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最温暖的墙》阅读训练题及答案-推荐word版 (4页)

【2019-2020】《最温暖的墙》阅读训练题及答案-推荐word版 (4页)

【2019-2020】《最温暖的墙》阅读训练题及答案-推荐word版 (4页)
【2019-2020】《最温暖的墙》阅读训练题及答案-推荐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最温暖的墙》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例二:(201X年江苏盐城)

最温暖的墙

①我的朋友是一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

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消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她的手指常常被冻裂了,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就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

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焐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

多血,染红了手中的粉笔。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

血迹像梅花一样,竞将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她拿出纸擦掉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

再说话。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

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⑤第二天上课,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

盯头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

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

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老师以为学生们是开玩笑的,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

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有字!

⑦细看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

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很

特别,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

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独特创意啊!这

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老师。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竞在这寒冬的

教室显得格外的婆娑和妩媚,弥散着温馨。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握着的

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

呀划。他们用簿簿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

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选自《意林文汇》201X、1,略有改动)

1、感知深刻内容,提炼:(3分)

请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并说说题目“最温暖的墙”的含义。

2、剖析鲜明形象,理解:(4分)

(1)从我的朋友冬天不顾开裂流血、忍痛板书等细节,可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2)举例说说文章是怎样来表现孩子们的顽皮、懂事、富有爱心的可爱性格的?

3、透视细腻情感,体验:(4分)

(1)老师为什么要“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孩子们又为什么不让撕?

(2)最后一段说“此刻,她的心里涌动著一种说不出的力量”,请问这是一种什么力量?

4、揣摩童真世界,设想:(3分)

第七段画线句说“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独特创意啊”,假如你也是这个班上的

一员,你怎样表达对老师的关爱?(50字左右,如创意独特,且文笔生动的可

另加1分)

5、品读精彩语言,赏析:(4分)

(1)、第一段画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2)最后一段画线句写得隽永生动,耐人寻味。请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作点赏析。

解题指导:

中考记叙类文章的考查多会选那些人文色彩浓厚的情感体验类文章,不乏小小说。此类阅读看似容易,却必须慎重。因为它最容易做时感觉良好,得分却不

竹子阅读题带答案

竹子阅读题带答案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竹子是□□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竹子是□□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类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困难,不□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这篇短文的题目:《________》 2.在文中的□□里填上一对反义词,并且能和上下文意思相吻合。 3.在文中的○里加上标点符号。 4.在文中的□里填上一对近义词。 5.“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把竹笋比做_______,目的是为了突出竹笋_____。 7.“历四时而常茂”,“四时”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8.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息息相关”的“息”意思是() “自强不息”的“息”意思是() ①呼吸时,进出的气②消息③停止④休息⑤利息 9.作者为了说明竹子全身是宝,他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妙用。 10.文章最后一句“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意思是:“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这种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1.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________。 12.本文的一个反问句,把它改成陈述句。

2020年大学英语四级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As the pace of life continues to increase ,we are fast losing the art of relaxation. Once you are in the habit of rushing through lift,being on the go from morning till night, it is hard to slow down. But relaxation is essential for a healthy mind and body. Stress is an natural part of everyday lift and there is no way to avoid it. In fact ,it is not the bad thing it is often supposed to be .A certain amount of stress is vital to provide motivation adn give purpose to life. It is only when the stress gets out of control that it can lead to poor performance and ill health. The amount of stress a person can withstand depends very much on the individual. Some people are not afraid of stress,and such characters are obviously prime material for managerial responsibilities. Others lose heart at the first signs of unusual difficulties. When exposed to stress,in whatever form,we react both chemically and physically. In fact we make choice between "fight" or "flight" and in more primitive days the choice mad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fe or death. The crises we meet today are unlikely to be so extreme,but however little the stress,it involves the same response. It is when such a reaction lasts long,through continued exposure to stress,that health becomes endangered.Such serious conditions as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disease have established links with stress.Since we cannot remove stress from our lives(it would be unwise to do so even if we could),we need to find ways to deal with it. 1.People are finding less and less time for relaxing themselves because_____. a.they do not know how to enjoy themselves b.they do not believe that relaxation is important for health c.they are travelling fast all the time d.they are becoming busier with their work 2.According to the writer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 for a good manager is his ________. a.not fearing stress b.knowing the art of relaxation c.high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d.having control over performance 3.Which of the follwing statements is ture? a.We can find some ways to avoid stress b.Stress is always harmful to people

