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

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

干部作风,关乎脱贫攻坚成败,影响着全面小康的成色

既要强化日常监督防止“不作为”,也要正风肃纪整治“慢作为”,还要惩防并举杜绝“乱作为”在精准扶贫中,如果说对腐败问题必须“零容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则要露头就打.

最近,有关扶贫的两则媒体报道受到关注。一是年终岁尾,有的地方盘点一年来的脱贫攻坚成效,但少数“填表式”帮扶、“留影式”入户、“卷宗式”总结等现象,令基层干部苦不堪言;另一则是,在某国家级贫困县,一些贫困户被发现名下拥有高档汽车,当地迅速进行调查处理,并对把关不严、核查不准的相关责任人追责问责。

干部作风,关乎脱贫攻坚成败,影响着全面小康的成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到坚决查处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从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到将扫黑除恶同基层“拍蝇”相结合,事实证明,只有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才能确保帮扶工作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前不久,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公报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加强作风建设,可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

截至目前,全国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有目共睹,但“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把这项工作持续抓实抓好。从近期反映出来的情况看,有的地方扶贫政策和资金落实了,但扶贫机制和权力运行尚不够透明;有的村子扶贫项目增加了、覆盖范围扩大了,但监督机制还不健全,权责体系还不完善。形形色色的“微腐败”“巧隐形”“悄侵占”,损害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侵蚀的是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影响的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从严从实是要领。这就意味着,既要强化日常监督防止“不作为”,也要正风肃纪整治“慢作为”,还要惩防并举杜绝“乱作为”。扶贫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无论是扶贫资金还是扶贫政策,都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类似腐败和作风问题,必须从具体人、具

体事着手,将问题逐个破解。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就要严肃查处问责一起,切不可姑息迁就。只有时刻从严要求、处处实字当头,才能既给困难群众信心,也为基层干部减负,用作风建设的成果保障各项扶贫举措的落实。

在精准扶贫中,如果说对腐败问题必须“零容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则要露头就打。比如,有的干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把说的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有的机关要求事事留痕,把“痕迹”当“政绩”,把精准扶贫搞成了精准填表,用纸面数字来展现所谓扶贫成效;有的部门问责泛化滥用,动不动就签“责任状”、搞“一票否决”,甚至把问责作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根源上来说,就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作祟,本质上则是政绩观错位、权力观扭曲、责任心缺失。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脱贫攻坚也进入到最后冲刺阶段。以务实、扎实的过硬作风,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我们必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产业扶贫卸下“人情重担”

用制度斩断“人情往来”的利益链,清除权力寻租的空间,我们就能为产业扶贫卸下“人情重担”,让致富的步子迈得更轻盈、走得更扎实

某贫困县的一个乡镇以茶叶种植为脱贫主打产业,但茶叶产出的1/3却被作为“人情往来”送掉了。当地制茶企业负责人坦承,一些同行、协会或者上级单位前来参观、学习、考察,他们作为“主人”总得表示一下。每次每人赠送虽不多,但累积下来却不是个小数目。

实际上,在涉及土特产的扶贫产业中,这样的“人情往来”并非个案。很多时候,地方政府和企业总认为来的都是客,更何况其中有给予过政策支持的上级部门,有能够决定土特产品级的行业协会,有掌握

宣传渠道的媒体朋友,如不在考察后送点什么,就是没招待好,更失去了一次打广告、做推广的好机会;而参观考察者也往往有自己的小算盘,大老远跑来,学了看了,不亲自品尝体验一下岂不可惜。且不说“仨瓜俩枣”不值多少钱,既然当地政府、企业主动赠送,不收下反倒显得不近人情。就这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在你来我往的“默契”中,产业扶贫的果实被一点点蚕食。

在乡土社会,人情尽管是构成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因素,但产业扶贫却必须和所谓的“人情往来”划清界限。对于公职人员来说,不应忘记扶贫产业中,很多企业都有农民入股,取之丝毫意味着吞掉农民的利益,何况迎来送往、吃拿卡要之风,本就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更不消说,少数基层干部拿产业扶贫成果四处赠送,以宣传自己的政绩;一些上级单位打着考察学习的旗号,实则搞起了“乡间旅游”,满载土特产而归……这样的“往来”早已超出人情范畴,走入违规乱纪的禁区,对此要采取零容忍态度。“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是党的优良传统。面对扶贫产业和困难群众,更应当加倍付出,帮助他们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对产业扶贫中的企业来说,有人认为,只要企业不是贿赂公职人员,把产品送给谁、送多少,完全属于市场行为。但也不应忘记,产业扶贫领域的企业肩负着带动地区脱贫致富的责任,以打广告、换口碑为遮羞布去污染政治生态与社会风气的行为,绝不是正当的市场行为。下大力气研究市场需求,扎扎实实把产品品质做上去,才是做大蛋糕、实现企业发展与脱贫攻坚双赢的正道。

