生态系统当中,兼顾其他物种和人类的共生。例如,华南地区的生态园林中树木种植错落有致,但无论是高大的乔木还是低矮的灌木,都以水分吸附能力强、排湿能力强的植物为主,这些植物对减轻南方城市由于多雨导致的城市内涝和环境过分潮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又如,华北和东北地区的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具有非常明显的由外到内、由高到低的植被排列特征,这样的植被种植模式不仅能够使整个生态园林成为城市中的“标志”,使人们进入园林,如同与烦乱的城市隔绝,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而且能够充分满足防风隔音的需要;东北地区的一些城市公园以及风景园林,尊重了自然环境的本身形态,按照自然林的状态栽植树木,仅进行道路的铺设以及路标的设立,游览者只能步行进入园林,一旦进入园林就有进入森林的感觉,在游览园林时甚至能够与野生小动物同行,这样的园林促进了游览行为本身的低碳化,也突出了人与其他生物平衡、平等的意义。 2.3 在园林设施建设中突出生态功能园林景观中的许多事物,都可以在原有的功能中加入其他的新的功能,实现“1物多用”的目的,也能够体现出其低碳环保的价值,这是风景园林建筑活动本身以及非生物性的园林建设过程和园林应用带来的生态影响,也是践行生态理念的1种方式。例如,在园林中的雕塑小品的设计中,使用环保型的材料并设计成即能实现美化目的,又能够提供休息功能的样式,减少景观中的座椅摆放数量,以此节约资源;在进行园林道路设计过程中,将道路旁边的绿植作为立面背景,将道路作为平面,使绿植和道路形成立体的景观,这样就能够减少道路附近的独立小景布置,减少资源的应用,而后期养护和维修与绿植养护可以一同进行,节约人工;园林中的风景墙也可以使用建筑废料进行设计,即满足低碳的要求,还能够引发园林的使用者关注环保问题,主动爱护园林设施。这些低碳环保功能的凸显,实际上为整个园林的生态价值实现以及人与自然、与其他物种和谐、共同应用和保护资源的生态行为奠定了基础,因此,此类园林设施建设,也具有着突出园林生态功能的价值。 3 在风景园林中展现生态理念的关键

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2013~ 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论文题目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摘要: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因此新能源的开发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字:低碳;能源;经济;可再生能源 近来,“低碳”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几天前,温总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了“低碳经济”。那么,何谓低碳经济呢?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

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二.新能源的含义 (一)新能源的概念 所谓的新能源是指非传统矿石能源以外的其他能源形式,具有来源上的可再生性以及使用上的低污染性。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研究新能源,在风电、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生物质能发电、潮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二)新能源的主要特点 (1)能量密度较低,并且高度分散; (2)资源丰富,可以再生; (3)清洁干净,使用中几乎没有损害生态环境的污染物排放;(4)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资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

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人口的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全球生态环境的急速恶化,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因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可持续战略——低碳理念应运而生。在园林景观中运用低碳理念,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于个人、社会和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园林植物种植景观是现代城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低碳理念,对城市环境美化、生态保护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标签:低碳理念;园林景观;运用思考 1、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具体表现 1.1 园林植物配置 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应用低碳概念,扩大园林绿化面积,科学配置园林植物,提高碳吸收能力,达到最大释放氧气。同时,花园植物的合理配置是花园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另外还要考虑植物的分布和結构和碳封存能力,协调植物之间的碳封存,实现互补优势,使景观设计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体现低碳设计要求的概念有助于减少能源浪费和消耗。 1.2 营造低碳的水体景观 水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在景观设计,需要结合实际地形和地貌特征的设计,最好以当地材料为主,避免浪费资源。在选择水体景观植物时,植物本身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清洁能力,可以建立良好的水环境,将环境污染降至最低。 1.3 在硬质景观中的体现 在园林景观材料中,积极应用高效回收材料,并加强对新型环保材料的研发,不断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和使用时间。同时,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多方面寻求有效措施,减少能源消耗。 2、如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 2.1将美学设计与低碳理念相结合 园艺项目的审美价值和实用性实际上取决于园林景观功能;根据要素,景观可分为植物景观和人造景观;植物景观主要是指花园工程的主体,包括绿色植物,包括树木和花卉,人文景观是指绿色种植点缀,与人造景观如桥梁,喷泉,座位等,无论是植物景观或文化景观概念,设计必须首先确保它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低碳生态理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应用