Word综合练习题1

Word综合练习题1 1、将文档的标题“引言”设置为“黑体”、“三号”、“加粗” 2、将第二段内容的行间距设置为“1.5行”。 3、输入一个来自文件的图片,设为水印并衬于文字下方。 4、在文档最后创建一个2×2的空白表格 5、在上述空白表格中分别填入如下数据: (第一行)“80年代OS”、“90年代OS”、(第二行)“DOS” 、“Windows” 6、插入艺术字“引言”,衬于文字下,调整适当大小。 7、设置页面边框为“艺术型”。(如无艺术型边框可设置为任意一种边框) 8、将“信息技术”替换为“信息技术(IT)”。 引言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毫无疑问,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是当今信息社会的两大支柱,尤其是以Internet为核心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经或将成为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技术代表世界上最新的生产力,信息知识成了社会的最重要的资源,大多数人将从事信息知识的管理和生产工作,信息技术成为人们必备的工具。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两大基础建设:第一,是加快建立和建设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各种信息资源库。第二,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基础教育中来。后者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关系到下一代人的培养问题。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从两个方面融入到教育中来:首先,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计算机教育管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远程教育等。这一强有力的工具的引入,将使教育从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其次,是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学与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或单独开设课程,或将其融入、整合到相关课程中去,以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下一代,让我们的后代能在的信息社会中自由搏击,立于不败之地。这两者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本文从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与得失,阐述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并讨论作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师范院校的计算机文化教育目标改革的重要性。 Word综合练习题2 1、在文中插入一图片,10×10c m,设为“上下型环绕”和“水印效果”。 2、将第一段“人们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就…”的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3、将文档的标题“从计算机文化到信息素养”设置为“居中”对齐方式 4、将最后一段“我们知道,信息已经成为…”的首行缩进两个汉字(0.75厘米,不能使用空格代替缩进)

WORD排版习题

实验一: WORD排版的基本与综合操作 实验目的:1、掌握字符格式、段落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2、掌握分栏、制表位、首字下沉的设置; 3、掌握背景的设置; 4、掌握文档的页面设置 5、掌握图形文件和自选图形的插入及其格式的设置 6、掌握复杂表格的制作 7、掌握数学公式的输入 8、掌握数学函数图像的绘制和立体图形的绘制 实验重点:综合排版操作、复杂表格的制作、数学公式的输入 实验难点:综合排版操作、复杂表格的制作、数学公式的输入、图像的绘制 实验内容: 实验题一:打开文档A1.doc,进行如下操作。 1、设置页眉和页脚,在页眉左侧录入“办公软件精粹”,字体为斜体,右侧插入页 码域,格式为“第X页共Y页”。 2、按样文将相应段落设置为两栏格式,设分隔线。 3、将标题设置为艺术,式样为艺术字库中的第5行第5列,环绕方式:上下型。 4、将副标题“世界最流行的办公集成应用软件”字体设为楷体、三号、加粗、右 对齐。 5、设置正文第一段为“首字下沉”格式,下沉行数:三行。 6、为正文第一段(除首字外)添加蓝色底纹,字号设为小四号。 7、在倒数第三段插入图片,图片为TU2-4.bmp,设置图片高度3.43cm,宽度4.87cm, 环绕方式:四周型。 8、对全文进行拼写检查,按照“建议”更改单词 9、在文章末尾插入一个3行5列的表格,将表格设置为表格自动套用格式中的“列 表8” 实验题二:打开A2.doc,进行如下操作 1、置纸张方向为纵向,正文的文字方向为竖排。 2、设置页眉和页脚,在页眉左侧录入“数学中的矛盾”,右侧插入页码,格式为“第 X页共Y页”。 3、将标题设置为艺术字,式样为艺术字库中的第4行6列,环绕方式:上下型, 设置艺术字:阴影样式7。 4、将正文第一段设为段前15磅,段后6磅,其余各段设为段后6磅。 5、将正文第2、3段字体设为楷体、深蓝色,1、4段字体设为隶书、蓝色。 6、为正文第1段第1行的前两个字“数学”插入批注“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的科学”。

