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书法作品题款赠词用语

书法作品题款赠词用语

书法作品题款赠词用语
书法作品题款赠词用语

书法对联题赠用语

一、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请正、指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二、下款客套词或敬词、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三、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题赠辞:书法横批、斗方

博雅達觀、筆歌墨舞、寵辱不驚、道法自然、登山臨水、

淡泊明誌、典雅清麗、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氣若蘭

放下便是、浮生若夢、觀海聽濤、甘苦自知、和風朗月、

和氣致祥、厚德載物、厚德載福、厚積薄發、惠風和暢、

惠風祥雲、和風細雨、海納百川、景氣和暢、江山入畫、

積健為美、積健為雄、君子不器、兼聽則明、境由心造、

境隨心轉、漸入佳境、開卷有益、寄情山水、虛懷若竹,

臨海聽濤、蘭氣隨風、樂天知命、樂此不疲、敏事慎言、

妙造自然、明月清風、明月入懷、寧靜致遠、耐住清貧、

品茗撫琴、品茗聽琴、清風朗月、氣若幽蘭、曲徑通幽、

人淡如菊、仁者不憂、如風過耳、素心若雪、室雅蘭香、

室雅人和、隨心所欲、石瘦花嬌、天道酬勤、天朗氣清、

踏雪尋梅、溫故知新、物華天寶、萬事隨緣、唯善是寶、

唯樂直言、虛懷若谷、心靜夢舒、心曠神怡、閑心逸趣、

仁者不憂、雲鶴遊天、雲淡風輕、一謙四益、韻雅趣幽、

遊目騁懷、逸致閑情、煙雲供養、悠然雅靜、怡然自得、

知足常樂、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

竹影清風、篤行致遠、珠聯璧合、中庸和諧、紫氣東來。

--------------------

贺喜词:事业

勸學語:讀書萬卷、勵精圖誌、業精於勤、耕雲種月、天道酬勤、開卷有益、學而不厭、聞雞起舞

養心語:胸懷灑落、溫恭自虛、慎靜尚寬、澄心清神、知足常樂、百忍成金、氣若幽蘭、豁達大度、怡然自樂、冰壺秋月

藝術語:神融筆暢、會通古今、筆啟自然、辭富山海、遷想秒得、思逸神超、法貴天真、言為心聲、珠圓玉潤、珠光寶氣

﹝賀績優﹞一馬當先、出類拔萃、同心協力、個中翹楚、無與倫比、超越巔峰、勞苦功高、卓越幹練、品資卓越、無懈可擊、業績斐然、績效斐然、敬業樂群、業績輝煌、絕倫逸群、勤奮楷模、篳路藍縷、运筹帷幄

﹝賀升遷﹞英才得展、大展鴻猷、任重道遠、步步高升、青雲直上、高瞻遠矚、功績卓著、鵬程萬里、豐功偉績、懋績可風

﹝賀深造﹞名標金榜、才高八斗、才華橫溢、名列前芧、名冠群倫、出類拔萃、前程萬里、前途輝煌、鵬程萬里

﹝賀榮退(調))仁風廣被、永懷德風、功成名立、功績永懷、勞苦功高、任勞任怨、勤勞卓著、政績在公、厥功奇偉、博施濟眾、德澤縈懷、聚情永懷、懋績長留、勳業永懷、鵬程萬里

﹝賀金融界﹞欣欣向榮、信孚中外、裕國利民、信用卓著、服務人群、實業昌隆、輔導工商、福國利民、通商惠工、繁榮社會、金融樞紐、安定經濟

﹝賀醫界﹞仁心良術、仁術超群、仁術濟眾、良相良醫、良醫濟世、華陀再世、華陀妙術、醫學淵博、功同再造、醫術精湛、妙手回春、懸壼濟世、杏林春滿、博施濟眾、著手成春、德施仁術、濟世利人

﹝賀政界﹞名孚眾望、仁聲廣被、口碑載道、功在桑梓、為民前鋒、為民喉舌、政通人和、政績斐然、善政親民、造福地方、德高望重、眾望所歸、德政澤民、德政可風、斐聲議譠、萬眾共欽、豐功偉績

﹝賀軍警﹞英才得展、步步高升、干城之才、柳營之光、忠勤永念、忠勤楷模、忠涨诿、、軍紀楷模、愛民助民、義舉救人、績效卓著、綱紀嚴正、懋功勛績、造福地方、惠民無疆、戰績彪炳、鵬飛鷹揚

﹝賀法界﹞法學權威、才華橫溢、明鏡高懸、伸張正義、法學浩瀚、明察秋毫、廉己奉公、公正嚴明、芸眾慧人、仰強扶弱、崇德辯惑、德孚眾望、廉潔可風、理精言、精通六法

﹝賀當選﹞眾望所歸、名孚眾望、萬眾出欽、仁聲廣被、造福桑梓、為民喉舌、高才碩望、德政澤民、為民前峰、勤政親民、斐聲議壇、輔政利民

﹝賀體育﹞大顯身手、出類拔萃、球壇菁英、滑壇佳技、球國稱雄、奪標高手、球技超群、球藝精湛、球壇勁旅、捷足奪魁、體育之光、體能超群、技精術粹、健身強國、為國爭光、發揚武德、擊技超群、弘揚體育

﹝賀教師﹞百年樹人、作育功高、培育英才、春風化雨、教育報國、春風廣被、師德永銘、教澤廣被、良師益友、師恩永懷、誨人不倦、嘉惠學子

(賀美術﹞妙筆生花、巧奪天工、出神入化、匠心獨俱、藝林薈萃、鬼斧神工、淋漓盡致、維妙維肖、藝臻化境、藝海生輝、刻畫入微、藝苑英才、別出心裁、藝壇翹楚、功在美育、神態活現、品藝精敏、彩筆生輝

﹝賀餐廳﹞賓至如歸、痛飲快談、開懷暢飲、高賓滿座、勝友如雲、知味下馬、近悅遠來、嘉賓雲集、萬商雲集、醇酒佳餚、飄香十里、御膳天廚

﹝賀表演﹞賞心悅目、多彩多姿、盡善盡美、聲色俱佳、藝術之光、行雲流水、藝臻化境、藝海生輝、天韻之聲、藝壇精英、餘音繞樑、聲藝卓越、曼歌妙舞、絲竹和鳴、傳道宏藝、婆娑曼妙、珠圓玉潤、響遏行雲

