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上海振华港机的年企业解析报告定稿版

案例上海振华港机的年企业解析报告定稿版

案例上海振华港机的年企业解析报告定稿版
案例上海振华港机的年企业解析报告定稿版

案例上海振华港机的年

企业解析报告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案例:上海振华港机的10年企业解析报告【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案例:上海振华港机的10年

上海振华港机公司(英文缩写ZPMC)是国有控股三资企业,1992年成立,主要生产大型集装箱机械,也生产散货装卸机械和其他产品如大型钢桥等。由于集装箱运输是国际贸易不可缺少的手段,加之航运供大于求,船东纷纷用加大船舶装载量来降低成本,出现所谓超巴拿马热,船愈来愈大。码头设备必须随之更新换代,在世界机械制造业普遍不景气情况中,这个市场却非常火热,世界20多个着名机械制造商逐鹿其中,竞争激烈。由于“天时”、“地利”、“人和”,ZPMC在这场竞争中异军突起,后来居上,依靠自己的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力挫群雄,茁壮成长,现在已成为这个行业的排头兵,大长中国人志气。

大型集装箱机械是高技术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品。第一世界需要它,但因劳动力成本高昂,美、日、德等制造商日益失去市场竞争力。第三世界众多厂商虽有低价劳动力,但无高技术,因而做不了它。这种产品最适合我们这种既有高科技、劳动力成本又不高的国家生产。我们选定了这个市场。

公司成立时只有十几个人,现在已发展到近1万人(其中白领1000人,其余是蓝领),是世界上目前最强大的一支大型起重机制造队伍。最初投资100万美元,十年来通过赢利再投入,资产重组,特别是A、B股上市,现有资本金2.2亿美元。公司自1995年开始连续7年产值保持30%增长,去年达到3.5亿美元(其中90%出口),同比增加1亿美元。目前,虽然市场疲软,我们正在为2002年实现4亿美元产值而奋斗。

我们的产品不仅覆盖了国内主要集装箱港口,也进入了国外着名的各大港口,如加拿大温哥华,美国东西海岸的迈阿密、长滩、奥克兰、塔克玛、西雅图、惠灵顿、威基尼亚、纽约,南美的巴西、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亚洲的新

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缅甸,中东的苏丹、阿曼、阿联酋国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约28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个码头。

我们的产品在世界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的成功,也扩大了中国的影响。2002年5月2日胡锦涛副主席在旧金山访问,恰值我们的整机运输船装载4台高达80米的岸桥也抵达旧金山,看到万人空港争睹盛况的场面很高兴,曾嘱咐杨大使向ZPMC祝贺。我们自己改造的6万吨级整机运输船越过大洋(我们有六艘举世无双6万吨级整机运输船),重约1500~2000吨的庞然大物集装箱起重机,整机送上用户码头,每次都如同特技表演。巴西代理阿尔巴女士说:装有3台起重机的整机运输船巍巍壮观,驶入巴西桑托斯港时,市民都跑到岸边去看,整个城市好像停了下来。不少老华侨热泪盈眶,为祖国强大而感到自豪。

2001年,我们荣幸获得美国市场本世纪最大的采购项目:长滩港20台超巴拿马型岸桥,总值近1.4亿美元,在同行中引起轰动。一台岸桥至少用20年,买方必须选择可靠的厂商。美国人将如此大额定单授予中国制造商,不只是对我国公司信任,也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欣欣向荣的肯定。

我公司全体职工颇感自慰的是没有辜负祖国和人民的培养和期待,我们生产的起重机所到之处都受到赞扬,为祖国争了光,为民族争了气。

一、ZPMC是世界知名品牌?

按照英国权威的《CargoSystem》杂志每年公布的统计,用获得的订单排列,自1998年始ZPMC连续五年居同行业首位。目前,世界最大、最快、最先进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都在ZPMC生产。多次参加国际竞争性投标,屡战屡胜。ZPMC品牌在这个市场的占有率高达40%。如,2001年ZPMC大举进入欧洲4个国家(德国、荷兰、英国、西班牙)6个码头,共36台岸桥(总金额近2亿美元),引起同行震惊。因为,世界制造业强手如林,日本、韩国的这类产品都从未进入欧洲市场。特别是我们进入被称作起重机故乡的德国市场,中国产品卖到德国的大门里,结束了德国名牌起重机不可战胜的神话。ZPMC品牌是中国机械制造业在党的改革开放旗帜指引下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ZPMC已被世界这个行业中的强手视为不可轻视的劲旅。

应该提到:在上海市政府支持下,位于长江口的长兴岛给予ZPMC岸线3.5公里,建成了世界一流的最大、最先进的大型港机出口基地,大大增强了我们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引起世界港口用户赞赏和同行瞩目。

二、ZPMC品牌在市场竞争锻炼中成长?

公司所有的合同均系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初期,我们参加国际市场投标,由于品牌不硬,业绩不丰,非常困难,有时甚至连投标资格也被对手的谗言所淘汰。我们没有气馁,千方百计进入国际市场。最初进入了加拿大温哥华港,然后是美国迈阿密港。对手制造了不少谣言封杀ZPMC,什么ZPMC偷德国的设计、甚至到美国法庭控告我们。我们忍辱应付这些诬蔑。一旦获得机会,认真对待获得的项目,像制作工艺品那样制作起重机。凡自己做不好的关键配套零部件,一律采用世界名牌。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每台产品都是一个活广告,不少不相信中国能生产这种庞然大物的用户专程到温哥华和迈阿密去看中国的产品,弄得港口当局应接不暇。加拿大的皮特先生开玩笑地说:“你们的产品招来这么多参观者,得偿付招待费了”。中国产品运转良好这个无法抹杀

的事实站出来为ZPMC讲话,市场逐步接受了ZPMC这个品牌。现在,我们每年共计投标120次~140次,从此不再为有否投标资格发愁,重大招标项目的用户甚至专门邀请ZPMC参加,以壮声势。我们的中标率达1/3,这在本行业是极高的水平了。英国另一份专业杂志《WorldCargoNews》在我们连续拿到美国东西海岸5个合同后,头版大标题惊呼“ZPMC席卷美国”,在进入欧洲6个码头后又在头版上刊登:“ZPMC尽收欧洲订单”。令同行欣羡、忌妒而又无可奈何。

三、重信誉、守承诺是ZPMC的信条?

由于年青、经验不足,我们产品也出现过不少瑕疵。公司从不文过饰非。如出口阿曼的场桥行走减速箱设计不当,公司下决心一次将40台减速箱全部换掉,赢得了用户好评。再如,我们曾推荐德国多依茨柴油机,初用尚好,但后来出现不少毛病,虽过了保用期,我们仍承担责任,出资将损坏件换新。

在产品的配套上,我们鼓励用中国过了关的配套件,而且承担质量责任。由于ZPMC说话算数,用户信得过,在美国市场已出现完全用中国机电配套件的集装箱岸桥。在交货期方面,由于这种大型机械涉及方方面面,工序多,特别是海上整机运输,难度很大。我们自己有6艘6万吨级整机运输船,能保证准时交货。加拿大温哥华港和美国奥克兰港为了能准时得到产品,认准了ZPM C,先后5次授予ZPMC新的合同。

四、为振兴中华作贡献是ZPMC的精神支柱?