《说竹》阅读及参考答案

《说竹》阅读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说竹》一文,完成12~15题。(共10分) 青山不可无绿水,古木不可无藤萝,野花不可无蜂蝶,江南不可无竹。 若说梅令人洁,兰令人幽,菊令人淡,莲令人清;若说松令人傲,柳令人柔,枫令人豪爽,梧桐令人高远;那么,竹,便是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 雪压冬云之际,竹挺拔如常,冻土之下,新笋已待破土而出,只说春花秋月是良辰美景,殊不知新笋破新泥更可谓赏心悦目。 一夜春雨,千竿新竹。桃红李白,柳影婆娑,怎抵得住十里竹林勃勃生机,一片青翠无限风光。 逢夏,老竹新篁,绿阴可人,舒枝密叶,清风翠微;日光月影,浮动其间;可以立石旁,可以依水湄。 待到秋至,群芳落尽,而竹青碧依然。摇风弄雨,铿然有声。论低矮数寸,高直数丈,或零落数枝,或赫然巨簇,皆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浑身劲节,凛凛然有君子之风。 再淡雅的花,终究是花。便是有九分素洁,也还有一分的妖媚。 再灵性的树,也还是树,不然,汉字的朴何以用木表意? 并非贬低。草自有草的优势。只是品位再高的草,也无法走出草的局限。

竹,非花非草非木,实在是造物主的一件绝活儿。可如天然去 雕饰的素妆少女婀娜娉婷;可如浩浩然有英雄气的须眉男子枝横云梦,叶拍苍天。 月下听箫,城头闻笛,都是竹的境界。 竹,实在是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难怪高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同样也吟出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另一番向往。中国画中的写意墨竹,相传就是这位大学士大文豪首创。 没有什么比写意墨竹更能体现竹的情韵了。在这里,竹已摈弃 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和颜色,惟留人间风骨。 将墨竹画绝的扬州八怪郑板桥,干脆以竹为友:茅屋一间,新 篁数竿,雪白窗纸,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家僮扫地,侍女焚香,往来竹阴中,清光映于画上,绝可怜爱。话虽这么说,这位想为百姓做点好事的士大夫,并不想真隐逸山林。他还有一番大的抱负: 画根竹枝插过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 我掀天力。 这便可知郑板桥的墨竹,何以幅幅为精品,枝枝见精神。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崇尚的立身 立世之道,岂非是受了竹的品性渲染? 竹,确实和我们民族有着不解的因缘。

大学英语四级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四

大学英语四级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四) 十六 Trees shoul d only be pruned when there is a good and clear reason for doing so and , fortunately,the number of such reasons is small. Pruning involves the cutting away of obergrown and unwanted branches, and the inexperienced gardener can be encouraged by the thought that more damage results from d oing it unnecessarily than from l eaving the tree to grow in its own way. First, pruning may be d one to make sure that trees have a d esired shape or size. The object may be to get a tree of the right height,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help the growth of small side branches which will thicken its appearance or give it a special shape. Secondly, pruning may be done to make the tree healthier. You may cut diseaed or dead wood, or branches that are rubbing against each other and thus cause wounds. The health of a tree may be encouraged by removing branches that are blocking up the centre and so preventing

