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化岩地层描述

风化岩地层描述

风化岩地层描述
风化岩地层描述

花岗岩

2(3)):

全风化花岗岩(γ

T

灰白、灰黄色,矿物结构已破坏,花岗结构较清晰,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部分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长石、云母等易风化矿物已完全风化成土,岩芯呈坚硬土状。该岩石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Ⅴ级。该岩石遇水易软化崩解。

2(3)):

砂砾状强风化花岗岩(γ

t

灰黄、褐黄色,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部分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花岗结构清晰,原岩矿物已强烈风化,部分长石、云母已粘土化,残留少量长石硬核,矿物颗粒间联结力已基本丧失,网状裂隙极发育,岩芯呈砂砾状,手捏可散碎。该岩石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该岩层浸水扰动易软化

2(3)):

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γ

T

灰白、褐黄色,花岗结构清晰,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部分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原岩矿物强烈风化,矿物颗粒间具有一定的结构联结力,网状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碎块夹砂砾状,手折或轻击可碎。该岩石为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中风化花岗岩:

灰白、灰黄色,中粒~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部分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裂隙较不发育,沿裂隙面长石已风化变色,见铁锰质浸染。岩芯呈短柱状,少量长柱状、块状,锤击声较脆。该岩石为较硬岩、岩体较完整~较破碎,岩体质量等级为Ⅲ~Ⅳ级。其岩石质量指标RQD为50~78,平均为65,其等级属“较差的”。

微风化花岗岩:

灰白、灰黄色,中粒~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部分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裂隙不发育。岩芯呈长柱状,少量短柱状,锤击

声脆。该岩石为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岩体质量等级为Ⅱ级。其岩石质量指标RQD为78~90,平均为85,其等级属“较好的”。

风化岩夹层、特性综合描述(选择一种方式即可)

1、场地基岩主要为花岗岩,属于硅酸盐类火成岩,不存在岩溶现象,勘察时孤石或硬夹层揭露情况见下表2-1,此外在全~强风化花岗岩岩体内钻探未发空洞、临空面,以及相对软(硬)夹层。

2、场地基岩主要为花岗岩,属于硅酸盐类火成岩,不存在岩溶现象,勘察时部分孔段揭露孤石或硬夹层,不排除在钻孔间的残积土~砂砾状强风化岩层中,存在中微风化花岗岩孤石的可能性。此外在全~强风化花岗岩岩体内钻探未发空洞、临空面,以及相对软(硬)夹层。钻探中仅在个别钻孔(yk5)有揭露辉绿岩岩脉,未揭穿,揭露风化带厚度 2.3m。其力学性质接近花岗岩,且不存在岩溶现象。

凝灰熔岩

全风化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

该风化岩呈灰白、褐黄、青灰色,晶屑凝灰结构较清晰,已完全风化,主要成分为晶屑、熔岩物质,晶屑含量约30~35%,主要成分为石英、碱性长石、斜长石及黑云母,长石等矿物已粘土化,岩芯呈坚硬土状,该岩石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岩具浸水软化,力学强度降低的工程特性。

土状强风化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

该岩石呈浅灰、灰黄色,晶屑凝灰结构清晰,但岩石矿物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主要成分为晶屑、熔岩物质,晶屑含量约30~35%,主要成分为石英、碱性长石、斜长石及黑云母,长石晶屑等易风化矿物已大部分粘土化,仅残留少量长石小硬核及石英晶屑。岩芯呈坚硬土状,偶见小碎块,碎块手折可断,该岩石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岩具浸水软化、强度降低的工程特性。

碎块状强风化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

该岩石呈灰白、灰黄、褐红色,晶屑凝灰结构清晰,风化显著,但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主要成分为晶屑、熔岩物质,晶屑含量约30~35%,主要成分为石英、碱性长石、斜长石及黑云母,长石晶屑等易风化矿物已部分粘土化。风化裂隙发育,钻进过程中拔钻声明显,岩芯一般呈土夹碎块~碎块状,碎块手折可断。该岩石为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岩具浸水软化、强度降低的工程特性。

中风化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

岩石为浅灰白、灰黄色,晶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火山碎屑及熔岩物质组成,晶屑含量约30~35%,主要成分为石英、碱性长石、斜长石及黑云母,直径一般在0.5~2.5mm,长石晶屑表面已风化,石英晶屑边缘见熔蚀痕迹。裂隙较发育,裂隙面有绿帘石化和铁质浸染。岩芯多呈碎块状,少量短柱状,锤击声较脆,碎块手不易折断。该岩石为较硬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其岩石质量指标RQD为58~70,平均为65,其等级属“较差的”。

微风化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

岩石为浅灰白、灰黄色,晶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火山碎屑及熔岩物质组成,晶屑含量约30~35%,主要成分为石英、碱性长石、斜长石及黑云母,直径一般在0.5~2.5mm,裂隙不发育。岩芯多呈长柱状,少量短柱状,锤击声脆。该岩石为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Ⅱ级。其岩石质量指标RQD为78~90,平均为85,其等级属“较好的”。

辉绿岩

全风化辉绿岩(岩脉):

本次勘察在yk5孔40.8-43.0m段揭露该层,呈高倾角脉状穿插于花岗岩体中。呈灰黄、灰绿色,斑状结构较清晰,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辉石、少量角闪石等暗色矿物,斜长石等矿物已风化成土,岩芯呈坚硬土状,该岩石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该岩石浸泡扰动后强度明显降低,具浸水软化特性。

土状强风化辉绿岩(岩脉):

本次勘察在yk5孔40.8-43.0m段揭露该层,呈高倾角脉状穿插于花岗岩体中。呈灰黄、灰绿色,斑状结构清晰,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辉石、少量角闪石等暗色矿物,原岩矿物已强烈风化,岩芯呈坚硬土状,该岩石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该岩石浸泡扰动后强度明显降低,具浸水软化特性。

碎块状强风化辉绿岩(岩脉):

本次勘察在yk5孔43.0-45.3m段揭露该层,呈高倾角脉状穿插于花岗岩体中。呈灰黄~灰绿色,斑状结构清晰,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辉石、少量角闪石等暗色矿物,原岩矿物大部分强烈风化,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粒间具相当联结力,裂隙很发育,裂隙面见铁质浸染,岩芯呈碎块状,岩块手可折断。该岩石为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中风化辉绿岩(岩脉):

本次勘察在yk5孔43.0-45.3m段揭露该层,呈高倾角脉状穿插于花岗岩体中。呈灰黄~灰绿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辉石、少量角闪石等暗色矿物,裂隙较发育,沿裂隙面矿物已风化变色,见铁质浸染,岩芯呈短柱状、碎块状、少量长柱状,锤击声较脆。该岩石为较硬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其岩石质量指标RQD为48~70,平均为65,其等级属“较差的”。

微风化辉绿岩(岩脉):

本次勘察在yk5孔43.0-45.3m段揭露该层,呈高倾角脉状穿插于花岗岩体中。呈灰黄~灰绿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辉石、少量角闪石等暗色矿物,裂隙不发育,岩芯呈长柱状、少量短柱状,锤击声脆。该岩石为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Ⅱ级。其岩石质量指标RQD 为78~90,平均为85,其等级属“较好的”。