我们是一个有抱负的企业,成立伊始,就提出“世界上凡是有集装箱作业的港口,都应有ZPMC生产的集装箱机械作业”,为“振兴中华”这面大旗作些有益的工作。

公司将“为国争光”作为产品设计、制造、直到交给用户全过程的指导思想。这个响亮口号鼓舞着全体职工齐心协力克服困难,贡献力量。例如,待遇是补贴15美元/天,至今为止没有一个职工向公司提增加补贴。不论客观条件多么恶劣,如在美国迈阿密高达45℃的酷暑,在香港码头的瓢泼大雨以及英国菲利斯通严冬户外零下20度、北风呼叫,都没有动摇我公司职工为将中国产品送往全世界集装箱港口以弘扬国威的决心。生产这种高达100余米、重达1500吨的大型集装箱机械困难不少,但具有昂扬锐气的中华好儿女,不叫苦、不畏难,10年来我们生产了250台岸桥、450台场桥,依靠心中崇高的思想,浇铸出名扬世界的品牌ZPMC。

五、ZPMC品牌有强大的实力作后盾?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集装箱机械市场求生存求发展,我们成立伊始就注重建设自己的实力,例如:

1.在水边建设制造基地。由于产品体形庞大,公路、铁路均无法运输,只能靠水运,我们把安装制造基地建设在水边。如前所述,2001年在长江口落成的长兴基地有岸线3.5公里,其中有可承重2000吨起重机的重型码头1.1公里,可以同时安装调试20台岸桥。我们总结10年的经验,合理设计了工艺流程,建有400米长的大型钢构车间等等,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我们邀请了国外着名同行对手(日本三菱、住友、石川岛,德国诺尔等等)去参观,他们除去“当惊世界殊”以外,既羡慕又懊丧。

2.自己有整机运输船。ZPMC有6万吨级整机运输船6艘。可以自主地将我们生产的“钢铁巨人”越海跨洋运往世界各地,既降低成本又能保证准时交货,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此为对手所无。

3.用浮吊作安装手段。有大小五艘起升高度(95米)和起重量(2200吨)均居国内首位的水上浮吊作安装手段。而我们的对手皆用陆上履带式起重机安装,既危险、效率又低(两者效率差十倍)。他们不能这样作的原因是没有在水边安营扎寨。

4.尊重人才。有一批骁勇善战有献身精神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因而我们可以短周期完成设计图纸,承接批量大的项目。如美国长滩港一次20台岸桥,金额高达?1.4亿美元,而且要同时交货。一般制造商是无法承接的,令我们的对手望而兴叹、望尘莫及。而我们由于有强大实力,一举中标。

5.团结的领导班子。ZPMC的领导班子既团结又富有朝气。敢于与国际强手拼搏,而且注意扬长避短。例如: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整机运输、售后服务6个环节均集中由一个指挥部统帅,这是我们那些对手均难做到的,因而常常出奇制胜,短周期高效率地实现生产计划和机动灵活地调整布署应对突发事件和不测之忧。

六、不断更新技术,发展新产品,保持在世界市场领先

公司成立前几年,是向外国人学,跟着他们的足迹走,这样既少走弯路,又可高起点进入世界市场。这几年由于ZPMC已是这个市场的主力军了,对手们都在窥测ZPMC的动向。事实上我们出产品同时也培养锻炼了一批人才,有了发展自己科技实力的生力军。

我们正在投入力量联合社会上的科研单位致力于研发20项与集装箱机械有关的高新科技项目。例如,比常规起重机效率高30%的高效双小车起重机;吊具电缆因风等原因出筐使起重机停机,我们研究出无电缆吊具;新型防摇系统;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现集装箱机械的箱位管理和直线行走;用超级电容在集装箱机械上实现防止污染的“绿色场桥”;世界首创的速度达350米/分的小车供电装置等等。这些项目有的已获成功待推广,有的仍处于研发阶段。中国人自己研发的高新科技的投入应用,标志一个新纪元:中国人创造的集装箱机械科技成果已揭开序幕,它们的成功将会极大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弘扬国威,增强ZPMC的市场竞争力,高科技成果的曙光已展示在世界同行面前。

我们在世界集装箱机械市场驰骋闯荡了10年,由无知到有知,由自发到自觉,有得有失。一个伟大事业吸引我们继续为之奋斗。虽然挫折不少,但是,值得向哺育我们成长的祖国和人民汇报的最大的成果是,我们创出了一个世界集装箱机械市场公认的知名的中国品牌?ZPMC。

作者:上海振华港机公司总经理管彤贤来源:《经济管理》2002年第21期

企业风险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1.2011年3月15日,据央视曝光,尽管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按照双汇公司的规定,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尿检等检测程序也形同虚设。此前,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产品质量投诉及媒体宣传的工作人员则向记者回应说,原料在入厂前都会经过官方检验,央视所曝的“瘦肉精”事件,公司正在进行调查核实。与此同时,农业部第一时间责成河南、江苏农牧部门严肃查办,严格整改,切实加强监管,并立即派出督察组赶赴河南督导查处工作。农业部还表示,将在彻查的基础上,责成有关地方和部门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随后向社会公布结果。受此影响,15日下午,双汇旗下上市公司双汇发展跌停,并宣布停牌。17日晚间,双汇集团再次发表公开声明:要求涉事子公司召回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并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下进行处理。据了解,截至3月17日,已经控制涉案人员14人,其中养猪场负责人7人、生猪经纪人6人、济源双汇采购员1人。对于双汇发展的投资者来说,不幸只是刚刚开始,复盘后的双汇发展更是连续两天跌停。瞬时间,双汇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肉制品企业,“瘦肉精”事件令双汇声誉大受影响。继三鹿之后,又一国内重量级公司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要求:请结合该案例,试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并阐释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 1.分析提示: (1)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为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可见,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由多方实施,为了多方利益的一个过程。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缺失,存在重大盲点或漏洞,才造成了目前这种境况。形同虚设的检测程序只会成为不法分子的通道,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不可缺少,不能因为短期利益而牺牲企业长久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案件的再次发生,真正为企业、为更多利益相关者带来真实的益处。 (2)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也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双汇拥有18道安检程序,却没有对瘦肉精的检验,让其内部控制程序形同虚设。这说明从企业管理层内部就有漏洞和弊端,管理水平需要提高。严格管理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促进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过渡,加强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3)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防御能力。内部控制的核心是控制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防范企业经营活动偏离企业目标的一切可能性。正是在安检这个最重要的风险防范点上出现了问题,才造成双汇成为了众矢之的。如果一个企业拥有健全的防范风险的内部控制系统,任何的差错都会得到很好的监控,更不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和损失。 (4)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在整个瘦肉精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还是社会