﹝答謝﹞嘉惠良多、匡助良多、嘉惠永銘、贊襄良多、受益良多、居功厥偉、熱心堪崇、感佩熱忱、贊襄功宏、銘心刻骨、貢獻殊偉、恩同再造

﹝友誼﹞雲天厚誼、雲誼永存、聚情永懷、雲天高誼、盟誼永固、情誼永懷、敦睦情誼、惠澤廣備、至诚永念、惜別常憶、德業彌珍、锦情义茂

-------------------

贺喜词:商業

办公室:匯川納海、斂福生財、興隆大業、宏圖大展、裕業有孚

創業語:老驥伏櫪、壯誌淩雲、鵬程萬裏、群賢畢至、大展鴻圖、積健為雄、海納百川、龍藏深泉、天道酬勤

開業語:開幕誌慶、駿業崇隆、陶未媲美、鼎業維新、富國利民、駿業肇興、大展鴻圖、多財善賈、鴻猷大展、大業千秋、大展經綸、駿業日新、源遠流長、嘉惠工商、萬商雲集、開張駿業、駿業宏開、同業楷模、陽光明媚、東風送情、德昭鄰壑、才震四方、開業吉祥,大富啟源、鶯遷仁裏,燕賀德鄰,紫氣兆祥

賀開幕:大展鴻圖、大業千秋、百世宏基、近悅遠來、首領群商、蒸蒸日上、萬商雲集、欣欣向榮、駿業日新、駿業宏開、駿業鴻圖、駿業肇興、駿業崇隆、駿業宏業、開張駿業、鼎業維新、萬商雲集、鴻獻大展

--------------------

贺喜词:家庭

﹝賀新婚﹞百年好合、百年偕老、天作之合.百年琴瑟、白頭偕老、佳偶天成、永結同心、永浴愛河、花開並蒂.如鼓琴瑟、花好月圓.心心相印、比翼雙飛、郎才女貌、相親相愛.美滿良緣、情投意合.鶯鳳和鳴

﹝賀訂婚﹞白首成約、鴛鴦壁合文定吉祥、喜締鴛鴦、緣訂三生、締結良緣、絪緣相配、終身之盟、盟結良緣、許訂終身

(賀嫁女﹞淑女於歸、於歸協吉、祥徵鳳律、之子於歸、妙選東床、跨鳳乘龍、適擇佳婿、燕燕於飛、帶結同心、乘龍快

﹝祝男女壽﹞九如之頌、南山獻頌、祝無量壽、海屋添壽、松柏長春、壽域宏開、松林歲月、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晉爵延齡、蓬島春風、鶴壽添壽

﹝祝夫婦雙壽﹞天上雙星、福祿雙星、百年偕老、松柏同春、家中全福、桃開連理、華堂偕老、雙星並輝、壽域同登、鶴算同添

﹝祝男壽﹞南山之壽、天賜遐齡、東海之壽、天保九如、河山長壽、海屋添壽、壽富庚寧、星輝庚寧、耆英望重、壽比松齡

﹝祝女壽﹞王母長生、北堂萱茂、花燦金萱、萱花挺秀、萱庭集慶、星輝寶婺、慈竹風和、眉壽顏堂、蟠桃獻頌、福海壽山

﹝賀生子﹞弄璋誌喜、天賜石麟、德門生輝、石麟呈彩、熊夢呈祥

﹝賀生女﹞明珠入掌、女界增輝、弄瓦徵祥、輝增彩帨、緣鳳新雛

﹝賀雙生﹞玉樹聯芬、棠棣聯輝、花萼欣榮、雙芝競秀、壁合聯珠

﹝賀生孫﹞玉筍呈祥、秀茁蘭芽、瓜瓞延祥、孫枝啟秀、蘭階添喜

﹝賀新屋﹞金玉滿堂、美輪美奐、新基鼎定、華廈開新、福地傑人、堂構更新、堂開華廈、秀茁蘭芽、煥然一新、蘭階添喜、鶯遷喬木、鴻猶大展

﹝賀遷居﹞良禽擇木、高第鶯遷、鶯遷喬木、喬木鶯聲、鶯遷葉吉

﹝賀新年﹞大吉大利、五福臨門、四季平安、心想事成、吉祥如意、吉慶有餘、年年有餘、花開富貴、金玉滿堂、竹報平安、招財進寶、滿堂富貴、新昭如意、迎春納福、賀頌春釐、富貴有餘、福星高照、開歲百福、事事順心、添福增壽、恭賀新禧、萬事如意、恭喜發財、

歲歲平安

----------------------

贺喜词:吉祥语

雙字吉祥語

歡暢、昌盛、興隆、鴻喜、壽祺、百福、步雲、寶源、寶和、存德、大盛、得利、道亨、鼎泰、德和、德昌、鳳和、福安、福壽、福和、廣遠、廣雅、廣益、觀仁、觀文、合盛、華盛、和祥、厚孚、厚康、恒德、恒孚、駿興、謙益、勤和、瑞隆、天發、天福、通順、萬順、馨德、永盛、誌成、致遠

四字吉祥語:

祝福語:百福具臻、福壽康寧、瑞啟德門、鴻喜雲集、福至心靈、門潭贈慶、恭喜發財、五谷豐登、福齊南山、福壽雙全、福壽年高、福惠雙修、德門積慶、升祺駢福、潭祉迎祥、福祉駢蕃、五福齊全、三陽開泰、祥瑞福輳、福祿長久、潭祺迪吉、華星凝輝。

祝壽語:萬壽無疆、百齡眉壽、返老還童、壽如南嶽、千歲之桃、松鶴舞鳳、美意富貴、麻姑酒滿、天保九如、期頤之壽、南山獻頌、算衍春齡、福海壽山、榮躋七秩、年登大耋

賀喜語:天倫之樂、鸞鳳和鳴、比翼齊飛、珠連璧合、芝蘭千載、洞房花燭、秦晉之好、琴瑟永偕、紫氣東來、吉星高照、新婚燕爾、喬遷之喜

賀祿語:金玉滿堂、日轉千階、魚躍龍門、甲第星羅、光輝燦爛、登峰造極、富貴榮華、雁塔題名、飲至策勛、雲程發韌、紆朱懷金、魚躍龍門

賀德語:厚德載物、德隆望重、冰清玉潔、積愛成福、為善最樂、鞠躬盡瘁

賀安語:國泰民安、室雅人和、風順家興、四海升平、民殷國富、萬事如意、風和日暖、和

諧社會、竹報平安

迎春語:春回大地、三陽開泰、滿園春色、梅花數點、瑞氣盈門、普天同慶、萬物登明、物華煥彩、春和貽蕩、春日喧和、綠靜春深

風景語:啼鶯舞燕、高柳垂陰、松竹含韻、百川歸海、驚浪奔雷、蘭蕙桂馥、風調雨順、龍飛鳳舞、寧靜致遠、擇如時雨、雲興霞蔚、百卉含英、蘭秀菊芳、浮翠流丹、花意竹情

四字书法题字用语(90条)

