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电缆敷设工程施工方法及方案

电力电缆敷设工程施工方法及方案

电力电缆敷设工程施工方法及方案
电力电缆敷设工程施工方法及方案

电力电缆敷设工程施工方法及方案(9527)施工流程(电缆铺设流程图)

施工准备敷设前检查电缆敷设排布扎绑电缆头制作安装电缆标示验收记录

一、施工准备

1、作业条件要求

⑴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应按施工图进行施工。

⑵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建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⑶电缆安装前,土建工作应具备下列条件:

a.预留孔洞、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埋设牢固。

b.电缆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

C.电缆线路敷设前,土建应完成的工作必须完成。

D.有较宽的操作场地,施工现场干净,并备有 220V 交流电源。

2、施工前准备

⑴电缆的技术准备已完成。

⑵电缆线路两端连接的电气设备(或接线箱、盒)应安装完毕或已就位,敷设

电缆的通道无堵塞。

⑶电缆桥架、电缆托盘、电缆支架及电缆管道已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

⑷电缆沿线的照明满足施工要求。

⑸敷设电缆施工机具及施工用料已准备好,支架已搭设完毕,且符合安全

要求。

⑹电缆线路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已编制,并已审批,工程任务单已下达。

⑺电缆型号规格及长度与设计资料核对无误。

⑻敷设前,应对电缆进行外观检查及绝缘电阻试验,并达到合格要求。

⑼临时联络指挥系统的设置。

3、在实施阶段,应对施工现场条件作业环境需作详细描述,并进一步识别危险源。

4、技术准备

(1)施工图纸、技术资料、相应施工图集、规范、规程齐全;施工方案编

制完毕并经审批,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充分熟悉相关图纸及设计要求,并进行电缆线路牵引计算。用电缆线路的全长来定出每盘电缆的路径起始和终点的位置,然后将每盘电缆的路径分成各种类型的基本段,如水平直线牵引、水平弯曲牵引、垂直提升牵引等,比较计算结果,定出合适的牵引方向及牵引方式。

(3)电缆敷设前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

A.1kV 以下电缆,用 1kV 兆欧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Ω。

B.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电缆的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长度等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损坏等现象。

C.多根电缆敷设在桥架及支架上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事先将电缆的排列用表或图的形式画出来,最大限度减少电缆的交叉和混乱。

5、材料准备

(1)所有电缆应具有出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CCC”认证标识;其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2)每盘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3)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橡套、塑料电缆外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4)电缆的其他附属材料:电缆标示牌、油漆、酒精、汽油、硬脂酸、白布带、电缆头附件等均应符合要求。

(5)各种金属型钢不应有明显锈蚀,管内无毛刺。所有紧固螺栓,均应采用镀锌件。

6、施工过程

二、电缆的检查验收

电缆的质量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在生产过程及出厂试验时也未能发现,如果安装时不及时觉察,在投入运行后,就会造成严重的故障。所以在电缆敷设以前,应该详细检查电缆质量。电缆的质量检查分作电气性能和物理性能检查。电气性能检查主要是通过电气试验来检定;物理性能主要是通过结果检查、工艺检查、材料检查等内容来检定。

对电缆电气性能的检查,应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采取需要数量的样本送有资质的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对电缆物理性能的检查,首先应从整盘电缆的

末端割下一段样品,从最外层开始至缆芯逐层进行剖验,具体项目如下:

1、多芯扇形线芯断面对称性检查扇形线芯电缆应符合下述要求;

(1)扇形短轴应通过电缆的几何中心,

(2)其歪曲角不宜超过 10 度~15 度

(3)查看缆芯形状与结构是否与制造厂提供的规格相符。

2、电缆外护套检查

(1)外被层的检查

用游标卡尺在同一截面上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测量其外径,取其平均值,其值应符合国家有关标称要求;同时剥外被层时,检查浸渍液应使麻绳相互粘牢,不可过稀或过浓。内衬层的检查其检查方法同外被层。内衬层应紧贴在金属护套上粘附紧密,不应有皱褶或隆起。

3、绝缘层的检查

⑴外表检查

纸带应包缠整齐紧固,没有凹陷、皱褶、裂口、擦伤等情况;浸渍油不应有结晶和受潮现象。

⑵绝缘厚度的检查

可用千分尺直接量取其绝缘厚度,同时还应测量其外径、纸层数目,每层绝缘的厚度、宽度及缠绕方向和包缠方式是否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⑶重合间隙检查

绝缘纸在不少于一个节距长度内的间隙,如不被它上一层绝缘纸遮盖住,即为一个重合间隙。电压在 6KV 及以上的电缆不允许有超过三层以上的纸带重合间隙。

4、导电线芯检查

检查导电线芯时,应注意导线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有没有倒刺、裂罅、卷转、擦伤等情况。导电线芯的表面不应有过多氧化现象。导电线芯截面积应符合电缆额定载流量、热稳定电流、允许电压降,经济电流密度等要求。

三、电缆敷设

本工程电缆敷设方式主要是在桥架以及穿管敷设。

(1)电缆桥架敷设在专用的电缆桥架上,由于桥架安装高度在 4 米高左右,因此敷设较困难。

(2)水平敷设电缆:可以采用机械牵引或人工牵引进行电缆敷设。本工程

主要采用人工牵引,人工牵引敷设电缆一般是人力拉引、滚轮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施工人员较多,特别注意的是人力分布要均匀合理,负荷

适当,并要统一指挥,电缆展放中,在电缆两侧须有协助推盘及负责刹盘滚动的人员。为避免电缆受拖拉而损伤,可把电缆放在滚轮上,拉引电缆的速度要均匀。

(3)垂直敷设电缆:在井道的顶端,采用手拉葫芦牵引电缆。支撑葫芦的支架需坚固、可靠。

(4)电缆放线架架设地点的选取:经熟悉图纸,生产厂房电缆放线架设于

低压变配电房门外;动力站电缆放线架设于低压变配电房门外侧和冷冻机房门侧。

(5)电缆干线敷设顺序:根据电缆在桥架里面摆设整齐的原则,电缆敷设应按照电缆在桥架内的布置图进行敷设,敷设顺序严格按照先下排后上排、线

外后里的原则进行敷设。

四、电缆的排列和固定

电缆敷设排列整齐,间距均匀,不应有交叉现象。大于 45°倾斜敷设的电

缆每隔 2m 处设固定点。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 5m~10m 处设固定点。对于敷设于垂直桥架内的电缆,每敷设一根应固定一根,采用扎带绑扎固定。控制电缆固定点为 1m,其他电缆固定点为 1.5m,敷设在竖井及穿越不同防火区的桥架,按设计要求位置,做好防火阻隔。

五、电缆头的制作安装

所有接线端子均采用紧压铜端子,端子需与电缆线芯截面相匹配,铜端子的压接采用手动式液压压接钳,采用热缩头、热缩管作为电缆头绝缘保护。电缆终端制作好,与配电柜连接前要进行绝缘测试。以确认绝缘强度符合要求。同时电缆要作好回路标志和相色标志。电缆的裁剪长度要合适,保证电缆与配电柜母线或接线端子连接后不产生过大的机械应力。连接前,对搭接面进行清洁处理,同时涂抹适量的电力复合脂,紧固力矩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确保连接和导电性能可靠。

六、电缆标识

沿电缆桥架敷设及穿管敷设的电缆在其两端、拐弯处、交叉处应挂标志牌,直线段每隔 20m 增设标志牌。标志牌规格应该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挂设应牢固。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的编号、规格、型号及起始位置。(现市场上有 PVC 电缆标识牌出售)。

电缆标识牌(样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