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案例

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案例 相关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案例都有哪些呢,不妨看看,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有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案例一、综述 XX年上半年,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产出和利润保持平稳增长,新媒体公司涨势强劲。截至XX年6月底,出版传媒公司拥有资产总额亿元,较期初增长%;所有者权益达到亿元,较期初增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3家新媒体公司拥有资产总额亿元,较期初增长%;所有者权益亿元,较期初增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涨幅均居各类型出版传媒上市公司之首。 保持了较高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XX年上半年,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高于传媒娱乐行业%和印刷包装行业%的平均水平。截至XX年6月底,出版传媒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为%,保持了较好的长期偿债能力。 报业公司传统业务持续萎缩,产出利润全面下滑。XX年上半年,6家报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下降%;净利润亿元,同比大幅下降%。受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新兴媒体蓬勃发展影响,全部6家公司传统报刊发行及广告业务营业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成为公司当期营业收入下

降的重要因素。其中,粤传媒报刊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ST生物广告、服务及发行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减少%。 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数字化转型趋势日益显现。出版传媒公司大力推动融合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积极探索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融合。报告期内,有22家公司涉及数字出版等数字化业务,占出版传媒上市公司总数的2/3。5家在半年报中对数字出版等新业态业务收入进行单独体现的出版公司中,中文传媒、凤凰传媒、中南传媒、大地传媒等4家公司当期新业态业务收入整体实现爆发式增长。其中,中文传媒新业态板块实现收入亿元,同比大幅增长%,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资产重组更趋活跃。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工具,积极开展跨行业、跨媒体资产重组,整合优质资产,优化现有业务布局,努力开拓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大数据等新业态,深化产业融合。报告期内,皖新传媒、中文在线等16家公司完成或正在筹划资产重组,接近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的半数,涉及重组资金规模超过300亿元。其中,皖新传媒20亿元非公开发行,投资在线教育及智慧书城项目。中文在线20亿元非公开发行,用于基于IP的泛娱乐数字内容生态系统建设项目、在线教育平台及资源建设项目。康得新48亿元非公开发行,投资高分子膜材料及裸眼3D项目。浙报传媒募资20亿元,投资互联网数据中心及云计算平台项目。

企业管理成功案例

企业管理成功案例:三星的“设计革命” 在三星的崛起过程中,设计方面的变革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创立至今的70年里,三星的成长是有目共睹的,过去6年间,三星在消费类电子市场的超竞争环境下所取得的业绩更是卓尔不群。2006年12月,市场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公布了三星电子的LCD 年销售额已达14.1亿美元,这一数字使得三星连续五年蝉联了世界第一。自1997年三星手机进入美国市场以来已实现了10亿部销售量,仅2006年就销售了2400万部。如果三星能完成其在2007年的预期销售,那么三星将从去年的第三位跃升成为今年美国市场第二大手机厂商。在Interband和《商业周刊》共同评选的全球百强品牌中,三星超过了对手索尼(26位)、摩托罗拉(69位)和LG电子(94位),排名第20位,这意味着三星的品牌价值地位自2005年以来攀升了8%,而与2000年相比更是飞速前进了186%,创造了全球百强品牌之最。 而1996年夏天则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当时的三星在韩国之外几乎无人知晓,从设计上看,其产品无非是对强势品牌的拙劣模仿,除了价格优势几乎无可圈可点之处。但是,那时的三星已然野心勃勃,立志要成为全球前五强。过去的10年中,我有幸亲历了三星的成长历程,今天的三星已是个极具活力和创新性的世界级品牌,足以同索尼、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老牌公司同台竞技,有时甚至更胜一筹。当世界各地的商业领袖将目光投向三星时,他们自然会有两个疑问:三

星是如何在短时间里创造蜕变奇迹的?我的企业又能从三星的成功之道中学到些什么? 三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设计在商业环境中的战略性应用。我希望通过分析设计对三星的推动作用,揭示成就三星崛起的关键因素。 建造全球商业帝国 1938年3月1日,三星创始人李秉哲(Byung-ChullLee)在大邱创立了一家贸易公司,在随后的十余年间,Samsung这个韩语直译为“三星”的名词迅速成了一个商业帝国的代名词。上世纪60年代后期,三星公司的业务覆盖了酿造、纺织、建筑、造船、化工、石化等领域,成为韩国工业建设的中坚力量,此时李秉哲决定将公司的主营业务定为电子产品制造。70年代中期,三星的工程师将日本制造的电视机拆机研究并仿造,80年代初运用类似的方法生产磁带录像机(VCR)和微波炉并开始销往全球市场。 1987年,执掌三星近50年的李秉哲先生去世,其子李健熙(LeeKunHee)接任董事长。次年,在三星公司成立50周年的庆典上,这名新任董事长号召进行“第二次创业”,决定重组三星的业务结构,意将三星打造成全球排名前5位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李健熙将公司的电子和半导体业务合并,最大限度地整合技术资源来开发增值产品。通过制定周密的计划,缩减资金和人力成本,三星逐渐凭借极具性价比的产品叫板竞争对手。 90年代初,在原有的消费类电子之外,三星开始涉足通信产品