低碳生态理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1-14T09:37:16.9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4期供稿作者:董会珍[导读] 晋中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 董会珍 晋中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030600 摘要:在低碳生态发展理念指导下,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应进行调整和深化,本文从空间布局、交通体系、生态系统、地块开发建设引导等方面构建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体系,落实低碳生态规划任务,介绍了控规中融入低碳生态要素的内容体系构建和编制方法。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低碳生态 一、概述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与极端天气的频发,“低碳生态”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词。所谓低碳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化,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化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落实。低碳生态理念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最直接的法定依据,是有效落实低碳生态理念的关键手段。 二、低碳生态理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的应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如何落实低碳生态发展理念,在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进程中至关重要。 低碳生态理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应用,主要是在空间布局、交通体系、生态系统、地块开发建设引导等方面进行深化,细化总体规划确定的各项低碳生态要求,并转化为地块的规定性或引导性指标指导地块开发建设。 (二)空间布局优化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空间布局的低碳生态优化思路可概括为三方面:一是交通引导空间结构优化,即调整大运量公共交通沿线的用地功能布局,尤其是轨道交通站点和主要公共交通枢纽周边的用地,应该高效利用、集约发展;二是以“低碳生态”为导向,因地制宜地有序布置混合用地,即在一定范围内将居住、商业、商务、办公、公共绿地等多种功能混合布局,以促进交通减量,提高出行效率;三是以服务便捷、布局合理、配置完善为原则,通过各级公共服务体系的配置,减少居民出行距离和时耗,从而引导建设用地高效利用与空间紧凑发展。 (三)绿色交通体系 绿色交通体系是适应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理想交通模式,其本质是通过与用地规划相结合,减少交通需求总量,优化路网建设,推行“公交—慢行导向”的布局方法,落实公交优先,营造慢性友好,合理布局公交站场、公交枢纽等交通设施,提倡减少个体机动交通使用,鼓励通过步行、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来有效减少高污染车辆出行,提倡使用清洁、无污染的新型交通能源,从而降低交通能耗,引导低碳出行,促进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绿色交通体系的构建。 (四)生态文明建设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在控规层面上的相关研究更多地体现在生态指标体系的建立上,如:通过一系列的低碳生态指标来控制、引导城市建设低碳生态化建设;将低碳生态化目标分解到开发建设的各地块的指标中,并以强制性指标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完整表达纳入地块开发的控制图则。将低碳生态理念融入到控规的编制之中,能有效地控制土地利用及其空间环境的发展方向,实现城市低碳生态化的开发建设。 (五)地块开发引导 将总体规划倡导和确定的低碳生态理念和目标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进行细化和落实,合理确定各地块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等开发建设容量指标,并把降低碳排放、节能减排、资源有效利用等要求转化为地块规定性或引导性指标,体现在微观地块开发和建筑设计条件中,从而增强规划管理实施可操作性。 三、结语 在低碳生态理念指导下,传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仅仅以物质空间功能为载体、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方法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必须从规划内容体系上进行创新和探索,要全面有效地把低碳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目标落实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合理确定地块的各项开发建设强度指标,确保融入低碳生态要素的内容体系在控规层面得以实现,以创新思维和方法建立一套低碳生态控规编制方法,更好地指导规划管理工作,推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 国外低碳理论的研究动向 低碳理论是建立在自然规律基础上的经济理论。它依据基本的地球物质循环(尤其是碳循环)和碳平衡的原理,计算各种公共工程和商业活动的碳排放及碳预算收支,同时,通过衍生产品市场机制和“京都机制”使得碳排放权得以自由交易。简言之,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人类从根源上重新审视各种经济社会活动,有利于从机制和制度层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从而使低碳经济理论和模式成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途径。从目前的发展看,世界各国及科学界在碳排放的方式、过程及循环状态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其中人类经济活动对碳排放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当前,国际上有关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包括与碳减排有关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转换和低碳排放能源系统的建立;(2)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主要探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阶段、速度与碳排放的关系;(3)农业生产与碳排放: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农业土地整治、农业生产水平与结构的变化等;(4)碳减排的经济风险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此外,在研究方法上除了简单的相关分析、区域对比分析之外,一些基于大量数据的综合模型分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碳循环能源模型、动态综合评估模型、能源消费—碳减排经济关联模型等。然而,对于产生碳排放基础的内部各要素间能量转换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尚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进展。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 发展低碳经济受到不同国家的地理、能源结构和环境资源的影响。对我国而言,煤炭是主要能源,在发展低碳经济时与西方国家主要采用石油的做法和形式不同,技术和实现的途径也有差异。 降低煤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煤炭净化比重即使是在资本和科技积累基础非常雄厚的工业化发达国家,也不能摆脱对矿物燃料的依赖。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位热量消耗的碳排放量较煤炭低10%~30%,因此,加速国家能源消费从传统煤炭矿种为主向现代石油和天然气矿种为主的结构转变是必然选择。这不仅是减少国家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正常趋势。虽然国际油价的波动会给我国通过扩大进口方式改善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带来很大风险,但与其他减排方式相比,这种政策成功的风险成本依然是最小的。作为最大的能源矿种,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的主导地位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因此,大力实施煤炭净化技术及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成为我国未来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的一个基本任务。 提高能源效率,重点改善城市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效率以较少的能源消耗,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不仅对保障能源供给、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而且也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世界主要国家都将提高能源效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发达国家的能源战略都将各种新能源的采用、低碳燃料的研发、传统化石燃料的清洁以及先进的发电技术等作为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领域。我国也应注重纤维素乙醇和氢燃料等车用燃料生产技术,清洁煤、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先进发电技术,先进节能技术,碳捕获和贮存,可再生能源等能源新技术的开发。近年来,我国能源强度有所下降,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能源强度的下降仍然有很大的空间。目前我国的综合能源效率约33%,比发达国家低近10%。电力、钢铁、有色冶金、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侯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

