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inux实验_修改

Linux实验_修改

实验一Linux的认识

一、实验的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熟悉Linux环境,了解Linux的目录结构和文件,了解Linux命令的特点,能够完成登录和密码修改工作。

二、实验内容

1、虚拟机的基本操作及应用

虚拟机的启动、关闭,虚拟机的基本管理

2、系统登录和用户管理

1)用用户名root、密码linux登录系统

登录系统后修改自己的密码。修改密码用命令passwd。

2)用“a学号”作为用户名,建立一个用户,并设置密码

建立用户用命令adduser

3)用vi查看/etc/passwd和/etc/shadow文件,读懂各域的意义

3、用列目录命令,查看系统的文件。

ls –l 列当前目录下的文件

cd <路径名> 修改当前的目录

4、退出系统

用户不再使用系统,需要退出,否则别人可能利用你的工作环境进入系统,对信息进行破坏。

退出系统用

logout

exit

5、关闭系统

和Windows系统一样,Linux必须用关机命令关闭系统。

关机:shutdown –h now

重新启动用:shutdown –r now

四、操作与思考

1、从你上机的体验中,说明为什么说Linux是多用户操作系统。

2、logout(或exit)并不是关闭Linux服务器,关闭服务器的命令是“shutdown –h now”。非root用户能执行该命令码?想想为什么。

实验二文件操作命令

一、实验的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Linux的文件和目录的安全机制,并能正确使用安全机制保护自己的文件,能熟练使用常用的文件操作命令。

二、常用命令

df 查看已安装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

mount 安装文件系统

umount 拆卸文件系统

ls 列文件目录

cd 改变当前目录

mkdir 创建目录

cat 显示文件内容

cp 拷贝文件

rm 删除文件

mv 移动文件

chown 改变文件属主

chmod 改变文件权限

三、实验内容

0、用df和mount查看已安装文件系统的情况

1、用ls和cd 命令查看系统各目录中的文件及属性

2、用cat命令查看/etc/passwd等文件的内容。

3、建立如下的目录结构:

|

|-------etc

| |-----user

| |

| |-----system

|

|--------bin

| |-----default

|

|--------sbin

|

|--------usr

4、把/bin下的文件ls拷贝到bin/default下,并把权限该成同组用户具有所有权限,其他用户没有任何权限。

5、把/etc/passwd拷贝到bin目录下,在把它移动到etc/system中。

6、把/etc扩张名为conf的文件拷贝到etc目录下,并删除已l开头的文件。

7、综合运用所学命令。

四、操作与思考

1、你能在/bin下建立目录吗?你能删除/bin下的文件吗?为什么?

2、你能进入其他用户的目录吗?为什么?

实验三管道操作和输入/输出重定向

一、常用命令介绍:

eaho <字符串>

显示“字符串”

more

分屏显示输入的内容

greap <字符串>

从输入的字符中查找指定的字符串

man <命令>

显示指定命令的手册

如:man ls

显示ls的使用手册

命令-h (或者命令――help)

显示命令的使用说明

如:ls ――help

二、实验内容

1、cat /etc/passwd > $HOME/passwd 命令的作用是什么?验证之。(把cat/etc/passwd存到$HOME/passwd中。如果$HOME/passwd中不存$HOME/passwd在此文件,则新建,如果存在,先删除中的内容,然后把此文件存到$HOME/passwd中)

2、命令

echo aaaaaa > lx(把aaaaaa中的文件存到lx中,若lx中不存在该文件,则新建,若存在,则覆盖,并显示覆盖后的lx下的内容)

echo bbbbbb > lx(同上)

形成的文件是什么?其内容是什么?(形成/lx/aaaaaa,内容是aaaaaa下的内容)

3、命令

echo aaaaaa >> lx(把lx1添加aaaaaa文件,并显示/lx1/aaaaaa)

echo bbbbbb >> lx(同上)

形成的文件是什么?其内容是什么? 和2有什么不同为什?(形成的/lx1/aaaaaa,内容就是aaaaaa下的内容,2中是没有则新建,有清除后新建,这里是直接新建,2中更加节约内存)

4、分屏显示用户名文件passwd的内容。(cat passwd|more)

5、分屏列/sbin下的目录

6、查看passwd中有包含字符串“00”的用户;查看/bin中包含字符串“ls”的文件名。(ls passwd|greap oo)

7、把/bin和/sbin下的文件名保存到文件filename中。

三、操作与思考

在命令

cat /etc/passwd

中,命令参数“/etc/passwd”能否用重定向来往成,为什么?

一、常用命令

top 监视系统状态

ps 查看进程

kill 向进程发信号

bg 把进程变成后台运行

&

fg 把后台进程变成前台运行

jobs 显示处于后台的进程。

二、实验内容

0、mount的应用

1、用top察看当前系统的状态,并识读各进程的有关栏目。

2、用ps察看系统当前的进程,并把系统当前的进程存到文件process中。

3、用ps察看系统当前有没有init进程。

4、输入“cat <回车>”

-z 键,出现什么情况?输入fg命令出现什么情况?

-c 键,出现什么情况?

5、输入“find / -name ls*>lx &”,该命令的功能是什么?

查看该进程;

killall find,再查看该进程。

6、入“find / -name ls*>lx &”

输入jobs命令,出现什么情况?

输入fg命令出现什么情况?

三、操作与思考

输入“cat <回车>”,-z 键。

用kill命令无法杀死该进程,实验之,并说明为什么。

用fg命令把它变成前台运行,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一、实验内容

1、查看/etc/rd.d的文件结构,修改/etc/inittab,使系统的缺省级别为3。

2、用cat命令查看conf.modules、ifcfg-eth0、network、resolv.conf等配置文件。

3、用ifconfig, netstat, route查看、识读网络的有关信息。

4、修改主机名为您的名字,IP地址为192.168.1.1+机器号,网关设为192.168.1.254,DNS 为172.18.255.1,并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是否通。

二、操作与思考

1、查看该系统有几块网卡,有几种方法,如何操作?