沉积岩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沉积岩的观察与描述 一、砾岩、角砾岩、砂岩 常见岩石类型: 砾岩、角砾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杂砂岩、铁质砂岩、海绿石砂岩、细粒砂岩、中粒砂岩、粗粒砂岩。 1、鉴定方法和步骤 (1)鉴别确定岩石中的碎屑成分并估计其含量。 (2)实际测量(薄片中)和估测(手标本上)碎屑颗粒的粒径(最大、最小和一般的)。(也可利用粒度管或粒度盘以及较标准的标本进行对比)。并确定岩石的分选程度。 (3)鉴别碎屑颗粒的磨圆度。 (4)鉴别填隙物的成分 硅质胶结物:白色、致密状、硬度大于小刀、加HCl不起泡。 铁质胶结物:岩石往往呈紫红色。 碳酸盐质胶结物:浅灰一浅绿色、加HCl起泡。 海绿石胶结物:暗绿色,风化后使岩石带绿色斑痕。 泥质杂基:灰色、褐色、硬度小、岩石易破碎松散、加HCI不起泡。 (5)区分岩石的支撑性质并尽可能地区分出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等胶结类型。 2.描述实例 (1)砾岩(河北宣化) 灰色、砾状结构、胶结紧密、标本呈块状构造。其中砾石占70%,填隙物占30%。砾石大小不一,粒径一般在2-20mm,以2-10mm为主。砾石呈圆状及次圆状,少数次棱角状,断面多呈椭圆及长条形。砾石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还有少量喷出岩和硅质岩。填隙物浅灰绿色,多为与砾石成分相同的砂及粉砂、砂及粉砂间有钙质、泥质等填隙物。属基底式胶结类型。 (2)紫褐色中粒铁质砂岩 暗紫褐色、颜色分布不均匀。中粒砂状结构,标本呈块状构造。碎屑含量占整个岩石85%左右,胶结物约占15%。砂粒几乎都是石英,粒径0.15-1mm左右,分选性好,大小比较一致。胶结物主要为氧化铁,分布不均匀,局部聚集成团块。岩石为颗粒支撑,呈孔隙式胶结。 二、粉砂岩、泥质岩 此类岩石的主要类型:细粉砂岩、粗粉砂岩、粘土、泥岩、含粉砂泥岩、砂质页岩、铁质页岩、钙质页岩、黑色页岩、碳质页岩、油页岩、硅质页岩。 1、鉴定方法与步骤

常见沉积岩的特征碎屑岩类

常见沉积岩的特征碎屑岩类 砾岩:粒径大于2mm的碎屑占50%以上,具砾状结构,层理发育差。砾石一般为圆或次圆状者称砾岩,砾石呈棱角和次棱角状者称角砾岩。主要由一种砾石成分(含量75%)组成的砾岩,称单成分砾岩,这样的砾岩一般分选性和磨圆度均好,如石英砾岩。砾石成分复杂者称复成分砾岩,一般分选不良,圆度变化也大。砾岩的胶结物有硅质、钙质、铁质和泥质等。 砂岩:粒径介于2-0.05mm之间的砂粒占50%以上,具砂状结构,各类层理均可发育,胶结物多硅质、钙质、铁质及泥质等。按砂粒大小可分为粗粒砂岩(粒径2-0.5mm)、中粒砂岩(粒径0.5-0.25mm)、和细粒砂岩(粒径0.25-0.05mm)。按成分又可分为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石英砂岩中石英含量占75%以上,甚至95%以上,一般磨圆度高,分选好,颜色浅。长石砂岩中石英含量<75%,长石含量>25%,浅红色到浅灰色,圆度较差,分选中等或差。岩屑砂岩中石英含量<75%,岩屑含量>25%,甚至>60%,颜色深,圆度和分选都很差。 粉砂岩:粒径介于005-0.005mm的碎屑粒占50%以上,具粉砂状结构,多呈薄层状,水平或微波状层理,颗粒细小,肉眼难以辨认,放大镜下可识别石英颗粒或少量白云母。岩石断面粗糙,无滑感,可与粘土岩相区别。黄土则是未固结的粉砂,呈土黄色,松散状,层理不清,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粉砂组成,含粘土矿物及碳酸钙结核。 泥质岩类:分布最广的一类沉积岩,均为泥质结构,并常具水平层理,主要由各种粘土矿物组成。通常按固结程度分为以下三种: 粘土:未固结或弱固结的泥质岩,具吸水性和可塑性,在水中易泡软。单矿物粘土有高岭石粘土、蒙脱石粘土、水云母粘土等,但自然界多数为复矿物粘土。 泥岩:固结较紧的泥质岩,呈块状,吸水性和可塑性极弱,在水中不易泡软。成分较复杂,多水云母,含粉砂。 页岩:固结很好的泥质岩,成页片层,无吸水性和可塑性,水中不能泡软,可按其所含次要成分进一步命名,如炭质页岩、钙质页岩等。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这类岩石结构多样,有碎屑结构和生物结构,但以化学结构为主。由于岩石多数为非晶质或隐晶质,肉眼不能分辩矿物颗粒,因此,要注意区分岩石种类众多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其中主要的岩石种类有以下几种: 碳酸盐岩:主要由钙镁的碳酸盐组成,分布广泛,在沉积岩中仅次于页岩和砂岩,结构以碎屑结构和化学结构为主,最主要的岩石有石灰岩和白云岩。 石灰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常呈灰或灰白色,由于含有机质多少不等,颜色可由浅灰到黑色,一般较致密,断口呈贝壳状,硬度不大,加稀盐酸起泡剧烈。常因结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名称,如豹皮灰岩、鲕状灰岩和竹叶状灰岩等。灰岩中常含有粘土矿物、硅质等杂质,含量较多时称为泥灰岩、硅质灰岩等。

沉积岩与沉积相

《沉积岩与沉积相》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沉积岩 2、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3、杂基 4.胶结物 5.层理 6.压实作用 7、叠层石 8、相律 9、浪基面 10、成岩作用 11、沉积相 12、河流的“二元结构” 二、简答题 1、简述三级分类命名原则。 2、白云石有哪些成因机理? 3、简述典型浊积岩的垂向序列(鲍玛序列)特征。 4.简述教材中推荐的砂岩分类方法。 5.何谓冲积扇?简述冲积扇的沉积类型及其亚相划分。 6、简单描述5种不同类型的沉积构造。 7、简要评述福克的石灰岩分类方案。 8、简单描述3种不同类型的层理构造。 9、简述准同生白云石的形成机理。 三、论述题 1、试述教材中推荐的砂岩分类方法。 2.试述陆源碎屑岩各组成部分的特征及沉积学意义。 3、试从发育位置、形成条件和沉积特征等方面比较述海底扇、扇三角洲、三角洲和冲积扇的异同。 4、试述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在成因、结构组分和构造等方面的异同。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沉积岩 沉积岩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一,是它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2.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碎屑物质在搬运、沉积过程中按粒度大小、密度、形状以及矿物成分等物理性质进行分异并依一定顺序分别集中的沉积现象。 3.杂基 杂基是碎屑岩中与粗碎屑一起沉积下来的细粒填隙组分,其粒级一般以泥为主,可包括一些细粉砂。4.胶结物 是沉积岩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于粒间孔隙中的自生矿物。 5.层理 层理是岩石性质沿垂向变化的一种层状构造,它可以通过矿物成分。结构、颜色的突变或渐变而显现出来。6.压实作用 压实作用是指沉积物沉积后在其上覆水层或沉积层的重荷下,或在构造形变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体积缩小的作用。 7.叠层石 主要是由蓝绿藻的生长活动所形成的亮暗基本层在垂向上有规律交替的一类构造。暗层:富藻纹层,富有机质;亮层:富碳酸盐矿物层,富碳酸盐碎屑。8.相律 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并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出现而没有间断。 9.浪基面 又称波浪基准面、波基面或浪底,是指相当于1/2波长的水深界面。波基面以下湖水不受波浪的干扰,是静水环境。 10. 成岩作用 广义的成岩作用是指从沉积物到沉积岩,以及在沉积岩形成以后再到它遭受风化作用或变质作用即到其被破坏或发生质的变化以前,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或作用,是沉积岩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阶段。 11. 沉积相 沉积环境和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综合)。