010北京市典型功能区低碳生态详细规划设计指标研究介绍

北京市典型功能区低碳生态详细规划设计指标研究① 鞠鹏艳黄献明叶大华叶嘉邱红 【摘要】论文通过对北京市典型功能区的低碳生态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将低碳生态规划设计普适性指标与这些功能区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分析其适用性,通过科学的论证与必要的补充,形成针对不同功能区特点的低碳生态详细规划设计指标体系,确保据此展开的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可以有效引导北京城市建设实现低碳发展的既定目标。 【关键词】北京;典型功能区;低碳生态详细规划;设计指标 1.研究目的与价值 在国家宏观减排战略背景下,《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节能降耗及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提出节能1500万吨标煤和碳减排18%的目标。根据目标倒推实现路径,仅靠建设项目自发采用建筑节能技术不可行,必须采取约束与鼓励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手段,在全市范围积极发展低碳生态示范区、全面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在城市低碳发展所确立的总体目标下,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迫切需要通过创新规划方法将低碳生态目标向城市中微观层面进一步落实。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北京市典型功能区的低碳生态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将低碳生态规划设计普适性指标与这些功能区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分析其适用性,论证不同指标的合理性,通过科学的论证与必要的补充,保证将指标体系不断推广落实到以功能区为重点的北京市低碳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中。 本指标体系紧密围绕政府推动的功能区绿色生态示范区建设重点,结合“十二五”时期重点功能区类型,认识其本质特征和运行规律,审慎考虑其内涵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并考虑与北京市当前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重点相结合,确定在“详细规划阶段”(含控规与修详)将低碳生态指标纳入设计和管理可以更有效地引导生态示范区建设。研究以体系化的设计指标持续、动态地引导城市功能区在低碳生态建设方面的发展,为规划编制与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直观、量化的参考依据(见图1)。 ①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 Z111109054011121)“北京市典型功能区低碳生态详细规划设计指标体系研究”

实践低碳理念

实践低碳理念,从身边做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而城市的环境与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很难提高。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践行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开销更少、生活环境更优美,不仅能减轻我们生活的压力,也能减轻城市与环境的压力。 低碳生活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对于市民朋友们来说,低碳生活,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水、节电、节油、节气、节材,从点滴做起,从你我做起。相信通过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定能产生巨大的减碳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实践低碳理念。 衣。衣是人们保暖御寒、彰显个性的必需品。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棉质衣服比化纤衣服排碳量少,多穿棉质衣服也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食。“民以食为天”,平常我们吃的可口食物也与碳排放量密切相关。生产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仅为该数值的1/9,故此,我们应多吃素食。另外,食用本地的应季果蔬也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住。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在住房上,我们也可以实践低碳理念。根据需要,尽量选择较小户型的居室。使用节能环保的装修材料,不仅可以住得舒适,而且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空气的污染。 用。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电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动力。节水、节电,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使用节能灯、出门随手关灯、合理节约用水,每年都可以减少水电的消耗,进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此外,少用1个塑料袋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减碳10.3万吨;少用电梯,合理使用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也能够大量地减少向环境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行。我们每一天都在不停地行走,行也可以是低碳的。选小排量车,并且少开车。每月少开一天车,每年就可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更少。此外,通过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保持合适胎压、及时熄火等措施,每辆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00千克。 从衣食住用行开始减碳,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到。低碳经济是全人类发展模式的共同选择,是实现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必由之路。大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小到我们居民的日常生活,只要我们牢记低碳理念,践行低碳生活,我们美好的家园一定会绿水长流、青山常在!过低碳生活,做绿色公民,创绿色家园,让我们一起行动!