中文Word 2010综合习题练习

中文Word 2010综合习题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启动Word 2010的错误方法是。 A. 执行“开始”功能区的“程序”中的“Microsoft Word” B. 在桌面中Microsoft Word 的快捷方式图标上双击鼠标左键 C. 执行“开始”功能区中的“运行”命令,然后在对话框中输入Word 的路径 D. 在任意一个Word 文件的图标上双击鼠标右键 2. 在Word 2010中,为打开两个非连续的文件,在打开对话框中,其选择方式是。 A. 单击第一个文件,Shift+单击第二个文件 B.单击第一个文件,Ctrl+单击第二个文件 C.双击第一个文件,Shift+双击第二个文件 D.单击第一个文件,Ctrl+双击第二个文件 3. 在Word2010编辑状态下,若要进行选定文本行间距的设置,应该选择的操作是。 A.单击“开始”→“格式”B.单击“开始”→“段落” C.单击“开始”→“字体”D.单击“页面布局”→“字体” 4.在编辑文章时,要将第五段移到第二段前,可先选中第五段文字,然后。 A. 击[剪切]按钮,再把插入点移到第二段开头,击[粘贴]按钮 B. 击[粘贴]按钮,再把插入点移到第二段开头,击[剪切]按钮 C. 把插入点移到第二段开头,击[剪切]按钮,再击[粘贴]按钮 D. 击[复制]按钮,再把插入点移到第二段开头,击[粘贴]按钮 5. 在Word编辑状态下,使用超级链接可以使用。 A.开始功能区中的命令 B.引用功能区中的命令 C.审阅功能区中的命令 D.插入功能区中的命令 6. 页面设置对话框中不能设置。 A.纸张大小B.页边距C.打印范围D.正文横排或竖排 7.在使用Word文本编辑软件时,可在标尺上直接进行的是操作。 A. 嵌入图片 B. 对文章分栏 C. 段落首行缩进 D. 建立表格 8.Word中显示有页号、节号、页数、总页数等的是。 A. 常用工具栏 B. 功能区栏 C. 格式工具栏 D. 状态栏 9.使用在页面布局功能区,可以直接进行的操作是。 A.嵌入图片 B.对文章分栏 C. 插入表格 D.段落首行缩进 10.在那种视图模式下,首字下沉和首字悬挂无效。 A.页面 B.草稿 C.WEB D. 全屏显示 11 Word 2010主窗口的标题栏最右边显示的按钮是。 A. 最小化按钮 B. 还原按钮 C. 关闭按钮 D. 最大化按钮 12.[页面设置]命令在哪个功能区中。 A.[文件]功能区 B.[开始]功能区 C.[页面布局]功能区 D.[视图]功能区 13.[样式]命令在哪个功能区。 A.[文件]功能区 B.[开始]功能区 C.[页面布局]功能区 D.[视图]功能区 14.若要在打印文档之前预览,应使用的命令是。 A.[文件]功能区 B.[开始]功能区 C.[页面布局]功能区 D.[视图]功能区 15.在Word中,为了选择一个完整的行,用户应把鼠标指针移到行左侧的选定栏,出现斜向箭头后,。 A. 单击鼠标的左键 B. 双击鼠标的左键 C. 三击鼠标的左键 D. 单击鼠标的右键 17.在Word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Word 中可将文本转化为表,但表不能转成文本 B.Word 中可将表转化为文本,但文本不能转成表 C.Word 中文字和表不能互相转化 D.Word 中文字和表可以互相转化18."减少缩进量"和"增加缩进量"调整的是。 A.全文的左缩进 B.右缩进 C.选定段落的左缩进 D.所有缩进 19.下列样式哪个选项可以删除。 A.标题 B.默认段落字体 C.用户定义的样式 D.正文 20. 在Word2010编辑状态,执行两次"复制"操作后,则剪贴板中。 A.仅有第一次被复制的内容 B.仅有第二次被复制的内容 C.有两次被复制的内容 D.无内容 24.在使用Word文本编辑软件时,为了选定文字,可先把光标定位在起始位置,然后按住,并用鼠标单击结束位置。 A. 控制键Ctrl B. 组合键Alt C. 换档键Shift D. 退格键Esc 25.在Word文档中创建图表的正确方法有。 A.使用“开始”工具栏中的“图表”按钮 B.根据文档中的文字生成图表 C.使用“插入”功能区中的“对象” D.使用“引用”功能区中的“图表” 26.在使用Word编辑文件A.DOC时,为了将软盘上的B.DOC的文章直接加到它的后面,操作是。A. 使用“插入”功能区中的“文件”命令 B. 使用“插入”功能区中的“对象”命令 C. 使用“文件”功能区中的“打开”命令 D. 使用“插入”功能区中的“交叉引用” 27. 在Word编辑状态,先后打开了d1.doc文档和d2.doc文档,则。 A. 可以使两个文档的窗口都显现出来 B. 只能显现d2.doc文档的窗口 C. 只能显现d1.doc文档的窗口 D. 打开d2.doc后两个窗口自动并列显示 28.在Word编辑状态,进行"打印"操作,应当使用的功能区是。 A. "编辑"功能区 B. "文件"功能区 C. "视图"功能区 D. "工具"功能区 29.在Word的功能区中,经常有一些命令是暗淡的,这表示。 A.这些命令在当前状态不起作用 B.系统运行故障 C.这些命令在当前状态下有特殊效果 D.应用程序本身有故障 30.在视图下,可以显示分页效果。 A.草稿 B.Web版式 C.页面 D.大纲 31.在Word的编辑状态,文档窗口显示出水平标尺,拖动水平标尺上沿的"首行缩进"滑块,则。 A.文档中各段落的首行起始位置都重新确定 B.文档中被选择的各段落首行起始位置都重新确定 C.文档中各行的起始位置都重新确定 D.插入点所在行的起始位置被重新确定 32.在Word的编辑状态,当前编辑的文档是C盘中的d1.doc文档,要将该文档拷贝到软盘,应当使用。 A. "文件"功能区中的"另存为"命令 B. "文件"功能区中的"保存"命令 C. "文件"功能区中的"新建"命令 D. "插入"功能区中的命令 33.若要进入页眉页脚编辑区,可以单击功能区,再选择“页眉和页脚”命令。 A.[文件]功能区 B.[开始]功能区 C.[页面布局]功能区 D.[视图]功能区 34.在Word编辑状态,可以使插入点快速移到文档首部的组合键是。 A. Ctrl+Home B.Alt+Home C. Home D. PageUp 35.在Word的编辑状态,打开了一个文档,进行"保存"操作后,该文档。 A. 被保存在原文件夹下 B. 可以保存在已有的其他文件夹下 C. 可以保存在新建文件夹下 D. 保存后文档被关闭 36.进入Word后,打开了一个已有文档w1.doc,又进行了"新建"操作,则。 A. w1.doc被关闭 B. w1.doc和新建文档均处于打开状态 C."新建"操作失败 D. 新建文档被打开但w1.doc被关闭 37. 在Word中,要想对全文档的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替换,可以使用“查找和替换”对话框,以下方法中是错误的。 A.使用“文件”功能区中的“替换”命令 B.使用“开始”功能区中的“高级查找”命令 C.使用“开始”功能区中的“替换”命令 D.使用“开始”功能区中的“转到”命令