2、在该系统添加2块网卡

一块ne2000:

网卡驱动模块是ne.o,I/O=0x300,IRQ=3,IP地址是192.168.1.223,子网掩码是

255.255.255.0。

一块RTL8139:

网卡驱动模块是rtl8139.o,即插即用网卡,IP地址是192.168.1.223,子网掩码是

255.255.255.0。

请通过配置文件实现之。

实验六vi的应用

一、vi的常用命令

命令作用

Ctrl+D 窗口向下移动半屏

Ctrl+U 窗口向上移动半屏

Ctrl+F 翻至前一屏

Ctrl+B 翻至后一屏

k(或上箭头) 光标上移一行

j(或下箭头) 光标下移一行

l(或右箭头) 光标右移一行

h(或左箭头) 光标左移一行

回车光标移到下一行的开始

-(减号)光标移到前一行的开始

W 光标移到下一词的前端

B 光标移到前一词的前端

^或0(零)光标移到当前行的前端

$ 光标移到当前行的后端

A 在光标后立即插入文本

O 当前行后紧接着开辟一新行

O(大写字母O)当前行前紧接着开辟一新行

X 删除光标下的字符

Dw 删除词(包括词后的空格)

D 从光标处删除到行未

d^ 从光标处删除到行开始

Dd 删除当前行

U 取消前一次变更

/字符串查找字符串

:w 存盘

:q 不存盘退出

:q! 强行退出

:wq 存盘退出

:help 显示帮助信息

:set number 显示行号

二、实验内容

用vi建立文件$HOME/vi/squid.txt文件,其内容如下:SQUID Internet Object Cache https://www.doczj.com/doc/5819064645.html,/Squid/

--------------------------------------------------------

Squid is the result of efforts by numerous individuals from the Internet community. Development is led by Duane Wessels of the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Applied Network Research and fund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This program is free software; you can redistribute it and/or modify

i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as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either version 2 of the License, or

(at your option) any later version.

This program is distributed in the hope that it will be useful,

but WITHOUT ANY WARRANTY; without even the implied warranty of MERCHANTABILITY or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See the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for more details.

实验七C语言开发环境的应用

一、GCC命令行选项

GCC有很多命令行选项,通过这些命令行选项,可以对GCC进行精确控制。GCC的命令行选项如下表:

GCC命令行选项

选项说明

-o FILE 指定输出文件名,在编译为目标代码时,这一选项不是必须的。如果没有指定,默认的文件名是a.out

-c 只编译不链接

-E Preprocess only; do not compile, assemble or link

-S Compile only; do not assemble or link

-DFOO=BAR 在命令行定义预处理宏FOO,其值为BAR

-IDIRNAME 将DIRNAME加入到包含文件的搜索列表中

-LDIRNAME 将DIRNAME加入到库文件的搜索列表中

-static 链接静态库,默认情况下,GCC只链接共享库。

-lFOO 链接名为libFOO的函数库

-g

-ggdb

-O

-ON

-ansi

-pedantic

-pendantic-errors

-traditonal

-w

-Wall

-werror

-MM

-v

若有一个C语言源程序hello.c,可以用如下的命令对它进行编译:

gcc hello.c -O -o hello

它对hello.c进行编译连接,形成可执行文件hello,并优化编译过的代码。

二、实验内容

用vi编辑c语言文件sort.c,程序的功能是输入10个数,把它们按有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输出。

实验九squid的安装

一、实验内容

1) 把原文件拷贝到$HOME中

2) tar -zxvf squid-2.3-src.tar.gz

3) cd squid-2.3

4) ./configure --prefix=$HOME/squid

5) make all

6) make install

7) 修改etc/squid.conf文件

http_port 5xxx (xxx为用户名的后三位)

cache_effective_user 用户名

cache_effective_group computer_teacher

8)进入bin字目录

./squid

用ps检查,应该有两个squid进程。

Squid –h

Squid -z

Squid –k shutdown

Var 的权限

要设置好DNS

Resolv.conf

文件hosts

127.0.0.1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 127.0.0.1 slxy-oa https://www.doczj.com/doc/5819064645.html,

实验十Apache的安装

一、实验内容

1) 把原文件拷贝到/usr/local/src中

2) tar -zxvf apache-1.3.24.tar.gz

3) cd apache-1.3.24

4)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apache

5) make

6) make install

7) 修改conf/httpd.conf文件

ServerType standalone

ServerRoot "/usr/local/apache"

Port 80

ServerName 172.0.0.1

User nobody

Group nobody

DocumentRoot "/usr/local/apache/htdocs”

8)进入bin字目录

./ apachectl start

用ps检查,应该有5个http进程。

用浏览器浏览网页

实验十一iptables的管理

Iptable 的格式

Iptables 命令选项规则动作

命令选项

-A 链名在指定的链中添加规则

-I 链名n 在指定的链中插入规则

—L 链名列出当前的规则

-F 链名删除指定链中的规则

-D 链名n 删除指定链中的第n条规则

-h 帮助

规则

-s IP地址/子网掩码长度源地址

-d IP地址/子网掩码长度源地址

-p 协议

――source-ports port[,port[,port...]] 源端口号

――destination-ports port[,port[,port...]] 目标端口号

动作

-j DROP

-j ACCEPT

-j REJECT

iptables -A INPUT -m state --state RELATED,ESTABLISHED -j ACCEPT iptable -A INPUT -s 127.0.0.1 -j ACCEPT