打破“人情往来”路径依赖,关键还是要发挥制度的刚性。不久前,《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印发,要求“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解决督查检查中存在的“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重留痕轻实绩等问题”,这在扶贫工作中也很有针对性。这对于卸下产业扶贫中的人情负担具有启发意义:只有把细节规定清楚,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落细,才能让贫困地区的企业“轻装上阵”,把全部资源投入生产经营,并确保每一分收益都能转化为贫困人口的福利。

产业扶贫为地区脱贫致富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归根结底,产业化是手段,扶贫才是目标。产业扶贫工作的中心任务必须始终围绕脱贫攻坚这条主线。也正因为事关每一位困难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

感,我们更不能允许所谓“人情往来”将产业扶贫项目异化为一些人捞取好处的“后花园”,也不应放任人情进一步扭曲产业化经营的内在规律。用制度斩断“人情往来”的利益链,清除权力寻租的空间,我们就能为产业扶贫卸下“人情重担”,让致富的步子迈得更轻盈、走得更扎实。

中国减贫,为世界提供有益借鉴

如果说改革开放带来了史诗般的进步,那么矢志不渝、接力奋斗的脱贫实践则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描摹中国发展的鲜明底色,更对世界作出重大的贡献

“中国几亿人脱离了贫困、过上了好日子,这个成就了不起!”“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国家书写中国这样的成功故事。”在日前召开的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中国减贫的巨大成就赢得广泛赞誉,中国独具特色的脱贫经验,得到与会国际组织、金融机构、智库代表和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向该论坛致贺信中所言:“特别是40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同时也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减贫进程。”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堪称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力度、规模和影响,人们愈发感受到中国扶贫的历史意义和世界价值。如果说改革开放带来史诗般的进步,让中国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跨越,那么矢志不渝、接力奋斗的脱贫实践则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描摹中国发展的鲜明底色,更对世界作出重大的贡献。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将消除贫困纳入国家战略来谋划,并一以贯之推进执行,不仅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是第一次,在人类社会历史上也属罕见。40年来,中国减贫人数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有人如此评价,“如果没有中国的扶贫成就,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就难以实现”“全球在消除极端贫困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归功于中国”。当前,中国正朝着“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迈进,这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提前了10年。正因如此,我们才有底气说,中国“一直是全球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

在改革开放和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则是中国带给世界的又一大贡献。宏观层面看,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战略,有效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问题;政策设计上,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扶贫工作体系,为高效脱贫提供制度保障;实施角度讲,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紧密结合,注重提高内生动力……这些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看来,“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与实践经验和制度探索相比,中国扶贫背后的价值追求同样不容忽视。中国减贫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说到底,还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论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执政理念,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庄严承诺,都标注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坚守,也激发着精准扶贫攻城拔寨的伟力。“以人民为中心”让扶贫事业获得了更大的动力,也成就了更大的意义。由此而言,中国独特的治理智慧和政治哲学将照亮人类走向更好未来的道路。

湘西十八洞村是湖南省首批脱贫摘帽的贫困村之一,面对前来取经的人们,当地人表示,十八洞村不依靠财政修路、盖房,村里脱贫靠的是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发展,“这是每一个村子都能复制的经验”。当前中国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世界上仍有7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从改革开放40年的脱贫实践中汲取养分,我们必将推动中国乃至世界减贫事业取得更大胜利。

用优美生态环境造福人民

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为了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

阶”。人民期盼的,就是我们要做的。蓝天白云、清水绿岸、鸟语花香……生态文明建设的庄严承诺,体现我们党强烈的责任担当。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邃思考,引领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实践,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回应了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与“宁可少开一天车,也想多要一天蓝”的愿望同频;要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与“最怕环境换发展,最恨偷排换钞票”的心声共振。可以说,“人民”二字,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明白人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有外国观察家如此评价。今天,人民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等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也是为了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必然要坚持绿色发展,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它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搞好了,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就会大大增强;而一旦被破坏,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生态损失和经济社会危害,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做出批示,强调“如果不抓紧、不紧抓,任凭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不断产生,我们就难以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是对中华民族和子孙后代不负责任”。当前我们依然面对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才是对人民群众、子孙后代负责任的态度。

从发展的角度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其实是很多地方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去年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显示,库布其沙漠共计修复绿化沙漠969万亩,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人民币。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抓环保不会耽误人民过上好日子,相反,只有抓好环保,才能抓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赢。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切工作都从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我们就一定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开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产业扶贫贵在“精准”