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示例

参考案例分析报告: 金溪建筑公司的困惑 金溪建筑公司原本是一家小企业,仅有10多名员工,主要承揽一些小型建筑项目和室内装修工程。创业之初,大家齐心协力,干劲十足,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和努力经营,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员工过百的中型建筑公司,有了比较稳定的顾客,生存已不存在问题,公司走上了比较稳定的发展道路。但仍有许多问题让公司经理胡先生感到困惑。 创业初期,人手少,胡经理和员工不分彼此,大家也没有分工,一个人顶上几个人用,拉项目,与工程队谈判,监督工程进展,谁在谁干,大家不分昼夜,不计较报酬,有什么事情饭桌上就可以讨论解决。胡经理为人随和,十分关心和体贴员工。由于胡经理的工作作风以及员工工作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大家工作热情高涨,公司因此得到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特别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之后,胡经理在管理工作中不时感觉到不如以前得心应手了。首先,让胡经理感到头痛的是那几位与自己一起创业的“元老”他们自恃劳苦功高,对后来加入公司的员工,不管现在公司职位高低,一律不看在眼里。这些“元老”们工作散漫,不听从主管人员的安排。这种散漫的作风很快在公司内部蔓延开来,对新来者产生了不良的示范作用。金溪建筑公司再也看不到创业初期的那种工作激情了。其次,胡经理感觉到公司内部的沟通经常不顺畅,大家谁也不愿意承担责任,一遇到事情就来向他汇报,但也仅仅是遇事汇报,很少有解决问题的建议,结果导致许多环节只要胡经理不亲自去推动,似乎就要“停摆”。另外,胡经理还感到,公司内部质量意识开始淡化,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大不如从前,客户的抱怨也正逐渐增多。 上述感觉令胡经理焦急万分,他认识到必须进行管理整顿。但如何整顿呢?胡经理想抓纪律,想把“元老”们请出公司,想改变公司激励系统……。他想到了许多,觉得有许多事情要做,但一时又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因为胡经理本人和其他“元老”们一样,自公司创建以来一直一门心思地埋头苦干,并没有太多地琢磨如何让别人更好地去做事,加上他自己也没有系统地学习管理知识,实际管理经验也欠丰富。 思考分析问题: 1.金溪建筑公司初期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2.金溪建筑公司目前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3.怎样才能脱离困惑,走向成功? “金溪建筑公司的困惑”案例分析报告 归纳起来,促使初期的金溪建筑公司取得成功的因素主要有: 1、人数少,组织结构简单,胡经理个人影响力和工作作风好,行政效率高; 2、公司经营管理工作富有弹性,员工都有创业的激情,能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 3、胡经理熟悉每个员工的特点,容易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4、胡经理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能够及时了解,并快速做出决策。 对于鼎立建筑公司目前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可以简要归纳为: 1、公司规模扩大,但管理(如管理制度建设、信息沟通、企业文化等)、组织改革工作没有及时地跟进; 2、胡经理陷于日常事务中,缺乏理论“充电”,对“元老”们也疏于教育和管理;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案例分析)25957

财务报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一)资产规模和资产结构分析 单位:万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公司本年的非流动资产的比重 2.35%远远低于流动资产比重97.65%,说明该企业变现能力极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强,企业近期的经营风险不大。 与上年相比,流动资产的比重,由88.46%上升到97.65%,非流动资产的比重由11.54%下降到2.35%,主要是由于公司分立,将公司原有的安盛购物广场、联营商场、旧物市场等非超市业态独立出去,报表结果显示企业的变现能力提高了。 2、资产结构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为97.65%,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2.35%,说明企业灵活性较强,但底子比较薄弱,企业近期经营不存在风险,但长期

经营风险较大。 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为57.44%,说明企业对短期资金的依赖性很强,企业近期偿债的压力较大。 非流动资产的负债为42.56%,说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长期资金的依赖性也较强。企业的长期的偿债压力较大。 (二)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1、营运资本分析 营运资本越多,说明偿债越有保障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收回债权的机率就越高。因此,营运资金的多少可以反映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对该企业而言,年初的营运资本为20014万元,年末营运资本为33272万元,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短期不能偿债的风险较低,与年初数相比营运资本增加了13258万元,表明企业营运资本状况继续上升,进一步降低了不能偿债的风险。 2、流动比率分析 流动比率是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较为常用的比率。它可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 对债权人来讲,此项比率越高越好,比率高说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就强,债权就有保障。对所有者来讲,此项比率不宜过高,比率过高说明企业的资金大量积压在持有的流动资产形态上,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高速运转,影响资金使用效率。若比率过低,说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低,影响企业筹资能力,势必影响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 当流动比率大于2时,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比较强,当流动比率小于2时,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比较弱,当流动比率等于1时,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比较危险,当流动比率小于1时,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非常困难。 我公司,期初流动比率为1.52,期末流动比率为2.11,按一般公认标准来说,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且短期偿债能力较上年进一步增强。 3、速动比率分析 流动比率虽然可以用来评价流动资产总体的变现能力,但人们还希望,特别是短期债权人,希望获得比流动比率更进一步的有关变现能力的比率指标。这就是速动比率。 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低于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偿债风险。 影响速度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帐款的变现能力。帐面上的应收帐款不一定都能变成现金,实际坏帐可能比计提的准备要多;因此评价速动比率应与应收账款周转率相结合。速动比率同流动比率一样,反映的是期末状况,不代表企业长期的债务状况。 企业期初速动比率为1.42,期末速动比率为2.04,就公认标准来说,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是较强的。

企业诊断报告书

企业诊断报告书 企业诊断报告书 目录 一.前言 二.总体结果 三.部门诊断 四.对策建议 五.访谈摘要六.数据分析 一. 前言前言(1 )1999年11月16日,深圳市源政药业有限公司与深圳采纳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正式签定了源政药业 《跨世纪工程》合作协议。 1999年11月18日至11月25日,采纳公司源政项目组进入源政,开始实施项目的第一步工作导语(1)通过访谈,我们了 解到源政药业是一家成立于1997年7月的年轻的药业公司,主要从事化学合成西药的研制.生产和销售。总的来看,作为一个历史只有2年的新生儿,源政药业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建立起了自 己的销售网络和内部一套较完整的管理体系,并按照GMP标准的 严格要求建立起了全国一流的生产基地和实验基地 二.总体的结果导语(3)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因为源政药 业有一个高瞻远瞩,敢作敢为的决策层和在生产.研发上的高起点.大投入。

但勿庸诲言,源政药业的身上还存在种种不足,这些不足有 些是作为新生企业在成长中所共有的,有些是因为种种原因源政 药业自己所特有的。 二.总体的结果总结论(1)综合来看,源政药业是一家拥 有强大生产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新生的制药企业,有领导层的高瞻 远瞩和广大员工的努力,应该说其前景是广阔的。 从硬件上来看(如生产.研发.设备.技术等)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在国内有一定领先优势。GMP认证的通过更为将来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研发目前来看也不存在大的问题,但前瞻性和战 略性的考虑尚显不足。 二.总体的结果总结论(3)在访谈中,关于企业经营战略 和经营规划没有人提及,我们也没有看到任何有关的文件。我们 认为企业缺乏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缺乏长远规划。 二.总体的结果总结论(5)公司整体的企业管理也存在很 多问题,其中责权利不清.奖罚不明等问题较为突出。企业在计划.执行.检查.反馈等方面都存在较大问题,没有形成良性管理循 环。有关该方面的详细论述在后面将会谈到。 二.总体的结果总结论(7)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和企业教 育体系,使决策层很好的理念.思想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渗透,员 工缺乏基本职业道德认识,对工作缺乏热情,就业态度存在很大 的认识误区,得过且过,从外部形象到精神面貌委顿,抱怨很多 但不致力于改进。

现代企业管理案例分析题[1]