Word综合题操作步骤

Word综合题操作步骤 1.设置多级列表,标题1和标题2的格式。 1)使用多级符号,对章名,小节名进行设置 光标定位于第1行,选择“多级列表”——选择带“标题1”格式的多级列表——“定义新的多级列表”, 设置级别1——第1章 级别2——1.1——确定。 在工具栏样式“标题1”处右击,选择“修改”,将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 光标定位于第2行——“多级列表”——选择“当前列表” 在工具栏样式“标题2”处右击,选择“修改”,将对齐方式设置为左对齐。 用格式刷修改其它标题 学会借助“导航栏”(可以按“查找”按钮),删除文中原来的编号。 保存。 (如遇第2题,第6题,第17题等,当应用小节样式1.1时,如果小节的编号前,出现了“第2章”,可以采用下面的方式来设置:在应用当前多级列表之前,先将鼠标定位于1.1节的位置,在样式快速工具栏中选择“副标题”,然后再选择“多级列表”里的“当前列表”,即可”,) 2)新建样式0000 8)应用样式0000 光标定位于正文中无编号文字,样式——新建样式——“样式0000” 将样式设置为以下样式 中文字体——楷体,西文字体——Times New Roman,字体大小,小四。 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0.5行,段后0.5行,行距1.5倍。 用格式刷进行修改其它无编号文字。 保存。 3)图注的设置 5)表注的设置 将光标定位于图的说明文字前——引用——插入题注——新建标签——“图”——编号——包含章节编号; 选择图片,居中;图,居中; 表注的设置,将光标定位于表的说明文字前——引用——插入题注——新建标签——“表”——编号——包含章节编号; 表注——居中,表——居中。 对文中所有的图注和表注进行设置 4)对图注交叉引用 6)对表注交叉引用 选择文中“下图”两字——引用——交叉引用,引用类型——“图”;

竹子阅读题带答案

竹子是□□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竹子是□□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类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困难,不□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这篇短文的题目:《________》 2.在文中的□□里填上一对反义词,并且能和上下文意思相吻合。 3.在文中的○里加上标点符号。 4.在文中的□里填上一对近义词。 5.“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把竹笋比做_______,目的是为了突出竹笋_____。 7.“历四时而常茂”,“四时”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息息相关”的“息”意思是()