iptables -A INPUT -s 172.18.0.0/16 -p icmp –j REJECT

iptables -A INPUT -s 172.18.0.0/16 -j ACCEPT

iptables --A INPUT --dport 80 -j ACCEPT

iptables --A INPUT -s 0.0.0.0/0 -j DROP

实验 Linux文件和目录操作

实验Linux文件和目录操作(1) 一、实验内容 练习Linux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 二、实验目的 掌握文件与目录管理命令 掌握文件内容查阅命令 三、实验题目 1. 文件与目录管理 (1) 查看CentOS根目录下有哪些内容? (2) 进入/tmp目录,以自己的学号建一个目录,并进入该目录。 (3) 显示目前所在的目录。 (4) 在当前目录下,建立权限为741的目录test1,查看是否创建成功。 (5) 在目录test1下建立目录test2/teat3/test4。 (6) 进入test2,删除目录test3/test4。 (7) 将root用户家目录下的.bashrc复制到/tmp下,并更名为bashrc (8) 重复步骤6,要求在覆盖前询问是否覆盖。 (9) 复制目录/etc/下的内容到/tmp下。 (10) 在当前目录下建立文件aaa。 (11)查看该文件的权限、大小及时间 (12) 强制删除该文件。 (13) 将/tmp下的bashrc移到/tmp/test1/test2中。 (14) 将/test1目录及其下面包含的所有文件删除。 2. 文件内容查阅、权限与文件查找 (1) 使用cat命令加行号显示文件/etc/issue的内容。 (2) 反向显示/etc/issue中的内容。 (3) 用nl列出/etc/issue中的内容。 (4) 使用more命令查看文件/etc/man.config (5) 使用less命令前后翻看文件/etc/man.config中的内容 (6) 使用head命令查看文件/etc/man.config前20行 (7) 使用less命令查看文件/etc/man.config后5行 (8) 查看文件/etc/man.config前20行中后5行的内容 (9) 将/usr/bin/passwd中的内容使用ASCII方式输出 (10) 进入/tmp目录,将/root/.bashrc复制成bashrc,复制完全的属性,检查其日期 (11) 修改文件bashrc的时间为当前时间

Linux 实验合集#精选.

一. 1)启动Linux操作系统,并启动KDE图形桌面。熟悉各屏幕元素。通过KDE编辑器编辑两个文本文件file1、file2。 新建一个文本文件vi New Filename 编辑一个已有的文件vi Filename 2)在主目录下创建文件夹exercise,将文件file1、file2移到新建的目录下。然后分别采用回收站和删除方式删除文件fiel1、file2。注意比较它们的区别。 移动mv file1 file2 /home/exercise 删除rm file1 3)定制KDE桌面,将虚拟桌面的个数改为5个,并为它们设置不同的背景。 4)在Linux图形用户界面下,创建一个新用户(普通用户) 。 adduser username 5)在Linux图形用户界面下,按下组合键(或)切换到虚拟控制台1,以root超级用户身份登录。 6)按下组合键 (或)切换到虚拟控制台2,以在第(1)步中所创建的普通用户身份登录。 二. 2.使用简单命令:date,cal,who,echo,clear等,了解Linux命令格式。 date:显示日期/ cal:显示日历/ who:列出所有正在使用系统的用户、终端名、注册时间/echo:标准输出/clear:清屏 3.浏览文件系统: 1)运行pwd命令,确定当前工作目录。 pwd: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 2)运行ls -l命令,理解各字段含义。 -l: 以长格式显示文件的详细信息 如:-rw-r--r-- 1 peter peter 19 2012-05-11 19:19 Test03 文件类型权限、连接数、文件主、文件组、文件大小、建立或最近修改的时间、文件名 3)运行ls –ai ,理解各字段含义。 -a: 显示指定目录下所有子目录和文件 -i: 在输出的第一列显示文件的I节点号 4)使用cd命令,将工作目录改到根(/)上。 运行ls –l命令。 5)直接使用cd,回到哪里了?用pwd验证。 cd: 将当前目录改到用户的主目录(非根目录) 6)用mkdir建立一个子目录subdir。 mkdir subdir 7)将工作目录改到subdir。 cd dir

Linux实验手册

Linux实验手册 补充实验步骤很详细Linux重于练习和动手 一Linux安装 注意磁盘分区 二:用户简单操作: 1、添加用户u1和u2,并分别设置口令 #useradd u1 passwd u1 #useradd u2 passwd u2 2、查看/etc/passwd及/etc/shadow文件内容,以确定两个用户以建立 #ls -l /etc/passwd #ls -l /etc/shadow 3、查看/home 目录下是否有u1和u2目录 #ls-l /home 4、以u1用户身份登录 #su – u1 三:文件及目录操作: 1、以u1用户身份登录后,显示当前目录位置 $pwd 2、在u1目录下创建两个目录,分别为dir1和dir2 $mkdir dir1 dir2 3、进入dir1目录用vi创建两个文件,文件名分别为test1、test2 $cd ./dir1 $vi test1 :wq! $vi test2 :wq! 4、分别用cat、less、more命令查看test1和test2文件内容 $cat test1 $more test2 $less test1 q 5、进入dir2目录用touch创建两个空文件test3、test4 $cd ../dir2 $touch test3 test4 6、将dir1目录下的test1文件复制到/tmp目录下 $cd ../dir1 $cp test1 /tmp 7、查看/tmp目录下是否有test1文件 $ls -l /tmp 8、将dir1目录下的test2移动到dir2目录下 $cd ../dir2 $mv test2 ../dir2 9、查看dir1目录下的文件 $cd ../dir1 $ls –l 10、查看dir2目录下的文件

linux综合实验

华北科技学院 计算机学院综合性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Linux操作系统 实验学期 2015 至 2016 学年第二学期学生所在院部计算机学院 年级大三专业班级信管B132班 学生姓名学号 成绩评定: 1、工作量: A(),B(),C(),D(),F( ) 2、难易度: A(),B(),C(),D(),F( ) 3、答辩情况: 基本操作: A(),B(),C(),D(),F( ) 代码理解: A(),B(),C(),D(),F( ) 4、报告规范度: A(),B(),C(),D(),F( ) 5、学习态度: A(),B(),C(),D(),F( ) 总评成绩: 指导教师:兰芸 计算机系制

《Linux操作系统》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基础七 2016年6月29日

1、根据实验内容建立需要的目录与文件

图1 /home/stu/abc目录 图2 x1文件的填写内容 图3 建立 /home/stu/backup目录内的bak01.txt文件 图4 建立data文件 图5 显示backup目录下的内容 2、利用crontab –e编辑定时任务 图 6 编辑任务 3、shell程序 #!/bin/bash #usage:procfile files while true do echo -n "1:定时删除文件 2:定时复制文件内容 3:定时打包文件 4:定时卸载U盘 [1|2|3|4|q]:" read choice case $choice in 1* ) crontab /home/stu/task1.cron;; 2* ) crontab /home/stu/task2.cron;; 3* ) crontab /home/stu/task3.cron;;