德国大众公司的动态薪酬体系 德国大众是当今世界排名第五的跨国大型汽车工业公司,在美国《财富Fortune》杂志按营业额评选的世界500强中排名前30位,总部设在德国沃尔夫斯堡,在我国的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分别占有49%的股份。 大众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即两个成功。第一个成功是指使每个员工获得成功,人尽其才,个人才能充分发挥;让员工提合理化建议,增强主人翁意识,参与企业管理。第二个成功是指企业的成功,使企业创造出一流的业绩,使企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两个成功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在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成功。他们认识到员工应当自由支配一生中的工作时间,对每个员工都应有灵活的安排,通过使员工与其所能适应的工作位置相匹配,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防止辞退现象,保证位置的存在,要做到公司不景气时不发生辞退现象,不能遇到困难就辞退职工了事。大众公司强调要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企业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企业要建立动态的薪酬制度,以适应经济状况的变动,使企业成为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有呼吸的企业”。 构建动态薪酬体系 所谓动态薪酬体系,一是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和发展情况,以及其他有关因素变动情况,对薪酬制度及时更新、调整和完善;二是根据调动各方面员工积极性的需要,如调动管理人员、科研开发人员和关键岗位员工积极性的需要,随时调整各种报酬在报酬总额中的比重,适时调整激励对象和激励重点,以增强激励的针对性和效果。这其中包括基本报酬、参与性退休金、奖金、时间有价证券、员工持股计划、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等六项。 基本报酬:保持相对稳定,体现劳动力的基本价值,保证员工家庭基本生活。 员工参与性退休金:1996年建立,员工自费缴纳费用,相当于基本报酬的2%,滞后纳税,交由基金机构运作,确保增值。属于员工自我补充保险。 奖金:1997年建立,一为平均奖金,每个员工都能得到,起保底奖励作用;二是绩效奖金,起进一步增强激励力度作用。使员工能分享公司的新增效益和发展成果。 时间有价证券:1998年建立。 员工持股计划:1999年建立,体现员工的股东价值。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2001年建立,设立养老基金。企补充养老保险相当于基本报酬的5%。 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制度

公司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公司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中国亏损公司是否无踪可循? 运用统计方法预测中国上市公司的亏损研究

运用统计方法预测中国上市公司的亏损研究 郑宝山蔡虹燕李爱民 胡南牛淑霖邵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13) 【摘要】本文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上市公司 的财务状况。通过单变量分析,得出亏损企业的 主要特征是其获利能力指标的下降。通过多变量 分析建立数学模型,计算上市公司的盈亏点。 1.引言https://www.doczj.com/doc/582062047.html,资料搜索网 中国10年股市,一直处于不断规范中。于1998年推出“上市公司预亏公告制度”。实施3年来,已经有多家公司发布预亏公告。但正是由于中国股市尚不规范,通常公司发布预亏公告时,已经严重亏损。因此,如何从上市公司历年公布的年报抓住蛛丝马迹,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预报公司的亏损,以防范和减少投资风险。本文试图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选取典型的行业,通用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的方法,寻求反映公司盈利或亏损状况的主要财务指标,并希望得到一个数学模型,得到公司的盈亏点。 2.研究程序及方法 2.1.上市公司样本的选取 为了集中资源分析亏损公司的特征,我们对我国上市公司

重点亏损行业,选择了两个行业,即商业和家电行业。在每个行业,选取10家公司,其中10家亏损公司,10家盈利公司。在亏损公司的选择上,既有连续3年以上亏损的ST公司,也有2001年中期亏损的公司,以分析和预测其亏损的特征。 为了得出上市公司亏损的数学模型,我们有一条假设:即假设上市公司披露的报表数据是真实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我们的分析。 由此原则,我们不选取被证监会所查处的严重造假的公司,以及遭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的公司。最后,我们选取的公司分别为: 1 2001年中期亏损

案例分析报告

一、案例分析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要求 (一)封页: 注明案例分析的题目,参与人员等等必要事项。学生在写的时候还要注明班级、小组、日期。设计要美观。 (二)主题: 1、案例陈述 案例全盘陈述和删节陈述,但是,要严格保留案例的实际性。要全面、翔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尤其是真实情景中的关键因素不可遗漏,特别要突出情境中的要素间的冲突——人物间的冲突、行为与结果的冲突、决策中的困境和困惑。 (三)案例分析 这是案例分析报告的关键部分,在分析案例的时候一定联系相关理论,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文字表达要开门见山,在案例分析中,为使论点突出,可以使用小标题,在各段落的开始,应突出该段的主题句子,紧接着可用陈述句支持主题句,这样分析,思路清晰、逻辑性强,便于他人理解和接受。 (四)结论 这是案例分析报告的重中之重,要注重问题解决策略的情景适宜性和合理性。1.有个人的见解。要防止单纯复述或罗列案例提供的事实,用所学过的管理理论和知识,发现经营管理中已经出现的或潜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加以逻辑排列,从中抓住主要矛盾。 2.提出的建议要有特色。首先是提出的建议要符合具体情况,有明确的针对性,防止出现空泛的口号和模棱两可的观点及含糊不清的语句。应当注意的是,管理的实际问题可能有多种解决办法,不会是唯一答案,关键是对问题的分析要符合逻辑,对所提出的观点和建议方案要有充分的信息支持和必要的论证,并进行合理的比较。 3.要重视方案实施的步骤和可操作性。在分析案例时,对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常能列出很多优点,有时却难以操作,这样就失去实际意义,也缺乏说服力。二、案例分析报告的写作步骤 第一步:阅读案例,明确写作目的 要想将一篇案例分析报告写好,对案例的透彻理解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给出的案例描述是你们进行写作的依据。一般来讲,作者对案例至少要进行两类阅读——泛读和精读。这一步就是泛读的过程,泛读让你们对整个案例有初步认识,对案例描述进行泛读时,不能漫无目的地浏览一下案例梗概就完事了。泛读要求你们对整个案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阅读文字叙述,还要阅读其中的图表、数字以及附录资料。更为重要的是,要将案例中的重要事项进行确认,如案例的主题、案例中机构的成功之处、存在问题、发展趋势、所涉及的人物及人物间的关系等等,最好用笔勾画出来加以明确。 另外还需要注意自己扮演的角色,在此基础上确定报告的写作框架。 第二步:注重细节,精读案例并加以分析 这一阶段的阅读就是前面提到的对案例进行的精读,需要对案例进行反复、细致的阅读,以求透彻理解整个案例的详细情况,从中获取报告所需的定量和定性信息。 第三步:明确案例分析需要的相关理论和观点