四字书法题字用语(90条) 不知您在书法创作或给朋友题字时,有没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如果有,其实也正常,再饱满的学士也难免有“墨穷”的时候。特此,【书法思考】为大家整理了400条最全、最实用、最具养分的书法常用词语、集句和楹联内容大全,含繁体对照!墨客必备,值得右键分享、收藏。闲暇时间细细品读或熟记,肯定有派上用场的时候,心中有料是文化人的脸面啊。四字书法题字用语(90条)博雅达观、笔歌墨舞、宠辱不惊、道法自然、登山临水、淡泊明志、典雅清丽、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气若兰、放下便是、浮生若梦、观海听涛、甘苦自知、和风朗月、和气致祥、厚德载物、厚德载福、厚积薄发、惠风和畅、惠风祥云、和风细雨、海纳百川、景气和畅、江山入画、积健为美、积健为雄、君子不器、兼听则明、境由心造、境随心转、渐入佳境、开卷有益、寄情山水、虚怀若竹、临海听涛、兰气随风、乐天知命、乐此不疲、敏事慎言、妙造自然、明月清风、明月入怀、宁静致远、耐住清贫、品茗抚琴、品茗听琴、清风朗月、气若幽兰、曲径通幽、人淡如菊、仁者不忧、如风过耳、素心若雪、室雅兰香、室雅人和、随心所欲、石瘦花娇、天道酬勤、天朗气清、踏雪寻梅、温故知新、物华天宝、万事随缘、唯善是宝、唯乐直言、虚怀若谷、心静梦舒、心旷神怡、闲

心逸趣、仁者不忧、云鹤游天、云淡风轻、一谦四益、韵雅趣幽、游目骋怀、逸致闲情、烟云供养、悠然雅静、怡然自得、知足常乐、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竹影清风、笃行致远、珠联璧合、中庸和谐、紫气东来繁体对照博雅達觀、筆歌墨舞、寵辱不驚、道法自然、登山臨水、淡泊明誌、典雅清麗、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氣若蘭、放下便是、浮生若夢、觀海聽濤、甘苦自知、和風朗月、和氣致祥、厚德載物、厚德載福、厚積薄發、惠風和暢、惠風祥雲、和風細雨、海納百川、景氣和暢、江山入畫、積健為美、積健為雄、君子不器、兼聽則明、境由心造、境隨心轉、漸入佳境、開卷有益、寄情山水、虛懷若竹、臨海聽濤、蘭氣隨風、樂天知命、樂此不疲、敏事慎言、妙造自然、明月清風、明月入懷、寧靜致遠、耐住清貧、品茗撫琴、品茗聽琴、清風朗月、氣若幽蘭、曲徑通幽、人淡如菊、仁者不憂、如風過耳、素心若雪、室雅蘭香、室雅人和、隨心所欲、石瘦花嬌、天道酬勤、天朗氣清、踏雪尋梅、溫故知新、物華天寶、萬事隨緣、唯善是寶、唯樂直言、虛懷若谷、心靜夢舒、心曠神怡、閑心逸趣、仁者不憂、雲鶴遊天、雲淡風輕、壹謙四益、韻雅趣幽、遊目騁懷、逸致閑情、煙雲供養、悠然雅靜、怡然自得、知足常樂、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竹影清風、篤行致遠、珠聯璧合、中庸和諧、紫氣東來五字对联(132对)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一

中华赞中秋古诗词书法展比赛

中华赞·2013中秋节古诗词书法作品大赛的通知 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根据我校的每月一事的安排,教导处和决定,在全校开展“中华赞·2013中秋节古诗词书法作品大赛”,请各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的重要意义 以汉语汉字为代表的中华语言文字,既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其组成部分和鲜明标志。广泛开展“中华赞”活动,能够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诵读经典和诗文创作过程中了解、熟悉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激发全社会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个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进而提升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和国民素质。 二、活动宗旨和组织方式 (一)“中华赞。中秋节古诗词”书法作品大赛,以迎接中秋节为主题,,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抒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 (二)“中华赞”书法比赛获奖作品将在各级部走廊展出。 三、征集作品要求 (一)““中华赞”书法作品大赛的作品要求 1.作品种类:可为硬笔书法或软笔书法; 2.作品内容:紧扣迎接和庆祝中秋节这个主题,以为古体诗(含词、曲、赋等)、现代诗、散文、儿童诗等形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3.作品篇幅:硬笔书法要求书写在A4纸上,竖式,以1-2

幅为宜; 软笔书法要求书写在宣纸上,以4尺以下(含4尺)为宜,尽量为竖式。 四、活动时间安排 (一)“中华赞”中秋节书法大赛参赛作品以班级为单位收齐后,于2013年10月1日前教导处。 教务处 2013.9

八大山人,即朱耷,明朝宗室,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

八大山人,即朱耷,明朝宗室,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八大山人传。八大山人。即朱耷。明朝宗室。 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年轻时遭遇变故。离开家逃到奉新县的山中。剃去头发做了僧人。不几年。手持佛尘被称为高僧。 中文名,八大山人。明朝,宗室。资格,诸生。世代居住,南昌。 为诸生。世居南昌。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不数年。竖拂称宗师。住山二十年。从学者常百余人。临川令胡君亦堂闻其名。延之官舍。年余。竟忽忽不自得。遂发狂疾。忽大笑。忽痛哭竟日。一夕。裂其浮屠服。焚之。走还会城。独自徜徉市肆间。常

戴布帽。曳长领袍。履穿踵决。拂袖翩跹行。市中儿随观哗笑。人莫识也。其侄某识之。留止其家。久之。疾良已。山人工书法。行楷学大令。 鲁公。能自成家。狂草颇怪伟。亦喜画水墨芭蕉。怪石。花竹及芦雁。汀凫。翛然无画家町畦。人得之。争藏弆以为重。饮酒不能尽二升。然喜饮。贫士或市人屠沽邀山人饮。辄往。往饮辄醉。醉后墨渖淋漓。亦不甚爱惜。数往来城外僧舍。雏僧争嬲之索画。至牵袂捉衿。山人不拒也。士友或馈遗之。亦不辞。然贵显人欲以数金易一石。不可得。或持绫绢至。直受之曰:”吾以作袜材。”以故贵显人求山人书画。乃反从贫士。山僧。屠沽儿购之。一日。 忽大书”哑”字署其门。自是对人不交一言。然善笑。而喜饮益甚。或招之饮。则缩项抚掌。笑声哑哑然。又喜为藏钩拇阵之戏。赌酒胜则笑哑哑。数负则拳胜者背。笑愈哑哑不可止。醉则往往唏嘘泣下。予客南昌。雅慕山人。属