沉积岩的观察描述(1)

沉积岩的观察描述(1)

沉积岩的观察 2009.03.15 一砾(角砾)岩 1.颜色。①应描述岩石整体的颜色,若碎屑与填隙物颜色不均匀时,将岩石标本置于距眼睛0.5m以远处,观察描述其整体颜色。②分别描述新鲜面与风化面的颜色。 2.砾石。应逐项观察描述下列内容:①砾石的组成。注意砾石常为岩石碎屑,由单矿物组成的砾石一般较少,且多为细小的砾石。②粒度(或称砾径)。指砾石长轴(A轴)的大小。应从平均砾径和砾径范围两个方面描述。③分选性。指砾石大小相对集中的程度。④磨圆度。以大部分砾石所具有的圆度为准,必要时可作粗略统计,如次圆状约60%,次棱角状约40%,圆状约10%。⑤观察砾石的形状(扁平状、球状、条带状等)。若以扁平状砾石为主,应注意砾石是否呈定向排列。 3.填隙物。指砾石之间的杂基(粘土和粉砂)或胶结物。若填隙物为胶结物,则须进一步判断其化学成分。常见胶结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识别方法如下:

硅质:矿物成分主要为玉髓和自生石英。一般色较浅,硬度大,抗风化能力强。 钙质: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硬度较小,加稀盐酸剧烈起泡。 铁质:矿物成分多为赤铁矿(风化后成褐铁矿)。常呈红、黄、紫、褐等色调。 填隙物为杂基,则应确定其支撑类型(颗粒支撑、杂基支撑);填隙物为胶结物,应确定其胶结类型(基底式胶结、孔隙式胶结)。 4.结构。均为砾(角砾)状结构。可根据砾石的大不作进一步划分,如中砾砾状结构、中-细砾砾状结构。 5.构造。砾岩中常见的原生沉积物构造为叠互状构造。如果砾石或颜色分布较均匀,可称之为块状构造。 6.命名。一般原则为:颜色+砾石大小+砾石成分+基本名(砾石或角砾岩)。如:灰白色中粗砾石英岩质砾岩;深灰色中-细砾复成成砾岩。7.描述举例(砾岩): 颜色:浅灰色。 砾石:砾石成分以白云岩为主,灰白色,粉末加稀盐酸起泡;次为硅质岩,深灰-黑色,致密坚

实习五常见沉积岩的观察与鉴定

常见沉积岩的观察与鉴定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沉积岩的一般特征; 2.观察、熟悉主要的沉积构造(原生构造); 3.掌握碎屑岩、碳酸盐岩的鉴定特征。 二主要沉积构造(原生构造)类型及观察内容 许多沉积构造可在野外大范围出露,应做宏观描述。室内手标本应注意观察较微细的构造部分。 1.层理:描述手标本上水平层理、小型交错层理的识别特征,注意观察小型交错层理中细层与层理的关系。 2.层面构造:包括波浪、雨痕、泥裂、生物痕迹等。注意观察泥痕和延伸方向;泥裂的“V”形特点,识别上层面与下层面。 3.缝合线:仔细观察灰岩中的缝合线,注意“面”与“线”的关系,了解缝合线的成因和意义。 结核:观察钙质结核,铁质结核,注意结核的物质成分及形态的差异。 三碎屑岩的肉眼鉴定 (一)颜色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组分和形成环境。如石英砂岩由于成分单一,颜色多为浅色;岩屑砂岩则因成分复杂,颜色多为灰绿、灰黑色等。另外,对次生(风化)色有时亦需描述。 (二)结构 若为砾状结构的岩石,可用尺子直接测量颗粒的大小、圆度、球度,目估各种粒径砾石的含量,以确定其分选性。对具砂状结构的岩石应尽量目估其颗粒大小,同时估计各粒级的百分含量以确定其分选性。在目估粒度时,可用已知粒级的砂粒管进行对比。用肉眼(包括放大镜)观察并确定碎屑的磨圆程度。对磨圆度的观察描述,一般对中砂和大于中砂粒级的岩石才具有意义。

分选性:肉眼描述时,目估同一粒级颗粒的含量,>75%为分选好;75~50%为分选中等;<50%为分选差。 磨圆度:肉眼或用放大镜观察颗粒的磨圆程度。 (三)构造 若手标本上能见到层面和层理构造则应尽量描述。若手标本上能见不到特殊的构造,则表明该岩石的岩层厚度较大,一般将其称为块状构造即可。 (四)成分 碎屑岩的成分主要描述碎屑颗粒和胶结物两部分的物质成分。 1.碎屑成分:碎屑岩中的碎屑物质包括矿屑和岩屑二类。常见的矿屑有石英、长石和白云母。岩屑多出现在较粗的碎屑岩中,常见的岩屑为石英、砂岩、粉砂岩、燧石和中酸性岩浆岩等。在观察鉴定岩石时,要求鉴定出主要矿物和岩屑名称。 2. 胶结物成分:常见的胶结物成分有钙质、硅质、铁质、泥质四种。主要区别如下表: (五) 碎屑岩的命名 碎屑岩主要是根据碎屑粒级确定岩石的基本名称(砾岩、砂岩、粉砂岩等),再根据岩石的颜色和成分(碎屑成分和胶结物成分)予以定名。即:颜色+(胶结物成分)+(次要碎屑成分)+主要碎屑成分+基本名称,如:黄褐色钙质石英粗砂岩,灰色长石石英细砂岩等。