物业公司项目诊断报告书范本

二〇〇九年四月十五日我中心物业专家对贵司五个物业项目的物业的基础管理、治安管理、消防管理、车辆道路管理、客户服务、外围设备管理(不含设备房,设备房没有进到)、清洁管理以及绿化管理八个常规物业管理内容进行了仔细地考察,我中心此次物业考察诊断的重点为:“物业管理的痕迹”以及“管理是否形成闭环”两个方面,对于硬件方面,考虑到地震影响等实际客观因素,本次不予讨论。对于管理中存在的优点,从企业诊断的角度出发,本报告也不予于展示。现仅将贵物业管理方面存在着的有待完善方面的问题诊断报告如下。 一、管理的执行力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问题1:考察中办公区的保安员不在岗位,人员来访无询问登记操作,然在门岗制度中有“对来访人员询问登记”之规定。 问题2:在小区服务中心,物业服务软件建有,但操作使用的痕迹较少。 问题3:在上述服务中心的工作巡查记录本上,有对小区当日存在问题的描述,但现场没有动作,没有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 分析:有程序文件,不是制度不健全,同时经查人员有出勤,但没有执行。 结论:员工的执行力存在着一定差距。 改进方法:建议强化员工执行力理念的培训。 二、物业管理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较差 问题4:小区停车场没有考虑避雨通道。下雨车主如果没带雨伞避雨存行走在一定困难。 问题5:生产车间门岗保安在客户来访时,礼节礼貌做的较差,没有先问候(或敬礼)再咨询,而是直接询问来客。 分析:在物业的三要素:“经营、管理、服务”中,特色应该是服务。管理是实现服务的手段。但服务特色不浓。 结论:缺乏服务特色,尤其是人性化服务特色。 改进方法:加强礼仪礼貌的培训。 三、物业管理的硬件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的设计 问题6:小区的大门在条件允许下没有实行人车分流设计,人车进出走同一通道,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管理学15个经典案例分析

管理学案例分析题 某建筑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地知名的建筑龙头企业。总结企业成功的经验,许多管理人员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如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当地政府、银行的良好关系,几十年形成的固定客户和良好的信誉,良好的员工素质等等。在2008年北京奥运景气鼓舞下,公司确立了打破地区界限,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建筑企业的远景和使命。当企业树立这样的远景和使命并为之努力时,发现曾经作为优势的“天时、地利、人和”似乎不在。例如,就在前不久,日本一家建筑企业在与公司谈判时,让公司在两天内给出一个项目的报价。由于公司没有既懂建筑专业又精通日语的人员,没有能够及时报价,很遗憾地没有抓住公司项目。 请分析该公司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1)天、地、人是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的概括描述。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公司过去的成功来自天时、地利、人和,构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当公司重新确立了“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建筑企业”时,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在政府、银行关系方面、在地理方面、在人员素质要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所谓的天、地、人已经不再成为优势。 (2)因此公司要真正认清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确定公司的使命和愿景,并围绕天、地、人等制定相应措施。具体措施应围绕培育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和系统的技能;迅速把新产品投入市场的能力;更好的售后服务能力;生产制造高质量产品的技能;开发产品特性方面的创新能力;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准确迅速满足顾客定单的系统;整和各种技术创造新产品的技能等方面。 某地方生产传统工艺品的企业,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销售额和出口额近十年来平均增长15%以上。员工也有原来的不足200人增加到了2000多人。企业还是采用过去的类似直线型的组织结构,企业一把手王厂长既管销售,又管生产,是一个多面全能型的管理者。最近企业发生了一些事情,让王厂长应接不暇。其一:生产基本是按定单生产,基本由厂长传达生产指令。碰到交货紧,往往是厂长带头,和员工一起挑灯夜战。虽然按时交货,但质量不过关,产品被退回,并被要求索赔;其二:以前企业招聘人员人数少,所以王厂长一人就可以决定了。现在每年要招收大中专学生近50人,还要牵涉到人员的培训等,以前的做法就不行了。其三:过去总是王厂长临时抓人去做后勤等工作,现在这方面工作太多,临时抓人去做,已经做不了做不好了。凡此种种,以前有效的管理方法已经失去作用了。 请从组织工作的角度说明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措施。 (1)从案例中给出的信息看,企业明显采用的是直线型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组织结构优点是:直线型组织结构的优点:结构比较简单,所有的人都明白他们应向谁报告和谁向他报告。责任与职权明确。每个人有一个并且只能有一个直接上级,因而作出决定可能比较容易和迅速。缺点:是在组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业务比较复杂,所有管理职能都集中由一个人承担,是比较困难的。 (2)显然当企业已经发展成为2000多人时,直线型组织结构制约企业的正常发展。如同案例中王厂长面临的困境,要一个人管所有的事情,已经没有效果和效率了。 (3)企业需要采用适合企业发展的组织结构形式,例如管理进行专业化分工的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考虑设立生产计划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后勤部门。这样就可以发挥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的优点,即各级直线管理者都有相应的职能机构和人员作为参谋和助手,因而能够对本部进行有效管理,以适应现代管理工作比较复杂而细致的特点,而每个部门都是由直线人员统一指挥,这就满足了现代组织活动需要统一指挥和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度的要求。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某国有大型企业为了适应来自国内外的竞争,以及企业长期健康发展,认识到要转变观念,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同时需要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而培训是先导。过去,企业搞过不少培训,但基本上是临时聘请几个知名专家,采用所有员工参加、上大课的培训方式,在培训过程疏于控制。培训过后,有人认为在工作中有用,有的人认为没有什么用,想学的没有学到;也有人反映培训方式太单一,没有结合工作实际等等。 如果你是公司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副总经理,你该如何管理公司的培训工作。 (1)虽然企业认识到培训是先导的重要性的认识。但正如案例中所显示的企业在培训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培训内容和方法的单调单一、培训过程控制和培训效果评估不够等。为了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2)针对案例中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首先要对培训工作进行管理;其次要确保培训内容多样性。培训内容应包括政治思想教育、业务知识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第三要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包括系统的理论培训、职务轮换、参观考察等。 (3)总之,在培训过程中,一般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培训工作要与企业目标相结合;上级管理者要支持和参与培训

百事公司案例分析报告——战略管理.doc

百事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一、百事公司历史 1893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伯恩市,年轻的药剂师科尔贝?布莱德汉姆(Caleb Bradham)试验时发现了一种新口味,深受苏打柜台顾客的喜爱。他由此意外发明了一种由可乐果、香草和珍贵精油混合而成的碳酸饮料,取名为“布莱德(Brad)饮料”。1898年8月28日,科尔贝将其易名为“百事可乐” (Pepsi-Cola) ,这种饮料能够发挥类似胃蛋白酶的功能,有助于消化。1902年,科尔贝创建了百事可乐公司。起初,科尔贝自己将浆液混合配制,通过苏打柜台出售。后来他意识到一个巨大的商机的存在——将百事可乐灌装起来,这样各地的人们就都可以享用到。 二、企业使命 我们立志将百事公司建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主营方便食品和饮料的消费品公司。在为我们的员工、业务伙伴及业务所在地提供发展和创收机会的同时,我们也努力为投资者提供良性的投资回报。诚信、公开、公平是我们所有经营活动所遵循的原则。