北兰澹公期山人就寺相见。至日。大风雨。予意山人必不出。顷之。澹公驰寸札曰:“山人侵蚤已至。”予惊喜。趣乎笋舆。冒雨行相见。握手熟视大笑。夜宿寺中剪烛谈。山人痒不自禁。辄作手语。势已。乃索笔书几上相酬答。 烛见跋。不倦。澹公语予。山人有诗数卷。藏箧中。秘不令人见。予见山人题画及他题跋。皆古雅。间杂以幽涩语。不尽可解。见与澹公数札。极有致。如晋人语也。山人面微赪丰。下而少髭。初为僧。号雪个。后更号曰人屋。曰驴屋驴。曰书年。曰驴汉。最后号八大山人云。澹公杭人。为灵岩继公高足。亦工书。能诗。喜与文士交。赞曰:世多知山人。然竟无知山人者。山人胸次。汩浡郁结。别有不能自解之故。如巨石窒泉。如湿絮之遏火。无可如何。 译文。住在山中二十年。跟随他学习的曾经有一百多人。 临川县令胡亦堂听说他的名声。请他到官衙。一年多后。他心中空虚恍惚

书法题词题字用语用词集锦大全 四字篇

四字篇 1 光风霁月 2 颐性养寿 3 神游千古 4 淡泊明志 5 见贤思齐 6 志存高远 7 彰往察来 8 开卷有益 9 心旷神怡 10 正本清源 11 宽仁厚德 12 温良恭俭 13 敏而好学 14 眠云卧石 15 俭以养德 16 博古通今 17 观海听涛 18 皓月禅心 19 高情远致 20 闲云野鹤 21 知白守黑 22 博学笃志 23 澄心清神 24 砥节砺行 25 宠辱不惊 26 思接千载 27 思逐风云 28 宁静致远 29 游艺依仁 30 温故知新 31 室雅人和

32 翰逸神飞 33 妙造自然 34 道法自然 35 法贵天真 36 归真返璞 37 浑厚华滋 38 惠风和畅 39 晓风清月 40 一苇可航 41 停云落月 42 行云流水 43 神与物游 44 月明风清 45 长乐无极 46 耕云种月 47 栉风沐雨 48 气吞云梦 49 清芬可揖 50 高山仰止 51 心随天籁 52 清风朗月 53 梦笔生花 54 精骛八级 55 矫首八荒 56 澄怀观道 57 书为心画 58 镂月裁云 59 三思后行 60 思逸神超 61 心远地偏 62 海纳百川 63 虚怀若谷

64 鸣凤清梧 65 飘然不群 66 春荣瑞气 67 虚己能容 68 博学约取 69 幽径独行 70 云开壑深 71 滴水穿石 72 水到渠成 73 上善若水 74 一池云锦 75 凌云寸心 76 心有灵犀 77 长风破浪 78 厚德载物 79 养德润身 80 云破月来 81 疏影横斜 82 暗香黄昏 83 碧天如水 84 浮生适意 85 和风清穆 86 清欢有味 87 业广为勤 88 万物化淳 89 慎终如始 90 锲而不舍 91 修学好古 92 源清流洁 93 清虚淡泊 94 鞠躬尽瘁 95 寂然凝神

八大山人美术鉴赏

浅谈八大山人绘画风格 八大山人,名朱耷(约1626年—约1705年)明末清初画家,明朝宗室。号八大山人,又号雪个、个山、入屋、驴屋等,入清后改名道朗,字良月,号破云樵者,汉族,南昌(今属江西)人。 ?一、影响八大山人艺术风格形成的因素 ?1、社会历史背景 ?300多年前的东方中国,明末清初的社会变革,使中国绘画史上涌现出了一批“抑塞不拔”的美术“怪杰”。他们在艺术上不苟合取容,敢于突破前人窠臼,将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融入书画之中,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八大山人就是以其精练纵恣的笔墨和独创的飘逸、冷峻画风,抒发他那倔强的不言之意,而受到时代的高度评价,并对后辈们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由此,而成为了中国乃至东方书画艺坛的革新巨擘。 ?2、人生经历 朱耷,清初画坛“四僧”之一。谱名朱由桵,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子。宁王改封南昌后,历代子孙世居南昌等地,共分八支,八大山人是弋阳王七世孙。其祖父朱多是一位诗人兼画家,山水画风多宗法二米,颇有名气。父亲朱谋觐,擅长山水花鸟,名噪江右,可惜中年患暗疾去世,叔父朱谋也是一位画家,著有《画史会要》。朱耷生长在宗室家庭,从小受到父辈的艺术陶冶,加上聪明好学,八岁时便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山绿水,小时候还能悬腕写米家小楷。少年时曾参加乡里考试,录为生员。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朱耷时年十九,不久父亲去世,内心极度忧郁、悲愤,他便假装聋哑,隐姓埋名遁迹空门,潜居山野,以保存自己。朱耷的画幅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签押,仿佛象一鹤形符号,其实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组成,借以寄托怀念故国的深情。顺治五年(1648年),他妻子亡故,朱耷便奉母带弟“出家”,至奉新县耕香寺,剃发为僧,自此改名雪个。二十四岁时,更号个山和个山驴。顺治十年(1653年),朱耷二十八岁时,又迎母至新建县洪崖寺,在耕庵老人处受戒称宗师,住山讲经,随从学法的一百多人。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绘画以大笔水墨写意著称,并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在创作上取法自然,笔墨简炼,大气磅礴,独具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他的大写意花鸟画受徐渭影响,以简洁孤冷的画风,而自成一代宗师。 ?3、禅宗思想 禅宗的重要思想: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讲的是人不能为知识、理性所俘虏,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盏灯,这盏灯经常被重重的阴霾所笼罩。中国人想把这种迷雾去掉,让光明重现,照亮我们的心灵,通过心去领会这个世界。按照禅宗的观点,每个人都是网中之鱼,人是受束缚的。 ?二、八大山人绘画风格中所体现的形式美 ?1、简 一些学者认为:八大山人作品的造型手段,笔墨技巧、构图章法,甚至具体到每一笔,

书法作品格式大全

书法作品格式大全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臵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臵。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臵,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⒌条幅: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