第三章 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三章?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政策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暖与发展低碳经济 一、全球及中国气候变暖现状 地球的气候一直是呈波动式变化的,冷暖交替出现。近一万年来,地球上气温的波动幅度在摄氏2度到摄氏3度之间,期间一共经历了3次暖期,即全新世大暖期(距今8000年至3000年前),中世纪温暖期(10世纪至13世纪),以及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的这次暖期。目前地球的气候系统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着变化,这是近万年来地球上出现的第3次暖期。 在目前的这个暖期中,气候也是波动的,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温度一直上升。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变冷,以后又上升,90年代是近百年最暖的时期。自20世纪初以来(1906—2005年),全球地表气温显着升高,全球平均表层温度已上升了0.74℃,海平面上升17em。在北半球过去1000年的任何世纪中,此次升温最为剧烈。21世纪高温、热浪、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及强降水频率增加明显。 百年来,中国气候也发生明显变化,20世纪中国年均气温升高了0.5~0.8℃;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变化波动较大;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特别是西北变暖的强度高于全国平均值,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着,有些地区如四川甚至出现变冷的情况。我国已连续出现了16个大范围的暖冬,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降水逐渐减少。2007年为中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年平均气温10.1℃,为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据预测,21世纪中国地表气温将继续上升,降水也呈增加趋势。2040年以前,不同情景下中国地区变暖趋势差异不大,而2050年以后则可能出现明显的变暖程度的差异。低排放情景下,增温趋势缓慢,到21世纪末变暖不会超过1-3℃,高排放情景下,则将会增加3~6℃。(全球气温再上升2摄氏度,上海将被淹没)。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 1、欧盟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 气温升高造成的极端天气和水资源紧缺正袭扰欧洲:英国遭遇了60年不遇特大洪灾;强风暴降临法国;阿尔卑斯山冰川在过去150多年消退了近200米;西班牙遭遇40年未遇的大旱,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不得不紧急调派轮船从法国买水供应居民;沙漠化威胁着伊比利亚半岛,有报告说,西班牙的气候已经开始“非洲化”;热浪和干旱引发的森林火灾频仍,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等国深受其害;气候变暖还影响到南欧一些地区的葡萄种植,农民不得不考虑毁掉葡萄园,到海拔更高的地区开辟新的种植区。 为应对气候变暖,欧盟准备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加大开发可再生能源力度,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计划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到2020年把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提高到20%,把用于交通

浅谈低碳理念下的园林设计

浅谈低碳理念下的园林设计 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衍生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这种低碳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更加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性、低碳性和环保性,在环境保护和气候改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标签:低碳理念;园林设计;要點分析 【文献标识码】A 虽然低碳理念已经贯彻实行得如火如荼,但在园林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应用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低碳理念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影响低碳理念发挥作用的因素多种多样,为了让低碳理念在园林设计中更好地应用,本文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园林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应用,从对低碳理念全面的理解,城市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低碳理念在园林设计中营造的原则,在园林设计中应用低碳理念的重要途径等方面来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城市园林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应用,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1、低碳理念的概述 低碳理念是一个较为宽泛的理念,涉及社会生活、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目前,作为低碳理念重要分支的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等概念已得到广泛推广,并被普通大众所接受,在发达国家更已然成为一种新风尚。所谓低碳理念,实际上是指降低碳排放的理念。在经济层面,低碳理念则更多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发展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从而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而在应用层面,低碳理念则更多关注生活方式的低碳化,如使用节能生活用品、节约社会资源等方面。从宏观层面讲,低碳理念则又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碳排放量占经济总量的比重降低;2)人民生活中的碳排量持续下降;3)清洁能源使用占比持续提升。一言以蔽之,低碳理念是人类发展的科学理念,是推动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我国,低碳理念的另一种诠释则是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应秉持低碳理念,坚持不懈地走可持续科学发展道路。 2、低碳风景园林设计的原则 2.1 提高能源效率 在现代园林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多为钢筋混凝土和木材,在材料方面的投入和代价都比较大,对现有的环境造成很大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在现代低碳经济社会模式背景下,要积极拓宽材料的来源渠道和寻找新型的材料,以此有效改善园林结构和功能。 2.2 减少风景园林建造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