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GB/T 17412.2─199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沉积岩分类依据和原则,制订了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5751—1986 中国煤炭分类 GB/T 17412.1—1998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3 术语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火山作用及其他地质营力下改造的物质,经搬运、沉积、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3.2 陆源沉积岩terrigenous sedimentary rock 由母岩经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陆源碎屑物质,经机械搬运、沉积、压实和胶结而成的岩石。 3.3 内源沉积岩endogenetic sedimentary rock 构成岩石的原始物质主要来自陆源溶解物和生物源,少部分来自深源气热液很深卤,在沉积盆地中通过生物沉积作用和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 3.4 陆源碎屑terrigenous clast 陆源区母岩经物理风化或机械破坏而形成的碎屑物质。 3.5 内源碎屑(内碎屑) intraclast 沉积盆地内弱固结的化学作用沉积物或生物化学作用沉积物,经岸流、潮汐及波浪等作用剥蚀破碎再沉积的碎屑物质。 3.6 粒屑(异化颗粒) grainedclast allochem 沉积盆地内由化学、生物化学、生物作用及波浪、岸流、潮汐作用形成的粒状集合体,在盆地内就地沉积或经短距离搬运再沉积的内碎屑、生物屑、鲕粒、团粒、团块的总称。 3.7 圆度roundness 碎屑物质的棱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 3.8 杂基matrix 碎屑岩中与砂、砾一起机械沉积下来的起填隙作用的粒径小于0.03mm的物质。 3.9 胶结物cement 碎屑间或粒屑间孔隙内的起胶结作用的各种化学沉积物质。 3.10 泥晶micrite 内源沉积岩中与粒屑同时沉积的充填于粒屑间的化学、生物化学或机械作用形成的晶粒粒径小于0.03mm的物质。

常见沉积岩的定名及描述

常见沉积岩的定名及描述 第一类型碳酸盐类岩石 碳酸盐类岩石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颗粒碳酸盐岩、结晶碳酸盐岩和生物碳酸盐岩。一、颗粒碳酸盐岩 该类岩石由颗粒和填隙物两大部分组成。颗粒主要包括内碎屑(砾屑、砂屑和粉屑)、鲕粒、生物碎屑、球粒、团块等。 填隙物由泥晶基质和亮晶胶结物组成,有三种情况,一是只有泥晶基质,二是只有亮晶胶结物,三是既有泥晶基质也有亮晶胶结物。 定名 颜色+岩石单层厚度+结构+矿物成分。如:深灰色厚层状鲕粒灰岩。颜色——深灰色。 岩石单层厚度——厚层状。结构——鲕粒(鲕状)结构。 矿物成分——方解石,鲕粒和填隙物都是方解石。 描述 1、颜色 由颜色的色调和深浅组成,符合少前多后的原则,多用色谱表中的单色和双色混合色描述,尽量避免用三色混合色描述,可用生活自然色。如浅黄绿色,浅—颜色的深浅,黄绿—颜色的色调,绿多黄少。又如橄榄色(生活自然色)。 先描述岩石新鲜面颜色,再描述风化面颜色。 2、单层厚度的规定块状层 >100cm 厚层 100—50cm 中厚层 50—10cm 薄层 10—1cm 微薄层 <1cm 注意测量岩层单层厚度的范围及主要的单层厚度。 3、结构 当颗粒的含量大于岩石总量的90%时,填隙物可不参加定名,主要有如下结构:(1)、单颗粒结构 砾屑结构、砂屑结构、粉屑结构、鲕粒(或鲕状)结构、生物碎屑结构、球粒结构、团块结构等。 (2)复合颗粒结构 A、以两种颗粒为主的结构 少前多后复合定名,如砂屑鲕粒结构,砂屑少鲕粒多,并且二者的含量都大于5%。 B、三种(含三种)以上颗粒的结构,同A,如生物碎屑砂屑鲕粒结构;但是如果三种颗粒的含量相当,就可称为颗粒结构。 当颗粒的含量占岩石总量的50—90%时,填隙物要参加定名。 以泥晶为主时,为泥晶某某颗粒结构,如泥晶砾屑结构;以亮晶为主时,亮晶某某颗粒结构,如亮晶鲕粒结构等。 当颗粒的含量为岩石总量的25—50%时,颗粒在前泥晶在后,为颗粒泥晶结构。某某颗粒泥晶结构,如鲕粒泥晶结构。 当颗粒的含量为岩石总量的5—25%时,颗粒在前泥晶在后,颗粒前加“含”字,为含颗粒泥晶结构。 如:含生物碎屑泥晶结构。支撑方式与胶结类型 支撑方式:支撑和基底式支撑。颗粒支撑:颗粒与颗粒有互相接触,填隙物在颗粒之间的孔隙中充填,一般颗粒多于填隙物。 基底式支撑:颗粒在泥晶基质中呈孤立分散状分布,颗粒与颗粒之间不相互接触,呈漂浮状,一般基质多于颗粒。

实验:常见沉积岩手标本的鉴定

实验:常见沉积岩手标本的鉴定 实验3普通沉积岩的鉴定手标本 1,实验类型 综合实验2,实验目的 通过了解沉积岩的特征来加深对沉积岩形成条件的了解三。实验仪器和设备 沉积岩样品,刀,放大镜四。实验原理 1沉积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沉积岩中的特殊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粘土矿物、石膏、硬石膏、赤铁矿、褐铁矿、玉髓、蛋白石等沉积岩结构 2沉积岩结构 指沉积岩颗粒的性质、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的结构: (1)碎屑结构:根据碎屑颗粒的大小,可分为:砾石结构粒度> > 2mm砂结构粒度2-0.05mm粉砂结构粒度0.05-0.005mm泥结构 (2)非碎屑结构:岩石中的颗粒由化学沉积或生化沉积形成3沉积岩结构(野外观察较好) 是指沉积岩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岩石成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主要包括: 1 (1)层理:沉积岩层它是由岩石不同部分的碎屑(或沉积物颗粒)的颜色、矿物成分、特征和结构的差异造成的。它分为平行层理。交叉层

理 (2)级配层理:同一层的碎屑颗粒粒径向上逐渐减小(3)波痕:水平面呈波浪状 (4)泥浆裂缝:从岩层表面垂直向下的多边形裂缝裂缝向下逐渐变细。 4 .常见沉积岩(1)砾岩和角砾岩 砾石结构碎屑是圆形或亚圆形砾岩,而碎屑是角状或半角状角砾岩。 (2)-(6)砂岩 砂质结构碎屑成分通常是应时、长石、白云母、碎屑和生物碎屑。岩石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并且随着碎片和间隙物质的成分而变化。例如,富含粘土的颜色更深;铁含量为紫红色;碎屑是应时,水泥是二氧化硅,灰白色。富含钾长石的冲突呈灰红色 砂岩根据岩屑粒度可分为 粗粒砂岩(粒度2-0.5毫米)、中粒砂岩(粒度0.5-0.25毫米)和细粒砂岩(粒度0.25-0.05毫米)。根据碎屑成分, 砂岩可分为 应时砂岩(应时含量75%-95%),一般呈高度圆形,分选良好,颜色较浅。长石砂岩(应时含量25%)圆形不良,精选或差,浅红色至浅灰色。 岩屑砂岩(应时含量25%)圆形度差,分选差,颜色深(7)粉砂岩 为粉质结构碎屑成分通常是应时和少量长石和白云母。颜色有灰黄色、灰绿色、灰黑色、红棕色等。 (8)-(9)粘土岩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 鉴定内容和方法: 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页岩、泥岩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碳酸盐岩: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硅质岩;铁质岩等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 对照教材中所列沉积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 沉积岩是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的特征主要通过其颜色、构造、结构和成分来认识,沉积岩一般呈层状。 按成因及成分可大致分类为: 1、碎屑岩类:包括正常的碎屑岩、火山碎屑岩; 2、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一)沉积岩的颜色: 沉积岩的颜色往往反映了岩石的成分和形成的环境。白色的沉积岩多为纯净的高岭土、石英、方解石、盐类成分组成。深灰色-黑色一般说明岩石中含有有机成分或散状的硫化铁等杂质。是还原环境下形成的岩石;肉红色或深红色可能含有较多的正长石或氧化铁,是在氧化环境下形成的;含二价铁的硅酸盐组成绿色沉积岩,形成于弱还原环境。 沉积岩的系统分类表: 二)沉积岩的构造: 层理和层面构造是沉积岩特有的构造。沉积岩因层理构造显示其非均匀性,层理有:水平的、波状起伏的、倾斜的、交错的等,肉眼看不到层理构造的为块状层