书法题词题字用语用词集锦大全四字篇

书法题词题字用语用词集锦大全四字篇 光风霁月2 颐性养寿3 神游千古4 淡泊明志5 见贤思齐6 志存高远7 彰往察来8 开卷有益9 心旷神怡10 正本清源11 宽仁厚德12 温良恭俭13 敏而好学14 眠云卧石15 俭以养德16 博古通今17 观海听涛18 皓月禅心19 高情远致20 闲云野鹤21 知白守黑22 博学笃志23 澄心清神24 砥节砺行25 宠辱不惊26 思接千载27 思逐风云28 宁静致远29 游艺依仁30 温故知新31 室雅人和32 翰逸神飞33 妙造自然34 道法自然35 法贵天真36 归真返璞37 浑厚华滋38 惠风和畅39 晓风清月40 一苇可航41 停云落月42 行云流水43 神与物游44 月明风清45 长乐无极46 耕云种月47 栉风沐雨48 气吞云梦49 清芬可揖50 高山仰止51 心随天籁52 清风朗月53 梦笔生花54 精骛八级55 矫首八荒56 澄怀观道57 书为心画58 镂月裁云59 三思后行60 思逸神超61 心远地偏62 海纳百川63 虚怀若谷64 鸣凤清梧65 飘然不群66 春荣瑞气67 虚己能容68 博学约取69 幽径独行70 云开壑深71 滴水穿石72 水到渠成73 上善若水74 一池云锦75 凌云寸心76 心有灵犀77 长风破浪78 厚德载物79 养德润身80 云破月来81 疏影横斜82 暗香黄昏83 碧天如水84 浮生适意85 和风清穆86 清欢有味87 业广为勤88 万物化淳89 慎终如始90 锲而不舍91 修学好古92 源清流洁93 清虚淡泊94 鞠躬尽瘁95 寂然凝神96 斯文有传97 青胜于蓝98 逝者斯夫99 穷变通久100 苍山如海硅

28字书法诗词作品

28字书法诗词作品 28字书法诗词作品欣赏: 28字书法诗词作品1 28字书法诗词作品2 28字书法诗词作品3 毛笔书法入门:笔法介绍与运笔技巧: 一、笔法 笔法就是使用毛笔的方法和技巧,古人亦称用笔或运笔,即笔毫在纸上的运行方式。毛笔在纸上究竟应该处于怎么样的状态来书写比较理想?这是毛笔字技法的关键,也是笔画写得好坏的最基本的法则规律。 笔法是我国书法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据传早在东汉时期,蔡邕(yong)就著有《笔诀》传世,并一直被书家视为至宝引用至今。古代文人将笔法当作秘诀,他们都很保守,绝不轻意告诉人。据传有位叫韦诞的书法家,是蔡邕的学生,藏有蔡邕的《笔诀》,另一位书家钟繇想借《笔诀》看一下,但遭到拒绝。钟繇为了表示诚意,竟用力捶胸到吐血昏死过去,然而终究没能看到《笔诀》韦诞死时,把《笔诀》作陪葬品埋入墓中。钟繇派兵丁挖墓得到了蔡邕的《笔诀》,书艺大进。传说虽不足信,但足以证明笔法理论的重要性。 那么蔡邕的《笔诀》(《九势》、《笔论》)究竟有什么奥秘呢?

涉及到书法技法、书家的情怀以及与外在物象的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最关键的一句话是“圆笔底纸,命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这就是历来被书家一再引用,并视为毛笔字技法的重要法宝:中锋运笔。 二、中锋运笔 中锋运笔是毛笔书写时的主要运行方式。蔡邕说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中的“笔心”指笔锋、笔尖。“常在点画中行”,是指经常在笔画的中间运行。由于毛笔是圆锥状态的,因此中间的笔毫要比两边的厚一些,墨汁多一些,所以写出来的笔画呈圆润浑厚的立体感觉,显得很饱满。这就叫“中锋运笔”。但有时候虽然笔锋在笔画的中间,但是毛笔不是处于圆锥状态,而是像油画笔那样呈扁平状态,这时候写出来的笔画质感会显得扁平薄怯,因此蔡邕要在前面冠上“圆笔属纸”四个字。如果书写过程中出现‘扁笔”,一种方法可以将毛笔在砚池边上掭一下,使它回复到圆锥状态;另一种方法以执笔的手指将笔杆转动一下,使落笔时扁笔交圆;还有一种方法是在书写过程中用调节笔锋的方法使其变圆。不过,“今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这种解释中锋运笔的方法,仍然令人觉得难以领会,因为具体书写时,笔锋已分布在笔画的中间和两侧,是很难找到所谓的笔心来的。因此应该用另一种更精确、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诠释。毛笔在纸上运行时,笔腹处于运行的前方,笔锋紧随其后,笔锋始终重复在笔腹所形成的墨迹之上,为中锋运笔。中锋运笔时,笔锋到笔腹的方向与毛笔的运行方向一致。 用中锋运笔写出来的笔画由于书写力度、速度的不同会产生

【珍藏版】书法创作常用诗词对联五字联(2)

【珍藏版】书法创作常用诗词对联五字联(2) 五字联 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一亭俯流水;万竹引清风。(集兰亭序字) 一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几阁文墨暇;园林春景深。 三月桃花雨;一张风雪图。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释弘一) 丈夫志四海;古人惜寸荫。(集陶渊明句) 万山排紫绿;一室贮清虚。 与世为依怙;如日处虚空。(释弘一) 山公惜美景;小谢有新诗。(集唐诗句) 山吞残日暮;水夹断云流。 山深春自永;海静日尤高。 千流归大海;高路入云端。 己过勿惮改;未然当先思。 井灶有余处;林园无俗情。(集陶渊明句)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 天长落日远;意重泰山轻。(集李白句)

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 无言先立意;未啸已生风。 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 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 云山起翰墨;星斗焕文章。(集唐诗句) 云霞生异彩;山水有清音。(集怀仁圣教序字)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色。 云卷千峰集;风驰万壑开。 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 不矜威益重;无私功自高。 甘从千日醉;耻与万人同。(集杜甫句) 日气含春雨;石阴散秋光。 日丽千芳闹;风和百鸟鸣。 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 书存金石气;室有蕙兰香。(于右任) 气得神仙迥;情依节制尊。(集杜甫句) 长笑对高柳;贞心比古松。(集唐诗句) 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集杜甫句) 月行疑读画;花生当蓑衣。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邓子龙)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风竹引天乐;林亭集古春。(集兰亭序字)风逆花迎面;山深云湔衣。(集杜甫句)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 风轻一楼月;室静半枕书。 风柔莺戏柳;花放燕衔香。 文章负奇色;事业富清机。 文章辉五色;心迹喜双清。(集唐诗句)心同孤鹤静;节效古松贞。(集唐诗句)心源无风雨;浩气养乾坤。 心悬万里外;兴在一杯中。(集李白句)以文常会友;惟德自成邻。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水漾春山影;人吟时雨诗。 去草寻怪石;留云补断山。 古琴弹夜月;淡墨画秋山。 平生怀直道;大化扬仁风。(集古乐府句)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丘壑趣如此;鸾鹤心悠然。(集唐诗句)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宋教仁) 兰气熏山酌;竹声兼夜泉。 兰风载芳润;谷性多温纯。