低碳经济的理解

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及其评价指标 文/朱有志周少华袁男优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评估结果不仅使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有了科学认知,也直接促进了“低碳经济”概念的衍生;能源的可持续需求,把低碳经济从理论探讨带入了社会实践。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市场、低碳制度、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等一系列低碳概念新名词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尚,涉及低碳概念的思想观念转变、科学技术革新、经济利益博弈、社会制度变迁、国际格局的演变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低碳经济已成为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又一波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低碳发展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 继美国著名学者斯特?R?布朗(1999)提出能源经济革命论,特别是2003 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后,许多学者对低碳经济展开了研究。牛文元(2009)、贺庆棠(2009)等认为,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方时姣(2009)指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庄贵阳(2005)、何建坤(2009)、付允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什么是低碳经济、怎样界定低碳经济,目前国内外学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新理念,是一种发展新模式,是一个规制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规则,也是一个涉及能源、环境、经济系统的综合性问题。 1.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新理念 低碳经济首先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这种发展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前提,以“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具有威胁性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为最终目标。它是人类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进行理性认知后,开始在经济增长与福利改进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积极寻求一种理性权衡,是人类在“后工业时代”经济发展的方向。 2.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新模式 低碳经济是将传统的高碳型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以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的低碳发展为方向,在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种发展模式是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在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前