实验二 Tutorial 2 Linux 基本命令操作2

Tutorial 2 Linux 基本命令操作2 1 实验简介 虽然目前linux 图像界面的使用已相当的方便,但是有些操作还是在字符界面下使用比较灵活。除此之外,使用字符界面登陆linux 系统,系统资源的消耗也比较少,从而可以提高系统性能。 本次实验内容主要包括:linxu 下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的使用方法。 2 实验目的 (1)掌握远程登录Linux 系统的软件putty 的基本用法。 (2)掌握文件和目录的区别 (3)熟悉文件和目录的相关操作:建立、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查找、统计等 (4)掌握输入、输出重定向的用法 (5)掌握find 的常见查找模式 (6)理解文件的类型及查看 3 实验准备 (1)了解远程登录的概念,以及远程登录软件putty。 (2)了解linux 命令行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配符的使用方法。 (3)了解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的概念及表达方法。 4 远程登录软件putty的基本用法实验步骤 基本做法同实验1. 5 Linux 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 说明:在下面的文档中的$为系统提示符。 (1) 使用cd 和pwd 命令,掌握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 对照右图,假如从目录user3 开始,键完以下命令后,你的位置会在哪里。 请将结果填在横线上。 $pwd /home/user3 $cd .. $pwd $cd.. $cd usr $pwd $cd /usr $pwd $cd.. /tmp $pwd $cd.

$pwd (2)检查当前的子目录pwd。 $ pwd (3) 在你的注册目录下创建(mkdir)子目录:dir1、dir2。 $ mkdir dir1 dir2 (4) 在你的主目录中创建一个叫junk 的目录。将这个目录变为工作目录,应当使用什么命令?这个新目录的绝对路径名是什么? (5) 在主目录创建以下目录,要求只能用一个命令行: junk/dira/dirl junk/dira junk/dira/dir2 junk/dira/dirl/dirc 你碰到什么问题了吗?如果碰到问题,在重试之前,将刚才创建的所有目录删除,这个删除应该使用哪一个命令?mkdir –p junk/dira/dir1/dirc junk/dira/dir2 (-p创建父目录) (6) 在主目录仅使用rmdir 命令,删除在junk 目录下的所有子目录。仅用一个rmdir 命令如何实现这一操作? rmdir {junk/dira/dir2,junk/dira/dir1/dirc,junk/dira/dir1,junk/dira} (7) 使用“touch 文件名”方法在你的注册目录下建立文件file1 和file2 $touch file1 file2 (8) 将file1 file2 复制到dir1 中,并察看注册目录与dir1 目录下有何变化? $ cp file1 file2 dir1 (9) 将文件file1,file2 从注册目录移动至dir2 中,再察看注册目录与dir2目录有何变化? $mv file1 file2 dir2 (10) 将dir2 中的文件file1 改名为myfile1 $ mv /dir2/file1 /dir2/myfile1 (11) 请使用绝对路径删除文件myfile1 $ rm /root/dir2/myfile1 (12)分屏显示/bin 目录下文件的详细信息。 $cd /bin $list –l | more (13)回到根目录,利用cp 命令复制系统文件/etc/profile 到当前目录下。 $ cd ~ $ cp /etc/profile . (14)复制文件profile 到一个新文件profile.bak,作为备份。 (15)用less 命令分屏查看文件profile 的内容,注意练习less 命令的各个子命令,如b、空格键、q 、/字符串(查找)等,并对then 关键字查找。 (16)用grep 命令在profile 文件中对关键字then 进行查询。 (17) 在家目录下创建目录test,并复制/etc 目录下的最后四个字符为.ini的文件到test 目录下。 (18)使用gzip 命令对test 下的文件进行压缩。 (19)使用tar 命令对test 下的文件打包。 (20)把用tar 命令打包的文件解包,并用gzip 命令对文件进行解压缩。 (21)利用tar 命令把test 中的文件压缩打包。 (22) 在/var/lib 目录下查找所有文件其所有者是games 用户的文件。

Linux实验指导书

Linux程序设计 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应用系 2012年11月

实验一:Linux常用命令及编程环境 1.实验相关知识简述 Unix/Linux环境下使用C语言程序开发的项目主要经历设计、开发、调试、集成、部署和维护几个阶段。目前典型的开发环境,主要使用vi、emacs、gedit等文字编辑工具完成源代码的编辑工作;通过指定不同的GCC编译器编译选项指定编译结果,根据编译器提示改正程序中的语法错误,最终生成符合目标要求的可执行二进制文件;当可执行文件执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一致时,使用GDB调试器跟踪程序执行过程,查看中间变量,改正源程序中存在的逻辑错误。在大型项目管理中,由于文件较多,整个编译过程费时较长,安装、调试难度较大。为解决手工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引入Make工具,将项目编译、安装、维护等工作以脚本的形式组织在Makefile中,从而简化项目维护成本。手工编写Makefile脚本难度较大且不利于统一规范,推荐使用Autotools工具集直接生成。本实验仅设置手工编辑、编译Linux C源代码,生成可执行文件并调试。 GNU CC(简称为GCC)是GNU 项目中符合ANSI C 标准的编译系统,能够编译用C、C++和Object C 等语言编写的源程序。GCC也可理解为一个工具集合,包含多个编译相关工具,如gcc编译C语言源程序,g++编译C++语言源程序,ld链接器等。在编译C语言程序时,可直接使用gcc指令通过配置不同的参数选项达到指定GCC工具集的目的。 GCC的常用选项如表1.1所示 表1.1 GCC常用选项 功能选项描述 与编译相关的GCC 选项-c 只是编译不链接,生成目标文件“.o” -S 只是编译不汇编,生成汇编代码 -E 只进行预编译,不做其他处理 -g 在可执行程序中包含标准调试信息 -o file 把输出文件输出到file 里 -v 打印出编译器内部编译各过程的命令行信息和编译器的版本-I dir 在头文件的搜索路径列表中添加dir 目录 -L dir 在库文件的搜索路径列表中添加dir 目录 -static 链接静态库 -llibrary 连接名为library 的库文件 报警与出错相关的-ansi 支持符合ANSI 标准的C 程序 -pedantic 允许发出ANSI C 标准所列的全部警告信息