理。层面构造是各种地质作用在沉积物表面留下的痕迹。常见的有波痕、泥裂、雨痕、虫迹等。 三)沉积岩的结构:沉积岩的结构与沉积岩的成因紧密相关可分为:碎屑岩具有碎屑结构、化学岩具有化学结构、生物成因的生物结构。 碎屑结构:按碎屑颗粒的直径大小又可分为: 砾状结构:>2mm 砂状结构:0.05—2mm之间 粉砂状结构:0.O05—0.05mm之问. 泥质结构:<0.005mm。 化学结构:矿物是通过胶体溶液或真溶液中以化学方式沉淀而生成的结构,它可以是隐晶的,也可以是显晶的。 生物结构:岩石中几乎全部或大部分由生物遗体(如贝壳等)所组成. 四)沉积岩的矿物成分: 沉积岩中的常见矿物有二十多种,各类沉积岩中的矿物成分有较大差别。 碎屑岩由碎屑颗粒(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和胶结物两部分组成。碎屑矿物主要为不易风化的石英、长石和白云母,而易风化的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则少见。常见的胶结物有碳酸盐、氧化硅、氧化铁、泥质等.根据硅质硬度大,泥质较松软,钙质加稀盐酸起泡,铁质呈红褐色(三价铁)或灰绿色(二价铁)等持征,可将上述四种胶结物区别开。 化学及生物岩的矿物成分很多,常见的有铁、铝、锰、硅的氧化物和氢痒化物、碳酸盐(方解石和白云石)、硫酸盐(石膏等)、磷酸盐、卤化物等。但某一种岩石的成分比较单一,往往以某一种化学组分为主。

沉积岩实验报告册

《沉积岩石学》实验报告册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实验一沉积岩的构造与结构(2学时) 一、实习要求

1.观察几种常见的沉积岩构造,并初步掌握分析及描述方法。 2.认识并掌握几种常见的碎屑岩结构,并学会分析及描述方法。 二、实习内容 1.沉积岩的构造:观察层理、波痕、泥裂、晶体印模、槽模、结核、迭锥、 圆度、分选性、球度)及表面特征;胶结物及杂基的结晶程度及排列方式(对于显晶质);胶结类型(包括接触类型和支撑类型)。(2)泥质结构(粒度结构按粘土、

砂、粉砂的相对含量来划分;(3)粒屑结构(包括颗粒种类及大小;胶结晶的结晶程度;泥晶基质(灰泥);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4)结晶(晶粒)结构(颗粒大小、自形程度及晶粒间接触界线) 晶粒结构: 粒屑结构: 实验二碎屑岩—砾岩及角砾岩(2学时) 一、实习要求

1.学会对陆源碎屑岩的观察和描述方法,学会正确的命名。 2.镜下观察碎屑成分、胶结物成分及其特征。 二、实习内容 1.手标本观察:岩石的颜色;岩石的结构(重点描述碎屑颗粒的粒度、形状(圆度和球度)、分选性和表面特征);碎屑颗粒的成分及含量;胶结物成分、结构特征及含量;杂基成分和含量;胶结类型和支撑关系;可见到的构造特征;成岩后 2.镜下观察:重点观察成分(包括碎屑颗粒、杂基及胶结物成分);结构(包括颗粒大小(最大,最小,平均)、分选性、磨圆度、接触类型、支撑类型、胶结类型);微构造;成因分析(母岩性质、流体性质、搬运情况等)。

薄片:粒度: 圆度:分选性: 杂基含量及特征: 胶结物成分、含量: 接触类型、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 成因分析:偏光倍次生变化现象: 岩石命名: 薄片:粒度: 圆度:分选性: 杂基含量及特征: 胶结物成分、含量: 接触类型、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偏光倍次生变化现象: 成因分析: 岩石命名:

沉积岩的观察描述

沉积岩的观察 2009.03.15 一砾(角砾)岩 1.颜色。①应描述岩石整体的颜色,若碎屑与填隙物颜色不均匀时,将岩石标本置于距眼睛0.5m以远处,观察描述其整体颜色。②分别描述新鲜面与风化面的颜色。 2.砾石。应逐项观察描述下列内容:①砾石的组成。注意砾石常为岩石碎屑,由单矿物组成的砾石一般较少,且多为细小的砾石。②粒度(或称砾径)。指砾石长轴(A轴)的大小。应从平均砾径和砾径范围两个方面描述。③分选性。指砾石大小相对集中的程度。④磨圆度。以大部分砾石所具有的圆度为准,必要时可作粗略统计,如次圆状约60%,次棱角状约40%,圆状约10%。⑤观察砾石的形状(扁平状、球状、条带状等)。若以扁平状砾石为主,应注意砾石是否呈定向排列。 3.填隙物。指砾石之间的杂基(粘土和粉砂)或胶结物。若填隙物为胶结物,则须进一步判断其化学成分。常见胶结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识别方法如下: 硅质:矿物成分主要为玉髓和自生石英。一般色较浅,硬度大,抗风化能力强。 钙质: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硬度较小,加稀盐酸剧烈起泡。 铁质:矿物成分多为赤铁矿(风化后成褐铁矿)。常呈红、黄、紫、褐等色调。 填隙物为杂基,则应确定其支撑类型(颗粒支撑、杂基支撑);填隙物为胶结物,应确定其胶结类型(基底式胶结、孔隙式胶结)。 4.结构。均为砾(角砾)状结构。可根据砾石的大不作进一步划分,如中砾砾状结构、中-细砾砾状结构。 5.构造。砾岩中常见的原生沉积物构造为叠互状构造。如果砾石或颜色分布较均匀,可称之为块状构造。 6.命名。一般原则为:颜色+砾石大小+砾石成分+基本名(砾石或角砾岩)。如:灰白色中粗砾石英岩质砾岩;深灰色中-细砾复成成砾岩。 7.描述举例(砾岩): 颜色:浅灰色。 砾石:砾石成分以白云岩为主,灰白色,粉末加稀盐酸起泡;次为硅质岩,深灰-黑色,致密坚硬。白云岩砾石以次圆状为主,硅质岩砾石以次棱角状为主。砾径最大20mm,最小2mm,以10-15mm为主。大小不均匀,分选中-差。砾石表面具明显的红色氧化圈。 填隙物:浅灰色,加稀盐酸剧烈起泡,为钙质胶结物。胶结类型为基底式,胶结紧密。 结构:中-细砾砾状结构。 构造:块状构造。 命名:浅灰色中-细砾复成分砾岩。 **注意事项1.描述砾岩时应注意砾石成分、大小、含量、磨圆度以及胶结物,胶结物中往往有中细砂粒。注意胶结方式。