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绿化设计中的应用 袁宏志

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绿化设计中的应用袁宏志 发表时间:2019-03-27T16:11:51.9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作者:袁宏志 [导读] 摘要:城市园林景观在城市建设和规划工作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园林景观不但承担着为人们提供出更加优雅的生活环境,同时还对城市空气质量、气候和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形成了积极影响。 身份证号码:23022119870803xxxx 摘要:城市园林景观在城市建设和规划工作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园林景观不但承担着为人们提供出更加优雅的生活环境,同时还对城市空气质量、气候和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形成了积极影响。伴随最近几年我国城市环境保护问题的日渐突出,如何有效实现将低碳环保理念融入到城市景观的建设工作当中,真正实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最优化,是当前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发展工作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低碳环保理念是贯穿在社会经济、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其核心工作就是要不断的推广和使用全新的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实现城市中增加碳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而缓解了全球变暖问题。事实上低碳环保就是一种最原始和自然的生活方式,对人类社会和人们健康生活发展形成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有效融入低碳环保理念,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低碳化和绿色环保。 关键词:低碳环保;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脚步不断加快,城市中的环境承载力以及耕地紧张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些突出问题的存在也日渐限制着城市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必须要对城市进行环境的绿化,特别是园林的绿化,逐渐改善城市中的环境。一般低碳园林不是单纯的在客观条件下减少对于园林绿化设施的投入,一旦采取减少设施投入的办法进行低碳园林的建设,不但可能无法做到低碳排放,还有可能造成园林的碳排放升高的危险。所以在园林设计时,加入低碳理念必须要以生态优先原则为基础,提高绿化水平,有效利用好现有资源,并加以高效的管理措施,才能达到低碳理念的最大发挥,进而达到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 1低碳理念的概念及重要性 1.1低碳理念的概念 低碳理念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文化、生活、工作等方面都有涉猎,而因为低碳理念的普及和流行,渐渐地其附带的低碳生活等其他低碳概念也被人所推广运用。事实上低碳是一种环保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例如人们在居住的地方尽量运用自然资采光,避免使用一些机器或科技对房屋采光以及气温进行控制,就是一种低碳理念引导下的生活。一般把低碳分为3种情况:(1)零排放,就是做到温室气体完全不排放的低碳;(2)通过某些措施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3)实现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增速低于我国生产总值的上升。而这3种情况的实现最根本的都是要依赖于低碳理念的推行。总的来说,低碳的要义就是通过推广相应的节能环保技术,来提高森林的覆盖率以及增长速度,进而达到气候稳定的目的。国家和社会为了让低碳理念的概念可以的大范围的推广,以及全面建立相应的亚太森林的管理网络,希望可以通过这一网络,加快提升低碳理念的普及度,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 1.2低碳环境的重要性 低碳理念的科学运用,实现了园林景观设计中空间的有效利用,土地利用率得以提升,为城市带去绿意,以最低的资源消耗,打造最佳的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同时,当前的全球变暖趋势并未减缓,低碳理念充分应用于园林设计中,能够对城市的整体规划做出贡献,使城市的运行更有生机、更有秩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充分满足当前可持续发展需求。我国低碳理念提出时间较晚,环境保护以及空气治理并不理想,为了减少工业污染以及尾气污染造成的危害,通过深入落实低碳理念,可以起到治理环境以及防治污染的效果。 2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绿化设计中的应用 2.1加强城市绿化面积 结合我国的园林设计情况分析,在古代,就已经将低碳理念应用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进行园林设计过程中逐渐将人作为设计的重点,园林设计的模式也更加的趋近于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减少了环境的建设工作。而现今低碳理念下的园林设计需要将绿化面积不断扩大,提升植被的覆盖率,以保证我国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另外,通过绿化面积的增加,植被覆盖率的提升,还可以净化周边的空气质量,减少工业及汽车尾气等对人们身体健康的产生的不良影响。 2.2合理利用特殊功效的绿色植物 栽种特殊功效植物可以有效融合低碳理念与园林景观设计,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价值。而特殊功效的绿色植物主要是指较为高大的密叶系灌木还有根系发达的地被植物。这些植物不仅对园林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有效降低园林建设过程中成本的消耗情况。其中灌木类植物可以增添园林植物景观的层次性,提升园林的观赏价值;而地被类植物可以烘托出园林景观的整体氛围,营造舒适的观赏环境。另外,此类植物的栽种还可以有效降低噪音的污染,吸收周边建筑所排出的废气,减少水土流失等现象的产生,还可以降低园林后期维护工作的成本投入。 2.3不同季节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 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当中,不同类型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存在着明显差异性,并且在季节变化的过程当中,表现出了一种快速生长和衰落的状态,同时在城市园林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当中,可以通过对一些生长比较好的植物,建立起一个低碳环保的环境氛围。比如,在北方春天季节当中,就可以选择一些常绿叶的植物来进行环境建设,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沙尘天气,同时借助植物根系比较发达的部分,对土地中的水分进行保存,保证了土壤的质量。除此之外,还可以栽种一些红叶类型植物,来对城市园林进行美化,其中更加关键内容是,园林当中的落叶可以提升土壤当中的营养成分,降低了人工肥料的投入量。因此,必须要严格的依照当地季节的变化,和环境气候的变化来进行综合考虑,科学正确的选择出该种植的植被类型,实现了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低碳理念。 2.4低碳理念在园林墙面绿化设计中的运用 充分运用城市建筑中每一个小的环节和角落,提升城市整体绿化面积,是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表现,在城市墙面的绿色景观设计工作当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生长的特性,尽可能选择一些耐旱和耐寒程度比较强的,同时在生长特性上呈现出向上生长的状态,比如:爬山虎、紫藤或者是常春藤等类型植物,都是比较理想的墙面攀爬植物。墙面绿化设计工作针对低碳理念发展,主要可以表现两个方面:①可以运用植物对墙面的覆盖程度,或者是植物叶片保护功能,实现了对墙面温度的保护功能,比如在冬季绿色植物叶子脱落的时候,不会影响到太阳辐射,同时还可以通过植物绿色植物形成一种有效的保温层,对建筑墙面的使用寿命起到了重