三、企业愿景 百事公司的责任是在环境、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不断改善周围的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百事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愿景是“百事公司的承诺”的基础。它表达了我们的基本信念:即只有对社会有益的行为才是企业正当的行为,这涉及整个世界的繁荣兴旺,以及公司自身的健康发展。 四、公司未来方向 百事是一家比可口可乐规模更大,更加多元化的公司,拥有无数增长的机会和方向,尽管从美国来看可乐市场有些停滞,但可乐和零食的全球市场依然强劲,在某些国家增长甚至达到了两位数。此外百事继续在非可乐市场扩张领域,似乎增进了可乐和咸味食品,水和运动饮料早餐和果汁产品之间的协同。 2009年后期,百事在巴西并购当地的最大的包装椰汁饮料商。此外,百事耗资78亿美元收购了两大独立灌装商这一前向整合战略,是数月来百事公司主要的行动。 五、公司目前战略 本土化战略 本土化管理与本土化生产是当前全球跨国公司的趋势百事在中国的本土化进展成绩斐然。百事中国区的管理层70%已经由中国人担任,其中只有1个不是中国内地土生土长的。 广告战略 从美国到亚洲,消费者和电视观众经常能看到一群当红明星同时出

企业诊断集团咨询诊断报告

企业诊断集团咨询诊断 报告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第一部分 某集团咨询诊断报告 引言 应集团的邀请,人大专家组对集团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调查研究。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公司的职位评估、组织流程设计、绩效考核制度设计、薪酬制度设计及员工持股制度方案的制定进行前期准备,对各课题的背景有客观的把握,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情况有正确的了解。 本期调研主要采用三种方法: 1.访谈。与公司高层领导和中层管理者进行单独或集体访谈,访谈对象近20人次。 2.问卷调查。面向公司全体员工进行了组织运行状况问卷调查,并用EXCEL 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3.查阅公司有关文献资料。内容包括公司报纸、内部文件、管理资料等。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集团的发展历程和经营管理现状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我们认为,集团经过十年的艰苦创业,对房地产业经营发展的内在规律已有深刻的把握,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总结,虽然目前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我们认为这是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只要公司上下能够正视困境,达成共识,同心协力,共同参与经营管理的变革,集团定能更快、更新、更高的发展。 基于对公司的粗浅认识和了解,我们撰写了这份咨询诊断报告。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调研尚不够深入全面,加之时间限制,报告中的观点和对问题的把握不一定准确定位,也难免存在谬误,另外我们也不想罗列更多的事实,因为不管是取得的成绩,还是存在的问题,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切身地感受到,我们只是从整体作一把握,仅供公司领导参考。 本咨询诊断报告共分四部分: 1、集团成功的关键;

管理学企业成功案例

管理学企业成功案例 管理学企业成功案例:海尔的崛起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 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经过短短15年 的时间,海尔集团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拥有 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到1999年海 尔产品包括58大门类9200多个品种,企业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 81.6%的速度高速、持续、稳定增长,1999年,集团工业销售收入 实现215亿元。1997年8月,海尔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中国六家首 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重点扶持冲击世界500强。而海尔长期 的成功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对海尔的崛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 下就是海尔文化的具体体现: A.美国海尔人:当日的工作决不往后拖! 1999年7月中旬,美国洛杉矶地区的气温高达40多度,连路上 也少有人在这么热的天气里走动。一次,因运输公司驾驶员的原因,运往洛杉矶的洗衣机零部件多放了一箱,这件事本来不影响工作, 找机会调回来即可,但美国海尔贸易有限公司零部件经理丹先生不 这么认为,他说:当天的日清中就定下了要调回来的内容,哪能把 当日该完成的工作往后拖呢?!于是丹先生冒着酷暑把这箱零部件及 时调换了回来。 B.金昌顺现在工作为何这么"顺"? 金昌顺经过培训上岗,干起了冰箱总装焊接工,他的梦想是想当“海尔焊接大王”。光想当不行,更要平日好好练。怎么个练法?因 为心急,刚开始金昌顺就碰了“钉子”,在一次焊接比赛中成绩不 理想,便一度产生了消沉情绪。他的师傅发现这个现象后,便开导 他说:任何能力的提高都有一个过程,不

要心急,工作效果如果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每天提高1%,长 期坚持下来, 就会有几何级数的提高。师傅的话深深触动了金昌顺。从此后,他苦练基本功,工余时间寻来些废旧的切割管子,天天晚上进行练习。同事们说:"发现废旧管子就给小金,他这个拼劲真让人佩服!" 金昌顺焊接技术天天有提高,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98年冰 箱事业部举行的焊接比武中,金昌顺连续三次夺得焊接明星,并受 到公司的嘉奖。 C.这位员工的上级应负责什么责任! 1995年7月的一天,原洗衣机有限总公司公布了一则处理决定,某质检员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洗衣机选择开关差错和漏检,被罚 款50元。这位员工作为最基层的普通员工承担了她所应该承担的工 作责任,但是,从这位员工身上所反映出的质保体系上存在问题-- 如何防止漏检的不合格品流入市场,这一责任也应该像处理这位员 工这样落到实处,找到责任人。这位员工问题的背后,实际还存在 着更大的隐患,毕竟当时的洗衣机有限总公司的产品开箱合格率和 社会返修与第一名牌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一切决不是这位员 工一个人有能力造成的,体系上的漏洞使这位员工的"偶然行为"变 成了"必然"。既然如此,掌握全局的干部更应该承担责任在前,先 检查系统保障的问题,才能使错误越来越少。这位员工的上级--原 洗衣机有限总公司分管质量的负责人也自罚300元并做出了书面检查。 从企业文化角度分析海尔崛起的原因。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从A和B看出,这也是海尔从长期的实践工作中提炼出来企业口号,并且把这句话写在海尔的厂房里, 让全体员工共勉!从C中看出:海尔形成的文化氛围是解决源头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的障碍!总之,海尔的文化是实事求是,而不 是几句响亮的空头口号! 成功管理学经典启示例子:

宝洁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宝洁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一案例综述 宝洁公司创始于1837年,是向杂货零售商和批发商供货的最大的制造商之一,并且在品牌消费品制造商如何进行市场定位的策略设计方面是一个领先者。在1993年,宝洁公司的300亿美元的销售额在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各占一半。公司的产品系列包括了许多种类的产品,公司组织成了5大产品部:保健/美容、食品/饮料、纸类、肥皂、特殊产品(如化学品)。 宝洁公司的大多数产品类别的竞争比较及集中,在每一个产品类别中,2个或3个品牌产品生产商控制了总品牌产品销后额度额的50%以上的份额。宝洁公司的产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销售,其中在产品销售数量发面最重要的几个渠道是杂货零售商、批发商、超级市场、和俱乐部商店。尽管公司于零售商和批发商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那么的和谐,但是宝洁公司的管理层认识到,为了在市场中获得成功,既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又要满足渠道的需要。保洁工产品的需求主要是由最终消费者的拉动通过渠道的,而不是通过贸易推动的。消费者对宝洁产品的强有力的需求拉动为公司在与零售商和批发商交易过程中提供了优势。 在150多年的经营过程中,宝洁公司已经在积极和成功地进行高质量消费品的“世界级”的开发和营销方面建立了声誉。在公司发展的历史中,宝洁公司强调给消费者提供能带来良好的价值的出色的品牌产品。并且将公司定位于:为忠于品牌的消费者提供根据价值定价的产品的基础上构造公司的未来。