“自强不息”的“息”意思是() ①呼吸时,进出的气②消息③停止④休息⑤利息 9.作者为了说明竹子全身是宝,他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妙用。 10.文章最后一句“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意思是:“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这种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1.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________。 12.本文的一个反问句,把它改成陈述句。 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参考答案: 1、竹子 2、略 3、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 4、畏惧 5、“岁寒三友”是指竹子、松、梅。 6、利剑强大生命力 7、春夏秋冬 8、①③ 9、竹竿竹皮竹沥竹茹竹笋 10、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11、这段短文写了竹子的用途、品格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强大生命力。12、我们需要的是这种精神

2019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阅读真题及答案

2019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阅读真题及答案 2015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阅读真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 36、N。 saw 第一空显然缺少谓语,优先考虑动词,结合语义并根据Late November and December能够推出应选择过去式动词,故答案锁定saw。 37、F。 decades 根据two,首选复数名词,结合语义,“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two decades”,二十年来头一次。 38、H。 globally 句子为主系表结构,不缺主要成分,所以首选副词和形容词,根据语义,ever表示“一直以来地、向来地”,“十一月向来是世界范围内最温暖的一个月。” 39、D。 chances 缺少主语,并且谓语是are,所以首选复数形式的名词,结合前文Enjoy the snow now,“享受现在的雪吧”,因为“时机是好的”。 40、J。 occurs 空格前方有主语,且是单数形式,而后面由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的时态是一般现在时,所以主句谓语锁定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动词,只能选择occurs。 41、A。 specific空格左为定冠词the,空格右为名词,中间只能选形容词,选择“特定的”符合语义。 42、B。 associated 空格左为be动词,右边为介词with,中间只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be associated with表示“与…有联系”,符合原意。

43、G。 experiences 空格左为主语southern Africa,空格内应该为动词的第三人称单词形式,结合语义,选G,“南非经历着干燥的天气。 44、M。 reduce 空格左为情态动词,空格内必须为动词原形,填reduce“减少”符合原题。 45、K。 populations 空格与左边的large fish 共同构成动词support的宾语,只能选一个名词来作为名词词组,故选K,“大量的鱼群”。 【参考答案及解析】 61题,定位到第一段最后一句“varies by culture”,所以答案选A——They are culture-related。 62题,由题干的大写名词Russian定位到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二段的“Russian, for example, began to wake up about a half-hour later each day”这个句是干扰句,起得晚不一定睡得早,所以答案推不出“他们比其他地方的人睡得更久”。然后看到第三段“Russia’s other late nights and early mornings generally coincided with public holidays”,所以答案为C——They don’t sleep much on holidays。 63题,题干问的是欧洲人缺乏睡眠的major cause主要原因是什么,由题干的大写名词Europeans’ loss定位到倒数第二段的“compared to Germans, Italians, and the French, who stayed up around an hour and a half later on various days throughout the summer to watch the Cup”,原文的Germans,Italians, and the French就是题干中“Europeans”的同义改写,而他们stayed up就是为了to watch the Cup,所以说他们缺乏睡眠的原因便是C选项——The World Cup。

Word综合操作测试题(一)

Word综合操作题要求 对给定的“Word综合操作题素材”,进行如下的排版操作: (1) 将1级标题样式改为:黑体、三号、居中、无缩进、段前和段后各16磅、单倍行距;快捷键:Alt+1。;将2级标题样式改为:黑体、四号、左对齐、无缩进、段前和段后各12磅、单倍行距;快捷键:Alt+2。 (2) 将第1行“操作系统基础”改为正文:黑体、二号、居中、无缩进、段前和段后各18磅。 (3) 将原来所有的2级标题(“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2 操作系统的功能”等)改为1级标题。 (4) 将原来所有的3级标题(“1.1 操作系统的分类”、1.2,……)改为2级标题。 (5) 设置页面上边距2.7cm、下边距2.5cm、左边距2.7cm、右边距2.7cm(纸张大小默认为A4)。 (6) 在“1 操作系统的概念”后面插入脚注,内容为“本文作者系江西财经大学本科生”。 (7) 在原文的最后增加1页。该页的内容包括:1级标题“4 图形”,2级标题“4.1 图形练习”。在2级标题下面绘制以下图形。 (8) 在原文的最前面(即本页后面)增加1页,该页标题为目录(“目录”二字:隶书、三号、居中、段前段后均为1行),内容为论文的目录结构。 (9) 设置页码为阿拉伯数字、在页面底端(页脚)。 (10) 删除本页。