低碳生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本效益分析

低碳生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本效益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21T14:45:34.01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作者:宋佳密永祥[导读] 曾经的中国城市走在外延扩张的发展之路上,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无序规划、低效开发,城市病频发。临沂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山东临沂 276002 摘要:低碳生态城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研究主要围绕低碳生态城市控规技术理性和公共政策属性两方面展开。技术理性方面主要从低碳生态控规的“内在科学性”与“外在约束性”进行研究;公共政策属性方面主要围绕低碳生态控规实施总结等内容展开。总体来看现有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以技术理性研究为主要议题,公共政策属性研究薄弱。 关键词:低碳生态;详细规划;成本效益 引言 曾经的中国城市走在外延扩张的发展之路上,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无序规划、低效开发,城市病频发。现代化城市规划面对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城市低排高效、绿色低碳,已成为发展趋势。为了将低碳生态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避免停留在宏观目标层上炒作理念,就必须通过深入研究和建设实践探索,制定有关低碳生态的控制指标,并融入城市规划法定编制体系中,才能有效促进低碳城市的建设。 1 低碳生态型控规概念 以低碳生态为导向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阶段,其相较于传统控规的改进优化主要集中在低碳生态指标体系整体构建、在控规指标体系中引入更为科学合理的生态调控指标和加强对生态调控指标取值的合理性研究三个方面。 目前,学术界关于低碳生态规划的评判标准尚无定论,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来落实低碳生态理念:土地与交通、水资源、综合物理环境、能源利用、绿色建筑、地块开发生态控制指标。 2 低碳建筑的成本分析 与普通建筑相比,绿色建筑由于采取了满足采取了改善居住舒适性、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等措施,导致其全生命周期各项成本值发生变化其中增加的成本称为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节约的成本称为绿色建筑的增量效益。绿色建筑的建造势必要求节能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管理的规范化,这些都会引起成本的增加,这也正是房地产商积极性下降,制约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3 低碳建筑的效益分析 3.1低碳建筑环境效益分析 低碳建筑对于环境效益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按照增量成本分析的计算原则,低碳建筑在节能、节水、节约材料方面,在低碳建筑公共服务设施、旧建筑重新利用、高效节能系统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节水资源技术、生态化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应用,都产生了巨大的环境效益。低碳建筑的环境效益表现为多个角度,如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有害气体排放、降低有害材料的使用、提升人们的居住健康水平等,这些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低碳理念、低碳设备和低碳技术加以实现。环境效益是低碳建筑效益的重要组成内容,我国未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标,规定在2020年碳排放量为2005年的40%左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将大大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和浪费,这对于环境进一步恶化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 3.2经济效益 (1)给开发商带来的经济效益。 对于普通建筑而言,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土地改造时,先要将原来土地上的建筑进行拆除,几乎不能回收利用混凝土、瓷砖、玻璃、木材、塑胶等,增加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土地清理成本。而生态建筑的建材60%可以回收利用,开发商的清理成本就会减少,这也增加了开发商的利润空间; (2)给居住者带来的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可以保暖省电,根据目前国内已有的或者正在建造的绿色建筑测算,这些绿色建筑的耗电量仅是传统建筑的85%,以南昌万科金域蓝湾1-5号楼为例,建筑面积为76322.84m2,绿色建筑可节约的运行费用18727.45元/年。 (3)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在其生命周期内产生了良好的外部效益,但是生产者不能获得全部的外部效益。也就是说经济外部性的产生是由于生产者的内部收益(或内部成本)与社会收益(或社会成本)之间出现了差距,而这差距就是所谓的“外部收益”或“外部成本”,用公式表示就是:社会效益=内部效益+外部效益。 3.3低碳建筑社会效益分析 低碳建筑的节能是其主要特点,但是低碳建筑强调的不仅仅是节能,而是在体现社会效益和人文关怀下的节能。低碳建筑由于其自身的低碳环保特性,相对于传统建筑模式,更能为人们提供享受美好生活的健康居住环境。这就是首先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宜居的环境,增加舒适度,例如,人们置身于温度适宜、花草簇拥、溪流环绕的美妙环境中,不用空调,不需音响,感受自然的温度和来自自然的声音,是何等的赏心悦目。其次,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势必为低碳建筑带来成本的降低和功能的增加,使低碳建筑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由于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低碳带来的高品质生活,人的健康水平得以提高,间接产生的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4 低碳生态中不同主体的成本效益 目前较具法律效力的低碳生态城市政策手段是通过《城乡规划法》法定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内实施控制碳排放和生态资源使用的目标,其中特别具备操作性和法定权力的手段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及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的规划条件等。有关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实施低碳生态城市目标的案例,近期在不同城市已有所展开,并会日益普及。按照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条件要求,这些技术指标的成本和效益会在土地开发和房产投资开发过程中体现。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潜在增量成本,可以按政府(代表社会整体)、企业/开发商/投资者(包括一级和二级开发主体)、消费者/使用者三个不同经济主体面对的成本效益作为分析框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