书法常用词大全

二言 尚志《孟子》鹏图《庄子》至达《庄子》超然《老子》虚静《老子》 康乐《礼记》达志《礼志》时习《论语》无逸《易经》博爱《孝经》 有恒《书经》凌云《史记》远翔《说苑》博雅《书序》豁如《汉书》 养真晋.陶渊明闲雅唐.孙过庭怡心唐.上官昭容静观宋.程 清怡明.文征明雅静清.金筠林澄观清.金晓澄怀清.金晓 墨趣,墨海,墨韵,墨香、翰墨、醉墨、清趣、清风、清雅、神趣、神怡、神飞、神韵、观远、观海、观云、静观、静思、雅静、远望、凌云、书道、心画、怡心、养心、养神、养性、养德、勤学、勤耕、精勤、精思、三思、归真、归心、鹏图、达志、明志、志远、超然、无逸、博学、博雅、闲雅、雅韵、琴韵、有恒、澄观、澄怀、福海、福寿、诚信、悟道、无极、腾飞、虎啸、龙吟、飞舞、松风、松涛、听涛、云烟、云海、无忧、补拙。 四言 游目骋怀、翰逸神飞、君子怀德、宁静致远、淡泊明志、随缘放旷、 寿山福海、寿比南山、福寿安泰、福如东海、福寿齐天、福寿年高、福禄双全、松鹤延年、吉祥如意、知足常乐、笑口常开、龙马精神、龙吟虎啸、龙腾虎跃、龙飞凤舞、虎啸风生、海纳百川、无欲则刚、志存高远、居安思危、虚怀若谷、厚德载物、勤能补拙、业精于勤、学业在勤、开卷有益、惠风和畅、能忍自安、天道酬勤、宠辱不惊、仁者无敌、上善若水、百忍无忧、宁静至远、三思而行、自强不息、学无止境、难得糊涂、马到成功、室静兰香、墨香笔舞、师古不泥、淡泊明志、一帆风顺、与人为善、水到渠成、吐故纳新、闲情逸致、翰逸神飞、大智若愚、从善如流、石破天惊、兰心蕙性、竹报平安、好谋善断、学海无涯、妙笔生花。墨池风涛; 常用佳句名句 1、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 2、海上白云孤鹤去,山头积雪野梅香。 3、春归花不落,风静月常明。 4、万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诗词经典的书法作品图片

韩愈诗词经典的书法作品图片 韩愈是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有较高的文学成就。他创作的文学作品被许多人创作成书法作品,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与欣赏。下面是整理的韩愈诗词经典的书法作品图片。 韩愈诗词优秀的书法作品欣赏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长庆四年,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韩愈在科名和仕途上屡受挫折,思想倾向复古。他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统一。在思想上提倡儒家正统思想,批判佛老思想。他领导了唐代反骈文的“古文运动”,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文风。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他的文章气势宏大、豪逸奔放、

曲折多姿、新奇简劲、逻辑严整、融会古今,无论是议论、叙事或抒情,都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前人不曾达到的高度。他的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他的古文众体兼备,举凡政论、表奏、书启、赠序、杂说、人物传记、祭文、墓志乃至传奇,无不擅长,可大致概括为论说与记叙两类。其论说文气势雄浑,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名篇如《谏迎佛骨表》、《原道》、《原毁》、《争臣论》、《师说》等;记叙文则爱憎分明,抒情性强,名篇如《送李愿归盘谷序》、《送董邵南序》、《张中丞传后叙》、《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等。韩文雄奇奔放,风格鲜明,语言上亦独具特色,尤善锤炼词句,推陈出新,许多精辟词语已转为成语,至今仍保存在文学语言和人们的口语中。韩诗成就虽不如其散文,在中唐亦占有重要地位,对宋诗影响颇大。

中国著名书画作品欣赏

中国著名书画作品欣赏 1、清华嵒《墨竹》立轴【赏析】华嵒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成就最高的画家之一。画中有“山人写竹不加思,大叶长竿信笔为。但恐吟堂霜月夜,老鸦来踏受风枝。”简短四句诗,表现出画家豪放不羁的情怀。画面可谓精当简洁,湖石瘦而透,出于随意变化的湿而整的笔致,修竹新篁,笔意隽逸。3、慈禧书法【赏析】“望隆梅鼎资调燮,宠渥芝纶介寿康”。这件作品用笔粗壮厚重,装裱华丽大气,较为恰当地显示了慈禧太后的特殊地位与作品内容的喜庆色彩。 5、李可染《迎春图》镜心【赏析】李可染除以山水画名震中外画坛外,还非常喜欢画牛。他画的牧牛图形神兼备,意境清新美妙,充满生趣和诗意。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寥寥数笔,他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6、米芾《淡墨秋山诗帖》【赏析】此帖运笔如刷,笔力雄健,结态造势宽展肥美,当为米芾中年书法之精品。此帖流传有绪,历代著录于《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刻入《三希堂法帖》。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释文: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7、傅抱石《屈原》【赏析】画中的屈原昂首独行,瑟瑟的秋风,吹拂着他的头发和衣衫。身后是芦苇丛生的江潭泽畔,前方是苍茫浩瀚的汨罗江水,他“宁赴湘流”,也决不“蒙世俗

之尘埃”。画家以精细的线描用心勾画了屈原的形象,而将大片画面让与江水,使得观者在聚焦屈原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孤独无助的悲凉。8、赵佶《欲借风霜二诗帖》【赏析】徽宗在艺术上有多方面的成就,能书善画,书法称“瘦金体”。此《欲借风霜二诗帖》是纸本,楷书,33.2 x 63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由两首七言与五言律诗合并而成,也名为“欲借、风霜二诗”帖。9、吴冠中《乡村》【赏析】这幅《乡村》是是一幅极具吴冠中个人特色的墨彩画。乡村的题材,景物的轻描,和谐的氛围,厚重的墨汁点化出层层的户落。作者似乎在以鸟瞰和俯视的姿态,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乡村生活,风筝线不断,乡情更不会断。10、丰子恺《买粽子》【赏析】朱自清先生在看了丰子恺这幅题为“买粽子”的画后曾说过:“上海也不曾委曲你,瞧你那买粽子的劲儿。”是两个小孩子将篮子从楼上的窗下垂下街口买粽子,这些画,和丰先生的文字一样,性灵自在其中,充满生活情味。 11、张大千《荷花》【赏析】此幅作于1944年,那时的大千已经是名满天下,笔下的荷花更具物理、物情、物态。这幅《荷花》是张大千的代表作品,落落大方,雅俗共赏,娇艳而不俗,沉着而不浮,生动而不匠。徐悲鸿曾说:"张大千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绝非过誉之辞。12、怀素《自叙帖》局部【赏析】《自叙帖》是怀素晚年草书的代表作。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