操作系统基础 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操作系统是最基础的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管理者和仲裁者,为用户提供了友好的操作及编写程序的接口,并为其它软件提供可靠的支撑平台和运行环境。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普通人员几乎无法使用,即使会用,工作起来的效率也非常低下。 操作系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功能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并且仍在发展中。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发挥和效率的提高依赖于操作系统。 1 操作系统的概念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共同组成。硬件系统构成计算机系统赖以工作的物理实体,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利用“裸机”进行工作是困难的,人们在它之上配置若干软件构成了计算机系统。软件指的是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各种程序、要处理的数据以及各种相关文档的总称。其中程序是指为解决某个问题,人们事先设计好的计算机能够执行的指令序列;数据是信息的表现,是计算机能处理的某种数据结构的集合;文档是在程序开发以及维护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关图文资料。 1.1 操作系统的分类 在形成和发展中,基于不同需求目的,产生了多种不同特征的操作系统。按不同标准,对操作系统的分类也不相同。 ①按系统工作方式可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是指将计算机系统资源按时间片来为多个终端用户轮流服务,及时地响应每 个用户的服务请求,由于每个时间片很短,每个用户感觉上主机是在为他一个人服务。 ●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在限定时间内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快速响应处理,通常它可分实时控制系 统和实时信息系统。实时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及时性和第一页较少人为干预等特征。 ②按资源共享可分为:单任务操作系统、多任务操作系统、单用户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系统。 ●单任务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在一个计算机系统内一次只能运行一个用户程序,该程序独 占系统的所有软、硬件资源。 ●多任务操作系统则在系统内可同时运行多个用户程序,它们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单用户操作系统是指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用户登录到计算机系统中。 ●多用户操作系统则允许同时有多个用户登录到系统。 ③按计算机体系结构可分为:单机系统、多机系统、网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 ●单机系统和多机系统是从系统是否支持多处理机进行区分的。 ●网络操作系统能提供网络通信和网络资源共享功能,它可以协调各主机上任务的执行,为 用户提供网络管理和统一的网络软件接口。 ●分布式操作系统是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可以将任务分布到网络中不同计算

word综合操作题目及步骤(新)

注意:该题中准考证号设为:091761126100123。 1.对正文进行排版,其中: (1)章名使用样式“标题1”,并居中;编号格式为:第X章,其中X为自动排序。(2)小节名使用样式“标题2”,左对齐;编号格式为:多级符号,X .Y.。X为章数字序号,Y为节数字序号(例:1.1.)。 操作步骤: 1. 选择菜单“格式/样式和格式”,修改“标题1”样式,⑴格式/段落,对齐方式 “居中”,⑵格式/编号,多级符号,选第二行的第二个,单击“自定义”,① 在“编号格式”处,插入“第”和“章”,②在“级别”处选“2”,在“编号 格式”处的最后,输入“.”,“确定”。 2. 修改“标题2”样式,格式/段落,对齐方式“左对齐”。 3. 将“标题1”和“标题2”样式应用到相应位置。 4. 切换到大纲视图,显示级别选2,删除原有的章节编号。 (3)新建样式,样式名为:“样式”+准考证号后四位;其中: a.字体:中文字体为“楷体-GB2312”,西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 为“小四”; b.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0.5行,段后0.5行,行距1.5倍; c.其余格式,默认设置。 (4)对出现“1.”、“2.”…处,进行自动编号,编号格式不变;对出现“1)”、“2)”… 处,进行自动编号,编号格式不变。 (5)将(3)中样式应用到正文中无编号的文字。 注意:不包括章名、小节名、表文字、表和图的题注。 操作步骤: 光标定位在正文处,单击“新样式”, “确定”…… *************************************************************************** *** (6)对正文中的图添加题注“图”,位于图下方,居中。 a.编号为“章序号”-“图在章中的序号”,(例如第1章中的第2幅图,题注编 号为1-2 ); b.图的说明使用图下一行的文字,格式同标号; c.图居中。 (7)对正文中出现“如下图所示”的“下图”,使用交叉引用,改为“如图X-Y所示”,其中“X-Y”为图题注的编号。 操作步骤: 1. 将光标定位在图下面那一行文字的行首,选择菜单“插入/引用/题注”,“新建 标签”-图,“编号”,选中“包括章节号”,“确定”。 2. 选中“下图”两字, 选择菜单“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引用类型-图,引用内 容-只有标签和编号,选择要引用的题注,单击“插入”。 (8)对正文中的表添加题注“表”,位于表上方,居中。 a.编号为“章序号”-“表在章中的序号”,(例如第1章中第1张表,题注编号 为1-1);