1.linux基础及C高级实验手册

嵌入式学院实验手册linux基础及C高级实验 嵌入式学院教材开发部编著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嵌入式学院(2014)版权所有V3.0

Linux基础实验 实验一Linux常用命令的使用 【实验内容】 本课程要求学员对Linux基本操作命令有一定了解和掌握。下面列出的一些常用命令作为参考。最好针对每一个都能亲自练习、掌握。 【实验平台】 PC机 【实验步骤】 1.ls 命令 ---------------------------------------------------------------------- ls 以默认方式显示当前目录文件列表 ls –a 显示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ls –l 显示文件属性,包括大小,日期,符号连接,是否可读写及是否可执行 ---------------------------------------------------------------------- 2.cd 命令 cd dir 切换到当前目录下的dir目录 cd .. 切换到到上一级目录 cd ~ 切换到用户目录,比如是root用户,则切换到/root下 ---------------------------------------------------------------------- 3.rm 命令 rm file 删除某一个文件 rm -rf dir 删除当前目录下叫dir的整个目录 ---------------------------------------------------------------------- 4.mv命令 mv source target 将文件或者目录source更名为target ---------------------------------------------------------------------- 5.echo 命令 echo message 显示一串字符 ---------------------------------------------------------------------- 6.cat 命令 cat file 显示文件的内容,和DOS的type相同 cat file | more 显示文件的内容并传输到more程序实现分页显示,使用命---------------------------------------------------------------------- 7.du命令 du 计算当前目录的容量

Linux系统应用与开发教程 第二版 刘海燕 荆涛综合实验

综合实验 实验1 目的:练习vi编辑器以及X Window桌面的使用。 需要的知识:第3章vi编辑器的使用和第4章建立快速链接的内容。 题目:首先使用vi编辑器编辑一个c语言源程序hello.c,程序的功能为:接受用户输入的姓名,然后向屏幕输出一条语句“Welcome 姓名”。使用命令“gcc –o hello hello.c”编译源程序,如果发现程序错误则需要反复使用vi修改源文件并且在修改后重新编译。最后在X Window的桌面上放置源程序hello.c的链接。 实验步骤: 步骤1:使用vi编辑文件hello.c #include main(){ char name[20]; printf("Please input your name:"); scanf("%s",name); //输入姓名 printf("Welcome %s!\n",name); //输出welcome 姓名 return 0; } 步骤2:编译文件gcc –o hello hello.c 步骤3:如果有错误,再次使用vi修改hello.c的内容;然后再次编译。直至编译时不报任何错误。 步骤4:在桌面建立链接: 创建链接有如下两个方法: 方法1:打开文件管理器,找到hello.c文件,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创建链接】命令,则在文件管理器的窗口中出现一个图标,名字为“到…的链接”,并且带一个小箭头符号。只要将该图标拖放到桌面,就可以建立到该项目的链接。 方法2:选中hello.c文件,按住鼠标中键(三键鼠标)的滚轮键,拖放到桌面,当放开鼠标中键时,会弹出【移动到此处】、【复制到此处】、【在此处创建链接】等命令,选择【在此处创建链接】命令,就可以在桌面创建到该项目的链接。 提示:本题用到了编译命令,题目中已经指出了该命令的使用方式,不要求理解每个项目的含义,在第12章会有具体介绍。 实验2 目的:练习存储设备的挂载以及编写shell程序将日常管理任务简化。 需要的知识:第6章存储设备的挂载和第11章shell编程的内容 题目:假设有一台Windows和Linux双启动的主机,Window有C、D两个分区,编写一个负责挂载的脚本程序mmnt,参数为cdrom时挂载光驱、参数为floppy时挂载软驱、参数为

实验二 Linux常用命令的使用(一)

实验二 Linux 常用命令的使用(一)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Linux 系统开机启动和退出的方法 2. 掌握Linux 系统中获取命令帮助的方法 3. 掌握Linux 系统命令格式 4. 掌握Linux 系统中常用命令的作用和命令中各选项的作用 二、实验环境 安装了Red Hat Linux9.0/Fedora 系统的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Linux 操作系统的登录和退出 【操作任务1】登录Linux 操作系统 【操作步骤】 (1)在开始---程序---Vmware 菜单中启动虚拟机,在打开的虚拟机界面中选择要启动的操作系统选项卡,点击启动图标。如下图所示。 (2)等待一段时间后,将出现登陆对话框,选择其中一个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陆Linux 操作系统。如下图所示。(如果要登陆root 用户,请选择‖其他…‖,然后输入用户名:root 和相应的密码,点击“登陆”按钮)

输入用户名 root

(3)点击登陆按钮后,即可成功登陆。如下图。(注意,如果以root 超级管理员用户身份登陆,系统会弹出对话框询问,如上图所示,点击“继续”按钮即可) 【操作任务2】退出Linux 操作系统 【操作步骤】 (1)在顶部面板上依次单击―系统→关机‖命令,如下图 (2)在打开的对话框,选择―关机‖或―重新启动‖选项,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关机或重新启动操作。 如果使用超级管理员root 用户身份登陆,操作系统 会询问“是否真的要以特权用户身份登陆”,这里点击继续按钮,即可以root 身份登陆