精品资料--书法作品格式大全(精校完美打印版)

书法作品格式大全 书法作品格式大全书画佳人马青原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 “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中堂: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条幅: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条幅常见的格式有两种:写成两行或三行的。两行的格式。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间留出较多空白。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应略高于第一行末一个字。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穿插映带及节奏变化。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正文

书法常用词语大全

书法常用词语大全 二言 尚志《孟子》鹏图《庄子》至达《庄子》超然《老子》虚静《老子》 康乐《礼记》达志《礼志》时习《论语》无逸《易经》博爱《孝经》 有恒《书经》凌云《史记》远翔《说苑》博雅《书序》豁如《汉书》 养真晋.陶渊明闲雅唐.孙过庭怡心唐.上官昭容静观宋.程清怡明. 文征明 雅静清.金筠林澄观清.金晓澄怀清.金晓 墨趣,墨海,墨韵,墨香、翰墨、醉墨、清趣、清风、清雅、神趣、神怡、神飞、神韵、观远、观海、观云、静观、静思、雅静、远望、凌云、书道、心画、怡心、养心、养神、养性、养德、勤学、勤耕、精勤、精思、三思、归真、归心、鹏图、达志、明志、志远、超然、无逸、博学、博雅、闲雅、雅韵、琴韵、有恒、澄观、澄怀、福海、福寿、诚信、悟道、无极、腾飞、虎啸、龙吟、飞舞、松风、松涛、听涛、云烟、云海、无忧、补拙。 四言 游目骋怀翰逸神飞君子怀德宁静致远淡泊明志随缘放 旷 寿山福海、寿比南山、福寿安泰、福如东海、福寿齐天、福寿年高、福禄双全、松鹤延年、吉祥如意、知足常乐、笑口常开、龙马精神、龙吟虎啸、龙腾虎跃、龙飞凤舞、虎啸风生、海纳百川、无欲则刚、志存高远、居安思危、虚怀若谷、厚德载物、勤能补拙、业精于勤、学业在勤、开卷有益、惠风和畅、能忍自安、天道酬勤、宠辱不惊、仁者无敌、上善若水、百忍无忧、宁静至远、三思而行、自强不息、学无止境、难得糊涂、马到成功、室静兰香、墨香笔舞、师古不泥、淡泊明志、一帆风顺、与人为善、水到渠成、吐故纳新、闲情逸致、翰逸神飞、大智若愚、从善如流、石破天惊、兰心蕙性、竹报平安、好谋善断、学海无涯、妙笔生花。墨池风涛; 常用佳句名句 1、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 2、海上白云孤鹤去,山头积雪野梅香。 3、春归花不落,风静月常明。

[茶文化的经典古诗词诗欣赏] 古诗词书法作品欣赏

[茶文化的经典古诗词诗欣赏] 古诗词书法作品欣赏 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关于茶文化的古诗词欣赏,一起来看看。 关于茶文化的古诗词欣赏 《煎茶》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尝茶》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记龙团》宋·苏辙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睛窗。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宋·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饮茶 一己偏居多惆怅,新茶盈杯费思量。 浮沉逆顺终须止,冷暖甘苦唯留香。 茶叹 山间竹雾绕,独登缈亭上。 茶绿伴金樽,润唇淡淡香。 观鹤随仙游,闲清野云凉。 拾此得心悦,凡事多沧桑。 论茶道 挥铁剑,斩乱马,壮志从未寄篱下。 天虽变,夕日落,不如抿茶话桑麻。有关茶文化的诗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著名画家八大山人简介

著名画家八大山人简介 八大山人是朱耷的号,朱耷是明末清初的画家,并且被誉为一代宗师,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八大山人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大山人,本名朱由桵,又名朱耷,字雪个,号个山、驴屋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是明末清初有名的书画家,也是画坛“四僧”之一。八大山人的祖父和父亲都擅于书法和绘画,对他也是细心地教导,因此朱耷对绘画、书法从小耳濡目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八岁的时候就能自己作诗,十岁左右便能画山水画,从这可以看出朱耷极其聪慧。明朝灭亡之后,他削发为僧,不想与清朝有任何的瓜葛,更是以明朝遗民自居,更不愿接受清朝的施舍与恩惠。八大山人对山水画和花鸟画有很高的领悟能力,他的画苍劲有力、笔触豪放,与自己孤傲、冷峻的性格又相之辉映。画里的鸟、鱼、草、虫形象逼真,鸟和鱼的眼睛向上,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表达他对现世的不满。画中的鸟,展翅欲飞,翅膀扑闪有力,同时体现出他想要冲破现世的枷锁。八大山人除了对绘画有很大的成就外,对诗文写作也有自己的独家见解。他的诗文以神秘、幽深而著称,令人十分费解,不知所云。在他还在为僧之时,他的诗文大多借书来表达自己高尚的人品以及自己的遗民思想。但在他改为做道士之后,所作的诗文更显成熟,大胆而超前,对后世影响深远。 八大山人的作品八大山人朱耷的一生充满悲愤和孤寂,所以他的

书画中包含了他复杂的情感。八大山人朱耷现存世作品有《孔雀竹石图》、《孤禽图》、《眠鸭图》、《猫石杂卉图》,以及《荷塘戏禽图卷》、《河上花并题图卷》、《鱼鸭图卷》、《莲花鱼乐图卷》、《杂花图卷》《杨柳浴禽图轴》、《芙蓉芦雁图轴》、《大石游鱼图轴》、《双鹰图轴》等,书法作品有《临兰亭序轴》、《临“临河叙”四屏》。 八大山人朱耷的作品十分受欢迎,他的《竹石鸳鸯》在2010的成交价已达1.187亿。《杨柳浴禽图》是八大山人晚年的作品,能够从画中看出八大山人朱耷的一种与世无争的心境。 八大山人朱耷出生的年代让他背负了太多悲痛,在这个末路王朝子孙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充满生命意识的艺术世界。在中国绘画史上,能如此得心应手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痛苦和意识的画家是在少有。八大山人朱耷虽然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以自身的魅力,在艺术领域留下了他的印记,是在令人敬佩。 八大山人的画多少钱八大山人的画主要以山水、花鸟、石等水墨画著称,那么这些画在如今的拍卖市场中又能卖出一个怎样的价格,在对拍卖的视频、记录等相关资料进行查阅之后,发现八大山人的画的价值如此之高,而且拍卖作品的成交率也非常高,下面来看一下具体的情况。 近几年来,有超过20件的绘画作品超过百万元,甚至超过千万元,使得人们对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充满着极大的好奇心,都想亲眼目睹它的真身。他的画虽多处取法与其他画家有相似之处,但是他的画又有别于其他的画家,整幅画形象夸张生动,笔法充满灵性,技艺