岩石的野外描述及常见构造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野外编录) 三种常见的岩浆岩: 1.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酸性岩) 2.橄榄岩侵入岩的一种。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超基性岩) 3.玄武岩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沉积岩) 又叫“水成岩”。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破坏产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会逐渐破碎成为砂砾或泥土。在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这些破碎的物质又被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地区堆积或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空隙逐渐缩小,水分逐渐排出,再加上可溶物的胶结作用,沉积物便慢慢固结而成岩石,这就是沉积岩。沉积岩分布极广,占陆地面积的75%,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四种常见的沉积岩: 1.砾岩一种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层块状,层理不明显,其中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2.砂岩颗粒直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分布很广,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颜色常为白色、灰色、淡红色和黄色。 3.页岩由各种黏土经压紧和胶结而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层理明显,可以分裂成薄片,有各种颜色,如黑色、红色、灰色、黄色等。 4.石灰岩俗称“青石”,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组成,遇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泡。石灰岩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及黑灰色,呈致密块状。 变质岩:地壳中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成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新岩石叫做变质岩,例如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的石英岩,由页岩变质而成的板岩,由石灰岩、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变质岩常有片理构造。三种常见的变质岩: 1.大理岩由石灰岩或白云岩重结晶变质而成。颗粒比:石灰岩粗,矿物成分主

沉积岩鉴定

鉴定内容和方法: 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页岩、泥岩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碳酸盐岩: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硅质岩;铁质岩等 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 对照教材中所列沉积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 沉积岩是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的特征主要通过其颜色、构造、结构和成分来认识,沉积岩一般呈层状。 按成因及成分可大致分类为: 1、碎屑岩类:包括正常的碎屑岩、火山碎屑岩; 2、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 一)沉积岩的颜色: 沉积岩的颜色往往反映了岩石的成分和形成的环境。白色的沉积岩多为纯净的高岭土、石英、方解石、盐类成分组成。深灰色-黑色一般说明岩石中含有有机成分或散状的硫化铁等杂质。是还原环境下形成的岩石;肉红色或深红色可能含有较多的正长石或氧化铁,是在氧化环境下形成的;含二价铁的硅酸盐组成绿色沉积岩,形成于弱还原环境。 沉积岩的系统分类表: 二)沉积岩的构造: 层理和层面构造是沉积岩特有的构造。沉积岩因层理构造显示其非均匀性,层理有:水平的、波状起伏的、倾斜的、交错的等,肉眼看不到层理构造的为块状层理。层面构造是各种地质作用在沉积物表面留下的痕迹。常见的有波痕、泥裂、雨痕、虫迹等。 三)沉积岩的结构:沉积岩的结构与沉积岩的成因紧密相关可分为:碎屑岩具有碎屑结构、化学岩具有化学结构、生物成因的生物结构。 碎屑结构:按碎屑颗粒的直径大小又可分为: 砾状结构:>2mm 砂状结构:0.05—2mm之间 粉砂状结构:0.O05—0.05mm之问. 泥质结构:<0.005mm。 化学结构:矿物是通过胶体溶液或真溶液中以化学方式沉淀而生成的结构,它可以是隐晶的,也可以是显晶的。 生物结构:岩石中几乎全部或大部分由生物遗体(如贝壳等)所组成. 四)沉积岩的矿物成分: 沉积岩中的常见矿物有二十多种,各类沉积岩中的矿物成分有较大差别。 碎屑岩由碎屑颗粒(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和胶结物两部分组成。碎屑矿物主要为不易风化的石英、长石和白云母,而易风化的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则少见。常见的胶结物有碳酸盐、氧化硅、氧化铁、泥质等.根据硅质硬度大,泥质较松软,钙质加稀盐酸起泡,铁质呈红褐色(三价铁)或灰绿色(二价铁)等持征,可将上述四种胶结物区别开。 化学及生物岩的矿物成分很多,常见的有铁、铝、锰、硅的氧化物和氢痒化物、碳酸盐(方解石和白云石)、硫酸盐(石膏等)、磷酸盐、卤化物等。但某一种岩石的成分比较单一,往往以某一种化学组分为主。 二、沉积岩的肉眼鉴定方法和步骤: 1、碎屑岩:具有典型的碎屑结构,观察描述以下内容: 1)颜色:要求指出岩石的总体颜色,并要区别新鲜面和风化面的颜色。 2)构造:看有无微层理和层面构造,一般以块状构造常见。

实验四(学生)认识常见的沉积岩

实验四认识常见沉积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观察和描述沉积岩的颜色、结构和构造的方法。 2、了解沉积岩的命名方法,并能对常见的沉积岩命名。 3、学会肉眼鉴定沉积岩的方法,加深对沉积作用过程及沉积岩形成环境的了解,掌握碎屑岩、碳酸盐岩的鉴定特征。 二、实验器材 1.实验工具:放大镜、尺子、小刀、稀盐酸 2.实验标本:砾岩、石英砂岩、角砾岩、粉砂岩、泥岩、钙质页岩、白云岩、泥灰岩、石灰岩 三、实验内容 沉积岩根据成因及其物质组成的成分,沉积岩可分为:碎屑岩类、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和特殊沉积岩类。 (一)碎屑岩 1、颜色 是指沉积岩外表的总体颜色,而不是指单个矿物的颜色。选用标准色谱法或实物对比法进行岩石命名。 2.结构 (1)碎屑岩结构:碎屑结构是碎屑岩类所特有的结构类型。根据碎屑粒径的大小可分为: (2)磨圆度:肉眼或用放大镜观察颗粒的磨圆程度。磨圆程度分为5级(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圆状和及圆状)。对磨圆度的观察描述,一般对中砂和大于中砂粒级的岩石才具有意义。 3、构造 沉积岩的构造是指沉积岩中物质成分的空间分布及排列方式。分为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生物化石和块状构造。 (1)层理构造:沉积岩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气候、季节的变化导致沉积物在垂直方向上由于成分、颜色、结构的不同,而形成层状构造,总称层理构造。 (2)层面构造 在沉积岩层面上保留有自然作用的一些痕迹,统称为层面构造。 层面构造主要有: 1)波痕、2)干裂(泥裂)、3)雨痕、4)盐类的晶体印模和假象5)生物痕迹