【操作任务3】图形界面和字符界面的切换 【操作步骤】 (1)开机使用root用户进入图形界面,请打根目录下的etc文件夹,找到inittab文件, (文件路径:/etc/inittab),双击打开之。 (2)找到该文件中的“id:5:initdefault:”这一行,将该行中的“id:5:initdefault:”行的“5” 修改为“3”,然后按Ctrl+S保存。

linux实验三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网络操作系统》 题目:软件包管理与进程管理 班级:网络132 学号: 姓名: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linux软件包管理方法。 2、掌握RPM命令的使用。 3、熟悉图形模式下软件管理工具的使用。 4、掌握常用进程管理的命令。 二、实验内容与题目 1、下载并安装telnet软件包(分别采用-i、-ivh)。 2、删除上述安装的软件。 3、利用rpm查询上述软件 4、校验上述文件 5. 利用图形模式下的软件包管理工具安装和删除“Eclipse”的有关软件。 6、下载并安装OpenOffice套件。 7、查看进程的统计信息(静态、动态)。 8、查看进程名中包含“con”字符串的进程信息 9、后台运行gedit软件后,并把它调入前台,然后杀死它。 10、利用crontab实现每周一、三、五的17:30时,打包备份/etc/httpd目录中的文件到你的主目录。 11、练习at、pkill、pstree等命令的使用。 12、练习YUM软件工具的使用。 三、实验步骤与源程序 1、下载并安装telnet软件包(分别采用-i、-ivh)。 2、删除上述安装的软件。 3、利用rpm查询上述软件 4、校验上述文件 5. 利用图形模式下的软件包管理工具安装和删除“Eclipse”的有关软件。 6、下载并安装OpenOffice套件。 7、查看进程的统计信息(静态、动态)。 8、查看进程名中包含“con”字符串的进程信息 9、后台运行gedit软件后,并把它调入前台,然后杀死它。 10、利用crontab实现每周一、三、五的17:30时,打包备份/etc/httpd目录中的文件到你的主目录。 11、练习at、pkill、pstree等命令的使用。 12、练习YUM软件工具的使用。 四、测试数据和实验结果 1、下载并安装telnet软件包(分别采用-i、-ivh)。 2、删除上述安装的软件。 3、利用rpm查询上述软件 4、校验上述文件 5. 利用图形模式下的软件包管理工具安装和删除“Eclipse”的有关软件。 6、下载并安装OpenOffice套件。 7、查看进程的统计信息(静态、动态)。

Linux网络服务课后实验手册

第一章Linux基本网络配置 实验二:构建DHCP及DHCP中继服务器 拓扑图: 需求描述: 1.在DHCP中继服务器上配置中继服务; 2.在192.168.1.0/24网段中构建一台DHCP服务器,IP地址为192.168.1.2,可以为192.168.1.0/24、192.168.2.0/24、192.168. 3.0/24网段中的客户机自动分配IP地址等网络参数; 3.为各客户机动态分配IP地址,默认租约时间设为21600秒,最大租约时间设为43200秒; 4.为各客户机设置使用的DNS服务器地址为202.106.0.20,202.106.148.1; 5.对应于3个物理网段,用于动态分配的IP地址范围分别为: 192.168.1.20--192.168.1.200;192.168.2.20--192.168.2.200;192.168.3.20--192.168.3.200; 6.各网段中客户机的默认网关地址使用DHCP中继服务器在该网段内的接口IP地址

实验步骤: DHCP 服务器上1.安装软件包 2.修改配置文件 3.配置ip 地址及设置默认网关 4. 启动服务

DHCP 中继服务器上1.安装软件包 2.修改配置文件 3.配置IP 地址 4.启动服务 客户机上验证:使用XP 虚拟机即可。

第二章构建文件服务器 实验一:构建Samba文件共享服务器 需求描述: 1.在/var/share/目录下创建子目录public training devel public目录用户存放公共数据,如公司的规章制度,员工手册等; training目录用于存放公司的技术培训资料; devel目录用于存放项目开发数据 2.将/var/share/public/目录共享为“public”,所有员工可以匿名访问,但是只能读取文件,不能写入 3.将/var/share/training/目录共享为“peixun”,只允许管理员admin以及技术部的员工只读访问 4.将/var/share/devel/目录共享为“kaifa”,技术部的员工都可以读取该目录中的文件,但是只有管理员admin和benet项目组的员工有写入权限 实验步骤: 1.安装软件包 2. 创建目录以及相关用户、组

Linux实验

实验二 1. 帮助命令的使用: 1) 查看ls命令的手册页,并翻页至最后,而后退出; man ls (PageDOwn和PageUp用于翻页) 2) 查看ls命令的信息页,翻页至最后并退出; info ls (PageDown和PageUp用于翻页,q用于退出) 2. 安装VMWaretools 1)登录root用户至其主目录;(如果已经登录可省略此步) 2) 打开终端后在[root@localhost ~]#后面输入自己名字后开始安装 3. 更改文件的属性,拥有者以及所属组 1)用命令列出根目录下的目录及文件; 3)用命令列出install.log文件的详细信息 ls -l install.log 4)用命令把install.log文件的用户组更改为自己安装时创建的用户组chgrp -R user install.log (-R用于递归,即文件内的所有子目录的用户组都更改,注意不要少了user) 5)用命令把install.log文件的拥有者改为自己安装时创建的用户 chown user install.log 6)用命令同时把install.log文件的拥有者和用户组更改为root chown root:root install.log 7)用命令把install.log文件的属性更改为-rw-rw-rw- chmod a+rw install.log 8)用命令把install.log文件的属性恢复到初始状态 chmod u=rw,g=r,o=r install.log 实验三文本及目录相关命令的使用 上机实验内容: 1. 目录操作: 1) 用命令列出根目录下的目录及文件; ls 2) 用一条命令创建目录/root/test/x/y/z; mkdir -p /root/test/x/y/z (-p是目录的递归) 3)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要求显示其详细信息; ls -al 4) 切换目录至/root/test/x/y,并删除目录z; cd /root/test/x/y(这是绝对路径的写法) cd test/x/y (这是相对路径的写法) rmdir z 5) 切换回root用户的主目录,并使用一条命令删除/root/test, /root/test/x,/root/test/x/y; cd ~ 或者cd /root

Linux常用命令实验报告

实验二 姓名:陈辉龙学号:201407010201 班级:14计科(1)一.实验目的: ?掌握Linux常见命令,为今后的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 1.新建用户为chenhuilong,配置密码为passwd: 2.切换到chenhuilong用户,并在/home/chenhuilong目录下新建文件夹dir: 3.在文件夹dir下新建文件hello(内容为"printf hello world!"),并将其拷贝至/home/user目录: 4.统计/home/user目录下文件的个数,包括子目录里的首字符为-的普通文件:

5.统计/home下目录的个数,包括子目录里的目录: 6.显示/home/user目录下名为hello的文件的行数、字数以及字符数(使用输入重定向): 7.将上步的结果输出重定向到名为cnt_hello的文件: 8.删除/home/user目录下的hello文件: 9.进入/home/user/dir文件夹,将hello文件属性变为-rwxrw-r--(使用符号标记方式),并为hello文件在/home/user目录下建立软链接,链接文件名为link_hello:

10.查看/home/user/dir/hello文件的详细信息: 11.切换至根目录下查找hello文件: 12.打包home/user/dir/hello文件,并进行压缩,然后再进行解压缩解包: 13.退出user用户,删除/home/user文件夹:

14.将文件夹/home的所有者改为user用户,并删除user用户: 三.实验总结: 本实验旨在熟悉Unix的常用命令,实验较简单,操作起来还算顺利,做了一遍感觉还不是很熟悉,因此做了两遍,第二遍就很得心顺手。通过这次实验,熟悉了一些常用的命令操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linux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Linux安装和环境熟悉以及常用命令的练习 一、实验内容 掌握Linux下常用的文件及目录的操作命令;掌握文件打包及压缩命令;学会使用帮助信息。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Linux下的Shell常用命令; 2.掌握文件及目录操作命令; 3.掌握文件打包、压缩命令; 4.掌握联机帮助命令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环境及条件 奔腾以上微机一台,Linux操作系统。 四、实验设计及实施指导(写出每个命令的测试用例及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 1、文件及目录操作命令 (1)练习常用shell命令 Date、bc、echo、last、history等。 (2)练习文件及目录常用的管理命令 ls find cat grep sort comm diff cp rm mv wc; mkdir rmdir chmod chown ln pwd cd。 (3)重定向和管道命令: 输入重定向 输入重定向是指把命令(或可执行程序)的标准输入重定向到指定的文件中。输入重定向主要用于改变一个命令的输入源,特别是改变那些需要大量输入的输

入源。 例如: wc< /etc/passwd wc<this text forms the content >this text forms the content2s >this text forms the contents >! ?输出重定向 输出重定向是指把命令(或可执行程序)的标准输出或标准错误输出重新定向到指定文件中。这样,该命令的输出就不显示在屏幕上,而是写入到指定文件中。 例如: ls >directory.out ls >>directory.out 利用重定向将命令组合在一起,可实现系统单个命令不能提供的新功能。例:统计/usr/bin目录下的文件个数: ls /usr/bin>/tmp/dir wc –w

Linux常用命令实验报告

实验二 姓名:陈辉龙学号:201407010201 班级:14计科(1)一.实验目的: 掌握Linux常见命令,为今后的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 1.新建用户为chenhuilong,配置密码为passwd: 2.切换到chenhuilong用户,并在/home/chenhuilong目录下新建文件夹dir: 3.在文件夹dir下新建文件hello(内容为"printf hello world!"),并将其拷贝至/home/user目录: 4.统计/home/user目录下文件的个数,包括子目录里的首字符为-的普通文件:

5.统计/home下目录的个数,包括子目录里的目录: 6.显示/home/user目录下名为hello的文件的行数、字数以及字符数(使用输入重定向): 7.将上步的结果输出重定向到名为cnt_hello的文件: 8.删除/home/user目录下的hello文件: 9.进入/home/user/dir文件夹,将hello文件属性变为-rwxrw-r--(使用符号标记方式),并为hello文件在/home/user目录下建立软链接,链接文件名为link_hello:

10.查看/home/user/dir/hello文件的详细信息: 11.切换至根目录下查找hello文件: 12.打包home/user/dir/hello文件,并进行压缩,然后再进行解压缩解包: 13.退出user用户,删除/home/user文件夹:

14.将文件夹/home的所有者改为user用户,并删除user用户: 三.实验总结: 本实验旨在熟悉Unix的常用命令,实验较简单,操作起来还算顺利,做了一遍感觉还不是很熟悉,因此做了两遍,第二遍就很得心顺手。通过这次实验,熟悉了一些常用的命令操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Linux系统管理与维护》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初识Linux操作系统 一实验名称 初识Linux操作系统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Linux的启动、登录与注销。 三实验内容 1.以root用户和普通用户两种不同身份登录Linux,说出其登录后得差异。 2.图形模式下的注销、重启与关机。 3.学会在虚拟机上登录和注销Linux。 四操作步骤与结果分析 五问题与建议

实验二Linux的桌面应用 一实验名称 Linux的桌面应用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熟悉Linux操作系统桌面环境 熟悉Linux文件系统及常用的操作 掌握Linux下使用外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 掌握Linux下安装应用程序 三实验内容 1.查看GNOME提供的“应用程序”、“位置”或者“系统”菜单,运行其中的应用程 序和工具。 2.查看Linux文件目录结构,学会常用的文件目录操作,如复制、粘贴、移动、删 除、更名、创建文档、创建文件夹等。 3.练习在Linux下使用光盘和U盘。 4.学会网络配置,使计算机能够进行网络浏览等操作。 5.学会在Linux下安装新的应用软件。 四操作步骤与结果分析 五问题与建议

实验三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 一实验名称 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安装Linux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 1.通过学习《项目五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及远程服务》的内容,学会如何安装Linux。 环境:windows 系统、vmware虚拟机、Redhat Linux镜像光盘。 通过安装向导将安装分为两步:1、基本安装,2、配置及具体安装。 在第一阶段重点如何分区,在第二阶段重点掌握如何设置密码及安装桌面环境。四操作步骤与结果分析 五问题与建议