说竹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说竹 青山不可无绿水,古木不可无藤萝,野花不可无蜂蝶,江南不可无竹。 若说梅令人洁,兰令人幽,菊令人淡,莲令人清;若说松令人傲,柳令人柔,枫令人豪爽,梧桐令人高远;那么,竹,便是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 雪压冬云之际,竹挺拔如常。冻土之下,新笋已待破土而出,只说春花秋月是良辰美景,殊不知新笋破新泥更可谓赏心悦目。 一夜春雨,千竿新竹。桃红李白,柳影婆娑,怎抵得十里竹勃勃生机,一片青翠无限风光。 逢夏,老竹新篁,绿荫可人,舒枝密叶,清风翠微;日光月影,浮动其间;可以立石旁,可以依水湄。 待到秋至,群芳落尽,而竹青碧依然。摇风弄雨,铿然有声。无论低矮数寸,高直数丈,或零落数枝,或赫然臣簇,皆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浑身劲节,凛凛然有君子之风。 再淡雅的花,终究是花。便是有九分的素洁,也还有一分娇媚。 再灵性的树,也还是树。不然,汉字“朴”何以用“木”表意?并非贬低。草自有草的优势。只是品位再高的草,也无法走出草的局限。 竹,非花非草非木,实在是造物主的一件绝活儿。可如天然去雕饰的素妆少女婀娜娉婷;可如浩浩然有英雄气的须眉男子枝横云梦,叶拍苍天。 月下听箫,城头闻笛,都是竹的境界。 竹,实在是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难怪高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同样也吟出了“宁可无食肉,不可居无竹”的另一番向往。中国画中的写意墨竹,相传便是这位大学士大文豪首创。 没有什么比写意墨竹更能体现竹的情韵了。在这里,竹已摈弃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和颜色,唯留人间风骨。 将墨竹画绝的“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干脆以竹为友: 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家僮扫地,侍女焚香,往来竹荫中,清光映于画上,绝可怜爱。话虽这么说,这位想为百姓作点好事的士大夫,并不真想隐逸山林。他还有一番大的抱负: 画根竹枝插过石, 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 来年看我掀天力。 这便可知郑板桥的墨竹,何以幅幅为精品,枝枝见精神。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崇尚的立身立世之道,岂非是受了竹的品性濡染? 竹,确实和我们民族有着不解的因缘。 竹简、毛笔,成就了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的功果。 而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又何曾须臾离开过竹? 竹箫、竹笛,是竹之灵性的吟唱。 竹筏、竹帘、竹席、竹床、竹椅、竹筷、竹帚…卑微的用途中,有着一种质朴无华的奉献。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此乃竹。东方的竹。

(完整版)英语四级阅读试题及答案详解1

英语四级阅读试题及答案详解1 Reading is thought to be a kind of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reader and the text. The reader puts questions, as it were, to the text and gets answers. In the light of these he puts __1__ questions, and so on. For most of the time this “conversation” goes on below the level of consciousness. At times, however, we become __2__ of it. This is usually when we are running into difficulties, when mismatch is occurring between __3__ and meaning. When successful matching is being experienced, our question of the text continues at the unconscious level. Different people __4__ with the text differently. Some stay very close to the words on the page, others take off imaginatively from the words, interpreting, criticizing, analyzing and examining. The former represents a kind of comprehension which is __5__ in the text. The latter represents __6__ levels of comprehension. The balance between these is important, especially for advanced readers. There is another conversation which from our point of view is __7__ important, and that is to do not with what is read but with how it is read. We call this a “process” conversation as __8__ to a “content” conversation. It is concerned not with meaning but with the __9__ we employ in reading. If we are an advanced reader our ability to hold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