(3)结核 结核是一种在成分、结构、颜色等方面与周围岩石有显著差别的矿物集合体。 (4)生物化石 (5)块状构造:岩石的岩层厚度较大,见不到特殊的构造,一般将其称为块状构造。 4、成分: 碎屑岩的成分主要描述碎屑颗粒和胶结物两部分的物质成分。 (1)碎屑成分:碎屑岩中的碎屑物质包括矿屑和岩屑两类。 (2)胶结物成分:常见的胶结物成分有钙质、硅质、铁质、泥质四种。主要区别如下: 5、碎屑岩的命名 碎屑岩命名主要是:颜色+胶结物成分+主要碎屑成分+基本名称,如:黄褐色钙质石英粗砂岩。 (二)碳酸盐岩 1、颜色:碳酸盐类岩石一般为浅色,且以灰色、灰白色为主,但因混入物成分和含量不同,可呈现不同的颜色。描述颜色要以其总体色调为准。 2、结构:碳酸盐岩的结构可分为碎屑结构、生物碎屑结构和晶粒结构等三类。 (1)碎屑结构:可见到明显的碎屑颗粒,如竹叶状内碎屑,鲕粒,核形石,生物碎片等。(2)生物结构:可见到大量生物骨架。 (3)晶粒结构:晶粒>1 mm为粗晶,1~0.25mm为中晶,0.25~0.05mm为细晶,<0.05m为泥晶。我们在实验时尽量描绘其结晶程度,用肉眼看不到的情况下统称隐晶质。3、构造:分类与碎屑岩构造相同。 4.成分 碳酸盐类岩石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和白云石,因此根据成分的不同分为三类; (1)石灰岩:方解石>50%;(2)白云岩:白云石>50%;(3)泥灰岩:含有较多的粘土矿物 简单鉴定:碳酸盐类岩石的矿物成分一般主要是根据与稀盐酸(5%)反应试验。 (1)加稀盐酸剧烈起泡并嘶嘶作响者,主要成分为方解石,应为石灰岩; (2)加稀盐酸微弱起泡或不起泡,主要为白云石组成,应为白云岩; (3)加稀盐酸剧烈起泡或气泡后,留下泥质物质者,说明其主要成分除方解石外,还含有大量泥质(粘土矿物)成分,应为泥灰岩。 4、酸盐岩定名 碳酸盐岩的命名为颜色+结构+基本名称,如灰色鲕状灰岩,浅灰色细晶灰岩,深灰色细晶白云岩等。 四、实验步骤 1.观察碎屑岩标本的颜色、结构和构造,确定其碎屑主要的矿物成分及磨圆度,观察胶结物成分, 并进行描述。

沉积岩的描述方法

沉积岩的描述方法沉积岩的描述方法 1 碎屑岩碎屑岩 按粒度分为砾岩砾岩砾岩(粒径粒径粒径>>2mm 占30%30%以上以上以上)、砂岩砂岩砂岩(0.05mm 0.05mm 0.05mm~~2mm 占50%50%以上以上以上)、粉粉砂岩砂岩(0.005mm 0.005mm 0.005mm~~0.05mm 占50%50%以上以上以上)。 按岩石的颜色颜色颜色、、结构结构、、构造构造、、矿物成矿物成份份及含量及含量、、次生变化次生变化等等顺序描述。 (1)颜色 要求指出岩石的总体颜色,并要区分新鲜面新鲜面新鲜面和风化面风化面 风化面的颜色,同时推断其成因。 (2)结构 砾岩具砾状结构砾岩具砾状结构,砂岩具砂状结构砂岩具砂状结构砂岩具砂状结构,粉砂岩具粉砂状结构粉砂岩具粉砂状结构 粉砂岩具粉砂状结构。 (3)构造 标本上有微细构造时应加以描述,显均一构造时定为块状构造块状构造 块状构造。沉积岩的特征是成层构造,按厚度把层(岩层)分为:块状层块状层(>(>(>1m)1m)1m)、、厚层(1-0.5m)0.5m)、、中厚层中厚层(0.5(0.5(0.5--0.1m)0.1m)、、薄层薄层((0.10.1--0.01m)0.01m)、、页片层或极薄层页片层或极薄层((0.01m 0.01m --0.001m 0.001m))、显微层显微层显微层((<0.001m)0.001m)。 (4)矿物成份及含量 ① 先描述碎屑颗粒碎屑颗粒 碎屑颗粒成份、粒度大小(最大、最小,一般)、碎屑形状、磨园度、分选及百分含量。碎屑颗粒成份包括石英石英 石英(浅色、透明或半透明、因磨蚀而呈毛玻璃状、油脂光泽);长石长石 长石(肉红色或灰白色,新鲜者具闪光的解理面,玻璃光泽,蚀变者则为浅,具碎屑轮廓,以此与粘土杂基相区别);云母云母 云母(片状,珍珠光泽,多为白云母)。 碎屑颗粒占整个岩石组份的50%以上,主要是陆地上搬运来的物质,称为陆源碎屑。 ② 再描述化学化学化学胶结胶结胶结物物,主要有铁质胶结铁质胶结 铁质胶结(岩石呈红褐色(三价铁)或灰绿色(二价铁));粘土质胶结粘土质胶结粘土质胶结(岩石呈土块,岩石较疏松,小刀可以刻动);硅质胶结硅质胶结 硅质胶结(岩石呈白色或浅色,坚硬,小刀刻不动,且胶结紧密);钙质胶结钙质胶结 钙质胶结(岩石遇稀盐酸起泡);磷质胶结 磷质胶结(暗褐色,断口致密,加浓硝酸,再加钼酸铵出现黄色沉淀)。 ③ 最后描述杂基杂基杂基,主要是粘土物质粘土物质 粘土物质,浅色,比较疏松,无—定形态,并充填于碎屑颗粒之间的孔隙内。 此外,粗碎屑岩还要描述胶结类型胶结类型胶结类型,是基底胶结基底胶结基底胶结、孔隙胶结孔隙胶结 孔隙胶结,还是接触胶结接触胶结、悬挂胶挂胶结结、镶嵌式胶结 镶嵌式胶结。 (5)次生变化 岩石受风化,会使长石风化为粘土矿物,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等。

实验二 常见沉积岩的鉴定与认识

实验二常见沉积岩的鉴定与认识 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沉积岩标本的观察,掌握其典型结构、构造及物质组成特征。 ?了解常见沉积岩的基本分类和肉眼鉴定方法。 ?掌握常见沉积岩的鉴定特征。 二、实验的准备工作 实验前预习教材中“沉积岩”部分。 三、实验内容 1.沉积岩典型结构的鉴定 ?碎屑结构。观察砾岩、角砾岩、砂岩的组成物质的颗粒大小与形状等特征。 ?泥质结构。观察页岩、黏土岩,注意其致密状的特点。 ?化学结构及生物化学结构。观察石灰岩(或结晶石灰岩)、白云岩、介壳灰岩(或珊瑚灰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燧石岩等。 2.沉积岩典型构造的鉴定 ?层理构造。通过课堂讲解,在建立层理构造宏观特征的基础上,观察页岩、条带状灰岩等标本上的层理,观察具交错层理的陈列标本。 ?层面构造。观察具泥裂、波痕、缝合线构造的陈列标本。 ?化石。观察完整的动、植物化石标本各1~2块。 ?结核。观察鲕状灰岩标本和一块较大型的结核标本。 3.碎屑岩的胶结类型和胶结物成分的鉴定 观察砾岩、角砾岩、砂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铁质砂岩)的胶结类型和胶结物。对于一块标本而言,可能是一种胶结类型和单一的