Linux实验

实验一Linux的认识 一、实验的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熟悉Linux环境,了解Linux的目录结构和文件,了解Linux命令的特点,能够完成登录和密码修改工作。 二、实验内容 1、虚拟机的基本操作及应用 虚拟机的启动、关闭,虚拟机的基本管理 2、系统登录和用户管理 1)用用户名root、密码linux登录系统 登录系统后修改自己的密码。修改密码用命令passwd。 2)用“a学号”作为用户名,建立一个用户,并设置密码 建立用户用命令adduser 3)用vi查看/etc/passwd和/etc/shadow文件,读懂各域的意义 3、用列目录命令,查看系统的文件。 ls –l 列当前目录下的文件 cd <路径名> 修改当前的目录 4、退出系统 用户不再使用系统,需要退出,否则别人可能利用你的工作环境进入系统,对信息进行破坏。 退出系统用 logout 或 exit 5、关闭系统 和Windows系统一样,Linux必须用关机命令关闭系统。 关机:shutdown –h now 重新启动用:shutdown –r now 四、操作与思考 1、从你上机的体验中,说明为什么说Linux是多用户操作系统。 2、logout(或exit)并不是关闭Linux服务器,关闭服务器的命令是“shutdown –h now”。非root用户能执行该命令码?想想为什么。

实验二文件操作命令 一、实验的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Linux的文件和目录的安全机制,并能正确使用安全机制保护自己的文件,能熟练使用常用的文件操作命令。 二、常用命令 df 查看已安装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 mount 安装文件系统 umount 拆卸文件系统 ls 列文件目录 cd 改变当前目录 mkdir 创建目录 cat 显示文件内容 cp 拷贝文件 rm 删除文件 mv 移动文件 chown 改变文件属主 chmod 改变文件权限 三、实验内容 0、用df和mount查看已安装文件系统的情况 1、用ls和cd 命令查看系统各目录中的文件及属性 2、用cat命令查看/etc/passwd等文件的内容。 3、建立如下的目录结构: | |-------etc | |-----user | | | |-----system | |--------bin | |-----default | |--------sbin | |--------usr 4、把/bin下的文件ls拷贝到bin/default下,并把权限该成同组用户具有所有权限,其他用户没有任何权限。 5、把/etc/passwd拷贝到bin目录下,在把它移动到etc/system中。 6、把/etc扩张名为conf的文件拷贝到etc目录下,并删除已l开头的文件。 7、综合运用所学命令。 四、操作与思考 1、你能在/bin下建立目录吗?你能删除/bin下的文件吗?为什么? 2、你能进入其他用户的目录吗?为什么?

实验一 Linux常用命令

淮海工学院计算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Linux程序设计》 题目:实验一Linux常用命令 班级:D软件091、092 学号: 姓名:

实验一Linux常用命令 一、实验目的 1、熟悉VMware Workstation 虚拟机的使用; 2、熟悉Ubuntu操作系统; 3、掌握常用的Linux 命令。 二、实验设备 1、硬件:PC; 2、软件:VMware Workstation 虚拟机和Ubuntu操作系统。 三、实验预习要求 1、关于Ubuntu操作系统的安装和使用; 2、Linux 常用操作命令。 四、实验内容 1、基于虚拟机的Ubuntu操作系统的使用; 2、文件与目录相关命令的使用; 3、压缩备份命令的使用; 4、磁盘管理与维护命令的使用; 5、系统管理与设置命令的使用; 6、网络相关命令的使用。 五、实验步骤 1、基于虚拟机的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 (1)启动Windows以后,选择“开始”—“程序”—“VMware”—“VMware Workstation”,启动VMware Workstation应用程序; (2)选择File—Open选择安装好的Linux虚拟机文件启动Linux操作系统; (3)启动系统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X window界面; (4)选择“应用程序”—“附件”—“终端”,进入终端界面; (5)在终端中执行Linux 常用命令。 2、文件与目录相关命令的使用(要求在每一个操作命令后写出命令显示效果) (1)查询/bin目录,看一看有哪些常用的命令文件在该目录下: ll /bin

(2)进入/tmp目录下,新建目录myshare:cd /tmp mkdir myshare ls –ld myshare/

Linux实验指导书

Linux操作系统 (适用于计算机专业专科学生) 实 验 指 导 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二0一0年八月制

目录 实验一 Red Hat Linux 9.0系统的安装 (3) 实验二常用命令的使用(一) (15) 实验三常用命令的使用(二) (21) 实验四 Vi编辑器的使用 (27) 实验五 Linux系统管理与配置 (29) 实验六 shell编程(一) (32) 实验七 shell编程(二) (37) 实验八 shell编程及图形环境的使用 (39)

实验一 Red Hat Linux 9.0系统的安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安装Linux系统时收集计算机硬件信息的方法 2.掌握Linux硬盘的分区方法和硬盘分区的大小 3.掌握Linux系统安装的过程和在安装过程中各选项的设置 二、实验环境 微型计算机一台,Red Hat Linux9.0系统盘一套 VMware Workstation v5.5.16325 sn:8UX0R-686FT-Z054V-4PDQPORLCT4T-24GFE-A816V-4MTQQ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步骤一:关闭BIOS中的病毒报警功能,如果硬盘大于8G设置硬盘为LBA模式。 步骤二:备份硬盘上的所有重要数据! 步骤三:为Linux系统准备足够的硬盘空间。 2.安装Red Hat Linux 9.0 将Red Hat Linux 9.0安装光盘插入光驱,然后启动计算机,即可从CD-ROM启动Linux 安装程序。 步骤1:boot:提示。 机器启动之后,显示boot: 提示屏幕,其中包括了几个不同的引导选项,每个引导选项还有一个或多个与之关联的帮助屏幕。要访问帮助屏幕,可按在屏幕底部列出的恰当的功能键。 为以图形方式从光盘中安装Red Hat Linux,单击回车键。 步骤2:安装程序检测用户系统并试图识别光驱。如果找到了,会进入安装进程的下一阶段。 这时若要中止安装进程,应取出引导磁盘或光盘,重新引导机器。在“即将安装”屏幕(步骤19) 之前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安全地中止安装。 步骤3:欢迎使用Red Hat Linux。 “欢迎”屏幕并不提示做任何输入。可阅读左侧面板内的帮助文字来获得附加的说明,以及关于如何注册Red Hat Linux产品的信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