这段时间,产业扶贫受到舆论关注。从生态农业到农村电商,从特色种养到乡村旅游,各地产业扶贫百舸争流,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内生动力。但也要看到,一些地方的扶贫项目尤其是产业扶贫项目没有实现预期效果,近期国家审计署发布的重大政策落实跟踪结果对此反映突出,也引发了对产业扶贫的深入思考。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回顾脱贫攻坚历程,注重通过发展产业的方式实现精准脱贫,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是鲜明特色。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国家”,各地资源禀赋不同、自然环境有异,而产业扶贫的政策唤醒了各地发展自主产业的主动性,打开了不同地方的想象空间。贵州野生植物刺梨富含维生素,产业化发展之后恰好顺应了消费升级的趋势;甘肃陇南的电商使农产品变商品,贫困户享受技术进步红利;江西瑞金的知名品牌“廖奶奶咸鸭蛋”采用合作社模式,成了带动贫困户增收的“致富蛋”。可以说,哪里产业发展得好,哪里扶贫的效果就突出、后劲就充足。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脱贫攻坚,外界的推动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外在的推动力不可能永远不变。这就需

要把外在的推动力转化为内生动力,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造血能力,才能保证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真脱贫、不返贫。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搞好产业扶贫。

但也要看到,搞好产业扶贫体现着一种发展能力,也需要破解不少难题,这其中既包括农村自身的条件约束,也包括在落实过程中的新问题。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薄弱,贫困户抗击风险能力较弱,常常会面临缺资金、缺技术、缺品牌、缺产业链等难题。另一方面,在推动产业扶贫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经营层面的问题,比如说短期化倾向,一些地方急于求成,优先发展“短平快”产业;又如脱离群众的倾向,一些地方贫困户并没有融入产业;还有一些地方不切实际造“盆景”工程,一哄而上造成市场过剩。凡此种种,无不制约着产业扶贫的推进,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让产业扶贫取得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更好地推动产业扶贫落地生根,关键也是要抓住“精准”两个字。这就需要精准对接市场。产业发展是经济活动,要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产业,而不是一哄而上,同时也要按照市场需求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这就需要精准对接群众,形成产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参与生产、实现就业,才能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让贫困群众分享产业红利。这就需要精准对接特色,如洛川苹果、赣南脐橙、定西马铃薯等扶贫产业发展好的地方都是紧扣“优势”做文章的,因地制宜地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才是赢得市场竞争的制胜之道。

让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这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抓住“精准”这个关键词,更好推动产业扶贫,才能让贫困群众获得持续的发展机会,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扛起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

哪里有强烈的责任担当,哪里就有生动的脱贫实践;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层层抓好落实,才能解决问题

10月17日是第五个国家扶贫日。今年扶贫日来临之际,十九届中央第二轮巡视工作正式启动,将对内蒙古、吉林、安徽等26个地区和单位进行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强化巡视监督、推动落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必将为新形势下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把好监督执纪关、压实脱贫攻坚责任,是决胜全面小康、落实好扶贫政策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明确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把抓”,到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再到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责任的堤坝越筑越实,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牢。此次专项巡视首次聚焦脱贫攻坚,针对政治责任的监督和落实,正体现了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决心。

过去5年,脱贫攻坚的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农村累计减贫6853万人,减贫幅度接近70%,年均减贫137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7年末的3.1%。我们之所以能书写“最成功的脱贫故事”,除了坚定的政策目标、科学的行动规划,关键也在于各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履职尽责,以坚决的责任落实不断激荡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事实证明,哪里有强烈的责任担当,哪里就有生动的脱贫实践。

行百里者半九十。今天,我国扶贫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也要看到,越往后遇到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任务十分艰巨。宏观来看,目前,我国贫困人口总量仍在千万数量级,其中因病、因残致贫比例居高不下,诸如“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高、基础条件薄弱,战胜贫困的难度很大。在微观层面,建档立卡的部分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懒等现象,有的脱贫之后出现返贫,亟待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提高精准扶贫的质量。切实扛起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层层抓好落实,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

越是艰难的工作,越需要踏实的作风。现实中,有的地方在扶贫产业选择上闭门造车,在扶贫项目设计上好大喜功,在工作开展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有的地方在扶贫工作中陷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怪圈,出现弄虚作假、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等不良现象;有的驻村扶贫干部“蜻蜓点水”,扶贫“雨过地皮湿”,

扑不下身子、迈不开步子……这些情况虽是少数,却影响着脱贫攻坚的实效。党中央、国务院继2015年出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后,今年6月再次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自觉强化政治责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中央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确保帮扶工作扎实、脱贫结果真实,我们就能让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推动扶贫事业不断结出新的硕果。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肩负起脱贫攻坚的重任、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不仅能战胜贫困,也将在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意义重大的事业中,标注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和担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