胶结物,也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三种胶结类型和一种以上的胶结物。需仔细观察、予以区分,碎屑岩中常见的胶结物的一般特征可参照表1。 4.常见沉积岩特征的综合鉴定 结合标本,对照教材中关于各种常见沉积岩的描述,逐类逐块地进行观察。 表1 碎屑岩中常见的胶结物的一般特征 四、实验方法 ?参照指导书和教材中对有关常见沉积岩的描述,结合标本,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观察学习。 ?观察偏光显微镜下砂岩薄片中石英颗粒的形状特征和石英颗粒与胶结物间的关系(胶结类型)。 ?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各类沉积岩标本的鉴定特征。五、常见沉积岩的肉眼鉴定方法 经过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绝大多数都具有层状构造特征,但所鉴定的标本都是从某一层位中打来的,所以重点观察沉积标本的结构、物质组成和颜色等。凭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能分辨出碎屑颗粒占组

常见沉积岩岩性描述

0 残坡积:黄褐色,主要由粉砂土、亚砂土等组成,顶部腐殖土。 1 泥岩:灰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中下部含粉砂质,岩石节理发育较破碎。 2 粉砂岩:棕红色——深灰色粉砂质结构,薄层状构造,上部铁质胶结,中下部含泥质。 3 煤:黑色,块状构造,含泥质。目估煤质较差,底部夹薄层泥岩30cm左右。 4 细砂岩:灰白色,细粒状结构,中薄层状构造,钙质胶结,裂隙发育,局部破碎。 5 中粗粒砂岩:灰白色,中粗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主要由石英矿物组成,长石次之。 6 泥岩:灰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顶部夹薄层炭质泥岩,上部节理发育,较破碎。 7 粉砂岩:灰色,粉砂质结构,中薄层状构造,中部节理发育,较破碎,底部含泥质。 8 生物碎屑灰岩:深灰色,生物碎屑结构,中薄层状构造,岩石溶隙、裂隙发育,局部破碎。 9 泥岩:深灰色,泥质结构,中薄层状构造,可见黄铁矿矿化,底部夹薄层细沙岩。 10 中细粒砂岩:灰白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组成矿物有石英、长石,矿物组成,次为云母与暗色物质。 11 粉砂岩:深灰色,粉砂质结构,中厚层夹中薄层状,顶部夹中薄层泥岩,下部节理发育。 12 生物碎屑灰岩:深灰色,生物碎屑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顶部为褐黄色泥灰岩(0.25m);上部方解石细脉发育,中下部溶蚀裂隙发育。 13 细砂岩:灰白色,细粒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长石,顶部裂隙发育。 14 粉砂质泥岩:灰黑色,中薄层状,下部夹中薄层粉砂岩。 15 灰岩:深灰色,隐晶质结构,含生物碎屑,中厚层状,溶蚀裂隙,溶孔发育,中上部夹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中部见方解石细脉。 16 粉砂岩:黑灰色,粉沙质结构,中薄层夹薄层状。 17 煤:黑色,粉状,夹薄层粉砂岩,煤质较次。 18 泥质粉砂岩:黑灰色,中厚层状,上部见黄铁矿矿化,黄铁矿呈粒状分布。 19 砂岩:浅灰色,上部中粒结构,下部细粒结构,中厚层状,下部夹灰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 20 炭质泥岩:黑色,泥质结构,薄层状,中部夹煤线,植物叶片化石发育。 21 煤黑色,块状,煤质较好,中部夹灰黑色中薄层粉沙质泥岩(其中植物叶片化石发育,厚约(0.7m)。 22 细砂岩:浅灰色,细粒结构,中薄层状,钙质胶结,节理裂隙发育,中部夹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岩(厚约0.3m). 23 粉砂岩:深灰色,粉砂质结构,中薄层状构造,岩石节理发育,较破碎。 24 泥岩:深灰色——灰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上部可见植物化石,底部岩石较破碎,含粘土质。 25 生物碎屑灰岩:深灰色,生物碎屑结构,薄层构造,岩石溶隙、裂隙发育,较破碎,可见方解石细脉。 26 粉沙质泥岩:深灰色,中薄层状构造,上部可见方解石细脉,底部节理发育,较破碎,含炭质。 27 煤:黑色,块状构造,暗沥青光泽,目估煤质较次。 28 粉砂质泥岩:灰色,中薄层状构造,上部可见少量植物化石,黄铁矿矿化。 29 细砂岩:灰色,细粒状结构,薄层状构造,岩石裂隙发育,主要由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 30 粉砂岩:深灰色,粉砂质结构,中薄层状构造,顶部含泥质,中部可见方解石细脉。 31 中细粒砂岩:灰白色,中细粒状结构,中薄层状构造,钙质胶结,主要由石英矿物组成

沉积岩石命名规则和野外描述

沉积岩石命名规则(规范细化) 碎屑岩 S1 简单粒度碎屑岩命名 以碎屑岩中占优势的颗粒直径,即同一粒度区间颗粒含量占颗粒总量90%以上,及胶结与否对碎屑岩的命名分类见表1: S2 复合粒度碎屑岩命名 复合粒度的碎屑岩名称由两种或三种不同区间的粒度决定。主要粒度含量大于50%,名称在后;次要粒度含量为10~50%,名称在前。 次要粒度含量小于10%,不参加命名。 次要粒度含量为10~25%的,称为“砾状”,如“砾状砂岩”中,砂是主要粒度,砾是次要粒度。 次要粒度为砂或更细的粒度,含量为25~50%的,在次要粒度名称之后加上“质”字,如“砂质”、“粉砂质”、“泥质”等 砾岩中有三个砾级区间的粒度含量均在25%以上者,定名为“不等粒砾岩”。 砂岩中有三个砂级区间的粒度含量均在25%以上者,定名为“不等粒砂岩”。 S3 粒度加胶结物的碎屑岩命名 粒度为主要成分,胶结物含量为10~50%,在胶结物名称前加“含”字,例如,“含灰”、“含铁”、“含硅”、“含磷”等。 粒度为主要成分,胶结物含量为10~50%,在胶结物名称后加“质”字,例如,“灰质”、“铁质”、“硅质”、“磷质”等。 粒度含量小于50%,胶结物含量大于50%时,不属碎屑岩范畴,按化学岩的命名规定命名。

S4 以碎屑(颗粒)成分的砂岩命名 根据砂岩中的石英、长石、岩屑(包括云母和绿泥石)三者相对含量百分数进行砂岩命名 表中的砂岩,当其中基质含量大于15%时。在砂岩名称前加上“杂”字,命名为“杂砂岩”,例如“长石杂砂岩”、“岩屑杂砂岩”等。 表中的砂岩名称,已不遵守含量主次排列顺序的规定,必须注意到: A 、“长石砂岩”并不意味着长石含量大于50%; B 、“岩屑砂岩”也不是说岩屑含量是主要的。 S5含特殊成分的砂岩命名 砂岩中的特殊成分或胶结物,直接参加命名,“浊沸石长石砂岩”、“海绿石石油砂岩”等; 砂岩中含火山灰10~50%之间的,命名为“凝灰质砂岩” 岩石中火山碎屑含量大于50%时,按火山碎屑岩命名规定命名 岩屑(云母、绿泥石),% 长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