书法创作常用诗词对联

书法创作常用诗词对联 十字联 一晌销凝帘外晓莺残月;无限清丽雨余芳草残阳。(梁启超集宋词句)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曾国藩)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曾国藩) 无多事无费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 无江海而闲不导引而寿;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 无私蓄无私器同惜公物;或劳心或劳力勿作游民。(陈垣) 月满西楼独鹤还自空碧;日烘晴昼流莺唤起春酲。(梁启超集宋词句) 水殿风来冷香飞上诗句;空江月堕梦魂欲渡苍茫。(梁启超集宋词句) 自净其心有若光风霁月;他山之石厥惟益友明师。(释弘一) 汲水浇花亦思于物有济;扫窗设几要在予心以安。(汪退谷) 克已最严须从难处去克;为善必果勿以小而不为。 忽相思更添了几声啼鴂;屡回头最可惜一泛江山。(梁启超集宋词句) 和马牛羊鸡犬豕交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陶行知) 春水满塘生鸿鶒还相趁;蝴蝶上阶飞风帘自在垂。(梁启超集宋词句) 春水满塘生鸿鶒还相趁;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梁启超集宋词句) 信古不迁也是昔贤知己;流阴若寄无为今世贤人。(集兰亭序字) 独上西楼天淡银河垂地;高斟北斗酒酣鼻息如雷。(梁启超集宋词句) 庭有余闲竹露松风蕉雨;家无长物茶烟琴韵书声。 宿鹭圆沙又是一般闲暇;乱鸭斜日古今无此荒寒。(梁启超集宋词句) 笑索红梅香乱石桥南北;醉眠芳草梦随蝴蝶西东。(梁启超集宋词句) 银汉是红墙一带遥相隔;鸾境与花枝此情谁得知。(梁启超集宋词句) 满地横斜梅花正自不恶;一春憔悴杜鹃欲劝谁归。(梁启超集宋词句) 精义测神奥清机发妙理;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集文选句) 磨古墨石碑初榻新牛橛;临野渡竹室小如老鹤巢。 十一字联 人在画桥西冷香飞上诗句;酒醒明月下梦魂欲渡苍茫。(梁启超集词曲句)千里归艎山映斜阳天接水;一声长笛雁横南浦月当楼。(梁启超集宋词句)小楼吹彻玉笙寒自怜幽独;水殿风来暗香满无限思量。(梁启超集宋词句)小院春寒燕子飞来窥画栋;空江岁晚柳花无数送舟归。(梁启超集宋词句)云锁奇峰倚石好观沧海日;山登绝顶披襟堪挹洞庭风。 不作公卿非无福命都缘懒;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梁章钜) 日暮更移舟望江国渺何处;明朝又寒食见梅枝忽相思。(梁启超集宋词句)今夕是何年霜娥相伴孤照;轻阴便成雨海棠不分春寒。(梁启超集宋词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柏白梅兰。 玉宇无尘时见疏星度河汉;春心如酒暗随流水到天涯。(梁启超集宋词句)丘壑怡神烟外青峦添画意;江山入韵天边白鸟助诗情。 鸟识玄机衔得春来花上弄;鱼穿地脉抱将月向水边吞。八大山人 半岭斜阳冉冉隔离杨柳岸;一湖碧水悠悠荡尽古今愁。 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老屋将倾只管淹流何日去;新居未卜不妨小住几时来。(释小颠) 有约不来空怅望兰舟客舆;劝春且住几回凭双燕叮咛。(梁启超集宋词句)

八大山人书法作品欣赏

八大山人朱耷 朱耷(1626—1705),字雪个,又字个山、道朗、个山驴、朗月、庵、传綮、破云樵者、人屋、驴屋和因是僧、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明朱元璋之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他的晚年书画均署八大山人四字。这名号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尝持八大人觉经,因号八大”;另说“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者也”。据《个山小像》八大的自署,少为世袭贵族。天性聪颖,八岁能诗。明亡时为诸生(秀才)。他二十岁时“遭变,弃家后避贤山中”。二十三岁“剃发为僧”,释名传綮,号刃庵。三十一岁时“竖拂称宗师,从学者常百余人”。康熙十七年(1678)夏秋之交,病癫。至康熙十九年(1680)还俗。此后住江西南昌,以诗文书画为事,直至去世。八大经历明清之际天翻地覆的变化,自皇室贵胃沦为草野逸民,为避害而出家。但其诗文书画极其出色,颇引人注目,清统治者又千方百计地笼络他,“遂发狂疾”。他装哑未狂,均因家国之恨使然。其内心之悲怆由此可见。对山人的种种奇行,当时人们都认为“其癫如此”。 八大山人书法成就颇高,但被画名所掩,注目者不多。黄宾虹尝称“书一画二”,确为至言。八大的书体,以篆书的圆润等线体施于行草,自然起截,了无藏头护尾之态,以一种高超的手法把书法的落、起、走、住、叠、围、回,藏蕴其中而不着痕迹。藏巧于拙,笔涩生朴,此中真义必临习日久才能有所悟。简而言之,是用篆书的笔法去写行草书,与《天发神恰似□碑》以隶笔写篆书一样异曲同工。 八大山人在中年时各体书风全貌的,莫过于《个山小像》中八大的自题了。他以篆、隶、章草、行、真等六体书之,其功力之深,罕与伦比,可谓集山人书法之大成。八大去世前夕,书法艺术水平达到顶峰,草书不再怪伟。如八十岁写的《行书四箴》、《般若波罗蜜心经》、《仕宦而至帖》(即《昼锦堂记》帖),平淡天成,丝毫不加修饰,静穆而单纯,不着一丝人间烟尘气。高僧书法大致如是。近人得其精髓者只弘一法师一人。 八大亦善篆刻,山人的印文往往别出心裁,变化有奇。八大也很注重印章的艺术本体,如:两方“驴屋人驴”印,前一方白文方印把“人”放大,俨然一个铁帐罩在屋上,造成的纵向线条与右侧的横向线条形成对比,右部又多圆形转角,整个印面不板不滞,巧妙自然。后一方设计尤为巧妙,只用驴、屋、人三字,通过上下左右排列,表达出完整的含意。 八大山人部分书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