20世界70年代,产品促销显着发展。伴随大量的促销活动,使提前购买成为行业的惯例,而且导致了制造商很难准确的预测需求的变化。各个环节的库存不断扩大来满足消费者的提前购买需求。它不仅提高了库存成本,同时也导致了更高的制造成本和服务成本,也导致了品牌价值和供应链渠道的无效率。 90年代的渠道转变的改革的目标之一,在于开发与渠道中的合作伙伴更加合作和相互有力的关系,用合作来替代谈判,从而有效率地、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通过将消费者的忠诚于改进的渠道效率和关系相结合,宝洁公司认为自己产品的市场份额将会增长,而渠道和消费者的服务成本将会下降,使渠道中的所有成员都能够受益。 二问题分析 (1)分销渠道的改革 在20世纪90年代,宝洁对渠道进行了改革。它希望开发与渠道中的合作伙伴更加合作和相互互利的关系,用合作来代替谈判。它的目的是提高渠道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此,它有两个项目,第一个项目集中于通过连续补充计划(CRP)来提高供应物流和降低渠道库存。第二个项目是通过订货和开票系统的修改来改善对渠道客户的总订货周期和服务质量。 CRP的实施对各个零售商来说解决了他们最大的问题。不断扩大的顾客需求和有限的仓库容量的矛盾,使零售商不得不通过零担运输的方式来满足需求。零担运输无疑增加了零售商的物流成本,这就会导致价格的上涨。而价格对零售商来说是争取顾客的有利武器。宝洁的这种做法解决了零售商的后顾之忧,使零售商只需要关心他的前台运作了。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由于

人力资源诊断报告书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改制与管理模式设计咨询项目人力资源诊断报告书 2003年5月23日

目录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诊断报告 1.人力资源综合分析 人员组成描述及分析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员工1623人,其中中层以上管理人员112人。具体组成情况如以下图表所示。 全体员工年龄结构组成(表1、图1) 表1 全 体 员 工 年龄结构 合计 30岁以下 30—35岁 35—40岁 40—45岁 45—50岁 50岁以上 人 数 709 308 133 157 136 180 1623 图1 从公司整体来看,全体员工中40岁以下的1150人,占总人数的71%,30岁以下的709人,占总人数的44%,50岁以上的180人,占总人数的11%,年龄搭配比较合理,并且非常富有活力,适于公司长远发展。 全体员工学历结构组成(表2、图2) 表2 人力资源综合分 人员组成描述与分析 人员变动描述与分析 问题综述

全体员工 学历结构 合计 研究生 双学士 大学大专 中 专 技 校 高中初中 其 它 人 数 4 263 36 5 179 141 253 418 1623 图2 全公司大专学历以上的员工有632人,占总人数的39%,其中在前方单位的大专学历以上的员工有466人,占前方单位员工1156人的40%,整体学历水平较低,但在本行业这个比例水平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公司每年都在招聘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整体学历水平的上升趋势比较明显。 全体员工职称结构组成(表3、图3) 表3 全体员工 职称结构合计高级中级初级其它 人数58 237 588 740 1623 图3 全公司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员工有883名,占到总人数的54%,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员工295人,占总人数的19%,整体的专业技能较高。另外,公司中具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项目经理资质的人数分别为67人、52人、13人、3人,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但资质级别从高到低的人数逐

管理学案例分析(戴尔公司成功之道)

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 直接面对客户—戴尔公司的直销模式 案例陈述 1998年末,美国《商业周刊》评出了本年度100名叱咤全球的巨人企业,戴尔公司(D ELL)被评为第一名。它不仅战胜了IBM、康柏、惠普等巨型企业,就连号称软件之王的微软公司也屈居其后。一个创立于1984年的公司,何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答案在于,戴尔的直销模式发挥了威力. 与IBM竞争 19岁的时候,迈克尔·戴尔决定从德克萨斯大学退学,这位年轻的一年级大学生不想去做医生、律师或是工程师,而是要成为一名企业家,创办一家计算机公司,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要“与IBM公司竞争”。 戴尔出售计算机的方式有些特别,他没有在大街上租赁铺面,而是通过电话直接将计算机卖给客户。有人戏称,戴尔是在家里从事销售工作,他身穿睡衣就可以将计算机卖出去.事实上,戴尔开创了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商业模式,这就是直销。过去,顾客购买计算机主要是通过电脑经销商。而戴尔则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即“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话购买计算机”. 戴尔在上大学时就在宿舍里用零部件给同学组装计算机,他由此体会到用户渴盼低成本计算机的心理。他想,为什么不能开辟一条直接的供货渠道呢?即客户打电话过来,销售者将计算机用邮包寄出去。当时还没有哪一家厂商用这种方式推销产品。但戴尔却认为,直接

销售对厂商来说可以减少管理费用,获得更多的利润,对客户来说可以提供更便捷更实惠的选择。戴尔直言:“远离顾客无异于自取灭亡。还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以为他们的顾客就是经销商!我现在还对此大惑不解。"结果证明,直接销售使戴尔公司声名大噪,戴尔的营业额以火箭般的速度上升。1984年,戴尔公司的营业额为600万美元,3年后增加到6900万美元,而到了1991年,这一数字已达到了5.46亿美元。1995年,戴尔占据了全球3%的市场份额,1996年上升到4%.虽然戴尔的利润赶不上占据市场头把交椅的康柏公司,但据国际数据公司统计,戴尔的增长率几乎是康柏的两倍。1996年,戴尔的股票价格翻了5倍,营业额达到53亿美元,1997年更是创下了120亿美元的纪录。戴尔现有20 800名职工,在全球33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其产品和服务范围覆盖170个国家和地区. 1996年,32岁的迈克尔·戴尔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25位最佳企业家之一。在1999年7月5日出版的《福布斯》杂志中,戴尔以165亿美元的净资产名列全球第7大富翁(第一名是比尔·盖茨,其净资产达到900亿美元)。目前,戴尔的资产以平均每天1000万美元的速度增长。 网上直销 通过开拓性的“直线订购模式”,戴尔公司和大型跨国公司、政府部门、教育机构、中小型企业以及个人消费者建立了直接联系,戴尔公司不仅通过免费直拨电话向他们销售计算机,还为他们提供技术咨询,并于次日到现场服务。目前戴尔公司每天能够接到50000个这样的电话. 1993年的时候,戴尔曾试图恢复传统的销售方式,但很快就发现自己“撞到了墙上”,消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